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马哲作业
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每一种理论的创新都有它的理论基础,都是从一定的理论前提出发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理论前提,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历史唯物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从哲学基础看,它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从实践看,它是对国际国内正反两方面发展经验的理论性提升;从指导意义看,它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总纲领。
科学发展观体系既具有很强的思辨性、逻辑性,又具有非常全面、非常具体的现实性和应用价值,它带有某些当今时代其他哲学概念和哲学课题无法比拟的优势,而且,科学发展观很容易同当代一些世界性的,有影响力的学术成就交流和融合。因此,科学发展观的研究,要着眼于大思路。
如果运作成功,完全有可能把握住历史唯物主义学科体系创新的历史性机遇,努力将新编历史唯物主义,或者说新时期的历史唯物主义,发展成涵盖原有唯物主义观和科学发展观这两大学科的系统。综上所述,以科学发展观为契机,有可能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佳突破口,并将深刻影响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格局。
如果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给科学发展观下定义,那么,它是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以某一具体的、相对稳定的历史进程时期为研究对象,符合现代社会的社会科学内在规律的社会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指基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发展观,是指以哲学、社会科学规律为指针的社会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既以社会整体为研究对象,又以社会的局部、社会的诸多要素为研究对象。
不能将科学发展观理解成如何让社会“科学的发展”。因为,社会发展的主体是人,不是科学,更不能狭义地理解为自然科学。社会不可能自动的发展,也不可能类似自然科学、科学技术那样“科学的”发展,社会系统、社会科学不可能像实验科学那样富含决定性和必然性,只可能按哲学社会科学规律制约的发展。这就是说,我们所要探讨的科学发展观,实质上是由哲学、社会科学支撑的社会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显然不是由自然科学、科学技术体系所支撑的社会发展观。所以,研究科学发展观,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从一些重点社会科学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方法上,吸取营养。
科学发展观同我们党的先进性教育和总结执政经验、提高执政能力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相当长历史时期必须正确面对,必须规划好、处理好和落实好的重大战略问题。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普适性,科学发展观甚至对当代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及界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社会福利主义国家的社会发展问题,都可以提供很强的借鉴价值和借鉴意义。
科学发展观研究,需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在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长期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就,要将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在理论上、实践上在当代中国社会扎下根,必须始终坚持指导思想不动摇。
总之,科学发展观为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无限丰富的研究题材和非常广阔的发展舞台。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说,在科学发展观研究探索中有十分鲜活的应用,现代科学哲学方法,现代管理学、人类学、未来学、罗马俱乐部零增长理论等等的合理成分也将有可能接轨,有可能融合进去。科学发展观应该形成精练的体系,切忌假、大、空。
第二篇: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尹汉生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剖析当代世界与中国的发展态势、全面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依据。只有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来看问题,才能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运用唯物史观考察发展问题得出的必然结论
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作为社会的、现实的人,既是唯物史观主张的价值主体,也是唯物史观考察的科学客体,“以人为本”是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时,就是从“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出发,发现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所以人类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正是在考察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剩余价值,从而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死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在描述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前景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着眼点仍然是人。按照他们的科学构想,未来的新社会将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综上所述,可见唯物史观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以人为本乃是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
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来考察发展问题,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人的全面发展乃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尺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志;坚持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原则,是衡量我们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系统集成的目标体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
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来衡量,不难发现过去某些地方和某些领域出现的若干偏颇:重经济增长,轻社会进步;重发展速度,轻生态效益;重物质成果,轻人本价值,等等。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坚决纠正这类偏差,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我们在考察和处理发展问题时,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也要重视社会进步和生态发展;不仅要重视物质文明建设,也要重视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仅要重视发展速度,也要重视社会公平和人的发展。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实际利益,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运用辩证思维考察发展问题得出的必然结论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永恒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恩格斯曾经说过:“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看问题,是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来考察发展问题,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由多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素构成的矛盾统一体;发展就是这个统一体内部的各种矛盾运动变化的产物,就是这些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的过程;在这些纷繁复杂的矛盾中,存在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别,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要而言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因素,都是构成发展这个矛盾统一体的重要因素。其中经济是主要矛盾,是推动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因素虽然处于次要矛盾的地位,但也是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转化为主要矛盾。因此,我们在认识和处理发展问题时,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重视次要矛盾,坚持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与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如果眼睛只盯着经济指标、忽视其他相关指标,抓经济发展这一手比较硬、抓其他工作则有些手软,那是搞不好经济的,即使经济暂时上去了,最后还得掉下来。只有正确把握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坚持统筹兼顾的方针,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已进入人均GDP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时期。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这个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现期”。如果发展思路得当,就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反之就可能陷入各种社会矛盾加剧、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倒退的困境。事实上,我们现在既具备了经济强劲增长、社会全面进步的有利条件,也面临着贫富差距扩大、生态环境恶化等复杂情况,许多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正等待我们去探索。比如,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在增加物质投入、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如何推动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在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如何保障中低收入群体的利益,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等等。面对这些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我们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全面的、系统的、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才能有效地化解矛盾、排除障碍,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而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结晶,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我们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澄清在发展问题上的一些模糊认识。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全面生产理论,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的同志以为,马克思主义只讲物质生产而不讲其他生产,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其实,马克思主义的生产理论是全面生产理论,它包括物质生产、人口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关系生产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全面生产理论,有助于我们划清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同“经济是唯一决定因素”的庸俗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界限,克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全面进步的做法,更好地统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文明决定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同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也具有制约和反作用。根据这一理论,我们既要看到经济增长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也要看到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坚持统筹兼顾的方针,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理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自然辩证法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人类物质生产活动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是人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的过程。因此,人类必须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否则将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在开发自然资源、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社会发展和人类解放的学说,谋求人的彻底解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当作最高目的是理所当然的。我们要切实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满足人的需要,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要处处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动力。
更多相关论述: http://www.xiexiebang.com/s?ct=0&ie=gb2312&bs=%C4%CF%CB%AE%B1%B1%B5%F7+%BB%AF%D1%A7%D6%AA%CA%B6&sr=&z=&cl=3&f=8&wd=%C2%DB%BF%C6%D1%A7%B7%A2%D5%B9%B9%DB%B5%C4%D5%DC%D1%A7%BB%F9%B4%A1 参考资料:湖南日报
第三篇: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浅析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吴燕
外国语学院
10级英语
100405012
摘要: 科学发展观引领着中国近年来至未来发展,既是唯物论又是辩证法,也是历史观又是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丰富与发展,也是当代中国的发展哲学。不管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还是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遵循科学发展观与大自然和谐生活。
关键字:实践 以人为本 辩证唯物主义 人与自然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剖析当代世界与中国的发展态势、全面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世
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依据。只有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来看问题,才能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中体现为科学发展观
历史的考察是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地、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必须进行生产,才能满足人的需要,人也只有通过生产,才能最终和动物区别开来,获得真正的解放 [1].但随着历史发展,马克思不可能想到一百多年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摆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正是在这种新的社会环境中,中国共产党人针对新情况,总结国内外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和教训,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发展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全面发展,首先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的经济发展中,高投资、高能耗、高污染现象依然存在;农村与城市相比发展缓慢,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呈扩大趋势;在经济与社会发展关系上,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出现了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破坏、污染严重、气候异常、灾害频发等现象。这些问题说明我们固然需要加快发展经济,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形成经济和社会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良好格局。只有四个文明共同建设,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这里,我们就必须在马克思正确世界观方法论的带领下做出我们的一切决定,来完善我们的计划。
二:科学发展观以辩证唯物主义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
马克思理论联系现实告诉我们在实践和交往活动,人们联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科学的发展观从本质上说,其哲学依据就是发现矛盾、认识矛盾、解决矛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说到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和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科学发展观在中国未来发展的问题上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有机体思想、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坚持了历史辩证法,社会有机体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这一范畴表明,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于人的生产实践和交往活动之中,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因素、社会关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有机联系的整体。
在这个整体中,科学发展观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注重社会整体发展的有机性、整体性和社会发展的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合力)。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体认了社会发展的有机性和整体性特点,既坚持了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又注重发挥上层建筑因素(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等)和意识形态、文化因素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及反作用,很好地坚持了历史辩证法。下面我们就谈几个不同发展观:
(一)辩证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
辩证的发展应当是系统的、全面的、保持内在各要素均衡的发展,也就是说,任何健康的发展,都应当是全面的发展,而不能是片面的、畸形的、不均衡的、单一突进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全面地兼顾到系统构成的各个要素。社会发展是全面的,必须看到它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必须系统、全面、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二)辩证的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事物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在与它事物的联系中存在的,一事物离开与它事物的联系,就谈不上存在,更谈不上发展。因此,按照辩证法,要从事物的相互联系中把握事物的发展。只有以协调、兼顾的观点和方法处理发展的问题,才符合社会发展本身的辩证法。
(三)辩证的发展观就是可持续的发展观 辩证法讲发展,是要求连续的、保持内在发展能力的健康发展。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包括社会发展,一定要有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健康的、正常的发展应是持续的、有后劲的发展。
所以说马克思主义义有一系列基本原理和观点,但贯穿这一系列原理和观点中的根本观点,则是毛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观察和解决一切问题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只有从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解决对发展问题的科学认识,才能从根本上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历史唯物主泽东所说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2]
三:科学发展观和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坚持以人为本,一切都是为了人民
人民组成国家,国家依靠人民,而我们所做的一切,全是围绕“人民”二字展开,我们祖国新一代必须牢记以下观点:
(一)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马克思主义人认为“以人为本”发展观的哲学根源,这是在对“以神为本”、“以物为本”思潮和旧人本主义思想的批判中,在对社会历史进行科学分析中得出的科学结论,是从现实的人出发,以现实的人为动力,以现实的人的发展为目的的思想理论。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深深蕴含于人民群众之中。只有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才有无穷无尽的动力。[3] “以人为本”发展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未来社会将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这揭示了无产阶级的最终价值取向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不仅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更重要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以人为本,关心人,解放人,发展人,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4]
(二)一切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除了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还有一句话,不管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还是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所以也是以人为本,把人为最高价值主体,把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理想。[5]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们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求,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
所以说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动力以人民为本。这就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集中体现了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真谛。只有以人民为本,才能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政治基础
除了以人为本外,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涵来看世界,“科学”在这里当然具有拒斥非科学的盲目追求之意,但同时也做出价值层面的规定,即确立社会发展的积极向度,其目的在于促进人的素质提高与人格养成。[6]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规定主要指个人在发展过程中致力于社会进步以及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致力于人的价值实现,即根据人性的自然和社会规定提升社会生活的质量,重视人们对社会发展状况的实际反应,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提出符合人性的期望。
在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政治基础至关重要,因为人们的生存境遇远没有抵达个性自由的程度。在这个意义上,抛开具有费尔巴哈话语形式的马克思早期语境不谈,从物象化逻辑审视人的社会存在,深入理解马克思对自然与社会关系这句大有深意的价值表述是极为必要的:“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7]
其中,马克思的观点的深刻含义在于,人们要想真正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只能以和谐的人与人的关系为前提。也就是说,人们只有通过以政治方式为主的社会实践手段不断改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不断消除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利益上相互对立的社会集团的状况,扬弃“资本的统治”对人的发展的抑制,才能逐渐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和谐,抵达尘世生活的彼岸。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3页 [2] 《毛泽东选集》,第3卷,1031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49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9页 [5]马尔库塞.单面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6]参见臧峰宇.科学发展观与文化实践的视界融合[J].理论与现代化,2006:(5).[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第四篇:马哲作业
《阿Q正传读后感》
阿Q自从被搬上银幕,他的形象更为我所感知。我几乎被他折服:一句“儿子打老子”,竟消除他那么多烦恼,给他带来那么多的满足,不过有时我也为他惋惜。他不曾革命,却成了“替罪羊”被嚓的一下砍掉了头。以后不久,他便在我心中渐渐销声匿迹。
不知什么原因,很久以后,我突然又想起了阿Q。也许是因为我长大了几岁,也长了些见识,他在我心目中已不止是个滑稽小丑,他那句口头禅再也不令我一味地觉得好笑,对他于的死,我也不光去诅骂那“满头剃得精光”手握生死牌的“老头子”了。只感觉说不出的悲哀与沉重。
一方面,《阿Q正传》中的阿Q,是鲁迅创作中一个成功的典型形象。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里,阿Q因为地位低受到别人的剥削和愚弄,最后还是被迫害而死。
阿Q是旧中国末庄的一个贫苦农民,这个末庄是赵太爷、钱太爷的天下,阿Q连姓赵的权利都没有,所以被人称作为阿Q。他勤劳、专做短工,但穷得只有一条“万不可脱”的裤子。他是一个弱者,受了欺负却又欺负比他更弱的小D。他常为生计发愁,而且关心婚姻和妇女的问题,他还要“儿子打老子”的话来安慰自己,在精神上求得胜利。
野蛮的剥削使他贫穷无奈,深深的愚弄更使他愚昧麻木地革命了。革命造反的对象是举人、老爷。“造反只能使劳动者失去枷锁,不可能与一无所有的人为难”,这“意见”显然是赵太爷在愚弄阿Q的。但阿Q毕竟不愿受这种欺负他想改变处境于是“神往”革命。但是他在土谷祠里的革命思想却是这样:“„„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和赵太爷,不宜当秀才,有假洋鬼子„„王胡„„也不要了。直走进打开箱子来:元宝、洋装、洋纱衫„„”
这表现了他对革命对象、革命目的等的认识都是极其模糊的。他的革命行动是去静修庵里胡闹,当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时,他恨假洋鬼子,却又恨起造反来了。这些都是阿Q想革命却又愚昧的表现。
阿Q这个形象人物,刻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的国民,反映了社会的现实。物质上的绝望,精神上的弥补,形成了我们现在的阿Q精神。
另一方面,阿q是一个被那个时代所抛弃的人,他既高傲却又卑贱。被别人打时,自我安慰想:“是儿子打老子。”阿q的自我精神疗法可谓世间第一。同时,他却又瞧不起自认为比自己还低贱的人-----王胡、小d。
阿Q他有些卑怯,善于投机取巧,自高自大,狡猾.阿Q是一个落后的雇农.作为一个落后的流浪的雇农.他的个性是非常突出的.他的生活方式,个性、心理活动和精神面貌不仅与赵太爷迥然不同,就是与王胡、小D等也显然有别。正想鲁迅先生所说的,阿Q有着“农民式的质朴,但也沾染了游手之徒的某些油滑”。如阿Q的日常生活就是“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摇船便摇船”。这不仅正面说明了阿Q作为一个流浪雇农的贫困生活,而且从侧面表现了阿Q从本质上说来那种勤劳、老实、淳朴的农民性格。当然,阿Q也有
一些流气,但这除了社会的影响以外,应该说主要是受了压迫的结果。这些地方都很简单,也很明显,一般人也都承认的。一个难于解决的问题是:阿Q是一个农民,但阿Q精神却是一个消极的可耻的现象。《阿Q正传》是一个被那个时代所抛弃的人,他一无所有,只靠打工度日。尽管他“真能做”,但社会的沉重压迫和剥削,使他时时处于生命危机,受尽欺凌。他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我安慰,自欺欺人,浑浑噩噩,苟且偷生。被别人打时,他自我安慰说:“是儿子打老子。”他的“精神胜利法”可谓天下第一。
阿q是悲哀的。阿q并不懒惰,他靠自己的劳动获得食物;阿q也有梦想,他想有一个女人,有一个家;阿q想有名声、有地位,但他在别人的心中永远是卑贱、微不足道。
有人说阿q有反抗精神,因为城里人闹革命的时候,阿q也十分自觉的去参加。有人觉得自己像阿q,拿阿q的行为去对号入座。也有人说阿q是个封建思想的集合体,应该被时代所抛弃。这就是当时人们的想法,鲁迅先生的文章深刻的揭示了这一点,他写的阿q是成功的,他也是成功的。我们已经远离了鲁迅的那个年代,阿q精神的“代入法”似乎依然可行。
一个胆小的人受到了别人的欺辱,口上虽然不敢说,但心中一定是愤愤不平,早将那人骂的狗血喷头、体无完肤了。一位政府内的干部受到了上级的批评,心中也一定是敢怒不敢言,心中想:“总有一天,你“下”了,老子“上”了,栽到我手里------”心中如是想着,便多了一分慰籍。
阿q的“造反有理”似乎也在现今盛行——某某学生,看到老师吸烟,而自己却受到了老师的管制不准吸烟,便觉得这个社会不公平!不平等!一些成天泡在迪吧、网吧的瘾君子,以颓废为美?!“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不如隐于其中!” 可笑却又顽固的阿q精神依然存在,在少年人中------
《阿Q正传》体现出以下观念:
一、女性观
自古就有“红颜祸水”之说,在士大夫的眼中,女人的意思有两个:要么是泥丽人似的玩物,要
么是破国亡家的狐狸精。大抵前者多用于诗词,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色彩”的杨贵妃、“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适宜”的西施;而在做史论时则是后者的一套论调了,“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啊!男人对女人,一面是藐视,一面是追求,连辱没不堪的阿Q面对静修庵里的尼姑也是或“唾骂”,或“伸出手去摩着伊新剃的头皮”并说着下贱话,但同时又是小尼姑引起他对女人的无穷联想并呈现了对吴妈的调戏。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女人是奴隶,当男人也成为奴隶的时候,女人便成为物品,连人也称不上了,男尊而女卑。
二、传统习惯
“素来如斯,便对么?”作者借阿Q这一人物对这个问题作了阐释。在阿Q眼中,但凡分歧未庄老例的,他都以为是错的,阿Q的逻辑是按部就班,反对变更,排斥异己。凡有变更的,他都要加以排挤。小尼姑不合儒教,是他排斥的对象;而假洋鬼子进洋学堂,剪掉长辫子天然也是异端,因此成为他最讨厌的一个人;因城里人将长凳称为条凳、煎鱼用葱丝不合未庄老例而不满足;对革命他一贯就是“深恶而痛绝之”的。
传统有精髓与糟粕之分,习惯有好坏之别。尊老子幼,文化礼貌,艰难朴实,节约节俭,这些都是好传统、好习惯,,值得发挥光大;至于女人缠足,男人脑后留条长辫子,虽是传统习惯,则不是什么好习惯,确确切实是有弊无利。
二、革命观
阿Q的革命畅想曲——报私仇、分财物、讨老婆,这些是他的自我设计,猫和老鼠,是他对革命的懂得,也是他憧憬革命的目的。对“威福、子女、玉帛”(权利、女人、金钱)的寻求反映了农夫为了“生存和生活”的公道请求,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大小丈夫”们的最高幻想。因而,我们能够想见:即便阿Q成了“革命”政权的引导者,他也将只会以自己为中心从新树立起一个新的未庄封建等级社会,这也是历代农夫起义的成果。
四、奴隶性
鲁迅对国民精力弱点批判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对奴性人格的批判,作品主人公阿Q是一个双重性情的奴性人物。“见了狼,自己就成为羊;见了羊,本人又变成狼”,这是阿Q性格中最为凸起的一面。在“假洋鬼子”、赵太爷这些“狼”面前,阿Q表示出空前的脆弱,乖乖地做“羊”了,任其欺辱。在王胡眼前,阿Q固然不甚信服,并试图取得成功,然而,在王胡真的动了气同他打起来的时候,他又软下来了,“正人动口不着手”,这是弱者的哲学,也是由狼变羊进程中的心理抚慰,猫和老鼠。阿Q式的人物,就是这样一种两面人:“他们是羊,同时也是凶兽。”
五、看客立场
鲁迅在一系列小说中描述了神色麻痹不觉悟的看客形象:《药》、《示众》里鉴赏杀人局面时,“一堆人”“极力伸长了脖子”“嘴张得很大;《孔乙己》中酒客们取笑孔乙己写“回”字、偷书被打;《祝愿》中鲁镇上的人们拿祥林嫂额上的伤疤、阿毛被狼叼走做笑料;而“阿Q非常得意的笑”着调戏小尼姑时,“酒店里的人也九分自得的笑”;未庄的人们十分“怅然”地听阿Q讲杀革命党的事,阿Q游街示众时“两旁是很多张着嘴的看客”,看客们露出“闪闪的像两颗鬼火”的狼一样的眼睛。
一部巨大的作品,老是超出时空而魅力不朽。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是对咱们民族公民性的自我批评,是对人道弱点的大裸露,是事实生涯中人们自我审阅的一面明镜。
阿Q,我倒要感谢你,因为你终归给了我些知识。在你身上,我仿佛第二次领略到了个性与共性的完美统一,我还从没见过一个和你一样的人。然而,你又多么具有普遍意义呀!从你身上,我看到了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民众,看到了那时的中华民族,甚至现在,我也能在周围的人中找到你的身影。他们在改革之初,禁不住惴惴的,以为改革要改掉“大锅饭”,就是与他们作对;可一旦听说可以多拿两个钱,就不免欣欣然向往起来;但是一调整物价,就又忿忿的诅咒起“革命”来。每每见到这样的人,我不禁想到你,想到那个对革命先是深恶痛绝之,继而又神往起来,最后又痛恨起来,继而又神往起来,最后又痛恨起来的你。
由此看来,阿Q,你没有死去,你还活着,别来无恙否?
第五篇:马哲作业
试验111 郭紫航(1102050105)
《摩登时代》观后感
这或许是卓别林最具“里程碑”性质的一部电影,不仅因为这是他最后一部无声电影,也不仅是因为这部电影拍的有多么成功,而是它超越了其他单纯以他个人特点为卖点的悲剧性主题作品,改而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一些重要的问题。甚至是被当时美国政治家认为有红色共产倾向的危险性作品。
影片的背景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萧条时期,美国工业因为转用机器而大量解雇工人所造成的失业浪潮。而主人公查理,像当时大部分的工人一样,他在不断加快的传送带式的作业线上被弄得精神失常,被卷入巨大的机器齿轮中,被出了毛病的吃饭机器在他悲戚惊恐的脸上不住扇打„„尽管他很尽力地工作,最后还是逃不掉失去工作的命运„„他发现唯一不用为生活操心的地方是监狱。在监狱里,人虽失去了一切自由,但不用为失业、饥饿所困扰。所以为了进监狱,或者说是为了生存,查理不惜主动替人顶罪。
而影片最突出表现的是人和机器的冲突,在工厂,人虽能维持生计,但他们却是机器的奴隶,而机器又都掌握在资本家的手中。资本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便调节机器运转的速度,不需考虑生产线上的工人是否承受得了这样的工作强度,又或者他们把工人也只不过当作廉价的“机器”来对待,只是冷冰冰的“机器”,不会累,也不会有什么所谓“感受”。更可怕的是,工人的一举一动都在资本家的监视之下,就连洗手间也不例外。影片辛辣犀利的讽刺,揭示出工人遭受资本家欺压,榨尽他们最后血汗的严酷现实,也同时引发了人对那个造成“机械化”的社会形态的深深思索。资本家为了获得剩余价值不择手段,甚至连工人的吃饭时间都想剥夺,因此发明了“吃饭机器”,让工人在吃饭时能腾出手脚来继续干活„„
卓别林认为,用滑稽夸张的肢体语言,要远胜于对白。他的表演或许夸张,但其实是当时千百万工人或失业者生活的真实写照。而当今社会,资本主义依旧存在,其本质依旧没变。片中查理发疯的一幕从形式上的确引人发笑,但实质上却暴露出是发人深思的社会现象。在如今的中国,很多人无力承受生活和工作压力,逐步走向了崩溃的边缘,例如我们都曾关注过的“富士康跳楼事件”。这的确是一个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剥削,剩余价值才是资本家最终想要获得的,这或许是不会改变的。但是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在令我们发笑的同时,也令我们深深思考:如何对待“资本主义”,或者说,如何在资本主义之下还能兼顾到广大工人的基本利益和权利,甚至是基本的生存问题,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