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演讲应处理好的四种关系

时间:2019-05-14 03:44: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学演讲应处理好的四种关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学演讲应处理好的四种关系》。

第一篇:初学演讲应处理好的四种关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演讲能力已成为考核和评价人才素质的重要尺度,学习演讲的人越来越多。笔者作为一名演讲爱好者和语言教学工作者,通过总结自己的演讲实践以及与一些初学演讲者的交流,认为初学演讲,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演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众所周知,任何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都是盲目的实践。演讲亦然。演讲是在特定的环境中,由演讲者的品德修养、语言表达和听众心理、信息传播价值及方式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行为过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科学的演讲理论是从演讲实践中概括、抽象出来的,熔铸了哲学、美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逻辑学、文学、历史等许多门类的科学成果。初学演讲的人,往往有着迫切的成功欲望,但却容易走上两个极端:或者轻视理论、盲目实践,或者死抠理论、忽略实践,结果都是屡讲屡败,事与愿违。究其原因,前者忽视了演讲作为一门严肃的科学所具备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忽视了对演讲理论的深入学习和研究,企图凭借浅薄的个人经验去盲目摸索或简单地模仿而形成高水平的演讲能力,要么单纯地把演讲能力等同于口头表达能力或普通话水平甚至演讲稿的写作水平,以偏概全;要么专在态势语言上下功夫,钻牛角尖;要么错把演讲理论当成可有可无的调味品,以几个演讲名人的某次演讲或几句名言作为指南,夸夸其谈。而后者则往往被当前百家争鸣的各种演讲理论惹得眼花缭乱,要么难辨真伪,无所适从;要么视理论为要诀,一招一式都非得从书本上讨说法,被理论束缚住了手脚。如此等等,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误入歧途。事实证明,没有一个人的演讲能力是天生的,而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经过长期的艰苦实践,这才是古今中外的一切著名演讲家成长的共同道路。目前,在我国,以邵守义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演讲学专家对演讲理论广泛深入的研究成果,应该是指导我们演讲实践的宝贵财富。初学演讲的人,应该抛去浮躁,系统地掌握有关演讲的基本概念、演讲稿的写作、口语表达技巧、演讲中的机变艺术、演讲设计等知识,把科学的理论和扎实的实践相结合,开展有序、有效的演讲活动。

二、即兴演讲与常规演讲的关系我们一般把经过演讲者深思熟虑并备有演讲稿的比较严肃郑重的演讲称之为常规演讲,而把演讲者兴之所至,有感而发,在没有准备或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所发表的演讲称之为即兴演讲。常规演讲和即兴演讲是两种常见的演讲方式,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但并无彼重此轻之分,更无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些初学演讲者往往急功近利、好高骛远,认为常规演讲是念稿子或背稿子、装样子,是人人皆可为的没水平的表现,而即兴演讲才能体现一个人的真实口才,所以一味追求即兴演讲而竭力否定常规演讲,初登讲台就毫不准备或只拿个简单的提纲就“即兴演讲”一通,渴望出口成章、一鸣惊人,结果往往是语无伦次、纰漏百出。我们认为,即兴演讲能力固然能真实体现演讲者的水平,但并非以“没有准备”为其根本特征,并非如毛泽东同志所批评的那种信口开河、胡讲乱说,向人民群众哇哇叫的老鸦声调,而“兴之所至,有感而发”才是它的灵魂,更何况所谓备有演讲稿的常规演讲,也并非只是机械地照本宣科或背诵讲稿,即使是十分严肃郑重的会议上非照稿宣读不可的,也应该是边看讲稿边看听众的。比如,我们从电视上就亲眼目睹过江泽民同志在国内、国际各种政治活动中所作的经过深思熟虑、严肃郑重地写就的报告、发言,也曾聆听过他在抗洪前线极具感染力、号召力的即兴演讲,这些各种场合、不同类型的演讲,十分准确地体现出演讲者独具的风采和魅力。另外,我们也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在常规演讲中,一些演讲者为了追求理想的演讲效果,机智灵活、随机应变地从当时、当地听众的实际出发运用一些即兴演讲,或者放弃准备好的演讲稿,即兴发表演说(如时间不充足、听众不耐烦、演讲主题临时改变、天气地点变化等)。这些事实都说明常规演讲和即兴演讲之间并无非此即彼的矛盾,我们学习演讲也就没有厚此薄彼的必要了。一个演讲者高水平的即兴演讲能力离不开常规演讲能力的培养,而一个只具备常规演讲能力、缺乏即兴演讲能力的人,也只能算是演讲台上的“半桶水”。所以,对初学者来说,应该脚踏实地地进行长期的文化修养、心理品质、思维方式、语言技巧等各方面的艰苦训练,全面培养各种演讲能力。

三、演讲稿与演讲的关系演讲前要不要写演讲稿?演讲时带不带演讲稿?这似乎是一些初学演讲者碰到的难题。有些初学者认为,演讲稿无非就是演讲前下点儿功夫写就的一篇“作文”而已,念熟甚至背诵过,如果允许带就上台照着念,否则就照原样背出来。演讲稿就起这点儿作用吗?这就涉及到了演讲中一个重要问题,即如何正确处理演讲稿与演讲的关系。演讲稿,顾名思义,就是为演讲而准备的文字材料。由于演讲的类型和方式以及演讲者的水平等因素的差异,对演讲稿的要求会有所不同。一般说来,严肃郑重的常规性演讲,如公务报告、学术研讨,由于各自的政策性和权威性、科学性和真实性等的严格要求,都必须事先备有“全稿式”讲稿,并且可以或者必须在台上照稿宣读;而英模报告、经验交流等类型的演讲,则既可以准备全稿,以便做到胸有成竹、从容上阵,在有限时间里抓住问题的关键,揭示问题的实质,也可以只写出梗概或基本观点,临场充分发挥、灵活应变。至于“兴之所至,有感而发”的一些特定场合的即兴演讲,虽然由于时间的紧迫“没有准备或没有充分准备”,但也应在情况允许的范围内迅速打出“腹稿”或列个提纲,以免上台后信口开河。

共2页,当前第1页12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二篇:初学演讲应处理好的四种关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演讲能力已成为考核和评价人才素质的重要尺度,学习演讲的人越来越多。笔者作为一名演讲爱好者和语言教学工作者,通过总结自己的演讲实践以及与一些初学演讲者的交流,认为初学演讲,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演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众所周知,任何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都是盲目的实践。演讲亦然。演讲是在特定的环境中,由演讲者的品德修养、语言表达和听众心理、信息传播价值及方式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行为过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科学的演讲理论是从演讲实践中概括、抽象出来的,熔铸了哲学、美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逻辑学、文学、历史等许多门类的科学成果。

初学演讲的人,往往有着迫切的成功欲望,但却容易走上两个极端:或者轻视理论、盲目实践,或者死抠理论、忽略实践,结果都是屡讲屡败,事与愿违。究其原因,前者忽视了演讲作为一门严肃的科学所具备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忽视了对演讲理论的深入学习和研究,企图凭借浅薄的个人经验去盲目摸索或简单地模仿而形成高水平的演讲能力,要么单纯地把演讲能力等同于口头表达能力或普通话水平甚至演讲稿的写作水平,以偏概全;要么专在态势语言上下功夫,钻牛角尖;要么错把演讲理论当成可有可无的调味品,以几个演讲名人的某次演讲或几句名言作为指南,夸夸其谈。而后者则往往被当前百家争鸣的各种演讲理论惹得眼花缭乱,要么难辨真伪,无所适从;要么视理论为要诀,一招一式都非得从书本上讨说法,被理论束缚住了手脚。如此等等,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误入歧途。

事实证明,没有一个人的演讲能力是天生的,而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经过长期的艰苦实践,这才是古今中外的一切著名演讲家成长的共同道路。目前,在我国,以邵守义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演讲学专家对演讲理论广泛深入的研究成果,应该是指导我们演讲实践的宝贵财富。初学演讲的人,应该抛去浮躁,系统地掌握有关演讲的基本概念、演讲稿的写作、口语表达技巧、演讲中的机变艺术、演讲设计等知识,把科学的理论和扎实的实践相结合,开展有序、有效的演讲活动。

二、即兴演讲与常规演讲的关系我们一般把经过演讲者深思熟虑并备有演讲稿的比较严肃郑重的演讲称之为常规演讲,而把演讲者兴之所至,有感而发,在没有准备或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所发表的演讲称之为即兴演讲。

常规演讲和即兴演讲是两种常见的演讲方式,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但并无彼重此轻之分,更无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些初学演讲者往往急功近利、好高骛远,认为常规演讲是念稿子或背稿子、装样子,是人人皆可为的没水平的表现,而即兴演讲才能体现一个人的真实口才,所以一味追求即兴演讲而竭力否定常规演讲,初登讲台就毫不准备或只拿个简单的提纲就“即兴演讲”一通,渴望出口成章、一鸣惊人,结果往往是语无伦次、纰漏百出。我们认为,即兴演讲能力固然能真实体现演讲者的水平,但并非以“没有准备”为其根本特征,并非如毛泽东同志所批评的那种信口开河、胡讲乱说,向人民群众哇哇叫的老鸦声调,而“兴之所至,有感而发”才是它的灵魂,更何况所谓备有演讲稿的常规演讲,也并非只是机械地照本宣科或背诵讲稿,即使是十分严肃郑重的会议上非照稿宣读不可的,也应该是边看讲稿边看听众的。比如,我们从电视上就亲眼目睹过江泽民同志在国内、国际各种政治活动中所作的经过深思熟虑、严肃郑重地写就的报告、发言,也曾聆听过他在抗洪前线极具感染力、号召力的即兴演讲,这些各种场合、不同类型的演讲,十分准确地体现出演讲者独具的风采和魅力。另外,我们也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在常规演讲中,一些演讲者为了追求理想的演讲效果,机智灵活、随机应变地从当时、当地听众的实际出发运用一些即兴演讲,或者放弃准备好的演讲稿,即兴发表演说(如时间不充足、听众不耐烦、演讲主题临时改变、天气地点变化等)。这些事实都说明常规演讲和即兴演讲之间并无非此即彼的矛盾,我们学习演讲也就没有厚此薄彼的必要了。一个演讲者高水平的即兴演讲能力离不开常规演讲能力的培养,而一个只具备常规演讲能力、缺乏即兴演讲能力的人,也只能算是演讲台上的“半桶水”。所以,对初学者来说,应该脚踏实地地进行长期的文化修养、心理品质、思维方式、语言技巧等各方面的艰苦训练,全面培养各种演讲能力。

三、演讲稿与演讲的关系演讲前要不要写演讲稿?演讲时带不带演讲稿?这似乎是一些初学演讲者碰到的难题。有些初学者认为,演讲稿无非就是演讲前下点儿功夫写就的一篇“作文”而已,念熟甚至背诵过,如果允许带就上台照着念,否则就照原样背出来。演讲稿就起这点儿作用吗?这就涉及到了演讲中一个重要问题,即如何正确处理演讲稿与演讲的关系。

演讲稿,顾名思义,就是为演讲而准备的文字材料。由于演讲的类型和方式以及演讲者的水平等因素的差异,对演讲稿的要求会有所不同。一般说来,严肃郑重的常规性演讲,如公务报告、学术研讨,由于各自的政策性和权威性、科学性和真实性等的严格要求,都必须事先备有“全稿式”讲稿,并且可以或者必须在台上照稿宣读;而英模报告、经验交流等类型的演讲,则既可以准备全稿,以便做到胸有成竹、从容上阵,在有限时间里抓住问题的关键,揭示问题的实质,也可以只写出梗概或基本观点,临场充分发挥、灵活应变。至于“兴之所至,有感而发”的一些特定场合的即兴演讲,虽然由于时间的紧迫“没有准备或没有充分准备”,但也应在情况允许的范围内迅速打出“腹稿”或列个提纲,以免上台后信口开河。

初学演讲者往往人为地割裂了演讲稿与演讲的有机联系。要么把心思全放在演讲上,只考虑着上台后如何去“演”去“讲”,对演讲稿为演讲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即使有充分的时间也不愿去撰写演讲稿,或者写了也当成可有可无的“道具”,显示出心态上的浮躁;要么倾尽全力在“写”上下功夫,成语、典故、格言连篇累牍,忽略了从演讲稿到演讲之间语体上的有机转换,失去口头语言应有的通俗、朴素、简短、流畅等特点,失去了演讲的可听性,上台后唯稿是从,不敢越雷池一步,结果把演讲变成“作文朗读”或“作文背诵”。我们认为,作为初学演讲者,不但应认真撰写演讲稿,还应充分把握演讲稿的写作要求,努力达到演讲稿为演讲服务的目的。

四、口头语言与态势语言的关系我们习惯上把演讲中的语言分为口头语言和态势语言两种。仪表、风度、表情、手势这样一些非口头语言因素被统称为态势语言。勿庸讳言,和谐、自然的态势语言是演讲成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古今中外很多著名的演讲家都十分重视态势语言的作用,陶行知先生说:“演讲如能使聋子看得懂,则演讲之技精矣!”但演讲作为人类重要的交际活动,首先是一种口语行为,不同于电影、电视、戏剧等表演艺术。

一些初学演讲者为了追求轰动性的演讲效果,很容易过分夸大态势语言的作用,把演讲的“演”理解为演戏,脱离具体的演讲内容,或者借鉴一些喜剧明星的表演技巧,如:模仿口技演员学鸟鸣马嘶,模仿小品演员学老年人说话、走路等;或者按演讲前精心“设计”的表情、“排练”的动作上台表演;或者简单学习一些演讲名家的演讲习惯,如毛泽东的一手叉腰一手挥动等,这些片面的做法往往给人东施效颦、矫揉造作的感觉,使演讲的形式与内容貌合神离、缺乏个性,甚至被听众斥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笔者曾听到有人对这种装腔作势、浪费时间的所谓演讲讽刺说:“如果允许的话,说不定还会有人学毛泽东同志手拿烟卷儿上场呢!”话似玩笑,但颇值得我们深思。笔者还曾就演讲的得失与一初学者交流,他竟把演讲的失败归结为会场临时改换而使他难以调整“动作”这一原因上来。这种观点虽非普遍,但也绝非偶然。我们认为,作为一个初学演讲的人,如果过分夸大态势语言的作用,渲染态势语言的魅力,势必是哗众取宠、舍本求末,使演讲失去本来的意义,只有把丰富深刻的演讲内容、准确熟练的口语表达能力与和谐、自然的态势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学习演讲、最后达到成功的必由之路

第三篇:初学演讲应处理好的四种关系

精选范文:初学演讲应处理好的四种关系(共2篇)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演讲能力已成为考核和评价人才素质的重要尺度,学习演讲的人越来越多。笔者作为一名演讲爱好者和语言教学工作者,通过总结自己的演讲实践以及与一些初学演讲者的交流,认为初学演讲,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演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众所周知,任何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都是盲目的实践。演讲亦然。演讲是在特定的环境中,由演讲者的品德修养、语言表达和听众心理、信息传播价值及方式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行为过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科学的演讲理论是从演讲实践中概括、抽象出来的,熔铸了哲学、美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逻辑学、文学、历史等许多门类的科学成果。初学演讲的人,往往有着迫切的成功欲望,但却容易走上两个极端:或者轻视理论、盲目实践,或者死抠理论、忽略实践,结果都是屡讲屡败,事与愿违。究其原因,前者忽视了演讲作为一门严肃的科学所具备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忽视了对演讲理论的深入学习和研究,企图凭借浅薄的个人经验去盲目摸索或简单地模仿而形成高水平的演讲能力,要么单纯地把演讲能力等同于口头表达能力或普通话水平甚至演讲稿的写作水平,以偏概全;要么专在态势语言上下功夫,钻牛角尖;要么错把演讲理论当成可有可无的调味品,以几个演讲名人的某次演讲或几句名言作为指南,夸夸其谈。而后者则往往被当前百家争鸣的各种演讲理论惹得眼花缭乱,要么难辨真伪,无所适从;要么视理论为要诀,一招一式都非得从书本上讨说法,被理论束缚住了手脚。如此等等,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误入歧途。事实证明,没有一个人的演讲能力是天生的,而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经过长期的艰苦实践,这才是古今中外的一切著名演讲家成长的共同道路。目前,在我国,以邵守义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演讲学专家对演讲理论广泛深入的研究成果,应该是指导我们演讲实践的宝贵财富。初学演讲的人,应该抛去浮躁,系统地掌握有关演讲的基本概念、演讲稿的写作、口语表达技巧、演讲中的机变艺术、演讲设计等知识,把科学的理论和扎实的实践相结合,开展有序、有效的演讲活动。

二、即兴演讲与常规演讲的关系我们一般把经过演讲者深思熟虑并备有演讲稿的比较严肃郑重的演讲称之为常规演讲,而把演讲者兴之所至,有感而发,在没有准备或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所发表的演讲称之为即兴演讲。常规演讲和即兴演讲是两种常见的演讲方式,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但并无彼重此轻之分,更无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些初学演讲者往往急功近利、好高骛远,认为常规演讲是念稿子或背稿子、装样子,是人人皆可为的没水平的表现,而即兴演讲才能体现一个人的真实口才,所以一味追求即兴演讲而竭力否定常规演讲,初登讲台就毫不准备或只拿个简单的提纲就“即兴演讲”一通,渴望出口成章、一鸣惊人,结果往往是语无伦次、纰漏百出。我们认为,即兴演讲能力固然能真实体现演讲者的水平,但并非以“没有准备”为其根本特征,并非如毛泽东同志所批评的那种信口开河、胡讲乱说,向人民群众哇哇叫的老鸦声调,而“兴之所至,有感而发”才是它的灵魂,更何况所谓备有演讲稿的常规演讲,也并非只是机械地照本宣科或背诵讲稿,即使是十分严肃郑重的会议上非照稿宣读不可的,也应该是边看讲稿边看听众的。比如,我们从电视上就亲眼目睹过江泽民同志在国内、国际各种政治活动中所作的经过深思熟虑、严肃郑重地写就的报告、发言,也曾聆听过他在抗洪前线极具感染力、号召力的即兴演讲,这些各种场合、不同类型的演讲,十分准确地体现出演讲者独具的风采和魅力。另外,我们也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在常规演讲中,一些演讲者为了追求理想的演讲效果,机智灵活、随机应变地从当时、当地听众的实际出发运用一些即兴演讲,或者放弃准备好的演讲稿,即兴发表演说(如时间不充足、听众不耐烦、演讲主题临时改变、天气地点变化等)。这些事实都说明常规演讲和即兴演讲之间并无非此即彼的矛盾,我们学习演讲也就没有厚此薄彼的必要了。一个演讲者高水平的即兴演讲能力离不开常规演讲能力的培养,而一个只具备常规演讲能力、缺乏即兴演讲能力的人,也只能算是演讲台上的“半桶水”。所以,对初学者来说,应该脚踏实地地进行长期的文化修养、心理品质、思维方式、语言技巧等各方面的艰苦训练,全面培养各种演讲能力。

三、演讲稿与演讲的关系演讲前要不要写演讲稿?演讲时带不带演讲稿?这似乎是一些初学演讲者碰到的难题。有些初学者认为,演讲稿无非就是演讲前下点儿功夫写就的一篇“作文”而已,念熟甚至背诵过,如果允许带就上台照着念,否则就照原样背出来。演讲稿就起这点儿作用吗?这就涉及到了演讲中一个重要问题,即如何正确处理演讲稿与演讲的关系。演讲稿,顾名思义,就是为演讲而准备的文字材料。由于演讲的类型和方式以及演讲者的水平等因素的差异,对演讲稿的要求会有所不同。一般说来,严肃郑重的常规性演讲,如公务报告、学术研讨,由于各自的政策性和权威性、科学性和真实性等的严格要求,都必须事先备有“全稿式”讲稿,并且可以或者必须在台上照稿宣读;而英模报告、经验交流等类型的演讲,则既可以准备全稿,以便做到胸有成竹、从容上阵,在有限时间里抓住问题的关键,揭示问题的实质,也可以只写出梗概或基本观点,临场充分发挥、灵活应变。至于“兴之所至,有感而发”的一些特定场合的即兴演讲,虽然由于时间的紧迫“没有准备或没有充分准备”,但也应在情况允许的范围内迅速打出“腹稿”或列个提纲,以免上台后信口开河。共2页,当前第1页12 [初学演讲应处理好的四种关系(共2篇)]篇一:初学演讲应处理好的四种关系

初学演讲应处理好的四种关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演讲能力已成为考核和评价人才素质的重要尺度,学习演讲的人越来越多。笔者作为一名演讲爱好者和语言教学工作者,通过总结自己的演讲实践以及与一些初学演讲者的交流,认为初学演讲,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演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众所周知,任何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都是盲目的实践。演讲亦然。演讲是在特定的环境中,由演讲者的品德修养、语言表达和听众心理、信息传播价值及方式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行为过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科学的演讲理论是从演讲实践中概括、抽象出来的,熔铸了哲学、美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逻辑学、文学、历史等许多门类的科学成果。

初学演讲的人,往往有着迫切的成功欲望,但却容易走上两个极端:或者轻视理论、盲目实践,或者死抠理论、忽略实践,结果都是屡讲屡败,事与愿违。究其原因,前者忽视了演讲作为一门严肃的科学所具备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忽视了对演讲理论的深入学习和研究,企图凭借浅薄的个人经验去盲目摸索或简单地模仿而形成高水平的演讲能力,要么单纯地把演讲能力等同于口头表达能力或普通话水平甚至演讲稿的写作水平,以偏概全;要么专在态势语言上下功夫,钻牛角尖;要么错把演讲理论当成可有可无的调味品,以几个演讲名人的某次演讲或几句名言作为指南,夸夸其谈。而后者则往往被当前百家争鸣的各种演讲理论惹得眼花缭乱,要么难辨真伪,无所适从;要么视理论为要诀,一招一式都非得从书本上讨说法,被理论束缚住了手脚。如此等等,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误入歧途。

事实证明,没有一个人的演讲能力是天生的,而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经过长期的艰苦实践,这才是古今中外的一切著名演讲家成长的共同道路。目前,在我国,以邵守义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演讲学专家对演讲理论广泛深入的研究成果,应该是指导我们演讲实践的宝贵财富。初学演讲的人,应该抛去浮躁,系统地掌握有关演讲的基本概念、演讲稿的写作、口语表达技巧、演讲中的机变艺术、演讲设计等知识,把科学的理论和扎实的实践相结合,开展有序、有效的演讲活动。

二、即兴演讲与常规演讲的关系我们一般把经过演讲者深思熟虑并备有演讲稿的比较严肃郑重的演讲称之为常规演讲,而把演讲者兴之所至,有感而发,在没有准备或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所发表的演讲称之为即兴演讲(注:按高振远先生的定义,见《演讲与口才》1997年1期)。

常规演讲和即兴演讲是两种常见的演讲方式,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但并无彼重此轻之分,更无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些初学演讲者往往急功近利、好高骛远,认为常规演讲是念稿子或背稿子、装样子,是人人皆可为的没水平的表现,而即兴演讲才能体现一个人的真实口才,所以一味追求即兴演讲而竭力否定常规演讲,初登讲台就毫不准备或只拿个简单的提纲就“即兴演讲”一通,渴望

出口成章、一鸣惊人,结果往往是语无伦次、纰漏百出。我们认为,即兴演讲能力固然能真实体现演讲者的水平,但并非以“没有准备”为其根本特征,并非如毛泽东同志所批评的那种信口开河、胡讲乱说,向人民群众哇哇叫的老鸦声调,而“兴之所至,有感而发”才是它的灵魂,更何况所谓备有演讲稿的常规演讲,也并非只是机械地照本宣科或背诵讲稿,即使是十分严肃郑重的会议上非照稿宣读不可的,也应该是边看讲稿边看听众的。比如,我们从电视上就亲眼目睹过江泽民同志在国内、国际各种政治活动中所作的经过深思熟虑、严肃郑重地写就的报告、发言,也曾聆听过他在抗洪前线极具感染力、号召力的即兴演讲,这些各种场合、不同类型的演讲,十分准确地体现出演讲者独具的风采和魅力。另外,我们也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在常规演讲中,一些演讲者为了追求理想的演讲效果,机智灵活、随机应变地从当时、当地听众的实际出发运用一些即兴演讲,或者放弃准备好的演讲稿,即兴发表演说(如时间不充足、听众不耐烦、演讲主题临时改变、天气地点变化等)。这些事实都说明常规演讲和即兴演讲之间并无非此即彼的矛盾,我们学习演讲也就没有厚此薄彼的必要了。一个演讲者高水平的即兴演讲能力离不开常规演讲能力的培养,而一个只具备常规演讲能力、缺乏即兴演讲能力的人,也只能算是演讲台上的“半桶水”。所以,对初学者来说,应该脚踏实地地进行长期的文化修养、心理品质、思维方式、语言技巧等各方面的艰苦训练,全面培养各种演讲能力。

三、演讲稿与演讲的关系演讲前要不要写演讲稿?演讲时带不带演讲稿?这似乎是一些初学演讲者碰到的难题。有些初学者认为,演讲稿无非就是演讲前下点儿功夫写就的一篇“作文”而已,念熟甚至背诵过,如果允许带就上台照着念,否则就照原样背出来。演讲稿就起这点儿作用吗?这就涉及到了演讲中一个重要问题,即如何正确处理演讲稿与演讲的关系。

演讲稿,顾名思义,就是为演讲而准备的文字材料。由于演讲的类型和方式以及演讲者的水平等因素的差异,对演讲稿的要求会有所不同。一般说来,严肃郑重的常规性演讲,如公务报告、学术研[初学演讲应处理好的四种关系(共2篇)]讨,由于各自的政策性和权威性、科学性和真实性等的严格要求,都必须事先备有“全稿式”讲稿,并且可以或者必须在台上照稿宣读;而英模报告、经验交流等类型的演讲,则既可以准备全稿,以便做到胸有成竹、从容上阵,在有限时间里抓住问题的关键,揭示问题的实质,也可以只写出梗概或基本观点,临场充分发挥、灵活应变。至于“兴之所至,有感而发”的一些特定场合的即兴演讲,虽然由于时间的紧迫“没有准备或没有充分准备”,但也应在情况允许的范围内迅速打出“腹稿”或列个提纲,以免上台后信口开河。

初学演讲者往往人为地割裂了演讲稿与演讲的有机联系。要么把心思全放在演讲上,只考虑着上台后如何去“演”去“讲”,对演讲稿为演讲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即使有充分的时间也不愿去撰写演讲稿,或者写了也当成可有可无的“道具”,显示出心态上的浮躁;要么倾尽全力在“写”上下功夫,成语、典故、格言连篇累牍,忽略了从演讲稿到演讲之间语体上的有机转换,失去口头语言应

有的通俗、朴素、简短、流畅等特点,失去了演讲的可听性,上台后唯稿是从,不敢越雷池一步,结果把演讲变成“作文朗读”或“作文背诵”。我们认为,作为初学演讲者,不但应认真撰写演讲稿,还应充分把握演讲稿的写作要求,努力达到演讲稿为演讲服务的目的。

四、口头语言与态势语言的关系我们习惯上把演讲中的语言分为口头语言和态势语言两种。仪表、风度、表情、手势这样一些非口头语言因素被统称为态势语言。勿庸讳言,和谐、自然的态势语言是演讲成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古今中外很多著名的演讲家都十分重视态势语言的作用,陶行知先生说:“演讲如能使聋子看得懂,则演讲之技精矣!”但演讲作为人类重要的交际活动,首先是一种口语行为,不同于电影、电视、戏剧等表演艺术。

一些初学演讲者为了追求轰动性的演讲效果,很容易过分夸大态势语言的作用,把演讲的“演”理解为演戏,脱离具体的演讲内容,或者借鉴一些喜剧明星的表演技巧,如:模仿口技演员学鸟鸣马嘶,模仿小品演员学老年人说话、走路等;或者按演讲前精心“设计”的表情、“排练”的动作上台表演;或者简单学习一些演讲名家的演讲习惯,如毛泽东的一手叉腰一手挥动等,这些片面的做法往往给人东施效颦、矫揉造作的感觉,使演讲的形式与内容貌合神离、缺乏个性,甚至被听众斥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笔者曾听到有人对这种装腔作势、浪费时间的所谓演讲讽刺说:“如果允许的话,说不定还会有人学毛泽东同志手拿烟卷儿上场呢!”话似玩笑,但颇值得我们深思。笔者还曾就演讲的得失与一初学者交流,他竟把演讲的失败归结为会场临时改换而使他难以调整“动作”这一原因上来。这种观点虽非普遍,但也绝非偶然。我们认为,作为一个初学演讲的人,如果过分夸大态势语言的作用,渲染态势语言的魅力,势必是哗众取宠、舍本求末,使演讲失去本来的意义,只有把丰富深刻的演讲内容、准确熟练的口语表达能力与和谐、自然的态势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学习演讲、最后达到成功的必由之路。

篇二:述职演讲应处理好五种关系

述职演讲应处理好五种关系

[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320 文章录入:fengqiheng ] 顶 热

述职演讲是任职者向领导或同行“汇报”自己在职期间工作情况的一种演讲,也是领导深入考察下属和民主评议干部的一个重要手段。做好述职演讲,对于展现演讲者的工作水平和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想做一场精彩的述职演讲,必须处理好以下五种关系。

一、个人和集体

在任何单位或部门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在履行职务期间所做的工作,都不是一个人的成绩。这当中既有个人的重要作用,又凝聚着领导班子集体的力量。因此,在述职演讲中,演讲者必须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既要表现个人的决策水平和管理才能,又要体现集体的团结作风与协作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上级认可,让下属信服。例如,某县教育局局长在述职演讲中陈述了全县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后,诚恳地说道: 作为局长,我只不过在重大事情的决策上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同时做了一些组织协调工作。上述成绩的取得,是领导班子团结协作的结果。我为这个求真务实的领导集体感到自豪,也真诚地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大力支持。

这位教育局局长并没有把成绩完全归在个人头上,他特别指出成绩的取得“是领导班子团结协作的结果”。这样讲,既显示出了自己的作用,又突出了领导班子集体的力量,自然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同。

二、领导与群众

无论什么单位或部门的工作,都离不开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广大群众的参与。因此,述职者在演讲中必须处理好领导与群众的关系,既不可过分渲染和夸大领导的作用,又不能忽视或淡化群众的力量。否则,会让听众产生反感。例如,一位村支书做述职演讲,他在讲述了本村脱贫致富的新变化之后,这样说道:

面对园艺村取得的可喜成绩,我要感谢各级领导,没有你们的热情扶持和精心指导,全村的变化不会这样快。我要感谢父老乡亲,没有你们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我这个人就是有三头六臂,也干不好几件大事。谢谢大家!这位村支书的话,既恰如其分地说明了各级领导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又充分肯定了全村群众所付出的努力。他的演讲激起了现场听众的一片掌声。倘若他只是一味感谢上级领导,只字不提群众,述职的结果如何,是可想而知的。

三、成绩与问题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述职者在演讲中必须处理好成绩与问题的关系,也就是说,不仅要讲成绩,而且要谈问题;讲成绩实事求是,谈问题毫不隐讳。只有这样,才能让上级领导全面了解下情,让下属人员明确不足之处,以便今后更好地改进工作。例如,某市卫生局局长在述职演讲中这样说道:

在这场抗击“非典”的斗争中,我市广大干部和群众严防死守,没有出现一个“非典”病人或疑似病人,受到了上级的表彰和奖励。但是,也暴露了不少问题。一是卫生防疫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不少市民缺乏预防疾病的自觉意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这就给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造成了极大的隐患。二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措施不够,一个包括传染病的监测、预报和防治在内的科学系统还没建立起来。诸如此类的问题,必须认真解决。

这位卫生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既充分肯定了抗“非典”工作的显著成绩,又明确指出了工作中还存在的突出问题。肯定成绩,有助于增强大家的工作信心;指出问题,有利于对薄弱的环节加以改进,把工作做好。这样述职不仅可以引起上级领导的关注,而且能让下属人员对问题加以重视。

四、全面和重点

一般来说,述职者在演讲中应当比较全面地“汇报”自己在职期间的工作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面面俱到。述职者必须注重点面结合,既兼顾全面,又突出重点。这样述职才不至于讲成流水账,才能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某制药厂工会主席发表述职演讲,他简要陈述了工会在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的作用,然后说道:

[初学演讲应处理好的四种关系(共2篇)] 值得一提的是,在厂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工会干部和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我们成立了再就业技能培训中心和劳动服务公司,组织和帮助182名富余人员参加了再就业培训,其中135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这不仅为政府分了忧,也为工厂解了困。工会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全厂职工的好评。

这位工会干部在述职演讲中处理好了点与面的关系。他既从面上谈了工会工作总的情况,让听众有所了解;又重点讲了工会为了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而做的实事及其成效。因为这个问题既是国企改革的难点,也是群众关心的热点,把它作为重点来讲,更能突出工会的工作成绩,从而得到领导的肯定和职工的欢迎。

五、主观与客观

不言而喻,任职者在职期间,能否做好工作,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述职者在演讲中谈业绩,不要多讲自己主观上怎么认识到位,决策有方,措施得力,而要突出客观因素的重要

作用,比如环境条件、人际关系、员工素质等等。说失误,要多从主观上出发,不要尽找客观原因。这样处理好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述职者树立起良好的形象,让听众信服。例如,某食品公司营销部经理在述职演讲中谈到商品滞销的问题时,这样说道:

众所周知,近来,我们公司的部分商品积压较多,有的商品甚至严重滞销,这给公司的经济效益带来了损失。这种状况虽然与前段时间出现“非典”疫情,食品市场不太景气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主要原因还出在我这个营销部经理身上。我缺乏市场风险意识,在联系货源的时候,没有对市场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从而使公司陷入了被动局面。我一定吸取教训,想方设法打开销路,力争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这位部门经理在述职演讲中,既没有回避问题,也没有把责任推给别人。虽然他也提到了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但主要还是从主观上查找了自己失误的原因。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必然会得到领导和员工的谅解。

如果演讲者能在述职演讲中处理好以上五种关系,势必会使自己的演讲表现得全面而具体,这样,既能得到领导的认同,也能得到下属的认可,对于塑造自身形象也极其有益。

第四篇:初学演讲应处理好的四种关系

初学演讲应处理好的四种关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演讲能力已成为考核和评价人才素质的重要尺度,学习演讲的人越来越多。笔者作为一名演讲爱好者和语言教学工作者,通过总结自己的演讲实践以及与一些初学演讲者的交流,认为初学演讲,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演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众所周知,任何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都是盲目的实践。演讲亦然。演讲是在特定的环境中,由演讲者的品德修养、语言表达和听众心理、信息传播价值及方式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行为过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科学的演讲理论是从演讲实践中概括、抽象出来的,熔铸了哲学、美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逻辑学、文学、历史等许多门类的科学成果。

初学演讲的人,往往有着迫切的成功欲望,但却容易走上两个极端:或者轻视理论、盲目实践,或者死抠理论、忽略实践,结果都是屡讲屡败,事与愿违。究其原因,前者忽视了演讲作为一门严肃的科学所具备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忽视了对演讲理论的深入学习和研究,企图凭借浅薄的个人经验去盲目摸索或简单地模仿而形成高水平的演讲能力,要么单纯地把演讲能力等同于口头表达能力或普通话水平甚至演讲稿的写作水平,以偏概全;要么专在态势语言上下功夫,钻牛角尖;要么错把演讲理论当成可有可无的调味品,以几个演讲名人的某次演讲或几句名言作为指南,夸夸其谈。而后者则往往被当前百家争鸣的各种演讲理论惹得眼花缭乱,要么难辨真伪,无所适从;要么视理论为要诀,一招一式都非得从书本上讨说法,被理论束缚住了手脚。如此等等,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误入歧途。

事实证明,没有一个人的演讲能力是天生的,而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经过长期的艰苦实践,这才是古今中外的一切著名演讲家成长的共同道路。目前,在我国,以邵守义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演讲学专家对演讲理论广泛深入的研究成果,应该是指导我们演讲实践的宝贵财富。初学演讲的人,应该抛去浮躁,系统地掌握有关演讲的基本概念、演讲稿的写作、口语表达技巧、演讲中的机变艺术、演讲设计等知识,把科学的理论和扎实的实践相结合,开展有序、有效的演讲活动。

二、即兴演讲与常规演讲的关系我们一般把经过演讲者深思熟虑并备有演讲稿的比较严肃郑重的演讲称之为常规演讲,而把演讲者兴之所至,有感而发,在没有准备或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所发表的演讲称之为即兴演讲(注:按高振远先生的定义,见《演讲与口才》1997年1期)。

常规演讲和即兴演讲是两种常见的演讲方式,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但并无彼重此轻之分,更无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些初学演讲者往往急功近利、好高骛远,认为常规演讲是念稿子或背稿子、装样子,是人人皆可为的没水平的表现,而即兴演讲才能体现一个人的真实口才,所以一味追求即兴演讲而竭力否定常规演讲,初登讲台就毫不准备或只拿个简单的提纲就“即兴演讲”一通,渴望出口成章、一鸣惊人,结果往往是语无伦次、纰漏百出。我们认为,即兴演讲能力固然能真实体现演讲者的水平,但并非以“没有准备”为其根本特征,并非如毛泽东同志所批评的那种信口开河、胡讲乱说,向人民群众哇哇叫的老鸦声调,而“兴之所至,有感而发”才是它的灵魂,更何况所谓备有演讲稿的常规演讲,也并非只是机械地照本宣科或背诵讲稿,即使是十分严肃郑重的会议上非照稿宣读不可的,也应该是边看讲稿边看听众的。比如,我们从电视上就亲眼目睹过江泽民同志在国内、国际各种政治活动中所作的经过深思熟虑、严肃郑重地写就的报告、发言,也曾聆听过他在抗洪前线极具感染力、号召力的即兴演讲,这些各种场合、不同类型的演讲,十分准确地体现出演讲者独具的风采和魅力。另外,我们也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在常规演讲中,一些演讲者为了追求理想的演讲效果,机智灵活、随机应变地从当时、当地听众的实际出发运用一些即兴演讲,或者放弃准备好的演讲稿,即兴发表演说(如时间不充足、听众不耐烦、演讲主题临时改变、天气地

点变化等)。这些事实都说明常规演讲和即兴演讲之间并无非此即彼的矛盾,我们学习演讲也就没有厚此薄彼的必要了。一个演讲者高水平的即兴演讲能力离不开常规演讲能力的培养,而一个只具备常规演讲能力、缺乏即兴演讲能力的人,也只能算是演讲台上的“半桶水”。所以,对初学者来说,应该脚踏实地地进行长期的文化修养、心理品质、思维方式、语言技巧等各方面的艰苦训练,全面培养各种演讲能力。

三、演讲稿与演讲的关系演讲前要不要写演讲稿?演讲时带不带演讲稿?这似乎是一些初学演讲者碰到的难题。有些初学者认为,演讲稿无非就是演讲前下点儿功夫写就的一篇“作文”而已,念熟甚至背诵过,如果允许带就上台照着念,否则就照原样背出来。演讲稿就起这点儿作用吗?这就涉及到了演讲中一个重要问题,即如何正确处理演讲稿与演讲的关系。演讲稿,顾名思义,就是为演讲而准备的文字材料。由于演讲的类型和方式以及演讲者的水平等因素的差异,对演讲稿的要求会有所不同。一般说来,严肃郑重的常规性演讲,如公务报告、学术研讨,由于各自的政策性和权威性、科学性和真实性等的严格要求,都必须事先备有“全稿式”讲稿,并且可以或者必须在台上照稿宣读;而英模报告、经验交流等类型的演讲,则既可以准备全稿,以便做到胸有成竹、从容上阵,在有限时间里抓住问题的关键,揭示问题的实质,也可以只写出梗概或基本观点,临场充分发挥、灵活应变。至于“兴之所至,有感而发”的一些特定场合的即兴演讲,虽然由于时间的紧迫“没有准备或没有充分准备”,但也应在情况允许的范围内迅速打出“腹稿”或列个提纲,以免上台后信口开河。初学演讲者往往人为地割裂了演讲稿与演讲的有机联系。要么把心思全放在演讲上,只考虑着上台后如何去“演”去“讲”,对演讲稿为演讲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即使有充分的时间也不愿去撰写演讲稿,或者写了也当成可有可无的“道具”,显示出心态上的浮躁;要么倾尽全力在“写”上下功夫,成语、典故、格言连篇累牍,忽略了从演讲稿到演讲之间语体上的有机转换,失去口头语言应有的通俗、朴素、简短、流畅等特点,失去了演讲的可听性,上台后唯稿是从,不敢越雷池一步,结果把演讲变成“作文朗读”或“作文背诵”。我们认为,作为初学演讲者,不但应认真撰写演讲稿,还应充分把握演讲稿的写作要求,努力达到演讲稿为演讲服务的目的。

四、口头语言与态势语言的关系我们习惯上把演讲中的语言分为口头语言和态势语言两种。仪表、风度、表情、手势这样一些非口头语言因素被统称为态势语言。勿庸讳言,和谐、自然的态势语言是演讲成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古今中外很多著名的演讲家都十分重视态势语言的作用,陶行知先生说:“演讲如能使聋子看得懂,则演讲之技精矣!”但演讲作为人类重要的交际活动,首先是一种口语行为,不同于电影、电视、戏剧等表演艺术。

一些初学演讲者为了追求轰动性的演讲效果,很容易过分夸大态势语言的作用,把演讲的“演”理解为演戏,脱离具体的演讲内容,或者借鉴一些喜剧明星的表演技巧,如:模仿口技演员学鸟鸣马嘶,模仿小品演员学老年人说话、走路等;或者按演讲前精心“设计”的表情、“排练”的动作上台表演;或者简单学习一些演讲名家的演讲习惯,如毛泽东的一手叉腰一手挥动等,这些片面的做法往往给人东施效颦、矫揉造作的感觉,使演讲的形式与内容貌合神离、缺乏个性,甚至被听众斥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笔者曾听到有人对这种装腔作势、浪费时间的所谓演讲讽刺说:“如果允许的话,说不定还会有人学毛泽东同志手拿烟卷儿上场呢!”话似玩笑,但颇值得我们深思。笔者还曾就演讲的得失与一初学者交流,他竟把演讲的失败归结为会场临时改换而使他难以调整“动作”这一原因上来。这种观点虽非普遍,但也绝非偶然。我们认为,作为一个初学演讲的人,如果过分夸大态势语言的作用,渲染态势语言的魅力,势必是哗众取宠、舍本求末,使演讲失去本来的意义,只有把丰富深刻的演讲内容、准确熟练的口语表达能力与和谐、自然的态势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学习演讲、最后达到成功的必由之路

第五篇:浅谈加强党性修养如何处理好四种关系

浅谈加强党性修养如何处理好四种关系

加强每位党员的党性修养,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需要同每一名党员的党性修养紧密联系起来,不断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每一名党员的党性修养的实际行动中去。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加强道德修养,就要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公与私是人们对人生一系列问题认识的出发点,是人生观中最重要的组织部分。“公”即公共利益(国家、集体),“私”即个人利益。在一般情况下,考虑和维护个人的物质利益,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们提倡大公无私,反对极端的个人主义。为此,我们要做好公而忘私(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公私兼顾(道德底线)、先私后公、私而忘公(损公肥私)的选择。在党性修养中,也有个循序渐进问题,要从道德底线、公私兼顾做起,逐步提升到先公后私、公而忘私。为此,每位共产党员要增强党性修养使命感,增强集体主义责任感,增强服务社会的主人翁责任感。

二、人与己的关系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是处理

好人际关系,搞好学习与工作的有效途径,是加强修养、提高道德水平的阶梯。对己我们要做到“四要四不要”:要自知不要自欺;要自信不要自负;要自谦不要自卑;要自律不要自纵。对人要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诚信对人,善待他人。在任何时候都用一种目光看人,对下不俯视,对上不仰视,始终保持着平视的目光;在待人的态度上,体谅他人的难处,学习他人的长处,帮人克服短处。在交往对象的选择上,亲贤人,帮穷人,远小人,憎恶人。在与人恩怨的问题上,感他人之恩,责自身之过,恕别人之错,忘施人之恩,这是一种严己宽人的高风亮节,更是一种至仁至善的道德风范。

三、义与利的关系

义与利,即道德与利益,或道义与功利的关系。义是社会意识形态,而利则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义是利的实质,利是义务的载体,义不能脱离利而单独存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儒家以对义与利的态度来划分君子与小人:“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那些“为官不仁”、见利忘义之徒历来为世人所不齿。正确的义利观强调的是以义率利,义利统一,其中的核心是集体主义。要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必须牢牢确立“万事德为先”的处事原则,淡泊名利,平和心态,不断克服急功近利、唯利是图、金钱至上思潮的影响。我们承认个人利益,但不得损害他人利益、集体利益来满足个人利益;我们祝愿个人幸福,但反对把个人的幸福建在他人的痛苦之上;我们讲求经济效益,但更加注

重社会效益;我们允许个人价值的实现,但更要鼓励大家谋求社会价值。

四、失与得的关系

失与得是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这就是事物发展的轨迹。世间从来没有只有得而不失,或只有失而不得的特例。就人的一般心理而言,只想得而不想失,或者小失而大得,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但这只能是奇思遐想,不可能成为现实。你要收获知识,你首先就要潜心学习;你要得到别人的尊重,你首先要尊重别人;你要赢得荣誉,你首先要对集体、社会做出成绩;你要成为一名名符其实的党员,你首先就得按党员标准来要求自己。人的命运也是福祸同行,利害相邻,得失相伴。《塞翁失马》的故事说明了“安危相倚,祸福相出”的深刻哲理。所有这些都在提醒人们,走在“华容道”时,要想到“走麦城”,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总是不会有错的。而当遭遇灾祸、挫折、困难时,最好换个角度想问题,想到“雨后既光”、“柳暗花明”这层意思,防止好事变坏事,促进坏事变好事。总之,眼光要放远一些,视野要放开一些,这就是处事的真谛。

下载初学演讲应处理好的四种关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学演讲应处理好的四种关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搞好班子团结应处理好四种关系

    搞好班子团结应处理好四种关系 无数事例说明,一个单位的领导班子团结协作,该单位可以由后进变为先进;如果领导班子不团结,彼此勾心斗角,再好的单位也会被拖垮。笔者认为要搞好班......

    工作汇报要处理好四种关系

    工作汇报要处理好四种关系向领导汇报工作对于每个机关干部来说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它既是要事也是常事;既是大事,也是小事。汇报得好,重点突出、干净利索,领导自然就会满意。......

    述职演讲应处理好五种关系5篇

    述职演讲应处理好五种关系 [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320文章录入:fengqiheng ] 顶 热述职演讲是任职者向领导或同行“汇报”自己在职期间工作情况的一种演讲,也是领导深入......

    开展作风纪律教育整顿活动应处理好四种关系

    当前,以“查思想、查作风、查纪律、查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作风纪律教育整顿活动,可谓声势浩大,规模空前,阶段性整顿活动取得了预期的目的。在整顿活动即将转段之际,笔者认为,开展作......

    医学实习生需处理好四种关系

    医学实习生需处理好四种关系 很多同学即将步入由理论学习到临床实习的实践阶段,同学们的社会角色也就发生了转变。每一名实习生不仅是学生,而且还是一名实习医师。因此,同学们......

    学生干部应处理好四个关系

    学生干部应处理好四个关系 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学生集体中的中坚和支柱,是学校教育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学生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学生干部工作也是这样,经......

    选调生要处理好的四种关系(五篇材料)

    优秀选调生要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选调生都是组织经过层层推荐、严格考核、科学遴选出来的优秀大学毕业生,是组织寄予厚望的一个团队。面对基层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选调生......

    起草讲话稿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起草讲话稿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杨 庆 领导讲话稿的起草是“命题作文”,难度较大,只有吃透上情、摸清下情,准确领会领导意图,认真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才能写出让领导认可的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