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979-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实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意见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实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意见
(1979年11月21日)建立干部考核制度,对于提高干部素质,促使干部钻研业务技术,提高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对于选贤举能,正确识别和使用干部;对于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鼓励先进,激励后进,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对于改变好坏不分、赏罚不明、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铁饭碗”办法;对于实行群众对干部监督,防止我们的干部搞特殊化、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官僚主义,促使干部更好地为建设四化服务,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按照目前的需要和可能,对干部考核提出以下意见:
一、干部考核的标准和内容,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按照各类干部胜任现职所应具备的条件,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考核:
考德,是考核干部的政治立场和思想品质,主要看是否坚决拥护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遵守党纪国法和社会主义公共道德,热爱祖国,努力为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
考能,是考核干部的业务、技术、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文化程度,是否具备胜任现职的能力。
考勤,是考核干部的工作态度和事业心,是否肯学肯钻,对业务精益求精,任劳任怨,勇于创新,充分发挥工作积极性。
考绩,是考核干部的工作成绩,主要看对现代化建设直接或间接所作的贡献。
对各类干部的考核,要各有侧重。技术干部、专业干部,侧重技术、业务水平和成果;党政干部,侧重政治思想水平、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对领导干部应更严些、更高些,要着重考核政策思想水平、组织领导能力、熟悉业务的程度,执行民主集中制的状况和工作的实际成效。
二、考核干部要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把平时考察和定期考核结合起来。
要恢复和健全考察了解干部的制度,如民主生活会、年终鉴定、功过记实等。党组织通过和干部谈话、听取思想、工作汇报和群众反映等方法了解干部情况,并注意搜集本人写的有价值的工作总结、报告、文章,作为定期考核的基础。
定期考核,一般一年考核一次,也可二年考核一次。要根据各类干部的特点和考核内容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科学技术干部、经营管理干部和各类业务干部,可由本人提出技术、业务报告,经同行评议,由考核组织评定。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可进行考试,学术论文可进行答辩。党政干部,可结合年终鉴定,由本人提出工作思想总结,群众评议,考核组织评定。对领导干部,还可结合本部门的工作总结,组织群众评议或实行民意投票,进行考核。
考核组织要把考核结果同干部本人见面,指出主要优缺点和努力方向,鼓励干部发扬成绩,克服缺点,不断前进。本人有不同意见可以保留,也可以向上级组织申诉。
三、干部考核要做到赏罚分明,有升有降。
对达到考核标准、工作成绩显著的干部,要给予精神鼓励或物质鼓励。对大公无私、精通业务、有组织才能和办事效率高的优秀分子,要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对未能达到考核标准的干部,要给他们创造学习的条件,或在实践中加强锻炼,鼓励他们上进,限期达到考核标准。经过两次考核达不到标准的,要调离现职,分配其他工作,有的要降职使用。
四、干部的考核工作,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在党委领导下,由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负责。
进行定期考核时,可成立临时考核组织,吸收正派公道、原则性强、在群众中有威信的领导干部、专业技术干部和组织、人事部门的干部参加,在党委领导下,进行考核评定工作。
五、今冬明春,国家机关各部委和省、市、自治区要选择一些领导班子较强、消除了派性、建立和健全了干部的岗位责任制和工作秩序较好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试点。
各省、市、自治区还要选择一些县、社和党政机关进行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订各级各类干部考核的试行条例,逐步推广。到1981年把干部考核制度普遍建立起来。
六、实行干部考核是一项新的工作,全党都缺乏经验,它涉及到每一个单位和每一个干部,情况复杂,工作量很大。
各级党委必须加强领导,即要大胆试点,勇于改革,又要慎重从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考核干部,要在培养、教育干部的基础上进行。通过考核,促进干部的学习和提高。
干部考核,一定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考核标准,做到客观、公正,杜绝派性干扰,反对有亲有疏。涉及到干部的升降时,既要看干部的考核结果,也要考虑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对降职使用的干部,一定要做好思想工作,不要简单从事。要深入、广泛地宣传干部考核的重大意义,做到全党重视,领导动手,把干部考核工作切实做好。
(注:本件略有删节。)
第二篇:1979-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实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意见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实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意见
(1979年11月21日)
建立干部考核制度,对于提高干部素质,促使干部钻研业务技术,提高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对于选贤举能,正确识别和使用干部;对于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鼓励先进,激励后进,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对于改变好坏不分、赏罚不明、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铁饭碗”办法;对于实行群众对干部监督,防止我们的干部搞特殊化、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官僚主义,促使干部更好地为建设四化服务,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按照目前的需要和可能,对干部考核提出以下意见:
一、干部考核的标准和内容,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按照各类干部胜任现职所应具备的条件,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考核:
考德,是考核干部的政治立场和思想品质,主要看是否坚决拥护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遵守党纪国法和社会主义公共道德,热爱祖国,努力为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
考能,是考核干部的业务、技术、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文化程度,是否具备胜任现职的能力。
考勤,是考核干部的工作态度和事业心,是否肯学肯钻,对业务精益求精,任劳任怨,勇于创新,充分发挥工作积极性。
考绩,是考核干部的工作成绩,主要看对现代化建设直接或间接所作的贡献。对各类干部的考核,要各有侧重。技术干部、专业干部,侧重技术、业务水平和成果;党政干部,侧重政治思想水平、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对领导干部应更严些、更高些,要着重考核政策思想水平、组织领导能力、熟悉业务的程度,执行民主集中制的状况和工作的实际成效。
二、考核干部要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把平时考察和定期考核结合起来。
要恢复和健全考察了解干部的制度,如民主生活会、年终鉴定、功过记实等。党组织通过和干部谈话、听取思想、工作汇报和群众反映等方法了解干部情况,并注意搜集本人写的有价值的工作总结、报告、文章,作为定期考核的基础。定期考核,一般一年考核一次,也可二年考核一次。要根据各类干部的特点和考核内容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科学技术干部、经营管理干部和各类业务干部,可由本人提出技术、业务报告,经同行评议,由考核组织评定。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可进行考试,学术论文可进行答辩。党政干部,可结合年终鉴定,由本人提出工作思想总结,群众评议,考核组织评定。对领导干部,还可结合本部门的工作总结,组织群众评议或实行民意投票,进行考核。
考核组织要把考核结果同干部本人见面,指出主要优缺点和努力方向,鼓励干部发扬成绩,克服缺点,不断前进。本人有不同意见可以保留,也可以向上级组织申诉。
三、干部考核要做到赏罚分明,有升有降。
对达到考核标准、工作成绩显著的干部,要给予精神鼓励或物质鼓励。对大公无私、精通业务、有组织才能和办事效率高的优秀分子,要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对未能达到考核标准的干部,要给他们创造学习的条件,或在实践中加强锻炼,鼓励他们上进,限期达到考核标准。经过两次考核达不到标准的,要调离现
职,分配其他工作,有的要降职使用。
四、干部的考核工作,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在党委领导下,由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负责。
进行定期考核时,可成立临时考核组织,吸收正派公道、原则性强、在群众中有威信的领导干部、专业技术干部和组织、人事部门的干部参加,在党委领导下,进行考核评定工作。
五、今冬明春,国家机关各部委和省、市、自治区要选择一些领导班子较强、消除了派性、建立和健全了干部的岗位责任制和工作秩序较好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试点。
各省、市、自治区还要选择一些县、社和党政机关进行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订各级各类干部考核的试行条例,逐步推广。到1981年把干部考核制度普遍建立起来。
六、实行干部考核是一项新的工作,全党都缺乏经验,它涉及到每一个单位和每一个干部,情况复杂,工作量很大。
各级党委必须加强领导,即要大胆试点,勇于改革,又要慎重从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考核干部,要在培养、教育干部的基础上进行。通过考核,促进干部的学习和提高。
干部考核,一定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考核标准,做到客观、公正,杜绝派性干扰,反对有亲有疏。涉及到干部的升降时,既要看干部的考核结果,也要考虑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对降职使用的干部,一定要做好思想工作,不要简单从事。要深入、广泛地宣传干部考核的重大意义,做到全党重视,领导动手,把干部考核工作切实做好。
(注:本件略有删节。)
第三篇: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干部双重管理工作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干部双重管理工作
若干问题的通知
(1991年11月15日)
为了健全和完善干部双重管理制度,理顺工作关系,提高工作效率,根据我部1983年10月发布的《关于改革干部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精神和干部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现将干部双重管理工作中主管与协管双方职责权限和任免程序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中央各有关部门党组(党委)和地方党委,都应按照有关规定和干部管理权限,将双重管理单位的领导干部职务区别主管、协管,列入管理干部职务名称表。
二、在干部管理上实行双重管理,以中央各有关部门为主的,中央各有关部门党组(党委)的职责是:
1.党政领导班子的配备、调整,党委换届时,审批党委会候选人及党的关系不在地方和跨省区的单位党委会选举结果;
2.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
3.干部考察、考核、任免、调动、交流、出国审批、工资待遇、行政奖惩、干部档案管理;
4.政治审查;
5.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培训,干部岗位职务培训和各类业务培训;
6.退(离)休工作和老干部管理;
7.后备干部选拔培养;
8.干部队伍的管理。
地方党委协助中央各有关部门党组(党委)管理干部的职责是:
1.对党政领导班子的配备、调整提出建议,审批党的关系在地方的党委会换届选举结果;
2.协助做好党政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工作;
3.协助做好干部考察、考核和政治审查工作;
4.协助做好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培训和业务培训;
5.推荐优秀干部,协助做好干部交流工作;
6.协助做好老干部管理工作;
7.协助做好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
三、在干部管理上实行双重管理,以地方党委为主的,地方党委的职责是:
1.党政领导班子的配备、调整,党委换届时,审批党委会候选人及选举结果;
2.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
3.干部的考察、考核、任免、调动、交流、出国审批、工资待遇、奖惩、干部档案管理;
4.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培训;
5.政治审查;
6.退(离)休工作和老干部管理;
7.后备干部选拔培养;
8.干部队伍的管理。
中央各有关部门党组(党委)协助地方党委管理干部的职责是:
1.对党政领导班子的配备、调整提出建议;
2.协助做好党政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工作;
3.协助做好干部考察、考核和政治审查工作;
4.指导和规划本系统干部岗位职务培训和各类业务培训,并会同地方党委安排落实;
5.推荐优秀干部,协助做好干部交流工作;
6.协助做好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工作。
四、主管协管双方可从实际情况出发,经协商后,将某些干部管理工作委托对方办理。
五、主管协管双方要做好干部考察、考核工作。调整配备领导班子考察干部时,主管方要事先邀请协管方参加,协管方要积极配合,一般不要重复考察。考察干部协管方没有参加的,主管方在考察后应向协管方通报情况。
六、凡任免调动干部,主管方须事先征求协管方意见。征求意见要正式行文,并附干部任免呈报表,属于提拔任用的应附考察材料。一般情况下,协管方应在接到征求意见函后一个月内作出书面答复,逾期不复的,可视为没有意见。
换届时,主管方应提前两个月发函征求协管方意见。
为了减少工作环节,征求和答复意见时,中央各有关部门党组(党委)只对省(区、市)党委或省(区)辖市党委,省(区、市)党委和省(区)辖市党委只对中央有关部门党组(党委)。具体工作分别由中央有关部委干部、人事司(局)和地方党委组织部(或由地方党委授权的部门)负责。
干部任免后,主管方要将任免通知及时抄送协管方。
七、主管协管双方意见不一致时,不要仓促作出决定,要认真协商,充分听取和考虑对方意见,在此基础上由主管方作出决定。向中央备案的,要将协管方的不同意见在备案报告中注明。
八、主管和协管双方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工作联系,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及时沟通情况,共同做好干部管理工作。《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五章第三十一条:“部门与地方双重管理干部的任免,主管方应当事先征求协管方的意见,进行酝酿。征求意见一般采用书面形式进行。协管方自收到主管方意见之日起一个月内未予答复的,视为同意。双方意见不一致时,正职的任免报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协调,副职的任免由主管方决定。”
干部双重管理是指按照中央有关规定及干部管理职责,采取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党组(党委)或者地方党委以一方为主、一方协助的管理方式,对部分部门、单位的干部进行共同管理。干部双重管理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上级主管部门党组(党委)管理为主,地方党委协助管理,也称为“条条为主管理”。另一种是以地方党委管理为主,上级主管部门党组(党委)协助管理,也称为“块块为主管理”。
实行干部双重管理的部门、单位主要包括:
1、业务管理双重领导的;
2、流动性大,工作范围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
3、业务上、政策上实行集中管理的;
4、全国性专业公司、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骨干企业;
5、中央、国务院各部门在地方的直属单位、派出机构;
6、地方各级党的机关中的纪检、组织、宣传、统战、政法、对台、机要部门;
7、地方政府工作部门中的公安、国家安全、司法、监察、工商、税务、统计、审计、质量技术监督、环保、药品监督等部门;
8、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人民团体。
按照实行干部双重管理的有关规定,主管方和协管方分别担负对双重管理干部的考察任免、教育培训、调动交流、管理监督等有关职责。
实行干部双重管理体制,必须履行严格的审批程序,由中央、国家机关工作部门、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党组(党委)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向中央组织部请示,中央组织部研究审核后,报中共中央审批。干部管理权限的改变,必须经党中央作出决定或者批准。未经中共中央批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自行审批或者改变系统、行业的干部双重管理体制。
中央垂直管理的部门主要有: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电监会、海关、铁道、能源局、海洋局、民航局、外汇管理局、邮政局、烟草局、国税局、国安局。
省以下垂直管理的部门主要有:地税、工商、质监、气象、药监局、煤矿安全监察局等。
第四篇:中共中央组织部
为满足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的需要,根据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录用有关规定,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将组织实施2011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公务员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报考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74年10月15日至1992年10月15日期间出生),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即1969年10月15日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具有良好的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招考职位明确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报考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基层和生产一线工作经历。基层和生产一线工作经历,是指具有在县级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报考中央机关的人员,在地(市)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招考职位要求有农村基层服务项目工作经历的,是指报考人员为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或“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四类人员。
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现役军人、试用期内的公务员、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公务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以及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名。报考人员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招考职位。
二、报考程序
(一)职位查询
各招录机关具体的招考人数、职位、考试类别、资格条件等详见《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1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以下简称《招考简章》)。
报考人员在2010年10月13日后可以通过以下网站查阅《招考简章》: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1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http://bm.scs.gov.cn/2011)
中国政府网(http://.cn)
新华网(http://)
中国网(http://.cn)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http://.cn)
搜狐网(http://.cn)
中华网(http://)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http://)
中国教育在线(http://)
对《招考简章》中的专业、学历、学位、资格条件、基层工作经历以及备注的内容等信息需要咨询时,请报考人员直接与招录机关联系,招录机关的咨询电话可以通过上述网站查询。
为方便报考人员报考,公务员主管部门还就报考政策、报名网络技术和考场考务安排等事宜编制了《报考指南》,报考人员可以通过上述网站查阅该指南。
(二)网上报名
本次考试报名主要采取网络报名的方式进行。报考人员可登录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1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以下简称考录专题网站)http://bm.scs.gov.cn/2011进行网上报名。也可以通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http://)或国家公务员局网站(http://)上的相关链接登录考录专题网站。网上报名按以下程序进行:
1.提交报考申请。报考人员可在2010年10月15日8:00至24日24:00期间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提交报考申请。报考人员只能选择一个部门(单位)中的一个职位进行报名,不得用新、旧两个身份证号同时报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报名时,报考人员要仔细阅读诚信承诺书,提交的报考申请材料应当真实、准确。报考
人员提供虚假报考申请材料的,一经查实,即取消报考资格。对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将按《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2.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报考人员请于2010年10月15日至26日期间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是否通过了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报考其他职位。2010年10月15日8:00至24日24:00期间,报考申请尚未审查或未通过资格审查的,可以改报其他职位。2010年10月25日0:00至26日18:00期间,报考申请未审查或未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改报其他职位。
3.查询报名序号。通过资格审查的人员,请于2010年10月28日8:00后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报名序号。报名序号是报考人员报名确认和下载打印准考证等事项的重要依据和关键字,请务必牢记。年龄在35周岁以上、40周岁以下的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不通过网络进行报名,报名时请直接与要报考的招录机关联系,通过电话传真或发送电子邮件等方式报名。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同时应提交学校出具的应届毕业证明。报名确认和打印准考证等相关事宜按各地考试机构的要求办理。
(三)报名确认
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人员需要进行报名确认。报名确认采取网上确认的方式进行,报考人员请于2010年11月2日9:00至7日16:00在所选考区考试机构网站进行网上报名确认及缴费。未按期参加报名确认并缴费者视为自动放弃考试。
网上报名确认时,报考人员应上传本人近期免冠2寸正面证件电子照片(格式为.jpg格式,大小为20KB以下),并按规定网上缴纳有关费用。
农村特困人员和城市低保人员,可按政策申请减免考务费用。这部分人员,不进行网上报名确认,直接与当地考务部门联系办理报名确认和减免费用的手续。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城镇家庭的报考人员凭其家庭所在地的县(区、市)民政部门出具的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证明和低保证(复印件)、农村绝对贫困家庭的报考人员凭其家庭所在地的县(区、市)扶贫办(部门)出具的特困证明和特困家庭基本情况档案卡(复印件),经各省(区、市)负责考务工作的部门审核确认后,办理减免考务费用的手续。
各省(区、市)考试机构的网址和咨询电话将于2010年10月29日以后通过考录专题网站公布。
(四)网上打印准考证
报名确认成功后,报考人员请于2010年11月28日9:00至12月2日16:00期间,登录所选考区考试机构网站下载打印准考证。打印中如遇问题,请与当地公务员考试机构联系解决。
三、考试内容、时间和地点
(一)公共科目笔试
1、内容。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有关情况详见《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1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
报考中联部、外交部、教育部、商务部、文化部、对外友协、中国贸促会等部门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语(韩语)等7个非通用语职位的报考人员,还将参加外语水平测试,考试大纲请在各部门网站查询。
2、时间地点。公共科目笔试的时间为2010年12月5日。具体安排为:
上午9:00-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下午14:00-16:30申论
本次考试在全国各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直辖市和个别较大城市设臵考场。报考人员应按照准考证上确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参加考试时,必须同时携带准考证和身份证。缺少证件的报考人员不得参加考试。
3、成绩查询。公共科目笔试的成绩及最低合格分数线可于2011年1月中旬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
对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职位、基层职位和特殊专业职位,在划定最低合格分数线时将予以政策倾斜。
(二)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
中央组织部干部一局(公务员管理办公室)、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将根据《招考简章》中规定的面试人选的比例,按照公共科目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参加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的人选名单,并在考录专题网站上统一公布。专业科目考试设臵情况及相关事项也将在考录专题网站及招录机关网站上公布。
招考职位上通过公共科目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的人数达不到计划录用人数与面试人选的比例时,招录机关通过调剂补充人选。调剂职位及调剂相关事宜,由中组部、国家公务员局在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公布后,通过考录专题网站面向社会统一公布。
调剂结束后,报考人员可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各招录机关的面试公告。
面试时,报考人员须提供本人身份证件(身份证、学生证、工作证等)原件、所在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加盖公章)或所在学校盖章的报名推荐表、报名登记表等材料。对于在职的报考人员,开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证明确有困难的,经招录机关同意,可在体检和考察时提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四类人员的认定由相应的主管部门出具证明。凡有关材料主要信息不实,影响资格审查结果的,招录机关有权取消该报考人员参加面试的资格。报考所需的报名推荐表、报名登记表等材料可从考录专题网站下载、打印。
报考民航空中警察职位且进入面试的人员,面试前进行体检,体检合格后,参加面试、体能测试和专业训练。民航局按照面试、体能测试、专业训练和考察情况择优确定拟录用人员,并在考录专题网站公示。详细情况可登录中国民用航空局网站(http://)或考录专题网站查询。
四、体检和考察
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结束后,将按照综合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进入体检和考察的人选。
综合成绩的计算方法为:公共科目笔试总成绩占50%,面试成绩和专业科目考试成绩共占50%。
五、公示拟录用人员名单
拟录用人员由招录机关按规定的程序和标准从考试成绩、考察情况和体检结果合格的人员中综合考虑,择优确定,并在考录专题网站上公示。公示内容包括拟录用人员姓名、性别、准考证号、所在工作单位或毕业院校,同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为7天。特别提示:
本次考试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假借公务员考试命题组、专门培训机构等名义举办的辅导班、辅导网站或发行的出版物、上网卡等,均与本次考试无关。敬请广大报考者提高警惕,切勿上当受骗。二〇一〇年十月
相关内容:
〃职位表 咨询电话及网站 公共科目考试大纲 专业科目考试大纲〃报考指南:报考政策 报考网络技术 考务安排
〃10月15日起报名 报名登记表 报名推荐表
更多信息请访问:
第五篇:中共中央组织部文件
中共中央组织部文件
中组发〔2009〕10号
印发《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追授吴大观同志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各副省级城市党委组织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组织人事部门,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部分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党组(党委),部分高等学校党委:
现将《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追授吴大观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认真学习、宣传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振奋精神、坚定信心,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奋发进取、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带头作用,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新的贡献。
中共中央组织部
2009年7月2日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追授吴大观同志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
(2009年7月2日)
吴大观,男,l916年11月出生,l948年ll月参加革命工作,1 94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9年3月逝世。曾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常委,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届委员。
吴大观同志是报国有成的党员专家,是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是广大共产党员的学习楷模。他对党忠诚,理想信念坚定,历经坎坷,但从未动摇对党的信心。他一心为国,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1947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回到内忧外患、贫困落后的祖国,并以航空报国为毕生追求,领导组建了我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设计室和试验基地,主持研制了第一个喷气发动机型号,编制了第一部航空发动机标准规范,培养了几代航空发动机技术人才,被称为“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中国航空发动机的无冕之王”。他心系群众,奉献社会,先后为“希望工程”等捐款近l0万元,连续46年每年多交纳党费,临终前又将l0万元积蓄作为党费一次性交给党。他生活俭朴,从不追求享乐奢华,除了工作,从不向组织提出任 何要求。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和高尚情操,感人至深,催人奋进,充分体现了爱党与爱国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做事与做人的统一。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高度评价吴大观同志是爱党爱国、无私奉献、报国有成的典范,要求认真总结、宣传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为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振奋精神、坚定信心,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奋发进取、改革创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中共中央组织部决定,追授吴大观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中央组织部号召广大共产党员向吴大观同志学习,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政治品质;学习他志存高远、以才报国、育才举贤、传承事业的爱国之心;学习他开拓创新、严谨务实、刻苦钻研、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学习他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怀;学习他清正廉洁、不求索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生境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像吴大观同志那样,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努力实践共产党人高尚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宏伟目标,任务艰巨而繁重。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切实做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和调结构、上水平、促改革的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主题词:优秀共产党员 吴大观 追授 决定 通知
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 2009年7月3日印发
(共印135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