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把想象植于阅读教学中
把想象植于阅读教学中
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教师只要时时记得培养,常常正确引导,学生就会有丰富的想象。从语言文字开始,必须让儿童在感知语言方面,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一、朗读吟诵,想象画面
课文的语言精炼,内容丰富,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好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想,想中读,反复吟诵,要在眼前能呈现出文字所表达的具体形象,能把文字描述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幅的画面,为画面中的人物,赋予动作、语言和情感,把静止的画面变成动态的过程。这样朗读有感情,才能进入课文描写的情景之中。
如:教学《游子吟》这首古诗时,在学生读熟诗文后,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说看到了一位老母亲在缝衣服。我问为谁缝的,理解“游子”一词,远走他乡的人(儿子),接着想象怎么缝的,为什么?母亲是怎么想的?儿子看到这里会怎么想,会说些什么?通过一连串的想象,引导学生理解伟大的母爱,是用什么都无法报答的,从而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一诗句。之后,我播放音乐让学生在伴着音乐进行朗读,学生读的入情入镜,完全表达出了对古诗文的理解。在想象和朗读中学生的理解了语言,体验了情感同时也掌握了理解古诗文的方法,提高了理解语言的能力。
如《可爱的草塘》一课,作者在描写草塘倒映在水中的美景时有这样一段描述:芦苇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蓝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白了。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轻声自由朗读,然后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我感受到了水非常清澈”。“我感受到了芦苇和蒲草在水中的倒影更绿,天空在水中的倒影更蓝,云朵在水中的倒影更白。”“说得真棒,我们朗读这句话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强调哪些词语?”学生很快就回答:“读的时候要特别强调清凌凌、更绿、更蓝、更白。”最后,我指导学生边饱含深情地朗读边想象画面。学生在我的指导下,学生边缓慢而又舒缓地吟诵,边在脑中想象着这幅草塘倒映美景图。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了课文当中,进入文章的意境。
二、抓住特点,赏析语言
语言的表达首先是学习与积累,这不能强加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在欣赏中学习、积累与运用,从而使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在教学《落叶》一课 “秋风起,天气凉了,树叶黄了。树叶从树枝上一片一片的落下来。” 这一描写树叶落下情景的句子时,学生对于句子的理解不难,但从中体会秋天的美景十分不易。我们的孩子生在农村,山坡上有各种各样的果树,公路两旁用不同种类的绿化树,落叶的情景是孩子们经历过的,但是没有语言进行描述的能力,在教学中,我首先调动孩子们的经验积累,让他们回想一下树叶一片一片的从树枝上落下来的样子,再让他们进行联想,这种样子是动的,像什么?学生回答:“像蝴蝶。”我追问:“像什么样的蝴蝶?”学生回答:“像飞舞的蝴蝶”、“像五颜六色的彩蝶在飞舞,”还有学生说:“ 像飞翔的小鸟。” ……我接着说:“我们能用一个完整的句子把这种情景表达出来吗?”我出示了这样一个填空:秋天到了,天气凉了,树叶从树枝上一片一片地落下来,像()。学生完成的句子:秋天到了,天气凉了,树叶从树枝上一片一片地落下来,像(五颜六色的蝴蝶在空中飞舞);秋天到了,天气凉了,树叶从树枝上一片一片地落下来,像(快乐的小鸟在空中飞来飞去);秋天到了,天气凉了,树叶从树枝上一片一片地落下来,像(秋姑姑送来的一张张丰收的喜报)……我让孩子们读着,闭着眼睛背着自己的作品,想象着作品中描绘的情景,我问孩子们,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孩子们说,景色太美了!我自己太棒了!从孩子们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们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他们喜欢这些语言。我接着说:“你们确实太棒了,你们把我们看到的自然现象,与自己知道的和看到的特别美的事物联系起来,用(什么)像(什么)的句式表达出来,使自然现象、情景更美,真了不起!以后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描述事物。” 这几句话,目的在于一是鼓励,二是帮助他们总结表达的方法,为后边的应用做好铺垫。在学完课文后,同学们知道了小虫把落叶当屋子、蚂蚁把落叶当小船、小鱼把落叶当雨伞、燕子把落叶当电报,又设计了运用语言的环节,我问:“现在你能再说说落叶像什么吗?”小组讨论,教师指导,全班交流:①落叶落在地上像个小屋子,小虫躲在里面不冷了。②落叶在河沟里像一只只小船,小蚂蚁坐在上面过河去。③落叶落在河里像一把把小雨伞,小鱼藏在底下雨淋不着了。最后让孩子们把这些语言写在积累本上作为作业。就这样,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联想成功地积累、运用了语言,随后的日子,孩子们在看到露珠、雪花、柳枝摇动……都能有意识的运用相似联想进行描述。孩子们描述自然事物的语言生动、形象了。
三、利用插图,再造想象
课文中的插图大都紧密配合课文的重点部分,教学中利用插图、或启发学生或生动形象地状景,或绘声绘色地叙事,栩栩如生地写人,或身临其境地谈感想,通过再造想象让学生把话说具体。
比如《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课文中主要写了小白兔和小灰兔到老山羊家,小灰兔接受了老山羊送的白菜,吃完了又去要,小白兔不要白菜要菜籽,还送给老山羊一车。对应第一幅图的只有简单的人物语言描述,而人物的动作、神态很有趣,但文中却没有文字描述,抓住这一语言空白引导学生抓住画面中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细致观察,推测出他们的语言和心理活动,想一想小白兔为什么要菜籽,还会说什么?看小灰兔的眼神它又会想什么,心情怎样?同学们经过想象,在小小白兔会说:“您年纪大了,种菜那么辛苦,还是留着你自己吃吧,你给我一些菜籽我自己去种。”山羊爷爷高兴地送了小白兔一些菜籽。有的说,小灰兔撇着嘴斜着眼看了小白兔一眼,心里想:给你菜还不要,真傻,我赶快把菜推回家就可以吃了。于是说了声谢谢,推起白菜就跑了。最后一幅图同样,文中只写了在路上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对话,画面中小白兔用劳动换来丰收后的那种高兴的心情小灰兔听了小白兔的话,看到了送菜的场面惭愧的心情都没有表达出来,于是我仍然抓住画面上人物的神态动作引导学生猜想他们的内心活动和语言进行再造想象。同学们汇报:有的说,小白兔来到山羊爷爷的家,指着车上的白菜,高兴地说:“爷爷,这是我亲手种的白菜,您尝尝吧!”老山羊摸着胡子笑着说:“你真是个爱劳动又董事的好孩子,我收下了。”有的说,小灰兔听了小白兔的话,惭愧得躲到山羊爷爷的身后,再也不好意思跟爷爷要菜了。就这样,同学们通过观察图,进行再造想象不仅是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了,同时也加深了情感体验。
四、联系生活,入情入境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生活是想象的基础,生活是儿童想象的活素材。教师只有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积累,体验课文描绘的情境,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鲜明具体的图像,启发学生去观察、思考、想象,才能培养学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能力。
如《小摄影师》中,表现了高尔基对小男孩充满了关心、爱护,在百忙中抽出宝贵的时间让小男孩拍照。在《小摄影师》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回味那些描写:“仔细打量、摆弄了很久很久、一定让他进来”等。启发学生对小摄影师的结局进行扩展想象,“小摄影师第二次能找到高尔基吗?能给他照到相吗?你能想象他照到相后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吗?”使学生通过对《小摄影师》的结局补充和扩展想象。
再如学了《落花生》一文,让学生结合平时生活中的亲身经历或电视剧里看到的类似的故事情节展开想象,说说哪些是有用的人,哪些是对社会没有好处的人。同学们思维活跃,情绪高涨。有的说:“清洁工,他们长年累月、默默无闻地打扫城市的卫生,为人们创造一个整洁的生活环境,他们是城市美容师,他们就是有用的人。”有的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为了培养下一代,付出了他们毕生的精力,但从不求回报。他们就是有用的人。”有的说:“解放军叔叔,正是有了他们日夜守卫在祖国的边疆。我们才能过着幸福、安宁的生活,他们也是有用的人。”……这一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认识事物、鉴别事物的能力。
五、品味词句,提升认识
词语和句子是组成语言大厦的基础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关键词句表达出来的。课文中有些词句,特别是那些表现文章中心、表达情感的精妙传神的词句,往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我们只要抓住这些重点词句进行分析、比较和细细品味,学生的想象就会得到升华。
如:《爬天都峰》一文中,“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一句,为了让学生体会“挂”字的妙处,可要求学生用“拉”或“飘”等字换“挂”,进行比较,为了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以合作学习的方式研究、讨论。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当:一个“挂”字把天都峰陡得似直上直下的特点极其准确、形象、巧妙地描写出来,与文后面的“攀”相映成趣,产生了一种朦胧的美。学生从课文语言文字中找出根据,见仁见智。这样,抓关键词句比较、咀嚼就能品出语气神韵,领悟作者遣词的独具匠心,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
六、依文绘图,展翅飞翔
喜欢涂涂画画是小学生的天性。而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和知识面的局限,想象范围受到很大限制,但只要通过恰当的绘画方法去启发、引导和点拨,就不难使学生的想象展开翅膀自由飞翔。如:齐白石先生曾经画过这样的一幅画:《蛙声十里出山泉》。意思是说,青蛙的声音从十里山泉里传出来。大家知道,山呀,水呀,人呀,物呀,都好体现。这声音要画出来可就麻烦了。教师可先让学生去思考议论,而后讲述齐白石爷爷的体现方式:几只小蝌蚪从山泉里流出来。到这里,学生己是恍然大悟了。创设某种特定的情境,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气氛,能为学生插上遐想的翅膀,丰富学生的想象。
再如教学古诗《登鹳鹊楼》时,先介绍鹳鹊楼,然后逐句理解。上联就登楼所见,以高度的艺术概括能力,把黄昏时的一片雄浑开阔景象熔铸在十个字里。下联:诗人由眼前壮丽景色,又想到了一个更开阔、更高远的境界,于是又吟唱出极富哲理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不仅倾注着诗人昂扬向上的激情,且富哲理意味,给读者提供了联想的广阔田地。在学习了这首诗后,学生思维活跃,脑海中出现了壮观的景象。这时,让学生把诗意绘成图,能加深对诗句的理解、记忆,更加体会其真实内涵。不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输入的信息在大脑中形成了特别强烈的优势兴奋中心,此时,让他们把所学的知识汇成一幅图,就能展开想象的翅膀。
七、添补空白,感知理解
“空白”是中国国画、书法艺术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部分课文语言精练、内容含蓄。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有意留下一些艺术的“空白”,使作品达到“余音绕梁”的境界。对于这类课文,教师先要指导学生感知语言文字,获得信息,再恰当地设置疑问,启发学生去思考,以想象填补“空白”,达到理解目标、促进思维发展的目的。《穷人》有这样一节:“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这段桑娜心理活动的描写,用了五个省略号,符合桑娜沉思的间隔跳跃。学生联系上下文运用想象思维,使感知到的心理活动与头脑中贮存的信息沟通,逐步体会到“空白”的内容。第一处省略,表示思路的中断,第二处省略,表示桑娜仔细观察之后,断定是自己的错觉,第三处省略,表示她想到家境的困难、丈夫的辛劳、将来的生活等等,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怀疑和不安,第四次省略,表示她感到对不起丈夫,担心丈夫揍自己,第五处省略,说明她下定决心,准备承担一切后果。学生通过一次次想象,分析桑娜的内心活动,深刻认识到桑娜的善良和正直的品格。
八、唤起想象,领悟中心
有些课文的中心并不明显,而是比较含蓄、深远的。可运用想象思维,激发学生的内部因素,唤起“内心视像”,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启发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悟出文章的真谛。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救助车夫”一节有这样的话:“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正确理解这段话,是深刻认识鲁迅先生的思想境界,领悟文章中心的关键,也是教学难点。我声情并茂地介绍时代背景和当时的社会状况,引导学生联系车夫,联系社会环境,紧扣鲁迅的言语、动用、神情进行想像:拉车的光着脚走了,鲁迅会说些什么,会想些什么?学生有的说,鲁迅可能会说:这社会多黑暗!受苦受难的人还有很多很多。有的说,他可能说:我们应该推翻这个黑暗的旧社会,让穷苦人过上幸福的生活。有的说,他可能想:我已经老了,希望孩子们将来能担当重任,推翻暗无天日的旧社会。通过再造想象,学生透过鲁迅的外表体会到他爱憎分明的感情,心灵深处树立起一个忧国忧民的“孺子牛”形象,领悟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一中心。
这样,运用想象步步深入,层层剥笋,使零散的变集中,使含蓄的变浅显,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文章中心,受到思想教育。
第二篇:把写作融于阅读中
把作文教学融于阅读中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地位,它是衡量语文素养的重要尺度,现今的作文教学状态令人担忧,教师懒于教,学生不愿写,教师疲于批改,学生进步甚微等现象比比皆是。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只有把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通过阅读教学来指导作文,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作文现状。
当前许多学生怕作文,在有些学生中还流传着“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听起来好像很可笑,但却值得深思,怎样教作文,怎样才能教好作文,怎样才能教会学生写作文,写好作文。这是所有教者所探讨的问题。我也曾就此想过各种办法,做过各种尝试,但收效不大,最近我尝试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那就是把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
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也存在着弊端,老师往往只重视课本内容,阅读讲解重难点,积累文字、文学知识,而忽略了在阅读中的作文教学。只有在每单元的表达中来讲解作文,目的明确,孩子们也是为了作文而写作文,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写,为了达到目的而作;缺少探索与发现,缺少兴趣与推敲,更是缺少创新与融会贯通;所写的作文要么枯燥无味,要么生搬硬套,要么只是语言华丽而经不起推敲;读了也很难找到共鸣,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更有甚者通篇照抄资料,然后背下来。这样的作文又有何意义?
我在日常教学中常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一)每课必练法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作文练习也应如此,因此,我每堂课都要进行一下作文训练,但这样做需要讲究方法,否则会影响到正常教学。我通常的做法是:把练习安排到正式上课前或快下课时,让学生用本课学到的词语串联成一个片断作文,教学当场点评。课下让学生二次练笔,这样做不仅能加深对词语的理解,还能提升学生创作的兴趣,同时通过自己文章与课文比较,会进一步感受到名家作品的意蕴。
二)经典品味法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不少文章具有相似之处,有的是选材,有的是立意,有的是情感,有的是场景等等。这时,我们如能把这些材料归类一下,让学生用心的去品味,然后去具体仿写一段,往往会对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综合指导法
我在上完一单元或一学期课后,往往会带着学生把这些课整理一下,按照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进行分类、比较,赏析这些名家如何去开头,如何结尾,如何编排中间,从中感受到名家在审题、立意、选材等良苦用心,在此基础上来分析自己的习作,进一步去加工文章,通过定期的作文综合指导,使得学生在一系列分类训练之后,能够很好地把这些技法综合起来,独立完成一篇文章写作的任务。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优秀篇章,老师可以合理利用他们来进行作文教学,在讲解课文的同时遇到优秀的句段,详细讲解分析后,让学生试着仿写,这样不仅达到了理解的目的,也达到了利用的效果。例如:在《秋天的味道》、《三峡之秋》这样的文章中让学生进行句与段的仿写,然后再进行写景作文的教学就轻松多了;在有些文章中,进行想象教学,我在教学《腊八粥》这一课时,在讲到语言描写“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通过这段语言描写让学生展开想象:八儿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说这话时他的动作、神态是什么样的?问题解决了,可看法不一,那就把你心中的八儿样子写出来。这样学生乐于写,也达到了练笔的作用。
语文作为一种基础性、工具性、实用性极强的学科,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阅读和写作这两大板块。因此,语文教学的研究尤其是探究阅读教学与作文练笔的内在联系,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都有很大帮助。
由讲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两大块内容组成了语文教学,一般的老师对讲读教学感到比较顺当,或者说比较得心应手,而对作文教学常常难以下手,离开学生的写作实际谈课文的写作特色可以说是轻车熟路,随心所欲,而要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感到困难重重。据我的观察和研究,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本身缺乏写作的实际经验。
提高作文教学水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在讲读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讲读教学 重在“读”,作文教学重在“写”,在讲读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的实践,就是努力将“读”和“写”有机地结 合起来。
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的有机融合,必将会激发学生写作的动力,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诚然,作文教学还有很多好的方法,但我认为,立足课本,立足课堂,是当前最明智的选择.将读和写结合起来,读是写的基础,阅读为写作铺路,这样不仅会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更会带来阅读、写作教学的双丰收。
第三篇:把不交作业扼杀于萌芽状态中
把不交作业扼杀于萌芽状态
学生写作业,自古以来天经地义,记得自己小时候作业写不完晚上都不敢睡觉呢!可是毕业从教两年以来却发现有部分的孩子不爱写作业。两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孩子不爱写作业的原因很多,必须先弄清楚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常言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办法的产生基础是科学的诊断,就像医生治病,先确诊才能用药。还没有接手现在的三年级之前早就对三年级的两个班略有所闻,从一年级开始早就听语文、数学老师吐了不少苦水了——中下生人数多且不说,记性不好,爱玩,懒惰等的人也是一大堆。我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接手这两个班的,当然,在开学之前我也做好了各种准备应对这90来个小家伙。对于那些“天王”级的人物我更是事先了解的七七八八的。
第一天
开学的第一天我就先给这些小家伙做了个“下马威”——花了一节课讲了英语的重要性,如何学习英语,怎么学习英语,怎么奖励等等。总之,我是下定了决心要跟这群小家伙抗战到底的了„„ 谁知道,第一次的英语作业就有一个小家伙没有完成,仔细一看这个名字并不是“天王”级的人物,怎么会没有完成作业呢?我有点出乎意料。于是便走到了他的跟前,问道:
“晓文,你怎么没有完成作业啊?”
他没有做声,眼睛睁的大大的看着我,一副无辜的表情。“你怎么没有完成作业啊?”我提高了我的嗓音。他还是无动于
衷地无辜地看着我。
“不会做?”
“没有时间做?”
“忘记了做?”
沉默了几秒钟,晓文终于怯怯地说道:“忘记做了。”
看在是初犯的份上,我让晓文补回了作业就算了„„
第二天
吃早餐的时候,课代表走过来告诉我晓文又没有完成作业。怎么可能?我心一颤,难道这也是一个“天王”级的人物?我又气冲冲的走到课室里去责问:
“你怎么又没有完成作业啊?又忘记做了吗?怎么回事?”我看着他,他依旧是一脸无辜的表情,不开口,软对抗。没有办法,只好找来班主任问个究竟。这个小孩到底是不是“天王”级的人物呢?怎么“天王”级的人物都没有犯的错误他连续两天都犯了呢?不久,班主任老师拿着他的作业登记走进了课室,也就是到这个时候才发现原来他没有抄作业登记。我生气了,火冒三丈,这么小年级就这么大胆!我决定好好惩罚一下他,于是放学后我留下他让他罚抄了两遍。
“你不写作业行啊,放学后留下来写多两遍!”我提高了音量。晓文依旧是一脸无辜的表情看着我。
当天晚上班主任老师打了电话给家长,我随着也拨通了晓文家长的电话,从电话里头我才了解到晓文骗家长说没有英语作业,家长看作业登记没有登也就信以为然了。我告诉家长从三年级开始英语也像
语文、数学一样是主科了,是要考试的,每天都有作业的,也希望家长能严格监督检查他的作业。到现在我了解到了晓文是在逃避,他应该是以为现在的英语还跟一、二年级一样不用做作业的?还是就算有作业老师也不会像语文、数学一样检查的那么仔细?所以他才会连续两天没有做作业。了解到事情的源头就好办多了,只要家长、老师双管齐下,保证晓文无漏洞可钻,他就不会再有不做作业的坏毛病了。
第三天
出乎我的意料,第三天晓文的作业是交上来了,只是却完全没有按照我的要求去做,简而言之:全是错的。怎么回事?脑袋里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我决定要先搞清楚原因,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帮他根除学习英语的障碍,从而学习好英语。于是我决定放学后,与晓文单对单进行交流。首先我先从字母入手,一个一个检查他的掌握情况,结果我发现他早就掌握的很好了。然后再让他记忆单词,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个单元记忆单词对学生来说是最难的,只要这个他都能冲破的话相信他学习英语肯定没有问题。我让他记忆新学的单词how, fine, are, you,And you?等单词,原本以为是再困难不过的事情,谁知不用五分钟他就告诉我他可以写了,我怀着半信半疑的心情看着他写,果然全部写对了!
“很好嘛,晓文。你都写的很好啊,怎么作业不会做呢?你的英语肯定可以学的很好。你看,你的单词都写对啦。”我满心欣喜的看着他,可他依旧是无辜的表情看着我。
“你看,这个是How are„„,那后面应该跟什么呢?”我就这
样一笔一画教他怎么写单词,怎么做练习,我发现只要他明白了怎么做他能很快做好。放学前再一次提醒他怎么做作业才是符合要求的,怎么看题目。他圆溜溜的眼睛看着我点点头。
第四天
晓文的作业很好,如期并且完整交上来了。虽然字体不是很漂亮,但是也算是工整的完成了作业。以后几天,放学后我都轻轻的走到他的身旁提醒他不要忘记做作业,并且问会不会做作业。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不做作业的现象了,偶尔会有不明白的还会主动问我怎么做。
„„
一直到现在晓文再也没有出现过不完成作业的状况了。记得在《今天怎样管学生》这本书里看过这样的一句话:学生对老师会有一个“试探期”,学生想探明教师的底细,即教师对他们的容忍度。我想大部分的学生会对老师有这样的一个“试探期”,晓文对英语不交作业的这一个现象就是对老师的一个“试探”,还好及时纠正,及时定出了规则和任务才能让他现在认认真真完成每一次作业。
总之,教师对不做作业的同学决不能放弃,要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应对。“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学生终究会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把不交作业的现象扼杀于萌芽状态中。
第四篇:把高尚师德贯穿于教学始终
把高尚师德贯穿于教学始终
上海市杨园中学
金武英
培训号: 087731013 师德修养是一名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足以影响学生、指导学生和帮助学生成长的品德修养。高尚的师德像滴滴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学生学业的长进和优秀品德的形成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创造和实践能力的跨世纪人才,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素质优化与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师德修养。
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热爱本职工作,热爱教育事业。只有热爱才能安心,安了心才会用心和专心,才会提高自己执著追求事业的责任心,进而尽心尽力地做教书育人的工作,为了给学生解答一个疑难将尽其所能去做。教师的职业价值在于奉献和付出,在于通过教书育人的实践去体现对事业的忠诚,对社会和学生的责任意识。教师只有敬业,只有乐教,才能在日常的教书育人工作中做到“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利居众后,责在人先”,才能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去对待教学工作,才能如陶行知先生奉行的“捧着一颗心来”,将社会责任意识、师责意识善始善终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刻苦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让他们认识到严谨治学的态度的意义。
二、率先垂范,言传身教
师德修养归根到底就是要“以人育人,以德育德,以行育行,以素质育素质”。终身做一名合格的“人师”,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对教材、教法、学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业务素质和对待教书育人的态度。常有这样的体会,教师不愿意或不会做的事,很难让学生做到,教师不具备的人格品质,也很难在学生身上培养出来。因此教师要真正做到“以德化人,以智育人,以行感人,以理服人”。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率先做到。
三、严谨治学,不断创新
教书育人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一个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新人。显然,育人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而且还取决于教师对待日常具体教书育人的工作态度,它会直接、间接地影响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关系到学生和整个社会的利益。一个教师只有严谨治学,学识渊博,热忱教学,精心育人,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倘若自己学识浅陋,对教学工作态度冷淡,敷衍搪塞,就不可能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扬帆远航。常言道,要当一名好教师,首先要做一名勤奋的好学生。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兴学科不断产生,各门学科之间的渗透日益加强,作为教师必然要有强烈的进取精神,不断了解和掌握国际、国内先进科研成果及技术信息,对本专业的知识要精益求精,对相邻学科以及横向学科知识同样需要不断了解,才能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妙趣横生,从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四、爱护学生,循循善诱
爱护学生是教师特有的职业情感。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心里活动过程,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于智育的发展关系极大,只有赢得学生的信任、尊重,师生之间才能进行心灵的沟通,教师对学生的爱才可以成为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动力,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循循善诱是爱学生的重要体现,是教育事业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学生的思想工作要靠教师的耐心开导,需要一个过程,可能会发生反反复复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爱护学生还要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尊重,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及思想问题,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思想,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每学期课程结束都要求学生写课程心得体会,让学生指出授课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关心集体,团结协作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是教师师德要求的前提,是调解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首先,学校的教学、科研和育人工作都是依靠教师之间的相互支持与协作,依靠集体的力量来进行的,这就要求教师热爱集体,关心、服从集体,在教学科研等工作中,积极主动地相互支持、配合。学校是一个有组织的集体,每一个教师都是集体中的一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与每个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应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既要为学校树立良好的校风而努力,又要为维护学校的荣誉作贡献。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又要求全体教师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古诗云:“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自有傲雪耐寒之性,雪有洁白无瑕之质,梅雪相衬并美,贵在相辅相成。这对教师自身品德修养,以及社会主义教师事业的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
师德修养在教书育人工作中是一个永恒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话题,在新的形势下,一个教师的师德、师能、师表如何将对培养跨世纪新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五篇:志根于青年 情植于祖国
志根于青年 情植于祖国
---记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素质拓展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在校团委发出以“展现青春风采 弘扬五四精神”为主题开展第三届素质拓展节活动的通知后,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积极响应号召,特在五四青年节90周年 之际,举办以“志根于青年 情植于祖国”为核心的素质拓展节系列活动。4月8日下午,经济管理学院特在32教学楼召开素质拓展节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出席本次大会的有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秦松老师,院团委副书记李玉胜老师,院年级辅导员马悦英老师、叶海英老师、韩玉萍老师、陈丽华老师(实习)。
首先,秦松副书记致开幕词。他深入阐释了爱国主义的丰富内涵,同时指出,当代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不够清晰,爱国缺乏理性。而此次的素质拓展节正好可以帮助同学们对爱国有一个更深刻理性的认识。他衷心希望同学们都能积极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并为能有机会与同学们一起交流感到高兴。
之后,团委副书记李玉胜老师作了启动仪式动员讲话。他指出,本次素质拓展系列活动旨在秉承民族精神,加深大学生应有的民族责任意识。他希望我院学子在增强爱国观念与责任意识的同时,认真对待此次系列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展现出自己的才能。
随后,我院团委、学生会各个活动负责人分别就其所负责的活动项目做了简要介绍。本次系列活动可谓内容丰富、形式各异,共分为“知之深 爱之切 受之命”主题调研活动、“腾飞中华”演讲及征文大赛、“真我青春 真我风采”室服大赛、“团聚英才 青春共赢”摄影大赛、“重温五四记忆 共话金融危机”PPT大赛、“忆往昔峥嵘岁月 看今朝雄威祖国”爱国电影展等七项活动。相信精彩纷呈的活动,会让同学们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九十年前的今天,热血青年的吼声响彻中华大地,九十年后的今天,我们青年一代,仍旧在续写着属于自己的光荣。成长在这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当代大学生的使命让我们责无旁贷,秉承民族精神、高举“五四”火炬,肩负时代责任,用知识和汗水,以满腔热情,去开拓、去创造、去拥抱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