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教育考试违规行为处理决定合法性审查标准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行为处理决定合法性审查标准
——原告侯某诉山西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违规处理决定纠纷案
【裁判要旨】
对国家教育考试违规行为处理决定认定事实的审查应遵循逻辑推理和生活经验规则
【索引词】
考生违规处理 认定事实 逻辑推理 生活经验 规则 【案情】
原告侯某,女,医科大学学生。被告某招生考试管理中心。
被告于2010年9月29日作出201001号《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违规处理决定书》,认定原告在2010年1月9日举行的研究生英语一考试中“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文字材料”,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规定,对原告作出“2010年研究生考试各科成绩无效,并取消2011年研究生报考资格”的处理决定。
原告原告侯某诉称,我在参加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的英语科目考试过程中,由于考场不发草稿纸,而翻译题均为长难句,并且还有大小两篇作文,原告拿出自带A4打印纸(空纸)对翻译题目进行演练试答,内容涉及201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英译汉部分的48、49两个答题点,是原题的手写内容,在手写题下方和右侧分别有内容不完整的英译汉内容。被告认定原告“携带相关文字材料”,属于作弊,并作出“2010年硕士生考试各科成绩无效,并取消2011年研究生报考资格”的决定,属于认定事实错误,我的行为属于“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而非“携带相关文字材料”,应属考试违纪。被告认定“携带相关文字材料”无事实根据,作出“取消2011年研究生报考资格”处理决定也无根据。请求依法撤销20100l号决定书。
被告辩称,根据考点报送的考试违规考生记录表,明确注明“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文字材料”,并有监考员的签字和原告本人的签
字,说明原告对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文字材料是认可的。原告报考之时,已经给予了原告足够的告知义务。原告报考时填写了《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保证书》,原告已经详细了解了山西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制定的2010年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须知中的《考生注意事项》、《考场规则》、《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及《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和招生简章》的内容。答辩人已经履行了对原告的告知义务,相关文件的内容对原告自然发生法律效力。对原告作出201001号《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决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程序合法,请求依法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审判】
法院认为,被告作为承办国家教育考试的考试机构,负责有关考试的具体实施,并负责对考试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理,具有实施本案具体行政行为的主体资格。被告认定原告考试作弊的证据是原告“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文字材料”的“草稿纸”,该“草稿纸”是英语考试卷第(48)、(49)两个答题点的原题抄写和并不规范完整和准确的英译汉内容。被告虽然在《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违规处理决定书》中将该“草稿纸”定性为“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文字材料”,但并未向法庭说明其作出该定性的依据。该“草稿纸”作为被告认定原告考试作弊的唯一证据,在缺乏其他证据相佐证的情形下,其所作出的“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文字材料”的认定难以达到行政诉讼法“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的证明标准;法庭对被告提交的认定原告“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文字材料”的“草稿纸”,运用逻辑推理和生活经验,以普通民众的道德伦理观念和一般公众的经验学识,对“草稿纸”进行全面、客观和公正地分析判断后,对“草稿纸”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之间的证明关系作出如下剖析:其一,作弊者如果要对英译汉进行作弊,完全并没有必要照抄原题后再写答案,只需写明题号后标注答案即可;其二,如果是为了作弊,也没有必要只为了两道分值2分的英译汉考题而专门写一张A4的纸张,显然不符常情;其三,如果给该“草稿纸”定性为“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文字材料”,那么是否意味着本次考试有泄题之2
嫌、或者事先该题原题在其他复习资料中出现,而且原告百分之百的“押题”成功,但这种推断似乎不太可能;其四,如果是为了作弊,为何不把答案做标准,反而作出并不规范完整的答案;其五,从监考老师的书面说明中可知,当时发现原告的“草稿纸”是放在试卷上面的,这也同作弊行为不相符,如此作弊似乎太明目张胆也不符常情。被告不能对其“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文字材料”的“草稿纸”作出合理解释,也没有有效证据可以推翻上述证据判断分析,不排除人们对其作出的“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文字材料”的认定属于无事实根据与法律依据的行为产生合理性怀疑。相反,从“草稿纸”的形式与内容更容易得出是对考题第48、49两题的演练与试答。而原告将“草稿纸”带入考场并在该纸上进行演练与试答的行为,应当定性为“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的考试违纪行为。本案查明的事实还表明,被告在2010年9月28日收到法院撤销其所作的第一份处理决定的判决书后,于9月29日即作出201001号《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违规处理决定书》,而其在作出该决定前,既没有向原告核实有关的违规事实,告知被处理人做出处理决定的理由和依据,也没有按照规定告知其作出停考处理给予举行听证应享有的权利,被告的上述行为属于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无效行为。综上所述,被告作出的201001号《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违规处理决定书》认定原告“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文字材料”的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规范错误,违反法定程序。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项的规定,判决撤销山西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对原告原告侯某作出的201001号《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违规处理决定书》。
判决后,被告不服,提起上诉。
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确认了一审法院认定的事实。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教育考试机构在对考试违规的个人或者单位做出处理决定前,应当复核违规事实和相关证据,告知被处理人或者单位做出处理决定的理由和依据;被处理人或者单位对所认定的违规事实
认定存在异议的,应当给予其陈述和申辩的机会。被处理人受到停考处理的,可以要求举行听证。本案上诉人省招生考试中心认定被上诉人原告侯某在参加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考试中“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文字材料”,其在作出该决定前,既没有向原告核实有关的违规事实,告知被处理人做出处理决定的理由和依据,也没有按照规定告知其作出停考处理给予举行听证应享有的权利,被告的上述行为属于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行政行为。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应予维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一)项的规定,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评析】
一、背景情况介绍
高等教育考试作为目前我国最重要的人才选拔机制,而各种形式的违规作弊行为,既侵害了其他考生公平参与考试竞争的权利,更是对公平、公开、公正核心理念的破坏。如果对于考试违规作弊行为不惩处,考试的公正和权威则无从谈起。但是现实生活中,教育考试机构在对违规作弊行为处理过程中,普遍存在随意性、不规范性甚至违法性行为。考试权作为教育权派生出来的一项权利,我们在惩处违规作弊行为的同时,还应当对考生的合法权益给予维护。通过行政诉讼从法律的高度对考试违规作弊处理行为进行司法审查,是保证考试作弊处罚公正的重要环节,只有从法律层面加强考试管理建设,才能有效规避过多的考试纠纷和作弊行为,依法规范国家级考试的秩序。
二、确立裁判要旨的理由
本案中,法院对被告作出的《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违规处理决定书》合法性审查的问题集中在被告认定原告考试违规的定性和处理决定的程序合法性方面。
1、厘清国家考试违规行为中“考试违纪”与“考试作弊”界限4 的重要意义。
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规定,被告作为承办国家教育考试的机构,承办国家教育考试的具体实施,并负责对考试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理。
被告在《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违规处理决定书》中认定原告“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文字材料”的证据系监考老师在考场发现的原告携带一张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文字材料”和《违规考生记录表》。在该记录表中,由监考老师在“考生违规事实”一栏中记载了“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文字材料”的内容。而对于如何作出“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文字材料”的认定,被告对此不能做出合理性解释。虽然《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对于考试工作人员在考试过程中发现考生实施考试违纪、作弊行为作出的《违规考生记录表》可以作为认定考生违规事实的依据,但这并不等同于《违规考生记录表》所记载的内容和所附“文字材料”一定能够证明考生作弊。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中对于考试违纪和考试作弊是有着严格界定标准和不同的处理规定的。如果考生的行为被界定为“考试作弊”,意味着其当次报名参加考试的各科成绩无效;如果是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可同时给予停考一至三年,或者延迟毕业时间一至三年的处理,停考期间考试成绩无效。而如果是“考试违纪”,仅仅是取消该科目的考试成绩。可见,定性不同给考生带来截然不同的后果,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必须厘清何为“考试违纪”与“考试作弊”,正确把握违规与作弊的界限,在对考生携带物品进行定性时一定要客观、公正,处理要公平。
2、对《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违规处理决定书》合法性审查应遵循逻辑推理和生活经验规则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案件的特点是证据单一,往往是孤证,无法形成证据链条。一般而言,如果孤证是间接证据,很难完成证明目的;而当孤证是直接证据时,也应当作全面分析,不能因为是直接孤证就机械地作为定案证据。
本案被告认定原告“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文字材料”的证据
是一份在制式空白页面纸上出现的与考试题高度关联的两道试题解题草稿。因其在形式上已经具备了“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文字材料”的特性,可视其为直接证据形式。
如果从该证据的形式和内容上作出“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文字材料”的认定,一般不会产生歧义。但是,如果从考试违规作弊的常态表现和人们对于考试作弊认知的生活经验的角度反思一下,运用逻辑推理进行深度分析判断,就不难发现,仅凭这张记载有与考题高度关联内容的纸张,很难作出“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文字材料”的认定。
其一,从已知判断得到新的判断这一逻辑思维方式对此案孤证进行分析后可知,原告用作答题的草稿纸虽然其内容与考题高度关联,但要以此已知判断结论推断出该草稿纸是原告提前做好后带进考场的结论,中间还缺乏重要的环节,即只有确认原告草稿纸上的题已经泄密,且存在非个例作弊的情形时,该推断才成立。
其二,从生活经验的角度,即便是排除考题泄密的因素,仅从考试作弊常态现象而言,原告用作答题的草稿纸并不符合作弊的基本要素。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对考试作弊现象规律性的认识,在一般大众范围内已经形成共识,这种共识是一般人所认同的基本的、常识性的生活经验,无需专业或特殊的经验。本案原告在A4大小的草稿纸上仅书写了两道分值为2分的英译汉题,且是将原题照抄后再逐词翻译。将此行为认定为考试作弊,有违人们对考试作弊行为的常态认识,不为人们所接受。
3、被告对原告作出《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违规处理决定书》是否违反法定程序。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明确规定,教育考试机构在对考试违规的个人或者单位做出处理决定前,应当复核违规事实和相关证据,告知被处理人或者单位做出处理决定的理由和依据;被处理人或者单位对所认定的违规事实认定存在异议的,应当给予其陈述和申辩的机会。被处理人受到停考处理的,可以要求举行听证。本案查明的事实表明,被告在对原告作出《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违规6
处理决定书》前,既没复核违规事实和相关证据,也未告知拟做出处理决定的理由和依据,更没有给予原告陈述和申辩的机会,属于典型的程序违法行为。
三、运用裁判要旨规则要注意的问题
与其他行政案件相比,违规考试处理具体行政行为所具有的孤证特征,决定了法官在裁判案件过程中对具体行政行为已经认定了的事实所依据的证据的审查必须持更加审慎的态度。对其合法性的审查标准必须符合逻辑,并符合大众的普遍体察与感受。法官在复查证据的过程中,在对案件证据作出理解时,特别是涉及对考试违纪与考试作弊定性时,法官的思维取向应当符合逻辑推理和生活经验规则。目的都是为了查清事实真相,并且能够还原一定的客观事实。做到定性准确,避免法官的理解与常人的理解不同;避免作出有违生活经验的理解;避免作出的判断脱离民众对某个行为已有的既定和已被接受的规则。
【相关法律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五十四条 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
(二)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1、主要证据不足的;
2、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3、违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职权的;
5、滥用职权的。
2、《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
第五条 考生不遵守考场纪律,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的安排与要求,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考试违纪:
(一)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或者未放在指定位置的;
……
第六条 考生违背考试公平、公正原则,以不正当手段获得或者试图获得试题答案、考试成绩,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
(一)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文字材料或者存储有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电子设备参加考试的;
……
第九条 考生有第五条所列考试违纪行为之一的,取消该科目的考试成绩。考生有第六条、第七条所列考试作弊行为之一的,其当次报名参加考试的各科成绩无效;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视情节轻重,可同时给予停考一至三年,或者延迟毕业时间一至三年的处理,停考期间考试成绩无效。
第二十五条 教育考试机构在对考试违规的个人或者单位做出处理决定前,应当复核违规事实和相关证据,告知被处理人或者单位做出处理决定的理由和依据;被处理人或者单位对所认定的违规事实认定存在异议的,应当给予其陈述和申辩的机会。被处理人受到停考处理的,可以要求举行听证。
第二篇:教育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讨论稿.
关于开展各类教育违规行为处理办法 讨论活动的通知
各乡镇学区、县直中小学、幼儿园、进修校、活动中心、民办学校: 为了规范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及民办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和在职教师的从教行为,杜绝学校及教师违规进行有偿补课、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私征滥订教辅资料以及其它教育违规行为的发生,教育局制定了《关于学校集体补课和教师有偿补课行为的处理办法》、《关于中小学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行为的处理办法》、《关于学校或教师强制学生购买教辅材料行为的处理办法》、《关于学校和教师其它违规行为的处理办法》、《防范和处理违规行为的各项措施》等一系列关于教育违规行为的处理办法,在各乡镇学区、县直中小学、幼儿园、进修校、活动中心、民办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中开展讨论活动(各乡镇学区所属民办学校参与学区的统一讨论)。各单位要统一组织讨论,广泛征求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意见。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也可以在原文上进行修改。务于7月15日前,把修改意见和本讨论稿交回教育局监察室。祁县教育局
二○一二年六月二十九日 祁县教育系统
关于学校集体补课和教师有偿补课行为的处理办法(讨论稿)
为严格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以及在职教师的从教行为,依据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山西省教育厅《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有关工作的通知》(晋教基[2011]22号)、《晋中市教育系统规范办学行为的“十项规定”》、《晋中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八个倡导”和“八条禁令”》、《晋中市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文件的规定,特制定本处理办法。
(一)学校集体补课行为的处理办法。
学校违反规定或未经批准在双休日和节假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包括免费补课),除退还补课费外,教育局将对其进行书面警告,并取消该校当年接受教育部门表彰奖励资格,取消校长当年各种评模评优资格。同时,视情节轻重,对校长及主要责任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警告、记过、记大过等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或涉及金额较大的,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二)教师有偿补课行为的处理办法。
1、在职教师从事各类有偿补课一经查实,责令本人退还违规所得、写出书面检查并在全县范围内通报,当年考核为不称职。
2、当年不能晋升工资。
3、当年不得参加专业技术职务的晋升。
4、两年内不得参加评模评优。
5、对于情节严重的教师,除以上处分外,教育局要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等行政处分。情节非常严重的,由教育局提出解聘意见,会同有关部门处理。祁县教育系统
关于中小学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行为的处理办法(讨论稿)
为保证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营造一个稳定详和的教学秩序,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增强教职员工依法施教意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行为,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根据《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的精神,特制定本处理办法。
一、体罚与变相体罚的认定
1.教师与学生有身体的接触,或借助其它物体接触到学生身体的。
2.罚学生长时间站立、罚做作业、罚抄、罚跑,该上课停学生的课,该休息不让学生休息,该吃饭不让吃饭等。
3.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学生承受能力,对学生进行不当批评,甚至呵斥、讥讽等。
4.唆使学生对其他学生实施以上行为。
二、体罚的分类: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视其情节分为较轻、较重、严重、非常严重四种情况。
1.情节较轻是指实施了体罚或变相体罚行为,致使学生的身心受到了伤害,有人举报,但学生本人或家长未到学校反映,经调查属实的。
2.情节较重是指实施了体罚或变相体罚行为,致使学生身心受到明显的伤害,导致学生家长到学校吵闹,在校内外造成不良影响或后果。
3.情节严重是指实施了体罚或变相体罚行为,致使学生的身心受到严重伤害,导致学生或学生家长到教育局或其他部门上告,造成严重后果及较坏的社会影响。
4.情节非常严重是指实施了体罚或变相体罚行为,致使学生身心受到非常严重的伤害,并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构成了违法犯罪行为,影响极其恶劣。
三、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在事实调查清楚之后,按下列规定处理:
1、情节较轻的,由学校给予处分,由本人在学校会议上公开检讨。
2、情节较重和情节严重的,由教育局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等处分。
3、情节非常严重的,由教育局提出解聘意见,会同有关部门依法追究责任。
4、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学生造成伤害或学生家长因此提出要进行检查、治疗,所需的各项检查、治疗和其他费用,一律由体罚者承担。
5、幼儿园、民办学校及培训机构的教师也适用于以上处分办法。祁县教育系统
关于学校或教师强制学生购买教辅材料行为的处理办法(讨论稿)
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教育局根据《晋中市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实施意见》,对违反中小学教辅用书“一教一本”和学生自愿购买原则,私征滥订教辅用书、收取学生试卷费或考试费用(中高考除外)、组织学生购买其他教学辅助用品等教辅材料的行为制定下列处理办法:
一、学校或教师以各种形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教辅材料的,退还违规所得,对学校主要领导进行全县通报批评,对直接责任者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等处分。
二、学校或教师违反学生意愿集体购买省颁《教辅材料用书目录》以外的教辅材料的,退还违规所得,对学校主要领导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对直接责任者给予行政记过处分。
三、学校或教师违反家长和学生意愿推荐并指定购买教辅材料书店的,退还违规所得,对学校主要领导给予记过处分,对直接责任者给予记大过处分。
四、学校或教师不按规定代购、从代购教辅材料中收取回扣和从中牟利的,退还违规所得,对学校主要领导给予记大过处分,对直接责任者给予记大过处分,涉及金额较大者,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五、以上处罚办法对幼儿园、民办学校、培训机构及其教师同样适用。祁县教育系统
关于学校和教师其它违规行为的处理办法
(讨论稿)
1、违规组织学生开展校外活动。对于未经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或安排,学校(幼儿园)或教师个人私自参加校外活动的行为,教育局视情节轻重,对学校领导和责任人分别给予批评教育、全县通报或者警告、记过、记大过等处分。情节非常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学校校长进行免职处分,教师解聘,并移交有关部门处理。如有违规所得,一律退还。
2、违规进行校内宣传。对于未经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或安排,学校(幼儿园)或教师个人私自对学生进行产品宣传或社会其他活动宣传的行为,教育局视情节轻重,对学校领导和责任人分别给予批评教育、全县通报或者警告、记过、记大过等处分。如有违规所得,一律退还。
3、违规收取捐款或赞助费。对于学校(幼儿园)或教师个人,违反《公益事业捐赠法》,借节日、开展活动之名,巧立名目,向学生家长或社会团体索要或暗示缴纳捐款或赞助费的行为,除退还违规所得外,教育局视情节轻重,对学校领导和责任人分别给予批评教育、全县通报或者警告、记过、记大过等处分。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4、违规利用开展“特色教育”收费。对于学校(幼儿园)借开办实验班、特长班或其他“特色教育”活动,强制收取学生培训费、资料费、材料费等行为,除退还违规所得外,教育局视情节轻重,对学校领导和责任人分别给予批评教育、全县通报或者警告、记过、记大过等处分。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处理。祁县教育系统
防范和处理违规行为的各项措施(讨论稿)
1、书面告知制度。对于学校(幼儿园)或教师的违规行为及处理结果,教育局要以书面形式告知该校(幼儿园)。
2、管理责任问责制度。如在本校(幼儿园)或本学区内发生教师或下属学校违规事件,教育局在处理当事人的同时,要对学校领导和学区长进行问责。
3、累积处分制度。对于一年内学校(幼儿园)或学区被书面告知一次的,教育局对该学校(幼儿园)或学区进行通报批评,校长(园长)和学区长应负连带责任,可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相关处分。对于一年内学校(幼儿园)或学区被书面告知两次的,教育局对该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或学区长进行诫勉谈话,取消学校(幼儿园)或学区考核综合优秀评选资格。一年内学校(幼儿园)被书面告知三次及以上,各学区被书面告知五次及以上,教育局对该校校长(幼儿园园长)或学区长给予免职处分。
民办学校及培训机构,一年内被书面告知一次的,延缓办学许可证年检时间,限期整改;一年内被书面告知两次的,当年办学许可证年检为“不合格”;一年内被书面告知三次及以上的,撤销其办学许可证。
4、明察暗访制度。为了切实整治教育环境,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教育局将组成明察暗访组,采取不打招呼、随机暗访的方式对各单位进行检查,及时发现、纠正和处理各类教育违规行为。
5、“禁入”和请示制度。没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安排和许可,教育系统以外的单位或个人禁止在学校(幼儿园)内进行产品推销、教辅材料、校外活动、特长培训等各种宣传。各学校(幼儿园)要组织学生开展教学计划外的各类活动或教师常规教学外的其他活动,必须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请示,在得到批准后方可开展活动。
6、开通举报热线。县教育局针对教育违规行为开通了举报热线:5520251、5520415。广大群众可就本县范围内出现的教育违规案件随时进行举报,教育局监察室将及时处理各类案件,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
7、建立长效机制。各单位要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形成长效机制,以制度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和教师的从教行为。
8、加大查处力度。为了杜绝各类教育违规行为的发生,教育局将加大查处力度,做到“有案必查,有责必究”。同时,要求各学校(幼儿园)做到“三不”:即不乱收学生一分钱,不乱订一本教辅资料,不出一件上访案件。
第三篇:烟草专卖行政处罚案件合法性审查标准
烟草专卖行政处罚案件合法性审查标准
涉及案卷材料:
1、现场检查(勘验)笔录
2、调查询问通知书
3、立案报告表
4、先行登记保存批准书
5、先行登记保存通知书
6、先行登记保存告知书
7、先行登记保存物品处理通知书
8、证据复制(提取)单
9、询问笔录
10、抽样取证物品清单
11、证据送交鉴定告知书
12、卷烟鉴别检验报告
13、检验损耗及留样数量清单
14、真品卷烟检验损耗及检验留样有关事项告知书
15、抽样取证物品处理通知书
16、涉案卷烟核价表
17、案件调查终结报告
一、基础标准部分
(一)主体合法 实施烟草专卖行政处罚的部门或组织应具有法定行政处罚主体资格。实施烟草专卖行政处罚的行为符合法定职责权限。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受委托执法的组织应当以委托机关名义实施行政处罚。承办烟草专卖行政处罚案件的人员应具备行政执法资。5 被处罚对象应当主体适格,依法能够独立行使权利和承担法律责任。无特殊理由,应与实际履行处罚主体一致。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加盖办案单位印章。
(二)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被查处的违法行为事实认定清楚、证据确凿。案件结论所认定的事实必须真实、具体、准确。有充分的法律依据和事实证据证明当事人的行为属于依法应当给予烟草专卖行政处罚的行为。认定违法主体和违法行为的证据之间不存在矛盾、能相互印证,形成有效的证据链,并且支撑违法事实的证据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按照法定程序收集证据,不得伪造证据。
(三)适用法律正确 定性正确,以案件事实为依据,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判断标准。作出烟草专卖行政处罚的依据必须为《行政处罚法》、《烟草专卖法》、《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烟草专卖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引用法律条文准确,符合法律适用原则。处理恰当,行政处罚种类与幅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有法定从轻、减轻或不予行政处罚情节的,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不予行政处罚。
(四)程序合法 办理烟草专卖行政处罚案件,必须按照立案、调查取证、审查决定、送达、执行等基本步骤和流程进行,不得违反法定程序或者顺序颠倒。由两名以上执法人员进行调查取证。先行登记保存按照行政强制法规定的流程和步骤实施。4 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向当事人履行告知义务并听取其陈
述、申辩。对符合听证条件的,告知当事人听证权,当事人要求听证的,依法举行听证。行政处罚决定由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依法作出,案情重大、复杂的案件必须履行集体讨论决定程序。案件按照法定时限及时办理,应当送达的法律文书依照法定程序和时限送达。应当移送的案件依法及时移送有关机关。处罚机关应当和罚款收缴机关分离,法律规定可以由处罚机关代缴的除外
二、文书规范标准部分
(一)立案阶段 1.立案审批文书 有当事人基本情况的详细记载有案件来源,即注明案件是来自现场检查、举报、交办还是移送等内容 有准确的案情描述和记载 有承办人意见,应注明可能违反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名称 有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明确具体的审批意见、签
名和日期 在规定时间内立案、立案依据准确 立案报告表应附办案相关材料(不予立案或者撤销立案的,应当填写不予立案或者撤销立案报告表,报本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
(二)调查取证阶段 1.勘验检查笔录 应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证件、表明身份 有现场检查的起止时间、场所和被检查人基本情况记载 3 现场检查的内容清楚 现场检查情况记录准确、客观、全面 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有通知当事人到场情况的记录有被检查人对笔录的意见及签名(被检查人不在现场或拒绝签名的,应有两名以上见证人在场确认或两名以上执法人员注明情况并签字)
2.询问笔录 有询问的起止时间、地点询问当事人、证人应当单独进行 询问前应表明执法人员身份,并告知当事人享有陈述申辩权和申请回避的权利 被询问人基本情况记载清楚,询问笔录记录的内容真实、完整 笔录有被询问人逐页签字确认(被询问人拒绝签名的,应有两名以上执法人员注明情况并签字)笔录中有涂改之处时,应由被询问人签字或以其它方式确认 询问笔录的实质内容为反映本案事实的时间、地点、行为及行为人、情节、后果等必要情况。实质性内容的围绕法律对违法行为构成要件展开
3.其它证据及登记保存证据文书 提取的证据应与案件有关且查证属实提取的各类证据符合证据的形式要求 提取各类证据的手段应该合法,先行登记保存按照行政强制措施的要求实施涉案物品核价依据或证据 提取试听资料类证据复制件时,应当注明制作方法、时间、制作人等情况,并附有相关话语的文字记录 先行登记保存证据应出具符合法定条件、各类必要事项记载全面的先行登记保存通知书 先行登记保存事由正当,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当事人享有的权利 先行登记保存通知书由执法人员、当事人签字确认。当事人拒绝签名或不在场的,应有二名以上见证人在场确认;见
证人不足二名或拒绝确认的,执法人员应在先行登记保存通知书上注明情况并签字 9 调查取证的地点准确具体 提取物证应当当场清点并出具符合法定条件的物品清单,调查取证物品的性质、状态描述完整准确(包括物品名称、规格、数量等)先行登记保存的证据应在法定期限内做出处理决定.依法应当解除登记保存的,应及时解除,返还物品 12 案件调查取证应在法定期限内终结
4.检验相关文书 提取样品时,当事人应到场并在清单上签字。如果当事人拒绝到场或者拒绝签字,承办人应邀请其他人作为见证人或予以注明 2 受托单位适当 3 鉴定内容、目的明确鉴定程序、方式合法鉴定结论明确 及时告知当事人送检所需时间以及检验、检测或者鉴定结果 及时告知当事人真品卷烟检验损耗数量、现金给付标准,检验留样时间、地点,规范制作相关文书
(三)审查决定阶段
1.合法性审查意见书 法规工作机构或者专职法规人员对涉嫌违法行为的定性意见、处理建议及其法律依据的审查意见填写规范按照省局行政处罚合法性审查制度规定的时限和流程完成合法性审查工作 2.案件处理审批表 案由和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记载准确 违法事实记录完整,证据确凿、充分,处罚依据正确承办人意见明确、具体,有签名、日期 4 有法制工作机构的审查意见 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审批意见明确、具体,有签名、日期
3.违法行为处理告知文书 1 当事人名称准确 载明违法事实和法律依据 明确告知拟作出行政处罚的内容和理由 明确告知当事人行使陈述权、申辩权的期限,符合听证条件的告知当事人举行听证权利处罚机关的印章、日期完整 4.听证通知书 在举行听证七日前书面通知当事人听证时间及听证地点 注明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听证和有要求主持人回避的权利,告知当事人无故不按时参加听证视为放弃听证权 3 处罚机关的印章、日期完整
5.听证笔录 准确记载举行听证的起止时间、地点 载明当事人、代理人、第三人及听证主持人、记录人、当事人、代理人、案件调查人员的基本情况 载明当事人对案件涉及的事实、证据、依据方面的陈述和申辩的内容 有主持人和记录人签名,有当事人的签名或以其它方式确认
6.听证报告 1 载明案由 载明听证的时间、地点、参加人情况 当事人针对处罚机关认定的违法事实、情节、适用法律等提出的理由和依据及从轻、减轻或不予行政处罚的要求及依据 载明听证结论
7.重大复杂案件集体讨论记录 案由、当事人、讨论时间、地点、主持人、汇报人、记录人、参加人要填写清楚 详细记载调查查明的违法事实、调取的必要证据以及拟处
罚意见 记录讨论人员的发言和讨论决定意见有参会人员的签名确认 8.行政处罚决定书 有当事人基本情况(公民: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法人: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有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事实和证据 有行政处罚具体内容、法律依据和适用自由裁量权情况 4 有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并告知若逾期缴纳罚款加处罚款的规定 有告知当事人如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有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处罚机关名称及印章、日期
(四)送达和执行阶段 1.送达回证 载明送达文书名称载明受送达人名称(姓名)送达时间、地点、送达方式准确 直接送达应有收件人的签名间接送达应有相关材料证明 2.罚没款(物)票据 1 应使用合法罚没票据票据填写规范、准确 缴纳罚款期限正确,加盖处罚机关印章
(五)结案报告部分 1.结案报告表 1 案由清楚载明结案理由 载明行政处罚决定执行情况,未执行部分应履行审批手续 4 罚没财物应有处理结果 有案件调查人员结案意见及签名、日期 6 有单位负责人同意结案的意见和签名、日期
(六)行政处罚案卷文书档案部分 案卷应当一案一卷,一卷一号。必要时可附副卷,将依法不能公开的案件材料装入副卷 案卷卷皮、封面统一,案件信息填写规范 3 卷内有文书目录并填写规范卷内材料齐全,有规范的页号 卷内材料排列有序,原则上将处罚决定书及其送达回证放在卷首,其他按办案过程的顺序排列 卷内文书盖章规范,修改部分加盖校对章等方式确认,多页材料加盖骑缝章 卷面整洁,纸张无破损,大小规格统一 8 装订整齐,无金属物 卷内文书为手写的,应当使用钢笔、签字笔或毛笔书写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准确的保管期限
第四篇:国家教育考试违规行为的认定有哪些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行为的认定有哪些
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教育部部长周济签署的18号令,颁布了《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新的处理办法统一了目前高考、自考、成考、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等全国范围的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从根本上解决了不同的考试违规处理“松紧”不一的情况。
下面详细的给各位考生讲讲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理
考生不遵守考场纪律,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的安排与要求,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考试违纪:
1、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或者未放在指定位置的;
2、未在规定的座位参加考试的;
3、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前答题或者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继续答题的;
4、在考试过程中旁窥、交头接耳、互打暗号或者手势的;
5、在考场或者教育考试机构禁止的范围内,喧哗、吸烟或者实施其他影响考场秩序的行为的;
6、未经考试工作人员同意在考试过程中擅自离开考场的;
7、将试卷、答卷(含答题卡、答题纸等,下同)、草稿纸等考试用纸带出考场的;
8、用规定以外的笔或者纸答题或者在试卷规定以外的地方书写姓名、考号或者以其他方式在答卷上标记信息的;
第五篇:国家教育考试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理教育部第18号令(节选)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理
教育部第18号令(节选)
第五条 考生不遵守考场纪律,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的安排与要求,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考试违纪:
(一)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或者未放在指定位置的;
(二)未在规定的座位参加考试的;
(三)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前答题或者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继续答题的;
(四)在考试过程中旁窥、交头接耳、互打暗号或者手势的;
(五)在考场或者教育考试机构禁止的范围内,喧哗、吸烟或者实施其他影响考场秩序的行为的;
(六)未经考试工作人员同意在考试过程中擅自离开考场的;
(七)将试卷、答卷(含答题卡、答题纸等,下同)、草稿纸等考试用纸带出考场的;
(八)用规定以外的笔或者纸答题或者在试卷规定以外的地方书写姓名、考号或者以其他方式在答卷上标记信息的;
(九)其他违反考场规则但尚未构成作弊的行为。
第六条 考生违背考试公平、公正原则,以不正当手段获得或者试图获得试题答案、考试成绩,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
(一)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文字材料或者存储有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电子设备参加考试的;
(二)抄袭或者协助他人抄袭试题答案或者与考试内容相关的资料的;
(三)抢夺、窃取他人试卷、答卷或者强迫他人为自己抄袭提供方便的;
(四)在考试过程中使用通讯设备的;
(五)由他人冒名代替参加考试的;
(六)故意销毁试卷、答卷或者考试材料的;
(七)在答卷上填写与本人身份不符的姓名、考号等信息的;
(八)传、接物品或者交换试卷、答卷、草稿纸的;
(九)其他作弊行为。
第七条 教育考试机构、考试工作人员在考试过程中或者在考试结束后发现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相关的考生实施了考试作弊行为:
(一)通过伪造证件、证明、档案及其他材料获得考试资格和考试成绩的;
(二)评卷过程中被发现同一科目同一考场有两份以上(含两份)答卷答案雷同的;
(三)考场纪律混乱、考试秩序失控,出现大面积考试作弊现象的;
(四)考试工作人员协助实施作弊行为,事后查实的;
(五)其他应认定为作弊的行为。
第八条 考生及其他人员应当自觉维护考试工作场所的秩序,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的管理,不得有下列扰乱考场及考试工作场所秩序的行为:
(一)故意扰乱考点、考场、评卷场所等考试工作场所秩序;
(二)拒绝、妨碍考试工作人员履行管理职责;
(三)威胁、侮辱、诽谤、诬陷考试工作人员或其他考生;
(四)其他扰乱考试管理秩序的行为。
第九条 考生有第五条所列考试违纪行为之一的,取消该科目的考试成绩。
考生有第六条、第七条所列考试作弊行为之一的,其当次报名参加考试的各科成绩无效;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视情节轻重,可同时给予停考1至3年,或者延迟毕业时间1至3年的处理,停考期间考试成绩无效。
第十条 考生有第八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终止其继续参加本科目考试,其当次报名参加考试的各科成绩无效;考生及其他人员的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一条 考生以作弊行为获得的考试成绩并由此取得相应的学位证书、学历证书及其他学业证书、资格资质证书或者入学资格的,由证书颁发机关宣布证书无效,责令收回证书或者予以没收;已经被录取或者入学的,由录取学校取消录取资格或者其学籍。
第十二条 代替他人或由他人代替参加国家教育考试,是在校生的,由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直至开除学籍;其他人员,由教育考试机构建议其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直至开除或解聘,教育考试机构按照作弊行为记录并向有关单位公开其个人基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