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人物传记特点
2014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人物传记特点
一、定义:传记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
二、分类:自传、评传、回忆录
三、人物传记阅读材料的特点
1.所选材料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与官职、法律有关的内容。
2.所选文章的内容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般肯定赞扬所记人物,弘扬正义,贬斥邪恶。
3.所选的材料篇幅较短,400字左右,文后有一定量的注释。注释往往给阅读提供一定的信息,有时是重要的信息。
4.涉及到的实词和虚词及考题中的例句越来越贴近教材。
四、阅读人物传记必须明确的问题:
1.文章写的是什么人?(一个主要的人物及其他次要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2.做了什么事?(一般是用叙事来表现这个人物的,有时候写了几件事。)
3.这个人怎么样?(是好人,还是坏人?一般是好人,主要看作者是怎样评价的。)
4.是思路层次,文章是沿着什么思路展开的,是总分式、并列式、还是层进式,是顺叙还是倒叙,有没有插叙;分为哪几个层次,每层的大致意思是什么,等等。
5.是写作技巧和语言特点,这两项内容虽然现在的高考命题很少涉及(今年的湖北卷14题已经涉及),但对它们有个粗略了解,可以帮助理解文本内容。
五、掌握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常见词语(见附表)
六、感知步骤
文言文人物传记一般性的阅读欣赏,当然是从文章入手,从篇名开始。但应试的情况有所不同。就目前的文言文阅读命题来看,选择题往往有四道,其中第四道题是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这道题一般只有一项错误,而且错误点很小,这就为我们整体感知提供了新的途径。因此,就应试性文言文人传记阅读的整体感知而言,第一种步骤是,认真通读原文,结合第四道题,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
第二种步骤是,先阅读第四道题,再回头阅读文言文材料,进而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文言文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实施这种步骤可能效果更好。
七、感知方法 1.通读。对于阅读材料,要从头到尾,慢慢读完。速度不能太快,太快了不能理解词句,也不能把握内容;速度也不能太慢,字斟句酌既没有必要,考试时间也不允许。词句意思和所写内容能够大致理解就可以了。通读要完整,如果有文章出处和疑难注释,也要一并读完。
2.圈画。对于一些重要信息和可能干扰阅读理解的文字要圈画出来,各层意思之间可以用竖线断开。“重要信息”主要指传主的姓名、官职及其变动情况、工作地点及其变动情况等等;“可能干扰阅读理解的文字”主要指文中的一些名词术语,如人名、地名、官职名、官府宫廷名、科举考试和官职升降专用术语等,这些词语往往有特点含义,如果误以为是普通词语,那就会在理解上出差错。有些同学通读文言文材料时,不习惯动手,不留下阅读的痕迹,这不利于提高阅读的效率。当然,阅读熟练以后,经验丰富以后,可以简化一些,只选最重要的作些圈画就可以了;但是,在训练的初期,一定要做得细一些,到位一些。
3.跨“难”。高考文言文考查,一般都会选用浅易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即:词语都是常见或次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句式多为跟现代汉语相同的句式,或者几种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文中所写之景、所记之事、所说之物、所议之理比较好懂,不会有像《尚书》那样古奥难懂和《春秋》那样微言大义的文字;专用名词术语较少,而且一般都是中学教材中出现过的,不是非查工具书不可的文字。尽管如此,由于学生各自的情况不同,有些人难免会碰到一些一下子理解不出的词语和句子。这时候不要紧张,正确的做法是先“跨”过去。可能读到后面再返回来看就迎刃而解了,也有可能文后有注释,还有可能题目中有启示,或者命题回避了这一难点。因此,整体感知时,一般不要在个别词句上多作推敲,以免浪费时间;即使答题时非得弄清这一难点,到时候再说也不迟。
4.借助。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中碰到的问题,能够借助上下文和试题来解决,是很重要的方法和能力。善于借助上下文的内容、句式,善于借助试题,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如果阅读材料有出处说明或疑难注释,有时也可以借助理解。
八、高考选择“浅易”古代文作为阅读材料。具体地说,就是选择比较典范的史传文中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片断。依据这一特点,阅读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知人 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具体地说,文章写了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有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作者对他们的评价是什么,对这些都要一一搞清楚。
2、明事 事件是史传文的主体。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如果只写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是写几件事,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弄清这些问题,就是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辨理 所谓辨理,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物作出怎样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道理。这其实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所谓“理”有的是作者明说的,即作者通过议论表现自己的观点态度;有的借人物之口表达作者的看法,更多的却是在叙事之中透露的,这就需要“辨理”。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写作上的特点
(1)文段一般介绍的顺序是:姓名→籍贯→管职→经历→事件。如2003年的“裴矩传”依此介绍了“裴矩的字(弘大)、籍贯(河东闻喜人)、家境(早孤)、学识(博学)、官职(吏部侍郎)”等。事实上,我们学生在平时的文言文阅读训练中所接触的文段,大多也是按此顺序来写的。明确这个特点后,有助于我们“快速阅读、了解人物的情况”。
(2)文中出现的人物主次分明。文段开篇先介绍的人物的“姓名、籍贯、遭遇、经历、官职、品行”等,那么这个人就是选文的主要人物,其他的人物都是为写这个主要人物作的陪衬。
(3)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对话),所做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如1999年通过写苏琼为官所做的六件事:“应对曹芝、公正断案、妙题道研、清慎拒瓜、冒死请命、革除旧弊”来表现苏琼“清正廉洁、心系百姓”的品质。
第二篇: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人物传记特点
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人物传记特点
一、定义:传记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
二、分类:自传、评传、回忆录
三、人物传记阅读材料的特点
1.所选材料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与官职、法律有关的内容。
2.所选文章的内容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般肯定赞扬所记人物,弘扬正义,贬斥邪恶。
3.所选的材料篇幅较短,400字左右,文后有一定量的注释。注释往往给阅读提供一定的信息,有时是重要的信息。
4.涉及到的实词和虚词及考题中的例句越来越贴近教材。
四、阅读人物传记必须明确的问题:
1.文章写的是什么人?(一个主要的人物及其他次要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2.做了什么事?(一般是用叙事来表现这个人物的,有时候写了几件事。)
3.这个人怎么样?(是好人,还是坏人?一般是好人,主要看作者是怎样评价的。)
4.是思路层次,文章是沿着什么思路展开的,是总分式、并列式、还是层进式,是顺叙还是倒叙,有没有插叙;分为哪几个层次,每层的大致意思是什么,等等。
5.是写作技巧和语言特点,这两项内容虽然现在的高考命题很少涉及(今年的湖北卷14题已经涉及),但对它们有个粗略了解,可以帮助理解文本内容。
五、掌握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常见词语(见附表)
六、感知步骤
文言文人物传记一般性的阅读欣赏,当然是从文章入手,从篇名开始。但应试的情况有所不同。就目前的文言文阅读命题来看,选择题往往有四道,其中第四道题是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这道题一般只有一项错误,而且错误点很小,这就为我们整体感知提供了新的途径。因此,就应试性文言文人传记阅读的整体感知而言,第一种步骤是,认真通读原文,结合第四道题,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
第二种步骤是,先阅读第四道题,再回头阅读文言文材料,进而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文言文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实施这种步骤可能效果更好。
第三篇:文言文人物传记特点
文言文人物传记特点
一、定义:传记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
二、分类:自传、评传、回忆录
三、人物传记阅读材料的特点
1.所选材料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与官职、法律有关的内容。
2.所选文章的内容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般肯定赞扬所记人物,弘扬正义,贬斥邪恶。
3.所选的材料篇幅较短,400字左右,文后有一定量的注释。注释往往给阅读提供一定的信息,有时是重要的信息。
4.涉及到的实词和虚词及考题中的例句越来越贴近教材。
四、阅读人物传记必须明确的问题:
1.文章写的是什么人?(一个主要的人物及其他次要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2.做了什么事?(一般是用叙事来表现这个人物的,有时候写了几件事。)
3.这个人怎么样?(是好人,还是坏人?一般是好人,主要看作者是怎样评价的。)
4.是思路层次,文章是沿着什么思路展开的,是总分式、并列式、还是层进式,是顺叙还是倒叙,有没有插叙;分为哪几个层次,每层的大致意思是什么,等等。
5.是写作技巧和语言特点,这两项内容虽然现在的高考命题很少涉及(今年的湖北卷14题已经涉及),但对它们有个粗略了解,可以帮助理解文本内容。
五、掌握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常见词语(见附表)
1、表官职变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
6)表恢复的:复、还
7)表辞去的:辞、致仕、告退、退、归故里、乞骸骨
解释:
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拜:授予官职;
除:任命,授予官职;
授:给予官职;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擢:在原官职上提拔;
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第二类: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
转、调、徙:调动官职;
补:补充缺职;
改:改任官职。
第三类:降职、罢免的词语。
贬:降职;
谪:被罚流放或降职;
出: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
左迁:降职;
罢、免:罢黜、免去官职;
黜、废:废弃不用。
第四类:兼职、代理的词语。
兼:同时掌管,兼任;
领:兼任;
署:代理,暂时担任;
权:暂代官职。
2.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3.表主管的:知、典、主
4.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5.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6.表人物地位:贵、贱、卑、官绅、豪、缙绅
7.表人物个性的:鲠直、耿、(仁)厚、矜、耿介、悫愿、刚毅、宽厚、骨鲠、正直、恺悌、聪、慧、敏、木讷、奸、佞、诈、狡猾、危行、阿谀、献媚、谄谗、谲
8.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
9.跟科举考试有关的:贡举、登第、中第、状元、会元、解元、乡试
10.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诬
11.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12.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13.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14.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15.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16.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
17.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骂、责、罹、戾、诟、谩
18.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杖、流、赭衣、械、19.表监狱的:囹圄、狱
20.表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21.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缯、蚕、桑、22.表桌床的:案、几、床、榻
23.表走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
24.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
25.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
26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27.跟马有关的:马、驹、厩、策、羁、辔、逸、驭、御、驾、辕、辙
28.表害怕的:畏、惧、惮、骇、患、29.表揭发的:劾、讦、揭
30.跟皇帝有关的: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对策、奏、表、疏、31.表朝见的:朝、觐
32.表死亡的:(驾)崩、山陵崩、晏驾、薨、卒、死、没(殁)、终、圆寂
33.跟京城有关的:禁、阙、畿、京、京畿、34.表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幸、往、经
35.表离开某地的:去、迁、徙
36.表拜访的:造、过、访、谒(见)、顾
37.表告别的:辞、别、谢
38.表暗中的:阴、间、密
39.表穿戴的:纨绔、布衣、结、履、绶、冠、冕、巾、弁、弱冠、笄、免冠、带
40.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屋
41.跟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42.跟粮食有关的: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粜、廪、荒、欠收、43.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给、44.表食物的:糗、馔、肴、膳、羞(馐)、蔬、果、45.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
46.表容器的:石、斛、觞、樽
47常见的官名、官司府名:
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三司:太尉,司徒 司空
太尉:军事首脑
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主簿:秘书
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侍郎侍中:官府侍卫
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太史:记史,管文书
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知县:县一级行政长官
员外部:尚书下属官
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丞相:相当于宰相
常见古今义词
先(祖先、已经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长辈)课(督促劝说去做某件事)
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
逸(马脱了缰绳、放纵)
禁(皇帝居住的地方)
对(回答或对话)
如(到、往)
檄(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
中(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诬(捏造事实诬陷别人、欺骗言语不真实)掾(古代属官的统称)
工(工匠、精巧、擅长、官吏)
僭(超越本分、过分、虚假不真实)
孤(幼年失去父亲)
阪(山坡)
容(宽容、容许、许可)
贷(借出、借入、宽恕)
狱(官司、诉讼案件、监牢)
白(告诉)
与(赞扬)
多(赞扬)
遽(急速、就、恐惧)
勤(辛劳)
尤(罪过过错、抱怨指责、优异杰出、特别尤其)树(种植)
给(食用丰足)
劫(强夺、掠取、威逼、威胁)
按(追究、考察、查办)
赡(丰足充裕、供给供养)
典(主持)
令(美好、县令)
差(病愈)
执(捉拿)
延(延请)
省(减免)
雅(平时)
谢(道歉、推辞、告诉)
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
察(察举、考察后给予推荐)
赧(因羞愧而脸红)
竟(结束、完)
坐(因„„而犯罪、因为)
甫(才)
寻(不久)
祚(大堂前东面的台阶、帝位)
造(造访)
过(拜访、经过、过失、责备)
弑(子杀父、臣杀君)
用(财用、因为)
第四篇:2017高考文言文人物传记高频字词汇总
2017高考文言文人物传记高频字词汇总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0、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
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 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 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10)侍郎侍中:宫廷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3)太史:记史,管文收。(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20)主簿:秘书。
2、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知: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拜:授予官职。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
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
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仕宦:做官,任官职。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
仕进:进身为官。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
②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绌、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③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宋史·辛弃疾传》
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①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②降职并外放。如: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新唐书·柳宗元传》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俞《进学解》)
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书·装延龄传》)
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后汉书·明帝纪》)
⑤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汉书·王尊传》:“迁东郡太守。”
徙:一般的调动官职。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
调:变换官职。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转、调、徙:调动官职。《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改:改任官职。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出: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
⑥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兼任。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
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署:代理、暂任。如: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传》
权: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判:高位兼低职。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假:临时的,代理的。如:乃相与共立为假上将军。(《史记·项羽本记》)
摄:暂代官职。如:俄检校侍中,摄史部尚书。(《新唐书·杜如晦传》)
守:代理官职。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薄,守高密令。(《三国志·王修传》)
⑦表辞官
告老:官员年老。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上山,悬车告老。
解官:辞去官职。如: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如:祁溪请老,晋侯问嗣焉。
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如: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后汉书·李通传》)
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如: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
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如:即日父子供移病,满三月赐告。(《汉书·疏广传》)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以刑部尚书致辞仕。(《新唐书·白居易传》)
这些词,都有个明显的特征,即后面常带表示官职或地点的专有名词,这给我们的翻译带来了方便——可以不译。更重要的是,官职的变动特别是主观情绪明显的降职和升职,往往是我们推断翻译主人公行为、事件中生难字词的重要依据。
三、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w
5.他:别的,其他的,另外的。“又顾而之他”“王顾左右而言他”(《齐人有一妻一妾》)。
四、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
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现有成语“下车伊始”。
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
3.用事:掌权,主管。4.视事:在任,在职;办公。
5.听事:办公的地方。6.逆旅:旅馆。
7.部曲:私家军队。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祖,祭祀路神。
9.家人:平民,老百姓。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
10.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
11.作色:发怒。
12.从子:侄子。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弟、从父”等。
五、相对稳定的通假字
1.乡,通“向”:“侯生果北乡自刭”(《史记•魏公子列传》)。
2.详,通“佯”:“行十余里,广详死”(《史记•李将军列传》)。
3.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4.倍,通“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5.禽,通“擒”:“禽灭六王”(《史记•秦始皇本纪》)。
6.畔,通“叛”:“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史记•淮阴侯列传》)。
7.趣,①通“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史记•孙膑列传》)。
②通“促”:“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
8.内,通“纳”:接纳,让„„近来;藏。“无内诸侯军”(《史记•高祖本纪》)。
9.郤,通“隙”:隔阂,矛盾。“令将军与臣有郤”(《史记•项羽本纪》)。
10.责,通“债”:“此两家常折券弃责”(《史记•高祖本纪》)。
六、表示时间的词
高考文言文的第四题,也就是目前试卷格局(除上海卷)的第十四题——“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或不正确)的项”,错误项设置的一般特点是:个别字词的错译和打乱原文的六要素,即主要是人与时、地、事的错接。错译的字词以上面的词为常见。至于人与时、地、事的错接,也就是故意让这几个要素和主人公张冠李戴,比如补(译)出的省略成分错误。因此,我们不应忽略一些能暗示前后事件关系的时间词。
1.表瞬间: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有顷;旋、寻、无何。
2.表过去:既、既而,先、先是、先时,初,时、当是时,曩、尝,昔、向。
3.表一段时间:比、迨、逮、及、洎、居(后带时间,则译作“过了„”,不译作“居住”,如“居无何,居三月”)
如果掌握这些字词的同时,又养成阅读时用“/”或序号标出事件起止的习惯,就明确了语境的起止区间,方便理解判断。
七、其他常用词语
(1)先:祖先,已经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长辈。(2)课:督促劝说去做某件事。
(3)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4)逸:马脱了缰绳,放纵。
(5)禁:皇帝居住的地方。(6)对:回答或对话。
(7)如:到,往。(8)檄: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
(9)中: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10)诬:捏造事实诬陷别人、言语不真实。
(11)掾:古代属官的统称。(12)工:工匠,精巧,擅长,官吏。
(13)僭:超越本分,过分,虚假不真实。(14)孤:幼年失去父亲。
(15)贷:借出、借入,宽容、宽免。(16)狱:官司,案件,监牢。
(17)白:告诉。(18)与:赞扬。
(19)多:赞扬。(20)遽:急速,就,恐惧。
(21)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优异突出,特别尤其。(22)给:食用丰足。
(23)劫:强夺,掠取,威逼,威胁。(24)按:追究,考察,调查。
(25)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26)令:美好,县令。
(27)执:捉拿。(28)延:延请。
(29)省:减免。
(31)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33)察:考察,考察后给予推荐。
(35)竟:结束,完。
(37)寻:不久。
(39)造:造访。
(41)弑:子杀父,臣杀君。
(43)典:主持。
30)谢:道歉,推辞,告诉。32)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34)赧:因羞愧而脸红。36)坐:因„„而犯罪,因为。38)祚:大堂前东面的台阶,帝位。40)过:拜访,经过,过失,责备。42)用:财用,因为。((((((
第五篇: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人物传记精粹
高考文言文阅读部分的命题已形成了稳定的模式,笔者归纳出两大特点:
(一)阅读材料大多是史书中宣扬忠孝节义之类封建道德的人物传记片段,如“事母至孝”的何子平(94年)、“贤明有节操”的郑母(95年)、“吾知行吾志而已”的郭永(96年)、“逆龙鳞忤人主”的狄仁杰(97年)、“忠君事君,有死无二”的李若水(98年)。人物一般缺乏鲜明的个性,往往是观念的化身;写法上平铺直叙,近乎光荣榜。
(二)主要考查字词句的理解,几乎不涉及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评价。为增加难度,命题人想方设法刁难学生,然而,聪明反被聪明误,很多题目或有错误(95年第13题),或不严密(94年第14题、96年第14题等),当然,更多的题目是毫无意义可言!古文中精品很多,那些描写生动、语言精练、意境深远的写景叙事类散文,那些见解深刻精辟、说理晓畅透彻的议论性作品,乃至元明清的戏曲小说,为什么就不能进入命题者的视野呢?而且,那种纠缠于词句的考法必将沉重打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并直接间接地导向一种古人早就严厉抨击过的“寻章摘句”的教法和“死在言下”的学法。
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是中华民族贡献给全世界的宝贵遗产,我们的年轻一代不懂得珍惜她并从中不断汲取营养以丰富完善自己的主观世界,从而为客观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资源,这是令人忧虑和不安的事情。高考文言文阅读的权重已经偏低且有下降趋势,是不是屈从于“现实”的挤压呢?然而,如果失去了根基,“现实”还能走多远呢?
这是我写于1999年的一篇谈高考命题的文章中的一个片段,又是五年过去了,关于高考文言文命题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高考试卷中古文阅读的分值始终在20分上下,选材和命题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只是近两年增加了翻译题,翻译题实际上还是客观题,是不容许主观理解和阐释的。
“清慎”的苏琼(1999年)和同样“清慎”的胡质父子(2000年)、大施“反间计”的田单(2001年)和“忠实心诚”的李广将军(2002年),以及“佞于隋而忠于唐”的裴矩(2003年),这五年的古文阅读选文与前十年一样都是来自史传文。我不是说不能选这类文章,但这类文章的思想和艺术分量的确不大,古文中的精品很多,为什么不用最优秀的作品作为考查的材料?为什么那么害怕学生接触人类文化最优秀的成果呢?十几年来孜孜不倦非把学生对古文业已所剩无几的兴趣彻底摧毁就不肯善罢甘休吗?我要告诉命题者,你们的确做到了: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喜欢古文了。
中学文言文教学究竟意义何在?在我看来,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是一个民族心路历程的折射,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结晶,其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是其他任何东西无法替代的。尤其在当今喧嚣浮躁的人情世风下,在充满功利、粗俗、浅薄和暴戾气息的今日中国,那些有着清明思想的古典作品无异于一副绝好的清醒剂和镇静剂。一个国家的青年一代不能充分吸收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滋补而任由现代工商业文明去揉捏,恐怕是让人深感不安的事情。传统是根基;失去了根基,我们还能走多远呢?
中学文言文教学正是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古文瑰宝,加深对本民族的了解,树立深邃的历史感,砥砺品质,陶冶情操,同时提高分析鉴赏能力。简言之,古文教学,既要以提高学生的古文修养为己任,更要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为旨归。然而,中学文言文教学不说与这个目标背道而驰,至少是偏离了正道。文言文教学没有教出学生对民族悠久文化的热爱,对历代思想和文学巨人的崇敬,而是教出了学生的厌恶和畏惧情绪,这怎不让人痛心疾首?对此,高考文言文命题难辞其咎!
学习古文既是文化传承的需要,又是提高文学修养和母语素养的重要途径,同时为青少年奠定一定的国学根基、为社会注入典雅淳厚的古风,使古老的中华文化在遍及全球的现代化进程中再放异彩。以上这些论点当然还有待进一步分析和论证。比如说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北大张祥龙教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生生的存在,几乎快要消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正面临断子绝孙、无以为继的重大危机,并从四个标志性现象中作了详细的分析
论证,张教授有这样一段愤慨之语:“呜呼哀哉!印度人在建国后,花大气力复活梵文这个早已死去的古代文字,法国政府为了维护纯洁法语、对抗英语的话语霸权也是不惜工本,而中国人何以对维系祖宗文化的语言龙脉就如此绝情,非认定它是落后的根源而务必铲绝?”如果我们假设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个真正文化人的切肤之痛,那么,接通和恢复中华文化的血脉元气就是今天的炎黄子孙理应担负起的责任,而其方法和途径有哪些呢?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古文经典的教学是不是一条有效而便捷之途呢?我认为是的。
众所周知,传统文化中有很多落后保守的东西,它曾经阻碍和束缚了中华民族更好更快更健康的发展,一直到现在,巨大的惯性和惰性依然存在,克服和清除其毒素依然是当前十分艰巨的任务。但是,这跟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古文经典教育是两回事。如果认为中小学生诵读了一些(或大量)古代经典就会妨碍他们接受现代文明,就会让他们回到古代去,一个个都之乎者也起来,那不是很可笑吗?在如今这样一个开放社会,在全球化浪潮席卷天下之际,靠几篇古文就能把青少年拉回到古代去吗?让木子美读几篇烈女传就能变成信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贞妇了吗?相反,祥林嫂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不是照样满脑子“好女不更二夫”的封建贞洁观念吗?阿Q没有读过书,他的胆怯和凶残、愚昧和狡黠、自大和自卑、欺人和自欺,一句话,他的奴隶性格是从哪里来的,是制度,是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造成的,制度对人性的戕害是深入骨髓溶进血液化为基因代代相传的,我们不去批判和改造这个制度而去责怪四书五经唐诗宋词恐怕有点文不对题吧,现在就更是如此了。我不相信一个现代人读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后就会下决心远离现代文明,躲进深山老林过起隐居生活来,他可能偶尔会冒出这样的想法,但一般不会付诸行动,就算他真的这样做了,又有什么不可以呢?难道就阻碍社会进步不成?我同样不相信,今天,一个人读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后,就会变的更愚忠愚孝或专制残暴,他的“愚”和“暴”是早就由历史赋予他了,他还需要从“仁者爱人”里学会伪善吗?他还需要从“择乎中庸”里学会圆滑吗?或者从“夫唯不争”里学会平庸,从“天地不仁”里学会悲观吗?认为读古代经典会使人们的头脑愚钝思想僵化是没有根据的。
再比如说,关于提高母语素养的问题,一个明摆着的事实是,建国以后,我们的整体的语言表达水平显著下降,无论是官方语言还是个体语言,无论是文学语言还是日常语言越来越丧失典雅和淳厚之风,变得浅白、庸俗、粗陋,这是与心灵和精神的贫瘠苍白冷硬荒寒互为表里的。这种情况跟我们整个社会轻视古文,文言教育的血脉被切断有没有关系呢?我认为是有的。能不能让经典的永恒性与规范性来启迪当今社会,提供人生指引,能不能通过阅读古文经典来培养正确价值观和人文情怀,培养敦厚儒雅之风,笔者不敢断言,但仅就汉语教育来说,我认为让儿童进入中国文化的核心,让年轻人直接进入传统文化的语言世界,直接阅读传统经典,千锤百炼、博大深厚的中华文学文化经典定能受到沦肌浃髓、醍醐灌顶之效,我们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学英语,但英文只是一种工具,汉语却是思维和文化的载体,传统语言目前只能以“成语”、“引语”一类的破碎形式残存于人们的话语中,而现代人的话语中更多地夹杂着洋文、广告词、流行歌曲和各种“戏说”。中文的悠久、丰厚和诉诸直觉的灵性在世界文字中是无与伦比的,但今天却越来越被冷落。我坚持认为中小学文言文教学应该进一步强化,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以及考试方式等方面要作大的调整和变革。
就高考来说,第一,增加古文阅读的分量,比如分值应该提高到50分左右。第二,选文要选最好的文章,最有价值的文章,第三,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第四,不在字词和语法上纠缠,要求读通文章、读懂文章、读透文章,侧重阐述义理和鉴赏评价。比如客观题只保留翻译和默写,而默写题也可以灵活一点,主要考查平时的阅读和记忆量。
有人担心这样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其实,现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负担并不轻,而教师和学生在繁重的语文教学和训练中并没有多少真正的收获,没有多少对学生一生产生深远影响的东西进驻学生的心灵。教师和学生互相折磨,在高中三年中均无长进,无论是语言上还是思
想上。阅读文言文比阅读现代文当然要困难,但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古文中大多数词语保留在现代汉语里,古今汉语语法变化也不大,只要多读一点,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慢慢增强文言文的语感,一定会越读越通,越读越顺,越读越好读,越读越爱读。所谓负担问题实际上并不存在。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在小学阶段已经背诵了数百首古代诗词和“三字经”“千字文”等,到初中又熟读了《论语》《孟子》《老子》和一些唐宋散文名篇,有了这样的古文功底,到了高中阶段,再读《大学》《中庸》《庄子》《荀子》《左传》《战国策》《史记》等等,就非常轻松了。所以,我认为负担问题根本不存在。
还有一种看法说学生不喜欢怎么办?首先,学生不喜欢的原因不是经典本身缺乏吸引力,而是我们现在丑陋的考试害的,是我们不争气的教学害的。其次,较什么内容,不能完全由学生的好恶来决定。学生喜欢物理吗?喜欢数学吗?喜欢英语吗?事实上现在的中学生有多少人喜欢这样的学习和考试?再次,趣味是可以培养的,这正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我女儿读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里的大多数文章都要求背诵,并且要由家长签字。说实话,我有点不胜其烦。有一天,我拿出手边的一本《大学·中庸》,要她背诵下面一段文字: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有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这段文字里对她来说总共只有一两个生字,我带她读了几遍,并简单地作了一些解释。然后她自己读了一小会儿,就能够一字不差地背下来,而且还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当然主要是觉得好玩。她背诵这段文字所用时间大概只要背她课本中的一篇白话课文所用时间的一半。更重要的是,这两百多字的价值和分量是她那册语文书里所有白话文加起来也远远不能相提并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