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社会学的三大理论视角分析大众传媒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从社会学的三大理论视角分析大众传媒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大众传媒编织的巨大的信息网略里,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报刊、广播、电视、书籍、互联网等传播媒介渗透在我们现代生活的各个阶层和各个角落,小到个人的衣食住行、工作、学习和娱乐,大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无一不和大众传媒有着密切的关系。大众传媒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在和社会的互动中得到发展。
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略信息化时代,大众传媒作为这个网略编织者和信息传播者,今天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一、大众传媒全面参与人们的生活,满足了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的现代人。媒介为我们提供新闻,帮助我们了解外部世界的动向和变化;为我们提供知识,帮助我们提高素质,增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我们提供生活的有用信息,帮助我们安排日常生活;为我们提供文化享受,能够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为我们提供娱乐,使我们能够从工作、学习和生活紧张压力下解放出来,获得轻松和休息。如此等等,大众传媒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不一而足,更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改造着我们的意识和行为。
二、大众传媒是组织社会大众强有力的工具。在我们国家,作为各级党和政府组织直接管理的报纸、电台、电视台,是党的舆论工具,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大众传媒通过信息的生产、复制和大面积传播,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同类信息传遍整个社会,协助政府机关开展工作,并以其具有的公开性、权威性、直达性、显著性等特性在传达上级方针政策,宣传中心工作,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大众传媒的独特的功能对社会起舆论监督作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渠道,表达具有普遍意义的意见,以舆论的方式对国家机关的政务以及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社会事务实施非强制性的监督。这种监督是现代社会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发展、消除腐败现象、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力武器。
从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视角来看,该理论强调社会系统都会像人体系统一样自然地协调发挥作用以确保系统自身的稳定或均衡,社会中的各部分对社会的稳定都发挥着一定的功能。以上大众传媒对人的生活和社会运行产生的影响,即为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组成的一部分,具有稳定社会稳定的功能。
著名社会学家默顿指出社会系统中并非所有组成部分都发挥着正功能。显然,在当今社会大众传媒领域,尤其是网络媒体之中可谓是鱼龙混杂,许多媒体为谋一己私利,违背职业操守,传播虚假消息,混淆公众视听,甚至存在网络欺诈等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为,给社会稳定带来恶劣影响。
然而,从冲突论来看,尤其是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府的组织直接管理报纸、电台、电视台。大众传媒在向公众传播信息的同时也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存在,宣传政府意志和主张,从而实现对大众思想和认识的引导或控制。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统治阶级控制被统治阶级冲突反抗的一种方式。
符号互动论强调人的行为基于一种人类定义的共识,以同样的方式解释和定义多数同样的情境,在今天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规则、规范等。反观大众传媒,从符号互动论的角度来看,其自身也是一种工具符号,也可以看做是我们人类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共识——大众传媒是一种传播信息的工具。同时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也在不断的在人的生活中建立着新的共识。
学过哲学的我们都知道“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延伸到大众媒介和社会生活的关系也是如此。大众媒介在深度影响社会生活的同时,其自身发展创新的根本动力也源自于社会生活。每一种新媒体的诞生都是因为现有的媒体不能满足人的某种传播需求而产生的,当旧媒体形式的性能达到巅峰时,对信息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就会转而向下,于是更适于信息传播和价值释放的新媒体诞生。新媒体、新技术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也在变革着社会关系,而变革社会关系,又是在促进和创造新的需求,二者是紧密相关、互相促进的。
第二篇: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当代社会
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学年论文
从社会学视角分析当代社会“门当户对”的择偶观
社工1091班顾笑晓
摘要“门当户对”的择偶观作为一种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习惯存在于我国婚姻土壤上几千年,一直是传统社会人们选择配偶、缔结姻缘的规则。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快速推进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思想观念的迅速转变,“门当户对”的择偶观也发生了很大的改观,弱化了原本的封建落后意识,赋予了现代的进步思想,强调人们在择偶时应该讲求文化上的“门当户对”,对此本文运用初级群体的形成条件、社会交换论、社会心理学等社会学的有关理论对其存在的合理性进行了解释并指出择偶中讲求“门当户对”的现实意义 ,同时也指出了过于追求“门当户对”会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关键词门当户对,初级群体,社会交换理论,社会心理学,择偶观
Mate concept 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match”from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AbstractSummary of the “perfect match” mate concept as a long history of traditional and customary for thousands of years of our marriage soil has been a traditional society, people choose a spouse, the conclusion of the marriage rules.At present, China is the rapid advance of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society to modern society,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rapid transformation of ideas, mate of the “perfect match” concept has also undergone a great change, weakening of the original feudal backward consciousness , giving a modern progressive thinking, emphasizing the “perfect match” should emphasize the cultural choice of a wife, In this paper, the formation conditions of the primary groups, social exchange theory, social psychology, sociology theory of reasonable carried out to explain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emphasis on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perfect match” in the mate, also pointed out too far in pursuing the “perfect match” will bring some negative effects.KeywordsPerfect match, primary groups, social exchange theory, social psychology, Mate Choice
择偶是人生中一次至关重要的抉择,它关系着青年缔结婚姻、建立家庭的后续过程,决定着青年未来生活的稳定与幸福与否。选择什么样的人与自己相伴终生,对方应该具备
哪些必要的基本条件?每个想要走进婚姻殿堂的人都会在社会环境与主观意志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一套自己的独特的“择偶标准”。门当户对一直是传统社会人们选择配偶、缔结婚姻的度量规则,基于建立美满婚姻的目的,现代社会的人们也同样在遵从这种择偶标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今天的“门当户对”有了全新的意义,即摒弃了旧时代落后封建的成分,融入了新时代进步理性的成分。究竟当代择偶观念的“门当户对”标准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标准又如何影响人们的择偶行为的呢?我们又如何从社会学的视角看待当代社会“门当户对”的择偶行为呢?
一、当代社会“门当户对”择偶观的内涵
(一)门当户对的历史含义
有学者认为,“门当户对”一词的出处最早是在元朝的王石甫所写的《西厢记》
注释
[1]《中国婚姻史》,第112页.[2]史凤仪:《中国古代婚姻与家庭》,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3页.[3] 大清律例.户律?婚姻(第10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3.
[4]陈一筠.情感与婚姻[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
[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美〕戴维?波普若.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7] 霍曼斯.《作为交换来看人的行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第3章第29页.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韩琳琳.社会学视角下对当代社会“门当户对”择偶观的再认识[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4)
3、王跃生.社会变革与婚姻家庭变动――20 世纪30―90年代的冀南农村[M].三联书店, 20064、霍曼斯在《作为交换来看人的行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
5、王琼.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谈现代社会的门当户对观.河北大学人口研究所河北保定,2003年
6、徐安琪,叶文振.中国婚姻研究报告[M].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7、邓伟志,徐荣.家庭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8、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9、杨兴亮.社会转型期门当户对择偶观的选择偏好--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剩女”现象浅析,201110、王丹丹.社会工作视野下我国婚姻家庭问题的处遇探析,《社会工作》学术版,2006年第10期下半月
11、沈洲.婚姻的30个忠告,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10月
12、[加]大卫.切尔著,彭铟旎译,家庭生活的社会学.北京:中华书局,2005
第三篇:从评批语言学视角看当今大众传媒与女性
从评批语言学视角看当今大众传媒与女性
摘要:随着女性主义的发展,大众传媒与女性研究在当今国内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女性,作为社会结构中弱势群体的代表,在大众传媒中无论是作为主体还是客体依然享受的是不平等的权力,这主要表现为女性在媒介行业中从事的大部分都是边缘工作、大众传媒依然将女性形象刻板化。大众传媒语篇所透露出的女性仍然处在一个男权社会,依然受着男权主义者的意识形态的控制和形象建构。本文从批评语言学权力和意识形态的角度出发,对当今大众传媒与女性的关系作了一些尝试性的分析,表明了媒介文本所建构的女性在当今社会中仍处于从属地位,女性的身份和地位依然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和提高。
关键词:权力 意识形态 大众传媒
1.研究渊源
大众传媒在当今社会中早已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社会性别则是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的理论基石。自从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的召开,对媒介与女性的研究就生机蓬勃地发展起来了。在学术界,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被列为新闻传播学与女性研究的跨学科研究。“社会性别分析常常将资本主义的运行和其‘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如大众传媒、父权制度中女性的从属地位等概念相联系,检验媒介中的文本建构方式,揭示了媒介潜在鼓励女性在父权社会结构中的从属地位的本质”(刘利群,2004:4)。在世界范围内,女性仍然处于较低的地位,媒体行业中男女两性的关系仍处于“核心”与“边缘”的关系。以女性为特定服务对象的媒介也仍然有限。这主要从新闻传播学的视角来看待媒介与女性的关系。
大众传媒与女性的关系还可以从批评语言学的角度来审视。批评语言学“旨在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揭露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话语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以及两者是如何源于社会结构和权势关系又是如何为之服务的”(丁建新,2007:23~24),它以语篇为中心,而大众传媒是语篇的一种形式。女性在大众传媒中无论作为主体还是客体都是一定意识形态的体现。女性在大众传媒这一实现和产生意义的场所中,是弱势群体与被统治阶级的代表。即便是在新闻媒体从以“传播为中心”到“以受众为中心”的转变过程中,部分传媒受经济利益等驱动,忽
视包括女性在内的弱势群体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从现实的语篇(这里主要表现为大众传媒)中批漏出隐蔽的不平等权力和带有偏见的意识形态,为弱势群体(这里主要表现为女性)说话,是本文的一大目标。
2.权力和意识形态
根据福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权力的解构,“权力不再是以统治主体为中心而单面实施,它也不再是只限于政治和国家活动的范围内,而是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实际社会问题。”(高宣扬,2005:1115)我们可以看出,权力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大众传媒对女性施加的不平等权力尽管隐藏在不同的话语场景中,但只要仔细分析便会很容易发现,大众传媒对女性形象的刻板化定义以及女性在媒介行业从事的工作和所占比例都充分体现了权力的不对等。
在批评语言学中,有些批评语言学家(比如福勒,引自辛斌,2005:9)将意识形态理解为一个中性概念,指出它与“人们安排和证明自己的生活方式相关”。而汤普森关于意识形态与权力的关系的看法更具有参考价值:“意识形态可用来指意义在特定情况下为权力服务、帮助确立和维护不对称权力关系的方式„„从广义上来说,意识形态就是服务于权力的意义”(重引自辛斌,2005:
10)。媒介对女性形象的刻板化描述其实就是男权制度下男尊女卑的意识形态的表露。
3.女性媒介形象分析
现今学术界在文本领域对女性媒介形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说、电视、电影、女性杂志和广告的内容分析上。在这些媒介语篇中,女性大都被赋以固定的刻板印象(英文为stereotype)。
在现实社会中,性别的刻板印象主要包括对男女两性的性格、形象、智力、社会分工、家庭角色等方面的定型化(刘利群,2004:156),比如男性往往是理性、勇于探索、坚强的代名词,而女性往往被冠以感性、柔弱、被动等形象。而媒介的刻板印象是指媒介对这种刻板印象的再现、复制甚至强化与夸大。如琼瑶小说中好女人一般都是温柔、善解人意型的,古装电视剧里也常常出现“红颜祸水”这一宿命的结论。女性杂志内容不外乎是时装、化妆品,好像女人天生就只懂得消费、赶时髦„„而广告中出现的女性要么就是一个时尚、跟随潮流的靓
女,要么就是一个为全家“鞠躬尽瘁”的贤妻良母。广告中的职业女性,多以秘书、护士等服务型、辅助型职业为主,大都是“温尔文雅”的“现代花瓶”。即便是遇上一个事业有成的女性,也往往被描绘成家庭或个人生活不幸。而这种不幸又是由于她们忽略了家庭责任而出现的不幸结局。就算是素以客观真实而著称的新闻报道也同样存在着明显的性别不平等对待。有学者曾对各国黄金时段新闻事件的消息来源作了调查,大约3 /4的是以男性为主要消息来源,仅有6%的新闻以女性为主要消息来源,并且她们大部分以亲属或妻子的身份出现,女性仍然扮演着边缘的点缀角色。这是因为,报道的事件是客观的,而报道这些事件的人却是主观的。正如相机不会说谎,但拍摄照片的人会说谎。媒介控制者们将自己的意识形态有意或无意强加于这些媒介语篇中,在当今这个提倡男女平等的社会里依然奉行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原则。
以上种种大众传媒文本的构建其实都是处于同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的。在这特定的社会环境里,权势关系(男性的强势,女性的弱势)以及维持这些权势关系的价值观念(父权制度中女性的从属地位)一直根深蒂固而从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媒介中女性刻板印象所折射出的意义,通过具体的物质形式或中介(大众传媒),产生与一定的社会条件之中(男尊女卑),与一定的主客体相联系而存在并得到解释:大众传媒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性别歧视的倾向,女性在现实生活中作为弱势群体的典型代表,其处境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和改善。“结构和权势关系是社会典型的构成方式”(丁建新,2007:4)。两性在当今社会各个领域构成结构也表明了我们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处在一个男权社会时代。就以媒介行业为例,在媒介集团的领军人物几乎没有女性的一席之地。据《广播与有线电视》的调查显示,在美国最大的25家媒介集团中,首席执行官无一女性。女性群体仍是媒介行业中的弱势群体。
伴随着女性意识的逐渐兴起,女性在媒介作品中的地位逐渐提高。但从整体来看,媒介作品还是经常把女性的生存空间限定在家庭内,限定在母亲和妻子的角色上。无论是广告,还是影视作品,女性的价值很多时候都界定在美丽、温柔、依顺和性感上。实际上关于男女性别的宣传还是“男主外、女主内”、“男主女从、男尊女卑”的传统性别文化。女性的优秀体现在道德品行的完善上。一个典型人物就是电视剧《渴望》中的刘慧芳。
《渴望》可以说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影视作品。它一经放映便引起很大的反响。女主角刘慧芳隐忍、忘我、默默承担一切的形象回归了中国传统的妇女形象,成为中国男观众择偶的标准。影片创作者讴歌女主角的善良,并且把这种善良推向了一种“忘我”“无我”的境界。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部作品的价值取向却是否定女性的主体性和个体价值。刘慧芳放弃了一切自我发展的机会,作出利他的选择。在消解自我的过程中创作者将慧芳推向善良的极致,推向最为传统性别角色认可的母亲位置,从而将两性性别角色更加定型,成为一个最为男权文化认可的母亲角色。传统文化包括男权文化对于现代文化的消解在慧芳形象的塑造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创作者关于“男主外女主内”、“好女人就是成功男人身后的默默支持者和帮助者”的意识形态在这里得到了全方位的诠释。总结
大众传媒在担负提供信息、娱乐等产业功能的同时,还应肩负起宣传教育的功能和社会责任。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媒介传播对于提供男女平等的社会舆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批评语言学权力和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待当今大众传媒与女性的关系,为受到偏见的传媒中的女性说话,是本文的目标和尝试。
参考文献:
1.丁建新.叙事的批评话语分析:社会符号学模式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2.高宣扬.当代社会理论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刘利群,曾丹娜,张莉莉主编.国际视野中的媒介与女性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4.刘利群.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5.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第四篇: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看心理学与文学的关系
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看心理学与文学的关系
汉师1班
韦剑虹
200842306112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包括三部分:强调潜意识作用的心理结构学说、泛性欲学说和梦的学说。(1)心理结构学说;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面。其中潜意识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意识是指凡是自己能够觉察的心理活动,属于心理结构的表层。前意识是调节意识和潜意识的中介机制,即是一种可以被回忆起来的、能被召唤回到清醒意识中的潜意识。虽然它联系着意识,又联系着潜意识,使潜意识向意识转化成为可能,但是它的作用更侧重于阻止潜意识进入意识。潜意识则是在意识和前意识之下收到压抑的没有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因此又称为无意识)。它具有原始性、动物性和野蛮性,不合社会理性,被压抑着,但是并没有被消灭。它代表着人类更深层、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以及同本能有关的欲望,被认为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内驱力,是人的心灵的核心。它是混乱的、毫无理性的,只知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盲目地追求满足。
后来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被表述为超我、自我和本我。超我的主要职责是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而按至善原则活动。中间一层是自我,它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因受现实陶冶而渐识时务的一部分。自我充当本我与外部世界的联络者与仲裁者,并且在超我的指导监管本我的活动,它是一种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实际条件来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式的意识,代表的就是通常所说的理性的判断,它按照现实原则办事。本我引诱诱使自我满足它的愿望,超我约束自我压抑本我的欲望。因此,自我要调节本我,知觉现实,寻找一种能够满足需要的适当客体。
晚年,弗洛伊德又把本我修正为两类,即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这两种本能一同构成人类行为的内驱力。(2)泛性欲说
弗洛伊德把无意识主要归结为性本能。性和性欲是一个内容极为宽泛的概念,不仅包括生殖行为,而且包括一切器官的快意,甚至包括一切欲望冲动。这种性本能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
性本能被压抑在潜意识或本我之中,成为决定人的行为的巨大心里能源或能量,即力比多。由于意识或自我和超我的作用,人们常常倾向于以一种社会可以接受的目标来替代性欲的直接满足。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性心理的发展过程。另外,人在儿童时期稍懂事起,便因社会的压力,力比多冲动不能得到随时满足而常被压抑,在无意识中形成情结---所有男孩又有恋母嫉父的心理倾向,即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所有女孩都有恋父妒母的心理倾向,即埃勒克特情节,又称恋父情结。这些情结由于社会制定了禁忌法律道德等对它们加以规范,被压抑在本我之中。除了俄狄浦斯情结之外,每个儿童都有不同程度的自恋倾向。这是因为儿童与生俱来的力比多,需要在机体外部找到一个出口,由于最初找不到这个出口,以至于被迫滞留在内部,形成自恋。
力比多为了找到一个更好的宣泄途径,有时会以做梦、失言、笔误、开玩笑等方式间接表现出来,更会升华到各种物质和文化的创造活动中去。(3)梦的学说
对梦的分析,弗洛伊德是建立在潜意识论和泛性论基础上的。他认为,凡梦都是一种欲望的满足。而这些欲望大都与性有关。当人们清醒时,往往因为这些欲望为道德所不容,而被压抑。当人们进入睡眠状态,这些欲望就趁着前意识检查作用不严,通过凝缩、移置、意象化或象征化或二级加工,偷偷地溜进意识领域,这就成了人们常说的梦。因此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本质“就是一种(被压抑的、被压制的)愿望的(被伪装起来的)满足”(见弗洛伊德:《释梦》第136页)。
人不仅夜间会做梦,白天精神疲惫,注意力涣散时,一些幻想也会涌现于脑际,这种幻想与夜梦没有什么区别,故称之白日梦。
弗洛伊德以梦的工作方式来解释文艺创作的过程,用梦的解释方法来破译文本形式背后的深层意蕴,分析其中隐藏的艺术家的无意识动机。
2、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探讨心理学与文学的关系
弗洛伊德用精神分析理论来研究文学现象,同时又以这种研究为例证,支持他的精神分析学理论。(1)文学是性欲的升华
在弗洛伊德看来,“艺术的产生并不是为了艺术,它们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发泄那些在今日大部分已被压抑了的冲动。”。”(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台湾志文出版社,P116。)文学艺术的起源和本质在于力比多的升华。
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看,人的精神过程主要是无意识的,性本能是人一切行为的内驱力。欲望好比一股潜流,有三条基本出路:第一条是通过正常的性行为得到渲泄。第二条是倒流或固着,形成病态的情结或者说受压抑而引起精神病。第三条就是转移和升华。这是一种调和折中的办法,即把力比多转移到社会道德所容许的有价值的创造活动中去,使之得到解放。文学艺术便是这种创造活动之一。
弗洛伊德认为说,艺术家“是一个被过分嚣张的本能需要所驱策前进的人”,同时又是“一种具有内向性格的人”,他们“与神经病患者相差无几”。他认为作家艺术家普遍存在的个性特征是:第一,压抑力量的松弛;第二,超乎平常人的强烈的性本能欲望;第三,异常巨大的升华能力。正是最后一种特征,使作家艺术家有别于一般的正常人和真正的精神病患者。精神病患者也是被过分嚣张的本能欲望所驱遣的人,他被无意识冲动所控制,不具备对现实的辨别和适应能力,他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是失调的,总是生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艺术家虽然也受强烈的性欲所激动,也无法在外部世界得到满足,也会中断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而转向内心世界,但艺术家同时还能找到一条与现实协调起来的道路,他们通过艺术创造的方式获得本能欲望的替代性满足,同时也获得社会的尊重和赞扬。因此,弗洛伊德指出: “艺术家本来是这样一个人:他从现实中脱离出来是因为他无法在现实中满足与生俱来的本能欲望的要求。于是,他在幻想的生活中让他的情欲和雄心勃勃的愿望充分表现出来。但是,他找到了一种从幻想的世界中返回到现实的方式:借助于他的特殊的天赋,他把他的幻想塑造成一种新的现实;人们把它们作为对现实生活的有价值的反映而给予公正的评价。”(弗洛伊德:《关于精神功能两个原理的理论》,《论文集》第四卷,第174页。)例如,弗洛伊德考察了达·芬奇的身世及绘画作品。说达·芬奇是个私生子,母亲给了他过多的温情和溺爱,因而刺激了儿子的性欲冲动,使之过早成熟。但是在他5岁时,他不得不离开生母到父亲家生活,性冲动受到最初的压抑,并逐渐升华为艺术、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后来达·芬奇的许多画作,都表现的是母子关系的秘密。如《蒙娜·丽莎》的“独特的微笑”,实际表现的是达·芬奇对自己生母的儿时记忆。因此,弗洛伊德断定,正是达·芬奇的母亲过早地激起了他的性欲冲动,正是这种性欲冲动激起了达·芬奇巨大的创作热情。
弗洛伊德还对其他作品的分析,如对易卜生的《罗斯莫庄》、歌德自传中对童年的回忆以及莎士比亚的《三个匣子的主题思想》等的分析,也都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2)俄狄浦斯情结与创作原动力
弗洛伊德提出的另一个观点是:俄狄浦斯情结是作家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的原始动机。
弗洛伊德认为,每一个儿童都有爱母恨父或爱父恨母的感情,这在作家艺术家的童年表现得更加明确。后来,弗洛伊德还把这种俄狄浦斯情结动力说加以扩展,用于很多艺术家身上,认定他们的创作动机都是出于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对《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卡拉马佐夫兄弟》这三部分别出现于不同的时代和国度的世界大学名著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为一个女人进行情杀”,也即恋母仇父、瓶父娶母的俄狄浦斯情结。可见,在弗洛伊德看来,俄狄浦斯情绪不仅适合于说明每一个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其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同时,俄狄浦斯情结对于说明整个人类童年时代的普遍精神倾向也很有意义,人类的一切文化创造无不发源于俄狄浦斯情绪。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一书中宣称:“我可以肯定地说,宗教、道德、社会和艺术之起源都系于伊底帕斯症结(俄狄浦斯情结的另一译法——引者注)上。”(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台湾志文出版社,第192页。)他认为,正因为伟大的艺术作品表现了人类普遍存在的俄狄浦斯情结,所以能感动千千万万的不同时代和民族的欣赏者,引起他们的强烈共鸣。
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理论对张爱玲的《心经》进行分析。
短篇小说《心经》,讲的是一个女孩恋父的故事:主人公许小寒从小到大,一直依恋着父亲,随着年龄的长大,原先朦朦胧胧的依恋变成了热烈的爱慕。许小寒的爸爸妈妈许久已没有一点爱恋可言了,只不过为了婚姻的完整勉强凑合在一起。爸爸是魅力依旧成熟的男人,母亲的红颜不再,许多年来,联系他们的就是日渐长大的女儿,悲剧在无声无息中上演,女儿爱上了自己的爸爸,把母亲视为情敌和排斥对象,有意无意地用自己的年青美貌去反衬母亲的年老珠黄,打趣母亲偶尔艳丽的着装,使得着这位贤妻良母产生自卑感而与丈夫保持距离。
从张爱玲的个人家庭背景看,在她四岁的时候,她的母亲离家出走了。而张爱玲对于母亲的离开不是想念,而是怨恨。因为她觉得母亲其实是在抛弃她了。所以她更是看重珍惜和剩下的唯一的亲人--父亲之间的感情。在和父亲一起生活的日子里,父亲成为她的所有爱的寄托,成为她生命的一大支柱。而当张爱玲的父母离婚之后,她对父亲的依赖更是加重了。父亲对张爱玲也是极好的,会给她念诗,然后教她读书。还给她幼稚的作文眉批、总批,而且还把她幼稚的作文装订成册。结合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理论和张爱玲的家庭背景,我们可以得出影响张爱玲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她的恋父情结。(3)白日梦与文学创作
每个成年人都有着自己未曾实现的愿望,并曾通过做白日梦的方式来实现它。但是,作为成年人,是羞于承认这一点的。因为这些不加掩藏幻想的坦承会让别人不安,令自己难堪,受别人嘲笑,让别人蔑视等等。所以,人们既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那希望实现的愿望,也总是隐藏自己的幻想。在弗洛伊德看来,作家亦是如此。但作家找到了一种表现自己的白日梦幻想的方式,就是写作。一方面,作家之写作与儿童之游戏是类似的“他创造的是一个虚幻的世界,但又把它当作真实世界对待。这就是说,他向这个世界注入了大量的真实感情,但又能严格地把它同现实世界区别开来。”另一方面,通过作品,作者间接表达了自己的白日梦幻想。“ 一篇创造性的作品象一场白日梦一样,是童年时代曾做过的游戏的继续和替代物”。
不过,文学创作是作家之白日梦的变相实现。通过作品所表现的作者的幻想已通过艺术手法加以修饰了。或者说是进行了改装。正是通过这种修饰或改装,本来会引起他人甚至包括自己反感的作家本人的幻想却成为读者或观众快乐的源泉。至于作家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这就涉及到美学领域。弗洛伊德对此未给出多少解释。他认为这是他无法解答的谜。但有一点我们是可以推测出的。这就是作家的作品不单间接地表现出了自己的白日梦幻想,而且读者或观众由于在观看之时可以通过投射的方式将自己认同于作品的主人公,而使自己的白日梦幻想得以释放。这或许正是一些纯属幻想型的作品却往往能打动很多人之心的原因之所在吧。
我们可以简单总结弗洛伊德的观点如下:通过对创作与白日梦的关系的对比分析,弗洛伊德提出作家之创作也是一种幻想活动,其背后也隐藏着作家本人未能实现或满足的愿望。“幻想实现于作家的观念作用的三个阶段(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联络上,作为幻想动力的愿望则贯彻于始终”(车文博语)而作家的这种幻想活动又是一种特殊的幻想活动,它与常人的幻想活动之不同只在于“作家的写作技巧通过转化及其伪装来掩盖自己的自我中心倾向,并提供纯形式的乐趣。”(车文博语)最终,以作家的作品为媒介,作者与读者的情感可望得到沟通。对于作者来说,创作是变相宣泄了白日梦;对于读者来说,阅读可以不必自疚地欣赏自己的白日梦。而导致如此效果的正是艺术手法的使用,所以说正是艺术使得作家与读者一样能够欣赏自己的白日梦,而同时又不感到为难和羞耻。
3、总结:
弗洛伊德的心理文学理论明确地把现代心理学与文艺学结合起来,掀起文艺心理学研究之风。他的理论打破理性主义的传统,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无意识心理研究的新领域;也为解释文艺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但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并不是一种经过试验业已证明的科学。它忽视和贬低意识的地位和作用,极端夸大无意识的意义。忽视人的理智的价值,极力鼓吹泛性论,许多文学批评显得牵强附会。
但不管怎样,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理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他的贡献不可磨灭。
第五篇:浅析法社会学研究方法——以“案件社会学”与“社会学视野下的司法”为分析视角
《法律社会学专题》期末论文
浅析法社会学研究方法
——以“案件社会学”与“社会学视野下的司法”为分析视角
摘要:作为纯粹法社会学的创始人和行为法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布莱克开创了一个法社会学新的研究方法;案件社会学以“法律量”为分析变量,距离、亲密度等可量化因素成为关键自变量;社会学视野下的司法倾向于用社会学理论来剖析现实中的司法活动、法律适用,涉及组织与个人、合作社团、社会信息等,并尝试提出解决司法歧视现象的方法;这两个视角都关注社会结构对法律适用过程和结果的影响,排除价值因素,在法律因素的基础上更关注社会性因素的作用;而在适应法社会学要求方面,都有其优势与不足,应该在借鉴的基础上建立起更为完善的体系。
关键字:纯粹法社会学案件社会学社会学视野下的司法社会结构
一、案件社会学
案件社会学是布莱克纯粹法社会学的组成部分,其最显著的就是它关注点在于研究案件的社会结构,基于日常生活中一些情况基本类似的案件,经审理后却得出截然不同的判决的这样奇怪现象,于是法律的运用并不严格地遵循既有的规定,已有的法律没有显现出其应有的约束力、预测力和解释力。那么是什么在“主宰”或影响着案件的判决呢?案件社会学将视角集中于社会结构,认为“每一个案件都是社会地位和关系的复杂结构”①,只有对案件的社会结构进行研究,才可预测和解释案件的判决和处理方法。
在研究案件的社会结构这一最重要的变量时,布莱克提出了“法律量”的概念,将其细分为四个小变量,即对手效应、律师效应、第三方效应和讲话方式。概括而言,即关注的是案件中的当事人(原被告、律师、法官、证人等)所牵引到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每个群体内部、与他人的距离、亲密度等,都将这些方面作为可量化的因素。案件社会学认为以上的各个要素构成了案件的整个社会结构,每个因素都会对社会结构产生影响,只要认识了这些要素,即可对案件的处理作出预测和解释。在1976年布莱克发表的《法的行为》中,“提出把法作为可变量, 全面考察法的量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之间的函数关系”②,将社会生活领域分为五个方面,“即分层(纵的方面)、形态(横的方面,包括分工、亲密性、结合性)、组织(合作方面)、文化(符号方面)和社会控制(规范方面)”,③,论述法的量是如何随着以上几个方面的变化而变化的。通过这样的分析方法,布莱克提出了各项公式,如法于分层的量之间关系的公式是“法的量与分层的量成正比”,换言之,即“政府的社会控制是随着分层的出现而产生的, 并随着分层的量的增加而增加, 没有分层也就没有法”。④
二、社会学视野下的司法
社会学视野下的司法关注法律实践中的诉讼、协调、法律的非社会特征化和社会的非法律化,其中司法过程中的社会歧视现象是重要的研究焦点。这种研究方法的特点就是分析社会学知识是如何被运用于律师、诉讼等司法实践中的。日常生活中“犯罪分子等违法者可运①
② 详见课件《布莱克的纯粹法社会学》朱景文,“论布莱克的纯粹法社会学”第1页,《当代法学》1993年03期
③同上,第3页
④同上,第3页
用其来逃避惩罚,律师可用各种社会特征来标榜自己”①。比如,在分析冲突的协调时,注意到“组织”这一要素在实践中扮演的角色和地位:现代社会中的法律个人主义,个人相对于组织而言是处于劣势的一方,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个人会归属于某个组织,在遇到冲突陷入困境时,寻求组织的庇护和帮助,“法律合作社团”孕育而生,它能够“提供一种社会技术,赋予个人与组织相同的优势”②;司法过程中存在或多或少的歧视,布莱克将其归咎于社会异质性,即案件之间的社会结构差异、双方当事人的社会异质性、第三方的影响等,在这个层面上类似于案件社会学的分析。再者,将法律与社会信息相联系,把社会信息作为定量变量,首先是法律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社会信息的量的变化,然后社会信息影响法律对案件的适用。在法庭的审理过程中,将其进行非社会特征化,即排除社会性因素,减少社会信息对审判过程的影响;当然,这是在承认社会性因素对司法的影响的基础上作出的为减少歧视的措施。而相对应的,另一种研究视角则是社会的非法律化,即通过削减社会中的法律来达到法律更好适用的目的。比如增加法律的替代物、降低对法律的过分依赖、创造出一种反法律的环境来达到法律的最小化程度等。
三、分析——与法社会学研究要求的契合以往在对法律现象进行研究时,忽略了法律中的社会学维度,特别是法律条文主义在研究中占据着主要位置,其只适用于同质性很高的缺少个人特征的社会中,所以只有当案件在法律技术上、社会结构上都高度相似,这样法律条文才能得以发挥作用。③而现代社会早已没有了这样的环境和条件,多样化和民主化的法律生活,异质性的提高等,都更加注重社会因素的影响,一味的只强调法律因素已无法得到大家的认可。
法社会学不同于传统法学,其研究方法应更契合法社会学的特点和要求。举例而言,传统法学研究注重用既有的规则来评价案件,更倾向于机械化和固定化,将法律规则作为评判的工具和尺度;而法社会学需要转移视角,集中研究案件的社会结构,案件社会学“法律量”中涉及了诸多社会因素,如对手、律师、法官、陪审员等,就可以较好地满足这一研究需求,特别是不是单独得考察社会角色,更是将其角色的社会阶级、亲密关系、文化状况等作为自变量,涉及度较广。再者,与法学研究的逻辑过程不同的是,法社会学研究事实层面,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将法看着是可变的,用社会因素来“解释判决与审判过程中参与者之间实际发生的行为的关系”④比如,法律因素基本相同的案件,由于参与者社会因素的不同,最后会得出不用的处理判决。法律因素固然应该是研究法律现象的重要方面,但却无法完全很好得解释日常现实生活中的审判差别;这就是法学研究所存在的漏洞,而法社会学就担当其了弥补这一缺陷的任务,因此就需要考察社会因素的影响,即案件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作为纯粹法社会学的开创者,布莱克认为法社会学是研究法律事实的一门科学,要能明确科学与政策的关系,批评传统研究中一味注重效率。这就是布莱克研究方法中的价值中立无涉的立场。法理学与社会学模式在研究的焦点、过程、范围、视角、目标等存在着相异,法理学将社会特征、社会结构排除出考察视野,社会学则相反。
布莱克不赞同塞尔兹尼克提出的法社会学与自然法、价值判断不可分的观点,认为“法
⑤社会学是经验的, 可以用科学立法证明的, 它不应对法律政策作出评价”。由于法律政策涉
及了太多的价值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价值立场的体现,因此不能作为法社会学研究的范畴。传统法社会学在对法的效用的研究中的特点就是将法律现实与某种法律理想相比较,力图展示出两者的差距,而这也是布莱克所反对的。传统法社会学所具有的两种形式都存在不①
②详见课件《布莱克的纯粹法社会学》 同上
③详见课件《布莱克的纯粹法社会学》
④朱景文,“论布莱克的纯粹法社会学”第2页,《当代法学》1993年03期
⑤朱景文,“论布莱克的纯粹法社会学”第1页,《当代法学》1993年03期
可克服的缺陷;如应用法社会学中,“将法律现实与制定法或判决相对照, 当制定法或判决的含义清楚时, 这类研究有希望表明它们在实际上是否被执行,①”但是这严重依赖于纯粹法社会学,独立性较差;而另一种形式是把法律现实同某种理想(如“法治”“合法性”“正当程序”等)相比较,但因缺少确定的经验内容作为铺垫,研究者会很容易地将自己的理想当着法律理想,这样的研究就涉入太多的道德因素,因研究者价值立场的不同,其研究成果各式各样,也就存在偏见,缺乏说服力。因此,布莱克的纯粹法社会学更注重法律现象(法律事实)的研究,坚持“实然与应然被严格区分,客观的、价值中性的实证主义立场”②。这当然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它倾向于法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中的行为主义,排除价值影响,关注现象和经验世界;延续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布莱克寻找所有能够影响司法裁判的社会因素(当然,无法完全包含),将其进行系统分类,建立起一套体系,在量化后用其进行预测和解释。
张乃根教授在《法社会学分析:框架与范例》中提出了法社会学分析的理论框架,即以“狭义的实证法”为起点,以“广义的实证法”为分析重点,将“理想的法”作为分析的价值尺度,从而将分析的归宿落脚于“实现的理想法”;作者认为“法社会学家的研究不应以主观性的概念, 而以客观性的事实为起点”③,寻找实证的法作为分析对象。法社会学的分析不应局限于法律条文或规范本身,要能够透过条文或规范内容去准确把握法与社会的关系,摆脱“司法中心论”的束缚,建立起“狭义实证法一广义实证法一实证法反映的社会现实”的分析框架。④
案件社会学存在一定缺陷,用“法律量”作为自变量对案件的运作过程进行分析、推论,应该注意这种方法接近于自然科学的模式,忽视了法律实际运作中所固有的正义或公正的各种规则和要求,如程序正义、证据规则、司法人员的职业道德等;这样的量化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且能提高操作的可能性,涉及社会结构中的多个层面和要素,但是始终无法完全涵盖了所有的会对法律运用产生作用的因素。要想做到将所有要素进行分析,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完成的可能性极低。
四、小结
在对法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选择中,我赞同老师在课堂上所论述的那样,“关键是建立起一套符码体系,它将用一套科学、客观有效的知识符码体系,去破译和解码社会中既存的法律现象与法律事实”。法社会学最大的特点或者本质就是用社会学理论去研究法律现象和法律事实,如何产生、如何形成、如何消亡、有何影响等;而形成一套统一的符码体系就是研究的基础和工具。布莱克案件社会学中用接近与自然科学的模式建立起的一套以“法律量”为基点而涉及众多社会因素的分析模型具有借鉴意义,特别是在法律因素之外,将重点转移至社会因素对法律适用实施的影响上,案件的社会结构成为分析焦点。但其也存在不足:社会结构纷繁复杂,社会因素多样,这套模型只能将其一部分纳入研究范围,而无法完全涵盖。这也就使得研究结果存在片面性。而社会学视野下的司法大致延续着纯粹法社会学的特点,认为案件本身的社会结构会对案件的处理过程和结果产生影响。相比于案件社会学,在其细化的研究因素上有所不同,更倾向于对现实司法实践进行分析,组织与个人、合作社团、社会信息等社会异质性的构成,特别是法律适用中歧视现象的存在;根据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法律的非社会特征化和社会的非法律化。
因此,我认为这两者都各有千秋,有值得借鉴之处,应该在其基础上建立起更有效的方法论模式。①
②同上张凌鹰,“布莱克纯粹法社会学理论概要及其借鉴意义”第2页,《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02期 ③ 张乃根,“法社会学分析:框架与范例”第2页,《社会学研究》1993年06期
④ 同上,第3页
参考文献:
陈明华,“法社会学研究引论”,《社会学研究》1988年01期
丁卫,“法律社会学在当代中国的兴起”,《法律科学》2010年03期
张乃根,“法社会学分析:框架与范例”,《社会学研究》1993年06期
张凌鹰,“布莱克纯粹法社会学理论概要及其借鉴意义”,《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02期
张文显,“西方法社会学的发展、基调、范围和方法”,《社会学研究》1988年03期
朱景文,“论布莱克的纯粹法社会学”,《当代法学》1993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