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0:24: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教学设计》。

第一篇: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教学设计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教学设计

恩平市第一中学 叶晓霞

教学目标: 1.以翻译为切入口,落实文言文复习。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过程:1:掌握翻译的一般目标及翻译的基本方法

一、了解有关文言文翻译的常识

1、标准

简言之三个字:信(准确)、达(通顺)、雅(有文采)。高考中的翻译一般只涉及信和达。

2、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按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一般说来,应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高考文言文翻译也主要考“直译”。

3、直译的方法——“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

①对――对译。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译成以该词为词素的合成词。

[例]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

②换――替换。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先帝不认为我地位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

“卑鄙”一词古今汉语都常用,但词义已转移,所以译文用“地位低微、见识浅陋”来替换它。“顾”今天不常用,译文用“探望”来替换。

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要换成现代通俗的词语。如:

①齐师伐我。

这句中的“师”,要换成“军队”;“伐”,要换成“攻打”。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这句中的“吾”,要换成“我”;“尝”,要换成“曾经”;“终”,要换成“整”;“思”,要换成“想”;“须臾”,要换成“一会儿”。

③留――保留。古文中的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如“山、水、中、笑、有”等,都按原文保留不译。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

④删――删略。文言文中有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或表示停顿,或表凑足音节,或表发语,或起语助、连接等作用),翻译时应删除。如:

[例1]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作战,(是靠)勇气的。(夫,句首发语词)

[例2]战于长久,公将鼓之。(《曹刿论战》)――长勺这个地方与齐军交战,鲁庄公将要击鼓(命令将士前进)。(之,句末语气助词)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这句中的“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中独立性,不译

⑤补――补充。古书中的省略现象比较突出,为了完满的表达文章的内容,译文就应补出原文省略的而现代汉语又不能省略的某些词句。

[例]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桃花源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

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这句中省略的主语分别是“蛇”、“草木”、“蛇”、“人”。

②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这句中两个“曰”前分别省略了主语“蔺相如”和“舍人”。“不若”句省略了主语“廉颇”,省略了宾语“秦王”。

⑥调――调整。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翻译应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例]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

这是宾语前置句,译时要调为“动+宾”语序。、①大王来何操?

这句是宾语前置句,“何操”应为“操何”。

②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这句中的“验之以事”,是宾短语后置,现代汉语句式为“以事验之”。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2: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找准文言文句子中的主要踩分点, 学会怎么样才能使句子的翻译更准确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请看看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A组:

B组:

行李之往来

左右欲引相如去

可怜体无比

复夜引兵出门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相如引车避匿

形容枯槁,颜色憔悴

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古今异义词)

(一词多义)

小结:文言文词汇的重要特点就是以单音词为主,而现代汉语词汇中大多数是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这是古今汉语的很大不同的地方。在古代汉语中,连用两个单音词恰好与现代汉语的某个双音词一样,或者一个词具有多个义项,或者词的意义、色彩发生了变化,都是我们在古文翻译中必须注意的地方,这样,才能使句子的意思忠实于原文,不凭主观好恶随意增减意思。实词是古文翻译时的一个重要踩分点,我们必须过好这一关。

三、文言中意义变化的词

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

同一个词,因为时代不同,词义也有不同的含义。它包括以下几种形式: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词语色彩的变化、一词多义等等。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色彩变化)

译:先帝不因为我低贱鄙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房中来看望我。

②璧有瑕,请指示王(单、双音节词的变化)

译: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词义变化)

译:(我)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

又如下列词语:走

亲戚

牺牲

烈士` 爪牙

卑鄙

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名做状)

译:一只狼径直地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象狗一样坐在屠者的面前。

②君子死知已,提剑出燕京(为动)

译:君子为知已而死,提着剑离开燕京。

③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使动)

译: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啊!

小结:词语的活用主要有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数词的活用

练习: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项伯杀人,臣活之

君为我呼之,吾得兄事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一词多义

这类实词的含义丰富,义项众多,是学习的重点。怎么掌握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为学生带来一定的困难。如: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

莫名其妙

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小结:要注意词的本义、牢记重点、上下文辨析、逐步积累。

4、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翻译

①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比喻)

译:于是派蒙恬在北边修筑长城并守住边防

②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借代)

译:我认为老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更何况大的国家呢?

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比喻)

译文: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流放呢?

5、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的翻译

①若有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译:如果仰赖贵国国君的恩惠,我们国君赦免了我们,三年后我们将要兴师报仇。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

译:我生下来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离开我去世了;到了四岁,舅父强迫母亲改变守节的志愿,把她嫁给了别人。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3:复习巩固文言的常见句式, 使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如何做到“达”的标准 教学过程:

一、知识复习

在现代汉语里面,句子的成分相对来说有一定的规律,什么词一般作什么成分,什么成分一般放在什么位置,我们要心中有数。那么把古代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也要遵循这样的规律,才符合现在的说法。一般来说,关于句子成分及对应的词性如下:

成分:〔定〕

﹙状﹚

〈补〉

〔定〕

词类:形容词

名词

副词

动词

形容词

形容词

名词

数量词

代词

形容词

数量词

代词

二、文言中常见的变式句

1、请学生先看下句子,指出它各属于哪一种特殊的文言句式,并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省略句)

译: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介词结构后置)

③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主谓倒装)

译:公子能急人之困的美德,表现在哪里呢?

④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省略)

译文:人们又有谁愿意让自己的洁白之身受脏物的污染呢?

⑤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无标志的被动句)

译:我被拘留不能回来,国家的事情于是无法收

2、小结常见的文言句式

A、被动句:

有些有语言标志的,如“于、被、见、为、受”等词或其搭配的句式可以看出,翻译时可译成“被„„怎么样”。有些是不含表示被动的标志,意念上表示被动的句子。

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惑于张仪。

B、倒装句:

即改变了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其中的有些句子成分被调动了位置,不在原来的位置上,翻译的时候我们要把这些变换了位置的成分放回到它原来所在的地方去。

(1)宾语前置句:包括

a、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有“不、未、莫”等否定词,代词放在否定词后动词之前。如:“三岁

汝,莫我肯顾”

b、疑问代词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中“谁、何、奚、安”等疑问代词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如“大王来何操?”

c、介词宾语前置。介词宾语用来修饰谓语动词时,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现象。如:“微斯人吾谁与归?”

d、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突出强调宾语。如“何陋之有?”

状语后置:修饰限定谓语动词的介宾短语,通过介词放在了动词后面。如:“覆之以掌”

(2)定语后置:一些修饰性的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后面。如:“蚓无爪牙之利”。

(3)主谓倒置:为了表达强烈的感叹语气疑问句中,为了突出谓语,或者谓语具有祈求或命令的意义,会把谓语调到主语的前面。如:“甚矣,汝之不惠!”、“谁与,哭者?”(“与”通“欤”)、“勖哉,夫子!”。

另外,文言中也常碰到判断句、省略句。判断句以“„„者„„也”形式为重点,还有一些变式,可译成“„„是„„”,对事物的关系、性质等作出判断,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刘备,枭雄也”。省略句则要结合句子的上下文,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如:“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等。

三、强化训练

判断下列句子各属于哪种特殊句式,并翻译这些句子。

1、吾属今为之虏矣。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6、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7、沛公安在?

8、时人莫之许也

9、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0、宜乎,百姓之谓我所爱也!

11、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1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13、邻之厚,君之薄也。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4: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 积累一些常用的固定句式,能够准确地翻译一些固定句式.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掌握一些固定句式,并掌握句式的含义,能够准确地翻译。

二、阅读下面的的练习,并给予恰当的点评和修改。

1、是女子不好„„得要求好女。《西门豹治邺》

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

2、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

译成: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惠说的来辞让单于。

3、(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成: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

4、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

这四句翻译均犯了以今义译古义的毛病。例1的“好”属于词义扩大。在古代是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对事、对物都可以修饰限制。译句应改成“这个女子长得不漂亮”。

例2的“让”属于词义缩小,在古代汉语中既可以表“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责备”之意,而现在只用于“辞让、谦让”的意思。译句中的“辞让”应改为“责备”。

例3的“去”是词义转移,由古义“离开某地”的意思,后来转移为“到某地去”。意义完全相反。译句中的“才到树林中去”,应改为“才离开”。

例4的“卑鄙”属于感情色彩变化。在古代这个词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现在是贬义词,指人的行为或品质恶劣。译句中的以今义当古义,应改为古义。

5、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译成: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6、以相如功大,拜上卿。

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译句没有把“以”译出来,应当译成“因为”,也没有把“拜”译出来,应当译成“任命”才算正确。

7、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译成: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

译句中把“爱”译成“爱惜”不当,“爱”有爱惜之意,但在这个句子中是“吝啬”的意思。

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译句中没把原句中的“也“删去,造成错误。其实原句中的“也”是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者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它们没有实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的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译。比如表示判断的“者”和“也”或“„„者也”“者„„也„„”,在翻译时应该从译句中去掉,并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判断词“是”。

9、权以〈 〉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司马光《赤壁之战》)

译成: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

句中的“以”后面省略“之”,指代曹操的书信,而译句中没有译出来,应该在“孙权”的后边加上“把曹操的书信”,语言才显得清晰完整。

10、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译成: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两儿子不团结。

在数词“两”后边加上量词“个”,语气才显得流畅。再如:

11、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译成: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译句中在数词“三”后加上量词“次”字。

1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

译句中的“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的人”原句中没有这个内容,是翻译者随意加进去的,应删去,才符合原句的意思。

1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5:解题步骤及方法技巧归纳总结:

1、掌握翻译的一般目标及翻译的基本方法

2、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实词

3、复习巩固文言的常见句式,判断文言句式的类型掌握翻译的要求

4、强化训练

第二篇: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教案之文言文翻译

2011年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之文 言 文 翻 译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10年考试说明》要求理解并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以直译为主。教学重、难点:

2、在直译时能准确翻译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文言文阅读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且分值不小。而对同学们来说它又是一个难点,在这方面失分较多,究其原因,关键还是翻译不过关。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怎样才能准确流畅地翻译文言句子。

二、练习:

板书句子,1-5每排同学分别翻译一个句子: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4.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5.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三、指导:(评讲之前指导,学生可用教师教给的方法先自己修改。)1.《10年考试说明》要求:“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2.教师解读,《考纲》对翻译的要求可归纳为五点,即:

(1)直译,即字字落实。在具体翻译时可采用留、换、补、调等方法。

①留:就是保留。对于古代一些专用字词,可保留原样,不必翻译,譬如“人名、地名、官职、朝代、年号”等一些词语。

②对:已由单音节词发展成双音节词语的古今同义词,可采用对译的办法处理。

③换:即用现代汉语的字词替换。对于古今异义词,必须用该词的今义去替换。对于古今同义的一些字词,只需把单音节词替换成现代汉语

④补:即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例如省略的主语、宾语、介词等等。

⑤调:遇到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等)时要调整语序(2)注意特殊句式。(3)注意词类活用。(4)注意句子的语气,要特别注意语气词。(如:其李将军之谓也?)(5)文通字顺,即语意连贯、流畅。

在具体翻译的时候,要先从整体上看这个句子的句式,如果是特殊句式,就要把语序调整成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语序,其次要注意有无活用的字词,再逐字翻译,最后检查翻译的是否通顺,句子的语气是否译出了,同时要注意上下文语境(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3.请两个同学对照这五条要求,对刚才这五个同学的翻译进行修改。4.师生一起评改。

四、小结:大家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牢记这五个要求,按照老师刚才讲的方法和步骤去译,特别提醒大家要注意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五、当堂检测

用心

爱心

专心

(一)翻译下列句子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5.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二)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

-——选自《吕氏春秋•疑似》 翻译:魏国的北部有个叫黎丘的乡村,(那)有个奇怪的鬼,喜欢装扮别人的儿子、侄子、兄弟的样子。乡村的一个老人到街市上喝醉酒回家,黎丘的鬼装扮成他的儿子的样子,扶他却在路上折磨他。老人回到家,酒醒后就责骂他的儿子,说:“我是你的父亲啊,难道所我对你不够好吗?我喝醉了,你在路上折磨我,是为什么?”他的儿子哭着磕头碰地说:“冤枉啊!没有这样的事啊!昨天我去村东向人讨债,可以问他的。”他的父亲相信他的话。

六、评讲练习

七、作业

1、阅读下面文言语段,按要求翻译。(8分)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注)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淫慢,过度享乐与怠慢。

将画线的三句话译成现代汉语: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8分)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明史•宋濂传》)

[注]宋濂,字景濂,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1)诚然,卿不朕欺(2分)

译文:

(2)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3分)

译文:

(3)微景濂,几误罪言者(3分)

译文:

3、把下列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始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

(1)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3分)

译文:

(2)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3分)

译文:

(3)此谓诚于中,形于外。(2分)

译文: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者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必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学记》

译文 :

5、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臣光(司马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1)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欺,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于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蓄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2分)

译文:

(1)

(2)

6、把下面两段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孔子曰:“夫富而能富人者,欲贫而不可得也。贵而能贵人者,欲贱而不可得也。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

(《说苑•杂言》)

孔子曰:“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有而不施,穷无与也。是故君子少思长则学,老思死则教,有思穷则施。(《荀子•法行》)

(1)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

答:

(2)有而不施,穷无与也。

答:

7、翻译:把下面一段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之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墙,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之猫也?”

(1)盍去诸?(2分)

(2)是非若所知也。(2分)

译文:

(3)不病于无鸡乎?(1分)

译文:

(4)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之猫也?(3分)

译文:

用心

爱心

专心

8、阅读下面文段,翻译画线的句子。(5分)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

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①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

②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9、阅读下面的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5分)

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臣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刘向《新序•杂事第一》)[注] 不谷:古代君王自称的谦词。

(1)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3分)

(2)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2分)

10、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将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第八章)

(1)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___________________

(2)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画线的句子。(5分)

西施病心而颦(pín,皱眉头)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1)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译文:

(2)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译文:

1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孝敬忠信之事立,虽死而不悔。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曰巧伪不如拙诚。学问不倦,所以治己也;教诲不厌,所以治人也。所以贵虚无(注)者,得以应变而合时也。(《说苑》)

(注)虚无:虚心、谦虚的意思。

①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2分)

②故曰巧伪不如拙诚(2分)

③学问不倦,所以治己也(2分)

④所以贵虚无者,得以应变而合时也(2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参考答案:

1、(1)如果不能做到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不能有明确的志向,如果没有一种宁静的心态,就不能达到一种高远的目标。(3分)(2)追求享乐或安于怠惰,就不能奋发向上,性情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3分)(3)年华随着时间而流逝,意志被时间所消磨,于是成了枯枝落叶,这样大多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2分)

2、(1)确实如此,你不欺骗我。(注意“诚然”的解释和“不朕欺”的语序,各1分(2)陛下刚刚广开言路,怎么能过分给他加罪?(译出大意,1分。译对“方”和“深罪”,各1分)(3)如果没有景濂,我几乎错怪进言的人。(译出大意,1分。译对“微”和“几”,各1分)

3、(1)好像厌恶臭气,喜爱美丽的颜色那样(出自至诚),这就是说的自己意念诚实,心安理得。(慊:满足,大意对即可。重点词:“恶”、“好”。)(2)(他们)见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就显出遮遮掩掩的神态,隐藏他们所做的坏事,装出一副善良的样子。(厌:(yā)通“压”,这里有“隐蔽”之类的意思。关键字:厌,掩,著)(3)这就是说,内心的真实思想一定会表露到外面来。

4、(1)人们学习,或贪多务得,或知识面过窄,或惧怕艰苦,或浅尝辄止。

(2)(教师)了解这些心态,然后才能矫正这些缺点。

5、臣司马光说:诚信,是国君最大的宝贝。国家被百姓保护,百姓被诚信保护。因此古代君王不欺骗天下,霸主不欺骗邻国,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不欺骗百姓,善于治理家庭的人不欺骗亲人。从前齐桓公不背弃曹沫的盟约,晋文公不贪婪讨伐原国的利益,魏文侯不放弃与虞人的约定,秦孝公不废除徙木的奖赏。这四位国君,他们的思想道德并不是最好的,而卫(商)鞅更算得上刻簿,当时又处在战争攻伐的时代,天下人都赶着用欺诈作为手段,他们尚且不敢忘记以诚信来蓄养民众,何况作为太平盛世时侯的执政者呢!

6、(1)自己通达又能让别人通达的人,想窘困也是不可能的。(2)富有时不施舍,穷困时就没人援助。

7、(1)为什么不扔掉(赶走)这只猫呢(采分点“盍”、“诸”两个兼词)

(2)这不是你所了解的(采分点判断句式和“是非”、“若”)

(3)我不担心没有鸡吗(采分点“病”是活用)

(4)没有鸡,不吃鸡也就罢了,距离饥寒还很远,像这样,为什么要扔掉(赶走)这只猫呢,(采分点“则己耳”的语气,“去”、“犹”和“若”、“之”、“何”)

8、①晏子外出,在路上遇见他,就解下左边的马把他赎下来,用车载着他回家,越石父没有道谢。(3分,重点:“遭之途”,“左骖”,“弗谢”的主语)

②了解我却不以礼相待,还不如被拘禁。(2分,重点:“而”,“缧绁”。“固”是本来的意思,可灵活处置。比如译为“本来”、“原来”、“实在”、“真”、“还”等均可。“己”可译为“这个人”。)

9、(1)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三个分句,每句1分)

(2)我们国家大概接近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两句话,每句1分)

10、(1)商汤王流放夏桀王,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有这样的事吗?(放:流放,诸:“之乎”的合音,各1分(2)我只听说过周武王诛杀毁灭仁爱、正义的殷纣,没有听说他杀过君主。(给分点为“一夫”、“弑”和省略成分“周武王”,各1分)

11、(1)那同村的丑女人看见了觉得西施那样子挺美,回家后也捧着胸口,皱着眉头在村里走来走去。

(2)村里的那个丑女人只看到西施皱眉的样子美,却不知西施皱眉为什么美。

12、①士人不会因为私利而转移志向,不会因为祸患而改变节操。(或“士人不会因为私利

用心

爱心

专心 或祸患而改变他的志节

②所以说奸诈虚伪不如笨拙诚实。

③求学问道毫不倦怠,是用来修养自己的。

④(士人)崇尚谦虚的原因,是这样能够顺应变化而又符合时宜。用心

爱心专心 6

第三篇:关于针对高考复习之文言文阅读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

A Suzhou Institution

高考复习之文言文阅读

第一讲 前 言

一、高考考查文言文的意义

现代社会的交际,听说读写都不用文言,可以说绝大多数人对文言是“听不到,说不出,读不懂,写不了”,那么高考为什么还要考文言文呢?

其实高考考纲的制定是由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决定的。大纲对中学生掌握文言文知识方面有明确规定,认为“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依据在于:

1、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

2、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提高现代汉语水平,提高语文修养。

⑴、从汉字的发展方面看,辨析现代汉语的语素要有古汉语的修养。

⑵、从篇章方面看,多读优秀的文言作品,它那严谨的布局、简洁的行文对提高现代文 写作水平有帮助。

⑶、从文学鉴赏方面看,要了解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心态,非有中国古典文学修养不可。

建国以来,整体的语言表达水平有日益下降的趋势,传媒和文化人的语言表达失去典雅和古风,变得浅白化和粗俗化。这实际上就是整个社会轻视文言,文言教育的血脉被切断的恶果。文言文到了高中阶段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共24篇,占课文总数的1/6。

单从1993年至2003年高考情况看,高考文言文权重偏低,甚至有下降趋势,分值从93-98年的占15%下降到99-03年的12%(20分),题目设置也由最初的八题减到98年的七题到99年、2000年的六题,再到2003年的五题,是不是屈从于现实的挤压呢?„„

庆幸的是,由于受近一年来人们对中国语文旧有教育进行的深刻反思的影响,人们对文言文的重视程度有了一定的转变,新教材中文言文的比重也增加了,作为高中语文教学晴雨表的高考将作何调整,值得大家的思考。

二、高考文言文的考查内容

在进行高考文言文条块复习前,我们有务必要抽出一堂课时间整体讲解文言高考要求以及历年高考相关情况,使同学们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复习积极性,又能知己知彼,做到有的放矢

总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根据2000年版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

(一)、浅易的标准:

1、词 汇:以文言常用词、次常用词为主,其中实词120个,虚词18个。

2、语法结构:采用常见的文言句式。

3、体 裁:叙事为主、写景、抒情、说明及一般的说理文次之,并非专门性较强的学术著作。

4、内 容:较少出现生疏的古文化常识或艰涩的古文化背景,少用典故。

5、风 格: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古白话不在考查之列)。

比如2000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阅读部分完全遵照(考试说明)的精神,选取了《三国志·魏书·胡质传》裴松之注引孙盛的《晋阳秋》一书中关于胡威的一段文字。(1)开头处加上了“胡质之子”四个字,使之符合传记文的一般格式,(2)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选文没有生僻难解的词语,没有文言虚词的特殊用法,也基本没有难解的名物典章制度方面的专门术语。除此之外,(3)从选文整体风格上看,《三国志》属于正史,这篇阅读材料属于较为典范的文言文的作品。因而可以认为,对于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来说,有关胡威的这一段文字确为浅显形式的文言文。

刘国正先生曾举出了四部书作为浅易文言文的代表,它们分别是:《孟子》、《史记》的传记部分、《梦溪笔谈》、《聊斋志异》。

(二)、具体的考点要求:

1、理解(这在语文能力层级上属于B级,考查理解能力)

(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般在第11题)

(2)、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一般在12题)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上涉及)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一般在第15题)

(此考点99年分为两条:

1、翻译成现代汉语;

2、正确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分析综合(1)、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一般在第13题)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一般在第13、14题)

(此二考点在99年为一个考点:分析文章的内容)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般在第14题)

文言试题中体现对分析综合的题目一般两道,分值6分,应该下大功夫,在全面阅读的基础上加深理解。

三、关于高考文言文试题的选材

1、近年来高考文言阅读材料多从经典史籍中(可能是为了突出典范性)选取。字数在四五百左右。(1999年574字,2000年400字左右)已成稳定模式。2001年海淀区模拟卷最短的只有294字。上海卷只180字左右。近几年来,所选文段均是人物传记:

1993年选自《新唐书 ·姚崇传》,主人公姚崇; 1994年选自《唐语林 ·识鉴》,一说为《宋书-孝义传》主人公何子平; 1995年选自《隋书·列女传》,主人公郑善果母; 1996年选自《宋史 ·郭永传》,主人公郭永; 1997年选自唐人刘肃的《大唐新语》,主人公权善才; 1998年选自《宋史 ·忠义一 ·李若水传》,主人公李若水; 1999年选自《北齐书· 苏琼传》,主人公苏琼; 2000年选自《三国志· 魏书·胡质传》裴松之注引孙盛的《晋阳秋》一书;合写胡质、胡威父子清慎廉明因而享有卓著声誉;2001年选自《史记·田单列传》,主人公田单;2002年选自《史记·李将军传》,主人公李广;2003年选自《旧唐书》人物传记和《资治通鉴》司马光的评说组合,主人公是裴矩。

以上选文的共同点--均为浅易的文言文,一些疑难生僻的字句都有适当的处理,或加注释。人物传记,一般记载几个人,有的人物关系简明,有的人物关系复杂。一般有主人公,主人公有正反好坏之分,在人物身上,表现一种特殊的品格和性格。这要求考生解读人物关系,体味出人物的特有的品格和性格。作者写人物传记,或出于某种政治需要,或出于个人目的,通过人物传记,表现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要求考生能分析传记的基本内容,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内容上:材料所涉及的人与事或相夫教子、事亲至孝,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或古代贤臣良吏,勤政爱民、廉洁奉公、刚直抗上、执法如山等既符合于传统的道德规范,又不失现实教育意义。但就是这些材料,却也潜伏着很大的变革危机。

2、今年高考选材预测:

尽管每年高考后都有人对其选材有颇多非议,而且近几年高考也不断在改革,但文言文选材都是只降难度,没改变传记文思路,当然如果一定说到变化,是不是可能会在人物类型上做些文章,会不会出现一些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隐士)什么的,2001年五六月份安徽皖中、河南郑州、湖北荆州、黄冈、黄石等地方的划杠卷就有这方面的尝试。也有文言比较阅读形式等。在备考中我们还是应该注意一些短小精悍、文质兼美的文言散文、小品如寓言、游记等的阅读训练。因为它们在文言作品中比传记文更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相信在今年高考,文言选材肯定会有所突破(可能会单独选一段散文来翻译)。

3、试题设置,稳中有变

容量上,共5题,20分。第1题考实词含义,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等;第2题考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般是辨析同一词语在两个句子(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的异同;第3题考查主人公品格和性格;第4题考查对内容要点的归纳和中心思想的概括;第5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直译,字字落实)。

四、备考策略

(一)、立足课内,辐射课外

高考文言文的考查,无论实词、虚词、句式、文句理解,还是语段翻译,无一不是源自课内;历年考点的设置,几乎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的知识点。因此,立足课内,辐射课外实在必要。一般说来,课内篇目可反复3—4遍。

第一遍,利用晨读、自习、晚修等,将1——6册课本所有文言篇目,根据记忆曲线,按照由高三到高一倒回来的顺序,自行通读串讲一遍。

第二遍,以单元为单位,抓每篇文言文的知识要点,注意前后联系,总结规律。同时积累关键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配以一定的课外练习,体现知识体系的联系性、相关性和取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的精神。

第三遍,以课外文段为主,辐射课内已学知识。凡涉及课内的实词、虚词以及句式用法等都呼应贯通来理解记忆。另外,每天分头给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在课内找例解,以“每天5—10个”的方式进行。

第四遍,以综合练习为主,练习出题,练习答题,学会找点、设点、解点,吃透关键实词、虚词以及句法、用法等。

(二)、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步骤

由于考试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准借助任何工具书的限制和考场气氛的限制,具有只能独立解题的特殊性,面对一篇完全陌生的文言文,不少考生心理上比较紧张,经常出现急噪的心理,常常是读完一篇就去选,出现思路混乱,判断偏移的问题。事实上这是极不正确的。下面就以上问题,给同学们介绍古文解答的答题思路和答题技巧。

1、读题和解题

一般来说,文言试题解题阅读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整体阅读

要求(1)、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

(2)、能大概明了“6W”,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能懂六七成即可。

第二步:细读题目

要求(1)、一一落实要求答题的字、词、句、段所在,一般来说,运用所学的知识,较易题可以在这一步基本完成,要充分利用所给选项,运用“比较法”、“排除法”根据是非准则,选出正确项。

(2)、利用好最后那道题,或信息筛选,或观点评价,以及实词解释(11题),或句子翻译(15题),了解全文内容。

因为此题相当难,但命题往往说有一项不符题意,那么就是说其他三项都是正确的,就是有一项错误也往往是个小问题。那么通过看最后一题,就会马上了解全文内容,再去读一遍,往往事半功倍,全文内容马上会成竹在胸。

第三步:重读全文。

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这一步大致相当于精读研读的水平;同时也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纠正,因此是一个复核、验收、深入理解的过程。

特别提示:有些学生在读文言段时,对自己要求太高,第一遍没读懂就心急火燎,在个别语句上纠缠,非要字字句句弄个水落石出不可,结果反而难以明其大意,学生当中这种情况存在非常普遍。必须明白,高考所选文言语段一定不会容易到一看即懂的地步,第一遍看不大懂是很正常的。所以一定要让保持良好心态,调动各种手段,借助各种力量,善于前后推导,一步步走完解读过程。在解决个别难点和正确把握文意、准确翻译文句时。要善于借助“字形分析法”和“邻字辅助法”来推断,进而正确判定实词词义,观照语言环境掌握虚词用法。要有排除干扰的意识,例如古今异义的干扰,防止望文生义,以今释古。高考文言段不会脱离课本知识另起炉灶,所以要善于知识迁移,联系已有知识尤其是常用词的常用义项和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来推出新知。

应该说文言解题的“三步阅读法”是经过许多学子高考实战检验而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有效的应试方法,复习当中必须让学生加以掌握和运用。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切记!

2、审题

从以往高考来看,不少考生在做文言题时丢分往往丢在不注意审题上,例如问的是“全都直接表现某某人热爱国家、不畏强敌的言行的一组是哪项”,有些考生往往忽略“直接”或“言行”这样的重要词语,造成所答非所问。或者问“正确的一项”却选“错误的一项”,或者是平时训练多了,造成一种心理定势,当出现“间接表现了”或“反衬出”之类要求时,又不能进行正确答题了。因此,在做文言练习时,要切实完成文言应试阅读步骤注意审好题,多积累一些考试经验。

3、解题(以2003年高考文言文阅读为例)

(1)、词语解释

①和所学课文呼应。如第11题,“讽帝大征四方奇技”中“讽”与课文中“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相近,因而不可能是讽刺;“咸私哂其矫饰焉”中“哂”与课文“侍坐”中“夫子哂之”相似。②和现代汉语呼应。如“恐为身礼品,每遇人尽礼遇”中“遇”与今天说的“善遇之”相同,后半句“遇„„尽礼”合在一起为“以礼善待”之意,故“优待”错。③和上下文呼应。如第12题,“咸私哂其矫饰焉”中“焉”用在动宾结构“哂其矫饰”之后,很明显是语气词,“犹且从师而问焉”中“焉”用在动词“问”之后则是代词。④和句子结构呼应。如“为伯父让之所鞠”中“为„„所”构成被动句式。

(2)信息筛选题

一看题干中的陈述对象,如第13题,陈述对象是裴矩,而答案D项说的是太宗,故排除。

二看题干问的是哪一方面,本题问的是“佞于隋”和“忠于唐”的一组,而C项第一句答的是裴矩为人乖张,故不合要求;其他还要看是不是这个人在这个时候这个地方以这种方式所为,有没有张冠李戴、前后颠倒等。

(3)内容理解题

除了看人物、时间、地方等有没有弄错,还得看人物的行为、主张等,看有没有添加、删改、遗漏等。强调和原文呼应、吻合。如第14题C项,裴矩主张立即回京总观大局,而非主张立即平定。其他项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答案。

(4)赏析评价题

要看作者的态度和文段背景。司马光在本段中主要强调一方面(表动)而非双方面(即表动则影随)。我们应当注意,《资治通鉴》本身就是给君王作辅正,司马光当然站在劝谏君王的角度论事。而《旧唐书》则是站在裴矩的角度。

(5)注意人物形象的发展和变化

往年的人物形象或忠或奸,都一贯到底;而去年文言文的人物形象开始丰满起来。甚至不同典籍中的相同人物形象也可能不同甚至完全相反。我们要辨证地看待人或事。

五、课外练习

第二讲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指的是根据具体语境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高考对实词考查常常是固定的唯一的意义,这就是需要具备根据语境理解、识别实词意义、用法的能力。

一、文言常见实词的范围

此条款要注意两点:

1、在文中的含义,这是所给的条件;

2、常见的实词,这是考查的范围。

什么是文言常用实词?

一般地说,凡是中学教学中不止一次出现的古今词义不同的字均可算是文言常用实词。

高中语文课本所列文言常用实词表共列了360个文言实词(准确数字为248个)。中学生起码要掌握的至少为120个。

二、文言常用实词的特点

单音性——单音词占绝大多数,双音词主要是联绵词、叠音词、象声词、偏义复词以及外来词,为数不多。

多义性 ——这和现代汉语的一词多义原则上是一样的,但现代汉语用几个不同的词来表达的意义,在古代汉语中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

近义性 ——现代汉语中有不太区分的概念,古代汉语中可能分得很细,形成一系列近义词,如关于“看”的动词有20多个;“马”的名词也有20个以上。

活用性 ——可以按习惯临时改变语法功能,用作其他词类,名词可用作动词、副词、形容词;动词形容词又可以活用为名词,又有使动、意动等特殊的动宾处置关系。

通假性 ——用语音相同,相近的字代替本字,这在今天看来类似于写错别字,但在古人是一种习惯。

复习实词时,重点掌握课本三方面内容

1、掌握高中语文第二册的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文言实词应该注意的几点》。

2、掌握高中语文第三册的单元知识短文《词的活用》。

3、掌握 高中语文教材后的附录---《文言常用实词表》。

当然,现在我们很多学校高三复习手头均有一些参考资料,可能更全面些。

三、了解近几年高考文言实词的命题规律

1、放在文言文阅读的第一题中考,分值为3分,几乎每年必考。

2、题 型:①、要求考生直接判断词义的对错; ②、判断古今同义或异义的情况。要求考生以比较来辨别词义的差异,求得正确。

四、实词复习的内容

1、古文中单音节词和现代汉语双音节词的关系。

单音节词是古代汉语词汇的主体,文言文中的一个字常常是词。尤其要注意的是,有时文言文中两个单音节词连用,正好是现代汉语中的某个词语,这就容易形成错觉,造成理解上的错误。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析:卑鄙,是单音节次,“卑”和“鄙”连用,“卑”指出身卑微,“鄙”指见识短浅,举止粗俗。它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卑鄙”的意义不同。

2、古今异义

文言文中相当一部分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古今有了不少变化,词义或扩大,或缩小,或转移,或褒贬色彩发生变化。因此复习时一定要注意这种情况。如:江河、亲戚、爪牙等

附:古汉语中常见的单音节词古今异义整理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凶恶、凶残)加(更;增加)

假(借助;不真实的)

信(的确;书信)

河(黄河;泛指江河)

橹(盾牌;划船的工具)

赢(背负;胜或获得)

走(跑;不行)

次(水边;量词)

向(从前;对、朝或偏袒)

穷(困厄、不得志;贫困、穷)

率(一概、全部;率领、轻率)再(第二次;又一次)

原(推究;原来、原则)

床(坐具;卧具)

抑(或者;抑制)

归(女子出嫁;回来)

比(等到;比较)

比(紧挨、并排;比较)

渠(他、它;水道)

去(离开、距离;往)

阳(水的北面,山的南面或南坡;太阳、)

怒(振奋、大鹏展翅起飞的气势;发怒)

危(高;危险)

但(只;但是)

略(夺取;简略)

将(请;将要)

或(有人、或许;或者)

爱(吝啬;喜爱)

固(本来;坚固)

诸(之于、之乎;众、各)择(区别;选择)隐(哀怜、不忍;隐藏或隐瞒)

稍(逐渐;稍微)

诚(果真、如果;真诚)

赞(引见、介绍;称赞)拜(授官;一种礼节)

除(授官;除去)

安(养生;安定、安然)

鄙(边境;轻视或粗俗)池(护城河;水塘)

摧(伤心;破坏或折断)

汤(热水、开水;较浓汁液)

按(查究;压住或按照)都(大;都市或全)

病(困苦至极;疾病)

必(果真、如果;一定、必然)

齿(年龄、岁数;牙齿)伐(功业、夸耀;坎)

顾(拜访;回顾或照顾)

会(恰逢)聚会或会议)

间(参与;中间或间隔)

控(拉;控制或控告)

迁(放逐;迁移)

景(大、日光;景致或情形)

害(嫉妒;祸害或害处)

摄(整理、整顿;吸取或保养)

遣(休、被夫家赶回娘家;消除或派遣)

冒(涂盖、敷上;冒充或向外透)

奇(适宜;特殊的或惊异的)

要(邀请、相约;要求)

严(尊重;严格或严密)

卒(死;士兵)

寻(不久;寻找)

章(花纹;文章或图章)

速(招致;速度快)

寝(丑陋;睡觉)古汉语中常见双音节的古今异义整理

执事(对对方的敬称;掌管某项工作的人)

行李(出使的人;出门所带的包裹等)

夫人(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

爪牙(得力助手或武士;比喻坏人的党羽)

丈夫(男子;女子的配偶)

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保养)

山东(崤山以东;山东省)

婚姻(儿女亲家;结婚)

非常(意外的变故,不平常;十分,很)

行路(路人;走路)

根本(树木的根部;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地方)

学者(求学的人;有专门学问的人)

逢迎(迎接;说话、行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经营(搜集、保存;筹划、组织)

上路(高高的道路;走上路程)

于是(由这种情况;连词)

从而(跟从、来;因果连词)

行为(品行是、品行作为;举动)

小学(小的方面学习;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

痛心(痛恨;极端伤心)

不必(不一定;不需要)

颜色(脸色、容颜;颜料或色彩)

智力(智谋和力量;理解事物的能力)

可怜(可爱、可惜;值得怜惜)

空中(中间是空的;天空)

便利(吉利;方便)

私人(心腹之人;非公家的)

老大(年龄大;排行第一)

首领(头颅、生命;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可以(可以凭借、可以用;可能或许可)

浩荡(荒唐;水势浩大)

不行(不能走路;不可以)

自由(自作主张;不受约束)

作案(作几案;进行犯罪活动)

交通(交错相通;水陆运输的总称)

失意(意见不合;不得志)

成立(长大成人、成人立业;开始存在)

县官(官府;县令)

告诉(向上报告;让别人知道)

然后(这样以后;顺承连词)

果然(饱的样子;与事实相符)

卑鄙(低微而鄙俗;品行恶劣)

流涕(流眼泪;流鼻涕)

约束(规约、盟约;限制、管束)

同气(同胞兄弟;同类)

亲戚(内外亲属;族外亲属)

无道(无人谈论;没有道德修养)

生日(生活一天天的;出生日)

中国(中原;中华人民共和国)

无论(更不必说;连词)

左右(皇帝身边的近臣;方位或约数)

无赖(活泼顽皮;品行不端)

指示(指给„„看;上级传达下级的命令)

感激(感动愤激;深深地感谢)

从容(言语举动适当得体;不慌不忙)

因为(于是写;因果连词)

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没有出路的困境)

开张(广泛扩大;开业)

青春(明媚的春光、春天;青年时期)

具体(形体完备;明确、不抽象)

痛恨(痛心遗憾;仇视愤恨)

结束(整好装束;完毕)

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为正义而死)

往往(处处;常常)

中间(中间夹杂;里面)

扶老(拐杖;扶着老人)

猖獗(跌倒,引申为“失败”;猖狂无忌)

不过(不超过;转折连词)

恰恰(莺啼和谐之声;正好)

大风(麻风病;大的风)

用心(因为用心;用功或肯动脑筋)

中间(当中夹杂;当中)

烈士(有节操、有抱负的人;为革命牺牲的人)

美人(歌伎、宫妃;美貌女子)

前进(上前进献;向前行走或思想进步)

肉食(享受优裕的大官;肉食食物)

或者(有的人、有些人;选择连词或者副词)

致意(抒发心情;表示问候)

何苦(哪怕、怕什么、怎怕;不值得做,犯不着)

会计(聚会商议;财务计算的人)

无赖(胡作非为、活泼好玩;流氓、无理取闹)

作文(写文章;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

形容(形体容貌;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

豪杰(有声望地位的人、英雄人物;才能初中的人)

风流(杰出、英俊,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生活浪漫放荡、男女关系不正当)

3、一词多义

单音的文言实词大多是多义词,因而接触时一要清楚它几种常规的解释;二要根据语境判断句中意义(是本义还是引申义,是用作名词还是动词)。——对这一点要学会推测。

4、词类活用

这是词语功能的改变,所以和它在句中的位置有很大关系。词类活用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活用作状语、动词活用作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等

5、通假

不论是古有其字还是古无其字,只要课本、练习涉及的通假字一概收集、储存,尤其是一些常见通假。

四、答题技巧

1、字形推断法(形训法)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且形声字占80%以上,“形旁”给我们推断词义带来有利的条件。常见形旁的词义指向:

形旁从“钅(金)、木、氵(水)、(火)、土”者词义与五行有关; 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k)”者与兵器有关,从“马、牛、羊、豕、犭、鸟、虫”者与动物有关。从“(言)、辶(走)、刂(心)、彳(行)”者与人的行为有关。其它还有:禾—五谷、贝— 金钱、皿— 器具、纟— 丝麻、宀 —房舍、求— 毛皮、隹(zhu+)— 鸟雀、冖 —笼罩、歹 —死亡、月 —肉、页 —首、自— 鼻、目— 眼、尸— 身体„„

如《念奴娇》“樯橹灰飞烟灭”中的“橹”:木制的船具。

“不刊之论”“自怨自艾”中的“刊”“艾”从形旁上看均应该与“刀”有关;

再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字的意义。“造”的义符为“辶”,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该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它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过”也同理,也可译为“拜访”之义。

有许多学生对2001年春季北京卷试题中“袖空牒窃印”中的“牒”字不理解,而实际上“牒”字是形声字,“片”是其形旁,甲骨文中取“木”之右半为“片”,本义就是“木片”,众所周知,古代发明纸张之前人们都把字写在木片或竹片上,所以“片”又被引申为“文件、文书”之义,因此凡是以“片”为形旁的字如“版”“牌”“牍”等都有“文件、文书”的意思。学生如果能有从字形去分析判断的意识,问题往往就能迎刃而解了。

2、语境推断法

高考考查的实词90%以上是具有多义性的,因此在翻译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理解推断。

如:(1)93年六省一市高考试题13题要求选择文末“子访得之”的“访”字的意思:

A、咨询

B探望

C、寻求

D、访问

联系上下文内容,李衡临终告诉儿子,自己生前曾购置有“千头木奴”,只有“寻求”一义合适,其余三个义项均不合文意。

(2)99年试题13题“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的“息”也有六个义项

A、气息 B、休息 C、熄灭 D、子息 E、利息 F、出息

3、课文迁移法(又称“联想推断法”,即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

试题中出现的一些实词解释,其实课文中已出现过,可联系课文相应迁移。

如:94年高考“扬州辟从事吏”同课文的“连辟公府不就”中的“辟”;97年高考“飞骑因番请见,先涕泣不自胜”同课文的“沛公不胜杯杓”中的“胜”;上海卷中“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同课文“向使六国各爱其地”中的“爱”;“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同课文的“便言多令才”。2001年仿真卷第五篇25题B项中“伐其功”跟课文《屈原列传》中“平伐其功”中的“伐”均是“夸耀”之义。

4、成语印证法

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联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

举例说明: 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务农,从事)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萃,超出)腥操并御,芳不得薄兮(日薄西山,接近)

括号内词语加点字的意义是我们平时熟悉的,借助熟悉的词义,就能推断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义。

又如:95年试题12题“在官清恪,未尝闻私”中的“恪”是“谨慎而恭敬”意,同成语“恪守不渝”中的“恪”同。

“吾亦望汝副其心”中的“副”与成语“名副其实”中的“副”同(符合)。

16题“或妄嗔怒”中的“妄”与成语“轻举妄动”中的“妄”义同。(胡乱),文句翻译题解题时可用代入成语的方法检验一下。

5、对句判断法(又称“语言结构推断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现象很多,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

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为小步,半步)

B、追亡逐北(亡、北对应,均为溃败。常用“败北”,北即败)

C、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对应“用”,被任用)

D、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腰”与戴对应,动词,腰戴)

E、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族”字义同“灭”字)

6、语法分析推断法(即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

如:《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中的“目”字,它前有状语,后带宾语,用如动词,既不能理解成“眼睛”,也不能仅理解为“看”,应该理解为“用眼睛示意”。

《促织》中“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中“高”字上带宾语,用如动词,联系原文,可推断为“抬高”。

2000年试题13题“取樵炊灶”中的“樵”前跟动词,因此应是名词,译为“柴薪”。

7、邻字辅助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这适合于文中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两个词的含义偏在其中一个词上,另一个只起陪衬作用;一是同义复词,两个词语并列,是同一种含义。如“便可白公姥”、“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备用之秋也”等。

8、古今对照法(即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

汉语词汇中有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古今不同,需要特别注意其不同。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在古汉语中可能是两个词。(如 下附表)

9、代入检验法(即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义)

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解题方法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义。如果解释准确无误即为正确答案。

如: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将兵:将领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五、特别提示 ——常见错误

文言实词翻译时学生最主要的错误是不能分清古义和今义,以今义附会古义,这也是文言阅读和翻译的大忌。纵观历年高考设题情况,这也是实词解释或句子翻译题迷惑性之所在。命题者也主要是从这方面来设题考查考生的。

第三讲

常用文言虚词用法

虚词在文言文中虽然数量较少,但使用的频率高,用法灵活,语法功能突出,因此也是学习难点之一。由于虚词常常分属于几类词性,时虚时实,很难把握,故学习时首先要注意分清其词性,然后弄清其意义和语法作用。有了这样的知识储备,解题时,才能“临危不惧”。

《大纲》规定要掌握18个虚词。我们可以把这些虚词分为若干类来把握:以代词为主的有“之、其”等,以副词为主的有“既、但”等,以介词为主的有“以、于”等,以连词为主的有“而、则”等,以语气词为主的有“也、矣”等,另有兼词“焉”等。只要有了诵读的基础,掌握虚词应该比较容易。

对虚词的复习,我们主要以练习为主。

第四讲

常见文言句式

一、考点阐释

文言句式和用法,大都放在句子理解和翻译中考查,有时也涉及句间关系判断。

文言句式主要是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2000年在99年的基础上增加了疑问句,还有各种复句,特别是假设句、选择句、因果句等,所用关联词复杂,和现代汉语差别又大,要着重复习。如关表假设关系的就有“如”“若”“苟”“使”“即”“第”“令”“假”“以”“借”“其”“竟”“诚”“果”“向”“脱”“但”“或”“而”“则”等近20个丰富的关联词语。因此许多文言文读不懂或理解有误,常与把复句关系弄错有关,而高考中从复句关系的角度设题就成了热点之一。

应考复习时,务必将文言句式的特殊性做一下整理,在训练阅读时,要形成结合语境准确判断的能力。

二、知识归纳整理

1、判断句

在主谓之间一般不用判断词“是”,而往往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谓词。

常见形式: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③、刘豫州王室之胄。

④、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⑤、以后典籍皆为板本。

⑥、梁文即楚将项燕。

⑦、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⑧、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被动句

①、用“于”表被动 五人者„„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②、用“见”表被动 五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③、用“为”表被动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其印为予群众 所得。

④、用“受”“被”“受„„于”表被动

例: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闻左公被炮烙。

3、倒装句

⑴、主谓倒装 如:甚矣,汝之不惠!

⑵、定语后置

A、中心语+定语+者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中心语+之+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中心语+之+定语+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中心语+而+定语+者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E、用数量词作定大多数放在中心词的后面。例如 : “吏二缚一人诣王”

⑶、宾语前置(重点)

①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经常前置。

A.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B.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②、宾语用代词复指。这一类宾语前置的特点是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宾语后面用代词“是”或“之”复指一下,“是”或“之”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A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

B、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用这种宾语前置的格式时,还可以在宾语之前加上“唯(惟)”,构成“唯(惟)„„是„„”或“惟„„之„„”的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就更加明显。如:

A、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B、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C、父母唯其疾之忧。

③、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的情况,宾语也应该前置。

A、大王来何操?

B、沛公安在?

C、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⑷、介宾短语后置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

C、形似酒樽,饰以山龟鸟兽之形。

4、省略句

文言文某些词或某些成分经常省略,比白话文多见。99年高考第13题专考省略句,近一二年应该不会考。

⑴、省主语

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⑵、省谓语

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⑶、省宾语

如:①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

②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⑷、省介词

如:①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② 今以钟磬置(于)水中。

⑸、省量词

如:蟹六跪而二螯。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三、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⑴、名词+宾语

如:籍吏民,封府库。

⑵、副词作状语+名词

如:汉水又东。《水经注-江水》

⑶、能愿动词+名词

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⑷、名词+补语

如:今王鼓乐于此。

⑸、所+名词

如:乃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⑹、名词充当联合式或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之一

如: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⑺、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

⑻、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它词语作谓语中心语,事物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⑼、两个名词连用,不存在并列、同位和修饰关系,不带计量意义时,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如: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项襄王。

3、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如: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②将军身披坚执锐、③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4、名词作状语

如:①君为呼入,吾得兄事之。

②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③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5、使动用法

如:动词使动用法: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形容词使动用法:“市中游侠得佳者笼养之,昂其值,居为奇货。”

名词使动用法:

“生死而肉骨也”

6、意动用法

① 形容词意动用法

“成以其小,劣之”

② 名词意动用法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7、数词的活用

①数词活用为名词: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②数词活用为形容词: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③数词活用为动词: 六王毕,四海一。

四、复句类型的复习

1996年高考“脱不获命,令有投劾而归耳”中的“脱”表假设关系,因此复习中应该关注这些特殊关联词。96-98年均有考到。

1、表假设关系:“向”“向使”“竟使”“设”“假第”“令”“脱”

2、表轻微转折:“顾”“特”“独”

3、表因果关系:“是以”“故”“坐”“用此”

4、表条件关系:“„„则„„”“„„辄„„”(“只要„„就„„”)“„„无„„皆(悉)„„”

5、表递进关系:“非难„„抑亦„„”(“不仅„„而且„„”)“尚„„况„„”(“尚且„„何况„„”)

6、表选择关系:“非„„则„„”(“不是„„就是„„”)“„„抑或„„”(“„„或者„„”)“与其„„孰若„„”(“与其„„不如„„”)

第五讲

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思想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阐述为什么合为一条:

1、高考一般对这两条只设一题考查

2、均属于分析概括能力范畴,操作起来有很多相同之处。

一、考点阐释

我们读文章,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积累一些词语句子,更重要的是了解作者传达给我们的内容,这包括文章谈的是什么人物,围绕人物发生了什么事情,从这些事情当中我们又能看出人物的品质、事件的意义、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态度等等,而这些内容也正是高考文言阅读考查的重点难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要求学生全面把握文章内容,并对文章谈及的事件或论述的道理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言文考查的最高层级,是前面所提训练的综合体现,只有准确地把握语句含义,对文章的有关信息进行辨别筛选后,才能对文章的基本内容倾向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归纳概括并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

二、两者区别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要求将文章中事件本身或道理本身的有关内容分析概括出来,这属于客观的东西,考查着眼于归纳、概括能力。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在分析归纳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提炼作者的观点态度,这属于侧重作者主观的东西,考查着眼于分析、概括能力上。

但在实际考查时,这二者有时很难截然分开,因为提炼作者的观点态度要建立在对文章内容要点、主旨的分析上。因此,将前面复习到的知识融会贯通是完成“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坚实基础,也可以是顺利完成整篇文言阅读的必要步骤。

三、概括步骤:

1、宏观掌握全文内容,要求全面、准确、不要遗漏细节。这一步其实是对实词、虚词、句式知识的一次总检阅。

2、分析评价

所谓分析指对所给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而评价则是分析后你得出的结论。落实这一条要注意三点:

⑴、抓住文章关键句、中心句,主要是全文中心句、段落起始句、段末总结句、作者评述性文字等,抓住这些句子,那么归纳中心、概括主旨的问题基本上就迎刃而解。

⑵、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清晰的文章结构层次,包括了解几个人,各说了什么话或做了什么事,这些话或事反映了人物的什么品格等等,能让我们对文章的理解更为全面,避免在归纳中心、概括文意时忽略细微之处。

⑶、分析选文的题目、尾注等内容。(没用的东西不会写进来,联系诗歌鉴赏)

掌握文章出处和作者的情况,然后再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有关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对文章进行分析,可更全面、准确、深刻。

当然,这类题是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学生全面把握阅读材料内容与主旨的“压轴题”。要解这类题,除了平日加强训练这个方法之外,我们还必须了解考题的特点,做到“知己知彼”。

这类考题常采用多角度分析概括的方式(如2000年高考四句话四个角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阅读材料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它常把人物、事件、观点等综合起来,而错误选项的构拟又常常是在大体正确的内容概括中设置一二处不正确的表述来干扰答题者,因此,找到干扰因素并将其排除是找到正确答案的有效途径。

四、干扰项的类型

1、张冠李戴,正误参半

2、以偏盖全

3、对事件妄加推断,夸大事实

正是因为试题干扰项的这种设置,考生在分析概括时要注意:

1、应该尊重原文,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文中作者身上随意拔高或贬低作者的观点。

2、如果作者的观点态度不够明显或分散在文章各处,应当仔细阅读并进行综合概括,概括时不可夸大事实或片面地对观点态度加以评价。

第五讲

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是2000年《考试说明》新增加的能力考查要求,所谓“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指的是从全文的角度对有关信息材料进行辨别,筛选并提取组合。这实质上仍然是在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新教材就有专门以“整体把握,筛选信息”为教学目的的单元设计。高考文言文考试,在阅读方面越来越接近现代文阅读,我们要调整复习策略,认真研究考纲,有意识的及早从全篇的角度加强文言文全篇阅读能力 的训练。

一、考查形式

1、对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设题或对某一问题从多个不同方面进行叙述(从文中找出某个观点的依据,或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及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此种考法的不足:考查的角度较单一,信息量不大。

2、选择能够说明同一问题的数个句子。(近几年高考题中出现的一种新样式)

二、能力训练方法

1、平时阅读时,多进行圈点和摘记训练;

圈点文中关键的词语,摘记文中的主要内容。这样可以将长文读短,把内容简化,利于抽译出文章的要点。

3、建立整体的阅读观,既要注意题干、选项的分析,又要注意对材料的理解,二者不可偏废。整体把握是筛选信息的手段和途径。

三、解题思路

第一步、参透题干

指吃透题干中的概括性论断的含义,它能给你一个筛选相关信息的标准。

第二步、分析信息

逐句分析所给语句,这些语句虽然大都很短,但是均有各自的概括性论断,把它们与题干中的论断做是非比较,以便做出判断,当然这一步须既有理解文言语句字面意思的能力,又要有概括语句深层意义的能力,这一步做好了,就为后面的选择扫清了障碍。

第三步、对照确认

第四步、确定答案

当然,解题思路因人而异,不过,不论解题思路如何,“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必须要在理解每个句子的基础上,立足全文,居高临下来辨析和断定句子所陈述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选取的信息是准确无误的。

第六讲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一、高考测试的方式

文言译句的考查方式综合性非常强,字词句式等语文知识都要反映出来,这种题很能考核学生的文言整体素质。

二、文言翻译的注意点

1、要适应新题型

以往都是从文中挑出两句,让考生翻译,今年高考翻译的题量和分值均有提高,对此得较快适应才是。

2、翻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表面考查的是句子翻译,但测试的重点可能还是在于某一实词、虚词或者文言句式,其中又以考查把握多义实词的能力为主,涉及面广,因此说,对文言译句的复习,当是以字、词、句基础知识的复习为基础。

不管什么样类型的考题,都应该把确定重点词语和翻译时联系上下文作为解题的两个关键环节,打通了这两个环节,任何类型的考题都会迎刃而解。译好后务必审查,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3、千万别漏了文段中或文段后的任何一个注解(有时题目的答案就隐含在注解中,如87年高考题)

三、文言翻译的原则

1、译文做到“信”“达”“雅”

(1).信。要忠实于原文意思。

(2).达。要合乎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同时要与上下文文气贯通一致。

(3).雅。要尽量做到美一些,能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水准来。

在“信”“达”“雅”三者之中,又以“信”为最重要。

2、翻译时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要求字字落实,译文在原文中有根据,并且译文的句式特征和风格都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方式。作为考试,基本以直译为主,实在难以直译时才采用意译的手段。

四、文言翻译的方法

由于高考中采用直译的方式,因此,翻译句子应该着重以直译为主进行训练

(一)直译的方法

1、扩张翻译(扩)

文言单音词对译为现代汉语双音词或多音节词。对译时大致有如下三种情况:

⑴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辅助成分(亦称前缀、后缀)。如:

鼠(老鼠)度其无他技(1998年上海题)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物、亲近)

⑵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或近义词,合成一个双音词(原来的词作为语

素之一)。如:

终不辱(玷辱)于愚(愚蠢)僧俗(庸俗)士之剥凿(开凿)也(1998年上海题)

⑶换为完全不同的另一个词。如:

盗惧(害怕)吾闻(知道)其过,是有耻恶之心(2001年上海春季题)

练习:、君恶闻其过,则忠化问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2003年全国卷)

对译:①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为奸伪;国君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奸伪就会变为忠诚。

②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对译:到(李广)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

2、换成今语(换)

由于语言发展变化,文言中不少词已用现代汉语中的同形词代替了。要准确地翻译出原意,就应该进行词语替换。主要是一些古今同形异义词、通假字

如:①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竟然、辩驳)

②先生之说,诚可谓苦口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

对译:先生的话,真可以说是苦口良药,但还是没有完全了解我内心的志向。人各有自己的志向,各人打算不同。

3、照录不译(留)

人名、地名、国名、年号、朝代、官职、典章制度等古今意义相同的词,可保留。关键是要学会根据文段意思推断这些词语。

例:宰臣令狐峋恶之,乃罢仆射,仍加检校司空,守太子太师。

4、删掉不译

某些虚词,如句首发语词、陪衬语素、结构助词和个别只起语法作用的连词,在句子中只起语法作用,无实在意义,可删去不译。

如: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王烈派人寻找,就是那个原先偷牛的人。)

5、补充省略

文言文中常常有成分(主、谓、定、介等)省略现象,其省略是无规律可循的。判断其省略了什么,只有根据语境准确地把握前后句的关系,才能确认,不象现代汉语那样有规律可循。因此,翻译时,必须将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将跳跃的内容都补出,才通顺。

如:乃召郡中长老为乡里所信向者数十人与议。

6、调整语序

古今汉语在语法基础上有较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不可忽视。在翻译时,必须把古汉语的语序调整为现代汉语的语序。其变化主要体现在特殊句式和活用现象上。特殊句式主要有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使动句、意动句、被动句等;活用现象主要有名词活用作动词、动词活用作名词、名词活用作状语和动词活用作状语等。

如:①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邪?

②今不问王而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③以敬父而见罚,得毋亏大化乎?

7、拆分双音节词。

文言文中有时连用的两个单音词,在白话文中恰好是一个双音词,对这类词语,需拆成两个单音词来进行翻译,而不能用白话文中的双音词的词义去翻译。如: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1994年上海题)

“无聊”在该句中是两个单音词,需拆开翻译,“无”应翻译成“没有”,“聊”应翻

译成“依靠”;而不能翻译成白话文中的双音词的词义“由于清闲而烦闷”或“(言谈、行动

等)没有意义而使人讨厌”。

——以上“留、对、换、删、拆”是针对词汇的翻译而言的,“补、调”是针对句子的翻译而言的。至于具体采用何种翻译方式,还要依据具体的语境,切不可生搬硬套。

(二)意译的方法

1、转述法

文言文的许多修辞格,如果直接按原文翻译出来,即不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与要求,其意思也会不明确。因此,就要把这些修辞格的词语用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达,这就是转述法。

2、凝缩法

文言里有时为了加强文章的气势,或增强某种表达效果而使用一些繁笔,如果照原文对译出来,的确难以做到,表达效果也不好,在这种情况之下就把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简略地意译出来,称之为凝缩法。

五、翻译的具体步骤(三步九法)

六、文言翻译错答探究和备考对策

(一)失误原因探究

1、不需要翻译的强行翻译

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名年号国号器物名朝代名度量衡典章制度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

例:其李将军之谓也?(2002高考卷)

误译:大概说的是姓李的高级将领吧?

2、以今释古、望文生义

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有了变化,因此,要根据语境确定词义,切不可以今释古、望文生义。

例:以大木雕构,使其形若轮,平地施之,潜以水发焉。

3、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造成遗漏

如:三年将代,华蛮数千人诣阙请立生祠,铭功颂德。

4、词语翻译不恰当

5、没有译出通假字

6、只译出大意,不能将关键词、关键句式的翻译落实到位。

7、不了解文言词语的意义用法、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的区别,受现代汉语的干扰,因而误译。

8、只注意翻译句子本身,不顾全篇以及上下文,断章取义,造成句子的误读、误解和误译。

(二)备考对策

1、适当阅读一些文言语段,积累文言知识、增强文言语感,适当加强文言翻译的训练。

2、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熟悉文言句式的翻译方法。

3、掌握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4、按照正确的 步骤答题:

①认真阅读原文,把握全文主旨及基本思路。

②重点审读要求翻译的文句及其所在的文段。把握语言环境。如句子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上下文的关联和照应等。

③找出该句的关键词语,明确其含义;把握该句的句式,包括运用的修辞手法等。

④按照翻译的要求写出译文。

⑤将译文放到原文中加以检验,并作文字上的必要修改。

七、题型示例(三人行P139—150)

第四篇:文言文复习教学设计

《文言文复习》教学设计

城南中学 林朝燕

教学设想:

文言文复习是中考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以往多采用教师梳理知识,学生识记的老办法,花费的时间多效率低。鉴于此,我进行了大胆探索让学生自主探讨尝试,总结复习方法、答题技巧,课后自主梳理知识要点,老师适当点拨。

教学目标:

1、熟悉中考文言文阅读考点及题型,明确复习方向。

2、尝试自主总结复习方法,学会归类整理。

3、尝试探索常见的答题技巧。教学重难点:

各类题型的解题技巧、复习方向。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三年初中生活即将结束,正是我们采摘丰硕果实的时候!我们期待的中考就要来了,如何争取中考的胜利?本节课我们将从中考的角度再次走进文言文。(出示课题)

二、明确考点

临近中考,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文言文部分都会出哪些内容考大家,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2010年、2011年、2012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部分,试着总结一下出题的内容?把你的发现说给大家听。(生回答略)

老师:大家明确了考点,如果再能掌握一套科学有效地复习文言文的方法,相信我们的学习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家仔细看考查内容四个方面,第1点是字音的考查,大家要注意:多音字、通假字和形似字等。这就需要大家功夫用在平时;第2点是对词语的考查,这里面包括实词和虚词。这也需要大家功夫用在平时,注意梳理课文,收集成册,重点记忆就行;第3点是翻译句子;第4点是课文内容的把握。

我们这节课的重点放在考查内容2和3。教大家如何梳理课文收集成册和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三、文言实词的掌握 请大家完成下面这5道题。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汝之不惠 .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3、朝服衣冠 .

4、皆朝于齐 .

5、朝服衣冠 .

四、文言文句子的翻译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是中考的必考内容,前面大家已学过了许多关于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方法:对、换、留、删、调、补。现在老师就出题考考大家。

请大家完成下面这6道题。将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吾与汝毕力平险。

3、十年春,齐师伐我。

4、夫战,勇气也。

5、何以战?

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明确: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根据实情来判断。对。即对译,就是将文言文按词一个个地译成现代汉语。对于实词,要译出词义;对于虚词,要在译文中反应出它的用法;对于活用的词,要译出其新的词性;对于通假字,要译出其本字。

2、吾与汝毕力平险。

译文:我要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大山。

换。即换词,就是用现代汉语词汇去换文言文句子中已经不使用的词。

3、十年春,齐师伐我。

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的专用名词,如人名、地名、朝代、国名、年号、官名、物名等都保留不译。

4、夫战,勇气也。译文:作战,是靠勇气的。

删。就是删除,文言文中的有些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如发语词、音节助词 2 等,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可删去。

5、何以战?

译文:您凭借什么作战?

调。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

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齐军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衰竭了。

补。就是补充,在翻译时补充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使语意完整。学生翻译后老师点拨后总结:要想把文言文翻译好,必须牢记好六字法。同时,教你一招:

文言文翻译顺口溜:

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五、课堂演练 《曹刿论战》

1、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①又何间焉()②小信未孚()

③夫战,勇气也()④望其旗靡()

2、解释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语。

①公问其故 ②可以一战 ③小惠未徧④肉食者鄙

3、将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②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4、依据课文内容回答。

①文中鲁庄公认为可以对齐国作战的三条理由是什么?(用原文回答)②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即文中的哪一句?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又是哪一句?

③曹刿认为弱国怎样才能战胜强国?

六、温馨提示 复习内容:

以教材为主,以苏教版和人教版共有篇目为重点。见《古诗文一本通》

复习方法:

先通读文本,再重点掌握课下注释及完成课后练习。

七、布置作业

完成《初中毕业达标指导——语文》p46《曹刿论战》部分相关练习。

第五篇:高考文言文教学设计

篇一:高中文言文教案

9、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教学目标】

1、赏析人物形象,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烛之武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探究拓展法。

【教具使用】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烛之武就是这样的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今天我们来看《烛之武退秦师》。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三个人物形象。

二、第一个人物——郑伯。

1、找学生读郑伯说的话: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然后让学生说对他的看法。

(大部分同学会说郑伯是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君主。)

启发学生们是不是还能有别的理解:他平白无故的怎么礼贤下士起来了呢?

让学生们想一想郑伯和勾践有什么共同之处。(二人都是事到临头才开始求贤。)

2、让学生们品味他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言外之意就是:你出来干活,是帮我的忙也是帮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帮忙,对你也没有好处。

话里含有威胁的意味。

再想一想秦晋攻打郑的原因——当年慢待重耳,可知郑伯是个目光短浅又自私的人,如今来求烛之武,也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

3、从郑伯身上可得出什么教训?

启发学生思考,找人回答。

明确:一定要不断挖掘和重视人才,不要等到危机出现后再重用人才。

三、第二个人物——佚之狐。

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1、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让学生谈对佚之狐的看法。多数学生会说这是个伯乐。那么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明确: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2、通过他的话,我们可知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那么既然他知道烛之武这么能干,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

让学生分析他这是一种什么心理。明确:嫉妒、红眼病。

四、第三个重点人物——烛之武

1、关于烛之武

书上的记载:正史上对他的记述除了《左传》这些文字外,别处似乎很难找到他的名字了。

《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

《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从其后来的表现看,此言不虚。

2、请学生思考:

⑴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年近七十,也只是个小小的“圉正”(弼马温)?

明确: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的嫉妒。

⑵ 从文中可看出,他对国家大事了解得很透彻。既然烛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么透彻想干什么?

启发: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

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

3、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烛之武在漫长的岁月里是怎样渴望为国立功,实现自己的报负的。

可以想象:烛之武向多少人探问过天下的分分合合,路人、行商、政客(其中可能就有佚之狐);可以想象出多少个日夜他翻看竹简的手势与眼神;想象出多少次他侧耳细听能从王宫里传来征召自己的声响时的焦急与渴盼。

4、烛之武的闪光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

让学生用烛之武的言行来证实这句诗。

教师阐述: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对郑国的最朴素的爱又加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他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

“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儿,而且是冒着亡国的危险。但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骈死于槽枥之间”,湮灭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

5、拓展:烛之武这么能干,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是不是也有一些小小的缺点呢? 如:烛之武为何不在“臣之壮也”的时候,也像三百年后的晚生毛遂那样,大胆地“自赞”于郑伯的驾前呢?

在推销自己这点上,春秋之“士”远不如战国之“士”放得开。商鞅、冯谖、范睢、苏秦,哪一个不是在竭力运筹、想方设法(有的甚至不择手段)去干谒王侯,以期受到垂青授以大任,创出一番功业而名垂史册呢?我觉得,在烛之武的心里,更多的还珍藏着做为 “士”的标志之一的清高与孤傲。“士为知己者死”,如果碰不上一个敬贤礼士、思贤若渴的开明君主,宁可老死家中、默默无闻,也绝不涎皮赖脸的去求人家赏给自己一个板凳、弯腰低头地做一个平庸的官僚。他们人生最年富力强的岁月在磋砣中消磨逝去,我们可以为他们惋惜,但我们必须向他们那高傲的灵魂敬礼!

可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

五、总结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那些鲜活的身影却依然存留在人们的心头。象烛之武这样的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的勇士,可以说就是国家的脊梁!让我们以古人为镜来勉励自己吧!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3.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

1.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2.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

(2)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一、从复习《曹刿论战》引入,进一步认识《左传》。

(可让学生回忆初中的有关知识,然后回答,教师补充。)《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成书时间差不多,二书在思想倾向上与基本一致,《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左传》中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职务高低,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也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客、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客等。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详细的事迹记录或鲜明的形象描绘。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

二、让学生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ī)而出 共(gōng)其乏困 阙(ju?)秦 秦伯说(yua)逢(páng)孙

然后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自读、领读等)读三遍。

三、简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

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四、理清层次

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课后练习题一,实际上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第一段:秦、晋围郑

(让学生思考本段的作用)寥寥25字,写出了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写出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写出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参照“春秋时期形势图”和“秦晋围郑形势图”(《教师教学用书》p162-163),读过下文,就可以看出作者伏笔的巧妙、行文的缜密。

第二段:临危受命本段以简约之笔,刻画了3个人物。

①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第二课时

第三段:说退秦师

“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可分四层: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二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

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第四段:迫晋退兵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表现了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以上对文章层次和大意的了解可通过学生讨论、教师补充的方式进行,不必字字落实,只求了解大意。)

五总结全文。本文的主要特点是: ①伏笔与照应得当。

②情节波澜起伏。大军压境——佚之狐荐烛之武——烛之武发辞——晋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子犯建议攻秦兵——晋公再晓之以理。

③叙事详略得当。六参考译文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这样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第三课时

一、在熟读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落实实词、虚词、语法等文言知识。

可由让学生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师可以先分类然后让学生回答。

分类如下: 1.通假字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

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使臣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物资粮秣等物。)

(2)秦伯说。(说,同“悦”。句意是:秦穆公听了很高兴。)

(3)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句意是:失掉了盟国,不是聪明。)2.古今异义词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一个代词“夫”与名词“人”表达:“那个人”之意。今常为一词,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亦去之。(去,离开。今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过去的时间。)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今常用于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网篮等。

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人员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3.一词多义

篇二:公开课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之翻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感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考点、得分点和评分标准。

2、了解文言文翻译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3、掌握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和翻译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翻译并小组讨论总结,老师适当点拨,从而让学生从中找出规律性的方法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一些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体会文言文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点 1.抓关键

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以翻译为切入口,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方法技巧。

三、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语境中,多种翻译方法的综合使用。

下载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之翻译和断句教案[推荐5篇]

    201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之翻译和断句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理解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方法、规律和步骤。2.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理解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实词意义推断的方法 2.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实词意义推断的方法并灵活运用 三、教学课时:3课时 第1、2课时 一、考点阐释 “理解......

    2011届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8

    文言文词语和句式 教案3 理解词语和句式——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B级) [知识要点] (常见文言虚词:安、但、而、耳、故、何、乎、或、既、乃、其、且、然、若、遂......

    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教学1

    突破一 文言实词题 方法:还原带入,比较分析 【典题重温】 【典题】(2014·新课标全国卷I改造)阅读文言文的片段,完成题目。(于休烈)自幼好学,善属文。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后值禄山......

    高考物理复习之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牛顿第一定律 [知识和能力目标] 1、 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2、 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3、 掌握惯性的概念,能应用惯性解释自然现象 4、 培养学生正视直觉、剖析现象,究其本质,探......

    高考文言文复习建议

    高考文言文复习建议 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命题的主要内容之一,赋分为19分,第一卷设三道选择题,共9分,第二卷一般要求翻译两到三个句子,共10分。近年来,文言文考查有强化的趋势。......

    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贾凤英 一、教学目标 1.明确高考文言文的考点 2.归纳高考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思路 3.通过练习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二、教学重点 文言文......

    高考文言文第二轮复习

    高考文言文第二轮复习 遵义市第二中学 李德亮 一、强化基础 基础过关是第一轮复习的重要任务,包括: (1)实词120个;(2)虚词18个; (3)古今同形异义双音词(包括单音并列、偏义复词)约80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