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的延伸(定稿)
浅谈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的延
伸
浅谈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的延伸2007-02-02 21:55:4
5内容提要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具有高度的自主权。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着眼点就在寻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效益是企业的生命,因此,企业内部审计应突破传统的审计思路,逐步向管理审计转移,强化企业内部约束机制,促使企业建立严密的、完善的控制系统,严格的、科学的管理制度,有效的、畅通的运行机制。重点通过内部控制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和管理过程审计,优化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配置,改善经营管理,挖掘生产与工作中的潜
力,全面分析、评价企业综合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管理创新为基础,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财务收支审计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管理过程审计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服务,防范经营风险,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方面,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其中,管理审计在企业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此,笔者就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这一问题谈谈看法。
一、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的必要性
首先,开展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早期,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是查错纠弊而不是对企业经营管理做出分析、评价,提出管理建议,审计的对象主要是各种会计资料,主要工作集中在财务领域而未深入到管理和经营领域。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
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职能部门,不仅具有监督职能,而且具有服务的职能,可以说是一种寓服务于监督之中的职能。其监督的目的是维护企业整体的合法经济利益不受侵害,实现企业活动最优化,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要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由监督导向型向服务导向型转变,实现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是必由之路。
其次,开展管理审计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企业承担的经营风险日益增加,要求内部审计加强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并对经营决策进行审查,以降低企业的风险程度;企业面临的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内部审计对生产经营技术方面的问题加以评价,深化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为此,内部审计不但要及时、准确地向企业的管理当局报告有关查错纠弊和资产保护信息,还要针对企业在管理和控制上的缺陷,提出建设性意见和改进措施,协助管理人员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也就是要做到“摸家底,揭隐患,促发展”,即实现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的延伸。
二、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的重点内容
(一)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是管理审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的评审主要是检查其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通过符合性测试,针对存在的问题确定审计范围、重点和方法,相应调整审计方案,实施具体的实质性测试。例如,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整体经济效益息息相关。在某井下作业施工企业中,材料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因此控制材料消耗就意味着降低施工成本,增加企业效益,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内部审计部门应及时地、有效地、经常地开展物资采购内控审计,随时地了解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的动态和信息,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促进企业不断完善物资采购管理制度,进一步改进物资采购经营管理方式方法,通过开展物资采购内控审计,抓住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点,找出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为企业加强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做贡献。
(二)经济效益审计
企业的经济效益审计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未形成一套成熟的模式。经济效益审计是审计组织在财务收支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效益性进行审查与评价,并提出审计意见与建议,促使被审计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进行经济效益审计,既要运用财务指标来评价企业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还要结合某些非财务指标,如:管理控制、企业资产、劳动力资源和发展战略等对
企业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企业内部审计应围绕经济效益作“文章”,把审计工作贯穿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通过经济效益审计,对所发现的影响经济效益的问题,要分析原因,从制度和机制上提出改进的建议及具体的措施,促进企业增收节支、开源节流、降低成本费用、挖掘内部潜力和提高经济效益,寓审计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切实做到“一审、二帮、三促进”。
(三)管理过程审计
它是以改善企业的管理素质和提高管理水平为目的,审查被审计单位在计划、组织、决策和控制等管理职能上的表现。内部审计部门可以从企业的经营活动策划阶段切入,如企业年度财务预算、生产科技发展计划、招标标底的编制过程,政策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等等。搜集掌握各项经营活动的目的、目标和评价各种业绩的标准。通过对企业各个环节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后,从管理的高
度而不是从具体业务处理的低层次提出改进管理过程的建议和措施,从根本上清除因管理缺陷而导致一系列的具体问题,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三、实现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的两点认识
(一)更新审计观念,明确审计目标
向管理审计延伸是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内部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要树立现代内部审计具有管理职能的意识,要深入到经营中去,在适度的参与中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优势,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积极行使审计职能,做好领导的参谋助手。内部审计机构要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这一方针,选择与经济效益有关的重要环节或薄弱环节进行审计。管理审计的主要目标是帮助企业健全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加强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管理审计的内容必须与企业管理发展相一致,要
有明确的审计目标,审计后要切实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使企业管理真正有所提高,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
(二)改进审计方法,提高审计质量
随着内部审计由财务领域向经营管理领域的扩展,原来旧的审计方法显然不适应现状,审计人员应力求在审计方法上有所创新。交易电子化、自动化是当今经济业务运转的发展趋势和潮流,内部审计要继续发挥监督、评价和服务的职能,就必须紧随审计环境的变化,建立适应信息化的审计管理信息系统,科学地处理和利用审计信息,利用财务软件,通过对报表的比率分析、对比分析、变动分析、趋势分析,反应出企业财务经营状况,并向决策层提供对比分析报告和合并报表分析报告;建立审计预警系统,查找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疑点,评价经营管理和风险程度,注重把查处问题与促进改革、完善制度结合起来,从标本兼治的角度有针对性
地提出审计建议,进一步提升审计的质量和水平,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与此相适应,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认识到新的经营环境和经营方式的特点和风险,必须具备多种专业知识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自身素质和专业判断能力,以提高审计质量。
第二篇:财务收支审计实施方案
附件2:
财务收支审计实施方案
一、审计依据
1、《陕西省交通行业内部审计工作实施办法》(试行)
2、***《关于对**公司进行财务收支审计的通知》
二、审计目的通过审计,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的合法性、真实性,以及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性。
三、审计方法
审阅、检查、分析性复核、监盘、查询、询问以及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采取的其他方法。
四、审计范围
**公司内控制度、预算执行、财务收支情况,遇重大问题可追溯或延伸至有关。
五、审计内容
1、审查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2、审查收入管理、成本开支、费用控制的真实性、合法性。
3、审查会计政策执行的一贯性和一致性,评价会计信息质量。
4、审查会计核算模式、科目设臵是否符合企业实际情况。
5、审查帐户设臵、原始凭证、会计凭证管理、传递等会计基础工作情况。
6、审查被审计单位预算执行情况。
7、审查会计报表编制的合规性,会计报表及合并报表、附注
说明所反映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处理的正确性、完整性;关联方交易披露的充分性。
六、审计方式
就地审计(报送审计)
七、审计小组成员
审计组长:***
成员:******
八、审计时间安排:
年月日至
年月日
第三篇:财务收支审计调查报告
财务收支审计调查报告
财务收支审计(audit of financial revenues)
什么是财务收支审计调查报告
财务收支审计是对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所进行的审计监督。以企业财务收支审计为例,审计内容主要有:企业制定的财务会计核算办法是否符合《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国家财务会计法规、制度的规定;对企业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综合性的审查并做出客观评价。
财务收支审计的内容
根据《审计法》第8条至第25条的规定,国家审计机关以财务收支为审计对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机构 的财务收支审计
根据《审计法》第18条的规定:“ 审计署对中央银行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对国有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损益,进行
审计监督。”中央银行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它是国务院的一个部门,是政府的银行。国有金融机构,包括国家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国有保险、信托投资、证券经营、租赁机构,其他国有金融机构等。
(1)中央银行财务收支审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都属于我国最高审计机关即审计署的审计对象,不可授权下级审计机关审计。对中央银行审计的内容孟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审查在金融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各项财务收支及其结果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二是审查人民银行每个会计是否将其收入减除该支出,并按照国家核定的比例提取总储备金后的净利润,全部上缴中央财政。
(2)国家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损益的审计。根据《审诗法》第18条第2款的规定,审计机关对国有金融机构、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 导地位 的金融机构比照国有企业对其资产、负债平损益进行审计监督。在资产方面,主要对其内部控制制度 行审计。在负债方面,主要对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在损益方面,主要对各种收入、投资收益、租赁收益、各种费用支出、收益分配等方面的真实性、正确性及合法性进行审计。
2.事业组织财务收支审计
3.企业财务收支审计
对国有企业进行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其资产、负债和损益的审计。对国有企业审计监督重点的范围:一是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国有企业,如属于国民经济基础产生的国有企业,属于国民经济支柱产生的国有企业,其他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国有企业,包括邮电、通信、交通、能源、航空、钢铁、电力、国防工业、高科技电子产业、商业企业、粮食行业等。二是接受国家财政补贴较多或者亏损较大的国有企业,接受国家财政补贴较多的企业有公共汽车行业、煤气公司等。三是国务院和本级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国有企业。对审计监督重点范围内的企业,均要进行定期审计。
4.国家建设项目的财务收支审计
5.基金、资金的财务收支审计
根据《审计法》第24条的规定“审计机关对政府部门管理的和社会团体受政府委托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社会捐赠资金及其他有关基金、资金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一是审查各种基金、资金的筹集是否真实合法;二是审查各种基金、资金的管理是否合理、合法,是否专项专用、有无挪用、损失浪费及贪污行为;三是审查各种基金、资金收入、使用的真实、合法;四是审查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机构管理费的提取、使用的真实、合法性,以及现金收付和会计核算的正确性等。
6.国外援款、贷款项目的财务收支审计
财务收支审计的“四个着力点”[1]
一是审前调查着力点,谋划确定审计重点和关键环节。审前调查是审计实施前期工作的重要环节。搞好审计调查一般采取张贴审计公示、走访有关人员及单位、现场观察、查询相关资料等方式,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机构设置、职责分工、财政、财务收支、财产物资、会计资料及内部控制制度的情况;同时,还可以在审计内部查阅该单位过去的审计档案,了解前次审计存在的问题,通过以上二个方面的调查,掌握的材料越多越详尽,有利于确定审计重点和关键环节。为制定审计工作实施方案,为审计实施夯实基础。
二是审查收费着力点,审深审透每个细节是否存在“三乱”和“私设小金库”问题。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对收费的审查主要是重点抓好收费票据的领、管、用环节。一方面收费必须有物价部门核发的收费许可证,且要仔细核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及讫止时间。我们在对某行政单位审计时,其中有一项收费有效时间是截至上年底,结果次年还在继续收费,用时间差打“擦边球”,我们依法对该行为进行了处罚。另一方面必须查阅票据和存根资料,看金额是否相等,看票款是否一致,有无截留坐支收入私设“小金库”、“账外账”问题。
三是延伸审计着力点,密切关注主管部门违规违纪问题是否“下沉”。一些大系统的主管行政事业单位一般都设有下属预算单位,甚至是经济实体。他们一般采取上下联手、虚列支出等方式转移截留收入和专项资金,将违纪违规问题“下沉”。因此,延伸下属单位的审计是对主管部门的审计最有力的支撑点,我们多次在延伸审计中发现有少数主管部门为逃避检查将一些不合理支出放到下属单位,下属单位用专项资金为主管部门谋福利购土特产,资金又转回到了主管单位使用,在证据确凿面前,主管部门无话可说,接受审计处罚。
四是内查外调查着力点,发现疑点线索查个水落实出。对大额费用支出单据、连号单据、非正规发票以及有疑问的收支业务,要对有关经办人员、财务人员和签批人员分别调查了解,对难以了解清楚的,还要找出具票据的单位和个人调查取证,将问题查个水落石出。如我们在某汽车公司审计时,发现某司机经手报销的两张发票是连号,且时间跨度又有两个月之久,通过到加油单位调查,发现是司机弄虚作假,多报油费据为私有,审计不仅对该司机进行了处罚,也堵塞了该公司的一条漏洞。
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的方法[2]
1.转变观念,合理定位。管理审计从财务审计入手,在搞好财务收支的基础上,先披露违纪违规问题,再披露管理方面的问题,然后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和方法,提出改进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因此,审计人员要引入先进的审计理念,树立管理审计的思想。
审计客体即被审计单位也应转变观念,审计客体必须认识到,审计行为真正的目的是促进企业提高竞争力,达到效益最大化,与管理者、被审者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应支持配合审计工作,共同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基本原则,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通过审计机构设置和审计的客观性来体现的。内部审计部门应在整个组织或单位中处于较高的权威位置,直接受最高管理层的领导或授权。只有这样,审计业务才会不受其他部门的干扰和限制,从而有效地行使审计职权。
3.内部审计要立足“内向服务”。管理审计的目的是提高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水平,帮助他们挖掘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主要做法是提出改进管理工作的建议。这就要求审计部门必须转变工作重点,立足于企业内向服务,对于企业主要经济活动进行有效控制,真正服务于管理层;要发挥独立的监督、评价职能,正确理解审计的独立性原则,坚持独立审计与积极参与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企业内审贴近经营、熟知管理的优势。
4.从内部控制入手,加强事前事中审计,对企业经济活动实施全过程监督。内部控制是企业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一种管理控制系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人员在进行管理及效益审计时,应按照内部控制评审的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审计方法,对内部控制进行功能性测试和遵循性测试,找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从而促进企业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使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
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的关系[3]
按审计类别划分,经济责任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是审计其中一类;按审计的范围内容划分,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较广,称全面审计,而财务收支审计为专项审计,按审计的目的划分,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党政领导干部、企业领导人员任期内经济责任的评价,为组织人事部门、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机关提供干部任免信息;而财务收支审计是对单位财务收支状况真实、合法、效益及资金运转进行审计评价;按时间划分,经济责任审计时间范围是领导干部任期届满,或者任期内办理调任、转任、轮岗、免职、辞职、退休等事项前,而财务收支审计没有明确的时间界线。在实际审计中,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也有相同之处。
一、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的区别
1.审计项目的立项依据不同
经济责任审计一般不列入审计部门年初项目计划,而是由组织人事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的委托建议,安排审计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对某些领导干部任期内经济责任进行审计。而财务收支审计是列入审计部门年初项目计划的。
2.审计的对象和内容不同
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党政领导干部、部门、单位负责人,企业法人代表。审计内容涉及面较广,既有经济活动又涉及财务领域。党委书记、乡镇长任期经济责任;任期内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情况;乡镇企业利税情况;固定资产投入、农民负担情况;预算外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党政建设、财政财务收支的内容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组织部门安排的其他内容: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国有集体资产的安全、完整,保值、增值及对外投资和资产的处理情况;企业收益分配;与上述经济活动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其他要审计的事项。
财务收支的对象是被审计单位,审计内容主要是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
3.审计的目的不同
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企业法人任期内的审计项目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认定领导干部任期内政绩大小,为组织人事部门提供人才信息。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对干部实行“三定”的参考依据,即:定政绩、定奖惩、定位子。对政绩大的成绩突出的干部给予表扬奖励,提拨重用;对存在问题较小的一般实行打招呼、敲警钟、提警告;对问题严重的干部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财务收支审计的目的是检查财务收支真实、合规、合法性。在审计中发现管理混乱、严重违规违纪、乱挤乱摊费用给单位带来损失,再进一步查明领导个人对此应负的责任,只是财务收支审计的从属内容,不是财务收支审计的目的。
4.审计要求提供的资料及责任归属不同
经济责任审计在准备阶段,除要求部门和单位提供有关资料外,领导干部本人还应按要求写出自己负有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事项的书面材料,并于审计工作开始5日内递交审计机关。实施阶段要对领导人任职期间财务收支及经济工作目标数据进行核实,对发现的问题取得充分证据。对领导干部应负的直接和间接责任划清责任归属,如区分前任和继任领导干部责任;对遗留问题区分形成和解决责任,同时还要区分层次责任,明确领导人自身决策、民主决策,同主管领导部门干预和执行人员所负责任。
财务收支审计不要领导干部提供上述书面材料,对领导干部应负的直接和间接责任一般不作分层归属评价。
5.审计报告结论的写法不同。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除财务收支方面要作出是否真实、合法、效益结果外,还要对领导干部所在的部门,单位各项经济指标进行对比,作为全面结论客观公正反映与评价领导干部任期内经济责任。其评价侧重点在于对领导干部本人,而非对事。即重点是对领导干部任期内应承担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对投资项目经济责任进行界定,对资产负债表表述的业绩作出说明,并具体说明潜在基础上的性质、内容对财务状况影响、对潜在的损失、潜在的负债还应说明离任人应承担的直接或间接责任。
财务收支审计报告是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的发生作出真实合法效益情况评价,对人一般不作评价。
6.审计程序不同
经济责任审计在实施审计前3天向被审计的领导干部所在的部门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同时抄送被审计的领导干部本人。而财务收支审计通知书只送达被审计单位。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报送审计机关前,应当征求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和本人意见,财务收支审计报告只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由审计机关审定后,应当提交本级人民政府,并同时抄送同级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部门,财务收支审计报告则不抄送有关部门。
二、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的相同点
首先,他们依据的事实相同。
无论是经济责任审计,还是财务收支审计都以查出的事实为依据。
其次,两者依据的法律、法规相同。
再次,他们依据的评价标准相同。
三、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的联系
1.经济责任审计离不开财务收支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范围较大,审计评价范围较多,包括经营责任、投资责任、会计责任、财务责任以及涉及以上责任的领导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在上述较多的责任中,财务收支责任极为重要。评价一个单位,一个领导者,财务是基础,通过对财务收支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明确。避开财务收支责任审计谈其他方面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是空调的、无意义的,是无说服力的;避开财务收支得出的数据对比结果,无法谈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因此,经济责任审计必须审计财务收支。
2.财务收支审计为经济责任审计奠定了基础
财务收支审计已列为审计机关一项经常性工作,年年有计划,对一些单位多到几年少则年年要对财务收支进行审计,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则不同,要在领导干部任届期满时才进行,时间有长有短。有的领导干部在一个单位一干就是好几年,在任职期内财务收支审计进行过多次。经济责任审计受组织人事部门委托,一般都有时间限制,审计机关由于人员较少工作较多,不可能安排较多人员组织审计小组。财务收支审计业务量相对较大,为了避免财务收支审计重复审计,达到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可利用历年财务收支审计资料进行综合汇总,作为评价依据。同时,无论是经济责任审计还是财务收支审计共同担负着反腐倡廉的重任。明确经济责任审计具体审计领导干部任期内应承担的经济责任,从而避免了财务收支审计受领导干部干涉制约的弊端。经济责任审计要求领导干部写出述职报告,审计结果报告报送同级人民政府,抄送组织、人事、监察部门,有利于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提高领导对审计工作的认识,有利于财务收支审计及其他审计项目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孙受文.财务收支审计的“四个着力点”.审计与理财
2.↑ 舒逸丁.浅析财务收支审计如何向管理审计延伸
3.↑ 李琴.浅谈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的关系.公用事业
财会
第四篇:企业财务收支审计办法
上海浦东新区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财务收支审计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司财务收支的审计监督,维护国家财经纪律,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促进公司加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提高经济效益,根据国家审计署颁发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的精神,依照《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及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财务收支审计必须以国家的方针、政策、财经制度、审计法规的前提下,以本企业制定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为依据。
第三条 本公司有独立核算的部门和单位均属财务收支审计范围,包括公司本部和各直属全资、控股企业及其所属单位。各级审计部门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独立行使职权,向本单位主要领导和上级审计部门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四条 财务收支审计的内容,包括财务报表及其反映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和费用、利润,以及被审计财务事项有关的经济活动。
第二章 资产审计
第五条 流动资产审计
(一)货币资金审计
1、库存现金审计
(1)审查库存现金的实有数,账实是否相符,有无溢缺;出纳人员有无挪用;有无白条抵库;有无超出银行核定的限额。
(2)审查收入的现金是否及时入账,有无截留、挪用、私设小金库或贪污情况。
(3)审查支付的现金是否真实,有无假收据、假发票或用发票的副联报销、贪污情况。
(4)审查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的数据是否一致,有无瞒收、虚报等情况;现金的账务处理及会计记录是否正确、合规。
(5)审查现金的收付业务是否符合国家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
2、银行存款审计
(1)审查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总账是否相符;审查是否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未达账是否及时处理。
(2)审查银行存款日记账、银行对账单的收支有无异常现象,有无虚收、虚付或收付均不入账的情况。
(3)审查银行存款收支业务的合法性、正确性,有无其他单位或个人借用账户或支票进行非法活动。
(4)审查有无公款私存的现象。
3、其他货币资金审计
(1)审查汇往外地的采购专户,是否与采购业务有关,支出是否合理合法,采购业务是否及时结算,余额是否及时退回,有无代其
他单位和个人收付款的问题。
(2)审查以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信用证方式存入银行的款项是否真实,是否为企业经营所需要,结算是否及时。
(二)应收及预付款项审计
1、审查应收及预付款项账面余额的真实性、正确性,是否属于正常业务形成,有无违反规定对外拆借资金问题,有无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问题。
2、审查坏账准备的提取与坏账损失列支的真实性、合规性、正确性,手续是否完备。
(三)应收票据审计
1、审查应收票据是否由正常业务产生,有无非商品交易而形成的应收票据;应收票据到期是否及时向承兑人收回,有无已到期或过期未收回的票据。
2、审查商业汇票贴现的计算是否正确合规,贴现款是否及时入账,贴现利息计算是否正确。
(四)存货审计
1、审查存货账面余额及结存数量的真实性、正确性,账账、帐表、账卡、账实是否相符;代加工、代保管的存货产权是否经过界定;盘盈、盘亏及报废的存货是否经过批准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计入当期损益。
2、审查存货入账价值的正确性,采购成本构成项目是否正确,采购费用分配比例是否合理,增值税 — 进项税是否按规定入账,计
算是否正确,有无违反规定进行核算问题。
3、审查存货的计价方法是否正确,是否坚持一致性原则,有无违反规定,任意改变计价方法,人为调节存货发出成本问题。
第六条 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审计
(一)固定资产审计
1、审查固定资产的实存量,是否账账、账表、账卡、账实相符;有无账实不符,家底不清的问题。
2、审查购建的固定资产是否纳入计划和预算,有无盲目购建、追求豪华、不讲实效问题;新建固定资产的价值是否真实,账务处理是否正确,同时验证新增固定资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等证明。
3.审查固定资产折旧范围、折旧方法、折旧额计算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有无任意扩大折旧范围、随意改变折旧方法、多提或少提折旧的问题。
4、审查固定资产的报废、盘盈、盘亏、转让的处理是否经过批准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手续是否齐备,有无未经批准擅自处理问题。报废资产的残值及转让固定资产的价款是否及时全部入账,有无私设小金库问题。
5、审查企业在发生资产转移或企业改制中,是否按要求和规定程序进行资产评估,有无资产流失问题。
6、审查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合同是否合法合规;融资租赁固定资产计价是否准确;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是否正确;合同到期,所有权转移是否按原定条件执行。
(二)在建工程审计
1、审查在建工程物资是否账实相符,有无丢失、损毁;预付工程价款是否真实、正确,手续是否齐全。
2、审查在建工程各项支出是否正确、真实、合规,工程成本分摊是否合理,账务处理是否正确。
第七条 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和其他资产审计
1、审查各项资产的形成及取得是否合法;计价是否准确、合规;摊销的期限是否符合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定;无形资产对外转让、投资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规定。
2、审查待摊费用的项目是否真实,是否符合规定的范围,分摊期限是否合理,有无将属于长期待摊费用而作为待摊费用处理,有无利用待摊费用弄虚作假、人为调节成本、隐瞒利润或虚增利润的行为。
第三章 负债审计
第八条 负债审计
(一)短期负债审计
审查各项短期负债金额是否正确,是否在规定期限内偿还,有无隐瞒风险。预提费用的项目、数额是否正确,预提期与受益期是否一致,有无任意多提、少提或不提的问题。
(二)应付职工薪酬 — 工资及福利费的审计
1、审查应付职工薪酬 — 工资和福利费提取比例是否真实、合
规;工资的发放有无虚报冒领现象;奖金、工资性津贴发放标准以及福利费的用途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2、审查实行绩效挂钩情况、提取工资总额的标准、比率是否合规;审查提取工资总额的基数、新增效益工资的计算和各种单项工资的增加是否合规、真实。
(三)应交税费审计
审查各项税金的计算依据、税目、税率是否符合国家税法规定;有关减免的税金,是否依法批准,年末与税务部门清缴的手续是否齐全;有关会计记录是否正确,有无错计、漏计、拖欠、截留税金等问题。
(四)长期负债审计
审查长期借款资金来源,使用及归还是否符合规定。
第四章 所有者权益审计
第九条 投入资本的审计
审查实收资本是否按公司章程真实、按时、足额。第十条 资本公积金审计
审查公积金的形成是否真实,缴付的出资额大于注册资本而产生的资本溢价是否进行了正确的反映;企业接受捐赠的账务处理是否正确;资本公积金转增资本金是否经过批准,有无擅自转增资本金问题。
第十一条 盈余公积金审计
审查法定盈余公积金是否按照法律规定正确提取,任意公积金的提取是否经过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有无随意提取的情况;盈余公积金弥补亏损、转增资本是否经过批准,有无违反规定的问题;审查公积金的提取比例以及使用是否符合规定,有无任意提取和使用的问题。
第十二条 未分配利润审计
审查未分配利润的核算是否正确,有无不实现象。
第五章 生产成本审计
第十三条 成本审计
(一)审查有无成本计划、费用预算。审计成本费用及开支范围是否合法,有无将购置建造固定资产、购入无形资产、捐赠支出以及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费用的其他支出列入成本。
(二)审查成本计算的合规性及正确性,成本计算方法是否适当,各计算期成本计算方法是否一致,有无成本虚假的问题,有无利用摊提费用人为调节利润的行为。
第六章 损益审计
第十四条 收入审计
(一)审查主营业务收入是否确定、合规,有无隐瞒或虚构收入现象;实现的收入是否及时入账,有无收入不入账。审查其他业务收
入是否正确进行账务处理,是否转移其他业务收入形成小金库。
(二)审查主营业务成本、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的范围和界限是否正确、合规,有无人为调节成本、利润的情况。
第十五条 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审计
审查费用支出范围是否符合规定,有无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的情况;通过摊销、计提形成的费用,账务处理是否正确;各项税金的计算是否正确;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收入、支出是否符合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定。
第十六条 营业外收支审计
(一)审查营业外收入及支出范围是否符合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有无违反规定任意计列营业外收支的情况。
(二)审查营业外收入是否及时,是否全部入账,有无将营业外收入转作帐外小金库的情况。
第七章 财务报表审计
第十七条 财务报表审计
审查各种财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各种财务报表是否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成果,有无截留利税或虚盈实亏问题;财务报表内容是否完整,钩稽关系是否相符,有无编制遗漏或书写错误,各项期初数是否与上期期末数一致;报表编制说明是否重点突出,分析是否恰当。
第十八条 利润分配审计
审查利润总额的形成是否真实;审查企业是否按时足额交纳所得税;是否按规定计提盈余公积金;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是否经过批准,是否真实。
第八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适用于浦交本部及各直属全资、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由浦东公交审计室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五篇:企业财务收支审计办法
企业财务收支审计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本系统企业财务收支的审计监督,维护国家财经纪律,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提高经济效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根据国家审计署颁发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的精神,依照《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及有关规定,结合本系统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财务收支审计必须以国家的方针。政策、财经制度、审计法规,以及在贯彻国家统一制定的财经法规、制度的前提下,本企业制定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为依据。
第三条 本企业系统有独立核算的部门和单位均属财务收支审计法范围。包括本企业各直属企业及其所属单位。
各级审计部门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独立行使职权,向本单位主要领导和上级审计部门负责并报告工作。
本企业所属的直属单位尚未建立审计机构的,由本企业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进行财务收支审计监督。
第四条 财务收支审计的内容,包括财务报表及其反映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和费用、利润,以及被审计财务事项有关的经济活动。
第二章 资产审计
第五条 流动资产审计
(一)货币资金审计。
1、库存现金审计。
(1)审查库存现金的实有数,账实是否相符,有无溢缺;出纳人员有无挪用;有无白条抵库;有无超出银行核定的限额。
(2)审查收入的现金是否及时入账,有无截留、挪用、私设小金库或贪污情况。
(3)审查支付的现金是否真实,有无假收据、假发票或用或发票的副联报销、贪污情况。
(4)审查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的数据是否一致,有无瞒收、虚报等情况;现金的账务处理及会计记录是否正确、合规。
(5)审查现金的收付业务是否符合国家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
2、银行存款审计。
(1)审查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总账是否相等;审查是否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未达账是否及时处理。
(2)审查银行存款日记账、银行对账单的收支有无异常现象,有无虚收、虚付或收付均不入账的情况。
(3)审查银行存款收支业务的合法性、正确性,有无其他单位或个人借用账户或支票进行非法活动。
(4)审查有无公款私存的为题。
3、其他货币资金审计
(1)审查汇往外地的采购专户,是否与采购业务有关,支出是否合理合法,采购业务是否
及时结算,余额是否及时退回,有无代其他单位和个人收付款的问题。
(2)审查以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信用证方式存入银行的款项是否真实,是否为企业经营所需要,结算是否及时。
(二)应收及预付款项审计
1、审查应收及预付款项账面余额的真实性、正确性,是否属于正常业务而形成的,有无为违反规定对外拆借资金问题,有无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问题。
2、审查坏账准备的提取与坏账损失的列支的真实性、合规性、正确性,手续是否完备。
3、审查销售折让、销售退回是否按规定进行处理,手续是否完备。
4、审查待摊费用的项目是否真实,是否符合规定的范围,分摊期限是否合理,有无将属于长期待摊得用而作为待摊费用处理,有无利用待摊费用弄虚作假、人为调节成本、隐瞒利润或虚增利润的行为。
(三)应收票据审计
1、审查应收票据是否由商品教育产生,有无非商品交易而形成的应收票据;应收票据到期是否及时向承兑人收回,有无已到期或过期未收回的票据。
2、审查商业汇票贴现的计算是否正确合规,贴现款是否及时入账,贴现利息计算是否正确。
(四)存货审计
1、审查存货账面余额及结存数量的真实性、正确性,账账、帐表、账卡、账货是否相符;代加工、代保管的存货产权是否经过界定;盘盈、盘亏及报废的存货是否经过批准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计入当期损益。
2、审查存货入账价值的正确性,采购成本构成项目是否正确,采购费用分配比例是否合理,增值税——进项税是否按规定入账,计算是否正确,有无违反规定进行核算问题。
3、审查存货的计价方法是否正确,是否坚持一致性原则,有无违反规定,任意改变计价方法,人为调节存货发出成本问题。
4、审查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是否正确,有无任意多摊销或少摊销影响存货发出成本问题。
第六条 长期股权投资审计
(略)
第七条 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审计
(一)固定资产审计
1、审查固定资产的实存量,是否账账、账表、账卡、账实相符;有无账实不符,家底不清的问题。
2、审查购建的固定资产是否纳入计划和预算,有无盲目购建、追求豪华、不讲实效问题;新建固定资产的价值是否真实,账务处理是否正确,同时验证新增固定资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等证明。
3.审查固定资产折旧范围、折旧方法、折旧额计算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有无任意扩大折旧范围、随意改变折旧方法、多提或少提折旧的问题。
4、审查固定资产的报废、盘盈、盘亏、转让的处理是否经过批准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手续是否齐备,有无未经批准擅自处理问题。报废资产的残值及转让固定资产的价款是否及时全部入账,有无私设小金库问题。
5、审查企业在发生资产转移或企业改制中,是否按要求和规定程序进行资产评估,有无资产流失问题。
6、审查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合同是否合法合规;融资租赁固定资产计价是否准确;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是否正确;合同到期,所有权转移是否按原定条件执行。
(二)在建工程审计
1、审查在建工程物资是否账实相符,有无丢失、损毁;预付工程价款是否真实、正确,手续是否齐全。
2、审查自营在建工程各项支出是否正确、真实、合规,自营工程成本分摊是否合理;试车收入是否全部入账,账务处理是否正确。
第八条 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和其他资产审计
审查各项资产的形成及取得是否合法;计价是否准确、合规;摊销的期限是否符合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定;无形资产对外转让、投资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规定。
第三章 负债审计
第九条 短期负债审计
(一)审查各项短期负债金额是否正确,是否在规定期限内偿还,有无隐瞒、截留收入问题。预提费用的项目、数额是否正确,预提期与受益期是否一致,有无任意多提、少提或不提的问题。
(二)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及福利费的审计
1、审查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和福利费提取比例是否真实、合规;工资的发放有无虚报冒领现象;奖金、工资性津贴发放标准以及福利费的用途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2、审查实行工效挂钩额形式、提取工资总额的标准、比率是否合规;审查提取工资总额的基数、新增效益工资的计算和各种单项工资的增加是否合规、真实。
3、审查工资总额及人均工资收入增长是否符合两个低于的原则。
(三)应交税费审计
审查各项税金的计算依据、税目、税率是否符合国家税法规定;有关减免的税金,是否依法批准,年末与税务部门清缴的手续是否齐全;有关会计记录是否正确,有无错计、漏计、拖欠、截留税金等问题。
第十条 长期负债审计
审查长期借款资金来源,使用及归还是否符合规定。
上市股票及发行债券是否经过批准,股票和债券的价值计算是否正确,溢价和折价发行时是否按规定进行摊销,有无人为调节当期损益情况。
第四章 所有者权益审计
第十一条 投入资本的审计
审查投资资本是否真实,是否按照章程和投资协议及时筹足资本;对投资者用事务进行投资的,是否与合同、协议、章程中的规定相符,是否按国家规定进行资产评估并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确定;对投入的资本有无随意抽回问题。
第十二条 资本公积金审计
审查公积金的行程是否真实,缴付的出资额大于注册资本而产生的资本溢价是否进行了正确的反映;企业接受的捐赠是否入账正确并进行账务处理;资本公积金转增资本金是否经过批准,有无擅自转增资本金问题。
第十三条 盈余公积金审计
审查法定盈余公积金是否按照法律规定正确提取,任意公积金的提取是否经过董事会或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有无随意提取的情况;盈余公积金弥补亏损、转增资本和分配普通股股利是否经过批准,有无违反规定的问题;审查公积金的提取比例以及使用是否符合规定,有无任意提取和使用的问题。
第十四条 未分配利润审计
审查未分配利润的核算是否正确,有无任意漏记致使未分配利润不实的现象。
第五章 生产成本审计
第十五条 生产成本审计
(一)审查有无成本计划、费用预算。审计成本费用及开支范围是否合法,有无将购置建造固定资产、购入无形资产、捐赠支出以及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费用的其他支出列入成本。
(二)审查产品成本计算的合规性及正确性,成本计算方法是否适当,各计算期成本计算方法是否一致,有无任意改变制造成本虚假的问题,有无利用摊提费用人为调节利润的行为。
第六章 损益审计
第十六条 产品销售审计
(一)审查销售收入的确定是否合规,有无隐瞒或虚构销售收入的现象;实现的销售收入是否及时入账,有无收入不入账、价外加价、价外返利等非法形成小金库,甚至贪污问题。本企业的基建及福利部门自用的产成品是否视同销售。发生的销售退回、销售折让、销售折扣是否真实、正确,是否按规定冲减当期收入等。审查其他业务收入是否正确进行账务处理,有无隐瞒、转移等截留利润的现象。
(二)审查销售成本、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的范围和界限是否正确、合规,有无人为调节成本、利润的情况。
第十七条 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审计
审查费用支出范围是否符合规定,有无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的情况;通过摊销、计提形成的费用,账务处理是否正确;管理费用中支出的各项税金的计算是否正确;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收入、支出是否符合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定。
第十八条 营业外收支审计
(一)审查营业收入及支出范围是否符合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有无违反规定任意计列营业外收支的情况。
(二)审查营业外收入是否及时,全部入账,有无入账不及时或将其他收入转作帐外小金库的情况。
第七章 财务报表审计
第十九条 财务报表审计
审查各种财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各种财务报表是否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成果,有无截留利税或虚盈实亏问题;财务报表内容是否完整,钩稽关系是
否相符,有无编制遗漏或书写错误,各项期初数是否与上期期末数一致;报表编制说明是否重点突出,分析是否正确。
第二十条 利润分配审计
审查利润总额的形成是否真实;审查企业是否按时足额交纳所得税;是否按规定计提盈余公积金;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是否真实。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适用于总企业所有企事业单位。
第二是二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有总企业审计委员会附则解释和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