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纪检监察干部在工作中应处理好十组辩证关系
纪检监察干部在工作中应处理好十组辩证关系
纪检监察干部在工作中应处理好十组辩证关系
正如一个事物具有多面性的特点一样,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项充满着辩证关系的工作。只有处理好这些辩证关系,才能让纪检监察工作张而不失之其仁,驰而不失之其紧。结合自己的学习与思考,我认为纪检监察干部应在工作中正确处理好以下十组辩证关系。
“小”与“大”的关系。小问题往往可能发展为大错误。许多被惩处的党员领导干部当年都曾因为小问题被谈话、被追责,但由于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继续“带病提拔”“带病成长”,结果越“病”越重,最终“小病”拖成了“大病”,受到严肃的党纪政纪处分,甚至触犯了法律锒铛入狱。所以纪检监察部门在工作中不能以办大案要案论英雄,对“小问题”视而不见,不能总是先等等、再看看,“养大了”再办,一处理就“算总账”,结果“苍蝇”一路腐败、一路带病提拔,最终长大成了“老虎”。所以,纪检监察部门要在出现苗头的时候就加强警示,发现线索及时追踪,有了反映及时提醒,对一些蛛丝马迹也不能忽略,有病就要及时治,避免问题小变中、中变大、单变双,最后演变成违法犯罪问题。
“大多数”与“极极少数”的关系。王歧山书记提出的“四种形态”为监督执纪指明了努力方向:“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极少数。”其中明确提出了“常态、大多数、少数、极极少数”的概念,值得我们认真理解和把握。经常开展能让人“红脸出汗”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大多数小错误及时进行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从而让严重违纪、违法犯罪成为少数和极极少数。纪检监察干部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要多提醒,从而让大多数党员干部都能保持政治上的健康,发现问题则提倡有病早吃药,从而最大限度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经常保持干部的纯洁和党的肌体的健康,这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关爱。
“监督”与“自律”的关系。“监督”是外因,而自律才是“内因”。从人性的角度来看,除非思想认识和个人修养到了一定程度,否则人都喜欢听表扬而不喜欢听批评。但要想少受批评,个人就必须经常自律,否则只能依靠“他律”来纠正自己的错误。相传东汉杨震去东莱担任太守时,路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是他在荆州刺史任内荐举的官员,听得杨震到来,晚上带金十斤悄悄去拜访杨震。杨震当场拒绝了这份礼物,王密以为杨震假装生气,便道:“暮夜无知者。”杨震立即生气了,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不知!”从杨震的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前人在没有他律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自律的良好品格。作为纪检监察机关,我们既要努力让监督执纪的范围“全覆盖”,但更要鼓励和提倡广大党员加强自律,一日三省,虚心受善,以他律与自律互补,在全党形成“人人干净干事、事事遵章守纪”的良好氛围。
“惩治”与“容错”的关系。纪检监察部门对贪腐等违纪违法问题要给予坚决的惩治,但对于因改革创新出现错误的情况则要以“容错纠错”进行鼓励和包容。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来自中央的理解与支持,让真正的改革创新者在放手闯、大胆干的同时吃了一颗“定心丸”。现实中,一些改革措施遭遇“中梗阻”,一些重大战略难以落实,一定程度上与一些领导干部有顾虑、不敢改革、不敢创新有关,他们认为“枪打出头鸟”、“做得越多风险越大”。所以,要通过健全激励机制,让改革创新者尝到“甜头”,看到干与不干确实不一样;通过容错纠错机制,让改革创新者感受到“依靠”,释放出更多的工作活力。当然,容错不等于无限度宽容,更不等于可以胡来,各地各部门在深入推进改革创新的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加强民主集中,不允许出现不经调研的“拍脑袋决策”和不经集体讨论的“任性拍板”。
“常态”与“非常态”的关系。“四种形态”中,第一种形态“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是面对广大党员的“常态”,而第二、第三、第四种形态“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极少数”属于“非常态”。对“常态”与“非常态”进行区别,目的就是要强化预防和教育的功能,让广大党员通过日常善意的批评和及时的提醒,最大限度减少违纪和犯罪的可能。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之所以出现问题,就是因为“常态”不“常”,听不到批评的意见,或听不进反对的声音,没有人“咬耳”提醒,更没有人“扯袖”制止,从没有“出过汗”,也没有“红过脸”,于是在一片“表扬与自我表扬”中越陷越深、渐行渐远,最后违纪、违法,走向了不归路。所以纪检监察部门要把第一种形态形成常态,多提醒、多制止,让“常态”真正“常”起来。
“严管”与“厚爱”的关系。许多被处分的党员干部都是因为以前有苗头和倾向时没有被及时提醒或处理,如果能在出小错时就受到处分,或被调离核心岗位,那么也就不会有后面更大的错误发生。所以,“严管”看似在“行霹雳手段”,但体现的却是一种“厚爱”,因为“惩前”才能“毖后”,“前”不惩,则“后”果会更严重,所以“惩前毖后”的目的是为了“治病救人”,其根本的出发点是为了“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为此,纪检监察干部要树立严格管理就是最大厚爱的理念,对“小问题”引起高度重视,该函询的要函询,该问责的要问责,该立案的要立案,让有苗头、有倾向的问题从“小”就受到处理、从“早”就受到警示,从而防止小问题被拖大、“歪树”变成“病树”。
“纪律”与“法律”的关系。王歧山书记2016年1月12日在十八届纪委六次全会上明确指出:“党纪严于国法,必须让纪律成为管党治党的尺子、不可逾越的底线。全面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是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我们党是肩负神圣使命的政治组织,党的先锋队性质和执政地位决定了党规党纪必须严于国家法律。如果混淆了纪律和法律的界限,把违法当成‘小节’,党员不违法就没人管、不追究,就造成‘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的前面,正是针对党内法规中纪法不分的问题提出来的。全面从严治党,要用严明的纪律管住全体党员。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实现纪法分开,是思想认识的一次飞跃,是管党治党的理念创新。”从讲话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党纪与国法之间的关系: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纪法分开。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党员的要求要高于普通群众,党员应以更加严格的纪律约束自己的行为。
“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权力意味着责任,领导干部的权力来自人民,权力越大,责任越重。如果有责无权,则无法尽责;有权无责,便会滥用权力,甚至滋生腐败。权力是实现责任的手段和工具,而责任的落实是运用权利的目的。一个领导干部如果只看到自己手中拥有的权力,而淡漠或忽略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那必然导致滥用职权,甚至以权谋私。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强调:“要健全问责机制,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把监督检查、目标考核、责任追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法规制度执行强大推动力。”《问责条例》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件利器,正是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成果,其目的是要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永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一定要遵照中央要求,联系实际、深研细学,抓好落实、见诸行动,坚决维护《问责条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更加优异的全面从严治党的合格答卷。
“预防”与“惩治”的关系。惩治与预防是反腐倡廉建设中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惩治腐败是预防腐败的条件和基础,预防腐败则是减轻惩治压力、增强惩治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途径,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有效预防以坚决惩治为前提,而在目前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到位、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情况下,要做到坚决惩治,坚决查办大案要案,同时着力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大力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制定廉政风险防控措施,着力从制度建设入手,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产生。要坚持教育为基,进一步强化廉政教育,善于运用现代化手段,创新组织形式,拓展活动内容,筑牢党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使廉政教育常抓常新、入脑入心。
“执纪”与“守纪”的关系。“执纪者必先守纪、监督者必受监督”,这是纪检监察干部应当保持的清醒和自觉。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我们党的立党之基、执政之本,也是每名党员必须要坚守的政治生命线。只有政治上清醒,才能做到行动上自觉;政治上坚定,才能经得起考验。纪检监察干部处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最前线,代表的是党组织的形象,担负着反腐败的神圣使命,必须牢固树立“欲正人,先正已”的意识,带头敬畏党纪党规,严格遵守《准则》和《条例》,秉持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的理念,自觉把明纪知规转化为遵纪守规,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拒绝低级趣味,克服不良陋习,做到洁身自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用实际行动坚决维护党章及相关党内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大理州纪委 王华植)
第二篇:纪检监察工作 处理好
纪检监察工作 处理好“三个关系”
处理好“三个关系”是提高地税纪检监察工作水平的基本原则。地税部门的纪检监察受纪检监察机关、局党组的双重领导,并履行对本系统本部门全体党员、干部的教育、保护、监督和惩处的职责,业务上还要接受上级地税机关纪检组的业务指导。地税纪检监察必须定好这个“位”,否则,就有可能出现“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来定“准”位,而不出现偏差,需要正确处理“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与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关系。对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布置的工作任务,要认真贯彻落实,凡本部门的重大活动、重要措施、重要信访举报、大要案件的查处、工作计划总结等都要及时向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报告。二是处理好与同级局党组的关系。始终坚持党组的领导,要与党组保持高度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到“五个主动”:主动提出本单位反腐倡廉工作的计划和安排,及时提交局党组讨论研究,争取支持;主动向局党组汇报群众信访、本部门和基层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情况,针对问题,积极谏言献策,为局党组当好参谋助手;主动帮助协调解决在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党组分忧解难;主动提出反腐倡廉工作的新路子、新招数,拓宽工作局面。主动承担局党
组交办的其他事项。三是处理好与局机关各部门的关系。要坚持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分工负责、各司其职,不包办代替,不超越权限。需要纪检监察部门牵头的,勇挑重担,当好主角。需要配合的工作,恰如其分地当好配角。在工作方法上注意防止和克服两种倾向:一种是“钦差大臣”式,到处插手,横加指责;一种是“聋子的耳朵”式,怕得罪人,不闻不问,明哲保身。
第三篇:做好文字秘书应处理好四种辩证关系
对于一级党委政府来说,大到大政方针的制定,小到每项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都离不开文字综合工作。文字秘书,就是指专门从事文字综合工作的秘书人员。可以说,党委政府工作取得的每一项成绩,经济社会发展每前进一步,都包含着文字秘书的辛勤劳动,凝结着他们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既然文字秘书工作具有如此不可替代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呢?笔者粗浅地认为,做好文字秘书工作并非是攀缘蜀道,但也绝非是信步闲庭,它需要文字秘书坚持不懈地处理好以下几种辩证关系。
一、文字秘书要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
文字秘书最主要的职责是“以文辅政”,即通过文字的形式参政议政,发挥参谋和助手的作用。由此可见,语言文字素养,或者说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技能技巧,成为判断一个文字秘书能力高下、水平优劣的首要条件。闻道可先后,术业必专攻。再好的思想,如果语言文字能力差,表达不出来,写出来的文章内容空洞、逻辑混乱、语言干巴,那么这样的文章是不会被读者所接受的。古人所说的“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就是这个道理。
文字综合工作涉及面广、领导要求高,这就要求文字秘书不仅要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专业知识,而且还需要有广博的理论基础知识作为支撑。文字综合都是政治性很强的写作,领导报告、讲话稿又多是典型的政论文,因此,作为文字秘书只有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理论,具备了一定的思想高度和深度,具备了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才能正确认识改革实践中各种各样的事物,否则,就难以做到材料与观点的统一,甚至会出现观点上的错误。不仅如此,经济、历史、文学、地理、法律等学科的知识也都要知道一些。有人说,这些知识到需要时去查查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你的知识面不宽,到哪里查也不会知道,甚至根本弄不清需要查什么,那样一来你的眼界就很窄,只能是就事论事了。另外,文字秘书也一定要注意熟悉了解本单位本部门的情况,对工作动态、工作进展要做到时时关注,及时收集梳理,俗话说“人情练达即文章”。厚积才能薄发,深入才能浅出。广博的知识需要的是平时的学习和积累,如果到了写稿时才去找、才去问、才去打电话向其他部门要资料,是很难在规定的时限内写好文稿的。
二、文字秘书要处理好“抄”与“写”的关系
综合文稿既要代表本单位领导的意图,又要贯彻上级领导的决策、部署、指示,一些不可或缺的上文下套是确保政令统一、政令畅通的必然要求,特别是上级部门的大政方针、主要精神、总体要求、根本原则、规范提法等更是这样,非“抄”不可。这样的“抄”,实际上是贯彻落实上级精神的一种方式。再有,我们从报纸书刊、电子媒体以及其他渠道获取的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也都可以根据需要兼收并蓄、广征博引。这似乎也有“抄”的意味,但实质上是学习、吸收各方面的成果辅助领导决策的一种手段,是属于鲁迅提倡的“拿来主义”。总之,我们所讲的“抄”,绝不是那种一字不变的 “抄袭”,绝不是那种简单的鹦鹉学舌、邯郸学步。我们所讲的“抄”,更准确地说是上级精神的贯彻、是文化精华的汲取、是他人智慧的嫁接。
如果把“抄”和“写”比作我们日常说话,那么“抄”是在讲普通话,“写”则是在讲方言。换句话说,文字综合工作当中的“写”,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再创造”。各单位各部门的情况存在着差异,如何使上级的决策部署在本单位本部门得以有效贯彻,进而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这就需要有符合本单位本部门实际的思路和招数。同时,实际情况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领导又有不同的施政风格,文字综合工作也必须要适应这种变化,就要去“写”、去创造。这种创造意义上的“写”应当是讲“本地话”、唱“本行戏”,写出针对性;讲符合时宜、顺应时势的话,写出时代性;讲本单位应当做、而且能做到的话,写出可行性;讲体现领导者个人施政风格的话,写出独特性。只有这样,才能彻底避免那种虚头八脑、装腔作势、不着边际、空话连篇的稿子,才能写出独具特色、让人印象深刻的好文稿。举一个例子来说,唐朝文学家王勃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其中“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句,就是模仿了南北朝诗人庾信《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一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就是在“抄”的基础上的“写”,在模仿的基础上的创作,很值得我们借鉴。
三、文字秘书要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
有人说:“文字秘书是小人物写大作品,是关门当书记,出外当干事”。这话很有道理,体现了“大”与“小”的辩证关系。
“关门当书记”,就是强调写材料时要自觉地转换角色,站到领导者的角度上想问题、谋思路,“小人物”当一回“大领导”。這种角色转换实质上是一种换位思考,是文字秘书和领导者的思路对接。因为很多综合文稿是领导意志的直接反映和完整表述,如果不能在准确理解领会领导意图的基础上,站在领导的高度和全局的高度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很难写出符合领导要求的好稿子来。而文稿一旦被领导所认同,你的思路和方法也就与领导的决策融为一体了。因此,一定要想领导之所思,谋领导之所虑,关起门来当书记。我时常这样定位自己,比如今天要给领导写一篇讲话稿,我就要认真地去想一想,假如是我在当这个领导,我准备讲哪些东西。这样一来,可能就会有一种站在高处往下看的感觉,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原来觉得不好把握的东西,也就比较容易把握了,文稿的高度、深度以及气势也就体现出来了。
“出外当干事”,就是指文字秘书在外出调研的时候要腿勤、嘴勤、手勤,多跑、多问、多写,这就又需要从“大领导”的角色转换成“小人物”的角色。当前形势日新月异,各种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在文稿撰写过程中,仅靠翻翻资料、闭门思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深入到基层群众中去,开展调查研究,做到知行统一。宋代诗人陆游曾说:“若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在另一场合下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两句话都在告诉人们要注重深入现场搞好调查研究,这其中的道理也正好应验了英国的一句谚语:“怕湿脚的人是抓不到鱼的”。文字秘书每天忙于文字工作,本来时间就很紧,一定要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内,勤外出、多实践,以勤补拙、提高效率。
四、文字秘书要处理好“苦”与“乐”的关系
文字秘书工作的清苦是众所周知的。起草材料之前,需要精心构思,认真思考,阅读大量的参考资料。一旦投入写作,往往是心无旁鹜,废寝忘食,所付出的劳动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特别是党政机关,大材料多,急材料多,经常是几个会议、活动需要的文稿同时安排下来,有时头一天晚上接到任务,第二天一早就要交稿。为了赶写材料,文字秘书经常需要加班加点,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做其他工作每天完成8小时就是满负荷,而对文字秘书来说,打通宵、连轴转都是家常便饭。每当别人休息娱乐或已进入梦乡的时候,往往是文字秘书伏案写作、紧张工作的时间。而且,这种超负荷的劳动不分淡旺季,是常年不断的疲劳战。因此,如果没有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是干不了、也干不好文字秘书工作的。
“苦”是一个人难得的成长机遇,大家知道,自古为文皆苦差,而学问从来都是苦藤上结出的甜瓜。从苏秦头悬梁锥刺股、匡衡凿壁偷光,到车胤囊萤、孙康映雪,无一不反映了做学问的苦与累。然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由于吃苦,才使得他们学有所成,千古留名。想成为一个好的文字秘书就要树立正确的苦乐观,以苦为乐、牺牲自己、奉献社会。我们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每当一份文稿经过精心构思后大功告成,得到领导的肯定和赞许时;每当自己的思路和观点被领导所采纳,进入决策程序时;每当调研报告对指导实践发挥作用,得到群众拥护时,任何痛苦、任何委屈、任何磨难都会烟消云散、化为乌有。这种精神上的幸福和愉悦,是多少金钱都无法买到的,它永远都是激励我们心甘情愿为之付出、为之牺牲、为之奉献的内在动力。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每一名文字秘书如果能够处理好以上几种辩证关系,加之自己的秉赋与努力、胆识与才气,我想一定能在文稿写作这条艰辛道路上有所收获、有所作为!
第四篇:处理好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几个辩证关系
处理好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几个辩证关系
下面我们继续讨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几个辩证关系。1.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我们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首先要考虑这个问题:怎么来摆好教学的过程和结果的关系。这可以说是从实现教学目标的角度来思考的一个问题。我觉得这里面有点辩证法,提出来和大家探讨。我们过去的传统课程比较多的是重视结论,就是我这一堂课要教给学生什么,于是就落实到关于字词句篇和内容表达的结论。长此以往,就造成我们会比较关注那些确定的、有时候是抽象化的结论,认为那是重要的。但新课程倡导过程,新的对于课程的解释是引导学生在跑道上跑,非常重视过程。而小语教材基本上都是文选式教材,文选式教材有优点,但也有个问题,它对教学过程的展开,它的层次,它的阶梯没有做很多的规定和设计,是需要我们教师来设计的。有的老师,就非常重视阅读过程的展开,对学生阅读进行由浅入深的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上静静地读课文的多了,指导学生勾画批注的多了,带着问题边思考边阅读的多了,引导孩子在语境中学习体会词语句子表达含义的多了,带着个人感受去阅读的多了。这些,其实都是教学过程的展开,这是最让学生受惠的。那么结论还要不要呢?结论还是要的。教学有目标,有定向的目标,有确定的目标;但也有不定向、不确定的目标。我觉得,结论是在过程展开的前提下,是在孩子充分读懂文章并有了自己的感受后,水到渠成的结果。这里边有个非常好的例子,一位老师,要求学生边读边批注,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然后让学生自己或者用一个词语或者用一个句子,概括自己的阅读感受。那篇文章是关于环保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最后孩子们的概括都指向破坏环境的问题,最后老师点了点,结论就出来了。我觉得我们要防止急于把结论告诉孩子,让孩子钻套子,或者防止把学习的结论变成干枯的仅仅让学生机械记忆的知识点。也就是说阅读教学的结论是建立在学生真切、充分、丰富的阅读感受基础上的。
2.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阅读教学中的个性与共性的问题,这个关系应该怎么摆?这是一个从学习主体的角度思考的问题。现在都非常突出个性化阅读,因为它在新课改中被强调
了。但是,平时个人化的阅读,和小学语文课堂上的阅读教学不完全是一回事。课堂阅读教学是在一个教学共同体中进行的,而对学生来说是学习共同体,有一定的共同教学目标,这就是阅读教学的共性目标。问题在于:我们如果仅仅强调个性化阅读,而教师在课堂上不作点拨、补充、引导,也就是不把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引导到共同的教学目标上去,那么这样的个性化阅读我觉得就有一定问题。反过来,当我们在强调或者思考要落实在一个教学共同体中的共性目标时,我觉得我们老师要有这么一根弦,要以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作为它的前提。如果没有每一个学生对文本的个人的阅读感受,你不去重视他的阅读初感,不去触摸每个孩子在阅读中的鲜活跳动的灵魂,那么你的共性目标就是建立在沙滩上的,是没有生命的。所以我觉得,我们是在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孩子们集体共同学习探讨,最后完成共同的目标。比如教《修鞋姑娘》,抓住文中“吧吧吧”敲钉子的细节,让学生说自己的感受,给我很深的印象。老师的指导思想非常好,他就是强化个性化阅读。这告诉我们,个性化阅读不仅仅是一个对文本主题或写作特点的总的理解,它也可以体现在对一个词、一个句子的感受上。抓“吧吧吧”三个字,孩子们有三种读法,有点遗憾的是,我认为这三种读法有的比较合理,有的不太合理,因为他脱离了课文中人物的内心感情和故事的情境。对此老师却没有点拨,我觉得这是小小的遗憾。老师的指导思想是引领学生通过“吧吧吧”去揣摩人物的心理,读进人物的心灵,但是这些不同的读法里边还是有区别的。所以我觉得如果能再点一下,共性的目标就能达成,做到两全其美。有的老师执教《一个村庄的故事》,非常重视学生的感受,让学生自己归纳概括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孩子们回答“绿色消退了”“大气然被毁灭了”“这是无法挽回的悲剧”,这个结论其实已经呼之欲出了,但我觉得老师在这方面花的时间过多了。个性和共性关系的处理上,当共性的目标已经深入孩子的心时,我觉得就可以少花些时间,花到其他地方去。3.聚合与发散的关系。
思维方面的聚合与发散,这也是当前阅读教学引起我思考的问题,是关于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方面的问题。平时教学如何避免面面俱到,避免没有重点,特别是在引导学生思维训练方面防止平面展开,没有层次地推进。我们很多老师做得很好,但我认为有些课有个共同的毛病,老师跟着课文内容的思路走,没有从
课文中跳出来,没有对教材做大的处理,因此他的思维是平面的。我认为有两位老师在这方面给我们启发。一位老师执教《跨越百年的美丽》,他的教学思路总体来说就是先集中,再发散,再集中。所谓先集中,是根据文本中“美丽”这个核心的词,抓住这个“文眼”,从课文中找出六段话,这六段话都是作者对于居里夫人的“美丽”的一种理解的表述,然后让学生读这六段话,这是聚合性的思维方式,我看他的做法是以读带感,以感促思。接下来他要求孩子们自己选择六段话中的一段,这是发散;再根据全文内容,介绍居里夫人的“美丽”,这不是又从发散走向聚合了吗?既让大家有个人化的理解,又必须指向“美丽”这个文眼,所以这堂课在“收”与“放”的方面做得很好。还有老师教《画杨桃》一文,重点放在文中三处对话上,从“不像”,到“像”,到“像五角星”,好像文字有点简单重复,但是文章对话所用句式、标点、语气都不同,表达的含义与情感就发生了变化。她就通过这三处对话把课堂串起来了,把重点抓住了。还有就是抓住两个词语,前面一个“神情严肃”,后面一个“和颜悦色”,“收”与“放”处理得非常好,这就是“教”与“学”一体。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老师们寻找课文的切入点,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有的老师开头也想“收”,比如有一位老师教季羡林的文章《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题目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老师抓得很准,为什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呢?这不符合中国习惯,老师抛出这个问题,问题很好,这可以说是聚合。但是我个人认为老师后面对文章的理解有点问题,引导得像是读一篇写景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看到的花是如何五颜六色,琳琅满目,繁花似锦等等,最后没有回到那个问题——他们养的花不是给自己看的,是给别人看的,没有收。这样光“放”而不“收”,是因为老师对课文的理解有偏差,我认为这是教学中的一个缺陷。4.充实与空灵的关系。
就是“实”和“虚”的关系,这是涉及到教学内容处理的一个问题。小学语文教学该实的必须实,字词句的教学要实,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要实,铁板钉钉,毫不含糊。这一点我们多数选手做得非常好,这是这次课堂教学大赛非常成功的地方。因为儿童要夯实基础,这让他们终身受用。但是教学还要讲空灵。教学的空灵是对儿童思维和情感发展处于关键阶段的一种考量,所以,我认为有的老师在“实”的方面做得很好,要正字音(多音字的教学),辨字形,有的老师教“裸”
字的时候拉进了一个“裹”;比如词义教学,教“翘首”的时候,“翘首”在文中是实义,但这个词更多的是虚义——期盼、盼望,老师自己造了个句子,做了对比,这都非常“实”。我觉得阅读感受也要实,阅读感受也不能浮泛,讲空话,要表达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不同文体教学内容的“实”也不一样,这些我就不举例了。但是,有时候该实的没有实,如教《种一片太阳花》,这篇课文描写太阳花的美丽用了很多文字,语段。但是这篇课文精彩在哪里?在“一片”,太阳花的伟大、珍贵不在一朵小花,而是成片,这样平凡才成了伟大。但是老师对课文标题中“一片”这个关键词没有抓住,而语段中间的非常重要的表达方式,是对太阳花的描写的字和句的排列组合,是作者精心设计的,一个词语、一个词语地排列,选择短句的句式,有非常强烈的表达作用。但是执教老师没有抓住,该实的没有实。有时候又应该化实为虚,或者化虚为实,促使充实与空灵两者的转化。我个人认为,老师引导阅读分析是实,让学生静静地默读、思考是虚;抓文本中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是实,利用文本的意义空白引导学生拓展想象是虚。比如教《卖木雕的少年》,这位老师处理得非常好,关于中非友谊,我认为可能是孩子认知上的空白,老师在这么短的准备时间里,组合了关于中非友谊的图片资料用多媒体展示,我发现孩子们前面有了充分感受,有了“虚”以后,他们在看图片时非常认真,神情专注,因为这些具体的图片填补了他们认知的空白,造成情感的冲击力,这就是实,化虚为实。学生对文本的真切感受,我们要珍视,但还要做适当的拓展想象。此外,确定性的目标是实,模糊性的、不确定的目标是虚。我想在这方面处理好也是一种辩证法。
我讲的这四点可能都是空话,但是我希望老师们能够来共同探讨在教学中怎样辩证处理这些关系。小学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要讲究辩证法。有大追求的老师要志存高远,我这些问题向各位请教,也向大家表示深深的敬意!
第五篇:干部实绩考核工作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干部实绩考核工作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为了提高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考准考实干部实绩,干部考核工作必须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处理好“两性”关系
“两性”是指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考核目标的计划性。考 核目标是干部实绩考核工作的基础,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考核目标设置的科学合理是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干部考 核工作面临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已发生了变化。一是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调节资源配置的一种经济体制,原料成本、产品价格、扩大再生产、人力价格等都是 由市场决定的;二是政府职能已经转变,主要负责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已退出对微观经济的管理活动;三是生产活动已由企业来负责进行,企业的生产是根据市场要求而非政府的要求进行的。这表明,政府并不主导企业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四是由于市场经济广泛的联系性和波动性,必然对地方
经济造 成发展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如2008年 的美国金融危机。这些情况说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改变过来上级下达考核任务,下面完成考核任务的订单考 核方式。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把干部从订单考核中解放出来,让干部充分发挥驾驭市场经济能力,更好的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干部考核也要按市场经济 的发展规律去考核干部,一般来说,一个地区所处的自然条件和政策环境基本相同,可以用一个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平均数来评价地方党委、政府的实绩。如果一个地区内的自然条件和政策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可用分类考核的办法解决。具体做法上,一般采取两种方法:一是年初把要考核的内容以通知的形式下发地方政府,但不下达具体的目标任务,年终根据发展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二是如国家“十二五”规划那样,确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作为工作努力的方向,但不作为硬性任务来考核。
二、处理好“两考”关系
“两考”是指平时考核和考核。年终一次性集中考核割离了事物的发生、发展、结果之间的联系,得到的结论是片面的、不完整的;一方面为基层单位
造假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也丢掉了考核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通过阶段性的考核督查,促进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因此,在搞好年终考核的基础上,必须加大平时考核力度。一是变年终一次考核为季度考核。对于重点工作和有形象进度的工作,明确季度工作目标,实行季度考核,四个季度考核结果的累加就是考核结果,通过季度考核,既促进了工作的落实,也有效防止了假绩的出现。二是实行三级建档制度。从 考准考实干部实绩入手,全面建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档案,将他们的工作实绩记录在案。即:在目标承担部门、主导部门和考核部门分别建立目标运行台帐,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每月上报工作进展情况,对于上报情况要随报随查,并把检查结果记入干部实绩档案,作为年终认定考核结果的记录资料和重要依据。如果平时 考核工作做好了,年终考核就不用基层单位再上报完成情况,也就不用再组织人员核查了,有效地减轻了考核部门和基层单位的负担。二是实行两级核查制度。组织部门和主导部门根据各自权限,采取督查、观摩、调度汇报、通报等手段,做好各项工作督促落实。
三、处理好“两评”关系
“两评”即干部评议和群众评议。干部的工作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在考核中要全面落实好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现在对领 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评价一般采取领导评议(上级)、干部评议、互评,虽然有的地方也把干部评价也叫群众评议,但参加范围也仅限于本单位干部,评议的主体是 单位的中层领导干部,这种评议方式是广义的干部评议,真正的一线群众和服务对象很少,用干部公认替代群众公认,不能真正反映民意。因此要从完善评议方法和 扩大评议主体入手,提高评议效果,充分反映民意。一是把与群众关联度高“两代表一委员”的意见纳入评评议体系。在考核时,由考核部门牵头,抽取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五分之一至五分之二的代表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被考核单位进行评议,问卷要根据不同考核类型的要求,确定内容,设置题型,拟定题目。二是引入社会调查机制。由考核部门牵头,人大、政协、纪委参与,组成联合调查组,根据其服务对象的不同,确定民意调查范围,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反映。三是引入中介调查。有条件的地方,委托中介机构调查服务情况和群众的满意度。
四、处理好“两用”关系
运用考核结果激励和约束领 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干部考核制度建立的根本目的。在激励和约束的运用上,激励运用的多,约束运用的少,使考核的效果大打折扣;在激励的运用上,普遍存在偏 重于政治荣誉和物质奖励,长期偏重于政治荣誉和物质奖励,其激励作用将越来越弱,而为了提高激励作用,如果物质奖励过重,又会产生负面影响;在干部使用和 硬性约束上没有硬性措施,只是在文件中有笼统的规定。所以,在考核结果运用上,应把政治荣誉和物质奖励与干部使用结合起来,建立干部能上能下机制,让能者 上庸者下,既体现党的用人原则,又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一是建立建好后备干部库。在考核时,要搞好后备干部推荐工作,把推荐的后备干部列入后备干部库;在使用干部时,将平时推荐和考察推荐结合起来,确定拟任干部人选;二是在干部使用上应提倡差额考察,将考核结果和考察结果结合起来,用积分的方法确定拟提拔人选;一般情况下考核结果占40%,考察结果占60%,在考核结果选人用人的运用上,按5年任期一年优秀积6分,如果连续5年优秀积30分,其它10分为年终考核干部群众评价积分。三是
在约束上,排除人为干扰,严格执行文件规定的评价标准,确定实绩较差和一般领导干部;在干部使用时,5年任期中有1年为实绩较差和2年实绩一般的领导干部一般不得提拔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