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金台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考
关于金台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考
近年来,中央不断深化统筹城乡发展的部署和决策,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要求。我区作为城市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依然突出,发达的城市工业化和低水平的农业产业化反差明显, 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当前,我区正处在实施关天经济区宝鸡副中心建设中加快建设中心城区的重要发展阶段,要实现全方位的统筹,虽然有一定的局限,但是也有可以创新探索和选择的突破口,不仅要从统筹发展的内涵上明确新的统筹发展任务,更重要的是要从统筹发展的外延上拓宽统筹发展的渠道,创新统筹发展的方式,强化统筹发展的措施。
一、围绕功能定位,统筹城乡发展
1、完善区域功能定位。我区农村区域条件差异较大,区域城乡关系特点独特,受城市总体规划的制约,区域规划的前瞻性不明显,区域发展功能定位不够明确,功能定位缺乏稳定性,区域发展的内源性动力不强,在区域功能定位的统筹上缺少一定的主动权。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做好区域发展的功能定位。必须区别对待,因地制宜进行统筹,在把握城市构架的前提下,明确区域布局的功能设置。代家湾地区和蟠龙塬是宝鸡东扩北上的重要区域,发展潜力巨大,必需做好与市级规划的对接,从产业布局、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网络物流基地等方面做好规划的完善,把蟠龙新区建成以民营大学园区、电子产业园区、现代都市农业观光示范区为主的生态高新产业新区,把代家湾建成物流会展、总部经济为主的新型园区;斗鸡地区是连接东西市区中心的纽带,功能设置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进行高点规划,重点建设,向现代服务业倾斜;硖石、陵原、金河山区的统筹,主要应结合自然资源条件和资金人力特点,发展生态农业,在政策导向上,予以更多的财政倾斜和特殊扶持及优惠政策;加快“改造城中村”,在城区和重点乡镇规划范围内,取消农民宅基地分配,支持建设农民公寓,赋予城中村更多的开发权,鼓励支持城中村和近郊农村等有条件的地区率先融入城市化。
2、科学确定村镇发展定位。目前我区的城镇规划相对滞后,“四乡镇”的新农村规划时间延续较长。当前必须结合已有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抓紧制定好城镇发展规划,围绕中心城区,加强乡镇为单位的小城镇建设,明确一批中心村,重新科学谋划城镇发展的功能布局定位。同时,要转变思路,创新多元化的筹资方式,更多地向市场要资金。可以成立城市公共投资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好这个融资平台,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的贷款扶持,解决城镇化建设资金困难。
二、突出经济发展这个核心,统筹城乡发展
1、统筹谋划产业发展。按照产业互补联动、资源优化配置、优势充分发挥的原则,统筹谋划城乡产业布局,强化城乡产业之间的协作和联系,鼓励城市资金、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进入农村,发挥城市企业在市场、品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进行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与开发,形成城乡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农村二三产业收入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当前,应继续突出抓好金河工业园等各类产业园建设,强化和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产业体系。
2、统筹推进农业特色化发展。一是突出调整农业市场主体,建立多元化和组合式农业市场主体,大力进行农业招商引资,吸引农业资源向龙头企业聚集,催生一批新的大型龙头企业,发展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高效设施农业等多种形式的特色农业经营模式,辐射带动相关产业结构优化。二是设立政府管理的现代农业园区或农业作业区,由政府统一规划,财政出资统一建设基础设施,实行政府搭桥,大力进行农业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农业企业、农业专业大户进入园区,在园区用地、政府资金扶持、信用贷款等方面予以特殊优惠,以建设具有生产示范、辐射推广及科技培训等多功能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真正形成城区具有特色、市场化的现代化农业体系。
3、统筹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推进城镇化。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平台,以支柱产业和龙头骨干企业为支撑,培育和发展大企业、大集团,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项目,带动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以工业化加快农村城镇化,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为加快农村城镇化打牢基础。
三、围绕政策创新,统筹城乡发展
一是在“多予”上扩展渠道“多予”。创新财政体制,落实上级转移支付和农业补贴制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继续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比例,每年必须保证支农资金增长20%以上。统筹创新安排和使用各项资金和项目,把上级政府的统筹和本区内的统筹结合起来,把资金整合运用在统筹试点的陈仓镇和硖石乡统筹建设上;创新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家庭养老保障与社会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加快推进社会养老保险,特别是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推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鼓励农民参加商业医疗保险;创新教育均衡发展管理制度,重点加大力度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开展城乡教师交流,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和保障机制,重视和加强农村幼儿园建设,搞好农村学龄前教育。将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纳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使之与城市居民的子女在入托、入学问题上享有同等的待遇。
二是在“少取”上收紧。充分考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土地发展补偿、未来收益补偿、社会保障补偿以及劳动力安置等因素的基础上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是对于有长期稳定收益的公益性占地,允许农民以土地入股,允许经批准为建设用地的农用地以租赁形式转化工商业用地;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制,积极探索发展村镇银行,鼓励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低于商业银行的利率向农民发放贷款;采取直接或间接方式,保证信用社和其他商业银行从农村吸收的资金全额或大部分返还用于农村,解决农村资金“非农化”问题。
三是在“放活”上创新。创新农业科技体制,进一步切实放活科技人员,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技术转让等形式,获取合法收入,先富起来,并带动农民致富,落实好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劳动就业制度,以劳动力素质和社会需要作为就业的主要标准,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和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民外出务工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劳动力流动监测体系、就业培训体系、就业信息体系和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法律服务体系,为做好金台劳务品牌服好务。加快建设市民中心,率先建成城乡统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服务中心。
四、围绕体制机制创新,统筹城乡发展
一是创建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必须把附加在户籍上不合理的福利性成份全部剥离出去,还户籍的本来面目,真正取消对城市的户籍管制,让农民自由选择户籍登记地,赋予农民自由迁徙的权利;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等带有等级色彩的划分方法,按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进行户籍登记。特别要率先做好城中村户籍制度的改革。
二是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和土地产权制度。探索用“以土地换住房”|住宅换住房、“土地换保障”和“以地租换保障”等多种途径解决农民进城的“门槛”问题,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加大土地规模经营招商力度。
三是改革区域行政管理体制。加快成建制镇建设步伐,继续加大农村社区化管理的新模式的实施力度,把人口聚集的居民点纳入城市规划的控制对象并建设区域化的社区服务中心,逐步形成呈现个统一协调的社会服务体系。
五、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
在科学制订农民教育总体目标规划,明确农民素质教育的任务目标,稳步提高农民素质。一是加强劳务技能的培训。积极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努力拓宽培训渠道,多渠道、多层次地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技能培训,以培训促输出,使劳动力逐步实现由“体能型”向“技能型”、“智能型”转变,做好和打响金台劳务品牌。积极发挥农村各类“能人”的示范带头作用。可以采取政府买单,聘用能人,向农村输送人才的办法,促进农民提高学习科技的主动性,带动农民不断提高创业技能。
二是加大对农民素质教育的专项投入。政府应根据财力情况,安排农民素质教育经费,建议从支农资金中提出10%-15%,设立农民教育基金,专门用于发展农民教育。同时,要拓展农民教育的资金渠道,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农民教育,探索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投入机制,使农民教育步入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第二篇:关于金台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考
关于金台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考
近年来,中央不断深化统筹城乡发展的部署和决策,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要求。我区作为城市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依然突出,发达的城市工业化和低水平的农业产业化反差明显, 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当前,我区正处在实施关天经济区宝鸡副中心建设中加快建设中心城区的重要发展阶段,要实现全方位的统筹,虽然有一定的局限,但是也有可以创新探索和选择的突破口,不仅要从统筹发展的内涵上明确新的统筹发展任务,更重要的是要从统筹发展的外延上拓宽统筹发展的渠道,创新统筹发展的方式,强化统筹发展的措施。
一、围绕功能定位,统筹城乡发展
1、完善区域功能定位。我区农村区域条件差异较大,区域城乡关系特点独特,受城市总体规划的制约,区域规划的前瞻性不明显,区域发展功能定位不够明确,功能定位缺乏稳定性,区域发展的内源性动力不强,在区域功能定位的统筹上缺少一定的主动权。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做好区域发展的功能定位。必须区别对待,因地制宜进行统筹,在把握城市构架的前提下,明确区域布局的功能设置。代家湾地区和蟠龙塬是宝鸡东扩北上的重要区域,发展潜力巨大,必需做好与市级规划的对接,从产业布局、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网络物流基地等方面做好规划的完善,把蟠龙新区建成以民营大学园
区、电子产业园区、现代都市农业观光示范区为主的生态高新产业新区,把代家湾建成物流会展、总部经济为主的新型园区;斗鸡地区是连接东西市区中心的纽带,功能设置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进行高点规划,重点建设,向现代服务业倾斜;硖石、陵原、金河山区的统筹,主要应结合自然资源条件和资金人力特点,发展生态农业,在政策导向上,予以更多的财政倾斜和特殊扶持及优惠政策;加快“改造城中村”,在城区和重点乡镇规划范围内,取消农民宅基地分配,支持建设农民公寓,赋予城中村更多的开发权,鼓励支持城中村和近郊农村等有条件的地区率先融入城市化。
2、科学确定村镇发展定位。目前我区的城镇规划相对滞后,“四乡镇”的新农村规划时间延续较长。当前必须结合已有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抓紧制定好城镇发展规划,围绕中心城区,加强乡镇为单位的小城镇建设,明确一批中心村,重新科学谋划城镇发展的功能布局定位。同时,要转变思路,创新多元化的筹资方式,更多地向市场要资金。可以成立城市公共投资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好这个融资平台,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的贷款扶持,解决城镇化建设资金困难。
二、突出经济发展这个核心,统筹城乡发展
1、统筹谋划产业发展。按照产业互补联动、资源优化配置、优势充分发挥的原则,统筹谋划城乡产业布局,强化城乡产业之间的协作和联系,鼓励城市资金、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进入农村,发挥城市企业在市场、品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进行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与开发,形成城乡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农村二三
产业收入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当前,应继续突出抓好金河工业园等各类产业园建设,强化和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产业体系。
2、统筹推进农业特色化发展。一是突出调整农业市场主体,建立多元化和组合式农业市场主体,大力进行农业招商引资,吸引农业资源向龙头企业聚集,催生一批新的大型龙头企业,发展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高效设施农业等多种形式的特色农业经营模式,辐射带动相关产业结构优化。二是设立政府管理的现代农业园区或农业作业区,由政府统一规划,财政出资统一建设基础设施,实行政府搭桥,大力进行农业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农业企业、农业专业大户进入园区,在园区用地、政府资金扶持、信用贷款等方面予以特殊优惠,以建设具有生产示范、辐射推广及科技培训等多功能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真正形成城区具有特色、市场化的现代化农业体系。
3、统筹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推进城镇化。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平台,以支柱产业和龙头骨干企业为支撑,培育和发展大企业、大集团,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项目,带动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以工业化加快农村城镇化,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为加快农村城镇化打牢基础。
三、围绕政策创新,统筹城乡发展
一是在“多予”上扩展渠道“多予”。创新财政体制,落实上级转移支付和农业补贴制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继续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比例,每年必须保证支农资金增长20%以上。统筹创新安排和使用各项资金和项目,把上级政府的统筹和本
区内的统筹结合起来,把资金整合运用在统筹试点的陈仓镇和硖石乡统筹建设上;创新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家庭养老保障与社会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加快推进社会养老保险,特别是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推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鼓励农民参加商业医疗保险;创新教育均衡发展管理制度,重点加大力度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开展城乡教师交流,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和保障机制,重视和加强农村幼儿园建设,搞好农村学龄前教育。将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纳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使之与城市居民的子女在入托、入学问题上享有同等的待遇。
二是在“少取”上收紧。充分考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土地发展补偿、未来收益补偿、社会保障补偿以及劳动力安置等因素的基础上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是对于有长期稳定收益的公益性占地,允许农民以土地入股,允许经批准为建设用地的农用地以租赁形式转化工商业用地;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制,积极探索发展村镇银行,鼓励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低于商业银行的利率向农民发放贷款;采取直接或间接方式,保证信用社和其他商业银行从农村吸收的资金全额或大部分返还用于农村,解决农村资金“非农化”问题。
三是在“放活”上创新。创新农业科技体制,进一步切实放活科技人员,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技术转让等形式,获取合法收入,先富起来,并带动农民致富,落实好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劳动就业制度,以劳动力素质和社会需要作为就
业的主要标准,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和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民外出务工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劳动力流动监测体系、就业培训体系、就业信息体系和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法律服务体系,为做好金台劳务品牌服好务。加快建设市民中心,率先建成城乡统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服务中心。
四、围绕体制机制创新,统筹城乡发展
一是创建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必须把附加在户籍上不合理的福利性成份全部剥离出去,还户籍的本来面目,真正取消对城市的户籍管制,让农民自由选择户籍登记地,赋予农民自由迁徙的权利;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等带有等级色彩的划分方法,按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进行户籍登记。特别要率先做好城中村户籍制度的改革。
二是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和土地产权制度。探索用“以土地换住房”|住宅换住房、“土地换保障”和“以地租换保障”等多种途径解决农民进城的“门槛”问题,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加大土地规模经营招商力度。
三是改革区域行政管理体制。加快成建制镇建设步伐,继续加大农村社区化管理的新模式的实施力度,把人口聚集的居民点纳入城市规划的控制对象并建设区域化的社区服务中心,逐步形成呈现个统一协调的社会服务体系。
五、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
在科学制订农民教育总体目标规划,明确农民素质教育的任务目标,稳步提高农民素质。
一是加强劳务技能的培训。积极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努力拓宽培训渠道,多渠道、多层次地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技能培训,以培训促输出,使劳动力逐步实现由“体能型”向“技能型”、“智能型”转变,做好和打响金台劳务品牌。积极发挥农村各类“能人”的示范带头作用。可以采取政府买单,聘用能人,向农村输送人才的办法,促进农民提高学习科技的主动性,带动农民不断提高创业技能。
二是加大对农民素质教育的专项投入。政府应根据财力情况,安排农民素质教育经费,建议从支农资金中提出10%-15%,设立农民教育基金,专门用于发展农民教育。同时,要拓展农民教育的资金渠道,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农民教育,探索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投入机制,使农民教育步入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第三篇: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
摘要:推进城镇化,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城乡统筹,实现人口、劳动力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的转移和调整,可促进和加快城市的发展步伐。要以高起点规划引领城市发展,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要着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要鼓励全民创业,积极发展县域经济,扩大县域规模。
关键词: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9)04-0023-03
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追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种种矛盾,更迫使我们认识到,原有二元体制架构下建立的城乡关系,已经到了必须调整的阶段。另外,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农村市场份额持续下降等问题,都进一步证明单纯靠在农村发展非农产业,靠分散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已经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经济多年内需不足的问题。进一步讲,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一方面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在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强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动工农、城乡互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财力支持和动力源泉,调动农民参与农村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活力,实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另一方面就在于实施和完善推进城镇化,从而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城乡统筹,实现人口、劳动力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的转移和调整,由此也大大地促进和加快城市的发展步伐。也就是说一方面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但另一方面只有扩大城市,才能发展城市。为此,必须进一步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一、城市化发展现状
以吉林省为例,改革开放前期,吉林省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在全国均处于较高水平,但近年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却相对缓慢,2008年全省农村人口1 45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4%,已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320万。也就是说还有一半多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二元结构分割现象较严重。其城市化的发展速度不仅低于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京津唐等地区,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判断吉林省还处于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重工业占较大比重,劳动力的容纳能力有限。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城市难以大量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阻碍了城市化的步伐。二是小城镇发展较为缓慢。吉林省的城市规模结构以大中城市为主,小城镇数量少、规模小,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同时,小城镇基础设施落后,工业化基础薄弱,制约了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进程。三是吸引外资能力不强。
二、城市化发展的趋势
就全国而言,在未来的10多年中,全国将有3.5亿农村居民离开农村,到城市定居,使城市人口从今天不足6亿增加到10亿,使我国成为有2/3城市人口的国家。新迁入城市的人口将主要分布在8个人口数量超过1000万的超级城市,和15个人口数量处于500―1000万的大城市中。另外,到2025年,全国至少会出现221个人口数量超过百万的城市。这一新的城市化进程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力。到2025年城市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目前的25%上升到33%。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正是城市化推动了过去20年的经济增长,未来20年也将是继续这样。满足城市化所需要的基础设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未来全国需要新建170个交通枢纽,需要新建总建筑面积超过400亿平方米的500万栋楼房,其中5万栋楼房的楼层超过30层。吉林老工业基地要实现全面振兴,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制定政策、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农民从束缚他们的土地中解放出来,这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像吉林省这样一个拥有2 700多万人口的省份,又有着像长春、吉林这样的特大型城市,要让更多的农民经过培训,从黑土地当中走出来,进入城市开始新的生活。因此,有必要使城市化水平至少提高到70%以上。目前,长春市城镇人口(不含所辖县、区)358.1万,驻长高校学生约50万,合计408.1万人。3年内应该达到500万,7年内达到700万,到2020年实现900万,这样,将会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长春。每个市(州)再发展到50―100万,这就有500~900万,再加上40多个县,农村人口就基本上转移到城市中来了。那么,剩下的农业人口在原有的土地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富裕之路,就不会是纸上谈兵了。而农村人口转移出来后,城市的活力就增强了。对房地产的拉动也将大大增强。原来想买新房的,换个大一点的房子的,可把旧房子卖出去。旧房子卖出去,新房子就会有人买了,房地产业就好起来了。
目前,延边州正在根据吉林省政府批复的《延龙图城市空间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延龙图一体化战略,建设以延吉为核心的区域中心城市,以此作为推动延边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延龙图三市共享基础设施项目计划投资200亿元,其中,延吉市长白山路向西延伸布尔哈通河西段综合治理等工程正在建设中;围绕扩大延吉发展空间,原龙井市朝阳川镇已整建制划归延吉市;三市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2008年上半年延龙图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9亿元,占全州58.6%。下一步将进一步抓好《规划纲要》的落实,做好相关专项规划编制以及城市规划修编工作。加快延吉市北出口加宽、西部城区规范与建设、州新兴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三市供热、供水、垃圾和污水处理等一批先导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08年完成延吉市长白山路西段至朝阳川联络线路基工程建设,做好延吉至海兰湖至图们城际公路等工程前期工作。围绕产业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共享、市场共体、旅游同线、环境同治、科教同兴目标,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做好同城一体化发展的各项准备工作。全力争取开通延吉至龙井城际公交线路,2008年底撤销延龙、仁坪收费站,构建日趋紧密的城市结合体。针对延龙图城市人口布局不合理、人口规模小的实际,在不改变现有城市框架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延龙图三市特别是龙井市探索户籍制度改革的有效方法,力争使延龙图地区人口有大幅度增加。积极协调金融、税收、电信、邮政等部门,在延龙图三市实行同城管理,为群众提供便利条件,使群众享受到一体化带来的实惠。
三、城市化发展的措施
要创造条件,通过制定政策加快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积极推进户籍、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的配套改革,实行城乡统一的以实际居住地登记的户籍制度和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健全城乡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要加快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承包权流转制度和承包地、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制度,增加农民进城创业的原始资本。要继续加大对农民的培训,提高文化技能水平。
(一)要以高起点规划引领城市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有超前的总体规划、重大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要强化规划的龙头地位和刚性约束力。要从国家生态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等高标准、高水平出发,规划设计城市的建设布局。
(二)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重点是通过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规模的扩大、设施的完善、服务功能的齐全,增强集聚力和辐射力。加快发展覆盖城乡的社会事业,促进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乡社会统筹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方面取得突破,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如,近年来,通化市以建设区域经济中心、商贸中心、旅游服务中心以及宜居城市为目标,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利用BOT等方式,新建了绕城公路、城市立交桥,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启动建设了一批大型商贸服务设施。目前,吉林省欧亚大型购物中心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义乌国际商贸城、恒坤家居博览购物中心正在建设之中,长白山药谷物流中心,中东新天地购物公园、东润五星级酒店等项目也在2008年建设。这些重点工程的建设,使城市的承载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三)要着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要进一步做好大中城市的土地利用修编工作。在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同时,加快城市向周边延伸,拉大城市骨架。通过各种类型的经济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特色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文化科技城等建设,通过引进和建设大项目,使之成为中心城市持续发展的新空间、区域经济的新增长极和现代服务业的新集聚区。
(四)要鼓励全民创业
只有全民创业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释放每一个城市市场主体的潜能,让全社会创造活力竞相进发,才能真正解决城市化的就业和发展问题。在发达国家每千人企业数量平均45个左右,发展中国家是20~30个,中国不到10个,吉林省为2.9个。反差非常大,所以大大限制了城市化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观念落后,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小进即满的小农思想、重官轻商的官本位思想等等,在许多人的脑子里根深蒂固。为此,要加大解放思想的力度,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造精神,从文化的根源上,培育创业文化,引导树立敢创、敢闯的创业信念和信心,鼓励敢于冒险、勇于开拓、艰苦创业的精神。要最大限度放宽市场准入,让全民创业有更大的创业空间,最大限度地加大对全民创业型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从战略高度认识经济发展的转型,推动从政府主导型经济向全民创业型经济转变。
(五)积极发展县城经济,扩大县城规模
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十分薄弱,因而更具有重大的发展空间。以工业化为主导,突出抓好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大力发展专业化产业基地,提高县城的承载功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县域公路、饮用水、商业服务业基础设施,改善生活环境和条件。
第四篇:统筹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
统筹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 提升农村群众出行质量
建湖县客运管理处 裴文雅
摘要:本文就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构建相互衔接、资源共享、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城乡道路客运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我县城乡客运统筹发展提出几点意见。
城乡道路客运是联系城乡、服务居民出行的重要纽带,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道路客运资源共享、政策协调、衔接顺畅、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服务优质,是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中央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战略、落实中央“三农”政策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城乡道路客运发展方式、提升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发挥行业比较优势的迫切需要,对推进城乡道路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意义。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构建相互衔接、资源共享、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城乡道路客运服务体系,现就加快推进我县城乡客运统筹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城乡道路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保障城乡居民“行有所乘”基本需求为目标,以转变城乡道路客运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公交优先、城乡一体”的发展理念,将统筹城乡道路客运协调发展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大工程,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部门联动、政策引导和市场互动的组合作用,努力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便捷、经济、高效的出行服务。
(二)主要目标。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全国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取得重要突破,城乡道路客运发展更加协调、网络衔接更加顺畅、政策保障更加到位,服务广度和深度逐步提升,服务质量显著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具体目标包括:一是基本建成分工明确、衔接顺畅、保障有力、安全高效的城际、城市、城乡、镇村四级客运网络。二是建设一个管理规范、服务优质、衔接顺畅、方便灵活的城际客运系统,有效衔接城市公共交通、农村客运及其他客运方式,不断巩固道路客运的保障能力、竞争优势及其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三是基本建成能力充分、方便快捷、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实现地市级以上城市公共交通网络覆盖郊区主要乡镇。四是加快构建覆盖全面、运行稳定、安全规范、经济便捷的农村客运系统,实现全国乡镇通班车率达到100%,建制村通班车率达到92%,100% 的中心镇建成客运站、候车亭或招呼站;积极推进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改造,力争实现县域内20公里范围内的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行率达到30%以上。
(三)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城乡协调。以满足城乡居民出行需求为根本出发点,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强城乡联动,有序衔接,促进城乡道路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坚持政府主导,政策引导。确立城市公共交通和农村客运的公益属性,争取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将城市公共交通和农村客运服务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范围,加大公共财政、土地等公共资源保障力度,不断满足城乡居民“行有所乘”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
——坚持因地制宜,分步推进。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发展条件和需求特征,探索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模式和推进路径,不搞“齐步走”和“一刀切”。选择有一定工作基础的地区分批开展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试点工作。在试点基础上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配套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在全行业推广应用,逐步建立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长效推进机制。
——坚持统筹协调,资源整合。统筹协调城市公共交通、城际客运和农村客运发展。在普通公路上,人员往来比较频繁的毗邻城市之间以班线客运公交化改造为主,地市级以上城市周边地区以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延伸为主,县域内特别是乡镇以下地区以农村客运线网优化为主,并积极推进公交化改造;在高速公路上,以发展班线客运直达运输为主。注重整合城乡道路客运企业、线路、场站等资源,提高集约化、组织化水平,强化市场监管,规范经营行为,维护经营者和乘客的合法权益。
二、主要措施
(一)科学编制城乡客运统筹发展规划
1.认真组织编制“十二五”城乡客运统筹发展规划。各地要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部署,打破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的二元分割格局,从实际需要出发,认真组织编制“十二五”城乡客运统筹发展规划,有关内容应纳入城市及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之中。规划编制要立足整合城乡客运资源,优化客运网络衔接,科学合理布局城乡客运线网;稳步拓展和延伸城市公交网络,支持和鼓励城市公交向农村延伸,提高城市公交线网覆盖面;改进客运组织模式,有序推进县乡客运和毗邻地区线路的公交化改造,促进运输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大力实施农村客运通达攻坚工程,优化调整农村客运网络,加快发展镇村公交;充分利用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站点设施,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城乡客运网络有效衔接和融合,实现城乡客运线网结构全覆盖;高度重视城乡结合部,以及镇与镇、县与县、市与市毗邻地区客运线网的设置和衔接。
2.编制完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要依据“十二五”城乡客运统筹发展规划,编制完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完善路网布局,提高路网技术标准和安全保障。“十二五”期间,全省建设改造农村公路2.5万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桥梁6000座,为全省镇村公交和城乡客运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加快完善城乡客运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
1.积极改善农村公路通车条件。对乡镇通往行政村的现有农村公路和桥梁,不符合客运班车安全通行条件的,要纳入“十二五”规划加快改造,力争2012年前完成。加快建设通往集中居住点等重要节点的农村公路,提高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继续实施撤渡建桥,发展水上客运,切实改善岛屿村群众的出行条件。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安保设施,新建公路安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竣工、同步验收。
2.加强农村客运站点建设。按照路、站、运一体化的要求,在新建或改建农村公路时,加强农村客运站(亭)建设,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到2015年,全省农村乡镇客运站达700个,占乡镇总数的 70%,开通镇村公交的沿线行政村设置招呼站或候车亭。同时,结合客运线网规划,优化城乡客运场站布局和衔接,主动对接地铁、铁路、机场等其他运输网络,积极改善换乘设施,方便群众出行。
3.强化城乡客运基础设施管理。加强政策引导,不断完善站场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确保已建成的农村客运站及时投入使用,为经营者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充分发挥县、乡政府的作用,加强农村公路和农村客运站(亭)等基础设施的养护与管理,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
(三)进一步优化调整城乡客运经营结构
1.优化城乡客运经营结构。各地要大力倡导公司化经营、公交化运营、员工化管理,积极推进城乡客运经营主体整合,通过收购、兼并或入股等形式,实施规范的公司化改造;打破地域垄断,积极引入规模大、有实力的客运企业,促进本区域内城乡客运资源整合;对区域内存在线路重复、经营中容易发生矛盾的相关客运企业,积极引导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改造、兼并。
2.创新城乡客运组织模式。对县(市)城区至乡(镇)的线路,有条件的可选用公交车型,实行公交化的运营模式。对乡(镇)到乡(镇)、乡(镇)到行政村的线路,通过新辟、改线、延伸等手段,因地制宜实行多样化的运营模式,不断扩大农村客运的覆盖和服务范围。对路况条件、客源等不适宜公交车型的,要按照《乡村公路营运客车结构和性能通用要求》,选用适用车辆。
(四)不断加大对城乡客运统筹发展的扶持力度
1.建立规范的城乡客运成本费用评价制度和政策性亏损评估制度。鼓励实行城乡客运低票价政策,落实经济补贴、补偿。对城乡客运企业的成本和费用进行评估,核定企业合理运营成本。对不能完全通过价格补偿的政策性亏损,由政府给予合理补贴。对城乡客运企业承担的社会福利(包括老年人、残疾人、伤残军人、警察、学生等实行免费或优惠乘车)和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增加的支出,由政府进行专项补偿。对车辆和设施装备的配置、更新等,地方财政要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扶持。2.加大对城乡客运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的扶持力度。市、县人民政府要加大投入,加快改造不符合客运班车通车条件的农村公路、桥梁,建设农村客运站、候车亭,完善安保设施,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规划内的项目给予专项补助。3.加大对镇村公交发展的推进力度。加快建立镇村公交发展扶持政策,大力推进镇村公交发展。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以县(市)为单位、乡镇为单元对开通镇村公交的乡镇给予一次性补助,对所有乡镇开通镇村公交、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县(市)给予一次性奖励,重点用于新增、更新节能环保车型等,具体补助和奖励资金可在燃油税转移支付资金中列支。镇村公交营运车辆可参照城市公交标准申请燃油补贴。加强对补助资金使用情况的考核,重点考核地方政府财政配套资金支持情况、企业经营机制、服务质量以及群众满意度等,具体实施办法由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另行制订。
4.加大对基础设施用地的保障力度。国土资源、规划、建设部门要对纳入城乡规划的客运枢纽、换乘场站、乡镇客运站、保养场、停车场、首末站、调度中心等基础设施,优先保障场站用地。对经规划确定并依法取得的城乡客运基础设施用地,不得随意挤占,不得擅自改变用途。
(五)切实加强城乡客运服务与管理
1.加强城乡客运规范化管理。完善城乡客运服务网络,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延长服务时间,努力改善城乡居民出行条件。简化许可程序,改造毗邻地区城乡客运线路,引导城市间公交线路相互融合、互联互通,着力解决城市毗邻地区城乡居民的出行问题。加快优化城乡结合部线路设置,加大线网密度,建设换乘站点,规范市场秩序,统筹考虑城市公交与班线客运资源整合,避免无序竞争。
2.建立健全城乡客运服务质量规范和质量考评体系。高度重视城乡客运统计工作,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支撑。定期组织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测评,加强城乡客运服务质量考核,将考评结果作为各项资金补贴的依据,并与客运线路招投标及企业发展扶持政策等挂钩,督促企业规范管理。
3.加快城乡客运技术创新。积极推广智能化调度系统和ic卡系统,建立城乡客运服务信息查询系统,完善应急反应机制,发挥科技手段在经营行为监管和行业经济运行分析等方面的作用,不断提升行业服务质量。大力推进新能源、新技术车型在城乡客运的应用,积极与省内汽车制造企业合作研究开发标准化的镇村公交车型。
4.确保城乡客运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强化经营者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切实提高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公安部门要科学核定车辆载客数和时速,合理划定车辆停靠点,科学指导设置交通安全设施。在城乡道路条件满足通行安全的情况下,允许投入有站立乘员席的公交车型从事城乡客运。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将加快城乡客运统筹发展列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将所需资金纳入政府公共财政,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推进力度,切实把加快推进城乡客运统筹发展作为服务民生的“惠民工程”抓实抓好,为教育、卫生、医疗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供基础支撑,让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充分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各地要成立由政府分管负责同志牵头,宣传、教育、公安、监察、财政、国土资源、建设、交通运输、安监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组织机构,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把推进城乡客运统筹发展列为各级政府城乡统筹工作的重要任务,将城乡客运发展指标纳入城乡一体化、科学发展评价等考核指标体系。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引导城乡居民自觉维护城市道路、农村公路以及站(亭)等基础设施的完好,充分利用学校和各种媒体大力普及安全出行知识。
(二)加强行业引导。各地要制订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城乡客运在发展规划、设施建设、服务监管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体系。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对集约化程度高、服务质量好的企业,在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客运线路招投标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全力打造品牌客运企业。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牵头组织对各地城乡客运统筹发展工作进行考核,提出指导性意见,及时反馈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考核结果可作为各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立项和补助的参考依据。深化行业文明创建,组织开展城乡客运统筹发展示范县(市)建设,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加快全省城乡客运统筹发展进程。
(三)加强市场监管。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城乡客运市场的监督管理,确保城乡客运统筹发展工作顺利推进。公安、交通运输、安监等部门要密切配合,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强化城乡客运安全管理工作。公安部门要加强交通安全秩序和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监管,严厉打击农用车、拖拉机、三轮车、摩托车和各种报废车非法载客行为,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安监部门要加强对城乡客运安全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监督。交通运输部门要充分发挥基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作用,充实力量,加大城乡客运管理力度,规范经营行为,强化服务质量监管,依法查处非法营运车辆,督促客运企业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加快推进我省城乡客运统筹发展。
第五篇:合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合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合肥市地处江淮之间,居皖之中,辖3县、4区、3个开发区,有55个乡镇、832个行政村,总人口510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6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1%。市域面积7055平方公里,其中巢湖水域面积233.4平方公里,市区面积838.5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10平方公里。土地资源丰富,土壤深厚,岗冲相间,宜粮、宜林、宜牧、宜渔。全市耕地面积486.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55万亩,旱涝保收面积262万亩。
近年来,合肥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县域突破”、“创新推动”三大战略,不断加大以城带乡、融合发展力度,着力从城乡统筹发展、破解“三农”问题入手,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全市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快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大幅提升,进入了城乡统筹力度最大、县域经济发展最快、农村面貌变化最明显、农民得实惠最多的时期,并于2009年2月被省委、省政府批准为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一、坚持“三化”联动,统筹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走以“三化”带“三农”的发展道路,积极探索了一条具有合肥特色的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新路子。
一是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工业立市”、“工业强县富民”为第一发展方略,以加快建设“一核心、一走廊、两特色”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为核心,大力支持县区工业园区发展。创新举措推进经济、高新、新站三大开发区与三县共建特色园区,促进工业向三县转移。2009年,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2005年的151个增加到822个,工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45.58亿元增加到198.7亿元。预计今年县域GDP可达650亿元,占全市比重达25%。县域工业化的推进,增强了对乡村发展和农户增收的带动能力,目前全市160万农村劳动力中已有54%以上在非农产业就业,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60%以上。连续4年农民收入实现跨千元增长,预计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6800元,增长12%。二是以城镇化带动农村。以“全域合肥”理念统筹城乡规划,按照“141”城乡空间布局体系要求,着力构建“中心城区-城市组团-新市镇-中心村”四级城镇体系。合肥已经从一城带动转变为多城带动,从一点发展转变为多点发展,走出一条符合合肥实际的城镇化道路。加强中心城区建设,强化龙头作用;建设4大组团,实现城乡发展空间全面拓展;推进新市镇建设,增强要素吸纳能力,使新市镇成为对接中心城区、四大组团和中心村(新社区)的重要节点。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有组织、分层次地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居住。全市城镇化率达65%。
三是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坚持把现代农业作为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不断加强“稳粮、扩菜、强畜、兴生态、重加工”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农业结构调整,强化科技和政策支撑,大力推进特色化、规模化、园区化、功能化、板块化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累计新建扩建千亩以上农业园区126个,其中万亩以上10个;建成高效农业120万亩、设施农业22万亩、专业村250个、规模养殖场5000多个,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种养、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组织实施“龙头带动”、“集群发展”战略和“双百双千”提升行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大中小并举,内外资齐抓,加快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呈现“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品质提升、集群发展”的态势。联合利华、可口可乐、台湾统一及伊利、蒙牛、雨润、和威、中粮、新希望等国内外著名企业相继落户合肥,丰乐、华泰、燕之坊、小刘等本土企业在全国影响力日益扩大。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520多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05家;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1家,省级36家。预计今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将突破500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1024家,带动农户面达60%,户均增收2000元。
二、坚持因地制宜,扎实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 切实把农房建设作为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以省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镇为载体,探索出了新农村建设的六种模式。累计建设农村集中区和农村新社区420万平方米,34.5万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一是“整村推进型”。把推进土地规模整治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实施万亩土地综合整治和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推动村镇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新社区集中、农用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2008年以来,先后在三县实施了7个项目,总规模达10.7万亩,累计投资12亿元,将237个自然村庄归并为15个新社区,让2.77万农民住公寓房、走水泥路、饮安全水、用太阳能。在全国打造了土地整治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合肥模式”。二是土地整理型。将新村建设与土地整治项目相衔接,通过迁村腾地实施“增减双挂钩”项目,鼓励分散居住的农民以其宅基地置换新规划区内的住宅用地集中建房。全市实施的118个土地“增减挂”项目,将1028个自然村庄归并为82个农村新社区,节约耕地2.8万亩。三是城中村改造型。把搬迁村民的安置房建设同开发商的商品房建设结合,“捆绑”开发,实行农村与城市社区完全接轨,按照城市社区标准建设新型社区,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变。先后实施的358个城中村改造项目,使近18万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四是项目推动型。依托新桥机场、高铁、高速公路等重大工程项目,配套建设新社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引导农民利用征地补偿费、房屋补偿费统一建设农村新社区。五是产业培育型。以产业龙头企业、规模种养板块为基础,规划建设核心产业园区,依托产业配套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六是环境整治型。按照“五化一制(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建制)”标准要求,在380个村开展创建文明乡村活动,因地制宜整村整片整体进行整治,改善人居环境,建设自然生态型新社区。
三、坚持以城带乡,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一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市域高速公路网、省道公路网、县道公路网、乡村公路网“五网”建设。累计建成绕城高速105公里和“村村通”水泥路3346公里,金寨南路、合六路、合店路、蒙城北路、合水路等城乡结合道路先后建成通车。初步建成了连接城区、覆盖乡村、城乡一体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积极推进城市公交向农村延伸,农村客车通村率达98%。加强农田、水利、供电、供水等基本建设,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加快城乡垃圾污染物集中处理、污水处理、园林绿化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林木覆盖率提升到16.1%。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结合农民集中区建设,做好水、电、路、气、电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全面覆盖,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二是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坚持把促进公共服务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让农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市相继实施了12项、28项、36项和33项民生工程,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超过92亿元,使数百万农民从中受益。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省率先实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将三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居民医保“二险合一”,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参保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7.53%。在健全完善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市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积极开展农民工廉租房改革试点,基本实现了城乡社会保险制度的全覆盖。狠抓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就业培训、就业促进政策、农民创业园、就业救助、就业工作责任等体系,从市到村建立了四级就业服务网络。全市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达87万人。
加快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优化农村教育布局,促进教育均衡发展。2005-2009年,市本级投入从6.8亿元增加到11.1亿元,年均增长13.5%。农民工子女就学享受“同城待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基本解决了孩子就近上学、上好学的问题。实施了6个县级医疗卫生机构、108个乡镇卫生院、690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逐步形成了村卫生室全覆盖的长效机制。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以及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和农民体育活动场所建设,促进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是统筹各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建设安排、分配政策、财政支出等方面更多地向“三农”倾斜,努力做到予得更多、取得更少、放得更活。建立了“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2010年,市本级财政安排支农资金达7.5亿元,增长36%,超过财政一般性预算16个百分点。建立农业产业发展奖补机制,持续加大对农民的直补力度,市级财政奖补资金超过亿元,有效地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建立农村公益事业和建设项目奖补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投入,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2010年,市县二级财政对“三农”投入达15亿元。
四、坚持创新突破,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
坚持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加强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
一是创新工作机制。整合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发展、农村综合改革和扩权强镇4个领导小组,成立了高规格的城乡统筹工作委员会和办公室。建立了综合协调、调度推进、调查研究、联建共创、责任分解、督查考核等七大工作推进机制。将城乡一体化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工作目标,严格考核管理。初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统筹办综合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城乡统筹工作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是创新政策制度。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实施意见》、《合肥市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和促进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50多个配套文件,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市级支农惠农强农的政策支撑体系。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发证工作,探索建立了农村产权交易中心,55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累计流转土地突破100万亩。联动开展了土地使用管理制度、户籍制度、农村金融、农村经营体制、扩权强镇、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新型养老保险、农村综合改革、“双置换”等系列配套改革和试点,推动了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了农村资产资本化进程,增强了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动力。三是创新农村新社区管理机制。按照“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要求,推进“1+8”模式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每个新社区专项资金扶助,目前全市已完成21个农村新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农民不出社区就可以享受办事、医疗、购物等高效便捷的配套服务。
四是创新基层党建联动机制。在全市开展“固本强基促和谐、科学发展先锋行”主题实践活动,着力实施“堡垒工程”、“带头人工程”、“先锋工程”、“暖心工程”,全面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形成了“组织联建、队伍联带、活动联办、服务联动、保障联体”的统筹城乡党建工作新格局。加强“阳光村务”工程建设,创新村(居)“三资”监督管理机制,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农村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五、“十二五”时期重点工作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促进合肥全面转型升级,加快现代滨湖大城市和新农村建设,实现率先、科学和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十七届五中全会要求,站在新起点,明确新目标,落实新措施,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扎实的工作,“一着不让抓机遇,全心全意谋发展”,努力开创合肥城乡一体化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总体思路是:坚持以城乡统筹发展为根本方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全域合肥”理念,深入实施“工业立市、县域突破、创新推动”三大战略,紧扣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核心要求,以“城市重拓,产业重融,农田重整,镇村重建,要素重组”为基本路径,以富民优先为导向,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制度创新为关键,以扩大内需为动力,以组织建设为保障,深化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推动“三农”与“三化”并进。着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全面加快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促进城乡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覆盖,城乡发展空间集约利用,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切实改变二元结构,努力形成城乡融合互动,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争创全省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示范区。
围绕上述总体思路和目标要求,切实加强《合肥市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的组织实施和推进。重点强化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和管理。实施七大工程:即县域工业振兴工程、现代农业发展工程、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工程、土地综合整治整村推进工程、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富民惠民工程。抓好七项工作:即进一步加大城乡规划的统筹力度,着力在促进城乡发展格局有序融合上求突破:进一步加大政策制度创新力度,着力在转变发展方式上求突破;进一步加大城乡产业融合力度,着力在产业转型升级上求突破;进一步加大城镇发展的力度,着力在促进农民向市民转变上求突破;进一步加大农民增收力度,着力在构建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上求突破;进一步加大土地整治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力度,着力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上求突破;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着力在强化组织保障上求突破。坚定信心,锐意改革,扎实工作,走出城乡统筹一体化改革发展的新路子,为加快合肥现代滨湖大城市和新农村建设增添活力,为合肥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