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于工会工作社会化的思考
于工会工作社会化的思考
】工会工作要做到社会化,其内容至少包括以下若干方面:
其一,善于利用社会力量办会。要树立开门办会意识,有系统地分门另类地组建工会专家顾问组织,弥补工会自身力量的不足特别是专业水平的相对欠缺。工会要想有效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不具备一定的知识是不行的,但要求工会无所不知也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工会组织要善于吸引社会上对职工问题、工会问题有热心且具备相应知识的专家学者,利用他们所长为我所用,让他们的知识和本领为职工服务,为工会服务。
其二,建立完善社会参与机制。目前,工会组织在参政议政方面建立了一系列机制、制度,并取得较好效果。但还应看到,我们还需要在建立健全三方协商机制、联席会议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会参与社会的机制,加大社会参与力度。这包括工会如何参与社会事务,以及社会力量如何参与工会事务两大方面。当前迫切的是,要进行工会形象设计,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工会重大事项公开制度、1工会重大课题社会招标制度等,特别是要建立一个负责任的社会团体形象,让所属的成员有归属感、自豪感、认同感,从而起到团结动员的作用。
其三,努力拓宽工会工作的社会空间。适应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等方面的多样化,工会组织在拓展社会空间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包括把工会的触角延伸到乡镇、街道、社区、市场等非传统工作领域,不仅在正规部门和正规就业者中组建工会,而且延伸到非正规部门和非正规就业者中;不仅注重维护职工作为一个劳动者所拥有的权益即经济利益,而且注意维护职工作为社会人所拥有的权益如政治权利和精神文化权益;不仅在职工生活工作的单位层次协调利益关系,而且参与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等等。应该说,对这个问题在工会内部已经形成共识。问题在于,必须使广大工会工作者深刻认识到,拓展社会空间是工会工作发展的一个潮流,是确保工会生命力之所在,而不能把它作为一种权宜之计来消极应付。积极参与社会性活动,介入公众生活,包括一些公益性活动,既可以使受益对象得到帮助,取得社会对工会组织的理解和认同,也可以使工会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得到社会有关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工会组织实施的送温暖工程在社会化方面取得的效果,就是一个明显例证,它充分说明了工会工作的社会化不仅是极为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
其四,积极使用社会语言。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具有很强的无形的力量。如果长久局限于工会自身的天地,不但工会工作视野容易受到限制,而且连语言也受到制约,妨碍工会组织与党政有关部门的沟通,也妨碍工会组织与其它社会团体的交流。因此,要使工会工作社会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推动工会语言的社会化,多讲“普通话”,积极引进社会上通行的语言,为我所用,少讲“工会方言”。而工会自身的专业语言一旦成熟,也要有意识地向社会积极推广,使工会语言社会化,丰富社会语言。
其五,培养造就职业化的工会工作队伍。工会工作社会化要求有一支社会化的专业工作队伍来保证。如果工会工作内容、方式社会化了,而工会工作者本身仍停留在单位化或非社会化状态,这种社会化也是不稳固的,是难以为继的。目前,一些地方在新建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探索实行工会工作者职业化问题,是一个有益的尝识,应该推广到其它层次和领域。建立工会工作者人才库和资格证书制度,逐步实行工会工作者职业化,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会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维权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其摆脱对所在单位的人身依附,在党的领导下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增强其敬业精神和
维权勇气。工会工作者不仅可以来自党政机关、基层企事业,也可以来自大专院校,既可以定向培养,也可以在一线职工中选拔,既可以是劳动模范,也可以是饱学之士、社会贤达。
其六,利用大众传媒宣传职工和工会。宣传工厂、宣传工人、宣传工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工”宣传,尽管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力度还不够,潜力还很大。一些职工感到自己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地位下降了,一些工会工作者也或多或少地产生自卑感,原因固然较多,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缺乏对职工群众和工会工作有组织的宣传,即报上无名、电视无影、广播无声,职工和工会组织社会话语权的丧失,使一些人不知道职工在改革发展稳定中作了哪些贡献,不知道工会组织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发挥了哪些作用,特别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无论是职工还是工会组织都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果缺乏对职工和工会组织正面的宣传,难免会引起一些人包括职工本身的疑虑和沮丧。
其七,建立社会性评价指标体系。一旦把工会工作置于社会化的大环境、大气候之中,就有必要建立一套相应的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来衡量工会工作社会化的程度与水平。这包括:工会组织是如何参与社会事务的,如何处理与社会有关方面的关系,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哪些作用,社会有关方
面是如何看待工会的,是如何评价工会工作的。因此,衡量工会工作水平,既要看党政的满意程度,看职工群众的满意程度,也要看社会有关方面的满意程度。
工会工作社会化与群众化、民主化、法制化,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群众化指的是工会组织的活动宗旨要坚持为职工群众服务,代表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民主化指的是工会组织的活动原则要体现民主,尊重职工和会员群众的意愿,体现下一级工会组织的意愿;法制化指的是工会组织的活动方式要体现依法治国精神,坚持依法治会、依法维权,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社会化则指的是工会组织的活动领域要面向社会,通过这个舞台开展工作,与社会实现双向良性互动,达到参与协调社会利益关系,进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目标。没有社会化,很难做到群众化、民主化,也很难做到法制化,而群众化、民主化、法制化本身,也是对工会工作社会化的推动和促进。
第二篇:工会工作社会化的探索与实践
工会工作社会化的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随着**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发育的不断完善,面对面广量大的职工群体,面临日益激增的工会事务,面向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要求,**区总工会不断创新工会工作理念,在引导中服务,在维护中凝聚,在建设中完善,积极探索工会工作社会化的方式方法,努力建设服
务型工会,逐步实现工会工作由系统内自我循环向系统外开放运行的转变。
一、**区工会工作社会化理念的提出
截至**年底,**区现有建会单位18303家,会员550373人,建会数是五年前的2.4倍,会员数是五年前的1.7倍,工会组织大量增加,工会工作量激增,但全区专职工会工作者人数没有增加,要解决工会工作面临的问题,存在两种选择:一种是增加辅助人员,这种方式虽然能暂时缓解工作量上的压力,但势必会出现队伍庞大,管理成本难度加大,管理经费日渐加重的矛盾,而且辅助人员今后的职业发展会面临很多问题。另一种选择,就是打开工会系统,让社会力量参与进来,整合资源为职工群众服务。在实践中,**区总工会一方面坚持“花小钱办大事”的理念和“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原则,整合与工会职能相关的部门人员和社会力量。如,在工会组建中将劳动监察协管人员纳入组建工作队伍等,共同推进工会组建覆盖工作;另一方面,坚持“工会专职干部专业化,工会服务事务社会化”的理念,把服务职工需求的一些专业性工作,例如法律服务、心理疏导等工作交给专业化的社会组织或人员承担,这样既扩大了服务的供给,也降低了管理和服务成本,提高了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二、**工会工作社会化的具体实践
(一)工会干部的“专业化”促进工会工作的“社会化”
一是工会干部来源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在工会主席“公推直选”的前提下,通过社会化招聘的方式,把有一定专业背景的人员纳入工会工作队伍中来,培养一批社会化、专业化的工会工作者。与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合作,开办社会化工会工作者专修班,将社工专业的优秀学员作为专职化的工会工作者进行定向培养,并在全区各个镇、街道,以及一些大型企业为其提供实训基地。**年双方共同开办第一期社会化工会工作者专修班,发动60余名工会干部和工会学院大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工作互动,为工会系统输送了专业化、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破解工会工作难题,不断探索社会化工会工作新机制。又如,建立大学生见习基地培养工会工作人员。**年**区建立了大学生见习基地,并构建了二级见习工作管理体系,即一个见习基地,下设多个见习单位。**年,**区总工会向社会招聘大学生见习岗位105个,其中工会见习岗位35个,企业技术见习岗位70个,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工会工作人手不足的矛盾。
二是工会干部职业能力的“社会化”。工会干部既要熟悉了解工会工作内容,也要学习了解社会专业知识,区总工会面向全区工会干部开展了国家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劳动关系协调员职业资格培训、劳动仲裁员的培训,多方面培养工会干部处理社会事务的专业化能力。
(二)工会工作内容的“专业化”促进工作任务承接的“社会化”
一是在劳动监察协管员队伍中挑选优秀人员组成工会组建指导员,参与工会组建工作。利用劳动监察协管员与企业联系紧密的优势,在劳动监察协管员处置企业劳资纠纷事件时适时推进工会组建,对辖区内各类企事业单位开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指导辖区内各类企事业单位依法建立工会组织和发展会员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101名劳动监察协管员组成的工会组建指导员队伍在所有镇、街道、工业区实现了全覆盖。
二是联合区文广局、体育局等专业部门优势,开展各项职工文体活动。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为契机,联合区文广局开展“唱支红歌给党听”合唱比赛;每年与区体育局合作开展**职工“桥牌赛”、“乒乓球赛”、“象棋赛”、“羽毛球赛”、“五人制足球赛”等五项体育赛事的基础上;**年与上海市总工会、市体育局合作开展上海职工体育健身四季大联赛开幕式暨春季“**杯”上海农民工健身大赛。探索利用文广局、体育局的专业人员队伍组建职工文体活动指导员队伍,实现重心下移,深入企业指导职工文体活动的开展。
三是联合区科委开展职工科技创新活动。结合全国科普日,联合开展“科普进企业”活动,举办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提升职工的科技创新意识和科普素养。组织职工创新研修班成员参加第20届全国发明展会,展出各类新发明、新技术、新产品14项,参展内容包括机械制造、纺织技术、电子商务等领域的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四是联手社会各方开展职工技能竞赛。每年联合区人保局等政府部
门,联合区域内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电机学院等高等院校,与区内各专业部门组织开展汽车维修、物业水电工、绿化工、数控机床工等竞赛,形成了“活动组织社会化,升级评审专业化,人员使用社会化”的良好态势。五是培育社会组织参与工会服务事务。区总工会培育的由100多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组成的“**区心理咨询协会”,为职工提供心理关怀和疏导服务。区
总工会与区司法局共同培育的由**区内11家知名律师事务所的20余名律师组成的“**区职工维权律师志愿团”,自**年以来坚持在每个工作日为职工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指导帮助各基层企业开展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工作,有效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稳定。
(三)在工会组织参与政府事务中体现“社会化”
主动承接政府重点工作项目。为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区总工会主动承接实施区政府推进的重点工作项目——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年,**区成立了由35家成员单位组成的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领导小组,由区委副书记担任组长,创建办公室设在区总工会。结合**区劳动关系的实际情况,将评价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定性标准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明确各项评估依据和操作方法,形成**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评估体系。截至**年8月,**区参加创建企业已达1024家,创建成功企业704家。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有力地促进了**区劳动关系的和谐,**区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劳动者举报投诉案件和劳动仲裁案件受案数呈逐年下降趋势。
主动实施政府实事工程。为了在广大职工群众中树立心理健康的理念,**年**区总工会将“万名职工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作为政府实事工程进行实施。依托“**区心理咨询协会”这一平台,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造福职工,有力地推进了心理健康知识在职工群众中的传播。在培训内容上,根据不同类型职工的工作特点和职工的切实需求,以职场压力管理、快乐工作与自我管理、危机管理和干预、工作与生活平衡等12个内容为主题,制定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菜单,为职工提供可多元选择的个性化培训。在培训方式上,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职工的工作为中心,教师送教上门(进车间、进班组),积极营造平等和谐的沟通氛围,激发职工探究心理健康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实事工程共开展专题培训120多场,培训职工2万多人,成为服务广大职工群众、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平台。坚持至今的教育培训已进入上千家企业,有十万多职工接受了心理健康知识的启迪。
(四)工会工作效果的感知体现“社会化”
**区工会工作效果开始引入第三方评估,让社会感知,接受社会监督。自**年开始,**区大规模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工作,该项工作一改以往类似评优工作“看材料定结论”的做法,通过严格的社会公开招投标流程,聘请3家社会第三方评估机构深入企业,了解职工对企业劳动关系的真实想法。在评估范围上,该项创建评优工作通过“地毯式”评估覆盖**全区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在评估内容上,涵盖劳动关系中职工尊严、劳动合同与报酬、社会保障与福利、职业健康安全、民主管理、职工培训与发展、职工沟通与关爱、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等八项关键内容。在评估方法上,采取深入企业,领导个别访谈、职工群体访谈、随机问卷调查、查验申报资料真伪、接受职工举报、信息技术检验企业诚信度等多种措施。通过全覆盖、立体化的评估方式,不但真实了解到企业劳动关系情况,也使和谐劳动关系的理念深入人心。据统计,在创建过程中,3家评估机构共对541家被评估企业提出计1407条整改建议,其中858条整改通过,整改通过率为60.98%。第三方评估、第四方审计、“安静的观察员”制度、媒体公开报道、接受监督举报等多种评估监督机制,确保了评估工作公平公正规范。同时,依据评估公司提出的针对性整改建议,被评估企业进行逐项整改,不断完善和提高了创建企业的管理制度。
三、**区工会工作社会化的成效
(一)工会工作队伍的素质得到了提升
一是工会工作队伍在工会工作社会化中强化了合作共赢的工作理念。在工作中“成就他人就是成就自己”,工会工作队伍的沟通协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二是工会工作队伍在工会工作社会化中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会工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工会工作事务的运作中,需要通过搭建不同的工作平台来整合社会资源,例如在劳动争议调解、职工技能竞赛等工作中,资源整合就非常有效,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三是工会工作队伍在工会工作社会化中提升了“专业化”的工作能力。工会工作队伍在社会化中逐渐加强了心理咨询知识、劳动关系调解知识、劳动仲裁知识、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工会工作队伍为职工服务的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工会工作经费的使用中体现了效率
一方面,工会工作经费不再是简单地支付增加人手的所有开支,而是通过整合其他工作力量为我所用,例如工会组建指导员队伍,通过增加工作内容的方式,给予相应补贴激励的方式共同承接工会工作,降低了管理和服务成本,提高了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工会工作经费资金杠杆的作用,工会工作经费出一点,政府补贴一点,社会出一点,如合作开展各类桥牌赛、乒乓球赛等职工文体活动等,使工会工作经费的使用获得了更大的社会效应。
(三)工会工作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一是在社会化中拓展了工会工作的覆盖面。在职工群众中深受好评的“万名职工学电脑”实事项目、“万名职工心理健康知识培训”等,在社会化中工会工作的领域不断扩大,工会工作覆盖的职工群体越来越广,工会组织服务职工的能力不断增强。二是在社会化中提升了职工群众的认同度。工会组织不再是一般职工眼里的传统福利组织、娱乐组织,工会组织在职工素质的提升、职工权益维护上所体现的作为,使广大职工群众在实际工作中受益,工会工作运用开放式的评价系统让职工群众评判工作成效,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对工会组织的认同度。三是在社会化中提升了工会的社会影响力。由**区总工会承办的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作为典型案例被推荐参加由第三方机构——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举办的评选“倾听民意”政府奖活动,树立了良好的工会社会形象,进一步扩大了工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和辐射力。
四、**区工会工作社会化的思考
(一)工会工作社会化要努力使工会组织成为“枢纽组织”
将一些服务性工作交给专业社会组织承担,既避免了工作的“不专业”,也可以减轻了工会工作者的压力,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并非可以将所有工会工作交给社会专业组织承担,一旦形成这种态势,工会组织将有可能被“边缘化”甚至“被取代”。在工会工作社会化中,必须分清哪些工会工作是可以社会化的,哪些工作必须由工会干部自己承担的,例如职工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增强职工的社会责任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必须由工会干部自己来做。工会组织要避免“边缘化”,更要努力成为各类服务职工群众专业社会组织的枢纽,使其在工会组织的引导下,为职工群众提供健康、积极、有效的服务。
(二)工会工作社会化要使工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体现新作为
工会工作的社会化要求工会工作领域不断向社会领域延伸。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要求工会组织强化以职工群众为本,维权为重,服务为先的理念,围绕社会建设的重要领域,发挥工会组织优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找准工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切入点,完善工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机制体制。我们要围绕基本民生建设,发挥工会在参与社会建设中的服务作用;围绕社会安全建设,发挥工会组织在参与社会建设中的维稳作用;围绕现代社会管理模式建设,发挥工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参与作用,在社会管理创新中体现新的作为。
(三)工会工作社会化要注重工作成效的评估
工会工作的社会化中,一旦将工会事务交予社会组织或人员承接,必须考虑工作成效的问题,因为社会组织或人员本身不是工会工作者,需要通过培训使其了解工会事务的内容、流程及要求,需要制定若干工作标准使其在实施过程中能够不断纠正偏差,需要对于其工作完成情况细分为若干考核条目以检验完成的成效,这些都需要进行科学的设计,需要完善相关制度体系,这也是我们在工会工作社会化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的方向。
第三篇:新形势下高校工会工作思考
新形势下高校工会工作思考
刘法贵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分工会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规模达到世界第一,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新形势下,教育部要求全国高校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坚决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今后一个时期,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此,工会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协助学校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管理干部队伍和职工队伍,努力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教育质量、培育合格人才等方面取得大的成效,这是工会必须面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工会现状
1、传统观念下的工会功能的缺失
计划经济时期,高校管理人员和教师在劳动关系的处理中并不能成为真正的劳动关系利益主体,这个时期强调党和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高度一致,一切皆由国家计划决定,教师和学校之间也极少有根本利益冲突,高校工会实际上是在帮助国家教育和管理教师的行政机关发挥着作用。因此,工会并没有真正履行《工会法》规定的建设、参与、教育和维护等四项基本职能,而是通常被称为“娱乐工会”和“福利工会。”
随着高校深化改革的推进,高校与教师之间的劳动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高校独立法人地位越来越突出,也基本上能够在学校管理方面作出决策。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高校工会在这个转轨时期,“娱乐工会”和“福利工会”的印记仍然比较明显,四大职能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在工会的日常工作中。
2、权力分配体制缺失
高校管理人员由于在制度性的权力分配体制中得到国家权力的支持处于强势地位,处于支配地位的一方,而教职工处于被管理的地位,在权利关系中属于弱势的一方。这使得在制订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等重大事项和关系教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时,教职工参与决策少,源头参与意识不够。
3、维护意识不强
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工会工作在组织教职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思想教育、师德教育等活动上,强调的是教职工应该履行的义务,忽视了教职工的权利。目前许多工会多停留于通过“送温暖”活动以及各种福利补助的方式,在物质福利、1
问题活动等方面关心教职工,较少真正触及教职工最基本的劳动经济利益。工会的维权的主体地位不清晰,维权职责的权威性不高。
4、国家政策滞后
《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1985年颁布至今已二十多年,教育领域里的工会章程依然沿用了建国初期1950年的《中国教育工会章程》。
5、工会在实践中主体地位缺失
我国高校实际状况是:工会未被赋予主体资格。在隶属关系上受同级党组织和上级工会双重领导。在行政机构关系上,工会领导干部的产生均由党组织部门考察和推荐,或者直接由党政干部兼职。工会在这种微妙关系下使得在利益发生冲突时,往往不是站在教职工的一方,或者代表教职工维权的意识不强烈。
二、高校工会工作的特点
1、育人特点。由于教育事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特殊作用,尤其是广大教职工的劳动目的主要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同于专门从事物质生产的产业工人,因此高校工会工作相应地有其自身的特点,要紧紧围绕培育人才中心任务来开展工作。
2、机制特点。高校工会接受双重领导,即接受上级工会和同级党组织领导,以同级党组织领导为主,但并不排斥在执行上级工会决议的同时,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接受同级党委的领导有助于把上级工会的决议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与教职工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更好地投入本单位党的中心工作。
3、会员文化素养高。高校工会的会员,相对于其它教育工会的会员而言,人员集中,其群体中知识分子占了绝大多数,学历高、高级职称多、文化修养高、专业业务精,理性思维强,看重自己的发展和成就。只有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充分发挥这部分人力资源的作用,这一些既是高校工会的一个有利条件和基础,但同时,也对工会工作方式、方法、实际情况的掌握程度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以说也是一种挑战。
4、教学与科研并重。新时期高校有两个目标:即培育人才和承担科研课题。从培育人才这一目标来看,教学是整个人才培育“工艺”上的关键工序。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培养人才的质量。高校的科学研究研究,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国家的强盛、学校的发展非常重要,可以说既是我国科研战线的前沿阵地之一,在某些方面也代表了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社会地位。面对这一新情况、新课题,高校工会如何才能更好地适应变化的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路子,创造新经验,是高校工会值得认真研究的现实课题。
三、新时期高校工会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针对高校工会工作的特点、所面临的形势、自身的职能,就新时期高校工会工作提出以下几个方面对策和建议。
1、完善协调机制,改善工作环境。做好高校工会工作,首先要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一方面要处理好与本单位党政的关系。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主动争取行政支持。另一方面要处理好与上级工会的关系,接受双重领导。处理好这两个方面的关系,对开展好高校工会工作是很重要的。第一,建立健全汇报和通报工作的制度,畅通学校和上级工会组织与工会的工作渠道,使上级和学校了解工会的难点和困难,争取学校的支持、关心;第二,主动为学校党委和行政分忧。目前,学校处在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内涵提升的关键时期,党委行政面临许多实际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工会要主动为学校党政分忧,积极主动配合学校党政开展好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发动教职工想办法、出主意,确保学校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第三,顾全大局。在维护教职工的权利的同时,要注意始终围绕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大局,从大局出发,做好工会的各项工作。第四,实行党、政、工联席会议,为工会开展工作构筑良好的工作平台,营造和谐的工作气氛和机制。
2、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工会应根据全国教育工会和上级教育工会的要求和部署,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抓住学校党政关注、教职工关心、工会能办的事项,拟定自己的工作目标、规划,找准突破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打开新局面。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观点,正确处理重点与一般的关系,着力在校务公开、教代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师德建设等重点工作上求突破。当前工会工作除要加强新时期高校工会工作的理论研究,切实维护教职工的权益,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教育改革,同时抓好、抓实校(院)教代会制度的健全和完善,真正通过教代会的形式,团结、教育全校(院)教职工参与改革,使改革措施具体化、合理化、科学化,使改革的精神能被教职工自觉地接受,从而达到深化改革、推进改革、完善改革之目的。
3、转变工作作风。一是多深入到教职工中去调查,了解教职工的工作情况、思想动态、工作和生活困难,党和政府的关心是否落实等等,为工会今后工作的开展和学校重大决策的出台,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二是源头参与。在有关教职工利益的政策、改革方案,工会要作为教职工的利益代表积极参与进去,既体现自己的维护职能,又为增强各项政策、方案、措施的可操作性,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三是加强服务意识。始终坚持为广大教职工服务的宗旨,努力实现高校工会的群众化和民主化。通过工会良好的服务,使学校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工作中得到贯彻落实,把学校党政领导的关怀送到教职
工的心中,使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释放,使工会的维护职能得以切实履行。四是提高维权意识。五是建立学习制度,引导工会干部和教职工立足本职,树立学以立德、学以助教、学以致用、学以创效的全新理念。
4、保持渠道畅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学校、教职工之间,工会就是一座桥梁,要把它们很好连接起来,就必须做到相互之间信息渠道畅通。既要使教职工的合理意见、要求、呼声,通过工会能顺畅地反映到学校和相关部门去,又要使学校的政策、举措能及时地传递到每个教职工。从工会工作对象的特点看,只要工作方法合理,信息流通渠道及时、通畅,学校的发展就会得到广大教职工理解、支持和参与,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能很好地被引导到学校的改革发展事业上来。
5、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和谐校园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作为高等院校,就必须建设成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的和谐校园。建设和谐校园,首先必须提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能力。在高校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必须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巩固发展高校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着力点。一,经常通过不同层次人员座谈会,谈心交心等多种方式,及时了解教职工的思想动态和不稳定因素,及时化解矛盾,消除劳动关系摩擦,增进团结。二,深入广泛地开展“三育人”,“师德师风教育”等活动,不断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三,广泛开展“五好文明家庭”、“比翼双飞好夫妻”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引入每个教职工家庭。四,成立教职工合唱团、舞蹈团、书画协会、太极拳协会、摄影协会等各种群体协会,利用高校的活动场地和设施,开展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五,办好教工小家,提供活动场地和必要的活动器材,为广大教职工提供放松心情的平台。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积极关心教职工的疾苦,想方设法为教职工办实事,做好特困教职工工作,把工会的的温暖送到特困家庭。
6、提高工会建设民主政治的能力
教代会制度是高校教职工履行民主权利、参与民主管理、实施民主监督的基本制度和重要形式。工会是教代会的工作机构。积极建立和完善校、院(系)两级教代会制度,促进二级教代会制度化,规范化。全面落实教代会职权,充分发挥教代会作用,不断提高教代会质量。学校凡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应在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提交教代会审议通过。要完善教代会提案制度,提高提案质量,规范提案处理落实的程序,特别是教代会之前要用较大精力抓提案的征集工作,会后督促职能部门抓采纳提案的落实工作,发挥提案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作用。要公开提案处理落实的情况,接受广大教职工的监督。积极探索实施校院两级教代会民主评议校院两级领导干部与组织人事部门考核相结合的有效机制,不断扩大教职工民主监督的参与面。要进一步拓展校务公开内容,建立校务公开工作总结向教代会报告的制度,保障教职工对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7、提高工会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能力
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也是主要职责。讲维护,既要敢于维护也是善于维护。所谓敢于维护,就是对侵犯教职工合法权益包括民主政治权益、经济权益和精神文化权益的事项,敢于反映,敢于抵制,敢于运用法律法规来解决问题。所谓善于维护,就是运用党的政策,讲究维护的策略和效果。善于通过改革来维权,即通过参与各项改革政策的制定,提出工会的意见和主张,保障教职工的利益不受侵犯。善于通过发展来维权,就是把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到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上来,用学校的发展来创造维权的物质基础。
8、提高工会的创新能力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工作创新等多个方面。实践证明,工会工作取得的每一项重大进展,都是理论创新的结果。一,工会干部应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作出新概括。二,解放思想,实事求实,与时俱进,把握时代发展特点、高校改革趋势和高校工会工作规律,不断推进工会理论创新。三,适应新形势,不断创新高校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师德建设、精神文明创建等各方面工作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载体,开创工会工作的新局面。四,工会工作的方法和手段也要不断创新。随着高校信息化的推进,工会干部要具备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生成与创造信息的能力以及应用信息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9、加强工会自身队伍建设。新时期工会的任务繁重,如何不断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效率,走精干、高效之路。必须做到:第一,加强对工会干部(特别是新干部)的培训,提供再学习的机会。既要学政治,又要学业务、学专业知识;既要了解掌握政策,又要熟知相关法律法规;既要掌握原则,又要掌握灵活的工作方式方法。第二,加强对分工会组织的指导,主要是政策指导,业务帮助,避免走弯路,提高工作效率。第三,加强各分工会之间的横向联系,相互借鉴,交流工作经验、工作方法,使好的经验得以迅速推广。第四,关心、爱护公会干部、各分工会委员、工会小组长,评选先进工会委员、工会小组长,表彰先进,激励基层工会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第五,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因循守旧,摒弃旧的观念和方法,改进工
作模式,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工会工作的新思路,通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开创高校工会工作的新局面。
在高等教育大发展 的今天,赋予工会一个全新的意义,也赋予了工会全新的历史使命和发展机遇。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要求,工会工作既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任重而道远。为此,工会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推动工会理论创新,机制创新和活动方式的创新,把继承工会工作优良传统与新形势下的突破与创新有机的结合起来,打造工会工作的新格局,把新时期工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四篇:关于局工会工作的思考
关于局工会工作的思考
侯雅芹
工会作为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对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稳定大局,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推动首都园林绿化事业的快速平稳发展,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局工会将以“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指导,以服务首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为导向,以“和谐工会、温馨工会、有为工会,创一流业绩”为工作目标,秉承“以服务职工为本,以服务大局为重”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凝聚、制衡、疏通、纽带作用,努力做到紧紧围绕局党组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关爱职工,贴近基层,多办实事,发挥作用。主要思路如下:
一、通过举办政校联谊、政企联谊等特色活动,发挥各自优势,增强各界交流,促进绿色发展。
美化绿化首都是我们共同的使命,局工会希望发挥自身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政校联谊、政企联谊等多种形式,与中央在京国家机关、首都各大高校、大型国企央企及其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加强协调联络,互通信息,广泛交流,增进感情,吸引更多的社会单位团体成员深入认识、广泛参与“北京平原造林”行动,携手打造美丽首都。(首绿办联络处牵头)
二、深入开展职岗培训、劳动竞赛活动,激励广大职工在绿色岗位建功立业。
紧紧围绕“生态园林、科技园林、人文园林”建设和“平原百万亩造林工程”,协调组织各处室站院局直属单位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参观学习、职岗培训、劳动竞赛活动推荐江集平原造林一线贡献突出的劳动模范事迹。引导广大职工通过学习,接受新观念、理解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收集新信息、消化新理论、形成新水平,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果,激励广大职工自觉养成勤奋学习、钻研理论的良好习惯,在绿色岗位建功立业,推进我市园林绿化工作创新发挥,逐步提升园林绿化广大职工的整体素质和劳动技能,树立园林绿化职工建设美丽首都的良好社会形象。
三、认真开展职工文体活动、凝聚力量、汇聚智慧、陶冶情操。
为丰富广大干部职工业余生活,增强体质、增进团结,加强交流,局工会将以广泛组织职工、深入动员职工、真心关爱职工、热忱服务职工为指导,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积极培养文体主骨,发挥基层工会组织优势分别成立:一支100人合唱队、二支基层舞蹈队一支交谊舞队(刘首苏为队长)、一支健美操队()三支器乐队(民乐队、管弦乐队、鼓乐队)四支园林绿化宣讲队(平原造林队、公园景区队、城市绿化队、产业花卉队、相关法律法规宣讲队)、五支工程专业队(森林扑火队、野生动物 救护队、园林绿化工程队、有害生物防控队、义务植树联络队)、六支球类运动队(棒球队、乒乓球队、羽毛球队、网球队、篮球队、足球队、高尔夫球队)、七支爱心送温暖帮服队、八支花艺队、九支公园导游队、十之专家并安排部署优秀职工代表休闲疗养工作,把暖人心的事做实、做好,为首都园林绿化事业提供精神动力与支持。
四、做好各级动模范评选与推荐,充分发挥和弘扬劳模精神,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奉献精神。
在首都义务植树、国土绿化、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中,涌现出许多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如:付占芳、邓乃平、陶万强、王小平等),他们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职业精神、创新精神、高尚品德是值得我们传承的宝贵财富。为此,局工会将积极与北京市总工会和全国总工会沟通,挖掘感人事迹,树立先进典型,推荐劳动模范,弘扬绿色文化和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务林人的传承绝色精神,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奉献热情。
2013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重点落实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工会将在北京市总工会和局党组的领导下,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开创工会工作的新局面。2013年,局工会拟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一)春节前,筹备书画展,慰问劳动模范。
春节前,筹备园林绿化行业书画展,充分展示行业职工的文 艺才能,宣传首都园林绿化成果,弘扬绿色奉献精神。同时,通过茶话会、团拜会等各种形式慰问园林绿化行业劳动模范。
(二)筹备换届相关事宜,做好工作交接。
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在广大职工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下,做好工会换届筹备,顺利完成各项相关工作交接,并组织新成员快速调整状态,明确思路,积极开展工作。
(三)做好“三八妇女节”庆祝活动,与宣传中心合作筹办一期“园林绿化女精英访谈录”。
在“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筹办一期“园林绿化女精英访谈录”,宣传首都园林绿化建设中涌现出的巾帼英雄。初步计划邀请杨澜或鲁豫进行访谈。
(四)做好“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优秀人物与典型事迹评选活动,积极推荐“北京市劳动模范”。
五一前后,通过召开劳动模范、行业先进个人工作大会、表彰大会、座谈会等形式开展系列活动,做好先进人物事迹的总结、表彰,积极推荐“北京市劳动模范”。并组织开展劳模精神宣讲活动,以文字、图片、多媒体演示等形式,深刻阐述首都园林绿化建设事业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充分发挥和弘扬劳模精神,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奉献精神,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五)做好优秀职工疗养组织安排。
组织园林绿化行业劳动模范、行业先进个人开展文艺、体育 等有益健康的活动,安排好健康检查,并选择适合的时间地点,安排学习和休养;同时,为充分发挥劳模的示范带头作用,开展名师带高徒,技能帮带、建言献策等活动,为优秀职工的成长提供平台。
(六)积极开展职工培训、职业讲座。
围绕首都 “生态园林、科技园林、人文园林”建设和“平原百万亩造林工程”,结合各个部门工作特点,深入开展职工培训、职业讲座和劳动竞赛,挖掘广大职工长远发展潜力,激励职工工作热情,提高职工综合能力。
(七)创办《园林绿化职工园地》期刊。
拟创办《园林绿化职工园地》期刊,全面加强园林绿化系统工会会员工作与职工生活的宣传和信息服务工作,促进工会会员的信息沟通与交流。为节约成本,期刊暂为电子刊物,在市园林绿化局办公系统发布,每月1期。
(八)在国庆或新年期间,筹办园林绿化系统文艺汇演。
为弘扬绿色北京精神,展现首都环境卫士风采,促进行业沟通交流,拟在国庆或新年期间,筹办园林绿化系统文艺汇演,主题暂定为“绿水青山,美丽首都”。
(九)与相关部门协商为职工创造福利享绿化成果。
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公园风景区处协商,北京市园林绿化职工凭本人工作证免费游览全市各大公园风景名胜区360个。
第五篇:加强基层工会工作的几点思考
基层工会要适应形势、发挥作用,就要明确应该重点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理清思路,找准位置,服务大局,把握方向,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首先,要贯穿一条思想主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基层工会是工会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是把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到基层的实践者。为此,一定要把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
七大”精神作为头等政治任务来抓,在深入学习领会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推动工作创新发展上下功夫,在务求实效上下功夫,把党的“十七大”精神贯穿到工作的全过程。要科学地观察当前新形势的特点给工会工作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基层工会组织变化规律,把握基层工会工作规律,抓住规律,迎难而上;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丰富工作内容,拓宽工作领域,改进工作方式,在创新中形成新思路,在改革中求得新突破,在发展中开创新局面,在各项具体工作中体现新举措。
第二,要创建学习型组织—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
基层工会组织要把创建学习型组织纳入自己的视野。许多基层工会开展实施职工素质工程、知识武装工程、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等活动,对推动职工队伍知识化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开展经验交流和理论与实践的研讨活动,在工会中掀起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热潮。基层工会组织是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它是让全体员工体会到工作中生命意义的组织。是通过学习,创造自我,扩大创造未来能量的组织。创建学习型组织实质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是企业管理水平的升华,这还需要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进行策划,制定规划和目标。
第三,要落实一个根本方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基层工会与职工群众紧密相连,是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重要推动者。坚决维护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始终保持工人阶级队伍和工会组织的团结统一,是新世纪、新阶段各级工会组织的重要政治责任。工会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工会基层组织是党密切与职工群众联系的基础,其工作开展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工会桥梁纽带作用的发挥。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始终是工会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也是根本性的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战略性任务。搞活企业,搞活工会整个工作,都要抓住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个主题来展开。基层工会一定要认清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坚定不移地推动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落实。要进一步健全职工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维护工人阶级队伍的团结和工会组织的统一。
第四,加强基层工会组织—人才素质的培养。
提高基层工会组织人员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为基层服务。基层工会工作人员要学以致用,把所学理论知识融入,渗透到生产、经营全过程中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提高了基层员工的技能水平、技能素质,基层工会组织应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组织好基层工会工作,不断开创基层工会工作的新局面。通过送培及定期的各种学习来不断提高基层工会组织的业务水平,使基层工会组织得到长足发展。
第五,突出一个基本职责—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
基层工会根植于职工群众之中,是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具体维护者。工会突出维护职能是工会性质所决定的。当前,职工最大的担忧是经济生活上的担忧、就业上的担忧、社会福利能否得到保障的担忧。为此,我们一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鲜明的职工代表者和维护者的身份,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为基本职责来履行,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原则,敢于为职工群众说话办事;二要强化维权手段,运用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和职工代表大会两个机制的有效手段,在职工就业、工资分配、劳动安全、社会保障等方面增大维护的力度,特别是对生活困难职工和困难职工群体的权益给予有效的维护。三要讲究艺术,善于维护,只要是有利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方式、方法、手段都可以大胆地赏试,以适应维权的需要。
第六,依托一个重要载体—深入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
基层工会实践在工会运动的第一线,是“职工之家”的主要创建者。基层工会一定要充分利用建设职工之家这个开展工作的有效载体,把基层工会工作全面带动起来。一要抓住根本,立足于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找准建家在搞活企业中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这样才有地位、有作为;二要抓住中心,着眼于全面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从基层工会来说,要把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和工作上水平作为中心任务来抓,把建会、建制、建家结合起来,全面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努力创造第一流的工作、第一流的业绩,推动工会运动的发展;三要抓住核心,密切与职工群众的联系,不断增强凝聚力和吸引力;四要抓住本质,实现工会组织的群众化、民主化;五要抓住关键,致力于提
高工会工作整体水平。一定要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去思考和安排建家工作,在基层工会各方面工作中全面发挥作用。在“新”字上求突破,努力做到内容新,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充实新内容,保证工会重点工作的落实;形式新,适合基层的实际和会员的意愿,不断创造新形式,为建家注入活力;在“深”字上求发展,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加强对基层工会工作理论和建家理
论的研究,用发展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推动建家更有深度,更深入人心;在“实”字上求效果,改进作风,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效果取信于职工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