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概论复习资料(法理学、刑法、民法)

时间:2019-05-14 00:38: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法学概论复习资料(法理学、刑法、民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法学概论复习资料(法理学、刑法、民法)》。

第一篇:法学概论复习资料(法理学、刑法、民法)

法学概论复习资料

法理学

一、法的一般理论

1、法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法的特征:

(1)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3)法规定了权力和义务

(4)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3、发的分类

(1)国内法和国际法(2)根本法和普通法(3)一般法和特别法(4)实体法和程序法(5)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4、发的历史类型(1)奴隶制法(2)封建制法(3)资本主义法

5、法与道德的关系

(1)共同点:两者都属于同一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并为相同的经

济基础决定;

两者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

两者都都体现相同的阶级意志和共同的历史使命。

(2)区别:第一,所属范畴不同。法律属于制度范畴,道德属于意识形

态范畴;

第二,产生条件不同。法是掌握政权的阶级运用国家权力,由

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权限制定或认可的,道德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养成、自发形成的,1

一般无需专门人员和机构制定颁布;

第三,表现形式不同。法表现为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

件,明确、具体,道德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社会舆论中,概括、笼统和抽象;

第四,内容不同。法律规定了主体的权力与义务的统一,道德

主要侧重于义务;

第五,调整范围不同。法的调整范围以国家主权所及的地域为

界,道德的范围更为广泛;

第六,实现方式和手段不同。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

违法者实行法律制裁,道德主要依靠人们的内心自我强制,自觉,社会的组织,提倡才能实现。

二、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作用

1、社会主义法的本质

(1)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2)社会主义法所反映的共同意志不是自发形成的,它是在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形成的。

(3)我国社会主义法所反映的这种意志归根到底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决定的。

2、社会主义法的特征

(1)我国社会主义法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2)社会主义法是科学性和公正性的统一

(3)社会主义法是国家强制性和人民的自觉守法性的统一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法律体系:也称法的体系,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现行的各个部门法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2)划分法律体系的主要标准主要有两个:

按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对象即社会关系的性质;按照调整的方法划分法律部门。

(3)我国法律部门主要包括: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军事法、环境法、刑法、诉讼法等。

4、社会主义法与政策的关系

联系:(1)共产党的政策对社会主义法的指导作用,(2)社会主义法对共产党政策的制约作用 相同点:社会主义法与我国共产党的政策是一致的,有共同的经济基础、共同的阶级本质、共同的历史使命、共同的指导思想。同时两者都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我们在制定和实施法律时,不能离开党的政策,在贯彻与执行党的政策时,也应注意遵守法律。尤其在改革中,两者紧密联系,相互补充。

区别:(1)制定的组织和反映的意志不同

(2)实施的方式不同(3)表现形式不同(4)调整范围不同(5)稳定程度不同

5、社会主义法与道德的关系

(1)社会主义法和社会主义道德有密切关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2)社会主义法是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社会主义道德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也有促进作用。社会主义道德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还能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

6、社会主义法与民主的关系

(1)社会主义法确认和保护人民内部的民主

(2)社会主义法确认和保障人民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3)社会主义法还通过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来巩固人民民主制度

三、社会主义法制

1、社会主义法制的概念: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按照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建立起来的法律和制度,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方面的统一,中心环节是依法办事,要求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必须严格遵守法律,以确立和维护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民主地位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必需的法律程序。

2、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四、法治

1、法治国家的概念:是指依靠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合理配置权力、义务和责任的法来制约国家权力、规范社会主体的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稳定的法律秩序的国家。

2、法治国家的标准和要求(1)从总体上讲,法律具有极大的权威

(2)在法律的运行机制上,有健全的法律运行机制,这是法治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3)权利保障和权利制约的统一,这是法治国家的保证

(4)从法律文化上讲,要有先进的法学理论,公民要有良好的法律意识,这是法制国家的文化基础

刑法学

一、犯罪

1、犯罪的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 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2、犯罪的特征: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二、犯罪构成

1、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犯罪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构成的核心)、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

2、犯罪客体: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3、危害行为的概念:它是行为人在自己的意识支配下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是犯罪构成的核心。

4、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犯罪行为的人。

5、刑事责任年龄:

(1)是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6周岁。

(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不满14周岁。(3)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不满14周岁。

6、犯罪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直接故意、间接故意。

7、犯罪过失: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

三、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1、正当防卫:指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所采取的必要的防卫行为。

2、正当防卫的条件:

(1)前提条件:一是必须有不法行为的发生,二是必须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实施。

(2)合法性条件:一是防卫必须是为了使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就是说必须有目的的正义性。二是防卫行为必须是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施。三是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3、紧急避险: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个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

4、紧急避险的条件:

(1)前提条件:一是必须是合法权益受到危险的威胁。二是必须是正在发生的危险。

(2)合法性条件:一是必须是为了使合法权益避免正在发生的危险而实施。二是必须是用其他方法不能避免。三是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的所害必须小于所要避免的损害。

四、犯罪形态

1、犯罪既遂概念:是指行为人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2、犯罪既遂有三种类型(1)结果犯(2)行为犯(3)危险犯

3、犯罪未遂概念: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完成犯罪的行为状态。

4、犯罪未遂的三个特征

(1)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2)犯罪未能得逞

(3)犯罪没有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这是区别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显著标志。

四、共同犯罪

1、共同犯罪的概念: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2、共同犯罪的条件:

(1)在犯罪主体上,共同犯罪人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2)在客观方面,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犯罪的行为,尽管各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处的地位、具体的分工、参加的程度等可能各有不同,但他们的行为都是为了达到同一犯罪目的,指向相同的目标,从而紧密相连,有机配合。

(3)在主观方面,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五、刑罚的种类

1、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2、死刑:也称生命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

其特点是对犯罪分子从肉体上予以消灭,它是最严厉的刑罚方法,也成为极刑。

3、我国对死刑做了限制性规定(1)从条件上限制死刑的适用(2)从犯罪主体上限制死刑的适用(3)从核准程序上限制死刑的适用(4)从执行制度上限制死刑的适用

4、累犯:是指因犯罪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后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罪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

5、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自首具备的条件:(1)自动投案,(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6、缓行:是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规定一定的考验期,在此期限内如果不再犯罪,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一种制度。

缓刑具备的条件: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2)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3)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将其留在社会上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

7、假释: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以后,因其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的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假释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对象条件。适用的对象是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2)限制条件。

(3)实质条件。犯罪分子服刑期间必须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才可以对其予以假释。

民法学

一、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核心原则(2)自愿原则(3)等价有偿原则

(4)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

(5)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原则(6)国家和社会利益原则

二、民事主体

1、民事主体包括:公民(自然人)、法人、合同型联营

2、民事行为能力概念:是指民事主体能以自己的行为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从而取得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3、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公民的意识能力,即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公民是否具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取决于年龄和精神状态。

4、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种:

(1)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a、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b、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a、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b、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3)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a、18周岁以上的精神正常的成年人b、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以自己劳动围主要生活来源的人

三、民事行为和代理

1、民事行为概念:是指民事主体为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而实施的行为。民事行为有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之分。

2、民事法律行为概念:是指公民或法人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和民

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3、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具备以下有效条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4)必须以法律允许或要求的形式进行

4、代理的概念: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并为被代理人的利益,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进行的,行为的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一种法律制度。

5、代理的法律特征

(1)代理行为是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并为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进行的

(2)代理行为必须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3)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独立为意识表示

(4)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

四、民事责任

1、民事责任概念:是指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依照民事法律规范所应

承担的法律责任。

2、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1)有损害行为的存在(2)有损害事实的存在

(3)损害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五、财产所有权

1、财产所有权的概念: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财产所有权的取得:主要有两种情况:原始取得和传来取得。(1)所有权的取得不以原所有权人的所有权和意志为根据的,称为原始取得。

(2)基于原所有权人的所有权和意志,并通过一定的法律行为而取得所有权的,称为传来取得。

3、财产所有权的丧失:财产所有权基于一定的法律事实而丧失。所有

权的丧失包括完全丧失和相对丧失。

财产所有权可因所有物本身的丧失、所有权的转移或抛弃、强制手段、所有人死亡或解散等情况而归于丧失

第二篇:法学概论第九章刑法

第九章 刑法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1、刑法:国家制定的关于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者适用何种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刑法的任务: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护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3、基本原则:1)罪刑法定原则: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3)罪刑相当原则:

4、适用范围:1)对地域的效力2)对人的效力:3)时间效力。第二节 犯罪的本质和概念

1、犯罪: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

2、基本特征: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社会危害性。2)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3)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第三节 犯罪构成

1、犯罪构成:指依照刑法的规定,确定某种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总和。四要件:犯罪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

2、犯罪客体:指为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分类:1)一般客体:指一切犯罪行为所共同具有的客体,它反映一切犯罪的共同本质。2)同类客体:指某一类的犯罪行为所共同具有的客体,它反映该类犯罪的共同本质。3)直接客体:指各个具体的犯罪行为所特有的客体,反映该具体犯罪的特殊本质,是区分此罪与彼罪的根据。

简单客体:一个犯罪行为只有一个直接客体的叫简单客体.复杂客体:一个犯罪行为不止一个直接客体的叫复杂客体。

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的区别:1)犯罪客体体现犯罪本质,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对象不体现犯罪的本质,不决定犯罪的性质。2)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犯罪对象则并非每一犯罪都具有。3)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损害,而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受到损害。4)同一犯罪客体可由不同犯罪对象体现出来,同一犯罪对象也可以体现不同的犯罪客体。

4、犯罪的客观方面: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

危害行为:指人在自己的意识和意志的分配下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为刑法所禁止的行为。两种表现形式:作为和不作为。

危害结果:指危害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所造成的实际损害。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指人的危害行为与其所产生的危害结果之间内在的、合乎规律的联系,它是使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前提条件。

5、犯罪主体:指实施犯罪行为,对自己的罪行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人。

具备条件:1)犯罪主体是实施犯罪行为的人。2)自然人作为犯罪主体,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3)自然人作为犯罪主体,必须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刑法对单位犯罪,实行两罚的原则,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6、犯罪的主观方面:指犯罪主体对其行为可能引起的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心理状态,通常指犯罪的故意或过失,在某些犯罪还包括犯罪目的。第四节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1、正当防卫: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所采取的因制止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行为。

具备条件:1)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行为才能实行防卫。2)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才能实行防卫。3)必须是对实施不法侵害的人才能实行防卫。4)防卫不能过当。

2、紧急避险: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合法利益的行为。

具备条件:1)必须是为了避免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受到危险而采取的。2)必须是正在发生危险的情况下采取的。3)必须是不得已而采取的。4)紧急避险不能过当。在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不得因避免本人的危险而实行紧急避险。

第五节 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

1、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预备犯的构成要件:1)行为人已经进行犯罪预备。2)行为人在犯罪预备阶段停顿下来,尚未着手实施犯罪。3)在犯罪预备阶段停顿下来而未着手实施犯罪,是出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2、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构成要件:1)已经着手实施犯罪。2)犯罪未能得逞。3)犯罪没有得逞,是出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3、犯罪既遂:指行为人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4、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构成要件:1)必须是在犯罪过程中停止犯罪行为。2)必须是自动放弃犯罪行为。第六节 共同犯罪

1、共同犯罪: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构成要件:1)犯罪主体必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2)各个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3)各个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形式:1)以共同的犯罪故意形成的时间为标准,分为事先无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先通谋的共同犯罪。2)以共同犯罪有无特殊的组织形式,分为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的共同犯罪。

2、犯罪集团:指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特征:1)人数较多,至少有三人。2)经常纠集在一起进行一种或数种严重的犯罪活动。3)重要的成员固定或基本固定,有明显的首要分子。4)都是有预谋地实施犯罪。

3、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刑事责任:1)主犯:凡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对于主犯,应当按其所参与的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2)从犯:凡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3)胁从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是胁从犯。应当按其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4)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是教唆犯。应当按其教唆的犯罪确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应从重处罚。被教唆的人没犯罪,可从轻或减轻处罚。第七节 刑罚的概念和目的

1、刑罚:是审判机关以国家的名义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特征:1)刑罚是一种最严厉的强制方法。2)刑罚只能对犯罪分子适用。3)刑罚只能由人民法院代表国家依法判处。

2、预防犯罪的两个方面:1)特殊预防:指通过惩罚犯罪,预防犯罪分子本人重新犯罪。

2)一般预防:指难过惩罚犯罪,警戒社会上的不稳定分子,防止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第八节 刑罚的种类

1、主刑的概念:指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

管制:执行期间,应遵守的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3)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4)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5)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

有期徒刑与拘役的区别:1)适用对象不同。2)期限不同。3)执行场所不同。4)执行期间的待遇不同。5)法律后果不同。

2.对死刑的适用规定:1)对适用死刑的法定情节 作了严格规定。2)对适用死刑的犯罪主体作了限制。3)规定了死刑复核制度。4)规定了“死缓”制度。

3.附加刑的概念:指既能附加于主刑而适用也能独立适用的刑罚方法。1)罚金:可附加适用,也可单独适用。2)剥夺政治权利:3)没收财产:

3、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非刑罚的处理方法:1)判处刑事损害赔偿。2)采取刑事教育措施。第九节 刑罚的具体运用

1、量刑:指人民法院依法对犯罪分子裁量应当判处的刑罚。遵循原则:1)以犯罪事实为根据。2)以刑法为准绳。

量刑情节 :人民法院在量刑时应当据以决定处刑轻重或免除处罚的各种情况。

法定情节 :指由法律明文规定的应当或可以据以从重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免除处罚等情节。

从重处罚:指在法定刑的限度内,适用较重的刑罚。

从轻处罚:指在法定刑的限度内,适用较轻的刑罚。

减轻处罚:指判处低于法定刑的刑罚,可以是低于法定刑的刑期,也可低于法定刑的刑种。免除处罚:指对于犯罪分子宣告有罪而免除其刑罚。

酌定情节:法律未规定,而人民法院在量刑时根据不同的案情应当斟酌考虑从宽、从严的各种情节。

2、累犯:因犯罪受过一定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犯罪分子。

一般累犯:指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在5年内又出于故意而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

危害国家安全累犯:指因犯危害国家安全罪被判处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

自首: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并且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3、数罪并罚:指一人犯有数罪,人民法院对其的犯的各罪分别定罪量刑后,依照法定的原则,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

三种情况:1)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有数罪的并罚。2)判决宣告以后发现判决前的漏罪的并罚。3)刑罚执行过程中又发现新罪的并罚。

4、缓刑:对于罪行较小,处刑较轻并且不是累犯的犯罪分子,在一定条件下暂缓其刑罚的执行,给予一定的考验期限,在此期限内如果无新罪,无漏罪、无情节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就不再执行原判刑罚的制度。

适用条件:1)犯罪分子被判处的刑罚是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2)犯罪分子不是累犯。3)犯罪分子犯罪情节 较轻并有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减刑:对于在服刑期间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经过法定程序将其原判刑罚予以适当减轻的制度。适用条件:1)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而在执行期间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2)减刑必须有一定的限度。3)减刑必须经过法定程序。

假释: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了一定的刑期之后,如果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附有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适用条件:1)只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且已经执行了一定期限的犯罪分子。2)只适用于在服刑期间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3)假释必须经过法定程序,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4)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5、追诉时效:指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超过法定的追诉期限的,就不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

第十节 犯罪的种类和几种常见的犯罪

1、罪状:对犯罪的名称和犯罪构成特征的表述,它是定罪的法律依据。

法定刑:对具体犯罪规定的刑种和量刑幅度,它是量刑的法律依据。

2、故意杀人罪: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构成要件:客体――他人的生命权利。

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和不作为都能构成。

主体――一般主体。主观方面――必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3.故意伤害罪: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健康的行为。构成要件:客体――他人的健康权利。

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主体――一般是已满16岁的人。

主观方面――必须有非法伤害他人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4.抢劫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构成要件:客体――复杂客体。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立即抢走财物或迫使其交出财物的行为。主体――一般主体。主观方面――必须有直接故意,并且具有将公私财物非法占有的目的。5.盗窃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要件:客体――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客观方面――表现为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多次行窃的行为。主体――已满16周岁的人。主观方面――必须有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6.贪污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构成要件:客体――公共财物的所有权。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以其他非法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主体――国家工作人员,或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主观方面――必须有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

7.受贿罪: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单位受贿罪: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行为。行贿罪: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单位行贿罪:指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行为。

对单位行贿罪: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财物,或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上述单位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行为。介绍贿赂罪:指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行为。

第三篇:法学概论复习资料

湖北民族学院法学院法学概论复习资料学生专用

政治学与行政学 第一章 法学总论

一、填空题

1.根据法所作用的对象,可将法的作用分为法的_规范作用_和法的社会作用。2.按照通说,法律规范的结构包括_适用条件_、行为模式、法律后果三要素。3.一般认为,法是由__法律规范___、__法律原则__和法律概念组成的。4.一般认为法律权利具体包括自由权、__请求权____和_诉权____三要素。5.法的效力具有一定的范围,包括__对象效力___、__空间效力___和__时间效力_____。6.法所规定的行为模式有三种:_可为模式__、__应为模式__和__勿为模式___。

第二章 宪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__两____届。

2.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__2/3以上__的多数通过。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缺位时,由___副主席______继任主席的职位。4.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_1/5_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_2/3_以上的多数通过。”

5.我国的国体是__人民民主专政制度_______,政体是__人民代表大会制度_______。6.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 全民所有制和 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第九章 行政法

1.依据行政行为相对人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具体行政行为与__抽象行政行为。2.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具体包括_行政合法性原则_和行政合理性原则。3.依据行政行为相对人的不同,可将其分为__具体行政行为___和___抽象行政行为__。4.根据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权过程中所受约束的程度,可将其分为__羁束行政行为__和自由__裁量行政行为___。

5.行政行为的效力是指行政行为一旦成立并生效后所具有的法律效力,具体包括__公定力_、_确定力_、__拘束力___和__执行力___。

6.适用简易程序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2)对公民处以___50元_____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___1000元___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第十一章 民事诉讼法

1.在民事诉讼中,确定一般地域管辖时遵循的一般原则是“___原告就被告__”。2.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原告经两次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___撤诉____处理。

3.《民事诉讼法》将第三人分为__有独立请求权__的第三人和__无独立请求权__的第三人两大类。

第十二章 刑事诉讼法

1.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由__公安机关__负责。2.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管辖分为立案管辖和__审判管辖_________。

3.按照证据的不同来源,可将证据分为___原始证据__与___传来证据___。

4.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__12个月___,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_6个月 5.逮捕是指经___人民检察院_____批准或决定,或者经___人民法院___决定,由___公安机关___执行的一种较长时间内依法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第十三章 行政救济法

1.我国行政法律制度提供了两种行政救济途径,即___行政复议__与__行政诉讼__。2.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后不服行政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____15____日内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3.在行政诉讼一审中,当事人对裁定不服的,应当在收到裁定后____10____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4.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___60日___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60日的除外。

5.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____两年_____,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6.行政诉讼的被告必然是_____行政主体__。

7.我国国家赔偿制度采用的归责原则是____违法责任原则______。

二、不定项选择题

1.法的效力包括(ABC)

A.对象效力 B.时间效力 C.空间效力 D.域外效力 2.以下属于我国法的渊源的有(ABD)

A.宪法 B.行政规章 C.法学专家观点 D.国际条约 3.以下属于法的规范作用的有(ABCD)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强制作用 D.教育作用 4.法的社会作用包括(CD)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维护阶级统治 D.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5.依据法律责任内容的不同,我们通常将法律责任分为(ABCD)

A.违宪责任 B.刑事责任 C.行政责任 D.民事责任。6.法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动态过程,包括以下(ABCD)环节。A.法律制定 B.法律遵守 C.法律执行 D.法律适用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BCD)。

A.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

B.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行使国家检察权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D.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以下属于我国法的渊源的有(ABD)

A.宪法 B.行政规章 C.法学专家观点 D.国际条约 3.以下行政区域中设立自治机关的有(ABC)

A.自治区 B.自治州工资 C.自治县 D.自治 4.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ABD)

A.选举权 B.被选举权 C.议论自由 D.结社自由 5.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A)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A.四十五周岁 B.四十周岁任 C.十八周岁 D.五十五周岁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抽象行政行为的有(AB)A.国务院颁布《婚姻登记条例》

B.市公安局公布的《关于在春节期间实施交通管制的决定》 C.市工商局作出的关于吊销某公司营业执照的处罚决定

D.某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作出的关于拆除某违章建筑的决定; 2.以下可以成为行政法上的行政主体的有(AD)

A.乡政府 B.市公安局经侦大队 C.中山大学 D.县财政局 3.行政行为的效力具体包括(ABCD)

A.公定力 B.确定力 C.拘束力 D.执行力 4.以下属于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的种类的有(ABCD)

A.警告 B.罚款 C.责令停产停业 D.吊销营业执照 5.根据我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BCD)A.行政许可一般由法律设定;

B.尚未立法的,行政法规方可设定行政许可;

C.尚未制定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方可设定行政许可; D.除此以外,仅有省级人民政府规章可设定一年期限的临时性许可 6.成立一个行政行为必须满足以下哪些条件(ABCD)A.主体条件,即必须是由行政主体做出的行为

B.客观条件,即必须是行政主体依法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 C.对象条件,该行政行为必须向行政相对人作出 D.效果条件,即行政行为必须能够引起一定的权利义务的变化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在在民事诉讼中,以下哪些案件一般不公开审理(ABCD)A.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 B.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 C.离婚案件 D.和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 2.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章的规定,人民法院的管辖分为(ABCD)A.移送管辖 B.地域管辖 C.级别管辖 D.指定管辖 3.以下属于民事诉讼中的非讼案件的有(ABCD)A.宣告公民失踪案件 B.宣告公民死亡案件

C.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D.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4.以下属于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有(ABC)

A.原告 B.被告 C.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D.代理律师

二、不定项选择题

1.逮捕必须满足以下哪些条件(ABCD)A.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发生 B.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C.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社会危险性 D.有逮捕必要

2.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不服一审法院判决的上诉、抗诉期限为_______,不服一审法院裁定的上诉、抗诉期限为_______。(A)

A.10日 5日 B.10日 10日 C.15日 5日 D.15日 10日 3.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应当报请______核准。(C)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最高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 4.以下哪些情况不受上诉不加刑原则限制(BCD)A.仅有被告一方提出上诉 B.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C.自诉人提出上诉的案件

D.在被告一方提出上诉的同时,人民检察院、自诉人也提出抗诉、上诉的

二、不定项选择题

1.行政复议本质上属于行政主体的(A)

A.具体行政行为 B.抽象行政行为 C.行政立法行为 D.行政执法行为 2.在行政诉讼中,原告对以下哪些事项负有举证责任(ABCD)

A.原告必须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提供其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如果被告认为原告起诉超过法定期限的,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

B.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原告应当提供其在行政程序中曾经提出申请的证据材料。但以下两种情况除外:被告应当依职权主动履行法定职责的;原告因被告受理申请的登记制度不完备等正当事由不能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并能够作出合理说明的。

C.在行政赔偿诉讼中,原告应当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造成损害的事实提供证据。D.其他依法应当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事项。3.行政赔偿的情形包括(AB)A.侵犯人身权的违法行政行为 B.侵犯财产权的违法行政行为

C.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D.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4.根据《行政诉讼法》第54条规定,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根据不同情况,可作出哪些种类的判决(ABCD)

A.维持判决 B.变更判决 C.撤销判决 D.履行判决

1、简述法的定义与特征

答:定义:法是指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或认可的以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具有普遍效力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体系。

特征:(1)法是由国家专门机关创制的行为规范,体现了国家意志性;(2)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的社会规范;(3)法是具有普遍性的行为规范;(4)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业规范。

2、简述法的作用

答:法的作用指法对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各种影响。根据法所作用的对象,可将法的作用分为法的规范作用和法的社会作用。法的规范作用是指法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对人们的行为产生的各种影响:(1)指引作用;(2)评价作用;(3)预测作用;(4)强制作用;(5)教育作用。法的社会作用是指法通过人们行为的调整从而对社会生活所带来的影响:(1)维护阶级统治;(2)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3、简述法与道德的关系

答:法与道德是人类社会中两种重要的行为规范,同属社会上层建筑。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1)法与道德同属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具有规范性;(2)法与道德在内容上都具有一定的重合性;(3)两者在功能上具有互补性,社会道德水平的整体提高将有助于法律秩序的形成,法的运行将更加顺畅;而法的实施反过来有助于传播道德,加强人们的道德观念。

区别:(1)两者的产生时间和产生条件不同;(2)两者的制定机关和制定程序不同;(3)两者的内容与调整方式有着较大的差异;(4)两者调整的范围不尽相同;(5)两者的制裁方式不同。

4、简述法与政策的关系

答:根据政策的制定机关不同,可将政策分为政党政策与国家政策。政策同法一样,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关重要的作用,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区别。

联系:(1)在思想内容上,政策与法是一种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2)法律是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重要保障。

区别:(1)两者的制定机关与制定程序不同。法的制定机关是享有立法权的国家立法机关,国家对法律制定有着严格的权限和程序规定;而政策的制定机关则相对庞杂,以国家政。策的制定为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有权在辖区内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定权限和程序没有统一的规定;(2)两者的规范形式不同。法律具有严格的规范性,通常以法典或制定法形式出现,且内容相对明确具体,原则性规定相对较少;而政策则缺乏规范性,表现形式多样。

5、简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与职权

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它有几个方面的职权:(1)立法权;(2)人事任免权;(3)国家重大问题的决定权;(4)监督权;(5)罢免权;(6)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6、简述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答: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以下几类:(1)平等权;(2)政治权利和自由;(3)宗教信仰自由权;(4)人身自由;(5)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权;(6)经济社会权;(7)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8)其他特定主体的权利保护;(9)国家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权利和利益。

7、简述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答:概念:行政法律是指同行政法调整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义务内容的行政关系。特征:(1)行政法律关系是享有行政权的体在行使行政职权的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其中必有一方主体是行使国家行政权的组织,或者是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是得到法律制空权的公共团体。

(2)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3)行政法律关系的权利义务都是由行政法预先规定,参加主体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4)对于在行政法律关系中所发生的纠纷和争议,其法律救济途径较为特殊。

8、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的种类有哪些

答:行政处罚的种类:(1)警告;(2)罚款;(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4)责令停产停业;(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6)行政拘留;(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9、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起诉应当符合哪些条件?P260 答: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10、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种类有哪些

答:证据的种类是指表现证据事实内容的各种外部形式。根据《刑事诉讼法》第42条第二款的规定,刑事证据有以下七种:(1)物证、书证;(2)证人证言;(3)被害人陈述;(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5)鉴定结论;(6)勘验、检查笔录;(7)视听资料。

11、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措施有哪些

答: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有五种:(1)拘传。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于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措施;(2)取保候审;(3)监视居住;(4)拘留;(5)逮捕。

12、回避的法定情形?P270 答: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8条和29条的规定,应当回避的情形有:(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的;(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5)审判人员、检察人员或侦查人员私自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人的人,或者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人的请客送礼的。

13、简述行政诉讼的概念及特征

答:概念: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做出裁决的诉讼制度。

特征:(1)行政诉讼所要解决的是行政争议案件;(2)行政诉讼中的原告、被告具有稳定性,即原告是不服具体行政行为的相对人,而被告是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3)行政诉讼的客体是行政主体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4)行政诉讼的起因是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认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5)行政诉讼是在人民法院主持下适用行政诉讼程序而进行的。

14、行政诉讼法规定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案件有哪些

答:以下案件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1)国家行为;(2)刑事司法行为;(3)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4)抽象行政行为;(5)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6)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7)法定行政终局裁决行为;(8)行政机关做出的涉及该行政机关公务员权利、义务决定的行为;(9)行政调解行为和法定行政仲裁行为。

15、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期限、后果)。P288

答:举证责任指当事人在诉讼中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提供证据证明其真实、合法责任,否则将承担败诉的后果。在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分配一般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例外情况下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而在行政诉讼中实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即行政诉讼中的被告承担主要的举证责任。被告的举证责任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供做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全部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的,视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没有相应的证据。

案例分析题

[案例1]2007年9月7日晚10点50分,盛某从舞场回来遇到骑自行车的孙某迎面过来,不小心碰上盛某,盛、孙二人先是争吵,后相互斗殴。殴斗中,盛某突然拔出一把大水果刀,对孙某连刺四刀,孙某伤势严重、生命垂危。这时,盛某害怕起来,担心自己会杀死人,便拦截了一辆出租车将孙某送往一家医院治疗,然后又去公安机关自首,后孙某经抢救脱险。此案经检察院公诉后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判处盛某有期徒刑3年。检察院未抗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被告人盛某想对一审判决提出上诉,但担心二审法院会加重他的刑罚,因为被害人孙某也一直向二审法院要求增加被告人的刑罚。盛某的想法正确吗?(2)假如孙某母亲发现县公安局局长郭某为盛某的舅舅,且该案由郭某亲自负责侦查工作,遂提出申请,要求郭某回避,郭某是否应当回避?为什么?(3)如果盛某不服一审法院判决提起上诉,应当在什么时间内提出?(4)孙某在本案中所发生的损失依法可通过何种途径得到赔偿? 答案提示:(1)不正确。因为根据上诉不加刑的原则,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仅有被告一方提出上诉的案件,不得以任何理由加重被告的刑罚。

(2)应当回避。因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8条的规定,适用回避的人员包括侦查人员,而郭某是侦查人员,虽然他与盛某不是近亲属(《刑事诉讼法》第28条规定:“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但他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也属于刑事诉讼法第28条规定的回避情形。

(3)不服一审法院判决的上诉期限为10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4)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案例2]中学生余某,16周岁,身高175公分,但面貌成熟,像二十七、八岁。余某为了买一辆摩托车,欲将家中一套价值5万元的高档音响出卖。后托人认识李某,与李某签订了买卖合同并约定于一个月后来取货。不久,余某父亲发现此事。

试分析:

(1)该音响买卖合同的效力如何?(2)针对此种情况,结合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规定,李某与余某的父亲能够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提示:

(1)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因为余某只有16周岁,且尚未独立生活,属于民法上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签订的与其智力状况并不相适用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

(2)余某的父亲是余某的法定代理人,享有追认权,经追认,该合同生效,如不追认,该合同无效。作为相对人的李某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余某的父亲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余某的父亲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作为善意相对人的李某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2.甲与乙为夫妻,甲2001年离家出走五年未归,乙在2007年1月向法院申请宣告死亡。问:

(1)请问甲是否符合宣告死亡的条件?(2)宣告死亡会产生哪些法律后果? 答案提示:(1)符合。

(2)a.民事权利能力消灭;b.财产继承开始;c.婚姻关系消灭;d.债权债务关系清算了结。[案例3]李某准备将一套西服拿往干洗店干洗。但干洗店规定:凡是因洗衣店原因致使衣物受损的,最多按洗衣费用的3倍赔偿。李某现向你咨询以下法律问题,请回答:

(1)干洗店的规定在合同法上称为什么?

(2)我国《合同法》对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作出了哪些规制? 答案提示:

(1)格式条款;

(2)

1、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

2、提示对方注意义务;

3、说明义务;

4、格式条款无效;

5、合同当事人双方对格式条款理解发生争议时,应做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

6、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内容不一致时,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

[案例5]钟某系A公司职员,在公司工作已有十二年。原劳动合同已到期,钟某提出续订劳动合同,单位表示同意。

问:

(1)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钟某能够提出签订何种性质的劳动合同?(2)合同续订后,钟某在哪些情况下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3)钟某如果与A公司发生劳动争议,应遵循怎样的争议解决程序?(假定本案是发生于我国《劳动合同法》生效之后)答案提示:

(1)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2)以下情形:

a.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b.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c.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d.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e.因本法第26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f.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3)可以先经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可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机构的裁决不服,可在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对劳动争议实行两审终审。调解委员会的调解不是必经程序,当事人也可以不经调解,直接申请仲裁,但仲裁是必经程序,当事人未经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案例6]余某,17周岁,身高175公分,但面貌成熟,像二十七、八岁,初中毕业后在县城一餐馆打工谋生。余某为了买一辆摩托车,欲将其一套价值5万元的高档音响出卖。后余某托人认识李某,与李某签订了音响买卖合同并约定于一个月后来取货。不久,余某父亲发现此事,认为余某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主张该合同无效。

(1)该合同的效力如何?

由于余某已年满17周岁,且餐馆打工谋生,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因此而签订的合同合法有效。

(2)余某父亲认为李某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向你咨询提起民事诉讼应满足的条件,请你依照我国《民事诉讼》的有关规定回答。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8条的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案例7]李某于2005年8月离家出走,后一直查无音信。2007年9月,李某的配偶欲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李某失踪,就有关问题向你咨询,请你回答(1)宣告失踪应当符合哪些条件?本案是否符合这些条件?

宣告失踪应当符合以下条件:第一,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两年;第二,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第三,由人民法院宣告失踪。本案中的李某已下落不明满两年,其配偶作为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失踪符合要求。

(2)本案如果宣告失踪,将会引起哪些法律后果?

人民法院宣告失踪的法律后果:财产由其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者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或朋友代管;代管有争议的,没有以上规定的人或者以上规定的人无能力代管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人代管。

[案例8]洪某(15周岁)系某中学高一学生,中午在食堂打饭期间因与他人发生争执,随手拿起旁边热水瓶摔向对方,将对方烫成重任。请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刑法对于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是如何划分的?

(一)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的规定,我国刑事责任年龄的具体划分是:(1)绝对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按照刑法第17条的规定,不满14周岁属于绝对不负刑事责任时期;(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按照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这个年龄阶段是相对负刑事责任时期。但犯罪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任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等8种犯罪行为的例外;(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按照刑法第17条第1款的规定,凡是年满16周岁的人实施危害社会行为构成犯罪的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2、洪某的行为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刑法在量刑方面有何特殊规定?

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案例9]小吴在与犯罪分子博斗的过程中伤害了犯罪分子。

1、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在承担刑事责任方面有何不同?

依刑法认定正当防卫的,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属于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有哪些?

条件:(1)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2)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进行防卫;(3)防卫的目的必须是为了保护合法权利免受不法侵害;(4)防卫行为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5)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第四篇:2015同等学力法学综合法理学复习资料

法理学

导论

一、法理学以法律现象的一般性、普遍性问题为研究对象。很多法学家直接称法理学为“法的一般理论”。

二、法理学的性质及其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

1、法理学是法学的基础理论。

2、法理学是法学的方法论。

3、法理学是法学的意识形态。

三、法理学的历史。

(一)、奴隶社会的法理学思想

1、古希腊古罗马的法理学思想

古希腊:习惯法为主体的法律制度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同时这个时期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法理学问题,如法与权力、理性的关系,法与人、神、自然的关系,法与利益、正义,人治和法治,守法的道德基础和政治基础。

古罗马:出现了职业法学家集团、法律学校核法学流派。古罗马法学关于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思想,关于自然法、万民法和市民法的划分的思想等,对后世的法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法理学思想 儒家:礼主刑辅,综合而治

法家: “援法而治”、“以法治国”

道家:“无为而治”、“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墨家:“天意乃法的根源”,“兼相爱、交相利”

(二)、封建社会的法理学思想

1、西欧中世纪的法理学思想

托马斯.阿奎那通过把希腊人和罗马人的法律思想揉合在神学中,保存和发展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法律思想。

到中世纪后期,出现了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当时的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以复兴罗马法为中心任务。

又一次出现了职业法学家集团,出现了法学流派,即注释法学派。注释法学派旨在恢复和复兴罗马法。

2、中国古代的律学与法理学思想

从汉代起,中国产生了“律学”,亦称“刑名律学”、“注释律学”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法理学

1、资本主义兴起与法学的勃兴 自13-14世纪开始,一批出身于新兴中产阶级的思想家把君主(而不是上帝)或人性(而不是神性)看做国家和法律的基础。这个时期法学发展的最重要的标志是人文主义法学派的产生。复兴罗马法。

2、近代资本主义法律世界观的出现

近代资本主义法学世界观的核心是自由、平等、人权和法治。其典型的表达形式是自然法学派的“社会契约论”和“天赋人权论”。自然法学派反对神性和神权,主张人性和人权;反对专制和等级特权,主张自由和平等;反对人治,要求法治。

提出了契约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主义等现代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

3、现代资产阶级法学思潮与流派

分析法学派的出现标志着作为独立学科的法学的出现。

出现了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的分化,即出现了法理学和刑法学等法学部门的分化。

4、当代西方法理学

出现了研究法律与社会关系的社会法学派。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自然法学派、社会法学派、分析法学派以新的政治和理论姿态出现,成为西方法理学的三大主流学派。

四、马克思主义法理学

1、《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形成。

2、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关于思维与存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的理论对于认识法律现象的性质具有认识论的根本意义。

(2)、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理论为理解法律现象的历史发展,剖析法律现象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功能奠定了理论框架。

(3)、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和阶级分析的方法为认识法律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提供了基本线索。

(4)、马克思主义关于普遍联系的辩证法为认识法律现象与社会现象的关系,以及认识法律现象直接的关系给出了整体思路。

3、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1)、价值分析的方法

揭示法的应然状态或价值属性,即回答法应当是怎样的。(2)、实证分析方法

揭示法的实然状态,如法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运行的,法有哪些社会作用和功能,法有什么样的体系和结构。

第一章 法的概念与本质

一、法的基本特征

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规范。规范分为社会规范和技术规范。社会规范:调整人与人的关系。

技术规范:调整人与自然界、人与劳动工具直接的关系。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3、法是规范权力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4、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二、马克思主义对法的本质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最主要的特征是从“国家——阶级关系——物质生活条件”的关系链来理解法的本质。

1、法是被奉为法律的国家意志。

2、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3、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是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三、法的定义

法是反映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得到国家强制力保证的、通过赋予社会关系参加者权利与义务的方式实现的规范体系。

第二章 法的要素

法的要素包括法律概念、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

一、法律概念

1、定义:是指在法律上对各种事实进行抽象,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

2、法律概念的分类

依法律概念的普遍性程度,分为一般性概念和具体概念。

依法律概念所涉及的社会关系种类,分为宪法概念、刑法概念、民法概念、诉讼法概念等。

依法律概念所涉及的法律事实要素的类别,分为涉人概念、涉事概念、涉物概念。涉人概念:如公民、法人、代理人、权力机关、行政机关等。

涉事概念:包括法律关系主体的各种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如所有权、人身自由、违约、故意、侵权、刑事责任等。

涉物概念:如标的、证券、不动产、著作等法律关系客体和程序、管辖、时效、居所地等。

二、法律规则

1、定义:法律规则是一种特殊的、在逻辑上周全的规范。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在结构上由三个要素组成,即假定、处理和制裁。

法律条文只是法律规则的表述形式,二者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

2、法律规则的分类

(1)、按照指令性法律规则在法律调整中的不同作用,分为调整性规则和保护性规则。调整性规则:直接体现法对社会关系调整职能的规则,包括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

保护性规则:体现法对社会关系保护职能的规则,规定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措施。

(2)、依照调整性规则为主体提供行为模式的不同方法,分为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

授权性规则:规定主体享有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的权利。

义务性规则:也叫积极义务规则,规定主体应当或必须做出一定积极行为的规则。禁止性规则:规定主体不得做出一定行为的规则。

(3)、根据法律规则是否允许个别调整以及允许个别调整的程度,分为绝对确定性规则与相对确定性规则。

绝对确定性规则:明确、具体而又全面地规定了主体权利、义务或法律责任的内容,不允许执法和司法人员进行自由裁量。

相对确定性规则:对主体权利、义务或法律责任做出概括规定的同时,又允许执法人员在规则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自由裁量。(4)、根据法律调整是否允许当事人进行自主调整,即按照自己的意愿自行设定权利和义务,分为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强行性规则:为社会关系参加者规定了明确的行为模式,行为主体必须遵守规则的规定,不允许他们自行协议解决问题,违反法定行为方案的协议是无效的。禁止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都是强行性规则。

任意性规则:在规定主体权利义务的同时,也允许当事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协商自行设定彼此的权利与义务,只有在当事人没有协议的情况下,才适用法律规则的规定。

(5)、按照规则所调整的关系是否发生于该规则产生前,分为确认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确认性规则:也称为调整性规则,是对在法律调整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各种行为方式和行为关系进行评价,通过授予法律权利和设定法律义务对该行为关系予以确认并加以调整的规则。如民事关系,婚姻家庭关系等。

构成性规则:以该规则的规定作为产生某种行为方式的前提条件的法律规则。如税收、诉讼程序等的规定。

(6)、按照法律规则中是否直接规定了某一行为规则的内容,分为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确定性规则:直接而明确地规定某一行为规则的内容,无须援用其他立法文件加以说明法律规则。

委任性规则:又称委托性规则,是指没有明确规定某一行为规则的具体内容,只是委任某一国家机关加以规定的法律规则。

准用性规则:虽然没有直接规定某一行为规则的内容,但明确指出在这个问题上可以适用其他法律条文或法律文件中某一规定的规则。

三、法律原则

1、定义:是指可以作为规则的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原理和准则。

2、法律原则的分类

(1)、基本原则与具体原则(2)、社会原则和专门法律原则(3)公理性原则与政策性原则

3、法律原则的功能

对法的制定的作用

(1)、法律原则直接决定了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质、基本内容和基本价值取向。(2)、法律原则是法律制度内部协调统一的重要保障。(3)、法律原则对法律改革具有导向作用。对法律实施的作用

(1)、指导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

(2)、补充法律漏洞,强化法律的调控能力。(3)、限制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范围。

第三章 法的产生、发展与历史类型

一、法产生的基本标志

1、国家的产生。

2、诉讼与审判的出现。

3、权利与义务的分离。

二、法产生的一般规律

1、法律制度是在私有制和阶级逐渐形成的社会背景下孕育、萌芽,并与国家组织相伴发展和确立起来的。

2、法律制度形成过程是一个从个别调整发展为一般调整的过程。

3、法律制度的形成经历了由习惯演变为习惯法再发展成为成文法的长期过程。

4、法律、道德和宗教等社会规范从混沌一体逐渐分化为各自相对独立的规范系统。

三、法的历史类型

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1、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2、契约自由原则。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四、资本主义社会两大法系

大陆法系:又称罗马法系、民法法系、法典法系或罗马---日耳曼法系。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系、盎格鲁---撒克逊法系或判例法系。两大法系的区别:

1、法律渊源不同。大陆法系——成文法(即制定法),英美法系——制定法和司法判例。

2、法律结构不同。大陆法系分为公法与私法,英美法系分为普通法与衡平法。

3、法官权限不同。大陆法系——法官只能适用法律而不能创造法律,英美法系——法官不仅适用法律,也在一定的范围内创造法律。

4、诉讼程序不同。大陆法系——纠问程序,英美法系——对抗式程序(陪审团制度)

陪审团主要负责作出事实上的结论和法律上的基本结论(如有罪或

无罪),法官负责作出法律上的具体结论,即判决。

第四章 法的价值

一、法与秩序

法对社会秩序的作用

(一)、法对社会秩序建立的意义

1、在事实上,法律的规范和制度设计本身就是在描绘着一个理想的社会所需要或者向往的社会秩序的基本蓝图。

2、在建立一定的社会秩序的过程中,现代社会中的法律首先是通过给社会主体以最大程度的自由和法律权利的赋予来引导社会主体的各种行为,使这些行为在行为方式上和行为结果上能够彼此协调和顺应,从而使相应的社会秩序得以建立。

3、在建立一定的社会秩序的过程中,现代社会中的法律还给予社会主体施加一定的使赋予主体的法律权利和自由能够达到平衡的法律义务约束与法律责任负担的方式,使主体对自身的行为加以必要的克制与自我约束,从而建立相应的社会秩序。

(二)、法对社会秩序维护的意义

1、维护阶级统治秩序。

2、维护权力运行秩序。

3、维护经济秩序。

4、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二、法与自由

自由意味着做法律允许的行为,并使自由不超出法律的界限。(一)、法律保障自由的基本方式

1、划定国家权力的权限范围,并明确规定行使国家权力的正当程序。

2、确立了国家权力对自由非法侵害时的救济手段与程序。

3、对于自由的主体或者说自由的享有者来说,他们本身也必须承担善待自身和他人自由的责任。

(二)、法律确认和保障自由的原则

1、主体最大限度的、广泛的、彼此相容的平等自由原则。

2、一般不干预原则。

3、有限的积极干预原则。

4、公共利益干预原则。

三、法与平等

平等,即同等对待。包括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法律确认和保障平等的基本原则和法律机制

1、法律始终是以确认和保障普遍平等为原则而以特殊平等的确认和保障为补充的。

2、法律一般性地赋予主体以普遍平等的法律资格或者法律地位。

3、法律平等地设定主体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4、法律公平地分配法律责任。

四、法与人权

1、法律对人权的保障方式法律将保护人权作为基本原则固定下来,确认了人权保护的法律地位。

2、法律及时确认各种人权,从而使停留在应然状态的道德权利上升为法律权利,提供更为周到的保护。

3、法律将人权具体化为各种基本权利,建立一个以人权为本源,以具体权利为派生的权力体系,为权利提供系统的保护。

4、法律为受到侵害的人权提供多种救济途径。

五、法与正义 正义的基本分类

1、分配正义和平均正义

分配正义强调对同等人同等对待,对不同等的人不同等对待;平均正义要求对一切人都同等对待。

2、形式正义和具体正义

形式正义是一种表面的正义;

具体正义是指对每个人根据其特点在其工作、需要、身份以及法律权利等方面的对待。

3、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

实体正义在于通过对实体权利义务的安排,为社会提供一种秩序; 程序正义实际上是一种解决冲突和纠纷时所要遵循的程序标准。一方面,程序正义是实现实体正义的前提,另一方面,程序正义具有独立价值。第五章 法的渊源与效力

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一)、主要渊源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行政规章

5、军事法规与规章

6、地方性法规

7、自治法规

8、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法规

9、国际条约与协定(二)、其他渊源

1、习惯

2、政策

3、司法解释

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

1、法律清理

对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并确定其有效性的专门活动。

2、法律汇编

把现行法律法规集中整理汇编成册的活动。不涉及法的内容的修改、增删,更不能予以废止,不是立法活动,而是技术活动。

3、法典编纂

属于立法范畴。

三、法的效力

法的效力及法律规范的约束力(一)、法的时间效力

是指法的效力的起始和终止的时限以及对其实施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有无溯及力的问题。

1、法律的生效

生效时间

2、法律的终止

明示终止和默示终止

3、法的溯及力

法不溯及既往是原则,有利追溯是例外(从旧兼从轻原则)(二)、法的空间效力

域内效力和域外效力(三)、法的对人效力

1、属人主义原则

2、属地主义原则

3、保护主义原则

4、以属地主义为主,结合属人主义与保护主义原则,又称结合主义原则。

四、法的效力冲突的解决方式(一)、一般方式

1、根本法优于普通法

2、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3、新法优于旧法。

4、特别法优于一般法。(二)、特殊方式

1、裁决

2、改变或撤销

3、备案和审查

第六章 法律关系

一、定义: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

二、法律关系的特征

1、法律关系是社会内容与法律形式的统一。

2、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并得到法律保护的关系。(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

3、法律关系是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法律规范中的权利与义务是抽象的,而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是具体的,法律关系是使法律规范的规定具体化的工具)

三、法律关系的分类

1、按照法律关系主体的具体化程度不同,分为一般法律关系和具体法律关系。

一般法律关系:根据宪法形成的国家、公民、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关系主体之间普

遍存在的社会联系。

具体法律关系:不但要有法律的规定,而且要有具体事实的发生。

2、依据其主体是单方具体化还是双方具体化,分为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绝对法律关系:又称为确认性的法律关系,指主体的一方(即权利人)是具体的,另一方是除权利人外所有人。如物权关系

相对法律关系:又称为创设性的法律关系,指权利人和义务人都是具体的。如债权

关系

3、根据主体之间的相互地位,分为平权型的法律关系和隶属型的法律关系

平权型的法律关系: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地位是平等的,相互间没有隶属关系。如民

事法律关系

隶属型的法律关系:法律关系主体间存在隶属关系,一方服从于另一方。如行政法

律关系

四、法律关系主体

1、定义:法律关系主体又称权利主体,即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是法律关系中权利的 享受者和义务的承担者。

2、法律关系主体资格——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权利能力:权利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始于出生

行为能力:权利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权力和承担义务的能力。

完全行为能力人:18周岁以上,16周岁以上以自己劳动为主要生活来源的限制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无行为能力人: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法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终止时消灭

责任能力:因实施不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三者的关系

权利能力是行为能力的前提,有行为能力必有权利能力,但有权利能力不一定有行

为能力。有行为能力才能有责任能力。

3、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

自然人

组织:包括国家机关,政党和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

国家

五、法律关系客体

1、定义:法律关系客体,又称权利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2、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物,非物质财富(即智力成果)和行为结果

六、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和义务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权利与义务是相对而言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力的义务。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包括多种含义:

1、在任何一种法律关系中,权利人享受权利依赖于义务人承担义务。

2、不能一方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另一方只承担义务不享受权利。

3、权利的行使有一定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力。

七、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法律规范,权利主体和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是指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后果即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

法律事实的种类

1、依据是否以权利主体的意志为转移,分为行为和事件

行为:以权利主体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法律后果的法律事实。事件:不以权利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法律事实。

2、按照产生法律后果要求某些现象是否存在,分为肯定的法律事实和否定的法律事实

肯定的法律事实:法律后果的产生要求有一定的现象出现 否定的法律事实:法律后果的产生要求不存在一定现象

3、按照产生法律后果所需要法律事实的数量,分为单一的法律事实和事实构成

单一的法律事实:法律后果的产生要求有单一的现象出现

事实构成:具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事实,形成一个法律事实系统

第七章 法律行为

一、定义:法律行为,是指人们在其意志控制下实施的受法律调整并能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其特征表现在法律性、社会性和意志性三个方面。

二、法律行为的分类

1、以是否符合法律的要求为标准,分为合法行为和违反行为

不违反行为并不等于合法行为,一部分是合法行为,一部分是法律不调整行为

2、按法律所规定的法律行为发生效力的条件,分为有效行为和无效行为

此处所说的无效法律行为是广义的,包括民法上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3、依据行为的法律后果是否依意思而产生,分为表意行为和事实行为

4、以行为的外部表现形式为标准,分为积极行为(作为)和消极行为(不作为)

5、根据行为生效是否须有特定形式要件为标准,分为要式行为和非要式行为

6、以行为发生效力来看,只有一方主体作出行为即能发生效力的是单方行为,需要两方以上共同作出行为方能发生效力的是多方行为。

三、法律行为的结构

分为法律行为主体,法律行为的内在方面和法律行为的外在方面

1、法律行为的内在方面

(1)控制能力(2)行为动机(3)行为目的

2、法律行为的外在方面

(1)行为方式(2)行为结果

第八章 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

一、法律解释

1、法律解释的必要性

法律解释是对法律的应有含义所做的理解和说明。任何一项法律规范在作用于具 体的人或事物的时候都经过必要的解释,因为:

(1)法律规范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征,它在具体适用过程中必然需要进行一定的加工,把一般性行为模式转化为具体的行为模式,把抽象的规则转化为针对具体人和事物的具体规则。

(2)法律规范体系往往是不完整的,存在缺陷和漏洞,需要进行法律解释。

2、法律解释的分类

(1)有权解释和无权解释

(2)立法解释、行政解释和司法解释——对有权解释的分类

(3)字面解释、扩大解释和限制解释

3、法律解释的基本原则

(1)合法性原则

(2)统一性原则

(3)合理性原则

(4)连续性原则

4、法律解释的方法

(1)文理解释

(2)系统解释

(3)历史解释

(4)目的解释

二、法律推理

1、法律推理的种类——形式推理(分析推理)和实质推理(辨证推理)

形式推理:分为演绎推理(从一般到个别,三段论)和归纳推理(从个别到一般)

实质推理:侧重对法律规范或案件事实的实质内容进行价值评价或者在相互冲突的命题之间进行选择的推理。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

(1)法律规定本身意义模糊

(2)存在法律漏洞

(3)同一位阶的法律之间出现抵触

(4)某些法律规定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出现“合理与合法”的冲突

2、法律推理的基本原则

(1)法律推理要发现和扩充权利。

(2)在私法领域,法律推理要实行自由推定——法不禁止即自由。

(3)法律推理要体现保护社会弱者的原则。

(4)法律推理应当采取无罪推定。

第九章 法律责任

一、定义:法律责任是由于责任主体违反法定或约定的义务而必须承担的具有直接强制 性的特定义务。

二、法律责任的构成

1、责任主体 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需具备行为能力或责任能力

2、主观心理状态

又称主观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

3、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4、损害结果

包括实际损害,丧失所得利益及预期可得利益

5、因果关系

指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必然联系

三、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归结的原则

1、责任法定原则

排除责任擅断:(1)任何机关或个人都不得在法律的明文规定之外随意创设法律

责任,或者随意加重或减轻法律责任。

(2)排除非法责罚。

(3)排除有害追溯。

2、因果关系原则

(1)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

(2)心理活动与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

3、责任相当原则

(1)法律责任的性质与违法行为的性质相适应。

(2)法律责任的种类和轻重与违法行为的具体情节相适应。

(3)法律责任的种类和轻重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相适应。

4、责任公正原则

(1)有责必究原则

(2)责任平等原则

(3)责任自负原则

四、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惩罚和补偿(一)惩罚(制裁)

1、刑事制裁(刑罚)

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2、行政制裁

行政处罚(针对行政相对人):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行政拘留等。

行政处分(针对行政工作人员或被授权、委托的执法人员):警告、记过、记

大过、降级、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开除等。

3、民事制裁

实施了侵权或违约行为,支付赔偿金或违约金。

4、违宪制裁

撤销同宪法相抵触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

罢免国家机关的领导人员(二)补偿

1、民事补偿

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做、更换、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

2、国家赔偿——行政赔偿和司法赔偿

五、免责——法律责任的减轻和免除

免责与无责任或不负责任不同,免责以法律责任的存在为前提。

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精神失常、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属于不负法律责任的行为。

六、免责的条件和情形

1、时效免责

2、不诉免责

针对“不告不理”违法行为

3、自首、立功免责

4、补救免责

5、协议免责

不适用于犯罪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

6、自助免责

7、人道主义免责

8、赦免

第十章 中国社会主义立法和法律体系

一、中国社会主义立法的原则

1、民主原则

2、法制统一原则

3、科学原则

二、当代中国的立法体制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制定法律。

2、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3、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批准后施行。

4、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对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5、海南省、深圳市、厦门市、汕头市、珠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按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授权,根据经济特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遵循宪法的规定以及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可以制定法规,在各自的经济特区实施。

6、国务院各部门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们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可以制定地方政府规章。

三、当代中国的立法程序

1、法律案的提出(提出法律案标志着立法程序的开始)

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的主体:

(1)大会主席团、常委会、国务院、最高法、最高检、各专门委员会

(2)代表团或30名以上代表书面联名

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提出法律案的主体:

(1)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法、最高检、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各专门委员会

(2)10名以上常委会组成人员书面联名

2、法律案的审议

(1)审议制度——一般实行三审制

(2)统一审议制度——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由法律委员会

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议。

(3)法律案的撤回——提案人撤回法律案必须在法律案交付表决之前。

如果提案人是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要求撤回 时,必须是原提案人全体或过半数以上提出请求。提案人撤回法律案要说明理由,经委员长会议同意并向常委会报告后,对该法律案的审议才终止。

(4)法律案的终止审议

法律案搁置审议满两年的,或因暂不交付表决经过两年没有再次列入常委

会会议议程审议的,该法律案终止审议。

3、法律案的表决

大会全体会议表决议案,由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常委会表决议案,由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4、法律的公布

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公布法律。

四、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容:由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

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七个法律部门组成。第十一章 中国社会主义法律实施

一、法律遵守(守法)的主要原因

1、从合法性出发守法。

2、从道德出发遵守法律。

3、从舆论压力出发遵守法律。

4、从法律的威慑作用或从利益出发而守法。

二、法律执行

1、定义:法律执行即执法

广义:指所有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实施法律的活动。

狭义: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法行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执行法律的活动。

2、法律执行的特点

(1)主体的有限性(2)主动性

(3)内容的广泛性(4)单方意志性(5)程序的效率性

3、法律执行的基本原则

(1)合法性原则(2)合理性原则(3)信赖保护原则(4)效率原则

三、法律适用

1、定义: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也称司法。

2、法律适用的特点

(1)专属性(2)程序性(3)被动性(4)中立性(5)权威性

3、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

(1)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原则(并不意味着司法权可以不受任何监督和约束)(2)司法平等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司法活动中的具体体现)(3)司法责任原则(4)司法公正原则

四、法律监督

1、法律监督的原则

民主原则、法治原则、公开原则、独立原则、效率原则

2、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律监督体系

(1)国家法律监督体系

a.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b.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c.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2)社会法律监督体系

a.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b.社会组织的监督 c.公民的监督

d.新闻舆论的监督

第十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法与经济、文化和社会

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对经济的作用

1、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1)确认基本经济制度(2)完善财产保护制度(3)保障市场经济建设

2、对市场经济的法律规制

(1)法律为市场提供了充分的权利和自由(2)法律为市场提供了受限的政府(3)法律提供了公平的竞争秩序

3、调整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

二、法律意识是法律文化观念的基本构成要素,依据人的认识层次,分为法律心理、法律知识和法律思想三个层次。法律心理是对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感性认识,法律思想是对法律现象的理性认识。

三、法律意识对法律发展的作用

法律意识不仅是法律文化的组成部分,也影响着法律实践活动,进而影响着法律文化的发展。

首先:在法律的创制过程中,法律意识决定了人们对立法的必要性、目的及价值取向的认识。

其次:在法律的实施过程中,法律意识也直接影响着法律的实现。

四、法律与道德的异同点

法与道德的联系: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 法与道德的区别:

(1)产生方式及表现形式不同。

法通常是指由国家立法机关通过特定程序制定或认可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具有规范的外在表现形式。道德一般没有规范的表现形式,通常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习惯之中。

(2)调整的范围不同。

法主要调整人们的外在行为,一般不问及行为人的内心世界。道德则要求行为人的外在行为与内心活动都符合道德的要求。(3)调整的方式不同。

法通过设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调整人们的社会行为。道德主要是通过为人们设定在社会生活中的义务来调整人们的行为。

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六、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1、民主科学立法奠定和谐社会的法律基础。

2、依法行政维护权力与权利的和谐。

3、公正司法解决社会纷争。

第十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法与民主政治

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与民主政治的关系

1、民主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

(1)民主是法治的依据。

(2)民主决定法治的性质和内容。(3)民主是法治的保障。

2、法治是民主的保障。

(1)民主的成果必须经由法治来加以确认和巩固。

(2)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其运行必须通过法治来体现和保障。

(3)民主的具体内容、范围以及公民行使权力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必须实现法律化。

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第十四章 以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法治

定义:是指以民主为前提和目标,以严格依法办事为核心,以制约权力为关键的社会管理机制、社会活动方式和社会秩序状态。

2、法治与法制

联系:法治以法制为前提

区别:(1)是否强调法律至上不同。

(2)产生和存在的时代不同。

(3)与权力的关系不同。

(4)价值观念不同。

(5)与民主的关系不同。

3、法治与人治

(1)领导人或统治者的地位不同。(2)法律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3)是否具有民主、自由、平等和人权等价值观念不同。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意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思想前提。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律实施的重要保障。

第五篇:法律 法理学 刑法 民法 宪法 名词解释总汇

法理学名词解释1、1、法学:法学又称法律科学,是一切专门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

2、法学体系:指法学是一个有各个互不相同,但有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知识系统。

3、社会调整:就是通过一定的社会权威,确定社会生活主体的行为方式,指明其发挥作用和发展的方面,有目的地将其纳入一定的秩序之中。

4、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现的一种行为规范。

5、法的本质:是法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和规律性的综合,是法这种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相对稳定的,深藏于其内部的只有依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的东西。

6、法的定义: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即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在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7、法的规范作用:(即法本身的作用)是指法通过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实现对人们行为的评价、指引、预测,实现对合法行为的保护和对非法行为的谴责、制裁、警戒和预防作用。法是规定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

8、法本身的职能:(或专门法律职能)是指法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都有确认、建立、发展一定社会关系,并运用法律手段保护着这种社会关系的能力。

9、法的调整性职能:即运用法律手段确认、建立、发展一定社会关系,使一定社会关系具有法律关系的性质,从而确立一定的法律秩序的职能。

10、法的保护性职能:即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这种已建立的法律关系、法律秩序使之不受侵犯或恢复,弥补被侵害的法定权利的职能。

11、分配的正义:就是对不同的人给予相同的对待,根据人的功绩、出身等的不同来分配财富、荣誉。

12、矫正的正义:(或称“改正的正义”)指不管什么人,只要损害了别人的财产、权利,都要给予同等的补偿,适用等价交换原则,适用于处理民、刑事案件,用以矫正并恢复被损害者的利益,是一种补偿性的公平,或曰事后公正。

13、法制: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法律制度的简称。

14、法治:是指依法治理的原则。

15、法的历史类型:就是按照法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及其体现的阶级意志对法所做的基本分类。

16、法系:是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

17、法律移植: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部分甚至大部分都是从另一个国家法律制度或许多“法律集团”中输入的一种现象。

18、契约自由: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志订立契约(合同)而不受他人限制和干涉的自由权利。

19、法的原则:就是体现法的本质和内容的法基本出发点和指导思想。

20、社会主义法的原则:是反映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内容的社会主义法的基本出发点和指导思想。

21、法治原则:即依法治国,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职人员和公民都必须严格守法的原则。

22、政策:是一定阶级处理国家事务、公共事务,调整国家各种关系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措施的统称。

23、习惯:就是一定事实关系的多次反复,成为人们行为的习性而形成的社会规范。

24、积极义务的调整方式:是法律要求人们承担作出积极行为的义务的调整方式。

25、允许的调整方式:是法律赋予人们行为或不行为的权利的调整方法。

26、禁止的调整方式:是要求人们承担不为一定行为的义务的调整方法。

27、法律调整机制:是用来保证对社会关系实现有效法律影响的各种法律手段的整个系统。

28、法律秩序:就是依法建立的秩序

29、法律心理:是人们对法律现象认识的感性阶段,或者说是低级阶段,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不系统的|自发形成的感觉和情绪,它对法律现象的认识是表面的直观的。

30、法律思想体系:是法律意识的理性阶段,或者说是高级阶段,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观点,它在法律意识中属于主导的地位。

31、法律文化: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全部法律活动水平的概念,法律意识、法律制度、法律实践都体现一定的法律文化。

32、法的创制:是国家或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或认可)、修改,废止法律规范的活动。

33、法律规范的制定:是指国家或国家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废止法律规范的活动。

34、法律规范的认可:是指国家或国家机关对业已存在的行为规范承认并赋予其法律效力的活动。

35、立法技术:是指在法的创制过程中所应体现和遵循的规则、方法、技巧、经验和知识。

36、假定:就是法律规范中关于该规范适用的条件的部分,它指明该法律规范在什么条件下才可以适用。

37、处理:就是行为本身,即法律规范中指明人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部分。

38、制裁:就是法律规范中关于违反该规范时应承担什么样的法律后果的部分。

39、命令性规范:就是以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形式体现的国家规范性命令,一项命令往往就是一个规范。40、保护性规范:则是维护已被调整好的社会关系,制裁违法、犯罪,恢复被破坏的法律秩序。

41、绝对确定性规范:是指不允许执法机关、执法人员进行个别性调整的规范。

42、相对确定性规范:是指允许执法机关、执法人员进行个别性调整的规范。

43、情况性规范:是指允许执法机关、执法人员根据具体情况直接进行个别性调整的规范。

44、以择其一的规范:是指规定执法机关、执法人员必须适用规范中列举的若干方案中的一种。

45、任选的规范:是指在规范中除了规定可供采用的基本方案以外,也规定了任选方案。

46、法的体系;是指一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47、法的部门:是指对一国现行法律规范按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不同,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方法的不同所做的分类。

48、法的渊源:又称“法源”或叫“法律渊源”又作为法的“形式渊源”,它仅指法的法律效力的来源,即一个行为规则通过什么方式产生,具有何种外部形式才被认为是法律规范,具有法律规范的效力,并成为国家机关审理案件或处理问题的规范性依据。

49、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是指采用一定方式,对已经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整理、归纳和加工,使其系统化的活动。

50、法规清理:又称法规整理。是指有关国家机关按照一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加以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

51、法规汇编:有称法律汇编,是指在不改变法规内容的前提下,将规范性法律文件按涉及问题的性质或按发布时间的先后顺序予以排列,汇编成册。

52、法典编纂:是指对属于某一部门法的全部法律规范进行审查、修改、补充,并编制新的系统化的法典的活动。

53、法的实现:是指法律规范在人们的行为中的具体落实,即权利被享用,义务被履行,禁令被遵守。

54、法的遵守: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自觉按照法律规范的要求从事各种事务和行为的活动。

55、法的适用:是指国家专门机关和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按照法律的规定运用国家权利调整和保护具体的社会关系的活动。

56、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将他们之间的争议交给双方所同意的第三者进行裁决的制度。

57、调解:是指中立的第三者在当事人之间进行调停疏导,促使当事人互相谅解,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从而消除纷争的活动和方式。

58、法律规范的效力:是指法律规范的生效范围,即法律规范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对什么人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59、法律规范的时间效力:是指法律规范在什么时间开始生效,在什么时间终止生效以及对其生效前的行为和事件是否具有溯及力等问题。

60、法律规范的溯及力:是指法律规范对其生效的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适用,就是有溯及力,不适用,就是不具有溯及力。

61、法律解释:是指有关国家机关、组织或者公民个人,对法律或法律条文的内容、含义所作的理解和说明。

62、正式解释:又称为法定解释,有权解释,或官方解释,是指有特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对有关的法律所进行的解释。

63、立法解释: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包括授权的其他国家机关)对其制定的法律所进行的解释。64、司法解释:是指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做的解释。

65、行政解释: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依法行使其职权时,对有关法律、法规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所做的解释。66、任意解释:是指一般公民、社会团体、诉讼当事人、辩护人、代理人等按照自己的理解,对法律所做的解释。67、学理解释:是指专家、学者和法律工作者在学术研究、教学和法制宣传中,对法律所做的解释。

68、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形成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69、法律关系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70、权利能力:是法律关系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和资格。

71、行为能力:是指权利主体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

72、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因违法而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它是行为能力在保护性法律关系中的特殊表现形式。73、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法律关系主体相互之间在法律上的一种权利和义务关系。74、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75、法律事实: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

76、合法行为:是指符合法律规范或法律原则要求的、对社会有益或至少无害的,从而为法律所保护的行为。77、违法行为:亦称违法,是指个人或单位实施的具有社会危害性,有过错的不合法行为。

78、违法的构成:是指法律规定的构成违法所必须具备的各个要件(事实)的总和。包括(1)违法的客体(2)违法的主体(3)违法的客观方面(4)违法的主观方面。

79、法律责任:是指违法者对自己实施的违法行为必须承担的责任。

80、法律制裁: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责任主体依其所负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惩罚性或保护性强制措施。81、法律监督:是指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对各种法律责任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察和督促。

82、国家权利机关的监督: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极其常务委员会对法的创制和实施所进行监督,国家权利机关的监督在整个国家法律监督体系中居于主导与核心的地位,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83、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就是指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以及行政机关相互之间就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84、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法院实施的法律监督,人民法院是专门行使国家审判权的机关。

85、监察监督:是指各政党、各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对各种监督不具有国家监督的法律效力,不具有强制性法律后果。简答题

1、简述社会监督的形式:

(一)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二)人民政协的监督;

(三)各民主党派的监督;

(四)社会团体的监督;

(五)新闻舆论的监督;

(六)人民群众的监督。

2、法律监督的构成要素:

(一)法律监督的主体。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

(二)法律监督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各种法律活动。包括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活动,也包括社会组织和公民执法、守法的活动;

(三)法律监督的内容。

3、法律责任的特点:

(一)法律责任与违法有不可分的联系,它们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没有违法就没有法律责任,违法是承担法律责任的根据。

(二)法律责任是由法律规定的;

(三)法律责任的认定和追究,必须由国家专门机关通过法定程序来进行。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无此项权利。

(四)法律责任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实现的保证。

(五)法律责任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前因:破坏责任关系;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4、法律责任的种类:

(一)根据违反的法律的性质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1)刑事责任(2)民事责任(3)行政责任(4)违宪责任

(二)根据责任人主观上有无过错分为:(1)过错责任(2)无过错责任

(三)根据责任承担的内容不同分为:(1)财产责任(2)非财产责任。

5、法律制裁的特点:(1)法律制裁和法律责任都是基于违法行为而产生的(2)法律制裁是由特定国家机关来进行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施行。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均无权进行。

6、法律制裁的种类:根据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的性质不同;(1)刑事制裁;(2)民事制裁;(3)行政制裁(4)违宪制裁。

7、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措施:

(一)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严厉打击各种严重的违法犯罪

(二)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和法治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三)依靠人民群众,健全社会防范网络

(四)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五)搞好劳改、劳教、少管工作,提高教育改造的质量,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8、违法行为的特征:

(一)违法行为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

(二)违法行为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具有违法性。

9、违法的种类:根据其性质,危害程度和调整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刑事违法、民事违法、行政违法和违宪行为。

10、法律权利的特点:

(一)它以法律的规定为前提,是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和人们的行为的结果,它得到国家的确认和保障

(二)它是以权利人的需要和利益为目的(三)它是义务密切联系的(四)它授予权利人一定范围内的行为自由。

11、法律义务的特点:

(一)它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具有法律上的必要性

(二)它是满足权利人的需要和利益的法律手段

(三)它界定了义务人履行义务的范围。

12、法律关系的特征:

(一)法律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二)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社会关系

(三)法律关系是主体之间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四)法律关系是受国家强制力保障的社会关系。

13、法律关系的种类:

(一)按照法律关系主体具体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一般法律关系和具体法律关系

(二)具体法律关系根据其主体是单方具体化还是双方具体化可以划分为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三)法律关系依法的职能的类别可以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

(四)法律关系按照主体之间的相互地位可以划分为平权型的法律关系和隶属型的法律关系。

14、仲裁的特点:

(一)仲裁机构一般是民间组织,它独立存在,不隶属于行政机关,各仲裁机构相互间也没有隶属关系

(二)仲裁是当事人选择处理争议的方式,当事人可以选择仲裁机构,可以选择仲裁组成仲裁庭

(三)仲裁庭审理案件不公开进行

(四)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

15、调解的特点

(一)调解是当事人的自愿选择

(二)调解是在有关组织主持下进行的(三)调解协议是当事人的合意。

16、依法行政原则: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对行政管理的一项普遍性要求,它反映了行政管理的一般规律,依法行政原则的含义

(一)行政权利的取得必须有法律根据

(二)行政权利的运用必须遵守法律规定

(三)违法行政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17、行政治理性原则:是指行政机关适用法的活动,特别是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必须符合立法目的,做到客观、适当公正、符合理性、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含义

(一)适用法的目的应与法律规定的目的相一致

(二)适用法的活动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之上,对于法律规定以外的因素,条件的考虑,属于不当考虑,是不合理的(三)适用法的结果应符合社会公正的要求,符合情理。

18、我国行政执法中适用法的基本原则:

(一)依法行政原则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对行政管理的一项普遍性要求,它反映了行政管理的一般规律

(二)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机关适用法的活动,特别是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必须符合立法目的,做到客观、适当、公正、符合理性。

19、法适用的特征:

(一)法的适用的主体是国家专门机关和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

(二)法的适用是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的专门活动

(三)法的适用是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

(四)法的适用必须有表明法的适用结果的法律文件

(五)法的适用结果可以产生、变更或消灭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或对一定主体实行法律制裁。

20、法的实现的基本形式

(一)依法的实现是否通过具体法律关系为标准,分为通过具体法律关系的法的实现和不通过具体法律关系的法的实现。

(二)依法的实现是否需要国家干预为标准,分为法的遵守和法的适用。

21、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特点: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主要有各种制定法构成,即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不同类别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所构成(二)由国家认可的习惯只是法的渊源的一种例外的补充,其数量也很少

(三)判例没有普遍的约束力,因而不是法的渊源

(四)随着香港和澳门的收回和台湾的统一,在“一国两制”之下将出现“一国两法”的格局,特别行政区法将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例外情况,在特定的局部地区长期存在。

22、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分类:

(一)宪法

(二)法律

(三)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行政法规和其它规范性法律文件

(四)地方国家机关的地方性法规和其它规范性法律文件

(五)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六)特别行政区的法

(七)3 国际条约。

23、划分法的部门的标准:是法律的调整对象,其次是法律调整的方法。

24、划分法的部门的原则:

(一)划分法的部门时,必须考虑不同的社会关系,领域的广泛程度和相应法律规范的多寡,使各个法的部门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既不过宽,也不过窄,部门法的内容(即法律规范)既不过多,也不过少,以保持法的部门之间的适度平衡,是均衡原则

(二)划分法的部门时,既要以全部现行法为基础,同时又要考虑法的发展,考虑正在或即将制定的法律。以执行法律为主兼顾即将制定的法律原则

(三)划分法的部门时,在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的基础上,也要借鉴国外有益的经验,注意研究各国法制建设的共性和法制发展的趋势,以利于我国法制的发展。

25、法律规范的种类:

(一)按照法的职能和专门进行的分类可以分为调整性规范,保护性规范和专门化规范。专门化规范主要包括(1)一般性规范(2)定义性规范(3)原则性规范(4)业务性规范(5)冲突性规范

(二)按照法律调整方式的不同进行的分类: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积极义务性规范

(三)根据同个别调整的不同联系进行的分类分为:绝对确定性规范和相确定性规范。相对确定性规范分为:情况性规范,必择其一的规范和任选的规范

(四)按照是否允许依法自主调整进行的分类分为: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

26、如何理解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三个因素,即假定、处理和制裁。假定就是法律规范中关于该规范适用的条件部分,处理就是行为规则本身即法律规范中指明人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部分,制裁就是法律规范中关于违反该规范时应承但什么样的法律后果的部分。

27、任意性规范和相对性规范的异同点:相同点:允许以个别的方式调整社会关系。区别:相对确定性规范虽然允许对一定问题进行个别性调整,但同时又严格规定了选择的限度。任意性规范中,允许是首位的,只有在主体没有选择时,规范中的行为方案才适用。相对确定性规范必须和个别性命令结合起来发挥作用,而任意性规范是在没有个别意思表示(双方协议)的情况下起作用。

28、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创制的基本原则:

(一)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二)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三)稳定性、连续性与适时废、改、立相结合(四)科学的。

29、法律规范的效力:法律规范的效力是指法律规范的生效范围,即法律规范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对什么人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30、法律规范的时间效力:是指法律规范在什么时间开始生效,在什么时间终止生效以及对其生效前的行为和时间是否具有溯及力等问题。

31、法律规范生效的时间:法律规范的生效时间一般是根据法律规范的性质和实际需要决定的;(1)法律自公布之日起生效;(2)法律本身规定了生效的具体时间(3)法律本身规定其生效时间取决于其他法律的生效施行。

32、法律规范终止生效时间(1)新的法律公布实施后,原有的法律自然失去效力。(2)新的法律公布生效时,明文规定原有的同类法律废止。(3)有的法律因已完成其历史任务而自然失去效力。(4)法律本身明确规定生效期限,期限届满自行终止效力。(50由有关机关颁发专门的决议、决定,宣布废除某些法律从宣布废除之日起,该法即停止生效。上述法律规范终止生效的几种情况,可以分为明示废止和默示废止。

33、法律规范的溯及力:法律规范对其生效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我国的法律在一般情况下没有溯及力,但我国的刑法的适用与国际通行做法一致。采用“从旧兼从轻”原则

34、法律规范的空间效力:法律规范在哪些地方、区域有效:(1)在全国范围内生效(2)在局部区域生效(3)某些法律法规不仅在我国领域内生效,而且还可以有域外效力。

35、法律规范对人的效力:法律规范适用于哪些人(1)属地主义原则(2)属人主义原则(3)保护主义原则(4)属地主义为基础,以属人主义、保护主义为补充的折中主义原则。

36、我国法律规范对人的效力也采取折中主义原则:(1)对我国公民的法律效力(2)对外国人的法律效力。

37、违法的构成:法律规定的构成违法所必须具备的各个要件(事实)的总和:(1)违法的客体这是指法律所保护而为违法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2)违法的客观方面,这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3)违法的主体,这是指违法行为的实施者必须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者单位、国家机关。(4)违法的主观方面,这是指违法主体对自己实施的故意或过失的心理状态。

38、试述法的本质:(1)法的第一级本质,就是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的意志。(2)法的第二级本质,也就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统治阶级确认人们某项行为是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意志。不是随意的。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实际上总是对这种直接的社会权利和义务的法律确认。实际上是这种历史地、阶级地规定了和行为自由和责任的反映。(3)法的第三级本质讲的是人们的行为自由和责任,人们的直接社会权利和义务是人的社会属性,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特别是经济关系的需要、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的需要、一定的经济关系,所有制关系的需要,就是法的第三个层次的本质,这才可以说是法的深层本质。

39、权力和义务的关系:权力和义务是法律关系内容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具有统一性。(1)在法律关系中权力和义务是互相依存的。(2)在法律关系中权力和义务是相互联系的。(3)在法律关系中权力和义务都有严格的法律界限。

40、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1)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①没有社会主义民主的国家制度,也就没有社会主义法治。②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和内容决定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和内容。③社会主义法治的巩固和加强需要社会主义民主。(2)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①社会主义法治是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的体现和保障。②社会主义法治是人们运用国家权利按人民意志办事的体现和保障。

41、试述社会主义法的“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 4 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一国两制”与当代中国法的本质首先意味着要实现祖国统一,即以一个国家、一个中国的前提其次意味着在中国主权范围内实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并存的局面。中国的主体部分实行的共产党领导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不变。港、澳、台回归祖国后,根据不同的情况,实行高度自治,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也不变。再次,意味着两种制度不是并列的,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并且两种制度不搞相互敌对。由于实行“一国两制”后,大陆的法仍然保持社会主义的本质不变。而港、澳、台的法也仍然保持资本主义的本质不变。因此当代中国的法就其本质来看,就出现了“一国两制”的独特情况。“一国两制”的构想,不仅涉及到当代中国法的本质问题,它必然还要影响到当代中国法律体系、法的渊源、立法制度和法律解释制度等一系列问题。必然要影响到整个中国的法制建设。因此深入探讨“一国两制”下的中国当代法律、法制建设问题,是当代中国法学包括马克思主义法理学应研究的一个鲜明的课题。

42、我国审判机关作用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法律规范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合法、及时、合理、公正。正确,有关事实要清楚,证据要确实充分,对要件的处理要正确。合法是指在法的适用过程中,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坚持依法办事。审判机关在行使职权时要严格遵守程序法的规定。及时是对法的适用提出的效率要求。在正确、合法的前提下,审判机关及时办案,不得拖延推委;在诉讼活动的各个阶段,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诉讼期限,对某些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案件,要在法定期限内,尽快审结案件。合理、公正,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在法的适用过程中,必须居于公正立场,秉公执法;同时,法适用的结果应该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符合我国社会现状及发展的综合需要,并满足广大人民的公正要求。法律规范的基本原则是:(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以事实为根据是指必须把法的适用建立在符合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坚持以事实为根据,必须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以法律为准绳,是指司法机关审理案件,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办事,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4)实事求是,有错必究的原则。实事求是、有错必究,是指一切冤、假、错案,一经发现,司法机关就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立即纠正。如果给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司法机关应当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赔偿。

43、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专门原则:(1)法治原则。即依法治国,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职人员和公民都必须严格守法的原则。(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44、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

(一)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一致性。(1)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2)有共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3)都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利益的体现。(4)都是服务于工人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5)许多基本原则和内容也是一致的。

(二)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相互作用。(1)社会主义法在培养社会主义道德中的作用。(2)社会主义道德是健全法制,厉行法治的重要因素。

(三)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具有共同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具有共同的任务和使命,两者都是社会调控的重要形式,相辅相成相互促进。(1)社会主义法对社会主义道德的作用:A、社会主义法直接把社会主义道德中最低限度的义务法律化使之取得全社会一起遵行的法律强制力。B、社会主义法通过奖励性的手段,促进道德水平的提高。

法理学填空题

1法学是一切专门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2法学的职能主要有(应用)职能(认识论)职能和(意识形态)的职能 3马克思主义法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是辩证统一的 4法理学与(部门法学)的关糸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糸

5、从人们对社会关糸的调整的发展过程看,社会调整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即(个别性)调整和(规范性)调整,(个别性)调整是发展起来的社会调整.6原始社会行为规范主要表现形式是(习惯)7(国家)的最终形成标志着法的形成.8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9法律是有(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的规范.10法的内容包含了(知识)和(意志)两个方面.1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而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12法本身的职能包括(法的调整)职能和法的保护职能.13从法的社会政治目地和使命来视察,法有两种职能,即阶级统治职能和(社会公共)职能.14正义的不同划分,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一种划分是把正义分为(分配的)正义和(矫正)的正义.这是亚里士多德的一种分类.15法律上认为是’’正当的’’行为自由实际上是(统治)阶级认为的“正当“行为自由.16(法的历史类型)就是按照法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及其体现的阶级意志对法所作的基本分类.17历史上第一个法的历史类型是(奴隶制)法.18、法系是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

19、目前对世界各国法律制度影响比较大的法系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20、(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是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 21(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是建立社会主义法的指导思想 22(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是社会主义法产生的前提条件。23(社会主义)法是在摧毁旧法体系的基础上产生的

24社会主义法是上升为法律的(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 25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法的重大特点之一 26(国家强制力)的保证是社会主义法的必要标志

27(法的原则)就是体现法的本质和内容的法的基本出发点和指导思想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专门法律原则主要包括㈠(法治)原则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29法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最终受(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制约 30法与生产力的联系一般是以(生产关系)为中介的

31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法的前提条件和(政治基础)。社会主义法是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条件和(保证)。32我国对外交往中历来恪守“(条约必须遵守)”和国际法原则 33调整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规则,我们称之为(社会规范)。

34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各种社会规范构成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调整系统,它的核心部 分是(执政党的政策)。

35技术规范可以分为以下三种:⑴单纯的技术规范;⑵(社会技术)规范;⑶(法律技术)规范。36法律调整的对象是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意志)行为

37基本的法律调整方式有积极义务的调整方式(允许)的调整方式和(禁止)的调整方式

38允许与禁止的不同结合,形成法律调整的两个基本类型;(一般允许)型和(一般禁止)型

39一般允许型的法律调整是按照“凡(法律不禁止)的都是允许” 的原则进行调整;一般禁止型的法律调整是按照“凡(法律所不允许)的,都是禁止的“的原则进行调整。

40法律调整有三个基本要素和一个机动要素,这就是(法律规范)(法律关系)(实现权利义务的行为)和法的适用。41法治是主张(严格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原则。

42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可以表述为: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43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中有(法可依)是做到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前提,(有法必依)是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心环节,(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保证。44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

45根据法律意识的社会政治属性可以划分为(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和(不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46根据人们对法律现象认识的阶段划分,法律意识可以分为(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47(马克思主义法律观)是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核心。48法的创制是(国家)的专有活动。

49法的创制是基本形式可以分为法律规范的(制定)和法律规范的(认可)两大类。50在我国最高国家机关制定法律的程序一般可分为:(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案的通过)和法律的公布四个步骤。

51一般认为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三个因素,即(假定)(处理)和(制裁)。

52法律规范按照其职能和专门化,可以分为(调整性)规范(保护性)规范以及专门化规范。53调整性规范可以分为(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积极业务性)规范。

54.根据同个别调整的不同联系法律规范可分为(绝对确定性)规范和(相对确定性)规范。

54按照是否允许依法自主调整,法律规范可以分为两类。其中,允许当事人进行自主调整的是(任意性)规范,与其相对应的是()规范。

55一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是()体系。

56一国现行法律规范按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不同,以及与之相识应的调整方法的不同所做的分类,称为()。57我国法学界一般认为,划分法的部门主要标准是(法律调整的现象),其次是(法律调整的方法)58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体系的主导部门是(宪法)

59在我国狭义的法律专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极其常务委员会所制定的规范性的法律文件。这种法律分为(基本)法律和(其他)法律。

60在我国,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称为(行政法规)。61在我国,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62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主要有三种方法,即(法规清理)、(法规汇编)和法典编纂。64法的实现是指法律在人们行为中的具体落实,即(权利)被享用,(义务)被履行、(禁令)被遵守。

64以法的实现是否通过具有法律关系为标准,法的实现可分为(通过具体法律关系)的法实现和(不通过具体法)的法的实现。

65以法的实现是否需要国家干预为标准,法的实现分为(法的遵守)的享用(法的适用)66以法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的方式为标准,可以将法的遵守分为(权利)的享用、(义务)的履行和(禁令)的遵守。66我国审判机关适用法律规范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合法)、(及时)、合理、公正。

67我国审判机关适用法律必须遵守的一个重原则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68在我国,根据宪法规定,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69司法机关适用法的基本原则对行政执法中法的适用同样具有指导意义。此外行政执法中法的适用还必须遵循(依法行政)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70法律规范的效力包括时间效力,(空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

71法律不溯及既往并不是一项绝对的原则,各国在法律上也有一些例外规定。在刑法的适用上,现代各国通常采取(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72按照解释的主体和(效力)不同,把法律解释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两大类。正式解释根据解释的国家机关不同又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三种。

73按照法律解释的尺度划分,法律解释可分为(字面)解释、(扩充)解释和限制解释。

1、法律关系是以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社会关系。

2、法律关系由(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客体)和(法律关系内容)三个要素组成。

3、按照法律关系主体具体化的程度不同,可分为(一般)法律关系和(具体)法律关系。

4、具体法律关系根据其主体是单方具体化还是双方具体化可以分为(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5、法律关系以其职能的类别可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

6、法律关系按照主体之间的相互地位可以分为(平权型)法律关系和(隶属型)法律关系。

7、公民和组织要能够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实际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就必须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8、我国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有(1)(公民)(2)(国家机关)(3)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4)国家

9、法律权利具体包括(作出肯定行为的)权利、(请求)权利和要求主管机关保护的权利。

10、法律义务包括(积极行为的)义务、(不作为的)义务和接受国家强制措施的义务。

11、法律关系客体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一)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基本经济、政治和精神文化财富

(二)(国家社会)

(三)(物质财富)

(四)(人身利益)

(五)行为结果。

12、按照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法律事实基本上可以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

13、法律事件可分为(人为)事件和(自然)事件。行为依其性质不同可分为(合法)行为和(不合法)行为。

14、按合法行为所实现的法律规范的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享用权利的)合法行为、(履行积极义务)的合法行为、(遵守禁令的)合法行为和法的适用行为。

15、按合法行为人的内心动机和心理期望,可分为(主动)的合法行为、(顺应)的合法行为和、(被动)合法行为。

16、按行为的方式不同,可分为(作为)的合法行为和(不作为)的合法行为。

17、违法行为由违法的(客体),违法的(客观方面),违法的(主体)和违法的主观方面构成。

18、根据法律规定,自然人只有达到(法定年龄)并具有(责任能力)能力才能构成违法的主体。

19、违法行为根据其性质,危害程度和调整方式不同可分为(刑事)违法,(民事)违法,(行政)违法和违宪行为。20、根据违法所违反的法律的性质,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1)(刑事),(2)(民事)责任,(3)(行政)责任,(4)违宪责任。

21、根据责任人主观上有无过错,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

22、根据责任承担内容不同,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

23、根据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的性质不同,法律制裁可以分为:(刑事)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和违宪制裁。

24、法律监督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

25、我国法律监督的主体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

26、法律监督的重点是国家机关(创制)法和(适用)法的活动。

27、根据监督的主体,可分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国家监督包括(国家权利)的监督,(行政机关)监督和(司法机关)监督。

28、根据法律监督的来源,可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29、根据法律监督阶段不同,可分为(事前)监督,(日常)监督和(事后)监督。

30、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主要有对(法的创制)活动监督对(执法)活动监督和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31、国家权力机关对法的创制活动进行监督方式主要有(1)(改变)和(撤消),(2)(备案)和(批准)。

32、在我国,国家行政监督目前主要有一般监督、(监察)监督和(审计)监督。

33、检察监督主要包括

(一)法纪监督

(二)(侦察)监督

(三)(审判)监督,(四)(监所)监督。

34、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主要表现为

(一)(政治上)监督

(二)(组织)监督

(三)(党纪)监督。

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法产生的根本前提是(D)

A、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B、消灭私有制 C、消灭剥削阶级 D、无产阶级取得政权

2、人民民主专政的(B)是社会主义法产生的前提 A、国家机关 B、国家政权 C、国家暴力 D社会组织

3、社会主义法的产生的一个带有规律性的特点,也即区别于剥削阶级旧法产生的一个重要标志的(A)。A、人民群众参加法的创建 B、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 C、夺取政权 D对旧法全盘否定

4、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正式起点的标志是(A)A、1954年宪法 B、1949年9月的《共同纲领》 C、《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 D、《中国土地法大纲》

5、(A)是社会主义法产生的重大特点之一。

A、阶级性与人民性 B、社会性与阶级性 C、革命性与人民性 D、社会性与人民性

6、社会主义法的人民性和阶级性得以统一的可靠政治保证是(B)

A、共同的经济基础 B共同的政治基础 C、共同的社会基础 D、共同的公共生活规则

7、社会主义法的人民性和阶级性得以统一的可靠物质保证是(A)

A、共同的经济基础 B、共同的政治基础 C、共同的社会基础 D、共同的公共生活规则

8、保证社会主义法实施的方法是(C)的方法。

A、单纯说服教育 B必要的强制 C、说服教育和必要的强制相结合 D单纯的强制惩罚

9、法的社会本质归根结底取决于(C)

A、一国的历史传统 B、地理环境 C、经济基础的性质 D、一国的民族文化特点

10、政治的核心是(B)

A、政治权利 B、政治权力 C、政治关系 D、国家机构

11、社会主义法同社会主义道德具有共同点,表现在()

A规范内容相同 B要求相同 C指导思想相同 D调整范围相同

12、既是违反社会主义道德,又是违法的行为有()A撒泼骂街 B结伙打架 C铺张浪费 D经常撒谎

13、党的政策和社会主义法的关系,应当的()

A政策指导法,法制约政策,两者相辅相成。B政策高于法,法必须服从政策。C法高于政策,政策必须服从法。D政策与法各自独立,互不干涉。

14、法律调整的对象是社会关系参加者的(A)A意志行为 B思想行为 C道德行为 D习惯行为

15、“凡法律所禁止的,都是允许的“的原则适用于(A)的法律调整。A一般允许型 B一般禁止型 C一般积极型 D一般义务型

16、法律调整是初级阶段的(A)

A法律开始生效阶段 B产生法律关系阶段 C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获得实现 D法的适用的机动性阶段

17、保证法定权利的实现,运用法律制裁的阶段是法律调整的(A)阶段 A法的运用 B法律关系 C法的实现 D产生法律关系

18、下列那些不能作为法律调整的对象:(C)A买卖关系 B劳动关系 C自然关系 D财产关系

19、要求人们承担不为一定行为的义务的调整方式,被称为(C)的调整方式 A积极义务 b允许 C禁止 D可以 20、法律调整机制中的机动要素是指(D)

A法律规范 B法律关系 C实现权利义务的行为 D法的适用

21、下列哪些关系在客观上要求法律调整:(B)A生产关系 B人身关系 C爱情关系 D友谊关系

22、下列哪些调整方式用在要求人们准确作出一定积极行为的场合:(A)

A积极义务的调整方式 B允许的调整方式 C禁止的调整方式 D一般禁止的调整方式

23、法制和法治是两个(B)的概念

A相同 B不同 C相近D意思一样 用法不同

24、实行社会主义法的前提是(A)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25、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心环节是(B)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26、衡量一国法治实现程度的客观尺度是(C)

A司法公正 B完善的法制 C法律秩序 D高素质的法官

27、法律意识的对象是(C)

A法律活动 B法律心理 C法律现象 D违法现象

28、在法律意识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D)

A个人法律意识 B团体法律意识 C法律心理 D法律思想体系

29、在法律意识系统里,可以自发形成的是(A)

A法律心理 B法律思想体系 C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 D社会法律意识 30、社会主义法律意识要(B)

A自发形成 B有意识的培养 C通过诉讼获得 D依靠执法队伍提高

31、普法工作的重点是(D)

A对司法人员的普法教育 B对执法人员的普法教育 C对公民的普法教育 D对广大干部的普法教育

32、法律文化是(D)

A法律现象的偶然成分 B个别法律现象 C法律意识的一部分 D法律活动中的“定势”

35、法律文化的载体是(B)

A法律条文 B法律现实 C法律技术 D法律传统

36、西方法律文化是以(C)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欧洲、北美极其它地区的法律文化。A古印度文化 B英国文化 C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D古埃及文化

37、法的创制作为一种国家活动,具有以下特点:(A)

A它是国家或国家机关运用国家权力创制法律规范的活动 B它是国家机关的行政活动 C它是国家机关的司法活动 D它是法的确立阶段的活动

38、法的连续性含义是指(D)

A法律不能修改 B法律不能废止 C法律不能替代 D在新的法律未制定、颁布和实施之前,原有法律不能随意中止生效

39、法的创制是指(D)

A制定新的法律规范的活动 B不包括修改旧的法律规范的活动 C不包括废除旧的法律规范活动 D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规范的活动

40、法的创制的基本形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制定、另一种是(B)A批准 B认可 C公布 D确认

41、在我国国务院有权制定(B)A法律 B行政法规 C法令 D规章

42、法的创制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重要意义在于(D)A防止公民的非法行为 B避免执法机关的违法行为

C防止党派团体的非法行为 D防止立法者在法的创制活动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从而保证法的创制的质量。

43、我国法律案的通过是指(D)

A有关领导对法律案予以圈阅 B中央书记处对法律案予以比准

C委员长会议对法律案表示同意 D立法机关中法定多数人对法律表示同意,从而使法律案成为法律

44、国家创制法的两种方式是(C)

A制定新法和沿用旧法 B制定国内法参加国际条约 C制定和认可 D制定和解释

45、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据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法律的活动,称为(D)A法典的编纂 B法规汇编 C广义的立法 D狭义的立法

46、在我国全国人大极其常委会的立法程序中,最重要和最有决定性意义的阶段是(C)A法律案的提出 B法律案的审议 C法律案的通过 D法律的公布

47、法的创制是运用国家权力的活动,它只能由(D)进行,其它任何社会组织、团体、个人,非经国家的授权,都不能进行这项活动。

A公检法机关或经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 B国家授权的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

C公检法机关 D国家或享有该项职能的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

48、法的创制活动的结果是(C)

A产生监督法律的活动 B产生行政活 C产生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规范 D产生司法活动

49、我国全国人大极其常委会立法程序的第一阶段是(B)

A立法建议的提出 B法律案的提出 C起草法律草案 D召开代表大会或常委会 50、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主要指国家机关在(C)法的过程中发布的个别性文件。A制定 B实施 C适用 D制定、实施

51、我国《刑法》规定: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告诉的才处理。这一规定属于(D)A义务性规范 B禁止性规范 C强行性规范 D任意性规范

52、我国《刑法》第20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该规定属于(B)A禁止性规范 B授权性规范 C逻辑性规范 D义务性规范

53、我国《刑法》第420条规定》:“军人违反职责,危害国家军事利益,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是军人违反职责罪。”该规定属于(B)

A一般性规范 B定义性规范 C原则性规范 D业务性规范

54、法的最基本的构成因素是(D)

A法律概念 B法律原则 C法律技术规范 D法律规范 56.我国《刑法》第57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一规定属于(B)A相对确定性规范 B绝对确定性规范 C绝对非确定性规范 D任意性规范

55、关于权利和义务内容的规定属于法律规范的(C)A假定部分 B制裁部分 C处理部分 D后果部分

56、我国〈刑法〉第258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9 其中“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是该规范结构的(A)A假定部分 B制裁部分 C处理部分 D后果部分

57、我国宪法第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其中“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就是该法律规范结构的(C)

A假定部分 B制裁部分 C处理部分 D后果部分 58.《刑法》第258条“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重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就是该法律规范的(B)

A假定部分 B制裁部分 C处理部分 D后果部分

59、我国《刑法》第452条规定:“本法自1994年10月1日起施行。”这一规定属于(D)A一般性规范 B定义性规范 C原则性规范 D业务性规范 6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50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这一条规定是(B)

A情况性的规范 B必择其一的规范 C任选的规范 D一般性规范 6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50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这一条规定是(B)

A情况性规范 B必择其一的规范 C任选的规范 D一般性规范 6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87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合议庭经过阅卷、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对事实清楚的,可以不开庭审理。”这一条规定是(C)A情况性的规范 B必择其一的规范 C任选的规范 D一般性规范 6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32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该条文属于(D)

A义务性规范 B强行性规范 C任意性规范 D禁止性规范 64、《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关于“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本法可以制定选举细则”的规定属于(D)

A确定性规范 B非确定性规范 C义务性规范 D授权性规范 65、下列诸项中,是义务性规范的有(B)

A授权性规范 B禁止性规范 C业务性规范 D任意性规范

66、我国宪法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规定属于(C)A一般性规范 B定义性规范 C原则性规范 D业务性规范 67、法律、法规中关于该法何时开始生效的规定,属于(D)A一般性规范 B定义性规范 C原则性规范 D业务性规范 6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45条规定:“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涉外合同的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与合同有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这一规定属于(D)A义务性规范 B禁止性规范 C强行性规范 D任意性规范 69、《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26条地2款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资源合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这一规定属于(C)A授权性规范 B禁止性规范 C强行性规范 D任意性规范

70、一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A)A法的体系 B立法体系 C法的历史类型 D法系 71、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体系的主导法律部门是(A)

A宪法部门 B行政法部门 C基本法部门 D经济法部门 72、一般认为,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依据是(B)

A法律调整的方法 B法律调整的对象 C法律调整的数量 D法律调整的目的

73、不同的社会关系领域的广泛程度和相应法律规范的多寡,是划分部门法的(C)A客观标准 B重要标准 C参考原则 D首要原则 74、法的体系的基本因素是(C)

A法律条文 B法律文件 C法律规范 D法的原则 75、一般认为,划分法的部门的主要标准是(B)

A法律调整的效率 B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方法 C法律调整的数量 D法律调整的后果 76、作为划分法的标准之一的法律调整方法,其内容主要是(D)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常用的法学研究方法 C最新的科学方法论如控制论等 D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时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

77、刑法成为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划分的主要依据是(B)

A法律的调整对象 B法律调整的方法 C法律调整的结果 D法律调整的程度

78、一国现行法规按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不同,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方法的不同所作的分类称为(D)

A法学体系 B立法体系 C法的体系 D法的部门 79、法律调整的对象是划分部门法的(C)

A唯一标准 B首要原则 C主要标准 D主观标准

80、作为专门的法学术语,法的渊源这一概念在法学研究中有其固有的特定含义,是指(C)

A统治阶级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 B统治阶级的政策 C法律效力的来源 D引起特定法律制定、法律原则、法律规范产生的历史事件和行为

81、对一定法律原则的产生和发展,发生重大影响的理论学说是(A)A法的理论渊源 B法的历史渊源 C法的物质渊源 D法的政治渊源

82、宪法的修改,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倡议,由专门成立宪法起草委员会起草宪法修改草案,并由全国人大以代表的(A)以上多数通过。

A1/5 2/3 B2/5 3/4 C1/5 3/4 D2/5 3/2 83、在我国,狭义的法律是指(A)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所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所制定的法律文件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D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所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84、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C)

A有权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法律作部分补充和修改

B有权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法律作全面的补充和修改,但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C有权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作部分的补充和修改,但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D无权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法律作全面或部分补充和修改 85、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有(C)

A司法机关的裁判 B行政法规 C基本法律 D司法解释

86、国务院各部、委员会,可以根据国家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制定(D)A行政法规 B政府规章 C行政规章 D部门规章

87、根据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和发布本地区的地方性法规,并报(D)备案。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和国务院

88、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条件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B)批准后实行。A省、自治区的人大 B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 D国务院 89、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后生效。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大和国务院 D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 90、法规汇编是(A)

A在不改变原有规范性文件的内容前提下按一定次序汇编 B仅对规范性文件进行文字和标点符号的加工整理 C一种法的创制活动 D对原有规范性文件进行适当变动,按一定次序汇编

91、法典编纂是指对属于某一部门法的全部法律规范进行审查、修改、补充,并编制新的系统化的法典的活动。因此法典编纂(D)

A不改变原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内容 B实行“谁制定谁编纂”的原则 C有官方和非官方两种 D是一种法的创制活动

92、下列属于通过具体法律关系的法的实现的是(D)

A保守国家机密 B通信自由 C作者享有署名权 D交付货款 93、公民依法投票选举人大代表,执行了选举权,这是(D)A法的执行 B法的遵守 C法的实现 D法的实施 94、法院依法对案件作出判决的程序属于(D)A法的执行 B法的遵守 C法的实现 D法的实施 9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仲裁机关一般是民间组织 B当事人可以选择仲裁机关 C仲裁庭审理案件公开进行,但有例外 D仲裁书自作出之日即发生法律效力

96、下列属于法的适用的有(D)

A公安局购买办公用品 B 检察官进行法律宣传 C人大制定、通过《立法法》 D法院冻结某一公司的银行帐户 97、下列属于执行调整性职能的法的适用是(C)

A依法取缔非法营业执照 B依法判处某杀人犯死刑 C依法发给结婚证书 D出示拘捕令 98、仲裁实行(A)制定

A一裁终局 B二裁终局 C三裁终局 D无限制裁决 99、仲裁的裁决书自作出之日即发生法律效力,(B)

A可以上诉 B不得上诉 C可以要求重新裁决 D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100、《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须报(B)备案,备案不影响该法律的生效”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大和国务院 D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 多项选择题

1、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总的原则按照法律调整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和法的内容来划分,可以分为:(ABCD)A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发展要求的基本原则 B反映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要求的基本原则 C反映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的基本原则 D反映社会主义社会生活其他要求的基本原则

2、依社会主义法所涉及的内容,社会主义法的原则可以分为:(AB)A一般社会原则 B专门法律原则 C立法原则 D法律解释原则

3、当代社会主义法的专门法律原则包括:(AC)

A法治原则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坚持改革开放原则

4、法的社会本质归根结底取决于(AB)

A经济基础的性质 B经济基础的状况 C一国的阶级力量对比 D一国的历史传统

5、社会主义法与精神文明的统一性,表现为:(ABCD)

A两者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B都表现着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的意志和要求 C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根本指导思想 D最终为实现共产主义历史使命服务

6、社会主义法通过哪几个方面直接调整和保护生产力的发展:(ABCD)A对劳动者的保护 B对经济制度的保护 C对生产资料的保护 D对科学技术的保护

7、法与政治有哪些区别(ABCD)

A反映的内容不同 B在上层建筑中的地位不同 C形式不同 D调控的功能不同

8、社会规范按其内容不同,可以分为(ASC)A政治规范 B技术规范 C文化规范 D团体规范

9、社会规范按其调整特点,可以分为(ABC)A法律规范 B道德规范 C团体规范 D体育规范

10、技术规范一般可以分为(ABC)

A单纯的技术规范 B社会技术规范 C法律技术规范 D道德规范

11、在阶级社会中,道德从总体上可以分为:(AB)

A统治阶级道德 B被统治阶级道德 C社会道德 D剥削阶级道德

12、社会主义法是贯彻共产党政策的(ABCD)

A有力而特殊的工具 B重要工具 C不可缺少的工具 D一种法律手段

13、社会主义法同社会主义道德的区别,表现在(ABCD)

A制定的方式不同 B表现的形式不同 C对人们的要求不同 D发展的前途不同

14、法律调整的基本要素是(ABCD)

A法律规范 B法律关系 C实现权利义务的行为 D法律适用

15、法律调整各个环节的指导原则是(AB)

A法治原则 B依法办事原则 C法制原则 D法律秩序原则

16、法律调整机制一般可以分为(ABCD)

A专门法律机制 B社会机制 C心理机制 D经济机制

17、法治、依法办事原则是法律调整(ABD)的指导原则 A各个环节 B整个调整机制 C法的运用 D2个环节

18、基本的法律调整的方式有:(BCD)的调整方式 A具体 B积极义务 C允许 D禁止

19、下列哪些不能作为法律调整的对象(ABCD)

A科学研究的自然现象 B自然现象发生的过程 C大规模的社会过程 D血统关系 20、法律调整的方法有(ABCD)

A规范性调整方法 B个别性调整方法 C隶属的调整方法 D集中的调整方法

21、法律调整的对象是社会关系参加者的(AB)A意志行为 B思想行为 C道德行为 D习惯行为

22、凡规定法律关系参加者是平权主体的方法是(BD)的法律调整方法。A隶属 B协调 C集中 D非集中

23、下列哪些能够作为法律调整的对象(BC)

A生产关系 B财产关系 C劳动关系 D不以人的意志而形成的物质关系

24、运用什么法律调整方式,取决于(ABC)

A法律调整的对象 B统治阶级的需要 C国家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 D法律调整的类型

25、法律秩序建立的前提有(CD)

A实行民主 B政府干预 C完善的法制 D实行法治

26、对“民主”的理解正确的是(ABCD)

A人民的权力 B多数人的统治 C一种国家制度 D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7、人类社会先后出现的民主形式有(ABCD)

A古希腊雅典的奴隶制民主 B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的城市共和国民主 C资产阶级民主 D社会主义民主

28、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是(ABCD)

A它具有一整套民主保障体系 B它是大多数人的民主 C它以“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为最高原则 D它具有广泛性

29、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是(ABCD)

A民主是前提 B民主的性质和内容决定法治的性质和内容 C法治是保障 D法治是法律化、制度化的民主的实施和体现

29、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是(ABCD)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30、执法必严要求做到(ABCD)

A依法办案 B程序合法 C实质合法 D执法公正

3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D)

A有国家就有法制 B有国家就有法治 C有法制就有法治 D有法制不一定实行法治

32、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BC)A具体化 B法律化 C制度化 D权威化

33、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因为(ABC)

A它是社会经济基础的直接反映 B它的对象是法律现象 C它具有较强的强制性 D它是多层次的意识体系

34、根据法律意识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意识划分为(ABC)A个人法律意识 B群体法律意识 C社会法律意识 D国家法律意识

35、普法的目的是(ABCD)

A使公民勇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B深刻理解法律的重要作用 C使公民懂法 D树立社会主义法律观

36、法律文化是(ABCD)等活动的经验积累 A法的制定 B法的实施 C法律教育 D法学研究

37、影响我国法律文化的因素主要有(ABCD)

A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B西方法律文化 C前苏联法律文化 D邓小平民主与法制

38、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有(ACD)

A浓厚的伦理色彩 B民主与法治长期存在 C强烈的专制政治色彩 D礼入法中

39、在我国,判决书、离婚书是(BCD)

A规范性法律文件 B非规范性法律文件 C只对个别人或个别事件有效的文件 D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40、我国法的创制工作的基本原则有(ABCD)A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B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C科学的创见性的原则 D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

41、我国的立法程序,通常包括(ABCD)

A法律案的提出 B法律案的审议 C法律案的通过 D法律的公布

42、立法技术根据立法的进程可以分为(ABC)

A立法预测技术 B立法规划技术 C法律规范表达技术 D宏观立法技术

43、在我国法的创制中,“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原则的要求是(ABCD)

A法的创制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实际状况和水平出发 B法的创制必须从改革开放的实际需要出发

C法的创制必须从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觉悟程度和要求出发 D法的创制必须主观符合客观,加强调查研究

44、在我国法的创制工作中,“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原则的要求是(ABD)

A法的创制必须根据客观实际,必须依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反映客观规律的要求 B法的创制必须把现实需要和可能结合起来

C为了法制在形式上的完备,无论制定法律的条件是否成熟,均应该及时进行

D法的创制还必须处理好立足于我国实际与借鉴、吸收外国法制的有益经验和法学理论的关系

45、根据我国宪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规定,享有立法提案权机关和个人有(AD)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全国人大常委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各个专门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一个代表团和10名以上的代表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一个代表团或30名以上的代表

46、在我国法的创制工作中,“稳定性、连续性与适时废、改、立相结合原则”的含义是(ABD)A根据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及时地制定新法、废止旧法、修改不适宜的法律

B在制定、修改、补充法律时,应该以原有的法律为基础,保持与原有法律的承续关系 C对旧法批判地继承 D法律不能朝令夕改、任意废弃

47、我国全国人大对以列入议事日程的法律案的审议,主要采取以下形式、过程(ABCD)

A大会全体代表听取关于法律案的说明 B各代表团以及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对法律案的有关内容进行讨论

C法律委员会对法律案进行统一审议 D大会主席团对法律委员会提出的审议结果报告和草案修改进行审议

48、我国全国人大对法律案的审议,一般经过(AB)

A专门委员会的审议 B立法机关全体会议的审议 C党的领导机关的审议 D常务委员会会议的审议

49、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有立法提案权的机关包括(BCD)A公安部 B最高人民法院 C中央军委 D最高人民检察院 50、在我国法的创制中,“科学的创建性原则”的含义是(CD)

A法不应受社会现实条件和发展规律的严格制约 B法可以有主观想象和猜测

C法应该有一定的超前性和预见性 D法并不总是消极地承认现实,维持现状

51、“在我国法的创制工作中,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原则”是指(ABC)

A法的创制是国家的专有活动,必须由享有立法权的国家专门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B国家专门机关在创制法的过程中必须走群众路线

C人民群众应该参加法的制定 D法的创制,可以由人民群众自发地进行

51、法的创制是(ABCD)

A实行法治的前提 B国家或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 C国家或国家机关制定、修改、废止法律规范的活动 D法的形成的结尾阶段

52、法的形成(ACD)

A是新的法律规范纳入法律体系的过程 B开始于阶级和阶级斗争需要的产生

C结束于国家及国家机关创制法的活动 D离不开公民的法律意识,以及社会团体、政党和国家机关的活动

53、下列诸项中属于授权性法律规范的有(ACD)A“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B“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中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

C“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D“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有选举权”

54、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ABC)A假定 B处理 C制裁 D法律后果

55、下列诸项中,是义务性规范的有(BC)

A授权性法律规范 B禁止性法律规范 C强行性法律规范 D任意性法律规范

56、《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关于“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本法可以制定选举细则”的规定属于(BD)A确定性规范 B委任性规范 C任意性规范 D授权性规范

56、婚姻法规定:“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该规定属于(BC)A义务性规范 B任意性规范 C授权性规范 D禁止性规范

57、按照同个别调整的不同联系进行的分类,法律规范可分为(AB)A绝对确定性规范 B相对确定性规范 C强行性规范 D绝对非确定性规范

58、按照法律调整方式的不同,法律规范可分为(ABC)

A义务性规范 B禁止规范 C授权性规范 D任意性规范

59、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3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该条文规定属于(BD)

A义务性规范 B强行性规范 C任意性规范 D禁止性规范 60、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3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义务。”该规定属于(BCD)A禁止性规定 B义务性规定 C强行性规定 D确定性规定

61、相对确定性规范可以允许执法机关、执法人员自由裁量的程度,分为(ABC)A情况性的规范 B必择其一的规范 C任选的规范 D禁止性的规范 62、法律规范性按照是否允许进行自主调整可以分为()任意性规范 强行性规范 决定确定性规范 相对确定性规范 63、任意性规范(ABD)

A允许双方当事人有自己的意思表示,就一定问题达成协议 B允许双方当事人在达不成协议时,适用规范所规定的行为方案

C必须和个别性命令结合起来发挥作用 D是在没有个别意思表示(双方协议)的情况下起作用 64、专门化规范主要包括(ABCD)

A一般性规范 B定义性规范 C原则性规范 D业务性规范 65、法律规范的特征有(ABCD)

A国家意志性 B规范性 C抽象性 D逻辑性

66、法律规范(ABC)

A具有体现国家权利的属性 B是发地基本构成要素 C与整体法的关系是个别同整体的关系 D是一般的、抽象的行为规则

67、法律规范的国家意志性是指(ABC)

A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现的

C法律规范具有要求全体社会成员一致遵守的属性 D法律规范反映了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和利益 68、授权性规范(ABCD)

A适应“允许”这种法律调整的方式 B允许权利人自己做出某种行为 C允许权利人要求他人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 D允许主体自由选择行为方案 69、禁止性规范(ABCD)

A禁止人们做出一定行为 B要求人们承担一定消极不作为义务 C适应“禁止”这种法律调整的方式 D不允许主体有自我选择的余地

70、法的体系(ABCD)

A是一个内在统一、互相协调的整体 B是按照一定的结构和层次组织起来的系统 C是一定经济关系的反映 D受法律传统、法的历史发展和法学状况的影响 71、一国一地区现行法律规范是一个内在统一、互相协调的整体(ABCD)A它们是同一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 B它们体现的阶级意志相同

C它们的制定和实施的指导原则相同 D它们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相互联系 72、法的体系的基本因素是(CD)

A法律条文 B规范性法律文件 C法律规范 D法的部门 73、法的体系(ABC)

A是法学体系形成、建立的前提和基础 B制约着法学体系的形成 C是该国(或地区)法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D比法学体系范围广

74、法的体系与立法体系是两个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ABC)

A法的体系是内容,立法体系是法的体系的载体和外在表现形式 B立法体系一般须以法的体系为基础,并反映法的体系 C法的体系的组成因素是法律部门和法律规范,而立法体系的组成是法律文件和法律条文 D法的体系比立法体系范围广 75、法的体系包括(ACD)

A法律规范 B法律实践 C法的部门 D法律制裁 76、划分法的部门的标准是(AB)

A法律调整的对象 B法律调整的方法 C法律调整的原则 D法律在系主体的地位 77、法的体系与(ABC)等主观因素有密切联系

A法的历史发展 B法律传统 C法学状况 D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78、法的部门(ABC)

A内部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子部门 B是法的体系的基本组成要素 C通常有若干个具体法律制度及相应的法律规范组成 D是根据法律调整的原则划分的 79、部门法的划分,除了依据划分法的部门的标准外,还应考虑以下的原则(AB)A划分法的部门时,必须考虑不同的社会关系领域的广泛程度和相应法律规范的多寡 B划分法的部门时,既要以全部现行法为基础,同时又要考虑正在或即将制定的法律 C划分法的部门时,在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的基础上,也要借鉴国外有益的经验 D划分法的部门时,要坚持科学的创见性 80、法的体系(ABD)

A是由社会客观经济规律和经济关系所决定的 B是立法体系的基础 C比法学体系范围广 D其组成因素是法律部门和法律规范

81、法的渊源一词具有不同的含义,可分为(ACD)

A法的物质渊源 B法的政策渊源 C法的历史渊源 D法的理论渊源

82、法的形式渊源是多样的,形成这种多样性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除社会制度或法的阶级本质不同以外,(ABC)都对法的渊源有相应的影响。

A宗教 B历史与文化传统 C科学技术发展水平D国家所处的地理环境 83、迄今为止,历史上存在过的法的形式渊源主要有(ABCD)A法律学说 B判例法 C君主赦令 D规范性法律文件 84、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特点是(ABD)

A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源源主要由各种制定法构成 B由国家认可的习惯只是法的渊源的一种例外的补充

C最高人民法院的判例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也是法的渊源 D特别行政区将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例外情况,在特定的局部地区长期存在

85、宪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BC)

A宪法的内容与普通法律不同 B宪法的地位和法律效力与普通法不同

C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与普通法律不同 D宪法的形式与普通法不同 86、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我国法的渊源的是(BC)A县人民政府的决定 B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

C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D党中央发布的决定或指示

87、我国地方国家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只有具备一定条件才是有效的。这些条件是(ABC)A符合宪法、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 B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不相抵触 C适用于本地区 D须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88、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式有(ACD)A法规汇编 B法的创制 c法典编纂 D法规清理 89、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有(ABCD)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90、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基本法的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既有(ABCD)A行政管理权 B立法权 C独立的司法权 D终审权 91、法规清理具有如下特点(ABD)A其对象是已经颁布生效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B是法的创制机关的专有活动 C是一种立法活动

D依据一定的标准,对现行法律规范进行审查,以便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 92、法典编纂的基本特点有:(ABC)

A是一种法的创制活动 B只能由立法机关进行 C对原有法律规范可进行加工和变动 D不能废止和修改原有法律

93、国务院所属各部、各委员会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制定的部门规章,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ABCD)A低于宪法和法律 B低于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 C高于地方性法规 D高于地方政府规章

94、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系统化的清理的意义有(ABC)A便于查阅规范性法律文件,从而有利于它们的适用和遵守 B有助于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建立和谐一致的法律体系 C有利于立法工作的改进和完善 D有助于法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95、清理法规可能产生三种结果(ABC)

A命令废止 B责成修改 C延长法律效力 D进行修改

96、根据我国法律,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机关包括(ACD)A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 C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D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97、影响法的实现的因素有(ABCD)

A阶级本质 B法律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程序

C现行法律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适应程度 D公民的法律意识 98、法的实现和法的实施的关系(CD)

A同一个概念 B区别不大 C法的实现是法的实施的目标 D法的实施是法的实现的前提

99、不通过具体法律关系的法的实现包括(ABCD)

A禁止性规范 B绝对性规范 C宪法中关于公民权利和自由的规范 D单纯规定义务的规范

100、下列属于通过具体法律关系的法的实现有(ACD)

A履行契约 B保守国家机密 C继承海外财产 D收养8岁男孩 101、法的适用的基本形式有(ABCD)

A通过具体法律关系的法的实现 B不通过具体法律关系的法的实现 C法的遵守 D法的适用

102、依法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的方式为标准,可将法的遵守分为(ABD)A权利的享用 B积极义务的履行 C消极义务的履行 D禁令的遵守 103、法的适用的范围包括(ABCD)

A解决争执 B惩罚犯罪 C确认某种法律关系 D分配资源或提供福利 104、法的适用的主体有(AC)

A国家机关 B单位的保卫部门 C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 D企事业单位的法律顾问部门 105、法的适用的法律文件(BCD)A契约 B判决书 C裁定书 D决定书 106、法的适用结果有(ABCD)

A产生权利义务关系 B变更权利义务关系 C消灭权利义务关系 D实行法律制裁 107、我国审判机关在适用法时要求的“正确”是指(ABCD)A事实清楚 B证据充分 C定性正确 D处理正确

108、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的含义包括(ABCD)

A法律无差别地适用于全体公民 B公民平等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 C依法保护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 D依法追究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

109、具有强制性的调解的是(AB)

A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和部分刑事自诉案件中的调解 B仲裁机构在仲裁过程中的调解 C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活动中的调解 D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

110、必须制作调解书的调解有(BC)A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活动中的调解 B仲裁机构在仲裁过程中的调解

C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中和部分刑事自诉案件中的调解 D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

111、当事人达成调解后,可以反悔的是(CD)A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和部分刑事自诉案件中的调解 B仲裁机构在仲裁过程中的调解 C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活动中的调解 D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

1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依法行政的三个方面分别是:行政权利的取得必须具有法律依据、行政权力的运用必须遵守法律规定、违法行政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B依法行政的前提是行政行为的取得必须具有法律根据 C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行政权力的运用必须遵守法律规定 D依法行政的保障是违法行政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113、在法律没有特殊规定的条件下,仲裁机关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应当执行仲裁(AD)A双方当事人共同提出仲裁 B只有一方当事人提出仲裁

C法院判决后,双方当事人提出仲裁 D在仲裁过程中,一方当事人提出起诉 114、在法律没有特殊规定的条件下,法院不能接受起诉(BC)A一方当事人提出仲裁,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起诉 B在仲裁过程中,一方当事人提出起诉

C双方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当事人向法院起诉 D双方当事人都向法院起诉

115、仲裁审理案件(ABC)进行

A一般不公开 B当事人达成协议公开的,可以公开 C涉及国家机密的,不公开

D涉及国家机密的,当事人达成协议公开的,可以公开

民法论题:

1、论民法的渊源

2、民法基本原则研究

3、论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4、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问题研究

5、监护制度研究

6、论法人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7、合伙制度研究

8、论撤销权

9、论无权代理与表见代理

10、关于民事时效制度的完善

11、现代化背景下的人身权问题研究

12、互联网领域的隐私权保护

13、“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与限制

14、关于自由权的理解与保护

15、关于死者人格权的保护

16、法人人格权问题研究

17、论精神损害赔偿

18、论物权法的原则

19、论物上请求权 20、用益物权研究

21、论物权的公示公信

22、关于相邻权的范围及其保护

23、论地役权

24、论善意取得

25、论土地承包经营权

26、论水资源使用权

27、共有法律制度研究

28、试论重押禁止

29、论权利质权 30、论取得时效

31、知识产权权利冲突及其司法裁量

32、我国高新技术中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

33、互联网上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及其法律救济

34、论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35、WTO与知识产权保护

36、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研究

37、服装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38、论合同法的原则

39、关于合同的成立与生效 40、论缔约过失责任

41、格式合同及其效力的分析

42、违约责任归则原则的分析

43、论附随义务

44、论情势变更

45、关于双务合同中抗辩权的研究

46、论有名合同的扩展与完善

47、论债权人代位权

48、侵权行为构成要件之辨析

49、论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

50、关于特殊侵权行为若干问题研究

51、论共同侵权行为

52、论学校事故及其赔偿

53、试论配偶权

54、离婚损害赔偿问题研究

55、无效婚姻制度研究

56、夫妻关系法律问题研究

57、论继承权

58、论代位继承与转继承

59、遗嘱继承制度研究

60、论现代社会中的父母子女关系

401 论B2C电子商务法律环境中的利益冲突 402 论权与知情权的冲突与调适 403 消费者纠纷化解方式之探析

404 论社会主义条件下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的意义 405 试析民法中的人本理念

406 紧急避险与交通事故责任的承担 407 比较法上的多数人之债

408 论我国科技项目中的知识产权政策 409 知识产权限制问题的法理探讨 410 民法本位纵论

411 论我国高技术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适时跟进 412 浅议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的认定和区分 413 网络链接中的著作权侵权责任

414 以抵押贷款为付款方式的商品房预售中若干法律问题的探讨与研究 415 浅析合同法缔约过失责任 416 网络中的著作权保护

417 WTO视野中的商业秘密法律保护 418 产品责任主体之比较研究

419 境外亲属制度通则性规定对我国婚姻立法的启示 420 构建和谐社会与消费法治保障

421 论企业商业秘密的竞业禁止协议保护 422 论主观诚信在物权法中的适用 423 驰名商标的域外抢注现象及对策

424 构建和谐社会完善我国的家庭暴力损害赔偿制度 425 民事责任中的因果关系认定理论研究 426 浅析信息披露制度所体现的公平理念 427 论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428 商标权救济与符号圈地

429 试析大学法人治理结构的构成要素 430 论当今中国民事立法对罗马法的借鉴

1、论无权处分行为。

2、论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

3、论居住权。

4、商品房预售合同中买受人利益的保护。

5、论保证期限。

6、物的担保与人的担保关系论。

7、论债权人代位权。

8、学生伤害事故中侵权责任研究。

9、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10、论物权法基本原则(之一)。

11、论合同自由。

12、论悬赏合同(或遗失物返还法律问题分析)

13、论房屋拆迁中被拆迁人利益的法律保护 14.论无因管理 15.论私权神圣 16.论损害的认定

18.论合同法的情势变更原则

下载法学概论复习资料(法理学、刑法、民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法学概论复习资料(法理学、刑法、民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法学概论复习资料[5篇模版]

    法学概论(0040) 自考“法学概论”听课笔记(1) 第一章 法律的一般原理 第一节 法律的起源 1、法律产生的社会根源 法律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生产资料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

    自考“法学概论”复习资料

    湖南大学自考网 http://www.xiexiebang.com/自考“法学概论”听课笔记(1) 第一章 法律的一般原理 第一节 法律的起源 1、法律产生的社会根源 法律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

    自考“法学概论”复习资料

    湖南大学自考网 http://www.xiexiebang.com/自考“法学概论”复习资料第十章 刑事诉讼法 1、什么叫刑事诉讼法? 答: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的关于刑事诉讼活动所应遵循的原则......

    法学概论复习资料 - 副本(精选5篇)

    《法学概论》导论 第六章民 法 名词解释: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侵权行为是指不法侵害他人的人......

    法学一班法理学初阶复习资料(推荐阅读)

    法学一班法理学初阶复习资料 一.法律名词解释 1、法理学:是研究法和法律的一般原理、基本的法律原则、基本概念和制度以及这些法律制度运行的机制的法学分支学科。 2、法学:是......

    法学概论复习资料(共五篇)

    自考法学概论复习资料1 (2010-03-03 17:09:44) 自考“法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 法律的一般原理 1、法律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决定性因素: 法律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生产资......

    00040法学概论最新总复习资料

    第一章 法律的一般原理 名词解释题 1,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体现由特地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和社会共同生活的需要,以权利义务为其内容,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

    法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5篇范文]

    2015年春期开放教育专科《法学概论》课程基于网络期末考试复习指导 一、 单项选择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法是由国家制定的、而非认可的B.法是由国家认可的、而非制定的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