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实施《广东计划生育条例》办法

时间:2019-05-13 23:10: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州市实施《广东计划生育条例》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州市实施《广东计划生育条例》办法》。

第一篇:广州市实施《广东计划生育条例》办法

广州市实施《广东计划生育条例》办法

广州市人民政府令

第3号

广州市实施《广东计划生育条例》办法

《广州市实施〈广东计划生育条例〉办法》业经2001年2月12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01年4月1日起施行。��

市长

林树森

二○○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广州市实施《广东计划生育条例》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根据《广东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省条例》),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常住户口或者现居住地在本市的公民,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计划生育工作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以下简称“三为主”)。��

持计划生育工作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与帮助群众勤劳致富相结合、与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辖区内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综合治理。��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人口计划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行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

各级人民政府的主要领导人是执行本地区人口计划的第一责任人。完成人口计划各项指标和计划生育“三为主”工作指标是考核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主要领导人政绩的一项重要依据。��

第五条 市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主管本市计划生育工作,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

区、县级市、镇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和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负责辖区内计划生育工作。��

文章由韩版牛仔裤收集

g

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职能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计划生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计划生育事业费的增长幅度高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

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本单位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所需的经费应当予以保证。

第二章 生育节制

第七条 夫妻双方均属农业人口,其中一方或者双方转为非农业人口的,按非农业人口的生育规定执行。已领取二孩生育证的,经区、县级市以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或者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证明已怀孕的,原发二孩生育证继续有效;尚未怀孕的,原发二孩生育证失效,由发证部门收回并注销。��

第八条 夫妻双方均属农业人口,其中一方或者双方是聘用干部、合同制职工,在聘用或者合同期间按非农业人口的生育规定执行。��

第九条 再婚夫妻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再安排生育:��

(一)再婚前双方各生育过一个子女,离婚时依法判决或者离婚协议确定子女随本人,因变更子女抚养关系造成新组合家庭无子女的。��

(二)再婚前一方已生育过两个以上子女的。��

(三)双方均属农业人口,再婚前各生育过一个子女,新组合家庭有子女的。��

第十条 再婚夫妻一方与前配偶所生子女未成年即死亡,另一方生育过一个子女,新组合家庭可以按人口计划及间隔期规定安排再生育一个子女。��

第十一条 港澳台居民、华侨、外国公民在本市有常住户口的配偶和归侨、侨眷的生育,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女方属华侨或者港澳台居民回本市定居,入境时已怀孕的,可以生育。��

(二)夫妻双方均属华侨或者港澳台居民,回本市定居未满六年的,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但间隔期应当在四周年以上。��

(三)归侨所生子女已在国外定居,国内无子女的,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

(四)本市常住户口公民与港澳台居民、华侨或者外国公民依法结婚后,仍定居本市,一方原有子女不在内地定居,另一方从未生育过的,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

(五)本市农业人口妇女与港澳台居民、华侨或者外国公民依法结婚后,仍定居本市,所生第一个子女是女孩的,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

文章由韩版牛仔裤收集

g

第十二条 本市常住户口公民到国外或者港澳台地区工作、旅游、探亲、留学期间生育的子女,回内地定居的,应当计算为家庭子女数。

第三章 节育措施

第十三条 符合生育规定已生育两个子女、女方年龄在四十周年以下的育龄夫妻一方应当在产后三至六个月内首厌扎措施。但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在产后一年内首厌扎措施:��

(一)第一个子女属病残,经批准生育第二个子女的。��

(二)第一胎为双(多)胞胎的。��

属前款第(二)项情况的,如育龄夫妻与女方常住户口所在地街、镇计划生育工作机构签订了不再生育合同书,且双方所在机关、团体、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同意担保的,也可以首选使用宫内节育器。��

第十四条 HTF第二个子女属计划外生育的育龄夫妻,一方应当落实结扎措施。��

育龄夫妻一方与第三者非法同居造成超计划生育的,无论其配偶是否已采取避孕节育措施,本人应当落实结扎措施。��

第十五条 HTF已生育一个子女、年龄在四十周岁以下的育龄妇女应当在产后三至六个月内首选使用宫内节育器。��

第十六条 HTF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育龄夫妻,在与女方常住户口所在地街、镇计划生育工作机构签订不再生育合同书后,可以首选使用宫内节育器:��

(一)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按规定又生育一个子女的。��

(二)生育一个子女后又依法收养一个子女的。��

(三)再婚夫妻,再婚前各生育过一个子女,离婚时依法判决或者离婚协议确定子女随本人,新组合家庭有两个子女的。��

第十七条 HTF女方已领取出国护照等待定居国(地区)入境签证的育龄夫妻,已生育一个子女的,可不使用宫内节育器,已生育两个子女的,可不采柔扎措施,但应当采取其他避孕节育措施。��

第十八条 HTF已婚育龄妇女因身体原因需要取出宫内节育器的,应当经街、镇以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或者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检查确认,并报街、镇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备案。��

育龄夫妻需要施行输卵(精)管吻合手术的,应当报经街、镇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审查后,由区、县级市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

文章由韩版牛仔裤收集

g

经检查确认或经批准施行前款两种手术的,手术费用按节育手术费用的支付办法支付。��

第十九条 HTF干部、职工(包括临时工,下同)接受节育手术者,经医生证明,分别给予以下假期:��

(一)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自手术之日起休息三日,手术后七日内不从事重体力劳动。��

(二)按规定取出宫内节育器的,休息二日。��

(三)输精管结扎的,休息十日;输卵管结扎的,休息三十日。��

(四)采用皮下埋植剂避孕的,自植入或者取出手术之日起休息三日。��

(五)怀孕两个月以下人工流产的,休息十五日;怀孕两个月以上四个月以下人工流产的,休息三十日;怀孕四个月以上引产的,休息四十五日。��

同时施行两种节育手术的,合并计算假期。如遇特殊情况需增加假期的,按医生出具的证明确定。��

第二十条 HTF育龄夫妻一方是农业人口,随配偶在城镇生活期间施行节育手术的,手术费用由非农业人口一方所在单位支付,无单位的,由当地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支付。��

干部、职工的配偶是农业人口,施行输卵管结扎术的,该干部、职工可以享受一日的看护假;施行人工流产术的,可以享受三日的看护假;施行引产术的,可以享受五日的看护假(上述看护假仅限享受一次)。看护假期间,工资照发,不影响原有福利待遇和全勤评奖。��

第二十一条 HTF育龄妇女有下列计划外怀孕的情况,落实节育措施时,不得享受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的假期,节育手术费用由本人支付:��

(一)违反规定擅自摘取宫内节育器或者接受输卵(精)管复通手术造成计划外怀孕的。�ァ�

(二)非法同居造成计划外怀孕的。��

(三)未按规定采取避孕节育措施导致第二次出现计划外怀孕的。��

第二十二条 HTF有下列情况的已婚育龄妇女,由常住户口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按本办法第二十三、二十四条规定定期组织孕情、环情检查:��

(一)使用宫内节育器避孕而未到绝经期的。��

文章由韩版牛仔裤收集

g

(二)因身体原因不宜使用宫内节育器、结扎输卵(精)管或者采用皮下埋植剂而采取其它方法避孕的。��

(三)产后、人工流产后或者引产后未落实节育措施的。��

(四)男(女)性绝育术后未满一年的。��

第二十三条 对农业人口、流动人口和居住在农村地区的非农业人口的已婚育龄妇女,实行一年四次的孕情、环情检查;对居住在城镇的非农业人口和采用皮下埋植剂避孕的已婚育龄妇女实行一年两次的孕情、环情检查。��

第二十四条 对在市辖区内居住,但居住地与常住户口所在地不一致的本市已婚育龄妇女(以下简称空挂户),实行一年四次的孕情、环情检查。所在机关、团体、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提供担保的,实行一年两次的孕情、环情检查。空挂户可以在常住户口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参加孕情、环情检查。组织检查的常住户口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街、镇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应当将检查结果通报对方。��

第二十五条 已婚育龄妇女属干部、职工的,参加规定的孕情、环情检查,享受公假。

第四章 优待与奖励

第二十六条 干部、职工实行晚婚、晚育的,由所在单位给予表扬和奖励;城镇失业人员、农民及其他人员实行晚婚、晚育的,由所在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二十七条 领取独生子女优待证(以下简称优待证)的独生子女父母,除享受《省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的优待外,还享受以下优待:��

(一)一次性发给不低于二百元的奖励金。��

(二)在房屋拆迁安置方面,独生子女按两个人的标准计算。��

(三)双方均属农业人口的,优先享受扶贫、救灾款物,其独生子女从发证之日起至十八周岁止按两个人的标准享受农村股份合作制分红及其他集体福利。��

第二十八条 HTF独生子女保健费和奖励金由夫妻双方所在单位各负担百分之五十。属下列特殊情况之一的,按所列规定解决:��

(一)一方是干部、职工,另一方是农业人口的,由干部、职工所在单位全部负担。��

(二)无工作单位的研究生由就读院校负担。��

(三)公派出国留学或者工作的,由原单位负担。��

(四)下岗人员仍与原单位保持劳动关系的,由原单位负担。��

文章由韩版牛仔裤收集

g

(五)个体工商户、城镇失业人员及其他人员由常住户口所在地区、县级市人民政府统筹解决。��

(六)夫妻离婚或者一方去世的,由抚养子女一方发放单位全部负担;双方同时去世的,由双方发放单位一次性发放剩余的独生子女保健费。��

(七)夫妻一方属港澳台居民、华侨、外国公民或者在港澳台地区、国外定居的,另一方和独生子女常住户口在本市的,由本市一方全部负担;独生子女常住户口不在本市的,本市一方只负担百分之五十。��

(八)夫妻一方在本市工作,另一方在外地工作的,本市一方只负担百分之五十。��

第二十九条 对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办理优待证,已经办理的,应当收回优待证:��

(一)生育两个以上子女,因故夭折只剩下一个的(子女为双胞胎、多胞胎的除外)。��

(二)再婚夫妻原各自生育过一个子女,新组合家庭有两个子女的。��

(三)其他不符合独生子女条件的。��

办理优待证后,经批准生育第二个子女的,从领取二孩生育证之日起终止优待。计划外生育的,从发现之日起终止优待。��

第三十条 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或者没有生育只收养一个子女的干部、职工,退休金加发百分之五。无子女的干部、职工,退休金按本人工资百分之百发给。依据其他规定已按工资百分之百发给退休金的,退休时由所在单位给予一次性奖励。��

符合前款生育情况的干部、职工,所在单位已实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其基本养老保险金按本市社会保险有关规定计发,退休时由所在单位给予一次性奖励。��

第一、二款所指一次性奖励的金额由干部、职工所在单位确定。��

第三十一条 连续三年完成年度人口计划各项指标和计划生育“三为主”工作指标的区、县级市党政主要领导、分管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发给不低于本人三个月基本工资的奖励金。��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连续三年计划生育工作达标的,除可以按《省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提缺励金外,并可以参照前款规定执行。��

对履行计划生育工作职责分工,考评结果为达标以上的有关部门及其主要领导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三十二条 经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核准发给计划生育工作者荣誉证书的人员,由所在单位一次性奖励一千元,退休时加发百分之五的退休金。依据其他规定已按工资百分之百发文章由韩版牛仔裤收集

g

给退休金的,以及所在单位已实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退休时由所在单位一次性发给三千元的奖励金。

第五章 组织管理

第三十三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实行法定代表人责任制,其法定代表人是本单位执行人口计划的第一责任人。��

第三十四条 各有关部门应当履行计划生育工作职责分工,共同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各有关部门履行计划生育工作职责分工的情况是考核其主要领导人政绩的一项重要依据。��

第三十五条 各有关部门在办理收养、入户、户口迁移、户口性质变更、暂住证、就业证、下岗证、失业证、干部职工调动以及流动人口的车辆驾驶执照、营业执照、入托入学等有关手续和证照时,应当查验申请者常住户口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街、镇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出具的计划生育证明。凡没有证明的,暂不予办理。��

第三十六条 区、县级市、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设立婚育学校,村、居委会设立婚育分校,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教育。干部、职工接受教育享受公假。��

各级党校、干校、团校和各中等以上院校应当开设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教育讲座。��

第三十七条 已婚育龄人员与所在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原单位应当在十五日内向其常住户口所在地街、镇计划生育工作机构移交计划生育档案。已婚育龄妇女在档案移交前已计划外怀孕并造成计划外生育的,由原单位负责。��

第三十八条 实行育龄夫妻凭生育证生育的管理制度。育龄夫妻生育前应当向女方常住户口所在地街、镇计划生育工作机构申请领取生育证。��

第三十九条 户籍迁入本市人员持有外地合法生育证的,迁入地街、镇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应当重新审查,对符合本市生育规定的,换发本地生育证。对不符合本市生育规定,迁入时尚未怀孕的,取消外地生育证;已经怀孕的,换发本地生育证。��

第四十条 医疗保健机构在为孕产妇办理产前检查、保胎治疗、收院待产或者接生手续时,应当查验其生育证。对于无生育证的孕产妇,应当及时将其情况通报当地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对于不符合生育规定的孕产妇,应当配合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及早落实补救措施。��

第四十一条 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应当配合所在街、镇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和村、居委会做好小区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第四十二条 房屋出租人应当配合所在街、镇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和村、居委会做好房屋承租人的计划生育工作。发现房屋承租人在租赁房屋期间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的,应当及时报告当地计划生育工作机构。��

文章由韩版牛仔裤收集

g

第四十三条 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及其雇工的计划生育由经营地、现居住地和常住户口所在地的街、镇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共同管理,经营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积极协助。��

第四十四条 城市房屋拆迁时,拆迁人应当自签订拆迁安置协议之日起三十日内,将被拆迁人名单和安置地点等有关材料报被拆迁人常住户口所在地街、镇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备案。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五条 符合规定生育第二个子女,但间隔期未满四周年的,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间隔期未满两周年的,征收三年的计划外生育费。��

(二)间隔期已满两周年未满三周年的,征收两年的计划外生育费。��

(三)间隔期已满三周年未满四周年的,征收一年的计划外生育费。��

生育第二胎是双(多)胞胎的,按前款规定,以胞数为倍数征收计划外生育费。��

第四十六条 非婚生育第一个子女的,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女方已达晚育年龄的,征收两年的计划外生育费。��

(二)女方已达法定婚龄而未达晚育年龄的,征收三至四年计划外生育费。��

(三)女方未达法定婚龄的,征收五年的计划外生育费。��

非婚生育第一胎是双(多)胞台的,按前款规定,以胞数为倍数征收计划外生育费。��

第四十七条 符合有关生育规定,但未领取生育证生育的,由女方常住户口所在地(如女方常住户口不在本市,系随夫生活的,则由男方常住户口所在地)区、县级市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处以一百元的罚款。��

第四十八条 计划外生育人员不得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的一切待遇,其生育费用自理。��

第四十九条 区、县级市、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未完成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其主要领导人当年不得评先、评奖;连续两年未完成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应当追究其主要领导人的领导责任,并给予行政处分。��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第一年考核不达标的,不得参加当年的先进集体评比和提绕划生育奖励金,其法定代表人当年不得评先、评奖。连续两年不达标的,对严重失职的法定代表人,还应当给予行政处分。��

文章由韩版牛仔裤收集

g

各有关部门履行计划生育工作职责分工第一年考核不达标的,给予警告;连续两年不达标的,该单位及其主要领导人不得评先、评奖,对严重失职的主要领导人应当追究其领导责任,并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条 医疗保健机构违反本办法第四十条规定的,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一条 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

(一)对符合《省条例》生育规定,按规定程序申请生育证的育龄夫妻,以各种不正当的理由拒发生育证的;��

(二)在办理计划生育证明时违反规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

第五十二条 当事人对征收计划外生育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征收决定书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作出征收决定机关所在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复议决定。��

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决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不作出复议决定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或者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以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机关的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复议,也可以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三个月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五十三条 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复议或者起诉,又不执行征收或者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征收或者行政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自决定生效之日起,按计划外生育费每日千分之五或者按罚款数额每日百分之三加收滞纳金,并可以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

第七章 附 则

第五十四条 本办法所称间隔期是指第一个子女与第二个(胎)子女的出生时间间隔。��

第五十五条 本办法自二○○一年四月一日起施行。本市过去有关计划生育的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文章由韩版牛仔裤收集

g

第二篇:广州市实施《广东计划生育条例》办法

广州市实施《广东计划生育条例》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根据《广东计划生 育条例》(以下简称《省条例》),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常住户口或者现 居住地在本市的公民,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计划生育工作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以下简 称“三为主”)。持计划生育工作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与帮助群众勤劳致富相结 合、与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辖区内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组织、协调有关 部门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综合治理。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人口计划纳入本 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行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各级人民 政府的主要领导人是执行本地区人口计划的第一责任人。完成人口计划各项指标 和计划生育“三为主”工作指标是考核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主要领导人政绩的一项

重要依据。

第五条市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主管本市计划生育工作,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区、县级市、镇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和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负责辖区内计划生育 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职能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计划生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计划生育事业 费的增长幅度高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 本单位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所需的经费应当予以保证。

第二章 生育节制

第七条夫妻双方均属农业人口,其中一方或者双方转为非农业人口的,按非 农业人口的生育规定执行。已领取二孩生育证的,经区、县级市以上计划生育技 术服务机构或者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证明已怀孕的,原发二孩生育证继续有效; 尚未怀孕的,原发二孩生育证失效,由发证部门收回并注销。

第八条夫妻双方均属农业人口,其中一方或者双方是聘用干部、合同制职工,在聘用或者合同期间按非农业人口的生育规定执行。

第九条再婚夫妻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再安排生育:

(一)再婚前双方各生育过一个子女,离婚时依法判决或者离婚协议确定子 女随本人,因变更子女抚养关系造成新组合家庭无子女的。

(二)再婚前一方已生育过两个以上子女的。

(三)双方均属农业人口,再婚前各生育过一个子女,新组合家庭有子女的。

第十条再婚夫妻一方与前配偶所生子女未成年即死亡,另一方生育过一个 子女,新组合家庭可以按人口计划及间隔期规定安排再生育一个子女。第十一 条港澳台居民、华侨、外国公民在本市有常住户口的配偶和归侨、侨眷的生育,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女方属华侨或者港澳台居民回本市定居,入境时已怀孕的,可以生育。

(二)夫妻双方均属华侨或者港澳台居民,回本市定居未满六年的,可以 生育第二个子女,但间隔期应当在四周年以上。

(三)归侨所生子女已在国外定居,国内无子女的,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

(四)本市常住户口公民与港澳台居民、华侨或者外国公民依法结婚后,仍 定居本市,一方原有子女不在内地定居,另一方从未生育过的,可以再生育一个 子女。

(五)本市农业人口妇女与港澳台居民华侨或者外国公民依法结婚后,仍定 居本市,所生第一个子女是女孩的,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

第十二条本市常住户口公民到国外或者港澳台地区工作、旅游、探亲、留学 期间生育的子女,回内地定居的,应当计算为家庭子女数。

第三章 节育措施

第十三条符合生育规定已生育两个子女、女方年龄在四十周年以下的育龄夫 妻一方应当在产后三至六个月内首厌扎措施。但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在产后 一年内首厌扎措施:

(一)第一个子女属病残,经批准生育第二个子女的。

(二)第一胎为双(多)胞胎的。

属前款第(二)项情况的,如育龄夫妻与女方常住户口所在地街、镇计划生 育工作机构签订了不再生育合同书,且双方所在机关、团体、国有企业、事业单 位同意担保的,也可以首选使用宫内节育器。

第十四条 HTF第二个子女属计划外生育的育龄夫妻,一方应当落实结扎措施。

育龄夫妻一方与第三者非法同居造成超计划生育的,无论其配偶是否已采取避孕 节育措施,本人应当落实结扎措施。

第十五条 HTF已生育一个子女、年龄在四十周岁以下的育龄妇女应当在产后

三至六个月内首选使用宫内节育器。

第十六条 HTF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育龄夫妻,在与女方常住户口所在地街、镇计划生育工作机构签订不再生育合同书后,可以首选使用宫内节育器:

(一)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按规定又生育一个子女的。

(二)生育一个子女后又依法收养一个子女的。

(三)再婚夫妻,再婚前各生育过一个子女,离婚时依法判决或者离婚协议 确定子女随本人,新组合家庭有两个子女的。

第十七条 HTF女方已领取出国护照等待定居国(地区)入境签证的育龄夫妻,已生育一个子女的,可不使用宫内节育器,已生育两个子女的,可不采柔扎措施,但应当采取其他避孕节育措施。

第十八条 HTF已婚育龄妇女因身体原因需要取出宫内节育器的,应当经街、镇以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或者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检查确认,并报街、镇计 划生育工作机构备案。育龄夫妻需要施行输卵(精)管吻合手术的,应当报经街、镇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审查后,由区、县级市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经检查确认 或经批准施行前款两种手术的,手术费用按节育手术费用的支付办法支付。

第十九条 HTF干部、职工(包括临时工,下同)接受节育手术者,经医生证

明,分别给予以下假期:

(一)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自手术之日起休息三日,手术后七日内不从事重 体力劳动。

(二)按规定取出宫内节育器的,休息二日。

(三)输精管结扎的,休息十日;输卵管结扎的,休息三十日。

(四)采用皮下埋植剂避孕的,自植入或者取出手术之日起休息三日。

(五)怀孕两个月以下人工流产的,休息十五日;怀孕两个月以上四个月以下人 工流产的,休息三十日;怀孕四个月以上引产的,休息四十五日。

同时施行两种节育手术的,合并计算假期。如遇特殊情况需增加假期的,按 医生出具的证明确定。

第二十条 HTF育龄夫妻一方是农业人口,随配偶在城镇生活期间施行节育手

术的,手术费用由非农业人口一方所在单位支付,无单位的,由当地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支付。干部、职工的配偶是农业人口,施行输卵管结扎术的,该干部、职工可以享受一日的看护假;施行人工流产术的,可以享受三日的看护假;施行 引产术的,可以享受五日的看护假(上述看护假仅限享受一次)。看护假期间,工资照发,不影响原有福利待遇和全勤评奖。

第二十一条 HTF育龄妇女有下列计划外怀孕的情况,落实节育措施时,不得

享受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的假期,节育手术费用由本人支付:

(一)违反规定擅自摘取宫内节育器或者接受输卵(精)管复通手术造成计 划外怀孕的。

(二)非法同居造成计划外怀孕的。

(三)未按规定采取避孕节育 措施导致第二次出现计划外怀孕的。

第二十二条 HTF有下列情况的已婚育龄妇女,由常住户口所在地或者现居住

地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按本办法第二十三、二十四条规定定期组织孕情、环情检查 :

(一)使用宫内节育器避孕而未到绝经期的。

(二)因身体原因不宜使用宫内节育器、结扎输卵(精)管或者采用皮下埋 植剂而采取其它方法避孕的。

(三)产后、人工流产后或者引产后未落实节育措施的。

(四)男(女)性绝育术后未满一年的。

第二十三条对农业人口、流动人口和居住在农村地区的非农业人口的已婚育 龄妇女,实行一年四次的孕情、环情检查;对居住在城镇的非农业人口和采用皮 下埋植剂避孕的已婚育龄妇女实行一年两次的孕情、环情检查。

第二十四条对在市辖区内居住,但居住地与常住户口所在地不一致的本市 已婚育龄妇女(以下简称空挂户),实行一年四次的孕情、环情检查。所在机关、团体、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提供担保的,实行一年两次的孕情、环情检查。空挂 户可以在常住户口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参加孕情、环情检查。组织检查的常住户 口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街、镇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应当将检查结果通报对方。

第二十五条已婚育龄妇女属干部、职工的,参加规定的孕情、环情检查,享受公假。

第四章 优待与奖励

第二十六条干部、职工实行晚婚、晚育的,由所在单位给予表扬和奖励;城 镇失业人员、农民及其他人员实行晚婚、晚育的,由所在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 府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二十七条领取独生子女优待证(以下简称优待证)的独生子女父母,除享 受《省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的优待外,还享受以下优待:

(一)一次性发给不低于二百元的奖励金。

(二)在房屋拆迁安置方面,独生子女按两个人的标准计算。

(三)双方均属农业人口的,优先享受扶贫、救灾款物,其独生子女从发证 之日起至十八周岁止按两个人的标准享受农村股份合作制分红及其他集体福利。

第二十八条 HTF独生子女保健费和奖励金由夫妻双方所在单位各负担百分

之五十。属下列特殊情况之一的,按所列规定解决:

(一)一方是干部、职工,另一方是农业人口的,由干部、职工所在单位全 部负担。

(二)无工作单位的研究生由就读院校负担。

(三)公派出国留学或者工作的,由原单位负担。

(四)下岗人员仍与原单位保持劳动关系的,由原单位负担。

(五)个体工商户、城镇失业人员及其他人员由常住户口所在地区、县级市 人民政府统筹解决。

(六)夫妻离婚或者一方去世的,由抚养子女一方发放单位全部负担;双方 同时去世的,由双方发放单位一次性发放剩余的独生子女保健费。

(七)夫妻一方属港澳台居民、华侨、外国公民或者在港澳台地区、国外定 居的,另一方和独生子女常住户口在本市的,由本市一方全部负担;独生子女常 住户口不在本市的,本市一方只负担百分之五十。

(八)夫妻一方在本市工作,另一方在外地工作的,本市一方只负担百分之 五十。

第二十九条对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办理优待证,已经办理的,应当收回 优待证:

(一)生育两个以上子女,因故夭折只剩下一个的(子女为双胞胎、多胞胎 的除外)。

(二)再婚夫妻原各自生育过一个子女,新组合家庭有两个子女的。

(三)其他不符合独生子女条件的。

办理优待证后,经批准生育第二个子女的,从领取二孩生育证之日起终止优 待。计划外生育的,从发现之日起终止优待。

第三十条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或者没有生育只收养一个子女的干部、职工,退休金加发百分之五。无子女的干部、职工,退休金按本人工资百分之百发给。依据其他规定已按工资百分之百发给退休金的,退休时由所在单位给予一次性奖 励。符合前款生育情况的干部、职工,所在单位已实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其基本养老保险金按本市社会保险有关规定计发,退休时由所在单位给予一次性 奖励。第一、二款所指一次性奖励的金额由干部、职工所在单位确定。

第三十一条连续三年完成人口计划各项指标和计划生育“三为主”工作 指标的区、县级市党政主要领导、分管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的 领导,发给不低于本人三个月基本工资的奖励金。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 位连续三年计划生育工作达标的,除可以按《省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提缺励金 外,并可以参照前款规定执行。对履行计划生育工作职责分工,考评结果为达 标以上的有关部门及其主要领导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三十二条经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核准发给计划生育工作者荣誉证书的人员,由所在单位一次性奖励一千元,退休时加发百分之五的退休金。依据其他规定已 按工资百分之百发给退休金的,以及所在单位已实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退休 时由所在单位一次性发给三千元的奖励金。

第五章 组织管理

第三十三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实行法定 代表人责任制,其法定代表人是本单位执行人口计划的第一责任人。

第三十四条各有关部门应当履行计划生育工作职责分工,共同做好计划生 育工作。各有关部门履行计划生育工作职责分工的情况是考核其主要领导人政绩 的一项重要依据。

第三十五条各有关部门在办理收养、入户、户口迁移、户口性质变更、暂 住证、就业证、下岗证、失业证、干部职工调动以及流动人口的车辆驾驶执照、营业执照、入托入学等有关手续和证照时,应当查验申请者常住户口所在地或者 现居住地街、镇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出具的计划生育证明。凡没有证明的,暂不予 办理。

第三十六条区、县级市、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设立婚育学校,村、居委会设立婚育分校,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教育。干部、职工接受 教育享受公假。各级党校、干校、团校和各中等以上院校应当开设人口与计划 生育基础知识教育讲座。

第三十七条已婚育龄人员与所在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原单位应当在十五 日内向其常住户口所在地街、镇计划生育工作机构移交计划生育档案。已婚育龄 妇女在档案移交前已计划外怀孕并造成计划外生育的,由原单位负责。

第三十八条实行育龄夫妻凭生育证生育的管理制度。育龄夫妻生育前应当 向女方常住户口所在地街、镇计划生育工作机构申请领取生育证。

第三十九条户籍迁入本市人员持有外地合法生育证的,迁入地街、镇计划 生育工作机构应当重新审查,对符合本市生育规定的,换发本地生育证。对不符 合本市生育规定,迁入时尚未怀孕的,取消外地生育证;已经怀孕的,换发本地 生育证。

第四十条医疗保健机构在为孕产妇办理产前检查、保胎治疗、收院待产或 者接生手续时,应当查验其生育证。对于无生育证的孕产妇,应当及时将其情况 通报当地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对于不符合生育规定的孕产妇,应当配合计划生育 工作机构及早落实补救措施。

第四十一条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应当配合所在街、镇计划生育工作机 构和村、居委会做好小区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第四十二条房屋出租人应当配合所在街、镇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和村、居委 会做好房屋承租人的计划生育工作。发现房屋承租人在租赁房屋期间违反计划生 育规定的,应当及时报告当地计划生育工作机构。

第四十三条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及其雇工的计划生育由经营地、现居 住地和常住户口所在地的街、镇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共同管理,经营地工商行政管 理部门和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积极协助。

第四十四条城市房屋拆迁时,拆迁人应当自签订拆迁安置协议之日起三十 日内,将被拆迁人名单和安置地点等有关材料报被拆迁人常住户口所在地街、镇 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备案。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五条符合规定生育第二个子女,但间隔期未满四周年的,按下列规定 处理:

(一)间隔期未满两周年的,征收三年的计划外生育费。

(二)间隔期已满两周年未满三周年的,征收两年的计划外生育费。

(三)间隔期已满三周年未满四周年的,征收一年的计划外生育费。

生育第二胎是双(多)胞胎的,按前款规定,以胞数为倍数征收计划外生育 费。

第四十六条非婚生育第一个子女的,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女方已达晚育年龄的,征收两年的计划外生育费。

(二)女方已达法定婚龄而未达晚育年龄的,征收三至四年计划外生育费。

(三)女方未达法定婚龄的,征收五年的计划外生育费。

非婚生育第一胎是双(多)胞台的,按前款规定,以胞数为倍数征收计划外 生育费。

第四十七条符合有关生育规定,但未领取生育证生育的,由女方常住户口所 在地(如女方常住户口不在本市,系随夫生活的,则由男方常住户口所在地)区、县级市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处以一百元的罚款。

第四十八条计划外生育人员不得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的一切待遇,其生育费 用自理。

第四十九条区、县级市、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未完成人口与计划 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其主要领导人当年不得评先、评奖;连续两年未完成人 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应当追究其主要领导人的领导责任,并给予行 政处分。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第一年考核不达标的,不得参 加当年的先进集体评比和提绕划生育奖励金,其法定代表人当年不得评先、评奖。连续两年不达标的,对严重失职的法定代表人,还应当给予行政处分。各有关 部门履行计划生育工作职责分工第一年考核不达标的,给予警告;连续两年不达 标的,该单位及其主要领导人不得评先、评奖,对严重失职的主要领导人应当追 究其领导责任,并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条医疗保健机构违反本办法第四十条规定的,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 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一条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 :

(一)对符合《省条例》生育规定,按规定程序申请生育证的育龄夫妻,以 各种不正当的理由拒发生育证的;

(二)在办理计划生育证明时违反规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

第五十二条当事人对征收计划外生育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征收决定书 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作出征收决定机关所在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复 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复议决定。

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 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决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不作出复议决定的,当事人可以 自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或者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 讼。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以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机关的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复议,也 可以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三个月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五十三条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复议或者起诉,又不执行征收或者 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征收或者行政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自决定生效之日起,按 计划外生育费每日千分之五或者按罚款数额每日百分之三加收滞纳金,并可以申 请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

第七章 附 则

第五十四条本办法所称间隔期是指第一个子女与第二个(胎)子女的出生时 间间隔。

第五十五条本办法自二○○一年四月一日起施行。本市过去有关计划生育的 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三篇:广州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

广州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

广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07年12月7日表决通过的《广州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业经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2008年3月27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二○○八年四月八日

广州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

第一条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统称单位)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阻挠和限制。

第三条 未建立工会组织的单位,其职工可以向单位所在地的街道或者镇总工会申请加入工会组织。

第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下列方式或者手段,阻挠上级工会帮助、指导职工组建工会:

(一)拒绝为上级工会派员到本单位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场所;

(二)编造虚假情况误导职工或者以不续签劳动合同、变更或者解除劳动合同、降低工资福利待遇等威胁职工;

(三)阻挠上级工会帮助、指导职工组建工会的其他方式、手段。

第五条 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召开与同级工会的联系会议,向同级工会通报政府的重要工作部署和与工会工作有关的行政措施,研究解决工会反映的职工的意见和要求。

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商工作制度,规范相关的各项工作。

第六条 单位职工代表大会中的一线职工代表人数一般不得少于职工代表总数的百分之五十。

职工代表大会应当有全体职工代表三分之二以上参加、职工大会应当有全体职工三分之二以上参加方可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进行选举和作出决议、决定,应当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经全体职工代表或者全体职工过半数通过。

第七条 单位及其部门的经营管理负责人不兼任工会主席、副主席。

第八条 职工二百人以上的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工会,应当配备工会专职工作人员。职工不足二百人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工会工作人员。

企业工会专职工作人员一般按不低于企业职工人数的千分之三配备,具体人数由上级工会、企业工会与企业协商确定。

街道、镇的总工会可以配备一定数量的工会专职工作人员。

第九条 基层工会委员会任期届满前一个月内应当完成换届选举。因特殊情况需要提前或者延期换届选举的,须报上级工会批准。延期换届选举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半年。

工会委员会成员、经费审查委员会成员缺位时应当自缺位之日起三个月内补选。

第十条 企业改制、转制的,企业工会应当自企业改制、转制完成之日起三个月内选举产生新的工会委员会。

第十一条 工会有权就职工劳动权益等事项,代表职工与单位进行集体协商。单位收到工会书面提出的集体协商要求的,应当自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与工会进行协商。

第十二条 工会对单位侵犯职工民主管理权利和民主监督权利的行为,应当要求单位纠正。单位不予纠正的,工会应当提请市或者区、县级市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作出处理。

第十三条 工会对单位裁减人员实施监督。单位违法裁减人员的,工会应当要求单位改正。单位不予改正的,工会应当提请单位的主管部门或者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处理。

第十四条 企业工会应当建立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并在生产班组中设立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依法对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实施监督。

第十五条 工会对单位执行法定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险、福利以及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等规定实施监督。单位违反规定的,工会应当要求单位改正。单位不予改正的,工会应当提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查处。

第十六条 工会有权就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向有关单位、知情人调查,有权查阅、复制与侵犯职工合法权益问题有关的资料,有关单位及相关人员应当予以协助。

第十七条 职工与单位发生劳动纠纷时,工会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代表职工向单位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并对职工的合理要求提出解决的意见、建议;

(二)依法参加劳动争议调解;

(三)支持和帮助职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者提起诉讼。

第十八条 职工在其合法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向单位工会反映,要求处理。单位工会应当自收到职工要求之日起五日内与单位交涉。单位工会认为单位侵害职工合法劳动权益的,应当要求单位采取措施予以改正。

单位工会不作处理的,职工可以向单位工会的上级工会反映。上级工会认为单位侵害职工合法劳动权益的,应当责成职工所在单位工会依法履行职责或者自行受理。

第十九条 单位应当于每月十五日前,按照本单位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向本单位工会拨缴工会经费。

第二十条 单位逾期未缴或少缴工会经费的,应当及时补缴,并交纳所欠缴金额每日千分之五的滞纳金。对未缴或者少缴工会经费的单位,单位工会应当及时催缴。

单位无正当理由拖延或者拒不拨缴工会经费的,单位工会或者上级工会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拒不执行支付令的,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一条 破产企业在清算、处理破产财产时,企业工会或者上级工会可以对其欠缴的工会经费提出清偿要求。

第二十二条 单位单方面解除工会主席、副主席劳动合同的,应当事先征求单位工会的上一级工会的意见,上一级工会认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合同,要求重新研究处理时,单位应当进行研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书面答复上一级工会。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四条 规定,阻挠上级工会帮助、指导职工组建工会的,或者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 规定,未征求单位工会的上一级工会的意见或者未将处理结果书面答复上一级工会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职工因依法组织、参加工会而被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并补发被解除劳动合同期间应得的报酬;职工本人不愿意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单位给予职工本人上年年收入二倍的赔偿,并依法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第二十五条 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四条、第十三条、第十五条、第二十二条 规定,单位工会或者上级工会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单位工会或者上级工会的报告之日起六十日内完成调查;对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完成调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作出处理。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1995年6月8日起施行的《广州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若干规定》同时废止。

第四篇:广州市实施工会法办法(080416)

《广州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

第一条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统称单位)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阻挠和限制。

第三条 未建立工会组织的单位,其职工可以向单位所在地的街道或者镇总工会申请加入工会组织。

第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下列方式或者手段,阻挠上级工会帮助、指导职工组建工会:

(一)拒绝为上级工会派员到本单位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场所;

(二)编造虚假情况误导职工或者以不续签劳动合同、变更或者解除劳动合同、降低工资福利待遇等威胁职工;

(三)阻挠上级工会帮助、指导职工组建工会的其他方式、手段。

第五条 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召开与同级工会的联系会议,向同级工会通报政府的重要工作部署和与工会工作有关的行政措施,研究解决工会反映的职工的意见和要求。

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商工作制度,规范相关的各项工作。

第六条 单位职工代表大会中的一线职工代表人数一般不得少于职工代表总数的百分之五十。

职工代表大会应当有全体职工代表三分之二以上参加、职工大会应当有全体职工三分之二以上参加方可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进行选举和作出决议、决定,应当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经全体职工代表或者全体职工过半数通过。

第七条 单位及其部门的经营管理负责人不兼任工会主席、副主席。

第八条 职工二百人以上的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工会,应当配备工会专职工作人员。职工不足二百人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工会工作人员。

企业工会专职工作人员一般按不低于企业职工人数的千分之三配备,具体人数由上级工会、企业工会与企业协商确定。

街道、镇的总工会可以配备一定数量的工会专职工作人员。

第九条 基层工会委员会任期届满前一个月内应当完成换届选举。因特殊情况需要提前或者延期换届选举的,须报上级工会批准。延期换届选举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半年。

工会委员会成员、经费审查委员会成员缺位时应当自缺位之日起三个月内补选。

第十条 企业改制、转制的,企业工会应当自企业改制、转制完成之日起三个月内选举产生新的工会委员会。

第十一条 工会有权就职工劳动权益等事项,代表职工与单位进行集体协商。单位收到工会书面提出的集体协商要求的,应当自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与工会进行协商。

第十二条 工会对单位侵犯职工民主管理权利和民主监督权利的行为,应当要求单位纠正。单位不予纠正的,工会应当提请市或者区、县级市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作出处理。

第十三条 工会对单位裁减人员实施监督。单位违法裁减人员的,工会应当要求单位改正。单位不予改正的,工会应当提请单位的主管部门或者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处理。

第十四条 企业工会应当建立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并在生产班组中设立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依法对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实施监督。

第十五条 工会对单位执行法定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险、福利以及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等规定实施监督。单位违反规定的,工会应当要求单位改正。单位不予改正的,工会应当提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查处。

第十六条 工会有权就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向有关单位、知情人调查,有权查阅、复制与侵犯职工合法权益问题有关的资料,有关单位及相关人员应当予以协助。

第十七条 职工与单位发生劳动纠纷时,工会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代表职工向单位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并对职工的合理要求提出解决的意见、建议;

(二)依法参加劳动争议调解;

(三)支持和帮助职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者提起诉讼。

第十八条 职工在其合法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向单位工会反映,要求处理。单位工会应当自收到职工要求之日起五日内与单位交涉。单位工会认为单位侵害职工合法劳动权益的,应当要求单位采取措施予以改正。

单位工会不作处理的,职工可以向单位工会的上级工会反映。上级工会认为单位侵害职工合法劳动权益的,应当责成职工所在单位工会依法履行职责或者自行受理。

第十九条 单位应当于每月十五日前,按照本单位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向本单位工会拨缴工会经费。

第二十条 单位逾期未缴或少缴工会经费的,应当及时补缴,并交纳所欠缴金额每日千分之五的滞纳金。对未缴或者少缴工会经费的单位,单位工会应当及时催缴。

单位无正当理由拖延或者拒不拨缴工会经费的,单位工会或者上级工会可以向当地 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拒不执行支付令的,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一条 破产企业在清算、处理破产财产时,企业工会或者上级工会可以对其欠缴的工会经费提出清偿要求。

第二十二条 单位单方面解除工会主席、副主席劳动合同的,应当事先征求单位工会的上一级工会的意见,上一级工会认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合同,要求重新研究处理时,单位应当进行研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书面答复上一级工会。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四条规定,阻挠上级工会帮助、指导职工组建工会的,或者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未征求单位工会的上一级工会的意见或者未将处理结果书面答复上一级工会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职工因依法组织、参加工会而被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并补发被解除劳动合同期间应得的报酬;职工本人不愿意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单位给予职工本人上年年收入二倍的赔偿,并依法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第二十五条 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四条、第十三条、第十五条、第二十二条规定,单位工会或者上级工会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单位工会或者上级工会的报告之日起六十日内完成调查;对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完成调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作出处理。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1995年6月8日起施行的《广州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若干规定》同时废止。

第五篇:广东实施消防法办法

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

(1999年11月27日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1999年12月22日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6号公布施行)

第一条

为了加强消防工作,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下简称《消防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他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法定代表人是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消防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分管消防安全工作的负责人是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消防安全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消防安全职责:

(一)执行国家有关消防法律、法规,制定和组织实施消防发展规划,建立、落实、完善本行政区域内的防火安全责任制;

(二)组织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三)按国家规定的标准配备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队(站)的装备;

(四)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检查,及时解决消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五)组织扑救特大火灾。

第五条

消防安全责任人职责:

(一)贯彻执行本办法及其他有关消防的法律、法规;

(二)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消防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

(三)组织制定和落实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四)组织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五)组织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六)改善消防安全条件,完善消防设施;

(七)发生火灾时,及时组织扑救;

(八)协助调查火灾原因。

第六条

各级公安机关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县级以上公安消防机构负责实施。

铁路、交通、民航系统的消防监督管理,由其主管部门设立的公安消防机构和当地公安消防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分工负责。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各单位和公民都应当积极组织或者参与消防活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单位,应当无偿开展社会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消防业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保证城镇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建设同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

城镇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公安消防队的装备购置,应当列入当地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城镇公共消防设施维修所需的经费,在城市建设维护费中列支。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消防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规定,制定城镇消防规划,将其纳入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并组织有关主管部门实施。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规划新建、扩建和改建城镇,包括各类开发区、保税区、工业区、科技园区、商贸区、居民区、大型物资集散地等,应当依照城市规划和消防法律、法 规、技术标准的规定,组织城市规划、消防等有关部门对城镇消防安全布局、消防队(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以及消防装备等建设进行合理规划,并制定具体建设方案,与其他市政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同步发展。

第十一条

城镇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不足或者不适应实际需要的,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及时提请当地人民政府组织城建、公用、供水、电讯以及其他主管部门增建、改建、配置或者进行技术改造,并负责维修和管理,当地公安消防机构负责验收和检查。

第十二条

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和外资企业,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律、法规,执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接受所在地公安消防机构的监督。

第十三条

多个单位合用或者承包、租赁、转租厂房、库房、商场、宾馆、酒店、办公楼等场所,应当建立以产权单位为首、各使用单位或者承包、承租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参 加的消防安全协调组织,负责日常消防管理;产权单位应当与使用单位或者承包、承租单位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明确双方的消防安全责任。

物业管理单位应当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并按物业管理委托合同的约定,督促、指导业主或者用户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第十四条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由施工单位负责,建设单位协助。施工单位必须保证消防通道畅通,配备相应种类、数量的消防器材,铺设临时消防供水管道,设置临时消火栓,保证消防水源。

第十五条

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制定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单位应当把消防安全知识纳入职工教育培训内容。下列人员必须接受消防安全培训,并取得省公安消防机构统一制发的消防安全培训合格证:

(一)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专职、义务消防队员;

(三)消防工程施工、维修保养、监理、自动消防系统操作的人员;

(四)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生产、储存、运输、销售、装卸的管理人员;

(五)消防产品的检验维修人员。

第十六条

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内部装修和用途变更的建筑工程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并按有关规定报公安消防机构审核和进行消防验收。

涉及城镇建设规划的铁路、交通、民航系统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内部装修和用途变更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消防设计和工程竣工,应当报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审核和进行消防验收。

第十七条

人员密集的生产车间、员工集体宿舍、公众集聚场所不得安装防盗网,但符合紧急疏散要求、不影响灭火救援的除外。

第十八条

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或者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单位、个人,应当按规定到公安消防机构办理审核手续。变更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或者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危险物 品种类、数量、地点、方法的,应当重新办理审核手续。

第十九条

生产、维修、销售消防产品和防火建筑材料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省公安消防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负责消防产品和防火建筑材料的质量监督管理。

生产消防新产品,尚无国家、行业标准的,必须制定企业标准,经省公安消防机构审核后,报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使用或者销售外省生产和进口的消防产品,有关单位应当将该产品的国家产品质量认证、生产许可证或者按照产品质量法确定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证明等有关资料送省公安消防机构备案。公安消防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合法的外地产品进入本地市场。

第二十条

开发区、保税区、工业区、科技园区、商贸区,企业事业单位比较集中、距离当地公安消防队较远的地区,以及有条件的乡、镇,可以根据需要建立专职消防队。

专职消防队可以由一个单位设立,也可以由几个单位联合设立。专职消防队所需经费由组建单位自行解决,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支持和协助。专职消防队的设立或者撤销,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经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同意,报省公安消防机构批准。

第二十一条

因灭火救援受伤、致残或者死亡的人员,事故发生地和伤亡人员工作生活所在地的人民政府、所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医疗、优抚或者安置。

第二十二条

发生火灾,任何单位和成年公民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公安消防机构应当迅速赶赴火场,组织灭火救援,调查、认定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事故责任。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清理或者变动火灾现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干涉、阻挠公安消防机构调查火灾原因。

第二十三条

经公安消防机构核准,火灾责任单位负责补偿下列费用:

(一)外单位的专职、义务消防队因扑救火灾所损耗的燃料、灭火剂和损坏的器材装备费用;

(二)火灾原因的技术鉴定或者专家论证所需费用;

(三)在紧急情况下为避免更大损失而拆除毗邻火场的建(构)筑物的补偿费用。专职、义务消防队扑救居民火灾所消耗的费用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参加保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民住宅发生火灾时,消耗本条第一款所列的各项费用,按国家有关规定从保险公司偿付的施救费中予以补偿。

第二十四条

影剧院、歌舞厅、大型商场、宾馆、酒店及其他公共场所和重要企业、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危险品运输车辆,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火灾保险和公众责任保险。

第二十五条

公安消防机构的工作人员在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出示证件,可以进入厂房、车间、仓库等生产经营场所以及其他需要进入的场所;火灾发生后进行调查时,可以查阅、复制有关的发票、帐册、凭证、文件、业务函电和收集其他证明资料,对有关人员进行询问。

第二十六条

违反《消防法》第四十条第一款第一、第二项、第四十二条规定处以罚款的,罚款额为工程概算的1.5%;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罚款额为2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第二十七条

违反《消防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处以罚款的,罚款额为

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罚款额为2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第二十八条

违反《消防法》第四十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十三条第二款、第三款、第四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处以罚款的,罚款额为1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罚款额为2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第二十九条

违反《消防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处以罚款的,对个人罚款额为2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额为1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

第三十条

违反《消防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处以罚款的,罚款额为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第三十一条

违反《消防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处以罚款的,罚款额为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罚款额为2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第三十二条

违反《消防法》第五十条规定处以罚款的,对个人罚款额为2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额为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第三十三条

依照本办法实施的行政处罚,由公安消防机构裁决。

第三十四条

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较大的供水、供气、供电等企业,重要的基建工程、交通、邮电通信枢纽,公安消防机构责令停产停业必须报当地人民政府,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在七天内作出决定,由公安消防机构执行。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广州市实施《广东计划生育条例》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州市实施《广东计划生育条例》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广州市计划生育管理条例

    广州市计划生育管理条例: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条 违反规定条件生育子女的,应当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 第五十一条 违反规定条件生育子女的,按照生育子女行为发生时的标准征收......

    福州市实施《福建省计划生育条例》办法

    福州市实施《福建省计划生育条例》办法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为了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

    广东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

    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 2011-07-26 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公 告 (第40号) 《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已由......

    6、广州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20080501施行)

    广州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 广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4号广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07年12月7日表决通过的《广......

    实施计划生育

    本文由小编辑为你提供,你也可以查看更多相关文章,来源于www.xiexiebang.com,版权所有,希望对你有帮助更多范文为你展现。欢迎观看本文, 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确保 工地计划生育责任......

    广东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修订综合说明

    附件3 关于《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 水法〉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的说明 省人大于1991年颁布《广东省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原《办法》”),并于2002年出台《广东省水资源......

    2011年广东广州市中考日程安排

    因材施教 知任善育 2011年广东广州市中考日程安排 4月~6月 ●2011年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网上咨询会 http://www.xiexiebang.com/ 开放时间:5月15日~6月4日(网上招生咨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划生育办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划生育办法 (1991年8月15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第129次常务委员会议通过,1992年4月7日公布自1992年7月1日施行。)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