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9年中国法制史司法考试资料之西周、春秋、战国的法律
2009年中国法制史司法考试资料之西周、春秋、战国的法律
一、西周、春秋、战国的法律
(一)西周的法治思想及其影响
“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是西周统治者在夏商时代“天命天罚”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夏商的统治者就号称是“受命于天”,对不服从自己统治的行为进行讨伐。西周推翻了商朝的统治,要为自己的统治找出合理合法的依据,所以就说“上天”只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有德的人,一旦统治者失了德,就会失去上天的庇护,新的有德的统治者就会取而代之。这就是“以德配天”。有德的统治者还必须“明德慎罚”,就是首先要通过道德教化的办法使百姓臣服,实在不行再适用刑罚,用刑时要宽缓、谨慎,不要一味地严刑峻罚。
这个思想对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有深刻影响。汉代中期以后,逐渐发展为“德主刑辅,礼刑并用”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二)礼刑关系
礼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独特的法律渊源,是维护宗法血缘关系和宗法等级制度的一系列原则和规范的总称。(宗法是以父系家族为中心、以血缘远近来区别亲疏的一种规则)。礼起源于原始社会祭祀鬼神的仪式。在奴隶制社会发展为一套礼制。礼有两层含义。一是抽象的原则精神,可以归纳为“亲亲”和“尊尊”。即亲其亲者,尊其尊者。二是具体的礼仪规则,各个朝代有不同的规定,西周时期表现为“五礼”,即五个方面的礼仪规则:吉(祭祀)、凶(丧葬)、军(行军打仗)、宾(待客)、嘉(冠婚)。
礼和刑相辅相成。出礼则入刑。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三)契约与婚姻继承法律
契约:西周的买卖契约称“质剂”,写在简牍上,买卖奴隶、牛马等使用较长的契券,叫“质”,买卖兵器、珍异之物使用较短的契券,叫“剂”。西周的借贷契约称“傅别”,“傅”是把双方的权利义务写在简牍上,“别”是在简牍中间写一个“中”字,然后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半。这表明古人已经注意到契约的严肃性。
婚姻:“六礼”是缔结婚姻必须经过的六个程序,“七出”是解除婚姻的条件,“三不去”是对夫家休妻的限制。
(四)成文法的公布
中国奴隶制时期的法律基本上是不公开的,不成文的。这种状况一方面是由于人类社会早期立法法制发展水平低下,另一方面是中国古代统治者追求法律神秘主义,所谓“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方便自己的统治。到了春秋时期,这种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是当时社会处于动荡时期,政治、经济、社会体制都在变化,另一方面是原有的法律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工具,不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因此,春秋中期以后,一些诸侯国开始制定和公布成文法。
第一次是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象征权力的鼎上,史称“铸刑书”。第二次是公元前513年,晋国大臣将晋国的刑书铸在鼎上,史称“铸刑鼎”。
(五)《法经》与商鞅变法
《法经》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的法典。是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制定的。共六篇:盗法,是关于侵犯他人财产的处罚规定;贼法,是关于破坏统治秩序的处罚规定;网法,又称囚法,是关于关押罪犯的规定;捕法,是关于逮捕罪犯的规定;杂法,是关于盗、贼以外犯罪的处罚规定,主要是六禁;具法,是定罪量刑中从重从轻原则的规定,相当于现代刑法中的总则。《法经》在中国封建法制史上地位很高,不仅因为它是第一部系统法典,还因为它的篇目基本上为秦汉律所继承,其内容也为后世法律继承与发展。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次政治法制改革。这次变法在法制史上影响最大的内容包括:一是改法为律,强调法律规范的普遍性、划一性,要求法律象音律一样均衡划一;二是“以法治国”和“轻罪重刑”,以法治国是相对于儒家的礼治而言的,指的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手段是法,而不是礼或者德。而法家的所谓法就是刑,而且是重刑,即使对轻微的犯罪也用重刑,所谓“以刑去刑”。
二、秦汉、魏晋时期的法律
(一)秦代的罪名与刑罚
秦代刑罚中有一些需要注意,如徒刑,羞辱刑,经济刑。总的来说,秦代刑罚是在奴隶制五刑(黥、劓、刖、宫、大辟)的基础上加以扩充发展起来的。
(二)秦代刑罚适用原则
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以身高为标准,六尺五寸为成年人,低于此身高的为未成年人,一般不负刑事责任。
(三)文、景帝废肉刑
直接起因是缇萦上书。
文帝改革:把黥刑改为髡钳城旦舂,劓刑改为笞三百,把砍左脚改为笞五百,砍右脚改为弃市。
景帝改革:将原来的笞三百改为笞二百,原来的笞五百减为三百,并且颁布了《箠令》,规定了笞杖的尺寸规格,削平竹节,行刑时不得换人。
文景帝废肉刑虽然不够彻底,但减轻了刑罚的严酷性,结束了奴隶制的肉刑制度,为封建制刑罚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四)汉律儒家化
“上请”制度和亲属相容隐就是儒家化的重要表现。上请即通过请示皇帝,给犯罪的官吏、贵族以某些优待。一定级别的官吏、贵族犯罪,司法机关判决后不可直接执行,还必须上请皇帝裁夺。
亲属相容隐,即亲亲得相首匿,一定范围的亲属间相互隐匿犯罪不负刑事责任。原则上卑幼首匿尊长的犯罪行为,不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尊长首匿卑幼,如果所首匿的是一般犯罪也不必追究,如果首匿的是死罪,则上请廷尉或者皇帝,由他们定夺是否追究首匿者的刑事责任。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的发展变化
首先,法典结构体例的变化。《魏律》精简了汉律的篇目,只有18篇,并且将《法经》中的“具律”改为“刑名”置于律首。《晋律》即《泰始律》,继续精简法律条文,在“刑名”后增加了“法例”,丰富了刑法总则的内容,律学家张斐、杜预逐条加以注释,这些注释经皇帝批准颁行,与《晋律》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所以《晋律》又称“张杜律”。《北齐律》又进一步精简篇目,确定为12篇,将刑名与法例合并,称为“名例”,置于律首。《北齐律》确定的篇目和体例对于隋唐时期的法典具有重要影响。
其次,内容上的变化。“八议”入律(《魏律》);“官当”正式出现在《北魏律》和《陈律》中;《北齐律》首次规定“重罪十条”;《晋律》首创“准五服制罪”原则;北朝正式将流刑纳入五刑,并将其作为死刑的宽贷刑;北魏时期确立了死刑复奏制度。
三、司法制度
中央司法审判机关从西周的司寇,到秦汉的廷尉,到北齐定名为大理寺。监察制度始于秦代,当时设御史大夫与监察御史,对全国进行法律监督。晋代建立御史台,权力极大,纠举一切不法案件,当然主要是官吏的不法行为。
诉讼制度:西周的五听(五种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方法)、五过(法官的五种徇私枉法行为);秦代的公室告与非公室告;汉代的春秋决狱。
第二篇:中国法制史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A 2.D 3.B
4.C
5.C 6.D
7.C
8.A
9.A
10.B 1.在我国,首次制定赎刑是在()。
A.夏朝
B.商朝
C.西周D..秦朝 2.夏商时期将死刑称为()。
A.戮
B.斩
C.凌迟
D.大辟
3.西周的买卖契约叫做()。
A.龙凤合挥
B.质剂
C.券书
D.红契
4..秦律规定,宣判后,如果当事人不服可以上诉,称作()。
A.读鞫
B.传复
C.乞鞫
D.封守
5.汉武帝之后,汉朝法制指导思想的主导是()。
A.黄老思想
B.法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道家思想 6.首次确立传统法典十二篇体例的法典是()。
A.《魏律》
B.《晋律》
C.《北魏律》
D.《北齐律》 7.唐律中的五刑制度分为()等。
A.十五
B.十。
C.二十
D.十八
8.宋朝初年出现了官府承认土地私有权的凭证,称做()。A.红契
B.质剂
C.乞鞫
D.傅别 9.中国帝制社会国家对某些重要商品实行专营的制度,称作()。
A.禁榷制度
B.管禁制度
C.海禁政策
D.重农抑商
10.清末进行大规模的修律,成立了()。
A.礼学馆
B.修订法律馆
C.刑部
D.大三法司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ABC
12.ABCD
13.ABCD
14.ABC
15.ABCD
16.AB
17.ABCD
18.BD
19.BCD
20.ABC 11.商朝的立法主要有()。.
A.《汤刑》
B.《汤誓》
C.《汤诰》
D.《太甲训》 12.秦朝的经济立法已相当丰富,内容涉及()。
A.自然资源保护
B.农业生产管理
C.官营手工业管理
D.市场贸易管理
13.汉朝的法律形式有()。
A.律
.
B.令
C.科
D.比 14.《开皇律》最早确定封建制五刑,除死刑、流刑外,还包括()。
A.徒刑
B.杖刑
C.笞刑
D.鞭刑 15.唐律除了规定“八议”特权外,还规定了()法律特权。
A.请
B.减
C.赎
D.官当 16.明《大诰》偏重于打击()。
A.贪官
B.豪强
C.读书人
D.商人
17.清朝法律规定,秋审后死刑案件的处理结果有()。
A.情实
B.缓决
C.可矜
D.留养承祀
18.1911年公布的《十九信条》()。
A.扩大了皇权
B.缩小了皇权C.缩小了国会权力D.扩大了国会权力 19.南京国民政府普通法院分为三级,包括()。A.特种刑事法院
B.地方法院
C.高等法院
D.最高法院 20.《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主要内容是规定了苏维埃国家的(A.性质 B.政治制度 C公民权利义务
D.经济政策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法经》的第一篇是__盗__。
22.秦朝以 __身高__作为确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标准。
23.北齐律确立了“__重罪十条__”,为后世的“十恶”提供了范例。‘
24.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传统法典是_《宋刑统》___。
25.解放战争时期的《五四指示》颁布于__1946__年的5月4日。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26.七出:中国古代丈夫休弃妻子的七种理由,即无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
27.贵族官僚有罪先请:汉朝定罪量刑的原则之一。即一定级别的官僚贵族犯罪后,一般
司法机关不得擅自处理,须奏请皇帝,由皇帝根据其官职高低、功劳大小等因素,决定刑罚的适用及减免。
28.唐律:从广义上说,它是唐代法律的总称;从狭义上说,是指保存至今的《唐律疏议》这部唐代代表性的律典。
29.圣库制度:《天朝田亩制度》根据“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凡参加起义的人必须把个人财产交给圣库,在战争中缴获的财物也必须归公,每个人的生活资料则由圣库供给。
五、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0.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
(1)法令由一统(2分)
一是全国实行统一的法律;二是最高立法权属于皇帝。体现了帝制统治的专制和独裁,为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起到重大作用。(1分)
(2)事皆决于法(2分)秦朝建立后以此为指导思想,加强传统立法,做到凡事“皆有法式”,制定了各种法律。
(3)以刑杀为威(2分)·
一是法网严密,二是严刑重罚,三是滥施刑罚。(2分)
31.明清司法机关的变化。
(1)中央司法机关为大理寺、刑部、都察院。其职责与唐宋有所不同:
大理寺不主管审判,专掌复核;(3分)
刑部主管审判,受理地方上诉案件和重案,也审理中央百官的案件;(3分)
都察院为监察机关,监督刑部、大理寺的司法活动,也握有一定的审判权。(3分)
(2)地方司法机关仍然是行政长官兼理司法,明代在省专设提刑按察使,清代各省巡抚也有审判权。明清时期要求知县、知州、知府都要亲掌审判。
32.《大清新刑律>的结构变化。
《大清新刑律》分总则、分则两编,附《暂行章程》五条,主要特点:
(1)仿效资产阶级刑法体例
一是将非科刑定罪的内容一概废除,使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化的专门的刑法典。
二是确定新的刑法体系,分为总则和分则两编。
(2)采取资产阶级国家刑罚体系, 确定了一个以自由刑为中心,由主刑、从刑组成的新体系;规定主刑为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罚金,从刑为褫夺公权和没收。(2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D
2.B
3.C
4.D
5.C
6.A7.D
8.A
9.B 10.A 1.“昏、墨、贼,杀”中的刑名是()。
A.昏
B.墨
C.贼
D.杀
2.我国春秋时期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人是郑国的()。
A.赵鞅
B.子产
C.商鞅
D.韩非 3.秦朝的最高司法审判机关叫()。
A.大理寺
B.廷行事
C.廷尉
D.宗正府 4.最早规定封建制五刑的法典是()。
A.《北齐律》
B.《北周律》
C.《大业律》
D.《开皇律》 5.《永徽律疏》的篇目共()。
A.六篇
B.八篇
C.十二篇
D.十八篇 6.《大明律》编修体例上的一大变化是()。A.篇目改为七篇 B.名例律列于律典之末 C.律后附敕 D.律疏结合 7.旧中国起草的第一部近代体例的民法典是()。A.《中华民国约法》B.《清会典》C.《唐六典》D.《大清民律草案》
8.太平天国前期的施政纲领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十款天条》
D.《太平刑律》 9.在政权组织方面实行“三三制”原则的宪法性文件是()。
A.《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B.《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C.《华北人民政府施政纲领》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10.《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于()A.1947年
B.1937年
C.1946年
D.1948年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ABC
12.CD
13.ABC
14.ABC
15.AB
16.ABC
17.ABCD
18.BCD
19.ABD
20.ABC 11.夏朝的监狱叫做()。
A.圜土
B.夏台
C.均台
D.囹圄
12.春秋时期郑国和晋国分别公布成文法时,反对的人有()。
A.韩非
B.赵鞅
C.孔子
D.叔向 13.秦朝按照是否在审理时刑讯逼供,将审判结果划分为三等,分别是(A.上
B.败
C.下
D.中 14.《九章律》在秦律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
A.户律
B.兴律
C.厩律
D.具律 15.最早规定官当的是()。
A.北魏律
B.南陈律
C.北齐律
D.北周律
16.唐律规定承审官如与当事人有()关系者,须回避。
A.仇隙
B.亲属
C.师生
D.借贷 17.宋朝的法律形式除了赦、令、格、式外,还有()。
A.看详
B.断例
C.指挥
D.申明 18.清朝将明朝的会审制度发展为()三种。
A.九卿大审
B.秋审
C.朝审
D.热审 19.太平天国时期的刑罚有()。
A.杖刑
B.枷刑
C.徒刑
D.死刑
20.抗日民主政权调解制度的原则是()。
A.自愿
B.合法
C.不是诉讼必经程序
D.诉讼必经程序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夏朝法律制度的总称是“
禹刑”。22.《法经》的第六篇是_《具》___。
23.中国宋代最残酷的法定生命刑是
凌迟。
24.清代的死刑监候案件,一般由会审形式审理,称为 秋审
„。
25.我国历史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_《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___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26.嫡长继承制:所谓嫡长继承制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指的是父亲死后,将王位传给正妻生的长子,是中国古代的主要继承制度。
27.以古非今罪:秦朝的一种罪名,就是以过去的事例指责现时的政策和制度,要处以族刑。
28.《春秋》决狱:汉朝断案的方式,汉代在审判案件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则根据儒家经典<春秋》一书中所表达的儒家经义为依据定罪。
29.会审公廨:清政府设置在租界内的审判机关,对于中国人和外国侨民之间发生的诉讼,由中国地方官与领事官会同审断。
五、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0.西周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
(1)义刑义杀 即是针对国内不同地区、不同的形势,选择最适宜的刑罚手段来对付社会犯罪,反对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刑杀的方法。(2)明德慎罚, 这一思想要求,在对付社会犯罪问题上,要提倡德治,提倡伦理道德的教化灌输,有效预防可能发生的犯罪。同时在镇压时采取审慎的方针,区分严重犯罪与一般犯罪。(2分)
31.唐朝的司法机关。
(1)唐朝的中央司法机关为大理寺、刑部、御史台。第一,大理寺是中央审判机关,负责审理中央百官犯罪与京师徒以上案件,以及地方移送的死刑疑案。第二,刑部是中央司法机关,负责审核大理寺及州县审判的案件。第三,御史台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负责监督大理寺和刑部的司法活动,也参与重大案件的审理。(2)地方司法机关仍由行政长官兼理,直接管理诉讼的属吏州一级有司法参军,县设司法佐史。
32.《中华民国约法》的制定与特点。
(1)《中华民国约法》的制定,由袁世凯组织的“约法会议”起草、审议和通过,于1914年5月1日公布。因其确认了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统治,又被称为“袁记约法”。(2)《中华民国约法》的特点: 第一,取消实质上的责任内阁制,规定总统制。第二,无限扩张总统权力。第三,废除国会制,设立咨询性质的立法院。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B
2.A
3.B
4.D
5.A 6.A 7.C
8.B
9.C10.C 1.“威侮五刑,怠弃三正”是夏启讨伐有扈氏时发布的()。1 A.习惯
B.战争动员令
C.祭祀
D.礼仪 2.把犯罪者捣成肉酱的刑罚称作()。
A.醢
B.脯
C.墨
D.刖 3.《周礼>规定,丈夫可以多种理由休弃妻子,称之为()。
A.六礼
B.七出
C.八辟
D.九刑 4.两汉的立法活动始于汉朝建立前的()。
A.《傍章》
B.《左官律》
C.《九章律>
D.“约法三章” 5.“八议”最早规定在()。
A.《魏律>
B.《晋律》
C.《北齐律》
D.《北魏律》 6.《唐律疏议》共十二篇,其中第一篇是()。
A.《名例》
B.《户婚》
C.<贼盗》
D.《厩库》 7.元朝地方政府纂集的各方面圣旨、条画的汇编,简称为()。
A.“大扎撤”
B.《至元新格》
C.《元典章》
D.《风宪宏纲》
8.中国封建时代最完备的行政法典是()。
A.《大清律例》B.《清会典》C.<刑部现行则例》
D.《学政全书》 9.《十九信条》公布于()。
A.1908年
B.1909年
C.1911年
D.1912年 10.抗日民主政权调解工作的范围是()。
A.刑事案件
B.民事纠纷
C.民事纠纷和轻微刑事案件
D.社会危险性较大的刑事案件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ABC
12.ACD
13.BCD
14.ABC
15.ABCD
16.BCD
17.AB
18.ABD
19.ABCD
20.ABCD 11.商朝的监狱称作()。
A.圜土
B.菱里
C.囹圄
D.廷尉
12.以下属于西周法律形式的有()。
A.誓
B.书
C.遗训
D.殷彝 13.秦朝把审讯效果分为三类,分别是()。
A.中
B.上
C.下
D.败
14.“约法三章”的内容包括()。
A.杀人者死
B.伤人抵罪
C.盗抵罪
D.大逆死 1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刑事立法有了重大发展,主要表现在(A.“八议”入律
B.“官当”入律
C.确立了“重罪十条”
D.改革刑罚制度 16.《唐律》规定承审官如与当事人有()关系者,须回避。
A.借贷
B.亲属
C.师生
D.仇隙
17.宋朝为了加重对“盗贼”的处刑,先后实行了()。
A.“重法地”法
B.“盗贼重法” C.枉法赃
D.折杖法
18.明清“大三法司会审”是由()组成。
A.都御史
B.大理寺卿
C.总理衙门
D.刑部尚书 19.太平天国的刑事立法包括()。
A.《太平刑律》
B.《十款天条》
C.《太平条规》
D.天王及各王的诏令 20.《六法全书》主要包括()。
A.宪法(约法)
B.刑、民、商法
C.诉讼法
D.法院组织法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商有乱政,而作_汤刑___”。
22.西周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是_明德慎罚___
和义刑义杀。
23.秦朝以_身高___作为确定刑事责任能力的标准。
24.唐玄宗开元时期由李林甫主持编定的《一大唐六典
》是中国封建时代最早的一 部综合性行政法典。
2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化的专门刑法典是__《大清新刑律》______。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26.《九章律》:汉高祖时萧何制订。萧何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吸收秦律,即增加《户律》、《兴律》、《厩律》三篇,合为九篇,故称《九章律》,是汉朝的一部综合性法典。
27.八议:八议是指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这八类人犯罪,依法享有免刑或减刑的特权,但“十恶”除外。
28.盗贼重法:宋朝的“盗贼重法”实际上是“重法地法”的扩展,无论在何地,凡属劫盗罪当死者,籍没其家以赏告密者,妻子编制千里之外,逢赦也不移不释。
29.“五四指示”: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决定改减租减息为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因其发布日期,又称“五四指示”。“五四指示”拉开了解放区土地立法的序幕。
五、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0.战国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
(1)“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2)“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3)“重其轻者”。
31.明朝严惩贪官污吏的法律规定。
《大明律》规定:(1)对受财枉法的所谓“枉法赃”从严惩处,一贯以下杖七十,八十贯则绞;(2)对于监守自盗,不分首从,并赃论罪,满四十贯即处斩刑;(3)对于执行监察职务的“风宪官”的御史,若犯贪污罪比其它官吏加重两等处刑。此外,明大诰也侧重打击贪官污吏,刑法残酷,如“剥皮实草”。
3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特点:(1)临时约法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2)为加强对袁世凯的监督,进一步扩大参议院的职权;(3)为防止袁世凯破坏临时约法,规定了严格的修改程序: 历史意义:(1)首次以根本大法形式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2)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唤起人民民主意识的觉醒;(3)以民主法制原则否定了封建法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B
2.A
3.A
4.D
5.C 6.B
7.D
8.A
9.A
10.D 1.《苟子·正名》说:“刑名从()”。
A.夏
B.商
C.西周D.春秋 2.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作()。
A.质剂
B.券书
C.文券
D.傅别 3.《法经》的作者是()。
A.李悝
B.商鞅
C.韩非
D.屈原 4.秦朝的(),就是以过去的事例指责现时的各项政策和制度。
A.妄言罪
B.非所宣言罪
C.投书罪
D.以古非今罪
5.在汉朝,如为农民起义通风报信、提供饮食,则构成()。A.阑入罪 B.见知故纵 C.通行饮食 D.僭越罪 6.最早确立“十恶”罪名的法典是()。
A.《大业律》
B.《开皇律》
C.《九章律》
D.《贞观律》 7.编赦和以赦代律是()立法活动的主要特点。
A.隋朝
B.唐朝
C.两晋
D.宋朝 8.《大明律》编修体例上的一大变化是()。A.改为七部分 B.《名例律》列予律首C.律后附敕
D.律疏结合 9.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法典是()。A.《大清律例》 B。《大清现行刑律》 C.《大清新刑律》D.《大清民律草案》
10.1923年颁布的()又被称作“贿选宪法”。A.《中华民国宪法草案》B.《中华民国约法》C.《中华帝国宪法草案》
D.《中华民国宪法》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BCD 12.ABCD 13.ABCD 14.ABC15.ABCD 16.BC 17.ABCD 18.BC 19.ABCD
20.ABCD 11.奴隶制五刑包括()。
A.笞
B.劓
C.墨
D.宫
12.秦朝规定的作刑(徒刑)有()。
A.城旦
B.鬼薪
C.司寇
D.罚作 13.汉律六十篇包括()。
A.《九章律》
B.《朝律》
C.《傍律》
D.《越宫律》
14.所谓的“杂抵罪”,就是以()来抵罪的总称。
A.夺爵
B.除名
C.免官
D.流放 15.唐朝的法律形式包括()。
A.律
B.令
C.格
D.式
16.宋朝初年,制定了旨在改革“五刑之苛”、减轻刑罚的(A.凌迟
B.折杖法
C.刺配之法
D.族夷 17.元朝按民族及地域标准把人民划分为四等人,即()。
A.蒙古人
B.色目人
C.汉人
D.南人 18.《明律》与《唐律》相比,在量刑上表现为()。
A.重其轻者
B.重其重者
C.轻其轻者 D.轻其重者 19.清朝专门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法律有()A.《苗例》B.<蒙古律》C.《回疆则例》D.《西宁番子治罪条例》 20.南京临时政府的司法改革措施有()。A.建立新型的司法机关B.禁止刑讯C.禁止体罚 D.采用律师制度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西周法律规定,婚姻的缔结要经过六道程序,即“__六礼__”。22.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_刑书__于鼎,以为国之常法”。23.汉朝文景帝时期的刑制改革缘起于_缇萦上书___。
24.在清代因文字著述而被罗织罪名所构成的冤狱,称之为__文字狱__ 25.《中华民国约法》废除责任内阁制,实行_总统制___。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26.炮烙:炮烙是商朝的死刑适用方法,即在铜柱上涂油,下加炭火加热,令有罪者行其上,很快就会坠入炭中烧死。
27.法律答问:法律答问是秦朝的一种法律形式,指秦朝国家官吏统一用问答形式对秦律的条文、术语以及立法意图所做的解释。
28.刑统:所谓“刑律统类”或“刑统”,即以刑律为主,将其他刑事性质的敕令格式分载在律文各条之后,依律目分门别类地加以汇编的法规。从秦商鞅“改法为律”,直到唐律,历代法典无不称律,“刑统”的出现是法典编纂上的一个变化。
29.龙凤合挥:太平天国“男女配合须由本队主禀明婚娶官,给龙凤合挥方准”。“合挥”,就是今天所说的结婚证书,上面印有龙凤图案,所以也叫“龙凤合挥”。
五、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0.夏朝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1)“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禹刑是以禹命名的夏朝法律制度的总称,其具体内容已无从查证。
(2)“威侮五刑,怠弃三正”。这是夏启在准备讨伐有扈氏时发布的战争令,即军令《甘誓》中的一条罪行。
(3)“昏、墨、贼,杀”。其中的昏、墨、贼是夏朝的三个罪名,杀是刑名。“己恶而掠美为昏”。“贪以败官为墨”。“杀人不忌为贼”。
(4)“吕命穆王,训夏赎刑”。夏朝已经有了赎刑。
31.唐初的立法指导思想。
唐初的立法指导思想与当时“安民立政”的总方针有密切的联系,主要有以下三点:
(1)礼刑并用。《律疏》开篇写道:“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也。”
(2)法令简约。所谓简约,就是条文简明,使人易知。
(3)宽仁慎刑。所谓宽仁,就是提倡用轻刑;所谓慎刑,就是对犯罪者处刑取慎重的态度。
32.《中国土地法大纲》的主要内容。
1947年10月10日公布,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公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共计16条。主要内容为:
(1)规定土改基本任务是废除封建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度。
(2)规定土改必须遵守的原则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保护工商者,正确对待地主富农。
(3)规定保护土改的措施,对一切对抗或破坏土地法大纲规定的罪犯,组织人民法庭予以审判和处分。
一、单项选择题I每小题2分,共20分)1.D 2.D 3.A 4.C 5.B 6.C 7.C 8.A 9.B
10.C 1.《竹书纪年》记载;“夏帝芬三十六年作()”。A.图圄
B.夏台
C.均台
D.圈土 2.西周《吕刑》的制定者是()。
A.李悝
B.商鞅
C.邓析
D.吕侯 3.《法经>共六篇,第一篇是()。
A.盗
B.贼
C.囚
D.捕
4.春秋时期,我国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人是郑国的()。
A.孔丘
B.商鞅
C.子产
D.邓析 5.秦朝的法律形式之一,叫做()。
A.法律答疑
B.廷行事
C.考课
D.定杀
6.汉朝把向被告人宣读判词叫做()。
A.断狱
一
B.鞠狱
C.读鞫
D.乞鞠
7.在中国历史上,首先下诏废除肉刑,着手改革刑制的皇帝是()。A.汉武帝 B.秦始皇 C.汉文帝 D.商汤
8.封建法典中的“十恶”源于()。
A.重罪十条
B.具五刑
C.炮烙
D.六法全书
9.一部保存至今最早的、最完整的、具有封建国家行政法典性质的文献是()。
A.《九章律》
B.《大唐六典》
C.《大明会典》
D.《大清会典》
10.在民国时期发生了“金树仁不法案”,以金树仁“因公获罪,情有可怜”,明令予以特赦 的时任总统是()。
A.袁世凯
B.孙中山
C.蒋介石
D.董必武
二、多项选择题I每小题2分,共20分)
11.BCD 12.ABCD 13.AC 14.ABCD 15.ABC 16.ABCD
17.AB
18.ABC
19.ABCD
20.ABD 11.商朝的王位继承制先后实行了()。
A.禅让制
B.兄终弟及
C.父死子继
D.嫡长继承制 12.以下关于西周的礼与刑的说法正确的是()。
A.礼和刑共同构成西周的法
B.西周的礼与刑相比,居于主导地位
C.西周的礼与刑相辅相成D.西周的法要通过礼和刑的相互作用发挥阶级统治的职能 13.西周的买卖契约和债务契约分别叫做()。
A.傅别
B.朋
C.质剂
D.锾
14.春秋时期基本特点是()。
A.井田制度被破坏
B.王权旁落
C.宗法制松弛
D.法治渐渐取代礼治 15.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有()。
A.法令由一统
B.事皆决于法
C.以刑杀为威
D.明德慎罚 16.汉朝的法律形式有()。
A.律
B.令
C.科
D.比
17.宋朝为加强对盗贼的处刑,所立的专门法规有()。
A.盗贼重法
B.重法地法 C.折杖法
D.刺配之法 18.《南京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的行政机关是()。
A.临时大总统
B.副总统
C.行政各部 D.参议院 19.《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主要内容规定了苏维埃国家的()
A.性质
B.政治制度
C.公民权利义务
D.外交政策 20.抗日民主政权土地立法的基本原则是()。
A.扶助农民
B.减轻封建剥削
C.消灭封建剥削
D.奖励资本主义生产与联合资产阶级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21.西周初期,土地归王所有,受封诸侯和臣属对土地只有占有、使用权而无处分权,不许 买卖,即所谓的一田里不鬻----。
22.春秋时期郑国做竹刑的人是--邓析-----一。
23.“八议”最早规定在《__曹)魏__
律》。
24.太平天国时期第二个纲领性文件是<_资政新篇___
》。
25.《中华民国约法>因为是袁世凯制定的,所以也叫“--袁记约法-------”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26.三不去又称“三不出”,中国古代不能休弃妻子的三种情况。是指妻子虽然犯了“七
出”之条,但有下列三种情况之一者,丈夫不得休弃:有所娶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 贱后富贵不去。
27.通行饮食罪是汉代为镇压农民起义而设立的罪名。禁止为起义农民通情报,当向导、供给饮食。
28.御史台是中国古代全国最高监察机关。唐代御史台以御史大夫为长官,御史中丞为 次官,下设台院、殿院、察院。
29.重法地法是宋仁宗开始实行的法律制度,即凡在“重法地”犯罪,加重处刑。最初以京 城开封诸县为重法地,后来扩大到河北、京东等地。
15、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0.西周法律规定的结婚制度有哪些主要内容?
(1)男女双方必须严格服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2)男女双方必须达到一定的年龄。《周礼》记载: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3)必须合乎“六礼”的要求。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道程序。(4)同姓不得通婚。31.何为八议?具体内容是什么?
(1)八议就是八种人犯罪依法享有减免刑的特权。这八种人包括:(2)议亲(皇帝宗室亲戚)(3)议故(皇帝故旧)(4)议贤(有封建德行的人)(5)议能(有大才干的人)(6)议功(对封建国家有大功勋的人)(7)议贵(大官僚贵族)(8)议勤(为封建国家服务卓著勤劳的人)(9)议宾(前朝统治者及其后代)32.明代法律是如何严惩贪官污吏的?
(1)朱元璋出身社会底层,深知贪官污吏会激起农民反抗,故严加惩治贪官污吏。具体办法如下:
(2)对贪赃官吏加重处罚。(3)-般赃罪80贯处绞刑。(4)监守自盗赃满40贯处斩刑。(5)风宪官犯赃加重二等。
第三篇:司法考试中国法制史考点小结
司法考试中国法制史考点小结
司法考试中国法制史考点小结。司法考试中国法制史是一个“必背”的科目,本文为大家总结了中国法制史唐宋到清代的法制,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大家的复习可以有所帮助。
一、唐律与中华法系
(一)《永徽律疏》——礼法统一的法典。
唐律的制定过程:
(1)《武德律》
(2)《贞观律》
(3)《永徽律疏》。《永徽律疏》是迄今保存下独角兽司法考试网Q1973506327来的最完整、最早、最具社会影响的古代成文法典。
(二)十恶。
1、从“重罪十条”到“十恶”。
2、唐律中“十恶”的具体内容:
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三)六杀、六赃与保辜。
1、六杀:谋杀、故杀、斗杀、误杀、过失杀、戏杀
2、六赃: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受所监临、强盗、窃盗、坐赃
3、保辜。
(四)五刑与刑罚原则。
1、唐律中的五刑
(1)笞刑:
(2)杖刑:
(3)徒刑:
(4)流刑:
(5)死刑:
2、唐律中的刑罚原则。
(1)区分公、私罪的原则
(2)自首原则。
(3)类推原则。
(4)化外人原则。
(五)唐律的特点与中华法系
1、唐律的特点:礼法合一、科条简要与宽简适中、立法技术完善
2、唐律是中国传统法典的楷模与中华法系形成的标志。
3、唐律的域外影响
二、宋元时期的法律
(一)《宋刑统》与编敕
1、《宋刑统》:全称《宋建隆重详定刑统》,简称《宋刑统》。
《宋刑统》和《唐律疏议》相比有这样一些特点:
一是两者的篇目、内容大体相同。
二是《宋刑统》在12篇的502条中又分为213门,将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律条及有关的敕、令、格、式、起请等条文作为一门。
三是《宋刑统》收录了五代时通行的部分敕、令、格、式,形成一种律令合编的法典结构。
四是《宋刑统》删去《唐律疏议》每篇前的历史渊源部分,因避讳对个别字也有改动,如将“大不敬”的“敬”字改为“恭”等。
2、编敕。
编敕,是将一个个单行的敕令整理成册,上升为一般法律形式的一种立法过程。神宗时设有专门的编敕机构“编敕所”。
(二)刑罚的变化
1、折杖法。
2、配役。
3、凌迟。
(三)契约与婚姻法规。
1、契约立法。
其一,债的发生。
其二,买卖契约。
其三,租赁契约
其四,租佃契约。
其五,典卖契约。
其六,借贷契约。
2、婚姻法规:
(1)婚姻的缔结主要受以下三个因素的限制:婚龄、血缘、州县官员
(2)离婚:仍然实行唐“七出”与“三不去”,但有少许变通。
3、继承。
(1)宋代除沿袭以往的兄弟均分制外,允许在室女享受部分财产继承权,同时承认遗腹子与亲生子享有同样的继承权。
(2)绝户财产继承办法:凡“夫亡而妻在”,立继从妻,称“立继”;凡“夫妻俱亡”,立继从其尊长亲属,称为“命继”。
(3)继子与绝户之女均享有继承权,但:
a.只有在室女的(未嫁女),在室女享有3/4的财产继承权,继子享有1/4的财产继承权。(3/4+1/4)
b.只有出嫁女的(已婚女),出嫁女享有1/3的财产继承权,继子享有1/3,另外的1/3收为官府所有。(1/3+1/3+1/3)
(四)四等人:
1、元初,依据不同民族将民众的社会地位划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2、蒙汉异法:
3、元代有烧埋银制度。
三、明清时期的法律
(一)律例与大诰、会典
1、明律与明大诰
(1)《大明律》。
(2)《明大诰》。
大诰的特征:
a.大诰对于律中原有的罪名,一般都加重处罚。
b.大诰的另一特点是滥用法外之刑,四编大诰中开列独角兽司法考试网的刑罚如族诛、枭首、断手、斩趾等等,都是汉律以来久不载于法令的酷刑。
c.“重典治吏”是大诰的又一特点,其中大多数条文专为惩治贪官污吏而定,以此强化统治效能。
d.大诰也是中国法制史上空前普及的法规,每户人家必须有一本大诰,科举考试中也列入大诰的内容。
2.清代律例的编纂
(1)《大清律例》
《大清律例》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成文法典。
(2)清代的例
例是清代最重要的法律形式。分为条例、则例、事例、成例等名目。
a.条例。
b.则例。
c.事例。
d.成例。
3、明清会典
(1)《大明会典》。
(2)《大清会典》。
(二)罪名、刑罚与刑罚原则
1、奸党罪与充军刑
2、从重从新与重其所重轻其所轻的原则
(1)实行刑罚从重从新原则。
(2)“重其所重,轻其所轻”的原则。
四、司法制度
(一)司法机关
1、唐宋时期的司法机关:
(1)大理寺
(2)刑部与审刑院
(3)御史台
(4)唐代的“三司推事”
(5)唐宋地方司法机关
2、明清时期的司法机关
(1)明代刑部增设十三清吏司,分掌各省刑民案件,加强对地方司法控制;
(2)明代大理寺掌复核驳正,发现有“情词不明或失出入者”,驳回刑部改判,并再行复核。如此三改不当者,奏诸皇帝裁决。
(3)明代都察院掌纠察。
(4)地方司法机关。
3、明朝的司法管辖制度
4、廷杖与厂卫。
(1)廷杖。
(2)“厂”、“卫”特务司法机关。这即是明代司法的一大特点,又是有明一代的一大弊政。
(二)诉讼制度。
1、刑讯与仇嫌回避原则
(1)刑讯的条件与证据。
(2)刑讯方法。
(3)规定对两类人禁止使用刑讯,只能根据证据来定罪:
一类是具有特权身份的人,如应议、请、减之人;
二是老幼废疾之人,指年70以上15以下、一肢废、腰脊折、痴哑、侏儒等。
(4)为防止审判官因亲属或独角兽司法考试网Q1973506327仇嫌关系故意出入人罪,《唐六典》第一次以法典的形式,肯定了法官的回避制度,即所谓“鞫狱”,官与被鞫人有亲属仇嫌者,皆听更之。“。
2、宋代的翻异别勘制度与证据勘验制度。
在诉讼中,人犯否认口供(称“翻异”),事关重大案情的,由另一法官或别一司法机关重审,称“别勘”。两宋注重证据,原被告均有举证责任。重视现场勘验,南宋地方司法机构制有专门的“检验格目”,并产生了《洗冤集录》等世界最早的法医学著作。
3、明清时期的会审制度。
(1)明代的会审制度
①九卿会审(明代又称“圆审”)。
②朝审。
③大审。
(2)清代会审制度的发展
(1)秋审。
(2)朝审。
(3)热审。
第四篇:中国法制史资料
法制史
七出:无子、淫佚、不事姑舅、口舌、盗窃、妒忌、恶疾。又称为七去: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多言,窃盗。丈夫可以七条理由之一休弃妻子。
三不去:有所娶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
西周主要刑事政策:刑罚世轻世重。新世用轻典,盛世用中典,乱世用重典。
秦的定罪量刑原则:1.区分故意与过失2.区分有无犯罪意识3.自首从轻4.规定刑罚时效
5.共犯加重6.合并论罪。
汉代的定罪量刑原则:1.关于尊老怜幼的原则2.关于亲属相隐的原则3.关于贵族官僚有罪先请的原则。
原心定罪:是春秋之义中的一项最为重要的内容,汉儒把它当成司法审判的基本原则。
五服制罪:“五服”制度是中国古代礼制中为死去的亲属服丧的制度。亲属分为五等,由重到轻依次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凡亲属之间的犯罪,均根据服制的轻重判断是否构成犯罪及衡量罪行轻重,这就是所谓的“准五服以制罪”的定罪量刑原则。“五服制罪”原则实质上是“同罪异罚”。
“登闻鼓”直诉制度:臣民若有重大冤情、不服判决,可以击鼓鸣冤,直接诉冤于皇帝或钦差大臣。这种制度弥补了绝对禁止越诉的不足,加强了自上而下的司法监督,客观上有利于百姓冤情的上达。
唐朝定罪量刑原则:1.区分公罪与私罪2.老幼废疾减免刑罚3.同居相隐不为罪4.自首减免刑罚5.共犯区分首从6.再犯累犯加重7.涉外案件的处理原则8.类推原则
翻异别勘:宋代诉讼审判制度的特点重视证据和现场勘查,为重视口供定有“翻异别勘”制度。
明刑弼教:明代立法思想。“明于五刑,以弼五教”,后人简称为“明刑弼教”中国封建法制指导思想原则沿着德主刑辅——立法合一——明刑弼教的发展轨道,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重点治国”在“明刑弼教”作为其理论和伦理基础的前提下,成了明初司法的具体指导思想。
皮庙场:官吏赃至六十两以上,枭首示众,剥皮实草。史载:府、州、县、卫官署左旁特设土地庙,为剥皮场所,俗称“皮庙场”。
摊摊丁入亩:清朝政府推行摊丁入亩政策,从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以后在各地陆续推行。将人丁应纳丁银按照土地数量平均分配到地赋之中,不再按人头征税。这是中国古代财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自此以后,延续数千年的人丁税正式退出历史舞台。积极作用在于简化税收标准、减轻劳动者的经济负担,用法律手段正式废除了限制人口流动的人丁赋役,使劳动者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有所减弱。
预备立宪:是清政府在1906年以后推行的一场以预备“仿行宪政”为名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运动(推行了“官制改革”)。企图以此来缓和内外矛盾和舆论的强大压力。实行君主立宪的三大好处: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的真实目的在于要求天下臣民“忠君爱国”“尊崇秩序”,“借立宪之名,行敛财之实”。在清末预备立宪活动中产生了两个重要的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与《十九信条》。
《大清新刑律》的“暂行章程”:1.凡属意图谋害皇帝、颠覆政府、图利敌国以及杀伤尊亲属者死刑仍使用斩刑;2.凡毁弃他人尸首、毁弃尊亲属尸首、挖掘尊亲属坟墓者,最高可处死刑;
3.犯强盗罪者,得因其情节仍处死刑;4.无夫妇女犯和奸之罪及与之奸者,加重处罚;5.对尊亲属有犯,不得使用正当防卫之例。
领事裁判权:又称为“治外法权”。“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是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强迫中国与之订立的不平等条约中规定的一种司法特权。凡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国家,其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的管辖,依其本国法律裁判。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正式确立于1843年7月22日在香港公布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和随后的《虎门条约》。
三民主义: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明确提出了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为基本内容的三民主义。(自由、平等、博爱)是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立法思想。民族主义的基本内容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基本内容是“建立民国”;民生主义的基本内容是“平均地权”。
建国三时期说:孙中山的建国三时期说
如何建立宪政国家?
第一时期:军政时期(3年)——“军法之治”
第二时期:训政时期(6年)——“约法之治”
第三时期:宪政时期—————“宪法之治”
《六法全书》:国民党法学家习惯将国民党的法规分成宪法,民法,刑法,商法,诉讼法和法院组织法(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将其汇编在一起,成为《六法全书》,是国民党政府六种法律的汇编,也是其成文法的总称,它构成了国民党政府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六法体系:宪法,民商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
第五篇:司法考试资料《法律职业道德》常考考点
司法考试资料《法律职业道德》常考考点
考点一:法官的辞职和辞退
(一)辞职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
(二)辞退:司法考试
1、予以辞退的情形:(1)两年不称职(2)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另行安排的;(3)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4)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假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1年内累计超过30天的;(5)不履行法官义务,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2、对辞退处理不服的,30日内可申请复议和申诉。学度司法考试
考点二:法官的条件与任免
(一)法官的任职条件:学度教育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满23岁;拥护宪法;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品行;健康;具有相应的学历和专业知识及工作年限;没有受过刑事处罚或开除公职。学度司法考试
(二)法官的任免
1、人民法院的助理审判员由本院院长任免。
2.军事法院法官的任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另行规定。国家司法考试
3.法官不得兼任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行政机关、检察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务、不得兼任律师。
4.法官免除职务的情形:丧失国籍、调出本院、职务变动、不称职、健康原因、退休、辞、辞退、因违纪、违法犯罪。
5.法官任职回避: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氏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同时担任下列职务:(1)同一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法律教|育网;(2)同一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和审判员、助理审判员;(3)同一审判庭的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助理审判员;(4)上下相邻两级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学度司法考试
该考点属于历届司考的高频考点,需要引起相当关注。
考点三:法官的保障和退休
1、职业保障、工资保险福利保障、人身和财产保障 司法考试
2.、法官退休后享受国家规定的养老保险金和其他待遇。
考点四:法官的奖励和惩戒
(一)法官的奖励。学度司法考试
(二)法官的惩戒:对法官的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受撤职处分的,同时降低工资和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