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写作上的特点[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4 00:17: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写作上的特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写作上的特点》。

第一篇: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写作上的特点

文言文人物传记类写作的特点

(1)文段一般介绍的顺序是:姓名→籍贯→官职→经历→事件。如的“裴矩传”依此介绍了“裴矩的字(弘大)、籍贯(河东闻喜人)、家境(早孤)、学识(博学)、官职(吏部侍郎)”等。事实上,我们学生在平时的文言文阅读训练中所接触的文段,大多也是按此顺序来写的。明确这个特点后,有助于我们“快速阅读、了解人物的情况”。

(2)文中出现的人物主次分明。文段开篇先介绍的人物的“姓名、籍贯、遭遇、经历、官职、品行”等,那么这个人就是选文的主要人物,其他的人物都是为写这个主要人物作的陪衬。

(3)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对话),所做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如通过写苏琼为官所做的六件事:“应对曹芝、公正断案、妙题道研、清慎拒瓜、冒死请命、革除旧弊”来表现苏琼“清正廉洁、心系百姓”的品质。

文言文人物传记的基本写法

人物传记一般分为三个部分:

一、简介人物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1.姓名、字号;2.籍贯;3.家庭背景,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及祖父、父亲等的学识、为人、性格、仕途和是否健在等情况;4.学识;5.性情;6.举荐或科举功名情况;7.最初任职情况等。这部分内容多在开头。如果写到事件,多与家庭、学识、性情有关。

二、人物的主要事迹。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阅读时可以按事情分层,每件事情主要注意以下内容: 1.时间,注意年号及相关的具体年代,古代纪年主要用的是年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年号纪年的标志是:①.年号+初,如:乾元初;②.年号+具体年代,如:泰始九年;③.年号+中,如:天监中;④.年号+末,如:建安末。干支纪年要注意天干地支那些词儿。

2.地点,要特别注意人物的官籍,即他在那里做官,除一些地点明确介绍出来外,要注意“知、守、除、迁、贬、改”等词语后面所带的地点,如:知江夏,就是做江夏知府;除襄阳,即为担任襄阳太守。3.官职,主要注意担任什么官职,拥有什么爵位,握有什么具体权力,具体管理哪方面的工作。如:右拾遗,是谏官,那就要注意他在向皇帝进谏方面的事,因为事情与职权密切相关,担任什么职务,就会做什么事情,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卖什么,吆喝什么”。这“时、地、职”是事情分层的“三标志”,一般来说,“时、地、职”有一点发生变化,事情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因为“时、地、职”不同,人物做的事一般也会不同,据此,可以把事情分开层次。

4.人物,特别注意人物之间的关系。在人物传记中,因为许多人物多是朝廷官员,所以,他们涉及的关系主要有:①.与皇帝及上级之间的关系;②.与事件涉及到的人物之间的关系;③.与下属之间的关系;④.与黎民百姓之间的关系;另外,如果是一般人物,就会涉及到与他(她)直接相处之人及间接影响之人的关系,很多与家庭背景有关系,比如受祖父、父亲影响等。

5.事件,特别注意是什么事件,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以及人物处理事件的方式、方法、态度、观点,处理后的反映与效果,得到的评价等。

三、人物的性格作风。一般分性格、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等三种情况,多在文章结尾,有时也穿插在全文中。主要注意以下内容:

1.作者的直接评价。如:史迁曰:„„;

2.注意对其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所作的简评性语言。如:孝甚,清慎亮直等;

3.从辞色的褒贬看作者的感情倾向。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候,作者也会按照人物性格、作风去组织人物事迹,以此来表现任务的性格特点和道德品质。

这就要求阅读时把人物的性格、作风与人物事迹联系起来,读明白某一事迹要表现人物哪方面的性格、作风。

语文知识训练:文言文(人物传记)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李时勉,名懋,以字行,安福人。成童①时,冬寒,以衾裹足纳桶中,诵读不已。中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进学文渊阁,与修《太祖实录》。授刑部主事,复与重修《实录》。书成,改翰林侍读。

性刚直,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十九年,三殿灾,诏求直言。条上时务十五事。成祖决计都北京。而时勉言营建之非,忤帝意。岁余得释,杨荣荐复职。

洪熙元年复上疏言事。仁宗怒甚,召至便殿,对不屈。命武士扑以金瓜,肋折者三,曳出几死。明日,改交阯道御史,命日虑一囚,言一事。章三上,乃下锦衣卫狱。时勉于锦衣千户某有恩,千户适莅狱,密召医,疗以海外血竭,得不死。仁宗大渐,谓夏原吉曰:“时勉廷辱我。”言已,勃然怒,原吉慰解之。其夕,帝崩。

宣帝即位已逾年,或言时勉得罪先帝状。帝震怒,命使者:“缚以来,朕亲鞫,必杀之。”已,又令王指挥即缚斩西市,毋入见。王指挥出端西旁门,而前使者已缚时勉从端东旁门入,不相值。帝遥见骂曰:“尔小臣敢触先帝!疏何语?趣言之。”时勉叩头曰:“臣言谅暗中不宜近妃嫔,皇太子不宜远左右。”帝闻言,色稍霁。徐数至六事止。帝令尽陈之。对曰:“臣惶惧不能悉记。”帝意益解,曰:“是第难言耳,草安在?”对曰:“焚之矣。”帝乃太息,称时勉忠,立赦之,复官侍读。比王指挥诣狱还,则时勉已袭冠带立阶前矣。

宣德五年修《成祖实录》成,迁侍读学士。帝幸史馆,撒金钱赐诸学士。皆俯取,时勉独正立。帝乃出余钱赐之。正统三年以《宣宗实录》成,进学士,掌院事兼经筵官。六年代贝泰为祭酒。八年乞致仕,不允。十二年春乃得请。朝臣及国子生饯都门外者几三千人,或远送至登舟,候舟发乃去。

英宗北狩,时勉日夜悲恸。遣其孙骥诣阙上书,请选将练兵,亲君子,远小人,褒表忠 节,迎还车驾。景泰元年得旨褒答,而时勉卒矣,年七十七。谥文毅。

初,敬宗与李时勉同在翰林,敬宗仪观魁梧,时勉貌稍寝,后二人同时为两京祭酒。时 勉平恕得士,敬宗方严。终明世称贤祭酒者,曰南陈北李。

(选自《明史》卷一百六十三,列传第五十一。有删节)[注释]①成童:十五岁以上。②大渐:病重。③谅阴:居丧。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交阯道御史

改:改任 .B.趣言之

趣:通“促”,赶快 .C.比王指挥诣狱还

比:等到 .

()

()

② D.褒表忠节

节:节约 .9.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能说明李时勉“慨然以天下为己任”的一组是

①诏求直言

④时勉独正立

②时勉言营建之非

⑤皇太子不宜远左右

③对不屈

⑥遣其孙骥诣阙上书 D.①④⑥

()

A.②③④

B.②⑤⑥

C.①②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时勉进谏仁宗,居丧期间不可以寻欢作乐,皇太子不宜离开皇上。

B.李时勉性格刚毅耿直,曾多次上疏言事,因直言敢谏屡次触怒龙颜;其忠诚终被宣

宗发现,因此受到了重用。

C.成祖皇帝征求大臣的直言,却又把李时勉下诏入狱,还差点把他打死。

D.李时勉待人平和宽厚,所以深得同僚和学生敬重。

11.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命武士扑以金瓜,肋折者三,曳出几死。

(2)朝臣及国子生饯都门外者几三千人,或远送至登舟,候舟发乃去。

第二篇:0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写作上的特点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写作上的特点

(1)文段一般介绍的顺序是:姓名→籍贯→管职→经历→事件。如2003年的“裴矩传”依此介绍了“裴矩的字(弘大)、籍贯(河东闻喜人)、家境(早孤)、学识(博学)、官职(吏部侍郎)”等。事实上,我们学生在平时的文言文阅读训练中所接触的文段,大多也是按此顺序来写的。明确这个特点后,有助于我们“快速阅读、了解人物的情况”。(2)文中出现的人物主次分明。文段开篇先介绍的人物的“姓名、籍贯、遭遇、经历、官职、品行”等,那么这个人就是选文的主要人物,其他的人物都是为写这个主要人物作的陪衬。(3)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对话),所做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如1999年通过写苏琼为官所做的六件事:“应对曹芝、公正断案、妙题道研、清慎拒瓜、冒死请命、革除旧弊”来表现苏琼“清正廉洁、心系百姓”的品质。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常见词语分类列举

古代社会,有其配套的社会管理体系,如:至高无上的皇帝,职官及其升迁调动、俸禄,法律及其配套措施等。古代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古代社会,是一个以马为主要交通工具的社会。无论古今,凡是人,就有其籍贯身世、就有工作和生活因而就有可叙述的事迹、就有其情感、对他人的态度、受人评价,作为后来者,为前人写书立传,就要对其身世按照时间顺序作简要介绍,并择其主要事迹穿插其中。而且以各个帝王、功勋卓著的大臣为主,以资治通鉴,补以*臣,以警鉴后人。鉴于以上思考,整理出了以下的常见词语,又大致分了个类,便于记忆。而且,现今的文言文高考,以人物传记为主(可以说就考人物传记),在掌握了课本上要求掌握的词语的基础上,积累了人物传记涉及到的常见词语,大体上说,应该没多大的问题。反之,若仅仅凭借课本上要求掌握的词语来应考,只能捉襟见肘。故此,本人不惜花费整整一个暑假,参阅以往做过的此类练习以及《汉书》《后汉书》《新唐书》等史书,整理出了以下的内容。时间转瞬即逝,加之上下几千年,史海浩瀚,才疏学浅,定有遗误,诚惶诚恐,贻笑大方。1.常见的官名、官司府名:

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三司:太尉,司徒 司空 太尉:军事首脑

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主簿:秘书

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侍郎侍中:官庚侍卫

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太史:记史,管文收 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知县:县一级行政长官 员外部:尚书下属宦官 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围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丞相:相当于宰相

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2..表官职变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表恢复的:复、还

7)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3.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4.表主管的:知、典、主

5.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6.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7.表人物地位:贵、*、卑、官绅、豪 8.表人物个性的:埂、鲠、耿、(仁)厚、(仁)矜、耿介、静悫、刚毅、周密、宽厚、骨鲠、正直、恺悌、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诈、狡猾、危坐(俨然)、阿谀、献媚、谄谗、谲

9.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10.跟科举考试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11.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诬 12.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13.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14.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15.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16.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17.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

18.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切厉、骂、责、罹、戾、诟、谩 19..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仗、流、赭衣、械、20.表监狱的:囹圄、狱

21.表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22.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23.表桌床的:案、几、床、塌

24.表走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 25.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

26.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渝、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

27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28.跟马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29.表害怕的:畏、惧、惮、骇、患、遽 30.表揭发的:劾、讦、揭

31.跟皇帝有关的: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膳、对策、轮对、奏、表、疏、32.表朝见的:朝、觐 33.表死亡的:(驾)崩、山陵崩、薨、卒、不禄、死、没(殁)、终、圆寂 34..跟京城有关的:禁、阙、畿、京、京畿、35.表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幸、往、经 36.表离开某地的:去、迁、徙

37.表拜访的:造、过、访、谒(见)、顾 38.表告别的:辞、别、谢 39.表暗中的:阴、间、密

40.表穿戴的:纨绔、布衣、结、履、印、绶、冠、冕、巾、弁、弱冠、笄礼、免冠、带 41.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屋

42.跟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芜秽

43.跟粮食有关的: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粜、廪、禀、府、荒、欠收、44.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给、佚、45.表食物的: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膏 46.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 47.表容器的:石、斛、觞、樽 48.常见的古今异义的:

先(祖先、已经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长辈)

课(督促劝说去做某件事)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逸(马脱了缰绳、放纵)禁(皇帝居住的地方)对(回答或对话)如(到、往)

檄(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中(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诬(捏造事实诬陷别人、欺骗言语不真实)掾(古代属官的统称)

工(工匠、精巧、擅长、官吏)僭(超越本分、过分、虚假不真实)孤(幼年失去父亲)阪(山坡)

容(宽容、或许、许可)贷(借出、借入宽容、宽免)狱(官司、案件、监牢)白(告诉)与(赞扬)多(赞扬)

遽(急速、就、恐惧)勤(辛劳)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优异突出、特别尤其)树(种植)给(食用丰足)劫(强夺、掠取、威逼、威胁)按(追究、考察、调查)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典(主持)

令(美好、县令)差(病好了)执(捉拿)延(延请)省(减免)

雅(平时)谢(道歉、推辞、告诉)

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察(考察、考察后给予推荐)赧(因羞愧而脸红)竟(结束、完)

坐(因……而犯罪、因为)甫(才)寻(不久)

祚(大堂前东面的台阶、帝位)造(造访)

过(拜访、经过、过失、责备)弑(子杀父、臣杀君)用(财用、因为)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分类归纳整理

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2.表官职变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表恢复的:复、还

7)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3.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4.表主管的:知、典、主

5.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6.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7.表人物地位:贵、贱、卑、官绅、豪 8.表人物个性的:

梗、鲠、耿、耿介、刚耿、骨鲠、梗直、正直、刚毅、(仁)厚、(仁)矜、恺悌、宽厚、静悫、慎微、雅正、雅度 剀切、周密、谨厚、谨肃、恭恪、聪、慧、敏、木讷、奸、佞、诈、谲、狡猾、狡(佼)黠、危坐(俨然)、阿谀、献媚、谄、谗 9.表人物品行的:行、行检、行业、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10.跟科举考试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11.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诬 12.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13.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14.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15.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16.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17.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

18.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切厉、骂、责、罹、戾、诟、谩 19.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仗、流、赭衣、械、20.表监狱的:囹圄、狱

21.表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22.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23.表桌床的:案、几、床、塌

24.表走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 25.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

26.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渝、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

27.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28.跟马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29.表害怕的:畏、惧、惮、骇、患、遽 30.表揭发的:劾、讦、揭

31.跟皇帝有关的: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膳、对策、轮对、奏、表、疏、32.表朝见的:朝、觐 33.表死亡的:(驾)崩、山陵崩、薨、卒、不禄、死、没(殁)、终、圆寂 34.跟京城有关的:禁、阙、畿、京、京畿、35.表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幸、往、经 36.表离开某地的:去、迁、徙

37.表拜访的:造、过、访、谒(见)、顾 38.表告别的:辞、别、谢 39.表暗中的:阴、间、密

40.表穿戴的:纨绔、布衣、结、履、印、绶、冠、冕、巾、弁、弱冠、笄礼、免冠、带 41.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屋

42.跟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芜秽

43.跟粮食有关的: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粜、廪、禀、府、荒、欠收、44.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给、佚、45.表食物的: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膏 46.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 47.表容器的:石、斛、觞、樽 48.常见的古今异义的:

先(祖先、已经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长辈)课(督促劝说去做某件事)

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逸(马脱了缰绳、放纵)如(到、往)

禁(皇帝居住的地方)对(回答或对话)檄(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

中(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诬(捏造事实诬陷别人、欺骗言语不真实)

掾(古代属官的统称)工(工匠、精巧、擅长、官吏)孤(幼年失去父亲)

僭(超越本分、过分、虚假不真实)阪(山坡)容(宽容、或许、许可)

贷(借出、借入宽容、宽免)狱(官司、案件、监牢)白(告诉)

与(赞扬)多(赞扬)遽(急速、就、恐惧)勤(辛劳)

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优异突出、特别尤其)树(种植)给(食用丰足)

劫(强夺、掠取、威逼、威胁)按(追究、考察、调查)典(主持)

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令(美好、县令)差(病好了)执(捉拿)

延(延请)省(减免)雅(平时)谢(道歉、推辞、告诉)

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

察(考察、考察后给予推荐)赧(因羞愧而脸红)竟(结束、完)

坐(因……而犯罪、因为)甫(才)寻(不久)用(财用、因为)

祚(大堂前东面的台阶、帝位)弑(子杀父、臣杀君)

造(造访)过(拜访、经过、过失、责备)49.常见的官名、官司府名:

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太尉:军事首脑

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主簿:秘书

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侍郎侍中:宫廷侍卫,皇帝近侍并备顾问应对

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太史:记史,掌管起草文书

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知县:县一级行政长官

员外郎:设于正额以外的郎官

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丞相:相当于宰相 文言文人物传记的基本写法。人物传记一般分为三个部分:

一、简介人物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

1.姓名、字号;2.籍贯;3.家庭背景,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及祖父、父亲等的学识、为人、性格、仕途和是否健在等情况;4.学识;5.性情;6.举荐或科举功名情况;7.最初任职情况等。这部分内容多在开头。如果写到事件,多与家庭、学识、性情有关。

二、人物的主要事迹。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阅读时可以按事情分层,每件事情主要注意以下内容:

1.时间,注意年号及相关的具体年代,古代纪年主要用的是年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年号纪年的标志是:①.年号+初,如:乾元初;②.年号+具体年代,如:泰始九年;③.年号+中,如:天监中;④.年号+末,如:建安末。干支纪年要注意天干地支那些词儿。2.地点,要特别注意人物的官籍,即他在那里做官,除一些地点明确介绍出来外,要注意“知、守、除、迁、贬、改”等词语后面所带的地点,如:知江夏,就是做江夏知府;除襄阳,即为担任襄阳太守。

3.官职,主要注意担任什么官职,拥有什么爵位,握有什么具体权力,具体管理哪方面的工作。如:右拾遗,是谏官,那就要注意他在向皇帝进谏方面的事,因为事情与职权密切相关,担任什么职务,就会做什么事情,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卖什么,吆喝什么”。这“时、地、职”是事情分层的“三标志”,一般来说,“时、地、职”有一点发生变化,事情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因为“时、地、职”不同,人物做的事一般也会不同,据此,可以把事情分开层次。

4.人物,特别注意人物之间的关系。在人物传记中,因为许多人物多是朝廷官员,所以,他们涉及的关系主要有:①.与皇帝及上级之间的关系;②.与事件涉及到的人物之间的关系;③.与下属之间的关系;④.与黎民百姓之间的关系;另外,如果是一般人物,就会涉及到与他(她)直接相处之人及间接影响之人的关系,很多与家庭背景有关系,比如受祖父、父亲影响等。

5.事件,特别注意是什么事件,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以及人物处理事件的方式、方法、态度、观点,处理后的反映与效果,得到的评价等。

三、人物的性格作风。一般分性格、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等三种情况,多在文章结尾,有时也穿插在全文中。主要注意以下内容: 1.作者的直接评价。如:史迁曰:……;

2.注意对其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所作的简评性语言。如:孝甚,清慎亮直等;

3.从辞色的褒贬看作者的感情倾向。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候,作者也会按照人物性格、作风去组织人物事迹,以此来表现任务的性格特点和道德品质。这就要求阅读时把人物的性格、作风与人物事迹联系起来,读明白某一事迹要表现人物哪方面的性格、作风。

第三篇:文言文人物传记特点

文言文人物传记特点

一、定义:传记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

二、分类:自传、评传、回忆录

三、人物传记阅读材料的特点

1.所选材料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与官职、法律有关的内容。

2.所选文章的内容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般肯定赞扬所记人物,弘扬正义,贬斥邪恶。

3.所选的材料篇幅较短,400字左右,文后有一定量的注释。注释往往给阅读提供一定的信息,有时是重要的信息。

4.涉及到的实词和虚词及考题中的例句越来越贴近教材。

四、阅读人物传记必须明确的问题:

1.文章写的是什么人?(一个主要的人物及其他次要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2.做了什么事?(一般是用叙事来表现这个人物的,有时候写了几件事。)

3.这个人怎么样?(是好人,还是坏人?一般是好人,主要看作者是怎样评价的。)

4.是思路层次,文章是沿着什么思路展开的,是总分式、并列式、还是层进式,是顺叙还是倒叙,有没有插叙;分为哪几个层次,每层的大致意思是什么,等等。

5.是写作技巧和语言特点,这两项内容虽然现在的高考命题很少涉及(今年的湖北卷14题已经涉及),但对它们有个粗略了解,可以帮助理解文本内容。

五、掌握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常见词语(见附表)

1、表官职变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

6)表恢复的:复、还

7)表辞去的:辞、致仕、告退、退、归故里、乞骸骨

解释:

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拜:授予官职;

除:任命,授予官职;

授:给予官职;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擢:在原官职上提拔;

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第二类: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

转、调、徙:调动官职;

补:补充缺职;

改:改任官职。

第三类:降职、罢免的词语。

贬:降职;

谪:被罚流放或降职;

出: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

左迁:降职;

罢、免:罢黜、免去官职;

黜、废:废弃不用。

第四类:兼职、代理的词语。

兼:同时掌管,兼任;

领:兼任;

署:代理,暂时担任;

权:暂代官职。

2.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3.表主管的:知、典、主

4.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5.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6.表人物地位:贵、贱、卑、官绅、豪、缙绅

7.表人物个性的:鲠直、耿、(仁)厚、矜、耿介、悫愿、刚毅、宽厚、骨鲠、正直、恺悌、聪、慧、敏、木讷、奸、佞、诈、狡猾、危行、阿谀、献媚、谄谗、谲

8.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

9.跟科举考试有关的:贡举、登第、中第、状元、会元、解元、乡试

10.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诬

11.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12.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13.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14.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15.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16.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

17.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骂、责、罹、戾、诟、谩

18.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杖、流、赭衣、械、19.表监狱的:囹圄、狱

20.表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21.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缯、蚕、桑、22.表桌床的:案、几、床、榻

23.表走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

24.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

25.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

26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27.跟马有关的:马、驹、厩、策、羁、辔、逸、驭、御、驾、辕、辙

28.表害怕的:畏、惧、惮、骇、患、29.表揭发的:劾、讦、揭

30.跟皇帝有关的: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对策、奏、表、疏、31.表朝见的:朝、觐

32.表死亡的:(驾)崩、山陵崩、晏驾、薨、卒、死、没(殁)、终、圆寂

33.跟京城有关的:禁、阙、畿、京、京畿、34.表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幸、往、经

35.表离开某地的:去、迁、徙

36.表拜访的:造、过、访、谒(见)、顾

37.表告别的:辞、别、谢

38.表暗中的:阴、间、密

39.表穿戴的:纨绔、布衣、结、履、绶、冠、冕、巾、弁、弱冠、笄、免冠、带

40.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屋

41.跟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42.跟粮食有关的: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粜、廪、荒、欠收、43.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给、44.表食物的:糗、馔、肴、膳、羞(馐)、蔬、果、45.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

46.表容器的:石、斛、觞、樽

47常见的官名、官司府名:

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三司:太尉,司徒 司空

太尉:军事首脑

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主簿:秘书

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侍郎侍中:官府侍卫

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太史:记史,管文书

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知县:县一级行政长官

员外部:尚书下属官

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丞相:相当于宰相

常见古今义词

先(祖先、已经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长辈)课(督促劝说去做某件事)

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

逸(马脱了缰绳、放纵)

禁(皇帝居住的地方)

对(回答或对话)

如(到、往)

檄(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

中(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诬(捏造事实诬陷别人、欺骗言语不真实)掾(古代属官的统称)

工(工匠、精巧、擅长、官吏)

僭(超越本分、过分、虚假不真实)

孤(幼年失去父亲)

阪(山坡)

容(宽容、容许、许可)

贷(借出、借入、宽恕)

狱(官司、诉讼案件、监牢)

白(告诉)

与(赞扬)

多(赞扬)

遽(急速、就、恐惧)

勤(辛劳)

尤(罪过过错、抱怨指责、优异杰出、特别尤其)树(种植)

给(食用丰足)

劫(强夺、掠取、威逼、威胁)

按(追究、考察、查办)

赡(丰足充裕、供给供养)

典(主持)

令(美好、县令)

差(病愈)

执(捉拿)

延(延请)

省(减免)

雅(平时)

谢(道歉、推辞、告诉)

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

察(察举、考察后给予推荐)

赧(因羞愧而脸红)

竟(结束、完)

坐(因„„而犯罪、因为)

甫(才)

寻(不久)

祚(大堂前东面的台阶、帝位)

造(造访)

过(拜访、经过、过失、责备)

弑(子杀父、臣杀君)

用(财用、因为)

第四篇:【绝密】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文章特点

【绝密】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文章特点 【第一段内容】

人物本身:姓名表字、家乡、功名、官职、性格 【第二至四段内容】

事件:

三、四个事件、按照时间、地点顺序、次要——主要 【最后一段内容】

人物卒。(正常/非正常)、谥号、评价。

1、功名:汉代——孝廉

隋唐——科举制 明经、进士 宋元明——殿试级别最高

2、官职:①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7)太尉:军事首脑。(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10)侍郎侍中:官府侍卫。(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13)太史:记史,管文件。(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20)主簿:秘书。

(21)别驾:官名。全称为别驾从事史,亦称别驾从事。汉置,为州刺史的佐吏。因其地位较高,刺史出巡辖境时,别乘驿车随行,故名。②表官职变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6)表恢复的:复、还

(7)表辞去的:辞、致仕、告退、退、归故里 ③和官职有关的词语(1)廪锡:俸禄(2)致仕:退休

(3)乞骸骨:请求告老还乡(4)下车:官员初到任

(5)丁忧:遭父母之丧,又叫“丁艰”(6)归沐、休沐、出沐:官吏例行休假(7)用事:执掌政权(8)当国:当权(9)处分:处理,处置

3、性格

①表人物个性的:

耿、(仁)厚、(仁)矜(庄重)、耿介(光明正大;正直;孤高)、刚毅、周密、宽厚、正直、梗(正直)、鲠(直,梗直)、骨鲠(正直,刚强,如“骨鲠之臣”)、鲠切、聪、慧、敏(敏捷;聪慧)、木讷、佞、诈、阿谀、谄谗、谲 ②和性格品行有关的词语 至性:性情淳朴 冲虚:淡泊虚静

慨然:(1)感慨叹息的样子。(2)情绪激昂的样子 从容:(1)言行举动适度得体(2)举动 使气:意气用事 长者:性情谨厚之人 器度:才能和气度 学行:学问和品行 任侠:行侠仗义

第五篇: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下面谈谈人物传记类文言文的阅读技巧。

一、要把握人物的名、字、号

人物传记类的开头几乎是一种公式化的开头,如2004年选的许逖传:(许)君讳逖,字景山,世家歙州;2008年选的白居易传: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2010年选的胡叟传: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人也;2011年选的张文瓘传:张文瓘,字稚圭,贝州武城人。都简略地介绍人物的字和哪里人,特别是单个的字,在下文中常常会出现,因此你在阅读的时候要特别重视,这虽然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但是在翻译句子的时候如果是断章取义就会出现翻译的错误,所以一开始读人物传记的时候就要留心人物的字,这对考查时出现在翻译的句子里是很有用的。

如2009福建卷考的是《张自新传》,其中有要求翻译的句子: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如果你注意到人物传记的开头:张自新,原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就很清楚句中的“鸿”是张自新的原名,翻译成:况且我怎么能因为衣食问题让我母亲担忧呢?如果不仔细阅读,翻译的时候就容易望文生义了。

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幼年时由父母命名。男子20岁时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名和字一般由意义上的联系。号是名和字以外的称号,古代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称其字,而称其号。号和名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

二、要熟悉官职变动常用的词语。

在人物传记类的文言文阅读中,往往会写主人公一生的身世沉浮,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些官职的变动的词语,如果能够熟练掌握是有助于阅读和理解的。

2008年浙江卷中考了白居易传,在实词的解释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1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2.A.会昌初致仕(致仕:做官)、13.B.居易累以忠鲠遭摈

(累:屡次)

14.C.与胡杲„„李文爽燕集

(燕:通“宴”,宴饮)

15.D.不赏艰难(艰难:艰涩)。

如果你熟悉人物传记中官职的变动,你会很快判断出“致仕”的意思是指“交还官职,即退休”。

在传记类文言文阅读中,常见的官职变动有:

(1)表授予官职的:除(任命、授予官职)、拜(授予官职)、授(授予官职)、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荐(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起(起用人任以官职)等;

(2)表罢免官职的:罢(免去、解除官职)、黜(废掉官职)、免(罢免)、夺(削除)等;

(3)表提升官职的有:擢(在原关上提拔)、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加(加封)、拜(授予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等;

(4)表降低官职的:谪(因罪降职或流放)、贬(降职)、左迁(降职)、出(离开京城外调)、废(废黜)、黜(贬退)等;

(5)表官职调动的: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调(变换官职)、出(京官外调)、转(调动官职)等;

(6)表辞去官职的:悬车(辞职居家)、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乞骸骨(自请退职)、请老(告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等。

三、要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有助于综合阅读中对人物的理解。在人物传记类文言文的综合阅读中,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能够把握住人物在各阶段的主要活动和功绩,因为高考试题中常常会出现“时间前后倒置”的命题陷阱。

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弄清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弄清作者记载了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把握文本的有效信息,从而归纳出内容要点,概括文本的中心。当然,在传记类文言文阅读中,还应该把握常见的实词、虚词的用法,把握基本的特殊句式,这跟阅读所有的文言文是一致的。从以上三方面去阅读传记类文言文,有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方山子传

【北宋】苏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尊奉

B.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使酒:因酒使性

C.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矍然:精神矍铄的样子 D.方山子傥见之欤

傥:或许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B.过岐亭,适见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D.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山子年轻的时候好饮酒弄剑,挥金如土。十九年前,我们骑着马讨论起用兵方略及古今成败之事,以一代豪侠自居。

B.方山子世代有功勋,河北地方有田庄,每年可以得丝绸上千匹,完全可以享受富有的快乐,可是精神上受到了打击,终于成了一名隐士。

C.通过对苏轼与方山子的相遇与相识,了解了他的人生经历,通过对人生经历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方山子特立独行性格和人生取向的赞赏。

D.这是一篇人物传记,突出表现了方山子舍弃功名富贵而甘愿隐遁贫贱的品格,也寄托了作者对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河 北 有 田 岁 得 帛 千 匹 亦 足 以 富 乐 皆 弃 不 取 独 来 穷 山 中 此 岂 无 得 而 然 哉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2)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孟德传

【北宋】苏辙

孟德者,神勇之退卒也。少而好山林,既为兵,不获如志。嘉祐中,戍秦州。秦中多名山,德出其妻,以其子与人,而逃至华山下。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自念:“吾禁军也。今至此,擒亦死,无食亦死,遇虎狼毒蛇亦死。此三死者,吾不复恤矣。”惟山之深者往焉,食其饼既尽,取草根木实食之。一日十病十愈,吐、利、胀、懑,无所不至,既数月,安之如食五谷,以此入山二年而不饥。然遇猛兽者数矣,亦辄不死。德之言曰:“凡猛兽类能识人气,未至百步,辄伏而号,其声震山谷。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须臾,奋跃如将搏焉,不至十数步,则止而坐,逡巡弭耳而去,试之前后如一。”

后至商州,不知其商州也,为候者所执,德自分死矣。知商州宋孝孙谓之曰:“吾视汝非恶人也,类有道者。”德具道本末乃使为自告者置之秦州张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异能。

夫孟德可谓有道者也。世之君子皆有所顾,故有所慕,有所畏。慕与畏交于胸中,未必用也,而其色见于面颜,人望而知之。故弱者见侮,强者见笑,未有特立于世者也。今孟德其中无所顾,其浩然之气,发越于外,不自见而物见之矣。推此道也,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不复恤矣

恤:体恤

B.然遇猛兽者数矣,亦辄不死

辄:每每、总是 C.德自分死矣

分:料想、意料 D.乃使为自告者

自告:自首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

不赂者以赂者丧 B.不至十数步,则止而坐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为候者所执

人为动物,惟物之灵

D.世之君子皆有所顾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德是禁军神勇营的逃兵,年少时喜好山林生活。当了兵,“好山林”的志愿没能够实现。但是他对大自然非常热爱。

B.孟德得了十多次,出现过呕吐、痢疾、腹胀、胸懑,但是都治愈了,几个月以后,就像吃这些如吃五谷的平民一样健康平安。

C.后来孟德来到商州,被哨兵抓住,差点被处死。商州知府宋孝孙看他是个有道之人,就让他作为自首的人,把他安置在秦州。

D.作者认为孟德是有道之人,孟德心中没有眷念,盛大刚直之气表现在外,自己意识不到自己的浩然之气,但众人却感觉到了。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德 具 道 本 末 乃 使 为 自 告 者 置 之 秦 州 张 安 道 适 知 秦 州 德 称 病 得 除 兵 籍 为 民 至 今 往 来 诸 山 中 亦 无 他 异 能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惟山之深者往焉,食其饼既尽,取草根木实食之。

(2)推此道也,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

【参考答案】

(一)1.C.矍然:惊视的样子2.D.助词,的(A.代词,他/语气词,还是,还要B.代词,他/兼词,于此C.连词,表转折,可是/连词,表修饰,地)3.B.“精神上受到了打击”无中生有4.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5.(1)(等到他)长大后,一改以前的兴趣而发愤读书,想以此做一番大事业,但始终不得志,(2)我听说光州和黄州地方有很多才能特异的人,常常假装颠狂来污辱自己,人家不能够看见他们。

(二)1.A.恤:忧虑

2。A介词,因为(B.连词,表承接,就/连词,表转折,却C.介词,被/动词,是D.助词,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3。A“对大自然非常热爱”错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代兵役之害。4。德具道本末/乃使为自告者/置之秦州/张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异能。

5。(1)只管向山的深处去。他的饼已经吃完了,(于是)采草根和树的果实来吃。(2)把这个道理推广开来,即使同天地并列也是可以的,猛兽又何足挂齿呢!

下载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写作上的特点[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写作上的特点[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常用词语归类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常用词语归类一、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常考实词

    表担任的:居、为、任 表任命的:授、拜、除、封表提升的:擢、拔、升、迁 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表降职的:左迁、谪、逐、贬、诎(黜) 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常用词语归类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常用词语归类一、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技巧初探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技巧初探县里举办的的中考研讨会,让我深刻的认识到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在中考阅读中所占位置的重要性,所以我在平时教学、中考前备考复习时特重视此类文体。......

    文言文人物传记

    文言文人物传记的基本写法 人物传记一般分为三个部分: 一、简介人物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 1.姓名、字号; 2. 籍贯、、; 3. 家庭背景,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及祖父、父亲等的学识、为人......

    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人物传记特点

    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人物传记特点 一、定义:传记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二、分类:自传、评传、回忆录三、人物传记阅读材料的特点 1.所......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指导和练习

    文言文有效阅读——人物传记类规律和实例分析 蚌埠四中王蕊 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物传记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真实的历史史料;从文学的角度看,人物传记为我们塑造了无数鲜活的人物形象......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指导和练习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指导和练习 高三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物传记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真实的历史史料;从文学的角度看,人物传记为我们塑造了无数鲜活的人物形象,为我们提供了灵巧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