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背景下高校统战工作发展的新思路

时间:2019-05-13 23:49: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梦”背景下高校统战工作发展的新思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梦”背景下高校统战工作发展的新思路》。

第一篇:“中国梦”背景下高校统战工作发展的新思路

“中国梦”背景下高校统战工作发展的新思路

[摘 要]“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高校统战工作。本文深刻分析了“中国梦”背景下高校统战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问题,提出了高校统战工作发展的新思路,突出了高校统战工作为“中国梦”的实现增加人力,增添活力,增长智力,增进动力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梦;高校;统一战线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9 ― 0043 ― 02

高等院校历来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是新思想传播最早和最广泛的一个阵地,也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领域。总书记自2012年11月提出“中国梦”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各领域人士都在齐心协力,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高校统战工作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领域备受重视。努力做好高校统一战线工作,调动我国最广大党外的知识分子以最饱满的热情和最积极向上的姿态参与工作,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来说,意义非凡。

一、“中国梦”背景下高校统战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一)高校统战工作对象范围不断扩大

“中国梦”背景下,我国高等院校的统战工作范围扩大,战线更长。高校知识分子中中青年已成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主体。中青年教师大多想象力丰富,创新和接受能力强,乐于接受新东西;但另一方面他们中大多数人对社会了解不多,缺乏锻炼,实践经验和政治经验不足,相比老一代,他们对我国历史没有感同身受的体会,缺乏与我党风雨同舟的崇高思想。同时,伴随着国际合作交流的扩大,出国留学的知识分子不断增加。留学归国的党外知识分子消息灵通,随时会带来最新的科技信息、管理经验。他们不仅成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队伍中一个新群体,成为新时期我们国家、学校宝贵的人才资源和科技、信息资源,而且成为联系海外华侨、华人,与世界各国进行友好往来、合作的重要桥梁和扩大对外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

(二)高校统战工作外部环境日益复杂

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及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信息技术、国际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给人类社会和人们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下,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加活跃、解放,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的发展更加错综复杂,各国之间联系日益频繁,迥异的东西方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产生鲜明对比。高校统战工作如何进行手段和方法的更新,充分地运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有效地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这是面临的又一挑战。

(三)高校统战工作对象价值取向多元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旧体制的转换,中西文化多层面的碰撞的影响,高校知识分子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主体意识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下社会,人们相信“知识就是金钱”,于是更多的人都更加注重去实现自身价值而不是牺牲小我,成全大局,所以他们努力寻找自我价值实现的机会和途径。而市场经济推行的能力本位原则,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使知识分子的竞争意识大大增强,也为知识分子实现自身价值开辟了广阔天地。高校广大知识分子开始转变思想,越来越看重名和利,把这些当作个人价值的体现。市场经济中大家是公平竞争,而且机会均等,市场上讲究等价交换的原则,这些反映到政治领域就是要求民主和自由。为了更大化的实现自身的价值,获取功利,高校知识分子的自主择业意识也有所加强,人们更愿意选择其他行业或其他地区。有些人流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或其他大城市以及一些办学条件好,环境好的高校;有的人走出校门,服务于私营企业、合资企业,有的自己办起了企业和公司;有的人甚至会从事其他兼职等等来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二、高校统战工作助力“中国梦”实现的对策

将梦想变成现实总是充满艰辛的,“中国梦”在实现过程中总是充满重重荆棘,并不是十分顺利的。不同民族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对待统一事物往往也有自己的看法。高校统战工作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做出了持续不懈的努力。

首先,高校统战部门应在加强高等院校里民主党派的政治领导中不断努力,团结互助,帮助民主党派搞好自身建设。高校统战部门组织各相关部门学习、贯彻党的统一战线理论以及方针政策,帮助大家厘清“中国梦”的内涵。带领大家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关于统一战线的主要方针政策,这包括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民主党派政策、民族宗教政策以及侨台政策等等;不仅如此,高校统战部门还帮助大家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并解析“中国梦”,帮助高校民主党派人士在深刻了解“中国梦”内涵的同时,身体力行,全心全意投入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当中。

支持并帮助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是统一战线的一项重要工作与责任,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实行的是政治领导,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框架下,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自身建设和开展工作。高校党委要按照政治领导的要求,加强对高校民主党派在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上的领导,提高民主党派的政治把握能力。同时,我们要给予民主党派在宪法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发了地位平等比较充分的尊重和认可,支持民主党派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我国处理民主党派工作的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我们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对民主党派组织按照参政党建设的标准给予正确引导,我们必须把思想建设放在核心地位,以组织建设为基础,让制度建设为我们提供保障,以提高民主党派领导班子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为主要内容,积极引导各民主党派实现各自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支持民主党派加强后背干部队伍建设,协助民主党派做好组织发展和成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其次,高校党外分子作为我国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做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是十分有必要的。何为党外知识分子呢?显而易见,党外分子肯定是非中国共产党员的一些知识分子,不管是否参加民主党派,都属于党外知识分子。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马虎懈怠,因为这是统一战线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党外高中级知识分子,尤其是各界影响较大的代表人士,是统战部门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建设国家,实现“中国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统战部门相关人员要了解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生活等各项基本情况,帮助他们掌握国家政策方针,协调其中各方面的关系,为实现“中国梦”举荐人才。

党外知识分子大多汇集在高校,这对我国建设发展来说是一笔巨大的人才财富。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队伍一方面是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的骨干,他们也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他们不仅肩负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的使命,而且他们还肩负着各种国家重点项目的研究,所有他们在现今注重知识的社会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

再次,高校统战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为“中国梦”的实现输送人才,所以必须加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培养、选拔和举荐工作,这关乎“中国梦”实现的人才保障工作。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只有尊重其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取得积极成果,因此,我们要研究和掌握新时期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发展规律,这也是我们做好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选拔和举荐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多数新时期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在改革开放之后,亲眼见证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每一步,对新中国的情况比较熟悉,这本来就有显而易见的优势。不过另一方面,他们的生活环境比较单一,不像老一代经历那么多风云巨变,所以也会存在一些思想素质不够合格的问题,这就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引导。毋庸置疑,“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人才,所有各高等院校党委统战部、组织部十分有必要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做好各级人大候选人的提名推荐工作,对拟在政府和有关部门中做实职安排的党外干部做好考察推荐工作,而且还要加强对政府参事、文史官员的遴选聘任工作的领导。并支持在校的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结合学校和地方的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协助他们搞好代表提案或委员提案,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与水平。

不仅如此,高校统战部门还要进一步完善高校海外统战工作。“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得到最广泛人民的支持,高等院校是联合和团结港澳台和海外同胞的重要桥梁,我国的各高等院校与台湾、香港、澳门和海外华侨华人、海外留学人员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这有助于我们获得他们的支持。高等院校一定要对海外统战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党的侨务政策也要努力贯彻执行,并且积极引导归侨侨眷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努力在平凡岗位上立下汗马功劳,同时,也要依法保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我们支持高校侨联通过多种形式建立和加强与归侨、港澳台胞眷属、海外侨胞、新华侨华人和华裔新生代的联系。

最后,“中国梦”的实现不仅是汉族人民的事,更是56个民族大家庭的共同期许。因此,做好高校统战工作就意味着要全力贯彻我国的高校民族宗教政策,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新世纪新阶段,民族问题也日益突显,我国的改革也进入深水区,因此妥善处理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对于维护我国改革和发展来说意义重大,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而高校的民族宗教工作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宗教工作的全局,并在民族宗教工作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各高等院校要把认真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这就意味着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对高校师生员工来说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需要引起学校党委和统战部门的重视。所以说,高校需要全面贯彻我党有关民族和宗教的政策,重视并处理好与少数民族人士的关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参 考 文 献〕

〔1〕 叶华青.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统战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对策〔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04).〔2〕 陈喜庆.对统一战线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几点认识〔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02).〔3〕 海群.发挥留学归国人员优势做好党的统一战线工作〔J〕.河北省社会主义科学院学报,2012,(04).〔责任编辑:张 港〕

第二篇:“法治中国”背景下高校法治教育的发展

“法治中国”背景下高校法治教育的发展

摘 要: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为构建“法治中国”指明了方向。高校法治教育为法治中国的实现提供了动力源泉、培育了法治文化氛围,具有重大意义,应当适时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自觉融入法治中国的建设当中。教育工作者应当明确认识新时期高校法治教育的新发展,肩负起培育当代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法治中国; 法治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中图分类号: D641;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1-0086-03

一、高校法治教育对建设“法治中国”的重大意义

高校法治教育对“法治中国”的实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首先,高校法治教育为“法治中国”提供了“动力源泉”。由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和曲折性,以及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中国只能并且必须进行自上而下的法治建设,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指引国家朝着法治化的方向努力,而没有条件和基础进行自发的社会变革。但这并不等于说,中国的法治建设只有党的领导就足够了,法治中国的建设必须得到来自社会的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否则必然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来自社会的动力源泉有赖于社会成员法治素养的不断普遍提升,才能为不断推进的法治建设提供动力支持。高校法治教育通过对一批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培育其法治素养,恰为法治中国的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其次,高校法治教育为“法治中国”培育了“文化氛围”。中国的封建社会持续两千余年,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三纲五常的儒家文化以及中央集权式的封建统治使得中国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人治思想和文化始终弥漫在中国人的意识和观念之中。这期间虽偶有“以法治国”思想的火花,但却与现代文明的法治思想精髓相去甚远。即使在当代中国,法治文化依然是极其匮乏的,甚至成为了中国法治化乃至现代化的重要阻力。诚如钱穆先生所云:“一切问题,由文化产生。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解决。”今天法治中国的建设,必须在制度建设和理论建设的同时,注重法治文化的研究和培育,弥补中国传统文化中法治文化的缺失。而法治文化的培育和构建,必然需要通过教育的途径得以实现。“通过对全社会进行法治思想和公民意识的启蒙,使广大人民养成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习惯,树立正确的公民观,强化公民素质。”[1]通过社会成员法治素养的提高,营造社会法治文化氛围,进而实现执政党执政行为的法治化,[2]最终实现法治国家的愿景。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重要参与者,大学生法治素质直接影响着未来社会中公民法治素质的高低,高校法治教育作为当代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和渠道,其意义之重大、责任之重大不言而喻。

二、高校法治教育在新时期的发展

1.从“法律制度”的教育发展为“法律体系”的教育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阐明了法治应包含的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得到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良好的法律。”[3]可见,完备的法律制度是实现法治国家的基础,相应的法治教育亦应当以法制教育为基础。我国原有的法制教育以“法律制度”教育为重心,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宪法、刑法、行政法、民事法律中选取了与学生学习、生活、工作联系密切的相关条文进行讲授。而在2013年新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增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容,将法制教育从“法律制度”的教育发展为“法律体系”的教育。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我国法制建设的最新成就。2011年,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宣布:“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意味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此有了比较完备的法制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我国法制建设取得的最新成就,理应成为高校法治教育的新内容。其次,法律体系是对法律制度的系统化、体系化,有利于学生对法律制度深入认识。法律制度教育是从平面的角度,对我国宪法及各法律部门的主要法条进行介绍。而法律体系则是从立体的视角、有层次地对我国的法律制度进行解释说明。法律体系的概念暗含两个新的知识点,即法律的位阶和法律的部门。在法律体系的教育中,我们看到了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体现法律位阶的概念,也看到了民法商法等法律部门的概念。法律体系的教育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原有法律制度的基本知识,并且使他们理解了法律体系中各法律规范之间的联系,对于法律制度有了立体的把握。例如,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其他的部门法律就不能与之相冲突。

2.从“法治观念”的教育发展为“法治理念”的教育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人们对什么是法治、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为什么实行社会主义法治、怎样实行和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认识结晶,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美好理想,是尊重法治、崇尚法治、积极参与法治实践的坚定信念。[4]新版教材将原有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教育发展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培养,体现了法治教育在法治理念层面的新发展。

首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对法治内涵的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摆脱了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束缚,肯定了法治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近代法治思想产生于中世纪的英国,英国也因此成为最早确立法治原则的国家。[5]因此法治自产生时起便被打上了资产阶级的烙印,加之建立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上的三权分立、多党制等现代西方法治国家的政治制度,严重威胁和动摇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执政基础,使得社会主义国家对于西方法治思想始终保持着谨慎甚至排斥态度。然而随着对法治思想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意识到三权分立和多党制并不能代替法治的全部内涵,即使在资本主义法治国家中,也非全部采用三权分立和多党制的制度。法治作为人类文明的共同标志,虽然产生于资产阶级国家,但究其本质,其既不姓社,也不姓资。法治并非是社会主义的对立物,而是人治与专制的对立物。[6]我国2008年发表的《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也首次明确指出:“法治是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凝结着人类智慧,为各国人民所向往和追求。”

其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现了我国法治思想的核心,更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抵制片面法治观。一方面,法治理念是理性化的法治观念。人们在长期的法治实践中会形成一定的法治观念,并在其支配下参与法治实践。例如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自由平等观念、公平正义观念和权利义务观念等。法治理念是基于这些法治观念的理性认识形成的法治思想的核心。另一方面,法治理念是成熟的法治思想的系统的、集中的体现,是指导人们进行法治实践的思想基础、基本原则和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法治发展而产生和形成的法治思想,是在对法治内涵科学理解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国情而提出的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人们对什么是法治、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为什么实行社会主义法治、怎样实行和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认识结晶,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美好理想,是尊重法治、崇尚法治、积极参与法治实践的坚定信念。[7]将法治观念转变为法治理念,有利于学生领悟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精髓,将其与资本主义法治观念区别开来。

3.从“法律思维”的教育发展为“法治思维”的教育

法治中国的建设需要社会成员具有较高的法治素养,而法治素养的核心是具有法治的思维方式。高校法治教育应当突破“法律思维”的局限,对大学生进行更加具有思想内涵的“法治思维”的教育。所谓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法律思维以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为主要特征。而法治思维是指人们按照法治的理念、原则和标准判断、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是一种与人治思维方式相对立的思维方式。[8]它包含了法律至上、权力制约、人权保障和正当程序等基本要素。法律思维方式与法治思维方式虽然只存在一字之差,但其内涵则相去甚远。

首先,法律思维方式是以法律制度为基础,而法治思维方式则是以法治思想为基础,关注法律制度中的价值追求、权力制约、人权保障等方面的内容。法律思维方式是以国家现行的法律制度为基础,不关注法律制度本身的价值追求、权力制约、人权保障等法治思想,因此是一种简单的法律工具主义的体现。而法治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虽然也以法律制度为基础,尊崇法律为最高权威,但并非是对于法律制度完全的、机械的服从,而是具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和价值判断,这就是法治思想。其次,法治思维方式是与人治思维方式相对立的思维方式,其目的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受公权力的侵害。因此,它不仅仅限于对国家已经颁布的成文法律规范的遵守,而是更深入地思考法律制度、政治制度背后所体现的民主与法治的关系、权利与权力的关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自由与平等的关系、实体与程序的关系等等。相反,法律思维仅仅关注行为的合法性本身,关注对于法律制度的服从以及运用法律制度解决行为所产生的后果。法治思维的教育使学生不是机械地遵从法律,而是从更深入的思想层面领悟法治思维的精髓,并将其贯彻在日常的行为之中。

笔者认为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背景下,高校法治教育的新发展集中体现为以上三个转变,即从“法律制度”的教育转变为“法律体系”的教育,从“法治观念”的教育转变为“法治理念”的教育,从“法律思维”的教育转变为“法治思维”的教育。法治教育的转变和新发展不仅能够使学生正确理解法治的内涵,全面认识我国的法治建设的现状,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思想精髓,使其具有辨别片面法治思想的能力。当然,对于高校法治教育的新发展,教育者首先要予以高度的重视,明确认识新时期法治教育发展的精髓,才能更好地发挥高校法治教育的作用,为“法治中国”的构建提供动力源泉和现实土壤。

三、以教育之力助“法治中国”之树常青

如前文所述,高校法治教育对于法治中国的实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建设法治中国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法治教育的新发展不仅对公民法治素质的培养及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也对高校法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首先,从事基础课教学的教师应准确把握新教材中“三个转变”的实质内涵。对于法治教育在教育内容上的变化,应当进行深刻的领会和正确的把握。新教材虽然对法治教育的章节进行了压缩,但是其内容较旧教材实际上更难了。一些法学的核心概念,例如法治、法律体系、法治思维都需要我们重新进行系统学习。例如把法律制度教学转变为法律体系教学,把法治精神教学转变为法治理念教学,把法律意识教学转变为法治意识教学。这些法治的概念和思想首先需要教育者进行学习并内化为自己的法治素养,才能准确地把法治精神深埋在学生的思想中。

其次,深刻把握法治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新教材改版后,有些学者认为法治教育的部分被删减了,似乎是教材“重德轻法”的表现。实则不然,章节和文字的缩减,并不意味着对于法治教育的轻视。相反,新的教材在法治教育的内容上进行了实质性的扩充,比旧教材的内容更加深入、科学,其教学的困难程度也相应地增加了。表面上的章节的压缩实际上是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对法治教育的内容和课时进行删减和压缩,应该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才能保证学生真正领会法治的思想。

再次,围绕“三个转变”进行教学改革创新。要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了解比原来更复杂、更深入,甚至更加抽象的法治思想,这对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一项新的课题和挑战。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对原有法治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法治的思想,更深刻地领会法治的内涵,更牢固地树立法治的意识。

高校法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到在建设法治中国的历史进程中自身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在深刻把握高校法治教育在观念和内容的转变基础之上,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教学活动的改革和创新,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性,实现高校法治教育的重大意义,方能以教育之力助“法治中国”之树常青。

参考文献

[1] 严励.法治建设的基石:构建法治文化与提高公民素质[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5.[2] 侯晋雄.论中国共产党执政行为的法治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5):19.[3]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姚仁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199.[4] 张文显.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导言[J].法学家,2006(5):6.[5] 龚刃韧.法治的正本清源――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比较[J].法学,2009(1):3.[6] 黄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发展与实践[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3):18.[7] 张文显.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导言[J].法学家,2006(5):6-16.[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59.[责任编辑:刘慧婷]

第三篇: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新思路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新思路

作 者:著名国学专家 段俊平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趋势,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也影响着国际企业文化发展的动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果跨国公司不能进行文化的整合,那么它就不可能在全球范围内的多种文化中生存下来,也不可能取得辉煌的业绩。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其企业文化也要进行中国化改造,同样中国企业融入世界,也要在自身文化上嫁接具有全球化视野的文化基因,只有如此,中国企业才能适应全球化的趋势。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必须强调跨文化管理,必须进行与当地的文化融合。当企业走出国界进入国际市场的时候,就面临着不同区域、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跨文化管理”对中国企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当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时,往往采取并购的方式,但实践证明,并购的成功率是极低的,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并购双方的文化融合问题没有妥当的解决。

举两个典型的例子。我国的TCL公司并购法国的阿尔卡特公司。这次并购从开始到解体总共只有八个月的时间,结果是失败的结局。其失败原因主要是TCL在并购前对文化的整合考虑不足,并购之后,TCL又将自己的文化强加到阿尔卡特员工的身上,造成很多员工自行离职,使公司失去了这些有专长的员工。没有了骨干员工,企业肯定是经营不下去的。与之相反的另一个是成功的案例,我国的联想集团并购IBM的 PC业务。刚开始这个并购并不为外界看好,被称为是“蛇吞象”的行动,并且在并购初期,确实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柳传志在后来的演讲中说:“当时面临的一个很大的冲突就是文化冲突。所谓文化冲突,具体讲是指从高层管理人到项目管理人,特别是高层之间如何互相配合工作,这是决定一个公司能不能好好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最根本原因。在金融危机出现时,联想就出现了大幅度亏损,表面原因是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直接冲击,但从根本上讲,是部门管理问题,是文化冲突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2009年,联想董事会下定决心进行了改组,形成了优秀的中西合并的领导班子。建立了中西方相结合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中,既有IBM的优秀文化基因,还保留了联想集团的优秀文化基因。此后半年,联想集团在团队和文化等方面实现了很好的融合,业务也成功扭亏,取得了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强劲增长。(更多有关中国化管理相关观点,可以参见著名国学专家段俊平先生文章观点)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道德传统、生活环境、物质与精神追求等都是不一样的,对于跨国并购的中国企业而言,如何进行文化融合是一个课题,全球化文化融合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公司文化层面的融合,另一个则是民族文化层面的融合。而公司文化的融合必须在民族文化融合的前提下来进行融合。文化融合的“跨文化管理”是中国企业全球化的一门必做的一门课程,也是全球化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必须把诚信作为企业文化的首要部分。信誉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国入世之初,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穆尔先生就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中国入世后,从长远看,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是信用,以及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的机制。”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重提诚信是非常有意义的。

诚信是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有些企业百年不衰,靠的便是诚信。诚信会给企业带来高质量的产品、良好的信誉,从而为企业赢得顾客,赢得市场赢得利益。国际上许多大企业都很重视诚信**。比如,IBM把“诚实”作为企业的座右铭;松下公司把“赢得人们的信任”作为企业的价值观;诺基亚把“科技以人为本”作为自己诚信的实质。反之,一个不守信用的企业,不管它的技术力量多雄厚,广告力度多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也不可能创出好的信誉和品牌,不可能发展壮大,必将最终面临着被揭穿、被淘汰的可悲结局。近年来,我国已

经发生南京冠生园陈馅月饼、“三鹿奶粉事件”、重庆火锅底料掺假以及“紫砂锅”事件等一系列的悲剧,无一不说明诚信的缺失。因为一些企业失信,还可能造成整个地区、整个行业都受到打击。像南京冠生园陈馅月饼事件使当年全国月饼销量锐减四成以上。在重庆火锅底料掺假被媒体曝光后,重庆火锅业遭受了巨大信誉危机和惨重经济损失。(更多有关中国化管理相关观点,可以参见著名国学专家段俊平先生文章观点)

诚信,这一经济活动的首要准则,历来被世界各大知名企业视若生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境内的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这不仅有来自国内的竞争,还有国际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诚信俨然已经成为我国企业能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关键。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信用积累与升华形成的商誉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要让诚实守信渗透到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深入到企业文化的核心层;要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必须不断创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文化的内涵和文化管理模式都不同于原来仅限于国内市场低层次的竞争,因为塑造企业文化的参照背景发生了变化,企业文化内涵和机制的创新也就势在必行。

企业文化的创新,第一个方面是理念的创新。必须创造一种适应全球化趋势的企业文化,有利于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文化。总体上讲,这种理念的创新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基于对知识价值的认识,建立学习型企业,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第二种是从道德的角度,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第三种是基于对人性的认识,旨在建立尊重人、激励人的文化。

企业文化创新的第二个方面是文化管理模式的创新。文化管理不同于以往的以生产过程和质量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它强调的是管理过程中的人的因素,要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认为企业不单单是一种经济组织,人也不单纯是创造财富的工具,人是企业最大的资本、资源和财富,这对开发人力资源和人力价值起到了重要作用。

企业文化创新的第三个方面是企业文化个性方面的创新。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现在存在一个误区,就是雷同化和形式化,缺乏个性。个性化的企业文化应该包含一种独特的理念,特殊的经营方式,形成属于自己的特殊的气氛。我们看到,很多成功的跨国企业都有属于自己的不可复制的企业文化。

总之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要有战略眼光,要想成功的走出去,中国企业必须在企业文化的跨文化管理、诚信和文化创新三个方面下功夫,任何企业的兼并成功与否,固然有许多因素,但文化融合是主要因素,企业全球化的过程其实就是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建立一套具有中国化特点又有全球化视野的新型企业文化系统。

作者:段俊平,著名国学专家,著名书法家,知名管理学者,中华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化管理商学院院长,爱维龙媒咨询集团董事长

第四篇:中国梦的背景、内涵与实质(下)

中国梦的背景、内涵与实质(下)

韩庆祥

第一部分;判断题

1、中国梦是团结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一面精神旗帜,它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赢得广泛认同。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3.实现中国梦所需要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就是在为解决中国问题寻求现实路径、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4.中国梦及其实现可以参考西方模式。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5.1978年初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A 6.中国梦的出发点就是为了造福中国人民。

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A

7、从基本内涵、内在本质和基本结构来看,中国梦就是“中国的应然状态”。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A 8.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B 9.在中国历史上,分配始终比生产落后,分配问题始终未解决好。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A 10.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事业已经发展得很成熟。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B

第二部分;单选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A.民主集中制 B.改革开放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 正确答案:C 2.十八大指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A.提高改革水平B.科学发展 C.深化改革 D.扩大开放

正确答案:C 3.“今日之大错,在于以国内教育仅为留学之预备。是以国中有名诸校,都重西文,用西文教授科学。”这句话出自()。A.《友邦惊诧论》 B.《非留学篇》

C.《在北京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D.《布尔什维克的胜利》

正确答案:B 4.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A.提升城市空气质量 B.提升人民幸福感 C.提升各地GDP D.提升市民素质

正确答案:B 5.()提出: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实施改革开放。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五大

正确答案:A 6.()指出,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A.《共产党宣言》 B.《论自由》 C.《文明的冲突》

D.《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

正确答案:A 7.实现中国梦有三个必须:分别是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

A.提高国际地位 B.凝聚中国力量 C.增强文化软实力 D.增强军事实力

正确答案:B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A.科学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正确答案:D 9.实现民族复兴,邓小平指出:当时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解决()的问题。

A.“人口多”

B.“穷”

C.“经济落后”

D.“发展落后”

正确答案:B 10.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A.发展 B.科学 C.以人为本 D.统筹兼顾

正确答案:A 11.()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A.改革开放 B.解放思想

C.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科学发展观

正确答案:A 12.“无端忽作太平梦,放眼昆仑绝顶来”。1902年,()在《新中国未来记》中,写下了对未来的梦想和期望。A.梁启超 B.毛泽东 C.李大钊 D.鲁迅

正确答案:A 13.复兴中华文明的第一步就是()。A.重建法制 B.重建国人的自信心 C.重建国人的自尊心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B 14.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到()的宏伟目标,小康社会全面发展: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A.2014年 B.2015年 C.2020年 D.2025年

正确答案:C 15.中国梦的实质是中华文明()。A.再造 B.复兴 C.创新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B 16.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所定义的“中国梦”是指()。A.综合国力排全球第一 B.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一 C.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成为超级大国

正确答案:C 17.习近平同志在()时,首次提出中国梦。A.出席十八大 B.主持党校会议 C.出席20国集团峰会 D.参观“复兴之路”

正确答案:D 18.“亚洲四小龙”不包括()。A.中国香港地区 B.新加坡 C.韩国 D.中国澳门地区

正确答案:D 19.“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这句话是()说的。A.胡锦涛 B.习近平 C.江泽民 D.邓小平

正确答案:B 20.解决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社会不公正、收入水平差距过大等问题,根本方法靠()。A.科学发展 B.发展 C.宏观调控 D.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正确答案:A 第三部分;多选题

1.中国目前所处的时代,可以概括为()。A.战略机遇期 B.战略冲刺期 C.战略决赛期 D.战略危险期

正确答案:ABCD 2.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提出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科技自信

正确答案:ABC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 D.科学发展观

正确答案:BCD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其科学涵义是()。A.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B.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

C.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D.科学发展观

正确答案:ABCD 5.新时期,要想实现中国梦,需要处理如下几大矛盾关系,具体包括()。A.中国与地球的关系 B.中国与美国的关系 C.官员与百姓的关系

D.经济建设与人口建设的关系

正确答案:ABCD 6.中国目前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中国梦即是实现以下转变:()。A.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变成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国家 B.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变成独立自主的国家 C.由一穷二白的国家变成发达的国家 D.由发展中国家变成先进的发达国家

正确答案:BCD 7.新时期,要想实现中国梦,需要处理如下几大矛盾关系,具体包括()。A.中国与地球的关系 B.中国与美国的关系 C.官员与百姓的关系

D.经济建设与人口建设的关系

正确答案:ABCD 8.实现中国梦必须解决的中国问题,从根本性上看,主要是()的问题。A.结构转型 B.经济转型 C.力量转移 D.文化转型

正确答案:AC 9.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这里的公平正义主要包括()。A.权利公平 B.机会公平 C.分配公平 D.规则公平

正确答案:ABCD 10.下述选项中,属于美国梦所处的阶段包括()。A.和平梦 B.争霸梦 C.世界霸权梦 D.创造新美国

正确答案:ABCD

第五篇:志愿工作在高校背景下的持久发展

志愿工作在高校背景下的持久发展

袁钰

长安大学 汽车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4 摘要:通过对志愿工作、高校建设等主题论文的学习和研究,本文揭示了志愿工作在高校背景下发展的缺陷,对志愿工作在高校背景下的持久发展做了剖析、论证,结论为:培养高校大学生领导力、建立健全志愿者管理体系、加强项目各利益方长期合作三足鼎立,是志愿工作在高校背景下的持久发展的关键。关键词:志愿工作

高校背景

领导力

各方利益

志愿者管理

引言

志愿工作是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在高校的特殊背景下又将如何顺应这个潮流呢?伴随着格局多极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中国逐渐被推向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舞台和重要的历史关口,具有不同历史传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融愈发强烈。[1]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文化冲击,我们万万不可全盘照搬西方的发展模式,而应当吸收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针对我国高校现状作出全新的论述。

一、高校背景下志愿工作的自我定位

在高校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志愿工作成为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全新突破口,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生动实践。高校志愿工作的开展给广大青年志愿者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契机:在满足大学生自身成才实践需求的同时,也树立了大学生良好的社会形象,给社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就高校本质而言,它具有无背景、经验少、机构小、资金紧等劣势,这不同于政府及民间组织,也无疑给高校开展志愿工作带来了很大巨大的压力与挑战。高校德育在全球化的现今社会,更需要高屋建瓴,深刻把握和平与发展的主题,牢牢追求时代发展的最新潮流,广泛关注人类面临的普遍问题,增强全球意识和人文关怀,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互动和吸纳。始终坚持服务于现代化建设,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于高素质人才培养,创造更多的机遇让高校大学生参与社会改造,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二、打破活动瓶颈 赢得各方支持

项目总计划是活动成功举办的前提,应结合社会需求进行志愿工作评估,最大范围地将利益方考虑进去。同时,良好的创意和超前的理念是与媒体长期合作的制胜法宝,有了这些基础,才有赢得政府信赖、企业支持、民众认可的可能:

1、与政府: 创意理念在先,公众高度认可,想政府所想。

2、与企业:结合企业的社会责任,提高媒体关注度(往往会影响企业的投入度),建立良好的人际信任关系,以促进企业的持续赞助与投入。

3、与媒体:以公众参与与广泛认同为基础,采用创新策略,不断推进议题,引发媒体持续关注。

4、与权威:规范操作,完备资料,加强志愿工作的专业化的管理,凸显项目典型的研究价值。

5、与志愿者:在拥有共同理念的前提下,鼓励参与,各尽所能,实现自我。

6、与市民:走进社区,了解社会,提高广大市民的参与度,注重志愿活动的立体性,加大项目的成功率。【2】

对于大多数高校志愿组织而言,不可能一直依靠校团委或相关企业的资金拨助,一个成熟的志愿工作团队如同一个顽强的生命体,需要具备自身造血能力。只有志愿项目明确,同时找到该项目与政府或企业的共赢点,化被动为主动,才能赢得更广泛的理解和支持,壮大利己的力量。

三、领导力培养与志愿者管理

高校志愿活动的成功开展主要依靠学生领导力,考验了一个项目领导者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根据相关文献资料,领导力需要具备十个基本要素,表现在意义凝聚、价值坚守、制度构建、资源吸纳、目标明确、结果导向、科学量化、舆论动员、公私分明、奖惩严明。[2]强悍的领导力离不开有效的管理机制,在高校氛围下,完善的志愿者管理主要包括:

1.志愿者招募:

严格根据实际需要,通过分析确定志愿者需求量、项目类别、子项目、实施时间、所需志愿者类型、志愿者数量、志愿者条件等将志愿者需求分析以列表的形式呈现出来,一目了然。招募过程中需完善志愿者的信息并进行登记,并交由办公室存档。2.志愿者选拔:

对志愿者递交的信息材料进行初选。对于意义重大的中大型志愿活动,需通过面试的方式进行第二轮甄选,减少志愿者成本。最终选出的志愿者需签署相关协议,同时完善志愿者个人档案。必要时需对选出的志愿者承担保险,保证志愿者的人身安全。3.志愿者培训:

通过确立正确的志愿活动价值观,充分了解活动,志愿者分类,加强团队沟通,专业的培训与督导,后勤与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指导,可以有效提高志愿者上岗前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志愿活动效果的最大发挥。4.志愿者管理:

志愿者管理主要由项目部门领导者直接管理,安排志愿工作内容,并要求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具体包括档案建立,监督机制和风险管理:定期对志愿者进行考评,了解某阶段志愿者出席相关活动情况,任务完成情况;志愿者自我评价,了解志愿者工作状态;记录志愿者档案,为日后的表彰奖励做准备。5.志愿者激励:

对志愿者的激励是促进志愿者提高工作成效并让志愿者获得自信心的途径。作为青年中的佼佼者,大学生志愿者对当前各种志愿组织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他们的优势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志愿者频频流失的现象已成为发展道路上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味强调社会责任和奉献爱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使志愿者的价值和志愿活动的意义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才能保持志愿者队伍的稳定。一个完善的激励机制应当实现充分信任、相互给予和交流促进,无论是口头的肯定,还是荣誉的满足,亦或是物质的奖励,通过多变的激励方式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6.志愿者拓展:

采取志愿者贡献积分制,并以此作为会员志愿者的考核和激励的依据,对优秀志愿者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参加活动的机会。每次志愿活动后,可以通过电话或信函的方式加强与老志愿者的联系。此外,这些老志愿者在激励机制的惠利中会不自觉地加大志愿活动的宣传,又为日后活动“招募”了一批潜在的志愿者,不但减少了志愿者的频频流失,而且逐渐壮大了志愿者的队伍。

四、保持绿色环保项目的持久性发展

自从八十年代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志愿工作的开展也一直面临着如何健康持久发展的问题。相信做到“四要”:要对志愿者活动进行全面化、层次化的丰富创新,要积极推动运作机制的社会化,要全面实现活动开展的网络化,要有效巩固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全面化,坚持维系培养高校大学生领导力、建立健全志愿者管理体系、加强项目各利益方长期合作三足鼎立的局面,一定能打出一个漂亮的持久仗!

参考文献:

[1] 何桂美,论全球化时代高校德育的挑战与创新,《中国教育》2008年第4

期.[2] 张斌峰,NGO如何争取更多层面的支持与更多公众的参与——厦门绿十字给我们的启示,2010年4月9日 : http://?id=446 邮寄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南二环中段长安大学校本部北区,联系人:袁钰,联系电话:*** 邮编710064

下载“中国梦”背景下高校统战工作发展的新思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梦”背景下高校统战工作发展的新思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梦,发展梦

    中国梦,发展梦曲靖市民族中学高159班赵小丹指导教师:庄金秀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古人的一个个美梦在今天将被一一实现。 ——题记 1949年10月1日,随着毛主席的一声“中华......

    中国梦的背景、内涵、实质(下)答案完整版

    1. 中国梦及其实现可以参考西方模式。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2. 在中国历史上,分配始终比生产落后,分配问题始终未解决好。 A. 正确......

    中国梦的背景、内涵与实质(下)试卷

    中国梦的背景、内涵与实质 (下) 试卷 85分 1、“中国梦”具有多个维度,而其价值维度就是要实现经济快速增长。 正确错误 2、中国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脉相承中的理论创新......

    中国梦演讲背景(五篇)

    中国梦的含义和时代背景 行政1102班刘璇学号:2011012319 一、 中国梦的含义: 我认为中国梦至少可以分以下三层。第一层是我们自身作为普通中国民众的梦想,也就是小人物的梦......

    社会转型期背景下我国县政改革的新思路

    社会转型期背景下我国县政改革的新思路一、我国县政改革的目标选择行政改革是由政府领导的自觉地改变行政组织结构、改善行政行为方式、理顺行政关系、增强行政功能的运动。......

    中国梦背景、内涵与实质(上)(下)完整测试答案

    本次考试结束啦,您在此次考试客观题得分为 100.0 分! 您通过考试! 正确答案: 第一部分 ;判断题 1. 中国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脉相承中的理论创新。 A. 正确 B. 错误......

    中国梦的背景内涵与实质下试卷分

    中国梦的背景、内涵与实质(下)试卷分 中国梦的背景、内涵与实质下 试卷80分1、“中国梦”具有多个维度而其价值维度就是要实现经济快速增长。 正确2、中国梦是对中国......

    关于信息化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初探

    摘 要: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教学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中等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但是,中职教育信息化过程仍存在一些问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