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美丽心灵》有感
观《美丽心灵》有感
有句俗话说,要成功先发疯。同样,古时的孟子有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许纳什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其成为天才之前要饱经磨难,饱受考验。
《美丽心灵》讲的是,历史上一位伟大数学家、经济学家约翰·纳什的生平传记。看完之后,我认为作为经济学家或者更多的称之为数学家的纳什,其生平可以用天才和精神疾病来概括。
让我们来看一下约翰·纳什的光辉史:1928年出生在美国;1950年,也就是其二十二岁时,创造了博弈论的原型;三十岁时就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教授,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的平衡论,广泛应用于经济领域,开创了全球贸易的理论基础;另外,其博弈论的基本原理还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和生物学领域,他在199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看一下他的成就,可以毫不犹豫的说他是一个天才,但是,就像上文中提到的,天才之所以是天才,是因为他曾经备受考验,或许可以说他之前是疯子。纳什就是天才和疯子的结合体,电影中的画面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纳什的不同方面。
虽然纳什在数学、经济学中卓有建树,但在日常生活中,他却算得上一个弱者,因为不善交际而常被人嘲笑、侮辱,但这也许还是容易接受的,严重的是他患上了精神分裂症,经常出现幻觉、幻听,可以说他已经到达了疯子的边缘,也可以说,此时的他就是一个疯子。
“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经过磨练的人总会性情坚韧,增加别人不具备的能力。纳什是幸运的,在其人生的艰难时刻,他遇到了他未来的妻子,也遇到了好心的医院和医生,正是有这些人不离不弃的帮助,他从疯子的边缘被拉了回来。也许这部电影取名美丽心灵的意义之一就在于褒扬纳什的妻子及周围对他给予帮助的人吧!
“美丽心灵”的另外一个含义也许是要告诉我们纳什之所以没有被病魔打倒,很大的原因是来自他心灵深处信念的力量支撑着他。他在患病后,总是无法分清幻觉和现实,但是庆幸的是他有一定的自制力,在亲人的关怀,在医院不懈的治疗的同时,他自己内心深处也有一个信念,他要以自己的意志战胜心理或者精神疾病。在被病魔折磨的同时,他没有自暴自弃,没有破罐子破摔,他始终配合治疗,始终坚持不理会幻觉中的那些人和事,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他老年时幻觉中的人和物还会时常出现,但此时的他已习以为常,已不再理会他们,依然坚持配合治疗。或许可以说,纳什的事业上的成功主要来自于他的努力,而与病魔斗争取得的成功也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他自身的力量。也许这部电影想告诉我们,来自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
除了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之外,古时也有名人言:世界上最难战胜的人是自己。不得不说这些名言之所以为名言,是因为他们的总结很精准。也许就如纳什一般,他最大的挑战可能不是精神分裂症,而是他自身。幸运的是,他战胜了自己,当然也战胜了疾病,自然也就到达了增益其所不能的境界。
天才与疯子只有一步之遥,有出色优势时,要防止负面问题的出现。有巨大挑战时要首先战胜自己,相信来自自身心灵深处的力量是无限的。战胜了自己,还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做过疯子还怕天才离自己很远吗?
胡朋晓
会计学1502班 20***
第二篇:观《美丽心灵》有感
A Beautiful Mind
印象最深的便是您讲的有关博弈论的那节课,记得当时您举了个例子,有关小猪和大猪吃食的博弈,觉得颇为有趣。但当时并不懂得博弈是什么,紧接着看了《美丽心灵》,您推荐的这部电影,超喜欢里面纳什那个角色的人物形象,也正因为如此使我对博弈论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通过课下查找资料,使我了解到虽然博弈论目前主要应用在经济领域,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博弈。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均可从博弈得到解释,大到经济贸易,小到今天早上某个人的突然生病。下面浅谈我由博弈论引起的小小联想。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实际上,某个人可以看作并非只有一个人,还有一个叫做“自然”的参与者。“自然”可以理解为无所不能的上帝,上帝现在有两种策略,让人生病或不生病。人一旦生病,就不得不根据生病的信息判断上帝的策略,然后采取对应的策略。上帝采取让人生病的策略,人就采取吃药的策略来对付;上帝采取不让人生病的策略,人就采取不予理睬的策略。这正是一场人和上帝进行博弈的游戏。
看过一本有关博弈论的书,书中说,生活中更多的游戏不是单人博弈,而是双人或多人的博弈。我想是这样的。由此想到了一个有趣的小例子,某一天一个人丈夫觉得应该是自己妻子的生日,但又不能
肯定:如果是妻子生日的话,他可以送一束花,妻子会特别高兴;他不送花,妻子会埋怨他忘了她的生日;如果不是妻子生日的话,他可以送妻子一束花,妻子感到意外的惊喜;他不送花,结果生活同往常一样。
在这个博弈里,我们看到,“自然”可以有两种策略:确定今天是妻子的生日或确定今天不是妻子的生日,但不论“自然”采取何种策略,丈夫的最好行动都是买花。
美丽心里的主角——纳什,他的“纳什均衡”大概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决策,以及这种决策如何达到均衡的问题吧。每个博弈者在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时,不但要根据自身的利益和目的行事,还必须考虑到他的决策行为对其他人的可能影响,以及其他人的反应行为的可能后果,通过选择最佳行动计划,来寻求收益或效用的最大化。(此句引自一书)例如,小猪和大猪吃食的故事,大猪要同时考虑到自己和小猪去按铃的后果,小猪同理也要考虑到自己和大猪。由此可见我们在与另一个“什么”(无论这“什么”是人还是物亦或事情)博弈的同时也要受到对方的影响,这应该也是博弈的魅力所在吧。
漫想结束。很喜欢您的教学方式,特别自由。如果课上能再多举一些与同学们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我想会更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希望老师能够继续坚持不懈的给大家推荐好书和好电影,我想对于感兴趣的同学,会受益匪浅。
第三篇:观《美丽心灵》有感800字
观《美丽心灵》有感
影片讲述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却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领域潜心研究以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数学家约翰·福布斯·纳什,他说到他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是因为有他的妻子一直陪伴着他,个性孤立的纳什总是在众人眼中不合群,因此心灵空虚、却又思维缜密的他居然患上了魔咒般的“幻想症”:凭空想象出生活中的人物,包括亲密的室友、室友的侄女,以及一位神秘兮兮的间谍头子。这三个现实中不存在的人物,却无时无刻地挑战者纳什的思维神经,令他困惑、令他迷茫。
直到一位物理系学生、也就是他未来妻子艾丽萨的出现,改变了他被束缚的心灵。艾丽萨向纳什引入了一个他从未认真考虑过的观念——爱情。忠贞不渝的爱情,磨练了纳什坚强的意志,最终克服了那曾经被认为是只能好转、无法治愈的精神分裂,在数学领域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而纳什自己也成了一个不仅拥有美好情感,并美丽心灵的人。爱情的力量有多大?无限大,甚至可以感化一位天才。正如片中的一段经典台词所说的那样:——宇宙有多大?——无限大。——为什么我们没有亲眼看到宇宙的极限就做出判断呢?——我不知道,但我只是相信。
影片后部,他的同行们在一个茶馆纷纷把自己的派克钢笔摆放在纳什的桌前,这是对一个科学科学家最尊贵的敬意,是对一个精神病人最温馨的抚慰,这也应该是美丽心灵的重要体现吧!
“天才”是芸芸众生中一个最为显眼、却又最为特殊的群体,上帝的恩赐赋予他们在某些方面无与伦比的卓越才能。然而在光鲜的外表之下,又有谁能切实体会他们独有的孤独、疯癫、迷茫,以及困惑?从第一眼看到主人公纳什我就感觉到他有些孤僻,心灵上缺少一些爱,一些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他不敢跟别人直视,别人盯着他时,他会很不自在,疑心地盯着对方,他总说自己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大家都不喜欢他,但他真正做到和人沟通了吗?他完全把自己包裹起来,整天只会研究他的那些枯燥的数学理论,是的,他最终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那也是他想要的,但是如果没有他妻子的陪伴他幸福吗?他不愿与人交往,别人也渐渐远离他,他就潜意识的想象出一个好友与他交流,可最终也只是一场美梦,梦里的世界是美好的,可是你终究还是现实的人,脱离不了现实的,最终还是要脱离梦境接受这个世界。
天才是孤独的,在光鲜的外表下有一颗脆弱的心需要我们这些朋友们去呵护,去关爱。
第四篇:观美丽心灵
《美丽心灵》观后感
这是一部关于约翰-纳什教授这位天才数学家的为科学痴狂的一生,以及艾丽西娅作为她的妻子,在他最失意、无助、心理失常时,一直陪伴他,鼓励他。现实与虚幻交织使纳什分不清真实与虚幻,无法摆脱的幻觉始终伴随他折磨他,而妻子的不离不弃,给予他爱的力量、和家庭的温暖、使他突破精神分裂症的思维幻觉。
纳什生性孤僻,言语不多,不善于交际,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他的小学老师说他有着两个脑袋,却只有半颗心。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注在数学研究上,忽视了与周围同学的相处。一个人潜心研究,一直想在学术上有巨大突破,在麻省理工大学攻读博士的纳什,在别人都频频拿出学术成就的同时,而纳什一直无出学术论文的压力下,数学占据他所有思维,理智被排挤到无意识领域。科学的灵感以及妄想的东西一并存在他的意识中,使他塑造出不同的人格,也使他患上精神分裂症。
从一直陪伴他的查尔斯室友,到后来出现可爱的小女孩玛西,以及一个国防部官员——威廉-帕切尔,都是纳什虚幻出的角色。在他一些列近似疯狂地行为,沉迷于破解报纸、杂志中的密码,热衷于找出威廉-帕彻这个绝密任务的破解方式时,他被送进了精神病医院。仍然沉迷与狂热中他,带给他妻子巨大的打击,惊讶探寻他丈夫的秘密原来都是一场虚构,这么多年的生活在真与假的边缘。她挣扎在被毁天才爱的重压下。随着每一天都似乎会给他们带来新的恐怖,他们儿子的差点淹死,使艾丽西亚几乎到达崩溃的边缘。这对令人羡慕的
伴侣已失去了当初让人羡慕的份儿。她恐惧,但她更相信他的丈夫可以用心感受去战胜这一切。艾丽西亚深爱他的丈夫,这也是支撑她对他承诺的源泉所在。受到她那坚贞不渝的爱情和忠诚的感动和鼓励下,纳什回到了普林斯顿大学,哪怕只是当个学徒,图书管理员他也愿意呆在这个地方,决定与这场被认为是只能好转、无法治愈的疾病作斗争。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坚持他教师生涯,并且还有那一直纠缠的查尔斯、玛西、威廉-帕切尔。一直到他被授予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平衡论(包括非合作博弈论)广泛应用于经济领域,开创了全球贸易的理论基础,博弈论的基本原理还被应用于化学和生物学领域。
影片中有大量的细节,由于其真实性而更显得耐人寻味。比如诺贝尔委员会的代表来访问纳什的一段,当该代表向纳什委婉地表达了他已经被“考虑”授予诺贝尔奖的时候,纳什想:只听说过有来通知奖项被“授予”的,从来没听说过还有来通知被“考虑”的,于是他坦然地说:“我想您来这儿是想看看我疯没疯,如果我疯了,而又得了奖,肯定会把你们的事儿都搞砸的。”当然,事实是纳什得了奖,他也没有把事情搞砸。
影片不时加插一些逗趣的小细节,如纳什在酒吧里追女孩,上前鼓足勇气,说“我们这么说话调情都只是没有意义的过程,双方都为了最终做爱,还不如舍弃这不必要的形式,直达目的地。”你猜什么结果?当然遭到那女孩一巴掌。可是,有一位非常漂亮的女孩能理解古怪教授的古怪爱情理论,愿意为他放弃柏拉图式的恋爱礼仪,她就
是纳什的学生,后来成了他的妻子。
该片的摄影也值得称道,用一种金秋的暖色烘托出校园的象牙塔环境,跟全片对人物略加美化的风格很相称。
影片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现代社会是重视科技、理性、思维的世界,我们常常忽略了情感。而纳斯的人生经历却表明仅仅是思想的美丽,并非真正人性的美丽。只有美好的情感才能使思想与心灵相融合,才能建构统一而美丽的心灵。我觉得纳什的脑子并没有完全康复,至少他始终都能看见他所创造出来的那三个人。但是心理上他康复了,因为他选择忽视那三个人,回到现实,活在当下。我认同纳什对成功的追去以及对学术的追求,认同他妻子对他的坚持。反感纳什校友在酒吧里追女孩就是为了上床,这让我觉得很低俗。我感叹人在疾病面前的脆弱,但同时也感叹人在疾病面前的强大。一个数学天才被疾病折磨成疯子并在校园中乱喊乱叫时让我觉得人在疾病面前的脆弱无力。他妻子艾丽西娅对他的坚持以爱护,他自己坚强战胜病魔让我感叹人在疾病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力与勇气的强大。
我觉得电影名叫《美丽心灵》主要是想表现心灵的强大以及人心比人脑更具生命力,表达妻子对爱的执着以及纳什自身为爱战胜疾病所显示出来的人性美。
这部影片让我获益良多,第一我了解了博弈论创造者的生平事迹,第二影片引发了我对人性美的思考,让我相信爱的力量。在这过程中我明白了坚持,执着,责任心的重要性。我也有过一个疑问,那
就是在压力巨大的现实中既要保持自己对梦想的追求。对生活的热情但又不至于患精神病,如何把握这之中的平衡呢?我想大概是坚强,乐观以及保持一颗美丽心灵吧。
约翰-纳什教授他非凡的成功离不开他自己的坚强意志力,他精神纯洁美丽,不论是对科学执着追求、坚持,还是对妻子的承诺。而艾丽西娅忠贞的爱情,像守护天使一样帮他丈夫祛除病魔的痛苦。爱可以让生活苦中作乐。
美丽心灵,心灵之美。
第五篇:美丽心灵有感
美丽心灵有感
如果用理性的思维或者程序化的语言去描述《美丽心灵》这部好莱坞经典之作,那几乎是毫无意义的,这好比依据经济学原理去分析孔子办学堂的动机,我想说的是,我们需要的只是一颗丰富和感性的心,一种感恩和包容的思想,去领略主人公纳什一生中心灵的演绎,去辨别纳什传奇的人生博弈所折射出来的关于社会的美与丑,善与恶,真与伪。《美丽心灵》记录的是一段生存的旅程,又或者是一段超越物质的神话,它将人类最永恒的价值观凝结在纳什身上,同时又通过纳什的情感将所有的价值观展现得淋漓尽致。作为一名旁观者,我感动着更感悟着,因为我始终相信,《美丽心灵》不仅仅只是定格在普林斯顿大学,而应该适合于所有地点所有人。
故事在美丽的画面舒展开来,导演用一种金秋的暖色烘托出校园的象牙塔环境,而更加美丽的无疑是爱莉莎与纳什的相遇,所有的故事在爱情的力量下逐渐升华,不得不说纳什是幸运的,至少比我幸运,我一直都认为是爱莉莎主动选择纳什是因为崇拜,崇拜一种智慧美,就像翁帆选择杨镇宁教授一样,所以他们的爱情都是神圣和脱俗的。所谓的爱情,在西方主流意识中已逐渐的沦落,甚至可以等价于情爱,社会的现实与残酷事实上很难造就一段凄美的爱情史,《美丽人生》似乎想要表达一种美好的祝愿和诉求,所以刻意美化了人物形象和风格,我们也更愿意接受这样的情节。但是爱莉莎和纳什结婚不久,纳什幻想中的机密解码工作越来越危险,他已经完全沉迷于一个虚拟妄想的世界,无法自拔,我们可以想象这对爱莉莎造成的伤害将是无法言喻的,按照常人的思考,受西方特定的社会意识氛围感染,或者干脆点说是人性自私论的驱使,离婚或许是爱莉莎的最优策略,但是电影难得的是在于爱莉莎所作出的心灵的选择,她选择了不离不弃,选择留守在纳什身边,这绝对称得上是美丽的心灵,当然如果只是单凭这样一种心灵的选择就试图证明整部电影的意义,这显得很天真并且显得很肤浅,《美丽心灵》表达的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情感,我认为爱莉莎对现实的包容才是最感人的,也是最核心的,她可以包容纳什给她带来的伤害与惊悚,她可以包容没有情爱的爱情,她可以包容周围投射来的异样眼光,我相信这才是最可贵最闪光的,也是《美丽心灵》真正揭示的真谛,一个拥有如此宽容和真爱的心灵,那么他一定就是上帝。我并不认为是纳什聪明的脑袋让自己战胜了几乎无法战胜的病情,我坚信一定是爱的力量爱的馈赠,在《美丽心灵》中,爱情是无法证明的方程式,可以说爱成了纳什生存的支撑,爱成了纳什一种特殊的信念,是爱代替了佛洛伊德电疗法,纳什与爱莉莎的爱情没有罗曼蒂克的浪漫,但是我敢说罗曼蒂克的浪漫一定不如纳什与爱莉莎爱情的隽永,爱莉莎有一句台词是说:离开他我会有罪恶感。纳什应该欣慰了,就这么一句话已经足够让纳什笑着死去了,故事的结局是美丽的,纳什也明白荣获诺贝尔奖的原动力,于是他站在台上,在所有人面前对着爱莉莎说:你是我活下去的理由,你是我的全部。
人的一生应该是饱满的,而电影中的纳什似乎真的很可悲,他没有很多知心的朋友,在他的幻觉中出现了三个人,并且伴随终生,国防部官员威廉帕契,葡萄牙室友查理斯,以及查理斯的侄女,这样的人物格局一定不是凭空臆造的,存在即合理,威廉帕契是纳什的一种威胁,而真正的威胁来自于纳什的心理,他一直心怀国家人民,为了破译密码,为了和平,所以他的病情才会日益严重,甚至在接受了电疗后纳什仍在家附近的一间小屋从事解码工作,也因为这样罗素医生劝说爱莉莎离开纳什,此时的纳什心理也是最痛苦的,他无法摆脱威廉帕契的恐吓也无法让自己最爱的人安心,现实和幻觉都是一片废墟,在废墟中纳什几乎没有了价值,而幸运的是,爱莉莎没有抛弃他,因此纳什又是最有价值的,我相信纳什对爱莉莎的爱也是无私的,当幻觉中威廉帕契用枪指着爱莉莎时,纳什还能推开威廉帕契拯救爱莉莎,这对于一个已经神智不清的人来说,或许只能是一种假设,我只能说,爱莉莎存活在纳什的心里,而不是脑里,是心里的真爱阻止了脑里的虚幻。
我们都知道纳什性格孤僻古怪,没有人想亲近他,所以他渴望真正的友谊,查里斯的出现是一种寄托,他让纳什在研究自己的原创理论时多了一丝鼓励和安慰,而当纳什决心忘却所有幻觉的人与物时,纳什依旧对查里斯说: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其实,此时纳什已经将脑里幻觉中最好的朋友永远的珍藏于心里,从此他开始争取赢得现实世界里人们对他的尊重和友谊,电影的末尾,纳什终于赢得了很多学术界精英胸前的钢笔,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耀,纳什成功了。而查里斯的侄女,幻觉中那小女孩是查里斯亲情的牵挂,因为查里斯是小女孩唯一的依靠,我相信这一定触动了纳什,纳什一定也明白,在真实的世界里,爱莉莎同样是他自己唯一的依靠,这显然是导演别出心裁的角色分配。
《美丽心灵》是一部生命蜕变史,纳什是一个天才,也是一个道德完人,我们尚且不去评价真实的纳什,在影片结局中,当纳什站在那高高的讲台上时,他一生的滑稽都变得如此的可爱,他的一切都成为了闪光点,我们都应该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故事的结局是美丽的,完整的,更是均衡的,纳什拥有了看似平凡却不平凡的东西,不平凡的爱情不平凡的原创理论,这一切在历经锤练历经证明后而变得无比珍贵,纳什余下的人生还无法消除幻觉中出现的三个人,我认为这不是遗憾,而是一种公平,一种和谐,更深层次的说这正是博弈领域的纳什均衡,这是很奇妙的格局,纳什最终证明了纳什均衡,而纳什均衡最终证明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