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业务报表相关指标说明

时间:2019-05-13 23:49: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托业务报表相关指标说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托业务报表相关指标说明》。

第一篇:信托业务报表相关指标说明

信托业务报表说明

一、功能分类:融资类、投资类、事务管理类

一个信托计划只能选择一种功能分类,不能并列。对于存在信托财产组合运用的情况,判断标准首先按业务主要性质进行划分,难以判断时可按资金运用金额大小、资产风险暴露(风险敞口)、资产风险大小的顺序进行判断。

融资类:是指以资金需求方的融资需求为驱动因素和业务起点,信托目的以寻求信托资产的固定回报为主,信托资产主要运用于信托设立前已事先指定的特定项目。信托公司在此类业务中主要承担向委托人、受益人推荐特定项目、向特定项目索取融资本金和利息的职责。如集合资金贷款信托、带有回购或担保安排的股权融资型信托和信贷资产受让信托等。该类信托业务主要面临信用风险。

投资类:是指以信托资产提供方的资产管理需求为驱动因素和业务起点,以实现信托财产的保值增值为主要目的,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主要发挥投资管理人功能,对信托财产进行投资运用的信托业务,如私募股权投资信托(PE)、证券投资信托(含私募证券投资信托)等。此类信托包含受托人自主决定将投资管理职责外包的情形,但不包含法律规定、受益人(大会)决定将投资管理职责安排给其他当事人的情形。该类信托业务主要面临市场风险。

事务管理类:是指以发挥信托制度优势为出发点,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主要承担事务管理功能,为委托人(受益人)的特定目的提供管理性和执行性服务的信托,如企业年金基金、职工持股信托、托管业务等。此类信托中,信托公司以中间人角色出现,主要利用信托制度破产隔离机制以及所有权与受益权相分离的制度优势,严格按照信托合同的约定,履行保管信托财产和监督投资管理人的职责,不充当主动投资管理的职能。当一个信托项目的目的是资产管理或者投融资运作,但仅需要受托人提供事务管理服务,而不需要受托人提供投资管理或者融资服务的也属事务管理类。该类信托业务主要面临操作风险。

二、管理类型:主动管理、被动管理

主动管理是指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在信托资产管理中拥有主导地位,承担产品设计、项目筛选、投资决策及实施等实质管理和决策职责。被动管理类信托主要是指以提供平台或通道方式为主的信托业务,例如企业股权代持等可归入被动管理类信托。

三、运用方式

指信托公司管理、运用信托资金时,可以依照信托合同的规定,采取贷款、投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本表对投资分设“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可供出售及持有至到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三列)、租赁、买入返售资产、拆出及存放金融机构等方式进行。信托项目沉淀的货币资金,以及证券交易导致的存出保证金等在金融类机构存放的款项,均应填报在“存放金融机构款”列。

四、投向

基础产业:包括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两部分。基础工业是指能源(包括电力)工业和基本原材料(包括重要矿产资源、钢材、石油化工材料等)工业;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机场、港口、通讯、水利等设施。

金融机构:指金融机构,含银行类金融机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等。

工商企业:指生产工业产品(商品)的一般性生产型企业,提供产品(商品)流通和服务的商业、贸易企业等。

五、财产权信托管理运用方式

出售:指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按照信托合同的约定,将受托管理的信托资产进行出售变现的管理方式。

出租:指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按照信托合同的约定,将受托管理的信托资产进行出租、收取租金并进行管理的方式。

资产证券化信托:指信托公司根据相关规定,作为受托人按照信托合同的约定,将受托资产的受益权以资产支持证券的形式发行受益凭证,以实现结构性融资活动为特定目的的处臵方式。其中包括依据《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5‟第7号)从事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以及将受托管理的其他类型资产的受益权进行分割转让以实现 2 结构融资目的的信托业务。

准资产证券化:指目前尚未有正式的管理规定,但信托公司利用信托原理,作为受托人按照信托合同的约定,将受托管理的信托资产的受益权进行分割转让或证券化,达到了为委托人提供结构性融资服务的特定目的处臵方式。“信托公司依据《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5]第7号)办理的证券化信贷资产除外。”

持有并管理:指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按照信托合同的约定,将受托管理的信托资产进行持有、管理并代为行使财产所有者权利的方式,如代委托人名义持股、代委托人行使表决权、经营权等方式。

六、资产五级分类

正常:交易对手能够履行合同或协议,没有足够理由怀疑债务本金及收益不能按时足额偿还。

关注:尽管交易对于目前有能力偿还,但存在—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次级:交易对手的偿还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无法足额偿还债务本金及收益,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定损失。

可疑:交易对手无法足额偿还债务本金及收益,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

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资产及收益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七、S32补充材料一相关要素说明

第一部分:信托资金投资有价证券风险情况表

[A交易性金融资产_账面价值]:指信托资金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账面价值。

[B交易性金融资产_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对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资产增减值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小计。其中:“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盈利以“+”号表示;“公允价值变动”带来亏 3 损以“—”号表示。

[C其他投资_账面价值]:指信托资金运用于“交易性金融资产”之外的其他类型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期末账面价值。

[D其他投资_资产价值变动]:指信托资金投资运用形成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金融资产”等资产,在本报告期内因公允价值变动、被投资企业损益变动等因素导致的资产账面价值变动。资产增值以“+”号表示;资产减值以“—”号表示

[E至I风险状况]:本表中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的定义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全面推行资产质量五级分类管理的通知》(银监发[2004]4号)中“第三章权益类资产分类的标准”的相关要求为标准,并将相应的金额(指未扣除减值准备的期末账面价值)填入对应栏目。本表五级分类只适用于无公开交易市场、无市场价格的金融资产。

[1.债券投资]:信托资金投资的债券的账面价值总额。

[1.1有市价的债券投资]:信托资金投资的有直接市场价格的债券。[1.1.1定息债券投资]:信托资金投资的票面利率固定的债券。

[1.1.2浮息债券投资]:信托资金投资的票面利率将根据指定参考利率(央行利率或银行间同业利率)的变动而在下一个重新定息日自动调整的债券。

[1.1.3结构性债券]:由传统债券和金融衍生工具所合成的债券。结构性债券所需要的支付与偿还的利息与本金的价值取决于一些标的资产的价值、参考利率或指数,因此结构性债券又称作混合负债工具(hybrid debt instrument)。与纯粹的金融衍生产品相比,结构性债券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无论发行或投资结构性债券,都要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之上;(2)结构性债券是属于证券(security)的一种,但衍生合同却不认为是证券;(3)结构性债券对于发行人而言,是将筹资工具与风险管理的功能结合在单一的证券之上。

[1.2没有市价的债券投资]:信托资金投资的没有直接市场价格的债券投资。

[2.股票投资]:信托资金投资的股票的账面价值总额。

[2.1有市价的上市股票投资]:信托资金投资的公开市场发行交易并有公开市价的股票。

[2.1.1境内上市股票投资]:信托资金投资的境内公开市场发行交易的股票。

[2.1.2境外上市股票投资]:信托资金投资的境外公开市场发行交易的股票。

[2.2没有市价的上市股票投资]:信托资金投资的没有直接市价的公开市场发行交易的股票,如非流通股等。

[3.基金投资]:信托资金投资的基金的账面价值总额。

[3.1有市价的基金投资]:信托资金投资的境内股票市场公开交易的基金单位,包括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

[3.1.1债券投资为主]:信托资金投资的以债券投资为主的基金单位。[3.1.2股票投资为主]:信托资金投资的以股票投资为主的基金单位。[3.2没有市价的基金投资]:信托资金持有的没有明确市场价格的基金单位。

[4.其他投资]:信托资金投资的其他信托产品等其他有价证券投资项目。[4.1信托产品-有市价部分]:信托资金持有的有市价的信托计划或产品。[4.2信托产品-没有市价部分]:信托资金持有的没有市价的信托计划或产品。

[4.3其他没有市价部分]:信托资金持有的其他没有市价的投资项目。附注1:从信用主体结构分析债券投资

[1.中央政府或中央银行发行的普通债券]:信托资金投资的由中央政府或中央银行发行的债券。

[1.1我国中央政府和中央银行]:信托资金投资的由我国中央政府或中央银行发行的债券。

[1.2其他国家和地区]:指信托资金投资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中央政府或中央银行发行的债券。

[2.公用企业发行的普通债券(不包括下属的商业性公司)]:信托资金投资的由公用企业发行的债券。

[3.金融机构发行的普通债券]:信托资金投资的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

[3.1我国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信托资金投资的由我国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发行的债券。

[3.2我国其他金融机构]:信托资金投资的由我国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

[3.3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机构]:指信托资金投资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

[4.企业债券]:信托资金投资的其他非金融企业发行的债券。[5.次级债券]:信托资金投资的可在次级债市场交易的债券。

[6.其他债券]:信托资金投资的其他债券,包括按揭贷款支持债券(MBS)、资产支持债券(ABS)和连带信用衍生工具的债券等,相关定义参见相应的监管法规。

附注2:从证券交易市场类别分析证券投资分布

[A个数]:截至报告期,信托公司管理的集合类证券投资信托计划的汇总个数。

[C至E集合计划实收信托金额]:以投资顾问为主要区分标准而划分的投资于证券交易市场的集合信托计划对应的实收信托金额。其中:

[C证信合作]:指由证券公司作为投资顾问,或证券公司在计划推介和运作管理过程中承担了重要职责的证券投资类信托计划。常表现为证券公司是信托产品结构中重要的参与方之一,甚至掌握了信托计划投资管理的主动权。

[D私募基金合作]:指由私募基金作为投资顾问,或私募基金在计划推介和运作管理过程中承担了重要职责的证券投资类信托计划。常表现为私募基金是信托产品结构中重要的参与方之一,甚至掌握了信托计划投资管理的主动权。

[F集合金融小计]:指集合信托证券类项目实收信托的合计金额。该列应等于C列至E列之和。

上述证信合作、私募基金合作和其他证券投资信托项目实收信托不重复统计。

[G个数]:截至报告期,信托公司管理的单一类证券投资信托项目的汇总个数。

[H至K单一信托项目实收信托金额]:以投资顾问为主要区分标准而划分的 6 投资于证券交易市场的单一信托项目对应的实收信托金额。

[I证信合作]、[J私募基金合作]的概念同上。

[L单一金融小计]:指单一信托证券类项目实收信托的合计金额。该列应等于I列至K列之和。

[M、N证券投资类银信合作]:指在信托计划设立环节,由银行类金融机构(是指由中国银监会监管的以经营存、贷款业务为主要业务的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等)向合格投资者推介产品,并作为委托人(或委托人之一)与信托公司签订信托合同,信托资金主要用于有价证券投资的信托项目(含单一和集合)。

[1.股票投资]:指信托资金主要投资运用于股票类金融工具的信托项目。其中,[1.1一级市场]指信托资金主要运用于股票初级市场,也即发行市场投资的信托项目;[1.2二级市场] 指信托资金主要运用于股票流通市场,即已发行股票买卖交易市场投资的信托项目。对信托合同中未限定证券市场类型,但明确约定了以一级市场投资为主的项目,应填报在一级市场项下,反之,应填报在二级市场项下。

[2.债券投资]:指信托资金主要投资运用于债券类金融工具的信托项目。其中,[1.1一级市场]指信托资金主要投资运用于债券初级市场,也即发行市场投资的信托项目;[1.2二级市场] 指信托资金主要运用于债券流通市场,即已发行债券买卖交易市场投资的信托项目。对信托合同中未限定证券市场类型,但明确约定了以一级市场投资为主的项目,应填报在一级市场项下,反之,应填报在二级市场项下。

[3.基金投资]:指按照信托合同的约定,信托资金主要投向为购买基金类金融产品,该类信托性质类似于基金的基金(FOF)。

[4.组合投资]:指按照信托合同约定,信托资金可同时投资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股票及债券,也可购买基金,且无法确定主要品种或主要投资市场;或信托合同无明确约定,信托资金在项目存续期间投资于一级市场或、二级市场和基金没有限制性或倾向性约定的信托项目。

[5.合计]:上述四类证券投资信托项目的实收信托金融合计。

[6.其中:信托单位净值低于1的项目]:指截至报告期末,在所有证券类投 7 资信托项目中,单个证券投资资金信托计划(项目)的信托权益余额除以实收信托(信托本金)低于1所涉及的所有证券投资资金信托计划(项目)。

八、统计口径

1、信托来源运用统计表

本期实现信托业务收入:指截至报告期末,本年累计实现的信托业务收入,包括但不限于贷款利息、投资收益等,以计提口径为准。

本期实现信托报酬:指截至报告期末,本年累计实现的信托报酬,以计提口径为准。

2、信托业务统计基础表

信托收益:指实际分配给受益人的信托收益。

除信托收益按照实际分配为准之外,其他费用的统计口径通常采取计提为准。

第二篇:关于报送各类业务工作报表的说明

关于报送各类业务工作报表的说明

根据2011年司法行政工作业务的要求,现将各类报表的报送时间作如下说明,请各司法所按照说明执行。

一、书面报送报表:

1、基层工作数据统计报表;

2、平安和谐“六区”工作报表;

1—2报表均为月报表,实行零报告制度,定于每月25日以前报送基层股。

二、司法行政工作信息统计平台

1、司法所工作情况统计季度报表,定于每季度最后一月30日以前报送;

2、人民调解组织队伍情况(半年、)报表,定于每年6月30日、12月30日以前报送;

3、人民调解案件情况月报表,定于每月最后一日前上报;

4、社区服刑人员情况月报表,定于每月最后一日前上报;

5、社区矫正工作情况季度报表,定于每季度最后一月30日以前上报。

三、加强与公安金盾网的使用衔接,以便随时启动工作报表上报。

第三篇:担保业报表说明统计报表主要指标解释

附件2

统计报表主要指标解释

1.非公司制融资性担保机构,是指除公司制以外的其他融资性担保机构,包含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合伙制企业等(以下各表同)。在填列G1表非公司制法人机构数量时,将一个合伙制企业视同为一个非公司制法人单位进行统计。

2.本市融资性担保机构数量,是指年末本市融资性担保法人机构(含视同为非公司制法人的合伙制企业)和分支机构的汇总数量。其中,已开展再担保业务的是指经监管部门批准可开展再担保业务的年末本市融资性担保法人机构(含视同为非公司制法人的合伙制企业)的数量;在县(市)登记机关登记的是指在县(市)工商管理部门或民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年末本市融资性担保法人机构(含视同为非公司制法人的合伙制企业)的数量。

3.国有控股的法人机构数量,是指各级政府及国有企业的全资和控股(含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年末本市融资性担保法人机构(含视同为非公司制法人的合伙制企业)的数量。

4.分支机构数量,是指在我省注册的融资性担保分支机构的数量,含我省融资性担保法人机构在我省设立的分支机构数量、外省(区、市)融资性担保法人机构在我省设立的分支机构的数量,但不含我省融资性担保法人机构在我省外设立的分支机构的数量。其中,跨省(区、市)在我省设立的,是指外省(区、市)融资性担保法人机构在我省设立的分支机构汇总数量。

5.本市融资性担保机构的从业人数,是指年末本市所有融资性担保机构全部在职员工(含正式员工、合同员工和一年期以上临时人员,不含短期临时人员)人数。其中,按学历划分的研究生,是指年末本市融资性担保机构已取得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同等学位的从业人数。

6.货币资金,统计口径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7.存出保证金,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债权人协议约定,存入指定账户,在担保责任解除之前不得动用的专项资金,包括存出担保保证金和存出分担保保证金。

8.债权投资,是指各类债权性质投资的可收回金额,包含对国债、金融债券及大型企业债务工具等的各种期限的投资,不含委托贷款。计算时应根据各类债权投资的分类,分别计算。对于分类为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填列;对于分类为贷款和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按摊余成本填列。

9.其他投资,是指除上述债权投资以外的股权投资、房地产投资、基金投资、信托产品投资等,以及委托贷款。计算时应根据其分类,分别计算。对于分类为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填列;对于委托贷款,按摊余成本填列。

10.固定资产,是指固定资产原价减累计折旧,再减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所得出的数额。

11.抵债资产,是指融资性担保公司代偿后收回的抵债资产的期末可收回金额。计算时根据抵债资产期末余额减去跌价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12.应收账款,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应收的各种款项的净额。计算时根据统计对象的资产负债表“应收款项”项目汇总填列。其中,期限在2年以上(含)的应收代偿款,根据“应收代偿款”科目中应收期限在2年以上(含)的期末余额,减去对应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后的金额填列;其他应收款,根据“其他应收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对应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后的金额填列。

13.借款,统计口径包括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

14.应付款项,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期末应付未付其他单位或个人的各种款项,应根据应付分担保账款、预收担保费、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项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填列。

15.存入保证金,统计口径包括存入担保保证金和存入分担保保证金。16.预计负债,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根据或有事项等相关准则确认的各项预计负债,统计口径包括对外提供担保、未决诉讼、重组义务、亏损性合同以及固定资产弃置义务等产生的预计负债。

17.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担保责任未解除时,为承担未到期责任而提取的准备金。统计口径包括融资性担保机构提取的原担保合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以及提取的再担保合同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18.担保赔偿准备金,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按有关规定提取的担保赔偿准备金。统计口径包括融资性担保机构提取的原担保合同担保赔偿准备金以及提取的再担保合同担保赔偿准备金。

19.净资产,是指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合计。其中,实收资本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接受投资者投入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实收资本,统计口径不含融资性担保机构收到投资者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一般风险准备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一般风险准备。20.担保业务收入,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有关担保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总额,包括担保费收入、手续费收入、评审费收入、追偿收入等。其中,融资性担保费收入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承担融资性担保风险而按委托融资性担保合同、融资性分担保合同规定向被担保人收取的款项,包括融资性担保费和融资性分担保费收入。

21.担保业务成本,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担保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包括担保赔偿支出、分担保费支出、手续费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等。其中,融资性担保赔偿支出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融资性担保代偿后净损失的支出;融资性分担保费支出,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分出融资性分担保业务向分担保单位支付的分担保费;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日常活动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所括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22.利息净收入,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取得的利息净收入。本指标应根据利息收入、利息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果利息净支出,前加“-”号填列。23.其他业务利润,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除担保业务以外取得的收入,减去所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及附加等的支出后的余额。本指标应根据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24.业务及管理费,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在业务经营及管理工作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本指标应根据业务及管理费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25.投资收益,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本指标应根据投资收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投资损失,前加“-”号填列。26.营业外净收入,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发生的与其担保业务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的净额。本指标应根据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营业外净亏损,前加“-”号填列。

27.资产减值损失,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发生的应计入损益的各项资产减值损失。本指标应根据资产减值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资产价值回升而转回的金额,前加“-”号填列。

28.所得税,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按规定从本期损益中减去的所得税。本指标应根据所得税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29.净利润,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实现的净利润;如为净亏损,前加“-”号填列。

30.融资性担保业务,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债权人约定,当被担保人不履行对债权人负有的融资性债务时,由担保人依法承担合同约定的担保责任的业务。G4表主栏融资性担保业务项目统计口径包含贷款担保、票据承兑担保、贸易融资担保、项目融资担保、信用证担保及其他融资性担保业务,但不包含债券担保和再担保业务部分。其中,票据承兑担保是指客户开出商业票据时,融资性担保机构就客户按期偿债能力向债权人提供的担保;信用证担保是指客户向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时,融资性担保机构就客户依约偿债能力向银行提供的担保;贸易融资担保是指贸易商向银行业金融机构申请与贸易结算相关的短期融资时,如进口押汇、出口押汇、打包放款、保理融资等,融资性担保机构就贸易商依约偿债能力向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的担保;项目融资担保是指客户以特定项目的预期收益及资产、权益的处置作为还款来源而向银行业金融机构申请融资时,融资性担保机构就客户依约偿债能力向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的担保。G4表中其他融资性担保项是指除贷款担保、票据承兑担保、信用证担保以外的贸易融资担保、项目融资担保及经监管部门批准的其他融资性担保业务。31.担保金额,年初数、年末数,分别指年初担保余额、年末在保余额;本增加一栏填列本按逐笔业务统计累计增加的担保金额;本减少/解除一栏填列本按逐笔业务统计累计解除的担保金额。

32.代偿金额,年初数及年末数,分别指年初及年末的余数;在本年增加一栏中填列本年累计新增数量,在本年减少一栏中填列已代偿但本年累计追偿收回的数量。

33.损失金额,年初数及年末数,分别指年初及年末的余数;在本年增加一栏中填列本年累计损失(损失是指有诉讼判决书或仲裁书和强制执行书,或者其他足以证明损失已形成的证据,证明代偿已无法收回)新增数量,在本年减少一栏中填列原已确认为损失但本年累计追偿收回的数量。

34.非融资性担保业务,是指除前述融资性担保业务和债券担保、再担保以外的其他担保业务。非融资担保业务项目统计口径包含诉讼保全担保、履约担保及经监管部门批准的其他非融资性担保业务,不包含对非融资担保业务的再担保业务。

35.流动性资产,统计口径包括:现金,三个月内到期的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三个月内到期的各项应收款,三个月内到期的债权投资,在二级市场上可随时变现的证券投资,三个月内到期的委托贷款和委托投资,其他三个月内到期的可变现资产(扣除其中的不良资产)。

36.流动性负债,统计口径包括:三个月内到期的借款,三个月内到期的各项应付款,三个月内到期的应付债券,三个月内到期的存入保证金,三个月内到期的预提费用,其他三个月内到期的负债。

37.流动性比率,其计算公式:流动性比率=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100。38.融资性担保放大倍数,其计算公式:融资性担保放大倍数=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净资产×100。本项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在是指融资性担保业务年末在保余额,即融资性担保金额小计的年末数(G4表_[1.1D])、债券发行担保金额的年末数(G4表_[3.1D])等项之和。

39.担保代偿率,其计算公式:担保代偿率=本累计担保代偿额/本累计解除的担保额×100。

40.融资性担保代偿率,其计算公式:融资性担保代偿率=本累计融资性担保代偿额/本累计解除的融资性担保额×100。

41.代偿回收率,其计算公式:代偿回收率=本累计代偿回收额/(年初担保代偿余额+本累计担保代偿额)×100。其中本累计代偿回收额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以现金或其他抵债资产的方式在本里累计收回的担保代偿额。

42.融资性担保代偿回收率,其计算公式:融资性担保代偿回收率=本累计融资性担保代偿回收额/(年初融资性担保代偿余额+本累计融资性担保代偿额)×100。其中本累计融资性担保代偿回收额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以现金或其他抵债资产的方式在本里累计收回的融资性担保代偿额。43.担保损失率,其计算公式:担保损失率=本累计担保损失额/本累计解除的担保额×100。其中本累计担保损失额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本有确凿证据(指有诉讼判决书或仲裁书和强制执行书证明,以及其他足以证明损失已形成的证据)表明已无法收回的担保代偿的损失净额(即本累计增加的担保损失金额减去本累计减少的担保损失金额)。

44.融资性担保损失率,其计算公式:融资性担保损失率=本累计融资性担保损失额/本累计解除的融资性担保额×100。其中本累计融资性担保损失额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有确凿证据(指有诉讼判决书或仲裁书和强制执行书证明,以及其他足以证明损失已形成的证据)表明已无法收回的本融资性担保代偿的损失净额(即本累计增加的融资性担保损失金额减去本累计减少的融资性担保损失金额)。

45.拨备覆盖率,其计算公式:拨备覆盖率=担保准备金/担保代偿余额×100。其中,担保准备金为未到期责任准备、担保赔偿准备与一般风险准备等项的年末余额之和;担保代偿余额为担保业务代偿金额合计的年末数(G4表_[5.2D])。

第四篇:劳动就业报表主要指标解释

主要指标解释

一、人社统EP1号表

1、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指报告期内城镇累计新就业人数减去累计自然减员人数。

2、城镇累计新就业人数:指报告期内城镇累计新就业的城镇各类单位、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社区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和各类灵活形式就业人员的总和。

3、自然减员人员:指报告期内因退休、伤亡等自然原因造成的城镇累计减少的就业人员。

4、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指报告内,按照《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登记的就业转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的人数。

5、就业困难人员:指符合就业促进法规定的相关条件的人员,一般指大龄、身有残疾、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连续失业一年以上,以及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的人员。

二、人社统EP6号表

1、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指各级政府举办的,为劳动者提供公益性岗位就业人才服务的机构。

2、本期办理就业登记人数:指报告期内,用人单位和个人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办理就业登记涉及人员总人次数。

3、本期单位登记招聘人数:指报告期内,用人单位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登记备案,并委托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帮助招聘、推荐的岗位空缺所对应的总人次数。

4、登记招聘人员的单位数:指报告期内,委托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招聘人员的用人单位的数目。

5、本期登记求职人数:指报告期内,求职者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登记备案,并委托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帮助介绍、推荐工作的总人次数。

6、应届高校毕业生:指离校未满一年(毕业当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

7、农村劳动者:指农村户籍的本地及外地劳动者;在已取消城乡户籍区分的地区,指原为农村户籍的劳动者。

8、本期接受职业指导人数:指报告期内接受过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或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邀请的有关专家职业指导的总人次数。

9、本期接受创业服务人数:指报告期内接受过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提供创业服务的总人次数。

10、期末代理保管人事档案人数:指报告期末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代理保管人事档案所对应的总人数。

11、期末管理流动党员的总人数:指报告期内由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代理管理的流动党员的总人数。

12、本期介绍成功人数:指报告期内求职者经过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介绍、推荐或提供信息服务,从而实现就业的总人次数。

三、人社统EP7号表

1、就业援助:指依托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把就业困难人员作为主要对象,开设专门窗口,实施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事务代理等就业援助措施,使他们在生活保障、再就业和社会保险等方面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

2、就业困难人员数:是指符合就业促进法规定的相关条件的人员,一般指大龄、身有残疾、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连续失业一年以上,以及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的人员。

3、公益性岗位安置人数:指通过公益性岗位予以安置的就业困难人员人数。公益性岗位是指政府作为出资主体,扶持或通过社会筹集资金开发的,以安置就业困难人员为主,符合社会公共利益需要的服务性岗位和协助管理管理岗位。

4、零就业家庭户数:指报告期内,城镇家庭中,所有法定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家庭成员均处于失业状态,且无经营性、投资性收入的家庭户数。

5、实现就业的零就业家庭成员人数:指报告期内,零就业家庭中所有法定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家庭成员从原失业状态变为就业就业状态的人数。

6、总计消除零就业家庭户数:指自有统计以来到本期末,经认定的零就业家庭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的总户数。

7、总计实现就业的零就业家庭成员人数:指自有统计以来到本期末,零就业家庭中所有法定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家庭成员从原失业状态变为就业就业状态的总人数。

四、人社统EP10号表

1、上期末实有外出就业人数:指截止上个报告期末,农村住户户籍从业人员中,到本乡镇行政管辖区域以外从业的人员数。

2、本期内新外出就业人数:指农村住户户籍从业人员中,报告期之前未外出或已返乡,报告期内到本乡镇行政管辖区域以外从业的人员。

3、本期内新返乡人数:指报告期内停止在外从业回到本乡镇行政管辖区域内的农村住户户籍从业人员数。

4、本期末实有外出就业人数:指截止本报告期末,农村住户户籍从业人员中,到本乡镇行政管辖区域以外从业的人员数。

5、报告期末本地非农就业人数:指截止本报告期末,在本乡镇行政区域内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数。

6、在企业就业人数:指农村住户户籍从业人员在企业就近就地就业的人数,但不包括企业雇主。企业是指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经营地址在本乡镇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

7、自主创业人数:指农村住户户籍从业人员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作为企业雇主或从事个体经营的人员数。

8、行政村总人口:指报告期内农村住户户籍在本村得人口总数。

9、劳动力人数:指全部农村户籍人口中,已经参加或可能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

第五篇:劳动工资报表指标解释

指标解释

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指期末最后一日24时在本单位中工作,并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的人员数。该指标为时点指标,不包括最后一日当天及以前已经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人员,是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之和。从业人员不包括:

(1)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并定期领取生活费的人员;

(2)利用课余时间打工的学生及在本单位实习的各类在校学生;

(3)本单位因劳务外包而使用的人员。

非全日制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非全日制人员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其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且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的人员。非全日制人员不包括不定时工作制人员,如:老师、编辑等不坐班人员。

管理人员指在单位中行使管理职能、指挥或协调他人完成具体任务的人员。如在企业及其职能部门中担任领导职务并具有决策、管理权的人员,包括:企业董事、企业经理、企业综合职能部门经理或主管。在建筑业中管理人员包括行政管理人员、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一般为单位中层及以上人员。

在岗职工 指在本单位工作且与本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由单位支付各项工资和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的人员,以及上述人员中由于学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在岗职工还包括:

(1)应订立劳动合同而未订立劳动合同人员(如使用的农村户籍人员);

(2)处于试用期人员;

(3)编制外招用的人员;

(4)派往外单位工作,但工资仍由本单位发放的人员(如挂职锻炼、外派工作等情况)。在岗职工不包括:

(1)本单位使用的且由本单位直接支付工资的劳务派遣人员,应统计在本单位“劳务派遣人员”指标中;

(2)本单位因劳务外包而使用的人员,由承包劳务的单位统计为在岗职工。

劳务派遣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指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被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到实际用工单位工作,且劳务派遣单位与实际用工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的人员。

注意:无论用工单位是否直接支付劳动报酬,劳务派遣人员均由实际用工单位填报,而劳务派遣单位(派出单位)不填报这些人员。

其他从业人员指本单位中不能归到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中的人员。此类人员是实际参加本单位生产或工作并从本单位取得劳动报酬的人员。具体包括:非全日制人员、聘用的正式离退休人员、兼职人员和第二职业者等,以及在本单位中工作的外籍和港澳台方人员。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指报告期内(、季度、月度)平均拥有的从业人员数。季度或平均人数按单位实际月平均人数计算得到,不得用期末人数替代。

(1)月平均人数是以报告月内每天实有的全部人数相加之和,除以报告月的日历日数。计算公式为:

月平均人数=报告月内每天实有的全部人数之和 报告月的日历日数

对人员增减变动很小的单位,其月平均人数也可以用月初人数与月末人数之和除以2求得。计算公式为:

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 2

在计算月平均人数时应注意:

①公休日与节假日的人数应按前一天的人数计算。

②对新建立不满整月的单位(月中或月末建立),在计算报告月的平均人数时,应以其建立后各天实有人数之和,除以报告期日历日数求得,而不能除以该单位建立的天数。

(2)1-本季平均人数是季报基层表中应填报的平均人数是“1-本季平均人数”,以年初至报告季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除以报告季内月数求得。计算公式为:

一季度:1-本季平均人数=

二季度:1-本季平均人数=

三季度:1-本季平均人数=1月平均人数2月平均人数3月平均人数 31月平均人数...6月平均人数 61月平均人数...9月平均人数和 9

或(用本季平均人数计算)

一季度:1-本季平均人数=1季度本季平均人数

1季度本季平均人数2季度本季平均人数 2

1季度本季平均人数2季度本季平均人数3季度本季平均人数三季度:1-本季平均人数= 3 二季度:1-本季平均人数=

本季平均人数以报告季内三个月的平均人数之和除以3求得。计算公式为:

本季平均人数=报告季内3个月平均人数之和

3(3)年平均人数是以12个月的平均人数相加之和除以12求得,或以4个季度的平均人数之和除以4求得。计算公式为:

年平均人数=

或:

年平均人数=报告年内4个季度平均人数之和 4报告年内12个月平均人数之和 12

在年内新成立的单位年平均人数计算方法为:从实际开工之月起到年底的月平均人数相加除以12个月。

年平均人数=开工之月平均人数12月平均人数 12

从业人员工资总额指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1990年1月1日国家统

计局发布的一号令)进行修订,本单位在报告期内(季度或)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是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总额和其他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之和。

工资总额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房费、水费、电费、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基金个人缴纳部分等。

工资总额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应列入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

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在岗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在岗职工工资总额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工资性津贴和补贴、其他工资四部分组成。工资总额不包括病假、事假等情况的扣款。

各单位在填报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四项构成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对应项目;如不能确定调整项,可扣减基本工资项。

基本工资也可称为标准工资、合同工资、谈判工资。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季度或)支付给本单位在岗职工的按照法定工作时间提供正常工作的劳动报酬。各单位给个人确定的底薪可作为基本工资。包括工龄工资(年功工资)。基本工资不含定时、定额发放的各种奖金、各种津贴和补贴、加班工资,也不包括补发的上一季度或上一的基础工资。

绩效工资也可称为效益工资、业绩工资。指根据本单位利润增长和工作业绩定期支付给本单位在岗职工的奖金;支付给本单位从业人员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具体包括:值加班工资、绩效奖金(如、季度、月度等)、全勤奖、生产奖、节约奖、劳动竞赛奖和其他名目的奖金;以及某工作事项完成后的提成工资、年底双薪等。但不包括入股分红、股权激励兑现的钱和各种资本性收益。

工资性津贴和补贴指本单位制定的员工相关工资政策中,为补偿本单位在岗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的津贴,以及为保证其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而支付的物价补贴。具体包括:补偿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及岗位性津贴、保健性津贴、技术性津贴、地区津贴和其他津贴。如:过节费、通讯补贴、交通补贴、不休假补贴、无食堂补贴、单位发的可自行支配的住房补贴以及上的各种商业性保险等。上述各种项目均包括货币性质的,也包括实物性质的和各种形式的充值卡、购物卡(券)等。

其他工资指上述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工资性津贴和补贴三类工资均不能包括的发给在岗职工的工资,如补发上一的工资等。

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总额指实际用工单位(派遣人员的使用方)在一定时期内为使用劳务派遣人员而付出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用工单位负担的基本工资、加班工资、绩效工资以及各种津贴、补贴等,但不包含因使用派遣人员而支付的管理费用和其他用工成本。

其他从业人员工资总额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其他从业人员的全部劳动报酬。

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计算公式为: 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从业人员工资总额 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计算公式为: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 在岗职工平均人数

劳务派遣人员平均工资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劳务派遣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计算公式为:

劳务派遣人员平均工资=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总额 劳务派遣人员平均人数

其他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其他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计算公式为:

其他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其他从业人员工资总额 其他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工程技术人员指负担工程技术和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并具有工程技术工作能力的人员,包括:

(1)取得工程技术职务资格,已被聘或任命工程技术职务,并担任工程技术工作的人员;

(2)无工程技术职务,但取得工程技术职务资格或从大、中专理工科系毕业,并担任工程技术工作的人员;

(3)未取得工程技术职务资格或无学历,但实际担任工程技术工作的人员;

(4)已取得工程技术职务资格或从大学、中专理工科系毕业,在企业中担任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包括:总工程师、车间主任以及在计划、生产、生产准备、检查、安全技术、设计、工艺、劳动定额、工具设备、动力、基建、环境保护等科室从事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

工程技术人员中,不包括已取得工程技术职务资格或从大学、中专理工科系毕业,但未担任工程技术和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

一级建造师指按照人事部、建设部制定的《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人发

[2002]111号),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建造师注册证》,并在建设部或其授权的注册管理机构备案的人员。

现场施工人员指在施工现场从事建筑安装工作和直接服务于施工过程的工人。

持证上岗人员指经过企业培训或劳动部门培训后,考试(考核)合格,经主管部门批准承认并持有各类证书的人员。

计算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人数指建筑业企业(或单位)报告期实际拥有的、与建筑施工活动有关的人员的平均人数,包括参加本企业(或单位)建筑施工活动的非本企业(或单

位)人员,但不包括企业内部社会服务性机构的人员以及由本企业支付工资但所从事的工作与本企业生产基本无关的人员。

计算劳动生产率的平均人数注意事项:

(1)如果企业自行完成施工产值中,包括分包给非独立核算经济实体完成的那部分产值,如:分包给一些非独立核算的零散的建筑业包工队(组)等。为了保持相关数据的一致性,包工队(组)参与施工的人数也应统计在总包企业计算劳动生产率的平均人数内。

(2)计算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人数是以人员在哪里干活就在哪里统计为原则,不是以支付工资(即谁发工资谁统计)为原则。

(3)现行统计制度规定劳动生产率是按“产品法”计算,因此确定计算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人数必须遵循可比性原则,即生产的产品与劳动消耗在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上必须一致。

(4)计算月平均人数应注意两点:(1)公休日和节假日的人数应按前一天的人数计算。(2)新成立企业(月中或月末成立),在计算成立当月的平均人数时,应以实有人数之和除以日历天数求得。

(5)计算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人数是一个时期指标。

本表数据包含的单位数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文件规定,工资统计原则上以填报基层年报表(I102-2表)的单位作为计算单位数的依据。但是,目前有些地区的工资统计报表仍然采用由主管部门整体上报,例如县教育局将全县范围内的所有中小学统一报到当地统计局,该指标主要针对这种情况设置。单位需要填报本报表数据所包括的法人单位个数。

下载信托业务报表相关指标说明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托业务报表相关指标说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劳动工资报表说明

    劳动工资报表说明第一部分统计范围根据劳动统计改革的要求,目前将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劳动统计报表范围逐步扩大的计划,2005年劳动统计年报城镇以上单位范围将依然与2004年一样......

    信托业务基本知识

    信托基本知识及法律实务 引语 目前信托财产总规模已突破7万亿,信托公司在管理资产规模方面已经成为国内金融行业的重要力量,并呈现更加专业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信托已经成......

    信托业务介绍

    信托服务范围:资金信托、动产信托、不动产信托、有价证券信托和其它财产信托。 目标行业定位:证券、股票、房地产、个人客户。服务内容:公司优势: 依托母公司的强大资金和资源实......

    国外信托业务

    第四章 国外信托公司业务 一、名词解释 合同信托 遗嘱信托 遗嘱执行信托 遗产管理信托 财产监护信托 人寿保险信托 有财源的人寿保险信托 无财源的人寿保险信托 抵押公司信......

    信托通道业务

    信托通道业务:所谓“通道业务”,是指券商向银行发行资管产品吸纳银行资金,再用于购买银行票据,帮助银行曲线完成信托贷款,并将相关资产转移到表外。在这个过程中,券商向银行提供通......

    劳动情况统计报表指标解释

    人力资源统计指标解释 一、劳动情况统计报表指标解释 1、单位从业人员 指在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业、事业单位中工作,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的劳动报酬的全部人......

    农经统计报表指标解释

    农经统计报表指标解释 一、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 1、总收入:指统计范围内的各生产经营单位当年经营的收入中可以用于抵偿本年开支并可在国家、集体、农民及有关单位之间进行......

    MAI、MA2报表主要指标解释

    MAI、MA2报表主要指标解释 (一) 人社统MA1号表 本表统计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站)争议调解组织,机关、事业单位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等处理的劳动人事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