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把写作融于阅读中
把作文教学融于阅读中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地位,它是衡量语文素养的重要尺度,现今的作文教学状态令人担忧,教师懒于教,学生不愿写,教师疲于批改,学生进步甚微等现象比比皆是。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只有把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通过阅读教学来指导作文,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作文现状。
当前许多学生怕作文,在有些学生中还流传着“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听起来好像很可笑,但却值得深思,怎样教作文,怎样才能教好作文,怎样才能教会学生写作文,写好作文。这是所有教者所探讨的问题。我也曾就此想过各种办法,做过各种尝试,但收效不大,最近我尝试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那就是把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
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也存在着弊端,老师往往只重视课本内容,阅读讲解重难点,积累文字、文学知识,而忽略了在阅读中的作文教学。只有在每单元的表达中来讲解作文,目的明确,孩子们也是为了作文而写作文,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写,为了达到目的而作;缺少探索与发现,缺少兴趣与推敲,更是缺少创新与融会贯通;所写的作文要么枯燥无味,要么生搬硬套,要么只是语言华丽而经不起推敲;读了也很难找到共鸣,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更有甚者通篇照抄资料,然后背下来。这样的作文又有何意义?
我在日常教学中常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一)每课必练法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作文练习也应如此,因此,我每堂课都要进行一下作文训练,但这样做需要讲究方法,否则会影响到正常教学。我通常的做法是:把练习安排到正式上课前或快下课时,让学生用本课学到的词语串联成一个片断作文,教学当场点评。课下让学生二次练笔,这样做不仅能加深对词语的理解,还能提升学生创作的兴趣,同时通过自己文章与课文比较,会进一步感受到名家作品的意蕴。
二)经典品味法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不少文章具有相似之处,有的是选材,有的是立意,有的是情感,有的是场景等等。这时,我们如能把这些材料归类一下,让学生用心的去品味,然后去具体仿写一段,往往会对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综合指导法
我在上完一单元或一学期课后,往往会带着学生把这些课整理一下,按照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进行分类、比较,赏析这些名家如何去开头,如何结尾,如何编排中间,从中感受到名家在审题、立意、选材等良苦用心,在此基础上来分析自己的习作,进一步去加工文章,通过定期的作文综合指导,使得学生在一系列分类训练之后,能够很好地把这些技法综合起来,独立完成一篇文章写作的任务。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优秀篇章,老师可以合理利用他们来进行作文教学,在讲解课文的同时遇到优秀的句段,详细讲解分析后,让学生试着仿写,这样不仅达到了理解的目的,也达到了利用的效果。例如:在《秋天的味道》、《三峡之秋》这样的文章中让学生进行句与段的仿写,然后再进行写景作文的教学就轻松多了;在有些文章中,进行想象教学,我在教学《腊八粥》这一课时,在讲到语言描写“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通过这段语言描写让学生展开想象:八儿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说这话时他的动作、神态是什么样的?问题解决了,可看法不一,那就把你心中的八儿样子写出来。这样学生乐于写,也达到了练笔的作用。
语文作为一种基础性、工具性、实用性极强的学科,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阅读和写作这两大板块。因此,语文教学的研究尤其是探究阅读教学与作文练笔的内在联系,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都有很大帮助。
由讲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两大块内容组成了语文教学,一般的老师对讲读教学感到比较顺当,或者说比较得心应手,而对作文教学常常难以下手,离开学生的写作实际谈课文的写作特色可以说是轻车熟路,随心所欲,而要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感到困难重重。据我的观察和研究,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本身缺乏写作的实际经验。
提高作文教学水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在讲读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讲读教学 重在“读”,作文教学重在“写”,在讲读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的实践,就是努力将“读”和“写”有机地结 合起来。
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的有机融合,必将会激发学生写作的动力,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诚然,作文教学还有很多好的方法,但我认为,立足课本,立足课堂,是当前最明智的选择.将读和写结合起来,读是写的基础,阅读为写作铺路,这样不仅会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更会带来阅读、写作教学的双丰收。
第二篇:融西方文化常识于英语教学中
融西方文化常识于英语教学中
摘要: 在基础英语教育阶段,只有融入文化教学,才能把语言教学落到实处。针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文化意识薄弱的特点,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从充分发挥硬件设施的作用、农村英语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将文化常识的传授时刻渗透在日常的教学中、把文化常识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来阐述融西方文化常识于英语教学的可行性。
关键词:融入; 西方文化常识; 农村初中生; 英语教学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版)的试行,英语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初中英语教学改革也进入了重要时期。目前的外研版新标准英语课程,强调英语学习内容中语言知识与社会文化的内在联系,东西方文化教育的结合逐步融入英语课堂教学。但是,如何把相关文化知识融入英语课堂教学,怎样加强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的内在联系,从而实现预期的语言目标,这是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再者,农村中学的学生由于一系列原因对西方文化知识缺乏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英语学习的效果。
一、农村初中生英语文化意识薄弱的原因
1.农村的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对生产力和社会方式的关系精湛见解。农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意识淡薄,根本上来说就是农村的经济基础薄弱,在文化需求上并不如城市般有那样的多元化、深层次、多角度,他们需要更多的是如何促进经济上的富裕、生活上的满足以及空闲时刻通俗易懂、简单有趣的娱乐活动。
2.农村的部分英语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文化功底薄弱。大部分的农村英语教师整天忙于课程的教授以及作业的批改,尤其作为班主任的英语教师更加把大
部分精力用于调皮学生的管理上,根本无心顾暇于文化的摄入,教了多年的书,可脑子里的文化素养仍旧是以前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那些,多年的“教学磨砺”后也所剩无几。根本跟不上快步向前的教学改革步伐。
3.农村信息闭塞。随着中国越来越开放,中外文化的交流也变得频繁,如圣诞节、万圣节、足球运动、肯德基麦当劳饮食文化等传入中国并流传开来,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文化背景差异正在逐渐被缩小,但这仅仅是对于城市学生而言,尤其是大城市的学生。在农村,许多学生根本不了解相关的节假日,到目前为止,笔者的学生听说过圣诞节,但不知道圣诞节是个什么节日,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圣诞节意味着什么等等诸多因素,在农村孩子们的心中只有模糊的概念。这种巨大的文化差异会导致在农村英语教学中应用新标准英语的失败,因为它强调把生活融入学习,而事实上农村学生没有这种生活体验。
4.难以营造一个语言氛围。经验表明,整节课纯英语教学在农村初中很少见,那么农村初中的西方文化氛围更是难以营造,让学生体验西方文化的活动不多。
学习语言,需要不断的聆听、揣摩、学习、练习。如果没有一个持续的熏陶、学习、体验和使用过程,仅仅依靠课堂的有限时间,那要求学生能做到流畅的听、说、读、写是不现实的。
二、如何把西方文化常识融入初中英语教学中
(一)充分发挥硬件设施的作用
由于上级加大了对教育投资的力度,我们学校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设施。“物尽其用。”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投影仪等的使用,使原本单一的讲解变得图文并茂,使教学活动情景交融、栩栩如生、声情并茂、寓教于乐。
我们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观看英语原版片,让学生更深切真实地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例如在外研版新标准教材八年级下册Module6 Entertainment中学的内容是关于一部叫做Pirates of the Caribbean的电影评论,老师单纯的讲解授课,学生感到非常枯燥乏味,因为这部西方电影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太远,甚至根本没听说过这部电影的名字。我在给第二个班上这节课的时候索性安排在当日的晚自修时安排看这部电影,后来发现学生对电影里面的有些人物非常感兴趣,比如他们认为主演Jack的演员演的太精彩了,简直出神入化,是一位英雄,进而对该节课也来了兴趣。后来再回头上这节评论课时也表现的异常活跃,似乎亲身经历过,自然而然就提高了上课的效果。
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及时查阅资料。例如在七年级下册Module8 My past life Unit1的Activity1中出现三个名人,袁隆平大家都知道,Bill Gates部分学生也听说过, 至于Stephen Hawking无人知晓。当看到对比尔盖茨的描述中有这么一句话:He was born in Seattle ,USA.看着学生一脸的茫然,我知道学生们肯定对Seattle没概念,不知道在美国的什么位置,甚至没听说过这个地方。这时班里的捣蛋鬼叫了一声“老师,百度一下”。大家也都满怀希望得看着我,与其浪费大家的表情不如遂了大家的心愿。于是我适时打开教室中电脑的百度页面立即搜索到美国地图,指出Seattle在美国的所在的位置,这时孩子在认真追随我搜索的同时感到一片释然。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使学生感受到上网查阅资料带来的方便,可谓一举两得。
(一)农村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所承载的内容,“语言与文化唇齿相依”。文化导入的目的在于消除英语学习中影响理解和使用的文化障碍。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语言教学向学生传授所学语言国家社会文化等国情知识,同时增强学生对两种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他们逐步具有文化比较能力,以便提高文化素质并得体地进行语言交际。文化知识又包罗万象,涉及政治、经济、历史、习俗、礼仪等多个方面。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要求英语教师不断的学习,自身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初中英语教师可以通过继续教育的机会来补充在文化意识方面的缺失,相关课程可以涉及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传统、风俗等,在对比中英语文化差异的基础上,着重学习英语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这样有利于英语教师系统、全面地学习不同地域的文化。因此作为英语教师,我们任重道远,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才能点亮学生的心灯。
(二)将文化常识的传授时刻渗透在日常的教学中
长期以来,学生往往把中西文化等同起来,把中国式的思维方式转移到英语表达中去。他们误以为文化的基本方面是共同的,因而忽略了文化的差异,这就是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不高、英语产出自觉性不强的具体表现。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语言教学向学生传授所学语言国家社会文化等国情知识,同时增强学生对两种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他们逐步具有文化比较能力,培养跨文化意识,以便提高文化素质,能够准确的将东西方文化融合。例如:在七年级下册Module5的练习中出现了一篇有关Solomon的阅读理解,在分析题目时我告诉学生
Solomon中文翻作所罗门大帝,这时有个男生觉得很兴奋,嚷嚷着“老师我知道所罗门大帝”。当我邀请他给同学们介绍一下Solomon时,他又不好意思地回答:“我就觉得这个名字耳熟,具体我也说不上„„”这时我就趁热打铁,给同学们介绍这位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其实孩子们都有好奇心,他们喜欢新鲜的事物,我们老师在讲解枯燥的习题中何不穿插些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更准确的了解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这样学生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知识。
(三)把文化常识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中可以出英文黑板报,张贴英文海报、英文名言警句或者激励语,教室内留有“英语角”,方便粘贴英语国家名人的,并且顺带英文介绍或者外国某国的风俗介绍等 ;每学期可举行一次英语节活动,包括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曲大赛或者组织“英语角”口语交流活动等 ;遇到重要的西方节日,如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等,学校可组织一系列的活动。
这几年,本人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记得在八年级的第一个学期中,学校在开学初要求班主任自己布置教室。如果用几张对联式的写有中文字样的卡纸往墙上一贴,似乎不能突出英语老师的特色。于是我决定,用具有西方文化风韵,西方文化特色的英文来装扮我的教室。说干就干。在教室前黑板上方贴上复印店制作的Times New Roman字体的几个英文字“One Class, One Family”(一个班级,一个家)。在教室两边的墙上分别挂上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和美国演员卓别林的画像,并且分别在两张画像下面附有该名人的名言。如富兰克林下面的英语文字是:Never leave that until tomorrow , which you can do today.---Benjamin Franklin , American president(今天的事不要拖到明天。---美国总统 富兰克林.B.);卓别林下面的英语文字是: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Charles Chaplin(你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关键。---美国演员卓别林)。在教室前门进门处的墙上附了“English Corner”的字样,并且在该栏目下贴着一些西方各个节日的图片并附有相关的英文介绍,并且该介绍都是本班同学手抄的,让中国本土的同学也感受西方节日的氛围。在我们的精心布置下,整个教室焕然一新,而且具有浓郁的英语氛围,使学生有了置身其中,不由自主就想用
语言和文化的唇齿相依关系决定了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导入文化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打开眼界、开拓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得到一定的艺术修养和中外文化精髓的熏陶,具备一种新的文化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减少语用错误。而且课堂中穿插文化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知识。农村中学的条件虽没有城市中学那么优越,但我们也要尽全力给学生创造一种文化氛围,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敏感性,使学生得心应手地开展交际活动,进入一种像使用母语一样熟练、自然、自如应用英语的境界,为培养和造就一流的跨文化交际型人才作贡献。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国家骨干英语教师远程教育培训,2012.[2]许果、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6).[3]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J],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4]杨平泽.非英语国家的英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M],国外外语教学,2009(2).[5] 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1995.
第三篇:融经典诵读于音乐教学中
融经典诵读于音乐教学中
平果县第一小学 唐凤兰
【内容摘要】“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经典应用到音乐课堂,它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情感,还可以让学生逐渐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乐感,逐步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教学实践证明,在小学音乐课上,恰当介入经典就能形象地表现音乐,使音乐课堂教学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词】身心健康 兴趣 感受能力 难度 情感
【正文】
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历经岁月河流的淘洗依旧光彩夺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倡导诵读传统经典,让民族精神的血液在一代一代人身上流淌,是激活传统、继往开来的有力之举。而音乐则是人类共有的语言,真正走进心灵的是音乐,这是无可否认的。我们通常认为:音乐代表的是文化,但是也不尽然,音乐更多地代表着精神和情感,是人类心灵深处的感动。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丰富儿童的文化积累,提高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效果,研究音乐与经典诵读如何有机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一、经典融入音乐教学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经典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以极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吟诵歌唱唐诗宋词,不仅可以提高我们对经典文化的认识和感悟,而且更能从中体会唐诗宋词的意境美和音韵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底蕴。教学实践证明,把唐诗宋词谱以优美的旋律,让儿童歌唱出来,不仅可以加深和延长对古诗词的记忆,让儿童对古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加喜爱读诗和唱诗,令学习效率大增,而且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1、语言文字记忆在左脑,音乐记忆在右脑。我们每天左脑接受的新的语言文字信息量太大,这些干扰促成了语言文字记忆信息的迅速遗忘;而我们每天接受的新的音乐信息却很少,所以,右脑中的音乐记忆不易遗忘。
2、独特的右脑潜能开发功能,使孩子们的记忆力得到跨越式提升:经典融入音乐教学具有独特的右脑潜能开发功能。现行的灌输式、填鸭式教育体制,使孩子们得到训练、开发更多的是左脑,他们很少获得训练、开发右脑的机会。但是,右脑的记忆能力与运转速度要远远超过左脑:左脑记忆是通过语言词汇一个一个地处理信息,速度相当慢。而右脑记忆则是通过将看到、听到的事物图形化处理后全方位地记忆,速度快得多。
3、孩子们将变得更加聪明、睿智,并且更富有创造力 :这些短小精悍的百首唐诗,虽每首只有几十个字,但人文容量却是巨大的。这些内容被广泛储存在大脑的各个神经元中。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孩子们在唐诗演唱过程中,不仅联系左、右脑的胼胝体中的连合纤维得到了锻炼与活化,而且联系大脑皮层中各个神经元间的大量突触也得到了锻炼与活化。
二、利用音乐帮助学生把握作品情感,以情激情,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优美动听的音乐总是能激起人美好的情感体验和愉悦的情绪。在诵读经典诗文时,如果能选择符合作品主题的恰当的音乐,让学生在悠悠的乐曲声中投入地诵读,不仅营造了良好的诵读氛围,增加学生诵读的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更加深切地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经典音乐作品是情感传播的途径,凝聚着人类情感的方方面面。《黄河大合唱》中那悲壮浓郁又鼓舞人心的爱国情,《白毛女》中那催人泪下的父女情,《静夜思》中那强烈忧郁的思乡情;还有反映人类与自然斗争与命运斗争的音乐作品《命运》;宁静柔和的音乐作品《贝多芬》;欢娱优美的音乐作品《G大调弦乐小夜曲》;委婉细腻的音乐作品《鳟鱼》等。教师要善于把握住教材中作品的情感因素,去撞击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体会、领悟、反思。这样,学生的心灵必将随之震动,情感必将随之勃发。
每天不同内容的诵读,都有不同的音乐与之相配,学生在诵读活动中得到美的享受,更受到音乐的熏陶和感染。这样轻松愉快的诵读活动,学生怎么能不喜欢呢?
三、经典音乐配乐诵读,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中小学音乐教学绝对不是培养音乐家的,而是给予学生音乐的启蒙教育的,那么,音乐家由谁来培育?学生音乐学习的归宿在哪?我们是满足于学生的唱唱跳跳,调节学习气氛,还是立足于让学生生成艺术的品位,成就艺术的深厚积淀?当学生都会哼《大长今》《披着羊皮的狼》,而不知《将军令》《流水》为何物时,可以说,音乐教学正在失去它的作用,已经被学生所抛弃。音乐理应带给学生古典的气质与艺术的情怀,给予学生最真实的天真和自由,给予学生幸福人生的积淀。在教学中,组织学生欣赏经典作品及赏析讲座,观看配画、配乐诗诵录像。学生从讲授者口中,从动人的画面上,从轻响的乐声中,想像着、体味着、感受着诗文的艺术魅力。欣赏经典作品犹如一把金钥匙开启学生理解诗文的大门,又似一只温柔的手撩拨着孩子情感之弦。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学生在欣赏中对经典作品的描绘进行再造想像,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诗文的意蕴,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
四、音乐可以化抽象为形象,降低学习难度,提高诵读效果。
国家语委和教育部的相关工作部署,十分明确地提出要“开展中华经典语文诵读活动”,此举标志着全国各地开展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将迈出新的步伐,掀起新的高潮,推向新的高度。音乐可把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把抽象的理论进行形象化处理,变得直观、有吸引力。例如,在传统的二声部合唱教学中,教师要多次分声部指导演唱,学生在演唱中则往往只顾及单个声部而忽略整体和声感,各声部喊唱,或低声部跟唱高声部旋律。教师可让学生欣赏经典作品,感受二声部合唱的效果来突破这一难点。根据音色不同,也可以模仿经典作品选取不同动物来表现不同的演唱效果,高声部选用清脆的小鸟叫声,低声部则用低沉的老牛叫声,让学生通过对小鸟的歌声和老牛的叫声来理解高、低声部所代表的不同音乐形象。从而使学生的视、听感官同时接受刺激,形象地感知高、低声部的特点,并对合唱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这对于欣赏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由不同音乐要素构成的歌曲的特点,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情绪以及所塑造的音乐形象是很有帮助的。
通过优秀音乐作品的渲染,学生将逐渐感受经典诗文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在鉴赏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例如,诵读《百家姓》,是比较难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的,因此在诵读过程中,教师配上优美的音乐,把诵读内容变成一首首动听的歌曲,就能大大提高诵读的效果。还可以把《百家姓》里的一些内容改编成一个故事、一个小品、一段相声、一段快板等等,如此开放的诵读形式,如此有趣的诵读活动,如此丰富的诵读内容,当然会增加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增强诵读活动的趣味性,大大提高了诵读的效果。
五、倾听经典音乐作品,激发学生情感,受到熏陶和感染。
欣赏经典音乐作品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式就是用心倾听,没有比倾听更好的方式了,学生听中悟情,听中入情,听中动情,听中生情,达到水乳交融,和谐共振的效果。比如在欣赏《鳟鱼》时,我说:“我们都渴望自由,望着天空飞翔的鸟儿,看着水中游动的鱼儿,我们好羡慕啊!那么鱼儿真的无忧无虑吗?你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音乐是如何告诉我们的?”当我以悲痛、低沉、哀婉、缓慢的语调和着音乐引导着学生倾听时,作品情、教师情、学生情完全共鸣了。鳟鱼的悲惨遭遇激发了学生的同情心,获得了“润物细无声”的艺术效果。
很多经典的古诗词,思想性很强,有强烈的爱国情《示儿》、《满江红》,有深厚的友情《赠汪伦》、《送元三史安西》,有浓浓的亲情《游子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充满哲理的《登鹳鹊楼》、《小池》,有深刻道理的《长歌行》、《锄禾》等等,在诵读这些经典诗文时,教师如能播放相关的曲子,让音乐引领学生进入优美的境界中,学生就能产生亲临其境的感觉,就会深切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音乐能给人以美好的享受,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音乐还能启迪人的心智,在诵读活动中,教师运用音乐渲染气氛,用音乐激发学生情感,用音乐陶冶学生性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诵读活动中受到熏陶和感染,真正与文本对话,与经典对话,与圣贤对话,以达到培养学生崇高品质和高尚人格的目的。
总之,经典音乐作品以潺潺细流浸润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影响着每一个学生。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效率,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音乐欣赏的能力,进而达到他们热爱祖国的伟大目标。“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音乐教师以敬业的姿态,积极投入到“诵读经典诗文
提高双文素养”的课题研究中,努力探索,充分利用音乐的优势,辅助诵读活动,丰富诵读活动,发展诵读活动,与经典诵读活动有机结合,使经典诵读更加有趣,就一定能提高诵读活动的效果。
第四篇:把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融于教学之中
3.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融于教学之中 南京市江宁区横溪中心小学陈家维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态。观察是学生认识事物的重要途经,是学生开展智力活动的基础。现代科学已证明:人的大脑所获得的信息百分之八、九十是通过观察得到的。所以科学家巴甫洛夫提出:“观察、观察、再观察。”通过观察可以提高学生对数与形的认识,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阶段。这个过渡的“桥梁”就是丰富的表象。因此,在数学教材中呈现了大量的直观像形图和线段图供学生观察与思考。这种观察要建立在学生平时的学习之中,建立在教师平时的教学之中。于数学教学之中,谈点粗浅的看法。一、明确观察的目的观察既然是一种有目的知觉,所制约,所以应以明确的目的任务为前提。越集中,就能较深入细致地进行观察,达到良好的观察效果。例如,在教学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能被并能运用这个特征正确判断一个数能否被让学生观察下面的课件
并联系整除的意义和对“倍”的理解,进行认真细致地观察。使学生首先明白,左边圈内表示的是自然数,右边圈内的数是每个自然数分别乘以果,也就是2的倍数;然后在深入观察右圈里的各个结果的个位数有什么特征。为了从知觉的背景中分出对象,突出个位数,右圈的各个结果的个位数描一下,让学生观察得更清楚,并要求学生动脑思考。由于一步一步深入的引导学生观察,学生很容易地概括出能被征。
什么叫体积?是个抽象的概念,在教学时,要凭借教材,有目的组织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三组图形,明确每组实验图形的意义。象、概括出体积的意义。首先指导学生观察第一组图形,目的使学生明白: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观察第二组图形,观察第三组图形,目的使学生明白:间小。接着引导学生综合、概括出体积的意义。有目的观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他们克服那种漫无目的的浏览一番,结果效果很差的做法。
二、教给观察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不仅要使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的观察方法。而学生的观察方法,上,渗透在教法之中的。
我就如何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融
观察的目的越明确,2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什么,2整除。为此,在教学中就应该有目的教师可以用鲜明的颜色把课件图示在教师指导下,物体占有的空间有大有小;还要使学生掌握良好
学生的注意力就2以后的结2整除的数的特从感知抽 现在,而知觉的选择性和有意性又受观察的目的任务目的使学生明白:大的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的物体所占的空往往是在教师潜心硏究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
1、观察要有一定的须序 有次序地观察才能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达到言之有序,思路清晰,逻辑思维能力强的要求。一般来说,观察应先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这一过程。即先对观察对象的整体有个初步的了解,再分出对象的各个部分,并对这些部分进行细致的观察,然后把各部分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对观察对象有个比较正确地认识。例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一组算式:看看、比比各式的被除数、除数和商,使学生有个大体的了解。然后,有次序的分各部分观察:(1)从上往下观察,被除数和除数起了什么变化?商呢?(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商不变,仍然是2)(2)再从下往上观察,被除数和除数起了什么变化?商呢?(被除数、除数同时缩小倍、1000倍,商不变,仍然是扩大或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结论。
在教学正、反比例意义时,要依据教材中的表格式的例题进行有顺序地观察。向右,再从右向左进行观察。化,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或反而缩小)(或反而扩大),让学生了解这两种量是有联系的。使学生看出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扩大、值(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如果它们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并且逐步引导学生抽象、条理地观察、分析,有助于学生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经历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的认识过程。
2、观察要抓住事物的特点的,对事物的感知往往是笼统的,不精确的。而事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善于从教学内容的学习中观察事物的个性,的本质特征。例如,在教学“角”时,可以出示下面一组课件。
尽管这些角的边长不等,方位不同,大小不一,但这些都是角的非本质属性。而角的本质属性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面的图形都称为“角”。这样就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正确掌握概念,学生就不会因某些非本质属性的变化,而影响对本质特征的掌握。
3.边观察边思考
思维来源于观察,观察是进行思维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认识到观察与思维过程有密切的联系。仅仅是个基础,是表象的东西,只有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观察,唤起联想,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法时,每一份的大小不一样,所以不能直接相加。导学生深入思考,弄懂 不同的原因。要想使它们能相加,母的分数加法,进而想到把2。)学生经过观察、讨论,就不难得出: 缩小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小学生在感知过程中,无意性、情绪性是很明显才能真正理解教材,先让学生观察表示 不能直接相加是因为分母不同,分母必须相同,“异” 转化成“同”,一种量缩小,另一种量也随着缩小2)观察表格中上下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在这些图形上是一致的,所以上 和 这时学生会自然地联想到同分 倍、1001)先从左掌握事物例如,还必须引10“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使学生看到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如果它们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概括出正、反比例的字母关系式。这样有
观察得来的材料,掌握知识。的图形,使学生初步感知到但这仅仅是个初步的认识,和也就是分数单位,又必须用已学过的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求出公分母。这些直接和间接的联想、推理,不仅能帮助学生较透切理解异分母分数加法为什么要先通分的道理,而且加深了对分数意义、分数单位,同分母加法的计算法则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观察和思考,起到了联想旧知,深化新知的作用。
在教学中,还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多角度的进行分析思考。例如,小红5分钟走了300米,照这样的速度,他从家到学校走了15分钟。小红家到学校有多少米?首先观察条件和问题,搞清楚求“小红家到学校有多少米”,就是求他15分钟所走的路程。有两种思考的方法,可以求出走的路程(1)必须先求出一分钟走的路程,再求5×15。(2)先看15分钟是一个概念的行成或解题思路的掌握,还要必须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获取知识的活动中来,并且要促进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的发展。如在教学带着必须的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测量,进行分析计算。学生通过动手进行实际操作、计算,动脑去思考计算的结果,进而概括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竿长与影长成正比例”的结论,使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
三、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
良好的观察习惯,具有良好的观察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教育、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做观察的有心人,以积极的态度进行观察。观察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视无睹,习以为常的不良习惯。
同时,还要教育学生观察要细致,不能走马观花式的浏览一下,不能满足于粗略的、轮廓的印象。因为一般性的感知,是无法得到全面的感知材料,致使分析、抽象缺乏可靠依据。生物学家达尔文说:超人的智慧。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可能在众人之上。”这充分说明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重要性。还要指导学生注意观察的须序,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观察的重点是什么,心里要明白,要养成能够迅速看到某事物特点的习惯和能力。
总之,明确了观察目的,就能把握住观察事物的方向,能做到按部就班,养成了观察习惯,的观察能力融化于平时的数学教学之中。15分钟走的路程,列式5分钟走的路程扩大这么多倍,光靠单纯的观察是不够的,我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克服那种对周围事物熟掌握了观察方法,在观察事物时就所以,我们要把培养学生分钟所300÷然后我155分钟的几倍,再把在很多的情况下,“竿长与影长”的关系时,要求学生把观察实验的数据记录下来,养成边观察边思考的习惯,“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
就能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学习。
第五篇:把想象植于阅读教学中
把想象植于阅读教学中
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教师只要时时记得培养,常常正确引导,学生就会有丰富的想象。从语言文字开始,必须让儿童在感知语言方面,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一、朗读吟诵,想象画面
课文的语言精炼,内容丰富,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好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想,想中读,反复吟诵,要在眼前能呈现出文字所表达的具体形象,能把文字描述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幅的画面,为画面中的人物,赋予动作、语言和情感,把静止的画面变成动态的过程。这样朗读有感情,才能进入课文描写的情景之中。
如:教学《游子吟》这首古诗时,在学生读熟诗文后,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说看到了一位老母亲在缝衣服。我问为谁缝的,理解“游子”一词,远走他乡的人(儿子),接着想象怎么缝的,为什么?母亲是怎么想的?儿子看到这里会怎么想,会说些什么?通过一连串的想象,引导学生理解伟大的母爱,是用什么都无法报答的,从而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一诗句。之后,我播放音乐让学生在伴着音乐进行朗读,学生读的入情入镜,完全表达出了对古诗文的理解。在想象和朗读中学生的理解了语言,体验了情感同时也掌握了理解古诗文的方法,提高了理解语言的能力。
如《可爱的草塘》一课,作者在描写草塘倒映在水中的美景时有这样一段描述:芦苇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蓝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白了。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轻声自由朗读,然后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我感受到了水非常清澈”。“我感受到了芦苇和蒲草在水中的倒影更绿,天空在水中的倒影更蓝,云朵在水中的倒影更白。”“说得真棒,我们朗读这句话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强调哪些词语?”学生很快就回答:“读的时候要特别强调清凌凌、更绿、更蓝、更白。”最后,我指导学生边饱含深情地朗读边想象画面。学生在我的指导下,学生边缓慢而又舒缓地吟诵,边在脑中想象着这幅草塘倒映美景图。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了课文当中,进入文章的意境。
二、抓住特点,赏析语言
语言的表达首先是学习与积累,这不能强加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在欣赏中学习、积累与运用,从而使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在教学《落叶》一课 “秋风起,天气凉了,树叶黄了。树叶从树枝上一片一片的落下来。” 这一描写树叶落下情景的句子时,学生对于句子的理解不难,但从中体会秋天的美景十分不易。我们的孩子生在农村,山坡上有各种各样的果树,公路两旁用不同种类的绿化树,落叶的情景是孩子们经历过的,但是没有语言进行描述的能力,在教学中,我首先调动孩子们的经验积累,让他们回想一下树叶一片一片的从树枝上落下来的样子,再让他们进行联想,这种样子是动的,像什么?学生回答:“像蝴蝶。”我追问:“像什么样的蝴蝶?”学生回答:“像飞舞的蝴蝶”、“像五颜六色的彩蝶在飞舞,”还有学生说:“ 像飞翔的小鸟。” ……我接着说:“我们能用一个完整的句子把这种情景表达出来吗?”我出示了这样一个填空:秋天到了,天气凉了,树叶从树枝上一片一片地落下来,像()。学生完成的句子:秋天到了,天气凉了,树叶从树枝上一片一片地落下来,像(五颜六色的蝴蝶在空中飞舞);秋天到了,天气凉了,树叶从树枝上一片一片地落下来,像(快乐的小鸟在空中飞来飞去);秋天到了,天气凉了,树叶从树枝上一片一片地落下来,像(秋姑姑送来的一张张丰收的喜报)……我让孩子们读着,闭着眼睛背着自己的作品,想象着作品中描绘的情景,我问孩子们,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孩子们说,景色太美了!我自己太棒了!从孩子们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们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他们喜欢这些语言。我接着说:“你们确实太棒了,你们把我们看到的自然现象,与自己知道的和看到的特别美的事物联系起来,用(什么)像(什么)的句式表达出来,使自然现象、情景更美,真了不起!以后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描述事物。” 这几句话,目的在于一是鼓励,二是帮助他们总结表达的方法,为后边的应用做好铺垫。在学完课文后,同学们知道了小虫把落叶当屋子、蚂蚁把落叶当小船、小鱼把落叶当雨伞、燕子把落叶当电报,又设计了运用语言的环节,我问:“现在你能再说说落叶像什么吗?”小组讨论,教师指导,全班交流:①落叶落在地上像个小屋子,小虫躲在里面不冷了。②落叶在河沟里像一只只小船,小蚂蚁坐在上面过河去。③落叶落在河里像一把把小雨伞,小鱼藏在底下雨淋不着了。最后让孩子们把这些语言写在积累本上作为作业。就这样,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联想成功地积累、运用了语言,随后的日子,孩子们在看到露珠、雪花、柳枝摇动……都能有意识的运用相似联想进行描述。孩子们描述自然事物的语言生动、形象了。
三、利用插图,再造想象
课文中的插图大都紧密配合课文的重点部分,教学中利用插图、或启发学生或生动形象地状景,或绘声绘色地叙事,栩栩如生地写人,或身临其境地谈感想,通过再造想象让学生把话说具体。
比如《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课文中主要写了小白兔和小灰兔到老山羊家,小灰兔接受了老山羊送的白菜,吃完了又去要,小白兔不要白菜要菜籽,还送给老山羊一车。对应第一幅图的只有简单的人物语言描述,而人物的动作、神态很有趣,但文中却没有文字描述,抓住这一语言空白引导学生抓住画面中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细致观察,推测出他们的语言和心理活动,想一想小白兔为什么要菜籽,还会说什么?看小灰兔的眼神它又会想什么,心情怎样?同学们经过想象,在小小白兔会说:“您年纪大了,种菜那么辛苦,还是留着你自己吃吧,你给我一些菜籽我自己去种。”山羊爷爷高兴地送了小白兔一些菜籽。有的说,小灰兔撇着嘴斜着眼看了小白兔一眼,心里想:给你菜还不要,真傻,我赶快把菜推回家就可以吃了。于是说了声谢谢,推起白菜就跑了。最后一幅图同样,文中只写了在路上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对话,画面中小白兔用劳动换来丰收后的那种高兴的心情小灰兔听了小白兔的话,看到了送菜的场面惭愧的心情都没有表达出来,于是我仍然抓住画面上人物的神态动作引导学生猜想他们的内心活动和语言进行再造想象。同学们汇报:有的说,小白兔来到山羊爷爷的家,指着车上的白菜,高兴地说:“爷爷,这是我亲手种的白菜,您尝尝吧!”老山羊摸着胡子笑着说:“你真是个爱劳动又董事的好孩子,我收下了。”有的说,小灰兔听了小白兔的话,惭愧得躲到山羊爷爷的身后,再也不好意思跟爷爷要菜了。就这样,同学们通过观察图,进行再造想象不仅是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了,同时也加深了情感体验。
四、联系生活,入情入境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生活是想象的基础,生活是儿童想象的活素材。教师只有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积累,体验课文描绘的情境,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鲜明具体的图像,启发学生去观察、思考、想象,才能培养学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能力。
如《小摄影师》中,表现了高尔基对小男孩充满了关心、爱护,在百忙中抽出宝贵的时间让小男孩拍照。在《小摄影师》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回味那些描写:“仔细打量、摆弄了很久很久、一定让他进来”等。启发学生对小摄影师的结局进行扩展想象,“小摄影师第二次能找到高尔基吗?能给他照到相吗?你能想象他照到相后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吗?”使学生通过对《小摄影师》的结局补充和扩展想象。
再如学了《落花生》一文,让学生结合平时生活中的亲身经历或电视剧里看到的类似的故事情节展开想象,说说哪些是有用的人,哪些是对社会没有好处的人。同学们思维活跃,情绪高涨。有的说:“清洁工,他们长年累月、默默无闻地打扫城市的卫生,为人们创造一个整洁的生活环境,他们是城市美容师,他们就是有用的人。”有的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为了培养下一代,付出了他们毕生的精力,但从不求回报。他们就是有用的人。”有的说:“解放军叔叔,正是有了他们日夜守卫在祖国的边疆。我们才能过着幸福、安宁的生活,他们也是有用的人。”……这一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认识事物、鉴别事物的能力。
五、品味词句,提升认识
词语和句子是组成语言大厦的基础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关键词句表达出来的。课文中有些词句,特别是那些表现文章中心、表达情感的精妙传神的词句,往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我们只要抓住这些重点词句进行分析、比较和细细品味,学生的想象就会得到升华。
如:《爬天都峰》一文中,“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一句,为了让学生体会“挂”字的妙处,可要求学生用“拉”或“飘”等字换“挂”,进行比较,为了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以合作学习的方式研究、讨论。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当:一个“挂”字把天都峰陡得似直上直下的特点极其准确、形象、巧妙地描写出来,与文后面的“攀”相映成趣,产生了一种朦胧的美。学生从课文语言文字中找出根据,见仁见智。这样,抓关键词句比较、咀嚼就能品出语气神韵,领悟作者遣词的独具匠心,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
六、依文绘图,展翅飞翔
喜欢涂涂画画是小学生的天性。而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和知识面的局限,想象范围受到很大限制,但只要通过恰当的绘画方法去启发、引导和点拨,就不难使学生的想象展开翅膀自由飞翔。如:齐白石先生曾经画过这样的一幅画:《蛙声十里出山泉》。意思是说,青蛙的声音从十里山泉里传出来。大家知道,山呀,水呀,人呀,物呀,都好体现。这声音要画出来可就麻烦了。教师可先让学生去思考议论,而后讲述齐白石爷爷的体现方式:几只小蝌蚪从山泉里流出来。到这里,学生己是恍然大悟了。创设某种特定的情境,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气氛,能为学生插上遐想的翅膀,丰富学生的想象。
再如教学古诗《登鹳鹊楼》时,先介绍鹳鹊楼,然后逐句理解。上联就登楼所见,以高度的艺术概括能力,把黄昏时的一片雄浑开阔景象熔铸在十个字里。下联:诗人由眼前壮丽景色,又想到了一个更开阔、更高远的境界,于是又吟唱出极富哲理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不仅倾注着诗人昂扬向上的激情,且富哲理意味,给读者提供了联想的广阔田地。在学习了这首诗后,学生思维活跃,脑海中出现了壮观的景象。这时,让学生把诗意绘成图,能加深对诗句的理解、记忆,更加体会其真实内涵。不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输入的信息在大脑中形成了特别强烈的优势兴奋中心,此时,让他们把所学的知识汇成一幅图,就能展开想象的翅膀。
七、添补空白,感知理解
“空白”是中国国画、书法艺术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部分课文语言精练、内容含蓄。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有意留下一些艺术的“空白”,使作品达到“余音绕梁”的境界。对于这类课文,教师先要指导学生感知语言文字,获得信息,再恰当地设置疑问,启发学生去思考,以想象填补“空白”,达到理解目标、促进思维发展的目的。《穷人》有这样一节:“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这段桑娜心理活动的描写,用了五个省略号,符合桑娜沉思的间隔跳跃。学生联系上下文运用想象思维,使感知到的心理活动与头脑中贮存的信息沟通,逐步体会到“空白”的内容。第一处省略,表示思路的中断,第二处省略,表示桑娜仔细观察之后,断定是自己的错觉,第三处省略,表示她想到家境的困难、丈夫的辛劳、将来的生活等等,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怀疑和不安,第四次省略,表示她感到对不起丈夫,担心丈夫揍自己,第五处省略,说明她下定决心,准备承担一切后果。学生通过一次次想象,分析桑娜的内心活动,深刻认识到桑娜的善良和正直的品格。
八、唤起想象,领悟中心
有些课文的中心并不明显,而是比较含蓄、深远的。可运用想象思维,激发学生的内部因素,唤起“内心视像”,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启发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悟出文章的真谛。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救助车夫”一节有这样的话:“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正确理解这段话,是深刻认识鲁迅先生的思想境界,领悟文章中心的关键,也是教学难点。我声情并茂地介绍时代背景和当时的社会状况,引导学生联系车夫,联系社会环境,紧扣鲁迅的言语、动用、神情进行想像:拉车的光着脚走了,鲁迅会说些什么,会想些什么?学生有的说,鲁迅可能会说:这社会多黑暗!受苦受难的人还有很多很多。有的说,他可能说:我们应该推翻这个黑暗的旧社会,让穷苦人过上幸福的生活。有的说,他可能想:我已经老了,希望孩子们将来能担当重任,推翻暗无天日的旧社会。通过再造想象,学生透过鲁迅的外表体会到他爱憎分明的感情,心灵深处树立起一个忧国忧民的“孺子牛”形象,领悟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一中心。
这样,运用想象步步深入,层层剥笋,使零散的变集中,使含蓄的变浅显,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文章中心,受到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