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阜南——将军故里故事多
吕蒙(178-219),字子明,豫州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人,准确点,应该是今天的阜南县东南吕家岗及花门楼一带
将军故里故事多(之一)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若说某人没有学问或学识浅显,常说的口头禅乃是“吴下阿蒙”。而当某人好久没见面了,又聚在一起时,突然发现对方学识又大有长进时,则会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可是就这两个频繁使用的成语许多人却不会想到,其出处就是阜阳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吕蒙而流传开的。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其实这两个成语还有一个故事呢?故事大致是这样的,在三国时期,东吴大将吕蒙由于不识字,他每次汇报军情,必亲自口述。有一次,孙权对吕蒙说:“您现在担任要职,不可以不学习!”吕蒙却以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推辞没有时间读书。孙权笑着说:“你军务繁多,难道还能比我多了吗?我小时候读过诗书、礼记、左传、国语。统事以来,又读了三史、诸家兵书,确实受益匪浅。像你这样聪明,只要肯学,一定能有所得。”吕蒙因出身贫寒,天资平常,自幼缺乏知识教养和学问,甚为时人轻视。不过吕蒙当时并不在意这些,总认为学习是读书人的事,打仗还是靠武艺。但听了孙权的话后,吕蒙便努力学习用兵的策略及相应的学问,渐渐地学识丰富了起来。
某日,代周瑜守陆口的东吴大都督鲁肃经过吕蒙的屯营,本想不打招呼直接过去。鲁肃手下的将领说,吕蒙深得主公(孙权)的厚爱,又是东吴一员大将,不打个招呼不好。鲁肃想想有理,便前往吕蒙军营中看望。两人见过客套一番后,吕蒙问鲁肃:“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鲁肃随口回答说:“临时施宜!”吕蒙听了,诚恳地对鲁肃说;“今吴蜀虽为一家(当时吴蜀联姻联盟),而关羽实雄虎也,计安可不予定!”并当即给鲁肃献计五条。吕蒙渊博的知识,卓越的战略战术智慧象泉水一样,汨汨流淌出来,把鲁肃惊得瞠目结舌,方才了解到吕蒙已非昔日吴下阿蒙了。半晌,缓过神来的鲁肃感慨地拍着吕蒙的肩说:“吾谓老弟只懂武略,不知今之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也!”吕蒙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从此,鲁肃不再轻视吕蒙,后来两人还结拜为兄弟,共同辅佐东吴抗击魏蜀。而后来便从这个故事中产生了“吴下阿蒙”与“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两个成语。
从这两个成语中,我们知道了吕蒙天资不好,出身寒微,但他经过努力,也变成了惊天动地叱咤风云的大人物了。可见,看人不可以有成见,应该以发展的眼光去辩证地分析、评价对方,与之交往。
走近吕家岗
吕蒙在中国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是三国时代东吴的一员大将,在今天的阜南县吕家岗至今仍流传着吕蒙智擒关羽的故事。历史记载其就出生于汝南富陂,而历史上富陂古城遗址
也即今天的阜南县东南吕家岗及花门楼一带。谁又能想到,今天在吕家岗仍生活着三国东吴大将吕蒙的后裔呢?吕蒙是我们阜阳人的骄傲,同时也让我们由衷地感到自豪。
吕蒙故里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2005年3月16日,我和阜南县文管所所长马树廉两人终于驱车来到吕家岗。吕家岗位于今天的阜南县城东南方位,是行政村,属于王化镇。在吕家岗东部分布有陶庄、腰庄、姚庄、赵庄、杨庄五个自然村;西片分布有王冲、皮冲、吕小庄、吕老家、闫圩子五个自然村;南面分布有刘庄、小街、陶圩三个自然村;北片分布有大许庄、小陈庄、大陈庄、破寨、花门楼、七旗仓、崔围七个自然村。吕家岗地理环境特异,如岛非岛,似屿非屿,三面环湖,一面岗坡。吕家岗面积是东西二公里长,南北平均面积二公里长,二公里宽,计面积四平方公里,是王化镇辖境的东角。东窄西宽,舌头形状。东与曹集跨湖为邻,南与老面乡隔湖相望,北与中岗、苗集镇顺湖毗连,西面是岗。五公里远能王化镇,另三面无交通之便。谷河流经北湖,蒙河流经南湖,二交交汇于东湖中岗南头,故名二河、三湖同流于20公里外南照集入淮。听当地百姓说,若逢迅期,伫立岗头,放眼眺望,浩瀚似海,汹涌澎湃。飞鸟翱翔于湖上空,水面东西近百里宽,洋洋乎,东流天际,经淮河而一泻千里。颇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之势。
吕家岗解放前是个偏乡僻野的临湖村落,蝗、水、旱、涝灾害,年年威胁。1949年解放后,行政机构称王冲乡,其乡东部辖吕岗二平方公里全境。1952年土地改革,改为卢寨村,1956年合作化时,行政区划称卢寨初级社,是合作化的试点。1958年公社化时,称卢寨大队。1992年撤区并乡时,卢寨大队划归王化镇,又改名为卢寨村。1999年县政府在吕家岗西坡公路边树石碑一块,称富陂县故址,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卢寨改名为历史上的吕家岗。
而吕家岗上溯民国时行政区名有上湖保、中湖保、下湖保之分。清代曾被称为吕家岗,后又溯为陈刘岗。再上溯千百年,有向阳城之说,也有说是向筵城,到汉代则是富陂县城。
吕家岗行政村书记徐治兰说,吕家岗现辖吕老庄、卢寨、吕岗三个自然村,1300多户,4000多人,姓吕的占有五分之一,有二三百户。吕家岗每年都有一半劳力出外打工,其东洼、南洼、北洼,靠行洪区,若逢汛期每年仅收一季庄稼或绝收,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村子里以种植芦苇、茴草、荻子、杞柳等耐水作物为生,收获后卖给人作盖房物及编筐等,若逢汛则以捕鱼、虾糊口。八十年代初,村子里开始造船,后造大船,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吕家岗村村长吕蒙后裔吕光献说,现在正打算在吕家岗处给吕蒙塑个像,地址也选好了,但由于有两个村子在争吕蒙故里,正闹得欢,故像一直没立起来。当我问他现在是吕蒙多少代后裔,吕光献说不出来。但他能够背得几个字派(即字辈),他是光字辈。说完,他想了想,便背出了;“明扬昌大世乃成龙续(继)本强(光)帮(国)克厚传统”这16个字。同时,吕光献补充说,这是家谱上面记载的,分吕大、小圩子、冲东、冲西这四门共同修的家谱,但是新修的家谱,向吕蒙追,好像没有追到。但他很自信地告诉我,在吕家岗居住的吕姓人家是吕蒙的后裔是无争议的,现在有老家谱。他听老辈人说临泉吕寨有老家谱,临泉吕寨也是从吕家岗搬迁过去的,阜阳的旅法画家吕霞光也是吕蒙的后裔。最后,吕光献说,“下次来我找本家谱给你看看。”
文章转自于爱阜南网:http://www.xiexiebang.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01&extra=
第二篇:许世友将军故里参观学习记
许世友将军故里参观学习记
2016年4月17日,我们一行怀着朝圣般的心情乘坐大巴早上8点钟从信阳市区出发,及至中午终于来到了位于新县东南35公里的田铺乡河铺村许家洼的许世友将军纪念馆。这一次旅行于我而言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于这养育又埋葬许将军的故里景物中,仿佛窥见了许将军朴素忠诚,饱含对家乡对父母眷恋的身影。事母至孝,事党至诚,这正是我们所需要学习的优秀品质。
当我走下大巴,入眼所见是一座不大的广场,正前方通往前方道路的是一座简朴的石质大门,我们沿着前方道路走向许将军故居,四目所见是大别山环绕中的翠绿,路旁排列着青色的双层小楼,清新的空气拂面,脚步不觉加快了几分。
沿路而上,我们穿过回廊溪流,来到了将军故居。在解说员的带领与讲解下,我们参观了许将军儿时与父母同居的简陋石屋,屋内陈设简单,许将军卧房只一床一桌一椅,父母卧房只一张大木架床,厨房是一座曛黑的灶台与舂米的木器,正堂放置着斗笠蓑衣等物。
讲解员像我们讲述了许将军事母至孝的故事。“我死后不火化”。许司令语出惊人,“中央关于领导工作人员实行火葬的倡议书,我没有签字。我死后和母亲埋在一起。我从小离开家,没有在母亲身边尽孝道,死后要和她老人家做伴。我给了大儿子许光50元钱,要他给我买口棺材,死了往里一装就行了。”许世友幼年丧父,从小跟母亲相依为命。参军以后,几十年戎马倥偬,为国尽忠,顾不上对母亲尽孝,他内心常存歉疚之情。1952年,他任山东军区司令员时,请假探家一次,见了母亲,长跪不起,众人百般劝慰才把他扶起来。1959年,他为看地形又一次路过家门,见 74岁的老母亲还在打柴、喂猪,不禁泪流满面。母亲病危时,他因公务缠身,未及赶回去给老人送终,引为终生憾事。当时他发下誓愿:自己死后,一定来为母亲守坟。缘于这笔“感情债”,许司令才没有在领导干部实行火葬的《倡议书》上签名。许光收到父亲寄来的50元钱,他又添了点钱,买了几棵松树,做了一口棺材。这棺材最后没用上,许世友下葬的棺木是用尤太忠将军特为精选的楠木做成的。对许世友还乡土葬一事,邓小平的批示是:“下不为例。”
我听到讲解员向我们讲诉的故事,心中顿时出现了一个鲜活的许将军,心中感动不已。随后,我们跟随讲解员来到了许将军墓,最为醒目的不是许将军的墓碑,而是墓外摆放已累成一堵墙的茅台酒瓶,许将军对酒的热爱让我莞尔。许将军墓旁便是母亲与父亲之墓,在这山林中组成了一幅“忠诚孝子”的画卷,我耳中仿佛听见了一声中气十足却包含遗憾、坚定、怀念的话语——“生已尽忠,死后尽孝”。
我们还参观了故居旁的许世友将军纪念馆,里面是许将军收藏的各版的毛主席纪念章,最让我惊叹的是“全国山河一片红”。这些挂满墙壁的毛主席纪念章,让我真切感受到了许将军对毛主席的忠诚。离开许将军故居,我们有参观了位于新县县城的许将军纪念馆,详细听取了许将军的革命事迹,他的简朴、忠诚,对百姓的热爱,无畏勇敢的战斗作风,卓越的指挥才能都让我们深深钦佩。
这一次仅有一天的红色旅程,让我从这位共和国第一上将身上学习到了赤诚与忠孝,了解到了革命先烈为国家民族所作出的巨大牺牲。许将军生前不能拿为母尽孝,正是因为他将自身奉献给了国家与人民。许将军与所有共和国开创者身上共同拥有的简朴、忠诚、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们新中国共同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学习他们,在新的时代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篇:共和国将军走进木兰故里开幕式主持词
共和国将军走进木兰故里书画作品展开幕式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将军,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
时值隆冬,寒峭逼人,木兰故里百万人民内心深处却处处洋溢着春的暖意。以纪念巾帼英雄花木兰共和国将军书画作品展为主体内容的“木兰文化北京行”系列活动,在首都北京获得圆满成功,今天,移师木兰故里。首先请允许我荣幸地介绍今天出席开幕式的各位将军、各位领导及嘉宾:
张志坚上将(成都军区原政委、中国将军画院顾问); 冷宽中将(海军原副政委、中国将军画院顾问); 景学勤中将(空军原副司令员、中国将军画院顾问); 王福义中将(北京军区原副政委、中国将军画院顾问); 陈学政少将(中国将军画院常务副院长);
胡钦佩少将(国防大学研究生院原政委);
赵承业少将(第二炮兵某基地政委、中国将军画院副院长);
张国治少将(空军后勤部原副政委、中国将军画院副院长);
刘晓莲少将(中国妇联副主席);
霍玲 少将海军少将;
周小献(中国将军画院秘书长);
张文范(国家民政部原副部长、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会长);
冯守文(中组部老干部局局长、中国老干部书画协会执 1
行会长)。
张禄杰(美国东方艺术研究会会长、加州大学教授); 梅振荣(中国军谊诗书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娄可成(中国书画院副院长);
洪贵明(中国军谊诗书画院副秘书长、中国林业美协常务副主席)。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到场的还有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文艺报、《军谊英才》杂志社、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媒体单位的朋友们,让我们对他们的到来表示诚挚的谢意!
下面,有请虞城县县委书记张新致欢迎词;
下面,有请市领导致词;
下面,有请河南影视集团致词;
下面,有请何振岭县长和河南影视集团交换意向协议书;
下面,有请陈学政将军致词;
下面,有请宣布共和国将军走进木兰故里书画作品展开幕。
共和国将军走进木兰故里书画作品展开幕式到此结束,请各位来宾观看书画作品。
谢谢大家!
第四篇:开国将军小故事
开国将军小故事
●1943年夏某日,毛泽东主席于延安作报告。陈赓将军忽抓耳挠腮,东张西望,后整衣起立,直奔主席台。毛泽东一愣,问:“陈赓同志,有何急事?”将军不语,取主席搪瓷杯“咕咚咕咚”喝之。而后,擦嘴、敬礼、报告,曰:“天太热,借主席一口水。现在没事了!”在场干部哄堂大笑,毛泽东亦微微而笑。
●建国后某日,罗瑞卿将军向夫人郝治平要钱:“你给我10张1角的钱。”郝问:“干什么用?”将军答:“每次到大会堂开会,人家都请我吃茶,我不能白占公家的便宜。”从那以后,每次参加会议喝了公家的茶,罗瑞卿都要在茶杯下放1角钱,以示公私两清。
●某日,皮定均将军至甘肃张掖视察,见一女孩衣不蔽体,将军不悦。问地委书记:“何不着衣?”日:“此乃傻女。”下车进山民家,屋里数妇人均未穿裤子。坐在炕上以一破被子遮体。将军更不悦,怒问地委书记:“看到了没有,你们这里的女人没有裤子穿。”地委书记答曰:“这里的老百姓就是这个习惯。”将军大怒:“你家的女人有没有这个习惯?” ●韩先楚将军某日回乡,见家乡人破衣烂衫,难以御寒,心中格外沉重。当即指示秘书调一批大衣、棉衣、棉被来。秘书问将军,这钱从哪儿出?将军答:“从我的工资中出!”秘书问:“工资怎够?”将军日:“我的工资不够,从我儿子的工资出;儿子的工资不够,从我孙子的工资出!”秘书不敢再问,急办。
第五篇:管理故事:将军的马
管理故事:将军的马
有一位勇猛的将军,在他年轻的时候,特别喜欢饮酒。每次都喝得酩酊大醉,一边东摇西晃,一边同女人调笑。他总是到离家有一段距离的一个村子去享受他的放荡生活,通常一周光顾一次。他的青春年华就这样一天天虚度,武艺也渐渐荒废。终于,有一天早上,将军的母亲狠狠地训斥了他一顿,责怪他不该像一个花花公子那样无所事事。母亲情真意切的话令他猛醒,将军感到惭愧万分,向母亲发誓说他再也不会去那个村子了。从此,他开始拼命训练,立志一心向善,成为一个品行优秀的人。
一天傍晚,在进行了整日的野外训练之后,将军又累又乏,伏在他的爱驹上睡着了。马儿本来应该驮他回家,但这天恰好是周末,也就是以前他去那个村子游乐的时间。受过主人良好调教的马儿,一路上竟带他往他的乐土去了。当将军醒来时,他发现自己违背了对母亲所发的誓言。他又到了他不该到的地方。想到自己的失信,将军忍不住掉下泪来。他凝视着自己的马,这是他孩提时就伴随着他的亲密伴侣,是他除了亲人以外的至爱。经过长久的沉默,他拔出剑来,杀了这匹马。
短评:变革是痛苦的,无论一场变革可能为你带来多大的好处,它都会使你失去一些古老的、你所熟悉的、让你感到舒服的东西。旧习惯的根除并不那么容易。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你必须清楚,改变人们的行为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人们不喜欢变化,老的做事方式既省心,又轻易,而且步骤也十分清楚。曾有一家公司的老总,要上马一套新的软件系统,没有跟任何人商量就采取了行动,他利用周末的时间把新软件装到了所有人的电脑上。星期一造成员工上班的时候,一打开电脑,软件就已经在里面了,可以立刻使用,可是这套软件系统完全失败了,因为人们反感他们所不知道的东西、反感变化。
这个故事的另一个寓意是,任何时候,当一家公司寻求改变旧有的东西时,它必须准备放弃旧方式所带来的种种好处。很多公司坚持用旧的流程,是因为旧流程能够产生结果。如果你想改变这些流程,切忌,你注定会失去旧流程带来的结果。所以,在采取变革行动之前,必须自习地核算这样做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