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汇编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原因: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2、导火线:1839年 林则徐 虎门销烟
3、关天培在虎门炮台牺牲,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4、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1)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5、鸦片战争的影响: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开始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
1、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利益。
2、主凶:英法联军; 帮凶:美俄 3、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4、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是近代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共150多万平方公里)(1858 年《爱珲条约》割让领土面积最多); 5、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8年,中俄签订《伊利条约》,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6、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了对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
三、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
1、最重要的战役——黄海大战: 主要人物:致远舰管带邓世昌
2、威海卫是北洋舰队的基地,威海卫战役中,北洋军队全军覆没。3、1895年4月,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条约内容:(1)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3)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4、影响:《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
新的时期,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强。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1、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两千多人,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后为瓦德西)率领,从大沽到天津乘火车进犯北京。2、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签订丧权辱国的 《辛丑条约》,其主要内容为:
(1)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
(2)清政府必须保证永远禁止中国人开展反对侵略者的活动;
(3)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允许外国军队驻守;(4)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3、影响: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五、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1、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2、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恭亲王奕
3、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内容:①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创办的,洋务运动开始的标志 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曾国藩 福州船政局----左宗棠;
②民用工业:李鸿章——轮船招商局
张之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③建立现代海军,从70年代是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六、戊戌变法
1、公车上书:
原因: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使全民愤怒。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2、失败的原因:清朝的大权掌握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手中,光绪帝没有实权,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3、结果: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把光绪帝囚禁在中南海瀛台,下令逮捕维新派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谭嗣同等“戊戍六君子”被杀。变法失败。
4、对近代社会的影响:
①戊戌变法是维新派在民族危亡之际发起的一场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爱国救亡运动(运动的性质)。
②反映了民族的意志,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觉醒。③维新派积极倡导的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学说,冲击了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起到了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七、辛亥革命
1、孙中山的主要活动:(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创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明确提出推翻清朝专制统治)
(2)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3)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
2、武昌起义(辛亥革命);
时间: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地点:湖北武昌
结果: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接着,起义军占领了武汉三镇。3、1911年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2为民国元年。
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成功之处),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失败之处)。
八、新文化运动(1915年起)
1、发动者:陈独秀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
3、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逐渐活跃,资产阶级力量有所增长,也要求来一个思想上的启蒙运动为它的继续发展开辟道路。
4、口号:民主、科学
5、主要阵地:《新青年》、北京大学
6、性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
7、影响: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一次空前的解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九、五四运动(1919.5.4)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最能体现运动性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取消二十一条”等
3、运动爆发的标志: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示威。
4、发展:6月初,上海工人罢工,运动中心从北京转移到上海。
5、性质: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6、历史意义: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7、五四精神:热爱祖国,要有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要以主人翁的精神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要同一切破坏我国主权和领土的行为做斗争;时刻关心国家大事、民族前途;热爱祖国,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不会向外国侵略势力低头。
十.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中共“一大”的召开的条件:
阶级基础:五四运动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2、中共“一大”的召开:
时间:1921、7、23(建党节是每年的7月1日)地点: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上的一艘游船上。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3、中共“一大”的内容:
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党纲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大会还选举了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4、意义: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5、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革命纲领
(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
十一.北伐 1、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正式确立(1924-1927)2、1924年5月,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建校重要人物:孙中山——军校总理;蒋介石——校长;
廖仲恺——党代表; 周恩来——政治部主任。
办学特点:实行军事训练与政治教育并重的办学方针。
3、北伐战争: 1926 年开始
①对象: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三大军阀。
②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约10万人从广州正式出师北伐,蒋介石任总
司令。湖南、湖北是主要战场。
③叶挺独立团:取得汀泗桥、贺胜桥、武昌等战役胜利,为第四军赢得“铁
军”称号
4、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1927.4.18 蒋介石 南京
政策: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十二、红色政权的创建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标志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主要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
(八一建军节由来于南昌起义。)2、1927年10月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3、井冈山会师:1928 年4月,朱德、毛泽东,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4、意义: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十三、红军的长征(1934—1936 年)——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
1、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经过(1)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和主要事件:
中央根据地→向贵州进军→解放遵义→四渡赤水河→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镇会师(1935.10)
(2)遵义会议:1935年1月,政治局扩大会议。
内容: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和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定军事有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负责。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意义:在危急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三军大会师:1936年10月
甘肃会宁 ——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3、意义:红军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十四、抗日战争
1、“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日军炸毁沈阳柳条湖村南满铁路的路轨,面对日本的侵略,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
2、西安事变
概况: 1936.12.12,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目的);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采取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意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卢沟桥和宛平城,标志全民族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爆发 4、1937年9月下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5、南京大屠杀:1937.12 日军杀害中国军民 30万人以上 ——日本在中国的暴行,揭示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中国人民要牢记历史,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甲午中日战争时有旅顺大屠杀)
6、台儿庄战役(1938年):李宗仁 是国民党正面战场上的一次重大胜利
7、百团大战:1940.8 朱德、彭德怀
——抗日战争中我军发动的一次最大规模的进攻性战役
作用:它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精神,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8、抗日战争胜利意义:(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投降书上签字)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创造了殖民地弱国打败帝国主义的奇迹,宣告了帝国主义侵华历史的结束。6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9、中共七大(1945 年 延安)
内容: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确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②大会通过的新党章,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③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五、人民解放战争
1、重庆谈判: 1945 年 8 月- 10 月
(1)中共谈判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
国民党谈判代表:蒋介石、张治中等
(2)目的: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3)结果: 1945年10月10日 签定了《双十协定》
2、全面内战的爆发 1946 年,标志——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3、1947年3月,转战陕北
4、千里跃进大别山:刘邓大军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反攻的序幕
5、三大战役——标志着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
(1)辽沈战役:1948年9月,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解放军,歼敌47万,解放东北全境。改变了长期以来敌强我弱的基本格局。
(2)淮海战役: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指挥中原和华东解放军,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基础。
(3)平津战役:林彪、罗荣桓与聂荣臻指挥东北和华北解放军,华北全境解放。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三大战役作用:基本上消灭国民党的精锐部队,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
6、渡江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
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
十六、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
1、中华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1)张謇兴办实业:(兴办实业历经的崎岖坎坷,成为中华民族工业艰难发展的一个缩影)
《马关条约》签定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直接剥削中国人民。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一战”期间发展很快,“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企业开始走下坡路。
(2)过程:①洋务运动到清末:出现民族工业;
②辛亥革命后:实业团体雨后春笋,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工业; ③一战期间:中华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 ④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再度受挫;
⑤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未能
很好恢复。
2、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1)1905 年,中国人自己拍摄了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2)1880年,唐胥铁路 李鸿章 中国开始有了自己修建的铁路(3)1872年,《申报》在上海创刊
1897 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4)1912 年,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剪辨令,临时政府还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旧称呼,官员之间以官职相称。跪拜、作揖等改为鞠躬和脱帽礼,中外人员交往开始采用西方的握手礼节。
十七、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科技
(1)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京张铁路——中国人独立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2)化学家侯德榜:
我国化学工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世界制碱权威”;《纯碱制造》 “候氏制碱法”
2、思想文化
(1)魏源:《海国图志》(系统介绍西方的历史,地理和科技知识)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2)严复:《天演论》 “物竞天则,适者生存”
(3)1898 年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设立京师大学堂,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4)1905 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
(5)鲁迅:《狂人日记》(我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阿Q正传》、《孔乙己》、《药》、《祝福》等
(6)徐悲鸿:融会中西画技,独具一格《愚公移山》、《田横五百士》(7)聂耳:《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大路歌》、《开路先锋》(8)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第二篇: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
开篇的话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是要认识近代史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的历史进程及其在内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情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通过本课程的练习,应达到什么目的呢?
具体来说,应当达到以下的目的的要求:
一、了解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史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懂得必须首先推翻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为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认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进一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主义比较地主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政党的政治方案,懂得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给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的原因;认识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进一步增强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领导的自觉性。
三、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内外环境,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了解实行改革开放和搞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联系社会主义改造以后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懂得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正确性;进一步树立“******00000000000000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四、紧密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任务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课文内容
3.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但同时也走向了封建社会的末世。4.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华民族与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的矛盾,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夺取的矛盾等等。
5.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6.俄罗斯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7.1895年以后,由于《马关条约》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外国资本家争先恐后地涌现中国投资。
8.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一是经济技术的落后。前者是更根本的原因。因为正是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9.林则徐是近代史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编成《四洲志》一书。
魏源在1843年一月编成《海国图志》,在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中国近代史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郑观应在所著的《盛世危言》中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设立议院,实行“军民共主”制度等主张。
10.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好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通鉴》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这是一个具有资产主义色彩的方案。1856年9月,发生了天京事变。这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入衰。
11.洋务运动创办的学堂主要有三种:一为翻译学堂,如京师同文堂,主要培养翻译人才;一为工艺学堂,培养电报、铁路、矿务、西医等专门人才:一为军事学堂,如船政学堂,培养新式海军人才。
1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 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其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再次,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13.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第一,要不要变法。
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第三,要不要废八股、该科举和兴西学。
14.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15.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救国救亡运动。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16.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 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其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再次,惧怕人民群众。
17.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公举为总理。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
▲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明国,平均地权。1905年11月,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这个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民权主义:内容是“创立明国“,即推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就是孙中山所说的政治革命。
民主主义: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18.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 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第三、要不要社会革命 19.1911年4月27日,黄兴率敢死队在广州举行起义。史称“黄花岗起义”。20.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路收归国有”,并与四国银行团订立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借“国有”名义把铁路出卖给帝国主义,同时借此“劫夺”商股。这激起了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的保路风潮,其中以四川最为激烈。
21.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 1923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明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的法典。
22.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孙中山发动了反袁的“二次革命”。
1915年12月25日,即袁世凯准备“登极”前一周,蔡锷等在云南组织“护国军”,宣布独立。
23.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这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民主和科学。即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24.1919年5月爆发了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直接导火线。▲ 五四运动爆发的条件:
首先,是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其次,是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再次,是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25.从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到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中国掀起了第一个工人运动的高潮。
26.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孙中山主持下在广州举行。大会对三民主义做出了新的解释。这个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公合作的政治基础。27.大革命的失败原因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共政变,以“清党“为名,在东南各省大规模捕杀中国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大革命意义和教训
大革命虽然失败了,它的历史意义仍然是不可磨灭的。这场失败了的革命,实际上是未来革命生理的革命的一次伟大的演习。中国共产党人从大革命的失败中汲取了严重的历史教训,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为以后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28.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改革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29.1928年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住持制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30.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黔北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
▲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1.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开始。中国反抗侵日斗争的开始
32.1938年3月,李宗仁等部实施台儿庄战纪,取得大捷。这是国民党正面抗日的第一次获得的大胜。
33,毛泽东科学的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过程。即: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
34.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 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35.1966年五月至1976年十月的“文化大革命”是全局性、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是:一大批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已经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文化领域的各界里,相当大的一个多数的单位的领导权已经不在马克思主义者和人民群众手里。
历史已经证明,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国际。这些论点对当时国内阶级形势以及党和国家政治状态的估计,是完全错误的。
36.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会议原定是讨论经济工作。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转折
▲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结束语
37.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在将近90年的时间里,做了三件大事:
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②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③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实际上说的就是 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三篇: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
简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特点。(1)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2)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怎样形成的?(基本是范围,具体答题时视情况缩减)
(1)社会性质的改变P12 第二段 和 第四段以及第七段
(2)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P14第三段和第四段第一句以及第五段的第一句P15第一段的部分和第二段的部分(3)主要矛盾P16倒数第8行到本页最后以及P17页第一二段 3你认为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什么?
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4简析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5简述近代中国各派力量探索国家出路的几种方式及结局
从鸦片战争开始,主要有太平天国,他们是农民阶级,以《天朝田亩制度》为纲领,试图建立一个平均的社会,但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他们不能完成历史使命!还有地主阶级抵抗派,代表人物林则徐和魏源,他们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开眼看世界!还有洋务派,中央以奕忻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他们建立近代国家工厂,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还建成了中国最早的海军!还有顽固派,以倭仁为代表,主张原封不动的维护清朝统治,仇视一切外来事物!甲午战争后出现了维新派,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主张政治革新,学习英国君主立宪制,由于他们触犯了慈禧太后的顽固派的利益,最后被扼杀!后来,民主共和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产生,以孙中山为领导,主张民主共和制度,建立资本主义社会,以三民主义为核心,进行抗争!新文化运动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激进派产生,他们提倡民主与科学,后期李大钊等人传播了社会主义思想,对现代影响由为巨大!(总结的)
6试比较近代中国各派力量变革中国社会方式的异同点。
7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国共合作时期孙中山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有哪些新的内容?(1)P61至P62页上面,要自己总结,黑体字要注意(2)P118第二段
8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你认为应怎样的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P67+P72下面
9辛亥革命后为何会形成封建军阀专制统治局面?简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1)P68至P70页(要总结的)(2)P72 10简析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和历史意义
P98+P98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意义)重点是另一面的中间一段 11五四后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P106至P109(暂时只能确定范围了,太多了)
1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P114中间至下面
13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政治基础和主要意义 方式:党内合作 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
主要意义:P121最下一段和反面
14以毛泽东代表的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毛泽东等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整顿和恢复地方党组织,建立红色政权,开辟了中国革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毛泽东是当时成功地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保存、恢复和发展革命力量的主要代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共产党领导的其他各地的起义武装树立了榜样。这些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成为毛泽东创立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起点。
(2).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内容
伟大的实践必须经过理论的提升,才能化为真理,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理论也是如此。“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与实践,不断地面对着党内和红军内部的疑问。为了回答这些疑问和回击教条主义的责难,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系统地论证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始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道路问题提出了初步的探索。
(3)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始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道路问题提出了初步的探索。15国共两党为什么能由严重对立状态走向合作抗日的局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怎样形成?
P145下面至P147页 P154至P155页
16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总方针是什么?试比较两次国共合作的不同点。P155下面一段 不同点
(1)背景不同:前者是封建军阀割据,阶级矛盾尖锐;后者是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最主要的社会矛盾,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2)合作对象有异:前者是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后者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亲英美派。(3)政治基础不同:前者是新三民主义,后者是共同抗日。(4)斗争对象不同:前者要打倒北洋军阀,后者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赢得民族解放。(5)合作方式不同:前者是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后者是党外合作,双方各有自己的政权、军队和地盘,即没有一个统一的正式的组织机构,也没有一个两党都承认的正式的政治纲领。(6)合作的阶级基础有异:前者是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后者包括一切赞成抗日的阶级和阶层,具有广泛的民族性。(7)中共对领导权的态度和斗争策略不同:前者不重视甚至放弃领导权,以退让求团结;后者坚持领导权,以斗争求团结。(8)作用和结果有异;前者推动工农运动发展,保证了北伐战争胜利进军,但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后者坚持到抗战胜利,成为抗战胜利的保证。
17简评抗日战争中国共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和两个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国民党:正面战场片面路线 共产党:敌后战场全面抗战
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P150上面一段 敌后战场:P153黑体字
18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史怎样进行自身建设的? P159至P163重要的是黑体字,然后再总结部分小字
19简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抗战胜利的原因(1)P164至P165(2)P166下面
20简析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迅速走向崩溃的原因 P171至P180页,内容太多,没有整理,大概范围在那
21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1)P182至P185(2)P185至P186
22为什么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是怎样的?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国营经济处于领导地位。①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由于社会主义因素的优性和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②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③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2)制度:P189共同纲领的内容!
第四篇: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
1840—1919 旧民主主义革命
1919—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49—今
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
一、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和主线
主题: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孙中山喊出“振兴中华”
主线:1.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争取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的历史进程
2.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发展的历史进程
3.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历史进程
4.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
二、西方的兴起
第一
政治方面,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第二
经济方面: 经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成长 第三
军事实力迅速增强,并对外殖民扩张
第四, 思想方面:掀起了以法国启蒙运动为核心的思想革命浪潮
三、中国的衰落
第一
政治方面:封建专制更加强化(等级森严)第二
经济方面:依然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第三
学术思想方面: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第四, 对外交往方面,采取严厉的闭关锁国政策(广州十三洋行)
五、侵华战争
鸦片战争
1840-1842 英国 《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英法联军侵华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甲午战争 1894-1895 日本《马关条约》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年 英、法、俄、日、德、美、意、奥《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六、入侵原因(本质:殖民主义扩张需求)
1、建立殖民地,为本国开疆裂土;
2、掠夺原材料,开拓市场;
3、称霸世界
七、中国失败原因
1、清朝政府的腐败和统治者的昏庸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2、中国经济、科技全面落后于时代,武器装备无法适应近代战争的需要。
3、军队战斗力低下,指挥思想落后。
八、如何看待列强的侵略? 第一,外国侵略意味着掠夺。
第二,外国侵略不会促进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壮大 第三,殖民地化不会带来现代化
第四,西学进入中国主要是中国人主动的接受
九、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第一, 根本原因: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的尖锐化 第二,1846-1850年间两广地区自然灾害频发。
十、拜上帝教的理论基础
《原道救世歌》
《原道醒世训》
《原道觉世训》
十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月11日--1864年6月1日
1851年1月11日,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 天京事变:农民阶级局限性的恶性发作,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后果: 第一,搞垮了领导核心。第二,削弱了革命力量。
第三,摧折了太平天国的信仰支柱。第四,导致战局急剧逆转。
十二、天朝田亩制度
1、最基本的思想: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在土地国有的基础上按照“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实行新的平均分配土地制度,要求人人平等,处处平均。
2、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兼具革命性与空想性。它所提出的平分土地的方案,从根本上否定了地主土地所有制,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的革命性。
但是,《天朝田亩制度》又是一个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具有浓厚的空想性。它所设计的理想社会,事实上没有实现,也根本无法实现。
十三、资政新篇 洪仁轩《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具有历史的进步性。没有推行的主要原因是,它不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利益和要求,特别是对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它只字未提。
十四、太平天国的历史地位
1.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准备时期的重要事件。沉重打击封建统治,反抗外国侵略势力,1862年9月, “洋枪队” 头目华尔被太平军打伤毙命。2.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3. 太平天国对日后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有着重要的启迪和鼓舞。
十五、失败的历史原因
失败原因: 从客观上说,是由于面对的敌人十分强大,力量对比悬殊。从主观上说,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指导思想:宗教不是科学、先进的思想。思想作风:抛弃了早期的艰苦奋斗作风,专务于声色货利,极力追求物质享乐。组织:领导成员宗派倾向严重,拥兵自重,相互猜忌,争权夺利。战略也出现错误,孤军北伐。法令严酷。
教训: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十六、洋务运动
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代表人物:中央 恭亲王奕訢 文祥
地方: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
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中国封建制度作为根本,利用西方“长技”,为维护和巩固这一制度服务。说明清政府盲目自大,仍旧以维护其统治为根本目的,不思改变其政治制度,不能正确认识世界潮流。
内容:前期自强,发展军事工业。后期求富,发展民用工业,还新建近代化海军,兴办近代化教育,创立总理衙门且遣使出洋有斌椿,蒲安成,1875年正式派遣郭嵩涛为英国使臣 四局一厂:1865年李鸿章创办当时最大的军工企业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局
1866年左宗棠创办当时船舶业规模最大的福州船政局
1867年崇厚创办天津机器局后改名“北洋制造局”
1893年张之洞在湖北汉阳创办湖北枪炮厂
失败原因:第一,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
第二,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导致洋务企业的失败。第三,洋务派在主持外交活动中,坚持“外须和戎”,对外妥协投降,他们所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抵御外侮和“稍分洋人之利”作用,但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
洋务运动的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实现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单靠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是不能自强求富的。
十七、戊戌变法
理论依据:大多为杜撰的孔子六经内容,将孔子打扮成改革家,托孔子来传播自己的主张。内容: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迅速觉醒,提出了变革清王朝政治制度,用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度取代封建主义的君主专制制度的改革主张,1898年光绪帝下“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但变法遭到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强烈反对,仅维持了103天就夭折了。
第一:任用维新派在政治方面,整顿吏治,裁减官员,撤去闲散重叠衙门,设立制度局,改革旧制度,第二,经济方面,保护和奖励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收支情况按月公布;允许旗人自谋生计,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
第三,文化教育方面: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北京创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派人出国留学;提倡学习西学 „„
第四,设厂制造军火,精练海陆军,裁汰旧军,改用西法操练。
失败原因:客观上: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守旧势力十分强大。掌握军政大权,封建势力不容动摇。
主观上: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第一,不敢否定封建主义。第二,严重脱离人民群众。第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戊戌维新的失败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十八、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运动:兴中会时间:1894年
地点:檀香山
宗旨: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 革命团体
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创立民国(民权
核心),平均地权(民生)
性质: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中华民国的建立:1911年四川的保路运动(导火索)政权掌握在革命派手中,政策反映资产阶级利益和愿望,通过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法典《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根本大法。
意义:第一,开创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第二,带来了思想上的解放。第三,推动了社会经济、思想习惯、社会风俗的积极变化。第四,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场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而开启了中国政治走向民主化的大门。然而,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辛亥革命最终又以同旧势力的妥协而告结束,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并没有完成。辛亥革命后,中国依旧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十月革命的启示
(1)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的道路。
(2)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3)十月革命给中国先进分子以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十月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二十、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特点 1,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新型的、革命的无产阶级政党。(以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为榜样,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2,在共产国际的直接指导和帮助下完成建党
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创立的,工人阶级人数较少,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占了人口的大多数。要求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二
十一、中国革命新道路是什么及新在何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新在:在马克思主义的本本里和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中找不到现成的答案。是在中国革命历史变革中探索出来的 二十二、八七会议
1927年八月七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二十三、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原因
第一, 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提供了根本条件 第二,国民革命的影响提供了客观条件
第三, 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提供了又一客观条件;第四, 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提供了必要的主观条件;第五, 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它的政策不错误提供了最重要的主观条件 二
十四、如何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营,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改革为基本内容 二十五、三湾改编
确定支部建在连上,党对军队有绝对领导 三次错误
第一次: 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左”倾盲动错误
第二次: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错误
第三次: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二十六,党内连续出现“左”倾错误的原因
第一,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第二,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
第三,主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党还处在幼年,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
二十七、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
内容: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最为紧迫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负责指挥红军的行动。
意义:第一,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第二,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形成。第三,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
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防止资产阶级思想和作风侵蚀党的队伍,骄傲自满、以功臣自居的情绪滋长和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二十八、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日军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短短4个多月内,中国东北全部沦陷。三
十、何梅协定
1935年7月6日,南京政府竟与日本签订了臭名昭著的“何梅协定”,承诺国民党党部和中央军完全撤出河北、平津,撤换平、津两市长,取缔一切抗日组织活动,并且凡是日本认为有“反日”嫌疑的中方势力都“不得重新进入”。三
十一、国民党溃败的原因
第一,中日两国在当时一个是农业国,一个是工业国,国力存在巨大的差距,武器也存在巨大差距。
第二,国民党指挥不当。单纯防御、兵团会战,没有优势。第三,国民党片面抗战,不敢发动群众。第四,国民党和国军高层的腐败无能。
三十一,如何认识游击战(是一个战略问题,不仅是一个战术问题)
从抗日游击战争的实际作战效果看在歼敌比例,歼敌数量,收复失地方面均比国民党多 三
十二、蒋介石打和平牌的目的
为准备内战争取时间
企图以此敷衍国内外舆论
诱使中共交出人民军队和
解放区政权
把战争责任转嫁给中共 三
十三、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 和平
民主
团结 三
十四、中共七大
毛泽东做《论联合政府》报告,正式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指导思想 三
十五、共产党胜利国民党失败的原因
1,国民党失民心
(1),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所发动的这场战争是为了维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具有反民族、反人民、反民主的性质,从根本上丧失了民心。(2),垄断受降,入城“劫收”,大失民心,更伤军心。(3),逆潮流民心而动,悍然发动内战,导致众叛亲离
2,共产党得民心(1),代表人民的意志,提出这个时期基本的政治口号和这个时期每个发展阶段的动员口号,从而为中国人民的团结战斗指明了方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2)制定和执行正确的土地改革政策,得到了解放区人民全心全意的支持和拥护。(3)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使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成为团结人民的坚强核心。三
十六、第三条道路的提出与破产
抗战胜利后, 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某些民主党派的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幻想在国、共两党之外另找一条道路。这条道路,实际上就是英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道路。破产原因:第一,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脱离当时中国的社会实际。第二,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加速了中间路线者队伍的分化。第三,国民党当局的迫害和镇压。
1947年10月,国民党当局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明令对该盟及其成员的一切活动“严加取缔”。
三
十七、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体两翼,一化三改)提出:七届四中全会正式批准 内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成就:第一汽车厂,武汉长江大桥,宝成铁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康藏公路 三
十八、土改
土地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土地 原则: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 形式: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三十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民族资本主义:和平赎买 官僚资本主义:没收
四
十、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 1. 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是一脉相承的 第一,社会主义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成果即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第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目标是相同的,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 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对农业合作化理论与实践的创造性发展 第二,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发展,是对所有制结构认识的深化和发展。第三,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是对公有制实现形式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四
十一、两弹一星 核弹,导弹,人造卫星
四
十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意义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意义: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四
十三、文化大革命
导火索: 1965年《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发表 开始的标志:五一六通知
正式开始:十六条 合法化:中共九大
失败:林彪反革命政变 四
十四、如何认识其所犯错误的原因
1、探索中的失误在所难免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任何探索, 出现失误都是在所难免的。人们在寻找真理的过程中,发生错误、甚至失败总是难免的。
2、正确认识探索失误的责任
毛泽东作为党的领导核心负有主要责任,但不是毛泽东一个人的错误。
3、探索失误的经验启示
第一,坚持事实求实思想路线,使主观符合客观 第二,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第三,维护社会政治生活稳定有序是探索的重要保障 第四、必须加强和改善执政党的领导 四
十五、解放思想
是指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敢于超越已有的结论,勇于追随时代的鼓点和历史的步伐,确定符合实际的新思想、新观念, 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四十六、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内容: 三条路线
第一,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二,重新确立了正确的政治路线 第三,重新确立了正确的组织路线。两个方针
一是改革开放的方针。
二是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方针。
意义:
第一,从根本上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第二,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徘徊的局面,使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事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第三,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四
十七、南方谈话
1992年春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
“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第五篇: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
一.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内容: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反对封建专制愚昧,提倡民主与科学
历史意义:
严重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先进的知识份子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之洗礼,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之发展,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成为先进的知识份子改造国家,拯救社会之利器.二.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一场学生运动,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再加上欧洲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巴黎和约”的签订,引爆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良好的条件。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注意这里的“封建”一词是泛化的封建观),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五四运动是一次自觉发动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作了准备。中国大陆一直存在纪念五四运动的活动,尤其在党活动中被视为重要纪念,各级党组织、共青团组织、学校、机关都对其形式非常重视,每年都有大型的纪念活动
三.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背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系统的学说,是19世纪40年代在欧洲形成的。为什么在近70年后才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被追求先进的中国人所接受?这当然不是由于通讯联系和交往的不便捷等原因造成的,主要是由于进入20世纪20年代后世界形势和中国的社会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了适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的土壤和气候。
马克思主义是为了无产阶级的解放而创立的,是无产阶级实现翻身解放的科学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早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就已被介绍到中国。孙中山、朱执信、梁启超、刘师培等一些政治家和学者都在其论著中提到过马克思的学说。但是,当时的马克思主义只是作为西方新学说的一种被介绍,并没有在社会产生大的影响,也没有人信仰。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与早期的介绍相比,有了质的飞跃,即形成了信仰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他们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和实践者,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者、传播者。
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十月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成功的,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苏俄政府曾3次发表对华宣言,郑重宣布废除旧俄国政府与中国签订的压迫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废除在华特权,放弃庚子赔款,建议两国建立平等关系,并表示支持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这些举措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更加坚定地认识到,苏维埃政权是世界上最公正最合理的制度、最好的政府。于是,向往俄国、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毛泽东曾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由于十月革命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学说变成活生生的现实,使中国的先进分子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威力。可以说,十月革命推动着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从而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且日益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先进分子纷纷准备要建立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于是,中国共产党从酝酿、准备到建立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陈独秀等在上海,李大钊等在北京,毛泽东等在湖南,董必武、陈潭秋等在武汉,王尽美等在山东,以及广州和国外的日本、巴黎等地都相继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通过出版刊物、创办夜校等多种形式,继续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群众中,以马克思主义武装工人阶级,从而大大提高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建党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并形成了一批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于是,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条件就基本具备了。
1921年7月,在中国工人阶级最密集的中心城市上海召开的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立的。
一方面,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它所接受的,是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是在斗争中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的科学社会主义。
另一方面,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身受帝国主义者、本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具有坚强的革命性。在这个阶级中,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而且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工人阶级根本不可能进行和平的议会斗争,他们很少可能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抱有期望。
所以,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四.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中国发展壮大,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而不是什么威胁。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
我国工人阶级一定要在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工人阶级要“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做坚持中国道路的柱石、弘扬中国精神的楷模、凝聚中国力量的中坚”
要用中国梦打牢广大青少年的共同思想基础,教育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用中国梦激发广大青少年的历史责任感”。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是我们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