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财务收支情况审计范本
财务收支情况审计范本
一、基本情况
市水利局是隶属于市政府的正县级行政单位,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中央、省及市委、市政府有关水利水电等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拟定并组织实施全市水利工作的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统一负责、管理全市水资源、水利工程建设、水土保持、防汛抗旱、水电及电网规划等。局机关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在农行开设账户4个(零余额账户、基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和一般账户各1个)。
你局独立核算的下属单位有: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市水电管理局、市水电管理局和市水利水电建筑公司。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在职人员为自收自支,离退休人员财政实行差额拨款;和水库管理局部分事业编制人员财政实行差额拨款,其余人员为自收自支;水利水电监理公司和水利水电建筑公司为自负盈亏的企业单位,水利水电建筑公司目前在岗约30余人。现局机关在职人员88人,离退休人员65人,内设计财科、办公室、人教科、水政科、水保科、建管科、农水科和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8个科室。
二、预算收支和财务收支情况
2014年总的经费收入中,财政年初预算安排和年度追加两项合计1083.94万元,占当年整个经费来源的64%。从审计的情况来看,由于年初预算安排的公用经费较少,在年度追加的经费中,除一部分带帽的资金外,有相当一部分是弥补机关公用经费。但局机关因近几年来为争取项目资金、改善办公条件等发生的费用较大而使得公用经费往往捉襟见肘,从而挤占专项资金已成不争的事实。预算收支详见附表。
三、2014年专项资金拨付情况
四、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以上问题依据国家财经法规另行下达审计决定。
五、审计建议
1、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市水利水电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及水利水电建筑公司等与市场经济紧密关联的单位应在积极拓展业务谋求生存发展的同时切实规范各项经济业务操作,不能违背国家的法规法令而逆行;市水利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下属单位财务和经济事项的监管。
2、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市本级财政的支持,以保证正常的行政经费支出,杜绝挤占专项资金。
3、下属个企事业单位应进一步增强纳税意识,及时足额缴纳各项税费。
第二篇:财务收支审计调查报告
财务收支审计调查报告
财务收支审计(audit of financial revenues)
什么是财务收支审计调查报告
财务收支审计是对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所进行的审计监督。以企业财务收支审计为例,审计内容主要有:企业制定的财务会计核算办法是否符合《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国家财务会计法规、制度的规定;对企业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综合性的审查并做出客观评价。
财务收支审计的内容
根据《审计法》第8条至第25条的规定,国家审计机关以财务收支为审计对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机构 的财务收支审计
根据《审计法》第18条的规定:“ 审计署对中央银行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对国有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损益,进行
审计监督。”中央银行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它是国务院的一个部门,是政府的银行。国有金融机构,包括国家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国有保险、信托投资、证券经营、租赁机构,其他国有金融机构等。
(1)中央银行财务收支审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都属于我国最高审计机关即审计署的审计对象,不可授权下级审计机关审计。对中央银行审计的内容孟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审查在金融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各项财务收支及其结果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二是审查人民银行每个会计是否将其收入减除该支出,并按照国家核定的比例提取总储备金后的净利润,全部上缴中央财政。
(2)国家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损益的审计。根据《审诗法》第18条第2款的规定,审计机关对国有金融机构、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 导地位 的金融机构比照国有企业对其资产、负债平损益进行审计监督。在资产方面,主要对其内部控制制度 行审计。在负债方面,主要对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在损益方面,主要对各种收入、投资收益、租赁收益、各种费用支出、收益分配等方面的真实性、正确性及合法性进行审计。
2.事业组织财务收支审计
3.企业财务收支审计
对国有企业进行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其资产、负债和损益的审计。对国有企业审计监督重点的范围:一是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国有企业,如属于国民经济基础产生的国有企业,属于国民经济支柱产生的国有企业,其他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国有企业,包括邮电、通信、交通、能源、航空、钢铁、电力、国防工业、高科技电子产业、商业企业、粮食行业等。二是接受国家财政补贴较多或者亏损较大的国有企业,接受国家财政补贴较多的企业有公共汽车行业、煤气公司等。三是国务院和本级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国有企业。对审计监督重点范围内的企业,均要进行定期审计。
4.国家建设项目的财务收支审计
5.基金、资金的财务收支审计
根据《审计法》第24条的规定“审计机关对政府部门管理的和社会团体受政府委托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社会捐赠资金及其他有关基金、资金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一是审查各种基金、资金的筹集是否真实合法;二是审查各种基金、资金的管理是否合理、合法,是否专项专用、有无挪用、损失浪费及贪污行为;三是审查各种基金、资金收入、使用的真实、合法;四是审查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机构管理费的提取、使用的真实、合法性,以及现金收付和会计核算的正确性等。
6.国外援款、贷款项目的财务收支审计
财务收支审计的“四个着力点”[1]
一是审前调查着力点,谋划确定审计重点和关键环节。审前调查是审计实施前期工作的重要环节。搞好审计调查一般采取张贴审计公示、走访有关人员及单位、现场观察、查询相关资料等方式,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机构设置、职责分工、财政、财务收支、财产物资、会计资料及内部控制制度的情况;同时,还可以在审计内部查阅该单位过去的审计档案,了解前次审计存在的问题,通过以上二个方面的调查,掌握的材料越多越详尽,有利于确定审计重点和关键环节。为制定审计工作实施方案,为审计实施夯实基础。
二是审查收费着力点,审深审透每个细节是否存在“三乱”和“私设小金库”问题。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对收费的审查主要是重点抓好收费票据的领、管、用环节。一方面收费必须有物价部门核发的收费许可证,且要仔细核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及讫止时间。我们在对某行政单位审计时,其中有一项收费有效时间是截至上年底,结果次年还在继续收费,用时间差打“擦边球”,我们依法对该行为进行了处罚。另一方面必须查阅票据和存根资料,看金额是否相等,看票款是否一致,有无截留坐支收入私设“小金库”、“账外账”问题。
三是延伸审计着力点,密切关注主管部门违规违纪问题是否“下沉”。一些大系统的主管行政事业单位一般都设有下属预算单位,甚至是经济实体。他们一般采取上下联手、虚列支出等方式转移截留收入和专项资金,将违纪违规问题“下沉”。因此,延伸下属单位的审计是对主管部门的审计最有力的支撑点,我们多次在延伸审计中发现有少数主管部门为逃避检查将一些不合理支出放到下属单位,下属单位用专项资金为主管部门谋福利购土特产,资金又转回到了主管单位使用,在证据确凿面前,主管部门无话可说,接受审计处罚。
四是内查外调查着力点,发现疑点线索查个水落实出。对大额费用支出单据、连号单据、非正规发票以及有疑问的收支业务,要对有关经办人员、财务人员和签批人员分别调查了解,对难以了解清楚的,还要找出具票据的单位和个人调查取证,将问题查个水落石出。如我们在某汽车公司审计时,发现某司机经手报销的两张发票是连号,且时间跨度又有两个月之久,通过到加油单位调查,发现是司机弄虚作假,多报油费据为私有,审计不仅对该司机进行了处罚,也堵塞了该公司的一条漏洞。
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的方法[2]
1.转变观念,合理定位。管理审计从财务审计入手,在搞好财务收支的基础上,先披露违纪违规问题,再披露管理方面的问题,然后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和方法,提出改进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因此,审计人员要引入先进的审计理念,树立管理审计的思想。
审计客体即被审计单位也应转变观念,审计客体必须认识到,审计行为真正的目的是促进企业提高竞争力,达到效益最大化,与管理者、被审者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应支持配合审计工作,共同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基本原则,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通过审计机构设置和审计的客观性来体现的。内部审计部门应在整个组织或单位中处于较高的权威位置,直接受最高管理层的领导或授权。只有这样,审计业务才会不受其他部门的干扰和限制,从而有效地行使审计职权。
3.内部审计要立足“内向服务”。管理审计的目的是提高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水平,帮助他们挖掘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主要做法是提出改进管理工作的建议。这就要求审计部门必须转变工作重点,立足于企业内向服务,对于企业主要经济活动进行有效控制,真正服务于管理层;要发挥独立的监督、评价职能,正确理解审计的独立性原则,坚持独立审计与积极参与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企业内审贴近经营、熟知管理的优势。
4.从内部控制入手,加强事前事中审计,对企业经济活动实施全过程监督。内部控制是企业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一种管理控制系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人员在进行管理及效益审计时,应按照内部控制评审的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审计方法,对内部控制进行功能性测试和遵循性测试,找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从而促进企业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使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
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的关系[3]
按审计类别划分,经济责任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是审计其中一类;按审计的范围内容划分,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较广,称全面审计,而财务收支审计为专项审计,按审计的目的划分,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党政领导干部、企业领导人员任期内经济责任的评价,为组织人事部门、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机关提供干部任免信息;而财务收支审计是对单位财务收支状况真实、合法、效益及资金运转进行审计评价;按时间划分,经济责任审计时间范围是领导干部任期届满,或者任期内办理调任、转任、轮岗、免职、辞职、退休等事项前,而财务收支审计没有明确的时间界线。在实际审计中,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也有相同之处。
一、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的区别
1.审计项目的立项依据不同
经济责任审计一般不列入审计部门年初项目计划,而是由组织人事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的委托建议,安排审计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对某些领导干部任期内经济责任进行审计。而财务收支审计是列入审计部门年初项目计划的。
2.审计的对象和内容不同
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党政领导干部、部门、单位负责人,企业法人代表。审计内容涉及面较广,既有经济活动又涉及财务领域。党委书记、乡镇长任期经济责任;任期内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情况;乡镇企业利税情况;固定资产投入、农民负担情况;预算外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党政建设、财政财务收支的内容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组织部门安排的其他内容: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国有集体资产的安全、完整,保值、增值及对外投资和资产的处理情况;企业收益分配;与上述经济活动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其他要审计的事项。
财务收支的对象是被审计单位,审计内容主要是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
3.审计的目的不同
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企业法人任期内的审计项目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认定领导干部任期内政绩大小,为组织人事部门提供人才信息。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对干部实行“三定”的参考依据,即:定政绩、定奖惩、定位子。对政绩大的成绩突出的干部给予表扬奖励,提拨重用;对存在问题较小的一般实行打招呼、敲警钟、提警告;对问题严重的干部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财务收支审计的目的是检查财务收支真实、合规、合法性。在审计中发现管理混乱、严重违规违纪、乱挤乱摊费用给单位带来损失,再进一步查明领导个人对此应负的责任,只是财务收支审计的从属内容,不是财务收支审计的目的。
4.审计要求提供的资料及责任归属不同
经济责任审计在准备阶段,除要求部门和单位提供有关资料外,领导干部本人还应按要求写出自己负有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事项的书面材料,并于审计工作开始5日内递交审计机关。实施阶段要对领导人任职期间财务收支及经济工作目标数据进行核实,对发现的问题取得充分证据。对领导干部应负的直接和间接责任划清责任归属,如区分前任和继任领导干部责任;对遗留问题区分形成和解决责任,同时还要区分层次责任,明确领导人自身决策、民主决策,同主管领导部门干预和执行人员所负责任。
财务收支审计不要领导干部提供上述书面材料,对领导干部应负的直接和间接责任一般不作分层归属评价。
5.审计报告结论的写法不同。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除财务收支方面要作出是否真实、合法、效益结果外,还要对领导干部所在的部门,单位各项经济指标进行对比,作为全面结论客观公正反映与评价领导干部任期内经济责任。其评价侧重点在于对领导干部本人,而非对事。即重点是对领导干部任期内应承担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对投资项目经济责任进行界定,对资产负债表表述的业绩作出说明,并具体说明潜在基础上的性质、内容对财务状况影响、对潜在的损失、潜在的负债还应说明离任人应承担的直接或间接责任。
财务收支审计报告是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的发生作出真实合法效益情况评价,对人一般不作评价。
6.审计程序不同
经济责任审计在实施审计前3天向被审计的领导干部所在的部门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同时抄送被审计的领导干部本人。而财务收支审计通知书只送达被审计单位。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报送审计机关前,应当征求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和本人意见,财务收支审计报告只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由审计机关审定后,应当提交本级人民政府,并同时抄送同级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部门,财务收支审计报告则不抄送有关部门。
二、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的相同点
首先,他们依据的事实相同。
无论是经济责任审计,还是财务收支审计都以查出的事实为依据。
其次,两者依据的法律、法规相同。
再次,他们依据的评价标准相同。
三、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的联系
1.经济责任审计离不开财务收支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范围较大,审计评价范围较多,包括经营责任、投资责任、会计责任、财务责任以及涉及以上责任的领导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在上述较多的责任中,财务收支责任极为重要。评价一个单位,一个领导者,财务是基础,通过对财务收支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明确。避开财务收支责任审计谈其他方面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是空调的、无意义的,是无说服力的;避开财务收支得出的数据对比结果,无法谈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因此,经济责任审计必须审计财务收支。
2.财务收支审计为经济责任审计奠定了基础
财务收支审计已列为审计机关一项经常性工作,年年有计划,对一些单位多到几年少则年年要对财务收支进行审计,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则不同,要在领导干部任届期满时才进行,时间有长有短。有的领导干部在一个单位一干就是好几年,在任职期内财务收支审计进行过多次。经济责任审计受组织人事部门委托,一般都有时间限制,审计机关由于人员较少工作较多,不可能安排较多人员组织审计小组。财务收支审计业务量相对较大,为了避免财务收支审计重复审计,达到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可利用历年财务收支审计资料进行综合汇总,作为评价依据。同时,无论是经济责任审计还是财务收支审计共同担负着反腐倡廉的重任。明确经济责任审计具体审计领导干部任期内应承担的经济责任,从而避免了财务收支审计受领导干部干涉制约的弊端。经济责任审计要求领导干部写出述职报告,审计结果报告报送同级人民政府,抄送组织、人事、监察部门,有利于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提高领导对审计工作的认识,有利于财务收支审计及其他审计项目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孙受文.财务收支审计的“四个着力点”.审计与理财
2.↑ 舒逸丁.浅析财务收支审计如何向管理审计延伸
3.↑ 李琴.浅谈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的关系.公用事业
财会
第三篇:财务收支审计业务流程(范文模版)
财务收支审计业务流程
一、审计准备阶段
(一)制定审计工作计划
计财科根据学校的总体工作安排和上一年年终有关单位的委托,制定本审计工作计划。
(二)教育局主管领导审批审计工作计划
(三)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审计小组联合行风办,制定审计方案。
(四)发出审计通知,审计小组在实施审计3日前,向被审计对象及其任期内所在单位发送“审计通知书”。
(五)交接审计资料:被审计单位指定联系人提交与审计相关的资料。被审计单位及其财务人员应对所提供的会计报表、账薄、凭证及其它有关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提供书面承诺,以明确其法律责任。如果就地审计,不需交接审计资料。
二、审计实施阶段
(一)对财务室和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有关会计资料(包括电子文档),实施财务审计程序。包括:检查会计凭证、核对有关账簿、询问有关人员、记录相关事项等。并对审计的实施过程做相应的记录。
(二)整理汇总审计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有关情况。
(三)审计小组向计财科领导汇报审计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有关情况,对问题进行初步筛选,确定需进一步核实的问题,实施相关的追加审计程序。
(四)审计小组再一次向计财科领导汇报核实和追加审计实施情况,并确定在审计报告中反映的问题和需披露的事项。
三、审计报告阶段
(一)撰写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
(二)征求相关主管领导及被审计单位意见;
(三)根据反馈意见,修订出具正式审计报告;
(四)将审计报告报送有关校领导、被审计单位及其它有关部门。
四、立卷归档阶段
(一)审计终结时,审计小组对本项目形成的全部文件材料进行整理、鉴别或取舍,编制卷内目录。
(二)审计项目材料,于审计结束后归档保管。
第四篇:财务收支审计实施方案
附件2:
财务收支审计实施方案
一、审计依据
1、《陕西省交通行业内部审计工作实施办法》(试行)
2、***《关于对**公司进行财务收支审计的通知》
二、审计目的通过审计,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的合法性、真实性,以及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性。
三、审计方法
审阅、检查、分析性复核、监盘、查询、询问以及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采取的其他方法。
四、审计范围
**公司内控制度、预算执行、财务收支情况,遇重大问题可追溯或延伸至有关。
五、审计内容
1、审查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2、审查收入管理、成本开支、费用控制的真实性、合法性。
3、审查会计政策执行的一贯性和一致性,评价会计信息质量。
4、审查会计核算模式、科目设臵是否符合企业实际情况。
5、审查帐户设臵、原始凭证、会计凭证管理、传递等会计基础工作情况。
6、审查被审计单位预算执行情况。
7、审查会计报表编制的合规性,会计报表及合并报表、附注
说明所反映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处理的正确性、完整性;关联方交易披露的充分性。
六、审计方式
就地审计(报送审计)
七、审计小组成员
审计组长:***
成员:******
八、审计时间安排:
年月日至
年月日
第五篇: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
一、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相同点
(一)二者产生的动因相同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形成是审计产生的动因。因为无论是古代王室审计、官厅审计,还是现代国家审计;无论是内部审计,还是社会审计;无论是政府内部审计,还是企业内部审计,其建立都是以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为基础。受托责任关系是资源占有人实现对资源的有效管理与使用的必要手段和保证机制,而审计则是受托责任关系能够顺利实现的必要手段和保证机制。由于资源占有人要对所委托的资源进行管理和监督,受托人要向委托人证明自己有效管理和使用资源的情况,而审计人恰好独立于受托责任关系双方当事人,且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能够为受托责任关系双方提供良好的专业服务。审计人为了客观公正的监督和证明受托人履行合同责任的情况,就产生了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
(二)审计的主体相同 经济责任审计虽然设立了专职的审计机构,但是,在日常审计中其审计的主体仍然是审计体系中的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中,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更是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可见,无论是经济责任审计,还是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审计的主体都是相同的。
(三)审计程序相同 经济责任审计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程序是一致的。二者都需要经过审计计划或委托、审计准备、审计实施、编制审计底稿、审计报告、审计结果报告六个阶段。只有实施这样的审计程序,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审计项目。
(四)审计范围相同 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其所在部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或所在企业资产、负债、损益情况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经济责任所进行的审计监督行为。而财务收支审计是对国有经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实施监督的行为。
从二者的审计定义可以看出,二者的审计范围是相同的。它包括市(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单位。
二、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区别
(一)审计目标不同 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是通过对责任者所在部门、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及有关经济活动负有的责任进行审计,加强对责任者的管理和监督,正确评价责任者的经济责任,促进责任者勤政廉政,全面履行职责。其重点是对责任者经济责任的评价。
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目标包括五个方面:1.存在或发生。是指审计要认定资产负债表所列的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项目是否存在,损益表所列的各项收入费用在会计期间是否确实发生。2.完整性。是指审计要认定在会计报表中列示的所有交易项目是否都进行了会计核算并在会计报表中反映。3.权利和义务。是指审计要认定在某一特定时期,各项资产是否确属被审计单位权力,各项负债是否确属被审计单位的义务。4.计量与计算。是指审计要认定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支出等会计要素是否正确计量,是否按适当的金额进行核算,相关的计算是否正确。5.揭示和披露。是指审计要认定会计报表上的特定组成要素是否被适当加以分类、说明并在会计报表上反映。财务收支平衡的最终目标是检查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其重点是检查。
(二)审计对象(审计客体)不同 依据《县级以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市(县)辖区直属的党政机关正职领导干部,以及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群众团体和事业单位正职领导干部(包括主持工作的负职),乡镇党委和人民政府正职领导干部,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以及国有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金融 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国有金融机构的法定代表人。
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对象是行政机关、企事业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责任人,而财务收支审计的对象是经济活动。
(三)审计的内容不同 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或者财务收支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决算;预算外资金的收支、管理情况;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财政、财务收支的控制制度及执行情况;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及保值增值情况;重大决策的合规性和科学性;个人是否有违反廉政勤政规定的行为;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
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主要内容是:1.资产审计。是对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所进行的审计,主要审查其真实性、合法性。2.负债审计。是对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的审计,主要审查其真实性、完整性。3.所有者权益(净资产)审计。是对企业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行政事业单位的专项基金、结余所进行的审计,主要审查其真实性、合法性。4.损益审计。是对企业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及行政事业单位收入、支出、结余所进行的审计,主要审查其真实性、完整性。
(四)审计的目的不同 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是在查明财政、财务收支以及资产、负债、损益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的基础上,查清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财政、财务收支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及遵守国家财经法规情况等;分清领导干部对本部门、本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中不真实、资金使用效益差以及违反国家财经法规问题应当负有的责任;查清领导干部个人在财政、财务收支中有无侵占国家资产、违反领导干部勤政廉政规定和其他违法乱纪行为。从而达到确定其经济责任,评价其工作业绩的目的,为组织、人事、纪检部门提供使用、管理和评价干部的参考。
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目的是通过对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和其他经济活动的审计,揭露其在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单位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经济责任审计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目的的区别是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是评价,而财务收支的目的是纠偏和服务。
(五)审计评价的指标体系不同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指标评价、内控制度评价、个人廉洁自律情况评价等。经济指标评价又包括收入任务完成率、资产增值、保值率(目标完成情况指标),财政收入真实率(真实性指标),共商税收成本率(效益性指标)。内控制度评价主要是评价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个人廉洁自律情况评价主要评价个人是否遵守有关廉洁自律的规定。
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评价,主要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技术指标的评价,引导被审单位的经营行为,帮助被审单位寻找差距及产生的原因,促进被审单位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它主要包括:1.反映单位效益状况的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2.反映单位营运状况的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包括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等)。3.反映单位偿债能力状况的资产负债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
三、经济责任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的联系
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审计内容与经济责任审计的一致性,决定了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利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成果。这是因为,在审计程序上二者都经过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等阶段。在审计方法上二者都利用了现有审计的手段和方法,如健全性测试、符合性测试、实质性测试。在审计内容上二者都是对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计。因此,在轮审的前提下,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充分利用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积累的财务收支审计资料,只有这样,经济责任审计才能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任务,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