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研方法教案
第一节 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历史和发展
现代西方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基本方法,始于美国的摩尔根而成型于英国的马林诺夫斯基。摩尔根是19 世纪与所研究的对象直接接触过的少数人类学家之一。他曾多次访问北美印第安人居留地,并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不过,19 世纪的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大多都不从事田野调查。他们不是从土著民族中直接收集资料,而主要是依靠传教士、探险家、政府官员和旅行家撰写的关于各地土著民族的资料,致力于重建人类文化的历史,解释各地文化差异的原因。世纪末是现代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的萌芽时期。第一位到原始民族中从事田野调查并以此为基础撰写民族志的学者是英国人类学家B·斯潘塞,他曾与F·吉林合作调查研究澳大利亚中部的土著民族。1898 —1899 年,由英国人类学家A·C·哈登率领的考察队,到托雷斯海峡一带的土著民族中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其成员有里弗斯、塞利格曼、威尔金等人类学研究者。他们在当地的土著民族中调查了五个多月,通过翻译较为系统地收集了土著民族的社会和文化资料。
与此同时,在美国人类学界,也产生了相似的方法,被誉为美国现代人类学之父的博厄斯是这一方法的创始人和推行者。博厄斯原籍德国,他于1883 —1884 年曾作为德国的地理学家参加了加拿大巴芬岛考察团,并在爱斯基摩人中生活了几个月,从而认识到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性,并转向人类学研究。1886 年,他又到美国西北沿海地区考察印第安人,并于1887 年定居美国。在他的指导下,一大批美国人类学家开始从事关于印第安人的调查研究。
在田野调查方面,马林诺夫斯基是英国学者中最为典型的一个。他原籍波兰,1910 年到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就读,师从塞利格曼和韦斯特马克学习人类学。马林诺夫斯基的调查方法,后来成为西方人类学社区田野作业的范式。根据这种方法,人类学家通常要长期居住在被调查民族的一个小社区中,通过“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这两种方法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和行为方式,熟悉当地居民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及心理特征等,研究其文化全貌。马林诺夫斯基的田野调查方法和撰写民族志的方法,主要是在调查原始民族的基础上形成的,比较适用于无文字的、尚未分化的简单社会,对于历史悠久的复杂社会则不完全适用。
马林诺夫斯基的一位弟子、曾任美国人类学会主席的著名华裔人类学家许娘光,也没有完全采用马林诺夫斯基的调查研究方法。他的名著《宗族·种姓·俱乐部》一书所收集的资料,并不都是通过小社区的调查方法得来的。许娘光把自己的调查研究方法称为“比较接近法”(comparative approach)。这种方法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第一,它是一种宏观和微观结合的比较研究法,所比较的单位不是某种文化中的某种具体现象,而是整个文化体系。第二,在资料的收集和处理上,采用的既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人类学方法(即通过参加一个小社区的活动进行观察),也不是完全的社会学方法(即通过抽样调查进行定量分析),而是介于两者之间。以印度为例,许娘光曾在印度调查过两年,但并不是局限于某一小社区,而是同各阶层人士进行广泛接触,收集印度人的生活史(类似中国的家谱),调查印度家庭中的亲子关系,还调查印度教徒生活的某些特殊领域。在资料的处理上,则是把圣典、神话、民间故事、戏剧、小说等与基于田野调查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将前者所反映的东西视为社会的理想,将后者视为实际的情况,从整体上考察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各自的意义。第三,开创了不同文明民族比较研究的新方法。传统的人类学研究对象主要是原始民族或后进民族,而许娘光研究的则是像美国、中国、印度这样的具有宏大文明的民族。以往,这样的文明民族主要是由历史学、哲学和社会学来研究的,许娘光从人类学的角度对这样的复杂文明进行客观的、冷静的分析和比较,开辟了研究文明民族和复杂社会的新途径。
确定调查主题
在进入田野之前要对所要做的工作和田野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对于田野调查来讲,最主要的准备首先是项目的选择;其次是田野点的选择,之后才到进入田野的各种准备工作。
选择一个题目,就是要明确所要调查的主题是什么,而这个主题要符合自己长期以来的学术经历和兴趣点,有一定的研究基础,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结果。在选择项目是首先要明确自己所做的是一次全面调查,还是一个专题调查,抑或是二者结合的调查。全面调查(Holistic Investigation)是对一个群体或社区所做的全面详细的调查,调查的范围包括群体或社区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和风俗等在内的所有内容,最后是以民族志的撰写为目的的。专题调查 2
(Problem-Oriented Investigation)是对一个或者几个群体和社区所做的有专门目标的调查,其目的是为了验证某一理论或者就某一问题进行专题的探讨。本世纪30年代以前,人类学的调查比较流行的是全面调查,研究多以民族志的撰写和描述为主,直到近几十年来才向专门化的研究方向发展。
此外,选题的意义主要在于以下三点:第一理论意义。这里所说的理论是指在学术上已经有过很多讨论的理论问题,可以根据具体的理论和前人做过的研究,进行进一步的证明或者反驳,分析其逻辑和因果的联系,也可以提出理论的假设来进行验证和说明。第二是所选的项目应该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这是指这个题目应该有一定和社会效应,甚至是很大的影响,这种研究注重对某一事件的多点分析。第三是所选项目应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这个实际意义是说,所做的研究将有利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将研究的成果运用于现实的。面临真正的选题时,一定要有一个很好的人类学学习和研究的基础,有一个很好的知识的储备,掌握正确的田野调查方法,并熟悉某一领域的研究和理论,这样才会得到一个有价值的选题。
当然选题也有一些基本的原则。首先,要注意自己所选的研究课题是否有研究的必要性。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正如我们上面所提到的选题的意义一样,一个题目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它的必要性。其次,选题要有创新性。所谓创新就是不重复别人的研究,把握学术的潮流和思维,发挥科学的想象力,能就所研究的领域提出新的知识、方法、观点、思想或者是可以填补空白。在进行田野研究时,可以把研究中最核心和最精华的部分作为创新点。再次,就田野调查来讲,所选的题目是否有可行性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清楚的知道对于所选择的题目是否具备做田野的个人条件和社会条件,看将做的研究是否违背道德和伦理,是否有潜在的威胁和伤害性,或者是否是一个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等。还有,我们在选择项目时要注意适当性,看当时的时间、精力、金钱和自身条件是否允许,是不是一个自己可以驾驭的题目等。最后,当然是要与自己的兴趣相结合的,这样的选择是比较理想的。
选择调查点
与项目的选择相结合,在调查点的选择上,应以自己的志趣和能力相适应,选择与所选主题相关的,有可进入性的和有一定典型性或者代表性的调查点。
与其他学科相比,人类学田野调查有其特殊性,也是比较复杂的,主要的准备工作有一下几项:第一,了解与调查点相关的地理、历史、现状和前人研究知识。这里包括对当地一些特殊的情况的了解,如有无地方流行病、社会治安和进入后的食宿安排等。要指出的是田野工作之前对上述问题的了解,绝对不能代替进入田野后的详尽调查,我们应该详细和充分地收集一手资料,在仔细的观察中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对前人的研究进行纠正和反思。其二,调查队伍的组成。人类学家通常是深入边缘地区或不熟悉的地区,进行长期的居住观察和体验。早期的人类学调查是以一个人的工作或者夫妻的合作为主,但随着学科分工和知识的专门化发展,人类学家和其他专家组成的群体共同从事某一田野研究的机会日益增多。因此,一个好的调查队伍的原则应该根据调查的专题有这些方面的专家参与,有一个熟悉全面情况的专家为组长,队伍中还包括女性的组织。这样方便做各方面的调查和相互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第三,装备、物品的购置。携带什么样的装备和物品,应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情况和调查时间的长短而定,调查设备除个人衣物、文具、书籍外,还应具备以下物品:地图、生活用品、常用药品、个人证件、摄影器材、录音设备、特殊仪器以及准备好的表格和文卷。最后,还有调查者本身的身体准备。在出发前要看调查者的身体情况是否适合调查地的天气、气候状况等,所以对于人类学家来说,良好的身体素质是进行长期田野调查的基本条件。
阅读相关资料
(一)了解地理和历史的材料
调查以前有必要对所去地区的地理情况,如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山脉、河死、矿藏、动桓物),气候条件(温度、湿度、雨量、震期或冰期等等),交通情况,物品供应等等有所认识。此外,对当地的历史,如何时有人居住,历代藏置馆况,有什么重要文物古迹.历史上发生过什么重大事件i人民有什么特殊生活习俗,等等,亦应通过查田地方志书及其他有关资料,作初步了解。这些均为调查前难备工作及熟悉环境所必需。
此外,还应了解当地特殊问藏,如有无死行病、地方病擞行,有无危害健康的昆虫或食物,社会治安情况如何,等等,以便调查者注意个人安全及安排生活.
需要指出的是田野工作之航通过查阅资料对上述问题的了解,绝不能代替自己到达现场后的详尽调查。通过自己长时期的观察和勘查,总能发现一些新的情况,为前人所不知或纠正前人之误失。(二)掌握前人调查研究成果
一切科学研究都是在前人基础上进行的。若所去地区过去已有同行作过调查,有关的调查报告和论文必须查阅,以便了解前人作过田野调查,取得什么成果,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前人做过助工作和已解决的问题,白不必再里复;调查者参考或利用前人的调查研究成果,是很自然的事情,但必须在自己的调查报告中详加注明。分明是前人调查研究成果,原封不动或改头换面地据为已有;或分明是参考前人论著中的材料,面不加注明,仿佛是自己新发现。这种恶劣学风在当前中国学术界田为流行,为一切正派学者所不齿。
有些地区迄无人类学家作过调查,但过去地方官吏、使臣、传教士、旅游者或已留下记载。他们虽不是专业的田野工作者,但他们的记载中往往包含珍贵材料,也是调查者必须查问参考的。例如,1909年第一个派往云南独龙族地区的汉族官吏夏瑚蓉《憨锦边境详憎》,便是研究独龙族传统社会文化的重要参考 书,即使今天仍为去独龙河调查的人所必读。
总之,所有前人调查研究成果及有关记载,在调查以前都应充分按集,不厌其多;或摘录要点,或复印全文,供田野工作中随时参考。为此花费一些时间是值得的,对今后调查大有助益。
制定田野调查方案和提纲
课题既定,把你的考虑和打算写下来,这就是调查方案。拟定一个好的调查方案非常必要,这不仅为了申请经费(中外人类学家多属于穷人的行列,一般不可能自橱腰包作调查),而且为了明确自己调查工作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在今后调查工作中有所遵循。
调查方案中要包括以下内容:调查地点相对象、调查日期和预计的时间长度,调查课题及其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你自己具备的条件及准备如何进行调查。这就是西方人拟定计划时常说的五个“w”(where, when,what,why,How)。其中既包括了必要性,也包括了可行性。
假如调查方案获得批准或支持,还要根据你的调查课题,是全面调查抑是定向调查,再拟一份详细的调查提纲。调查提纲中应列举你调查中准备提问明些问题。它主要供你自己看,帮助你全面考虑问题,防止调查中有所遗漏。
前人拟定的调查提纲或问题表可供借鉴。马凌诺斯基《文化表格》(原附费孝通译《文化论》后印行,现又收入《吴文藻文集》)列举了文化三个因素和八 5
种功能,包括经济、政治、教育、法律和秩序、巫术宗教、艺术、民间知识各个方面,可作一次全面调查的调查提纲基础。但它仅列项目,对初学者来说不够具体;且它按功能学循观点安排,若完全照章行事,极易落入该循的理论框架而不能自拔。此外,国内外学者介绍民族志工作方法著作中亦常附有调查提纲或问题表(见本书后所列“参考书目”),亦可参考。值得推荐的仍是上述英国皇家人类学会《人类学的询问和记录》一书,它几乎为调查文化各个方面列出应提问的问题,完全可供田野工作者作随身携带的手册使用。
但前人调查提纲总不会完全适合你自己.只能参考,不能照秒。特别是定向调查当前人类学理论一些热点问题(如民族认同,入类学的应用等等),现成经验不多,要根据课题性质自行设计调查提纲。
事先拟定的调查提纲,无论考虑得如何周全细致,总不免闭门造车,有脱离实际之处。调查者在田野工作中可随时加以修改和补充。
其他准备工作
1、调查队伍的组成
早期人类学调查是“一个人的工作”。人类学家通洛是只身深入边远地区,长期生活在土若人民之中,调查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者夫妇同为人类学家,亦有两人去同一地区进行调查研究的情况,如M.米德曾和她第二个丈夫一起在海军大将岛调查马努人,费孝通和王同惠一起调查广西瑶族。这些调查当然不存在队伍组成问题。
一个人知识有限,协作调查好处甚多。A.c.海顿领导的托列斯海峡考察团中,就包括原为心理学家利弗斯,音乐学家梅耶(S.S.Meyer),原为病理学家的塞里格曼(C.G.Seligman)和一个摄影师。近几十年,随着科学分工相知识专门化发展,人类学家和其他专家组成一个群体共同从事一次田野工作的情况日益加多。
一个好的调查队的组成原则应该是:(1)根据调查课题性质而有各方面专家参加;(2)由一个有经验的人类学家为领导;(3)调查人员中员好包括有女性,便于调查婚姻或与妇女有关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一个调查队,其成员仍是各有研究课题,有自己的调查点,在田野中都是独立工作的。五六十年代中国开展大规模民族调查工作,有时 6
几个人甚至十几人一组,住在同一村寨中,调查同一问题,分工不明,意见不一,彼此牵制,这样调查的效果不问可知。
2、装备、物品的购置
携带什么装备和物品,应根据调查时间长短及调查地区条件而定。除个人衣物及文具、书籍外,下列物件是一般调查者必须置备的:
(])地图:所去地区及其附近地区的较新且较详明的行政区划图、交通图;地形图等。
.(2)摄影设备:一个附有摄远镜头和广角镜头的照相机及足够多的胶卷(或者数码相机记忆卡)是必不可少的。如带两个相机更佳。如有条件,带一个摄像机,对记录活动场面大为方便。
(3)录音设备:假如无特殊的专业格罢,一个小型录音机就足够了,而不必攒带笨重的录音设备。但不要忘记多带录音磁带。
(4)记录表格:根据要调查的问卷设计一系列表格并事先印好,调查中以填表方式来记录材料,将比一般的笔录大大节省时间。除人口调查表、亲属称谓表等常用表格外,还可根据自己调查需要并参考前人调查设计其他表格。
(5)药品:根据调查者身体状况及调查地区有何疾病流行.携带一些药品是必要的(必要时事先作防疫注射)。有了这些药品,还可给予当地人民以简单的医药帮助。预防有害昆虫及净化用水的药物,有时也是必不可少的。
(6)个人证件:即旅行或长期居留所必需的身份证明或文件;在中国边疆地区调查,还应履备好边境通行证。
(7)仪器设备:如一切野外工作者常用的海拔表、罗盘、温度计、望远镜,等等。
(8)生活用物:如当地缺乏的生活必需品(包括某些食品),特殊需要的物品,等等。必要时还应自带居住设备(帐篷)和照明用具。
上述物件应在出发前购置齐备。特别去偏僻地区,购物困难,尤其需要预先准备。
资料的收集整理
通过实地田野调查得来的原始资料,还只是粗糙的、表面的和零碎的东西,需要经过整理加工,才能进而进行分析研究并得出科学的结论。因此,调查资料的整理工作是调查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所谓资料整理,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将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按调查目的进行审核、汇总与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过程。
一、资料记录 1.田野调查日记的重要性
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过程应该伴随整个田野调查过程。田野中每天的资料整理和分析必须坚持,田野调查日记其中最重要的途径。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作为一个整体与收集资料之间是两个不可分割的过程。对资料及时进行整理和分析不仅可以对已经收集到的资料获得一个比较系统的把握,而且可以为下一步的资料收集提供方向和聚焦的依据。因此,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时机应该越早越好,不应拖到积累了很多资料以后才进行。永远不要等到自己有了一千页的调查资料之时再想到应对它们。
再实地收集资料的同时进行整理和分析可以起到如下作用:1)强迫研究者逐步缩小研究的范围,尽早就研究的方向和类型作出决定;2)帮助研究者提出一些可以统揽所有资料内容的观点,发展出一些可供进一步分析的问题;3)使研究从原始资料向理论建构的方向过渡;4)帮助研究者在整理资料的基础上了解自己还需要哪些方面的信息,以便下一步有计划地收集资料。2.如何撰写田野调查日记
田野调查日记是及时整理和分析田野调查资料的主要手段。日记中的资料整理要严格,通常需要将资料的内容一字不漏的记录下来。如访谈中的录音记录必须逐字逐句地整理出来,不仅包括被访者的言语行为,而且包括他们的非言语行为(如叹气、哭、笑、沉默、语气中表现的迟疑等);人类学田野调查之所以要记录下所有资料,是因为所有的事情可能都是资料,有时在整理资料时研究者认为不重要的东西可能今后在分析资料时被发现由非常重要的价值,而如果当初不记录下来,可能就永远地被遗漏了。
田野调查日记通常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1)资料的类型(如访谈、观察、实物等);2)资料提供者的姓名、性别、职业等;3)收集资料的时间、地点和情景;4)研究者的姓名、性别和职业等;5)资料的排列序号,如对某人的第一次访谈等。
二、撰写调查报告
田野调查报告不仅涉及的内容纷繁复杂,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而且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调查报告的形式,根据社会调查的对象、范围、具体内容以及阅读对象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按社会调查的内容划分,有综合性调查报告和专题性调查报告;按社会调查的主要目的来划分,有应用性调查报告和学术性调查报告等等。
1、综合性调查报告和专题性调查报告
综合性调查报告也叫概况调查报告。是指对调出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变化过程作比较全面、系统、完整、具体反映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一般看重分析社会的基本状况,研究大有共性的问题,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建议。
专题性调查报告是指围绕某一特定事物、问题或问题的某些侧面而撰写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的特点是内容比较专一,问题比较集中,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依据材料不及综合性调查报告那么广泛,反映问题也不及综合性调查报告普遍,但它能够帮助有关部门及时了解和处理现实生活中急需解决的具体问题。
2、应用性调查报告和学术性调查报告
应用性调查报告是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主要目的而撰写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1)社会情况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是在深入、系统地调查研究社会基本情况后写出来的。其目的主要是认识社会现象、了解社会现状。其内容主要反映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2)政策研究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主要是为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服务的。3)总结经验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是以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为目的的。它对于表彰先进、推广先进典型、指导同类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4)揭露问题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主要目的是揭露现实甚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引起社会的总是,使人们从中吸取教训、提高认识。同时也为有关部分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提供依据。
学术性调查报告是以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目的而撰写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主要是通过对现实问题的调查和研究,来达到对客观社会现象作出科学的理论概括和说明。
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一、调查报告的结构:
收集资料的同时,注意对资料进行分析,写起来就从容多了。初动笔的时候至少要考虑下述材料:
1.按时间顺序做的观察和访问的田野笔记。2.在你心目中构成了该文化场景的所有领域。
3.基于你所选择的领域的术语(类别名),把术语按类别划分好。4.所选择的领域的特质(对其成分的界说)。5.报告人就研究的类别做的发言。6.你观察了所研究的类别之后做的描述。
民族志就是把你收集的资料、形成的分析安排成有内在联系的整体,写下来。最好先列出提纲。提纲可能包括下列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回答了一些问题:
(一)前言
1.文章是关于什么的?
2.民族志、文化场景、基本的文化概念等等是如何界定的? 3.文章的内容安排怎么样?
(二)田野工作方法
1.为什么选择这一文化场景? 2.如何联系报告人?
3.主要报告人的特点是什么? 4.采用了什么田野工作方法? 5.什么因素影响了你对资料的选择? 6.有没有遇到特别的难题?
(三)背景材料
1.与这一文化场景相关的时空背景和社会情况怎么样? 2.这一文化场景的主要领域是什么?
(四)文化描述
1.你打算描述什么领域?为什么?
2.报告人使用什么类别划分? 3.他们的类别划分是如何组织起来的?
4.这些类别划分是如何界定的?它们的意义是什么? 5.报告人如何运用这些信息来构建他们的行为?
(五)结论
1.你能否解释这一文化场景? 2.你对将来的进一步研究有何建议?
文化描述的资料安排有多种方式。有的民族志注重文化知识结构,这有如绘制一张详细的地图。作者按报告人的文化的类别划分来安排资料,要谨慎地界定各部分材料,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剖析它们的意义。接着,作者着重介绍在此文化中人们用于达成目标的手段。这要通过材料来说明。最后,他可能将文化及其功能结合起来讲。每一个社会情况对人们的行为都有要求。这一部分主要讲述社会情况的要求,人们在生活中面对的问题。
后附的文章可称为民族志式的描述。它们谈不上是理论上的分析或跨越文化的比较,应该说是关于文化知识的记录。我们认为这正是民族志研究的开始。这些文章还有以下的特点。
1.由程度不一的本科生写成。开展田野工作时,有的学生才刚上大学第一 个学期,有的是高年级的学生,有的是人类学专业的学生,有的则不是。
2.这些文章运用了组织和呈现民族志材料的多种方法。有的注重上述提到 的功能,有的注重手段和结构。
3.文章包括了在我们的社会中可做研究的广泛的文化场景。集中研究生活 中人们对付各种情形的学问。大多数文章以民族志语义学为基础,有的文章则强调作者自身的观点多一些。
4.涉及到人类学入门,都市人类学,宗教人类学、心理人类学、人类学田 野方法等等。有的文章开头与这些领域有关,最后则写成独立的研究项目。
每一篇文章都与人类学一向关注的问题有关。比方说,每一个社会都有关于珠宝以及其它身体饰物的习俗;美丽和外表的定义是由文化决定的;各个社会都注意对孩子的教育、对老人的关怀等等。但以往的民族志描述以及其它题目都是在非西方社会中做的,而我们收集的文章描述的则是我们自己的社会。
二、选择报告题目
1、确定题目。在调查之初,确定田野调查大纲的时候,研究者实际上对自己所要研究的主题已经有所确定。在田野调查之前确定的主题往往只是大体明确了自己想要做哪一方面的问题,自己的调查对象是什么。随着田野调查的深入进行,研究者的调查主题在表述上往往会发生一些变化,而变得界定越来越明确。但是有一点必须指明,经常更换自己的主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虽然田野调查之前确定的主题会随着调查的进行而有所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展开调查之前可以不用确定自己的题目。在调查之前确定自己的研究题目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能力。一方面,调查之前的主题越明确,意味着自己的调查越有所准备,收集资料的目的明确,则对今后的资料分析、报告写作都很有好处;另一方面,在研究之前确定一个好题目,是学者们申请研究资助必不可少的一步。
2、题目的组成。题目的组成可以由主标题和副标题组成,也可以由单一的主标题组成。
3、题目的要求:1)标题应该简练,不能太长,一些没有用的词语要删除。2)标题选择上可以用提起人们兴趣的字眼,也可以选择以报告的关键词和问题意识为题目。3)标题非常重要,因为很多往往只会通过你的标题来看你的文章。4)标题中应该尽可能包括以下内容,如主题、目标、主要方法、研究地域等任何能够吸引人,并体现报告特点的内容。如果主标题太长,可以考虑用副标题加以说明。5)标题中最好不要出现缩写(如世界银行缩写成为世行)和太拗口的词语。
三、摘要写作
1、摘要的重要性:大家一定要记住,大多数的读者只能通过阅读你的文章摘要来了解你的报告内容,并决定他们是否继续深入阅读你的文章。摘要需要通过简短的话语,引起读者对你研究的兴趣。
2、摘要字数:摘要字数一般不能太长。不同的文章对摘要的字数要求不一样,一般的期刊论文只要求200-300字的摘要。学位论文的摘要比较长,与作者的论文长度成正比。
3、摘要的内容:需要涵盖”what, how and why”三个要素。What指的是你文章的基本的目标和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面对文章有多个层次的问题和目标的时 12
候,一定要抓住关键的目标和问题,否则会混淆视听。How指的是你文章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论,你采取了什么行动怎样得出了你的结论。Why关注的是你文章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也即为什么你的研究有价值,要非常明确的在摘要中表明你文章的价值和特殊性。
四、确定关键词
1.关键词的重要性。关键词是文章的眼,关键词更是文章检索的重要工具。在检索中,论文的题目和关键词,共同确定了文章所属的领域和范围。
2、关键词的不能太长简明扼要,一片文章至少需要3个关键词。
3、什么样的词才能够作为关键词?关键词说得更明确些就是文章的眼。选为关键词的词可以是:文章的主要问题、研究方法、研究地域、研究对象、主要理论等等。关键词的选择不能够太生僻,尤其不能够以自己造的词为关键词,这些词都不具检索意义。
五、材料的选择与保密
(一)要大量掌握材料
一本调查报告的质量如何,除去要看它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科学系统性之外,主要是要看他它所掌握的材料是否丰富,是否已经掌握了一切应当掌握的材料。而所谓一切应当掌握的材料,当然首先是指调查材料而言。应掌握与此题有关的一切调查材料,就是一切档案材料和解放前的调查材料,也应掌握。此外,如历史文献的材料,民族语文的材料,考古学方面的材料和民间文学方面的材料也应予以利用。所以说在编写调查报告之际,除本人的调查资料之外,还应参考一些有关资料,尽可能不要遗漏。纵然有些材料从标题上看,似乎对我们没有关系,但也不要轻易放过。
(二)要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材料
仅以调查材料而言,各个点上的调查材料和面上的调查材料,加在一起,字数是很多的。譬如说,一个调查队共有20余人,在一个民族地区内调查两个月,可能写出一二百万字的调查材料,然而一本调查报告不能将一切素材完全包括在内。这就需要有所选择。那么,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呢?这要看这一调查报告
(三)保密性问题
人类学田野调查中,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必须发生个人接触,而且在大多数情 13
况下,彼此的关系有可能变得十分亲密,因此保密原则在这类研究中尤为重要。
在研究开始之前,研究者就应该主动向被研究者许诺保密原则,告诉对方自己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曝露他们的姓名和身份,一切与他们有关的人名、地名和机关都将使用匿名,必要时还应该删除敏感性材料。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也要注意不断提醒自己,不要因为与被研究者关系密切就可以随便向他人提及他们的情况。特别是当研究者不止一个人,而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又彼此相互认识的话,研究者应该特别注意不要在他人中间传播彼此的情况,并且告诫他们不要将彼此的情况告诉其他人。如果被研究者因为与研究者关系密切,暴露了一些自己品尝不会暴露的信息,过后又感到很后悔,研究者应该再一次向对方许诺保密原则,使对方放心。
事实上,研究者要做到完全为被研究者保密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比如在调查报告最后通常都有一个向相关人员致谢的部分,如果作者在这个部分明确列出了被研究者的名字,那么他们制造匿名的奴隶就会前功尽弃。因此在撰写这个部分之前,研究者需要与被研究者事先商量好。
在研究报告中使用匿名在大多数情况下也许可以隐蔽被研究者的身份,但是有时候也是根本无济于事。比如,有的当事人声名显赫,只要提到有关信息,大家就都会指导这个人是谁。
其实,使用匿名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原则,应该视被研究者的意愿而定。在这里,尊重个人隐私与保密原则应该结合起来考虑。如果被研究者明确表示希望自己的名字被公众所知,那么研究者就不必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六、报告的行文
文体应当用白话文,力求简明通俗,并要有准确性、科学性和说服力。毛泽东同志指出过三个标吃即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所谓准确性就是指科学性和逻辑性而言,不要说空话,也不要说模棱两可的话。生动性,这也是和准确性与鲜明性分不开的。一本调查报告或一篇学术论文,如能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政治思想性,那自然就容易生动。但还有文章的写作技巧问题,属于艺术性方面的问题。例如怎样用字、造句,既要通俗、简练,又要生动活泼。这就需要在读书时,多下功夫,还要勤于写作,功到自然成。
关于标点符号的用法,要用得恰当。否则,会影响文章的准确性。
关于民族语汇、方言、土语或专门术语最好少用。如非用不可时,应加上国际音标的拼字法。还耍加上必要的解释或注释,一定要使读者容易看撞.
在引用旧文献时,要根据最通行的版本,查对原文,注明版本和页数。如果原文的文字难懂,最好译成白话文,然后在文内注明,参见原书集卷、某页,以明来历。在引用经典著作时,要根据最新的译本,也要查对原文,注明版本和页数。如系间接转引,就应注明,不要自炫渊博,欺骗读者。
引用档案材料和末正式出版的内部文件,需要特别慎重,注意保密问题。在引用材料时候,如发现有些名称或字句,对于少数民族带有污辱性,就要妥善处理。因为一切著作和文件,不论好坏,一切由引者负责。凡不利于民族团结的引文全不要引用。总之,这是一个政治水平和能否掌握政策界限的问题,同时也是写作技巧的问题。
最后,关于文体和风格的问题。除去注意每一篇文章的政治性和思想性之外,还要注意在文体和风格方面多多体会,多下功夫,久而久之,自然就有进步.
第二篇:科研方法
论文方向:网球运动在高校的发展情况、制约因素、未来的整体规划等等
文献出处:
1、《我国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的奥运效应研究》
出自《北京体育大学校报》,第33卷 第6期(2010年6月)
主要内容:根据我国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归纳了制约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 同时论述了高校开展网球运动的积极意义。在此基础上, 从网球运动课程建设、网球文化两个方面探讨了奥运会对中国高校网球运动发展所带来的效应。最后, 从网球教师队伍、网球运动基础设施、网球竞赛等四个方面详细论证了北京奥运会对我国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的促进作用。
2、《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网球理论课实施网络教学的实验研究》
出自《北京体育大学校报》,第31卷 第1期(2008 年1 月)
主要内容:将网络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网球理论课教学的实践中, 从而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的一些不足, 提高教学效果, 并逐步形成适合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网球理论课网络教学的实践基础, 为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网球理论课教学的改革提供的理论依据。
3、《高校网球选修课中不同类型教师教学效果的对比研究》
出自《北京体育大学校报》,第30卷 第9期(2007年9月)
主要内容:从体育教学的角度, 对高校网球选修课中不同类型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 并提出解
决问题的对策。
4、《普通高校网球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出自《北京体育大学校报》,第30卷 第12期(2007年12月)
主要内容:提出了高校网球课程应建立多样化系列课程体系,实现网球课分级教学、分级评价、分
级确定学分、网球文化课程学习、网上学习、课内外一体化等网球课程改革方案及实施办法。经过实践表明,新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形式对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养成锻炼习惯效果明显。
5、《浅谈网球运动的体能训练》
出自《北京体育大学校报》,第30卷(2007年11月)
主要内容:网球项目的运动特点,网球运动力量训练、速度训练、柔韧训练的方法。
6、《非体育专业高校提高网球教学质量的思考》
出自《北京体育大学校报》,第28卷 第9期(2005年9月)
主要内容:对非体育专业高校现行网球教学中的场地、师资力量、教材及开课状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应采取扩大网球场地数量、强化现有教师能力、研制适合高校的网球教材、积极开展课余网球活动、加强网球教学科研等措施,以期为提高高校网球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7、《网球初学者熟悉球性的练习方法》
出自《上海体育大学校报》,第23卷 第1期(1999年2月)
主要内容:由于受条件的局限性,在高校网球课教学远不及三大球篮、排、足那么普及,学生们
对网球技能及其知识了解甚少。对于初学者来说,熟悉球性也就成了教学中必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作者总结的几种熟悉球性的练习方法有:原地练习法、移动练习法、空中对击练习法、比赛练习法、换方向练习法。
8、《我国普通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出自《沈阳育学院校报》,第24卷 第1期(2005年2月)
主要内容: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文献法,从网球教学、课外活动、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等方面,分析我国普通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并提出应当从组织管理部门入手,加强对高校网球运动的重视、投入和调动,加强各高校间网球运动的交流,不断提高和加强网球教师业务能力,积极探索出一套符合高校特点的培养网球运动员的思路和方法,推动我国高校网球运动快速发展。
9、《构建多样化内容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深圳大学网球教学俱乐部教学内容》
出自《体育与科学》,第22卷 第1期(2001年1月)
主要内容: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和相关理论依据,在网球教学俱乐部教学里融入了多媒体、排球、羽毛和健身等技术和知识进行网球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在本专项学习里不仅较快地掌握了本专项的体育知识。与此相关的项目的知识都能在短期内接触或掌握得到。此种教学方法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加快了学生掌握各门体育知识的进度,对学生今后从事终身体育活动有极大的帮助。
10、《试论高校网球教学与训练中运动损伤的预防》
出自《读与写(教育教学刊)》,第4卷 第12期(2007年12月)
主要内容:网球运动是一项深受高校学生喜爱的运动,但参与者如不注荨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技术
动作的规范性,常会发生各种运动损伤。因此,加强运动损伤的预防,使大学生们掌握自我保护和预防方法,很有必要。
11、《试论我国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分析》
出自《网络财富·理论探讨》,(2010年5月)
主要内容: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
果表明:当前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网球运动在保障条件、课内外开展、竞赛现状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对推动网球运动在高校持续、健康、有序地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2、《我国高校网球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出自《中国体育教练员》,第23卷 第2期(2007年)
主要内容:分析我国高校网球高水平运动对的建设情况,针对处在的问题提出:从组织管理部门
入手,加强对高校网球运动的重视、投入和调动;加强各高校间网球运动的交流,不断加强网球教练员的业务能力;积极探索出一套符合高校特点的培养网球高水平运动员的思路和方法,推动我国高校网球运动快速发展。
13、《大学生网球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
出自《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第39卷 第6期(2005年6月)
主要内容:对从事网球运动的学生运动损伤的特征、部位、种类,以及损伤原因进行了调查。结
果发现,大学生网球运动损伤多以关节扭伤为主,集中在人体的腕、肘、肩及踝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动作错误和局部负担过重,同时提出了预防网球运动损伤的措施和建议。
14、《将快乐网球引入高校网球课堂》
出自《科技信息》,第21期(2009年)
主要内容:由于高校网球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实际困难,现有的教学方法不利于高校网球教学目的的实现,引入快了网球的理念,教学中引入快乐网球包括开设经典网球赛事欣赏课、以短式网球为入门教学、采用多种练习方式、指导纽组织教学比赛、改变考核标准等手段。
15、《高校课内外一体化网球俱乐部课程模式探索——大学体育网球选项课的研究与实践》出自《吉林体育学院学报》,第25卷 第6期(2009年)
在调查分析大学体育网球选项课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其它项目俱乐部的经验,结合网球运动的特点,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网球俱乐部课程模式。对课内外一体化网球俱乐部课程模式的组织框架、目标体系、教学范畴、管理模式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梳理。通过实践探索,证明它符合当前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是较为理想的课程管理模式。
16、《网球教学方法论》
出自《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第18卷 第6期(2004年12月)
主要内容:方法论是一门帮助教师更好地达到为某一节课所预定的教学目的的科学。网球教学方法
论是一门为学员达到预定的学习目的而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就网球教学中的教学类型, 凡是方法等作了详细论述, 并提出个人网球教学的认识与观点。
第三篇:科学素养和科研方法
科学素养和科研方法
一、单选
1.(A实践活动)是在各种各样的科学共同体中进行的,它本质上是共同体的产物。2.(A科学研究方法)是在人们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研究中所采用的各种手段和步骤。3.(A代表会议)是指针对某一研究领域中的一些重点问题,召集一些相关的代表而举办的学术会议。
4.(B黑箱)是指那些人们暂时无法打开或不允许打开并且也无法直接观测其内部结构,只
能从外部输入和输出来认识的系统。
5.(D团体定期会)是指学术团体定期组织的主要由本学术团体成员参加的会议,会议周期
短的为半年,长的为一年或两年不等。
6.(A信息方法)是现代通信理论、控制论、自动化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现代科技的综
合运用。
7.(C反馈控制方法)是利用反馈的手段,对系统进行控制调节,以增强系统稳定性或实现
系统目标的方法。
8.(D林奈)在制定生物分类系统的过程中,创立了分类方法,开创了生物分类学,促进了
生物进化思想的形成。
9.(B社会现实的需要)不断地给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新的课题。
10.(A阿基米德)第一次把试验的经验研究方法和几何的演绎推理巧妙地结合起来,建立
了著名的杠杆原理。
11.报刊论文和(B图书专著)共同构成了社会研究的最主要的两大信息源。12.巴门尼德、柏拉图等人的研究为(A亚里士多德)创立形式逻辑体系奠定了基础。
13.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一类系统是指(A灰色系统)。
14.查阅建国后的报刊资料,可以利用(D《新华日报》)。
15.从阅读报纸、书刊或其他途径得来的少量信息出发,加上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识和相关知识,运用一系列假设性、创造性的演绎推理,导出一系列结论,然后在实践中加以证实的方
法,这是指(C信息推理术)。
16.从根本上讲,科研课题的产生来自于实践与理论的(D矛盾)。
17.“重复别人的,不搞创新,盲目立项,甚至专门跟着别人后面模仿”的行为属于(A科学研
究的低水平重复)。
18.对逻辑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他的著作《论逻辑》中研究了归纳的人是(A德谟克
利特)。
19.对《红楼梦》进行词频分析,以了解曹雪芹的语言风格和高鄂的语言风格的区别以及他们所代表的时代色彩,这是采用了(A内容分析法)。20.对于长篇小说的分析不宜采用(B文字结构分析)。P247 21.对于学术论文的客观检测,历来一向沿用传统的(D等级定性方法)。这种笼统的模糊印象式方法难以科学地精确地反映出不同个性的论文的差别,既不利于识别人才,又很难发
现具体问题。
22.当前的科学技术发展,呈现高度分化,又趋于一体化的态势,(A多学科交叉)贯通已
成为一种普遍的趋势。
23.读了《元好问全集》,发现收有他的小说集《续夷坚志》;而查遍于各种文学史、小说史、论文索引,都没有发现对于这部小说集的论述。这时可细读原著,如认为确有一定价值、地位,应予表出,这属于(D建设性研究)。
24.恩格斯曾经指出:方法是研究对象的“(D类似物)”。
25.20世纪60年代我国大庆发现石油,当时这是国家机密,严禁外传,但日本人却通过对我们报纸所发的有关石油会战的新闻报道和图片分析,加之他们拥有的我国东北的文献资料,从而推断出我国正在何处开采石油、开采量有多大等重要情报。这是采用了(C信息推
理术)。
26.方法(Method)与方法论(Methodology)在(A认识论)上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
27.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A力)。
28.规范高校教师、教授的学术行为真正有力的措施是(C净化学术环境)。29.个人利益服从(B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科研人员必备的思想品德。
30.公理方法的产生导致了科学史上第一门理论形态的科学——(B欧几里得几何学)的产
生。
31.灰色系统方法中,通过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的几何图形进行比较分析是指(D直观分析)。
32.灰色线性规划法中的线性规划是(D运筹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33.进行科研课题选题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特长选题,这里所谓特长,是指(B在科研方面
所具有的优点)。
34.决定人的能力发展的因素是(D后天因素)。
35.将知识信息印刷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的文献是指(A印刷型文献)。
36.科研后期为材料整理阶段,下列各项,不属于该阶段主要任务的是(D课题研究方向的制定)。
37.科研道德不仅具有协调人与人、个人与群体的关系的作用,并且还具有协调(A人与自
然)的关系的作用。
38.科研的客观条件中,(D资料)是最重要的条件。39.科研人员提高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D科研创新实践)。40.科研人员道德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指(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1.科研人员成长和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巨大的精神力量,是攻克科研尖端课题的强大的精
神支柱,这是指(C高尚的道德修养)。
42.科研选题包括确定研究(C方向)和选择研究课题两个方面。43.科研课题的选题一定要从(C自己的实际条件)出发,不可好高骛远。
44.科学素养重视(C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45.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在(A实践)中逐渐创造发展起来的,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完善。
46.科学教育的总目标是(D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人)。
47.科学方法可分为三个层次:各门自然科学中的特殊研究方法,各门自然科学中的一般研究方法和普遍性的哲学方法。各层次方法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是不同的。在科学方法的三个层次中,重点是(A第二层次科学方法论和第三层次领域特殊研究方法)。P84 48.科学研究立足于文献资料和(A经验事实)。
49.科学社团是科技人员按照专业领域联合起来形成并经过必要的程序在政府有关部门登记的法人团体,下列不属于科学社团分类的(D学科性科学社团)。P11 50.林兴宅以系统方法研究鲁迅的《阿Q正传》,较成功地解开了复杂的阿Q形象之谜,是
运用了(B移植法)。
51.论文答辩是(B定量检测法)的必不可少的程序。
A主管检测法C定性检测法D以上都不对
52.李正民借鉴熵定律和耗散结构理论研究文学发展规律,提出了“文学散化律”和中国古代文学史分期的新见解,是运用了(B移植法)。
53.“In conclusion may I repeat...”是属于国际学术会议的(D结束语句)常用语。54.“I would answer your questions as follows...”是属于国际学术会议的(D答复
语句)常用语。55.“In our paper, we proposed a new method(novel structure)...”是属于国际学
术会议的(C内容语句)常用语。
56.马克思的经济学著作(C《资本论》),深刻阐明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危机的不可克服性、周期性,指出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的真理。
57.目前文献检索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A利用检索工具书查找法)。
58.目前,在一般系统方法中的(B黑箱方法)已成为进行系统辨识的理论基础。
59.《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颁布实施的第一年是指(D2006)。
60.人的高尚道德品质来源于(A社会实践)。61.人的自信心来源于崇高的(A理想)。62.人类最早的研究方法是(D观察法)。
63.人的认识、意志、信念、自信、向往和理想、目标、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总称
是指(D心理素质)。
64.人从本质上讲,是(D自然动物)。
65.若要使论文写得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必须要使全文有一条贯穿线,这就是论文的(A
主题)。
66.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变化所导致的部分或整个生物群体遗传物质的一系列
不可逆转的改变,这是指(B生物进化)。
67.实验设计的首要原则是(A对照性原则)。除了受观察处理因素外,其他影响效应指标的一切条件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应尽量相同,要有高度的可比性,才能排除混杂因素的影响,对试验观察的项目做出科学结论。
68.实验对象即受试对象,受试对象的选择十分重要,对实验结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下列不可以成为医学科研的受试对象的是(D无机物)。
69.上要对学校、科研院所负责,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及学生的实习实训工作;下要注意提高全系教职工、科研人员的综合素质,创造各种学习进修、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机会。这是指(B
系主任)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70.提纲的格式一般类似于(B文摘),要把重点、结论等内容分条列出。
71.推动了人类道德的变化的第一生产力是指(B科学技术)。
72.“This report contains...,first,...second,...;finally,”是属于国际学术会
议的(B导言语句)常用语。
73.通过编码将文字和图像等转换成二进制数学代码,记录在磁带、磁盘、磁鼓、光盘等载体上,利用时再通过计算机将其转换成文字或图像,供人们阅读,这是指(C机读型文献)。74.通过对文献中的词、短语、概念、主题、字符、句子、段落、人物等进行量的分析,从而比较精确地揭示文献的内涵及其传播的信息的实质的一种方法,这是指(A内容分析法)。75.通过源于实际而高于实际的科学抽象,在科学思维中完全排除次要因素的干扰,使研究条件达到或接近理想化程度进行研究的方法是指(D理想化方法)。
76.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是(D元素)。
77.为了避免论文抄袭剽窃或捉刀代笔的可能性,定量检测法只能反映论文的水平,却无法确认作者的真实性,所以(A论文答辩)是必要的。
78.完成方案设计后,就进入了具体实施过程。方案设计一般包括理论型和(D实验型)两
大类。
79.“文献”一词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早在我国(B春秋)时期就出现了。
80.我国的科学教育与国外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应该改进和加强(D技术教育)。81.我国宋代著名学者(D朱熹)曾指出:“读书有疑,所有见,自不容不立论。其不立论
者,只是读书不到疑处耳!” 82.我国学者邓聚龙教授继20世纪60年代发表的“去余控制”理论后,在80年代初正式提出的利用数学模型来处理和研究信息不完备的实际问题时所提出的方法,这是指(A灰色系
统)理论。
83.狭义的素质是指人的生理上先天形成的特点,又称为天赋,主要是指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等的特点,其中(D脑)的特点尤为重要。84.下列选项中,(C一次性)不是科研不正之风的特征。85.下列属于文献调查方法的选项是(C选题具体化方法)。86.下列哪一项不是研究设计的原则(D唯一性原则)。
87.下列物质中,最为微观的是(D夸克)。
88.下列哪一项不是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终身教育的支柱(D学会生存)。
89.下列各项中,(A开场语句)是国际学术会议的常用语。90.下列各项中,不是学术会议报告一般步骤的是(B阅读全文)。
9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读书笔记形式的是(A全文)。92.下列各项,不属于专利申请类型的是(A食品专利)。P190 93.下列所列理论中,不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相继诞生的一系列新兴的学科的是(D戏剧
创作论)。
94.学术论文写作的最主要的基本步骤,需要占用总时数的约三分之二,这是指(A集资料
和拟初稿)。
95.学术论著个性和风格的形成,需要研究者有敏锐的艺术感受力,这是(D文学研究)的前提。
96.信息(information)作为一个科学概念被正式地、明确地提出并经系统的研究,开始于(A
申农的信息论)的产生和发展。
97.学会会议报告的撰写提纲的目的是(C为听者提供关键信息)。
98.选题方法中的移植法最早是(B自然)的科学方法。
99.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科学知识体系的理论化设想,并创立了相应的逻辑工具——(C公理
方法)。
101.用(C比较法)选题,首先要注意确认属于同一种类或同一条件、同一关系。102.用字母符号表示未知数的值进行运算,求解各种代数方程是代数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这
是指(C代数)。P8 103.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而撰写的原始文献,如期刊论文、研究报告、学位论文、政府出版物等,这是指(A一次文献)。
104.以数学理论为工具进行数学研究的方法是指(B数学方法)。105.以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被称为(D科学方法论)。
106.营造学术氛围的直接方式,也是最能取得立竿见影效果的一种方式,是(D学术讲座)。107.由于计算机一般不能识别原始文献资料,利用计算机处理文献信息时,必须把有关文献资料转换为数字的形式——这种过程就叫做(B编码)。
108.一般而言,课题研究中的很多成果是以(C科研论文)的形式推出的。P190 109.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如何,全凭(B精神)塑造。110.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指(A创新)。P37 111.运用数学分析,处理和概括与研究系统相关的经验材料,得到反映对象的定量关系和运动规律的数学表达式或具体算法,然后结合系统所处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对数学模型求解,并对求得的数学解进行深入的、符合实际的讨论,以作出评价和解释,形成对问题的判
断和预见。这是指(D公理化方法)。112.由学术机构组织的、旨在对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大家共同关注或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进行广泛学术交流的研讨形式,其目的在于为同行学者提供一种集体研讨、充分表述个人观点一起共同提高的机会,这是指(D学术会议)。
113.要使统计量(样本指标)代表参数(总体指标),除用随机抽样方法缩小误差外,重复实验是保证实验结果可靠的另一基本方法,这是实验设计的另一基本原则(C重复性原则)。114.研究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诗,应采用(B心理批评和形式批评模式)分析方式。115.运用数理统计学理论和方法来进行设计,以减少抽样误差和排除系统误差,这是指(C
统计学设计)。
116.在中国,早就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俗语,这说明人们对(D合作意义)的认识源远流长。
117.在激励机制中,(C物质激励)具有重要的、主体的作用。
118.在学术上形成了独特风格并且取得重要成就的研究群体是指(D科学学派)。P11 119.在研究设计中要注意尽可能地在研究设计中采用新观点、新概念、新方法及新技术,特别要注重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是遵循了(B创新性原则)原则。
120.在研究天文学、物理学并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创立了近代实验方法,并把数学方法运用于科学研究中,开创了近代科学的数学化进程的人是(D伽利略)。
121.在实验研究中,不仅要求有对照,还要求各组间除了处理因素外,其他可能产生混杂效应的非处理因素在各组中(对照和实验组)尽可能保持一致,保持各组的均衡性,这就是(B
随机化原则)。
122.作为一种理解性的阅读,它不仅要求深入地、正确地理解文献的精华部分,掌握作者的真实意图,而且还要求研究人员能够恰如其分地对文献予以评价,这是指(C精读)。123.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指(A道德)。124.作为理论论据的有权威性的资料,如马列经典著作,这是指(A理论性资料)。P237 125.足资参考的著作和论文是指(B学术性资料)。P237 126.正确的研究方法对于科学技术研究而言,就是确定正确的(B研究路线)。127.昼夜交替和季节变换与(A地球围绕着太阳作周年运动并且自转)有关。
128.周先民用心理分析方法来解释李商隐的“无题诗”,揭示了前人所未道的深层心理奥
秘,是运用了(B移植法)。
129.在实践中,中国战国时期秦国太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和中医的辨证施治之道,都是运用(C系统观点)的最好例证。
130.中药种植中培育品系的研究将(D药用植物)列为受试对象。
131.选题时,要从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寻找(A薄弱环节)。
二、多选
1.比较世界上一些国家的科学教育目标,我们可以看出(ABCD)。P18 A科学教育的共同特点是采用综合课程的形式,重视对科学技术的性质的理解,重视基本概念和原理,重视对事物的联系的认识B注重对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C强调学生运用科学的能力,包括对待科学的态度、价值观、判断力、审美意识,对科学方法的运用,对社会问题正确的判断和解决的能力D学生的发展及潜能的发挥,包括自主性的形成、个性的发展
2.从事科研创新工作,要有一个善怀疑的头脑,善于求异,它包括(ABCD)。P37 A不盲从B不迷信C不唯上是从D不唯书权威是从
3.从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寻找薄弱环节,可以从下列(ABD)等方面考虑。P117 A其成果有无不完备、不深入、不妥当之处B某学科领域中,哪些问题尚待解决C在已解决的问题中,有哪些问题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补充或修正D当前学术界有较大争议的主要
问题是什么
4.从哲学角度看,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按其普遍性程度可分为的三个层次是(ABC)。
P80 A各门自然科学中的特殊研究方法B各门自然科学中的一般研究方法C各门自然科学中的普遍性的哲学方法D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孤立研究方法 5.从制度层面加强科研道德建设的举措有(ABCD)。P54 A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规范B强化知识产权管理,鼓励原始性创新
C改革人才管理制度,促进科研道德建设D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学术管理和评价机制 6.当课题接近结束时,主要的工作是填报项目结题报告,结题报告的要点有(ABCD)。P184 A根据课题任务指标,对比阐述任务完成情况B以表格或图示提供具体数据,附录相关证明 C对研究成果的分析和讨论,重点阐述创新点D对研究成果的评述,包括先进性、存在的问
题及展望
7.道德的种类繁多,概括起来,分为(ABCD)等等。P27 A社会公共道德B个体道德C职业道德D科研道德 8.第二次产业革命的主要特征是(ABCD)。P9 A电力技术B通信技术C化工技术D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9.对学习科学研究方法的过程,以下论述正确的是(ABCD)。P108 A学习科学研究方法的过程是一个对已有知识和以往研究历程的反思过程B学习科学研究方法的过程是一个分析、分类、归纳、关联已有知识的创造过程C学习科学研究方法的过程是一个学习、掌握新方法的过程D学习科学研究方法的过程是一个开拓思路、启发思维的过程
10.对于论文的检测,从主观检测角度看应该注意的是(ABCD)。P248 A对论文的各个环节如标题、论点、论据、论证过程、结论等逐一进行检验B对论文的表述形式进行检验C对论文的语言、文字、标点符号进行检验D以上都对
11.概念推演的过程可分为(ABCD)等几个阶段。P132 A借助术语分析对课题涉及的术语内容有了准确的认识后,研究人员就要寻找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术语的那些具体概念B对上述具体概念的概念特征进行分析,进一步展开课题所涉及的术语的内容
C对具体概念的经验特征进行分析,使其具有可操作性D以推演为依据,搜集资料,经过分析加工后,再从较高的水平上返回原有的术语,以修改、充实和发展所研究的概念 12.个性特征的建立的基础是(ABCD)。P241 A气质B性格C兴趣D爱好 13.广义的素质包括(ABCD)。P36 A遗传素质B身体素质C文化素质D道德素质
14.根据文献加工的层次与深度来划分,文献信息源主要()。
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四次文献
15.根据文献载体的形式分类,文献信息源主要包括的类型有(ABCD)。P133 A印刷型文献B缩微型文献C机读型文献D视听型文献 16.国际学术会议的广域性类型的代表有(ABCD)。P254 A国际光学工程学会B光通信国际会议C光电通信国际会议D亚太光通信会议 17.国际学术会议是一种学术影响度较高的会议,它的基本作用有(AB)。P256 A交流作用B启发作用C引导作用D以上都对 18.国内外学术会议的参会要点有(ABCD)。P264 A成果突出、创新性强是参会的基础B提纲简明、准备充分是报告的前提C句法准确、语言流畅是必备的技能D听懂提问、认真回答是负责的态度 19.国际学术会议常用语较多,其句法视不同场合灵活多变。下列属于国际学术会议常用语的是(ABCD)。P265 A开场语句B导言语句C内容语句D结束语句
20.国际学术会议的基本功能有(AB)。P256 A对学科发展的引导功能B对学术成果的承认功能C对学术的净化功能D对学术的垄断功能 21.几何学主要研究(AB),通过用少量的几何图形和相应的符号表达式来描述立体图形。
P8
A空间B形状C数字D加减乘除 22.鉴别文献的方法主要有(ABCD)。P153 A可以把不同研究人员关于同一主题的资料用同样方法收集起来加以比较,以验证它们是否
一致及其差异大小
B可以把不同研究人员利用不同方法、经过不同的途径所收集的关于同一研究对象的资料加以对比,相互印证,以鉴别其全面性与可靠性
C可以分析和研究与文献有关的原始记录,如观察记录、实验记录、访谈记录、回收的问卷
等,从中发现问题,鉴别真伪
D可以把同一文献的不同版本或同一主题的相关文献加以比较,以鉴别文献信息的全面性和
可靠性
23.检验论文的标准是(AB)。P248 A要符合国家规范B准确、鲜明、精要C主题明确D以上都对
24.具体地说,阅读文献的技巧包括的内容有(ABC)。P150 A侦察B浏览C精读D略
读
25.举行论文答辩,对论文作者的提问可从以下(ABCD)等方面提出问题。P249 A针对论题和论点的B针对论证方法的C针对论文中精彩之处的D针对论据的
26.科学的本质是指(ABC)。P3 A科学是一种认识活动B科学是理论化的知识体系C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D科学是一种理论
精神
5.科学精神是对()的提炼和升华,也是值得现代人普遍追求的价值理想和行为准则。
A科学态度B科学价值C科学规范D科学技术
27.科学精神是对(ABC)的提炼和升华,也是值得现代人普遍追求的价值理想和行为准则。
P5 A科学态度B科学价值C科学规范D科学技术
28.科学精神主要包括(ABCD)。A探索求真B理性思考C严谨实证D怀疑反思 P5
29.科学方法的研究对象是(ABCD)。P84 A介绍科学研究的哲学方法和思维科学方法B介绍系统方法,从全局的高度建立科学研究的总体概念C讨论一些具体领域的科学研究方法D介绍部分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30.科学方法是从科学认识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规律,下列属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普遍适用的方法有(ABD)。P82 A归纳法B演绎法C实验法D分析法 31.科学方法在科学技术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表现在(ABC)。P84
A科学方法是导致科学发现的有效手段
B科学方法是促进科学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强力催化剂 C科学方法是科学研究程序规范化和最优化的指南
D科学方法是认识世界的唯一方法
32.科学奖励的主要类型有(ABC)。P10 A建制承认B职业承认C荣誉性承认D经济性
承认
33.科学研究方法呈现出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BCD)。P101 A艺术美B科学美C和谐性
D简单性
34.科学研究方法的相互关系中,下列对低级简单方法和高级复杂方法的论述,正确的是
(ABCD)。P85 A越是高级复杂的科学,其适用的方法就越多,各种方法之间的关系也就越复杂 B在解决客观实际中的复杂问题时,必须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才能获得较
为满意的结果
C低级简单的方法是高级复杂方法产生、存在的基础 D高级复杂的方法又往往将简单方法包含在自身之中 35.科学素养核心的共同因素包括(ABCD)。P14 A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包括理解科学技术的性质、概念、原理、过程B对科学、技术、社会三者关系的理解C科学的精神和态度D运用科学技术解决日常生活及社会问题的能力
36.科研创新要有“六敢”精神,下列属于“六敢”精神的有(ABD)。P35 A敢想前人或他人未想过的研究课题B敢说前人或他人未说过的话 C敢于违背规律和真理D敢于和善于克服一切困难去探索真理
37.科研的客观条件包括(ABCD)。P116 A设备B经费C导师D资料
38.科研发展与道德进步的关系是(AB)。P30 A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道德的历史发展趋势有影响B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促进新道德规范的形成C道德的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D道德的发展具有依赖性
39.科研不正之风的特征有(ABCD)。P49 A以追逐名利为目的B独立性与裙带性并存C具有极大的潜伏性、隐蔽性D具有顽固性和反
复性
40.科研道德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概括起来主要有(ABCD)。P32 A教育功能B激励功能C凝聚功能D辐射功能 41.科研道德失范现象产生原因有(ABCD)。P50 A利益驱使是科研不正之风产生的直接动力B官本位思想的诱导及其后果C学术评价制度不尽合理是科研不正之风的诱因D学术批评与监督机制不健全为科研不正之风容留了生存
空间
42.科研工作者若要敢于在科研领域顶天立地,需要十四种心理素质,下列选项属于这十四
种素质之中的有(ABC)。P37 A要有崇高理想B要有浓厚的和强烈的创新意识C要有不断求异的心理D要有敢于违背规律
和真理的精神
43.科研前期为课题准备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有(AC)。P176 A科研资料的收集B科研选题的方略C文献阅读D整理出研究思路
44.科研人员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有(AB)。P28 A爱国主义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职业道德D科研道德
45.科研设计主要是为了保证科研结果具有以下(ABCD)等几方面的性质。P160
A有用性B独创性C可重复性D经济性
46.检验论文的标准是(23)。A要符合国家规范B准确、鲜明、精要C主题明确D以
上都对
47.科研资料的收集方式有(ABCD)。P176 A平时对有关文献的收集积累B根据某一专题进行的文献检索和收集 C从论文、综述或专著中引用的文献目录D通过其他方式寻找有价值的资料
48.论文的表述形式包括(ABCD)等方面。P248
A表述B描述C论述D风格 49.论文的表述形式中的表述是指对论文(ABCD)等方面的安排。P248A结构B重点C层次
D布局
50.论文的表述的要求是(ABCD)。P248 A一般以详写和略写的区别来突出重点B总体结构要求比例合理,具有形式美C各段落之间的层次关系要一目了然D检验的标准是逻辑性
51.美国的福斯特、维克多和凯沃夫提出的科学教育目标的特点是(AB)。P16 A把如何学习科学纳入科学教育的目标B强调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
C规范学生的思维D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
52.内容分析法中的内容分析最关键的一步是对内容进行定量处理和计算,以下属于定量处理方法的是(ABC)。P149 A统计各类别在文献中出现的频率B统计分配给某一类别的篇幅量C各类别所展示的详尽程度D统计抽样误差
5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道德行为规范要求科研人员有()表现。
A为人民的科研事业刻苦学习B努力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C对祖国和人民的事业要有主人翁意识和历史责任感D创造性地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
54.确定科研课题选题的原则有(ABCD)。P113 A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题B根据社会需要选题
C根据学术价值和科学发展趋势选题D根据自己的特长选题
55.确定科研课题,一般应从(BCD)等方面考虑。B可行性C科学性D必要性P113 56.实验效果即实验效应,其内容包括实验指标的选择和观察方法两个部分,指标选择的要
求有(ABCD)。P170 A指标的关联性B指标的客观性C指标的灵敏度D指标的特异性 57.术语分析一般包括几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它们是(ABCD)。P131 A对与课题有关的术语及其相应的概念进行有目的研究
B通过词源分析搞清特定术语的来龙去脉
C将课题所涉及的一组术语联系起来,研究术语及其所表达的概念
D依据前几阶段获得的新资料,对照选题阶段所做的假设和推测,给每个概念以准确的、具体的表述,从而使选题阶段的模糊表述明朗化
58.“数学实验”过程主要包括(ABC)等几个步骤。P226 A建立描述系统行为的数学模型B将数学模型转化成能用计算机作数值运算的形式,并依据初始条件,使模型在计算机上运转C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D对实验对象进行调查 59.团结合作精神受人的(ABCD)等多种因素所规定和制约的稳定的意识倾向,是一种优秀的思想品德。P64 A知识B品德C修养D能力
60.为建立逻辑方法论做出了理论贡献的科学家有(ABC)。P87 A泰勒斯B亚里士多德C德谟克利特D伽利略
61.为了达到高效、快速和经济之目的,实验设计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BCD)。P171 A对照性原则B随机化原则C重复性原则D典型性原则
62.为了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应该发挥表率的良好作用,具体表现是(ABC)。P62 A系主任的带头作用B学科带头人的动态激励作用C各级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的示范作用D学生的带头作用
63.为了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应进行的人文导引的内容有(ABC)。P60 A开展教研活动B开展校园、院所单位文化建设C举办学术讲座,参加学术会议D以上都错 64.围绕选题搜集的有关资料主要有(ABD)资料。A理论性B学术性C科学性D材料性
65.文献调查法的主要优点是指(ABC)。P129 A它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从古今中外的极其广泛的文献中搜求、提炼与课题有关的知识信息B它所获得的知识信息一般比较系统、客观、真实、准确和可靠C它可以达到低花费、高
效率的效果D它提供的信息是完全准确的 66.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包括(ABC)。P138 A利用检索工具书查找法B参考文献查找法C分段查找法D分节查找法
67.系统分析的方法主要应用于各种组织的或自组织的系统。组织的系统也叫他组织系统,可以划分为(BCD)。P211 A彩色系统B黑色系统C灰色系统D白色系统
68.下列对系统的论述,正确的是(ABCD)。P199 A从内容上看,所有的系统都是由要素组成的整体B从构成方式上看,所有的系统都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C从作用方式上看,所有的系统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总是处于一定的外部环境之中D系统的构成要素、存在方式、演化机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规律,在系统科
学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揭示
69.下列对于爱国主义道德规范说法,正确的是(ABC)。P28 A爱国主义道德规范要求科研人员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强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激励人们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不怕流血牺牲B爱国主义道德规范要求科研人员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关系C爱国主义道德规范是科研人员事业成功的巨大推动力D爱国主义道德规范要求科研人员杜绝一切个人利益
70.下列对于科学方法特性之一——构成独立学科的论述,正确的说法是(BCD)。P101 A科学方法是科学认识的唯一工具,直接为科学认识服务B在科学认识过程中,科学仪器是科学认识的“硬件”,而科学方法则是科学认识的“软件”C科学方法论除了研究各个学科领域的具体研究方法外,主要研究具有指导性的、超越具体学科领域的普适性研究方法D今天,对于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已成为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对于推动科学技术研究的进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71.下列方法中,属于科学的方法的是(ABCD)。P15 A分类法B比较法C对比法D试错
法
72.下列自然资源能够提供能量的有(ABCD)。P7 A石油B煤C太阳能D天然气 73.校园、院所单位文化建设的措施有(ABCD)。P60 A要把风气建设与学术氛围培育有机地结合起来B要通过教风建设来增强学术氛围C强学风建设,培育教职工认真做学问的良好风气D进一步强化学术道德建设,营造崇尚创新、探求真知、宽松和谐的学术研究氛围 74.写作学术论文时,从方法方面的考虑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法应该做到(ABC)。P247 A要认清每种方法的利弊B要力求选择能使主客体实现最佳结合的方法C要注意方法的综合运用和移植、改造、创新D要选择一种方法并且绝不改变
75.写作学术论文时,应该从(ABC)等方面考虑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法。P247A主体B客体
C方法D爱好
76.信息方法的确立,使人们从以物质和能量为中心的传统研究转变为以(ABC)为中心的现代科学研究的观念。P205 A信息B能量C物质 77.信息方法可综合运用于(ABCD)等现代科技。P205 A现代通信理论B控制论C自动化技术D电子计算机技术
78.信息推理术包括以下(ABCD)等几个有序的步骤。P146 A获取信息B异质结合C由极少的资料、信息开始推理,充分发挥自己想象能力,敢于大胆地推测D对推测进行检验和证实
79.修改学术论文应做到(AB)。P240 A从大处着眼,检查论点是否正确B从行文角度检查,如论述的顺序、各部分结构的比例、语言方面的问题等C检查论据是否可靠、充足或多余D检查论证过程是否合乎逻辑,是否严
密
80.选题方法中的综合法,此类选题大致可以分为(CD)两类。P120 A研究B调查C述评
D综述
81.学会会议报告提纲的形式一般有(ABCD)。P260 A摘要式B文摘式C论文式D条列式
82.学术会议报告的提纲撰写要突出主要研究成果,其要点有(ABCD)。P260 A语句的逻辑性B内容之间的关联性C图表的说明D结论的印证
83.学术会议报告要点包括(ABCD)。P260 A报告准备B撰写提纲C讲前演练 D会上报告
84.学术垄断的主要表现有(ABC)。P48 A唯我独尊,排斥他人学术观点B科研项目垄断C借助自己的学术权威,为自己、亲属或他人谋取学术名誉、文化资本和社会地位D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 85.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应注意的事项是(ABCD)。P108 A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为指导B学习科学技术发展史C学习积累人文知识D跟上现代科
学技术发展的步伐
86.学校和科研单位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的途径和方法有(ABC)。P58 A制度激励B研讨会制度C学术活动制度D法律制度
87.下列对于科学方法特性之一——构成独立学科的论述,正确的说法是(70)。A科学方法是科学认识的唯一工具,直接为科学认识服务B在科学认识过程中,科学仪器是科学认识的“硬件”,而科学方法则是科学认识的“软件”C科学方法论除了研究各个学科领域的具体研究方法外,主要研究具有指导性的、超越具体学科领域的普适性研究方法D今天,对于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已成为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对于推动科学技术研究的进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四篇:教育科研方法
1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认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2教育研究方法的道德原则1.不容许“强制”:要征得研究对象同意。2.不容许“证伪”:不能以损害研究对象为代价。3.不容许“失责” :尊重研究对象的权益,否则就是失职。4.不容许 “练手”:研究人员要经过专业训练。3教育观察法是研究者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系统、连续的考察、记录和分析,从而获取事实材料的教育研究方法。4分层抽样:将总体按某一标准分成若干层次或类别,然后以各层或各类在总体中所占比重按比例随机抽取样本5无关变量:是指与特定研究目标无关的非研究变量,即除了研究者操纵的自变量和需要测定的因变量之外的一切变量,是研究者不想研究但会影响研究进程的需要加以控制的变量自变量就是通常说的实验变量(实验因素或实验因子)。它是在实验中有计划地设置或改变的因素。它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变性因变量是由于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的结果或造成的影响的因素,是一种结果变量。6 课堂观查:是指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7 定向假设:在陈述中示意假设结果的预期方向,指出变量之间差异的特点和倾向8 教育实验研究: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认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所研究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是各类研究中唯一能确定研究因果关系的研究9等距抽样:总体中的所有个体按某一顺序排列编号,然后依固定的间隔抽取样本10 机体变量:机体变量指个体的生理特征,如个体的性别 年龄 身高 体重 血型 体型等,也包括机体的心理特征定性课堂观察:研究者依据粗线条的观察纲要,在课堂现场对观察现象作详尽的多方面的记录,并在观察后根据回忆加以必要的追溯性的补充与完善,观察结果的呈现是非数字的,分析手段是质化的12 虚无假设:是推测某种不存在的无倾向的关系的假设,指向中性的无差异的无区别的事例13教育实验研究法:是通过对某些影响实验后果的无关因素加以控制,有系统的操纵某些实验条件,然后观测与这些实验条件相伴随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特点:能够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能够有目的的控制变量14 教育行动研究:是教育领域适合于时间工作的开展的应用研究,强调以工作在学校第一线的基层教师为研究主体。四个环节1问题(明确问题、分析问题)2.计划3行动4反思15教育调查研究是在科学方法论理论指导下,围绕一定的教育问题,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有关的事实材料,从而作出科学分析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教育实践研究方法。16问卷调查是研究者把研究问题设计成若干具体问题,按一定的规则排列,编制成书面的问题表格,交给被调查者进行填写作答,然后收回整理、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17访谈调查法就是研究者寻访、访问被调查者,并且通过与其进行口头谈话来收集资料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
18教育实验法就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以影响改变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内在效度是实验者所控制的实验变量对因变量的真正影响程度,是实验结果揭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准确程度。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历史(偶然事件);成熟;测验;测量手段;统计回归分析;被试的选择差异;被试的流失;取样与成熟程度交互作用。外部效度指实验结果的可推广度。具体说来,就是指一项实验的发现能应用于被研究对象以外的个人和环境的程度。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有四个:(1)测验的交互作用。(2)抽样偏差和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3)实验安排的负效应。(4)多重处理干扰。19个案研究法是指以一个特殊的个体(教师或学生)、典型的教育事件或教育团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整理、分析与该研究对象有关的一切资料,来探究某种特殊情况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揭示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帮助措施,促进研究对象改进和良好发展的研究方法。20教育研究成果是在进行教育类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方法,经过智力加工而产生的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社会价值或经济价值,并被同行专家认可的知识体系、方案或产品。分类教育研究报告、理论研究报告、综合性研究报告
第五篇:科学研究及其科研方法
科学研究及其科研方法(上)
在讲课之前我们对专业技术人员做这个界定,通俗地讲专业技术人员就是搞专业搞技术有职称的人,那么我们国家的法律法规对专业技术人员做了一个专门的限定,它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就有这么一个界定,说是依照国家人才法律法规,经过国家人事部门全国统考合格并经国家主管部委注册备案,颁发注册职业证书,在企业或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技术人员及其具有前述职业证书,并从事专业管理工作。那么这批人员他们又在1983年以前没有资格考试之前他们主要是通过评定的方式取得专业技术职称,而在84年以后这两条路并举,一个就是可以考取国家职业资格,具有专业技术的职业证书,比如说会计师、经济师等等。也有一大批继续实行的是职称评定的这种制度,像教授系列、研究员系列、正公司系列,编辑系列等等都是实行了一种考试和职称评定相结合的这么一种方法来确定。
为什么我们专业技术人员要学习科研方法和论文写作?我觉得首先我们要从科研方法本身来认识。可以说科研能力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最集中的体现,而科研的方法应该是科研能力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我们专业技术人员来讲谁都离不开学习和使用科研方法,可以说对于国家来讲培训和提高科研方法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国家创新工程,增强国际科技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举措。而对于我们专业技术人员来讲学习科研方法是一种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不断适应严峻的能力挑战,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需要和途径。这是刚才讲的为什么要学习科研方法。
第二个为什么要学习论文写作。论文它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跟我们小学中学义务教育阶段学的语文很不一样,论文它是一种知识、技术、思想等创新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科研成果的主要载体之一。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来讲谁都离不开写论文,发表论文,因为科研论文往往是职称的资格认定和评审的主要依据,我们评职称,评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怎么评,主要是看他的论文,看他的成果,看他的专著。这个我们觉得在咱们中国现行的职称制度里面应该说科研论文就像他们进步的或者搭建这个技术人员人生大厦的一块块砖是一样,离不开论文的写作和积累。而且论文写作是在科研各项技能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基本的技能,发表论文也是推出科研成果的最主要而有效的途径。所以掌握论文写作或者各种科研文体的一种写作技能是能够推动专业技术人员在科研实践方面的全面发展,能够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从而全面地提高一个国家、民族、单位以及个体的创新能力。
刚才也讲了我们可能前面讲的主要对专业技术人员,但是还有一个群体是同样也需要学习科研方法和论文写作的,比如说是一个管理者群体。现在我们可能很多讲企业管理、行业管理还有公共管理、政府管理,这些管理者为什么要学习科研方法和论文写作呢,他们可能平时不接触这块工作。但实际上学习一点科研方法对于提升管理者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因为科研论文它主要是承载知识的一种体系,而知识是创新的工程,知识管理也是公共管理、行业管理、市场管理的一个基础,那么我们越来越趋向于管理要求专业化和科学化,在这个背景下如果我们管理者要有这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素质,那么对于管理起来就不会出现人们常常所诟病的外行管理内行的这种弊端,相反他在知识管理、科研管理还有组织公关方面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然后全面地提升整个管理工程。因此讲科研方法和论文写作同样是各项管理者所需要的一个基本技能之一。这个正是我们今天讲课的开场白,为什么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者需要学习这块知识。
一、什么是科学研究
(一)科学研究的概念
首先我们讲第一个方面科学研究的概念。科学研究是继承与创新的过程,是从自然现象的发现到技术发明的过程,也是从原理理论到应用和产品的过程,是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过程。从这些来分析看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研究是一种创造、修改、综合知识的一种探索行为,它往往包含着几个要点。第一个就是创造新的知识点,或者有发现发明。第二个是整理知识,让知识系统化,可运用化,对原来的一些知识进行一种清理、修改和提炼的过程。然后是综合原有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还有是创造新的知识和方法来认识未知世界,解决未知问题的这种过程。
(二)科学研究对象
科学研究根据它对象的不同我们往往把它分成两大科学体系,那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像自然科学我们往往又根据它细化的一些研究对象又分为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气象、地质、农学、医药、数学以及各种应用性的技术科学。而社会科学往往会包括一些法学、经济学、教育学、文艺学、文史学、政治学等等。这些学科的分类我们教育部会有更多的一些体系分类,也分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甚至还有一些具体的专业方向等等,这个都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对象目前已经是体系化、门类化。
(三)科学研究特点及意义
从它的研究特点来看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研究往往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所以继承性和创新性是它的两大基本特点。也就是说我们科学研究都是踩在前面巨人的肩膀上,然后才能获得一种的提升。如果科学研究没有创新它就没有生命,没有进步。继承性是基础,创新性是目标,科学研究就是这样的两者结合的一个高级的思维活动。科学研究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对于人类的进步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科学研究本身来讲具有创造学术价值,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社会发展这方面的意义和作用。
(四)科学研究的类型
前面讲到科学研究它的对象划分,是自然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那么我们从它研究的功能和作用来分又可以把它分成四类研究。一种是基础研究,一种是应用研究,还有一种是开发研究,还有现在我们大家都讲系统论、综合化、统筹兼顾,那么兼顾了前面三种的研究也往往被称为是综合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基础研究往往是对新理论、新原理的探讨,目的在于发现先的科学领域,为新的技术发明和创造提供理论前提。而应用研究往往是把基础研究发现的一些新理论一应用于特定的目标和领域的研究,主要目的是为基础研究成果开辟具体的应用途径,使之转化为使用技术。而开发研究往往又称为发展研究,也就是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应用于生产和实践,社会实践的这种环节,它是从转化为生产力的一个环节,一个构成部分。现在我们也知道航天工程也好,原子弹的研究也好,还有我们一些三峡大坝工程的研究也好,它的研究往往既需要理论的基础研究,也需要应用型的战略基础方面的研究,更多的需要落实于技术的应用细节,因此一个大的研究项目往往是一个综合的研究,也就是以上三类研究的一种结合。
(五)科研课题
科学研究往往通过开设课题的一种方式来进行,以一种项目制,课题制的方式来进行一种促进和管理,这里面大家也可以都会看到,这说到一个科研课题的问题,科研课题它往往是指一种具体化的研究方案或者研究计划。应该说科研项目是科学研究的一些具体内容,也是科学研究的具体实践形式。对于科研方法来讲它是一种具体的应用范畴,也是我们科研管理、知识管理的一个主要抓手。科研课题是指以探索所发现或应用开发为目的,以解决某种科学技术问题为目的,拥有某部门或团体的科研或开发资金支持,并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任务的一些计划和方案。可以看到科研课题的管理,好多学校,事业单位都有一个很重要的部门,就是科研主管部门,他们主要一个管理任务就是管理科研课题,就是对他们的立项、执行、结项,还有成果的转化等等进行全面管理的一个职能部门。
(六)科研课题的分类及管理
科研课题也可以进行分类,而且不同的类别实施的管理办法是不一样的,比如他们在分类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分成几类。一个从课题承担单位与课题立项单位他们的关系情况来分的话往往会分为纵向课题、横向课题和自身课题。纵向课题往往是该单位的主管部门垂直系统的交派下来的那种课题,像很多国家级的课题,它对各个高校也好,各个研究院所也好都会把它作为是纵向课题。还有一些地方把它自己系统内的,比如说很多大学他把教育部的课题也是列为纵向课题。还有横向课题可能不是自己的上级机关,也不是自己的主管部门,而是社会上的很多协作的单位,包括政府、企业、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等等,他们都有可能给他一些课题,这个横向合作的关系是一种课题。另外很多科研单位、科研院所、高校,他们自己也投入相当大的一些资金立一些项目来鼓励科研人员研究他们自己的课题。他们的管理方法往往也是从这三个维度去设计一些管理制度进行管理。现在我们很多地方他们在学科评价也好,对科研能力影响的社会评价也好,他们都以课题的级别来作为一个指标进行划分,这个从课题的立项机构本身级别来分我们也经常会把它分成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以及其他的项目等等。
那么在这里面都讲到了国家级的课题。在我们国家行政学院可能只承认三大类的课题是国家级的课题,其中一个就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这个课题它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独立掌管的一大批国家财政资金,它主要支柱的是各大自然学科的基础研究。在这里面他们可能也为了运用于实践还专门设立了一些管理学部的一些研究和应急的一些课题,主要是为了服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国家的战略需要进行支柱一些课题,它往往是具有综合学科性质,人文和社科相结合的这么一个课题。还有第二个就是由我们全国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他们设立的一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项目,这个项目它应该说是,因为社会科学跟意识形态联系比较紧密,他们主要是由中宣部成立一个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来主管。它主要设立的课题就是咱们说的文科方面的课题,像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等。它总共有13学科的门类,都设了相应的课题,而且每年一批课题都向全国进行招标。第三类课题就是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它是由科技部主管的,但是也专门制订了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的管理办法。这些国家级的课题都非常权威,他们有一些是通过法律法规的手段来进行管理的。比如说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它的管理就是温家宝总理通过的一个专门的基金条例,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就是他们用于指导进行课题管理的一种具体的规范。
在这些课题里面他们对于我们国家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发展还有决策科学的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我们在它们的导向下很多科研机构以及大学校里边他们都会组织相当的力量去争取这些国家级的课题,并且以此作为培养人才,发展科研还有发展重点学科,发展重点研究机构的一些载体,然后用于扶持科学研究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科研如何选题 刚才讲到了科研课题,什么样的题目能成为科研课题,或者成为它的选题,成为研究的对象呢。我们可以看到不是任何一个小小的题目就能成为一个科研选题的,科研选题要有一些基本的特征和原则。一般来讲科研选题要体现创新性,也就是说这个科研选题一定是前期有一定的研究,近期它能够取得一些创新的研究,那么这种题目就要明确科研起点,而且要有可预见的科研终点,要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这就是我们科研选题的创新性原则。
第二这个题目之所以值得我们投入时间、精力和资金去研究,它肯定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这个价值体现为两个层面,一个是有理论的创新意义,也就是说有科学的价值或者学术的价值。第二个层面是有现实应用的意义,也就是说它有能够直接应用,能够产生效益,并且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这个价值性的原则是我们把它列为科研选题的一个主要的重要的原则。
第三个科研选题要提出来以后有办法去做,它不是空想,也就是说是要有可行性的原则。有一些特别难的选题如果没有技术支撑,没有方法支撑,那么它就不可行。所以可行性原则有几个方面,包括我们课题评审的过程中可能也会结合这几个方面进行评审。比如说选题的难易、大小和技术条件适度。第二个它在科学原理上是可行的而不是荒谬的。第三个在科研条件上是可行的,也就是说在文献资料、研究经费、协作单位和人员、仪器设备、检测手段等等条件是必须能够支撑的。那么像这样的选题确定出来我们才有可能去获得一种现实的研究,才能够实际有效地推动科研的发展。
三、科研基本步骤
一般来讲我们科研也分一些程序,有一些基本步骤。科研的步骤只是指在科学研究中要采用的一些最基本的,最有成效的环节。一般社科类研究和理工类研究它们的程序步骤是略有区别的。社科类研究的话我们经常是这样一个体系,比如说它首先是提出研究课题,开始研究之前需要收集整理前人的资料,通过各种形式来获取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进行梳理。这个资料包括从社会实践中调查得来了一些问题信息,根据这些要提出研究的论点,从这里边得到一些理论假设、分析模型,包括一些基本的预测判断等等。通过这些提出来以后我们要得到结论之前要有一个论证检验的环节,只有通过论证检验的环节最后才能提出结论,或者提出一些改进性的政策建议等等。这是一个社科研究的基本的过程和步骤。
理工类的步骤可能要借助于实验的手段,它通过建立科研课题以后也是通过资料的积累做一些科技信息的准备,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一些假说、设计,提出一些理想化的模型,然后采取实验的手段或者技术的手段对这个理论进行技术的检验,进行一些分析,然后再通过得到验证的技术上建立创新的理论体系和科技体系,这个过程也是一个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从这两类的研究过程来讲我们可能可以把它抽象一下,变成一个科研的一般性的步骤。它可能分成先是问题,第二个是对问题进行筛选,然后通过筛选的过程确立题目,确立题目以后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对信息资料进行积累,然后通过观察事业或者调查分析积累的东西进行综合判断,进行抽象,抽象结果提出了理论的假说,假说要进行验证,验证完了。有一些验证有两种结果,一种是证实了,一种是证伪了,那么证伪了的情况下需要做出修正或者否定,然后在这个基础需要再验证,一直得到一个有确定性的结论。这么一个过程和步骤才是比较完整的。
四、科研基本程序
科研我们经常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讲,他对科研可能是有一些基本的管理程序和规范,对他来讲首先是要对需要进行分析,也就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可行性的调研,获得第一手信息,归纳整理,提炼科学问题。这个可能不同性质的单位需求分析是不一样的,有一些服务于政府的单位他肯定主要是从政府或者单位领导那里去获得一些需求信息,而有一些可能是从社会上去获得需求信息,还有一些是从科研工作者中去获得需求信息,还有的则是从市场企业的角度去获得需求分析。像我们的国家社科基金,它在立项之前就有一个比较广泛的选题征询的环节,它主要是面对一些比较知名的社科规划者,还有一些是科研单位,他来了解一些需求,然后从中确定一些选题。
对选题需求进行分析以后他需要进行立项审查,一般来讲他往往会编一些课题指南,然后引导科研往这方面进行申报。在这个基础上他需要广大的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去建构方面,主要是通过撰写研究方案和设计研究程序等等,最后确定立项。确定立项的过程中科研管理相对来讲可能就是比较超脱,而是由科研人员去具体完成他的科研任务。这个阶段科研人员他可能需要进行一些实验探索的阶段,通过设计、调研的步骤,实验方面,然后构建科研的模型等等,最后得出一些科研成果。科研管理对于完成科研成果它也有一个管理的过程,那就是通过评估验收,然后使这个课题得到一些结项。主要是通过专家评审会或者通过一些社会性的一些评估机制体制对课题做出一个评价,并且从中得出一些新的成果或者提出新的问题,甚至进行一些科研奖励激励等等。这些是科研管理的一些程序和过程。
五、科研方法概述
专业技术人员他要做课题的话有一个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科研方法。科研方法是指从事科学研究所遵循的有效的科学的研究方式、规则和程度。这个是我们的一个有效的工具,所以像英国的哲学家、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他就把科研方法当作一种《新工具》,笛卡尔也专门一个论著叫《论方法》,他们在这两本书中所讲的一些都是指我们常用的一些科研方法,比如说像经验归纳法,假设演绎法等等。
科研方法和科学方面往往是有区别的,科学方法经常是从哲学的视角对科研方法进行一些提炼,注意这个方法的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科研方法就是我们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为解决课题研究中出现的科学问题,技术难点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一般来讲科研方法比科学方法更具有解决性和有效性,具有可操作性。科研方法也分三层次,像一般新的方法,一些哲学的方法有一些特殊的方法。这个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正确的科研方法是成功的科学研究工作的一种保证,一种手段。所以错误的科研方法会导致荒谬的结论,会导致伪科学,会阻碍科学研究发现的进程。因此讲科研方法它往往被比喻成是解决问题的钥匙,是一种解决成功的关键。
六、科研创新
我们看看这里有科研方法要保证的是科研创新,我们科学研究也好,它的目的是创新,科研创新与否也是评价我们科学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这个方面我们重点讲讲科研创新。科研创新是指在课题立项,论证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数据处理,现象分析,设备组合,项目理解以及抽象等等一系列科研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与前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一种创新就是与众不同的,与前不同的。
它的特征往往是以现有的现象认知习惯作为基础,凭借知识和经验预测科研可能达到的一种科学目的。科研创新主要体现是一种思维的创新,也就是说在科学研究中哪些能够取决这个科研到底有没有创新呢,最核心最关键地来讲是思维方面的一些内容和标准。当然这种思维创新它往往表现为创新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有观点和创新和理论的创新,还有方法的创新,这个也就是它的一种表现,它一种表现就是以前没有的现在有了,叫无中生有。还有原来就有了,但是这一次旧的它又换了一种新的说法,新的技术,叫有中生新。这是两种创新的层次和表现。
我们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讲我们往往会看到有一些人提出全新的理论体系,有一些人会提出全新的观点,还有一种是用不同的工具、手段、技术,这些都可以分成是一种实质性的创新和方法的创新。一般创新的标准,创新与否和创新程度往往是科学课题项目的一个最主要的评价要素,评价标准。比如说我们国家社科基金的那个评审管理办法里面就提出了科研创新是一种主要的评价标准,比如说他讲项目评审是匿名评审制,那么匿名评审的专家怎么去评这个项目呢,他有专门的31条做了一个规定,它说评审专家评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应当同政治方向、学术创新、实践价值、研究方案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独立判断和评价,同时综合考虑申请人与参与者的研究经历、前期相关研究成果、经费使用合理性、研究内容获得支柱情况等因素,提出客观公正的评审意见。这里有一个通讯评审的意见表,它在选题、论证、研究基础方面设了一些评价指标,它的标价指标就很体现了这个课题选题的方向和它评价的标。比如说讲选题主要是要考虑它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还有它对已有的国内外研究状况总体把握程度,这个是占30%,论证这块主要是体现创新的地方,它要考察它的研究内容、观点、思路、方法等等的创新之处,也就是说这个占权重50%的这么一个比重里面主要就体现了科研创新的各个内容,各个层次和各个范畴。还剩下20%是评估它的研究基础,也就是要考察课题负责人的前期相关的研究成果和主要的参考文献,这个也就是评估他创新的基础和可能性的问题。
从这个表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实际上科研选题它的评价基本的指标还是科研创新。人们也会可能从哪些角度来讲这种科研能够创新,而另外一种科研却不能实现创新呢,这些人他可能一直会在创新的角度上不断地发展,而有一些人他可能一辈子也创新不了,这个可能跟一个人的科研思维,创新思维的这种培养和形成是有关系的。什么是科研创新思维呢,这种思维并不是说我们可能一般人所讲的对问题的认识或者一些接纳,而是一种需要有创新性的,批判性的,灵活性的一种思维和敏感。这种科研创新思维可能也往往会是有很多种的表现形式,有一些严谨的,有一些是敏锐的,有一些是灵活多变的,这里可能不一而足。像我们管理者来讲可能需要他更加包容,合乎逻辑的,然后给人以信服的,让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但是科学怪人,像陈景润这种思维他可能对这块的要求就不高,相反他可能更加欣赏他的一种灵感、批判性、执着性,甚至可以说是钻牛角尖的这种思维。那么我们想要形成科研创新就必须宽容各种人格、个性特点和和思维特点。在科学创造的活动中有几种思维是比较容易得到成功的,比如说一种是弹性思维,它包括发散性的思维还有收敛性的思维,还有联想思维,这个都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科学创造活动。这种就是说我们很多科幻小说往往被孩子们喜欢,而且它在科学启蒙方面发挥比较重要的作用,这个可能对于这种科学创新来讲培养是非常有好处的。还有科学研究创新需要有多元的思维,它包括着正向的思维还有逆向的思维,还有类比的思维,还有横向水平的思维,还有纵向历史的思维等等,这种思维在我们科学研究中往往也都得到了应用。还有一些创新思维甚至是可能没有逻辑痕迹可以去追寻,一种跳跃性思维,比如说像灵感、知觉、抽象等等这些思维都是在科研创新过程中非常需要培养的。
如何去训练创新思维,我们想可能在不同的阶段要求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在问题的提出阶段我们可能不要求它非常符合逻辑,甚至可以允许它异想天开,但是在探索创造阶段它一定又不像刚开始那样可以异想天开了,一定要有一定的实证性的东西,然后要有说服力的东西,还有具有可操作的一些过程来保证,最后的整体完善阶段我们可能就是要用一定的逻辑功力,去审核验证修正,它对原来的这种思想肯定又需要收拢起来,然后进行整理完善。在这个不同阶段过程中都需要训练我们不同的科研创新思维,整体来讲要想进行,专业技术人员他要对这种创新思维进行训练的话我们有几点可能是比较重要的。
第一点一定要学习和运用科研的逻辑方法。因为大家也都知道逻辑是一个重要的,也是本原性的一种科研方法,如果科学离开了逻辑它就跟空想一样了,那么我们要体现科学性,坚持科学性就必须学习和运用坚持科学逻辑方法。第二个要想有创新必须学习和实践创新的思维方式。如果大家都是非常讲逻辑,循规蹈矩,那么整个社会也都不会有创新。我们专业技术人员注定是跟社会普通人是不一样的一个群体,我们当中必须要有创新性的一种精神在这里面。第三个要有效克服思维活动中的一些障碍,这里面障碍肯定是多元的,可能有一些是权威的因素的影响,服从因素的影响,还有各种方面的影响,自己认知方面的一些局限等等,这些都需要有效地去克服。
在创新思维训练这方面有一件事情非常有感触。研究有很多理工类大学他们的学生比例,可能就是说男女比例在创新思维方面是很有区别的,他们都说女孩子可能思维都比较循规蹈矩,都比较乖,但是也就是这个局限结果有一个调查发现,就是在女研究生,女硕士女博士这个阶段有一些学科可能对女性的性别的特征,就可能障碍因素表现的非常明显,比如说像有一些机械制造或者通过实验的手段,这些工程类的专业它的女学生可能要完成她的学业,要在这基础上再去创新,这个难度就相对会多一些。甚至有一些人讲为什么男性他的思维可能,他的科研创新的后劲比较足,可能就是跟他们从小有点叛逆精神,能够抗压,而且追求,就是不如女孩子那么循规蹈矩,那么乖可能有关系。所以在科研创新思维这方面我们可能跟社会传统的那种评价标准还是很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想培养科研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时候应该是不拘一格降人才,要给更多的孩子们有更自由,更宽容的一个天地,然后才会给我们整个社会带来更加美好的希望。
还有在科研创新思维的训练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鼓励每一个科研人员大胆怀疑,缜密地求证,要不断地去超越自我,挑战自己的极限。其实科研创新本身就是一个站在前人的起点上你要做历史上的第一人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必须是不断地超越他人,超越自我的,所以一定要有大胆批判和缜密的这种思维精神才能获得成功。因此我们讲怎么样进行科研创新的时候,一定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定要跟踪学习了解学术动态,善于继承和批判,还要善于从实践中,从经验中去归纳总结,把经验学会抽象具体,到上升到理论。第四个就是要提高理论修养,要增强分辨能力和表达能力,要写作能力。最后一定要有敢于坚持真理的精神,因为科研创新它的新和传统的旧之间往往会形成一种心理压力,如果这个人他心理上不敢标新立异的话有时候会面对这种压力,或者面对迫害不能坚持的话,这个对于科研创新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七、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它是体现一种创造性的结果,但是科研成果非常重要,它的意义对于管理者来讲有很大的意义,它不仅是科技工作者劳动结晶,它更是一种特殊意义的生产力,是财富和自立的资源,也是我们管理者衡量这个科研任务完成与否、质量优劣、科技科研人员贡献大小的一些重要标志,一般来讲科研成果它应该具有创造性,先进性,要具有社会价值,得到社会公认,而且科研成果它必须是经过一个条件,通过技术界定或者专家评审,这样才能叫成果。
八、科研评价
成果好坏这里会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科研评价的问题,科研评价它是通过用什么样的方法,对科研成果的工作质量、学术水平、实际运用以及成熟的程度予以客观的、具体的或者恰当的评价,他们我们科研管理里边它后期的管理里边往往会涉及到科研评价的问题。它也是一种政策性和技术性都比较强的工作,它直接就关系到科研发展的方向,还有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还有我们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
一般用什么标准去评价这个科研成果呢?往往是有三大要素,第一就是它的学术价值或者理论价值,第二就是它的社会作用或者社会影响,第三就是它的应用价值,或者它的经济效果,评价的标准和方式根据成果的类别的不一样,它是会有不同的侧重的。比如说对基础研究的成果,它的评价标准,主要侧重于学术价值,而对于技术研究或者应用研究的成果,它侧重于它的经济效果,还有它的社会影响。评价它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如果对于理论性的成果要进行评价,它往往是组织专家评审的方式进行评价。而对于应用性成果,那它往往会通过技术界定的方式来评价,在这个成果评价的标准和方式上都是必须坚持科学性和客观性统一的原则。
科技评价它不是由科技工作者自己就能够完成的,它往往涉及到一个管理机构,也就是说主管部门,涉及到委托单位,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以及专家来自于同行专家的一些评定。因此,在理论性成果,它往往会以评论它的学术论文,答辩会的方式或者研究报告写体会的方式对他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或专著等形式表现出来的理论性成果做一些比较。
应该说学界上普通反应对理论性成果的评审,是一种比较难的,因为它标准尺度相对难以把握,可比性比较差。所以它往往会以一些形式来体现这种评价,比如说通过各种学术会议来宣读论文,组织评审,组织专场报告与答辩的形式进行评审。或者把论文上报给学术委员会,或者通过科研评奖工作等等进行评审。还有一些给专业的研究机构或者通过报刊、编辑出版单位进行评审等等。评审方法主要是请专家写出评审意见,推介宣读,或者由有关部门批准发表,由学术委员投票、表决、打分、评定等等。组织这种科研成果的评价,一般来讲可能对专家的选择是最重要的,专家评审的人,他作为这种评审权的行使主体,它一般是特殊的,比较严格要求的。一般要有广博的的专业知识,并且一定要有一定的学术声望。第二个对这种评价并不是泛泛的,也是要有具体性针对性的,着重对成果在阐明某一些项特征和规律方面有无创建或者有无突破做出一些评价。要衡量并提出来的新概念、新理论、新体系以及新技术等等的一些广度、深度、应用度、社会价值做出一种评价。
而对应用性成果的评价我们可以根据它的特点选择适应的评价方式,应用性的成果往往是为解决某一技术问题而取得的,有一定的创造性、先进性和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像研制了一些新仪器、新器械或者新的方法、新的系统,它有一些是具有科技性的载体,具有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这种成果它往往重点评估它的可行性、可靠性,还有它的社会意义,经济意义,那么这种往往是采用科学技术界定,通过运用检验法,或个别通信评价法这些方式进行一种评价。
九、科研激励
科研评价完了,我们科研管理来讲就需要对这种好的成果进行一种奖励,而对差的进行一些督促。这种机制就是科研激励机制,可以说激励是管理的一种基本手段,科研管理中这种科研激励机制多建立也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应该是跟激励是一体的,激励运用的好,它不仅是一种管理制度,更是一种有效的管理艺术。在科研激励里边,可能经常用四种形式或者四种手段,比如说目标激励,就是像很多学校里,它要完成多少个项目,要完成学位点的建设,要完成什么终点机构的建设等等,那么他们都有一种目标,这种激励可能是一种跟发展、前途捆绑在一块的一种激励手段和方式。第二个就是管理激励,现在很多高校或者科研机构,都有力度不小的一种科研奖励机制。甚至有一些为了给他们压力,还对很多老师,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核分、聘岗核分等,这种是在管理中含有的一种激励因素。另外两种还有竞争激励和协作激励,也就是说怎么样让他们再相互的竞争中,然后得到最大的动力去搞科研发明和创新,这些都是科研激励中的一些主要内容和方式。
科研激励它有三个特点,一个是普及性,第二个是透明性,第三是自觉性,在科研评价也好,科研核分也好,这个东西可能要跟每个科研技术人员都是息息相关的。它的制度的产生就需要我们技术人员的广泛参与才能执行下去,如果这种制度激励接力的比较合理的话,很多的科研人员他可能会自觉自愿的为为而奋斗,奋写出自己应有的聪明智慧。当然,科研激励制度的建立,它是要有两种激励,一种是精神激励,一种是物质激励。因为科研成果它往往跟个人著作权、荣誉权、署名权是联系在一块的,所以名利、名利它是结合的,所以它在科研激励也一样,它可能既要重视荣誉权的授予,同时也要有适当的金钱奖励,物质奖励,这个也是科研激励的一种办法。
一般来讲,也有很多老师或者科研技术人员会反映,现在的激励,它的正面意义激励非常难,被管的那种感觉非常大,它这里边就包含着它的两面性。第一面就是正面激励,第二个就是负面激励。正面激励它往往是指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肯定、认可、赞扬、奖赏、信任等正面意义的一种鼓励激励。而负面激励,它往往是指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否定、约束、批评、惩罚、疏远等具有负面意义的激励。这种办法都是激励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什么时候,对什么样的人,对什么样成果用正面激励,对什么样的人对什么因的成果用负面激励。这个就需要区分情况、区分对象、区分时间和地点进行事实的激励。
很多学校对教师和科研人员来讲,他们所对质量的要求,对量的要求提的非常高。而对于奖励来讲,它可能有一些力度并不是很大,但是这个也是要有效的一个科研约束机制在这里发挥作用。我们在讲到科研奖励激励的时候,我这里我们关注一些,可能跟我们每一个人并不是离的很近,但是我们可能对全球被对世界,大家都在共同关注的。在我们中国,国家级的成果奖励有三种,就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它有发明奖励、自然科学奖励和科学技术进步奖励。而我们身边的可能还有很多成果奖,就是科研成果评价,还有综合奖以及我们可能纳入到我们绩效考核中的各种奖励制度,这个都是运用的比较好的。
而对于我们国际上大家都在关注的诺贝尔奖,它就是鼓励科学创造发明的一种国际的最高奖项,诺贝尔奖它是1901年设立的,是根据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的遗嘱,以他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它最早包括了生理学奖,医学奖,这两个是同一类。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和平奖、经济学奖,后面又增设了文学奖等等。这个它主要是针对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士。这种基金它是1900年瑞典政府批准设立,1901年第一次进行颁奖。而1908年,瑞典政府它绝对提供资金,增设了经济学奖。经济学奖它是从1969年开始颁发的。
有一些人讲咱们中国也是人类的大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能够体现整个世界的最高水平,我们中国华人占了多大的比重呢?有没有希望站在世界科学的前沿和顶端呢?实际上咱们应该说还是有希望的,在自然科学方面,我们有很多个华人科学家,在物理学和化学方面获得诺贝尔奖。比如说1957年的时候,李政道和杨振宁他们就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家,而当时这两位科学家只有31岁和35岁。1976年的时候,美籍贯华人丁肇中再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而1986年李远哲他是台湾的美籍华人,他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97年,朱棣文也是美籍华人,他也获得物理学奖。1998年生于河南的一个美籍华人,叫做催齐的,还是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当然,在这个科学家领域,我们还有一位是钱学森的一个亲人叫钱永健,他的堂侄。他在2008年10月份和两位美国的科学家共享了诺贝尔化学奖,这个也是我们比较引以为自豪的。2009年,我们有一个华人是在英国籍的。因为在光学、通信方面的成就,也获得了2009的诺贝尔化学奖。在数量不少的科学家里边,我们华人占的比重很大。包括钱学森他也会提出疑问,我们这个体制有问题,不是我们中国人的聪明智慧有问题,为什么获奖的都是美籍华人或者英籍华人,而不是我们中国籍贯的华人呢?所以这个就是钱学森之问,当然在诺贝尔奖其他的奖项,比如说有一个诺贝尔文学奖是2000年的时候,他是加入了法国国籍的高行健,他就是1948年生于江西的一位作家。而莫言是2012年他却是我们中国本土的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我们的中国作家。还有我们一直不承认的一个**,他在1989年的时候也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及当时被我们中国政府拒绝承认。总之,科学使得人的精神变得勇敢,而有效的科学激励能够使人类的这种勇敢加倍。科学研究及其科研方法(下)胡仙芝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研究员
一、典型科研方法
在这部分里边,我们重点介绍一下典型的科研方法和应用问题。可以说方法它是被认为是一种钥匙,钥匙虽然很小,但是它能够打开强大的铁门铜壁。而成功者,他成功在哪,不在于他自己力量有多大,地位有多高,而在于他是找到了方法。而失败者往往会去找借口。所以可以说科研方法也一样,方法运用得当了,找到了新的方法,我们就能打开一个新的事件。
在这里边我想重点跟大家谈谈一些典型的科研方法还有我们社科研究和科技研究中常用的一些研究方法。所谓的方法就是指人们做事过程中一连串动作的关联方式这种方法可能就是对这种关联方式特殊性的一种概括。这种方法这个词在西方可能很简单,英语里边是way,它的意思是沿着道路这个意思。表示人们活动要选择正确的途径或者正确的道路。我们中国对方法可能也用得比较多,意思也比较一致。我们很多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那个规矩和方圆它往往指的是工具,像我们木木匠鲁班他们用的墨线,那种工具它是一种方法。其实在中文大辞典里边,对它的含义有过分析,他说方法就是形式之条理。也就是是做事情的各种条分缕析的一种思维方式,或者它的行进方式。中文大辞典也讲到,法者,妙事之迹也。这个方法运用得当了,但是就巧妙了,所以方法也是指人们巧妙办事有效办事实应遵循的条例、轨迹、途径线路、或者路线。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对方法这词的应用,使用可以是非常多,它的近义词或者解释也非常多。方法的含义,它被概括成这么多种。有办法、做法、想法、技术、技巧、工艺、科技、程序、步骤、规则、规章、计划、规划、策划、计划、谋略等等。小到生活的琐事,大到人生的路线,下至个人的问题,广至人类的宇宙。凡是能够解决问题之道的,都称为方法。
这个方法用的这么多,怎么去区别我们方法和手段之间的联系呢?手段也是一个办法的手段,但是方法往往比手段具有更丰富的内涵,还有技术也是一种方法,但是不是所有的方法都是技术。方法和思维也是,它有交叉的地方,但是不包括所有的层次。还有方法与工具之间,它有紧密的联系,但是不能完全等同,需要对这几个方面进行界定。
我们这一讲重点讲科研方法,也往往被称为是研究方法,是指在研究中发现新现象、新事物、提出新理论、新观点,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工具和手段。可以说是我们人类运用智慧进行科学思维的技巧。它是人们在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不断总结提炼出来的。科研方法,它本身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影响相互转化的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科学研究中,它也分为不同的层次和体系。常用的比如说对文献的一种调查和研究,还有观察、思辨,还有对行为的研究方法。还有对历史的研究方法,还有对概念的研究方法,还有比较的研究方法等等,这些都在我们的科学论文,科学报告中应用的比较多。这里我们重点介绍一下三类的不同体系的方法。
(一)经验方法
第一个层次就是经验方法。哪些方法归为经验方法?归纳为五种,一是实验法、观察法、统计法、测量法和类比法。
1、实验
实验它往往是做科学实验,它是指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和任务,利用一定的实验仪器被设备等物质手段,主动干预和控制研究对象进行发展的过程。在特定条件或者典型环境,利用科学实验去探索客观规律,这往往是我们在这自然科学中运用的一些方法。它的特点是可以重复的可以验证的具有因果的,在可控制的系统内,环境下进行的,具有主动变革性。
我们经常可以根据实验的目的不一样分为探索性的实验,验证性的实验。还有模型的实验,还有些实验是为了分析他的原因。有一些实验是为了判断这个成分,还有一些实验是为了进行比较,还有一些是做中间探索的实验等等。这个实验他运用的手段不一样,方法也不一样,还也一些是对定性的实验,对某种物体做出一个典型的结论。一个是定量的实验及,比如说对一些它的忍耐性做出一定数量范围的一种发现,还有结构分析的实验等等。实验它是根据不同的条件,不同的对象,还有不同的主题,分为化学、物理、生物实验等等。他们要求的也不一样,有些是在地面上,正常情况下可以做,有一些是在特定的空间或者温度条件下光亮条件下的做,还有一些是在地下太空中进行的一些实验,它需要区分不同的场所这种方法运作的是比较多,但实际上这种实验它也有局限性,它也有一些失败的例子。比如说有一些实验它看起来是对的,但实际上它是受环境的影响,它会出现一些假象,还有会出现误差,还有它的条件,它会有一些局限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我们的科学研究的结果。
2、观察
第二个就是观察,我们可以看到科学是离不开观察,尤其是离不开科学工具仪器的观察。科学观察分几个形式,像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直接观察就是通过感官,间接观察就是借助于精密仪器,有计划有目的地对于在自然发生状态下和认为发生条件下的事务进行系统考察和描述的研究方法。这种观察,应该说它的成本比较低,具有全面性、客观性、辩证性和典型性的特点。但是,我们哲学里边什么样的人看到的眼光都是不一样的,他观察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会有一些偏差。比如说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受观察者的兴趣爱好,思维定式,知识技能和心里影响。它也受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说像感官的错觉,仪器的精度,还有对象的周期性等等。这些都是在观察的过程中可能需要考虑的一些排除性干扰性的因素。
3、统计
第三种就是统计,统计方法,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运用的相对比较多,它主要是利用数量的方法,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对研究所得的数据进行综合处理,以此来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的方法。统计方法的特征就是数量性、技术性和条件性。目的统计它是一种工具体系,一种产业,也是一种管理工具。可能有一些是手工的那种数字统计,但更多的就是用仪器或者图表,成为了日常的一种工具,甚至成为了产业化的一种调查。我们可能平时写东西,包括我们用的WORD里面还有EXCEL里边,还有数据包的分析软件这些的发展对于我们的社会科学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帮助。
统计来讲,它一般有这样的方法运用,可能有要注意这样的一个过程。第一个就是要确定统计的选题,第二个是要设计统计方案。在这个基础上要落实下去就得收集样本信息,如果处理统计的数据。通过数据,然后发现、归纳其中的变化和规律,以此来得出一些研究的结论,研究的发现。
一般来讲这种统计它有两种功能或者两种方式,一种是描述分析的功能,也就是说,通过整理出来的数据,进行加工概括,去发现这些资料中所包含的一些数量关系和数量特征。这些关系和特征就对整个事物的发展做一些客观的描述。它对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我们也可以看到。第二个就是统计推论,它的目的是在随机抽样基础上根据样本、数据去推论总体的一些一般情况,变化及发展趋势等。我们经常不可能全面的去调查,我们往往会进行抽样调查,以此来推论全局的一些情况。包括我们人口调查,性别比的调查等等。并不是所有的每一个国民它的性别都能统计到,我们往往会组织一种城乡调查大队会抽一些样本,得到一个全面的情况。
统计这个方法运用起来可能也是有局限的,第一个就是刚才讲到的样本的完全性与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我们的调查需要成本,成本决定着很多难度。方法因素,说明这个样本不是强样的,这个样本的代表性究竟如何,它本身就是一个调整。第二个就是参量的迷糊性。哪一些参量归纳哪一类,大家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遇到。还有在研究对象之间,它是不是就接受你的统计调整,这个我们还是需要深思的。大家可能都会讲到这个统计方法的时候都会笑中国的土地数字。认为它是掺水的数据,那么这个数据究竟是方法问题,还是体制问题,我觉得这个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大家可能听说过中国GDP的一个数字,叫狗屎的经济。也就是说,它讲如果一个甲和一个乙,他们一天在操场上碰到了一堆狗屎,那个富翁甲他为了摆阔,他很有钱,他就对乙说,你把这狗屎吃了,我给你一百万。那乙他正好经济很紧张,很穷,他为了这一百万他就完成了这个交易。乙得到了一百万的收入,后来那个富翁甲他把钱花了,又变成了穷人,而这个乙因此这次他致富了,成为了百万富翁。但是心里不平衡,所以有一次落魄的甲跟乙打赌,那个乙报复了一下,他你把这堆狗屎吃了,我也给你一百万。所以甲因为有乙在前面做榜样,他也就把交易完成了。这个对于甲和乙来说,他的起伏都没有什么财产的变化。财产总量都是没有变化的。但是统计学家,那我们的管统计收入值的这个GDP增长的那个统计,他又是在第一个阶段,A国民收入增长一百万,第二个阶段,B增长又是一百万。所以经过这两次,我们的GDP增长总收入是200万,这个我们经济GDP就是大增长了。这个是个笑话,但是说明了咱们的GDP增长,它不是统计纯的国民收入,而是统计毛的国民收入,这种方法,这种手段,对他的这种增长衡量还是欠缺一点思考的。所以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很多数字在国际上不被认可的一些原因。这个到底是方法问题还是体制问题,我觉得很多人讲到具体批的时候就会想到一句话叫官员出数字,数字出官员。可能大家会有很多人批评,他说这个统计法或者统计局会被当成是聋子的耳朵,很多地方数据造假,统计造假这个现象太严重了。他的根源是两种数字多面人糊弄上级瞒真情。归根到底是地方上一些干部在弄虚作假。这个就是跟咱们的政绩评价体制和干部升级体制是直接相关的。也就是说,数字出官的用人机制,迫使或者诱使官出数字。因为我们用评政绩来用人,而政绩看数字,那么没有数字就没有政绩,有的数字那么官员就可能升迁。这种体制下就是GDP过于追求,而数字造假,统计数字失真的这种状况,就是难以彻底根绝。
4、测量
另外我们再讲一下测量,我们好多物理学、自然科学中都是必须要用到的工具,包括对长度、重度、温度、适度、湿度、强度、角度、程度等等。那么我们的工具也是非常多,从从压力、压强到天平,还有激光的仪器等等,这些都是在逐步的发展变化,也是体现了一种可以技术革命的一种加速度发展的追求。测量要求准确、完备而且互斥。指标要能够反映某种特征的客观变化,与现象的质的方面密切相关。那么它主要的问题就是测量效度问题的,这个效度也有可能就是有一些是误差问题,像工具、样本以及它的实际把握都会影响到这个测量的效度。
还有测量的信度,这个可能也是需要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去把握的。测量的操作可能在理工科实验室,以及很多社会科学的方面也有很多。比如说像现在的MP2.5,它的测量问题可能也需要一个强大的一些技术要求。首先它可能从假设定义去选择变量,从确定指标然后进行数据采集这些方面,一环一环的去落实它,去检验它,才能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有效性。
5、类比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类比的方法,类比它实际上是在观察测量的基础上一种综合的使用,它这种方法归纳成两句话,一种就是异中求同,第二种就是同中求异。类比它主要是对他们的不同性和共同性,以及他们存在的在原因的这个系列里面它的共同性和不同性,进行一些比较分析,然后得出因果之间的一种特定的规律。类比它具有归类不同的对象,找出可以比较的一些对象,然后再得出他们的影响因素,最后得出他们直接有影响的那种规律。有几种,一种是直接类比,一种是对称类比,还有因果类比,最后是综合类比。
类比推理的过程中,它主要体现了同中求异,相同的找不同点,异中求同,不同的找共同的。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物体是去共同点。在这个基础上其实也是归纳演绎的一种运用。以上就是我们讲的经验的方法,可能运用的也比较多,大家日常生活中也会再运用。
(二)逻辑方法
第二个层面就是相对来讲比较抽象的就是逻辑的方法,逻辑的方法它也包括三大类。一种是分析和综合,还有一个是抽象和具体,还有一个是归纳和演绎。前面可能跟自然、社会产生一种互动,而这种逻辑很多就是在思维领域做一种比较深入的一种活动。
1、分析与综合
分析就是把研究对象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然后把复杂事物分解为简单的部分、单位、环节、要素并分析加以研究。从而揭示出他们的属性和本质的科研方法。它是一种从未知到已知,从全局到局部的一个逻辑方法。
这个就是我们经常用的实验分析法,对某一样东西,它里边包含的哪一些元素,它有哪一些成份,有哪一些构成,这个经常使用从整体到局部的一种分析方法。思维中我们为了更好地深入的认识这种事物也往往采用这种分解法或者思维方法去认识它,通过这种分析,我们原来对它把握不知道,不清楚很模糊,不认识的情况下,我们达到对他构成有清晰的把握,对他的功效有一个准确的判断,以及对他的使用能够掌握的这么一种功效。而综合跟这个分析正好相反,它是对各个局部的事物简单的东西综合成一个复杂的东西。是从已知到未知,从局部到全部的这么一个逻辑过程。分析和综合两者它是对立统一互相依存,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2、抽象与具体
第二种就是抽象和具体,这个往往是哲学里面的一种思维概念,但是我们实际中也经常在使用。小学生他要学习新知识,往往光告, 诉他定义概念,他是理解不了的,但是给他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启发他的感性认识,从感性认识来帮助他理解这个理性认识的时候,他就接受的会快一些。这个就是抽象,就是从具体的东西,从它的表征去抽取他固有的本质特征,然, 后达到对研究对象的规律性的认识。这些方法就是一种抽象的方法。抽象的过程就是从感性的具体认, 识上升到理性的抽象认识。然后再从理性的抽象认识上升到思维的抽象规定,具体它就是从抽象的东西到物化成具体的东西。它具有多样性、统一性的一些特点。这两者的关系也是相互转化的。
3、归纳与演绎
实际上我们科学中,或者科研中经常用的就是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归纳它是对一些个别的经验事实和感性材料进行概括和总结,然后从中抽象出一般的公式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是从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方法。归纳法它受条件的所限,往往受到样本的全面性约束。所以,这种科学的归纳法,它要对这个做出一种防范,要注意不能忽视差异性,不能以偏概全。
演绎,它是从已知的一方公理、原理、定理、法则、概念出发,从而推论出新的结论的一种科研方法。也就是从一般到个别的逻辑推理方法。这个逻辑它必须是有条件的,也就是说,一个是公理必须正确,第二前提必须真实。他们的逻辑联系必然是正确,这个我们逻辑学里边都会讲到,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之间的一些公式。我们可能也都可以去学习和运用,但是这个在现实过程中,可能它的局限就在于它的前提是不是真实可靠,这一块它是没有办法做出判断的。需要我们运用其他的一些科研方法来辅助他达到这个目的。
(三)现代方法
第三个陈列的方法,就是现在我们工业革命以后或者科技发展到现代的情况下,我们采用的方法,有系统方法、控制方法和信息方法。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是跟计算机这个现代大型工具同时出现的三大理论,也是三大思维方法,也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三大方法论的出现,计算机的发明就可能会晚很多年,正是有了这三大方法体系的出现和综合运用,我们就在这个计算机这个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并且计算机对我们的整个科研方法,整个社会生活产生了根本性的一种革命变革。
1、系统方法
这个系统论、系统方法,我们可能把它一种模型化的。它是由贝塔朗非,他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已经提出了,但是他的运用,他所有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的越来越普遍。系统它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若干部分,按照一定规则组成,具有确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它的整体性、局部性、功能性、结构性,还有互动性,就是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用系统的方法一个是要整体的去把握一个对象,看一个问题。第二个又是要用分解的方法去认知他每个结构的部分。第三个用协调的方法对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出认知。第四个就是要用最优化和模型化的原则来对整个系统进行认知或者进行设定。
因此,它在这个过程中,它的方法步骤,它涉及到几个方面,比如说对系统目标,总的做出一个设定。对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进行分析,对它内部的运转的原则,相互运行的机理因为一个设计。通过内部的那种协作和互动实现整体的功能。还要经过一定的调试和优化程序,使这个系统得以有效的运行。在这个运行的过程中,还要跟系统外的进行一种维护和互动,使目标始终得以实现,这是一个系统方法的一个过程。系统方法可能运用在我们的各个学科的研究中,包括对社会的研究,对整个行业的研究都发挥了重要的影响。
2、信息方法
信息的方法,信息方面我们也知道,计算机它就是用信息的方法来传递信号,并且实现了远层近层之间的一种信息交换。主要是指用通信系统传输检测识别处理各种内容,这个对于我们信息的方法比较重视的是系统的运动过程,变成信息的传递和转化的过程。通过对信息流程的分析和处理,实现对某个复杂系统运用过程内部的规律性认识。那么它起到了一个功能抽象、科学预测和结构探悉的过程。它也有一个系统,就是反馈系统,系统内外的一种反馈、控制和这么一个循环系统。
3、控制方法
控制就是通过自然形成和人工研制的,有组织的调控系统,使这个系统的内外运行状态进行有效调控,保持某种稳定的状态。这个就是失控系统、被控系统以及他们之间的信息通道,形成了控制系统的结构。这种方法经常会被用于功能的模拟和人机的结合。我们现在的通信学还有很多人机对话的系统,机器人的这种控制系统都是通过这些方法来实现的。这个反馈控制机理的图,就是我们在这里控制为这么一个虚线部分是一个相对假定的一个系统,它外界可以接触到的就是被控系统和失控系统。内部是通过公司控制系统和执行机构之间的互动和偶合来实现功能的实现的。这个就是经常用的。
(四)数理方法
还有一个具体的一些数理方法的运用,它里边包括数学方法、计量方法,模拟方法,还有假说和理论化的模型。
二、科研方法应用案例
(一)社科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接下来我想结合一下我们社科研究中的一些常用的研究方法。我们社科研究可能跟理工科的自然科学研究稍微不同,它更多的方法运用它的逻辑方法和现代方法。比如说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具体抽象方面,它的方法体系是比较发达的,运用也是比较成熟的。而现代方法中我们可能在经济学方面,对数学模型是运用的比较多的,而管理学方面,调查统计成为了一个基本的手段。社会学方面,它的社会观察法和实验法、访谈法,这些也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成熟的体系。而哲学中和历史学中,抽象演绎法和类比法等等都成为这些学科常用的一些基本方法。这些方法可能它的运用可以很大的促进我们社科研究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使用方法不当误区。总体来讲它存在一些方面,一是方法创新不够,可能相对来讲它不像自然科学方面,它的技术更新那么快,它的很多方法都是传统的为主,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方法体系方面不够。第二个使用方法不是很严谨,它的干扰因素比较多,如果社科研究者,他意识上不是很谨慎的话,就会着因为使用方法不可靠而导致结论的错误。还有一些方法实施中,他受的干扰因素太多使他存在缺陷。比如说满意度调查,它有个组织动员的因素,这个满意度就不适用。
(二)科技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最后就是科技方法的研究方法,它可能主要是在实验方法的层面和数理方法的层面还有现代方法的层面都会有综合的运用。这里有几个例子,像培根、笛卡尔他们的方法创新都大大的促进了他们的科研创新。但是自然科学科技研究中也有一些误区,比如说他们工具的局限,还有模拟理想化的一些局限。比如说转基因产品的危害,它的科学论断到底有没有依据,这个也是对他们方法进行一种致意。
最后我总结几句话,第一个就是要在研究的过程中,要明确提出和适用哪一种研究方法。第二个是要根据学科课题的特点、性质、对象来选择运用适用的研究方法。第三个具体选择要根据研究方法的特点和功能进行选择。最后要充分考虑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的一致性程度,以此来选择这方面的研究
科研创新及论文写作文本学习
第三讲 科研创新及论文写作(上)胡仙芝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
这一讲我们主要想讲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就是科研论文的最主要一个特征就是科研创新。第二个讲讲科研论文的作用,它的特征还有它的写作步骤,我们具体分析一下科研论文它的构成部分,还有它集中常见的科研论文写作的一个结构顺序,最后,讲讲论文的投稿与发表的问题。在后边我们还会再抽一些时间具体结合各种文体,讲讲不同文体的写作。
一、什么是科学创新
(一)科研创新
那么在这里,我们想,科研论文跟其他文体不一样,最主要的一个特色,就是科研论文它是要承载一些创新的知识思想和体系的,就是说科研创新是科研论文的本质特征,那么什么是科研创新呢,可以说科研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活动,那么科研创新呢它是一个创新的整个体系,它包括理论的创新,技术的创新,还有制度的创新。那么这是在科研创新的内容上讲。另外从它的形式上讲,还有科研方法的创新,那么我们根据创新的内容,不同侧重点,我们的科研论文也分成几个层面,有着重体现理论创新成果的,那么我们称为是学术论文,着重体现技术创新成果的,我们也称为科技论文,还有体现一些制度创新的,那么我们也可以升华成是一些管理制度。在科技论文的基础上来,可以还涉及到各种各级应用,那么这些科研创新,又可以体现为像专利啊,商标啊,还有专有的设计啊等等,那么这些都是我们科研创新的主要内容和载体。
(二)理论创新的原则
科研创新怎么样才能实现创新呢,那么它有一些基本原则,那么这些原则主要的就是有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也就是说,理论创新它往往要跟实际创新联系在一块儿,而且只有两者联系起来的时候,它的创新才有意义,第二个,就理论创新,科研创新,它要体现科学性的原则,这个学术和文学不一样,小说不一样,他那些创新很多就是只靠想象力就行了,但是科研论文的创新,它讲求真凭实据,讲求数据的可认识性、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那么它们更多追求的是一种真理、一种客观、一种规律,这个就是科学性原则的一个要求。第三个原则就是创新性原则,先进性原则,也就是说科研创新,它总是跟前人不一样的,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创新,那么它能够体现最新的不同层次的水平,像咱们国内的话是全国水平,在国际上那就是世界水平,那么它总是在体现人类前进的先进性。第四个原则就是实践性原则。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技术创新,总是在实践的运用中得到升华,得到实现的。最后呢,还有两个原则就是系统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科研创新也好,理论创新也好,技术创新也好,他们相互之间是成体系的,成系统的,能够有机互动的,那么这种创新只有在更加自由,更加开放的环境下,才能获得更快的一种发展。
(三)理论创新的特征
那么这种科研创新它的特征,刚才也讲了,一个是对前人的继承,体现出了继承性,第二个呢,这个继承的东西,旧的东西往往有惯性,那么这种创新它往往体现为是克服旧知识,旧传统旧的认识,对旧的管理制度,它需要有一种克服和超越的过程,而这种过程往往会体现为一种斗争性这么一个特点。这种创新特,还体现出很大的时代特征,也就是具有时代性的特点。从蒙昧的那种远古时代,到逐步封建时代的文明,到工业文明,不同时代,它的创新的特征内容都是不一样的,这个呢,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历史这种创新,是具有时代性的特征。最后一个我们大家可能也都知道,这个就是加速度的这个特征,科研创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那么人类进步的这个步子迈的是越来越快,历史发展的车轮也是滚动的越来越快,那么这些,尤其是工作革命后,技术革命后,那么这种技术创新,理论创新,它的速度更是今非昔比,它呈现出一个加速度的特征。
(四)理论创新的作用及动力
那么这种科研创新,有那些作用呢?可以说,它具有很好的引导社会前进方向,指导人类发展轨迹,还有提高人类自身能力,发展人类文明的各个方面的一些动力。只有这方面的作用,这个创新成为我们人类自觉的一种追求,成为我们人类从事科研,从事创新的一个根本动力。社会上,他们说,鲁迅也说过,就说真正能够促进社会进步的人,不是那些因循守旧的官僚,而在于有风险精神的社会活动家和科学活动家。那么也就是说创新的第一动力,就是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那么这个创新的动力也有来自人类自身的需求,人们在认识自我认识世界方面,那么可以说是具有一种永不停歇的追求,追求真理,追求科学认知,那么这个内在的动力是我们科研创新的一个原动力,此外呢,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也给课业创新带来了很多压力,像市场的竞争。他们说市场的竞争体现了一种市场的强大需求。马克思也说过,在一个思想和一个市场需求来讲,可能来自市场需求的对革新生产工具和生产力的需求,可能来自市场的竞争力可能会更强大一些。市场竞争的需求,还有技术革命的需求,还有社会实践的客观需求,那么这些呢都对科研创新提出了一些需求,也是产生了一些动力。
二、科研论文的特征
那么创新是人类的主题,那么我们人类社会怎么去体现这种创新呢,科研创新,它是要有一些载体,那么可以说,理论创新也好,技术创新也好,它的第一个重要的载体就是论文。
论文可以说是科研工作者在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对专业技术领域里的某些现象或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分析和阐述,揭示这些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进行发表或答辩的文字表达形式。那么这个论文呢,它是记录人类科技进步的历史性文件,它是研究成果的具体体现形式,也是科技发展和人类发展的重要的信息源泉。那么和其他的那些文体,文种相比,论文它确实是与众不同的,那么它最大的特点来自于四个方面:
第一个,前面也讲到了,论文的特点,首先要体现的是创新性,创新性它是科研论文的灵魂和价值的根本所在,创新性的程度是衡量论文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它的根本尺度,那么这个是它的一个实质性的特点和要是。第二个,科研论文可能跟我们一般的文体,学生作文不一样,它有较强的理论性,也称学术性。那么我们评价学生作文可能会用语句通顺,感情流畅,文字优美那些要求去要求他,但是我们不会拿这些标准去衡量一个科研论文,而是我们会强调它的理论性,完整性,严谨性,是否符合逻辑,有限福利等等,那么也就是说,理论性,它是指一篇科技论文,或者学术论文,应该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这个呢有两个方面来理解这层含义。一是要从一定的理论高度来分析和总结由实验观测,或者其他方法所得到的研究结果。要形成一定的科学借鉴,要提出并解决具有一些科学价值的问题,这是它的对象上。第二个,理论性和要求,我们用事实和理论,对自己所提出来的科学借鉴和问题进行符合逻辑的论证,分析,和说明,将实践认识,上升为理论。那么这理论性往往也被认为是抽象性,合乎逻辑性和学术性。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特点就是科学性,科学性,论文写作科学不科学,表现哪几个方面呢,三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它的内容是不是符合科学,也就是内容的科学性,第二它的形式是不是经得起检验,它的形式的科学性。
还有它的过程是不是符合科学逻辑,也就是过程的科学,那么在这个三大要素基础上,科研论文的写作呢也就具有特殊的一种格式和规范,那么这个论文的第四个特点,那就是规范性,规范性,它往往值的是这个科研论文,它是有标准化的特性的,有一种结构化的特点,那么也就是说,它是由那些部分组成的,他在行为的行文的过程中,要利用采取哪一些标准化的格式和方法,那么这个呢就是我们往往可以很明显看到的一些论文的特点。
三、科研论文的作用
那么我们可以看到论文的作用,论文,刚才也讲到,跟其他的文体是不一样的。它传递的是人类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这方面的信息,所以论文的第一个作用就是描述科学技术研究及成果,进行成果推广,信息交流,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二个呢,论文的作用就是论述科技领域具有创新意义的理论性、实验性、观测性的新成果,新借鉴和新知识。第三个作用就是理论分析和科学总结创造新成果,总结某种已知原理,运用于实践所取得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产品。那么这个就是论文的作用。
四、科研论文的分类
论文是一个很一般的,也是很普通的概念。那么我们要真正的去了解论文是什么的话,就需要对论文进行分类。
(一)科技论文类型
论文往往根据所属的学科和专业,我们有不同的论文分类,比如说,像基础学科的一些论文,像数学、物理学、化学、力学以及其他学科的论文。那么这种属于基础学科。在农业方面应用的一些科技论文,有农学,林学,还有其他的学科的论文。还有工业科技的论文,那么它还包括了像机械科学啊,动力啊,电器啊,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等学科领域的论文。还有医药,科技的论文等等。
那么按照写作的目的和发挥作用的功能不同,这个科技论文也分成学术论文,它主要是传播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传播理论观念这个知识层面的论文。还有是技术论文,还有学位论文。学位论文主要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还分的,主要根据对他们培养的人才的层次的不同,分为,学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
最后,我们也可以根据研究方式和论述内容来进行分类。比如说,它主要是描写实验发现的,那么叫实验性论文,用计算科学规律的叫计算性论文,还有理论演绎性的推导的,叫理论性论文,还有它是对前人的知识做一个系统的综合论述的,叫综述性论文。那么这一些论文呢,都可以成为我们在论文家族体系里面的成员。
(二)科研论文类型
那么科研论文呢,我们上午讲到的一些选题的一些类型和科研的类型是有关系的。比如说有一些理论应用,基础理论应用的,还有实践应用的,那么它可以分成理论型的,实验型的,和应用型的。而根据发表形式来讲,那么科研论文它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层面去发表了,那么它的论文的要求形式也不一样,所以像我们很多像专业期刊发的,有叫期刊论文,在出版社独立出版的叫学术专著,学术著作,还有在不同的报告会,学术研讨会发表的论文,那又叫会议论文。
(三)几种主要论文的介绍
这里主要介绍几种主要的论文。第一种就是科技论文,第二种是学术论文,第三种是学位论文。
科技论文它是工程技术人员为报道或者描述工程技术研究成果而提交或发表的论文,那么他这种特点主要是应用已有的理论来解决设计,技术,工艺,设备,材料等具体技术问题。那么它这个要求就是主要是报道它的工程技术,而这种工程技术呢,要有先进性,适用性,科学性了特点,这一类论文,对于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呢,它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第二类就是学术论文,学术论文我们好多社会科学方面的一些学科论文都属于这一类,那么它主要是在学术刊物,会议文集上发表的,提交的一种学术性论文。那么这种论文通常是某一学术课题在理论性,实验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者新的创新性的科学记录。这个呢,也可能是某种原理应用于实践,取得的一些新进展的科学终结。这种论文呢,它能够起到公布成果,交流信息的作用。那么这种论文呢,往往是要发表出来的,它也受到发表的载体或者媒体的限制,比如说,像期刊论文,它对它的字数啊,格式啊,形式啊,都会有限制。比学位论文或者专著来讲,它可能更加精炼,观点更加突出。
那么这个学位论文它跟我们的教育事业是联系在一块的,跟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是密切结合的,那么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者为申请学位而提交的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的论文,那么它主要起的作用就是为授予学位提供依据。它在程序上有严格的要求,也就是要经过考核、答辩、专家评审等,这种论文对观点的阐析是一方面,另外还要是作者详细的论述或者介绍它的科研过程,充分表达研究成果,并且反映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知识获取和科研能力的提高。那么这个呢,因为它是围绕着人才培养的,那么可能分成学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这个三个层级,那么当然这三个不同层级的论文它的要求的难度水平以及字数的要求,格式的规范的严格程度,都是有不一样的要求的。那么他应该是一个跟我们的教育体制是密切相符合的这么一个规定系列。
五、科研论文的结构及组成
那么这几种论文他们都有一个比较共同的结构,这就是论文的结构,论文的结构呢也就是说,构成论文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他们之间的结合方式,一般来讲,一篇论文都有要求一个基本的结构是这样的,一个呢是要扣紧主题,第二个结构本身,头尾之间要有一个完整统一,要合乎逻辑,那么这里呢我们想,把论文的结构呢分成几个部分,第一个呢就是前置部分,第二是主体部分,第三是附录部分,那么也就是说,这些格式是跟其他文体不一样的,就在于前置部分和附录部分,它是有着其他的文体所没有的要求,而在主体部分有自己较为固定的一种格式。一般来讲,一篇论文的前置部分有几个方面,一个是标题,第二个是作者,或者作者单位,第三是摘要,第四是关键词,第五是中途分类号,或者文献标识码,或者文章的编号。应该说这个除了标题和作者之外是科研论文所完成之外,那么前面的很多后置部分都是期刊的编辑者他加进去的,比如说像中途分类号、文章标识码这些就是为了索引的方便,而对这篇论文做的一个给予标识性辨识号的这么一种管理方式。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用标题作者单位和摘要关键词,它是我们现代的技术管理手段之下对他们做的一个要求,也就是说,在信息化社会,那么的论文是非常多的,为了在这种浩瀚的资料海洋里边,及时的成功顺利的能够找到这种最核心的,他们就用了一个搜索的工具,而这个关键词,作者单位的搜索,这些都是用来搜索的一种指标。而这个摘要它也是在大量路的情况下,让读者尽快抓到这个观点有用的观点的简便的一些方法,这个应该说不是论文主体的加工部分,但是也是我们论文写作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一个能力构成。而主体部分呢,它往往分成正文部分,那么主体部分,它可能有不同的要求,有不同的格式,比如说,有一些科技型的要求,它可能就会有,要求有引言,要求有你要做这个论证过程中,或实验过程中你用的材料和方法,还有你取得的结果,还有对这个过程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这个部分,那么有一些科技论文,他们把它变成了一个IMRAB结构,那么I就是引言的英文索索,M就是材料与方法,就研究方法,研究素材,就是包括他对前人的那些知识基础的一种介绍。最后它是要研究结论结果,这样的一个主体结构,最后它可以有一个讨论,展示,结论观点性的一种抽取等等,那么这种就是论文的正式结果。
那么在这个正文的结构里边呢,我们从行文的角度上来讲,它对于不同的观点,不同材料之间,它可以有不同的编排方式,而这种结构可能是跟我们的科研思维,或者科研表达的一种习惯是有关的,那么像这些呢,它可能取决于不同的类型吧,有并联式的结构,还有串联式结构,还有递进式的结构,还有复式的结构,还有散状的结构,那么这个就是在行文过程中,你根据不同的材料,还有材料和材料之间,观点与观点之间的一种逻辑递进的关系来安排。这个是它的主体部分,另外呢还有一个后置部分,也是我们构成里边很重要的,比如说像参考文献和附录。
那么参考文献呢,可以说参考文献的表达可能是其他文体都没有具备的,只有在科研论文里边我们对这块要求非常严格和重视。这个参考文献的协作呢,一方面是体现了你的科研思维,科研活动的整个脉络,记录了你的整个科研过程,比如说你参考了哪一些前人的知识,引用了哪一些数据,而且你在这个过程中,科研创新过程中,原来的那些科学家也好,科研人员也好,对你这个科研创新哪一些起到了作用,起到了贡献,那么都是通过参考文献的这个部分可以得出来。而参考文献呢,也是在知识产权这种保护和管理中,它发挥了很大的一种作用。那么这个呢,这个是咱们科研论文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后边我们讲知识产权管理的时候还会重点讲到。
另外我们后置部分还经常会有一些其他的附录,比如说,对这里专有名词的,就是说这本书,或者这个科研论文里边,一些专有名词的一些列明的注释,还有对于语言标点文化号的,标点符号的些处理,还有对于在文中所体现的一些插图,或者引用性的文献一种列表,还有它的注释的列表等等,那么这些呢可能根据不同的需求吧,你可以选,那么这里边可能论文这些技术规范有这方面的要求,就有它们自己的意义,它主要是要保证解决的是能够表述清楚,这篇论文本身的创新性的问题,还有来源性的问题,以及它的继承和批判的问题。
现在很多期刊论文除了中文的这些部分的格式之外,为了便于国际交流,往往会有一个英文方面的要求,那么当时有一些是中文期刊和英文期刊他们之间可能会有一些交流,可以翻译,但是在翻译不是很强大的情况下,或者没有太大必要翻译的情况下,我们会有一些像标题,作者名,摘要,关键词这些呢还会有一些英文格式的形式。那么我曾经在中国行政管理杂志工作过几年,那么在这个期刊它对学术品位的要求,还有它的学术定位是非常高的,那么在这个呢,它还有一个特别开放的事业,有一个国际化的战略,那么在它的这个英文这方面的要求,他除了前面的那种标题,作者,摘要和关键词,要翻译成英文之外呢,它把那个参考文献,这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种适合国际交流和不同的学者之间交流的这么一个部分,也有一个就是要翻译成英文的要求,那么这个要求就是为了更多的促进,就是中西方不同学者的一种学术交流。那么这是对科研论文的一个基本结构的一种介绍。
六、论文写作基本程序
那么我们可能更多的是要求了解这些论文是该怎么去写的,也就是说它的写作这方面的要求。其实我们都是专业技术人员,可能在专业上都受过,有很强大的基础,那么跟自己的学科,修养啊这方面都会有很深的一个要求,那么我呢,可以讲讲论文写作,因为不同的学科,它写作要求可能具体的是不一样的,但是在基本的步骤,基本的程序方面应该有共通的东西。比如说我们把它的写作程序基本上可以确定为这几个部分。
第一个就是选题,确定选题的问题,第二个选题确定以后,就是如何去搜集资料,搜集材料的问题,然后在有材料的基础上,我们可能需要理顺思路,草拟提纲,然后再具体的进入到撰写成文的环节。初稿形成以后,我们可能需要利用各种方法,对论文进行反复的修改,最后呢,还要进行审查定稿这么几个阶段。那么这个协作这方面呢,我想重点就讲这几个步骤和程序,他们之间应该怎么做好衔接。
(一)确定选题
第一步就是确定选题,选题好坏可以说是一个课题立项,或者一篇论文的一个前提吧,那么论文选题就是要确定论文所要论述的问题主要方面和研究范围。那么论文的题目等于是帮着确定了科研对象和范围。一般来讲,怎么去确定选题呢,可能这个跟每个人的日常积累有关系。一般来讲,我们选题可能要抓住几个点,第一个就是社会的需求点,第二个就是对于前人来讲,它是个空白点,第三个,就是对于我自己来讲,我这个是我最擅长的,容易突破的这个点叫突破点,那么在这个具体方法来讲,第一个,就是我们做一些科技文献的一些检索,那么从检索已有的文献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哪一块是比较薄弱的,那么哪一块就是我们可以在研究上加强,而且容易创新的。第二个,从社会需求这个角度上来讲,不管是从政策的需求也好,还有从社会老百姓的需求也好,还有就生产技术上来讲,实际生活中理论与实践有矛盾的地方,相互脱节的地方,问题严重的地方,这些往往是我们需要加强研究的地方。那么这个东西呢,实际上要求我们有一个不怕难题,去选择难点去攻讦的这么一个勇气。如果人家都已经解决好的,这个问题没有突出的表现出来,那么这个选的课题它的社会意义就不会很大。因为评价我们的科研创新的成果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它的价值,社会价值,应用价值,经济价值,那么这个价值的角度,我们可以结合社会需求来确定。第三个就是可行性的问题,就是我们自己的那个增长点在哪儿,也就是说每个人他都有自己多年的专业素养,一些知识积累,那么我们能做到,我们的有优长,就需要我们去做,而我们不擅长的东西,我对这块知识就不懂得,那我没有必要再去碰那块选题,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术有专攻,学业都有自己的局限,那么我就选一个我擅长的一种专业去攻讦。这个是确定选题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当然了,刚才也讲到了,就我们做科研管理的人,可能他在选题立项上他都要结合创新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易行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那么我们在选题的过程中,也要结合这些,一个是要有创新的空间,第二个,选题中要有学术的价值,科学的价值,第三个就说这个空间,是我们的能力所能达到的,要具有可行性,选题不能过大,也不能过难,也不能时间过长,那么这些难题呢,我们要是在现有的条件上能够创造条件去解决的。第三个呢,就是结合经费的情况,考虑经济性的要求。那么经济性的要求呢,我们可能前面也讲到,国家的一些投资,它也会投资到在课题里面来,那么这种经济的可行性呢,也是我们在选题的过程中,可以考虑的一个纬度。这是第一步,确定选题。
(二)收集材料——写作准备
第二个就是要做写作准备。论文写作的准备,最主要的基础工作,就是收集材料,收集资料,那么这个呢是要根据我们选题的要求,将论文会涉及到的一个相关资料、实验数据和调查结果都要做好一些准备。
在这些方面,科研跟其他的写小说的不一样,科研它是可以在他人的基础上去做的。那么这个呢就是材料在收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有自己的直接材料,但是也需要更多的间接材料。比如说,像直接材料,我们可能平时我们就在思想里边,或者我们前期的成果里边就的,那么对论文最有价值的那些材料,间接材料呢,我们可以通过搜索,查阅相关纸质和电子文献的资料,或者通过其他的途径获得的行业的内部资料,或者权威信息,那么这些都是在我们的科研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些资料。那么现在呢,以前我们可能收集材料主要的是通过书和期刊,那么随着信息化电子化的这种发展呢,我们现代的科研人员要更多的是掌握电子文献的一些搜索手段,这个功能应该说还是很强大的。那么在这个电子文献的收集这方面呢,我们采用的像GOOGLE啊,百度啊这些对于我们科研里面,可能能有一种小助手的作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知识产权的问题,因为研究网络上传播的好多信息,它是属于那种一般性的,没有知识产权权力者的这种信息,它的权威性,可信度是非常经过验证的。而我们这里介绍的一个叫中国知识工程网,也就是中国学术期刊网,就是清华大学同方的这个数据库,很多行业的数据库,它是能够提供作者出处的这么一个信息资料库,那些资料库呢,就应该是成为我们在做科研写论文的时候,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工具,一个手段,那么这个呢,我想,可能有很多专业技术人员在上研究生期间就会有这方面的课程,我们也不一一介绍了。这是间接材料的一个引用。最后还有一个就是加工整理的一个材料,那么也就是说作者要对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分析归纳,而形成了一些资料或信息,那么这些呢,也是我们在写作中需要准备的。
那么这么多的材料,我们如何去选择,那么这个选择呢,首先是要扣紧我们的主题,要有适用性第二个我们要选,因为我们的科研论文最后文责是要负责的,我们对这个论文的可靠性科学性是要负责任的。那么这种使命感的要求,我们对材料的选取方面也要谨慎,也要细致,要对材料要求保证是真实的,准确的,要保证它的质量,要保证这个材料是有代表性的,要有特制的,能够经得起考验的,现在我为什么不提倡大家,就是上网上随便去搜集资料呢,因为网上很多信息它是虚假的。现在我们从新闻上也可以看出,很多假新闻,假报道,甚至有一些虚构的一些东西,在网络就没有规范的去流行,那么如果这些信息充斥到我们的科学研究中来,那么我们就会很多的发明就会站不住脚,很多的发现就会经不住检验。而这个时候,我们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是需要对此负责任的。所以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我们的科学的精神,追求真理的精神,对这个材料选取做到一个第一步的把关。
(三)拟定提纲
那么在材料选取好以后,第三步就是要理思路,拟提纲,那么这个过程呢,应该说是对整个科研论文的一个设计,搭框架的一个过程,它不仅能够指导和保证文章的具体的写作,能够使文章表达的内容,条例化、系统化、周密化。那么这个呢就是不仅是自己写论文的时候是很重要的一步,对于整个课题研究来讲,对于组织整个团队来讲,这个也是具有至关重要的一步,那么这个拟提纲理思路的这个环节,它有几个方面的作用。第一个呢,能够预先拟定文章的层次和结构,保证重要内容和思想不会出现确实或者遗漏,能够为文章的最佳的组合,排列方式,创造条件。这是第一个作用,第二个,就是有条例化的一种提纲呢,它能够确保文章是层次分明,条例清楚的,这种结构呢也帮助作者思考,能够更加周密,论述更加严谨,对问题的把握也提供一些帮助。那么提纲拟定的这个作用,就是说会保证我们更加顺利的完成写作任务。这个科研论文可能不是一气呵成的,不像我们古代的文人他讲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个科研论文可不是这个概念,不是一次性就能写完的,它可能是一个长期的一个工程,中间需要可能长达几天几夜几个月,甚至几年,那么这个过程,我们作者,人都要吃饭,都要休息,不可能一次就把它弄完。那么有了提纲以后呢,作者,中间中断了,但是我们也能够确保有一个连贯的思路,有一个前后之间清晰的连接。使我们的这个研究从头到尾,还是能够有一条明晰的主线,而不会因为外界的作者的思维个人思维跳跃,而整个思路就不会再有了。那么这个呢,跟文学创作很不一样。这就是我们写作过程中拟提纲的作用。另外呢就是说,对于团队合作的一些课题组的管理来讲,提纲呢,它的作用性就在于,还能够起到让不同人不同的观点,能够整合大一块儿,起到统一认识、协调、对接的这么一个作用。这个作用呢,在完成写作,整理修改和相互课题研究中的交流沟通,都是必不可少的。应该说这个提纲它是一个基本的写作工具,也是它的重要的环节。
那么怎么去拟提纲呢,这个我想可能大家都有经验,有一些人讲,就说提纲之所以重要就是有一些观点性的提纲,你要提纲拟出来了,你的观点就有了,而有一些标题式的提纲,那么它也能够对你这部分要写什么,那部分写什么,也有一个总体的框架的一种限定。那么这里两种提纲我觉得都有它的作用,一种是标题性的提纲,一种是句子性观点性的提纲。标题性的提纲都是要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的写出这个部分或那个部分的主要内容。这个呢是简单明了,一目了然,但是你,如果有一些人在观看他的提纲,比如说正文引论,论证部分,结论部分,千篇一律,读起来是看不到其中的观点的。所以是不够直观,而有一些人他直接在提纲上,标题上直接就知道了。比如说有一些人说,什么什么是什么什么的什么什么,那么这些观点,句子式提纲就是用依据或几个句子就能完整的表达出各个部分的内容。那么它呢,具体明确,不易造成遗漏。这个提纲比较适合初次写作的人。就是说,有了这提纲,有了这观点,他写作起来就没有太大的难度。这两种提纲的形式都是各有千秋,各有优缺点,那么一般我写作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起来使用,取长补短。那么也就是说第一个我们可以用标题式的提纲,但是在标题式的提纲之下,每一个部分框架下,要有把我们的观点提列出来的句子,用来支撑它。
那么对于提纲的类型来讲,不同类型的科研论文,它的写作提纲和风格也略有不同,一般来讲,对于实验性的论文呢,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像引言,引言部分呢,主要是对这一项实验研究内容的背景做一个简要介绍,然后呢,再介绍一下实验的目的和意义。第二个正文部分则需要介绍他们的实验原理,还有所用的设备装置材料和限定条件,第二个部分就是要介绍他的实验方法和步骤,第三个部分就是实验结果呈现出来的结论,图表的安排,那这个就是构成你的科研论文的主体部分。那么在这个部分都已经完成的情况下,第三个部分就是结论部分,那么也就是说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结论,然后最后可以提出进一步改进实验方法或实验装置的建议,这是实验性的论文。而理论性的论文呢,它的提纲往往分成四个部分,一是引言部分,第二是理论分析部分,第三是应用部分,第四是结论。那么这个引言部分也是讲前人的研究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要研究的这个问题是什么,然后这个问题它有哪一些意义和作用解决为什么要研究的问题。第二个正文部分主要是要详细的阐述主题思想,然后要用各个方面来论证自己的观点,那么这个过程应该是自己的理论创新的部分。第三个部分就是说对自己的创新,他的应用价值做一个补充说明,最后得出来一个结论。那么这个是学术性论文,理论性的论文,另外还有技术性的论文,它的结论可能步骤大概的都跟前面的那个部分都是差不多的,我们可能就不做一一介绍。
还有,在学术论文里边有一个常有的,就是综述性的论文,也就是说对前人的文献基础做一些综述,那么这个综述性的论文呢,往往在学位论文上会有要求,尤其是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他们在第一个部分或第二个部分都需要提出对这个综述性论文,对前人的文献和观点做出一个述评,那么这个也分成三个部分,就是引言部分,文献综述,还有评价与结论的部分。那么这个部分,可能第一个部分就是介绍所要综述的课题还有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二个部分你可以用不同的逻辑方法来梳理所要介绍的一些课题,可以按年代的,按国别的,或者按不同的内容的序列进行排列,对他们的观点做综述。第三个部分就是要对前面的研究做出一个自己的评判,他们存在的分歧,待解决的问题啊等等,都需要做一些研究。
(四)撰写成文
第四个,就是撰写成文。刚才讲到,拟了提纲以后,就需要进行写作,那么这个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可能需要,动笔之前就是需要查阅文献,第二个呢,要充分考虑论文性质,目的和阅读对象。要相关的过程,然后在过程中要打好腹稿,然后把握写作重点,然后要在写作过程中要紧扣主题,要注意逻辑连贯,还有注意用词。还有就是说现在中英文都有了,还要选择语言等等。
那么这个写作过程中呢,一般是按照顺序来写,也可以采取先易后难的方法,便把容易的写了,最后难的再弄,也可以呢,化整为零,多次写完了了,最后才统一定稿,这样也可以,那么这个过程往往也是我们大家的过程。
(五)修改推敲
那么第五步就是需要修改,推敲,因为一个创作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多次的反复,那么在对它进行修改的时候,我们需要反复的阅读,强化主题,还要反复的推敲,精雕细琢,还要审核校对,确保精准,那么论文修改的方法可能有很多种,也可以自己反复修改,也可以请他人修改,还可以通过开会的方式,去征求修改意见,然后最后统一修改。
(六)审查定稿
那么第六步就是审查定稿,那么审查定稿有几个方面,一个是根据要求,比如说像提炼,摘要啊,关键词啊,要做好扉页,进一步确定题目和摘要,进一步再查看一下参考文献,阅读全文,要做好文字上的校对,消除文字的瑕疵,要检查一下格式规范,引用的规范,它的长,精,准,最后定稿以后,进入排版和打印,那么这里呢我有一个案例,就是选了一个科技,从它的前置部分和正文部分和结语,还有他最后的参考文献的格式,还有最后作者的信息等等,都做了一个例子,大家可以看一下。
第四讲 科学创新及论文写作(下)——几种典型论文的写作 胡仙芝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研究员 刚才和大家一起探讨了关于学术论文的一个一些基本知识,我们接下来想结合几种典型论文的写作,然后具体地讲一讲论文写作的情况,这里我们想主要讲五类的写作,第一个呢,就是期刊论文的写作,第二个是学位论文的写作,第三是学术专著的写作,第四是研究报告的写作,这四种文体主要存在着要发布,科研的结论,观点和过程的一些文体,那么对于我们还要介绍一下关于研究课题的规划书和申请书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一、期刊论文的写作
期刊论文是指发表在国内外正式出版的学术期刊上的科研论文,期刊论文是要有特殊载体,即学术期刊,学术期刊应该大家都不陌生,都很熟悉,因为一般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权威学术的期刊,大家在学习过程中都会用到,学术期刊论文一般会发哪些文章?有综述性的文章就是最新的研究观点进行综述的文章,也有一些就是专栏性的文章就是围绕某一个主题、某一个学科或者某一个栏目定期把这些方面最新研究进展和研究贡献的文章都会收集到这个栏目里面来,还有一些是报道性的文章。
(一)三种期刊论文的结构
期刊论文的格式也有特定的一些结构,有论题、论证、结论这种三段式。期刊论文和其他的论文相比具有几个特点:第一,相对比较简练,因为篇幅是最大的一个限制要素,学位论文和学术著作的篇幅基本上是没有太多的限制,如果限制的话也是最少字数的限制,对于期刊论文来讲,一个月一期的版面是固定的,往往会有最高字数的限制,所以期刊论文的格式是以精炼作为特征的,结构主要就是论题、论证、结论几个方面。
综述性文章的格式往往分几个部分,第一个是前言,第二是综述以往的研究成果,第二是评述最新的研究成果,第四是总结和展望,最后一般都要标注参考文献。
专栏性的文章往往会对理论性和实验性两点做出要求,理论性的文章往往有前言,交代一下这方面的研究的必要性和它的意义,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第二有一个背景的交代,就是对理论提出的交代,就是对理论提出进行验证;第三就是要对理论的应用做出解释或者以应用理论的方式来验证它理论的正确性;最后得出结论。实验性的文章基本上也是这五个部分,前言部分,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试验分析,最后是结论。报道性的文章有的格式是对前言做出一个铺垫以后,介绍研究领域的概况,对新成果进行描述,并且对这个新发现、新成果做一个分析和解释,然后要阐述一下它的科学意义,最后得出结论。这是三种文章的不同结构。
(二)三种期刊论文的特点
对于综述性文章来讲,特点主要是对某一领域的研究状况或者某一专题研究进展进行综合分析、详细阐述,这个要求对该领域研究的情况总结比较全面,第二需要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评述,要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功能是为读者提供较为翔实的参考资料,这种文章创新性的贡献可能并不大,但是它对于传播科研知识来讲还是非常管用的。有一些做研究就可以找这些文献作为参考对整个研究的概况做一个比较好的把握,它的参考资料价值功能比较强。因此相比论文,综述性文章的篇幅可能相对比较长。
专栏性的文章就是在具体的栏目里面,可能会围绕某一个问题给予比较完整论述。在学术期刊的某一专栏上刊载的文章的内容主要是为介绍创新性研究成果、理论性突破、科学实验或者技术开发中取得的新成就,专栏性文章相对来讲的创新性和迁延性比较强,一般会提出创新性的理论观点或者实验发现或者较为完整的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也会介绍比较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开发的进程,也会阐述新产品或新工程的一些最佳方案,那么这种篇幅是比较合适的,每一个杂志都有自己的规范,可能五千字、八千字,可能是比较稳妥的一个字数。
而报道性的文章可能比较短,弄成简报简讯,主要的功能就是传播学术信息和科技知识,主要是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在期刊论文上以最快的速度刊载,它是一种学术报道,它的新闻性、专业性两者结合,但是它的篇幅相对是最短的,主要是要简明扼要地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快速地报道理论或实验的最新发现,所以它可能就是观点性或者视觉性地把它抽取出来就行。
(三)期刊论文的要点
在期刊论文上发表的这三类文体可能有一些要点,一个要点就是被研究对象的课题的性质和领域比较明显,一般来讲,这些文章在选择期刊的过程中有固定的套式,一个专业期刊对自己的学科会比较关注,对外学科的东西可能就会进行拒绝和排斥,否则它就不叫专业期刊了。第二他们对采用的科研方法和技术手段,也有自己的一个评价标准。第三对研究的结果和结论,还有对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价值都会做一些基本的评判。最后要对存在问题和研究设想提出一些展望。
这些文章有很难能可贵的几点:一个要求刊发的都是第一手资料,学术期刊跟新闻报纸不一样,新闻报纸可能不要求原发,比如说新闻社的通讯一出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还有各个省市地方的媒体都是刊用的,要统一喉舌,用同一种声音去说话。但是在期刊论文,每一个杂志虽然是很小的,但是要求版权都是唯一的,第一次发表的文章刊发的是原发性的稿子。所以这是很难能可贵的,如果不小心发了跟别人一样的稿子,那么就必须注明是转载的和引用的,否则就会视为违背职业道德或者惹出一些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第二个就是这些文章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也就是科研论文的创新性特点,因为不管文章是什么样的,要求都是原发性的、是创新性的,如果搜集的历史资料多了的话,可能对这个期刊本身的地位和作用产生折扣,最后它的每一文章是有延续性的,推出新论,推翻旧论,在不停地更新和自我更新过程中推动整个学科的发展,这就是学科论文的一些特点。
(四)论文评价
现在期刊论文怎么样把科研论文变成期刊论文呢,这个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作者的投稿环节和编辑、杂志社的发表环节,这个需要一系列的过程,比如说先是由作者投稿,第二个由编辑审稿,审稿完了,进入编辑加工校对的过程,最后才是出版印刷的程序。这里面怎么样能够把论文变成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对于中国的科研工作者来讲是比较具有挑战性的一个过程,也是有难度的,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对论文的评价问题,论文评价并不是由科研工作者自己就能确定的,它涉及到社会不同的分工,不同的专家学者。其他人对你的一些看法和评价就有一个从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处理问题,我因为当过十几年的编辑,也编过行政管理专业的一些论文和期刊,所以我想这里不仅是从一个作者的眼光,用一个编辑的眼光来讲讲关于论文如何评价的问题。
论文评价其实是很重要的。论文评价是一把尺子,用来衡量作者或者这篇论文学术水平和学术价值;第二,论文评价也是能够正确地衡量和展现科研实力的一个工具;最后科学准确的论文评价机制能有利于遏制学术腐败。那么评价可能要对理论价值,使用价值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会有一些具体的评价指标,原则要坚持创新性原则、公正性原则、准确地计量原则和可比性原则。我们在论文评价上有很多方法,有高级的,中级的和低级的一些评价方法,专家评估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专家评估越来越科学化了,先是定性评估法,比如说现在国家社科基金在结项过程中,会做一些评估,那么对它的选题观点的创新性程度、它的社会影响力的程度等等都做出一个评价,现在他们也会设计很多分数的量表,用量化评分法的方法对它们进行一些评分,这里有一个国家社科基金对科研成果的一个评价指标分数表,看看是从它哪几个角度、贡献的程度对它进行一个量化,这种量化是相对的,不可能绝对准确,但是这个也是社会统计的一种方法,如果一个专家是这种判断的话,其他专家也如此判断,这种判断就会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准确性,还有它在比较的过程中也能得出一个比较可信的结论。这是专家评估法。期刊社发表不发表、录用不录用这个论文,第一关就是需要对这个论文投稿进行评价、衡量,那么这个会涉及到一个内部的标准,我们当时在编辑部工作的时候,也为在工作中遇到的这些问题费了很多心思,包括设计了专家盲审的评分表,怎么去设计它的指标,我们一般从编辑的角度来说,可能会涉及到五个方面指标。
第一就是选题是否前沿,跟当前的社会是不是对接,是否符合社会需求度,是什么状况。第二就是它的观点创新程度有多少,跟前人相比有没有超越前人。观点还是注意它的正确性,因为都说科研无竞技,宣传有竞区,那么期刊在传统知识做宣传的过程中所肩负的责任比较大,有一些不真实的或者不符合宣传纪律的东西,在这个环节也需要做出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去衡量,去回避它。
第三就是它的认证,它的方法。这里面可能就讲了,为什么要评估方法,因为方法的科学性能够决定它的论点的可靠性,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它的方法使用有没有问题呢,它的论证是不是严密,从论据到论点的过程是不是存在瑕疵和错误,这个过程也是我们作为评审的过程要作为重点把握的。
最后就是论文结构是不是比较符合逻辑,它的字数安排、结构是不是合理。文字上的东西有没有错误、硬伤或者有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格式规范的问题等等这些就是我们作为期刊的编辑在论文投稿的过程中,使用的一些评价指标和工具。
当然了如果发表后的论文要对它进行评价的话有更多的尺度,比如说现在我们用了更多的评价工具,比如说核心期刊,那么核心和非核心期刊怎么去评,国际说有SCI和CSCI,中国也出了一个叫SSCI,那么这些都是一种,所以用解锁论文的这种方法来获得它的一些指标,这里面主要是它的论文数量分析法,还有被引用次数的分析法,还有被期刊影响因子的分析法,对成果被转载而引用的这些情况的分析法,这些分析应该说有一定的科学性,是可以用来证明或评价一个论文的社会影响和科学贡献的,这是在期刊上发表以后的后续方法,现在也是很多编辑单位所关注的一个情况。因为有这个,所以有很多原发性的和非原发性的期刊,比如像《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是以转载比较优秀的科研成果论文作为它的一个使命的具有评估性的一些期刊和媒体,它们的出现对知识产权的转化或者保护也会产生更多的一些需求。
(五)期刊论文质量监控体系
期刊论文从投稿到发表需要有一个编辑评价的标准,但是它更需要有一个质量的监控体系、监控体制。一般来讲有几个方面,作为一个编辑部的负责人要做的:第一是内部把关,可以通过几种,一个是培训编辑,提高编辑的素质,然后保证第一关卡能够保证高质量的论文上来;第二个也可以通过健全和完善编辑部的内部管理流程,比如说现在很多期刊它都会推行三审三校审读制,这三审第一是编辑初审,第二是专家匿名评审,第三审是主编定审。还有三次校对的流程,第一个就是排版的校对,第二各个环节作者参与自身的校对,最后就是底版前的合宏校对等等,那么这些都是用来提高论文质量和期刊的出版质量的一个监控机制。另外就是论文质量还可以从外部进行监控,我们都知道,现在外部监控非常有效,有很多同行的一些专家、同行的媒体甚至更多社会上的人对一些学术成果发表后也是比较认真地关注,他们对它的知识产权、科研成果也会有一些评论。论文质量要想提高的话,作者的自检自律的机制还是很重要的,比如说作者行为过程的一种审核环节,还有自己参与校对的环节以及内在的一些环节。这是作为期刊社在期刊论文编辑发表的一些情况。
(六)作者投稿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作者怎么样去投稿,选择什么样的期刊才能让我们的科研论文变成期刊论文,经常会有几个方面的要点:
第一个选择期刊首先是要我们根据专业论文的研究内容来选择相应的期刊,因为如果研究内容不搭边,很多期刊社不会什么稿件都接受,他们都比较相对比较符合自己的专业,这是前提。
第二在选择期刊的时候也要看级别。很多学校、很多科研机构把它分成标杆期刊、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还有的分成ABC类,A-,A+类,这些为什么要进行区分,主要是根据期刊的级别来评价这个论文的级别,当然这种做法也被很多学者、社科研究人员所诟病、所不满,因为他们认为以期刊来评价论文的质量,缺乏直接的科学性和对应性,但是一般来讲,对这块还是要有考虑的,一般来讲,期刊的级别越高,发表周期就会越长,环节也会越多,时间也会拖得越长,它的影响面会比较大,受到社会的关注度也会比较大,这个成果后期的传播和社会影响也会比一般的期刊大一些。这个过程需要我们看看自己所写的稿子的定位,如果做的是一个重大基础理论的重大发现的,我们可以选择权威,如果仅仅是一个小问题、小的环节需要去补救的,社会意义也不是很大的,我们可以选择那种中等级别的或者地区性的那些媒体去进行发表。因为越是非核心的,它的时间就会越快,难度也会越小。第二就是要看一下这个期刊的发表周期,现在的期刊可能跟以往比,也在变化,以前季刊,三月刊,月刊这三类比较多,但是现在信息技术,出版技术的发展,周期的加快,我们也会越来越多地看到,像月刊、半月刊、旬刊,甚至是周刊,这些根据研究报告所涉及的时间、有效性的长短度以及自身的要求去选择;第三个,要考虑这个办刊的宗旨问题。现在期刊市场也是鱼龙混杂,而且在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市场化和公益化这两种倾向一直也矛盾着,所以有一些刊物大家在投稿的时候需要看一看,因为现在期刊和期刊之间所奉行的办刊宗旨和理念很不一样,做法也很不一样,有一些期刊会根据标准给一些稿费,有一些期刊甚至要求交评审费和版面费,还有一些期刊可能会有更加意想不到的一些要求这也是要考虑的。最后我们利用工具来参考、评定这个期刊,它是不是真正的有传播力,我们就可以参考索引和平度,这个可能在中国这个平台上可能很多数据都可以通过搜索获得。
我们投稿的时候要注意哪几项呢,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投稿之前一定要检查一下署名问题,因为科研成果在自己手里没有被别人发现的时候,当然就是你的,但是如果要交到社会公共的平台上,只有发表的时候,署名跟你的名字在一块的时候才会是你的,如果你作品下边换成了别人的名字,这个作品就不是你的了,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把这个署名以及署名次序问题关注好,所以投稿的时候一定要在标题下面写上名字,并且要把自己的单位、联系方式等做一个比较明确的标记,免得在后果转化的过程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第二,因为科研论文变成期刊论文涉及到很多版权的变化,所以要遵守保密原则,在没有公开发表的时候,对自己的成果还没有得到法律承认的前提下,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
第三,不能一稿多投,因为期刊都是要原发性的这个标准,期刊与期刊之间也有竞争和利害关系,你这样的话就会得罪很多期刊,是不能一稿多投的。
第四,标注一下资金资助的情况。因为现在很多科研课题很多都是经费委托制作的,这里面也会涉及到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如果我们得到了一个资金资助要标注一下,而且好多期刊也鼓励这块,跟整个科研管理体制是一样的,比如说科研结算的时候要求标记它的课题、资助号统计这块的工作,还有有一些期刊说了,如果能够获得国家级资助的,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证明期刊质量,论文质量是比较有前沿,比较有保证的,所以很多期刊会倾向于、更加乐意表明这种有资金资助的课题文章。
第五,投递的地址要准确无误。投递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投递的渠道做一个准确的把握。不能寄给个人,也不能寄给空的地址。
最后用心跟踪投稿的状态,投稿人家是不是收到,是不是及时审稿,审稿是什么状态,是不是要求修改,大概什么时候发表,这个过程作为科研论文的作者来讲,也是需要密切关注的,因为这个跟我们自己的著作权和版权都是密切相关的。
最后讲文章投稿的时候还会涉及到一个问题,因为有一些科技成果,论文是成果之一,还有其他的一些论文表现形式,知识产权的表现形式,比如说专利商标等等,这个过程我们要做一个比较好的统筹规划,怎么样能够保证自己的权利最大化,一般来讲,先申请专利,再发表文章,因为专利是单一性地保护,对于文章来讲,有公共性、辐射面,就是具有公益性的特点。
当然了投稿也不是所有的都会成功,也可能会失败,会有退稿的情况或者投稿不用的情况,我们都是需要平和地对待。最后还有一个步骤就是对于投稿论文的修改问题,现在很多论文并不是说一写好了,送出去了,就能实行有效地转化的,很多的时候,都是会在编辑或者专家的评审意见下,退下来再修改或者再要求做一些提高修改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尊重这个机会,要认真地去修改,然后迈好学术的第一步,第二个是要及时,对于编辑社要求修改的话,时效性会比较强,所以一定要根据它的时间节点去修改,否则的话就会延误出刊的日期,丧失一次发表的机会。最后就是论文被拒也不要气馁,一定要再接再厉,不断地去争取,通过不断地提高这个科研质量,不断地修改,最后通过完善的步子,为自己迈出监视的步伐。
二、学位论文的写作
学位论文可能很多人讲专业技术人员都是已经有某种学位,从事某种资格的人了,这块就不需要讲了,但我们实际情况上就是说通过公务员这个系统,就可以看到,我们的学习是终身性的学习,继续性的教育也是比较多的,那么很多在职去攻读学位的情况也比较普遍,比如说像MPA、MBA这种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还有教育技术的这些硕士,包括各种学科,他们这种后期的学位教育发展也都比较快,在科研论文的过程中,学位论文也是经常容易遇到的一个任务,在这个方面讲讲学位论文,它是为了申请相应的学位或者某种学术职称资格而撰写的这种研究论文,它的选题往往会源于科研项目,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具有一定显示度,它的写作必须符合学位论文规范。那么这个刚才也讲到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他们层次不一样,要求也不一样,那么一般学士论文对字数要求不是很高,往往五千字左右,或者以上就可以了,但它更重要是一种观点的创新,对于硕士和博士他们可能更主要的是对科研能力的培养,他会更加注重方法的创新,注重学术规范的标准化的问题,因此也要求有系统性、前沿性和创新性的一种理论观点和方法。那么像硕士一般是两万字以上,博士可能是五万字甚至更多,这个可能不同学校要求不一样。
但是他们的格式可能都会具有一定的普通性,对题目的要求,在作者和导师这方面,前面的学科论文可能是科研作者自己一个人完成的,而这个学位论文往往是学生和导师共同合作的成果,是学生在导师下的指导下完成的,所以它的责任主体往往是包含着学生和导师两个方面。一般来讲,它会有要求原创性的声明,这个也是对学生科研精神的一种熏陶和培育,此后,才进入正常的一种目录,论文摘要,关健词论文的正文,以及参考文献,附录还有致谢说明,以及要补充说明这个学生具有的科研成果和能力,因为这个学位我们往往有两年三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一种准备,这个学位论文可能它的修改,它的要求它的格式,都相对复杂一些,那么我们的写作方法来讲,可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选题的时候,要选择跟自己的学业课程以及所从事的研究相关度比较高的那种学科领域来进行选题,这个可能学生跟导师之间要多多交流互动,产生题目。
第二因为从事这个比较难的科研之前,你可能需要有一定的基础,所以现在很多学校也有这个规定,你参加答辩之前你必须有多少篇文章在哪儿发表的,所以在答辩之前,论文完成之前,可以抽出其中的一些阶段性的文章进行发表,这个也是对前期的研究是一个促进,也是对你答辩的过程是一个帮助。
第三就是你在写作过程中,可能重要的就是要弄文献综述,把前文都搞明白了,在文献综述和拟好题干的基础上,一般会有一个开题报告,基本上就是为学位论文写作做好基本的准备工作。在开题报告的基础上,再去完善你的论文,完成初稿以后,进行评审,评审完了,最后再进行答辩这样一个过程。这个可能每个学校管理制度不一样,我们可能就简单地介绍到这里。
三、学术专著的写作
最后一个是学术著作,当我们的职称在初级和中级评审的时候,可能论文是管用的,但是往往到了中高级和高级的时候我们可能对它的难度就要增加了,很多单位和学校就会对学术著作做出一个要求,著作它就是要能够有独立出版的,具有一定厚度和规模的科研成果。那么一般来讲,学术论著是指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积累或者已经发表科研论文的集成,也有可能对这个问题的一种系统化的,体系化的研究,一般来讲,我们学术论文它有专著和编著这些类型,要求论点深刻,论证严谨,阐述全面,学术性强,然后有一定的深度和厚度,当然这个完成时间也比较长,它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它主要跟他相关的版权单位就不是期刊社,而是出版社,学术论著可能跟一些基本格式,要求有一个比较恰当的书名,要有作者合作者的基本情况,在这里往往要有一个摘要,序论或者前言还要有目录,正文,正文里面往往是分章节的,或者呈体系的这么一个思路架构体系,那么在这后边他要有一个比较规范的,参考文献,最后要有附录索引以及后记等等。
这个论著的写作方法可能它也分几种,一种是专题性的,像我们的博士论文往往是对某一些问题做一些系统性的梳理研究,这个主题可能还是比较集中的,比较扣题的。它的书名和它的内容结构体系方面是一个完整的逻辑结构,也有一些是编著的,它可能是对相关的的一些知识体系都梳理起来,汇总到一块。这种汇编性的主要把相关的知识体系的逻辑顺序,要做一些梳理,对它的标题目录,要有一个比较好的容易被阅读的,这么一个过程那么最后就是细节的文字部分。一般著作的撰写呢,可能也有几个方面。比如说一个是确定书名,确定研究目标,第二是选择研究的题目。第三是构建研究的框架,然后是梳理主要的观点论点,收集相关的资料,拟定撰写的纲目,然后撰写具体的正文,最后是修改,后面还要做格式的检查,文字的校对,编辑,最后定稿准备出版,这么一个过程。
四、课题报告的写作
第四个就是课题报告,我们现在大家都可能会做课题,课题报告的写法和前面的写法应该说是大同小异,但是课题报告它又有实用性文体的特征,往往用来表述一项课题研究的进展和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它除了我们要用的资料和观点之外,还有一个围度是其他文体不提供的,一般要提供系统的,或者按照工作进程发展了这么一些信息,以便给专家读者给予判断和评价。因此在课题报告根据课题完成的程度和时间来讲,我们分成开题报告,中期报告和结项报告。
开题报告往往是对科研课题的开始的一种文字说明,重点描述的是选题的概况,然后要向专家学者讲为什么要研究这个,研究背景是什么,研究目标是什么,研究内容还有我们打算采取的研究方法,可能出现的研究创新,还有保证这个研究的条件,研究成果的形式,以及研究的阶段,计划,参考文献等等,这个开题报告有时候在学位论文中也会涉及,我们的课题很多申请立项后要进行的第一步也就是进行开题。
中期报告是指科研课题的执行人,在科研过程中要向科研主管部门或者课题的委托方,汇报研究工作的进度情况,以及提交阶段性成果的这么一个书面材料,这个写作格式适用性比较强,除了要介绍这个题目和对课题进行介绍之外,主要是要针对原来的那个立项的课题方案和目标,着重介绍课题进展的情况,目前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还有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还有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问题,以及下一步的计划解决思路等等。这个主要是阶段性的,周期性的描述,最后课题完成以后,就要有一个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是一项课题的成果的汇总,也是课题结束的一个汇报。它要求客观地,概况地介绍研究的过程,总结解释研究的成果,并且向有关部门或者委托单位申请结题验收这样的文章,课题研究报告,结题报告,应该说是所有材料中,最主要的一个材料,也是课题结业的主要根据和凭据。
这在里面可能有很多内容需要前期的成果体系都可以在这里面,在此基础上还要有最新的一些研究成果,结论和建议等等。这个格式,可能我这里有一个PPT,这个整理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五、课题规划书和课题论证申请书的写作
大家知道,它这种可能不能上科研成果,因为它不是用来发表的,但是在科研技术过程中,这种文体又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它往往会成为课题立项的起点,那么这种课题规划书或申请书,它有一方面的特点,第一个它就是格式化,有一些体现为各种表格;第二个就是前瞻性比较强,因为它是要对你进行做的一个计划,计划书就是对未来的一些事情做出一种规划,一种预先的安排,可能不是现实的,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还有它的文字可能并不是很长,它是受到限制的,比如说很多申请论证书,可能只有3千字或者4千字的要求,不能太多;但是他里面涉及的信息要素却是非常多的,因此呢,对于有一些人甚至讲,论文好写,而申报书太难写了,它这里都是有技巧的。
目前我在科研部门工作,每年会组织很多老师去申报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自然基金课题和软科学研究计划,他们觉得最重要的一个工夫就是学会如何写课题申报书和申请书,这里面一般来讲,这种课题申报书或者申请书,涉及到几个方面,第一个涉及到课题的规划与申报,第二个涉及到课题和立项的分解,第三部分就是涉及到任务分解和实施。
那么科研规划,我们讲到这个规划它有顶层规划,主要用来规划科研方向,有一些是中层规划,用来落实科研的战略还有一些基层的就是用一些具体的课题计划,这些计划科研规划的作用,不仅是某一个科研工作者的事情,而是要加强一些团队的建设,从组建课题组出发,形成一些课题攻关的团队,这里面应该讲,既包含着项目管理的内容,更包含着人员管理的团队建设的内容,那么我们大家都知道,就是很多课题它往往是课题组的名义出现的,因为也不是某个有组织的,有课题组的,子课题组成的,还有课题组参加人员,这个就是一个严密的,相对松散但是功能很互补的团队结构体系,这里面因为他们的角色不一样,年龄专长职称比例科研经历都可以不一样,都在这里实现优化组合才能可持续的发展,这里面会涉及到要建设稳定的、强有力的课题团队的话,要有一些稳定的方向,一定结实的研究基础还有不断取得的突出成果,要有一个相对合理的人才机构梯队。
这里要申报的时候,一个是分头调研,集中讨论,然后完成申请材料的各个部分,第二是要整理加工综合提高,内容前后要一致。第三就是要修改定稿,按时上报,在这里我们都可以有一些表格,这里有三大基金,这里面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表格,这些表格它往往会有资助的类别,项目的名称,申请者信息,和依托单位的信息,以及课题的一些经费,人员和主要内容的一些情况,那么最后可能它的认证书往往会要求匿名,这里面怎么样去凸显你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上的创新性,要凸显你研究方案的可行性,你凸显你们研究团队的特色以及创新之处,这些都是非常有学问的,这个我们可以去请教一些有经验的人,然后在自己学科内完成。
后边还有一些关于申请,立项后怎么科研管理,去打交道,如何申请盖章,或者推荐填报这么一个过程,我们这里不一一讲了。这里有两个案例,一个是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论证的活页,一个是中英文的课题论证书的一些活页,我们这个论文写作,科研论文写作它是表现科研过程和展现科研成果的一个主要手段,我们要掌握科研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掌握科研方法是同样的重要,那么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完成我们的科研任务,可以提高我们的科研水平,可以展示我们的科研成果,最终也是提升我们每一个专业技术人员的层次和品位的一个主要渠道。
如何利用SSCI进行课题选题与创新(上)万跃华 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
大家好,今天是“如何利用SSCI进行课题创新,发表高水平经济和管理学论文”的系列讲座的第二讲。
如何利用SSCI进行课题创新与选题?今天主要的内容有这么几个部分。如何利用Web of Science分析工具进行课题创新和选题,了解课题的发展趋势。第二部分是从一篇已知的文献出发,通过引文分析,了解课题的最新进展及其应用,拓展研究的思路。第三部分是利用相关的文献拓展课题研究的思路,了解课题跨学科的发展和应用。第四部分是运用科学新闻做选题研究,追踪前言研究。最后一部分是利用H指数来评估课题,预测该课题未来的学术成就。
一、如何利用SCI、SSCI来进行课题的选题和创新研究 我们很多的老师和同学都有很大的压力,主要是什么?发表论文。那么在国际上有一句名言叫做“发表或者灭亡”。一般来讲,科研成果基本上都是要以论文的形式来进行发表的,而我们在做学术研究的时候,又不能制造无用的垃圾、没有科学意义的报道、过时的工作、重复已有的研究、错误不合理的结论。那么怎么来避免这些内容呢?我们可以利用SCI和SSCI来进行选题。在做学术研究的过程追,很多的老师和同学都会发现,我们做学术研究特别是人文社科学领域,主要的时间是花费在查找和消化资料上,所以在美国,国家科技基金会曾经统计了做学术研究时的时间分配。他们发现,一个研究人员花费在查找和消化科技资料上的时间要占全部科研时间的51%,计划思考只占了8%,职业研究占了32%,书面总结占9%,那么从这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到,我们的科研人员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花在了科技出版物的查找上。
我们的引文数据库,主要可以为我们的学术研究人员做一些什么服务呢?第一个就是课题的选题。获取研究思路,激发研究思想。第二个可以跟踪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包括经费申请、国际学术认知、开展国际合作、寻求高访或者科研工作的合作伙伴、自我科研成就的评估、评估所做课题的影响力等,可以帮助我们的科研人员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业的效率。我们的博士研究生可以进行论文的课题的查询工作,选取论文的研究课题,跟踪课题的最新进展,高效率的完成我们的学位论文的协作,获得作者投稿指南,选择投稿期刊,寻找同行评审,有利于论文的发表。甚至包括我们可以寻找未来的学习和工作的机会。比如说寻找博士后导师等等。那么科研机构呢,我们可以帮助大家来做一些科研成果的评价和分析,包括学科科研成果的评估,科研投入与产出的评估,科研经费的投入等等,包括人才引进的评估。那么我们在很多的时候,科技组需要了解我应该引进谁以增强该研究领域?那么这个时候我们都可以通过web of knowledge也就是通过我们的SCI、SSCI里了解具有国际背景的候选人的详细的信息。那么很多的学科组呢,又希望我们了解到我们的学科具有哪一些优势,具体的指标是什么,他们横跨在什么研究领域,我们应该和哪一个研究机构进一步来增加相关的合作,我们的合作机构的目标在哪一些指标中保持领先,与最大的竞争对手比,我们的比较优势和劣势有多少,在全球的整体比较上,我们哪些学科是在保持着高速的增长,那么这些呢也可以SCI、SSCI来帮助我们解决。
(一)那我们下面来讲第一个内容,就是SCI、SSCI如何帮助科研人员选题和列项
很多的研究人员在做学术研究的时候,当你对某一个课题产生兴趣的时候,通常我们可以利用SCI、SSCI里了解这么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某一方面的研究,以前有什么人用什么方法做过,现在人们对这方面的研究有什么最新的进展和认识;第二个就是说目前同一个研究领域,布头的实验室是不是引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开展研究,哪一种方法更加的合理。通常呢,只有回答了这两个问题,才可以说动课题有了一定的了解。
那么我们在做学术研究中,应该需要哪一些信息资源呢?我们围绕一个课题,可以SCI、SSCI数据库帮助科研人员获得这个课题的重要文献的全文,这个研究领域中的高影响力的学者的信息,文献中实验相关的事实数据库,这个研究领域中的核心期刊,这个课题的研究成果如何向某种学术期刊来发表,发表论文以后我们如何来提高论文的引用力,如何跟踪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等,那么这些呢,我们都可以通过SCI、SSCI来获取有关的信息,从中获得想法及思想。
一般来讲,很多的研究人员都通过全文数据库来获得这些方面的信息,那么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实际上是有综合性的参考数据库,也就是说二次文献的数据库来进行课题选题。那么这些数据库,统称叫参考数据库。
参考数据库是包含着各种数据、信息或者自身的原始领域和属性的数据库,主要搜集于文献的线索,快速和全面的查询某一各学科、领域或主题的文献。我们上一次课中也讲了如何用SCI、SSCI来帮助我们评估科研工作。那么汤森路透的knowledge平台主要的有Web of Science,包含了SCI、SSCI和CSSCI这三个评价引文数据库。当我们有一个想法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Web of Science里选取研究主题,那么在大量的背景信息中你会发现高质量的信息从整体上把握一个课题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了解科技现状。这个Web of Science主要的可以作为一个可视化的全景分析,可以从多角度的检测结果对文献的来源、学科领域、研究的机构等等进行分析,标出相应的分析数据、百分数。通过这些基本面的分析,可以对学科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的宏观把握。
那么在做选题的前面,我们首先要了解到我们这个选题有没有学术价值或者潜在的应用前景。也就是说我这个选题能不能吸引SCI或者SSCI期刊的编辑跟同行评议的兴趣,这是我们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呢,我们Web of Science有一些分析工具,可以帮助我们里了解这个课题的发展趋势。
1、下面我们以一个低碳经济作为例子来做一些检索
(1)首先我们都要了解到,低碳经济在气侯变化经济学中目前是一个很热的研究领域,那么我们在拿到这个题目的时候,首先要进行课题的分析,了解它的主要关健词。
那么我们可以看到,低碳经济的话,肯定会涉及到的主要关健词有碳排放量、全球气候的变化、温室气体的排放、碳关税、碳标签、碳认证、贸易、投资等等这些关健词。那么我们主要选择的是什么?比方说经济、贸易或者说投资,我们把这些作为一个主题词。然后跟碳或者是气侯变化、气体排放放在一起编成一个检索词,编完之后我们可以把这个检索词输到Web of Science的 knowledge的平台上去进行检索。那么我们设备点击knowledge平台,然后进入目前的这个界面是一个整个数据库的界面,也就是现在我们第一步进去的是一个所有的数据库,那我们SCI数据库和SSCI数据库是要在Web of Science的数据库里面,所以说我们首先要选择一个数据库,进入以后,是它所有的knowledge平台数据库。那么在第一个界面上我们都可以看到Web of Science数据库,点击以后我们会进入到Web of Science正式的平台上。在Web of Science这个主页上,首先我们第一个检索的是一个一般的检索,那么它主要是按照检索词来选择它的检索范围,检索范围是按照资料来选择的,这个资料有主题之段、标题之段和作者之段、出版物的名称、出版年、地址、文献类型等等。如果我们要做低碳经济研究的话,我们把这个检索词输入以后,选择“主题”这个研究领域,那么考虑到这个低碳经济这方面的文献有一些是会大量的涉及到SCI的期刊,跟能源方面有关,所以我们一定要把下面的引文数据库里选择SCI跟SSCI两个数据库。好,我们进行检索,进行检索的时候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低碳经济这个工作以前有什么人用什么方法做过,现在对这方面的研究有什么新的进展和认识,同一个研究领域,不同的实验室是不是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开展研究的,哪种方法比较合理,所以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要了解到这个课题重要的文献的全文,该研究领域的高影响力的学者的信息,文献中实验相关的事实数据以及研究领域中的核心期刊、热点课题,研究领域中研究的成果如何向某种学术期刊来进行投稿等,这些我们都要通过做这个检索以后来帮助我们快速的了解。好,我们进行检索了以后,那我们会发现,在用主题词来做检索的时候,能检索到21131篇的有关低碳经济的文献,在用主题词检索的时候,相对来讲第一个文章的题目里面出现这个单词的话,那就可以检索到,第二个,在文章中出现的这个单词也可以把它检索到,第三个是按照作者的提供的关健词,我们也同样可以检索到。那么除了这三个在论文写作的时候作者自己提供的以外,还有就是汤森路透SCI、SSCI的数据库会自动的通过这个文献其他的信息,比如说参考文献等等来自动的抽取一些使扩展关健词,那么只要这个文章里面其他的内容跟其有关的话,比方说参考文献,它同样可以把它搜到。一般来讲,这个方式的检索,对读者查找文献来讲是非常准确的。
(2)那我们通过主题词检索查到了这个内容之后,我们可以用分析工具来进行分析。Web of Science有两个分析工具,一个就是左边的这个精确检索结果,第二个就是我们可以看到的分析检索结果,这两个工具的内容是一样的,就是在不同的方面来方便大家。我们在这个里面首先看一下,点击这个工具以后我们进行了分析,在这个分析端的时候,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个工具是可以帮助我们处理十万条以上信息的,这是原来带老的平台的时候,现在新的平台是可以分析非常多类型的文章,超过十万条也可以来分析。那么现在可以分析的作者、出版年、研究机构、来源期刊、学科领域、国家与地区、文献类型、文献语种,那么从多层次的限定和精确的检索来帮助我们发现某研究领域隐含的发展趋势,把握学科领域的最新动态,了解某种特定课题在不同学科的分布情况,获取某学科领域的核心研究人员的信息,这些都可以通过分析功能来获得。我们现在通过这个分析工具来帮助我们了解这个关于低碳经济的方面发表论文最多的作者是谁,有关低碳研究信息最多的国家、发表有关低碳命题研究论文最多的研究机构,低碳经济的论文在哪一年发表的最多,低碳经济研究论文主要发表在哪些杂志上,低碳经济研究论文主要涉及在哪些领域,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功能来快速的帮助我们了解这些。
① 我们点入分析工具以后,首先我们可以看一下作者,通过这个作者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作者都是高影响力的作者。
好,我们选择第一个作者,在边上的这个叫“方框”的地方打上钩,点击一下“查看记录”,我们就可以了解到这个作者发表的文献的情况。那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作者一共发表了76篇文章,在下面可以了解这个文献全部的情况。点击第一篇的文章我们就可以进入到这个文献的详细内容中,点进去以后我们可以看文献的全记录。在这篇文章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作者在《丛书》里面发表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那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作者的关健词有一个扩展关健词,这个黄颜色的就是我们在做检索词的时候跟我们的检索主题词进行匹配处理得到的。这个作者呢,目前在爱尔兰经济研究所,同时,他又是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教授,还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教授,所以这个作者第一篇文章中就注了三个单位。在这个作者发白的76篇文章的界面上,我们可以点击这个“引证报告”来了解这个作者的论文背景的情况。除了这个以外,我们接下来还可以利用到这个作者发表的高被引用的论文,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快速的定位研究领域中高影响力的论文。那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定位,一个就是刚才我们讲的点“引证报告”,现在我们要再了解的是按照排序的方法,我们可以把这个“被引用频次”作为降序,然后就可以把所有发表的文章中被引用次数最高的排在前面,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作者的文章中被引用最高是154次。好,我们还可以再了解一下,点击“引证报告”以后,我们会发现来自爱尔兰的这个作者发表的文章目前的H指数是19,也意味着这个作者有19篇的文章,每篇最少被引用19次以上。那么他的文章发表以后平均被引用了17.6次,这是一个高引用的信息。那么通过这个界面我们可以去了解这个作者发表的文献在这个学科领域中的权威性,以便我们跟踪引用,包括我们来进行竞争等,这些内容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
②我们对这个分析工具进行利用以后,还可以了解更详细的一些内容。我们在21000多篇文章中通过点击分析工具可以获得以下的内容,比如说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研究机构,哪一些研究机构在这个“低碳经济”方面发表论文最多的。通过我们对检索出来的结构进行分析以后,那我们可以看到来自于中国科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发表的文章都非常多,这个可以让我们了解到竞争对手的详细情况。当然,同样这个信息也可以让我们寻找到国际合作单位。
③那我们再次对这个检索结果进行分析,我们现在分析的是国家和地区的分布。
我们可以看到,来自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等都是发表文章比较多的。其中中国有1246篇的文章。那我们可以通过再去选择“中国”前面的方框,再点击“查看记录”以后可以了解到我们中国作者发表的低碳经济方面的文献信息。利用这个功能可以发现中国在这个研究领域的引领机构、高产出高影响力的作者、经常发表中国作者论文的期刊、与中国学者合作的国家和机构、该课题在中国的发展趋势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来获得。
(3)第三个我们还可以再分析一下它的文献类型。
通过我们的文献类型分析以后发现这个课题除了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外,还大量的发表了什么?会议论文、综述、社论,包括课题新闻。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有64篇课题新闻的发表。那么从这个情况中可以发现,凡是热点课题,它的文章是课题新闻、社论、会议论文、综述通信度比较多,在这里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低碳经济这几年在国际上非常的热,它所有的这些课题新闻、社论、综述等都非常的多。好,那我们作为研究者来讲,如果我们需要这个课题的话,我们首先可以了解一下它的综述。
①在这个“综述”的框上打上钩,点击“查看记录”以后我们可以准确的找到研究领域者综述的期刊。
现在我们点击之后可以发现,这个工作有1868篇的研究综述,那么我们可以在这个表上通过它学科的类别点击以后可以分析发表在经济学期刊上的综述。我们点击之后可以看到有47篇的文章是发表经济学的期刊上,在这个里面我们可以点击第一篇,它是发表在能源经济上的,那么在能源经济上的这个界面里面有一个叫“全文标记”,这个“全文标记”是跟每一个学校、单位订购的全文数据库有关,凡是你学校订购的数据库,Web of Science可以自动的帮助你列记到全文。好,我们点击一下能源经济的这个2011年的“全文标记”,我们可以看到这篇文章来自于SCI,马上就可以获得它的全文。要注意的是,如果这个学校、机构没有订购这个能源经济的杂志,那么 “全文标记”是不会出现的,也就是说是没有“全文标记”的,并不是说每一个学校都会有这个“全文标记”的。②那么我们还可以知道哪一些基金资助了低碳经济的研究课题。
我们通过它的分析工具对它的基金资助机构进行分析,分析了以后我们可以看到来自于中国自然科学基金、来自于NSF美国自然科学基金、来自于拿撒的基金等等,这些都是资助了低碳经济的基金。那我们看一下来自于中国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情况,我们点击以后会发现有255篇的文章得到了中国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我们还可以点击任何一篇文章的题目,然后进入到这个论文题目的全记录界面,了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情况。我们现在点击的这篇文章的主题是讲“长江下游的水稻、小麦耕种的情况”,他们认为作物跟土壤是最重要的碳灰。这篇文章发表在生态经济学之上。好,在这个界面大家可以看到,来自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那么在这个下面你点击一下这个“基金资助的信息”以后它就会显示这个基金的详细的资助信息,这个工作对我们申报基金来讲是非常有利的。要注意,这个基金显示的功能是最近几年才有的,因为在2007年以前汤森路透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工作。很多的学者希望去了解谁,哪些机构能资助我这个研究课题,那么在检索的时候可以进行分析,通过这个途径呢,我们向汤森路透反馈了以后,他们就把这个“基金资助的信息”作为一个检索项列入到了我们的Web of Science里面去,所以我们通过Web of Science,不光能在文献里面分析检索工具的时候得到这个基金,你也可以在检索栏里面单独的去检索这个基金信息。
③那么还有很多的读者会问,我们查到了这个课题以后,哪一些的期刊是经常发表这个低碳经济的研究内容的?那我们经过检索结果分析来源出版物以后,我们发现这个课题有3480多个期刊来发表,那么我们可以看到最前面的就是能源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其中,能源政策就发表了1006篇文章,占了整个文献发表的4.71%,那么这个表可以作为我们投稿期刊的选择,我们很多的老师就是这样,如果我们发表低碳经济方面的文章,除了可以发表这些杂志以外,可以作为一个侯选期刊来帮助我们选择。
④除了这个内容以外,我们还可以去来了解到这个低碳经济到底涉及到哪些学科类别。那我们进行了学科类别分析以后会发现,发表文章最多的就是环境科学跟生态学、能源跟原料、工程学,商业经济排在第四位。好,如果我们想要详细的了解经济学跟商学学科发表的低碳经济的文章,那么我们在这个方框里面打上钩以后,再点击“查看记录”,我们可以了解到这2003篇的文化经济学和商学的低碳经济方面的详细信息。我们还可以在这个界面上,在“经验结果”下面的Web of Science的类别里面,详细了解到经济学有1741篇,环境研究的话有790篇,能源、商业有209篇等等,可以了解到经济学、商学的论文发表的一个情况。
(4)那么我们怎么从整体上把握这个科学的发展趋势呢?特别是在经济学、商学这个领域来了解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的时候,我们在这个2003篇的界面中可以点击“分析检索结果”,再次点击“分析检索结果”来帮助我们分析这个课题的整体发展趋势。这个工作可以全方位的来展示我们这个课题中的潜在的合作者和合作机构,这个课题领域的国家信息分析,比如说哪一些国家是领先的机构和高校。那么根据被引用参考文献的检索,我们可以了解到一篇理论研究是如何发展和引用的,以发现新的研究思路。那些都可以通过分析工具来帮助我们获得这方面的信息。①现在我们来看一下低碳经济在经济学科里面哪一些文献是高被用的,哪一些作者发表的文章的是高被用的。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了解到,通过点击边上的这个“机构”,我们可以了解到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都是发表文章最多的机构。我们还可以看到引用最高的这篇文章是发表在经济管理学杂志上的文章,大概被引用了3179次,我们可以右边的排序方法来把“被引用频次”作为降序以后快速锁定高影响力的论文。那么我们通过机构的分析以后会发现这个领域的高层的大学,有利于我们这个工作的机构合作,甚至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来发现深造的研究机构,这些都可以通过这个机构再次来分析。
②下面我们通过经济学的学科发表的低碳经济方面的文献来分析国家跟地区,那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的文章发表了13篇,然后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内容了解到中国学者发文的情况,也可以再次详细的了解。我们点进去以后会发现中国的13篇文章可以通过来源出版物、机构名称等对这些类型进行再次的分析,也可以根据被引用频次的排序了解到高被用的论文,通过这个引证报告来了解我们中国学者发表的文献的发展情况。那我们可以点击“机构”来了解到中国的科学院、中国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都是发表文章比较多的。那我们的文章主要发表在什么上面?从来源出版物这里可以看到是生态经济上。
③实际上我们可以同样利用这个功能了解到我们的高产出者、合作机构等等。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个分析工具再次分析一下发表低碳经济论文的经济学跟商学的期刊,那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个是发表生态经济、能源经济、能源杂志等上面的,也就是说中国的学者大量的发表在这些杂志上。通过分析出版年后,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最早的文章发表是在1989年。我们可以看到2004年的时候才有大量的文章发表,2005年的时候发表了93篇,到2011年的时候发表了298篇,最近这两年,2009年、2010年、2011年这个文献基本上都是在200多篇。通过这个出版年的分析来了解这个课题的发展趋势,以及判断这个课题发展的阶段,看看我们这个课题是不是热点课题,中国学者是怎么里做这方面研究的。
④我们还可以这个分析“引证报告”以后获得我们中国学者整个文献发表的情况,我们可以评估一下中国学者发表文献的情况。通过每年的引文数,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学者发表的有关低碳的文章,它的篇均引用是10.21,H指数达到了56。也就是说有56篇的文章每篇文章最少被引用了56次。那么通过这个引证报告,我们基本上就可以了解到这个低碳经济的课题在中国发表的文献,在国际上被引用率是非常高的,也就是说很多的国外学者都关注了中国作者的文献。那么通过这个引证报告,也大致了解了你今后发表的文章大概被引用的情况,这样的话对我们每一个作者来讲都是非常有利的,可以知道这个课题是一个热点课题。
二、从一篇已知的文献出发通过引文分析,了解课题的最新进展及其应用,拓展研究的思路
那我们通过文献分析以后基本上了解了这个课题的发展趋势,那么还有很多的老师和同学都会问,我希望去了解到哪一些作者、哪一些研究机构经常在引用中国发表的论文。在这个时候呢,我们可以点击“引证报告”,再点击“思引文献”,然后我们可以到哪一些期刊经常引用低碳经济的文献,还有哪些作者经常引用。
(一)我们点开这个“引证报告”以后可以看到这个“引证报告”一共会涉及到11916篇引文。那么这些引文会大量的引用我们低碳经济方面的文献,那么我们通过精炼检验结果,通过分析检索出版物,都可以再次来了解这个课题的热点问题。我们在精炼检验结果里面我们点击“来源出版物”可以了解到来自于农业经济学的杂志大量引用了这个课题的文章。可以说这个分析结果可以帮助你的论文也向这些期刊进行投稿。下面这一块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研究机构,点击一下,这个研究机构同样是来自于阿姆斯特丹大学引用的最多。我们曾经在前面的课题的发表最多的机构里会发现,阿姆斯特丹大学也是发表低碳经济文章最多的研究机构,同样也是引用这方面文献最多的机构。除了在精炼检验结果栏目里面来帮助我们查看适引文献与引用的情况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分析检验结果来了解。我们通过分析检验结果来了解作者,然后我们会发现前面我们所看到的爱尔兰的这个作者既是发表论文最多的作者,也是引用文献最多的作者。通过这个工作,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潜在的竞争对手,也可以了解到我们的合作对象,帮助我们寻找国际合作者。我们还可以进行引用分析以后发现很多的出版物引用这些文章,这些出版物也是我们潜在的竞争对手。
(二)我们还可以了解到这个杂志的投稿期刊的选择。
假如说我们作者想投稿能源政策,那么在这个检索结果里面点击这个方框,点击“查看记录”以后会进入到这个能源政策杂志所有收录的低碳经济的文献的情况。那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能源政策一共发表了1006篇的有关低碳经济研究论文,在这里面可以看到这本杂志除了发表论文以外,还发表国际会议录、综述、社论等等,这块内容可以通过文献的类型来查看。在能源经济杂志的检索界面上,我们可以通过它分析的引证报告里对这个检索的结果进行整体的分析,同样我们也可以了解到这个杂志的长期影响印制情况。很多作者都在想,如果我想投稿这本杂志,那它的影响印制是多少?那么我们可以点击这个论文的题目来获得它的全记录,然后来了解。当然,我们也可以去通过它的引证报告来这个杂志发表文章的整个情况。那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这张表上可以看到1993年、1994年开始发表的低碳经济方面的文献,到了2009年、2010年开始大量的等于。同样,在这个工作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它的H指数是36,也就意味着在这个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平均引用是8.93,H指数有36,也就是说有36篇文章每篇文章被引用了36次以上。那我们下面再来看一下来自中国作者发表在这个杂志上的文章的情况。那我们通过点击“经验结果的国家跟地区”以后,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一共有76篇的文章,点击以后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作者从1994年发表第一篇文章,到2011年的时候一共发表了22篇。通过这个检索方法可以了解到中国作者能否在这个杂志上发表文章的情况,可以帮助读者来做这个判断。那么通过这个引证报告,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的年平均引用的情况,我们现在可以了解到中国作者这个杂志上发表的是6.67平均引用次,这个时候我们潜在的作者也可以评估一下当你投稿到这个杂志上的时候大概的样子,你可以预测到你今后的引用情况,也帮助你来决定是否向这个杂志投稿。我们在这个界面上的时候可以了解一下你的影响印制的情况。在右边有一个“其他信息”,下面有一个叫“影响印制”的标记栏,点击它可以进入到影响印制数据库,那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个杂志的影响印制是2.629,这可以帮助我们来决定是否向这个杂志投稿,我们自己也可以判断一下自己的文章是否可以向这个杂志投稿。我们还可以了解一下它这五年的详细的影响印制的情况。那么有关投稿期刊的选择呢,我们想在第三讲中详细介绍。
(三)除了这个以外,我们发现引文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同行中或者是著名的权威在引用你经常阅读的研究成果,了解其他人是如何理解这方面的观点的,在影响着你的继续的研究。
这个工作呢,对我们在初次选题的时候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还有一个方法是我们可以这个检索了解到一个研究领域的重大发明或者重大发现的客观的历史框架,还有一种作用就是利用一篇现有的论文作为起始点来扩大你的检索,查到谁正在引用这篇论文以及谁又在引用那些引用的文献,来帮助我们获得所有时间上的相关论文,通过这些来弥补现有研究成果不足的新思想的被引用论文,来跟踪最新的研究成果,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引文的作用。
(四)那么我们通过引文检索的分析,可以帮助你解决这么一些问题。我们可以了解一到一个作者经常在引用你选定的论文的次数,就是哪一个作者引用的你选定的论文最多,从而确定谁在延续跟踪并从事这一研究领域的工作,这是一个。这一块我们可以来了解到引用了你选用这个文献的主要文献的类型是什么,是会议论文还是期刊还是综述、社论,以便你决定你这个论文文献类型发表的内容。那我们还可以发现哪一个机构经常在引用你感兴趣的研究论文,这些都是我们强劲的竞争对手。那么通过引文检索,最主要的我们可以发现哪一些文献经常被哪一些杂志引用,以便你去选出你未来发表问的投稿方向。实际上通过引文分析来帮助我们了解一篇论文被不同领域研究论文引用的状况,从而了解这个课题研究的学科较大趋势。也就是说我们的低碳经济有些时候是发表环境科学或者能源、燃料上的,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作为经济学科的学者就可以了解到这两个学科方面的交叉,以便引起你产生一些新的想法。
(五)还有很多的学者,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大量的精力来阅读文献,那么我们可以从一篇已知的文献出发,通过引文分析了解这个课题的最新进展及其应用,来拓展你的研究思想。比如说我们的学生,在很多时候有了导师推荐的文献,那么在不熟悉关健词的情况下是不是可以取得相干的进展并能从中发现研究思路呢?是不是能找到与课题密切相关核心热点论文?能否了解一个历史发展的最新框架,从而对这个课题有一个具体的了解?实际上我们从一篇文章出发,就可以帮助我们来解决这些问题。下面我们以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家发表的一篇高被引用的论文来说,叫《潜艇理论》,这是一个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个教授,这篇文章发表了以后,目前被引用了7327次,平均每年的引用次数达到了216.68次,2010年的时候被引用了652次,2011年的时候被引用了649次。通过这些文章呢,可以来了解国际上对这篇文章又有哪些新的评论和新的进展,我们把这个作者的姓输入到引文检索中去,我们前面讲的都是一般的检索,现在我们要讲的是被引参考文献检索,所以我们在进入数据库的时候点击一下这个“被引用参考文献检索”,然后出现的这个检索框是查找引文的内容。第一个栏里是被引用作者,这个时候输入的作者姓名的字要规范,首先我们的姓得是全称,名是缩写,后面的检索框是输入被引用的期刊名称,或者专利号或者著作名称,这个也是要缩写。如果不题了解这个缩写词的话,我建议大家在三个字母后面加“*”号,做解说。然后下面是作品发表的年代,我们输进去以后去检索。检索完了以后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下面有一篇文章,是1979年的,47卷,263页,点击“查看记录”以后我们就会发现这个里面的“全记录”。然后我们会发现这个文章被引用了7392次,那我们点击这个7392次的时候可以了解到这个工作目前被引用的详细的情况,除了在Web of Science被引用的情况外,我们其可以看到生物信息文献也被引用了560次,中国科学引文索引被引用了236次。我们想通过作者、出版年等等可以再次里分析这个引证的情况。好,我们点击一下分析检验结果,我们可以了解到高影响力的作者的信息,这个很重要,我们一定要关注,特别是第一个作者,既是引用的作者,又是发表论文最多的作者。那么这些作者就是你潜在的同行评议人员。所以说一般来讲,我们发表一篇文章的时候,基本上是可以猜测到谁在做你的同行评议的,这些作者的文章你一定要详细的去阅读,并列入到你的引言里面去,来帮助你来了解各课题的研究前沿,这是非常重要的。
(六)除了这个以外,我们可以发现高产研究人员,这个内容也可以利用于人事处来引进于人才招聘。我们再通过这个分析以后会发现我们的核心研究机构,这个时候可以看到**大学、伊利诺伊大学等等,这些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整个行业情况。我们上面就讲了评价一个研究机构,那么通过核心作者的分析以后会发现高产大学的研究机构,这个是作为引证的一个情况。下面我们就可以看到通过引文的分析会发现我们国家研究的分布,可以看到美国、英国、荷兰、加拿大、德国、爱尔兰,包括中国都是大量的引用了作者的这篇文章的内容。我们还可以它的学科领域的分析,来了解到这个课题在不同学科的分布情况。当然,这也是通过引文得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是发表在商业跟经济学科上的,同时发表在心理学和法律内容上。那么通过这个文献的类型分布可以了解到这个研究热点,这些都是基于引文的分析。
(七)我们还可以通过引文的分析发现这个课题最新的大量引用的期刊类型,那么这个类型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分析结果来发表我们的论文,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投稿期刊。我们还可以通过分析它的引用年代的分布发现我们在2011年的时候引用的最多,一共是666次,也了解到目前这个课题的热点的情况,了解到这个课题的起源等等。我们还可以通过发现这个课题引用的情况,来发现它的语言分布非常广泛,除了英文以外,包括中文、日文、意大利文、俄罗斯文等等都在大量的引用,说明这个工作非常的热。
(八)最后,我们通过引文的分析报告来了解这个学科的整体发展趋势,也就是说可以追踪我们这个学科的前沿。那我们通过这个分析会发现,大量的引用这篇文章中最多的达到的3000多次,这是它的参考文献的引用情况。那我们可以看到,引用的文章有178篇的文章被至少引用了170多一次以上,从这里我们发现这个文献资料的被引用次数非常的高,也可以了解到这个文章非常的具有权威性,包括我们引文的权威性。这样的话也可以帮助我们的同学来选择你们自己的参考文献。
好,那我们可以通过一篇已知的文献出发,通过引文分析来利用你的最新的一些研究情况。我们可以把一本书作为一个资料来了解,很多老师都知道《资本论》,那么我们想了解到马克思主义的“资本论”在最近五年之内哪些观点有最新的进展和应用,那我们在“引文检索”这个栏目里面把“被引用作者”里输上“马克思”,“被引用著作”输上“资本论》,那我们会发现最近五年里SCI中有很多论文对《资本论》做了一些新的研究,有了很多新的研究进展,通过这个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新的情况。还有很多的中国作者希望了解到我自己发表一篇中国的文献,那么这篇文章有没有被SCI收录的英文文献引用呢?那我们在引文检索的时候输入一个中国的期刊,点击的以后可以了解到这本中文的期刊被SCI收录的文章引用了多少次数,这也是一个了解的情况。
如何利用SSCI进行课题选题与创新(下)
万跃华 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
三、通过相关的文献来进行课题思路研究,了解该课题跨学科的发展和应用
我们下面来做一个案例,我们看一下美国经济学家莫滕森的这个情况,他曾经在2010年获得了诺贝尔奖。我们拿一篇他07年发表在动态经济学评论上的一篇文章来作为案例。莫滕森是他的姓,再输入他的戴尔,我们就检索到这个文章,点开这个文章的记录以后,我们了解到这篇文章目前赢得是什么?38次,我们首先去看一下他的参考文献,电极一下参考文献以后,我们会了解到这篇文章的来龙去脉。
同样的我们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再去了解到这篇文章对应的情况,这38次,然后点击38次以后,我们了解到这篇文章的详细的被研究的情况。这篇文章我们研究的时候发现2010年、2011年等等被大量的引用。我们还可以了解到这篇文章的相关论文的情况,什么叫相关论文呢?很多的学者会发现,了解参考文献的时候就要了解它研究的起源,那我们通过它的引文分析可以了解到目前研究新的进展,点击参考文献可以了解到还有哪一些学科跟它是共用一条参考文献的。
在这个文章的详细记录的时候,我们点击右边的时候有一个叫相关文献,它也可以在参考文献的边上可以查看它的相关文献。相关文献我们可以看了以后就会发现,这个论文甲一共用了180篇的参考文献,论文乙一共有80篇的参考文献,那么他们两个相互共引用一条的参考文献这个就叫做相关文献。在这里面我们来看,参考文献一共有30条,我们点击相关文献会发现有4000多条的文章,它的参考文献跟30条文献是共引一条参考文献的。
在这个记录我们会发现,引用最高的参考文献是有115篇,跟它的这30条参考文献有10条是重叠的。如果一篇文献与某记录引用了相同一篇或者几篇参考文献,判断该文献为记录的相关文献。在这个案例中,文献一中含有115条参考文献,其中10条与我们选择的记录是相同的。当你浏览被共引用的参考文献的时候,你会发现一组核心的论文经常会同时被多篇的文章所引,核心论文往往可能是你所从事这个研究领域的最重要的参考文献。
我们下面来看看这个记录,这个记录大家可以看到,这个记录的话,它的第一篇的参考文献被引用了472次以上,第二篇的相关记录参考文献被引用了144次。也就是说高倍论文的作者同时都在看的参考文献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重点阅读。这个工夫,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拓展课题的研究思路,了解到课题的跨学科的发展。这是非常重要,希望大家利用这个工作来了解你这个课题的一些相关学科做些什么工作,以帮助你获得一些好的想法,做一些跨学科的研究,这是这个。
我们通过相关文献分析以后,还可以分析帮助进行详细的参考文献记录进行分析,我们分析可以按照它的学科类似分析。我们通过4502篇的参考文献的记录分析以后,我们发现除了在商业财政、经济学以外,还有其他的管理学等等都会被引用,这些可以帮助我们去作为一个侯选期刊投稿来判断。这个是很有意思的一个工作。
我们可以看哪些作者引用了你所关注的相关参考文献,那么在这个研究领域谁的工作最为接近,按照作者来进行分析以后,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前面我们讲的情况。我们还可以通过相关文献的分析来了解到,哪些机构曾经引用了来自于某篇特定的论文的参考文献,我们知道哪一些其他的一些机构也正在从事相同领域的研究工作,这块都可以按照机构名称进行分析。
相关文献分析以后,我们可以判断,刚才我们记录可以看到是哪一些杂志引用了这些文章。以便当你引用了相同的参考文献的时候决定你的投稿期刊,这个我们可以按照相关文献的来源出版物进行分析。
通过这个相关文献分析以后,还有通过我们一篇的文献来拓展,我发现,参考文献是越查越旧的,我们的引文是越查越新的,我们的相关文献是越查越深,这个工作可以通过这么一篇文章来表示。比如说我们在1998年的一篇文章发表了以后,它的参考文献越早。
通过相关文献分子以后,我会发现它的文章在早于这些文章的工作发表的,我们把它分析出来,同样在这个文章晚的,也就是说新的文献也同样能够分析出来。通过这个我们可以了解到相关文献是越查越深。
四、用科学新闻来帮助判断这些选题的研修
很多的老师同学会发现,我们在查文献的时候,比如说SARS、海啸、禽流感、汶川地震、奥运会,这些热点问题它都是以新闻的形式被SSR收录的比较多一点。这些新闻大都是发表在著名的杂志,比如说治安杂志、科学杂志等等杂志上。比如说信息管理学的热点它以新闻形式发表的都是什么?哈佛商业评论、财富、灾难预防与管理等等。我们阅读,而且你要收录的科学新闻能够帮助科学工作者更好的了解研究热点。
比如说我们以SARS为例,SARS在02年的11月16号发生了以后,03年到11年的时候共发表了272篇的新闻,其中03年的时候就发表了174篇的新闻,04年的时候发表了58篇。这种新闻都是发表在科学杂志上、治安杂志上等等或者是细胞之类杂志上。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茶叶,我们来看这个课题,茶叶,在01年到11年时候有关新闻是68篇,其中有一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有22篇是有关绿茶的科学新闻。第一篇文章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新闻是绿茶跟一些疾病的工作,在第五、四篇文章我们会发现这个科学新闻是有关绿茶跟化学相结合可能治疗脑疾病的一个科学新闻。这个新闻发表在一个老年痴呆症的一个杂志上,通过这个信息我们就知道,绿茶可能会帮助我们治疗疾病。通过这个新闻,我们得到启发,来做这些方面的研究。
我们来查一写我们经过管理学科科学新闻从01年到12年我们会发现有1572篇的科学新闻,其中我们在第一篇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是来自于斯龙管理评论,2012年斯龙管理评论就发表了四川的新闻。第一篇新闻就是为什么优势企业是出入的,第三篇新闻是说高层管理人员应该轻易跨域国界吗?这也是一个疑问句,那么这些人都可以来帮助我们了解到经济学管理学方面的科学热点在哪一些类型。
所以说我建议大家去读一下科学新闻,只有这个数据库它会全面的收录了科学新闻,这个类型可以帮助我们科学工作这来扩大你的研究思路。我看我们刚才前面讲的海啸的问题,2007的时候海啸研究的文献是非常平稳的,社论就到了7.3%,新闻占了6.1%。在08年11月印尼海啸的时候也可以看到它的这个文章高数的发表,这个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危机管理的问题。我们禽流感也是同样的类型,在这里面我们发现印尼海啸一年内的文献经研究以后发现,非论文型的文献占了很高的比例,472篇的文章中有218篇是论文,而新闻是96篇,社论是86篇,也就是新闻跟社论占了一半以上。
这些新闻大部分是放在影响研究很高的杂志上,比如说科学杂志有14篇,资源自治有10篇,05年的时候发表在加州海啸,在科学新闻上的新闻直接被引用了19次以上。突发性灾害的研究以新闻形式在SCR和SACR收录很多。因为突发性灾害发生以后,新闻的形式出效率比较快一些,我们通过一则新闻可能去了解到这个学科的热点,得到启发,来发表我们相关研究性的论文。我们通过印尼海啸的文献发表分析了以后,你会发现,除了地质地震以外,包括医学领域,它也有很多的发表,而这个往往以前是从来没有去关注这医学领域的。而这个医学领域的这些杂志上都是发表在著名的英格兰医学,英国医学杂志,这些杂志以往是从来没有发表的。所以突发性的发表以后科学新闻带来的效应是非常高的。
那我们可以看到2011年日本地震以后,海啸又会同时成为一个热点,我们可以看到在06年以后海啸的文章是大量发表,为什么呢?04年的11月印尼海啸发表了以后,你可以看到我们在经济学管理学文章,杂志上有77篇的文章是研究海啸的。所以说这种突发性的灾难性的文献,海啸这种类型的等等,经济学家同样会很关心,这个会给你的论文发表得到很大的启发。
那我们看一看有37种的经济管理学期刊刊登海啸的论文,那么哪一些文献是最多的呢?我们分析以后发现灾难的预防管理、生态经济学、国际战略管理杂志、非洲商业管理杂志、印尼的经济研究通报,这些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最多。汶川地震也是一样,这个案例可以看到,它在科学杂志上就发表了3篇科学新闻,3篇科学新闻是没有论文发表的时候就快速的被发表。汶川地震发生一周以后在美国的杂志上就发表了有关关于中国汶川地震的背景的研究的一些文章。这些文章从投稿到发表只有三天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一下,有关经济学杂志上最后发表了五篇有关汶川地震的研究论文。
三聚氰氨也是一样的,三聚氰氨大量的发生了以后,在SCR给检索到以后,很早的时候,包括三十年代就有三聚氰氨的一些毒性的报道。在07年的时候美国就报道了来自于中国的一些猫粮、狗粮的问题,引发了三聚氰氨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有五篇有关三聚氰氨的文章是发表在经济管理的杂志上的,这是一个。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知道,突发事件的科学新闻作者、编辑都要快,而我们以往这些,在中国大陆上发生的事情,中国科学家都没有占到先机,也就是说第一篇文章或者是前面几篇文章,大量发表的文章都是国外作者。我们可以来了解一下科学杂志、细胞杂志等他们发表的文章大量的都是什么?科学新闻,所以建议经济管理学者要重视阅读科学新闻。阅读科学新闻可以帮助科学工作者快速了解研究热点或者研究思路,选择研究课题。
在你申报国家基金的时候,你可以通过阅读科学新闻来获得你的研发思路,这个对你的基金申报等等都是非常有利的。这些也是经过实践得到了一些教训,我觉得这些可以给大家有一些帮助。
五、通过H指数评估课题,预测课题未来的学术成就
比如说某个作者在检索发现,这个作者发表的文章非常多,课题也做的非常不错。我能不能跟踪他做一些研究呢?或者跟他进行合作呢?这个类型我们可以外H指数来判断,其实我们在第一讲的时候已经介绍了H指数。一般很多的学者都认为用影响因子来判断,其实影响因子并不能很好的帮助评估一个科学家。
有一些科学家发表了几篇文章是一个研究热点,比如说有一个科学家发表了80篇的文章,但是只有他的一篇文章两篇文章是大量的被引用,其他的文章均没被引用。那么这个时候就很难评估他的学术成就,相对比较而言就是计算文章的平均的引用率,也比较公平,这个就是评价的一个合理性。所有的H指数,就是指一个人有N篇论文非别被引用了至少N次。比如说霍金,他的H指数多少。我们去看,普利生大学有一个物理学家,他的H指数是111,它要比霍金的高62倍,我们通过这个H指数不光可以评价一个学者,也可以评价我们一个学科,一个期刊。我们前面的这个叫第三经济的这个方法来讲,我们看到大量的H指数的问题。
好,我们现在来看一下,评估下巴鲁伦波特的哈佛大学的教授,他的科研的影响力,我们也可以对作者,我们自己的发表文章进行科技程序的评估,那这个巴鲁教授曾经在波轮大学,芝加哥大学做过研究,那我们把他的巴鲁是他的姓说在他的前面是全拼,伦波特是一个名,我们是把他作为一个字母,然后呢在选出作者字段,第二个我们在输入他的是什么呢,字的机构,哈佛大学等等,那么这些哈佛都是地址名是全称,大学名、机构名其他的都可以缩写,如果不太了解的话,可以在三个字母后面加星号来帮助我们检索。
好,我们检索到了以后就有103篇的文献,那么当我们怎么来评估呢,IC指数呢,点击下报告,我们可以了解到巴鲁这个教授他发表的文章103篇,平均每篇文章对应的132.43次,IC指数46,也就是46篇文章被引用不低于46次以上,那么下面这个栏目里面可以看到他的第一篇最高的文章是1991年发表的经济学纪刊的被引用的1710次,它的题目叫各国经济的增长。那么我们点击这个题目名称会进入这篇文章的全记录页,在全记录页里面我们可以点击背影评次来了解他引用的文献。
那么在边上有一个关系图,当然我们点击引进关系图的时候会出现,可以进行的分析,那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个研究领域形成了一个相当大的一个规模的研究群体,那么这个1974年这篇杂志发表的政府再赚是净财富吗,是巴鲁的一个叫李巴鲁李扎图定理,是经济学上面的,那我们可以通过这里面再了解这个内容,我们的引进关系图以后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群体是非常庞大,当我们想在这个图上,当你把鼠标点在这个图的时候,那么它会自动的发现,这篇文章的标题、作者、哪个年代引用了他,发表在什么杂志上,这篇文章的DOI可以帮助我们来获得这篇文章的全文,国家跟地区、语言、机构,那么马上了解到研究群体,这是一个非常方便的工作。前面我们讲了评价的一些机构,包括我们的怎么用科技新闻来选题,IC指数来帮助我们评估,作者评估,机构等等,那么我们下面再介绍几个研究经济学方面的研究课题。很多的老师会问,除了经济学,商业、金融以外还输入了管理学、运筹学、计划发展公共管理、城市研究、人口统计,运动、卫生政策、劳资跟劳动力,包括信息科学,法律等等这些信息,那么在这里面呢我们很多的杂志,SS同时涉及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些论文,但是我们的柳叶刀有1000多篇的文章,但是好像有370篇的文章涉及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它同样会被SS收入,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做的研究就会帮助我们来扩大我们的研究的分为,很多的学者不太了解说这个SSI发表文章挺难的,很多的这些课题你意想不到的,特别是我们身边的一些研究,能不能发表呢,比如说移民,中国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移民国家,那么大家也都知道曾经有一本小说,一部电影,引起大家的轰动。实际上移民跟迁徙的内容在SSI收入了有5种期刊,还有一个国际移民评论是英国的杂志,还有一个国际移民研究,这也是英国的杂志,那我们如果是把这个移民或者是迁徙收入到,我们选择SCI跟SSI两个数据库,我们会发现检测结果发现29000多篇的文章是有关这方面的文章。那么我们通过精练检索以后发现经济学的文章,商业跟经济学文章有4000多篇,其中最多的就是人口计划,人口统计方面的文章也很多,那么这些学科涉及到相关性的学科,会涉及到很多的研究。我们在把我们商业经济方面做一些精练以后我们会得到4300篇有关移民跟经济学有关的文献,那么好我们分析以后会发现我们排序以后把文章,引用最多的一篇文章我们可以快速的定位,看到移民的文章,那么当我们还可以锁定这个高影响力的文章,我们在研究报告里面会发现,凡是做经济学移民迁徙的课题它的影响力是非常高的,平均是8.40,它的IC指数达到70,也就是说70篇的文章是关于移民迁徙的文章,那么这个工作也就是他来自什么,各点工作,我们从下面这个表上可以快速的来锁定论文,那么这篇文章是发表在一个经济学的杂志上。
那么这篇文章呢是讲到中国春节大量的迁徙的问题,这是美国的一个作者,澳大利亚的作者在深圳调查的2700名的农民工,来了解他们的春节流动的情况,发现经过这么个流动以后他农民会带来很多的再次找工作的机会等等的省市,包括这些,那么影响到中国经济很大的发展,这是他们调查的情况。那么我们还可以再检索一下有关中国移民的问题,迁移问题,那我们会发现检索完了以后,我们发现中国的移民现在大概文献有3种情况,一种就是为了改善经济状况,农村向城市大批迁徙,第二种呢就是由于经济技术开发,原住地的居民被政府安置地的迁移,第三个通过投资、留学的方式,由国内向国外移民,那么具有中国特色的移民主要是前两种,其中第一种的劳动力的移民尤为突出,那么这个移民呢相当于70年代。
那么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股移民潮有增无减,移民数量逐步地增加,那么我们可以看到下面这篇文章,他找出来是在2001年的话,经济学杂志上会告诉我们的介绍了现象,那么我们在通过这个移民的课题会发现有1216篇的文章是涉及到中国移民迁徙的内容。那么其他大量发表的我们可以分析以后发现美国是505篇,中国是304篇,美国学者在发表移民者这些内容,那么我们通过它的点击报告我们发现凡是做中国跟移民有关的课题,它的影响力是非常高的,平均的引用次数要达到8.29,那么它的IC指数是25,也就是说这个工作是个热点工作,大量的在引用。
那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学者发表移民论文的机构是来自于什么,香港大学,中国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等等,那么我们再可以看到,中国的有关中国移民迁徙的一些问题,他们发表在505种的期刊上,那么主要的发表在国际移民者评论,环境规划、国际移民、欧亚地理学与经济学总的学与迁徙研究方面的这些杂志上。那么这些杂志呢也就是选择这个研究课题的投稿期刊的方向。我们来看一下经过分析以后我会发现,移民热点的问题,中国移民方面的热点问题大部分是跟农村劳动力与移民有关,第一篇文章是中国劳动力跟移民与收入差距,第二篇文章引用的是中国城市移民跟劳动力市场的格局,就是当地人和外地人之间的分歧。
还有第三篇文章是讲了中国移民跟汇款跟农业劳动力的问题,第四篇文章是讲中国劳动力移民的浪潮,这个作者是通过墨西哥无证移民到美国这是后来得到一些启发,还有一些移民的心理健康的问题,迁徙和原社区收入的一些问题,那么这些都是经济学的角度对这些移民的,特别是农村的劳动力的迁徙的问题进行了报道。那么这些问题也是对我们来讲发表SSI经济管理学方面的问题得到一些启发,我们还可以很多作者说,我如果是需要了解到某一个重点大学发表了多少篇经济学文章,那我们怎么来检索的呢,比如说我们检索哈佛大学,那么我们把哈佛大学把输入在检测框选择地址,那么我们可以去了解到哈佛大学一共发表了80000多篇的文章,那么在这80000多篇文章以后我们再选择使学科分析,分析以后我们会了解到哈佛大学它发表在经济学的文章大概是有10760篇文章,那我们在选择这个记录以后查看以后,我们发现这一万多篇文章都是发表在什么杂志上,哪些作者。
那么我们想了解一下哈佛大学哪位学者发表经济学论文最多呢,那我们点击这个边上的框以后把这个作者点开以后看到有一个作者发表的129篇,点开了以后我们了解到这是哈佛大学的马丁教授发表的论文是最多,那么我们在这个栏目里面以后呢,可以了解到这是个经济学之父,1967年起担任哈佛大学的教授,里根政府任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曾经获得过美国经济学会,约翰贝斯克拉克奖,这个奖呢常常被认为是诺贝尔奖的前面的,那么目前呢这个菲尔德思诞生的国家经济局里的局长,这个教授曾经多次到中国来访问,所以说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延伸报告来了解他这个学者他的整个发文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来评估一下,他的文章发表以后呢经过被引用的是33点多次,那么这是他的一个可以帮助我们来认识这个学者的贡献等等。
很多的学者还会问中国有哪一些文章都是被国外的学者大量的关注呢,我们以中国乡村民居选举的问题做个案例,这个在2006年以前中国的乡村选举,村庄选举的文章大概是10篇文章,几乎全部都是为国外大学的作者来发表,那么我曾经在2005年、2006年多次在各个场合介绍这个工作,但我们可以看到在2010年做这个以后文章也就有20篇,而我们今天所做这个做完了以后发现大概有将近70多篇的文章都会来发表,那么这些文章发表的时候来看一看,第一篇文章是来自于哪些的,我们看看结束完以后最新发表的文章,他是美国的学者发了46篇,中国就20篇,德国就10篇,那么第二篇文章呢,我们可以看到第二篇文章是来自于香港中文大学,地三篇文章是来自于美国,第四篇文章来自于香港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那么这些文化呢大概都可以看到,了解到一些情况。第一篇文章等等,他里面涉及到很多的研究的主题,包括中国农村的选取的一些文献,比方说第三篇包括跟政府经济有关系等等,那么这些呢我建议大家都可以去了解一下,那么在这个之前,比如说2006年的时候,我们的北京大学跟浦东大学曾经发表一篇有关乡村选举的问题,发表在一本杂志叫共产主义跟后共产主义研究,这是本SVR的期刊,他了解了云南的依村(音)农民选举的问题,那么这些文章呢都是非常的多,我建议大家都可以做一些检测了解一下这个内容。
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是研究,是非常的热,很多读者问如果我们想了解中国农村改革,那么这方面的文章,到底是涉及到那些期刊呢,那我们把中国农村改革作为一个检测,那么输在SSCI做数据库以后,那么我们可以看到,我们通过检索以后呢发现有912篇的文章涉及到中国农村的改革,那么在这里面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农村改革的文献非常的多,那么在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经济学凭证是发表中国文章改革最多的期刊,那我们可以通过这个了解到,论文是775篇,读书评论是93篇,中述是430篇,社论是9篇,那么这里面我们通过发现精练检索结果里面可以看到,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273篇文章,CR做研究的话发展146篇文章,那么也就是说甚至其他学科也发表,那么也就是说我们很多的中国农村改革的问题并不是发表在经济学的杂志上,那么通过这个方面的检索以后呢,我们就会了解到这方面的内容。那么我们接着说我们就是想中国有农村改革的,那我们暂时做个检索,这时候呢我们会先定在题目里面,这时候大家很有意思,就发现题目里面有198篇的文章是讲中国农村改革的,其中第一篇文章是来自于美国与美琳达基金会的,跟北京大学、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多个机构做研究,研究了中国农村的医疗改革的问题,调查了大量的调查,发表在2011年的杂志上,这是一个。
那么我们可以看到第二篇文章,刚刚发表的一篇文章,是讲到中国农村改革的婚姻危机,这是一篇什么,美国大学研究的论文,那么第三篇文章呢,是澳大利亚大学讲的有关农村改革的政治问题等等,我们可以看到第五篇文章也是来自于英国的大学,那么我们从这里面就可以了解到一个信息,中国农村改革的课题,大量的发表在是国外学者在关注,我们中国学者相对来讲关注的比较少,从这里面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的中国本土的文章,它发表会引起国外的相当多的关注,我们前面在第一讲的时候也讲到了,只有中国的经济学的论文进入到高背景的论文,进入到全球平均是进入前20名的,排在世界18位,也就是说只要你是研究中国的经济学的问题都会被国外的学者、机构来引起关注,那我们从这里面就可以看到,我们可以快速锁定这198篇文章被引用最高的文献,那我们可以看到1992年的时候,美国农业经济评论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呢是被引用了163次,那么这篇文章呢我们可以去了解一下,我们也可以通过它的引证报告我们来了解我们锁定这个课题高背景的论文,也可以看到这个有关中国农村建设的课题的文章,平均被引用的是什么,5.45次。
那么我们可以看到选题,中国农村改革的选题在发表,在2011年的时候还有8篇文章发表,那么这个是我们的年发表的量,也可以帮助我们决定我们的研究的课题的选题,来选题。好,我们来看一下,刚才我们讲的这篇文章引用最多的农业经济方面的文章,是引用了263次,我们看一下谁引用最多,那么这些文章呢是在1992年国务院农村经济研究司的作者,那么在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将农村改革的文章引用最多的文章呢我们可以去通过引证关系图,通过引用制度来了解我们的引用的情况,我们了解以后呢会发现这个工作被引用200多次以后我们进行再次的分析,分析以后我们发现谁引用最多啊,来自于中国科学院,斯坦波大学、戴维斯分校这些研究机构大量引用了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引用这篇文章最多的期刊是来自谁啊,来自中国经济评论,农业经济学的杂志世界发展、经济发展与文化变革,这些杂志大量地引用了农村经济司的文章,可以看到大量的美国142篇文章引用了这个和我们中国学者发表的文章。
那么通过这些我们就了解到这些工作都是非常热,那么在我们前面时候看到在发表文献的时候,对经济学、管理学方面的文献,发展的例行多的,实际上许多SSI、IC输入的期刊看见的书评比论文还要多,我们这里以经济学方面的杂志为例,比方说著名的经济学文献杂志,这是美国的杂志,2001—2008年的时候有1275篇的文献被SSI收入,其中书评就占到了111篇,那么占了87.13%,那么他的评论呢就有99篇,占了百分之七点几,也就是说这个杂志上大量的是刊登文献评论,图书评论,那么建议大家呢如果可以有时间的话,可以关注一下书评,所以很多的中国经济学的图书,你都可以写成评论型的,书评的形式的文献发表到这些杂志上,那么在这里面当你在一个杂志上检索,或者在一个学科检索的时候呢,你可以分文献类型来了解一下,你这个学科,或者这个课题,这本杂志书评的文献有多少。
你看第二个杂志这是在2007—2008年有773篇的文献被SS收入,书评有491篇,占了63%,它的论文就255,占了32%,那么从这里面可以了解到契约科学包括经济史等等这些杂志大量刊登书评文章,所以我会建议很多读者可以发表书评的论文的形成来进入SSI,这是一个。好,我们总结一下,引文检索能够总结解决哪些问题呢,这篇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不有关这方面评论性的文章,某一个理论,或者方法是不有所突破,再一个方法是否被其他的领域的文章所引用,在这一领域研究人员将研究成果发表在什么地方,这个理论或者概念有没有引用到新的领域中去,哪些机构或者研究人员正在从事相同的研究,这些研究领域引用最高的文章是什么,研究人员与次可以发现许多过去不知道,然而却非常重要的信息,从而产生许多新的创建跟发现,这个就是我们引用数据库可以帮助我们做的一些工作。
实际上SCR跟NCCR还有很多个性化的服务、定期、信息推送等等,这个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介绍了,但是通过这种途径可以帮助科技组利用人物学科来进行学术的研究,用SCR的风险检索结果对作者研究机构进行分析,那么我们可以根据国际上和你研究方向相同的学者的研究成果、进展而且每一篇的SCR或者SSR的文章都有各自的E-mall地址,那么我们可以通过邮件和他们开展讨论,获取他们的科学的报告、论文包括会议信息,关注研究的基金,基金的研究方向,争取获得国际研究基金的合作项目,开展合作研究,互派把握学者,互派学生,那么这些都可以快速地帮助我们来获得这些信息,我们的实验室的学生虽然到美国的那所大学去帮人合作研究呢。
那么通过SCR跟SSR可以快速地了解到你的竞争对手,你的潜在的合作对象,那么这些都可以推过SCR跟SSCR来帮助我们获得研究的内容。那么我们也可以通过这方面的研究来指导我们研究生的评估,那么也可以帮助我们来获得这方面的类型的信息,那么通过这种类型呢我们可以了解到它不仅仅提供资料信息,更重要的是提供研究思路,也就是说检索、分析、发现然后再创新,那么也就是说思路比技术重要,我们做研究的更重要是如何根据研究的目的确立研究方法,也就是研究思路。
沟通协调概述文本学习
第一讲:沟通协调概述(上)吴德贵 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 各位学员,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讨论的话题是“专业技术人员沟通协调能力建设”,围绕这个主题,我想做个发言,把我这些年来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思考和归纳向各位做个汇报,供大家参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人类学习要解决四个根本性的问题”。第一,要学习会生存;第二,要学会交流;第三,要学会学习;第四,要学会技能。为什么要学会生存?因为经济全球化导致竞争白热化,每一个人都面临着生存的危机。为什么要会交流?因为社会的开放度越来越高,各方面的联系日益紧密,整个地球已经变成了一个村庄,各种肤色的人、各种语言的人、各个民族的人、各个国家的人、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联手合作,共赢、多赢已成为地球人的共同选择。为什么要学会学习?因为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知识倍增的周期越来越短,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产品换代的频率越来越高,昨天的高新技术,有的可能明天就成为雕虫小技了,唯一应对的办法就是学习、充电、积累,不断的武装自己,才能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为什么要学会技能?因为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最终还是要靠科学技术,还是要靠各种解决问题的能力。联合国提出的这几个问题,与每一个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发展都有着直接的关系。
当今社会凸显三大特征。第一,学科交叉。第二,知识融合。第三,技术阶集成。这三大特征,折射出一个重要的规律。个人的作用在下降,团队的作用在上升。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孤家寡人、孤军奋战绝对是不行的,通常需要一个团队,需要一支队伍集体攻关,需要各方面的专家集体智慧的合成。对于中高层次的专家来说,怎样才能带好团队?怎样才能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怎样才能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每一个团队成员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目标,沟通协调问题就显得越发重要起来了。
本讲围绕着“专业技术人员的沟通和协调能力提升”介绍三个板块的内容。第一个板块,沟通协调梗概论述,就是简要的论述一下什么叫沟通,什么叫协调。第二个部分集中讲沟通问题,我把它归纳成十个基本问题,沟通基本问题探讨。第三个部分,协调主要策略考究。
一、沟通协调梗概论述
第一个板块,沟通协调梗概论述。我们具体从五个方面来讨论沟通协调问题。第一,沟通协调问题思考。第二,沟通协调基本定义。第三,沟通协调社会定位。第四,沟通协调主要误区。第五,沟通协调实现意义。这是概述部分,我们从五个方面来认识和理解。
(一)沟通协调问题思考
首先,问题思考,本讲列出十道题,每一个专业技术人员都需要去思考和回答,我们在讲述过程中都涉及到了,我都会谈我自己的观点和一些认识。第一道题,沟通需要具备哪些基本能力?有三项基本能力。第二个问题,沟通的主要途径是什么?我认为主要有四大途径。第三个思考题,上行沟通有哪些技巧?就是如何和我们的上司、我们的领导进行沟通?有哪些方法和技巧?第四个思考题,下行沟通有哪些技巧?如何和我们的下属、我们的员工、我们的每一个团队成员进行沟通?第五,如何认识沟通的重要性?第六,怎样理解沟通的几种模式,我会跟大家讲到三种沟通的模式问题。第七,沟通与协调有什么区别?第八,沟通协调有哪些误区?第九,沟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我做了一点归纳,把它归纳成八大问题,就是目前在我们沟通领域当中普遍存在着的。最后一个问题,上行协调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二)沟通协调基本定义
什么叫沟通?沟通是指个人与个人、组织与组织、组织与个人之间基于一定的需求,通过语言、文字、图象、行为等方式进行的思想、观点、情感、信息的交流,以期达成共识、形成一致的活动,包括讲座也是一种沟通。通过我们今天的讲座,围绕着沟通和协调的问题,我们要讲一些观点和信息,我们通过这个图象的形式和语言的形式。概括的讲,什么叫沟通?我给它归纳成三个共识,发现共识、发展共识、传播共识的行为和过程,这就是沟通的定义。发现共识,通过沟通、通过交流我们要寻找一些共识;第二,我们要去发展这种共识,可能这种共识的层次还不够,还不高,怎么办?通过沟通和交流我们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它;第三,传播,这种传播是相互的、彼此的传播。这就叫沟通。
沟通是管理的本质。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沟通就没有管理,因为它是管理的本质,沟通渗透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者每一天都在沟通。我认为沟通能力人人都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都需要,男女老少都需要,但是,领导者、管理者、中高级的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更家需要,因为我们要带团队,我们要带课题组、带项目组,要组织专家进行攻关,所以说更需要。美国的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先生,曾经开出年薪100万美的待遇金聘请夏布担任他的执行长,很多记者问起缘由,说为什么你开出如此高薪聘请一个执行长?有必要吗?卡耐基回答,“他的那张会赞美别人的嘴巴足以获得百万年薪”,这就是卡耐基先生对沟通能力的看中。沟通存在于一切领导、一切方面、一切活动中,家庭也有沟通,单位也有沟通,社会处处有沟通,沟通无处不在,沟通无处不有,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沟通。沟通能人人都需要,领导者、管理者、科技领军人才更需要。沟通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沟通包括组织管理、科技管理、信息管理、项目管理、课题管理等等,在这些全过程里面都有沟通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沟通就没有管理,没有不能沟通的员工,只有不善沟通的领导,有效沟通是成功领导的关键。沟通不仅是一门技术,而且是一门艺术。有研究表明,学会了人际沟通,就等于在通往成功的路上走完了85%的路程,只要你懂得沟通,善于沟通。学会了人际沟通,还等于在通往幸福的路上走完了99%的路程。沟通和成功有关,沟通和幸福有关,人的沟通能力和水平决定着你的成功系数,决定着你的幸福指数。
这里给大家讲一个案例,这个案例的名字叫做“人与水沟通实验”。我们一起来看看,一起来做个分析,看这个案例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人和水的沟通实验。日本有个科学家叫江本胜,用了20年的时间在研究一个问题,人和水能不能沟通?怎么沟通?沟通的结果如何?他的研究成果对人类的沟通具有重要的其实启示。实验的过程是这样,从同一处自来水管子里面取出等量的水,分别放在3个杯子里面,然后把这3杯水放在同样的环境里面,放在一个房间里面,温度都一样,然后连续七天对3个杯子里面的水进行不同方式的语言沟通。大家注意,连续七天,天天如此,对着3杯水进行语言沟通,但是语言是不一样的。然后再进行物理液压结晶实验,奇迹出现了,实验结果显示出巨大的反差。我们看看3杯水的结果如何。第一杯水,科学家用赞美的语言对第一杯水持续进行沟通,连续七天赞美它“你真好!”“你真漂亮!”你真美丽!”最终形成的结晶如同钻石一般光彩夺目、美丽致极,这就是第一杯水实验的结果,很漂亮,色泽也很好,还发光。第二杯水,科学家采取完全相反的方式,那就不是赞美了,是攻击式、丑化式的语言,连续七天的沟通,最终形成的大为逊色,无论形状还是色泽与第一杯水相差甚大,没有赞美它,而是攻击它、丑化它。我们再看第三杯水,科学家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搁置在那里,冷落了七天,既不赞美它也不攻击它,无人问津,没有做任何形式的语言沟通,其结果几乎还是原状态,没有形成任何结晶。这就是日本的一个叫江本胜先生的科学家用了20年的时间做的这么一项科学研究,人和水的沟通问题。他的研究给人类的沟通带来什么样的启示?有三点,第一,有沟通比没有沟通要好,第一杯水和第二杯水都有沟通,它就形成了相应的结晶,有不同的结晶结果,第三杯水没有沟通,没有理睬它,冷落了七天,它还是原状态。这是带给我们的第一个启示,有沟通比没有沟通好。第二个启示,赞美式的沟通比攻击式的沟通要好,第一杯水和第二杯水由于沟通方式的不同,它所带来的结果、液压大相径庭。我们一定要坚持赞美式的沟通为主。第三个启示,吵架的夫妻不分手,分手的夫妻不吵架,这就联系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了。吵架的夫妻是不会分手的,分手的夫妻处于冷战,谁也不理谁。我们第三杯水大致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
什么叫协调?协调是指协调主体为了调和意见冲突,平衡利益关系,实现和谐共处而采取的说服过程。协调是利益分化和社会整合的共同要求。我们现在大的背景叫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个大的背景下,人们的价值取向、利益分化显得非常明显,怎么办?就需要通过不断的去协调、去整合。协调是一个整体概念,协调是一个动态概念,协调是一个求同存异的过程。协调的本质是平衡。大家还记得我前面讲沟通吗?沟通是管理的本质。我们现在讲协调,协调的本质就是平衡。协调的目的是平衡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冲突,构建和谐社会。协调是管理者的重要职责。沟通和协调怎么区别?两者是什么关系?沟通和协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有时候我们把沟通和协调联系起来讲,结合起来讲,有时候我们又可以把它分开来讲,沟通常常是在两者之间进行,我这里用的是“常常”,不是绝对的,有时候也可以在三者以上,但是更多的时候都是两者之间在进行的,协调则常常是在三方或多方之间展开。沟通是为了寻求共识,协调是为了平衡关系,这又是它们的一个不同点。沟通是手段,协调是目的,沟通为了协调,协调能促进沟通。因此,两者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这是第二个问题,关于沟通和协调的基本定义,我们做一点简要的分析。
(三)沟通协调的社会定位
我们怎么来认识,怎么来理解沟通和协调的作用?这部分我们从几个方面全方位的来看沟通和协调的问题。第一,在领导艺术框架体系中的定位,第二,在公务员能力框架体系中的定位,第三,在情商指标体系中的定位,第四,在国际化人才必备素质中的定位。我们很多专业技术人才都是国际化的人才,都有留学的背景,都具备了国际化的素质。第五,在21世纪人类学习中的定位,第六,在未来人才发展趋势中的定位。我想我们我们全面的去认识沟通和协调,应当从一个比较宽泛的角度去认识,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充分的认识到沟通、协调的重要性和社会价值。首先,沟通与协调在领导艺术框架体系中的定位。什么叫领导艺术?领导艺术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它有明确的内涵。本讲认为现代领导艺术至少应该涵概10项艺术,10个方面。这10个方面,其中就包括沟通的艺术和协调的艺术。现代领导艺术第一项是决策的艺术,就是当领导的怎么做决定。第二是用人的艺术,包括狭义的用人和广义的用人,包括人才的培养、人才的配置、人才的使用和人才的激励。第三项就是沟通艺术。第四项就是协调艺术。第五项是开会的艺术,怎么主持会?怎么开短会、开时会、开出一个高效率的会?第六,讲话艺术。怎么演讲?怎么样才能讲出水平、讲出力量、讲出艺术、催人奋进、鼓舞势气、激励人心?第七,激励艺术,就是表扬人、赞美人。第八项是调研艺术,怎么搞调查研究?怎么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九项是授权艺术,授权要授之有度、授之有方。我们往往是一捅就死、一放就乱,说明授权没有把握好。第十项,形象设计艺术。这是我在研究和宣传领导艺术的时候,我对现代领导艺术的诠释。在这里,我把领导艺术的沟通艺术和协调艺术排在第三位和第四位,排在领导的决策和用人之后,是相当的靠前的,我认为我们当领导的一是决策、二是用人,接下来就是沟通和协调了。决策没问题,用人没问题,但是不会沟通、不善于协调的话,你这个队伍、你这个组织和单位仍然不可能正常运转,这是第一个定位,沟通和协调在领导艺术框架体系中的定位。
第二,沟通与协调在公务员通用能力框架体系中的定位。我们国家有700万国家公务员,公务员需要具备哪些通用能力?2003年12月我国正式颁布《国家公务员九项通用能力》,在“公务员的九项通用能力”中,把沟通和协调合并在了一起作为一个能力列为第六项。“公务员的九项通用能力”包括:第一项,政治鉴别能力;第二项,依法行政能力;第三项,公共服务能力;第四项目,调查研究能力;第五项,学习能力;第六项,沟通协调能力,合二为一;第七项目,创新能力;第八项,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第九项目,心理调试能力。所以,“公务员九项通用能力”当中也有这么一项,沟通和协调能力的问题。这是第二个定位。
第三,沟通与协调在情商指标体系中的定位。情商、智商,康商,三商并举,同步提升,只有这样的人才是一个合格的复合型的人才。高情商、高智商还有靠康商,康商就是健康的水平,包括心理和生理的健康程度。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关注的是智商、智利水平、聪明程度,最近这20年来,世界范围内开始关注情商问题了。情商,最早是美国学者提出来的,那是在20年前。在美国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和东方的文化,特别是结合中国人才队伍的状况,我把情商问题研究出了一套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是20世纪90年代我研究出来的。在20多年我在全国各地就情商开发与心理调试做了若干场专题讲座,每讲一次,社会反响都非常强烈,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什么叫情商?情商就是一个人控制情绪、管理情绪的能力。情商讲的是如何做人,智商讲的是如果做事。我提出来的情商指标体系包括九种能力,我又把这九个能力概括为五个方面,我们讲的第一个开发情商就是要围绕这九个能力去做文章、下功夫。这九个能力包括:第一,知觉自制能力。第二,理解平衡能力。第三,控制冲动能力。第四,自我激励能力。第五,挫折承受能力。这是情商的前五个能力。同志们,这五个能力不是我最早提出来的,这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来的,后面这六七八九是我提出来的。我认为讲情商完全按照美国学者讲的五个能力是不够的,是不完整的、不全面的,还应当适当增加一些,因此我就提出来要增加第六,揣摩他人内心情感的能力。别人在想什么你要分析,你要揣摩。夫妻之间需要相互揣摩,父母和子女之间需要相互揣摩,老师和学生之间、领导和员工之间等都需要相互揣摩如何去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第七,人际沟通的能力。第八,人际关系调试的能力。第七和第八个能力就是我们今天在这里讨论的主题—构成和协调问题。所以我在15年前就把沟通、协调问题纳入到情商指标体系当中了,作为情商的应有之一,情商讲做人,不会沟通、不会协调就不会做人。第九,发现人际内在联系的能力。这是第三个定位。第四,沟通与协调在国际化人才必备素质中的定位。这个可能和我们广大的科技人才、专业技术人员是密切相关的。经济全球化不仅促进了人力资源全球配置格局的形成,而且对人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已经成为国际化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大家记住这个观点。现在都在讲人才国际化、国际化人才,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我个人经过研究认为国际化的人才至少应该包括九个方面的能力:第一,全球视野,就是你的眼界一定要宽。第二,创新能力。第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第四,较高的信息敏感度,而且要善于捕捉。第五,良好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第六,较强的组织能力。第七,学习能力。第八,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国际化人才你要面对国际友人、面对世界各个国家、各种语言、各种肤色的人。跨文化沟通要求就更高了。第九,国际化运作的能力。以上这些正在成为国际通行的高素质人才的标准,而且这些正在成为各国的共识,就是各个国家对国际化人才的关键素质,在认识上逐渐在趋同。这里面就包括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良好的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国际化运作能力等,这些都和我们今天讲的沟通协调有着直接的关系。
第五,沟通与协调在新世纪人类学习目的中的定位。这点话我在导语的时候已经讲到,我们还要把它列在这个地方作为第五个定位的内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人类的学习要学会四种本领或者说有四个目的:一是生存,二是交流,三是学习,四是技能。这里面排在第二位的就是要学会交流。联合国把沟通交流问题作为21世纪人类学习的重要任务、重要目的之一,可见,联合国对沟通和交流问题也是十分看中的,这和整个全球化、国际化、一体化都是有密切关系的。
第六,沟通与协调在未来人才发展趋势中的定位。本讲认为,人才市场上有六类人会走俏,有八类人将滞销。六类走俏的人分别是:一,创新型的人。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的人会走俏。第二,复合型的人。就是一专多能、可以身兼数职的人。我还曾经写过文章,题目就是“论人的素质复合化”,我在我的文章里提出“所谓的复合型的人才,必须做到三个复合于一体,缺一不可”。哪三个复合?一,知识复合;二,能力复合;三,智商和情商复合。这是第二类人走俏。第三种人走俏就是专门型的人。就是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那些专家、学者,我们把它称为专门型的人才。第四类人走俏就是应用型的人。像技能型的人,包括技师、高级技工等。第五类人是协作型的人。这也是我们今天讨论的善沟通、会协调,能合作共事,能双赢、共赢的人走俏。第六种人是学习型的人。会学习、善于学习。这是我当时的回答,这六类走俏的人当中其中就包括沟通协调、善于协作。八类滞销的人包括:知识陈旧的人,知识很多但是陈旧了、过时了;知识单一的人,是只会做一件事,只掌握一种技能,一旦下岗就无法二此就业;第三,情商低下的人,不会控制情绪,不会管理情绪;第四,心理脆弱的人,不坚强,缺少韧劲;第五,目光短浅的人;第六,反映迟钝的人;第七,单打独斗的人,标准的个体户,不能和任何人联手合作,那就不会沟通、不会协调了;第八,学习笨拙的人。
以上我们是从六个方面来看沟通协调的社会定位,沟通协调不是哪一类人的专利,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定位分析,可以得出三条结论:第一,沟通协调能力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之一,人人都需要;第二,一切有人群的地方都有沟通协调问题;第三,沟通协调问题人人都需要,领导人才、管理人才、中高级的专业技术人才、科技领军人才更加需要。
第二讲:沟通协调概述(下)吴德贵 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
(四)沟通协调主要误区
现在讲第四个问题,沟通协调的主要误区。误区,就是不真正的认识,就是一些模糊的认识,甚至是一些错误的观点。
沟通协调的主要误区是什么?我列了这么八个问题,大家可以一边听一边结合自己的情况,看看这些情况你自己身上是否存在或者说是否严重。第一个误区,口若悬河等于沟通能力强。第二个误区,沟通能力是天生的。很多人有这个观点,认为沟通能力是天生的,而自己是笨嘴笨舌的。第三个误区,有语言障碍的人不可能有好的沟通。包括有的人有口吃,这都是误区,是不对的。第四个误区,沟通就是一对一的谈话。认为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是沟通只能是两个人,这也是误区。第五,见面熟的人沟通能力就强。第六个误区,沟通不能复制,学不会。第七个误区,协调就是让步,就是一退再退。第八个误区,协调就是一打百通。这是沟通协调的一些主要误区。我们必须要打破这些误区,否则的话我们不能确立正确的认识。下面我们逐个的分析一下。
误区一:口若悬河就是沟通能力强?未必。我们不否认口才与沟通有着直接的关系和内在的联系,我们承认,口若悬河、能说会道是管理沟通的一个条件。但是,真正的沟通、真诚的沟通是要用心去沟通,是心对心的交流和碰撞,沟通不完全是耍嘴皮子,能说会道、口若悬河、夸夸其谈、把死的能说成活的这些仅仅是一个沟通的基础,真正的沟通、真诚的沟通是要用心去沟通的,你的心有没有和对方对接上?是不是心和心的交流与碰撞?绝不仅仅是能说会道、耍嘴皮子。所以,口若悬河与沟通能力有联系,但是不能划等号,这是一个误区。
误区二:沟通能力是天生的。我们的回答是与先天有关,但是主要靠后天修炼。这里涉及到一个哲学问题,先天和后天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人的聪明才气确有先天禀赋的因素,比如像毛泽东这样的伟人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会出现一个,有着先天的禀赋。但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还是后天的学习和实践,我们还说毛泽东,他之所以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彻底的成功,他都是实践中干出来的、总结出来的,我们看毛泽东的电视连续剧可以看的非常清楚,从打游击战争开始,农民起义开始的。沟通的能力也不例外,完全可以通过管理实践得到提升,成功等于1%的天赋加上99%的后天努力,天赋只占1%,后天的勤奋、努力、实践与修炼占到99%,所以说沟通的能力不是天生的,它是后天修炼出来的。这是第二个误区,我们要把它打破。
误区三:有语言障碍的人无法沟通?观点错误。如前所说,口才与沟通有联系,但不能划等号,不能等同。人际之间的沟通主要是心灵的对接、思想的交流、情感的融合。因此,即便是有口吃的人,同样可以由良好的沟通。误区四:沟通就是一对一的谈话?回答是不完全,有时候是,有时候则不是。例如,领导干部大会上做报告,发表讲话,这也是一种沟通,是一种大规模的面对众多人的集体沟通。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的新年致辞就是同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集体沟通,因此,沟通可以一对一,可以一对二,可以一对众人。
误区五:见面熟的人沟通能力强。见面熟的人适合于搞销售,并不是见面熟的人都能当领导、带队伍、进行有效的管理沟通等。管理沟通的目的在于化解矛盾、消除隔阂、激励部属、催人奋进、营造氛围、构建和谐。
误区六:沟通不可以复制?不正确。沟通的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升,成功领导者的沟通经验,完全可以通过交流、分享来共同提高。
误区七:协调就是让步?其实不然。协调是有进有退,进退有度、进退自如。当然,协调确实涵盖着让步和妥协的意思,不是一位的让步、不是无原则的让步。在重大问题上、原则问题深,任何时候都不能让步,都不能退却。当然,邓小平在和撒切尔夫人在谈香港回归的时候谈到主权问题,邓小平的态度是“主权问题是任何时候得没有商量余地的。所以说协调是有进有退,什么情况下要进?什么情况下要退?就像我们最近发生的“马航事件”似的,按照马方的意见是就停止和结束了,不要再继续了。不行,我们习近平主席又做出明确指示,我们中国的搜救还在继续,而且不光是我们国家,还有相关的其他国家也赞成继续搜救,找不到黑匣子你怎么能得出结论说掉到印度洋里面了?怎么能说飞机里面的人都没了?这也是一个重大的原则问题。
误区八:协调就是一打百通?其实没那么简单。有很多事情协调起来是相当复杂的,有时候还有拉锯式的协调,拉过来又拉过去,必须做好深入细致的说服调和工作,还要随时做好有反弹的思想准备,包括人的思想也会有反复,还会变卦。
这是关于误区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普遍存在的。
(五)沟通协调的实践意义
沟通协调意义重大,不能或缺。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小到一个班组,小到一个课题小组都要进行沟通和协调。美国前总统里根先生曾经向企业的精英们提出:“人生成功的秘诀在于你能驾驭周围的群众。”如果你能,你就成功了,如果你不能,你就难以成功。沟通对任何组织的领导人都很重要,企业家对沟通问题的体验格外的深刻,大家记住我的这个观点。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
松下幸之助,大家都知道它很有名气,日本的经营之神。松下先生曾经讲过,“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什么意思?沟通贯穿于企业管理和发展的全过程。讲的多么透彻、体验多么深刻!其实,何止一个企业管理?所有单位的管理都是这个逻辑。我们再来看看洛克菲勒先生,美国的石油大王,他曾经讲过,“假如沟通能力是同糖或者咖啡一样也是商品,我愿意付出比天底下任何商品都昂贵的价格去购买这种能力。”卡内基花一百万美金聘请一个执行长。比尔盖茨和王选,一个是美国微软公司的创始人,另一个就是中国北大方正的创始人,这两个人可以称之为世界范围内知识经济的杰出代表,比尔盖茨不仅仅是美国的,王选也不仅仅是我们中国的,他们是世界的,这两个人可以堪称世界范围内知识经济的杰出代表,这两个人的贡献,对人类的影响,对世界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比尔盖茨和王选都是怎么成功的?他们的成功之路有什么样的规律?我总结了这么几句话:善于捕捉本领于最前卫的信息,运用前沿信息刺激大脑引发创意,站在巨大的肩膀上、高起点的攀登,跨越式的发展。我想这几句话大致就是比尔盖茨和王选的成功之路。我这里用的是前沿信息,你要去捕捉,你要会运用,你一定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攀登,才能够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必须实施这个战略,跨越式发展战略,我们要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成功的、先进的经验。那么我们西部地区呢?我们西部地区的12个省份呢?也必须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这就需要捕捉前沿信息。
前沿信息来自有效的人际沟通。一个人信息量大不大、多不多、够不够和你的社交有关系,和你的社会交往的面有关系,和你会不会有效的人际沟通有关系。现在大家都在玩微博和微信,特别是微信,一天到晚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过微信这个平台在传递和传播,我也很喜欢微信这个平台,我每天都能收到很多,但是我也不停的向外界发布。记住,不停的去传递正能量,这就是对社会的贡献,这也是一种沟通,这是大范围的沟通。假如你的微信平台里有三五百个人,你发出去一个具有正能量的信息,这几百人同时都能受益。第一部分,关于沟通和协调的梗概论述,我们讲了这么五个方面的内容。这里面我们简要的把它小结一下,第一板块、第一部分的基本结论,九条。
第一:沟通无处不在。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沟通,它的覆盖面太广了,它和人是密不可分的,这是我们得出的一个结论。第二,狭义的沟通仅指人际沟通。沟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什么叫狭义的呢?人际沟通,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这是狭义的,广义的是什么?包括人与非人的沟通。沟通是非常广的,不仅仅是人类,还包括非人类的沟通。大家还记得我前面举的日本科学家江本胜那个例子吗?他研究的人和水的沟通就属于广义的沟通,水不是人,但人可以和它沟通。除此之外,人和动物之间、和植物之间、和生物之间都能够沟通。动物园里面那些训兽师不停的在跟动物进行沟通。家庭里面养猪的、养鸭的你怎么去唤它?它怎么能听得懂?特别是养狗养猫的,那和人的沟通就更多了。第三,有沟通比没有沟通要好,积极的沟通比消极的沟通要好。沟通不仅要有,而且要坚持正面的、积极的去沟通,效果会更好。
第四,沟通不仅需要有强烈的愿望,而且需要有科学有效的方法。怎么样解决沟通问题?我们都希望有一个良好的人际沟通,具体怎么做?两个方面的努力,一,要有愿望,要有强烈的沟通愿望。从来就不愿意见人,见了人就不想说话,你的沟通就有问题了,你的沟通能力就无法提高,一定要有一个内在的动力,有一个强烈的沟通愿望。仅仅有愿望还不够,还要有科学有效的方法,这就需要去探讨了,这就需要去研究了,这就需要去学习和创新了。第五,沟通是为了寻找共识,协调是为了平衡关系。两句话作为节结论也很重要,这就是沟通与协调的区别,是沟通与协调的定义。
第六,沟通和协调既有其联系又有着区别,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是相互促进的,是共同发展的,是相得益彰的。任何时候,都不要把沟通和协调截然的分开,是分不开的。但是,又不能把两者简单的划等号。
第七,沟通和协调能力,人人都需要。领导者、管理者、中高层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科技领军人更需要,只要你在管人,只要你在带兵,只要你是个组织者,是个协调者,你就要特别重视沟通和协调的问题。
第八,沟通和协调能力影响和决定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幸福指数和事业成功的程度。这里面有一个规律性的东西,我先面讲到了那个公式,学会了成功,就等于在通往成功的路上走完了85%以上的路程,学会了成功,还等于在通往幸福的路上走完了99%的路程,所以说,沟通几乎就等同于幸福了,所以它影响和决定着人的幸福指数和事业成就程度。沟通和协调能力主要靠后天的修炼,通过建设,是可以不断提升的,一定要有这个概念,不要完全认为它是先天的,后天是学不会的,口才是爹妈给的等等,不要这么想。以上是我们讲的第一个部分。
第三讲:沟通基本问题探讨(上)吴德贵 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 现在我们报告第二部分,沟通基本问题探讨。这一部分是这讲的重点,需要讲的时间相对会更多一些。沟通基本问题探讨,那么涉及到沟通,有哪些基本问题呢?
我列了十个基本问题,我们逐个地探讨一下。
一、沟通的基本症结,有哪些症结和难点。第二沟通的基本理论,我们还是要讲理论,有一点理论基础,理论指导。第三个沟通的基本目的,为什么要沟通,沟通的目的是什么。第四沟通的基本模式一二三,三种模式,各自的特点,第五沟通的基本类型,怎么分类啊,分成多少类。第六沟通的基本原则,原则是必须坚持和把握的,并且是不能让步的,必须贯彻的。第七沟通的基本途径,它的路径有几条,第八沟通的基本流程。第九沟通的基本技巧,第十沟通的基本能力。
(一)沟通的基本症结
我一共梳理了十大问题,我们逐个地做一点探讨。这是第二板块,沟通基本问题探讨。首先讲沟通的基本症结,在我们的沟通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呢,我列了这么八个问题,我认为这些问题从社会面上来讲,普遍都存在,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们现在研究这个问题,就是要去寻找良策。
下面我们把这八个问题逐个做一点解剖,第一个问题人际沟通在减少,就是人和人之间这种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按照过去的说法叫促膝谈心的越来越少。人和非人的沟通或者叫人机沟通越来越多,与日俱增,包括微信、微博、QQ、可视电话,网络手机,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世界,也在影响和改变着人类自身的生活,生存和交往方式。
信息网络给管理沟通带来了什么影响和冲击呢?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在减少,越来越少。人和非人之间的沟通在增加,与日俱增。比如任何网络的沟通,日益频繁,人和飞禽走兽的沟通随处可见。一只家犬去世了,它的主任会哭的死去活来,当年组织上倡导的促膝谈心日渐稀少了,开诚布公,推心置腹的谈心更是难得一见。普遍感觉到现在人情淡薄了,淡薄得太多了,太严重了,无论是城里还是乡下人,这都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之后出现的。这是一个人际沟通和人机沟通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深度沟通普遍缺乏。大家记住我的词,深度沟通,普遍缺乏。根据我的调研发现,现阶段大量的沟通几乎都局限在一些表象事情上。就事论事地多,应急救火的多,我们的很多干部都充当了消防队员的角色,能够称得上深度沟通的并不多见,大家都思考一下深度沟通。
表象沟通的价值和意义是大大折扣的,记住我的观点,表象沟通的价值和意义,就表象问题不停地沟通,没有多大意义。现在我们就要回答什么叫深度沟通,我的理解是这样,深度沟通应该包括以下这样一些内容才能称之为深度沟通。
一、围绕着组织发展的战略进行的沟通属于深度沟通。它不是就事论事的,我们通常是五年一规划,我们怎么实现这个规划。经过五年的努力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我们应该如何去做。这是深度沟通,围绕着发展战略进行的沟通叫做深度沟通,而不是就事论事,而不是鸡毛蒜皮,就是着眼于长远现在都在讲中国梦,全面小康,都在讲两个一百年,我们能够围绕这些一些目标进行沟通交流和对话这才是深度沟通。谁和谁又打架了,谁和谁又争执了,这都是一些琐事。
二、围绕着组织文化建设进行的沟通属于深度沟通,围绕着核心价值观,围绕着愿景围绕着理念进行的沟通属于深度沟通。文化,打造文化,现在不是说要建设文化强国,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政党有政党文化,军队有军队文化,民族有民族文化,企业有企业问题,大学有大学文化,机关有机关文化,医院有医院文化,家庭有家庭文化,个人有个人文化。文化和知识不能划等号,文化和文凭不是一回事,这些问题都要想清楚。
有的人文凭很高,知识很多,但是没有内涵,没有文化素养,这怎么能行呢。比如说乱扔烟头,在公众场所大大声地喧哗,这些都是素养。比如说不遵守公共秩序,插队,加塞。
三、围绕着员工的成长发展进行的沟通叫深度沟通。围绕着员工的成长发展,经常谈一谈,肯定他的成绩指出他的不足,帮助他分析他将来发展的路径。这样一些沟通才能称得上深度沟通,是有内涵的。我们现如今在很多单位里,大量地沟通都是一些表象上的都是琐碎的都是事务性的东西。
高度,深度,广度都不够,这是第二个问题。深度沟通普遍缺乏,包括我们的家庭里和我们的子女也是这样,你能跟他经常谈谈,将来十年二十年之后,将来的发展问题。
四、上对下的沟通,上级对下级的沟通,施压式的居多,就是行政式的,居高临下,我说你听,我打你通叫你往东别往西,叫你打狗不能去追鸡,双方不平等,这样的沟通效果是很难保证的。受到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们的领导干部普遍习惯于施压式的沟通,喜欢采取压服的方式同下属谈话,这个要改变。平等的,民主的,沟通好。
五、下对上的沟通,相对被动。就是作为下级,和你的上级去沟通和你的分管领导沟通,相对被动。就是不够主动,通常都是一种等待着,总体来讲下级主动找上级沟通谈话的比较欠缺,更多的时候,都是等待着领导找下级谈话。主动找上级谈心就是主动在争取领导,很多人没有认识这一点,领导是要争取的。积极争取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对你的支持和帮助,中国人在这个问题上,普遍表现为内向,含蓄,被动。横向之间的沟通,整体薄弱。大家记住,横向之间的沟通整体薄弱,我们的管理沟通更多的都是在纵向之间进行,上级和下级,领导和员工这叫纵向之间进行,单位和单位之间,部门和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横向沟通整体是薄弱的。同志们有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这就使得一些本来可以通过沟通自行解决的事情一拖再拖,必须等着领导出面协调才能解决。
六、沟通的平台不多,更多的单位沟通平台都是有限的,仅仅局限于领导上的个别谈话,缺乏充分的民主和广阔的沟通交流平台,职工群众的诉求得不到及时的表达,途径不多。平台太少,领导找谈话的时候,可以说说心里话,其他没有太多的机会。有些单位设意见箱,要多种途径。
七、沟通的气氛过于严肃,民主的,宽松的,自由的,舒畅的沟通文化,和沟通氛围还远远没有形成,我用了四个形容词。
八、沟通的方法欠缺。很多人不会沟通,不知道怎么去沟通,沟通的愿望很强烈,但是方法不对,这就很麻烦了。由于管理类的培训在国家总体是薄弱的,我们很多领导干部不会沟通,不会交流,不会谈话,不知道怎么才能有效进行沟通。没有理论指导,短缺方法技巧。理论不足,方法欠缺。这就需要武装、训练和提升。这是第一个基本关于沟通的基本症结。
(二)沟通的基本理论
现在讲第二个基本,沟通的基本理论。第一个是基本症结,我们讲了八个方面的问题,做了一点剖析。大家可能有点印象了,现在我们讲理论问题,沟通需要有理论指导,在这个地方,我想给大家介绍四个理论,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第一个理论叫漏斗理论,第二个理论叫中医理论,第三个理论叫折半理论,第四个理论叫四微理论。我想把这四个理论简要地做一个阐释我们一起来分享。
首先讲第一个理论叫漏斗理论,什么叫漏斗理论就是随着沟通的缓解或者叫程序的变化,这个信息是不断地在往下漏,就像一个漏斗一样的,漏下去了。通常是怎么个漏法,每一个环节要漏掉20%左右,弄得不好,稍不注意你准备传递的信息量就被漏掉了一部分,这个理论告诉我们,要提高警惕。要尽量地让它少漏掉一点,尽量让你准备传递出去的信息量更完整一点。这样它最终的沟通效果才能保证,否则信息漏掉了,对方根本没有收到。
我们做一点分析,沟通的环节大致五个环节,起点环节又叫第一个环节,比如我今天要找一个人来沟通谈话,在没谈之前,我就要做好准备,我跟他谈什么,要讲点什么。这是第一个环节,又叫起点环节,此时此刻你心里面所想的,我们把它称之为100%,这个时候的信息量是最完整的,都你心里面装着,要找一个人来谈什么事,谈到什么程度,准备想哪些话。这是第一个环节。沟通开始的时候,你作为沟通一方,你心里面所准备的信息量,应该是100%的。
第二个环节把那个人来了,你们开始谈了,传递信息的人就是你了,你嘴巴上说出去的信息大致只能占到你心里面原先想的80%,你想的是100%,由于表达方面的一些原因,可能没有完整地全部把它表达清楚。通过你嘴巴这么一说一传递,仅仅传递出去80%的信息量,这个环节就漏掉20%。嘴上讲的和心里想的不对等了。
第三环节说出去的是信息量的80%,对方耳朵由于听力上的一些原因不一定都能那么完整地听进去了。你讲的和他听到的可能又出现20%的反差,听到的是60%。
第四个环节,听到60%,未必都能理解,都听清楚了,都听懂了,可能有些懂了,有些没听懂,有些可能还没有完全弄明白。真正听懂了,弄明白的了,可能要减少20%,这就剩下40%。
第五个环节,接受信息的人,听懂的信息未必都能把它变成行动,未必它都能真正地把它落到实处。这个时候可能又要出现一个20%的落差,就剩20%了。所以从你一开始心里想的信息量,最完整的是100%,一直到最后接受信息的那个人把它变成行动,把它落到实处可能就剩下20%了,随着过程,随着环节漏掉了80%的信息。这就是一个理论,这个理论就叫漏斗理论。
所有都同都存在着这个情况,不漏是不可能的,漏是绝对的。我们通过学习这个理论之后,就要有意识要掌控好每一个环节,要尽最大的努力让你的信息量少漏掉一些。更多能够传达给对方,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沟通的效果。这是一个理论,大家一听就很明白了,通俗易懂的。
第二个理论叫中医理论,我不是学医的,但是我喜欢中医,我经常在看北京养生堂的节目,只要有时间,我就要听听那些国家级的名老中医讲中医,讲健康,讲养生。我就不听的在听,我一边听一边在思考,这个中医的理论,和我们管理有没有联系?我认为有联系,有价值。
中医的理论和管理沟通是相通的,我就得出这样一个启示。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这是中医讲人体,讲人的机体,哪个地方不通,哪个地方堵了,哪个地方就痛。什么叫心绞痛?那个地方堵了,血脉不畅通了,他就痛了。什么叫关节痛?那个地方堵了,他就痛。所以说中医就是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我们再把它引申到管理部门中呢?哪个部位,哪个岗位堵了,工作没干好,卡壳了,出现了失误,发生了问题,影响了整个单位的运转,这是中医。中医的原理是什么呢?活血化淤,疏经通络,所有的中医所有的中药都是为了这个目的,活血化淤,疏经活络,让血畅通,畅通无阻,这就是中医的原理。我们的沟通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活血化淤,哪个地方不通了,就把它整通,这就叫沟通。
中医养生,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平衡。中医养生集中起来就这两个字,平衡。只要你能够实现方方面面的平衡,你就非常健康,你就非常旺盛。哪个地方出问题了,哪个地方失衡了,你的健康就成问题了,所以中医,我就反复的在听,我不停的在想,恐怕把我们中国几千年的中医高度概括起来,大概就两个字,我不知道老中医们是否赞同,就是平衡,就是为了寻求一种机体的平衡。中医养生的平衡恐怕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六个维度的平衡,都要寻求。第一个环境平衡。我们讲适者生存,你适应不适应这个地方,有些人在南,有些南方的人就不适应北方的水土,在南方呆了几年之后,浑身出毛病,尤其是关节疼的人,北方的人在南方根本不适应那个气候,特别是梅雨季节。有些南方的人不适应北方的气候,他觉得干燥,来了一直喝水,不停的喝水,怎么喝都不行,嘴起皮,认为我们北方的水也硬,水碱也大。环境适应。有些人适应在党政机关当公务员,有些人适应下海去创业、经商,有些人适合搞科研、科技攻关,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科技型人才。这就是一个环境,职业选择,这是平衡。适应了,你就能很好的成长。
第二个叫营养平衡,一日三餐,吃什么,喝什么,吃多少,什么东西和什么东西能一起吃,什么东西和什么东西不能一起吃,是相克的东西,这叫营养平衡。你听于康教授讲,讲营养,讲的头头是道。
第三个平衡:动静平衡。动可以养生,生命在于运动,可是还有一种理论认为静也能养生,静也能长寿,大家听说过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乌龟比王八的寿命还要长,乌龟更喜欢静,他总是在那个地方一动也不动的,很多人家里面也养龟,他不动,他就靠静。所以每一个人适合于动还是适合于静?适合的就是最好的,仅仅讲动,不行,仅仅讲静也不对,以动否定静,以静否定动都不对,恐怕比较合理的是有动有静。比如说白天咱都动一动,晚上咱就老老实实的睡觉,躺在这个地方,静养。
第四个进出平衡,包括你吃多少进去,你喝多少进去,你要排,有些人便秘,两天三天都不排便,这就不行了,它不平衡,要出毛病。
第五个心理平衡,这一条更重要。很多事情都需要淡定,很多事情都需要从容,从容,宽容,包容,这三容是康殇就是健康指数,从容不从容,宽容不宽容,包容不包容,心理平衡。知足者常乐也。
第六个阴阳平衡,阴盛阳衰不行,阳盛阴衰不行,阴阳都盛也不行,阴阳都衰还不行,平衡,这是中医。我们回到管理领域,我在讲领导艺术的时候,我反复的在讲,我面对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我不停的在讲,讲什么?我说什么叫领导艺术?领导艺术归根到底高度概括,就是两个字,平衡二字。当领导的,实际上就是在平衡,我们在平衡着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在平衡各地区,我们在平衡各领域,我们在平衡各民族,我们在平衡各政党,我们在平衡各群体,我们在平衡各阶层。只要平衡了,只要大体平衡了,社会就稳定了,社会就和谐,如果不平衡,如果很不平衡,如果悬殊过大,社会就要动荡。
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着不公,收入分配的差距过大,社会对这个问题反响一直是十分强烈。最近连续几年,每年全国两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案比较多的之一,收入分配问题。他就是不平衡了,一部分人占据了大量的社会财富,更多的人相对还比较困难,所以说领导艺术的实质,就是平衡二字。所以我们讲沟通,我们讲协调,就是为了实现这种平衡,就是为了构建这种和谐。所以我说中医理论完全适用于管理沟通,完全适用于关系协调,有价值。中国的中医是中国的四大国粹之一,中医、书画、京剧、武术四大国粹,一个组织就好象一部完整的机器,所有的零部件都必须完好无损整部机器才能协调运转,任何一个部位除了问题,卡壳了,整部机器就要停摆,就成了废铁一堆,你这个汽车就不能转动了。领导者,管理者,团队负责任的责任,就在于及时的发现和疏通那些容易卡壳的部位,及时的更新那些缺损的零部件,保证所有的部门,所有的部位,所有的人员都能健康协调的运转,我们的事业才能顺利的向前推进。这就是我认为中医理论,怎么把它引入到我们管理沟通当中来。
第三个理论给大家介绍叫折半理论,就是打对折。这个理论的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在他们的研究当中,发现管理当中存在着三个50%的现象,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发现,管理中存在着三个50%的现象。我后来把这三个50%的现象取名叫折半理论,这是我给它命名的,三个50%,都是一半。以管理中50%的问题是因为沟通不够造成的。
第一,管理中的问题大约有一半左右都是沟通不够造成的。任何一个团队、部门、组织都有管理问题,接下来的任务就是需要量化一下,你的单位一共有多少管理问题?比如说有8个问题,接下来你再去看一看,你这八个问题当中,是不是有4个多是因为你平时沟通不够造成的?忙于工作,疏于沟通,日积月累,原本不是问题,慢慢的心理上就有小疙瘩了,而且这个疙瘩是越系越紧,最后解不开了。这是一个50%,管理中的问题大约有一半左右都是沟通不够造成的。
第二,50%的管理问题是需要通过沟通去解决,解铃仍须系铃人。由于你过去沟通不够,出现了一个问题,两个问题,三个问题,四个问题,这几个问题的解决没有其他办法,唯一的办法:沟通,谈话。大家要有这么一个意识,管理当中的问题,并不是通过金钱全部都能解决,金钱不是万能的,有些问题通过金钱能解决,有些问题通过金钱是解决不了的。什么问题?比如说信任上的危机,信任危机通过金钱你能解决?你给他一千块钱,给他一万块钱也买不来信任二字。所以说还是要通过沟通,通过交流,通过心对心的碰撞才能解决。第三,管理者50%的时间应该用于沟通。
这就是第三个理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观点,管理当中有三个50%。
千里堤坝溃于蚁穴,领导干部一定要有防微杜渐的意识,重视和加强日常人际沟通,防患于未然。
第四个理论,叫四维理论,就是四个维度,这个理论是国外的,这个作者叫巴泽塔,2005年他写了一本书,叫《领导沟通力》,作者提出来沟通有四个维度,我把这个理论称之为四维理论。沟通有哪四个维度?
第一个叫支配敌意型。就是我们作为沟通的主体,你在沟通的时候,你持支配地位,但是你对沟通的另一方,从态度上是敌意的,你把他当成敌人了,当成对立面了,这是沟通的第一个维度,叫支配敌意型。这个显然不好。第二个维度顺从敌意型。顺从,就是你起不到支配的地位,你一味的迁就,一味的顺从对方,从态度上仍然是敌意的,这个更不好,这个还不如第一个,这种沟通简直是不可能有好结果。第三个维度叫顺从温和型。顺从,也不占支配地位,顺从,迁就,但是态度不是敌意的了,变成温和的了,这个也不是很好。第四个维度,就是我们需要选择的,是最好的一个维度,大家记住,叫支配温和型。我们所有的沟通主体,在座的各位,我们在进行任何的一种沟通的时候,我们要选择的是支配温和。支配,一定要起到支配的地位,不要完全被对方所左右,你要能主导,你要驾驭,这是从地位上讲。态度一定要温和,民主,温馨、自由、宽松,这种的氛围和文化是需要提倡的。我们前面讲到居高临下的,施压式的,行政命令式的,这都不好,这就是外国的成果。
这四个不同的维度在不同的方面,要求都不一样。在领导方式上,在规划与决策上,在组织与控制上,在激励机制上,在分歧处理上,在交流上,我们不详细说了,大家就记住有这么一个理论,沟通的四个维度,前面一二三都不好,第四个维度是最好的了,好在什么地方?支配温和型。我们恐怕在沟通实践中既要努力的应用,去实践。以上是我讲的第二个基本,沟通的基本理论。第四讲:沟通基本问题探讨(中)吴德贵 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
(三)沟通的基本目的
现在我们讲第三个基本,沟通的基本目的。也就是为什么要沟通?或者说沟通为什么?沟通的基本目的,我想概括起来大致有五条,第一条“传递信息”,所有的沟通都是为了传递信息,要向对方传递需要传递的信息。第二个“交流情感”,增进友谊,加深理解,我们在讲理论的时候讲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观点,管理中50%的问题都是因为沟通不够造成的,所以说,我们只有通过经常性的沟通,加强彼此之间情感的交流才能增进理解,加深友谊,达成共识。我们前面还谈到什么叫沟通呢?沟通就是为了发现共识、发展共识、传播共识,所以沟通的第二个目的是为了交流情感。第三个目的“影响态度”,对同一个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在一个团队里面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就显得尤为重要。怎么样才能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呢?沟通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第四个“改变行为”,有些我行我素,所做的一切和我们整个组织发展不协调、不一致。他的行为不端或者是方向有悖,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呢?需要改变、需要调整,这就需要沟通。构建和谐,建设一个和谐的团队,同心同德,这是关于沟通的目的。
第一个目的叫传递信息,当领导者和管理者有必要向被管理者传递相关信息的时候,需要通过这个方式来完成,我们已经进入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里,信息是一种极其宝贵的资源。相对来说,领导者和管理者的信息量比一般员工要大,要多。请同志们牢牢记住一个观点,什么观点?信息需要共享,信息不能独享。信息传递有个规律,这个规律就是越给越多,所以在信息传递的问题上,我们的领导干部,我们的管理人员不要当吝啬鬼。敞开的把它传递出去,通过沟通的方式,及时的给你们的团队传递信息,特别是传递正能量,这本身就是人力资源开发。你的员工知道的东西多了,信息量大了,他们的眼界自然就广了,思路和办法自然也就多起来了。这是为了信息传递。第二个目的是交流情感,沟通是交流情感的一个途径,泰勒式的管理已经不合时宜了,现在领导干部希望懂得现代管理一定要入心、入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通过沟通的方式实现思想上的交流,情感上的互动和心灵上的对接,有助于增进理解,升华友谊,达成共识,增强合力。沟通对于提高领导干部的影响力和向心力,对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都是一个重要的“法宝”。
第三个目的是影响态度,当某个人在某个问题上想法不带头,想法不对头,态度不端,认识有偏差的时候,需要通过沟通对他施加影响,使其能够提高认识,端正态度,进一步统一思想,进而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管理沟通在这个时候就显得更为重要。
第四个目的叫改变行为,当领导者和管理者认为,某个人的某种行为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背离了组织的愿景和价值取向的时候,管理沟通的作用就充分的显示出来了,领导者和管理者在沟通的时候,必须明确的告诉对方你不能那样做,你必须终止现在的行为,你应该尽快的回到正确的轨道上,这就是第四个目的,为了改变某种不良的行为。构建和谐,记得邓小平生前曾经多次讲过,稳定是压倒一切的,稳定是最大政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曾经把推动科学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作为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的两项重要内容。一是推动科学发展,二是维护社会稳定。单位要统一思想、统一步调,领导干部一项重要职责就是维护好小气候和小环境,有效的管理沟通是维护好小气候、小环境的根本措施。什么叫和谐团队?我记得我曾经就此发表过一篇文章,我在我的文章里提出和谐团队有三项标准,这三项标准具备了,你所带领的团队就可以称之为和谐团队了。大家有什么都带着项目组,带着课题组,都带着一个团队。第一条标准人要和谐,第二条标准事要和谐,第三条标准人和事要和谐。这是我在我的文章里面提出来的,这三个方面的和谐都能做到了,你所在的部门,你和你的团队就是和谐团队了。、第一条人要和谐,什么叫人要和谐呢?就是你那个团队里面的人,你那个团队里面的成员和谐。这种和谐具体又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个体要和谐,个体就是你那个团队里面的每一个人都很和谐,他们都很高兴,他们都很快乐,他们都能够心情愉悦的进行工作着,他们没有怨气。所以,他们的心情很好,这是快乐的工作着。
第二个方面就是群体的和谐,就是你那个团队里面的所有人,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大家的配合很默契,工作上相互支持,生活上彼此关照,这就是群体的和谐。心齐风正,气顺劲足,心态好。团队合作就是精神团结,默契配合,通力合作,并肩作战,这是第一个关于人的和谐。
第二个是事的和谐,什么叫事?就是团队所承担的各项任务,都能够统筹兼顾、彼此促进、协同发展、相得益彰,而不是顾此失彼、挂一漏万。
所谓人和事的和谐,第三个和谐,是指团队人员的能力、素养与组织所承担的任务要求适应不适应,匹配不匹配。我认为,这三项标准就是和谐团队的基本标准,我还曾经通俗的讲过,我记得我在我们单位里面,也跟我们单位的同事讲过,我们人科院有100多个人,有8个部门,叫处室,我跟我们部门的负责人讲过,所谓和谐团队,通俗的讲就是三句话“没有哭的、没有闹的、没有找领导打报告的”这就很形象了,你那个部门里面的所有人,没有哭的,没有闹的,没有找领导打小报告的,你这个团队就算和谐,这是关于目的。
(四)沟通的基本模式
现在我们讲第四个基本,沟通的基本模式。古往今来,古今中外,沟通大致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认权模式;第二个模式认人模式;第三种模式叫认理模式。
我们下面把这三种模式简要的分析一下,第一种模式叫认权模式,就是依靠领导者手中的权利适时沟通,这种模式的沟通又叫施压式的沟通。我们前面讲问题的时候,讲到这个问题,上对下的沟通,施压式的居多,这就是认权模式,我说你听,我打你痛,沟通的双方不平等,剃头挑子一头沉,由于封建家长制作风和计划经济的烙印,不少领导干部习惯于施压式的沟通,这种方式的沟通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在民主法制逐步健全,在市场资源,在市场配置资源开始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今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一个重要的亮点就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要发挥决定性作用。我们讲了十几年了,都是讲基础性作用,所以今天我们的市场对各类资源的配置都要由基础性作用,反为决定性作用。在这样一个时候,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认权式的沟通了,总体上讲,这种沟通是弊多利少,不合时宜了,应该摒弃和废止,这是第一种沟通,叫认权式的沟通,施压式的沟通,居高临下的沟通,不平衡的沟通。
第二种,认人模式,就是依靠着人与人之间,内在的联系适时沟通,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非常之深厚,中国的文化有哪些独特之处呢?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有哪些明显不同呢?我认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可以概括为三句话,九个字和大家交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哪三句话九个字呢?叫做“重人情,讲关系,爱面子”九个字,在中国人情大似债,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每一个家庭一年到头,行情往费是不得了,只要接到通知,红白喜事都得出情,少则几百,多则数千,这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不少人为之纠结犯愁。在中国太多的人都注重关系,熟人好办事,十个公章都不顶一个老乡的思想观念,是由来已久,根深蒂固,至今市场还十分广阔。很多人看重面子,看轻里子。经不起亲戚、朋友、同学、战友一次又一次的软磨硬泡,印证了一句话好事多磨。李嘉廷的罪状之一就是给老乡批贷款数额巨大,最后被挥霍一空,最后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钱也是这样,有利有弊。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必须辩证的看,有其糟粕的一面,也有其璀璨的一面。
刚才我们分析的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其正面价值在哪里?主要是中国人重感情,讲义气。“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朋友可以两肋插刀,给我们领导干部的启示是在这样一种文化背景下,当领导、带团队、抓管理一定要发挥情感作用,人与人之间那种特殊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在联系,一旦发现发掘出来,就能为组织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正能量。有时候,有些人有些事,未免领导干部出来结果效果就能最好,有可能让他的老乡,让他的战友,让他的同学、让他的发小出面解决的会更好。因此,认人式的沟通在中华民族背景和文化根基。但是,事事沟通都采取认人模式,当领导的会非常累心的,你要去找各种各样的关系,张三和李四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联系,这是第二种模式认人模式。
第三种模式认理模式,所谓认理模式的沟通,就是沟通的双方都采取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沟通,大家记住,这是当今国际上最常用的沟通模式。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很推崇,中国领导者和管理者们应当对此引起高度的关注,我们要顺应这种世界潮流,告别认权模式。弱化认人模式,推崇认理模式。这就是我们对三种沟通模式的一点分析,最后我们提出的主张,告别认权模式,行政化的居高临下的不平等的沟通模式要告别,要弱化认人模式,不能强化,我们要推崇的是第三种模式,认理模式,摆事实讲道理。
(五)沟通的基本类型
第五个基本,沟通的基本类型,人际沟通大致分为六种不同的类型,我们这里讲的沟通还是组织层面的,就是从一个单位的角度来讲,从一个团队的角度来讲,第一个分类纵向沟通和横向沟通之分。纵向、横向之分,第二种内部沟通、外部沟通之分,有内外之分,第三种书面沟通、口头沟通之分。第四种分类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之分。第五种分类直接沟通、间接沟通之分,第六种分类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我想关于沟通的分类,我们大致把它分成这样六类,下面我们逐个的做一点点分析。
第一种纵向、横向之分。组织系统内的沟通为纵向沟通,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为纵向沟通,组织系统内平级之间的沟通为横向沟通,横向之间。组织系统内,纵向沟通和横向沟通是最主要的沟通方式,就是纵横两个纬度的沟通是最基本的,我们大量的沟通不是纵向就是横向。纵向沟通包括中央和地方的沟通,比如我们中央和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沟通,中央机关各部委、部长与部长的沟通,纵向沟通。军队里的军、师、团、营、连、排、班,各层级之间的沟通等等这些都叫纵向。横向沟通包括中央各部之间的沟通,各个部委内部司局之间的沟通,各个省市之间的沟通等等,这些都叫横向沟通。
第二个分类为内部和外部,这里面的内部沟通是指一个法人单位内部,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沟通,我们把这种沟通称为内部沟通,比如我所在的感觉,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内的一切沟通均属于内部沟通。我们这里讲的外部沟通,通常是指与单位以外相关组织和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例如,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与院外所有没有隶属关系单位之间的沟通。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合作、联手、共赢以成为推动发展的三大法宝。合作、联手、共赢这是推动发展的三大法宝。外部沟通的事项也日益增多,而且越来越重要,这是第二个分类,内部、外部。
第三种分类书面和口头之分,例有字据的沟通叫书面沟通,仅凭口述的沟通叫口头沟通,这两种沟通方式的使用,主要取决于沟通事项的重要程度。通常,对相对重要的都应该以书面的形式进行沟通,以示重视,我们经常讲空口无凭,例字为据,比如说我们各级干部的任免,职务的升降,职称的调整,还有出国审批等等,像这样一些事情都属于重要事项,都必须以书面的方式。一般性的事情,口头沟通即可,这是第三种分类。
第四种分类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之分,单向沟通是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一方发布信息,或者是甲方或者是乙方,一方发布另一方接受,这叫单向沟通。比如说,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做报告,传达文件,这些都是单方面的在发布信息,属于单向沟通。再比如,下级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上级领导的主要任务是在听,单方面的接受信息,也属于单向沟通。所谓双向沟通是指主客体彼此交流,相互切磋,共同研讨。一般来说,双方沟通的效果要好于单向沟通。我们更多的时候应该选择双方沟通方式,这种方式。
第五种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直接沟通是指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就相关问题面对的直接对话,直面交流。间接沟通是指通过第三方转达传达相关信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托人捎个话,带个信,间接沟通容易造成信息传递的失真。沟通效果往往也难以保证,一般尽量少用。我们更多的时候都应该采取直接沟通,直面沟通。
第六,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怎么区分呢?主要是以场合区分。凡是在正规场合进行的沟通统称为正式沟通,正规场合,比如在办公室里,在会议室里进行的沟通都是正式沟通。凡是在非正规场所进行的沟通,都为非正式沟通。比如说,餐桌上谈的事,操场上谈的事,飞机上、火车里等等。有些事情、有些时候运用非正式沟通的方式可能效果会更好,并不一定在办公室里,在会议室里沟通效果就最佳的了,未必。
我们现在就谈一个非正式沟通的成功案例。是一个企业的事情,有一天某公司董事长要去打球,下属利用去打球途中的时间有效的沟通的7件事,一二三四五六七,就利用去打球途中的时间和董事长沟通了7件事,都有结果。我们来看看这个过程。“董事长您要去打球是吗?”这是下属问。董事长回答“是的”。“我也想跟你去,见习见习可以吗?”董事长回答“可以,上车吧”。搞定了,上了董事长的车,下属上车以后立马打开了笔记本,对董事长说,坐车闲着也是闲着,有几件事顺道向您汇报一下,听听您的指示。第一件事情,加薪方案已经原则同意了,但是没有确定百分比,您看百分之五行吗?董事长说“多了一点”,“那4.5%可以吗?”董事长说“可以”第一件事情搞定,加薪的比例4.5%。
第二件事,您说我们的车床需要换新的了,目前市场上有日本的,德国的、美国的我初步调查一下,德国的是性能好,价钱高,美国的性能最差,价值最便宜,日本的在两者之间。三个国家的车床,我提议买日本的,或者德国的,不能买美国的,虽然价格低,但是性能最差,请您确定。董事长当即表态,买德国的,性能最好,价值最贵。第三件事情,派五个人出国考察的事情,您看是我拟好的名单报您审定,还是您直接点名告诉我?董事长说“你列好名单告诉我就行了”,第三件事情又有结果。紧接着又沟通了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全部都有了结果。沟通结束车子已经到球场的门口了,下属跳下车子和董事长说“拜拜了,祝您打球愉快”。就是利用去打球的时间和董事长汇报工作,七件事情都有结果,他也下车了,非常聪明,非常智慧。所以说这个沟通,特别是和领导沟通,并不一定都在正规的场合里面。合适的机会,合适的心情。
我们把这个案例做一点分析,就是沟通七件事情都有结果。这个案例我们做出以下五点分析,一,与上司沟通不能出问答题,一定要出选择题,这就是一个提示。所以,请各位记住,任何时候,你如果要和你的上司,和你的领导去沟通,一定要准备好,答案,一定要有方案,不能给上司出问答题,我问你答就颠倒了,上级和下级沟通的时候可以我问你答,他要考你,下级和上级沟通的时候,一定要出选择题,既要提出问题,又要带着方案,让领导去选择,让领导去表态,让领导拍板即可,不能让领导给你拿具体方案,那就颠倒了,那领导会很不高兴的。
第二,尽量多出几道选择题,让上司选择的空间会大一点,尽量多出几道选择题,至少两道以上。比如说,关于车床更新问题,调查了一下市场,美国的、德国的、日本的,三国国家的车床性能价格分析,最后提出建议,或者买日本的,或者买德国的,坚决不要买美国的。这不是既有问题又有方案,最后董事长表态,买德国的,最贵但是它最好。
第三个提示,与上司沟通不要局限在正式场合,可以随时随地,这就是一个鲜活的案例,去打球的途中,在车子里面搞定了七件事。
第四个非正规场合的沟通,有时可能效果会更好。
第五,与上司沟通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有备而去。这是我们讲的第五个基本。
(六)沟通的基本原则
现在我们讨论第六个基本,沟通的基本原则,我们前面也讲到,无论是沟通和协调都不是一味的让步,原则问题一定要坚持,原则问题一定要贯彻。那么,沟通有哪些重要原则呢?我今天给大家讲五个原则,一,积极主动,沟通一定要积极沟通一定要主动,还记得我们讲问题的时候讲到吗?普遍存在着下级和上级的沟通不主动,很被动,等待,依赖。第二个原则叫及时有效,沟通一定要及时,沟通一定要有效果,要能解决问题。第三个是开诚布公。第四个主体平等,第五个交流充分。这五个原则我们在进行沟通的时候,一定要牢牢的记住。一定要很好的去贯彻。一,积极主动,这个原则主要讲沟通必须体现主动性,沟通不能等,不要等待问题成堆了,你才去沟通,那就为时已晚了。只要我们发现管理中出现了问题,就应该积极的面对。主动的去化解,以免拖延耽搁酿成因素,使矛盾激化,最后爆发,引发一些群体性的事件,包括我们国内这些年来先后发生的一些群体性的事件。无论是哪个地方的,包括贵州的有一个县公安局被砸,警车被烧,还包括四川的有一个地方,围困领导人。把积极主动沟通,我们来分享一个成功案例。
这个案例是毛泽东同志创造的,毛泽东为什么能在长征途中争取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同?最后,遵义会议确定了他在全党的领导地位,这与他个人积极主动的开展多边沟通分不开的,是他争取来的,是积极主动沟通的结果。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长征是逼出来的,就和水破梁山108将都是逼上梁山的,长征也是逼出来的,也是万般无奈,走投无路,唯一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力量保存下来。当时蒋介石想都没想到,红军能选择这条路,艰难险阻,那个日子。当时的毛泽东身负多种罪名,在中央高层没有领导地位,但是为了挽救党、挽救红军,毛泽东同志在长征途中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积极主动的与军委高层领导一一沟通,包括王稼祥、张闻天、周恩来、朱德、刘伯承、彭德怀等等,这些人当时在中央的地位都比毛泽东要高。毛泽东一层不通,反复的阐明自己的主张和见解,终于赢得了高层绝大多数的认同和支持,1935年1月,遵义会议正式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中国革命由此出现了新的转机,这就是积极主动沟通的成功案例,没有毛泽东积极主动的沟通,就没有他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没有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中国革命的历史恐怕就要改写。毛泽东的这个案例给我们的歧视有四,一、要善于捕捉最佳的沟通时机,沟通时机的选择也是有学问的,也是有艺术的。什么时候沟通最好?
二、刚柔相济,以柔为主,尤其是在和上层领导沟通的时候,以柔为主。启示
三、巧妙的借权用力。启示
四、语言艺术不可忽视。这是第一个原则积极主动原则。沟通的第二个原则叫及时有效。及时就是不要托,有效就是能解决问题。这个原则主要讲沟通的有效性。没有问题定期沟通,有了问题及时沟通。要善于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之中。历史上有一个扁鹊三兄弟,医治疾病的案例,很典型,很多人都知道,扁鹊弟兄三个都是医生,都会看病。但是他们弟兄三个人看病的看法是不一样的,老三叫扁鹊,他的名气是最大,他看好了很多很多的危急病人,所以他的名声大,他是老三。后来就有人问他,说“你们三兄弟都是医生,你能告诉我谁的本事最大”扁鹊回答“我大哥的本事最大,我二哥的本事次之,我的本事是最小”。国王说了,那为什么你大哥、二哥人们都不知道呀,名气都不大呀,你的名气最大啊?然后扁鹊就说了,我大哥治病是治在萌芽状态之中,要病非病,我大哥治的叫未病,他是叫预防。我二哥治病是治在初期,病刚刚得病,比如说感冒,弄上两副汤药一喝就好了,人们印象也不深。说只有我治病是治在危急关头,生命已经很垂危了,我给他用上药就挽回了他的生命,这是扁鹊三兄弟的,我们谈到沟通积极主动问题。沟通不要太含蓄,这里又有一个案例,沟通不能太含蓄。有一对老夫妻,结婚以来,三天两头的吵架,磕磕碰碰的过了几十年,金婚纪念日就是他们结婚50年了,金婚纪念日到了,老两口商量一下,停战一天,做几道菜庆祝一下,于是妻子照旧做了条她最拿手的菜,红焖鲤鱼。做好了以后,老头子习惯性的把鱼头又夹给了他老伴,老太太此时不知何故,伤感的哗哗落泪,哭了。于是,放声大哭,哭的极其悲伤。老头子被这突如其来给搞懵了,上来就说我今天没有欺负你呀,你为什么哭成这个样子?老太太接过话茬说,我跟你50年了,从结婚第一天开始你每一次都是把鱼头夹给我,今天是我们金婚纪念日了,你还把鱼头夹给我,我这个人生来就不喜欢吃鱼头,你太自私了,我能不伤感吗?听完老太太的话,老头子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你真是冤枉我50年啊,老婆子我这个人最爱吃的就是鱼脑袋,我以为我爱吃鱼脑袋,你肯定也爱吃。所以50年来,我是忍痛割爱啊,每次鱼做好了,我都舍不得吃脑袋,省下来给你吃,没想到你根本就不喜欢,你怎么不早说呢?在这件事上,老太太整整含蓄了50年,不爱吃,也不说,不交流,也不沟通。一个爱吃没吃上,一个不爱吃,50年来鱼头她承包了。我们得出的结论,沟通有时就是一句话,其实沟通不复杂,从结婚第二天开始,你告诉老伴,我这个人不喜欢吃鱼头,每次鱼头都是你的,老头子高兴不得了,这就是一个案例,沟通不能太含蓄。
第三个原则叫开诚布公,这个原则主要讲沟通必须体现直率性。推心置腹,开诚布公的进行沟通,只要这样才能化解深层次的问题,才能取得高质量的效果。沟通,不要兜圈子,沟通不要绕弯子,沟通一定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直奔主题,我们刚才讲完了那个案例,老夫妻50年来为了吃鱼头的问题不沟通,太含蓄。沟通必须开诚布公,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
我们前面讲了一对含蓄的老夫妻的案例,给我们的结论就是沟通不能太含蓄,有时候沟通就是一句话。现在我们再讲一个案例,沟通必须开诚布公。
这个事情发生在某个局机关,有人告诉老王说有人找他。老王是一个已经在这个局里工作了十多年的工作人员,他很喜欢目前从事的工作。但是最近几天,他很害怕局长找他,因为局长是新来的。局长最近不停的在找人谈话,谈话的主题大多都是关于分流的事情。当他走进了局长的办公室,心里面就充满着怀疑,局长到任不久,给老王的印象是他对分流抓的最近,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叫精兵简政。老王进了办公室,局长让他坐下来。首先,盯着老王看了好一阵子,没讲话。然后开始说话了,局长说:“从我上任以来,已经注意你很长时间了,现在该是和你谈谈有关你的工作和将来的时候了。”这就是局长的两句话,这话听着很令人害怕,老王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老王先是听着有点沮丧,然后一股怒火突然从心中升起,他“嘭”的一下子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说:“你用不着说了,原来你一直在四下探听我的消息,还让科长来检查我的工作,不就是分流吗?老子到哪里都能活,你随便好了!”这是老王的一番话,讲完之后,他头也不回就冲出了局长的办公室。走了,不跟你谈了!局长想拦也没有拦得住,也没有来得及。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
分析:这是一次完全的误解,局长本来是要提拔老王担任一个科的副科长,这个老王现在就是一个工作人员,没有领导职务,找他来谈是要谈这件事的,是要提拔他。像这样的误解以及所造成的伤害,在现实上是屡见不鲜,这都是和沟通的方法不对有关系。正如一位名人所讲的,世界上99%的伤害都是由误解造成的,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源就是我们的假设与推理不正确。局长的问题在哪里?语言表达不直接,绕弯子,让人费解。局长怎么讲的?首先,盯了老王看了好一阵子,接着说了:“自从我上任以来,已经注意你很长时间了,该是和你谈谈有关你的工作和将来的时候了。”这话真是费解,你想干什么?拿我开刀?要让我分流?绕弯子,兜圈子,让人费解。沟通的时候,对那些性子急的、心眼小的、疑心重要的人不能兜圈子,必须直截了当,直奔主题,局长的问题在这儿。如果一开始就说,今天我是想跟你谈谈提拔你当副科长的事情,这样老王他就不会来劲儿了,他就会很高兴了。老王的问题在于疑心太重,性子过急,还没等局长把话讲完,他就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错误的推测反馈了一个错误的信息,“不就是分流吗?老子去哪里都能活,随便你的便吧!”大发一通火,把原本一件大好事儿给搅黄了。这是第三个原则。第四个原则我们讲主体平等。这个原则主要讲沟通必须体现平等性。施压式的沟通、任权式的沟通、居高临下式的沟通往往很难取得实际效果,只有主体平等,才能推心置腹、畅所欲言、敞开心扉。主体平等,能促进深度沟通,我们前面谈到深度沟通问题了。
第五个原则,交流充分。这个原则主要讲管理必须体现沟通的民主性。交流要充分,要民主,要达到充分交流的目的,沟通的时间一定要要保证,匆匆忙忙的、火急火燎的沟通难以受到预期效果,时间上要有保证,因为你要充分交流。在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给对方足够的讲话机会,双方一定要充分的交换意见。
第五讲:沟通基本问题探讨(下)吴德贵 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
(七)沟通的基本途径
现在我们探讨第七个问题:沟通的基本途径。
沟通有四大途径:一是听,二是说,三是读,四是写。这就是人类沟通的主要途径。在这四个途径中,听和说是基本的,是主要的,读和写是次要的,是补充的。
在听和说两个方面,首先是听,其次是说。倾听是获取智慧的第一步,高智慧的领导干部都是先听后说,大家记住这个顺序,高智慧的领导干部都是多听少说。可是我们有很多领导干部颠倒了,说的多,听的少,到处是夸夸其谈,高智慧的领导干部都是三思而后说,不加思索的乱发议论是愚蠢的表现。上帝只赐给我们一根舌头,去给了我们两个耳朵。大家记住,舌头和耳朵的比例是1:2,舌头只有一根,二多只有两个,意思是什么?上帝的旨意是多听少说。听到的话应该是说出去的话的两倍,这是上帝的旨意,这是一个公式,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的同志们。综上所述,我认为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倾听是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沟通方式,大家要有这个意识;倾听也是沟通,而且是最重要的沟通,并不是我们把沟通就理解为诉说了,理解为传递了。我发现,我们有的领导干部随着职务的不断晋升,官越当越大,科长、处长、局长、省部长„可是,聆听的能力去越来越差,每况愈下,越来越听不懂属下都在说什么,听不懂老百姓的语言了,这是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倾听是取得智慧的第一步。这是关于途径里边我们特别强调的要倾听和会倾听。
(八)沟通的基本流程
第八个基本原则—沟通的基本流程。
沟通的基本流程大致有这样五个步骤,我们每一个人在沟通的时候你都完成了经历了这五个步骤,只不过我们没有这样的理性思考而已,我们现在来把它梳理一下。
沟通的第一步,确定向对方传递什么。所有的沟通都应该是有目的的沟通,你要沟通什么?你要找谁?你要找他来谈什么?首先要把这个想的很清楚。
第二步,确认对方是不是已经收到了你传递的信息。
第三步,验证对方对你传递的信息的理解程度。他是否赞成和认可? 第四步,了解对方对信息的认同度。第五步,考察对方对信息的落实情况。
(九)沟通的基本技巧
第九部分,可能大家更关注这一部分的内容,这部分更多的是讲方法和技巧。我们分六个方面来研讨沟通技巧:一般技巧,上行沟通的技巧,即和上司领导进行沟通的技巧,下行沟通的技巧就是和下属、员工进行沟通的技巧,另外还有语言沟通的技巧,特别技巧,简易技巧等。我想关于人际沟通的技巧,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去进行探讨。
1、一般技巧
首先,一般技巧又分为四个:
技巧一,沟通“六戒”。一戒精神不集中、三心二意的沟通;二戒主体不平等、居高临下的沟通;三戒谈话没兴趣的沟通,没兴趣的话题就不用沟通,那叫浪费时间;四戒完全被对方左右、顺从型的及不能占据主导地位的沟通;五戒听不进不同意见的沟通,大家都知道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六戒随声附和、放弃原则的沟通。这是沟通的一般技巧,这些具体的技巧方法,大家都可以在今后的沟通实践中去进行验证。
技巧二,沟通“八要”。一是要有目光接触,互相要对视、要平视。二要有赞许式的点头和恰当的面部表情,对方讲到哪个问题和哪个观点,你很赞成、很认同的时候不妨点个头,摇头不算点头算嘛!三要避免分心的举动或者手势,人们谈话的时候动作不要太多,也不能过大,适当的有一点是可以的,如果动作过多、过频、过大都不好,会影响沟通的效率。我们有一个广播员,在播送结束的时候,我看那个动作就太多了,脑袋点的过频。“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的央视信息,请你收听、收看微信、微博、客户端。”在说到“微信、微博、客户端”这三个社交平台的时候有三个动作,不停的在那儿比划„还是动作过频的话就不好了。四要有提问,这是沟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和要点,要有恰当的提问,要会问。所以说沟通不仅要却听,而且要会问。五要有复述,就是重点部分可以复述。我们说沟通是为了发现共识、发展共识和传播共识,对这些共识的部分可以复述、强调和着重。六要避免打断说话者。七要多听少说,智慧的领导者都是多听少说,听到的话应该是说出去话的两倍。八要有角色互换,就是换位思考。这是沟通技巧之二。
技巧三,方式选择。根据沟通的内容,选择沟通的方式,这也很重要。我把沟通的内容按照重要程度把它分成了三类或者叫三个级别:一般事情就是不重要的,二般事情是有点重要的,三般事情就是很重要的。按照它的重要程度由低到高。一事情怎么沟通?短信就可以沟通。什么又叫一般事情?我的界定是节日问候。如“至此2014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请允许我代表我的全家向您致以崇高的节日问候!”这不就行了?一个短消息就搞定了,给谁都能发,谁都不忌讳,节日问候谁能忌讳?二般事情需要电话沟通。什么又叫二般事情?我的定义是工作洽谈。打个电话对接一下。三般事情就是很重要的事情,发短信不严肃,打电话也不合适、不恰当,怎么办?面谈,当面沟通。比如干部任免、出国考察等等。这是一般技巧之三。
技巧四,策略把握。和不同的人进行沟通的时候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我列了这么几类人,大家可以作参考。
和父母沟通重在尊重。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百善之首,我们都有父母,凡是父母健在的时候,大家都要记住,和父母亲沟通的时候,任何时候都要坚持重在尊重,要尊重二老、孝敬二老,别讲他讲的对还是不对,是合适还是不合适,你要听,没关系。
与子女沟通重在民主。我们更多的家长在和子女进行沟通的时候是施压式、行政式的沟通,不够民主,不让孩子讲话。
与爱人沟通的时候重在理解。理解万岁,百年修得同船渡,前年修得共枕眠,这都是缘分,擦肩而过就十年的缘分,双目对视就是百年的缘分,平等交流就是千年的缘分,结为伴侣就是万年的缘分。与领导沟通的时候重在领悟。你要去琢磨、去分析领导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要觉悟。与下属沟通的时候重在倾听。多听少说,听完再说。与同事沟通的时候重在坦诚。君子坦荡荡。与邻里沟通的时候重在真诚。
与路人沟通的时候重在谨慎。大街上、马路上、素不相识的人问你什么你都不能告诉他,尤其是问你家庭的住址、门牌号码加上邮编,尤其是问到你的银行帐号和密码的时候一定不能告诉他,否则的话你的人民币就没了,要谨慎。现在有一些行骗的电话号码也不能乱接,说是“5”/“7”开头的电话是专门搞诈骗的。这是一般技巧的四种技巧。
2、上行沟通的技巧
其次我们讲上行沟通的技巧。怎么和我们的上司、领导进行沟通?
技巧一:工作上要全程沟通。大家要记住,和分管领导沟通的时候,第一条是在工作上要全程沟通,因为他是你的分管领导,要让他全面了解。什么叫全程沟通?事前要沟通,事中要沟通,事后任务完了之后还得沟通。
思想上要争当嫡系。什么叫嫡系?我这里有三条标准:对领导的意图能心领神会,这就是底细,领导想什么你全明白;对领导的指示能一呼百应,执行力很强甚至超强;对领导的批评能心悦诚服,能虚心听取领导的批评,不记仇。策略上要机动灵活。怎么样做才能机动灵活?我给大家一些几条建议,大家都可以很好的去思考这些建议: 及时请示汇报。关键是“及时”二字,向分管领导请示汇报工作那是规矩,那是制度。
逐级请示汇报。一般情况下、常态情况下不能越级报告,那是违反组织原则的,要逐级请示、逐级负责。既报喜,也报忧。既讲成绩,又讲问题。要讲困难,要争取领导的帮助。
陈述理由充分,提出建议具体。还记得我在前面讲的吗?向领导请示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带着方案,要出选择题,不能出填空题和问答题。
意见向左,从上。什么叫“向左”?就是你的想法和领导的想法不一致了,在这种情况下你要从上,你的意见要先保留一下,下级服从上级又是我们的一个组织原则。
观察“天气”状况。你要注意看你那个领导的面部表情,是晴天还是阴天,还是阴云密布、阳光灿烂„一定要选择阳光灿烂的时候去和领导进行沟通和谈事儿。
预约领导时间。和领导沟通之前你要先跟他预约,约好了时间再去谈。
预约沟通内容。我想跟你谈什么汇报什么要让领导做好心理准备,不要怕领导拒绝。要区分轻重缓急。
上行沟通还有一个技巧是怎样给上司提建议。
3、下行沟通的技巧
下面我们讲下行沟通的技巧。
一,四个“既要又要”。和我们的下属、员工沟通时,既要对事又要对人。大家都听说过“对事不对人,对人不对事”,这两种观点都存在。有人说我从来是对事不对人的,也有人说我从来都是对人不对事的,都不好。既要对事,又要对人,要把两者进行很好的结合起来。既要雅的又要俗的。要雅俗共赏。
既要明的又要暗。对有些人可以明言,但对有些人恐怕只能暗示,因为你的下属的心理素质不同,有的的心理素质很好,承受力很强,你怎么说都行,但有的人就不行了,很脆弱。既要热的又要冷的。二,要“六多三当三不”:多肯定当和家长;当引导当和师长;当关怀当和首长;多理解不要挑剔;多支持不要拆台;多帮助不要护短。
我们再来看一个下行沟通失败的案例。某机关某处里的一件事情,老处长退休了,副处长姓何,没有能接替,从外边又调来了一位处长,姓龙,比较年轻。龙处长到职以后,对何副处长存有戒心,工作中沟通不够,与何的个人交往甚少,何副处长几次请寨主要求棘手的问题,龙处长都没有给他机会,副处长慢慢的就懈怠起来了,并且明显表现出对立的情绪。处里的气愤紧张起来了,一个处里的气氛怎么样和这个处里的正副处长的关系有很大的联系,有直接的联系,正副处长如果关系很好、很融洽,这个处整体的氛围就好。后来又一次,何副处长身体不适住院了,龙处长打电话表示问候,何副处长接到电话后很感动,表示“我尽快出院上班!”其实这个电话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就应该撂下了,不能再继续了,何副处长已经表示感谢了,而且说尽快出院上班。这个新来的龙处长紧接着又在电话里说,“如果你身体没有什么问题,就回来上班吧!处里的事情多,人手少,忙不过来。”这后面的几句话实在是不应该,何副出听到此话以后,如哽在喉,十分不悦,很不高兴。几天之后,龙处长在院子里面散布,巧遇何副处长也在散布,龙处长没有打招呼,转身就离开了。第二天,在处里面大发牢骚,说何副处长小病大养,无病呻吟,不配合工作。何听到传话以后,异常的气愤,对龙形同水火。何上班以后,龙若无其事的给何副处长分配了一项重要工作,当场遭到了何副处长的拒绝,龙一时不知所措,匆匆宣布休会,大家是不欢而散。这就是一个案例的过程。
我们来分析一下,龙处长在处理与何副处长的关系上有什么问题?领导干部与下属相处有没有规律可循?好了,两个层面都有问题。我们分析这个案例不难发现,在沟通态度层面有问题,在沟通技巧方面更有问题。首先我们看一下态度说,龙何关系是典型的组织内部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这两者之间的沟通属于纵向沟通,龙采取的是顺从敌意沟通态度,行为特征是自我封闭,堵塞了良好的沟通渠道,这是在态度上。
在技巧层面,存在着如下问题:第一,龙如果真的是关心何,应该专程到医院去看望他,人家是老的副处长,而且比你年龄大、资格比你还老,你是年轻的正处长,你是新来的,副处长住院了,正处长到医院去看望是名正言顺的、理所当然的事情,仅仅打个电话,显然是不够真诚的。第二,况且电话也不够真诚,后来的话简直就是多余的。客观上给何一次寒心的打击,“如果你身体没有病的话,回来上边吧!处里事情多,人手少,忙不过来。”有这么说话的吗?第三,散布的时候碰到了何副处长,理应主动问候一下,人家不是刚出院嘛,他却转身离去,没有打招呼。而且第二天在处里面又大加数落,岂不知隔墙有耳!第四,何上班后,准备要委以要务,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何副处长去办,理应实现商量一下,个别的征求一下意见,突然的袭击,在处务会上突然宣布了,于是遭到了副处长当场的拒绝,会议不欢而散。这是一个案例。
4、语言沟通的技巧
再来讲一下语言的沟通技巧。语言是沟通的重要工具,一句话能把人说笑,一句话能把人说跳,“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良言一举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所以说语言是沟通的重要工具,会不会说话、会不会交流很重要。
技巧一:说、听、问必须结合。就是既要说,又要听,还得问,能把这三个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就很好了。技巧二:要注重态度。要灵活运用强迫、折衷、回避、牵就、合作五种态度。
技巧三:善用语速、语气、音色。这个地方就需要很好的训练了,需要很好的习惯的养成。语速、语气、音色对沟通的效果都会产生影响。
语速,就是说话的速度要适中,不能过快,太快也不行,面谈的时候速度在160-250字/分都可以;电话沟通时语速要放缓,它和面谈不一样,电话沟通的时候120-140字/分,要讲慢一点,让对方在电话里听的清楚一点; 语气,沟通的过程中都用“吗、吧、啊、么”这样一些软化的语言,少用“我”多用“我们”。我们有一些领导干部讲话是就喜欢凌驾于组织之上,开口闭口就是“我„”、“我怎么怎么着„”,这样不好,应该更多的要讲“我们”、“我们班”的,这样讲就比较好,不能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动不动就“我撤了你”就不好,这就是口气太大、太硬。
音色,要练习使用人体六腔。腹腔、胸腔、咽腔、口腔、鼻腔、脑腔,这就太技术了,要做到圆润有力。意大利有一个演员,在台上用悲痛的声音朗读阿拉伯数字,居然把台下的听众感染的声泪俱下,读数字能把大家给读哭了,不是一般的哭,是声泪俱下、泣不成声,老不起!这就是语言的艺术。关于这方面,我这里有两个案例。
邓颖超邀请宋庆龄。1949年6月,邓颖超受中共中央委托前往上海邀请宋庆龄出席新政协会议,马到成功,表现出非凡的语言沟通艺术。邓颖超到了上海,首先向宋先生问好,接着转达了毛主席的话,邓颖超说了,“毛主席讲了,宋先生是共和国的功臣,政协会议她要是不到场,等于天缺一角。”再接下来邓颖超说,“中央派我来是打前战的,如果我请你不去,恩来再来请你,如果恩来也请不动,毛主席要亲自来请,如果毛主席请您还是不去,中央准备做个决议,派一个代表团集体来请你。”真厉害!这一番话句句触动了宋庆龄的心,她当即表态,愿意前往,并且对邓颖超说,“你们共产党员,真是令人佩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就是高超的语言艺术,看看她是怎么激将宋庆龄的。
第二个案例,是吴某人邀请袁隆平,这里的吴某人就是我吴德贵。2009年的12月6号,我们部里面在北京有一个关于创新创业人才的高层论坛,部领导决定邀请袁隆平院士出席并发表演讲,任务就派给了我,由我到湖南长沙去请袁隆平。我去了之后见到了袁隆平,在湖南省人事厅长的陪同之下,我见到了袁隆平。我事先在北京出发之前,我就准备好了台词,我就准备了我见到袁隆平后我说什么,然后就按我准备的一番话记在了脑子里边。
见了袁隆平之后,我说“尊敬的袁老”,我连续讲了三个“最”,“您是当代最著名的科学家,你是我国高端人才最杰出的代表,您是我们人事人才工作者最崇敬的人。”这三个“最”的效果非常好。当时袁隆平先生着凉了,腰疼,他腰直不起来,在沙发上坐着,等我讲完了三个“最”以后,他“噌”一下起身了,站起来了,说“院长,您讲过了。”我说“袁老,请坐,我的话还没完呢!”又坐下了,我说“您的辉煌成就不仅赢得了全中国人民的敬仰,而且博得了全世界人民的赞誉,我受部长之托,专程前来邀请您出席‘人才学研究30年突出贡献奖表彰大会暨创业型人才开发’高层论坛,并请您发表重要演讲,真诚期盼您的到来!”就准备了这么一段台词,效果挺好,当场表态愿意出席。
5、沟通的特别技巧
再来讲讲沟通的特别技巧。所谓特别技巧,只能意会,无法言传,这些东西都要很好的去揣摩。推心置腹,怎么才叫推了心、置了腹?换位思考,真诚赞美,善意批评,少说多听,诙谐幽默。这是特别技巧。
6、沟通的简易技巧 沟通的简易技巧有八条:记准名字,无论找谁来谈,别把人家的名字记错了,张冠李戴,后面的沟通就不好说话了;了解背景;难得糊涂;委婉含蓄;拉点家常;切勿揭短;寻找共性;面带微笑。
(十)沟通的基本能力
最后一个是沟通的基本能力。沟通有三项基本能力,这些能力,我们都需要很好的去训练和提升。
表达能力。我们不是说口才、说语言吗?所以表达很重要。能够清晰、准确、逻辑的表达事情,把你想说的话清清楚楚的、明明白白的、有条有理的表达出来。
倾听能力。能否用心去听?我们前面讲到了,真正的沟通、真诚的沟通是心灵的碰撞,是情感在交融,用心去听,准确的理解和判断。听话、听音、听声,要能够听出话中之话,言外之意,“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个典故大家都知道。
概括能力。能够高度概括出沟通的结果,形成沟通的共识。沟通是发现共识、发现共识、传播共识。以上是我们探讨的第二个板块,关于沟通的十个基本原则,我们这里得出三条基本结论。基本结论
一,很多人对沟通问题关注不够,这就使得原本不是问题的成了问题,原本很小的问题慢慢成了很大的问题,结果积重难返。
二,就沟通与协调的重要程度而言,我一直认为沟通问题更为重要,沟通顺畅了,有助于各种关系和各种矛盾的协调化解。
三,大力加强沟通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应该成为现代管理培训的核心课程,应该引起培训者和接受培训的人倍加重视。
第六讲:协调的主要策略考究 吴德贵 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
三、协调主要策略考究
我们现在讲第三板块,协调主要策略考究。这一部分我们集中来看一看关于一些协调的问题。这里面我想分六个方面来研究。
第一,要把握协调的类型。第二,要贯彻协调的原则。第三,要选择协调的策略。第四,要创新协调的方法。第五,借鉴国外的成果。第六,要正视文化的差异。
这是关于协调部分。我们从这么几个方面来分析,来考究。
(一)要把握协调的类型
首先来看协调的分类。协调的分类可以这样分为六种方法。第一,依据协调对象,分为对事的协调和对人的协调。有些协调是对事,有些协调是对人的。
第二,依据协调内容,分为认知性协调和利益性协调。认知主要是解决认识问题,统一思想。利益性协调主要是平衡利益关系。
第三,依据协调的范围,可以分为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第四,依据协调的目标,分为维持性协调和应变性协调。第五,依据协调的形式,分为直面协调和借助媒体协调。
第六,依据协调的纬度,分为上行协调、下行协调、平行协调。
这是第一部分关于协调分类的问题。我们逐个来理解一下。依据协调对象分为对事的协调和对人的协调。什么叫对事的协调呢?主要是指职能配置、职责分工、任务分解、工作协作,这些都是对事。什么叫对人的协调呢?主要是指人力资源的配置与使用。对事的协调离不开人的参与,对人的协调必须有事的内容。协调人和事常常是不可分开的,是紧密相连的。因此,第一种分类也可以称之为人事协调,包括协调人和协调事。
第二个依据协调的内容分为认知性协调和利益性协调。认知性协调是协调的起点,利益性协调是协调的终点。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是有很大差异的。这种认知上的差异,势必会导致当事各方对利益回报预期的不同,从而产生利益冲突。如果不能很好的化解这种冲突,人际关系、队伍士气、工作推进,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必须通过有效协调去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缩小分歧。利益性协调是指通过协调平衡组织与组织、组织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得各方都能接受或者基本接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往往需要从认知性协调开始,这是第二个分类认知性和利益性。
第三,依据协调的范围分为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内部协调,是指一个特定的组织,包括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项目团队,一个科研小组,内部各种关系的协调和平衡,力求在利益预期之间,协同运作之间,能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这叫内部协调。外部协调是指通过协调处理好影响组织发展的各种各样的外部关系。实现联手合作、双赢共赢、和谐共生这个目的。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有时候需要分开进行,有时候需要系统运作,需要同步进行。第四,依据协调的目标分为维持性协调和应变性协调。什么叫维持性?什么叫应变性?维持性协调是指在大的原则不改变,大的结构不做颠覆性调整的前提下,通过对一些细微方面加以调整,从而维持现有的关系常态,继续推进工作进展,这就叫维持性。应变性的协调是指由于原先决策出现了较大的失误,必须进行重大调整或颠覆性的改变,所进行的协调。这些的协调通常难度是比较大的,必须做好深入细致的工作,这叫应变性。
第五,依据协调形式分为直面协调和借助媒体协调。直面协调就是协调各方面对面的工作研讨或者事项交流。其常见的方式有会议协调、个别谈话协调,这都叫直面协调。直面协调因为各方都在场,信息交流都及时,协调的效果常常都令人满意。因此,也是颇受欢迎的。借助媒体进行协调,是现代社会协调的重要手段,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其效果有时比直面协调还要好得多。借助媒体进行协调包括文字的协调,例如书信、函件;声讯的,例如视频电话;还有电子的例如电子邮件、QQ、微信、微博等。上述手段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并用。应该视运行成本和协调效率酌定。
第六,依据协调的维度分为上行协调、下行协调、平行协调。上行协调是指协调与上司与上级机关的关系。下行协调是指协调与下属单位与所属员工的关系。平行协调是指协调与平级机构、同及人员的关系。以上是我们探讨的第一个问题,关系协调的分类。
(二)要贯彻协调的原则
第二要贯彻协调的原则,协调也有很多重要的原则需要坚持,需要贯彻。我初步炼了一下,大致有这样一些原则,我们来进行关系协调的时候,都应当贯彻,都应当体现。
1、顾全大局原则
我们在进行任何一个原则的时候都是要坚持以大局为重,以整体的利益为重。我们必须强调个人服从组织,局部服从整体,下级服从上级,这是协调的一个原则,叫顾全大局原则。
2、客观公正原则
一定要客观,一定要公正,不能有倾向性。
3、平衡各方原则
平衡我们今天在讲沟通,在讲协调的时候我们反复强调。我在讲沟通的时候讲到一个理论叫中医理论。中医理论里面我专门讲了中医的六个平衡。平衡了就和谐了,平衡了就协调了。
4、统筹兼顾原则
5、求同存异原则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协调,你任何时候都做不到完全一致,铁板一块,异口同声都不可能,求同存异这就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