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卫生管理组织制度
太和县聚富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卫生管理组织及制度
一、卫生管理组织 组
长:吴本彬
副组长:谢振华、牛素勤
成员:黄长征、尹克勇、王丹、袁雷、孙龙
1.本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是宾馆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宾馆卫生安全负全面责任。
2.主管负责人,对宾馆卫生负全面管理责任。并承担卫生管理职能。
(1)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培训。
(2)制订宾馆卫生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3)检查宾馆卫生状况并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行为及时制止并提出处理意见。
(4)对宾馆卫生检验工作进行管理。
(5)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督促患有有碍宾馆卫生疾病和病症的人员调离相关岗位。
(6)接受和配合卫生监督机构对本单位的食品卫生进行监督检查,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1.宾馆从业人员应按《宾馆卫生法》规定,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如遇特殊情况还应接受临时检查。
2.新参加工作或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应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3.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宾馆卫生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宾馆的工作。
4.从业人员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宾馆卫生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碍宾馆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凭有效的医院证明方可重新上岗。
三、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制度
1.应按《宾馆卫生法》有关规定,每年接受宾馆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卫生知识的培训学习,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新进从业人员以及临时工应做到培训后上岗,培训情况应记录在案。
3.应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学习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卫生知识,使从业人员了解熟悉有关应知应会内容,每次学习要有学习记录。
4.应建立从业人员学习培训、考核档案。
5.对不参加培训学习或考核不合格者要从严考核直至辞退。
四、卫生检查制度
1.按各工作岗位的职责和卫生要求,开展卫生检查工作。
2.由负责人会同有关人员对宾馆各个环节进行卫生检查工作。
3.每次检查均应将发现问题与当事人确认,并做好卫生检查记录。
4.应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及处理意见,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行为应及时制止。
5.健全卫生管理奖惩制度,每次检查结果均应纳入单位工作考核。
6.应建立卫生管理档案备查。
五、个人卫生制度
1.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操作时必须穿戴洁净的工作衣帽,接触直接入口食品时还应戴口罩。
2.不得用手直接抓取各类布草。
3.不得穿戴工作衣帽进入厕所。
4.不得在宾馆内吸烟和随地吐痰。
5.非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出垃圾处理区。
6.工作人员都应做到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勤理发、勤剪指甲。
7.不得在操作过程中佩带饰物及与工作无关的个人物品。
六、库房管理制度
1.库房要有专人管理,严格执行布草出入库检查验收制度。
2.布草的储存要分类、分架存放,并做到标记鲜明,码放整齐,隔墙离地,定期检查。
第二篇:卫生管理组织制度
卫生管理组织制度
l、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是餐饮具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餐饮具卫生安全负全面责任。
2、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必须配备专职或兼职的餐饮具卫生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餐饮具卫生安全的日常管理。
3、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督促患有有碍餐饮具卫生疾病和病症的人员调离相关岗位。
4、组织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培训,切实提高从业人员守法意识和可生意识。
5、组织制订餐饮具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检布中发现的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行为及时制止并提出处理意见。
6、接受和配合卫生监督机构对本单位的环境卫生、餐饮具卫生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和情况。
XXXXX
餐具清洗消毒制度
1、餐饮具集中消毒经营单位生产场所应按照回收、去渣粗洗、清洗、消毒、包装、储 存的工艺流程设置,合理布局。
2、餐饮具去渣与粗洗、清洗与消毒、保洁储存等功能区应分没、采取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污染,确保餐饮具卫生安全。
3、餐饮具清洗、消毒场所的地面、墙面应采用浅色、无毒、耐磨、防滑、耐热、防潮、防霉材料铺筑,铺筑材料应便于清洗消毒。
4、用于洗涤餐饮具的清洗水池和清洗、消毒包装箱的水池应分别设置,标识醒曰。
5、餐饮具清洗、消毒必须采用清洗、消毒、烘干为一体的机械设备和筷子消毒专用设 备,不得采用手工操作。
6、餐饮具消毒时应以竖立状态在一体机的设备中传递运行,消毒方法应采用热力消毒,热力消毒的温度,时间应符合规定要求。
7、对不能使用机械设备进行清洗消毒的杯、匙等,清洗与消毒程序可分开,但必须采 用热力消毒。
8、餐饮具消毒后应无水渍、无污垢、无油渍、无食物残渣、无异味。
餐具清洗消毒流程
1、餐饮具清洗消毒工艺流程符合卫生要求,按照餐饮具回收、去残渣、浸泡、清洗、筛检、高温消毒、感官检验、包装、产品检测、贮存的流程合理布局,按生产工艺的先后顺
序和产品特点对产品进行清洗消毒。
2、清洗消毒流程必须为单一流向,从污染区走向清洁区,防止前后工序相互交叉,并
必须防止在清洗消毒、存放操作中产生二次污染。
3、设立餐饮回收专间或区域,对餐饮具上的食物残渣进行有效清除。
4、将已去残渣的餐饮具放入加有洗涤剂和消毒剂的清洗池内进行彻底浸泡。
5、餐饮具浸泡结束,必须反复进行冲洗或冲淋,直至达标为止。
6、餐饮具热力消毒时间和温度必须达到规定要求。
7、清洗消毒后餐饮用具应达到表面光洁、干燥,无油渍、无异味、无药液残留,符合 卫生要求。
8、已清洗消毒好的餐饮具应尽快进行包装,严防灰尘、不洁物等污染。
原料采购索证制度
1、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需使用的原材料主要有餐饮具(包括筷子)包装用材料、餐饮具清洗、消毒用品、餐饮具消毒设备。
2、采购员要认真学习有关法律规定,熟悉并掌握餐饮具消毒设备、餐饮具清洗、消毒、包装用材料采购索证要求。
3、采购餐饮具消毒设备时,应向供货方索取该设备生产企业的卫生许可证(省级卫生部门发放)、产品卫生许可批准文件(卫生部发放)、合格的产品检测报告等复印件。
4、采购餐饮具清洗、消毒、包装用材料时,应向供货方索取产品合格证明文件。
5、供货方提供不出任何证明文件的,一律不得采购、使用。
6、采购后,应做好采购、索证、验收、登记记录,做到妥善保存,以备查验。
成品出厂检验制度
1、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应创造条件设立检验室,配备经培训合格的专职检验人员,定期对餐饮具进行卫生检验。
2、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对其己消毒的各类餐饮具进行自检,每个工作日抽检样品10件进行自检,以保证餐饮具消毒效果。
3、经消毒的餐饮具必须符合《餐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14934)规定,确保出厂的消毒餐饮具符合GB14934-94卫生标准。
4、消毒后的餐饮具统一配送骨碟、大碗、小碗、茶杯、匙羹,筷子共六件,必须在包装或存放容器上标注消毒单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消毒日期、使用期限等。
5、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出厂餐饮具的原始检验数据和检验报告记录,以备核查。
6、尚不具备自检能力的,企业应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机构实施产品出厂检验,并签订委托检验合同。
人员体检培训制度
1、餐饮具集中消毒从业人员上岗前及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预防性健康体检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操作。从业人员(包括新参加和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在上岗前应取得健康证明。
2、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山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在治愈前不得从事餐饮具集中消毒或质量检验。
3、餮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应建立每日晨检制度。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人员,应立即离开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并将有碍食品安全的病症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4、从业人员(包括新参加和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应参加餐饮具消洗、消毒、保洁等相关知识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5、从业人员应按照本单位的培训计划和要求认真参加培训,不得无故缺席。
卫生检查考核制度
1、制定定期或不定期卫生检查计划,将全面检查与抽查、问查相结合,主要检查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
2、卫生管理人员负责各项卫生管理制度的落实,每天在操作加工时段至少检查一次卫生,检查各岗是否有违反制度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改进,并做好卫生检查记录备查
3、各岗位负责人应跟随检查、指导,严格从业人员卫生操作程序,逐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卫生操作习惯。
4、单位负责人定期参加卫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隐患,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5、对检查中发现的同一类问题经2次提出后仍未改进的,严格按有关规定处理,该罚款的罚款,该辞退的辞退。
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要求
1、从业人员必须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生产人员不得留长指甲和涂指甲油。
2、工人进入车间必须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头发不外露,进入包装间的人员还需进行第二次洗手、消毒、更衣。
3、上岗时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清洁区的操作人员必须戴口罩。
4、上班前,大、小便后,坚持洗手消毒。
5、在离开工作岗位时必须脱去工作衣帽,清洁区操作人员重新进入岗位前必须洗手消毒。
6、工作场所内禁止吸烟、进食及其他有碍餐饮具卫生的活动。
第三篇:卫生管理组织和制度
卫生管理组织和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住宅小区业主饮用水卫生,保障业主业主饮水安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全力抑制和杜绝生活饮用水水污染事故的发生,同时为了积极、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生活饮用水水污染事故,及时控制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危害,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调查、现场处理及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生活饮用水污染对人体危害和经济损失,维护社会秩序,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等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在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下,特制定本住宅小区生活饮用水卫生制度及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一、卫生管理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对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的管理,经研究决定成立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小组,负责小区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
二、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1,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切实做好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完善水源卫生防护,确保水质安全。水井、水箱应封盖加锁,周围30米内无工业、生活污染源。
2,供水设施指定专人管理,管理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并做到持证上岗。3,供水设备清洗、消毒工作,由卫生管理人员或委托专业清洗队伍进行,每年清洗消毒1~2次,清洗消毒人员必须持有有效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
4,认真做好水质检测工作,水质须经当地疾控中心检测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并接受卫生监督部门的抽样监测,确保水质卫生安全。
5,积极、主动配合卫生监督部门对本单位供水管理的监督,对管理人员违反供水卫生管理的监督,对管理人员违反供水卫生管理规定的行为,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接受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三、水质送检与自检制度
1,由于本住宅小区采用井水供水,需每年送水样监测2次,在住宅小区交房前需监测1次。
2,水质必须送当地疾控中心或有监测资质的检验机构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3,水质检测结果,要及时在住宅小区公开栏里公开,并接收大家监督,确保让大家喝上“放心水”和“满意水”。
4,水质监测发现严重的水质和健康危害问题,应当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进行配合调查处理,查找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四、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报告制度
(一)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的报告范围:
1、因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使饮用水水源遭受污染;
2、饮用水水质出现异常,影响饮用者正常生活;
3、输配水管网破损或二次供水设施防护不严,使有饮用水水质恶化;
4、饮用水水质污染,造成介水传播疾病爆发流行或引起急慢性中毒事件;
5、存在明显的污染源,并怀疑饮用水源或饮用水水质有可能受到污染。
(二)后勤部门应针对取水、输水、净水、蓄水和配水等可能发生污染的环节,制订和落实防范措施,加强检查,严防污染事件发生。
(三)当发生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时,供管水员须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以最快的方式向单位生活饮水卫生安全管理小组领导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四)在水污染事故发生期间。应密切注意事态发展,应及时进行采样水质检测。
(五)任何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水污染事故。
五、供管水人员健康管理与学习培训制度
1、凡直接从事供水管水的人员,在上岗前应取得预防性健康体检合格证,在岗时每年应在体检时效到期前15日内主动到预防性健康体检机构进行健康检查。
2、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生活饮用水卫生的疾病或病原携带者,不得从事直接供水管水工作。
3、供管水人员凡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生活饮用水卫生病症的,应主动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碍生活饮用水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4、直接从事供水管水的人员,上岗前必须经卫生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取得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上岗后每年进行一次卫生知识培训,未经卫生知识培训合格或者培训不合格者不得上岗工作。
5、供管水人员应主动积极学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等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提高自觉守法意识,加强生活饮用水相关知识学习,提高供水管水水平。
6、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行为,不得在生产场所吸烟,不得进行有碍生活饮用水卫生的活动。
六、卫生专篇
(一)水源及供水设施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1、供管水人员应经常检查水井口的密封及取水口周边30米的卫生情况,在水井、泵站、水箱外围30米范围内不得设立生活居住区,不得修建渗水厕所和渗水坑,不得堆放垃圾、粪便、废渣和铺设污水管道。
2、坚持每天清扫泵房卫生,保持工作环境清洁;
3、每天清扫水箱周围卫生,保持水箱周围环境清洁;
4、要时常检查供水设施周围有无污染物,如发现应立即清除并及时消毒;
5、泵房及水箱间内严禁堆放杂物;
6、泵房及水箱间内严禁养宠物和植物;
7、严禁闲杂人员进入泵房及水箱间。
(二)水井、水箱清洗消毒制度
1、水井和水箱每年至少清洗消毒2次。
2、清洗前严格检查清洗单位有无营业资质,或由本单位有健康证明的后勤人员负责。
3、认真检查清洗人员有无健康证明。
4、进入水井、水箱前要提醒清洗人员工作安全,并按密闭空间操作要求,检查水井、水箱是否处于缺氧状态。
5、清洗消毒完成作业人员撤离水箱后,应穿消毒水鞋、整洁工装进入水箱内检查水箱内有无遗留物品和其他杂物。
6、检查一切正常后,盖好水箱入口盖,并加锁锁好。
7、后勤科应认真做好水井、水箱()的清洗消毒记录。
(三)水井、水箱()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1、操作前准备:
(1)清洗消毒工作人员穿戴好清洁的工作衣、长靴、橡胶手套,并备有照明用具及清扫专用工具带入箱池。
(2)在小区醒目处张贴告示,使小区内各业主有备水准备。
2、操作规程:
(1)关闭进出水阀门。
(2)打开排水阀或启动潜水泵,使水位下降至30cm,关闭排水阀或潜水泵,并堵塞出水口,防止污物进入。
(3)清洗消毒人员进入水井、水箱()前要提醒清洗人员工作安全,并按密闭空间操作要求,检查水井、水箱()是否处于缺氧状态。(4)携带专用工具进水箱()进行清扫和冲刷,先水箱()顶,后底,由里向外依次进行,如有损坏处进行及时修补。
(5)洗刷和检查完毕,开启排水阀或启动潜水泵,排尽污水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关闭排水阀或潜水泵。
(6)用消毒液对内壁自上而下,由里向外,均匀地喷涂箱()壁表面,涂刷至入口,退出水箱(),盖上孔盖并加锁。
(7)30分钟后打开进水阀,待水箱满后,开启排水阀或启动潜水泵排水,彻底冲洗净残留后,恢复供水。
1、
第四篇:卫生管理组织制度
卫生管理组织制度
一、管理组织
组长:
二、卫生制度
1、从业健康检查制度
2、从业卫生知识培训制度
3、卫生检查制度
4、卫生管理制度
第五篇:茶楼卫生管理组织及制度
茶楼卫生管理组织及制度
1、茶座卫生制度
① 茶桌椅整洁,地面清洁,玻璃光亮,有公共卫生间。② 要每天清扫两次,每周大扫除一次,达到无蝇、无蜘蛛。③ 不销售变质、生虫茶品。④ 茶具用后洗净、消毒、保洁。
⑤ 服务员穿戴清洁工作服,工前、便后洗手消毒。⑥ 泡茶的水必须煮沸。
⑦ 服务人员工作时禁止戴戒指,手链,涂指甲。
2、仓库卫生管理制度
① 茶品仓库实行专用,并设有防鼠、防蝇、防潮、防霉、通风、冷藏、消毒的设施及措施,并运转正常;
② 茶品应分类,分架,各类茶品有明显标志,要及时冷藏、冷冻保存; ③ 建立仓库进出库专人验收登记制度,做到勤进勤出,先进先出,定期清仓检查,防止茶品过期、变质、霉变、生虫,及时清理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茶品; ④茶品不得与药品、杂品等物品混放;
⑤ 茶品仓库应经常开窗通风,定期清扫,保持干燥和整洁; ⑥ 工作人员应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保持个人卫生。
3、茶品销售卫生制度
① 销售定型包装茶品商标上应有品名、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存期(保质期)等内容,进货时向供方索取茶品卫生监督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单,严禁购销产品标志不全或现售现贴商标的茶品;
② 销售茶品必须无毒无害,禁止出售变质、生虫、掺假、掺杂、超过保存期和其他不符合茶品卫生标准和规定的茶品;
③ 出售直接入口的散装茶品应有防蝇、防尘设施,并正当使用。使用工具售货及无毒、清洁的的运装材料,禁止使用废旧报纸运装茶品。货款、工具分开存放,所用工具班前应彻底清洗消毒;④ 从业人员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并做到:不留长指甲、长头发、长胡须,不戴戒指,不涂指甲油,操作时不吸烟; ⑤ 吧台内严禁落地存放茶品,严禁乱堆、乱放茶品及其他杂物。
4、茶品采购、验收卫生制度
① 采购的茶品原料及成品必须色、香、味、形正常,不采购腐败变质、霉变及其他不符合卫生标准要求的茶品;
②采购定型包装茶品,商标上应有品名、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存期(保质期)等内容;
③ 运输车辆和容器应专用,严禁与其他非物品混装、混运。
④茶品采购入库前应由库管人员进行验收,合格者入库储存,不合格者退回。
5、除害卫生制度
① 操作间及库房门应设立高50cm、表面光滑、门框及底部严密的防鼠板; ② 发现老鼠、蟑螂及其它有害害虫应即时杀灭;
③ 发现鼠洞、蟑螂滋生穴应即时投药、清理,并用硬质材料进行封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