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教学1
突破一 文言实词题
方法:还原带入,比较分析 【典题重温】
【典题】(2014·新课标全国卷I改造)阅读文言文的片段,完成题目。
(于休烈)自幼好学,善属文。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后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
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曰:“君举必书,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
考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自幼好学,善属文 属文:撰写文章
B.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 践祚:帝王即位 C.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
励精:专心致志 D.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 荡覆:动荡倾覆
分别解释一下A/B/C/D四个选项你是怎么做出来的?并通过这个题有所掌握。【突破瓶颈】
文言实词题:先代入直选,再排除验证 1.直选:读懂语境,代入还原,逐一比对
解题时,可将题目中对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代入语境,直接选出与相应语境互相抵触、格格不入的词语即可。
2.排除:推敲分析,联想迁移,综合比较
可联想课文词语,做好知识迁移。还可联系成语,加以印证
【特别提醒】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方法很多,诸如:代入验证法、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联想教材法、联系成语法等。但最根本、最实用的是语境推断法。解题时,要有强烈的语境意识,即把词放在句中解,把句放在文中读。
推断只是推断,不是确定;推断不是万能的,它只是考场上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这些推断方法技巧需要运用娴熟,能内化为一种习惯,方可有效、高效。【知识拓展】
(一)相对稳定的通假字
1.乡,通“向”:“侯生果北乡自刭”(《魏公子列传》)2.详,通“佯”:“行十余里,广详死”(《李将军列传》)3.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项羽本纪》)4.倍,通“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羽本纪》)5.禽,通“擒”:“禽灭六王”(《秦始皇本纪》)
6.畔,通“叛”:“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淮阴侯列传》)7.趣,①通“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孙膑列传》)②通“促”:“趣赵兵亟入关”(《陈涉世家》)
8.内,通“纳”:接纳,让„„进来;藏。“无内诸侯军”(《高祖本纪》)9.郤,通“隙”:隔阂,矛盾。“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羽本纪》)10.责,通“债”:“此两家常折券弃责”(《高祖本纪》)
(二)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1.输:缴纳(贡品或赋税)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3.课:考核、督促、征收。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8.造:造访。
9.过:拜访,经过,过失,责备。10.典:主持。11.害:妒忌。
12.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13.折:指斥,指责反驳。14.党:偏袒,伙同,包庇。15.质:作人质;抵押。
16.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7.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18.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19.多:赞扬,欣赏。20.少:轻视,贬低。
21.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22.禁:宫禁,帝王居住的地方。23.檄: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24.中: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25.掾:古代属官的统称。26.工:工匠,精巧,擅长,官吏。27.僭:越礼,过分,虚假,不真实。28.贷:借出、借入,宽容、宽免。29.祚:皇位,国统。
30.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优异突出,特别尤其。31.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32.谢:道歉,推辞,告诉。33.察:考察,考察后给予推荐。
34.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35.视事:在任,在职;办公。36.听事:办公的地方。37.逆旅:旅馆。38.部曲:私家军队。
39.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祖,祭祀路神。40.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
【对点训练】
1.(2015·东北三校联考改造)阅读文言文的片段,完成下题。
邓训,字平叔,南阳新野人,大司徒禹第六子也。少有大志,不好文学,禹常非之。
永平中,理虖沱、石臼河,从都虑至羊肠仓,欲令通漕。太原吏人苦役,连年无成,转运所经三百八十九隘,前后没溺死者不可胜算。建初三年,拜训谒者,使监领其事。训考量隐括,知大功难立,具以上言。肃宗从之,遂罢其役,更用驴辇,岁省费亿万计,全活徒士数千人。
章和二年,护羌校尉张纡诱诛烧当种羌迷吾等,由是诸羌大怒,谋欲报怨,朝廷忧之。公卿举训代纡为护羌校尉。先是小月氏胡分居塞内,胜兵者二三千骑,皆勇健富强,每与羌战,常以少制多。时迷吾子迷唐,来至塞下,未敢攻训,先欲胁月氏胡。训拥卫稽故,令不得战。议者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训曰:“不然。今张纡失信,众羌大动。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皆恩信不厚耳。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遂令开城及所居园门,悉驱群胡妻子内之,严兵守卫。羌掠无所得,又不敢逼诸胡,因即解去。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训考量隐括 隐括:审度,查核 B.更用驴辇 更:复,再 C.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 原:推究,考察 D.悉驱群胡妻子内之 内:接纳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理虖沱、石臼河 理:疏理 B.太原吏人苦役 苦:苦于 C.全活徒士数千人 全:全部 D.以德怀之 怀:安抚
突破二 分析综合题
方法:依文索义,仔细比对 【突破瓶颈】
文言文分析综合题:题文相与析,机关皆识破 1.比对题文——解题者突围的命门
由题及文,锁定区间;题文观照,细节比对。注意选项在对原文的转述过程中是否存在信息的本质变化。
2.识破机关——命题者设计的陷阱
在史传类文言文阅读的命题中,命题者常在人物、事件、内容、中心等方面设置误区。
【典题重温】
【典题】2015·沈阳一模改造)阅读文言文的片段,完成下题。
(梁冀)少为贵戚,逸游自恣。永和元年,拜河南尹。冀居职暴恣,多非法,父商所亲客洛阳令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商以让冀,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
质帝少而聪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冀闻,深恶之,遂令左右进鸩加煮饼,帝即日崩。复立桓帝,而枉害李固及前太尉杜乔,海内嗟惧,语在《李固传》。
元嘉元年,(梁冀)专擅威柄,凶恣日积,机事大小,莫不咨决之。延熹元年,太史令陈授因小黄门徐璜,陈灾异日食之变,咎在大将军。冀闻之,讽洛阳令收考授,死于狱。
(节选自《后汉书·梁统列传》)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梁冀身为大将军却极为跋扈的一组是(3分)()
①少为贵戚,逸游自恣
②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 ③令左右进鸩加煮饼,帝即日崩 ④枉害李固及前太尉杜乔,海内嗟惧 ⑤机事大小,莫不咨决之
⑥冀闻之,讽洛阳令收考授,死于狱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加固训练】
(2015·西工大附中二模改造)阅读文言文的片段,完成下题。
(贺)七岁能辞章,名动京邑。韩愈、皇甫湜览其作,奇之而未信。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旦日出,骑弱马,从平头小奴子,背古锦囊,遇有所得,书置囊里。上灯,与食,即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非大醉吊丧,率如此。贺诗稍尚奇诡,组织花草,片片成文,所得皆惊迈,绝去翰墨畦径,时无能效者。疾笃,恍惚昼见人绯衣驾赤虬腾下,持一版书,若太古雷文,曰:“上帝新作白玉楼成,立召君作记也。”李藩缀集其歌诗,因托贺表兄访所遗失,并加点窜,付以成本。弥年绝迹。乃诘之,曰:“每恨其傲忽,其文已焚之矣。”今存十之四五。
(选自《唐才子传·李贺》)
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李贺有才华的一组是(3分)()①韩愈、皇甫湜览其作,奇之而未信 ②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 ③所得皆惊迈,绝去翰墨畦径,时无能效者 ④从平头小奴子,背古锦囊,遇有所得,书置囊里 ⑤每恨其傲忽,其文已焚之矣 ⑥上帝新作白玉楼成,立召君作记也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对点训练】
1.(2015·哈师大附中模拟改造)阅读文言文的片段,完成下题。
(柴成务)俄奉使高丽,远俗尚拘忌,以月日未利拜恩,稽留朝使。成务贻书,往反开谕大体,国人信服,事具《高丽传》。
(河中)府城街陌颇隘狭,成务曰:“国家承平已久,如车驾临幸,何以驻千乘万骑邪?”乃奏撤民庐以广之。其后祀汾阴,果留跸河中,衢路显敞,咸以为便。
旋受诏与钱若水等同修《太宗实录》,书成,知扬州。入判尚书刑部,本司小吏倨慢,成务怒而笞之,吏击登闻鼓诉冤,有诏问状。成务叹曰:“忝为长官,杖一胥而被劾,何面目据堂决事邪!”乃求解职。成务有词学,博闻稽古,善谈论,好谐笑,士人重其文雅。然为郡乏廉称,时论惜之。文集二十卷。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柴成务出使高丽,不辱使命。高丽国稽留宋朝使者,柴成务写信给他们,反复进行开导,终使国人信服。
B.柴成务富有远见。他认为河中府城街道狭窄,如果皇帝亲临,将无法驻扎下千车万马,于是上奏请求拓宽道路。
C.柴成务一身正气。因杖责傲慢的小吏被诬告,皇帝下诏令调查处理此事,他一怒之下,辞官而去。
D.柴成务博学多才。曾经受诏与钱若水等同修《太宗实录》,并有文集二十卷。
第二篇: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
199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阅读(80分)
考生注意:填空、简答题的空格数是答案字数的最大限度,要求答题在准确的前提下,文字力求简明。
(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11分)路是人走出来的,有了路,就要桥。
(1)桥是路的一部分,没有路,当然就没有桥;桥不能没有联系的路而孤立存在。(2)桥的存在是为路服务的。(3)既然是为路服务。就要能满足路的要求:(4)第一,所有路上的车辆行人,都要能安全地顺利地在桥上通过。(5)第二,车在桥上走,要能和在路上走一样,不能因为过桥而使行车有所限制,比如减轻载重,降低速度,一车单行等等。(6)第三,路上交通运输,总是天天发展的,路还可以跟着改造、加强,桥就不那么简单,一定要造得比路更为坚固耐久。(7)满足了以上这些要求,桥和路才能成为一体、合为一家。(8)否则那就是“路归路,桥归桥”,不能密切合作,共同为陆上运输服务了。
桥和路不但要为陆上运输而合作,还要为水上运输而合作。过河的桥。下面要走船,水涨船高,桥要造得高,路也要着高。桥在过河的地位上要服从路,路在两岸的高度上,必要迁就桥。桥和路都是越高越难造的,但是为了行船方便,就把困难留给自己。桥和路跟船合作得好,这个困难就解决了。
不论行车或走路,总不要因为桥而使人感到不适,或是激烈震动,或是骤然改变方向,使桥形成一个
“关”,如果车在桥上走,如同在路走一样;船在桥下过,如同河上没有桥一样,有桥恍同无桥,这种桥就算是造得真好了。对行人来说,有桥也并非坏事,能在一座桥上走走,饱览河上风光,两岸景色,岂不令人心旷神怡!
1、第二自然段使用的说明方法,除引用外,还有(2分)
2、第二自然段在层次划分上正确的一项是(2分)A、(1)/(2)/(3)(4)(5)(6)/(7)/(8)B、(1)/(2)(3)/(4)(5)(6)/(7)(8)C、(1)/(2)(3)/(4)(5)(6)/(7)/(8)D、(1)(2)/(3)(4)(5)(6)(7)/(8)答:
3、第三自然段空格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虽然 但是 而且 B、如果 那么 况且 C、因为 不但 而且 D:由于 不过 因此
答: 4.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是: ;第三自然段的中心是:(2分)
5、第四自然段回答了一个什么问题?(3分)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6—12题(19分)《礼记》中有一句颇有点辩证法精神的话:“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对于我们的文学艺术创作来说,这个规律是有启发性的。比如一首乐曲,光是一股劲儿的快,一股劲儿 的紧,从头到尾都是最强音,那就显得很单调,没有什么节奏感了。在《琵琶行》中所描写的 那支曲子,开始有“大弦嘈嘈如急雨,”的一段,接着有“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
难”的一段,后来又有“银瓶乍破水装进,”的一段,这倒是很合乎一张一弛的规律的,我相信,弹奏起来一定很优美动听,可惜我们谁都没有听到过。
一幅画,也是如此。布景成局,全凭有疏有密;有浓有淡,相间相成,方能错落有致。只密不疏,则必嫌迫塞。只疏不密,必嫌。只浓不淡,则嫌。只淡不浓,则嫌。(1)虽然不同的艺
术风格难免各有所偏,(2)一个作品总有一个作品的基调,(3)或以强烈见长,(4)或以柔和取胜,(5)但“单打一”的旋律和笔墨终究是容易使人感到单调的。
推而广之,写小说,写戏剧,甚至写评论文章,亦无不如此。假如小说中段段都是高潮,那么,高潮就反而不突出了;戏剧中场场都是密锣紧鼓,让观众的神经拉得像弓弦一投紧,就反而使人家不大想看下去了;文章中句句都加上着重点;主要的论点就反而不明确了。比如《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那一回,写到林冲发现陆虞侯来暗害他,特地买了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准备跟他拼个死活,可是作者在这里不肯急转直下,却又回过头来。写上林冲去看管草料场,在大雪中出门买酒吃那一段比较轻松的笔墨,然后再转向高潮。我看,这些都不是可有可无的闲笔浪墨,没有它们穿插在其中,就显不出一张一弛、一起一伏的妙用了。弛,正是为了张;伏,正是为了起。
有些同志不大懂得一张一弛、相间相成的道理,常常主张把作品中、文章中一些乍看起来似乎与主线主
题并无直接关联,而其实与主线主题颇有些内在联系的所谓“闻笔浪墨”大笔勾销。他们这样做,似乎是为
了艺术的完整性,实际上倒往往破坏了艺术的完整性。牡丹虽好;还仗绿叶扶持。”不妨设想一下,假如把绿叶全部去掉,只剩下一朵光秃秃的牡丹花,那还有什么好看呢? 一张一弛的规律,不仅适用于作品的艺术结构,似乎也可以适用于艺术家和作家的创作过程。古人说,画家作画,有时候需要“解衣磅礴,有凌厉一切之雄”,有时候又需要“揎袖摩挲,有动不遗矩之妙”(见《芥舟学画编》)。这话说得有道理。,艺术创作,自然是极度紧张的劳动。不过,作者在精神上却不宜弄得过分紧张,太紧张,反而会失常态,疑是疑非,患得患失,产生不出好作品来。杜甫云:“五日画一水,十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这是真正懂得创作甘苦的经验之谈。有时候,稍为“弛”一下,倒是会对创作有好处的。
6.在第二自然段的空格中分别填上作者的姓名和诗句(3分)《琵琶行》的作者是 大弦嘈嘈如急雨 银瓶乍破水浆迸
7.填入第三自然段的空格中员合适的词语是(2分)A.繁缛 空松 单薄 B.单薄 繁缛 空松 C.空松 繁缛 单薄 D.空松 单薄 繁缛
8.第三自然段画线的句子是一个多重复句,第一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A、(1)/(2)(3)(4)(5)B、(1)(2)(3)/(4)(5)C.(1)(2)/(3)(4)(5)D.(1)(2)(3)(4)/(5)9.第四自然段在论证过程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是、,这是为了论证 的观点。(4分)10.第五自然段中作者引用了“牡丹虽好,还仗绿叶扶持”这句话,“牡丹”比喻
“绿叶”比喻(用文中词语回答)(3分)11.全文从文艺作品的 和文学艺术家的 两个角度论证了文艺创作的规律。(2分)12.文最恰当的题目是(3分)A.起与伏 B.张与弛
C.艺术结构与艺术创作 D、辩证法与文学
(三)阅读下文,完成13—19题(20分)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段有力的洪
涛,向下奔注,他曲折的穿过了悬岩削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的流走,一路上他享乐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的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的起伏催逼,直到他过了,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的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的流着,低低的吟唱着,轻轻的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只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休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的望见了大海,呵!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例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久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今,勇敢快乐的破壳出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呵!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南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技拂叶的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他长到最 的中年,他伸出他如盖的浓阴,来 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将他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秋阳下他再有一番的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的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的伸出臀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喝,然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叶,大生命
中之一滴。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 运行。
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材,不生长的使成了空壳!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
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委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 不美丽!
13.第二自然段告诉我们,在生命的历程中,不论是逆境(如遇到巉岩前阻;遇到暴风雨),还是顺境(如
经过细细的平沙,遇到晚霞和新月),都要 的前进。(用本段词语回答)(3分)14.填入第三自然段的空格中最合适的词语是(2分)A.茂密 荫遮 B.茂盛 荫庇 C.茂密 荫庇 D.茂盛 荫遮
15.第三自然段是以 作为描写顺序的。(2分)16.在文中分别找出反问句、对偶句、排比句各一例。(6.分)(1)反问句(2)对偶句(3)排比句 17.第五自然段的作用是(2分)A.使文章更严密更全面 B.使文章更生动更形象 C.使文章更通顺更流畅 D.使文章更概括更精练 18.文章把生命比作江水和小树,展示了生命是一个、的过程。(2分)
19、对本文的写作意图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阐述生命的内涵并指出应该如何对待生命 B.解释生命是什么并说明生命的历程是怎样的 C.阐明生命发展过程中快乐与痛苦相生相成 D、要求人们珍惜并感谢充满了快乐与痛苦的生命
[四)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14分] 明季吴县洞庭山,乡有樵子者,貌髯而伟,姓名不著,绝有力。每幕夜樵采,独行山中,不避蛇虎。”所得薪,人负百斤而止,髯独负二百四十斤,然鬻于人,止取百斤价。人或讶问之。髯曰:“薪取之山,人各自食其力耳。彼非不欲多负,力不赡也。吾力倍蓰而食不兼人、故贱其值。且值贱,则吾薪易售;不庸有利乎?”由是颇异之,加刮目焉。
髯目不知书,然好听人谈古今事,常激于义,出言辩是非;儒者无以难。尝荷薪至演剧所,观《精忠传》,所谓秦桧者出,髯怒,飞跃上台、摔桧殴,流血几毙。众咸惊救。髯曰:“若为丞相,奸似此,不殴杀何待?”众曰:“此戏也,非真桧。”髯曰:“吾亦知戏,故殴;若真,膏 吾斧矣!”其性刚疾恶类如此。
20.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是(4分)貌露而伟()姓名不著()如吾薪()易售 尝荷至演剧所()21.下面两个“若”字在句中的意思分别是(2分)若()为远相 若()真,青吾斧矣
22.与“故贱其值”中“贱”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范增数目项王 B.云青青兮欲雨
C.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D.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 23.与“不殴杀何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A.吾屑今为之虏矣 B.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C.沛公安在 D.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
24.本文叙述了两件事,表现了“髯樵”性格的两个侧面,一是,二是。(4分)(五)阅读下文,完成25-30题(16分)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
曰:“可。”阖庐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于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戟。令之曰:“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妇人曰;“知之。”孙子曰:“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后,即视背。”妇人曰:“诺。”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于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斩左、右队长。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
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于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于是孙子使使报王日:“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吴王曰:“将军罢休就舍,寡人不愿下观。”孙子曰:“王徙好其言;不能用其实。”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25.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是(4分)子()之十三篇 皆中规矩绳墨()王徒()好其言 北威()齐、晋
26.下面两个“使”字在句中的意思分别是(2分)于是孙子使()使()报王曰
27.把下列句子中省略的词境入括号内(2分)可试()以妇人乎
2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卒以为将 译文
29.本文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除“列传”外,《史记)记述人物的体裁还有、(写两种)(2分)30.孙武拒绝吴王赦免宠姬的理由是(用文中词句回答)(3分)
二、写作(70分)(一)写作第一题[20分)31.请以“开考时刻”为题,写一篇二百五十字左右的短文。
提示:(1)“开考”的“考”,指的是1999年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2)适当描写场景,着重写出自已的心情。
(二)写作第二题[50分)32.阅读下面文字,以“‘回声’的启示”为题,写一篇700-800字的文章。
回 声
有一个小孩子,不如道回声是什么东西。有一次,他独自站在旷野,大声叫道:“喂!喂!”附近小山立即反射出他的回声,“喂!喂!”他又叫:“你是谁?”回声答道:“你是谁?”他又尖声大叫:“你是蠢材!”立刻又从山上传来“蠢材”的回答声。孩子十分愤怒,向小山骂起来,然而,小山仍旧毫不客气地回敬他。孩子回家后对母亲诉说,母亲对他说:“孩子呀,那是你做得不对。如果你和和气气地对它说,它就会和和气气地对待你。其实,世上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啊!”
参考答案
一、(一)
1、举例子 作比较 2.D 3.C 4.桥和路要为陆上运输面合作 桥和路还要为水上运输而合作 5.怎样才是造得好的桥(或:造得好的桥的标准)(二)6.白届易 小弦切切如私语 铁骑突出刀枪鸣
7、C 8.D 9.例证法 对比论证法 弛,正是为了张;伏,正是为了起
10.主线主题“闲笔浪墨”;所谓闲笔浪墨(既没有引号,又没有”所谓”给1分)11.艺术结构 创作过程 12.B(三)13.快乐勇敢
14、B 15.时间(1)反向句 苦痛又何尝不美丽(2)对偶句 江流人海,叶落归根
(3)排比句 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桃花(被句号、叹号隔开的,只有两个分句的,均不算排比句)
17、A
18、流动(前进;发展)生长(成长)19.A(四)20、伟岸;高大;魁梧 明显;显露;出名,著名 柴;柴火 场所
21.你 假如 22.D 23.C 24.不见利忘义(不计小利)性刚疾恶(五)
25、你(或先生)规矩;法度 白白地;但,仅 称威;威服;威摄
26、派 使者 27.之(或兵法)
28、终于任命他为将军(重点词“卒”“以[之]为”“将”)
29、本纪 世家
30.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二、写作
(一)写作第一题
31、一类卷:感情真实。场景描写具体适当。语言凝练,有一定文采。二类卷:感情较真实。场景描写较具体。语言简明。三类卷:有一定感情。有场景描写。语言欠通顺;
四类卷;场景描写过多,写心情很少。内容空洞、文理不通。(二)写作第二题
32、一类卷:能够正确理解材料,联想自然贴切,立意正确,有新意。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语言简洁流畅。
二类卷:能够较为正确地理解材料,立意正确。结构完整,条理较清晰。语言通顺。
三类卷:能够利用材料,立意基本正确;结构尚完整,条理尚清楚。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四类卷:游离材料,泛泛而谈,观点无明显错误。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
五类卷。符合以下一项即属五类卷:观点错误。完全脱离材料。文理不通。全文不足400字。说明: ①错别字(含不规范的简化字)满3个扣1分,至多扣5分。②标点错误多酌情扣分。
③卷面整洁与否。可酌情加减2—3分。
2003年上海春季高考之文言文阅读
上海高考 2008-01-08 19:30:26 阅读8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3—26题。(17分)
沂州山坡险,故多猛虎。邑宰时令猎户扑之,往往反为所噬。有焦奇者,陕人,投亲不值,流寓于沂。素神勇,曾挟千佛寺前石鼎,飞腾大雄殿左脊,故人呼为“焦石鼎”云。
知沂岭多虎,日徒步入山,遇虎辄手格毙之,负以归,如是为常。一日入山遇两虎,帅一小虎至,焦性起,连毙两虎,左右肩负之,而以小虎生擒而返。众皆辟易,焦笑语自若。
富家某,钦其勇,设是款之。焦于座上,自述其平生缚虎状,听者俱色变,而焦亦张大其词,口讲指画,意气自豪。倏有一猫,登筵攫食,腥汁淋漓满座上。焦以为主人之猫也,听其大嚼而去。主人曰:“邻家孽畜,可厌乃尔!”亡何,猫又来,焦急起奋拳击之,座上肴核尽倾碎,而猫已跃伏窗隅。焦怒,又逐击之,窗棂尽裂,猫一跃登屋角,目眈眈视焦。焦愈怒,张臂作擒缚状,而猫嗥然一声,曳尾徐步,过邻墙而去。焦计无所施,面墙呆望而已。主人抚掌笑,焦大惭而退。
夫能缚虎,而不能缚猫,岂真大敌勇,小敌怯哉?亦分量不相当耳。函牛之鼎,不可以烹小鲜;千斤之弩,不可以中鼷鼠。怀才者宜知,用才者亦宜知也。
23.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5分)
(1)投亲不值()(2)而猫已跃伏窗隅()(3)可厌乃尔()(4)亡何,猫又来()
(5)曳尾徐步()
答案:(1)相遇。(2)角落。(3)如此:这样。(4)通“无”。(5)拖。
细解:先请看该文的详细注解——
[1]沂州:今山东临沂。[2]邑宰:县令或知州。[3]噬(shì式):咬,吃。[4]投亲不值:投奔亲戚而没有遇到。[5]辟易:因害怕而退却。[6]倏(shū书):突然之间。[7]攫(jué决)食:用爪去抓取食物。[8]乃尔:如此。[9]亡何:没过多久。亡,音义同“无”。[10]肴核:肉菜里品之类。[11]窗隅:窗户的角落里。[12]眈眈:注目而视。[13]嗥(háo嚎):野兽怒吼声。[14]“函牛”二句:容得下一头年的鼎锅,而不能用来烹煮小鱼。函,包容。鼎,古代煮东西用的锅。鲜,小鱼。[15]“千斤”二句:用千斤之力才能拉开的强弓,不能射中小小的鼷鼠。鼷(xī希)鼠,一种很小的鼠类动物。[16]“怀材”二句:具有一定本领才干的人应该明白这个道理,使用人才的人也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主人曰:邻家孽畜,可厌乃尔!”要求解释句中“乃尔”一词。其实,这个词在课文《孔雀东南飞》中早已学过。原句是“府吏再拜过,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这里的“乃尔”作“这样”解。全句的意思是“(自杀的)主意就这样打定了。”考题中的“乃尔”,正是解释为“这样,如此”。
2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邑宰时令猎户扑之,往往反为所噬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县宫经常派猎人捕捉老虎,(猎人却)常常被猛虎吃掉。(重点:“邑宰”“扑”、被动句式)。细解:需要提醒的还有补出省略“(猎人却)”,第二个分句的主语。另外“时”做状语,为“时时”、“经常”、“常常”义。
(2)日徒步入山,遇虎辄手格毙之,负以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他)每天步行到山中,遇见老虎就赤手空拳将它杀死,扛着老虎回家。(重点:“辄”“负”)。细解:对于古代汉语中的时间名词充当状语。王力先生重点讨论了“岁”、“月”、“日”这三个表示时间的名词做状语的用法,他认为有三种用法:“第一,‘岁’、‘月’、‘日’放在具有行动性的动词的前面,有‘岁岁(每年)’、‘月月(每月)’、‘日日(每天)’的意思行,表示行动的频数或经常。第二,‘日’放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当‘一天天地’讲,表示情况的逐渐发展。第三,‘日’字用在句首主语的前面,当‘往日’讲,用来追溯过去的。”
25.写出与“函牛之鼎,不可以烹小鲜”意思相同的一句成语或俗语。(不能用文中句子)(2分)
答案:如:杀鸡用牛刀、高射炮打蚊子等。
细解:(“术业有专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勇无谋,物尽其用”判错)
26.为什么焦奇能缚虎却不能缚猫?为什么怀才者、用才者都要知道这个道理?(4分)
答案:他用缚虎的方法去抓猫,分量不相当(或:方法不恰当)。怀才者知道这个道理才能发挥所长,用才者知道这个道理才能量材录用。细解:关键是“量材录用”。
《吴越春秋·子胥与渔父》译文(2004年春季上海高考试题)
【原文】:子胥入船。渔父知其意也,乃渡之千浔之津。
子胥既渡,渔父乃视之有其饥色。乃谓曰:“子俟我此树下,为子取饷。”渔父去后,子胥疑之,乃潜身于深苇之中。有顷,父来,持麦饭、鲍鱼羹、盎浆,求之树下,不见,因歌而呼之,曰:“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如是至再,子胥乃出芦中而应。渔父曰:“吾见子有饥色,为子取饷,子何嫌哉?”子胥曰:“性命属天,今属丈人,岂敢有嫌哉? ” 二人饮食毕,欲去,胥乃解百金之剑以与渔者:“此吾前君之剑,中有七星,价直百金,以此相答。”渔父曰:“吾闻楚之法令: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圭,岂图取百金之剑乎?”遂辞不受。谓子胥曰:“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子胥曰:“请丈人姓字。”渔父曰:“今日凶凶,两贼相逢,吾所谓渡楚贼也。两贼相得,得形于默,何用姓字为?子为芦中人,吾为渔丈人,富贵莫相忘也。”子胥曰:“诺。”既去,诫渔父曰:“掩子之盎浆,无令其露。”渔父诺。子胥行数步,顾视渔者已覆船自沉于江水之中矣。
[注]执圭:春秋时楚国设置的爵位名,它是楚国的最高爵位。
【译文】:位子胥到船上,渔父知道他的意思,就渡他到了千寻之渡口。
子胥渡过以后,渔父看他脸有饥饿的颜色,于是对他说:“你在树下等我,我为你取饭。”渔父离开后,开始怀疑他,就藏在深深的苇荡中,不久,渔父来,拿着麦饭、鲍鱼羹、盎浆,在树下寻找,没见到。因此用歌声来呼唤他,说“芦中人,芦中人,难道不是穷的士人吗?”如这样多次,于奇才从芦苇中应声。渔父说:“我看见你饥饿,给你取饭,你为何猜疑我?”子胥说:“性命属于上天,现在属于丈人,怎么敢猜疑你呢?”
两人吃完了饭,想离去,子胥就解下百金之剑,给渔父并说:“这是我前君的剑,上有七星北斗,价值百金,用这剑来报答您。”渔父说:“我听楚王的命令,得到伍子胥的人,赐给粟五万石,进爵执圭。难道企图百金之剑吗?”于是推辞不接受。对子胥说:“你马上离去,不要停留,将要被楚国人抓获。”子胥说:“请问丈人姓名。”渔父说:“今天很凶险,两个贼相遇,我所谓是摆渡楚国罪犯的贼。两个贼相互理解,在于默契,为何问姓名呢?你是苇中人,我是渔父,富贵了不要忘了我。”子胥说:“好!”于是就离去,告诫渔父说:“掩盖你的盎浆,不要让它暴露了。”渔父说好。于今行走数步,回头看渔父,已经翻船自己沉到江水之中了。
第三篇:高考语文文言文高频词汇总
高考语文文言文高频词汇总
高考文言文选段的题例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内容为史传散文。这些史传散文大都出自“二十四史”。对历年来选文体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出其中的规律以指导我们的复习。“二十四史”指清代乾隆时“钦定”为“正史”的从《史记》到《明史》等二十四部史书。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3.课:考核、督促、征收。4.风、化:教育感化教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10.短:进谗言,说坏话。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15.党:偏袒,伙同,包庇。16.矫:假托,假传。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因为。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
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
5.他:别的,其他的,另外的。“又顾而之他”“王顾左右而言他”(《齐人有一妻一妾》)。
三、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
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现有成语“下车伊始”。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3.用事:掌权,主管。4.视事:在任,在职;办公。5.听事:办公的地方。6.逆旅:旅馆。7.部曲:私家军队。
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祖,祭祀路神。
9.家人:平民,老百姓。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10.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11.作色:发怒。
12.从子:侄子。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弟、从父”等。
四、相对稳定的通假字
1.乡,通“向”:“侯生果北乡自刭”(《史记·魏公子列传》)。2.详,通“佯”:“行十余里,广详死”(《史记·李将军列传》)。3.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4.倍,通“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5.禽,通“擒”:“禽灭六王”(《史记·秦始皇本纪》)。
6.畔,通“叛”:“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史记·淮阴侯列传》)。
7.趣,①通“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史记·孙膑列传》)。“则命东下者斧断其缆,趣京师者护以出,自是外户不闭。” ②通“促”: “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
8.内,通“纳”:接纳,让„„近来;藏。“无内诸侯军”(《史记·高祖本纪》)。9.郤,通“隙”:隔阂,矛盾。“令将军与臣有郤”(《史记·项羽本纪》)。10.责,通“债”:“此两家常折券弃责”(《史记·高祖本纪》)。
五、表示时间的词
高考文言文的第三题,也就是目前试卷格局(除上海卷)的第十题——“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或不正确)的项”,错误项设置的一般特点是:个别字词的错译和打乱原文的六要素,即主要是人与时、地、事的错接。错译的字词以上面的词为常见。至于人与时、地、事的错接,也就是故意让这几个要素和主人公张冠李戴,比如补(译)出的省略成分错误。因此,我们不应忽略一些能暗示前后事件关系的时间词。
1.表瞬间: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有顷;旋、寻、无何。
2.表过去:既、既而,先、先是、先时,初,时、当是时,曩(nǎng从前)、尝,昔、向。3.表一段时间:比、迨、逮、及、洎、居(后带时间,则译作“过了„”,不译作“居住”,如“居无何,居三月”)
如果掌握这些字词的同时,又养成阅读时用“/”或序号标出事件起止的习惯,就明确了语境的起止区间,方便理解判断。
六、官员调动升迁的相关字词
1.表示授予、提升:
①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②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推荐,任以官职。③荐、举、引:由地方或某官员向中央推荐,任以官职。④简、铨(是根据资格条件选授官职的意思):选拔。⑤起:起用,起家就是起于家,在家里受征召任以官职。⑥拜、除、授:任命,授以官职。⑦擢、拔:提升;
⑧主、秉、典:主管;后面带的经常是管理的职责。
⑨知、守,尹:主管,主持。后多跟地点,知某州、守某郡、就是做某州(郡)的长官,如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尹京,即做京城的长官。2.表示降职、罢免:
①贬:降职。
②左迁:降职(但“累迁”多是升职)。③谪:被流放或被贬职。
④罢、免、黜、废:免官,废弃不用。⑤放:驱逐,流放。
⑥出:离开京城,外调(古人以入京任官为荣)。3.表示调动:
①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如:迁东郡太守。(《汉书·王尊传》)②徙:一般的调动官职。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③调:调动官职。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④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⑤补:补充空缺官职。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⑥改:改任官职。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⑦出:京官外调。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4.表示兼职:
①兼:兼任。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②领:同时掌管、兼任较低的官职。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
③判:高位兼低职。除镇安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5.表示代理,暂时担任:
④署:代理官职。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后汉书·范雎传》)⑤权:唐代以来称暂代官职。改江陵法曹(参)军,入为权知国子博士,„„权知三年,改真博士。(李翱《李文公集·韩吏部行状》)摄、行或行走。
这些词,都有个明显的特征,即后面常带表示官职或地点的专有名词,这给我们的翻译带来了方便——可以不译。更重要的是,官职的变动特别是主观情绪明显的降职和升职,往往是我们推断翻译主人公行为、事件中生难字词的重要依据。
七、常见的古今异义的:
先(祖先、已经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长辈)
课(督促劝说去做某件事)
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
逸(马脱了缰绳、放纵)
禁(皇帝居住的地方)
对(回答或对话)
如(到、往)
檄(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
中(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诬(捏造事实诬陷别人、欺骗言语不真实)
掾(古代属官的统称)
工(工匠、精巧、擅长、官吏)
僭(jiàn超越本分、过分、虚假不真实)
孤(幼年失去父亲)
阪(山坡)
贷(借出、借入、宽容、宽免)
狱(官司、案件、监牢)
白(告诉)
与(赞扬)
多(赞扬)
勤(辛劳)
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优异突出、特别尤其)
树(种植)
给(食用丰足)
劫(强夺、掠取、威逼、威胁)
按(追究、考察、调查)
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
典(主持)
令(美好、县令)
执(捉拿)
延(延请)
省(减免)
雅(平时)
谢(道歉、推辞、告诉)
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
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
察(考察、考察后给予推荐)
赧(因羞愧而脸红)
竟(结束、完)
甫(才、刚刚)
寻(不久)
祚(大堂前东面的台阶、帝位)
造(造访、到)
过(拜访、经过、过失、责备)
弑(子杀父、臣杀君)
用(财用、因为)
容(宽容、或许、许可)
遽(急速、就、恐惧)
还有一些相关的“高频词”虽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也要给予关注。这些词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的意思。例如: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国语·越语上》)主:掌管。轩辕之时,史有仓颉,主文之职。(《文心雕龙·史传》)
与诉讼和刑罚有关的词语有“案(追究查办)、狱具(判罪定案)、系狱、收、牵累、录(逮捕)、执、大辟、坐、诛、族灭、贷”等。
中国古代深受儒教影响的士子认为“不仕无义”,相当多的知识分子都可能千方百计去求官。隋以后,还可参加科考得官。这一部分“高频词”有“干、干谒、中第、及第、落第”等。
在中国,“以孝治天下”源远流长。“孝”有时往往凌驾于“忠”之上。表现在替父母守孝一事上正是如此。不管你多么留恋那个职位,也不管这官有多大,遇父母丧,必须弃职守孝。所以,“丁艰”“丁忧”屡屡出现于正史之中。
丁忧,指遭逢父母的丧事,也称“丁艰”。古礼,父母死,子女得在家守丧三年,不出仕,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母丧称“丁内艰”,父丧称“丁外艰”。
官员年老体衰,也要离休或是病退,由自己提出,叫“乞身”“乞骸”“乞骸骨”。
对人物品评的词,如“勤于吏治,恭而近礼”、“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好直谏,守节死义”中的“勤、恭、苟合(苟且附合,曲意逢迎)、守节”之类。这类词关系到对文段的准确到位的理解。从而直接影响对文言文分析、概括一题的解答。
100个常用的古今异义词
(这里编写的是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的100个常用词语的古今异义,现在仍然具有的意义没有编录。)A
1、爱——吝啬
异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2、安——哪里、怎么
沛公安在?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B
3、北——败北、失败 追亡逐北
4、被——通“披”
被发行吟泽畔
5、倍——通“背”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6、本——推究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于人欤?
7、比——等到
比及南郡
8、鄙——①偏远地区 ②目光短浅
蜀之鄙有二僧
食肉者鄙
9、俾——使
俾入邑庠
10、病——①困窘 ②缺点 ③担心 ④责备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人借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也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11、薄——迫近、接近芳不得薄兮
薄雾冥冥 C
12、察——清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13、曾——竟
而侯生曾无一言不辞送我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如孀妻弱子
14、诚——确实、实在、的确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15、次——驻扎、停留
秦伯素服郊次
16、除——①台阶 ②任命、授予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17、存——拜访、看望、慰问
而公子数存之 D
18、殆——几乎、大概
郦远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19、得——能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诚不得已 20、短——说别人坏话、进谗言
短屈原于王
21、度——估计、考虑、想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22、多——肯定、赞赏、歌颂
故传天下不足多 G
23、盖——表示猜测、不确定的语气
盖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24、故——①旧的、以前的、原来的 ②缘故 ③因此、所以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既克,公问其故 故木受绳则直
25、固——本来、原来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26、顾——①只是 ②难道
顾吾念之
顾不如蜀鄙之僧
27、鼓——演奏 今王鼓乐于此
28、国——①首都、都城 ②地方
去国怀乡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29、过——拜访、看望
大母过余
愿枉车骑过之 H 30、函——盒子 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31、恨——遗憾
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32、胡——怎么
田园将芜,胡不归?
33、会——适逢、刚好遇到
会宾客大宴 J
34、疾——痛恨
屈原疾王听之不聪也
35、既——已经、以后
始皇既没
既克,公问其故
36、假——借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37、间——①间隙、空余时间、偶然 ②暗中、悄悄 ③让其他人走开,然后才说 ④小路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侯生乃屏人而间语曰 间至赵矣
38、见——①被 ②作第一人称代词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君既若见录
39、就——接近、靠近
金就砺则利 40、厥——其 思厥先祖父 K
41、堪——能承受、能禁受、能忍受
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
42、克——能
克终者盖寡 L
43、类——像
中绘殿阁,类兰若
44、怜——爱惜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45、令——美好
便言多令才 M
46、弥——①满 ②更加
弥天大罪
奉之弥繁,侵者愈急
47、靡——没有 靡计不施 N
48、乃——竟然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P
49、畔——通“叛”
Q 50、期——整
期年,虽欲言,无可进者
51、趣——①通“趋” ②通“促”
52、请——①请允许我②拜访、看望
③约请
老妇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公子闻之,往请
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
53、秋——时间
诚危急存亡之秋
54、却——退后、退却
却秦兵三百余里 R
55、让——责备
平原君让魏公子曰
56、如——去、到
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如白沙,道海安 S
57、少——责备、批评、嘲笑
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
58、胜——①尽
②能承受,胜任,禁得起
③美好的 何可胜道也哉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驴不胜怒,蹄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59、乘——(辆)兵车
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60、适——到 刚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适彼乐土 61、示——给„„看
请指示王
适得府君书 62、市——买 交广市鲑珍 63、视——比较
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64、私——偏爱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65、属——连缀、连接
衡少善属文
66、数——①计算 ②数落、列举罪行
③几、几个、几次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范增数目项王
67、速——招致 始速祸矣
68、素——①白色 ②平素、平时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且相如素贱人
素昧平生 69、率——大都、全部 六国互丧,率赂秦欤? 70、爽——差错
无毫发爽
T 71、徒——白白、只是、空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为之记
徒以吾二人在也 W 72、亡——丢失、遗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以困矣
亡羊补牢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
73、微——如果没有
微斯人,吾谁与归? 74、委——把„„交给
委命下吏 75、唯——希望
唯大王孰(熟)计议之 76、遗——送给
秦遗赵王书曰 77、恶——怎么
天下恶乎定? X 78、悉——全部、都
悉埋于地 79、咸——全部、都
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80、相——①表示动作只涉及一方,有指代作用
②帮助、辅助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至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81、向——从前、以前
向吾不为斯役
向使六国各爱其地
82、谢——①谢罪、道歉 ②谢绝、拒绝 ③告诫、劝勉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阿母谢媒人
闭门谢客
多谢后世人 83、信——确实
闻之“一人得道,鸡犬飞升”,信乎 84、幸——①希望
②皇帝到„„去
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85、许——多余、左右
一百里许 86、徐——慢
徐趋 87、寻——不久
寻病卒 Y 88、要——通“邀”
便要还家 89、易——换 请以十五城易璧 90、狱——案子、案件
91、因——①沿袭,继续
②趁机
③通过,经由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92、遇——对待
然公子遇臣厚 Z 93、再——两次
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94、贼——害、祸害
是贼天下之人者也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 95、识——①知道、记得 ②标记 汝识之乎 封识宛然
96、致——①表达
②招致
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97、诸——之、之于
王语暴以好乐,有诸?
投诸渤海之尾 98、族——族灭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99、卒——①终于、最终 ②死 ③通“猝”
卒廷见相如
卒而葬之
卒起不意
100、坐——①犯罪 ②因为
王曰:“何坐?”曰:“坐盗。”
停车坐爱枫林晚
古汉语固定格式
孙长江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一样,都有一些由于沿用已久而逐渐固定下来的格式。如果我们对这些固定格式了解得不够,会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甚至会使我们丢掉许多不该丢的分。本文要解决的就是这些问题。古汉语中的固定格式是很多的,本文着重要解决的是一些最常见的固定格式。⒈无乃„„乎?
这是一种表示测度语气的固定格式,它表明的是对某种情况的估计或者对某件事情的认识。一般可译为“恐怕„„吧”或者“只怕„„吧”。例子是很多的。如:
①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应译为:使军队疲劳去袭击远方的国家,没有听到过这样的事。军队疲劳力量竭尽,远方的君主对这件事有准备,恐怕不行吧?)《崤之战》。
②暮婚而晨别,无乃太匆忙?(应译为:晚上结婚而早上就得离别,只怕太匆忙了吧?)《新婚别》
教材中有一篇古文叫《季氏将伐颛臾》,其中有一句话,也属于这种固定格式。“求!无乃尔是过与?”(句中划线句应译为:冉求!恐怕该责备的是你们吧?)
⒉„„孰与„„
这是一种用来表比较的固定格式,用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下、优劣或两件事的得失、好坏。它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句中提出了比较内容的,一类是句中没有提出比较内容的。前者应翻译成:“„„与„„相比,谁(哪一样)„„”,后者应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这种格式在古文中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如下面的例子: ①吾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漂亮?)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鸿门宴》((项伯)跟你相比,谁的年纪大,谁的年纪小?)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相比,怎么样?)④某业所就,孰与仲多?《原君》(我所完成的功业跟二哥相比,谁更多?)文中的三个加线句均应译为“你跟我比怎么样呢”。
⒊„„之谓也
其„„之谓也
这是宾语提前的一种固定格式,是一种表示总结性的判断句。应该强调一下的是在这种格式中的“之”属于结构助词,起到的是提宾的作用。句首有“其”的也属于这种格式,而“其”属于句首语气助词,表推测,应译为“大概”。这种固定格式可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者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啊”。请看下面例句:
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听到了一些道理,以为天下没有谁超过自己了,说的就是我这种人啊!)
②诗曰:“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诗经》上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猜测得到它。”说的就是夫子这样的人啊!)
③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太史公说:“《论语》上说:‘他自身端正,不下达命令人民就会行动;他自身不端正,即使下达命令他的百姓也不会听从。’大概说的就是李将军这样的人吧!”)
⒋得无„„乎?
得无„„耶?
这是一种表揣测疑问语气的固定格式,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应译为现代汉语的下面三种格式:恐怕„„吧;
莫非„„吧;
该不会„„吧 这种格式在古文中出现的频率也是相当高 的。请看下面的例子: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看到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思想感情,恐怕不一样吧?)②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莫非告诉我捕捉蟋蟀的地方吧?)③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你们恐怕被穷困所苦吧?)
④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使楚》(莫非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善于偷盗吧?)⑤日饮食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⒌奈„„何
如„„何
若„„何
这三个格式的用法是一样的,都表示怎样对待或处置某人某事。需要强调的是,“奈”、“如”、“若”是动词,含有“对付”、“处置”、“办理”一类的意思;而“何”则是补语,作“怎么”、“怎样”讲。在中间插入的内容属于“奈”、“如”、“若”的宾语。整个格式可译为“把„„怎么样”,或“对„„怎么办”。先看下面例句。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王屋、太行何?(《愚公移山》)②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与妻书》)
③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力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上面的三个例句中加线的句子应分别译为: ①把太行山和王屋山能怎么样呢? ②(我们)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③虞姬虞姬把你怎么样呢?
⒍何有于„„?
这是一种表反问的固定格式。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格式究其实质是两种特殊句式的紧缩和移位。一是由介词“于”与它的宾语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原句作补语,翻译过来必须还原到动词谓语之前充当状语;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谓宾前置,也就是说“有”的宾语是疑问代词“何”,它前置了,在翻译的时候,也必须还原到“有”的前面。知道了这一点再去理解这种格式就容易得多了。这种固定格式的意思是:“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 请看下面的例句。
例句: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应译为“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呢?”)
⒎何„„为?
这是一种表询问或反问的固定格式。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为”这个虚词。“为”有两个读音,一是读“wèi”,一是读“wéi”。读“wèi”的时候,它只有介词性。一是读“wéi”。读“wéi”的时候,情况比较复杂,有三种情况。一是动词性,是一个“本领”很高强的动词,可以这样讲,句中需要什么动词,它都能够代替。二是介词性,只用在表被动的句子里。也就是说在被动句中,“为”必须读“wéi”。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再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两句中的“为”就必须读“wéi”。三是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呢”。在“何„„为”这种固定格式中,“为”就属于这种情况。这种固定格式的正确翻译为:“还要„„做什么?”或者:“要„„干什么?”请看下面例句:
例句: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划线句应译为:“还要告辞做什么呢?”
例句:②项王笑曰:“天之王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划线句应译为:“这是上天要灭亡我,我还要渡江做什么呢?”
⒏不亦„„乎?
这是一种表示反问的固定格式。最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格式中的“亦”。这是一个很容易产生误解的词,稍一疏忽就可能把它理解为副词,其实,它是一个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只有加强语气的作用。这种固定格式可译为:“不是„„吗?”或者译为:“岂不是„„吗?” 在古文中,这种固定格式的出现频率是很高的。下面的几个例句:
①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句中的化线处应译为:“像这样寻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②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句中的划线处应译为:“我射箭的本领不是很高明吗?” ③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句中的划线处应译为:“学习并且不时地温习它,不是很快乐了的吗?有同学从远方来,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9、有„„者
这种固定格式常用于叙事的开头,以突出叙事的对象。必须强调的是,这种格式还有两种情况。一是叙述的对象“人”在句首出现了,如“楚人有涉江者”,此刻,“有„„者”属于定语后置;二是叙述的对象在句中没有出现,不属于定语后置,如“杭有卖柑者”。请看下面例子:
人有亡斧者。(《韩非子》)在这个句子中,“人”出现了,因此,“有„„者”属于定语后置,应译为:“有一个丢了斧子的人。”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促织》)在这个句子中,叙述的对象没有出现,因而不属于定语后置,应译为:“城里有个叫成名的人。”
10、何„„之有? 这也是一种宾语提前的固定格式。句中的“何„„”是“有”的宾语,“之”属于结构助词,表示提宾。这种格式可译为:“有什么„„呢?”如下面的例子: ①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应译为:“宋国有什么罪过呢?”
②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应译为:“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呢?
③夫晋,何厌(通“餍”)之有?(《左传·崤之战》)应译为:“那晋国有什么可满足的呢?”
④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叔向贺贫》)应译为:“如果不忧虑德行没有完善,却忧虑财物不足,将要哀悼还来不及,有什么可祝贺的呢?” 应该说这种固定格式在古文中出现的频率是相当高的。因此,无须再举更多的例子。
11、唯(惟)„„是„„
惟„„之为„„
这种固定格式也是一种宾语提前的格式。需要再强调一下的是,在这种格式中的“是”与“之为”,均属于结构助词,起到的是提宾作用;而唯(惟),表示的则是动作的唯一性,译为“只”。这种格式在成语中使用的频率是很高的。请看下面的例句: ①
惟命是从; ②
惟利是图; ③
唯你是问; ④
唯仁是亲; ⑤
唯才是举; ⑥
无乃尔是过与?
等等。例子太多太多,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12、所以„„
所以„„者
所+介词(以、从、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这是古文中十分常见的固定格式,是一种名词性的“所”字短语。首先我们得知道,在古文中的“所以”与现代汉语中的“所以”是完全不同的,现代汉语中的“所以”是一个复音虚词,用在因果复句的后一分句,表结果,而在古代汉语中,可以说什么都可以表示,就是不能表示结果。那么,他都能表示什么呢?它可以表示动作所涉及到的原因、根据、工具、处所、办法、凭借等。下面我们来看一些例子:
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表原因)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者。(《吕氏春秋·察今》)(表根据③笔,所以书也。(表工具)
④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表处所)
⑤吾知所以距(通“拒”)子者,吾不言。(《墨子·公输》)(表办法)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表凭借)
⑦圣者,非所与熙(通“嬉”)也。(《墨子》·公输》)(表凭借。应译为:“圣人是不能与他随便开玩笑的。”)⑧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表原因)⑨天地之所以养人者,原不过此数也。(《治平篇》)(表方法)
⑩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表原因)例子太多太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13、„„何所„„
这是一种表疑问的固定格式,是“所„„者(为)何”的紧缩和移位。懂得了这一点,也就等于知道了在阅读古文中遇上了这种固定格式时应该如何翻译了。请看下面的例子: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②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③白雪飘飘何所似?
⑤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孔雀东南飞》)
14、有所„„
无所„„
这两种固定格式在古文中出现的频率就更高了,可以说比比皆是。需要强调的是,“有”、“无”是动词,“所„„”是名词性的“所”字短语作它们的宾语。这两种固定格式的翻译比较灵活。请看下面的例子。
①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可译为:“对财物没有取什么,对妇女没有宠幸谁”
②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净过日而已。(《与妻书》)句中划线的地方,可译为:“贫困没有什么可苦恼的。”
③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同上)句中划线处,可译为:“一丝一毫的财物都不敢接近。”
例子很多很多,这里也不再一一列举了。
15、有以„„
无以„„
这两种固定格式与上面讲的实际上是一回事,因为“有以”与“无以”是“有(所)以”与“无(所)以”的省写。“有”、“无”仍是动词,“(所)以„„”是“有”或“无”的宾语。如“军中无以为乐”,就是“军中无所以为乐”,但不必机械地译为“军中没有用来作乐的东西”,可改变语法结构译成“军中没有什么用来作乐的”。“有以„„”的译法类同。如下面的例子:
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可灵活地译为“没有用来达到千里的方法”和“没有用来汇聚成的江海的方法”。
②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可译为:“我才有用来报答太子的方法。” 还应该强调一下,“有以”常和“未”连用,此时,与“有以”的用法相同。如:臣未有以报也。(《庄暴见孟子》)
古代汉语中的固定格式远不止这些,但是这些却是最常见的,掌握了这些固定格式的正确翻译方法,对于我们今后的古文阅读是会有很大帮助的。
古汉语固定格式语段练习
孙长江
1.济阳之贾人,渡河,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或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译文
济水北岸的一个商人,渡河,他的船沉没了,漂到了水中一个小岛上,在那里大声呼喊着。有一个打鱼的人划着船前往去救他,还没到,他急切地呼喊到:“我,是济水边上最有钱的人,如果能救我,我给你一百两金子。”打鱼的人用船把他送到了岸上,他却只给了十两金子。打鱼的人说:“先前答应给一百两金子,可是现在只给十两金子,恐怕不可以吧?”商人说:“你,一个打鱼的人,一天的收获能有多少?一下子得到十两金子,还是不满足吗?”打鱼的人沮丧地离去了。又有一天,商人沿着吕梁山向下游去,船撞到了礁石上,又沉没了。而那个打鱼的人又在那里,有人对他说:“为什么不救他呢?”打鱼的说:“这是答应给酬金却不按数酬付的人。”于是站在那里观看,商人被水淹没了。
2.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之外,而秦兵不敢东向,韩赵宾从,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居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服,百姓不信,方此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吾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也。”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史记·孙武吴起列传》。译文
魏国设立国相,让田文作国相。吴起不高兴,对田文说:“请允许我跟您论一下功劳,怎么样?”田文说:“可以。”吴起说:“率领三军,使士兵乐于为国效命,敌对的国家不敢谋犯,您跟我比,怎么样呢?”田文说:“我不如您。”吴起又说:“治理百官,使万民亲近,使府库充实,您跟我比,怎么样呢?”田文说:“我不如您。”吴起又说:“守卫西河,秦兵不敢向东进犯,韩国和赵国像对待宾客一样顺从,您跟我比,怎么样呢?”田文说:“我不如您。”吴起接着说:“这三方面,您都处在我的下面,可是位子却在我的上面,为什么?”田文说:“国君年少,国家混乱,大臣们不服从,百姓们不信任,正在这个时候,(国君)把国事嘱托给了您呢?还是嘱托给了我呢?”吴起默然了很久,才说:“(国君)把国事嘱托给了您。”田文说:“这就是我的位子处在您的上面的原因啊!”吴起这才知道自己不如田文。
3.晋侯复假道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为甚,岂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译文
晋国的国君又一次向虞国的国君借道来讨伐虢国。宫之奇进谏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屏障,虢国灭亡了,虞国必然跟着灭亡。晋国的气焰不可助长,对于敌寇不可疏忽。一次借道已经很严重了,怎么能够第二次借道给他们呢?谚语里所讲的‘腮帮子与牙床子是紧密相连的,嘴唇没有了,牙齿就受冻,’大概说的就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吧?”
4.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未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老臣、家臣)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人名,魏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住在偏僻地方,出身卑微的人),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求贤令》)译文
自古接受天命以及使国家中兴的国君,何曾不是得到贤人君子跟他们共同治理国家的呢?等到他们得到贤人君子的时候,贤人君子竟然没有走出闾巷,难道是他们有幸遇上贤人君子的吗?(不!是处在上面的人寻求的结果呀!那么现在,是的贤人君子少吗?不,)是处在上面的人不去寻求他们罢了。现在,天下还没有安定,这正是寻求贤人的紧急时刻。孟公绰做赵国的老臣就很优秀,却不能做滕国、薛国的大夫,如果一定成为廉士然后才能够重用,那么,齐桓公他凭着什么称霸于世呢?现在天下莫非有披着粗布衣服怀里揣着美玉在渭水之滨垂钓(而没有被发现的)姜子牙那样的人才吧?现在,天下莫非有欺兄盗嫂接受贿赂却没有遇上像魏无知那样极力举荐(的陈平一样的)人才吧?你们这些人一定要帮助我公开地宣扬那些住在偏僻的地方出身卑微的人才!只举荐有才能的人!我能够重用他们。
6.赵括自少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 王许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
赵括自从少年时代就学习军事,谈论起军事,认为天下没有人能够抵挡得了他。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谈论起军事,赵奢难不住他,但是却不说他好。赵括的母亲问其中的缘故,赵奢说:“打仗,是要死人的,可是,赵括却轻易地谈论它。假使赵国不让赵括做将也就算了,如果让他做将,那么,使赵国失败的一定是赵括。”等到赵括上任,他的母亲上书给赵王说:“赵括不能让他做将。”赵王说:“为什么?”赵括的母亲说:“开始,我奉事他的父亲,当时做将,他亲自捧着饭食和水给他们吃喝的人用十来计算,所亲近的人用百来计算,大王以及宗室赏赐的东西全部用来赏赐给军官、士兵们,接受任命之后,从来也不问家事。现在赵括一下子做了将军,面朝着东面来检阅部队,军官和士兵没有敢仰起头来看他的,大王赏赐的金子和玉帛,回家都藏了起来,并且,每天都看着便宜有利的田地房屋,能买下的就买下来。大王认为跟他的父亲比,怎么样?父子心思不一样,希望大王不要派遣他!王说:“赵括的母亲你算了吧!我已经决定了!赵括的母亲于是说:“大王最终要派遣他,如果有了不如意的事发生,我该不会受到连坐吧?”
7.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曰:“吾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于胥(墙角)。咸刘其敌,使靡有余,何如?”王曰:“不可。”„„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予一人,是古帝王的自称,这里指殷纣王)。” 译文
周武王打败了殷纣王,叫来太公向他询问道:“我将对他的百姓怎么办呢?”太公回答说:“我听说爱那个人的人,同时爱上他家屋顶上的乌鸦;恨那个人的人,连他们家的屋角也讨厌。完全杀掉自己的敌人,使他们不要有剩下的,怎么样?”武王说:“不行。”„„周公进来了,武王问:“怎么样对待他们呢?”周公说:“使他们各自住在他们自己的家里,耕种他们自己的田地,不改变旧有的一切。百姓有过错,都在殷纣王一个人身上。”
8.(宋公)与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即陈(通“阵”)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通“擒”)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碍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君未知战。黥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黥者,皆我敌也,虽及胡狗,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左传·子鱼论战》)译文
(宋襄公)跟楚国的军队在泓水边作战。宋国的军队已经摆好了阵势,楚国的军队还没有完全渡过河来。司马子鱼说:“他们人多我们人少,趁他们还没有完全渡过河来,请让我出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等到楚国的军队渡过河来还没有摆好阵势,司马子鱼又把这个情况报告给了宋襄公,宋襄公说:“还不行。”楚国的军队摆好了阵势,宋国的军队出击进攻,结果,宋国的军队大败。宋襄公的大腿受伤,他的侍卫官被杀。
宋国人都责备宋襄公。宋襄公说:“君子不再一次进攻已经受伤的敌人,不擒捉头发班白的敌人。古代行军打仗,从不凭借着敌人遇上阻碍。我虽然是一个亡国之君的后代,也不击鼓进攻没有摆好阵势的军队。”
司马子鱼说:“你不懂得作战。强大的敌人,遇上阻碍,没有摆好阵势,这是上天在帮助我们。敌人遇上了阻碍,我们击鼓进攻他们,不是可以的吗?(在这样的情况下,击鼓进攻他们,)还担心不能取胜呢?再说,现在强大的敌国,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遇上了年纪很大的敌人,能够捕获就捕获他们,对头发班白的敌人又有什么不可以擒捉的呢?„„”
9.郢人有遗燕相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而误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国受书而悦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之学者多似此类。(韩非子》)译文
有一个给燕国的国相写信的郢人,在夜里写,灯不亮,于是对举蜡烛的人说:“举烛。”却错误地在信上写上了“举烛”两个字。“举烛”,不是写信的意思。燕国的相国收到信后很高兴,说:“举烛,是崇尚光明啊;崇尚光明,就是举荐贤人并且任用他们呐!”燕国的国相禀告燕王,燕王非常高兴,国家因此治理好了。治理是治理好了,不是人家写信的意思。现在的许多治学的人多半像这样。
10.戴进,锻工(锻炼金属制作首饰的工匠)也,为人物花鸟,肖状精奇,直(通“值”)倍常工。进亦自得,以为人且宝贵传之。一日,于市见熔金者,观之,即进所造,怃然自失。归语人曰:“吾瘁吾心力为此,岂徒得糈(粮食)?意将托此不朽吾名耳。今人铄吾所造亡所爱,此技不足为也。将安托吾指而后可?”人曰:“子巧托诸金,金饰能为俗习玩爱及儿、妇御(使用)耳。彼惟煌煌是耽(沉溺),安知工苦?能徙智于缣素,斯必传矣。”进喜,遂学画,名高一世。译文
戴进,是一个打造金银首饰的工匠,他打造的金银首饰,模仿人物花鸟,形状非常逼真非常精妙,价钱比一般的工匠贵一倍。戴进自己也很自得,认为人们会把它们当作宝贝流传下去。一天,在集市上看见熔化金银首饰,上前观看,就是戴进所打造的,他怅然若失。回到家里,对人说:“我竭尽我的心力打造这些东西,哪里只是为了得到粮食?想用这一切使我的名声不朽罢了。现在人们熔化掉了它们,没有珍惜的意思,这种技艺是不值得作了。今后,我将做些什么才行呢?”那人说:“您的技巧寄托在了金银上,金银首饰,只能被世俗的人喜爱,以及孩子、妇女使用罢了。他们只是陶醉在金银首饰的辉煌光亮中,哪里知道做工的辛苦呢?您如果能把您的智慧转移到绢帛上,就一定会流传了。”戴进非常高兴,于是学习绘画,在那个时代名声很高。
11.孟子曰:“无惑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唯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以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孟子》)译文
孟子说:“我们的大王不明智不要疑惑了。天下虽然有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冻它十天,没有能够生长的了。我见王的机会太少了。我走后使王受冻的人就来了,我对于大王头脑里的那些思想萌芽能怎么样呢?现在,下围棋是一种技艺,是一种小的技艺,不专心致志也是学不会的。弈秋,是全国下围棋最好的人。让他教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另一个人虽然也听弈秋的,但一心以为有一只大天鹅将要飞来,老想着拿起弓箭去射它。他虽然与那个人一起学习下围棋,他不如那个人。是因为这个人的智慧不如那个人吗?我们说:‘不是这样的。’”
12.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喜且怒,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史记·淮阴侯列传》)译文
过了一两天,萧何来拜谒皇上。皇上又高兴又愤怒,说:“你逃跑,为什么?”萧何说:“我不敢逃跑,我去追逃跑的人了。”皇上说:“你所追的是谁?”萧何说:“追韩信。”皇上又骂道:“那些将领逃跑的都用十来计算了,您没有去追谁;追韩信,骗我!”萧何说:“那些将领容易得到罢了,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国士里没有第二个。大王一定想要在汉中作王,就不要重用韩信;一定要争打天下的话,除了韩信,没有能够跟他们谋划大事的人了。只看大王的策略所决定的是那一个了!”
第四篇: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教学设计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教学设计
恩平市第一中学 叶晓霞
教学目标: 1.以翻译为切入口,落实文言文复习。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过程:1:掌握翻译的一般目标及翻译的基本方法
一、了解有关文言文翻译的常识
1、标准
简言之三个字:信(准确)、达(通顺)、雅(有文采)。高考中的翻译一般只涉及信和达。
2、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按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一般说来,应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高考文言文翻译也主要考“直译”。
3、直译的方法——“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
①对――对译。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译成以该词为词素的合成词。
[例]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
②换――替换。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先帝不认为我地位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
“卑鄙”一词古今汉语都常用,但词义已转移,所以译文用“地位低微、见识浅陋”来替换它。“顾”今天不常用,译文用“探望”来替换。
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要换成现代通俗的词语。如:
①齐师伐我。
这句中的“师”,要换成“军队”;“伐”,要换成“攻打”。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这句中的“吾”,要换成“我”;“尝”,要换成“曾经”;“终”,要换成“整”;“思”,要换成“想”;“须臾”,要换成“一会儿”。
③留――保留。古文中的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如“山、水、中、笑、有”等,都按原文保留不译。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
④删――删略。文言文中有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或表示停顿,或表凑足音节,或表发语,或起语助、连接等作用),翻译时应删除。如:
[例1]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作战,(是靠)勇气的。(夫,句首发语词)
[例2]战于长久,公将鼓之。(《曹刿论战》)――长勺这个地方与齐军交战,鲁庄公将要击鼓(命令将士前进)。(之,句末语气助词)
例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这句中的“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中独立性,不译
⑤补――补充。古书中的省略现象比较突出,为了完满的表达文章的内容,译文就应补出原文省略的而现代汉语又不能省略的某些词句。
[例]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桃花源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
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这句中省略的主语分别是“蛇”、“草木”、“蛇”、“人”。
②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这句中两个“曰”前分别省略了主语“蔺相如”和“舍人”。“不若”句省略了主语“廉颇”,省略了宾语“秦王”。
⑥调――调整。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翻译应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例]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
这是宾语前置句,译时要调为“动+宾”语序。、①大王来何操?
这句是宾语前置句,“何操”应为“操何”。
②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这句中的“验之以事”,是宾短语后置,现代汉语句式为“以事验之”。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2: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找准文言文句子中的主要踩分点, 学会怎么样才能使句子的翻译更准确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请看看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A组:
B组:
行李之往来
左右欲引相如去
可怜体无比
复夜引兵出门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相如引车避匿
形容枯槁,颜色憔悴
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古今异义词)
(一词多义)
小结:文言文词汇的重要特点就是以单音词为主,而现代汉语词汇中大多数是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这是古今汉语的很大不同的地方。在古代汉语中,连用两个单音词恰好与现代汉语的某个双音词一样,或者一个词具有多个义项,或者词的意义、色彩发生了变化,都是我们在古文翻译中必须注意的地方,这样,才能使句子的意思忠实于原文,不凭主观好恶随意增减意思。实词是古文翻译时的一个重要踩分点,我们必须过好这一关。
三、文言中意义变化的词
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
同一个词,因为时代不同,词义也有不同的含义。它包括以下几种形式: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词语色彩的变化、一词多义等等。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色彩变化)
译:先帝不因为我低贱鄙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房中来看望我。
②璧有瑕,请指示王(单、双音节词的变化)
译: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词义变化)
译:(我)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
又如下列词语:走
去
池
尝
亲戚
臭
江
河
好
涕
牺牲
烈士` 爪牙
谤
卑鄙
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名做状)
译:一只狼径直地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象狗一样坐在屠者的面前。
②君子死知已,提剑出燕京(为动)
译:君子为知已而死,提着剑离开燕京。
③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使动)
译: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啊!
小结:词语的活用主要有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数词的活用
练习: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项伯杀人,臣活之
君为我呼之,吾得兄事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一词多义
这类实词的含义丰富,义项众多,是学习的重点。怎么掌握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为学生带来一定的困难。如: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
莫名其妙
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小结:要注意词的本义、牢记重点、上下文辨析、逐步积累。
4、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翻译
①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比喻)
译:于是派蒙恬在北边修筑长城并守住边防
②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借代)
译:我认为老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更何况大的国家呢?
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比喻)
译文: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流放呢?
5、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的翻译
①若有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译:如果仰赖贵国国君的恩惠,我们国君赦免了我们,三年后我们将要兴师报仇。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
译:我生下来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离开我去世了;到了四岁,舅父强迫母亲改变守节的志愿,把她嫁给了别人。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3:复习巩固文言的常见句式, 使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如何做到“达”的标准 教学过程:
一、知识复习
在现代汉语里面,句子的成分相对来说有一定的规律,什么词一般作什么成分,什么成分一般放在什么位置,我们要心中有数。那么把古代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也要遵循这样的规律,才符合现在的说法。一般来说,关于句子成分及对应的词性如下:
成分:〔定〕
主
﹙状﹚
谓
〈补〉
〔定〕
宾
词类:形容词
名词
副词
动词
形容词
形容词
名词
数量词
代词
形容词
数量词
代词
副
词
二、文言中常见的变式句
1、请学生先看下句子,指出它各属于哪一种特殊的文言句式,并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省略句)
译: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介词结构后置)
③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主谓倒装)
译:公子能急人之困的美德,表现在哪里呢?
④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省略)
译文:人们又有谁愿意让自己的洁白之身受脏物的污染呢?
⑤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无标志的被动句)
译:我被拘留不能回来,国家的事情于是无法收
2、小结常见的文言句式
A、被动句:
有些有语言标志的,如“于、被、见、为、受”等词或其搭配的句式可以看出,翻译时可译成“被„„怎么样”。有些是不含表示被动的标志,意念上表示被动的句子。
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惑于张仪。
B、倒装句:
即改变了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其中的有些句子成分被调动了位置,不在原来的位置上,翻译的时候我们要把这些变换了位置的成分放回到它原来所在的地方去。
(1)宾语前置句:包括
a、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有“不、未、莫”等否定词,代词放在否定词后动词之前。如:“三岁
汝,莫我肯顾”
b、疑问代词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中“谁、何、奚、安”等疑问代词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如“大王来何操?”
c、介词宾语前置。介词宾语用来修饰谓语动词时,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现象。如:“微斯人吾谁与归?”
d、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突出强调宾语。如“何陋之有?”
状语后置:修饰限定谓语动词的介宾短语,通过介词放在了动词后面。如:“覆之以掌”
(2)定语后置:一些修饰性的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后面。如:“蚓无爪牙之利”。
(3)主谓倒置:为了表达强烈的感叹语气疑问句中,为了突出谓语,或者谓语具有祈求或命令的意义,会把谓语调到主语的前面。如:“甚矣,汝之不惠!”、“谁与,哭者?”(“与”通“欤”)、“勖哉,夫子!”。
另外,文言中也常碰到判断句、省略句。判断句以“„„者„„也”形式为重点,还有一些变式,可译成“„„是„„”,对事物的关系、性质等作出判断,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刘备,枭雄也”。省略句则要结合句子的上下文,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如:“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等。
三、强化训练
判断下列句子各属于哪种特殊句式,并翻译这些句子。
1、吾属今为之虏矣。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6、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7、沛公安在?
8、时人莫之许也
9、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0、宜乎,百姓之谓我所爱也!
11、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1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13、邻之厚,君之薄也。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4: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 积累一些常用的固定句式,能够准确地翻译一些固定句式.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掌握一些固定句式,并掌握句式的含义,能够准确地翻译。
二、阅读下面的的练习,并给予恰当的点评和修改。
1、是女子不好„„得要求好女。《西门豹治邺》
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
2、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
译成: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惠说的来辞让单于。
3、(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成: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
4、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
这四句翻译均犯了以今义译古义的毛病。例1的“好”属于词义扩大。在古代是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对事、对物都可以修饰限制。译句应改成“这个女子长得不漂亮”。
例2的“让”属于词义缩小,在古代汉语中既可以表“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责备”之意,而现在只用于“辞让、谦让”的意思。译句中的“辞让”应改为“责备”。
例3的“去”是词义转移,由古义“离开某地”的意思,后来转移为“到某地去”。意义完全相反。译句中的“才到树林中去”,应改为“才离开”。
例4的“卑鄙”属于感情色彩变化。在古代这个词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现在是贬义词,指人的行为或品质恶劣。译句中的以今义当古义,应改为古义。
5、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译成: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6、以相如功大,拜上卿。
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译句没有把“以”译出来,应当译成“因为”,也没有把“拜”译出来,应当译成“任命”才算正确。
7、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译成: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
译句中把“爱”译成“爱惜”不当,“爱”有爱惜之意,但在这个句子中是“吝啬”的意思。
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译句中没把原句中的“也“删去,造成错误。其实原句中的“也”是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者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它们没有实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的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译。比如表示判断的“者”和“也”或“„„者也”“者„„也„„”,在翻译时应该从译句中去掉,并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判断词“是”。
9、权以〈 〉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司马光《赤壁之战》)
译成: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
句中的“以”后面省略“之”,指代曹操的书信,而译句中没有译出来,应该在“孙权”的后边加上“把曹操的书信”,语言才显得清晰完整。
10、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译成: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两儿子不团结。
在数词“两”后边加上量词“个”,语气才显得流畅。再如:
11、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译成: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译句中在数词“三”后加上量词“次”字。
1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
译句中的“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的人”原句中没有这个内容,是翻译者随意加进去的,应删去,才符合原句的意思。
1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5:解题步骤及方法技巧归纳总结:
1、掌握翻译的一般目标及翻译的基本方法
2、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实词
3、复习巩固文言的常见句式,判断文言句式的类型掌握翻译的要求
4、强化训练
第五篇:高考文言文教学设计
篇一:高中文言文教案
9、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教学目标】
1、赏析人物形象,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烛之武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探究拓展法。
【教具使用】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烛之武就是这样的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今天我们来看《烛之武退秦师》。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三个人物形象。
二、第一个人物——郑伯。
1、找学生读郑伯说的话: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然后让学生说对他的看法。
(大部分同学会说郑伯是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君主。)
启发学生们是不是还能有别的理解:他平白无故的怎么礼贤下士起来了呢?
让学生们想一想郑伯和勾践有什么共同之处。(二人都是事到临头才开始求贤。)
2、让学生们品味他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言外之意就是:你出来干活,是帮我的忙也是帮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帮忙,对你也没有好处。
话里含有威胁的意味。
再想一想秦晋攻打郑的原因——当年慢待重耳,可知郑伯是个目光短浅又自私的人,如今来求烛之武,也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
3、从郑伯身上可得出什么教训?
启发学生思考,找人回答。
明确:一定要不断挖掘和重视人才,不要等到危机出现后再重用人才。
三、第二个人物——佚之狐。
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1、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让学生谈对佚之狐的看法。多数学生会说这是个伯乐。那么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明确: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2、通过他的话,我们可知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那么既然他知道烛之武这么能干,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
让学生分析他这是一种什么心理。明确:嫉妒、红眼病。
四、第三个重点人物——烛之武
1、关于烛之武
书上的记载:正史上对他的记述除了《左传》这些文字外,别处似乎很难找到他的名字了。
《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
《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从其后来的表现看,此言不虚。
2、请学生思考:
⑴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年近七十,也只是个小小的“圉正”(弼马温)?
明确: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的嫉妒。
⑵ 从文中可看出,他对国家大事了解得很透彻。既然烛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么透彻想干什么?
启发: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
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
3、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烛之武在漫长的岁月里是怎样渴望为国立功,实现自己的报负的。
可以想象:烛之武向多少人探问过天下的分分合合,路人、行商、政客(其中可能就有佚之狐);可以想象出多少个日夜他翻看竹简的手势与眼神;想象出多少次他侧耳细听能从王宫里传来征召自己的声响时的焦急与渴盼。
4、烛之武的闪光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
让学生用烛之武的言行来证实这句诗。
教师阐述: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对郑国的最朴素的爱又加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他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
“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儿,而且是冒着亡国的危险。但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骈死于槽枥之间”,湮灭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
5、拓展:烛之武这么能干,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是不是也有一些小小的缺点呢? 如:烛之武为何不在“臣之壮也”的时候,也像三百年后的晚生毛遂那样,大胆地“自赞”于郑伯的驾前呢?
在推销自己这点上,春秋之“士”远不如战国之“士”放得开。商鞅、冯谖、范睢、苏秦,哪一个不是在竭力运筹、想方设法(有的甚至不择手段)去干谒王侯,以期受到垂青授以大任,创出一番功业而名垂史册呢?我觉得,在烛之武的心里,更多的还珍藏着做为 “士”的标志之一的清高与孤傲。“士为知己者死”,如果碰不上一个敬贤礼士、思贤若渴的开明君主,宁可老死家中、默默无闻,也绝不涎皮赖脸的去求人家赏给自己一个板凳、弯腰低头地做一个平庸的官僚。他们人生最年富力强的岁月在磋砣中消磨逝去,我们可以为他们惋惜,但我们必须向他们那高傲的灵魂敬礼!
可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
五、总结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那些鲜活的身影却依然存留在人们的心头。象烛之武这样的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的勇士,可以说就是国家的脊梁!让我们以古人为镜来勉励自己吧!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3.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
1.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2.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
(2)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一、从复习《曹刿论战》引入,进一步认识《左传》。
(可让学生回忆初中的有关知识,然后回答,教师补充。)《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成书时间差不多,二书在思想倾向上与基本一致,《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左传》中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职务高低,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也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客、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客等。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详细的事迹记录或鲜明的形象描绘。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
二、让学生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ī)而出 共(gōng)其乏困 阙(ju?)秦 秦伯说(yua)逢(páng)孙
然后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自读、领读等)读三遍。
三、简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
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四、理清层次
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课后练习题一,实际上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第一段:秦、晋围郑
(让学生思考本段的作用)寥寥25字,写出了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写出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写出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参照“春秋时期形势图”和“秦晋围郑形势图”(《教师教学用书》p162-163),读过下文,就可以看出作者伏笔的巧妙、行文的缜密。
第二段:临危受命本段以简约之笔,刻画了3个人物。
①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第二课时
第三段:说退秦师
“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可分四层: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二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
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第四段:迫晋退兵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表现了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以上对文章层次和大意的了解可通过学生讨论、教师补充的方式进行,不必字字落实,只求了解大意。)
五总结全文。本文的主要特点是: ①伏笔与照应得当。
②情节波澜起伏。大军压境——佚之狐荐烛之武——烛之武发辞——晋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子犯建议攻秦兵——晋公再晓之以理。
③叙事详略得当。六参考译文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这样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第三课时
一、在熟读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落实实词、虚词、语法等文言知识。
可由让学生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师可以先分类然后让学生回答。
分类如下: 1.通假字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
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使臣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物资粮秣等物。)
(2)秦伯说。(说,同“悦”。句意是:秦穆公听了很高兴。)
(3)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句意是:失掉了盟国,不是聪明。)2.古今异义词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一个代词“夫”与名词“人”表达:“那个人”之意。今常为一词,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亦去之。(去,离开。今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过去的时间。)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今常用于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网篮等。
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人员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3.一词多义
篇二:公开课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之翻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感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考点、得分点和评分标准。
2、了解文言文翻译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3、掌握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和翻译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翻译并小组讨论总结,老师适当点拨,从而让学生从中找出规律性的方法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一些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体会文言文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点 1.抓关键
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以翻译为切入口,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方法技巧。
三、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语境中,多种翻译方法的综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