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把实践和思考凝于笔端
把实践和思考凝于笔端
1988年本科毕业后,邹碧华进入市高级法院经济庭工作。第一年,他被派往基层法院锻炼。亲身体验了当事人的各种甜酸苦辣,这让邹碧华认识到,理论研究不能脱离审判实践和国情。
从基层法院回到市高院经济庭调研组,很多法官的帮助令他受益匪浅。
梁瑞麟副庭长当时问他:“你以后打算怎样发展?”邹碧华回答:“我想多学点东西,以适应更多的工作。”听完这话,梁法官语重心长地说:“术有专攻,学有所长。”
“梁庭长是提醒我,法官应以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为发展方向。”
于是,邹碧华时刻督促自己,法官不能仅仅是“办案机器”,在办案时必须用心积累。
那时,在调研组组长曹硕光法官的带领下,邹碧华几乎跑遍了上海所有基层法院。“当时是单身,跑得也勤快!”邹碧华笑着说。
有了深入一线的体验,邹碧华逐渐把理论思考凝于笔端。邹碧华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篇发表的论文是关于简易程序的。敏锐的邹碧华注意到,一方面法院面临经济案件激增后的结案压力,而另一方面简易程序的运用范围却并不广,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这篇论文的发表也坚定了他在办案实践中进行理论研究的信念。迄今为止,他已在《法学》、《人民法院报》、《法律适用》、《上海审判实践》等各类报刊上发表论文40多篇。
邹碧华,男,44岁,中国民法学研究会理事、华东政法大学兼职教授。曾当选“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上海市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先后在全国性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6本,并多次获奖。
他勤于学习。他常讲:“对法官来说,积累是一种过程,而多看书才能培育理论素养”。看书几乎成了邹碧华唯一的业余爱好。孜孜不倦的学习让他具有了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
他勤于思考。法官不能仅仅是“办案机器”,在办案时必须用心积累。思考让他拥有了健康而强大的内心。面对复杂的案情时,邹碧华总能保持清醒。有时在一起研讨案件,会有人搬出专家的观点,而邹碧华的态度是:“我们关注的不该是专家说过些什么,而是专家所持观点的理由是什么。”
他勤于笔耕。他把实践和思考凝于笔端。工作之余,他以平均每年30万字的速度丰富着自己的研究成果。
通过多年的苦心研究,他总结出要件审判九步法。2011年,他撰写的《要件审判九步法》被最高人民法院推荐为指导民商事审判的范本。
第一步,固定权利请求。第二步,识别请求权基础。第三步,识别对立规范。第四步,基础规范构成要件分析。第五步,检索诉讼主张。第六步,焦点整理分析。第七步,要件事实的证明。第八步,要件事实的认定。第九步,要件归入,作出裁决。
通过半年培训,18个月的实施,长宁区法院绩效考核办案质量,名列上海前茅!全国法院,掀起了研讨九步法的高潮,争相上门取经学习!这些成果,无不凝结着邹碧华智慧之光!
邹院长的事迹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法官这一职业:你不可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拓展它的宽度;你不能决定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现在努力,还来得及!
因此,我呼吁:做法官,当如邹碧华!
第二篇:把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贯穿于强军实践
“睿智者治法”。习主席站在时代发展 和战略全局的高度, 鲜明提出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并围绕坚持依法治 军、从严治军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契 合了我们党治国理政思想的新发展,反映 了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新要求,丰富和发 展了党关于新形势下的治军思想。我们一 定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依法治军、从严治 军的极端重要性,自觉将其摆在更加突出 的战略位臵,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 贯彻落实到强军实践中去。
把握深刻内涵, 增强依法治 军、从严治军的政治自觉 依法治军是现代军队建设的基本规
律, 从严治军是古今中外治军之道的精 要所在。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必须紧跟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 深化对 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思想内涵、重大意义 的理解把握,自觉抓好这项具有战略性、长期性和根本性的工作。
首要目的是铸牢军魂。坚持依法治 军、从严治军与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 导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党对军队的绝对 领导,是我军的根本原则和根本制度,是 我军制胜密码最本质的东西, 也是依法 治军、从严治军的核心要求。我军建军治 军一系列法规制度的本质, 就是把党关 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主张, 通过法定程 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使党指挥枪的原则 更具稳定性、权威性和规范性。坚持依法 治军、从严治军,首要目的就是从法规制 度上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当前,意 识形态领域斗争异常尖锐复杂, 广大官 兵在政治信念、军魂意识上经受的考验 十分严峻,更需要不断加大依法治军、从 严治军力度, 认真落实党对军队绝对领 导的一系列法规制度, 真正从思想上政 治上牢牢掌控部队,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根本目标是提高战斗力。战斗力标 准是军队建设的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坚持 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就必须坚定地执行、维护和看齐这个标准, 切实为能打仗、打 胜仗蓄内功、打基础。随着我军现代化进
程加快,战争形态发生深刻变化,战斗力 建设对治军要求越来越高。搞信息化建 设,强调网聚能力,没有一体化、标准化管 理就不可能实现;搞实战化训练,强调战 训一致,没有良好的训风演风考风就不可 能实现;搞联合作战,强调各作战要素紧 密协同, 没有严明的法纪来统一思想、统 一意志、统一行动就不可能实现。只有坚 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狠抓部队正规化 建设, 才能推动战斗力要素生成聚合,真 正把战斗力标准立起来落下去,提高部队 能打仗、打胜仗的能力。
现实需要是保障改革稳定。通过深 化改革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 系,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创新事业,必然会 带来切除积弊之痛、遭遇利益藩篱之难、存在迷航触礁之险。法治具有凝聚共识、管控长远、调控关系、化解矛盾,从而减 少改革阻力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军改革 进入到攻坚期和深水区, 涉及国防和军 队体制结构的深层次利益关系, 各种新 老问题相互叠加、新旧矛盾相互交织,真 枪真刀推进改革, 必须有法治的方式和 严明的纪律作保证。只有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才能确保改革在建设方向、政 策导向、资源流向上不出偏差;才能协调 和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 更好地解决 领导管理体制上存在的机关庞大臃肿、职能交叉、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等问题;才能打破旧的利益格局, 切实从制度上 解决制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 盾和政策性难题, 确保如期实现改革发 展的宏伟目标。
转变观念思路, 提高依法治 军、从严治军的科学水平法治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军队 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经过 30 多年的改 革开放,人们思想观念发生很大变化,官 兵民主法治意识有了明显增强。积极适 应我军所处的新环境新形势, 进一步转 变观念和思路,才能让依法治军、从严治 军成为基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在实 践中促进强军目标的贯彻落实。
从惯于注重治事治人向注重治法治
■廖可铎 律转变。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本质要求 是法规至上。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单位习惯于人治思维,抓工作唯上级指示是从, 凭长官意志办事, 而对贯彻落实条令条 例、基层建设纲要等法规制度却关注不 够、执行不力,“松”起来没有底线,“严” 起来吹毛求疵,这样宽严失度,导致工作 随意性大,土政策屡禁不止,工作效率低 下。强军必先强法。领导和机关干部要认 真学习习主席关于依法治军、从严治军 的重要论述,自觉让法规制度进脑入心、进言入行、进岗入责,善于用法治思维和 法治方式开展工作, 把依法办事作为基 本的领导方法、工作方法,自觉压缩自由 裁量的空间, 减少自由发挥的选项,用 “铁规矩”取代“潜规则”,切实从单纯依 靠行政命令抓工作的思维定势中、从凭 老经验老套路抓工作的习惯性做法中、从突击式活动式抓工作的传统方式中解 放出来,努力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局 面。
从单纯抓安全向全面抓管理转变。依 法治军、从严治军涵盖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工作等部队建设各个领域,绝不仅是 一种行政管理手段和措施,而是关系部队 全面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在实际工作 中,个别单位行政管理、安全管理抓得紧, 从严治教、依法治训抓得不够;用条令条 例规范官兵日常工作生活抓得紧,对依法 理财管装等抓得不够;建立健全硬性管理 规定抓得紧,创新和完善依法决策、科学 指导、监督制约、考评激励等机制抓得不 够。随着部队组织结构、力量编成的调整 和武器装备的更新、现代后勤步伐的加 快,对运用法治手段加强部队全面管理提 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必须破除“依法 治军、从严治军就是抓管理”的狭隘观念, 把治军思想和举措体现在依法指导开展 工作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实现依法治 军、从严治军对军队建设全领域、全过程、全时段的保证作用。
从重在规范约束向促进官兵全面发
展转变。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塑造 人。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重要的是 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坚持把严格要求 与科学管理相结合、依法带兵与以情带
兵相统一、纪律约束与培养教化相一致, 坚持把培养高尚志趣、砥砺过硬作风、提 升综合素质体现到日常教育管理之中, 坚持把尊重科学、尊重官兵的人文关怀 贯穿于治军实践,切实克服强调集中多、发扬民主不够,强调服从多、启发自觉不 够,强调奉献多、维护权益不够,强调统 一多、尊重个性不够的倾向,努力使依法 治军、从严治军与现代文明契合、与时代 发展合拍, 在推动我军现代化建设中促 进官兵全面发展, 激发蕴藏在官兵中巨 大的强军正能量。
突出重点要害, 解决依法治 军、从严治军的关键问题 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一个历史课 题、动态过程,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要求和 重点。只有把握好当前我军建设的历史 方位,积极研究新情况、探索新对策,才 能牢牢掌握治军主动权,推动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有效落实。
在抓教治虚上用功见效。在全面深 化改革的新形势下, 社会思潮多样、多 元、多变,部队官兵成分结构也发生了很 大变化, 特别需要加强和创新思想政治 工作,切实纠正和克服教育内容、方式、方法的程式化和随意性, 在依法治教中 提高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应当树立 依照法规条例和制度开展政治工作的理 念,抓住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时代主题, 扭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革 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这一着力点, 规范教 育方法,创新教育途径,引导官兵不断坚 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 度自信,把官兵培养成为忠诚使命、守法 遵纪、爱岗精武的新一代军人。
在抓训治假上用功见效。军事训练 有着特殊的教育管理功能, 是重要的治 军方式。抓住了依法治训、从严治训,就 抓住了治军的主要矛盾。依法治训必先 严字当头。当前,各级按纲施训、从严治 训,训风演风考风大为好转,但自我降低 训练条件和标准,训练场、考场上摆花架 子甚至弄虚作假现象依然存在。抓训治 假,就是要按照军委、总部出台的法规和
大纲要求, 建立和完善军事训练监察制 度,科学谋划指导,坚持纠治并举,认真 抓好实战化训练,努力形成从严治训、依 法治训的新常态。
在抓官治风上用功见效。治军的关键 在治官,治官的重点在纠风。各级干部特 别是中高级干部是从严治军的决策者和 组织者, 也是法规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 者,更要把领导干部作风作为治军的重点 紧抓不放。要乘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 良好势头,持续加强各级党委、领导和机 关作风建设,持续抓好中央八项规定和巡 视、审计等法规制度落实,持续开展针对 性专项治理,大力倡导和践行“三严三实” 作风,补足精神之“钙”,祛除行为之垢,有 效解决严下不严上的突出问题,推动依法 治军、从严治军向纵深发展。
在抓纪治松上用功见效。“令行禁 止,王者之师”。我军一贯重视和加强守 法守纪教育, 特别是近年来大力整肃军 纪, 严格执行和维护政治纪律、组织纪 律、军事纪律、群众纪律、财经纪律、保密 纪律等各项纪律规定, 确保了部队高度 集中统一和安全稳定。但也要清醒地看 到,有法不依、纪律松弛的问题仍是制约 部队建设的突出问题, 推动正规化建设 向更高水平发展仍有大量工作要做。要 持续开展“学法规、用法规、守法规”活 动,着力纯正风气环境,最大限度地消除 违法违纪的诱因,堵塞违法违纪的漏洞, 积极宣扬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典型, 树立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鲜明导向,使 官兵形成与法治精神相适应的理念意 识、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为深入贯彻依 法治军、从严治军奠定坚实基础。
在完善制度机制上用功见效。制度 机制是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重要保证。当前, 我军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起 点上。应当以此为契机,在继承我军优良 传统的基础上, 吸收借鉴外军有益治军 经验, 不断健全完善军事法规体系和制 度机制, 使部队全面建设和工作有法可 依;围绕法规的有效执行, 强化监督机 制、问责机制和奖惩机制,确保法规制度 落实到底、执行到位,推动依法治军、从 严治军进入健康发展轨道, 为实现强军 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证。
@ModifyDate2015/4/8 23:36:19,@CreateDate2015/4/8 23:36:19
第三篇:关于“三个贯穿于”的理性认识与实践思考
关于“三个贯穿于”的理性认识与实践思考
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颁布后,国家税务总局党组坚决贯彻中央《实施纲要》,制定了《建立健全税务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实施意见》,在指导思想中提出了“三个贯穿于”的工作方针,即将党风廉政建设贯穿于税收工作大局之中,贯穿于税收政策法规制定、税收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和改革的总体设计之中,贯穿于“两权”运行全过程之中。“这是税务系统多年来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经验的全面总结,也是税务系统惩防体系建设的指导性工作方针”。国家税务总局纪检组长贺邦靖同志的这句话,揭示了“三个贯穿于”的深刻内涵和在税务系统惩防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新形势下,加强对“三个贯穿于”的理论研究,对于贯彻落实《实施纲要》和《实施意见》,推进税务系统惩防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惩治和预防腐败的能力,促进税收事业的健康发展,既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三个贯穿于”的理性认识
(一)“三个贯穿于”的提出具有丰富的实践基础。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样,“三个贯穿于”的提出离不开多年来全国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实践支撑。十多年来,全国税务系统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机地融入到税收工作的丰富实践之中,并与税制改革、征管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财务管理改革等有机结合起来,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促进了税收中心工作开展。在税制改革方面,取消了临时性个案税收减免;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机制,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在东北地区部分行业实行增值税转型试点,推进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依法清理和规范税收优惠政策,严格减免缓税审批,积极推进完善税制、规范税收政策执行和建立监督制约机制的工作进程。在征管改革方面,实现了征、管、查三分离及征管、检查两分离,改变以前“一员进厂,各税统管”的征管方式,避免专管员权力集中、缺乏监督和制约,并在稽查系列内部实行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分离,分解执法权力。特别是2001年以来,积极推进以信息化加专业化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征管改革,建立“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新征管模式,实行税收管理员制度,逐步实现“以人管税”到“人机双控”转变。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精简基层机构,推进专业化管理,上收执法权力;深入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范干部任免程序,并推行了民主推荐、测评、公示、干部试用期、竞争上岗制度和干部轮岗交流制度,扩大了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在财务管理改革方面,实行了财务县局统管,分局(所)报账制,落实收支两条线的规定,撤并银行账户,实行银行账户备案制,并开展财务收支、经济责任、干部离任审计和税收征管等内部审计,强化财务管理和监督。在“两权”监督制约方面,从2001年起,总局在全国税务系统大力推进了“两权”监督制约,加强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监督制约,并着力解决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方面的深层次问题,把过去侧重于事后监督,转变成了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丰富实践,都是围绕税收工作全局展开的,都是紧密结合税收管理、行政管理、队伍建设去实施的,融入了税收工作的方方面面。正是这些实践的积累,为“三个贯穿于”指导方针的提炼和概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三个贯穿于”的提出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理论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既离不开实践的基础,也离不开科学的总结提炼;既离不开实事求是的求实作风,也离不开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三个贯穿于”指导方针,正是在党的反腐倡廉工作理论指导下,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对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论证分析,对税务系统反腐倡廉工作规律实现真理性的把握,而作出的理性概括。一方面,“相结合”的原则是“三个贯穿于”的理论基点。我们党在长期的反腐倡廉实践中,成功探索并确立了独具特色的反腐倡廉的理论体系,其鲜明特点是体现了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反腐败倡廉工作实际的结合。“相结合”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方法论,也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的观点开展工作的基本经验。“三个贯穿于”指导方针的提炼,正是以“相结合”原则为基本方法,创造性地把党的反腐倡廉理论与税务系统反腐倡廉实际相结合而作出的理性概括。同时,“三个贯穿于”所体现的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结合,而是以“贯穿”为途径和目标的更紧密的结合、整体的融合、全过程的契合。另一方面,源头治理理论是“三个贯穿于”的理论支撑点。从源头治理和预防腐败是我们党总结多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实践得出的一条基本经验。《实施纲要》中,把源头治腐作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必须坚持的六条基本经验之一,明确指出:“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制度,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实施纲要》的要求,结合税务系统实际,解决好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这是摆在全国税务系统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三个贯穿于”的指导方针,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在源头治腐理论的指引下应运而生的。“三个贯穿于”完全符合源头治理的本质要求。“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于税收工作大局之中”,这就把税务系统源头治理工作置于宏观战略的层面,用大局的观念、发展的思路,从全局上来审视和研究反腐倡廉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真正把反腐倡廉工作寓于税收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进程中,放到税收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去考虑、去实施,做到思路同步谋划,改革同步实施,突出问题同步治理。“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于税收政策法规制定、税收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和改革的总体设计之中,贯穿于‘两权’运行的全过程之中”,这就抓住了党风廉政建设与税务工作微观结合点、权力运行和监督制约的关键点,涵盖了税务系统预防和治理腐败源头和关口,体现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也体现了“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防治腐败”的思想。党的源头治理腐败不仅为“三个贯穿于”的提炼和概括提供了理论支撑,而且使税务系统源头治腐的实践经验产生了质的飞跃,即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上的升华,又为税务系统构建惩防体系、进行源头治理新的实践指明了方向。
(三)“三个贯穿于”是建立健全税务系统惩防体系的指导方针。革命的实践离不开科学的理论,科学的理论指明了实践的方向,引领着实践走向成功的彼岸,同时,也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完善。“三个贯穿于”是税务系统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实施纲要》的重要举措,指明了税务系统惩防体系建设的方向,即以“三个贯穿于”指导和把握党风廉政建设全局,从教育、制度、监督三个层面入手,强化税收工作大局观念、完善税收法律制度、加强监督制约,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建立健全税务系统惩防体系,切实将反腐倡廉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只有将“三个贯穿于”融入思想教育,才能筑牢“不愿腐败”的思想防线。把“三个贯穿于”融入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反腐败教育和税收工作大局教育,有利于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规范权力运行;通过加强法纪和制度教育,有利于增强税收执法能力,规范税收执法行为;通过加强正反典型教育,有利于弘扬正气,鞭挞丑恶,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切实恪守政德底线。二是只有将“三个贯穿于”融入制度建设,才能建立“不能腐败”的制度体系。把“三个贯穿于”融入制度体制机制建设和改革,在税收政策法规制定、税收管理体制建设和改革的总体设计过程中,对是否有利于反腐倡廉进行论证,把预防和治理腐败作为有机组成部分考虑进去,做到存利去弊、完善决策、未雨绸缪,制度防范在先,有利于从根本上制约税务干部的执法行为,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真正走上源头治理、制度反腐的轨道。三是只有将“三个贯穿于”融入“两权”监督,才能建立“不敢腐败”的监督机制。把“三个贯穿于”融入“两权”监督制约,通过强化“两权”监督制约,最大限度地挤压随意行使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空间,有效地扼杀腐败的“出生权”和“生存权”,加速推进依法治税进程。“三个贯穿于”将在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必将在党风廉政建设实践中进一步得到检验和完善。
二、对“三个贯穿于”的实践思考
(一)贯彻“三个贯穿于”方针,必须围绕大局履行工作职责。税务机关是政府的重要经济管理部门,承担着聚财调控的重要职责。将党风廉政建设贯穿于税收工作大局之中,一方面,党风廉政建设要服从、服务于税收工作大局,与税收工作紧密结合,一同布置,一同检查,一同考核;另一方面,在履行组织财政收入、调控经济运行和调节收入分配税收职能时,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确保这些税收职能作用能够充分发挥,从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重点是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以党风廉政建设促进组织收入工作。党风廉政建设是带队治税的重要保证,是做好组织收入工作的重要前提。要通过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强化税务干部依法治税意识,坚持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的组织收入原则,严格按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组织税费收入,为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提供财力保障。二是以党风廉政建设促进税收政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是效能建设的应有之意,是提高执行力的重要途径。要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到税收政策落实的全过程,加强对税收执法行为、执法绩效的考核和监督,强化税收执法责任追究,进一步增强税务干部的法制意识,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提升执行能力,确保税收政策能够得到及时、全面的落实。同时,要加强对税收优惠政策的管理,严格减免税审批,让纳税人依法享受税收优惠,确保党和国家宏观调控意图的实现。三是以党风廉政建设促进税收服务工作。党风廉政建设是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载体,也是优化税收服务的重要保障。要通过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改进税务部门的作风和行风,强化税务干部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落实好文明办税“八公开”、首问负责和一次性告知等服务承诺制度,积极推行“一站式” 服务、“一窗式”管理、“一网式”办税等,优化发展环境。
(二)贯彻落实“三个贯穿于”方针,必须围绕六个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制度更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税务系统必须坚持制度反腐这一理念,紧密结合税收业务,不断加强制度体制机制建设和改革,以制度建设为载体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总局《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需要建立责任机制、教育机制、制度保证机制、监督制约机制、惩治机制和预警机制等六个机制。这六个机制涵盖了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所有领域,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也是“三个贯穿于”得以贯彻落实的基础和关键。当前,要在抓好现有制度落实的同时,围绕六个机制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办法,使六个机制的整体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一方面,抓好既有制度的贯彻落实。机制的本质说到底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六个机制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制度体系构成的,六个机制效用的发挥有赖于这些制度的落实。各级税务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制度落实工作,带头学习和落实有关制度,并抓好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制度落实工作;各职能部门要结合工作职责,研究分析党风廉政制度对本部门工作的要求,细化落实办法,并明确责任、分解到人,将党风廉政建设要求落实到行动上、工作中;纪检监察部门要切实履行组织协调和检查督促的职责,对党风廉政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衡量领导和部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同时,对制度落实不力的单位和有关责任人,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另一方面,抓好制度的梳理整合。六个机制提出了落实“三个贯穿于”、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要结合实际,提出针对性的落实办法,使六个机制的要求转变成各地各单位的具体操作办法。要针对税收工作的发展变化,对不合时宜的规章制度进行清理、修订或整合;对需要细化的制度尽快制定实施细则或配套办法,使现有各项制度、办法原则性与操作性相统一。同时,要及时掌握研究税务部门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时俱进地制定和创新法规制度,注重制度功能配套衔接,推动六个机制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充分发挥制度体系的整体合力,扎实有效地推进惩防体系建设。
(三)贯彻落实“三个贯穿于”方针,必须围绕权力运行重点环节强化监督制约。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是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成功经验,它既是贯彻落实“三个贯穿于”的重要途径,又是“三个贯穿于”方针落实成效的重要体现。要围绕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运行的重点环节强化监督制约,使权力在监督制约之下正确运行,确保“三个贯穿于”方针得到贯彻落实。如,在征收管理方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利用科技成果,按照税收征管的内在要求,完善征管制度,优化机构设置,规范业务流程,强化征收、管理、稽查的衔接、配合和制约。建立和完善税务行政许可配套制度,规范和简化行政审批,并逐步推行网上行政审批制度,规范税务行政审批行为。在精细化管理方面,完善税收管理员相关配套制度,进一步规范对税收管理员的管理;细化税收征管措施,分行业、分税种、分税目制定完善税收管理办法;积极推进纳税评估,建立科学、实用的纳税评估模型,应用纳税评估软件,在强化税源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弱化税务干部自由裁量权。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大力推进金税工程建设,建立统一规范的技术基础平台,将信息应用内容覆盖所有税(费)种、所有工作环节、所有国、地税机关,并与有关部门联网,建立以征管业务、行政管理、外部信息、决策支持四大子系统为主要内容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运用信息化手段规范税收执法、行政管理,实现机器管人、管事,形成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在稽查执法方面,对稽查系列内部进行专业化管理,实行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分离,形成相互协作和制约机制。深化“阳光”稽查工作,加强税务检查的计划管理,建立和完善首查责任制,全面推行案件复查制,规范有关工作流程,扩大稽查结果公开范围,强化对稽查执法的监督。在行政处罚方面,将税务行政处罚与岗位责任制、执法责任制结合起来,将责任明确到部门、到人;开展多种形式的税收执法检查,认真受理税收行政复议,监督税务行政处罚权的行使;推广应用税收执法责任制、执法考核和执法监察软件,着力建立“人机结合”的税收执法监督机制,对税务干部的执法行为和执法绩效进行考核评价,将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提拔任用等挂钩,从制度上、源头上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在人事管理方面,深入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认真学习贯彻《公务员法》,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群众参与权、知情权、选择权,进一步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建立和完善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和用人失误失察追究制度。推行能级管理制度,采取知识考试和业绩考核为主的方式评定能级,并将能级评定结果与奖惩、提拔任用结合起来,规范干部人事管理,遏制腐败行为发生。在财务管理方面,完善财务统管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强化对预算编制、资金分配、预算内外资金使用及管理等财务管理决策权和执法权的监控,尤其是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健全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制度及相关配套措施,进一步从制度上强化了财务监督。在行政事务管理方面,强化对基建工程、大宗物品采购、固定资产和公务接待等行为的管理权的监控,特别是要制定车辆定编配备管理、基建管理、政府采购项目管理等制度办法,以制度约束行政事务管理权的运行,并积极研究开发行政管理责任制软件,探索建立“人机结合”的行政管理监督制约机制。
“三个贯穿于”指导方针,来源于惩防腐败的实践,它又高于实践,是税务系统惩防腐败实践经验的丰富和发展。“三个贯穿于”作为税务系统惩防体系建设的指导性方针,必须融入到税务系统惩防体系建设的全部过程中去,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三个贯穿于”才能得以贯彻落实。一是要强化贯彻“三个贯穿于”的自觉意识。“三个贯穿于”既是税务系统惩防体系建设的指导方针,又是惩防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事关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成效,事关税收事业的兴衰成败。各级税务部门要将“三个贯穿于”的贯彻落实摆上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教育,增强各部门贯彻“三个贯穿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调动干部职工参与惩防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要制定落实《实施意见》的实施办法。要根据《实施意见》对惩防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六个机制确立的工作目标制定细化的操作办法。这个操作办法要按照《实施意见》确定的三个阶段性目标,对每个阶段的六个机制建设,分别予以细化,确定2007、2009年前的具体任务和工作目标,确保2009年前建成税务系统惩防体系的基本框架。三是要抓好惩防体系建设任务的分解落实。建立健全惩防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税收工作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各个部门。要以“三个贯穿于”为指导,根据实施办法确定的工作任务,结合各单位的工作职责,按、分阶段、分部门分解落实工作任务,确保惩防体系建设取得实效。特别是纪检监察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及时向党组提出惩防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协助党组抓好近期任务的分解和落实。四是要开展“三个贯穿于”理论研究。“三个贯穿于”作为税务系统建立健全惩防体系的指导方针,是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理论的一次创新,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这就需要在总局党组的领导下,加强对“三个贯穿于”的研究,适时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及时掌握“三个贯穿于”的落实情况,发现实践中存在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在进一步推进税务系统惩防体系建设的同时,丰富“三个贯穿于”理论内涵,完善“三个贯穿于”的实施办法,提高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水平。总之,各级税务部门必须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统一部署,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全面落实“三个贯穿于”的要求,建立健全税务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动税收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第四篇:把课堂变学堂”的实践与思考
把课堂变“学堂”的实践与思考
滨海县玉龙初级中学
我校是一所乡镇中心初中,地处滨海县凡集乡。凡集是滨海县区域最小(67平方公里)、人口最少(3.4万人口)、经济相对薄弱(2.3万人在外务工)的乡镇,位于滨海县西北,与响水县隔河相望。为纪念刘玉龙烈士,我校1958年被命名为滨海县玉龙中学,现有16个班级,899名学生,56名教师,学科教师配套率偏低,尤其是英语、数学、政史地生等学科,教师相对缺乏。由于地处偏僻,办学条件差,课堂效率低,教学质量不高,曾一度出现好学生留不住,后进生常逃学现象,连续多年在县综合质量考评中成绩滞后。
近年来,我们统一了认识,下定决心向课堂要效益,擂起课堂改革战鼓,打响了课堂改革攻坚战,想方设法把课堂变学堂,提高了教学效率,提升了教育质量,学校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今天,我分三个方面向大家作简要回报:
第一、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改革
传统的课堂重教师轻学生,三尺讲台是老师的舞台,几十名学生面对一块枯燥的黑板,喜怒哀乐全看老师一张脸,课堂形式呆板,活动形式单一,学生学习被动。
传统的课堂重形式轻效果,复习--新授--巩固--作业,看似符合学习规律,其实很僵死,无灵气,无生气,课堂效果总难以令人满意。
传统的课堂重分数轻能力,一切为了分数而教学,不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
传统的课堂重延时轻效率,经常加班加点,老师疲惫不堪,学生苦不堪言,课堂一潭死水,学习效率低下。
面对现状,我们的第一要务就是要让学生都能够愉快地学起来,让老师都能够从讲课的困苦中解脱出来!于是我们开始了改变传统课堂、把课堂变学堂的有益探索。
第二、我们是如何把课堂变学堂的课前,老师要充分挖掘书本和学生生活的素材,进行整合,为学生课堂学习提供最优学案。老师形成学案的过程也是徜徉书海、寻觅真知、探索人情、享受交流的过程。老师忙在课前,轻松在课堂。课堂上,学生在凝聚老师心血的学案的海洋里尽情地洗浴、遨游、竞技、向前,培养着独立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呼吸着自由清新的空气,感受着老师春雨般的滋润,在阳光般的情境里享受着学习的快乐。老师也在欣赏学生成长的乐趣,在领略学生闪烁的智慧,在激励学生勇往直前,在把跌倒的学子扶起来,在向飞奔的马儿加一鞭,在用学生的发展铸就自己的成功。学生忙在课内,课余比较轻松,尽情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我们的课堂有着独特的程序与设置:
首先,我们讲究的是班级要精心设计充满积极、张扬的文化,让学生在激昂的环境里学习。同时在班级前后墙上各安装一块大黑板,其目的:一是为了板书学案,为学生提供学习内容;二是便于更多的学生上黑板交流展示。
其次,我们依据学习型组织建设理论,将所有学生按成绩、男女生、住宿生、走读生、中心小学、村小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均衡分班分组。每班分成六个大组,若干个小组,组织能力强且学业成绩较好的学生任组长,便于组织学习、管理学习。六个大组学生按照组别围桌而坐,便于互助帮扶、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奋进。
其三,我们依据合作学习理论,在每组内部建立起若干个互助帮扶、合作学习的小对子。学习评价不光看个体,还看对子、看小组、看大组,运用组织手段促进学生相互学习、相互竞赛、相互补充,让学生自己来把握学习的过程。
其四,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粉笔权、话语权是学生的,问题权、活动权是学生的,训练权、成长权是学生的。学生在课堂上是民主的、平等的、合作的,也是有任务、有义务、有
使命的。
我们的课堂改革主旨是把课堂变学堂,学生是课堂的主宰,教师的影响力在不同层面体现出来。分三种课堂形式:
①以教师讲为主体的讲座式课堂;
②以学生学为主体的学习式课堂;
③以菜单式服务为主体的辅导式课堂。
下面,主要介绍“以学生学为主体的学习式课堂”。其课堂程序如下:
1.板书学案:学案在课前由老师安排任务组学生抄上黑板。学案是学生有效参与、有效互动的重要载体。学案上黑板是高效课堂的重要前提,是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感悟学习要求、把握学习重点的重要途径。
2.独立学习:学生按学案内容结合课本独立学习,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独立钻研意识,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是课堂用时较多的环节之一,约15分钟。
3.组内交流:学生在独立学习时产生许多问题,此时需要组内研讨。每个学生主动寻求帮助,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
4.学情反馈:组员把交流后仍没有解决的问题反馈到组长处,组长统计好反馈结果,并迅速反馈到黑板上的“学情反馈栏”中。
5.全班交流:首先,老师根据反馈的学情,明确每一道题的解题优势组学生合作板演;其次,组织讲解,每组要把知识讲明、把道理讲清,保证把大家教懂教会;其三,其他同学要全神贯注地听,发现讲解不当处要及时纠正,一定不让错误溜过。易错点是课堂探究的关键点。全班交流用时最多,约20分钟。
6.教师评析:教师要认真看学生板演、听讲解、思评价,待学生讲解和补充结束后作精当的评析,让学生达到学案预定的目标。
7.同伴互助:学生对学案形成的学习情境要进行反馈、回望、咀嚼,要进行同伴质疑,对理解不透的地方要请教同伴,达到查漏补缺、相互提高的目的。
8.总结提升:全班同学对本课知识进行总结、概括,将学案内容前后有机连贯,实现整合与提升。
9.目标自评:学生对照学案自主反思,自评完善,也可以运用题目自我评价。自评后组长组织互查,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10.拓展延伸:深化学案内容,通过比一比、研一研等活动,让学生拓宽知识视野,生成个性品质,以培养优秀群体。
上述十个环节一脉相承,有机连带。十个环节中1、2、5、10用时较多。突出主要环节并非不要辅助环节,根据学案内容灵活把握。我们要用智慧去化环节为整体,课堂让学生扎扎实实地训练就是精彩。只要每个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活力。我们把课堂流程加以提炼升华,形成我们玉龙中学的“以学生学为主体的学习式课堂”的四个主要步骤:
第一步:教师智慧生成----形成学案;
第二步:学生独立学习----体验学案:
第三步:学生全面交流----提升学案;
第四步:师生智慧互动----走出学案。
我们以学案为学生训练的立足点,让学生扎扎实实地感受学习过程,实现经验重组,达到全员发展。
第三、我们得到的初步经验与成果
1.课堂关键在于学生学。老师要相信学生、引领学生、激活学生、发展学生。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一切变化应该体现在学生身上,让学生每一天都在感动,每一天都在提高,每一天都在发展,每一天都在成功。成长不能替代,发展全靠亲历。
2.师生应该互相尊重,互补优势,互为发展,在成长道路上互为因果。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好
平等对话、合作交流的学习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好现场、好情境、好舞台,引领学生好发展。我们的班级是学生编织梦想的摇篮,老师的学案是学生成长的乳汁,我们的课堂是孕育天使的梦工场。
3.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老师永远适用于“不称职原理”,学生永远适用于“无差错原理”,所以老师永远要反思,学生永远要进步,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都来做学习型的人。
4.课堂要从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把课堂变学堂,是针对课堂实际,不断实践,不断发展。坚持课堂立足最低处,站到最高处;坚持主线发展,多元发展。书本让学生站起来,课堂让学生富起来。
5.明确“四定”要求。备课定型---转向备学案,一堂课结束,教师要反思学生学习情况。上课定模---必须有学生独立学习、合作探究、生动交流的过程,学生要全员参与。评课定调---课堂让学生自主起来,交流起来,扎实起来。评价定性---综合评价,多元评价,激励为主,注重过程,关注结果。
6.我们通过辛勤耕耘不断地收获着甜美的果实: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板演培养了书写能力,充分讲解培养了说话能力,自主质疑释疑培养了问题意识。学习习惯在训练中养成,学习风气在训练中转好,精神状态在训练中振奋。家长们为孩子健康成长而高兴,拥护我们的改革。教师们在学生发展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课堂扎实了,心情愉快了。目前已有上百所学校的领导老师到我校观摩,大家都感到我们的学生会说能写,有表演才华,根本不像是偏僻农村的孩子。
我们的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学习能力显著提升。师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频频获奖,教育教学质量喜人:
2007年中考达滨中录取线57人,创学校历史第一,县同类校第一,达线率全县第一,教学综合测评由2006年县排名第24名上升到第9名,荣获“滨海县教学质量提升奖”。2008年中考达滨中录取线68人,再创学校历史新高,列县同类校第一,达线率全县第一,教育教学工作荣获滨海县“特别表彰”,并获奖金5000元。同时,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均荣获县学科奖。学校荣获滨海县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县农村初中唯一的)、滨海县人民政府“2008年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县农村初中唯一的)。由县教学第二联合体跨进第一联合体,从中下游跻身先进行列!
把课堂变学堂更重要的意义是改变了师生的生存方式,师生们的思想内质在改变,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在改变,已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学校的主人。
我们的课堂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所以滨海县“初中教学质量推进会”安排在我校召开,我校还成功地为“盐城市实验初中有效教学课堂观摩活动”提供了现场。
现在,我们玉龙中学的师生都是和谐的、合作的、愉快的、阳光的。优秀老师、优秀学生、优秀集体的典型事例正在不断地丰富着办学经验,生成着办学智慧,创新着教育理念,推动着学校成长。
回顾艰辛的历程,我们有汗水、有泪水,更有心血交织的苦水。我校的成长,得益于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也得益于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校的有益经验。但是,我们绝不“依葫芦画瓢”,也不奉行“拿来主义”。我们在探索,在发展,在成熟。我们在不断探求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老师的专业发展规律,更符合灵活互动、智慧生成的课堂规律。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我们的探索与实践还处于启蒙阶段,我们将在前进中积聚,积聚中前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不会停止追寻的脚步,因为追寻的过程让我们沉醉;我们更不会留恋于沿途的风景,因为山顶的景色会更加绚丽!
第五篇:把服务群众贯穿于基层党组织工作全部实践
把服务群众贯穿于基层党组织工作全部实践 刘云山在河南调研时强调
2013-05-21 06:04:00来源:《 人民日报 》(2013年05月21日 04 版)
服务群众既需要本钱、还需要本领,本钱就是自身过硬,有好的思想境界,带好头、作表率,本领就是加强学习、提高能力,练就服务群众的真本事。归根结底要贴近民心、顺应民意、改善民生
新华社郑州5月20日电(记者霍小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河南调研时强调,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为了人民是本质,服务人民是天职,一切奋斗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基层党组织要把服务群众作为鲜明主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造福群众中履行好职责、实现好使命。
5月17日下午至20日上午,刘云山到河南安阳、信阳,深入太行山、大别山腹地,瞻仰革命遗址,重温光荣传统,看望老党员老红军,走访基层干部群众,听取对党建工作的意见建议。刘云山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建工作给予肯定,希望河南在中原崛起、富民强省中迈出新步伐。
在参观红旗渠纪念馆和引水干渠时,刘云山认真了解当年工程建设情况,仔细察看历史照片和实物,赞叹红旗渠是人间奇迹。他说,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十分珍贵,要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发扬光大。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刘云山与当地干部群众缅怀革命先辈的光辉业绩,感悟党的非凡历程。他说,精神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党带领人民战胜困难、成就伟业,靠的是理想、靠的是信念、靠的是作风。开辟未来就要不忘本来,继承党的优良传统,用好宝贵教育资源,不断丰富中国精神、壮大中国力量,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刘云山调研的一个重点。在安阳冯家口村、信阳陆庙村和城东街道和谐社区,在羚锐制药公司、文新茶叶公司,刘云山详细了解基层党组织创新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并专门召开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座谈会。他说,基层组织的服务意识强了、工作主动了,就能保持先进性、增强生命力。服务群众既需要本钱、还需要本领,本钱就是自身过硬,有好的思想境界,带好头、作表率,本领就是加强学习、提高能力,练就服务群众的真本事。归根结底要贴近民心、顺应民意、改善民生,埋头苦干建设小康社会、增进人民福祉。调研期间,刘云山还主持召开组织工作座谈会。他指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从严管理干部、管好干部,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显规则”不落实,“潜规则”就有市场。对干部队伍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选人用人要严格标准、严格程序、严格纪律,按原则办事、按规矩办事,不能有例外、不能搞变通,更不能借“破格”之名、行谋私之实。组织部门要敢担当、敢负责、敢碰硬,坚决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确保选人用人公道正派、风清气正。对违规违纪用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能姑息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