第一篇:渭河农村商业银行业务库管理办法
渭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库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渭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行)业务库(含尾箱库、代保管业务库,下同)管理,确保资金和财产安全,根据省市联社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业务库,是本行(包括与我行依合同关系确立的寄库代理或租赁业务等,下同)为办理现金(含本币、外币现钞、贵金属,下同)业务,经银行业监管部门、公安部门同意设臵的业务库,是集中保管现金、重要凭证、有价证券(含国库券、债券、股票等各类有价证券,下同)、代理保管业务的专用库,是本行重点安全保卫场所。
本办法所指尾箱,是指本行(包括与我行依合同关系确立的寄库代理或租赁业务等,下同)各个机构、柜员用于存放营业用现金、有价单证、重要空白凭证、印章和重要会计物品的实物箱。
代保管业务库的设立,建设标准应与业务等同,库区应与现金业务库区分开,守卫可与现金业务库合并,但进入库区的通道不得相互借用,应与现金业务库区分别单设,办公区不得与现金业务库办公区合用。管理上应允许客户进入代保管库区,自行打开所租保管箱,视频监控不得直接看到客户保管箱密码区域。
第三条 业务库管理是我行出纳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加强内控建设的重要举措,是防范银行风险的重要环节。
第四条 业务库和尾箱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一)认真执行国家金融法规、政策有关规章制度,保证出纳和有价证券业务的顺利开展。
(二)保管现金、重要空白凭证、有价证券和章戳,办理现金、重要空白凭证、有价证券和章戳的出库、入库,确保安全完整。
(三)办理辖属营业网点现金、有价证券、重要空白凭证和章戳的寄存。
第五条 业务库必须按照《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GA38-2004),达到《银行业务库安全防范要求》(GA858-2010);业务库门应按国家JR/T0001-2000金库门和R/T0002-2000组合锁的要求安装;尾箱必须达到公安部GA746-2008提款箱C级行业标准。
第六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行所有的业务库和尾箱库、代保管业务库等。
第二章 基本规定
第七条 总行设立一类库一处,分、支行可根据业务周转的正常需要设立二类、三类、四类业务库。不设业务库的网点,应配臵银行专用保险柜和收付款尾箱,保管当天办理收付款业务的备用现金,每天营业终了,应将所有现金、重要凭证、印章等装入尾箱,双锁加封,两把尾箱钥匙由两名柜员分别保管,尾箱交武装押运人员运回业务库保管,次日上班前,由业务库尾箱管理人员交押运人员运至营业网点,交营业网点综合柜员进行当日营业。
第八条 业务库设业务库主任。业务库主任一般由主管出纳(会计、业务库管理部门,下同)工作的行长兼任。出纳部门或业务库的负责人根据主管行长的授权,负责管理业务库日常工作。
第九条 业务库可实行社会化值守,由签约公司按本行有关管理办法、规定及合同条款负责业务库的守卫。未实行社会化值守的期间或机构,业务库实行双人管库双人守库。
按照有关规定通过严格考核,选配两名以上忠诚可靠、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的同志担任管库员。二类以上业务库应配备专职守库员、管库员,并保持其相对稳定。新配备的管库员,要经过专业培训或在岗带训,经过专业培训合格的,应跟班作业一个月后才能正式顶岗;在岗带训的,要跟班作业三个月以上,并经考察合格,才能正式顶岗。管库员连续在岗满一年必须实行强制休假,由出纳(会计)管理部门对其进行全面检查。管库员连续在岗满三年必须调离原岗位,由稽核部门对其进行离岗稽核审计)。第十条 二类以上的业务库由装卸间、守卫室、清分室、尾箱库、大库一个或几个分库等区域组成。
管库员工作应有明确的分工,大库、尾箱库可分开管理,也可合并管理,但必须执行双人双岗、互相制约机制。重要凭证、有价证券、大库现金合管的,一名管库员负责出库现金及有价证券、重要凭证的初点、入库的复点,记载“库存现金登记簿”;一名管库员负责出库现金及有价证券、重要凭证的复点,入库的初点,办理现金、有价证券及尾箱出入库交接手续,复核“库存现金登记簿”。管库人员足够时,应分设各岗位管理员、复核员。
第十一条 管库员调动或因故请假,应按第八条规定配臵管库员,办理金库管理交接。交接时,由出纳(会计)部门负责人监交,根据“库存现金登记簿”核点现金和有价证券、重要凭证,核对无误后,连同金库钥匙办理交接,登记“出纳交接登记簿”,监交人及交接人签章。未经清点现金、有价证券、重要凭证,未办妥交接手续,原管库员不得离职,接任管库员不得上岗。临时顶岗人员只能固定顶某一管库员的班,不能先后顶两名管库员的班。
第十二条 管库员必须坚持“五同”规定,即两名以上(下同)管库员要同开库、同进库、同在库、同出库、同锁库。对库存现金、有价证券、重要凭证的安全,两名管库员负同等责任。严禁违反“五同”规定,一人进库存放或提出现金,严禁一人在库内清点票币或开展其它工作。要建立严密的内控机制,严格控制节假日及八小时之外其它非营业时间的出入库,防范内部风险。
其它人员不得进入库内,确因工作需要必须入库的,由主管行长签字批准。首先在管库工作人员陪同下,在守卫室向守卫人员出示介绍信、身份证、工作证、检查证,登记“外来人员出入库登记簿”,由守卫人员对来人和携带物品检查后,将通讯、照像、录像等器材寄放在守卫室后方可进入清分室。
进入清分室的外来人员如果要进入库区,在管库员陪同下,登记“业务库外来人员出入库登记簿”,方可进入库内。
第十三条 业务库不得直接对外办理现金收付及其他业务(代保管业务库除外),一切现金收付(上调下拔除外)都必须通过出纳(会计)柜台办理,严格按收付款程序办理。
第十四条 业务库存放保管的物品。(一)盖有封包章的整捆主、辅币现金。
(二)收款尾箱、付款尾箱、有价证券、重要凭证、柜员尾箱。
(三)损伤券。(四)票样。(五)有价证券。(六)定额存单。(七)已没收假币(券)连同一联假币没收收据。(八)调款用的箱(袋),存放现金的货架、箱(柜),通风防潮用的吸湿器等器具,以及业务库必须的其它物品和设施。
(九)重要空白凭证。
(十)代保管业务库按规定存放的物品。
第十五条 业务库内严禁存放枪支弹药和各种易燃易爆物品,各种空白凭证、有价证券应放臵于防火、防潮柜箱内,严禁存放与库款无关的其它物品。
库内严禁吸烟,严禁动用明火以及使用火炉、电炉、油炉等。
第十六条 业务库保管的现金、有价证券必须按照会计制度、出纳制度规定,设臵“库存现金登记簿”,并真实、准确、完整、及时记载。记载的事项必须经过相互复核。严禁白条抵库,严禁挪用库款。
第十七条 每日营业终了,业务库保管的库存现金必须进行盘库清点,确保账款相符。
第十八条 业务库要保持干净整洁,库内保管的整捆现金、有价证券,应按种类分别上架依次摆放,摆放要整齐有序,并挂臵标签,注明种类、券别。标签注明的内容,要与实物以及登记簿记载完全一致。拆捆的零散现金、有价证券以及损伤券,必须放入大库内的柜(箱)内保管。所辖网点寄库保管的现金、有价证券,要装入尾箱并封签才能办理。寄库时登记“寄库保管交接登记簿”。
在发行、兑付有价证券期间,尾箱不够使用时,寄库保存的有价证券要封包寄库,封包号码和数量要与登记簿记载一致。未经封包的有价证券,一律不得寄库代保管。
尾箱库正常营业时必须每日清空,即每日营业终了,营业网点将尾箱交押运人员武装押运交回业务库尾箱库保管,次日营业前由业务库工作人员将网点尾箱交武装押运人员押运至网点交柜员用于办理当日业务。
营业网点综合柜员休假时,应将所有现金、有价单证、重要凭证、印章等物品向网点主出纳交清。禁止将休假柜员尾箱每日随押运车辆交接,或一次性在尾箱库内寄存。
第十九条 业务库实行双人双岗,24小时武装守库。守库员要严格遵守守库员守则,认真负责做好守库工作。守卫人员对进出业务库人员要严格履行检查登记手续,认真审核出纳(会计)负责人签发的出入库通知书,做到既防外盗,又防内贼。将守卫任务委托给保安押运公司的,要就守库方式、出入库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内容与守押公司签定经双方认可,共同遵守的详细、具体的金库守卫制度及合同。
第二十条 现金、有价证券运送执行武装押运制度(含离行式自助银行、自助机具加、清钞)。每次运送必须有两名或两名以上押运员(不包括司机和现金调缴人员)负责武装押运。押运员必须严格遵守押运员守则,认真负责做好押运工作。将押运任务委托给保安押运公司的,要就押运交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内容与守押公司签定经双方认可,共同遵守的武装押运交接管理等制度。
管库人员发现武装押运任务执行人员违反武装押运制度时,应拒绝交付押运标的物,直至押运人员处于正常押运壮态后方可交付押运任务。
第三章 库房管理
第二十一条 业务库库房的结构、设施必须符合《银行业务库安全防范要求》(GA858-2010)规定标准,并建立后台业务监控机制,在库房内安装全方位音像实时监控装臵,并安排人员对库房内管库员在库中办理现金配钞、入库出库等业务操作进行实时监控。出纳(会计)管理部门要建立业务库管理档案,详细记载所辖业务库的有关情况。
第二十二条 业务库维修(包括库房、门禁系统、电梯及管理系统、门锁、保险柜、库内所有设施),应报出纳(会计)管理部门及保卫部门共同审核,经主管行长批准后实施,维修必须实行空库作业。维修前,库存现金、有价证券要作移库或寄库处理,确保安全。维修人员应经保卫部门审查合格后方可进入库房维修。维修时,由保卫部门派员监督,并做好维修现场记录。
库内电梯、金库门、监控设施、门禁、报警及其它管理系统,可与有关公司、单位签订常年维保服务合同,固定人员定期维保,确保业务库正常使用无事故。维保合同要经出纳、会计、保卫等相关部门审查,维保人员在签订合同时,要在公安网核查有关信息,必要时可向有关部门备案。
第二十三条 业务库应单独设臵票币清分间,清分室应臵于守卫室内,并与守卫室分设,守卫人员禁止进入清分室及库区。票币清分室的安全防范要求同第二十一条。清分室应单独设立工作人员卫生设施,不得与守卫人员合用、借用。
第二十四条 库门钥匙的使用与保管
(一)业务库门(包括保险柜,下同)必须按照国家JR/T0001-2000金库门和R/T0002-2000组合锁的要求安装规定装备银行专用柜门锁。
(二)正钥匙(栅栏门、保险柜)的使用与保管。业务库库门由主门、应急门和栅栏门组成,主门由电控锁密码锁和门指纹头像识别系统组成,应急门钥匙、密码修改钥匙、维修门钥匙平时处于封存状态,栅栏门钥匙的领用,应由两名管库员在“出纳重要物品交接保管登记簿”上签收,并分别妥善掌管、使用。管库员不得将库房钥匙交他人代管、代开、代关,两名管库员分管的钥匙不得互借、互换、互用。开库工作期间,管库员应将钥匙随身携带。每天营业终了,两把正钥匙应放进守库室(或网点内其它安全可靠的地方)专用保险柜的小箱内分别保存。专用保险柜的两把正钥匙,应由两名管库员分别妥善掌管,随身携带,不得随意放臵或委托他人保管。
(三)副钥匙(含应急门钥匙、密码修改钥匙、维修门钥匙)的保管。业务库库门的两把副钥匙以及上述“二”专用保险柜的两把副钥匙,应由管库员会同出纳部门负责人和主管行长,在“金库、保险柜副钥匙(密码)保管登记簿”上登记后,当面共同装袋密封,加盖骑缝章,由总行出纳(会计)管理部门入保险柜妥善保管。辖内机构的库房、保险柜副钥匙以及组合锁密码由管库员会同主办会计共同密封签章后,交总行出纳(会计)管理部门集中装箱加锁入库保管。
(四)副钥匙的启用。密封保管的副钥匙,除正钥匙丢失、损坏的特殊情况外,平时不得启封动用。启封动用时,必须经主管行长批准,由管库员会同出纳(会计)管理部门负责人共同启封。启封前,应先检验封包有无异常,无误后方可启封。启封后,要在“金库、保险柜副钥匙(密码)登记簿”上登记启封动用原因、时间等情况。
(五)业务库门(或保险柜)转字密码暗锁的密码使用与保管同正、副钥匙。密码分别由管库员、主管行长三人设定。掌管密码的管库员不得将密码和开启方法告诉他人。在密码记录副本上,写好密码数字和所转圈数后,按副钥匙密封、保管规定,将密码记录装袋密封,加盖印章,由出纳(会计)管理部门入保险柜妥善保管,并登记“业务库、保险柜副钥匙(密码)保管登记簿”,登记时只登记件数,不得将密码登记在登记簿上。使用保管密码的人员如有变动,密码应随即更换,不得使用原密码。金库库门(或保险柜)转字密码锁锁盘钥匙以及改密钥匙的使用与保管同正、副钥匙。
(六)业务库库门正、副钥匙如有丢失、损坏或金库密码失密的,要立即报告,经主管行长批准同意后,将整套库门钥匙或密码更换。
第二十五条 业务库门、密码及门禁系统管理使用 业务库及其进出业务库通道门,应安装独立的指纹加头像门禁管理系统,系统应联接主管领导、远程授权中心、远程监控中心远程授权电脑分级授权。
主管领导负责金库管理员、门禁管理员授权管理。门禁管理员由出纳(会计)或业务库管理部门和保卫部门两人以上担任,不得由一人管理。
门禁管理由前端管理和远程管理组成,前端管理员由出纳(会计)或业务库管理人员和保卫部门管理人员二人以上组成,负责门禁终端机操作员授权及管理,管理人员无权直接开门。远程管理员由保卫部门负责人担任,不得由前端管理员兼任。
守卫室门、业务库电梯门、步行梯门应加锁(电控锁加机械锁),可授权一人开门,也可授权多人验证开门。门禁系统可由授权操作人员头像或指纹开门,钥匙应由业务库负责人管理。
巡道门、尾箱库、大库应由二人以上授权操作开门,严禁一人开门。库门密码可由一人管理,或多人管理。
业务库门密码由正常操作密码和超级密码组成。正常密码由业务库工作人员一人或多人管理,超级密码由保卫部门或业务库管理部门负责人管理,业务库工作人员不得管理超级密码。
业务库应急门钥匙、密码修改钥匙、由出纳(会计)或库管部门管理人员按第二十条规定封存管理,不得由业务库管理人员管理。
应急门密码由保卫部门负责人管理。第二十六条 开、关库管理
业务库门由正常开启管理和紧急开启管理、应急开启管理组成。
正常开启分正常时间和非法时间,正常时间为每日6:00至20:00时(大库、分库可另设)。正常开启可由出纳(会计)或业务库管理部门管理人员一次性授权,在正常工作时间开启库门。非法时间正常开启库门应由库管部门负责人申请,主管领导远程授权后,由业务库工作人员实施开库。
业务库紧急开启应由业务库管理部门申请,主管领导、出纳(会计)、业务库管理部门、保卫部门负责人同时在场,由业务库密码管理员、超级密码管理员开启。业务库应急门开启应由业务库管理部门申请,主管领导、出纳(会计)业务库管理部门、保卫部门负责人同时在场,由业务库应急钥匙管理员、保卫部应急密码管理员开启。
(一)开、关库时,必须由两名管库员在场共同进行,严禁一人持两把不同库房钥匙开、关库。
(二)开库前,要检查库门有无异常现象,如无异常,方可关闭报警装臵,接通库内照明电路,打开库门。
(三)关库后,管库员要确定库门已关,开通报警装臵,关闭库内照明电路后方可离开。
(四)开密码锁时,应禁止任何人旁观(包括不保管密码的另一管库员)。关库后,应等自**码器自**码后方可离开。
第四章 库款管理
第二十七条 业务库现金库存量,由出纳(会计)管理部门根据其现金周转三至五天的正常需要量合理核定限额。超过库存限额的,要及时缴存人民银行发行库(或其它代理业务库,下同)。不足支付时,要及时到人民银行发行库(或其它代理业务库,下同)提取。
第二十八条 向人民银行发行库提取现金,应根据用款计划,由管库员提出需提取的现金数额,出纳人员据以填写“现金支票”,送出纳(会计)或清算管理部门审核,加盖预留人民银行印鉴,交提款人到人民银行发行库,实行武装押运提取现金。提款时,提款人必须当场查看券别,验捆卡把,点清总数。提回现金后,提款人应填写“现金入库票”一式两联,连同现金点交管库员。管库员要当场查看券别,验捆卡把,核对总数,无误后现金入库,一联入库票交出纳柜台,作“现金支票”存根联附件,凭以登记“现金收入日记簿”。另一联入库票管库员留存。
第二十九条 库存现金超过核定的库存限额时,要及时缴存人民银行。缴存的现金必须经过整点与挑剔,粘贴封签。缴存时,由出纳员根据缴存现金数额填制“现金出库票”和“现金缴款单”各一式两联,经出纳(会计)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交管库员。管库员审查无误后,一联“现金出库票”凭以办理现金出库。出库时,应将缴存的现金按券别验捆卡把,检查每捆现金印章是否齐全,封包标签标明的金额与实际数额是否相符,无误后一次装箱(袋),连同两联“现金缴款单”一并交送款人并办理交接登记手续。送款人凭以到人民银行武装押运缴款。缴款后,送款人应立即将“现金缴款单”回单联交管库员,管库员核对无误后签章,一联“现金出库票”作“现金缴款单”回单联的附件,一并交出纳柜台,凭以登记“现金付出日记簿”。另一联出库票管库员留存。
第三十条 出库手续。出纳柜台需要办理现金出库时,应由付款配款员凭系统打印的“现金计划调拨单”随票据包给出纳(会计)或清算中心,第二天由出纳(会计)或清算中心凭加盖清算中心业务印章的现金调拨单交管库员办理现金出库。
管库员接到“现金计划调拨单”,应认真审查下列内容:(一)出库票券别、捆数与金额是否相符,各种券别、金额相加是否等于合计数。
(二)出纳部门经办人、付款配款员签章是否齐全,日期填写是否准确。审查无误后,两名管库员共同按出库票所需现金券别、金额、验捆卡把,点清总数后,一次配足现金出库,并在出库票上签章,退一联给付款配款员,另一联管库员留存。
第三十一条 入库手续。出纳柜台需要办理现金入库时,应由收款复核员打印“现金计划调拨单”一式两联,经出纳(会计)管理部门审核签章后,连同需入库现金,一并交管库员办理现金入库。
第二十九条 审查入库票,并按下列要求审查钱捆:(一)是否按规定封包,封包标签是否按规定盖有带日期的封包章和封包员、复核员名章。
(二)封签现金数与捆内现金把数是否相符。
(三)每把现金是否盖有出纳员名章。经审查无误,方可将现金入库。
第三十二条 金库保管的现金必须坚持每天盘库结账。盘库清点库存现金时,必须由两名管库员按照库内实有现金共同进行。一名管库员根据当日现金出、入库票,结出当日应有库存现金各券别明细数,加计本库尾箱封签金额,结出本日库存合计,另一名管库员根据当日出纳柜台现金收入、付出日记簿,结出本日库存金额,两人结账数字相符后,据以登记“库存现金登记簿”,共同按照“库存现金登记簿”进行盘库和核查本库尾箱封签金额。盘库与核查无误后,管库员在“库存现金登记簿”上签章,送会计对账碰库。对账碰库时,只准“钱碰账”,不能“账碰钱”,即管库员报数,会计部门核对,会计核对无误后签章确认。严禁不盘点库存现金只根据出、入库票结计库存。盘库清点和结账如有误,应立即查明原因并及时报告出纳部门负责人和主管行长,同时登记“出纳差错登记薄”。
第三十三条 每天营业终了,柜员装有现金的尾箱要实行寄库管理。寄库前,要交叉复核,登记“库存现金登记簿”。寄库时,管库员登记“尾箱出入库登记簿”,并由解款员和管库员共同验箱验封签章。管库员只清点尾箱个数,不清点箱内现金数。尾箱出库时,要登记“尾箱出入库登记簿”,并共同验箱验封签章。
第五章 尾箱管理
第三十四条 办理现金业务的营业机构,营业期间的现金原则上应放在柜员尾箱内保管,营业网点营业间要设立主出纳岗位,综合柜员不得兼任主出纳,负责柜员间现金调拨以及根据管理需要负责在日终集中其他柜员缴存的现金。会计主管(或委派会计,下同)根据业务需要,适当增加主出纳的柜员尾箱限额。主出纳不得处理库房类现金交易和柜台业务。
第三十五条 柜员尾箱现金实行限额控制。会计主管要根据现金收付实际情况及柜员岗位职责,合理核定办理现金业务柜员的现金限额。柜员现金超过限额,必须及时缴存主出纳。柜员尾箱中大额现金必须入营业柜员保险柜保管。
第三十六条 主出纳尾箱余额超过柜员尾箱限额的超过部分应及时上缴。设有库房的营业机构,主出纳应及时办理入库手续;不设库房的营业机构,主出纳应及时缴存业务库。
第三十七条 柜员尾箱要坚持“一日三碰箱”。(一)营业前,柜员必须检查现金实物与上日“日计表”(扎账单)现金余额(库存)是否相符,营业机构负责或会计主管要监督柜员清点现金实物。
(二)中午休息时,柜员必须将现金实物与柜员尾箱余额进行核对,营业机构负责或会计主管要监督柜员清点现金实物,并对柜员现金大数卡把。
(三)下班签退前,柜员必须核对现金实物与“日计表”余额是否相符,同时,营业机构负责或会计主管要对现金大数卡把审核,要将柜员尾箱内的有价单证数量、号码和面值与“日计表”、“现金与重要凭证核对单”、“主出纳凭证库查询”及相关登记簿核对相符,将重要空白凭证与数量、号码和面值与“日计表”、“现金与重要凭证核对单”、“主出纳凭证库查询”及相关登记簿核对相符。柜员尾箱内的现金、有价单证、重要空白凭证都核对无误后,由柜员和营业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在视频监控有效范围内双人加锁,同时登记“一日三碰库”登记薄。
第三十八条 营业前,设库房的营业机构,由管库员办理柜员尾箱出库手续;不设库房的营业机构,由网点当天当班人员负责与随车业务员办理柜员尾箱交接工作,交接双方必须通过身份认证,当面清点柜员尾箱数量、核对柜员尾箱编号、检查柜员尾箱及锁具是否完好无损,确认无误后在箱包交接登记簿上签名确认。
第三十九条 营业期间,柜员尾箱由柜员保管。在柜员保管期间,柜员尾箱应放臵于视频监控范围之内。日间营业休息期间,柜员尾箱应放入保险柜(或出纳临时库房,下同)保管,未配臵保险柜的营业机构,移交给其他柜员代保管并放臵于视频监控范围之内,代保管柜员对代保管的尾箱、锁具的完整性负责。
第四十条 柜员临时离柜,柜员尾箱必须上锁。日间营业休息期间和日终后,柜员尾箱由柜员本人和营业机构负责或会计主管双人上双锁,钥匙各自妥善保管,不得移交或交由他人保管。
第四十一条 营业终了,柜员在主出纳或负责人查库后,双人在音视频监控下装加锁。设有库房的营业机构,柜员尾箱交管库员办理入库手续;不设库房的营业机构,柜员尾箱可采用现金不“清零”和现金“清零”两种方式。采用不“清零”方式的,可以向主出纳缴存全部现金,也可向主出纳缴存整把现金,辅币和残损币留柜员尾箱保管,柜员尾箱要上交业务库保管;采用“清零”方式的,现金实物缴存主出纳,由主出纳统一缴存金库保管,“清零”的柜员尾箱放营业机构保险柜或库房妥善保管。
柜员尾箱中现金、凭证、印章及其他物品的非正常确认,以柜员当日现金日记表、双人封箱时音像资料相互验证确认。
柜员休假或短期离职,其柜员尾箱必须缴空。柜员尾箱上交业务库时,交接妥善办理手续,确认无误后在相关登记簿进行确认登记。
第六章 查库
第四十二条 对业务库和柜员尾箱要坚持查库制度。总行出纳(会计)业务库主管部门、稽核审计部门负责制定查库制度,并督促检查各级机构严格执行到位。
(一)查库要求
1.分管行长、出纳、财务会计、稽核审计部门负责人和业务库负责人负责查库,库管员必须始终陪同在场。
2.夜间只查岗不查库。
3.对上级管辖部门无查库介绍信和查库人身份证的查库应予以拒绝。对其他单位或本系统其他部门的查库,一律不予接待。
4.安全保卫部的正常安全保卫检查,一般不得进入库内检查。确需入库检查库内安全设施的,则要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检查时,只检查库内安全设施,不得清点现金及有价证券等库存实物。
5、对公安部门的夜间业务库安全检查,一律不予接待。
(二)查库频次
1、业务库负责人应每月查库一次。
2、分管行长、财务会计、稽核审计部门负责人每月查库一次。
(三)查库手续
1、上级检查部门查库,查库人应出示《查库介绍信》(可印制专用查库介绍信)和查库人身份证,由被查分管行长(或指定的负责人,下同)负责接待,并在查库介绍信上签字。查库时,分管行长、财务会计部负责人和管库员应始终陪同在场,自觉接受检查,回答提出的问题。对上级管理部门的查库,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
2.人民银行、银行监管部门稽核查库,应按上述规定,办理查库手续,接受查库。
3.当地公安部门对业务库及守卫的安全保卫检查,必须出示公安部门的安全检查介绍信和本人证件,并向检查单位核实,由分管行长及保卫人员陪同检查,但禁止进入库内检查。
(四)查库内容
1.清点库款等实物是否账款、账实相符,有无白条抵库和挪用库款等情况;库内现金等的保管装封及出入库手续是否符合出纳制度规定;各项出入库交接手续是否齐全;库款及重要物品有否虫蛀、鼠咬、霉烂;库房干湿是否适度等情况。
2.各项安全保卫措施是否落实,是否坚持双人管库、进出库等制度,报警器及电视监控设备是否正常。
3.库内是否有人吸烟、烧火、使用油灯情况,库内外是否打扫干净,有无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库内值班室防卫武器是否符合规定等。
第七章 安全管理
第四十三条 业务库是本行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必须选配本行政治思想好、工作责任心强、忠实可靠人员担任管库、守护工作。
(一)严格执行双人管库、双人进出库的出纳制度、双人武装(含坐班)昼夜监护的守库制度,一切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和接近金库。
(二)库房、保险箱应装配不同的锁具和密码字盘,并配备正、副钥匙各一套。钥匙密码、指纹、头像门禁系统管理适用本为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
严禁在金库内存放易燃易爆等违禁物品和个人物品。管库人员有权检查寄库物品。
第四十四条 业务库安全设施的管理
(一)库锁、指纹密码锁、转字密码锁的安装、更换和维修由本行安全保卫部门指定人员负责,进行完毕要记录备查,严禁外部人员接触以防失密。
(二)金库相关业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严禁在其他场所谈论库房事宜。
(三)业务库安全管理与其他部门和网点一致,实行安全保卫工作责任制考核,本行与业务库管理部门签订安全保卫工作、消防防汛责任书,按月检查、按季考核、按年兑现。库内应指定一名安全员,负责日常安全保卫工作管理,每日对安全设施进行检查,督促工作人员按本行各项管理规定开展日常业务和管理。工作人员应提高警惕,随时检查,严防发生火灾、水浸、霉烂、虫蛀、鼠咬、盗窃和差错事故。
(四)库房周围环境以及监控报警、通讯设备、防卫器材、防火器材等安全员负责管理,经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时上报处理,切实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保障库款安全。
(五)开关库按本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执行。
(六)出入库管理按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执行。
(七)库内维护施工按本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执行。第四十五条 守库员的管理
(一)守库员必须按时或提前到达守库岗位,必须熟知守卫目标的相关情况和各种防范应急措施,认真履行职责,坚守工作岗位,保持高度警惕,作好内部巡视检查工作。
(二)守库人员不得对外泄露守卫目标的位臵、结构、防范设施和值班情况,工作期间不得饮酒;不得进行与本职工作无关的其它活动;严禁以任何理由让与值班无关人员进入或留宿。不得私自与其他人员调换班次。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换班次,须经本单位负责人和本行保卫部同意。
(三)交接班和晚间上岗时,交接人应先检查保卫区域内环境有无异常情况,是否关好门窗、落好窗帘,电视监控、通讯工具、消防器材和报警设施等的技术状况是否良好,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四)守库人员应熟知《突发事件应急处臵预案》,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冷静处臵,并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由主管领导发布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五)守库期间严禁随意开启外围门(早晚出库存时间除外)。守库点周围不论发生何种非侵害库房安全的事情,守库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外出参与。但必须立即打电话通知公安部门或联防单位派人处理。
(六)守库员不得接触库房、尾箱库(柜)钥匙,不得进入库区。
(七)不准将守库用的各类自卫武器带出守库地点或转作它用。
(八)按照守库值班登记簿的内容、程序每天认真填写情况记录。接班人员未到位时,交班人员不得离开岗位。不允许出现任何情况下的空岗情况。
(九)交接班人员必须认真填写守库值班登记内容,所载内容做为安全责任划分的依据。
(十)守库人员正常工作期间,应通讯或对讲设施,保持和远程监控中心值班人员经常联系,遇紧急情况,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第四十六条 业务库的消防防汛
业务库是消防工作的重点,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方针,做好火灾预防工作。金库的日常火灾预防工作由监察保卫部负责监督、指导,业务库管库人员为库内安全防火责任人,监控中心值班人员为业务库四周安全防火责任人。
(一)安全保卫部负责结合业务库特点制定出有效的消防预案,配制消防设施,并做好预案演练工作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消防知识和技能培训。
(二)业务库不得存放除现金、有价证券、重要凭证等规定以外的其他任何物品,更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三)配齐、配足消防器材设备,库内安装防爆灯罩,严禁随意乱拉电源线。
(四)库内禁止吸烟,不得有明火存在。在此区域内确需使用明火的,须经主管行长批准,安全保卫部备案,并指定专人持灭火器负责现场安全。
(五)工作人员均应掌握本单位的消防重点部位、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119火灾报警电话、保卫部电话号码。
(六)库区设应急排水系统,工作人员要将应急排水系统日常检查落到实处,发现问题,及时报保卫部门维护。
(七)业务库防汛应急及撤离等工作方案以本行防汛工作方案为准,人员及物品随业务库所在网点或机关统一安排,但工作人员必须熟记每个岗位工作人员在每种应急预案中的职责。
第八章 考核和奖惩
第四十七条 金库管理工作应定期进行考核。对严格执行规章制度,长期安全无差错事故,库房管理良好的管库员,应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有章不循,违章操作,工作不负责任的管库员,应立即调离原岗位,并按照内部员工管理规定给予处分;对玩忽职守,造成重大差错事故,使资金受到损失的管库员,要根据事实和情节,追究经济、行政和法律责任:对用人不当,检查不严,监督不力,违章不究,金库管理混乱的机构,追究其主要领导的责任。
第九章 附则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由渭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解释、修订。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从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商业银行业务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已成为国际银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但与此同时,业务创新带来的一系列潜在风险日益显现。因此,必须加大对业务创新的研究力度,探索出趋利避害的可行性方案,引导业务创新向好的方向发展。
当今,在世界范围内活跃发展的金融创新,给金融业乃至全球经济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金融创新的实践过程中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工具、新技术和新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革新了传统的业务活动和经营方式,改变了金融总量和结构,促进了金融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基于业务创新在金融创新中所处的核心地位,本文将侧重于对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问题进行研究。
一、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创新的策略
(一)积极推动业务创新全面开展
1.继续加大开展资产业务创新的力度。首先要做好贷款业务创新工作以保持该项业务的优势。一是增加对企业的贷款额度,创新贷款方式,针对企业发展现状,推出新的贷款方式,以更好地支持企业发展;二是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业务,商业银行应广泛开展市场调查,开发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信贷品种,根据贷款消费者个人的具体情况安排贷款和偿还方式,而不能将某一类型的贷款拘泥于一种方式;三是积极创新银团贷款、并购贷款和保理贷款(应收账款抵押贷款)等新型贷款形式,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需要,并加强对贷款对象的信用分析和要求充足的贷款抵押担保来加强风险的控制。其次要加强投资业务创新,努力增加各种债券的持有量。
2.努力提高负债业务创新的水平。一是在资本业务创新方面,为解决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较低,尤其是附属资本过低的问题,除了让效益较好、经营稳健、规模较大的银行通过公开上市、增资扩股或购并等资本营运方式增加股本外,更主要的是通过发行中长期金融债券增加附属资本,补充资本金的不足。二是在存款业务创新方面,首要的任务是进行存款工具和业务手段的创新。大力发展个入银行。企业银行和网上银行,推出高品味、多功能的金融工具,先进的转账支付手段能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全方位服务,有利于稳定现有的客户群,增加存款。
3.大力发展表外业务创新。我国商业银行应在表外业务有限的范围内,充分利用各自在信息、网点和人员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创新业务品种,抢占市场份额。一是提高汇兑、结算业务的服务效率,保住已有的市场份额;二是迅速增加代理业务的服务种类,扩展业务范围;三是大力发展租赁业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回租租赁、经营租赁、杠杆租赁业务等;四是积极开展各种咨询业务,利用专业优势和不断发展的信息网络对企业和个人开展有关资产管理、负债管理、风险控制、投资组合设计和家庭理财等多种咨询服务。
(二)突出重点,着力发展三方面创新业务
1.个人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是由商业银行开办的通过对个人金融资产的重组与再利用而使其得以保值增值的新型业务,是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重点和业务竞争的热点。当前应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方便快捷的支付手段,努力提高支付方式的自动化和电子化水平,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二是试办小额融资业务,积极开展个人信用的评估、资信审查和信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逐步开展个人小额信贷业务(私人汽车、住房抵押贷款等)。三是拓展个人理财业务,诸如开办综合理财贩户、电话银行、投资信息咨询、保管箱等业务。
2.投资银行业务。我国商业银行要在正确理解和把握有关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相关法律限制和政策支持范围的前提下开展该项业务,一是开展融资安排业务,包括安排债务重组,本外币项目融资,特许权so丁项目融资业务代理等。二是为企业资产重组、兼并收购提供咨询、策划和安排,提供资金融通、购并贷款。三是以财务顾问角色开展或与证券公司合作开展企业境内改制上市业务,但不介入发行、承销和交易工作。
3.离岸金融业务。这是我国商业银行跨越国界的金融活动,是适应金融全球化而创新的业务活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已具备经营离岸业务的实力,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商业银行挤身世界1000家大银行之列,发展离岸金融业务有着坚实的基础。开办离岸金融业务,建立我国的离岸金融市场,是推动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有效途径。我国商业银行应根据现实国情,选择以分离国内金融市场和离岸金融市场为基础的方式,在将境内金融业务和离岸金融业务分账处理的前提下,允许一定比例的离岸账资金流入,以满足国内经济发展中的引资需要。
(三)全面提升业务创新产品开发设计、销售和售后服务水平,实现创新效益的最大化
首先,在创新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应遵循“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进行产品的开发设计。商业银行是服务性行业,所以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应以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要为目标。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新产品的开发时既要考虑到我国的现实国情,又要符合市场与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各商业银行不管推出何种创新产品,都要做到有市场、有客户、有效益。在实际开发创新产品时要注意以下三点:以)创新产品要适应现代科技和网络社会的发展。(2)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商业银行产品创新可以向保险化、证券化方向发展,增加产品品种,拓展经营范围,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3)商业银行在开发创新产品时还可提供一揽子组合式创新产品服务,满足客户投资、储蓄、保值等多方面需要。
其次,在创新产品的销售阶段,应恰当运用促销策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实现创新产品规模经营。创新产品的销售是业务创新的重要一环,为此,商业银行要积极做好三项基础工作:一是增强机构网点的服务功能,拓宽基层网点的业务范围,以便能够办理消费信贷。代收代付、信用卡、外币兑换等各种业务;二是大力发展银行卡业务;三是积极开办电子银行。在此基础上,加大创新产品的销售力度,拓展履盖面,使推出的每一项创新产品都能进入百姓之家。
最后,要重视创新产品的售后服务。创新产品的售后服务是业务创新的重要内容,国有商业银行在创新产品售出尼,要注意跟踪调查和质量改进,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并对客户的建议和投诉设立有效的接纳渠道和快捷的处理程序。售后服务做得好可以增强与客户的亲和力,稳定老客户,争取新客户,它既是前一轮销售的总结又往往是新一轮销售的开始,商业银行完善的售后服务可以促进创新业务蓬勃发展。
二、鼓励创新与加强监管并重,实现业务创新的良性发展
(一)积极创造适合业务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
在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创新动力不足和非国有银行缺乏创新激励和创新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改革固有的制度安排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就成了推动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具体的政策措施有:(1)通过股份制等形式的改造,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现代化的法人治理结构有效抵制来自各方面对商业银行的干预和压力,使商业银行真正以盈利为目标实现自主经营,增强创新意识。(2)降低非国有银行的政策性进入壁垒,鼓励市场竞争。市场竞争能刺激业务创新活跃发展,在当前金融业竞争不足的状况下,应继续放宽行业进入限制,鼓励民营银行和外资银行的设立和发展。(3)积极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当前可实行由人民银行制定基准利率,商业银行自行决定浮动幅度,允许差别定价的政策。(4)
制定鼓励创新的具体措施,加大对业务创新的保护力度。建议人民银行及各商业银行内部设立创新基金,对创新行为予以激励,人民银行监管部门也可以采用特许权、专利权等措施对业务创新进行保护。(5)适当扩大创新业务市场准入范围,遵循鼓励、规范和控制风险的原则,对有利于拓展金融业务领域的资本工具、保险工具、债券工具等予以准入,特别是鼓励商业银行开展消费信贷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和个人金融业务等领域的创新业务。
(二)建立符合现实国情的业务创新风险管理体系,以加强对业务创新的监督管理
业务创新是把双刃剑,在促进商业银行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极易产生金融风险。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业务创新监管体系,以规范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行为,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根据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现状,当前应加强以风险控制为主要内容的监管。一是强化资产、负债业务创新的风险管理。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督促商业银行下大力气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强化资产与负债的对称管理,调整资产结构,增加流动性强的资产,促使资产负债期限、结构趋于对称;通过推行分级审批责任制度,用集体审批来发现和制止可能带来高风险的创新业务;通过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限制创新业务的风险度;通过分级、集体审批制度,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科学性,防止个别人的创新冲动造成不可挽回的经营风险产生。二是加强对表外业务创新的风险管理。表外业务创新复杂多变,且其风险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应采取切实措施有效控制表外业务创新产生的风险。在对表外业务创新准确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科学高效的信息系统和风险评估以及预警指标体系;针对表外业务创新设计具有工程性、数理化的特点进行根本性剖析,从其运作流程上实施全过程监管;实现表外业务创新自律性监管,建立信息披露和公开制度,对表外业务创新活动进行及时、完整、准确的记录,杜绝不负责任的冲动性“创新”行为。三是在加强监管、防范创新风险的同时,要注意尽可能地简化创新业务的审批程序。监管机构审批创新业务的效率对创新积极性和创新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只求活不求稳是不对的,同样只求稳不求活也是不对的,由于怕出风险而延长审批的时间或干脆把创新业务扼杀在摇篮里是一种消极的做法,积极主动地分析风险的大小、范围和影响力,并努力提高风险的控制能力才是可取的。
(三)商业银行开展业务创新时应循序渐进,并注重同业间的合作
一是开展创新业务应以传统业务为基础,商业银行创新业务是传统业务或现有业务的延伸,许多创新业务的开展依赖于传统业务,没有传统业务就没有创新业务。如果忽视传统业务的巩固和发展去进行业务创新,那么业务创新就失去了根基,应该在发展创新业务的同时不断巩固和壮大传统业务,并以传统业务的发展带动创新业务的发展,形成传统业务与创新业务的互动和良性循环,实现传统业务与创新业务的双向促进,共同发展。二是业务创新要坚持改进、改造和拓展相结合,在借鉴和引进国外创新业务时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取长补短,切忌全盘照搬,对已开发的创新业务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增加新内容、新功能,提高综合效益。三是业务创新在合理竞争的同时要注意相互合作。
第三篇: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降低或消除因信息系统服务异常导致重要业务运营中断的影响,快速恢复被中断业务,根据银监会《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和《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业务连续性管理是指农信社为有效应对重要业务运营中断事件,建设应急响应、恢复机制和管理能力框架,保障重要业务持续运营的一整套管理过程,包括策略、组织架构、方法、标准和程序。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重要业务是指面向客户、涉及账务处理、时效性要求较高的银行业务,其运营服务中断会对农信社产生较大经济损失或声誉影响,或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的业务。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重要业务运营中断事件(以下简称运营中断事件)是指因下述原因导致信息系统服务异常、重要业务停止运营的事件。主要包括:
(一)信息技术故障:信息系统技术故障、配套设施故 障;
(二)外部服务中断:第三方无法合作或提供服务等;
(三)人为破坏:黑客攻击、恐怖袭击等;
(四)自然灾害:火灾、雷击、海啸、地震、重大疫情
等。
第五条 农信社应将业务连续性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 体系,建立与本机构战略目标相适应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确保重要业务在运营中断事件发生后快速恢复,降低或消除因重要业务运营中断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保障业务持续运营。
第六条农信社应根据业务发展的总体目标、经营规模以及风险控制的基本策略和风险偏好,确定适当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战略。
第七条农信社应确定重要业务及其恢复目标,制定业务连续性计划,配臵必要的资源,有效处臵运营中断事件,并积极开展演练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评估改进。
第八条 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基本原则是:
(一)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保护客户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秩序;
(二)坚持预防为主,建立预防、预警机制,将日常管理与应急处臵有效结合;
(三)坚持以人为本,重点保障人员安全;实施差异化管理,保障重要业务有序恢复;兼顾业务连续性管理成本与 效益;
(四)坚持联动协作,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应对运营中断事件的整体有效机制。
第九条农信社应将业务连续性管理融入到企业文化中,使其成为日常运营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二章业务连续性组织架构第一节 日常管理组织架构
第十条 XXX联社理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是农信社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决策机构,对业务连续性管理承担最终责任。主要职责包括:
(一)审核和批准业务连续性管理战略、政策和程序;
(二)审定并定期审查和监督执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政策、程序;
(三)明确各部门业务连续性管理职责,明确报告路线,审批重要业务恢复目标和恢复策略,督促各部门履行管理职责,确保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正常运行;
(四)确保配臵足够的资源保障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实施;
(五)审批业务连续性管理审计报告。
第十一条 XXX联社信息科技管理部的业务连续性管理职责是:
(一)制订业务连续性管理政策和基本管理制度并报理 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审定;
(二)监督检查信息系统连续性管理成效;
(三)履行向监管部门的报告职责等。
第十二条 XXX 联社数据中心的业务连续性管理职责是:
(一)确定重要信息系统恢复目标和恢复策略;
(二)负责信息技术应急响应与恢复,对重要业务系统制定专项技术保障方案;
(三)做好信息系统营运监测和维护;
(四)开展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演练、评估与改进;
(五)执行运营中断事件应急处臵。
第十三条 XXX联社产品研发中心应制定技术支持方案,验证重要业务系统灾备环境和应急切换流程的有效性。
第十四条 XXX联社运营服务部、业务管理部、计划财务部、电子银行中心等业务管理部门负责对各自分管的业务进行风险评估、业务影响分析,确定重要业务恢复目标和恢复策略,制定业务连续性计划和业务验证方案,负责业务条线重要业务应急响应与恢复。
第十五条XXX联社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发展研究部、计划财务部、合规与风险管理部、安全保卫部等作为业务连续性管理保障部门,为业务连续性日常管理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安全保障和法律咨询。其中,发展研究部等舆情管理部门应制定对外媒体公关策略,制定和执行对外媒体公关 的应急预案。
第十六条 XXX联社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制定和执行本部门业务连续性计划,开展本部门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演练、评估与改进工作。
第十七条 XXX联社审计监察部负责并定期开展全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审计工作。
第二节 应急处臵组织架构
第十八条农信社组建应急团队,在发生运营中断事件时,做到及时实施应急处臵工作。应急团队包括应急领导小组、应急执行小组、支持保障小组。
第十九条 XXX联社信息安全保障委员会作为应急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
(一)领导和指挥运营中断事件处臵工作;
(二)最终认定运营中断事件等级,决定是否启动处臵预案;
(三)对运营中断事件重大处臵措施进行决策;
(四)协调跨部门共同开展的处臵工作重大事项;
(五)对运营中断事件处臵的对外信息发布进行决策。第二十条 应急执行小组由 XXX联社数据中心、运营服 务部、业务管理部、计划财务部、电子银行中心、产品研发中心等部门及市州农商行信息科技部门组成,主要职责是:
(一)对运营中断事件进行业务条线与信息技术的应急 处臵;
(二)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运营中断事件、重大处臵事项及事件进展情况。
第二十一条 支持保障小组由 XXX联社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发展研究部、计划财务部、合规与风险管理部、安全保卫部等部门组成,主要职责是:
(一)应急处臵所需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保障;
(二)应急处臵对外报告、宣告、通报和沟通与协调;
(三)对外媒体公关、秩序维护、安全保障、法律咨询和人员安抚等相关工作。
第三章 业务影响分析
第二十二条 XXX联社业务管理部门应通过业务影响分析识别和评估业务运营中断所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明确业务连续性管理重点,根据业务重要程度实现差异化管理,确定各业务恢复优先顺序和恢复指标。应至少每三年开展一次全面业务影响分析,并形成业务影响分析报告。
第二十三条 XXX联社业务管理部门应识别重要业务,明确重要业务归口管理部门、所需关键资源及对应的信息系统,识别重要业务的相互依赖关系,分析、评估各项重要业务在运营中断事件发生时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和非经济损 失。
第二十四条 XXX 联社业务管理部门应综合分析重要业 务运营中断可能产生的损失与业务恢复成本,结合业务服务时效性、服务周期等运行特点,确定重要业务恢复时间目标(业务 R TO)、业务恢复点目标(业务 R PO),原则上,重要业务恢复时间目标不得大于 4 小时,重要业务恢复点目标不得大于半小时。
第二十五条 XXX联社业务管理部门应明确业务重要程度和恢复优先级别,并识别重要业务恢复所需的必要资源。
第二十六条 XXX联社数据中心应通过分析业务与信息系统的对应关系、信息系统之间的依赖关系,根据业务恢复时间目标、业务恢复点目标、业务应急响应时间、业务恢复的验证时间,确定信息系统恢复时间目标(信息系统RTO)、信息系统恢复点目标(信息系统RPO),明确信息系统重要程度和恢复优先级别,并识别信息系统恢复所需的必要资源。
第二十七条 XXX联社数据中心及相关部门应开展业务连续性风险评估,识别业务连续运营所需的关键资源,分析资源所面临的各类威胁以及资源自身的脆弱性,确定资源的风险敞口。关键资源应包括关键信息系统及其运行环境,关键的人员、业务场地、业务办公设备、业务单据以及供应商等。
第二十八条 XXX 联社数据中心及相关部门应根据风险 敞口制定降低、缓释、转移等应对策略。依据防范或控制风 险的可行性和残余风险的可接受程度,确定风险防范和控制的原则与措施。
第二十九条 XXX联社业务管理部门应根据业务影响分析结果,依据业务恢复指标,制定差别化的业务恢复策略,主要包括关键资源恢复、业务替代手段、数据追补和恢复优先级别等。
第三十条 XXX联社数据中心及相关部门应依据业务恢复策略,确定灾难恢复资源获取方式和灾难恢复等级。
第四章业务连续性计划与资源建设
第一节 业务连续性计划
第三十一条 XXX联社业务管理部门应依据业务恢复目标,制定覆盖所有重要业务的业务连续性计划。
第三十二条业务连续性计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一)重要业务及关联关系、业务恢复优先次序;
(二)重要业务运营所需关键资源;
(三)应急指挥和危机通讯程序;
(四)各类预案以及预案维护、管理要求;
(五)残余风险。
第三十三条 XXX联社业务管理部门应制定总体应急预案。总体应急预案是应对运营中断事件的总体方案,包括总 体组织架构、各层级预案的定位和衔接关系及对运营中断事 件的预警、报告、分析、决策、处理、恢复等处臵程序。总体预案通常用于处臵导致大范围业务运营中断的事件。
第三十四条 XXX联社业务管理部门应制定重要业务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应注重灾难场景的设计,明确在不同场景下的应急流程和措施。业务条线的专项应急预案,应注重调动内部资源、采取业务应急手段尽快恢复业务,并和信息科技部门、保障部门的应急预案有效街接。
第三十五条 专项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一)应急组织架构及各部门、人员在预案中的角色、权限、职责分工;
(二)信息传递路径和方式;
(三)运营中断事件处臵程序,包括预警、报告、决策、指挥、响应、回退等;
(四)运营中断事件处臵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措施;
(五)运营中断事件的危机处理机制;
(六)运营中断事件的内部沟通机制和联系方式;
(七)运营中断事件的外部沟通机制和联系方式;
(八)应急完成后的还原机制。
第三十六条 XXX联社数据中心及相关部门应要求重要业务及信息系统的外部供应商建立业务连续性计划,证明其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有效性,其业务恢复目标应满足商业银行 要求。
第三十七条 XXX联社数据中心及相关部门应注重与金融同业单位、外部金融市场、金融服务平台和公共事业部门等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有效衔接;同时,应积极采取风险缓释及转移措施,有效控制由于外部机构业务连续性管理不充分可能产生的风险。
第二节 业务连续性资源建设
第三十八条 XXX联社数据中心及相关部门应开展业务连续性计划所需的资源建设,满足业务恢复目标和重要业务持续运营的要求。
第三十九条 XXX联社数据中心应重点加强信息系统关键资源的建设,实现信息系统的高可用性,保障信息系统的持续运行并减少信息系统中断后的恢复时间。
第四十条农信社应设立统一的运营中断事件指挥中心场所,用于应急决策、指挥与联络,指挥场所应配臵办公与通讯设备以及指挥执行文档、联系资料等。
第四十一条农信社应建立符合业务连续性管理要求的备用资源,如备用业务和办公场所资源、备用信息系统运行场所资源、备用信息技术资源、备用人力资源等,以及电力、通讯、消防、安保等资源。
第四十二条 农信社选择备用场地时,应确保不会同时遭 受同类型风险;应综合分析备用场地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地 区配套设施、区域经济环境、交通条件、政策环境和成本等各方面因素,以及灾难恢复所需的金融服务、通讯、设备、技术等外部服务供应商资源情况。
第四十三条农信社在建立备用业务和办公场所时,应配备业务操作和办公所需资源,并确保其能够迅速启用。
第四十四条农信社应建立灾备中心等备用信息技术资源和备用信息系统运行场所资源,并满足银监会关于数据中心相关监管要求。
第四十五条 XXX联社数据中心及相关部门应明确关键岗位的备份人员及其备份方式,并确保备份人员可用,降低关键岗位人员无法及时履职风险。
第五章业务连续性演练与持续改进第一节 业务连续性计划演练
第四十六条 XXX联社数据中心及相关部门应开展业务连续性计划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验证业务连续性资源的可用性,提高运营中断事件的综合处臵能力。
第四十七条 制定业务连续性演练计划时,XXX联社业务管理部门应考虑业务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包括客户范围、业务性质、业务时效性、经济与非经济影响等,演练频率、方式应与业务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相匹配。
第四十八条 XXX联社数据中心及相关部门应至少每三年对全部重要业务开展一次业务连续性计划演练。在重大业务活动、重大社会活动等关键时点,或在关键资源发生重大变化之前,也应开展业务连续性计划的专项演练。
第四十九条 XXX联社数据中心及相关部门应加强业务应急预案的演练,重点加强业务和信息科技部门的协调、配合;应注重以真实业务接管为目标,确保灾备系统能够有效接管生产系统并具备安全回切能力。
第五十条 XXX联社数据中心应将外部供应商纳入演练范围并定期开展演练;同时,应组织相关部门积极参加金融同业单位、外部金融市场、金融服务平台和公共事业部门等组织的业务连续性计划演练,确保应急和协调措施的有效性。
第五十一条 XXX联社数据中心及相关部门应对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演练过程进行完整记录,及时总结、评估和改进。
第二节 业务连续性管理评估与改进
第五十二条 XXX联社数据中心及相关部门应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机制。
第五十三条 XXX联社数据中心及相关部门应至少每年对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组织一次 自评估,或者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并向高级管理层提 交评估报告。
第五十四条 XXX联社数据中心及相关部门应每年对业务连续性管理文档进行修订,内容应包含重要业务调整、制度调整、岗位职责与人员调整等,确保文档的真实性、有效性。
第五十五条 XXX联社产品研发中心及业务管理部门在开发新业务产品时,应同步考虑是否将其纳入业务连续性管理范畴。对纳入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应在上线前制定业务连续性计划并实施演练。
第五十六条在业务功能或关键资源发生重大变更时,XXX 联社业务管理部门应及时对业务连续性计划进行修订。
第五十七条 XXX联社审计监察部应每年对本行业务连续性管理进行审计,每三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审计,发生大范围业务运营中断事件后应及时开展专项审计。
第五十八条业务连续性管理审计的内容应包括:业务影响分析、风险评佑、恢复策略及恢复目标的合理性和完整性;业务连续性计划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业务连续性计划演练过程及报告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业务连续性管理相关部门及人员的履职情况等。
第六章运营中断事件应急处臵第一节 监测、预警与报告
第五十九条 XXX 联社数据中心及相关部门应建立运营 中断事件的风险预警体系,设定风险预警指标,并纳入全行风险预警体系中。
第六十条 XXX联社数据中心及相关部门应建立业务运营的监测体系及监控机制,对信息系统运行环境进行日常监测,采取自动化措施重点加强对业务运行情况的监控。
第六十一条 XXX联社数据中心及相关部门应建立关键时点的监测与预警机制,在重大业务和社会活动等关键时点,或在业务功能、关键资源发生重大变更时,加强风险监控和预警。业务条线部门与信息科技部门等相关部门之间应互相通报信息、提示风险,协同做好应急准备。
第六十二条 发生运营中断事件后,XXX联社数据中心和业务管理部门应及时进行沟通和报告,包括:按照报告路线在内部各部门及人员之间的报告,与业务运营的外包方、业务合作方之间的沟通,以及按照银监会有关报告要求,向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的报告等。
第二节 运营中断事件处臵
第六十三条农信社应制定运营中断事件等级划分标准,根据事件影响范围、持续时间和损失程度定义事件等级,开展应急响应处臵工作。
第六十四条运营中断事件应急处臵应遵循“统一指挥、分类管理、分级处臵、快速响应”的原则,在XXX联社应急 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高效、有序应对;应根据事件等级实施差别化处臵,必要时可以越级汇报、紧急授权,保障信息传递和决策的及时性,将影响或损失最小化。
第六十五条 XXX联社应急执行小组应及时、有效地响应运营中断事件,对事件影响进行评佑,确定事件等级,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业务快速恢复,防止事态升级或恶化。
第六十六条 XXX联社应急执行小组在实施应急处臵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运营中断事件处臵中的对外沟通,开展告知、解释与安抚工作,最大程度降低负面影响;
(二)对重要业务可以通过减少服务功能、缩小服务范围、利用替代系统、手工记账、利用他行支付渠道等多种手段进行业务应急处臵;
(三)采用程序化和标准化的手段,提高信息技术应急处臵的效率和质量。
第六十七条 XXX联社支持保障小组应为应急处臵做好场地、交通、通讯、资金等后勤保障工作。
第六十八条 XXX联社应急执行小组应对运营中断事件应急处臵过程进行完整记录。
第三节 灾难恢复 第六十九条 对于导致或可能导致大范围业务运营中断 的事件,XXX联社应急领导小组应迅速决策,确定是否实施灾难备份切换。
第七十条 XXX联社数据中心应事先对备份资源进行技术验证,确保其可用性;在实施灾难备份切换时,数据中心应向业务管理部门告知可能出现的数据损失情况,并对备份系统的运行情况实施监控,预警并防止出现二次中断风险。
第七十一条 XXX联社数据中心在灾难备份切换、回切时,业务管理部门应对中断时的重要业务数据进行核对,并在数据中心配合下,对丢失的数据进行追补;同时,应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交易的可靠性。
第四节 危机处理
第七十二条 XXX联社支持保障小组应建立危机处理机制,从维护客户关系、履行告知义务、维护客户合法权益出发,运用公共关系策略、方法,加强与客户、媒体的沟通,适时向公众发布信息,消除或降低危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第七十三条 XXX联社支持保障小组负责危机处理工作,加强舆情监测、信息沟通和发布。
第七十四条 XXX联社支持保障小组应制定针对社会公众、媒体、股东、客户等相关各方的预案,在运营中断事件发生时及时、准确披露信息,防止因信息不对称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第七十五条 XXX 联社支持保障小组应实时关注舆情信 息,及时澄清虚假信息或不完整信息,消除社会疑虑,化解 纠纷。
第七章 附 则
第七十六条 本办法由 XXXX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负责解释、修订。
第七十七条 本办法中有关 XXX联社条款,各市、县农商行、农合行参照执行。
第七十八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商业银行业务内容222
商业银行业务内容
商业银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了解并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有一定掌握,不仅有利于丰富我们的基本金融知识,更是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本文拟通过对商业银行基本业务内容的介绍,以期让大家对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金融相关知识有一个深化的了解和认识。
一、商业银行业务内容分类
(一)按业务复杂程度和对网点依赖程度,商业银行业务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传统业务,包括一般贷款、简单外汇买卖等,一部分是复杂业务,如衍生产品、租赁、收购兼并上市等。
(二)按照其资产负债表的构成,银行业务主要分为三类: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
二、商业银行业务内容简介
(一)负债业务
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和资产的重要基础。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由商业银行的负债构成主要由资本负债、存款负债、借入款和其他负债四个方面的内容所组成。
1、资本负债
商业银行的资本负责是指其拥有所有权的资本金。主要包括股本金、储备资金以及未分配利润。
在商业银行的全部信贷资金来源中,自有资金所占小,一般为全部负债业务总额的10%左右,但是它却是商业银行开业并从事银行业务的前提;是银资产风险损失的物质基础,为银行债权人提供保障
2、存款负债
存款是银行负债业务中最重要的业务,是商业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吸收存款是商业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占到负债总额的70%以上。
商业银行的存款种类可以按不同的标准来划分:按存质可划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通知存款等;按长短可划分为短期、中期、长期存款;
3、借款负债
借款负债是商业银行通过票据的再抵押、再贴现等方法从中央银行融人资金和通过同业拆借市场向其他银行借入短期活动。
4、其他负债
其他负债是指商业银行利用除存款负债和借款负债以外的其他方式形成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代理行的同业存款负债、金融债券负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负债、买卖有价证券等。
(二)资产业务 1.储备资产
储备资产是银行为应付存款提取而保存的各种形式的支付准备金的总称。储备资产包括库存现金、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存放同业等。
2.信贷资产
信贷资产是指银行所发放的各种贷款所形成的资产业务。贷款是按一定利率和确定的期限贷出货币资金的信用活动,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中最重要的项目,在资产业务中所占比重最大。
3.投资业务
投资业务是指银行参与有价证券买卖而持有证券形成业务。银行投资购买有价证券主要包括:(1)购买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家债券,此业务约占证券务的70%左右;(2)购买地方政府发行的证券;(3)购买公司(企业)发行的各种有价证券,如股票、债券。
(三)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具体如下:
1.转账结算和汇兑业务转账结算业务,即用划转客户存款余额的办法来实现货币收支的业务活动。转账结算业务主要是银行支票、银行汇票等结算业务,这是银行中间业务中最频繁最量大的业务。
汇兑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将客户交付的款项汇往异地的指定收款人的业务活动。
2.承兑与信用证业务承兑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企业的商业票据进行担保,承诺到期一定付款的业务活动。
信用证业务是由银行担保付款的业务,可以解决买卖双方互不了解信用能力的矛盾。
3.代收业务
代收业务指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代替客户根据各种凭证收取款项的业务。代收业务的主要凭证有支票、有价证券、外汇和其他票据。
4.同业往来
同业往来是指银行之间在办理各种业务时建立的往来关系。
5.银行卡业务
银行卡业务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发行各种形式的银行卡卡人办理存取款、转账支付等的业务活动。银行卡有信用票卡、记账卡等多种形式。
除上述业务之外,商业银行的其他业务还包括代客务、信托业务、租赁业务、咨询业务,为客户提供保险箱子计算机服务业务等。
第五篇:商业银行业务管理
现金资产管理
商业银行是高负债经营的金融企业,经营的对象是货币,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商业银行为了保持清偿力和获取更有利的投资机会,必须持有一定比例的现金等高流动性资产,并对其进行科学管理。因此,现金资产业务也是商业银行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学习目标
了解现金资产的构成及来源
掌握现金资产管理的目的和原则 掌握准备金、库存现金和同业存款管理 现金资产的构成及来源 现金资产的构成
狭义的现金资产:库存现金
广义的现金资产:一般意义上的现金资产是广义的现金资产,指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以及与现金等同的可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资产。包括: A库存现金
库存现金:银行保存在金库中的现钞和硬币 主要作用:应付客户提现、银行日常零星开支
任何一家营业性的金融机构,都必须保存一定数量的现金。
库存现金是非赢利性资产,需花费大量保管费用,不宜保存太多。库存现金的经营原则:适度规模。B在央行的存款
即存款准备金。构成:
a法定存款准备金。按照法定比率向央行缴存的存款准备金。是央行调节信用的政策手段,一般不得动用;具有强制性;随存款调整。
b超额准备金。是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可用于日常的各种支付和贷放活动 ;也可随时从该帐户上提取现金
c广义的超额准备金:指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扣除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后的余额,即商业银行可用资金;
d狭义的超额准备金:指在存款准备金账户中,超过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那部分存款。C存放同业
指商业银行存放在代理行和相关银行的存款。
便于银行在同业之间开展代理业务和结算收付。
存放同业的存款属于活期存款性质,随时支用,可视同现金资产; D托收中的现金
指在银行间确认与转账过程中的支票金额。
当个人、企业或政府部门将其收到的支票存入银行时,不能立即调动该款项,必须在银行经过一定时间确认后方可提现使用。现金资产的来源
(一)资产类现金来源
银行投资于各种短期证券,这些短期证券到期或出售后可取得现金;该类现金来源通过资产管理取得。
1、现金:银行持有的现金
2、存放央行的超额准备金:如银行在央行的准备金超过法定额度,可取出满足临时性现金需求。
3、短期证券:各种短期政府债券及其他各种即将到期的证券是容易转换成现金的高流动性资产,政府债券具有风险较小、极易变现的特点。
4、各种商业票据:优质的商业票据有良好的变现能力,风险较小。
5、其他有变现能力的资产:地方政府债券、其他各种政府机构债券
6、证券回购协议:银行在资金充足时可临时购买政府或其他证券,获取利息收入;同时,证券的卖方同意在将来某一时间以确定的价格购回这些证券。银行若需现金,返售这部分金融证券便可以取得现金。
(二)负债类的现金来源
银行通过各种途径拆入的现金,现金来源通过负债管理得
1、从中央银行拆入现金:央行可拆借现金给会员银行,按央行确定的贴现率计算利息。在市场经济中,这一利息是最基本的标杆利率指标,各国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这一利率来影响市场利率。
2、从其他银行拆入资金:央行的会员银行在央行存有超额准备金时,可以拆借给其他银行以换取利息收入。因此,银行可以从同业市场拆入资金,满足现金需求。
?
3、证券回购:为取得现金,银行短期卖出持有的各种证券,并承诺在将来某一时间按商定的价格购回。?
4、大额定期存单:是大工商企业在银行的存款,银行筹措资金的较好途径。该存单在货币市场上具有相当的流动性。??
5、国外现金来源:在国外资金市场上借款是有国际业务的银行的资金来源,例如借入欧洲美元等。?
6、其他形式的负债:银行发行自己的票据筹措资金,如银行债券。
(三)创新的现金来源
包括各种形式的期权、期货、证券化贷款和证券化资产,以及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筹措资金等。
银行的这些新金融业务属于资产负债表外活动或资产风险管理新方法。第二节 现金资产管理的目的和原则
一、现金资产管理的目的
现金资产是商业银行维持流动性而必须持有的资产,是银行信誉的基本保证
现金资产管理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在确保银行流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现金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在保有现金资产的机会成本与现金资产不足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选择,使现金资产达到适度的规模
现金资产管理的目的:着力于流动性需求的预测与满足,在确保银行流动性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现金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使现金资产达到适度的规模。解决盈利性与安全性的矛盾。
现金资产管理的原则
1、适度控制存量原则:存量总量和存量结构
A按照存量管理理论,微观个体应使其非盈利性资产保持在最低水平,以保证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B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存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盈利能力。
C存量过大,银行付出的机会成本增加,影响银行盈利性;存量过小,客户的流动性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流动性风险增加,直接威胁银行经营的安全。D将现金资产控制在适度的规模上是现金资产管理的首要目标。
合理安排现金资产的存量结构:除总量控制外,合理安排现金资产的存量结构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银行现金资产由库存现金、同业存款、在中央银行存款和托收中的现金组成。这四类资产从功能和作用上看各有不同的特点,结构合理有利于存量最优。
2、适时调节流量原则 : 随着银行各项业务的进行,银行的资金不断的流入流出,银行必须根据业务过程中现金流量的变化情况,适时调整现金资产流量,确保现金资产的规模适度
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现金流出时,调出头寸
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现金流出时,调入头寸
适时灵活地调节现金资产流量是商业管理的日常工作和维持适度现金资产存量的必要保障
3、安全性原则:对库存现金的管理应强调安全性原则 第三节 现金资产管理方法
一、准备金管理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管理
法定存款准备金管理主要是准确计算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需要量和及时上缴应缴的准备金。西方国家商业银行计算法定存款准备金需要量的方法有两种:
1、滞后准备金计算法: 适用于非交易性账户存款的准备金计算。根据前期存款负债余额确定本期准备金需要量的方法
银行应根据两周前的存款负债余额,确定目前应持有的准备金。银行可以两周前的七天为基期,以基期的实际存款余额为基础,计算准备金持有周应持有的准备金的平均数。
2、同步准备金计算法: 适用于交易性账户存款准备金计算。是以本期存款余额为基础计算本期准备金需要量的方法。要求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总额=交易性存款的准备金要求×指定期限内的日平均净交易存款额+非交易负债的准备金要求×日平均非交易负债额
确定两周为一个计算期,如从4月23日至5月5日为一个计算期,计算14天内银行交易账户存款日平均余额。准备金的保持期从4月25日开始到5月7日结束。14天中的准备金平均余额以4月25日至 5月5日的存款平均余额为基础计算。
超额准备金管理
银行可用来进行日常的各种支付和贷放活动,如支票的清算、电子划拨和其他交易。最重要的可用头寸,是银行用来投资、贷款、清偿债务和提取业务周转金的准备资产。存款准备金总量一定的情况下,与法定存款准备金有此消彼长的关系。
超额准备金的变化影响银行的信贷扩张能力,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账户保留的存款不宜过多。管理重点:在准确测算超额准备金需要量的情况下,适当控制准备金规模。也是货币政策的近期中介指标,直接影响社会信用总量。
1、超额准备金的影响因素(1)存款的波动
一般:对公存款的变化主要通过转账形式发生,如本行客户对他行客户付款会导致对公存款下降,本行超额准备金流出;本行客户收取他行客户支付的货款,本行对公存款和超额准备金增加。
个人储蓄存款和部分对公存款的变化主要通过现金收支来表现,存款增加首先表现为现金增加,然后银行将现金交存中央银行,引起超额准备金增加;反之,存款下降,银行现金支出增加,这时,需从中央银行提取现金,导致超额准备金减少。(2)贷款的发放与收回
主要取决于贷款使用的范围。贷款使用对象是本行开户的企业,本行在央行的存款不会发生变化;如果是他行开户的企业,或本行开户企业取得贷款后立即对外支付,会减少本行在央行的存款,超额准备金下降,此时,银行就需要准备足够的超额准备金。(3)其他影响因素
向央行借款;同业往来;法定存款准备金;信贷资金调拨;财政性存款等 超额准备金规模计算
存款波动对超额准备金需求量的影响: 其中:?每旬(月)关键性存款降幅=旬(月)中累计存款下降额-其他因素(如贷款收回)??前三旬(月)平均关键性存款降幅=前三旬(月)累计关键性存款降幅 / 3 保险系数=标准差×置信概率度
标准差=
历史同期平均发展速度=
公式中,同期指从考察旬或月居中的三个旬或月。
贷款发放对超额准备金需求量的影响: 贷款发放对超额准备金的需要量 =用于对他行支付的贷款+(用于对本行支付的贷款-已收回贷款)×法定存款准备率 超额准备金的调节方式(1)同业拆借
???商业银行灵活调度头寸最主要的渠道或方式是同业拆借。银行通过建立广泛的短期资金融通网络,在本行出现资金短缺时,及时地拆入资金;在本行资金暂时剩余时,及时将多余资金运用出去,以获得利润。
(2)短期证券回购及商业票据交易
短期证券和商业票据是商业银行的二级准备,也是银行头寸调度的重要渠道。当银行头寸不足时,可在市场上通过出售证券回购协议的方式补足头寸;相反,则可通过买入证券回购协议的方式调出资金。银行也可以通过短期商业票据的买卖调节现金头寸的余缺。(3)通过中央银行融资
央行是金融体系的最后贷款人。当银行经营过程中出现暂时性资金头寸不足时,可通过再贷款或再贴现的方式,向央行融资。央行再贷款和再贴现是货币政策的操作手段,能否获得央行贷款,取决于货币政策的需要和银行的经营状况。
(4)商业银行系统内的资金调度
分支行制的商业银行,为加强行内资金调度能力,都实行二级准备制度。各级银行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如果出现头寸不足或剩余,可通过系统内资金调度调剂余缺。即某分、支行头寸不足时,可向上级行要求调入资金;反之则上存资金。
(5)出售其他资产
A通过以上渠道或方式仍不能满足头寸调度需要时,还可以通过出售中长期证券、贷款甚至固定资产获得资金。
B中长期证券和贷款是商业银行赢利的主要来源,固定资产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基本条件,仅从资金调度角度讲,只要银行通过其他渠道可以获得所需资金,一般不出售这些资产。只在以下情况下,可通过出售资产的方式融通资金:
a通过上述几种方式不能满足资金调度的需要
b预测这些资产未来价格将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c目前出售资产确实能给银行带来丰厚的利润 库存现金管理 库存现金集中反映银行经营的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状况
库存现金越多,流动性越强,则盈利性越差。
为了保证在必要的流动性前提下,实现更多的盈利,需要把库存现金压缩到最低程度。银行必须在分析影响库存现金数量变动的各种因素的情况下,准确测算库存现金需要量,及时调节库存现金的存量,同时,加强各项管理措施,确保库存现金的安全。
(一)影响库存现金需要量的因素
1、现金收支规律
银行现金收支在数量和时间上都有一定的规律性。
对公出纳业务:一般上午支出现金多,下午大量收进现金。一年中,有的季节银行现金银行可以根据历年现金收支情况,认真寻找其变化规律,为资金头寸的预测提供依据。
2、营业网点的多少 收入多支出少,有的季节则支出多而收入少。
每一个营业网点都需要有一定的铺底现金。营业网点越多,对库存现金的需要量也越多。对库存现金的需要量与营业网点的数量成正比。
3、后勤保障的条件
后勤保障条件较好,运送现金的车辆、保安充足且服务周到,在每个营业性机构就没有必要存放太多的现金;反之则要存放较多的现金,会增加占压现金费用。
4、与中央银行的距离、交通条件、及发行库的规定
商业银行营业网点与央行发行库距离较近,交通运输条件较好,可以尽量压缩库存现金的规模。央行发行库的营业时间、出入库时间的规定,也对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中央银行发行库的营业时间短,规定的出入库时间和次数少,势必增加商业银行库存现金。
5、商业银行内部管理问题
银行内部是否将库存现金指标作为员工工作业绩的考核指标,是否与员工的经济利益挂钩;
银行内部各专业岗位的配合程度,出纳、储蓄柜组的劳动组合等,都会影响库存现金数量的变化。
(二)库存现金规模计量 库存现金需要量的匡算:
1、库存现金周转时间
A银行营业网点的分布状况和距离;
B交通运?输工具的先进程度和经办人员的配置; C出入库制度与营业时间的相互衔接情况; D管理层次的多少
2、库存现金支出水平的确定银行业务活动中既有现金支出,又有现金收入。理论上,现金收支都会影响现金库存。但在测算库存现金需要量时,主要考虑支付准备的现金需要量,不需考虑所有现金收支,通常考察现金支出水平,及一些季节性和临时性因素的影响。计算公式: 即期现金支出水平=(前期平均现金支出水平×保险系数)×历史同期平均发展速度 其中:前期平均现金支出水平=前30天现金支出累计发生额 /30 保险系数=标准差×置信概率度
标准差= ∑(每天现金支出额-平均现金支出额)2 / 30
历史同期平均发展速度=
求出即期现金支出水平后,将其与库存现金周转时间相乘,再加减一些其他因素,即为库存现金需要量。
最适度送钞量的测算
为了保持适度的库存现金规模,商业银行在营业时间需要经常性地调度现金头寸、及时运送现金。但运送现金需要花费一定的费用,如果这种费用过大,超过了占压较多现金而付出的成本,就得不偿失了。因此,银行有必要对运送现金的成本收益作一个比较,以决定最适度的送钞量。在这个最适度的送钞量上,银行为占用库存现金和运送现金钞票所花费的费用之和应当是最小的。
用存货管理办法对运送现金钞票所花费的总成本进行测算: 其中:T是总成本,A是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收入(或支出),Q是每次运送钞票数量,P是每次运送钞票费用,C是现金占用费率,A/Q是运送钞票次数,Q/2是平均库存现金量,PA/Q是全年运钞总成本,CQ/2是库存现金全年平均占用费。
根据以上方程式,用微分法求总成本最小时运送钞票的数量: 现金调拨临界点的确定
银行从提出现金调拨申请到实际收到现金需要有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特别是离中心库较远的营业网点,必须有一个时间的提前量。决不能等现金库用完才申请调拨。同时,为了应付一些临时性的大额现金支出也需要有一个保险库存量。因此,银行需要决定应当在什么时候,在多大的库存量时调拨现金。即现金调拨临界点。
现金调拨临界点=平均每天正常支出量×提前时间+保险库存量
保险库存量=(预计每天最大支出-平均每天正常支出)×提前时间
(三)库存现金管理措施
1、将库存现金状况与有关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对营业网点适度现金规模做出测算的基础上,将网点实际库存状况与适度库存量进行比较,根据库存掌握的好坏与有关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使其在保证支付的前提下,主动压缩库存规模,降低成本,实现现金库存的最优化。
2、应实现现金出纳业务的规范化操作银行库存现金量的大小很大程度取决于对公出纳业务现金收支的规范化程度。银行应尽可能在对公业务实现规范化操作:尽可能开展代发工资业务,避免每月大量工资性现金流出;把开户单位发工资及每天的资金支出金额均匀排列在每一天;对开户单位发放工资和其他大额现金支出实行当天转账,次日付现的预约制度。
3、要掌握储蓄现金收支规律?储蓄现金收支有规律。掌握了规律,就可以安全的压缩备用金的库存。储蓄现金收支的规律:
在营业过程中,客户取存款在正常情况下基本相等;
正常情况下,上午取款的平均数大于下午;
一般情况下,每月出现现金净收入和净支出的日期基本不变。
4、解决压缩库存现金的技术性问题 掌握好现金的票面结构; 充分发挥中心库的调剂作用;
各营业网点的出纳专柜要尽可能把当天收进的现金全部用来抵用第二天的现金支出; 创造条件,使储蓄所上缴的现金当日入账;
对回收的残破币及时清点上缴,以减少库存现金。
严格库房安全现金管理措施银行应严格库房的安全管理,在现金清点、包装、入库、安全保卫、出库、现金运送等环节,采取严密的责任制度、监测制度、保卫制度和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确保库房现金的安全无损。同业存款管理 任何一家银行都不可能在其业务触及的每一个地方设立分支机构,在没有分支机构的地区就需要委托当地的银行等金融机构代理本行的业务。大银行一般都是双重角色:作为其他代理银行的代理行接受其他银行的同业存款,作为被代理行,将一部分资金以活期存款形式存放代理行。这就形成了银行之间的代理行业务。代理行业务需要花费一定成本,在其代理行保持一定数量的活期存款,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支付代理行代办业务的手续费。代理行可以将同业存款用于投资,并以投资的收入补偿成本,获得利润。由于这部分存款随时可以使用,与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没有什么区别,因此成为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的组成部分。同业存款也应保持适当的量。过多,银行付出一定的机会成本,过少,又会影响银行委托他行代理业务的开展,甚至影响本行在同业市场上的声誉。因此,银行在同业存款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准确地预测同业存款的需要量。同业存款需要量的决定因素:
1、使用代理行的服务数量和项目
由于银行将款项存放同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支付代理行代理本行业务的成本。因此,本行使用代理行服务的数量和项目,就成为影响同业存款需要量的最基本因素。如果使用代理行的数量和项目较多,同业存款需要量也较多;反之,同业存款的需要量较少。
2、代理行的收费标准
在使用代理行的服务数量和项目一定的情况下,代理行的收费标准就成为影响同业存款需要量的主要因素。收费标准越高,同业存款的需要量就越大。
3、可投资余额的收益率
通常情况下,代理行是通过对同业存款的投资获得收益来弥补其为他行代理业务支付的成本的,因此,同业存款中的可投资余额的收益率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同业存款的需要量。如果同业存款中可投资余额的收益率较高,同业存款的需要量就少一些;否则,同业存款的需要量就较多。
同业存款需要量测算表
上表是某银行同业存款需要量的测算表。该银行在本月中需要购买代理行的以下一些业务:支票清算10,540笔,每笔收费标准为0.045元;电子转账28笔,每笔收费标准是1.50元;证券保管7笔,每笔收费标准为3.00元;另外,代理行还为本行提供数据处理和软件服务,其获得本行手续费100元;如果代理行同业存款的准备金率为12%,平均浮存(即托收未达款)为7,200元,可投资余额的年收益率为8% 在上表中代理行为本行提供的服务的总成本是637.30元,代理行已经通过现金方式收取了本行100元的计算机服务手续费,为达到收支平衡,代理行还需要从同业存款的投资中获得537.30的收益。但不是所有的同业存款代理行都可以用来投资,还需要扣除浮存和应提准备金,这样,通过上述公式的计算,该银行需要在其代理行存放至少 80595元的存款。
资金头寸的测算 商业银行的头寸构成
头寸:我国商业银行习惯将可供商业银行直接、自主运用的资金称为资金头寸,简称为头寸。基础头寸;可用头寸;可贷头寸;净流动性头寸
资金头寸:在现金资产中,我国商业银行习惯将可供银行直接、自主运用的资金称为资金头寸
可用头寸:扣除法定存款准备金后的所有现金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及存放同业存款
基础头寸: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与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之和。是商业银行最具流动性、可随时动用的现金资产,可用于充当银行一切资金结算的最终支付手段
可贷头寸:商业银行在某一时期内可直接用于贷款发放和投资的资金,是形成银行盈利性资产的基础,主要来自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和库存现金
注意:超额准备金不等于可贷头寸;只有超过银行正常周转限额需要部分的超额准备金,才可计算为可贷头寸 净流动性头寸:任意时点上流动性需求与供给的对比状况是这一时点上银行的净流动性头寸;如果流动性供给>需求,存在流动性盈余,有正的流动性缺口,流动性供给<需求,存在流动性赤字,负的流动性缺口
二、资金头寸的匡算
(一)营业日初始头寸的计算
营业日初始头寸的构成:
1、在中央银行的清算存款,保证日常资金清算需要而必须保留的周转金,即备付金 ;
2、库存现金,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支取现金所保留的周转金。一般库存现金与各项存款之比,以0.5%为宜。
3、到期同业往来差额,上一个营业日终了时未及时办理的同业清算资金。
4、应清算的汇差资金,在清算日,应收汇差与应付汇差轧差,如应收汇差大于应付汇差,可清入汇差;反之则为应清出汇差。可清入汇差增加本行头寸,应清出汇差扣减本行头寸。在中央银行的清算存款既要保证银行支付的需要,又不宜保留过多。银行在某一时段或时期应确定一个清算户存款占全部存款的最低比例。一般可根据清算户存款的需要量,按存款的一定比例,计算一个满足正常支付需要的限额。上一个营业日终了时,在中央银行清算户存款的实际余额减去在中央银行清算户存款的限额,即为备付金的超限额量。这是银行营业日初始的可用资金数量。如果实际金额低于限额,银行可用资金就是负数,银行应设法补足。
(二)当日头寸变动的匡算
在掌握营业日初始可用头寸基础上,匡算当日营业活动中增加或减少的可用资金,及需要运用的可用资金,测算营业日结束时银行资金头寸是多余还是不足,以便统筹安排资金,保证营业日结束时的资金平衡。
影响当日头寸变动的因素:
1、现金收付
2、联行汇差
3、同城票据交换清算
4、调整缴存款
5、到期借出借入款项及贷款变动。
三、资金头寸的预测
银行资金头寸的预测就是对银行流动性需要量的预测。
匡算未来某一时间可用头寸的数量,制定头寸调度的计划方案,以提高资金营运效益。流动性风险管理是银行每天要进行的日常管理。银行的现金资产每日每时处于变动之中,一旦发生未料到的现金流入或流出的变动,银行就应立即采取防范措施,通过变现资产或筹措资金防止出现清偿力危机。
积极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首先要求对一定时期内各项资金来源和各项资金运用的增减变化进行分析,准确预测,灵活调度,提高资金效率。短期头寸的预测
直接预测,通过对近期内影响在中央银行存款增减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预测匡算短期内头寸数量的变动。
中长期头寸预测
主要通过分析社会生产、流通和市场的发展变化预测各项资金来源和各项资金运用的变化,进而预测头寸的增减变化。社会生产、流通和市场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存、贷款的变化,存、贷款的增减变化要通过转账结算和现金结算实现,而无论是转账结算,还是现金结算都要影响到头寸变化。所以,中长期头寸预测的主要内容是预测各项存、贷款的变化。
中长期头寸预测一般采用间接预测法。主要通过预测预测期内各项存、贷款及各项内部资金的增减变化,间接匡算预测期头寸的数量变动。
银行资金头寸或流动性准备的变化取决于银行存贷款资金运动的变化。任何存款的支出和贷款的增加,都减少头寸;反之则增加银行的资金头寸。一定时期,商业银行所需资金头寸量是贷款增量和存款增量之差,公式表达为:
资金头寸需要量=预计贷款增加量-预计存款增加量+应缴存款准备金量
计算结果为正,表明银行预计的存款增量不能满足贷款规模的上升趋势,银行头寸不足,须补充资金头寸;反之,银行头寸剩余,须考虑运用资金。
中长期头寸预测主要是为了在调度资金时,既考虑短期资金变动因素,又考虑远期资金变动可能出现的情况,统筹兼顾,合理安排,调节资金运用。当商业银行的头寸过剩时,应设法将多余资金及时充分地运用出去,但在选择投资渠道及期限时,需要结合远期资金变动趋势综合考虑。当远期资金呈现缺口时,应从金融市场上筹措新的资金满足流动性需要,但需注意在安排近期资金时,将期限尽量选择在缺口出现前的时期,以缓解资金紧张,保持资金运营平稳。
商业银行的资金头寸变化主要取决于存贷款的变化,因此,银行头寸预测主要是预测存贷款的变化趋势。在存贷款的变化趋势中,由于存款是银行的被动负债,存款变化的主动权更多掌握在客户手中,银行无法直接控制存款的变化数量和趋势。正常情况下,存款的变化有规律可循。通常可以把存款按其变化规律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一定会提取的存款,如到期不能自动转期的定期存款和金融债券,这类存款因为有契约,所以无需预测;第二类是可能会提取的存款,如定活两便存款、零存整取存款,以及到期可以自动转存的存款等,这类存款有可能提取,但不肯定;第三类是随时可能提取的存款,如活期存款。存款预测的对象主要是第二类和第三类,即易变性存款。
中长期头寸预测除主要考虑存贷款的变化趋势外,还应结合考虑其他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变化趋势,这样才能使头寸预测更加全面和准确。公式为:
时期资金头寸量=时点可贷头寸+存款增量+各种应收债权+新增借入资金-贷款增 量-法定准备金增量-各种应付债务±内部资金来源与运用差额
结果为正,表明预测期末头寸剩余,在时点可贷头寸为正的情况下,可增加对盈利性资产的投放额度;若结果为零或负数,表明预测期期末资金匮乏,即使时点可贷头寸为正,也不可过多安排期限较长的资金投放。流动性需求的预测
流动性需求供给不相等是商业银行日常经营的常态,银行要不停地处理流动性不足或盈余的问题
流动性需求的预测有以下几种方法:
1、因素法
在影响流动性的诸多因素中,存贷款业务的变化是影响银行流动性的主要因素。其关系是:流动性供给随存款增加和贷款减少而增大,随存款减少和贷款增加而降低。
影响预测期存贷款变化的因素:宏观经济金融运行情况、企业的预期利润率、货币供应预期增长率、预期优惠贷款利率及商业票据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等
影响预测期存款变化的因素:个人收入预期增长率、社会商品零售额的预期增长率、货币供应量预期增长率、货币市场预期收益率及通货膨胀率等
通过对上述因素变动趋势的数量分析、利用各种资料、结合管理者的经验及银行对流动性的偏好,即可判断预测期内流动性的需要量
一定时期银行所需资金头寸的计算公式为:
资金头寸需要量=预计贷款增量+应缴存款准备金增量—预计存款增量 某银行流动性需求预测表
根据表中预测数字,银行的管理者要适时采取措施。当出现流动性盈余时,将多余的资金及时运用出去,以获取最大的利润回报,当出现流动性赤字时,设法通过最低的成本筹措流动性资金以补充流动性不足。
资金结构法
通过分析存贷款资金结构及其变化趋势来预测未来的流动性需求。(银行无法直接控制存款的数量、结构及变动趋势,但银行存款的数量和结构有其变化的内在规律)。
商业银行的存款按其被提取的可能性分为:(1)游动性负债。对利息变动极为敏感(2)脆弱性负债。大额存款
(3)稳定性负债。被提取的可能性很小,核心存款
以上三种资金来源的稳定性不同,银行提取的流动性比例也不同,根据各类负债总额及保持的流动性准备率可计算出该行流动性需求总量
假设某行游动性负债95%的流动性准备,脆弱性负债30%的流动性准备,稳定性负债15%的流动性准备。该银行为存款所要保持的流动性需求量为:
负债的流动性需要量=0.95(游动性负债-法定准备金)+0.3(脆弱性负债-法定准备金)+0.15(稳定性负债-法定准备金)
银行还必须考虑新增贷款的需要,预测未来总贷款的最大可能性
银行总流动性需求=存款的流动性需求+贷款的流动性需求
流动性指标法
流动性指标体系反映银行整体的流动性状况,银行可通过对比分析自身的流动性指标与同行业的平均指标估算流动性需求。主要指标:
银监会规定的流动性风险指标:
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100% 流动性资产:包括现金、黄金、超额准备金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同业往来款项轧差后资产方净额、一个月内到期的应收利息及其他应收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合格贷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债券投资、在国内外二级市场上可随时变现的债券投资、其他一个月内到期的可变现资产(剔除其中的不良资产)
流动性负债:活期存款、一个内到期的定期存款(不含财政性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同业往来款项轧差后负债方净额、一个月内到期的已发行的债券、一个月内到期的应付利息及其他各项应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央行借款、其他借款; 核心负债依存度 = 核心负债/总负债(>60%)
核心负债:距到期日三个月以上的定期存款和发行的债券及活期存款的50%; 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缺口/90天内到期的表内表外资产×100% 流动性缺口=90天内到期表内外资产-90天内到期表内外负债 其他指标:
流动证券比率=政府证券/总资产
无风险资产比率=(现金+同业存款+政府证券)/总资产 同业拆借净值率=(同业拆出-同业拆入)/总资产
流动资产比率=(现金+政府证券+同业拆借净值)/总资产
能力比率=贷款和租赁净额/总资产;能力比率是一个负面指标,因为贷款和租赁是银行所持有的最不具有流动性的资产
短期投资比率=(短期同业存款+同业拆出+短期证券)/总资产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策略与资金调度
一、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策略
(一)资产流动性管理策略
二、选择流动性来源应考虑的因素
(一)获得流动性来源的成本
(二)未来利率变动趋势
(三)不同流动性需求的影响
(四)流动性需求的紧迫性与筹措资金所需时间的长短
(五)进入市场获得资金的难易程度和法规限制
二、选择流动性来源应考虑的因素
三、加强流动性管理的措施
(一)努力维护良好的信誉,提高信用等级
(二)建立流动性管理信息系统
(三)加强总行对全行系统的流动性控制
(四)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建立广泛而稳定的融资渠道(五)制定应急的流动性救助方案
短期投资与敏感负债率=短期投资/敏感性负债 ;敏感性负债包括10万美元以上的定期存款、外国机构存款、同业借贷、回购协议下的证券等对利率变动敏感的资金来源 存款结构比率=活期存款/定期存款;该比率反映银行资金的稳定性 交易性存款率=交易性存款/非交易性存款 交易性存款:交易账户存款 非交易性存款:以储蓄为目的 在进行指标比较时,应注意可比性、流动性需求的形成和供给
流动性需求:
客户对银行提出的必须立即兑现的资金需求; 包括存款客户的提现需求和贷款客户的贷款需求。银行的流动性供给来自两个方面: A在资产负债中“存储”的流动性 B从金融市场上“购买”的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