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理念 新思想 新战略——中国治国理政大方略
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国治国理政大方略
‚我会见一些国家的领导人时,他们感慨说,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怎么治理呢?的确,中国有13亿人口,治理不易,光是把情况了解清楚就不易。‛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总书记曾这样说道。
那还是2013年的春天。如今,3年多过去了,中国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关于如何治理中国的理念,也在日渐成熟。
也因此,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首次提出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个说法。如今,这个说法早已成为中国政治生活里火热的概念,其中所包括的诸多关键词,早已为人们耳熟能详。内涵丰富的‚三新‛
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简称‚三新‛。说法虽简略,内涵极丰富。
不妨回顾一下,过去3年来,那些具有鲜明时代内涵的概念。从确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提出‚中国梦‛,从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事实上,中国治国理政的总体方略既不断丰富,又不断进化。‚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科研部副教授贾小明表示。贾小明认为,‚三新‛不是概念、词语上的标新立异,而是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在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基础上的一系列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想创新、发展战略创新,是被国家发展进步和人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所证明的创新,体现了党中央高超的治国理政能力。
‚‘三新’是党中央结合新形势的创新,是针对目前的形势和情况,在宏观层面、理论方针层面所做出的重大创新,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教授刘东超表示。
在刘东超看来,十八大以来的3年多是中国人在站立起来、富裕起来后追求全面小康、追求富强起来的一个重要时段。在这一时段,我们的步伐铿锵稳健,我们的成就精彩纷呈,我们的制度务实宏远,我们的设计切实深邃。‚党中央坚持顶层设计和具体实践相结合,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和维护人民主体地位。这些转型指向的是建立现代化、务实、全面的治国理政体系和强大崭新的政治文明制度整体。‛ 在专家学者们看来,从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高度,能够更为清晰地理解当下中国的发展理念、战略布局等。
比如‚四个全面‛。在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看来,这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布局。从治国理政面临的时代课题及其难点来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治国理政任重而道远。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仅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锲而不舍地向前推进,还要打好今天的每一仗,一丝不苟地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
比如‚五大发展理念‛。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看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新思想在发展理念上的集中体现和概括,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
‚理念是思想的灵魂,思想是实践的先导。‛贾小明认为,当下中国正在以新理念、新思想为引领,形成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战略,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时代课题的答案
‚一个领导人有一个领导人要解决的时代课题,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要完成的时代使命。今天的中国,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集中起来,就是国家治理问题。‛在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看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党中央在部署全面深化改革之际所宣布的: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理解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首先要理解当下的时代背景。
在刘东超看来,时代条件至少包括了三点。首先,‚三新‛的形成是解决国内问题的需要,面对复杂的社会形势的变化、民众需求的提高等,我们提出了共享的发展理念,让普通百姓有获得感;其次,‚三新‛的形成也基于国际环境的复杂化,中国强调‚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就是要告诉世界,我们的发展是开放的发展,是与世界共享成果的发展;第三,‚三新‛的形成,符合今天中国发展的必然逻辑,是在既往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国家治理,需要直面现实。而变化,是最大的现实。
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从国内来看,移动互联网年代,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在技术引领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时代正在到来;从国际来看,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正逐渐走入世界的中心舞台,以多种方式参与到全球经济治理中,无论是中国公民一年1亿多人次的出境游,还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频繁互动,都是过去未曾见过的现象。世界第一大执政党领导着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走在一条人类历史上从未走过的道路上。许多问题,催生着新理念、新思想与新战略的诞生。比如当下,全世界都很关注中国经济。从过去的高速增长到如今增速放缓,有些人对这样的变化有些不适应。但事实上,3年多来,党中央始终牢牢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新常态时期的中国,在不断进行转型升级,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措施所带来的政策效应正在不断显现。在这种情况下得出的发展理念,自然对现实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李君如感慨,如今中国经济的因素已经能影响世界股市的走向,这种情况10年前即便有,也没有今天这么引人注目。而这种种变化,已经直接传递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领域,成为一种时代潮流。‚在这样的时代潮流冲击下,不重视以人为本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吗?靠垂直的僵硬的行政管理体系能行吗?说了可以不做、做了无人监督还能行吗?换言之,这些变化对我们这样的执政党提出了什么要求呢?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
2015年9月,习近平在美国演讲时,引用了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所著《世界秩序》中的一句话:‚评判每一代人时,要看他们是否正视了人类社会最宏大和最重要的问题。‛ 世界关注的焦点
一本书,在世界许多国家火了起来。
在美国,脸谱网创始人扎克伯格的办公桌上摆了一本英文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他甚至还给同事买了这本书,让大家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辛格则‚逐字逐句‛地读了这本书,并认为将此书介绍给美国读者对增进两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法国,前总理拉法兰透露,他‚从第一句到最后一句仔细拜读了‛这本书,而在2015年两人见面时,习近平还特地为他在这本书上签了名。
在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的巴中友谊中心,在印度新德里第24届世界图书博览会……这本以中、英、法、俄、阿、西、葡、德、日等多语种向全球出版发行的书所到之处,都引起了广泛反响。
‚这本书在国外产生的广泛影响,反映了世界渴望了解中国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贾小明这样认为。
世界关注的背后,是中国的治国理政大方略将深刻改变中国未来,并进而影响世界。今年的全国两会,表决通过了‚十三五‛规划纲要,描绘了未来5年中国的发展蓝图,瞄准了2020年这个中国立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年份,同时也是‚第一个百年‛的目标年份。作为提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正是在‚三新‛指导之下完成的。许多人好奇,它究竟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不久前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年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的发言,即以《深入贯彻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题。他对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们表示,中国要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以上,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000万以上,现行标准下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和能耗分别下降18%、1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正如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所指出的那样,‚三新‛是在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基础上所形成的,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如今,这份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正指引着中国阔步向前。
第二篇:治国理政新理念 新思想 新战略
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鲜明特点(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当今之世,“中国之治”彰显耀眼光芒,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党心、军心、民心。本报今起开设“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专栏,组织刊发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学习领会的理论文章,为的是深化研究阐释、更好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更好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敬请关注。
——编 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系统阐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篇章。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建设、理论创新具有鲜明特色,取得了丰硕成果。
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个美好愿景下扎实推进的。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强国梦,其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每个中国人都要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中国梦又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建基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举世瞩目成就,又洋溢着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理想主义光辉。中国梦既充分反映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又最大限度体现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共同意志,把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梦想升华到了新的历史高度。我们党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美好愿景而取得的理论创新成果,以其厚重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时代感、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严密的科学体系、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强烈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是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逐步深化的。
我们党是政治上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也是理论上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的重要政治优势,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始终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动摇。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同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进程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同步推进的。伴随着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这就是毛泽东思想与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一以贯之的政治主题和理论主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紧紧围绕这个主题进行了一系列新阐述、形成了一系列新成果。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特色。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习近平同志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基础。十八大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为什么突出强调这个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强调总依据,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强调总布局,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强调总任务,是因为我们党从成立那天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就是要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国家强盛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使命。习近平同志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全党同志一定要有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顽强的努力,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目标任务,继续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这是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历史重任,我们要为之付出全部智慧和力量。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理论创新的鲜明主题。只有理解和把握好这个主题,才能理解和把握好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核心要义与精神实质;才能理解和把握好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的重大意义;才能理解和把握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从根本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是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实践紧密联系的。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中有一个突出特点,这就是注重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根本标志就是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质上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方略、总方略。为了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连续召开四次全会,分别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重要战略部署。“四个全面”好比4颗战略“棋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地投下这4颗“棋子”,就下活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盘“大棋”,从而开创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崭新局面。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要思想。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的思想;关于主动把握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思想;关于坚持从国情出发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思想;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显著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思想;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思想;关于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思想;等等。
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关于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的思想;关于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思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想;关于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坚持正确的方法论的思想;关于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思想;关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的思想;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思想;关于改革创新社会体制,促进公平正义、增强人民福祉的思想;关于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的思想;等等。
在全面依法治国方面,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的思想;关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思想;关于推进科学立法,完善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思想;关于严格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思想;关于坚持公正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思想;关于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的思想;等等。
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思想;关于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思想;关于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的思想;关于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的思想;关于从严治吏、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的思想;关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的思想;等等。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还就全面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以及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它们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 ***
理论强则党强,思想富则国富。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我们党充满生机活力的重要标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充满生机活力的重要标志。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党的生生不息同党的理论的生生不息是内在统一、不可分割的。党的七大概括了毛泽东思想,并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党的七大最重大的理论贡献。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八大分别概括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并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八大最重大的理论贡献。新形势下,我们要根据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客观规律,根据当前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对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行总结和概括。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向前推进的根本保证。
第三篇: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综述
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新华网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建议》),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行动纲领。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认真研读十八届五中全会文件可以看出,《建议》突出的特点和亮点就是通篇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正如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坚持“五大发展”是发展的新理念
《建议》中讲的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就是指我们党对发展的新认识、新飞跃。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五大发展”就是发展的新理念。这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党对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认识的深化。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线图,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导的。“五大发展”新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对于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坚持“五大发展”新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我们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在实践中要贯彻总书记讲的“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
一是坚持创新发展,也就是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建议》提出了七个创新发展着力点: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构建发展新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
二是坚持协调发展,也就是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增强发展协调性,必须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建议》指出了要把坚持协调发展贯彻落实到四个方面即“四个推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和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也就是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建议》指出了要把坚持绿色发展贯彻到六个方面: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和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四是坚持开放发展,也就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建议》对坚持开放发展作了五个方面的部署: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和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五是坚持共享发展,也就是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建议》提出要把坚持共享发展落实到七个方面: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上述“五大发展”新理念中,创新发展居于发展新理念的首要和引领地位。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正如《建议》指出的“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仅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创新”一词就出现27次。因此,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有创新就有希望。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五大发展”新理念,体现了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这无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2014年10月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是外界尤其是世界各国观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治国理政的一个“窗口”,迄今己发行500多万册。《建议》提出的“五大发展”新理念在这本书中就有许多重要论述。在全书共十八章中,比如关于创新发展,第四章中就有“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的论述。又比如关于绿色发展,第八章中就有“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论述。还比如关于共享发展,第七章中就有“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发展”的论述等。因此,通过结合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八大以来形成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新常态是我国发展的新思想
《建议》深入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认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这段重要论述既指出了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和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又指出了我们针对这些新变化提出了新常态的思想。对此,总书记有明确的论述:“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首先是经济范畴,可以用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这三大特点加以概括。这些特点是我国当前和今后很长时间里经济发展的趋势。
新常态同时也是经济社会范畴。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发展状况会直接影响社会并最终决定其它领域的状况。因而还要从经济社会范畴上来理解新常态。新常态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特征,也就是《建议》所指出的当前我国发展“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只能先承认它,才能有效地应对它。新常态说到底,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形象而准确的表达。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每个阶段呈现出来的新特点。”因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阶段性特征变化的必然反映。新常态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新常态是关于我国发展的新思想。我们要努力做到《建议》指出的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认识和把握新常态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一是把新常态等同于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例如,有的观点把当前我国经济出现的内需回落、传统企业利润下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当作新常态,这显然是不对的。这些矛盾和问题是在我们未完成调结构、转方式背景下主动调低发展速度后出现的问题,也是我们在推动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中产生的矛盾。这些正是新常态下我们推动发展所要解决的。二是把新常态当做“筐”,与此无关的内容都往里装。这种倾向若不加以克服,也是不利于我们做到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的。列宁曾深刻指出:真理只要再向前跨出一步,那怕是小小一步,就会成为谬误。
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说已经完全解决了当前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但是我们已经看到新常态下,我国发展正朝着更加重视质量、效益、创新,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更加重视民生改善和社会公平的方向转变。因此,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必须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正如《建议》指出的:“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质量,要着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实现经济增长。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国发展的新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是协调推进我国全方位发展的新战略。这个新战略,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这“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盖彰。这就是说在这个新战略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到2020年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国家的发展水平就会迈上一个大台阶,我们所有奋斗都要聚焦于这个目标。三大战略举措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一个都不能缺。不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就缺少动力,社会就没有活力。不全面依法治国,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不能有序运行,就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不全面从严治党,党就做不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也就难以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
由此可见,这个新战略是目标与举措的辩证统一,全局与重点的有机结合,新战略中的“四个全面”之间具有内在逻辑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发展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根本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法治支撑,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因此“四个全面”不是简单并列关系,而是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战略,是实现“十三五”规划的总抓手。《建议》在分析“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论述“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深入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时,都指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国发展新战略这个重要思想。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个新战略,其实质和关键在于“全面”。联系再过5年我们就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十三五”时期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战略,我们必须在补齐短板上下功夫。
经济管理学上有个“木桶理论”,又称“短板理论”,其核心思想是: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因此,不补齐短板就达不到更高水平。联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际可以看到,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就是一个突出短板。我们不可能一边宣布实现了全面小康的目标,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生活在扶贫标准线以下。此外,在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方面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短板。还有,我国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对我国经济体量己居世界第二位的状况而言,又是一个突出短板。因此,推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总之,我们在“十三五”时期要坚持“五大发展”新理念,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坚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战略,万众一心、努力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一定能为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我们这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贡献。
(作者严书翰为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导,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
第四篇: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内涵
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内涵
2016-05-05 08:35
作者: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 周忠高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从广义上来说,新理念、新战略都属于新思想范畴。但从狭义上来说,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又是这个理论体系的三个不同的层面。新理念属于根本价值取向和根本原则的范畴,是新思想的灵魂,决定着治国理政的总体方向和最终成效;新思想是新理念的系统展开,是治国理政主体彰显治国理政新理念的主张和思路,也是实施治国理政新战略的根本依据;新战略是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的指导全局的新方略,是新理念新思想落到实处的总体谋划和宏观布局。
治国理政新理念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和根本原则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提出并深刻阐述了新的发展理念。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说明中,就新发展理念问题作了说明。他指出:“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谋划‘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确立新的发展理念,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为此,建议稿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以这五大发展理念为主线对建议稿进行谋篇布局。”这五大发展理念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提出的治本之策,是针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提出来的战略指引,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的科学把握,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树立协调发展理念,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树立开放发展理念,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树立共享发展理念,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新发展理念要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和行动。要用好辩证法,对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进行科学设计和施工;创新手段,善于通过改革和法治思维推动落实新发展理念;守住底线,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中及时化解矛盾风险。
治国理政新思想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科学理论概括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理论基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历史基础,以世情国情党情为现实基础,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方面,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关于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总书记从六个时间段分析了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到现在的历史过程,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要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关于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思想。总书记提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呈现出“四个转向”,即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变化要求我们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关于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新思想。总书记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我们需要借鉴国外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能放弃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要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积极推进协商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在行政体制改革上迈出新步伐,下更大决心、以更大力度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要丰富“一国两制”实践。
关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的新思想。总书记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屹立。”要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突出道德价值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动文艺繁荣。要依法加强互联网社会管理,使网络空间晴朗起来,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关于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新思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抓民生也是抓发展,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国家总体安全观,构建全面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关于绿山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思想。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总书记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
关于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新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立足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提出一系列治军重大战略思想,开辟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新境界。他提出,要牢牢把握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坚持以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贯彻新的历史条件下政治建军方略,围绕能打仗、打胜仗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要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
关于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新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提出了正确处理国际关系的一系列新思想。他提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要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积极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与各方面关系全面发展。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
治国理政新战略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性长远性的总体谋划和宏观布局
总书记提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正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的事业就大有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依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对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重大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保障进行总体谋划和宏观布局,逐步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战略。
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总目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根本施政方向,是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开辟未来的一面旗帜。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实现中国梦就要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干才能梦想成真。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
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立足中国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逐步提出并积极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总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重大战略目标,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障。“四个全面”相互之间密切联系、有机统一,具有紧密的内在逻辑,是一个整体战略部署的有序展开,共同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蕴含着科学统筹的思想方法,要自觉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一思想、引领工作。
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这个宏伟目标,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关键一步。全面小康是全面发展的小康,要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破解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突破性和先导性的关键环节。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要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要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争当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
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司法公正。
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打铁还需自身硬,管党治党一刻不能放松。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要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用铁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第五篇: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内容摘要: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深邃思考和战略运筹。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系统把握、勇于实践。
关键词:治国理政 五大维度 内在逻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基于对世界战略格局大变动、人类发展方式大转型、当代中国社会大变革、各种思想文化大激荡等的深刻认识,在我们党的执政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针对“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深刻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集中体现在五大维度。
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后不久,在新进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总书记指出,说一千道一万,党的十八大精神可以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都可以囊括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之下,都是以这个主题为统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总书记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及国防与军队建设、国际关系与外交、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党的民族宗教工作、社团工作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完整的治国理政新思想,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更加广阔地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前景。
根基:“两个巩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也是力量的源泉。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不仅取决于经济、科技、军事发展的“硬实力”,还取决于指导思想、价值理念、文化道德、精神文明等“软实力”。在我国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思想多样、利益多元的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要找到全国各族人民思想情感的共鸣点、共同奋斗的着力点、根本利益的结合点。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深刻指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实现“两个巩固”,就是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坚持姓“马”姓“共”,强“精神之钙”,不能得“软骨病”,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共产党人的“真经”;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和道德建设为支撑,要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努力抢占价值体系的制高点,并把它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保障: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执政形象,最核心的是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认可度,对执政地位的支持度,对执政行为的信任度。党的执政形象,并不是只要有了领导权、执政权,然后发号施令,就自然而然有了,关键是要做到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具体体现在,执政理念要做到科学性和价值性相统一、政治制度要做到规范化和程序化相统一、政治领导者要做到有道德与有才干相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反复强调“人心向背决定执政党的生死存亡”、“腐败亡党亡国”,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大的力量”。总书记坦言,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要更加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加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也就是说,要大大提高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社会认同度、心理支持度和行为信任度,让人民群众心悦诚服。总书记治国以务实为重,治党以严字当头,首先以抓党的作风建设带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仅铁拳反腐,还相继推出了“八项规定”、反对“四风”、“三严三实”、纪检全覆盖、中央巡视制度、“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等等。
布局:“四个全面”
“四个全面”的第一个全面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目标。按照党的十八大确定的战略目标,我国到建党100周年时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建国100周年时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个100年奋斗目标”是历史相承的,是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后不久,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愿景。很明显,这是总书记在宣示他的重大执政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他强调,实现中国梦是“战略目标”,是“共同愿景”,是“时代主题”,是“最大公约数”,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是和平梦。到2020年,第一个100年即将结束,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突出强调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并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和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发展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根本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法治支撑,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四个全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总布局。
发展:“五大理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对我国长期以来坚持的发展理念的继承、丰富、完善和发展,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的重大创新,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自然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五大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对于我国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总书记强调,要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坚持“五大理念”搞发展,将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坚持创新发展”就是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坚持开放发展”就是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坚持共享发展”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一个层次分明、逻辑严谨、有机统一的整体,同时,也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更加完善。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当代中国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应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把思想和意志统一到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上来。要牢固树立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指导地位,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把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转化为坚定的政治信念和价值追求,转化为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转化为搞建设谋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素质本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发展见效的思路举措,指导和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