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七大、科学发展观等内容
十七大、科学发展观等内容
1、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________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形势
2、在中国共产党
1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________的先锋队。
A、广大人民群众
B、其他社会阶层
C、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D、中国人民
1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________。
A、权为民所用、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享
B、权为民所享、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C、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D、权为民所享、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14、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________。
A、密切联系群众
B、理论联系实际
C、独立自主
D、实事求是
1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过去五年,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________能力较大提高。
A、改革创新
B、自主创新
C、自主革新
D、创新发展
16、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过去五年,________成功实现。
A、载物航天飞行
B、无人航天飞行
C、载人航天飞行
D、空间站建设
17、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首先是要提高________。
A、拒腐防变的能力
B、抵御风险的能力
C、领导发展的能力
D、应对危机的能力
1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过去五年,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________政策不断加强。
A、爱农支农
B、支农爱农
C、爱农惠农
D、支农惠农
19、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增加,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________。
A、逐步建立
B、完全建立
C、初步建立
D、基本建立
20、十七大报告在总结过去五年工作中提到: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________建设扎实推进。
A、社会主义体系
B、核心价值体系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________。
A、奠定了主权国家的基础
B、提供了前提条件
C、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D、提供了物质基础
22、现行以________为主体的财税体制,很难避免一些地方不顾资源和环境条件、盲目发展财政增收效应大的加工业尤其是重化工业。
A、增值税
B、营业税
C、所得税
D、消费税
23、实现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完成这个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的________支撑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
A、财政
B、资源
C、人口
D、经济
24、十六大以来,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扬________、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A、勇往直前
B、艰苦奋斗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2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________。
A、改革开放
B、快速发展
C、与时俱进
D、和谐社会
26、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________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A、全面
B、全方位
C、全范围
D、沿海各大城市
2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________。
A、改革开放
B、快速发展
C、与时俱进
D、社会和谐
2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________。
A、改革开放
B、快速发展
C、与时俱进
D、和谐社会
29、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________。
A、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路线
B、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D、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
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________,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A、发展实际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基本国情
D、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1、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________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A、基本路线
B、基本纲领
C、基本经验
D、基本纲要
32、在当代中国,坚持________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A、科学发展
B、新型工业化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中国现代化
3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需要在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中处理好________的关系。
A、按劳分配
B、多种分配
C、效率与公平
D、公平
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________。
A、最新成果
B、最新运用
C、最新理论
D、最新思想
3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________。
A、思想基础
B、理论基础
C、政治基础
D、政治保障
3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________的理论体系。
A、先进
B、现代
C、开放
D、进步
37、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________。
A、科学发展观
B、协调发展观
C、和谐发展观
D、和平发展观
38、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________的历史使命。
A、独立解放
B、繁荣昌盛
C、伟大复兴
D、繁荣富强
39、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的基本国情仍然是________。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新民主主义
C、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D、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40、目前我国的主要矛盾仍然是________之间的矛盾。
A、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D、阶级矛盾
41、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我国未来的三大历史任务是________。
A、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B、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建设、经济建设
D、继续新型工业化建设、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2、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把提高________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
A、推动事业发展的开拓创新能力
B、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C、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
D、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43、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召开,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发展是硬道理”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________的新机遇新挑战。
A、经济国际化
B、经济全球化
C、贸易全球化
D、贸易全球化
45、党的十七大报告将过去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扩展为“工业化、________、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
A、科学化
B、信息化
C、规范化
D、集约化
46、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未来五年是________的关键时期。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向社会主义高级阶段过渡
C、建设新民主主义
D、构建和谐社会
47、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________的
D、协调型
5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________。
A、政治保证
B、政治保障
C、政治前提
D、政治基础
5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四项基本原则是________,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A、兴国之本
B、立国之本
C、立国之要
D、兴国之要
56、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________。
A、根本保障
B、思想基础
C、动力来源
D、活力源泉
5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________,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A、兴国之本
B、立国之本
C、兴国之要
D、立国之要
58、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实现发展的________,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防止发展不能永续。
A、普惠性
B、协调性
C、持续性
D、均衡性
59、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和________是内在统一的。
A、社会和谐
B、解放思想
C、改革创新
D、改革开放
60、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________。
A、全体党员
B、统治阶级集团
C、最广大人民群众
D、工人阶级
61、应当怎样认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之间的辨证关系________。
A、生产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活富裕是生产发展的结果,生态良好决定着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可持续程度
B、生态良好是基础,只有生态良好了,才可能有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
C、生活富裕是基础,生产发展和生态良好是目的
D、由于我国经济增长的资源代价过大,国家应当把主要精力从发展生产转移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护生态环境上来
6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坚持把________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
A、改善人民生活
B、解决民生问题
C、提高人民生活
D、民生问题
6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________。
A、改革开放
B、组织建设
C、党的建设
D、民主建设
64、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________。
A、发展战略
B、发展道路
C、发展模式
D、发展观
65、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以GDP作为衡量政绩的重要指标。为了追求政绩,一些地方上马了大量的“形象工程”,低水平重复建设更是屡见不鲜,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严重。这种现象________。
A、忽视了科学技术的关键作用
B、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体现
C、表明宏观调控具有缺陷
D、依靠市场调节可以克服
66、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________
A、行动指南
B、重大战略思想
C、重大指导方针
D、必然要求
67、中央关于“八个统筹”的思想,包含的主要哲学道理是________。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B、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联系的观点
D、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8、经济发展必须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其实质是________。
A、贯彻科学技术是
D、公平合理合法
75、一些地方“圈地”搞开发,从局部看,减少一小片耕地,似乎并不影响国家粮食安全;但从全局看,如果每个地方都如此蚕食耕地,中国13亿人的吃饭问题就成了天大的问题。上述事实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必须________。
A、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B、承认矛盾的客观性
C、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D、提问题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76、引入“绿色GDP”概念的主要目标是________。
A、不能把GDP的增长作为唯一的指标
B、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能耗低、污染少的
B、外贸顺差过大
C、外贸赤字过大
D、外贸流动过大
86、推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就是要________。
A、把环境效益置于评价体系的首位
B、充分考虑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
C、在我国杜绝污染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D、取消GDP 8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国将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________、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A、权威性
B、威慑力
C、亲和力
D、重要性
88、怎样准确把握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的关系________
A、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并重,优先考虑现实利益
B、以现实利益为重,长远利益要建立在现实利益不断实现和积累的基础上
C、以长远利益为重,现实工作必须为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D、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发生矛盾时,无论什么情况都要考虑现实利益
89、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平等保护________,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A、物权
B、财产权
C、产权
D、所有权
90、下列关于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集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B、集体利益的实现要以保障大多数人利益为前提
C、市场经济要求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国家和集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妨碍个人利益的实现
D、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该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
91、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目标的关键是________。
A、保护生态
B、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节约能源
D、保证GDP的快速增长
92、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目的是________。
A、进一步调动地方促进科学发展的积极性
B、加强中央权威,维护法律尊严与统一
C、既维护中央的统一领导,又更好地发挥地方积极性
D、加强权力的高度集中
93、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________”,主要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等三个方面,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和基本途径。
A、三条道路
B、三个转变
C、五化
D、四条道路
9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使全社会________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A、革新意识
B、创新智慧
C、改革意识
D、创新意识
9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________。
A、统筹城乡发展
B、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D、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96、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________。
A、修改国内法律法规中与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不一致的地方,实现与国际接轨
B、在对外开放中求得发展,在不断发展中扩大开放
C、使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向外资全部开放
D、发展民族企业,减少外资的引进
97、最先提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文献是________。
A、中国共产党
106、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________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A、农村
B、城市
C、落后地区
D、城镇
107、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________有机统一。
A、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B、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D、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
108、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政府职能应更多地放到________等方面。
A、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B、加大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
C、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
D、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
109、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建设社会主义________,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A、核心价值体系
B、价值观
C、世界观
D、发展观
110、党的执政能力主要包括________。
A、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B、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D、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111、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是________。
A、组织满意不满意
B、经济发展的速度
C、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
D、领导高兴不高兴
11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________。
A、基本前提
B、根本依据
C、时代背景
D、重要因素
113、统筹城乡发展应贯彻的方针是________。
A、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
B、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
C、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
D、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
114、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________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
A、发展的办法
B、建设的办法
C、化解矛盾的办法
D、改革的办法
115、当前我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________。
A、合理利用社会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B、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C、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D、减少污染
116、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________的快速增长。
A、8.7%
B、9.7%
C、10.4%
D、7.7%
117、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________的关系。
A、精神文明建设
B、改造自然
C、人口、资源、生态环境
D、社会发展
11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开发和推广节约、(C)、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A、绿色
B、可生
C、替代
D、无污染
119、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________跨区域合理流动。
A、生产要素
B、生产技术
C、创新技术
D、生产知识
120、我国有13亿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2%;人均耕地面积为1、39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________。
A、40%
B、50%
C、60%
D、70% 12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________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
A、作用区
B、引导区
C、功能区
D、示范区
12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________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
A、特大
B、大
C、发达
D、沿海
12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要更好地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________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A、天津滨海新区
B、东北老工业区
C、长江三角洲地区
D、沿海经济开发区
12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建设国有资本________预算制度。
A、投资
B、管理
C、经营
D、收益
12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健全社会________体系。
A、诚信
B、信用
C、信誉
D、保障
126、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政府和人民都将高举________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
A、和平、发展、合作
B、和平、发展
C、和平、合作
D、和平、和谐
127、要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履行________职能,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
A、参政议政
B、议事
C、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
D、提案
12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完善________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
A、省
B、市
C、县
D、地区
129、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________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A、自力更生和争取外援
B、出口和进口
C、“引进来”和“走出去”
D、投资和消费
130、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立足以质取胜,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________贸易。
A、科技
B、技术
C、服务
D、农业
131、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________和社会公平正义,是党的十七大对我国政治发展目标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A、人民生活
B、人民权力
C、人民权益
D、人民权利
132、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________,是党的十七大对我国文化发展目标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A、文化素质
B、文明素质
C、道德素质
D、道德水平
133、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________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A、社会公平正义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党的领导
13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________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A、最有效、最直接
B、最直接、最重要
C、最有效、最广泛
D、最有效、最关键
13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________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A、民主管理
B、集体协商
C、民主监督
D、民主协商
13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________不断提高相适应。
A、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
B、公民民主意识
C、公民法律意识
D、公民文化水平
13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________。
A、意识
B、精神
C、意志
D、路线
13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支持人民政协围绕________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
A、合作
B、协商
C、团结
D、共事
139、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发挥________、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
A、协商关系
B、政治协商
C、协调关系
D、民主监督
140、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________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
A、政策措施
B、公共政策
C、发展规划
D、公共决策
14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________功能。
A、治理
B、自治
C、自理
D、管理
14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牢牢把握各民族________的主题,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
A、共同团结﹑共同发展
B、共同奋斗﹑共同进步
C、共同和谐﹑共同富强
D、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14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________,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A、公共服务提供机制
B、公共服务体系
C、公共管理体系
D、公共产品提供体系
14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形成 ________的行政管理体制。
A、权责一致、分工科学、决策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
B、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
C、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高效、监督有力
D、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有效、监督有力
14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________,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
A、减少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B、减少行政幅度,降低行政成本
C、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
D、减少行政审批,提高行政效率
146、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 ________。
A、透明度和执行力
B、执行力和公信力
C、透明度和公信力
D、透明度和效率
14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发挥好________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A、群众
B、舆论
C、纪检
D、司法
148、当今时代,________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A、知识
B、文明
C、文化
D、技术
149、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 ________。
A、文化传播力
B、文化影响力
C、文化软实力
D、文化扩散力
150、________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民主与法制
C、马列主义
D、改革创新精神
151、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________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________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A、社会主义、改革创新
B、集体主义、改革开放
C、爱国主义、改革创新
D、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15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按照“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________。
A、政治利益
B、根本利益
C、经济利益
D、长远利益
15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________方向发展。
A、互利
B、双赢
C、共赢
D、互惠
15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走________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A、和谐发展
B、和平发展
C、独立发展
D、独立自主
15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________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A、改革创新
B、勇于创新
C、严于律己
D、求真务实
156、________是民生之本。
A、教育
B、医疗
C、住房
D、就业
15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________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A、荣辱观教育
B、科学发展观教育
C、先进性建设
D、八荣八耻
158、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以________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
A、提高思想觉悟
B、增强党性修养
C、坚定理想信念
D、加强理论学习
159、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以________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
A、完善民主集中制
B、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
C、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D、两新组织党的建设
160、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以________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
A、改善党的形象
B、提高党的活力
C、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D、提高党的执政力
161、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以________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
A、贯彻执行党章
B、完善党内法规体系
C、健全民主集中制
D、转变领导方式
162、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以________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A、纠正部门行业不正之风
B、查办大案要案
C、完善惩治和预防****体系
D、加大严惩力度
163、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________,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
A、根本建设
B、基本建设
C、核心建设
D、重点建设
16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________的模范。
A、社会主义荣辱观
B、先进性教育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三个代表”
16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继续加强党的________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
A、领导能力
B、执政水平
C、执政能力
D、领导作风
166、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规范干部________制度,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差额选举办法。
A、选拔任用
B、任用提拔
C、任用提名
D、选拔提名
167、________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要靠千千万万高素质党员来体现。
A、先进性
B、革命性
C、阶级性
D、代表性
168、十七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加强进城务工人员中党的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________管理机制。
A、常态
B、静态
C、动态
D、流动
169、十七大通过的新党章指出:要抓紧时机,加快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________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
B、健康快速全面
C、全面协调可持续
179、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________。
A、突出重点
B、全面安排
C、统筹兼顾
180、党的十七大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用________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81、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从2008年9月开始,用________左右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A、一年
B、一年半
C、二年
182、学习实践活动以________以上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全体党员参加。
A、乡级
B、县级
C、地(厅)级
183、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围绕一个总要求就是________。
A、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84、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现实意义和________,积极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来。
A、现实性
B、紧迫性
C、必要性
185、各单位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深入学习,带头调查研究,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发挥________。
A、领导作用
B、主体作用
C、表率作用
186、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________。
A、思想认识
B、思想观念
C、思想作风
187、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必须着力解决影响和________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A、阻挡
B、制约
C、妨碍
188、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必须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________实际问题的能力。
A、观察
B、解决
C、概括
189、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更加自觉地走________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A、科学发展
B、和谐发展
C、创新发展
190、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在学习上突出________。
A、与时俱进
B、改革创新
C、解放思想
191、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在________、贵在落实。
A、贯彻
B、实践
C、宣传
192、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________相结合的过程。
A、基本国情
B、伟大实践
C、现实状况
193、科学发展观的正式提出是在党的十六届________全会。
A、三中
B、四中
C、五中
194、科学发展观是
206、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用发展着的________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
A、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207、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________。
A、基层组织
B、党员队伍
C、领导班子
208、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________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体现了我们党准确把握时代潮流和世界大势、具有与时俱进的远见卓识。
A、与时俱进
B、改革创新
C、求真务实
209、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________作为主线。
A、制度建设
B、反腐倡廉建设
C、先进性建设
210、以人为本中的“本”字是指________人民的根本利益。
A、大多数
B、多数
C、最广大
211、切实改进党的作风,要以完善惩治和________****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A、预防
B、杜绝
C、减少
212、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________上来。
A、民族团结
B、社会稳定
C、社会和谐
213、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________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
A、先进文化
B、科技技术
C、文学艺术
214、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是检验党的干部能否立党为公、________的重要标准。
A、执政为民
B、取信于民
C、为民造福
215、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
A、发展战略
B、发展道路
C、发展模式
D、发展观
216、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
A、科教兴国
B、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
C、发展
D、发展战略
217、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
A、速度至关重要
B、以人为本
C、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D、全面、协调、可持续
218、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以人为本
D、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19、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
A、科教兴国
B、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
C、发展
D、发展战略
220、发展观的
第二篇:十七大与科学发展观范文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是偶然的,而是以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为依据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十个结合”,既是对改革开放30年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又同科学发展观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新的历史起点呼唤新的发展理论
(一)从国内发展看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工业基础的问题。发展方式上,主要是国家计划主导型的、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到70年代,完成了基本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历史任务。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是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基础。由此也给下一步的发展留下了突出矛盾: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暴露,经济效益低下,人民生活改善长期滞后。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到2000年左右,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问题。发展方式上,主要是总量扩张式的跨越式发展。我们既尝到了这种发展方式的极大好处,也强烈地感受到这种发展方式带来的问题。主要是:高能耗、高污染,城乡、区域发展很不平衡,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社会矛盾凸显,党内腐败和权力监督问题突出。
2002年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后,情况有了很大变化。这些特点,在十七大报告中归纳为八个阶段性特征。这八个阶段性特征告诉我们:一方面,当前的发展的确站在新中国成立近60年积累起来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另一方面,当前的发展又面临着长期积累的问题和新出现的问题,两难问题、利益问题大量出现。我们要同时破解不发展与发展后这两大难题。原有的发展理论已经不够了,这就呼唤着科学发展观的产生。
(二)从国际发展看
我们以上个世纪40年代中期作为考察的上限。20世纪40年代中期,直至整个60年代,在美苏两大阵营冷战格局的大背景下,战争与和平的问题成为压倒一切的问题。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情况开始发生重大变化。根据变化,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做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的判断。我们在大力推进改革的同时,也在大力推进对外开放,中国开始不但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活跃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而且作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一支充满生机的力量出现在国际经济舞台上。
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世界局势又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持续半个世纪的冷战格局不复存在。二是以信息化为龙头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给世界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三是经济全球化经过长期酝酿发展,这时已经成为锐不可当的潮流。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以后,经过这些年的迅速发展,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十分重要的变化。第一,造成了发展上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对外依存度空前提高,世界对中国的依存度也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第二,造成了国内发展问题与国际发展问题紧密联系的格局。许多国内的发展问题(包括突发事件),影响面扩大到了世界。许多世界共同面对的发展问题,影响面也深入到了国内。而且,相互影响的时间差越来越缩小。这也提出了要用一种新的发展理论,实现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统筹,实现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统筹。这种新的发展理论,就是科学发展观。
(三)从党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紧迫任务看 新中国成立前后,我们党从领导中国革命的党成为执掌全国政权的党,当时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能不能掌权的问题,能不能发展经济的问题,以及会不会当“李自成”的问题。因此提出“两个务必”。当时,我们党是用“翻身站起来”赢得民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我们党又面临新的考验。这就是能不能纠正自身的错误,走上改革开放道路;能不能采用新的现代化发展思路,使国家迅速强盛起来,使中国群众迅速富裕起来。因此提出党要成为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这时,我们党是用“振兴中华”、“小康生活”赢得民心。
现在,我们党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征途上,又面临新的考验。一是来自发展的考验。这就是,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日益突出,而不发展的问题依然尖锐。因此,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共享成果的问题,影响和决定人心向背。二是来自权力的考验。作为执政党,我们党如何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作为执政党,如何使权力的运行置于人民监督、司法监督、纪检监督、舆论监督之下?当前发生的许多腐败问题,都是和发展中的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许多重大责任事故的背后,都有腐败身影。因此,也需要有一种理论,能够把发展与党建有机地统一起来,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党的建设有机地统一起来。这也呼唤着科学发展观的产生。
科学发展观与“十个结合”
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总之,科学发展观,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但是又不能走发展的老路,这就要把发展同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紧密结合起来。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以改革开放30年的成功实践经验作为实践依据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十个结合”,既是对改革开放30年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又同科学发展观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
第一,前三个结合,即“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涉及到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分别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关系。这三个结合,既揭示了改革开放的基本规律,揭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般规律,又揭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必须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中间四个结合,即第四条到第七条,分别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这就是:“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这四个结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基本要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基本规律的总结。同时,这四个结合,还贯穿了以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为根本,努力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统筹兼顾的要求;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项建设事业中,贯穿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在克服困难、化解矛盾中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发展理念。一句话,是科学发展观总体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布局中的贯彻和体现。
第三,最后三个结合,即“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强调了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坚持改革发展稳定、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保证作用。这三个结合作为一个整体,体现的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要求具备的两种眼光和两种能力。其一是通盘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及其发展趋势的眼光和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能力;其二是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的眼光和统筹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顺应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带来的历史性变化,顺应改革开放使我国同世界关系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总之,这“十个结合”的提出,源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它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到改革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总体布局,贯穿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党建的方方面面。
第三篇: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习题
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A.以人为本 B.发展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2.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A.发展社会主义理想建设 B.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C.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D.发展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发展
C.以人为本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发展
C.以人为本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发展
C.以人为本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足点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发展
C.以人为本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7.科学发展观是指()A.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B.坚持以人为本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8.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A.和谐文化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马克思主义 D.社会主义荣辱观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并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C.党的思想路线是正确的
D.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
10.东北人民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虽然已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但市场经济观念还比较薄弱。这说明在振兴东北的过程中()A.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B.要充分发挥东北的资源优势,全面开发资源 C.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D.要坚持对外开放 11.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从经挤学角度看是因为()①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③共同富裕是国家繁荣昌盛的根本途径 ④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人们开发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1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A.解放思想 B.改革开放
C.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A.解放思想 B.改革开放
C.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5.以()为荣、以()为耻。“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苦奋斗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艰苦奋斗也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和政治本色。
A.勤俭节约 贪污浪费 B.艰苦朴素 荒淫无度 C.艰苦奋斗 骄奢淫逸 D.遵纪守法 违法乱纪
16.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是()A.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B.完善企业法人制度 C.采取科学管理方法 D.建立有效股份制度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 B.科学发展观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邓小平理论 18.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A.改革开放 B.快速发展 C.与时俱进 D.开拓创新 19.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A.改革开放 B.快速发展 C.与时俱进 D.开拓创新 20.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A.改革开放 B.快速发展 C.与时俱进 D.开拓创新 21.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A.统筹兼顾 B.发展 C.以人为本 D.全面协调可持续 2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科学发展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民主法治 2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法是()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科学发展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民主法治 2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科学发展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民主法治 2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科学发展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民主法治 2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B.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C.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2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B.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C.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2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B.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C.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2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B.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C.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30.十七大报告指出,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会议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
31.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A.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B.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C.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D.我们党和国家到二○二○年的奋斗目标
32.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A.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科学发展观 D.改革开放 33.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A.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科学发展观 D.改革开放 34.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农业的首要任务是()A.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 B.增加农民收入 C.转移农民就业 D.健全农村市场
35.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A.发展经济 B.改善人民生活 C.促进社会和谐 D.维护社会稳定
36.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A.相互合作、优势互补的经济关系 B.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政治关系 C.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D.相互信任、加强合作的安全关系
37.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A.维护社会团结 B.改善民生 C.优先发展教育 D.扩大就业
38.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点是()A.坚定理想信念
B.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 C.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D.健全民主集中制
39.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重点是()A.坚定理想信念
B.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 C.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D.健全民主集中制
40.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点是()A.坚定理想信念
B.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 C.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D.健全民主集中制
41.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重点是()A.坚定理想信念
B.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 C.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D.健全民主集中制
42.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A.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B.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C.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D.我们党和国家二○二○年的奋斗目标
43.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A.拓宽民主渠道 B.丰富民主形式 C.人民当家作主 D.健全民主制度
44.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A.革命 B.改革 C.创新 D.发展
45.我国经济发展要坚持速度、结构、效益、质量四者的统一,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效益 B.结构 C.速度 D.质量
46.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社会主义荣辱观 C.以德治国 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4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是要()A.把人民视为目的而不是手段 B.把人民视为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C.为了人民的幸福与安定,无条件地剥夺犯罪分子的一切权利 D.尽量缩小法的适用范围,扩大道德的适用范围 48.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A.坚持可持续发展
B.坚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C.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D.坚持以人为本
49.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为人民服务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建设和谐社会
50.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则有()A.共同性原则 B.效益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公平性原则
5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A.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B.根据我国实际赋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鲜明的中国特色 C.坚持党的领导
D.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52.党的建设的主线是()A.思想建设 B.执政能力建设 C.先进性建设 D.改革创新精神 53.为当代中国一切进步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的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新中国的成立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
54.十七大报告首提“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以下属于财产性收入的是()A.工资薪金收入 B.劳动者年终奖金所得 C.劳动者兼职所得 D.银行存款利息所得
55.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A.经济增长方式 又好又快 B.经济发展方式 又快又好 C.经济发展方式 又好又快 D.经济增长方式 又快又好 56.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A.实现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 B.实现工业和农业的协调发展 C.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D.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57.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这说明()A.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已经变化 B.民生问题作为次要矛盾制约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C.解决民生问题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体现 D.民生问题已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
58.胡锦涛指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实质就是要树立和落实()A.科学发展观 B.正确的政绩观 C.正确的执政方式 D.正确的世界观 59.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提高人的道德素质
C.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D.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
60.“五个统筹”中,“统筹区域发展”的实质是()A.鼓励沿海地区先富起来,实现现代化 B,把握“两个大局”,促进共同发展
C.充分发挥沿海地区优势,实现我国工业化 D.东西部地区同时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61.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中,胡锦涛同志指出,()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A.改革开放 B.科学发展观 C.艰苦奋斗 D.和谐社会
62.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
A.中国化 基本制度 提高效率 B.普遍化 精神文明 社会诚信
C.中国化 精神文明 提高效率 D.普遍化 核心价值体系 经济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2.下面关于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怔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 B.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C.全面协调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D.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3.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自身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进行反思而得出的一种较高层次的发展观和发展方式。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一种社会发展运动,进入90年代,它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包括以下原则()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协调性原则 D.共同性原则
4.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
B.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D.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5.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A.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 B.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
C.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 D.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6.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色是()A.实践特色 B.民族特色 C.时代特色 D.创新特色 7.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的主题包括()A.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B.继续解放思想
C.坚持改革开放 D.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8.坚持以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指()A.全面的发展 B.综合的发展 C.协调的发展 D.可持续的发展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A.马克思主义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0.在“6•25重要讲话”和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A.是中国共产党胜利前进的旗帜 B.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C.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D.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胜利的旗帜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里所说的公平,包括()A.消除分配的差距,防止两极分化 B.体现在机会的均等上,即每个社会成员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竞争 C.表现在规则的平等上,即每个社会成员在社会活动中遵循同样的标准和规则
D.是建立在效率基础上的公平
12.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的问题是()A.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B.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C.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D.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
13.中国的改革开放从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起步。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党中央又适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到2002年,国家在西部开工30多个项目,总投资超过6000亿元。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第一批项目总投资额数百亿元。到2020年,全国地区发展差异系数(根据各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离散系数计算)将控制在0.747以下。这段材料所体现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包括()A.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发展 B.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 C.坚持东中西部平衡发展
D.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4.青藏铁路建设部门把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作为第一任务,严格控制施工活动范围,控制湿地、草甸和草原植被破土面积,做好植被、表土的保护和恢复,防止水土流失。在施工过程中,所有施工范围内的草皮全部移植到选定场地并浇水养生,在工程完工时移回。环境保护已成为工程质量达标的前提条件。这一事实说明()A.必须坚持以环境建设为中心
B.要处理好西藏植被保护与青藏铁路建设关系 C.必须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D.速度、质量、效益要统一
15.胡锦涛主席在十七大会议中讲到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以及所取得的成果时指出:()A.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B.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C.只有改革开放才能解决中国面临的一切问题和困难 D.只有改革开放才符合社会主义道路
16.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A.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B.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 C.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D.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17.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中,强调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包括:()A.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B.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C.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D.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18.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下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确的理解是()A.国民经济发展必须把速度放在首要的位置
B.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C.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D.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
19.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晰了改革开放的目的所包含的含义是()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C.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D.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20.中国政府倡导的新能源安全观是()A.加强能源开发利用的互利合作 B.形成先进能源技术的研发推广体系 C.维护能源安全稳定的良好政治环境
D.逐渐减少油气资源开发,大力推广新能源和替代能源 21.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战略意义是()A.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 B.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C.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D.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
2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什么是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2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
24.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起草了“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随后“十一五”规划纲要在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上正式通过。这一过程表明()A.全国人大是我国唯一的国家权力机关 B.中国共产党通过国务院行使行政权 C.“十一五”规划纲要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D.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
25.胡锦涛指出,全面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必须()A.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
B.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
C.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军事大国为最终目标
D.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习题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重点熟记题。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C【解析】思想道德建设解决整个民族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问题,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思想道德建设包括理想建设、道德建设和纪律建设。理想建设又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3.A【解析】精髓是整个思想理论体系赖以成立和富有生命力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揭示了坚持解放思想对于党在新时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的重要作用,并强调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要继续解放思想。这就昭示我们,解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基础,是这个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也是理解这个理论体系的钥匙。只有牢牢把握这个精髓,才能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4.B【解析】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
5.C【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可以说,在中国当前的形势下,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了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思想,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问题。在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是核心。因此说以人为本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解决了以人为本,也就解决了该问题。
6.D【解析】党在现阶段的任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这一科学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党的十六大再一次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个什么样的历史阶段呢?第一,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和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第二,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现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第三,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由于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现实状况和时代特征,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的发展过程,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要经过几代、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
7.A【解析】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把它作为党和国家在发展同题上的根本思想。
8.B【解析】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一科学论断,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9.B【解析】记忆性题。为十七大报告原文内容。
10.A【解析】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首先要充分发挥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从战略上调整经济结构,切实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11.D【解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国目前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是生产力不发达的阶段,特别需要我们花大气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维护与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显得迫切。
12.D【解析】人类的活动要与自然界协调发展。一方面,人类为了生存,必须不断在地球上拓展空间,不断从事各种社会活动,但另一方面,人类又必须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注意维持生态平衡。即要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路。否则,一旦自然界“发怒”,人类便会遭到“报复”。本题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13.A【解析】十七大报告内容。14.C【解析】“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的社会主义,是和谐的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统一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15.C【解析】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深刻指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16.A【解析】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全会认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这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
17.B【解析】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概念,并将这个理论体系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十七大一个重大的历史性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形成的,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的推进逐步形成的。就其内容来说,这个理论体系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回答。就其地位来说,这个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这个理论体系具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的务实性、“与时代发展同进步”的时代性、“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的人民性和“不断发展”的开放性。
18.A【解析】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参看十七大报告。
19.B【解析】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参看十七大报告。
20.C【解析】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参看十七大报告。
21.A【解析】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2.A【解析】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 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人为本。
23.B【解析】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 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方法是坚持科学发展。
24.C【解析】参考《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5.D【解析】参考《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6.A【解析】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关于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是科学的世界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27.B【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理想是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希望和愿景,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经过艰辛探索,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中华民族的复兴展现出灿烂前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改革开放近30年来,社会主义制度在除弊创新中自我完善和发展,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国的国际地位也显著提高。国家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极大地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对实现共同理想的信念,激励着我们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继续团结奋斗。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28.C【解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是紧密结合的。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就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动员全民族的力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继承优良传统,从祖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中汲取营养,又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体现时代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既要以开放的心态面向世界,虚心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长处,又要自觉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和尊严,决不妄自菲薄。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全民族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改革开放使我国各族人民焕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形成了解放思想、求真务实、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鲜明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与时俱进的改革和创新,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品格。只有坚持改革创新,才能冲破一切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破除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让一切创造新生活的活力和源泉竞相迸发、充分涌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相互交融的,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深深熔铸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使中华民族能够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29.D【解析】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属于道德的范畴。道德是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种通过社会舆论、教育感化、自身修养、传统习惯等起作用,用以调整社会关系、维护公共秩序、保证社会生活安定有序的精神力量。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而不是脱离历史发展的抽象观念。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大力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大力发展各民族和社会成员之间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在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旧社会残留的封建主义道德的影响依然广泛存在,又面临资本主义腐朽思想道德的侵蚀。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也给道德领域和社会关系带来深刻复杂的变化。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确立全社会普遍奉行的道德规范,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明的社会风尚,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革命道德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道德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提炼和概括出八个方面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为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判断提供了基本准则。社会主义荣辱观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结合起来,树立了鲜明的社会价值导向。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和认真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就能够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30.A【解析】参考十七大报告。31.B【解析】参考十七大报告。32.A【解析】参考十七大报告。33.B【解析】参考十七大报告。34.A【解析】参考十七大报告。35.B【解析】参考十七大报告。36.C【解析】参考十七大报告。37.B【解析】参考十七大报告。38.A【解析】参考十七大报告。39.B【解析】参考十七大报告。40.C【解析】参考十七大报告。41.D【解析】参考十七大报告。42.D【解析】参考十七大报告。43.C【解析】参考十七大报告。44.C【解析】为十六大报告内容。
45.A【解析】速度、结构、效益和质量的关系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坚持速度、结构、效益、质量四者的统一,既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多年经济建设的基本历史经验。四者之间的正确关系是:速度是前提,结构是条件,效益是中心,并要求保证质量。
46.A【解析】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论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47.B【解析】此题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资本主义社会把人民视为手段而不是目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目的是资产阶级追求剩余价值。但如果视人民为目的而不是手段,则是空想社会主义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正因为如此,我们党提出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主张。显然,人民的幸福只能由人民自己创造。C项内容过于绝对化,错在了“无条件”上。在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中,对犯罪分子某些权利的剥夺要依法有条件地剥夺。D项的错误也很明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诚然要扩大道德的适用范围,但不能削弱法的作用,应当德、法并举,坚持和推进依法治国。
48.D【解析】以胡锦涛同志为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其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回答的是“为谁发展”的问题,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回答的是“怎样发展”的问题。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49.A【解析】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50.ACD【解析】可持续发展主要有三个原则:①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强调本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间的公平和资源分配与利用的公平。②持续性原则。核心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跨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③共同性原则。国情不同,所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模式不可能是惟一的,但是上述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则不包含效益性原则。
51.AB【解析】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有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52.BC【解析】为十七大报告内容。
53.AC【解析】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54.D【解析】财产性收入就是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等要素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现在统计中常用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可分为四类:①工资性收入(工资等);②转移性收入(养老金等);③经营性收入(商业买卖收入等)6.4%;④财产性收入。
55.C【解析】参考十七大报告。
56.D【解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经济发展能持续进行下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57.C【解析】只要抓住“关键”两个字就可以,抓关键体现了抓住要矛盾,选项A、B显然不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也就是民生问题。选项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初的矛盾。所以答案为C。
58.B【解析】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并强调要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
59.D【解析】参考十七大报告。60.B【解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妥善处理区域发展中的各方面关系,走各地区协调发展、共同富裕之路。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战略是指:东部沿海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率先发展起来;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要帮助中西部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61.B【解析】参考十七大报告。62.A【解析】参考十七大报告。
二、多项选择题
1.BCD【解析】重点记忆性题。为十七大报告内容,也是最新理论表述。2.ABCD【解析】科学发展观在实质上就是辩证的发展观,坚持了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以及依靠人民谋发展、促发展和发展为人民的辩证统一。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都是科学发展观的主体内容,它们在当前的社会实践中贯穿、体现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3.ABCD【解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其原则主要有: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4.ABC【解析】这是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论断。
5.ABCD【解析】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该决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6.ABC【解析】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7.ABCD【解析】贯彻十七大精神,首先要牢牢把握大会的主题。抓住了主题,就抓住了十七大精神的总纲和灵魂,十七大主题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这个主题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的伟大实践和成功经验,深刻反映了当今世界深刻变化和当代中国深刻变革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
8.ACD【解析】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9.ABCD【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10.BC【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11.BCD【解析】A项错误,因为公平并不否认分配上的差距,只是不能使差距任意扩大。
12.ABCD【解析】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
13.AD【解析】本题考查统筹区域发展的内涵和基本要求。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发展。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题干主要涉及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发展的问题、地区差距问题和东中西共同发展问题,AD项是这段材料蕴涵的发展观的精炼概括。题干没有提到鼓励东部地区发展的问题,B项被排除;统筹区域发展并不代表东中西部平衡发展,C项表述也不正确。
14.BC【解析】本题考查对 “五个统筹”要求中的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解。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个发展观的中心是经济建设,因此首先排除A项。这个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题干论述的事实涉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具体内容是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只有BC项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论述。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是经济建设问题,在题干所述事实中没有得到体现,D项被排除。
15.AB【解析】参考十七大报告。16.ABCD【解析】科学发展观内涵。17.ABCD【解析】参考十七大报告。18.BCD【解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从三个层次来理解:第一,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第二,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过去我们理解新型工业化主要是信息化。其实,新型工业化不止信息化一条路,根据国际分工格局,美国的新型工业化主要是IT业,英国主要是金融服务业,日本主要是终端消费品生产领域,德国主要是制造业,都具有本国特色。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就业压力大,中国的新型工业化要根据国情走自己的路,不能简单模仿西方模式。中国走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特征应该是“三高两低”:高科技、高效益、高就业,低能耗、低污染。第三,提出“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过去提出扩大内需,主要靠投资拉动,现在继续提出扩大内需,重点已经转变,主要扩大消费需求。报告提出“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19.ABC【解析】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晰了改革开放的目的所包含的三层含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20.ABC【解析】参考十七大报告。21.ABCD【解析】参考十七大报告。22.ACD【解析】参考十七大报告。23.AC【解析】参考十七大报告。
24.CD【解析】此题以“十一五规划”为载体,考查的是人大、国务院、党的地位、职权,选项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题目中说法错误。选项B,中国共产党不是国家机关,而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它的执政方式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行使行政权。所以此说法错误。而材料中可以看出“十一五规划”在全国人大上通过体现了CD。
25.ABD【解析】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时说,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胡锦涛指出,全面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必须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第四篇:大学生十七大思想汇报-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
大学生十七大思想汇报-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1日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大会一致同意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 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 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如果说党的十三大的重要贡献是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那么党的十七大对我 国当前出现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的认识,则是对我国国情认识新的深化。中远总裁魏家福代表说,十七大报告中列举的我国现阶段8个方面的新特征体现了马克 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体现了我们党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这些新特征都呈现出事物的两个方面,从中可以看出,我们既有有利的条件,但更多地表现出问题和挑 战,这符合中央关于我国处于“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交错的判断,也更加证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性。
历史与现实向人们昭示: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领亿万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踏上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征程。
一、深刻把握和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 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二是全面 发展;三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坚持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 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 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树 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纠正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的观念。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 识到,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不意味着发展经济已退居次要位置,更不意味着经济建设不重要了。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始 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没有过去20多年的高速增长,就没有今天的大好局面。
我们既不能以经济发展代替社会发展,也不能因为强调发展的全面性而否定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不能否定经济建设这个党的工作中心。我们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来统筹各方面,促进全面发展。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 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来的。首先,我国是共产党领导 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围绕的中心就是要满足人民的这些需要,包括生存 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其次,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 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只是经济的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科技水平的提高,更包括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是为了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最后,注重以人为本,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做好 了、做扎实了,我们就能凝聚起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3、制度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心。从 根本上说,树立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是体制、制度问题。中央是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科学发展观问题的,它表 明,科学发展观同时也是科学的改革观。因此问题不仅在于我们“要”以人为本,“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必须着眼于“怎样”实现这一要 求。这就要靠体制改革,制度创新。就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言,造成许多现实问题与矛盾的原因固然不少,但关键的一点还是市场经济体制在诸多方面 的不完善,因此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按“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来深化改革,致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4、“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其实质,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将是今后几十年我国社 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统筹区域发展的实质,是实现地区共同发展。保持比较发达的地区快速发展的势头和扶持落后地区的发展,都是国家的既定政策。地区差距 问题要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得到解决;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统筹人 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质,是人口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国是人均资源比较少的国家,资源约束是伴随工业化、现代化全过程的大问 题,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技术政策的选择,乃至社会生活方式的选择,都必须考虑资源约束和环境承载能力;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 放要求的实质,是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顺利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正在发生带有根本性的变化。我们现在面临着和改革开放 初期甚至和十年前完全不同的外部环境。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发 展是硬道理,只有坚持发展,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稳定是推进改革和发 展的前提。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 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2、正确处理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的关系。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大力促进物质文明发展,也大力促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并努力使它们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协调。
第五篇:科学发展观内容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回答人的补充 2009-06-09 13:06
1、要认真学习,统一思想。只有正确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才能把握科学发展观对实习工作的要求。要认真学习党中央关于对“科学发展观”的主要论述,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在学习过程中,还要结合自身实际,统一思想,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容和丰富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对新时期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激发自觉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积极性。
2、要统筹协调,合力推进。要在学习工作中进一步增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统筹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要进一步改进教风、学风,以良好精神状态狠抓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3、要积极创新,抓好落实。要善于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特别是把本职工作放在一个整体中去考虑,不断改进创新,提高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我认为在学习工作中,特别是遇到几项工作在一起需要解决的时候,应当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尽快加以解决。同时积极探索解决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拘泥于以往解决问题的方式,善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对新情况、新问题分析根源,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采取有效措施,更好的加以解决。
4、要结合实际,分清主次。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课外知识的学习、学习能力和其他能力的培养、学习与恋爱、学习与生活、专升本与就业、个人与集体他人、当前任务与长远规划等。大学生既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又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既要抓好自己的学习,又要丰富自己的生活;既要谋求自身的发展,追求个人利益,又要心怀他人和集体、乐于助人,有大局观念;既要做好当下的事,又要坚定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为长远谋划;准备专升本的大学生既要对专升本做充足的准备,也要对就业高度重视„„矛盾的双方不可偏废其一,否则就可能导致自身发展的不平衡,不利于自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要求大学生既要对自身发展统揽全局,统筹规划,力求全面推进,不偏废其一,又要合理布局,抓住主要矛盾,在特定阶段抓住对自身发展起重要作用的一方面,并在这一方面加大力度!例如:咱们参加实习的同学,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技能知识,我们在实习的过程中要发扬不怕吃苦,艰苦奋斗的精神。困难是暂时的,只要我们摆正心态,坚持不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收获更大的成功!
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极为丰富。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同时,我们要求的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我们才能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保持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我国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哪些? 悬赏分:0二级
最佳答案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以人为本,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仅要满足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要满足精神文化需要。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基础上,还要满足安全、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还要不断改善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的环境和条件。要关注全体人民的需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要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努力为人人都能成才创造良好环境和平等机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逐步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在教育、就业、收入、财产和发明创造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认识上的重大飞跃,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要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健康安全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说到底,就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