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的和战
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了解匈奴对我国北方经济发展的贡献,通过描述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昭君出塞与汉初和亲政策的比较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能力方面:通过课前安排学生搜集课本人物的故事,使学生初步掌握搜集历史资料的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讲述搜集的内容,提高表述历史现象的技能,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积极参与的意识。思想方面:
通过学习认识到少数民族对我国边疆地区开发的贡献,树立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历史观念。认识到汉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既有民族之间的战争矛盾也有和平往来。和平相处是主流,不仅符合人民的意愿,而且也是各自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二、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教学难点:汉初和亲与汉元帝时昭君和亲的异同点。
三、教学过程: 导入:
复习前面课文,我们学习过秦始皇统治时期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大家想一想长城修建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抵御匈奴。匈奴是什么样的民族?秦汉王朝与匈奴之间的关系怎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讲授新课:
(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1)、冒顿单于是怎样使匈奴强盛起来的?(2)、匈奴的强盛有哪些表现?(3)、冒顿单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面对匈奴的进攻,汉高祖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冒顿单于励精图治,严于治军,训练了一支数十万人的骑兵队伍,军事力量增强,秦末汉初统一蒙古草原,匈奴的统治进入鼎盛时期。匈奴经济也迅速发展,一是畜牧业繁盛;二是匈奴地区受汉族影响,逐渐有了农耕,这说明汉匈两族人民生产上已经有了交往:三是手工业有了发展,尤其是冶铸业,能够铸造铁制农具和兵器,而且金属制品上装饰着动物图案表现出游牧民族的特点。西汉初年,匈奴向中原发动进攻。公元前200年,汉高祖率军抵御匈奴,被围平城白登山,侥幸逃脱。
冒顿单于是一个勇武善战,富于谋略的少数民族军事家。和亲政策: 问题:
(1)白登之围说明了什么?西汉国力不足,相对匈奴处于劣势。(2)西汉对匈奴的骚扰打又打不过,该怎么办?被迫采取和亲政策。
(3)和亲政策效果如何?没有从根本上解除匈奴的威胁。但大的冲突暂时避免,为西汉 争取了发展生产的时间。
(二)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问题:
(1)为什么汉武帝时能对匈奴发动反攻?
(2)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对当时西汉与匈奴有什么影响?
西汉王朝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到汉武帝时,有条件对匈奴发动大规模反击。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使匈奴从此再也不能与西汉抗衡。匈奴部分开始西迁。
(三)昭君出塞
公元前1世纪中期匈奴分裂为几部互相攻杀。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南迁长城附近。他表示愿与汉朝和亲。汉元帝同意呼韩邪单于的请求,宫女王昭君自愿前往,汉元帝把昭君嫁给了呼韩邪单于。
昭君出塞和亲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后半个多世纪里,西汉与匈奴保持了和平友好的局面。
汉和匈奴的和战
东汉时,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同汉朝和好逐渐内迁。北匈奴仍在蒙古高原,并控制西域,经常派骑兵进攻东汉的边境,河西走廊的郡县常常白天关闭城门。东汉王朝先后派大将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恢复了汉朝对西域的统治。北匈奴战败以后,部分向西远迁。小结:
匈奴和汉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汉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既有民族之间的战争矛盾也有和平往来,它们总是存在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共同缔造着祖国的历史。
第二篇: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的和战》教案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的和战》教案
同学们,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长城
1、古代长城什么时候开始修建的?——秦始皇
2、长城修建的目的是什么?——抵御匈奴
3、匈奴是什么样的民族?——骑在马背上的民族,在蒙古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大家知道匈奴和汉王朝之间的关系吗?这个问题我们在学习完本课的内容之后再来讨论。下面我们开始学习新的一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的和战》。
大家还记得匈奴在秦始皇的时候被谁打败了吗?——蒙恬,在这之后,匈奴有十几年都很少南下,到了秦二世元年,匈奴换首领了,而且是一个枭雄,是谁呢?——冒顿单于。冒顿单于是头曼单于的儿子,当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头曼单于想要立他宠妻的儿子做太子,可是又不能直接让冒顿让位,他就想到了个法子,借邻国月氏之手来杀了冒顿。头曼单于把冒顿送去月氏做人质,说:我把我的大儿子给你做人质,我们以后就不要打仗了,如果我做不到,你就把我儿子杀了。月氏人就相信了。可是之后没多久头曼单于就发兵攻打月氏,月氏人一看,说:既然你这个首领不讲信用,那我就把你儿子杀了。这个消息传到了冒顿的耳朵里,他就偷了一匹好马,逃回了匈奴。头曼单于看到儿子回来了,知道冒顿是个十分勇猛的人,于是将三十万的骑兵交予他统领。冒顿因为之前那件事,对他父亲头曼单于产生了不满,于是他把三十万的控弦之士套上铁一般的纪律,将他们训练成绝对服从、忠于自己的部队。冒顿励精图治,严于治军,他制造了一种响箭,说:我的响箭射向哪,你们也要射向哪,违令者斩。一次外出打猎,冒顿用响箭射向了自己心爱的宝马,他的手下有的不敢跟着射,都被处斩。可见冒顿对于士兵有多严厉。又有一次,冒顿用响箭射向了头曼单于的宝马,左右随从纷纷跟着射。这时可见这些控弦之士以服从于冒顿,一次冒顿和他父亲一起打猎,他把响箭射向了他父亲,这次所有的随从毫不犹豫的射向头曼单于。随后,他又杀了他的后母以及异母的弟弟和排挤他的大臣,自立为匈奴单于。
冒顿单于依靠着他这支强大的骑兵,不断向邻国进攻,征服了东面的东胡,西边的月氏,随后又征服了楼兰、乌孙等20多个小国,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起北方最强大的国家。
在冒顿单于的统治下,匈奴族的生产迅速发展,大家看书找出生产力发展的表现有哪几点。——
1、畜牧业兴旺发达,牲畜漫山遍野。
2、冶铸业也发展起来,铁器被广泛运用于生产、生活和军事。
3、在同中原的交往中,一些匈奴人从汉族那里学会了农耕,开始垦田种谷。这几幅图片表明了此时的匈奴已有了冶铸业,这些金属制品大多用动物图案做装饰,很富有游牧民族的特色,体现了汉匈文化的交流融合。
匈奴的势力不断壮大,进入了鼎盛时期。秦末汉初,由于中原地区长期战乱,匈奴趁机再次夺取了河套地区,并且继续南下。到了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出兵攻打匈奴,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士兵没有吃没有穿,那时正值冷天,许多士兵都被冻死了。这时刘邦的手下陈平想出一计,贿赂匈奴的皇后,这才得以逃走。回来之后刘敬献上了一道创千古奇闻的外交妙招,是什么?——和亲。看书告诉我什么是和亲?西汉为什么要和亲?
——和亲政策:汉朝时,把皇室女子作为公主,远嫁给匈奴单于为妻,并每年送给匈奴大量宝物和纺织品,以求得暂时的和平的政策。这样一来匈奴既顾着翁婿之情,又贪着礼物,就不便和中原捣乱了。
西汉初年,经过长期战争,国力不济,经济萧条,迫于无奈,被迫采取这项政策,对于西汉王朝来说是无奈之举。
和亲这一举有没有用?——没有,匈奴任然年年挥师南下,经常威胁到黄河流域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而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大家结合我们上节课讲过的大一统的汉朝,想想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的原因。——文景之治,加强中央集权,休养生息,汉武帝的雄才大略。
汉武帝之所以为武,就是他热爱战争,武功卓著。再加上此时西汉的国力强盛,他就组织了强大的骑兵,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汉武帝派谁去出击匈奴的?——卫青、霍去病。
卫青,河东平阳人。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本来是平阳公主的家奴,后来被汉武帝重用,官至大将军,即最高的军事将领。多次带兵同匈奴作战,屡立战功。史书说:卫青为人,谦虚爱士,深得部下拥戴。
霍去病,卫青的外甥,五年内六次率部队反击匈奴侵扰,六战六捷,官至骠骑将军、冠军侯,但英年早逝,去世时年仅二十四岁。在他死后,得到了汉武帝的厚葬。他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匈奴未灭,何以为家”。《马踏匈奴》石雕正是高度概括了霍去病戎马征战的一生。
出击匈奴分为三次战役,第一次是卫青率领的河南、漠南之战。夺回了河套地区。第二次是也是卫青率领的河西之战,霍去病就是在这场战役中名声大作,被封为冠军侯,这次战役西汉夺回了河套地区。河南、漠南之战后,匈奴单于虽然率部远徙漠北,但仍不断攻掠汉朝北部边郡,企图诱惑汉军越过大漠,以逸待劳,击灭汉军。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又派卫青、霍去病分别率精锐的骑兵出击匈奴,他们分道北上。卫青行之千里,穿越浩瀚的大沙漠,在漠北与匈奴的主力相遇。双方打了一天,都没能分出胜负,到了黄昏之际,突然狂风大作,沙砾扑面,双方都看不到彼此的部队。这时卫青乘势令大军从左右两边包抄,将匈奴单于的营阵团团包围。单于见势不妙,自料汉兵势众,难以取胜,便率骑兵数百从西北方向突围逃走。卫青赶紧追上,追了两百多里,大胜而归。另一路,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余里,越过大沙漠,与匈奴左贤王部相遇。霍去病指挥汉军向匈奴军发动猛烈进攻,大败匈奴军,左贤王率亲信弃军逃走。霍去病挥军追杀,至狼居胥山得胜而回。
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内迁。想一想
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对当时西汉与匈奴有什么影响?
——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使匈奴再也不敢南下,百余年来,北方边境受到的匈奴的威胁,至此基本解除,使西汉北部边郡得到安宁。
下面我们来看几段材料,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这段材料什么意思?——匈奴失去了祁连山,家畜都没有办法繁衍生息。失去了胭脂山,要嫁人的新妇都没办法施粉黛,漂漂亮亮出嫁了
结合这段材料武帝时,汉朝虽大胜,损失也十分巨大,仅元狩四年,汉朝“两军士死者数万人”,马消耗了十几万,“天下马少,匹二十万”。武帝后期,为了应付长年战争“倾国殚货”,”百姓流离”,“海内虚耗,户口减半”。你怎样看待汉武帝时对匈奴的战争?
——虽然反击匈奴的胜利使西汉北部边郡得到安定,有利于中原文明的发展。但是反击匈奴战争也导致汉武帝晚年的财政危机。
“在当时汉与匈奴的边境线上都发现了汉代的钱币和工艺品,这说明汉与匈奴之间的交流和往来,并没有完全被万里长城和军事堡垒所遮断。
——一切都挡不住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到了公元前一世纪中期,匈奴逐渐分裂为几部,彼此攻打。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打败,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南迁到长城附近,向汉朝称臣,与西汉订立了和好盟约。呼韩邪归汉恢复了汉匈之间断绝已久的友好关系。并三次进长安入朝,向汉元帝请求和亲。当时西汉后宫有许多宫女整天被关在宫里,很想出去,但没有人愿意嫁到匈奴去。管事的大臣很着急,这是,有一个宫女走出来说我愿意嫁给匈奴,她就是王昭君。王昭君姓王名嫱,昭君是她的字。公元前33年的冬天,王昭君怀抱琵琶乘坐马车离开长安时,文武百官一直送到十里长亭。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王昭君慢慢地习惯了匈奴的生活,和匈奴人相处得很好。她一面劝单于不要打仗,一面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使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了60年为匈奴的友好相处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昭君死后葬在匈奴人控制的大青山,匈奴人民为她修了坟墓,并奉为神仙。
我们来看几段材料。。。这些材料都表明昭君出塞为匈奴和西汉的和平友好相处以及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到了东汉时期,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向汉称臣,逐渐内迁。北匈奴退居到漠北,控制西域,经常出兵攻打东汉的边境。东汉先后派大将窦固、窦宪率兵反击,并且大获全胜。经过东汉王朝的打击,加上内部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北匈奴势力日益衰落,开始向西方迁徙。
大家思考一下,匈奴对中国历史的作用。——匈奴族用勤劳的双手,开发了祖国的边疆;第一次实现了蒙古草原的统一,为以后全国性的统一创造了条件;他们创造的匈奴文化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汉匈人民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共同缔造着祖国历史。
比一比:西汉初年的和亲与昭君出塞有什么异同? 同;都是通过“和亲”换取和平
异:汉初“和亲”是被迫的,没有阻止匈奴南下侵扰;“昭君出塞”是主动的,促进了汉匈之间的友好相处和经济文化交流
在学习了本课后,大家想想匈奴和汉王朝之间的关系特点?——有战有和,和为主流。在现今社会,我们的主流还是和平。
第三篇:匈奴的兴起及汉朝的和战优秀教案
教学设计一
【课标精解】
1.课标要求:了解匈奴的兴起及在我国古代史上的贡献;了解汉匈和战的史实;掌握汉武帝军事上大一统的成就。
2.课标分析:匈奴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秦汉时期日渐强大进入鼎盛。对北方的统一和经济开发做出了贡献。汉匈的和战既促进匈奴的封建化进程与民族融合的步伐,又是西汉军事上大一统的措施与表现。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从军事和民族关系的角度介绍西汉的强盛,顺延着秦朝与匈奴的关系而来,也因为西汉的弱强而和战,匈奴在与汉朝和战的过程中封建化进程加快,与汉族的民族融合也加强,为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奠定基础。因此,本课有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匈奴兴起并对中原形成强大的威胁;另一条线索是汉朝在不同时期与匈奴的关系。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对历史的系统性把握还不够,但对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不同程度的知识储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注意科学性,更要注重趣味性。由于年龄的制约,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对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有一定难度,对民族关系的主流把握还不一定准确,教师要加强引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和掌握匈奴的兴起和在我国古代史上所作的贡献。匈奴与西汉的关系,包括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呼韩邪单于与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等,逐步形成中华民族是随着历史发展各民族融合而成的意识。
②掌握匈奴与汉朝“和”与“战”的表现,正确认识和理解我国古代的民族关系。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分析汉朝对匈奴政策的改变,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理解各民族间友好交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②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所起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8
①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②通过对卫青、霍去病、王昭君等历史人物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解读】
教学重点: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重点解读:匈奴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秦汉时期日渐强大进入鼎盛,冒顿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对北方的统一和经济开发做出了贡献。学习这段历史,可使学生认识到各民族都对祖国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
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不仅是西汉军事上大一统的表现,又是西汉维持政治、经济、思想、民族关系大一统的有力保障。
处理方法:通过读图了解匈奴的兴起,通过问题探究,分析匈奴统一对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贡献;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理解汉武帝时期国力增强,为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准备了条件,而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的胜利又为汉边郡的安定,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学生活动加深情感渗透。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
难点解读:初一学生由于年龄的制约,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对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有一定难度,尤其民族关系表现为战与和。他们还不能把握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与合作是历史的主流。
处理方法:通过民族间交往史实的分析、历史人物在民族关系中贡献的分析,引动学生认识友好交往是主流,从而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策略】
1.合作探究教学法:本课历史人物很多,民族间关系复杂,教师以两条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历史事件间的表层和深层关系,历史人物对时代发展的贡献,从而整体认识民族关系的主流——友好交往。
2.情境教学法:通过视频、诗歌、文献资料或学生合理想象创设符合当时社会历史环/ 8
境的情境,使学生体验历史人物的心理和情感,正确认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英雄人物推动历史发展的现象。
3.对比教学法:民族关系本来就比较复杂,加上本课涉及的历史人物较多,因此,采用对比教学法,比较汉初与武帝的政策变化、比较武帝的“战”与昭君的“和”,比较汉初的“和”与东汉的“和”,从而简单有效的解决难点。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用时5分钟)视频导入: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蒙古族人擅长哪些运动?你知道蒙古族的祖先是我国历史上哪个少数民族吗? 导语:蒙古族的祖先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匈奴族,这支擅长骑射的游牧民族在战国时期建立奴隶制社会,秦汉时期逐步强盛,他们与汉族政权之间既有战争也有友好交往。你还记得秦与匈奴的关系吗?(学生回答),但他们对北方的统一和经济开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们是怎样崛起的?与汉朝的关系怎样?今天就让我们来重温这段历史吧。
设计思路:视频导入创设第一个情境,使学生体验蒙古族的特点,了解匈奴族的去向,又暗示匈奴的骑射技术高超,战斗力强大,为学生理解汉初被迫和亲打下基础,同时复习秦与匈奴的关系,为学生总结秦汉时期汉族政权与匈奴的关系做准备。
讲授新课(用时30分钟)
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10分钟)
学生读图:《秦疆域图》、《鸣镝骑射图》、《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图》 问题1:根据地图,分析匈奴疆域变化过程? 问题2:匈奴疆域变化如此之大与哪个人有直接关系?
设计思路:学生很轻松地分析出匈奴族的渊源,政权性质以及它的强大,在有效的视觉冲击下,不知不觉突破本节课的第一个重点——匈奴的兴起。使学生了解匈奴族对我国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理解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学生探究
问题1:人们称冒顿单于是最伟大的单于,这是为什么?(要求:用两句话概括冒顿单于的贡献)
问题2:冒顿单于能够统一蒙古草原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匈奴族自身特点优势、冒顿单于的努力)问题3:匈奴强盛的表现有哪些? / 8
(提示:经济上农牧业和手工业、军事、政治)
问题4: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对北方的游牧民族而言是好事还是坏事?为什么? 设计思路:这是本课的第一个重点,设计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匈奴统一北方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前两个问题给予提示,主要是学生考虑问题不全面,他们经常是就课本而思考,不能将前后内容联系起来分析理解。从正面引导学生理解各个民族都对中华文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过渡:强盛起来的匈奴,经常越过长城南下,侵扰西汉边境,给当地百姓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西汉政府该怎么办呢?
二、西汉与匈奴的关系(15分钟)1.西汉初年
学生讲成语故事:“网开一面”(学生不会就教师讲)学生探究:
问题1:汉高祖在白登之围中为什么会战败? 问题2:战败后的西汉对匈奴采取了什么政策?
问题3:这种做法能否彻底解决汉匈的边境冲突与战争?为什么? 问题4:怎么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思路:通过成语故事引导学生探究汉初与匈奴战争失败的原因,理解战败后西汉逼迫“和亲”心理,有间接理解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也启发学生思考经济强盛才能有军事后盾,理解经济与军事的关系。
过渡:正因为与匈奴战争失败,使得汉初统治者更致力于经济发展,只有经济强大才能取得战场上的胜利,也才能在民族关系中取得主导地位。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对匈奴采取了与汉初完全不一样的做法,让我们再次走进汉武帝,理解他的军事大一统。
2.汉武帝时期 学生合作探究:
问题1:读《西汉与匈奴战争示意图》,了解匈奴南下最远到什么地方?给西汉造成什么影响?
问题2:汉武帝对匈奴采取什么政策? 问题3:汉武帝为什么能主动反击匈奴? 问题4:卫青、霍去病击败匈奴有何作用?(提示:对西汉、匈奴分别有什么影响)/ 8
问题5:从卫青、霍去病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精神? 学生活动:
欣赏视频《漠北战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战争场面,要求突出卫青的形象。
提升探究:
对于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有人说是失败之举,因为它耗尽西汉的财富,增加了人民的负担;也有人认为是英明之举,因为它巩固了西汉的疆域。你的看法是什么?
知识整合探究:
结合前两课内容和本课所学,归纳汉武帝大一统在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措施。
设计思路:这是本课的重点,问题并不难,通过小问题的探究,重在培养学生的归纳整合知识的能力,加强情感渗透。通过提升探究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
过渡:经过汉武帝时期的军事打击,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西迁,部分匈奴人南迁到长城附近,与西汉订立和好盟约,昭君出塞。
3.西汉末年 学生探究:昭君出塞
史料一:“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董必武《谒昭君墓》 问题:根据材料分析“昭君出塞”为什么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扬? 视频欣赏:《昭君出塞》
问题1:陪同昭君一起远嫁匈奴的还有什么人? 问题2:昭君的陪嫁除了金银外还有什么东西? 问题3:陪嫁的人和嫁妆对匈奴的发展又有什么影响?
设计思路:匈奴的分裂演变关系较复杂,教师给学生简单理清线索即可。通过材料分析,引导学生得出昭君出塞的直接影响;通过视频解说和学生分析一步步得出昭君出塞对匈奴经济和文化发展、民风民俗的改变所起的长期影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比较探究:
史料二:“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狼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结合前两课内容和本课所学,归纳汉武帝载入史册“雄图”有哪些? / 8
问题2:列举武帝时期“长城万里遍狼烟”的具体表现? 问题3:“何如一曲琵琶好”称赞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问题4:诗中“狼烟”和“琵琶”借指汉匈关系的两种表现,哪两种? 问题5:著名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哪种方式更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民族繁荣? 问题6:在汉匈的民族关系中哪种方式才是主流?
设计思路:通过材料对比汉武帝的“战”与昭君的“和”,同学体验到“遍地狼烟”与“牛马布野”不同的氛围,使他们在情感上认同“和”的做法;根据上个问题“昭君出塞的影响”的探究和翦伯赞的观点,进一步认同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和”,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课的难点。
过渡:到东汉时,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他们与东汉政权的关系又如何呢?
三、东汉与匈奴的关系(5分钟)教师解释:匈奴的分裂及内部混战。1.东汉与北匈奴的关系:战争。
2.东汉与南匈奴的关系:南匈奴内迁,与汉族加强融合。【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战与和。匈奴南下侵扰,是掠夺战争。虽然没有侵略与被侵略之说,但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因为它给汉匈人民带来了灾难。在和平时期,各族人民之间的杂居相处,友好往来,还有和亲、边境贸易等。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和合作是历史的主流。
【板书设计】
【评价方案】 自我评价 / 8
1.有学者认为,匈奴曾是北方各游牧民族部落联盟的总称。秦汉之际,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使匈奴成为横跨大漠数万里的草原主人,建立起强大国家的杰出首领是()
A.铁木真 B.松赞干布 C.冒顿单于 D.呼韩邪单于 2.匈奴在统一后经济迅速发展,其中不包括()A.畜牧业兴旺 B.冶铸业发展 C.制瓷业发达 D.逐渐有了农耕 3.汉家和亲第一公主是()A.王昭君 B.刘细君 C.孟丽君 D.文成公主
4.使匈奴不再能与西汉抗衡的历史事件是()A.白登之国 B.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C.蒙恬出击匈奴 D.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5.下列是两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其中属于西汉时期的有()①卫青 ②霍去病 ③窦宪 ④窦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边城晏闭,牛马遍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描述的是哪一事件之后的匈奴关系()A.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B.汉朝宫女王昭君出塞
C.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D.东汉王朝派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7.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据史书记载,匈奴出自夏后氏。有学者认为,匈奴是北方各游牧民族部落联盟的总称。到匈奴一代雄主冒顿单于统治时期,匈奴成为横跨大漠数万里的草原主人,以后便与南边的农耕文明民族——汉朝大战了四百余载,终被汉朝击败,最后分裂为北、南两支匈奴。北匈奴后来西迁欧洲,南匈奴则基本汉化。
请回答:
①率领军队击败匈奴,使匈奴无力与西汉相抗衡的著名将领是谁? / 8
②击败匈奴,使西汉的中央集权得以进一步加强。那么,中国历史上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是在哪一个朝代?
③请你结合材料二说出汉元帝时远嫁匈奴的是谁。她在历史上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8.秦汉时期,匈奴族一直是活跃于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请完成: ①与匈奴相关的一项重大工程建筑是什么?说出其修筑的目的。②匈奴的最高首领称为什么?请列举出你知道的两位匈奴首领的名字。③请你列举出这一时期,我国与匈奴关系的主要事例。(最少三例)④在与匈奴关系的主要事例中,你最支持哪一种做法?并说明理由。合作探究
关于匈奴族对中国历史的贡献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由于它的强大,造成中国北部边患严重,既增加了国家的负担,也给北部边民带来灾难。因此它对中国历史发展没有贡献。另一种观点认为匈奴族用勤劳的双手,开发了祖国北疆,首次实现了蒙古草原的统一,为以后全国性的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他们创造的民族文化,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你认为上述哪种观点正确,试说明理由。
拓展延伸
搜集有关赞扬王昭君的诗歌、传说故事、画卷、散文、戏曲等,准备在班内交流。【教学反思】
1.本课较好的处理了学生、教师与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将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让学生乐学,主动探究学,使教材成为师生沟通的桥梁,合作的依托。
2.本课的人物或故事学生了解较多,他们参与课堂探究的热情很高,不过学生的思维仍停留在故事本身,没有将故事与历史背景有效结合,也没有将故事上升到民族关系的主题,需要继续对学生加强历史与故事关系的引导。
3.一个可喜的进步:学生对原始材料可以做简单的分析,本课引用的两段史料,他们在探究时没反映有较难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仍要继续努力,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原始资料的能力。/ 8
第四篇:15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15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对我国古代历史所作的贡献,并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观察和分析民族问题的能力。
2.了解匈奴与两汉的关系,包括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等史实,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昭君出塞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站在历史背景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汉朝不同时期对匈奴不同政策及原因”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从史料、图片中提取信息的方法,以及分析、归纳、比较历史知识的方法。
2.通过分析昭君出塞的背景、人物性格,掌握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昭君出塞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昭君已经成为民族团结、友好交流的象征。
[教学重点]
西汉与匈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汉与匈奴的和战对民族关系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音乐声中出示昭君博物院、昭君墓、昭君故宅、昭君岛等图片,在识别人物的同时感受到人们对昭君的尊敬和纪念。然后提出问题:
昭君在中国历史上作出了哪些贡献,让人们如此的纪念她呢?引入新课。
二、授新
根据标题,明确本课需要解决两个问题:问题一:匈奴的兴起;问题二:汉与匈奴的和战。
问题一:匈奴的兴起
1、回忆所学知识,我们第一次接触匈奴这个民族是在什么时候?当时它与中原政权的关系如何?
◆秦朝时期;匈奴不断进扰,秦始皇派蒙恬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移民戍边,并修筑长城。
2、那么,匈奴是一个怎样的民族呢?
◆生活在蒙古草原上,游牧民族,逐水草迁徙。
3、匈奴敢于不断进扰秦朝疆域,说明什么?
◆匈奴的强大
4、那么匈奴是怎样强大起来的呢?(学生阅读莫顿单于的相关内容,并从他身上谈启示)
5、思考:匈奴在我国历史发展中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学生回答后,落实情感目标中的“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这一观点)
问题二:匈奴与汉朝的关系如何?
(有战有和)
1、阅读“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及“昭君出塞”两个子目的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
(1)西汉政府在不同时期对匈奴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2)不同时期采取不同政策的原因是什么?这些不同的政策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2、(要求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并通过圈划书上的相关重点语句来整理答案)
(学生回答时进行板书)
(1)汉高祖时期采用和亲政策
思考:
①汉初为什么要采用和亲政策?这一政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国力衰弱;暂时缓解,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让学生回忆汉初的经济状况,并思考这一时期的和亲为什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认识到这一时期的和亲是被迫的,是权宜之计,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实力做保障,你就不能占据主动权)
②在这样的和亲状况下,汉朝统治者最为紧迫的任务是什么?他们又是如何做的?
◆发展国力,是自己强大。(联系文景之治及汉武帝的大一统)。
(2)汉武帝时进行反击
思考:
①汉武帝时对匈奴进行反击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国力强大。(思考,汉武帝时期国力强大的原因有哪些?)
②结合地图册插图《西汉与匈奴的战争》讲述,汉武帝时是如何反击匈奴的?这些反击起到了什么作用?
(指导学生看地图的方法,并通过地图分析汉武帝时军事反击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漠北战役的胜利使汉武帝完成了军事上的大一统)
(3)汉元帝时和亲
思考:
①汉元帝时为什么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匈奴的分裂,造成势力衰弱;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并请求和亲。
②探究:昭君出塞会遇到哪些问题?她会有怎样的想法?那么,她为什么还要自愿前往?
(结合昭君的故事,分析其性格特点)
③结合材料分析昭君出塞有什么作用?
(从对她自身、对汉朝、对匈奴、对两族交往等角度回答)
材料一:“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题昭君墓》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董必武《谒昭君墓》
材料二:“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④结合“昭君文化节”分析昭君出塞的意义(包括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4)总结思考:
①汉与匈奴有战有和,哪一个才是主流?(认识到“和”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②那么,我们如何理解“和”?(和亲、和平、融合,从而促进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本课在内容标准中涉及不多,仅仅暗含着汉武帝军事上的大一统。但在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中,在知识目标上,要求学生知道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本节课最重要的历史人物当属昭君,昭君出塞体现了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其民族之间的交往与融合也是汉朝时期“大一统”的表现之一,所以我把昭君出塞作为重点中的重点,以突出单元主题。
我认为,在我们的教学中,让学生获取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获取知识的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以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对自身、对社会、对世界的客观认识,形成健全的人格,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最主要的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历史形成基本的认识,具备基本的历史素养,掌握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
本节课以与昭君有关的建筑导入,目的之一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是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认识到历史无处不在。重点放在汉与匈奴的关系上,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识读战争示意图,并进行历史知识间的前后联系,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识读图表的能力,表达能力等,这也是在课程标准能力目标中明确提出的。昭君出塞则是重点中的重点,通过讲述人物故事,分析人物性格,设身处地的站在人物立场上揣摩人物心理,是想让学生学会正确的看待历史人物。历史人物是历史发展中最鲜活的因素,没有人物的活动,也就没有历史事件的发生,更不可能形成一定时期的历史现象。但是历史人物应该是鲜活的,丰满的,生动的,要想体现其鲜活、生动、丰满,就得把历史人物的活动置于其特定历史背景之下进行分析与考查。本节课设置“昭君出塞途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就是想通过情境创设来达到这一目的。设置“昭君文化节”的探究活动是想让学生正确看待民族文化的精神遗产,认识到历史与现实的紧密联系,从而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最后一个环节,对汉与匈奴民族关系的分析,是想突出单元主题,同时认识到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各民族之间在互相交往中不断融合,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
第五篇: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一、设计理念: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倡导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过程。采用迁移法贯彻到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挖掘学生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通过分析交流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和学习兴趣,是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第三单元统一国家建立中的一课,重点讲述了汉武帝在军事上实现大一统,和前面讲述的政治,思想、经济与下节课讲述的外交一起构成汉武帝时期出现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达到全盛时期。因此,本课在本单元乃至本册具有重要的地位。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所做出的贡献。
2.掌握西汉与匈奴的关系,包括卫青大破匈奴、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和王昭君出塞。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所起的作用。2.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不同政策以及原因,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认识到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多个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昭君出塞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
四、教学重点
冒顿统一草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昭君出塞。
五、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而主要的形式为时战时和。
六、教学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迁移法贯彻到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挖掘学生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图片导入法。用长城导入,增强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2.分析法。对于匈奴与汉的和战,如何给予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怎么样正确看待,都可用此法。
3.比较分析法。对于汉初和汉中期对待匈奴的不同政策,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分析。
七、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比较有兴趣,抽象的理论不容易理解,因此在本课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用图片来导入本课,对西汉初期和昭君出塞的分析从学生的认知出发,通过学生的情感体验来认识西汉初期和亲是迫不得已,昭君出塞是主动的,促进了汉与匈奴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的交流。昭君为民族交往做出的贡献,学生通过体验也能体会了解。
八、教学过程:
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凝聚着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的智慧才智的历史。秦汉时期正是我国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问)图片中的建筑是什么?你还记得这道城防是用来抵御那个少数民族的吗?(师)就是这个雄踞北方的匈奴族的威胁,竟然困扰了大汉王朝三百多年,那么在汉与匈奴长达三百多年的和战中,究竟发生了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汉代,去亲身感受一下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吧,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4课,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的课题是《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当年的匈奴具备了何等的实力才能与大汉王朝抗衡三百多年? 这还得从它的兴起讲起!首先进入我们今天的第一板块:草原帝国的兴起。
匈奴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它兴起在苍茫寂静的蒙古草原之上,匈奴族过着游牧的生活,以畜牧业为主,逐水草迁徙。秦末汉初的时候,匈奴族出现了一个杰出的首领,他的名字叫:冒顿:匈奴语,英雄的意思,单于是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呼,相当于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皇帝。同学们可以看一下77页第一子目里的小字内容,思考:冒顿为什么统一蒙古草原?统一对匈奴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冒顿单于是一个勇武善战,富于谋略的少数民族军事家,他凭借着他优异的军事指挥才能建立了一支拥有30万人的强大的军队,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了强大的匈奴帝国。当时的匈奴不仅军事力量强大,而且,匈奴的经济也发展起来了。
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78页,迅速阅读第一自然段,然后告诉我匈奴经济的发展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畜牧业:牲畜遍野
冶铸业:铁器、金属饰品
农业:农耕,垦田种谷。匈奴人是从哪来学会了农耕呢?从汉族人民那里,这说明了什么呢?汉与匈奴两族人民在生产上已经有过交往。祖国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以上我们从三个方面了解了匈奴经济发展的情况,匈奴经济的发展又为匈奴的进一步强大提供了坚强的后盾,这样在冒顿单于统治时期,匈奴族的势力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匈奴帝国雄踞于草原大漠南北,赫赫一时,而此时长城以内继秦之后的第二个封建王朝——汉朝才刚刚建立,在同一片黄土地上生存,免不了要发生民族之间的冲突,接着进入我们今天的第二板块——草原帝国与大汉王朝的和战
汉朝初年冒顿单于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力量重新夺得了河套地区,并且驱兵南下,逼近长安,这不仅给中原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战争的灾难,而且对于刚刚诞生的西汉王朝来说,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谁还记得西汉初年时的经济情况?一个字:穷,穷到什么程度呢?皇帝出行时 连四匹毛色一样的马找不到,将相出行只能乘坐牛车,在这种情况下,面对着强大匈奴的进攻,西汉王朝是否会出兵反击呢?假如你是汉高祖刘邦,你会和他打吗?(不会,为什么?打不过。)事实上也打了只是没有打过,既然不能打,那么你就为汉初的皇帝想想办法吧?对匈奴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呢?(和亲)好!和汉朝初年的皇帝想到一块去了。那什么是和亲呢?请同学们阅读78页小字部分。
将皇室的公主嫁给单于为妻,每年还要给匈奴大量的谷物丝绸等,这对于大汉王朝来说是个什么样的政策呢?假如你是汉朝的皇帝你心甘情愿吗?不、为什么还要实行呢?原因很简单我们刚才提到了西汉刚刚建立,国力弱,对匈奴不能实行军事反击,只能被迫采取和亲的政策,但和亲是否阻挠住了匈奴人南下的脚步呢?没有?匈奴人依旧是年年南下,骚扰西汉的西北边疆,掠夺人口,牲畜,践踏汗水浇灌的家园,使得西汉边疆无宁,祸患无穷,匈奴成为了西汉王朝挥之不去的最大威胁,那么这种局面到谁统治时期才最终结束呢?——汉武帝,汉武帝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他意识到屈辱的和亲政策不能从跟本上阻挠匈奴的进攻,下决心改变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在他统治时期,西汉组织了强大的骑兵队伍,开始反击匈奴。为什么此时的汉武帝敢于反击匈奴呢? ——国力强盛,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汉武帝时期大规模反击匈奴的战役一共有三次。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第一次是公元前127年的漠南战役,卫青领导,从匈奴的手里夺回了水草丰美的河套地区。
第二次是公元前121年的河西战役,霍去病领导,将河西走廊一带划入西汉的版图。
第三次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战役
发生在公元前119年的漠北战役,这次战役由卫青和霍去病领导,关于这次战役的情况在我们书中79页第一自然段,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呢? 好!这次战役发生在公元前119年,通过刚才介绍,同学们是否能把战役的影响总结出来呢?
匈奴无力与西汉抗衡,西汉百余年来边境所受到的威胁基本解除,使西汉北部边郡得到安宁,有利于中原文明的发展,也使汉武帝实现了军事上的大一统。这样,汉武帝在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军事上都完成了大一统的局面,西汉国力进入鼎盛时期
同学们:当年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是一场民族之间的战争,无情的军事冲突给当时的社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当时长城内外到处是战争的滚滚烽烟,茫茫的沙原上不知横卧着多少汉与匈奴人民的尸体,然而历史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民族之间的战争也是民族融合的前奏,当边塞的战火熄灭后,大批汉族移民来到了边塞,带去了内地的生产技术进行经济开发,逐步恢复了两族人民的友好关系,促进了边疆的发展和民族间的融合。
到了大约1世纪中期匈奴分裂成几部,彼此之间不断的攻杀,其中有一部的首领是呼韩邪单于,主动向西汉称臣,双方定立了友好盟约,汉元帝时 呼韩邪单于再次来到西汉,主动向西汉提出了愿与汉通婚结为亲戚的和亲请求。于是出现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昭君出塞。
昭君为了进一步巩固汉与匈奴人民的友好关系,愿意做和亲的使者嫁给匈奴王为妻,临行前,汉元帝为她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仪式,连长安的百姓也去送行,那么昭君临行前她的心情如何呢?我们能不能想象一下?难过,离开亲人再也不能回来了——忧伤,(高兴——,为国家的安定百姓的幸福尽了一份自己的力量。)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句大家都很熟悉,通过诗句我们了解匈奴地区的自然环境怎样?昭君离开了自己的故乡,亲人,来到这荒凉的地区,举目无亲,但是她还毅然决然去和亲,你有什么感想?
昭君嫁到塞外草原后,为汉与匈奴的友好与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此后半个多世纪,西汉与匈奴之间保持着和平友好的局面。现在给同学们一个任务,在书中找到一则资料证明昭君出塞带去了边塞的和平与安宁。
边城晏闭,牛马不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美丽的大草原因为没有战争的喧嚣宁静而祥和。
后来昭君去世了匈奴人从四面八方赶来,用袍襟携来黄土含泪堆成了一座土丘,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昭君墓。今天凡是到内蒙古领略塞外风光的人都要听当地人讲一讲王昭君的故事,还要到呼和浩特市南郊20里大青山脚下凭吊一下昭君墓,因为在内蒙古昭君墓已经不是她一个人的陵墓,已经成为了民族友好的象征,这些年昭君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呼和浩特市已经多次举办昭君文化节。
正是因为昭君是西汉与匈奴人民的友好使者,所以从唐朝的诗人到现代的文学家都用笔墨歌颂昭君,我们看这是文学家翦伯赞歌颂昭君的诗,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缅怀昭君。
告别昭君后,我们把西汉王朝与匈奴的关系做一个简单的回顾:西汉初年对匈奴的政策是:和亲。汉武帝时期是反击
汉元帝时期与匈奴之间有一段佳话:昭君出塞。
我们看西汉与匈奴之间有战也有和。其中什么占主流呢?(和)西汉末年匈奴开始走向了衰落。
东汉时期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对东汉称臣,逐渐内迁与汉族和其他民族融合,北匈奴退居漠北,与东汉战争,后被东汉打败,向西迁徙,过了中亚、西亚而且改写了欧洲历史的进程。如果大家对北匈奴的西迁感兴趣的话,课下可以上网自行查阅。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一个古老的民族——匈奴族。在今天56个民族大家庭中还有匈奴族吗?没有了,但是在历史上匈奴族和汉族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匈奴人民用他们的双手开发了北疆,创造了文明,丰富了祖国的历史,当年西汉政权与匈奴政权之间,虽然有过战争,有过风风雨雨,但是和平友好仍旧是主流,而且不管哪种方式他们之间总存在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祖国的历史是大家共同创造的。
今天让我们从遥远的历史回到现实中来,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拥有56个民族,那么今天民族与民族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呢?————友好、团结、尊重习俗。那么对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比如2008年3·14西藏发生的打砸抢事件和2009年新疆7.5打砸抢事件,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坚决反对!
让我们为祖国民族团结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吧!好本课到此结束,进入课后练习。
1.统一蒙古草原的是 A.头曼单于
答案:B 2.汉武帝从匈奴手中夺取了 A.河套地区
C.漠北地区
答案:D 3.汉武帝派遣打败匈奴的将领是 A.卫青、霍去病
C.窦固、窦宪 答案:A
九、作业:同学们通过我们的学习你们对汉武帝应该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了吧,那么就请同学们课下搜集汉武帝资料,和同学们交流。加深对他的认识吧!
十、板书设计: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冒顿统一蒙古
汉武帝大一统
昭君出塞
和
战
和
汉初
汉武帝
元帝
反思:《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这一课重点讲述了匈奴的兴起和汉朝与匈奴的和与
B.卫青、窦固
B.河西走廊地区 D.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B.冒顿单于
C.郅支单于
D.呼韩邪单于
D.蒙恬、蒙毅 战两个方面的问题,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冒顿统一草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昭君出塞作为本课的重点。把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而主要的形式为时战时和作为本课的难点。在教学中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特点,用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让学生思考:”假如你是汉朝的皇帝你心甘情愿吗?为什么还要实行呢””昭君临行前她的心情如何呢?我们能不能想象一下?通过学生设身处地的想象,来体会西汉初期和亲政策和昭君出塞时期的不同之处,并感知昭君为民族团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课后作业把本课纳入本单元的知识框架中,帮助学生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板书设计体现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学生通过板书,对汉朝与匈奴的关系一目了然,对和战背后的双方实力对比导致的双方关系的不同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于地图的分析不到位,不会从地图上提炼有效地信息,运用地图来学习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