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课余体育训练计划
学校体育田径特长生训练计划
实验小学是一所具有优秀体育传统的老校,能拥有一系列优越条件。在过去的几年中,能培养出一批批体育人才。为了能更好地体现我校田径实力和培养更多的运动员人才,在新的学期里我们继续努力训练,发扬刻苦拼搏的精神,用实际行动来捍卫实小的荣誉。
一、教学训练的任务:
1、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组织和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田径活动。
2、发展柔韧、协调、灵敏、速度、弹跳等运动事故。
3、学习和掌握田径各项运动所需的基本活动技能,逐步培养完成各种练习的正确姿势,对学生的特长的培养。
4、在训练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守纪律、爱集体、懂礼貌、爱学习、勇于吃苦、意志顽强的品质,使其能够全面发展。
二、教学训练内容:
1、柔韧性的练习:
(1)两臂的平、侧、上等各方位的举、屈、伸、摆和各种形式的绕环练习。(2)两腿的屈、伸、压、踢、摆、绕、纵横等练习。(3)整个身体的各种屈、伸、绕环等练习。
2、协调性练习:
(1)各种徒手操,行进操练习。(2)各种技巧练习。
3、速度、灵敏练习:(1)原地高抬腿跑。(2)加速跑60米左右。(3)站立式起跑30-40米。(4)各种快速反应练习。(5)30米、60米计时跑。
4、耐力练习:越野跑,自然环境走跑结合练习,变速跑等。
5、弹跳力和力量练习:(1)各种跳跃练习。
(2)各种腰、背、腹机练习。(3)橡皮条。(4)扛铃等。
三、训练次数与时间: 每周训练5次,每次1小时左右。
四、考核:
1、各专项要求每周一次到二次的计时跑。
2、学生按自己的专项每周进行一次考核。
3、每一个月底进行一次高要求的考核。
五、训练要求:
1、学生训练课的内容、形式、节奏安排等,要求多种变化,各种练习手段尽量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爱好与兴趣。
2、训练必须常年系统的身体系统为主。
3、各种练习中,培养学生合理的用力顺序,爆发用力等意议。
六、思想教育和管理:
1、要把训练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学校、懂礼貌、讲文明、爱吃苦”的品质,有计划地安排优秀运动事迹的讲解,加强跟班主任、家长、校领导的联系,使学生能安心训练,无“后顾之忧”。通过师工的共同努力,我相信我校的田径运动在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一定能获得比以前更上一层楼的佳绩。
学校体育运动队训练计划
本学期学校体育运动队训练,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依据,以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为目标展开工作。为能够有的放矢、更好的工作,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活动目的及活动目标
学校开展体育运动队的目的就是要在学生中深入发展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活跃学校文体活动,以体育运动队这个点来带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整个面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在开展活动时就必须树立一定的教学目标:
1、锻炼学生身体,增强体质
小学生的身体正处在迅速生长发育的时期,因此要着重锻炼他们的身体,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健美的体格,提高身体各器官的机能,增强机体的活动能力。
2、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能和能力,培养独立锻炼身体的态度、能力和习惯。
教会学生懂得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学会生活和运动中所需要的基本技能,技术和锻炼身体的方法,体育娱乐方法,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以适应终身体育的需要。
在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基本活动的能力,基本技能,为增强各器官系统技能打下基础,扬长避短,注意加强薄弱环节的锻炼,使身体协调发展。
3、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发展智力,培养文明行为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队员情况分析
运动队成员,对于体育都有浓厚兴趣,有体育锻炼的愿望,并乐于参加锻炼,在练习和学习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自觉性。
处于小学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快速期,身体形态、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和一般性活动能力都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体育运动队的任务就是通过锻炼,促进他们的生长发育。
这些队员在他们班级中都是体育骨干,有一定的威信,相信这些同学经过练习,有一定的技能和成绩后,一定会带动其他的同学积极投身于体育运动中。
三、主要活动措施
1、田径方面:
(1)、认真研究各项运动的基本技术动作的组成,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的培养,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
(2)、因材施教,合理分项。在学生有了一定身体素质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体质、特长的具体情况,进行专项训练。
(3)、在活动中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展开各项运动技术的教学。
(4)、锻炼学生身体,锤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学生自我发展。
2、乒乓球方面
(1)、坚持面向全体队员,严格组织纪律,加强训练管理。
(2)、加强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培养,进一步熟悉球性。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比赛,在比赛中不断巩固技战术,提高运动成绩。
3、篮球方面
(1)、进一步熟悉球性,多进行传接球练习,实施细则进行练习比赛。
(2)、要求学生积极练习,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特别是弹跳力,身体柔韧性和身体协调能力。
(3)、组织队员多进行教学比赛,以赛促练,进一步提高队员篮球能力。
四、分工情况
田径队由xxx带领;乒乓球队由xxx带领;篮球队由xxx带领。
五、各 运 动 队 教 学 进 度
第二篇: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利用课余时间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有体育才能的青少年学生进行系统训练,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竞技(后备)人材。是学校体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业余训练还能促进群众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没有高质量的业余训练工作,学校体育工作不可能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也不可能在运动竞赛中有更好的成绩。在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过程中,教育和体育的改革正在深入发展,素质教育为课余训练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本文想通过以下几个课余训练方面的问题和同行进行探索
一、处理好课余训练和文化学习的关系。
初中阶段课余训练不仅是为国家选拔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材,而且,还要发展学生个性,培养特长,归根结蒂是育人。如果因为学生参加课余训练而影响学生学习,使学生成绩下降,那么,这样的业余训练是违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事实上也会遭家长和其它学科教师的反对,是不能长久的。所以我们体育教师在训练时应做好以下两条。
1.安排好训练时间。
初中学生相对来说比小学学习任务较重,既要训练又要学习,时间比较紧张。所以我们要科学安排好训练时间,确保文化学习,课余训练两不误。具体做法是取消早训练(假期除外)。因为早晨是学习的良好时机。如果早晨训练的话,学生体力消耗大,距上课时间近,来不及恢复,甚至在训练出汗后,衣服也来不及换。对学生来说,损失的不仅是早上的时间,而且对整个上午的学习都会产生影响,有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因此,尽量将训练时间安排在每天下午下课后或体锻课,这样对学生训练、恢复和文化学习都不会影响。
2.安排好训练周期,提高学习效率。
初中阶段学生的训练属业余训练,训练只有在文化课学习之余进行。训练周期的每一阶段必须安排好学生的学习和训练时间。根据比赛情况,如每年一次,可将一学年作为一个大周期,如每半年一次则可将一学期作为一个大周期进行安排。最好将比赛期安排在期中、期末考试之前,把期中、期末考试安排在过渡期。在训练中、小周期安排上可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进行,既考虑学生学习,又要考虑训练。合理安排训练周期,科学安排时间,以求达到最好效果。
在学习和训练发生矛盾时,训练应服从于学习。妥善处理好学习与训练的关系,同时,对参加运动队的学生强调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效率,上好每一堂课。学习和训练处理得当,那么训练不仅不会影响学习,通过体育锻练,还能增强体质,促进大脑功能提高,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促进智育的发展。通过体育锻练,还能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能增强学生自信心、责任感、荣誉感,培养意志的坚持性,果断性和自制性,独立性等品质,使人性格开朗、乐观、朝气蓬勃,情绪振奋充满生机,从而增进人的心理健康,提高社会适应的能力。随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提高,人的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这样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二、利用体育课进行训练。
现在初中阶段九年级的学生学习任务相当重,特别是进入高考时期以来。为了增加训练时间,确保训练质量,可利用体育课进行训练。最好把运动员安排在不任教的班级且该班体育课上课时间与带训教师上课不突,这样可以进行个别辅导,使训练更加系统化,提高训练效率。如果运动员的体育课时间与带训教师上课冲突,那么教师可以在课前安排好训练场地,布置好训练内容,让学生独立去完成。在利用体育课进行训练时,要注意做好准备活动,控制运动负荷,防止伤
害事故,并适当给予恢复时间。这样充分利用时间,增加训练量,以利于提高训练水平。
三、根据初中生生理、心理特点,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运动负荷。
初中生一般都处在生长发育的青春初期,肌肉落后于骨骼发育,小肌肉群落后于大肌肉群的生长。由于性成熟,性腺、甲状腺的分泌增多,引起神经系统机能活动的不稳定,造成神经系统对运动机能调节能力的下降。在一定时期内女生在速度、力量、耐力等素质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停滞和下降趋势;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各器官系统逐步趋向完善,进入稳定协调的成熟阶段。所以在训练时要根据初中学生个体的发育情况和学生接受训练的系统性来安排好训练内容,各阶段训练有所侧重。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学校,有的来自城镇小学,一般也接受过一定的训练,有的来自村小,基本上未进行过训练。在初一年级训练中应根据以上三种情况区别对待;针对后两种生源,首先做好基础性的体育素质提高,针对第一种生源和进入初二以后主要任务是要发展绝对力量并充分发展那些对专项成绩起决定作用的肌肉群的绝对力量,此时期可严格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把大重量的负荷练习穿插在中等负荷的练习中进行。通过大重量的负荷练习促使肌肉横断面积加大和提高肌肉的内协调能力,为今后更好地发展力量打好基础。在速度训练上,可以用最大力量负荷和最高频率进行最高速度训练。为防止产生速度障碍,练习的各种组成手段及指标应经常变换。
在训练中还应考虑到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初中学生在心理上日趋成熟,要求把自己当作成人看待,自尊心不断提高和增强;人生观初步形成,对未来充满理想;思维具有较高的抽象概括性,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强;他们喜欢探求事物的根源,对别人的见解不轻信盲从,喜欢怀疑和争论,对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设想和新的见解;情绪体验强烈,两极性突出,意志随着认识的提高,生活经验的丰富,表现出明显的目的性和自觉性。他们独立地作出某一决定,自觉地克服各种困难,坚决地执行自己的决定。由于生理机能的成熟和社会生活中男女情谊的影响,萌发出对异性的爱慕之情,活动中愿意在异性面前显示自己。根据以上心理特点,在训练中以表扬鼓励为主,注意保护学生在体育训练中的自信心,上进心,严禁体罚学生。根据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可安排一些比较复杂的技、战术训练,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锻炼学生的多角度思维意识。不仅要利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训练,还要在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要求学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不怕困难,敢于拼搏,勇往直前。
四、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训练中去。
首先,要求教师本身要热爱体育训练,有丰富的知识,扎实的技能,才能在训练中充满自信,充满活力,给学生予积极向上的影响,才会受到学生的尊敬和信赖,使学生训练抱有兴趣而投入极大的热情,积极参与到训练中。其次要注重师生情感交流,寓情于教,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相处,切忌居高临下,以威压人,感情投入厚此薄彼,这样会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伤害,对教师没有好处。要做严师,更要做益友,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真挚的关心和爱护,以唤起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使师生能够默契配合,使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提高学生的训练兴趣。还应在训练方法上有所创新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训练的兴趣,更加主动地投入到训练中去,使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结合报考体育专业,体育优惠加分进行系统训练。
现在许多学生怕参加运动队训练影响学习,初中毕业后考不取重点高中没有出
路,对训练持消极态度。作为体育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报考体育专业。特别是到初二年级以后,更应该有针对性进行指导。如果每年都有校队学生考取体育专业、重点高中学校或因体育优惠加分而考取理想学校,那么将对以后运动队训练产生强大动力,使学生、家长对运动队训练持积极态度。进一步提高学生参加训练的积极性,使教练员能更加集中精力抓好训练工作,也使训练工作形成良性循环。
六、加强运动队思想教育,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
抓好学校课余体育运动队的思想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材的需要。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合格人材的历史使命。因此,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有健康的体魄,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技术本领;而且要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原苏联现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教师:“请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这就要求我们在训练中,在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技巧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把育人放在首位,寓德育教育于体育训练之中。强调团队意识,协作精神,培养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等高尚品质。在思想品质培养方面,作为教练员的一言一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强调教师言传身教,要求教师有一个奋发向上,不怕困难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使教师的一举一动成为学生的楷模,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良好的队风也是促进运动成绩提高的催化剂,能帮助学生在训练中克服困难,战胜自己,去争取较好成绩。
七、在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要注意正确处理训练与竞赛的关系。学为用,练为战,练战结合。通过比赛促进训练,检查训练效果,同时比赛也是一种锻炼,是锻炼学生战术意识和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只练不赛或只赛不练都不符合训练规律,要根据训练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竞赛。对初中生来说,应多进行教学比赛,以促进技战术水平提高。
第二,注意安全,积极预防运动伤害。在体育训练中,运动伤害事故时有发生,而一旦发生运动伤害事故就会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轻则不能按计划训练,运动成绩受影响,重则断送该生运动前程,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所以在训练中,首先教育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其次,要做好准备活动,掌握动作要领,加强保护帮助;还要注意控制运动负荷,加强医务监督等。总之,对待运动创伤问题要重视,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运动创伤的发生。
第三,注意加强训练学生的营养和保证他们的体能恢复。初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加上训练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因此必须要加强他们的营养供给。一方面学校适当给予照顾,给予一定补贴;另一方面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提高他们的营养水平。在训练中还应注意学生的体力恢复,切忌盲目增加运动负荷并注意加强医务监督。
初中阶段课余训练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加强训练的科学性,防止盲目性。在实践中,只有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和不同训练项目采取相应办法,努力克服困难,不断探索。才能使课余训练走上正轨,蓬勃发展;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第三篇:课余体育训练[小编推荐]
阳光体育视野下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及对策前言:阳光体育运动启动以来,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但是透过热热闹闹的表象,我们还是看到了一些不足和问题,各学校开展的体育运动形式过于单一,制约了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本文通过对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现状的详细调查,探寻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人员的重视,并力求提出一些可行的举措,以全面提升学校体育业余训练水平。现状:《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学校应当在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在学校开展课余训练是与正常的体育课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是学校体育不可缺少的组织形式,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但由于种种原因,现许多学校的课余体育训练仅成了一种被动行为。一年来,通过走访了解及问卷调查发现,在目前的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中,领导不重视、教练员观念滞后,专业水平不高,敬业精神不强,社会群体和家长存在偏见,运动员难选,训练经费得不到保障,学训矛盾等问题尤为突出。1.观念滞后训练是为参赛做准备的,但不能光为了比赛而进行训练。然而,在我们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实践过程中,许多学校片面地理解培养
高水平运动员就是定位在能代表学校比赛,在比赛中能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因此,他们只看重能“为校争光”的选手,而忽视培养和选拔有体育专长的群众体育骨干的培养,结果往往出现或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或完全引进,冒名顶替,弄虚作假。2.教练员队伍素养低目前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大多是体育老师承担,尽管在大学或是学生生涯接触过运动训练,但更多的体育教师还是以“教学型”为主,与以“训练型”为主的教练员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老师迫切要求进行课余训练方面的知识培训,以弥补工作中的知识含量不足。3.运动员来源范围窄学校运动队成绩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训学生的情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升学的竞争,学生压力大、时间紧,过长的训练时间安排确实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时间,也会遭到家长、班主任的反对。分析显示中小学参训学生的来源主要是普通中学中一些体育运动基础好的学生,很少一部分来自小升初或中考体育特长生,只有极少数来自业余体校。在调查的16所学校中,大多数学校是在有比赛任务前临时组队训练,占78%,有校队且常年训练的只占13%,且大多数中小学运动队的类型以临时训练为主,有比赛时就组队训练。4.训练经费得不到保障我市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只有个别市体育基
第四篇:体育训练计划
高二年级训练队训练计划
周一:强度:大
运动量:中
任务:发展速度,提高快速奔跑能力。内容:
1、慢跑+柔韧性练习
2、跑的专项练习
3、原地快速高抬腿跑:10秒×3组
4、计时跑(加速跑):30M×4组
60M×3组
5、立定跳远:10次
周二:强度:中
运动量:中
任务:发展力量练习,提高腿部力量素质。内容:
1、慢跑+柔韧性练习
2、抓、挺举
3、负重深蹲起:(台阶式)
男子:60Kg×12次,70Kg×10次,75Kg×8次,80Kg×6次,85Kg×4次,90Kg×(2-3)次,95Kg×(1-2)次; 以上均练习2组。
女子:重量30Kg为起点。
4、栏架练习:栏间垫步走12次,双脚跳栏10次 周三:强度:小
运动量:大
任务:发展速度耐力,提高非乳酸系统功能。内容:
1、慢跑+柔韧性练习
2、跑的专项练习
3、弯道跑:40M×(6-8)次 4、400M×(2-3)次(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增减)
5、单足跳:20M×3组 周四:强度:大
运动量:小
任务:发展速度练习,提高快速奔跑能力。内容:
1、慢跑+柔韧性练习
2、跑的专项练习
3、高抬腿走:100M×2组
4、后蹬跑:100M×2组
5、车轮跑:100M×2组
6、行进间加速:40M×4;60M×3 周五:强度:小
运动量:大
任务:发展一般耐力,提高心肺功能。
内容:
1、耐久跑25分钟(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变化)
2、柔韧性练习
3、立定跳远:10次
以上训练计划会根据天气、学生实际、学校实际情况会发生相应的调整。
每次训练结束都必须进行10分钟左右的肌肉放松和伸展练习
第五篇:四格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管理制度
四格中学业余体育训练管理制度
为切实抓好我校的体育特色教育,规范管理我校课余体育训练,使我校的课余体育训练真正做到系统、科学、有效。为提高我校运动队运动技能和竞技水平,提高我校在省、市、县内同类学校的知名度,为上级校输送更多更好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为了我校体育特色教育的良性发展,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学校与相关职能部门
一、我校课余体育训练工作由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管理领导小组领导管理,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体育工作副校长亲自担任,组长全面主持课余体育训练管理工作。
二、学校依据本校发展规划、场地器材、生源、师资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决定组建有关体育运动队。并根据带训教师的工作态度、技能特长、带训水平、体训生评教结果等选拔合适的带训教师。对无故不服从学校安排或工作责任心不强或训练效果很差的带训教师,学校有权取消其带训资格和酌情处罚。
三、学校对课余体育训练必须的经费要予以保障。总务处负责根据训练情况适时地按照训练需要增添必须的体育器材和运动设施。班主任必须支持和配合带训教师搞好本班体训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四、学校必须支持和组织校队参加本校有资格参加的各级相关体育竞赛,并为争取取得优异成绩提供良好的训练环境和动力。
五、学校对带训教师给予带训补贴,补贴标准根据本校其他教师补贴标准、同类兄弟学校以及上级规定的带训补贴标准和训练效果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学校对在课余体育训练中、体育竞赛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带训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对取得历史性突破成绩的带训教师,学校将酌情额外重奖。同时学校根据上级的有关文件要求和精神;确保每年给体育教师发放体育训练服装长短各一套。
六、每学期对带训教师的带训工作态度、出勤情况、带训质量和对体育特长生教育管理效果等进行综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带训教师的考核中,同时根据考核结果对带训教师进行奖惩。
七、组织带训教师积极参加各类相关的体育运动训练技能培训和体育运动理论培训,注重带训教师带训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持续提高。
八、学校和教师要考虑到体育特长生同时兼顾文化学习和课余训练的辛苦,要看到体育特长生对学校所做的贡献,不得因为体育特长生文化成绩较差产生歧视或放任不管。对体训生因外出比赛所缺的文化学习课程,学校需安排专门教师进行补课。
九、课余体育训练坚持走“体教结合”的道路。在抓实抓好课余训练的同时,切实注重体育特长生优良道德品质的培养,注重体育特长生优良文化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文化学习成绩的提高。对各方面表现优异的体育特长生,学校将给予奖励;对道德品质有问题且不思改正、文化学习成绩差且不努力的体育特长生,将严格按照校纪校规和体育特长生管理细则等进行处罚。
十、学校将采取行之有效的各种管理措施,排除训练期间的安全隐患,确保体训生的训练安全。
十一、学校体育开展项目;以中长跑、竞走项目为主;举重、皮划艇、传统体育为辅。
带训教师
一、体育特长生选拔在课余体育训练管理领导小组直接领导下由带训教师具体操作,选拔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本校体育特长生招生工作简章执行,坚决杜绝人情选拔。
二、带训教师要认真制定切合体育特长生实际的训练计划,并在训练中严格执行训练计划,同时在需要时根据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情况调整修改训练计划。带训教师带训时间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更不能无故旷训。对带训教师随意旷训的行为,学校将视其情节轻重予以处罚。规定带训时间确有重要事情需要处理的,必须向值日领导说明原因并请假,也可以在不影响体育特长生学习、生活的前提下,调整安排好训练时间并事先通报值日领导。
三、训练期间,带训教师对体训生的训练出勤情况要及时记录以实行严格监控。带训教师要随时和体训生进行训练方面的交流,有必要时要做好训练和交流记录,带训教师每学期要及时做好训练工作总结,为以后调整修改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四、训练期间,要密切注意训练场地情况,发现安全隐患要立即排除,无法排除的应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解决,以确保体育特长生训练安全。外出比赛或外出做适应训练前,必须提出申请并得到学校分管领导的批准,方可外出,外出期间必须全心全意带好队伍。
五、课余时间,带训教师要经常与体育特长生谈心交流,经常和班主任、课任教师进行双边交流,并在有必要时和家长进行沟通,以便全面了解学生品行、文化学习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的现状,及时掌握体训生的各种实际情况,以便切实做好体训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体育特长生
一、坚持常年科学系统训练。体育特长生平均每周训练不少于9小时(其中达到和有望达到国家一级运动水平的体育特长生每周训练不少于12小时),体育特长生每周训练不少于6小时。为兼顾体育特长生体育训练和文化学习,每周训练时间:星期日—星期四。早晨训练时间从6:30—7:00严格控制在30分钟左右。傍晚训练时间从16:40—18:10控制在90分钟左右。寒假一般至少集训一周,暑假一般至少集训2—4周(省级及以上比赛前和体育中考前可根据需要适当延长训练时间,需事先报告批准)。
二、体育特长生训练因故缺勤的一般要及时补上,对旷训的除按缺勤训练时间两倍进行补训以外,还将视其情节轻重按照《体育特长生管理细则》进行处理。
三、体育特长生在训练中必须严格按照带训教师的训练计划进行,不得自说自话自搞一套,更不得以非正当理由拒绝训练。
四、学校每学期根据学生生活补助,凡是体育特长生都给以按时补助,对体育特长生每年训练服装长短各一套。
五、对在体育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体育特长生,将依据学校体育竞赛奖励制度进行奖励,对学校体育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体育特长生,学校将另行酌情重奖。
六、按照项目特点对非本地特长生统一安排食宿(可收取基本费用);统一安排代表队教练员、运动员中餐(运动员可收取基本费用)。对经专家组鉴定确有天赋,但家庭困难的特长生减免食宿费用。
七、体育特长生违反校规校纪、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的处理,和一般同学同等对待。
本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属四格中学。本管理制度从2012年3月开始实施。
四格中学
2012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