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最新复习资料全套(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00:42: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近代史最新复习资料全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近代史最新复习资料全套》。

第一篇:中国近代史最新复习资料全套

一、填空和判断

1.1860年10月,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城前,首先抢劫和焚烧了清朝皇帝的离宫圆明园。2.1861年辛酉政变后,恭亲王奕诉和慈禧太后掌握政权。

3.帝国主义的文化渗透活动,有许多是披着宗教外衣、在传教的名义下进行的。

4.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5.帝国主义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6.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历次的反侵略斗争都是中国失败,从中国内部因素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一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7.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8.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10.1919年3月,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宣告成立,它积极帮助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先进知识分子创建共产党。

11.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12.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开始的。13.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

14.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5.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

16.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17.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后,项英、陈毅等率领中央根据地留下的部分红军在南方坚持进行艰苦的游击战争。

18.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19.1938年5月至6月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讲稿,总结抗战10个月来的经验,集中全党智慧,系统地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20.中国各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21.《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2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23.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的体制,其基本特点被概括为“一大二公”。

24.九一三事件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的失败。

25.1980年5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和利用外资,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

2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7.新三民主义的政纲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28.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

29.魏源的《海国图志》中提出的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30.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南京条约》。31.清政府实行禁鸦片措施,在1839年6月广东虎门销毁所收缴鸦片,就是出名的虎门销烟。32.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33.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二、名词解释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2.金田起义: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3.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随即全国响应,从此掀起辛亥革命的高潮。4.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中央紧急会议。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是大革命失败到土地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

5.官僚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国家垄断资本。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密切地结合着,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

6.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领导,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7.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27日黄兴率敢死队120余人在广州举行起义,大部在激战中牺牲。其中七十二烈士的遗骸被葬于黄花岗,故是役称“黄花岗起义”。8.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

9.广州起义 :1927年12月11日,共产党员张太雷、苏兆征、叶剑英和周文雍等同志领导举行了这次震惊中外的武装起义。12日中午召开广东工农兵拥护苏维埃政府大会,正式宣布成立广州苏维埃政府,亦叫“广州公社”。苏兆征为政府主席,这是中国第一个无产阶级的城市政权。红色革命政权仅存在了三天。其后,反动派五天内屠杀了5700人。

10.工农武装割据: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

1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炸毁沈阳柳条屯一段铁路,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企图以此来侵略中国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根据冲突爆发的日期,史称“九·一八事变”。12.一二·九运动: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在中国共产党关于救亡图存、全民抗战的号召和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1935 年 12 月 9 日,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示威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运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12 月 16 日,北平学生和市民 1 万多人在天桥召开市民大会。会后,举行了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这就是一二九运动。

13.三三制原则: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的分配上,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

14.大生产运动:为克服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抗日根据出现的严重的经济困难。根据地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大生产运动。大生产运动首先在陕甘宁边区进行,八路军三五九旅将荒芜人烟的南泥湾改造成为“陕北的好江南”。

15.重庆谈判: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在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的谈判。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16.《五四指示》: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17.《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18.三大战役: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19.“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三个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20.过渡时期总路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工业化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2.第二条战线: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是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战线。

23.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即蒋介石),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

三、简答题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答:(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第三,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空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了侵略者应有的教训。

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他和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 A、从主观上看: 第一,农民阶级不是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第二,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组织发动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第三,太平天国也没能正确对待儒学。第四,太平天国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B、从客观上看: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2.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和失败的原因? 答:(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第一,洋务运动的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第二,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

第三,传统的“重本抑末”“重义轻利”等观念都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地位上升。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2).洋务运动的失败的原因

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3.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答:意义:⒈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⒉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4.戊戌维新运动不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

失败原因: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其次,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他们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结果是处处碰壁。

再次,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答:(1)意义: ①推翻清朝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②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③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④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⑤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2)失败原因:首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与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其次,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5.辛亥革命失败以后,孙中山为挽救共和做过怎样的努力?

答: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看清了袁世凯的真面目,毅然发动武装反袁的“二次革命”,但不久就失败;1914年6月,孙中山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坚持武装反袁斗争,希望恢复和发扬同盟会的精神。1916年袁世凯死后,段祺瑞掌握北洋政府,变本加厉地推行独裁卖国的反动统治,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在这种局面下,1917年7月,孙中山联合西南军阀,在广州建立军政府,被推举为大元帅,进行护法战争,并出师北伐。但孙中山在军政府内备受军阀、政客的排挤,不得不於1918年5月辞去大元帅职务,经日本赴上海。第一次护法战争的失败使孙中山认识到南北军阀都是一丘之貉。1918~1920年,孙中山完成过去已著手撰写的《建国方略》,对以往的革命经验进行总结,提出了改造和建设中国的宏伟计划。孙中山具有顽强的革命精神,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不断摸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并始终坚持奋斗,是20世纪初期推动中国发生历史巨变的主要代表。6.试述中国共产党成立或诞生的历史条件?

答: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决不是偶然的,是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内部条件:(1)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阶级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思想、理论基础

(3)共产主义小组建立——组织、干部基础

外部条件: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共产国际的帮助 7.大革命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答:⑴意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宣传共产党的纲领,扩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党开始掌握部分革命武装;广大人民群众受到一次革命洗礼,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

⑵失败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遭到破坏;共产党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

8.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

答:(1)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了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2)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3)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4)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提出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任务;(5)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开始了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6)这次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标志着中国从此迸人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因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9.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 答:(1)意义:1.中国人民抗日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2.中国人民抗日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3.中国人民抗日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4、中国人民抗日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胜利原因:

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10.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答:

1、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3、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

4、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绝不惧怕战争。

5、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11.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答:第一,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

第二,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第三,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第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

12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答:基本经验: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原因: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加和大力支持 3.反革命势力的分化瓦解 4.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援助

1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着重抓住了 那些方面的工作? 答:第一,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第二,领导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第三,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第四,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14.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那些历史性成就?

答: 第一,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二,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三,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四,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

第五,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 15.试述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内外条件?

答:第一,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得主要基础。

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第三,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第四,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16.如何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答: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它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实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17.试述西方列强的入侵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答:(1)在社会性质上,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板封建社会。(2)在社会矛盾上,从原来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与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前者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各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3)在革命性质和任务上,中国革命从旧式农民起义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人民肩负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人物。(4)在阶级结构上,从原来单一的地主与农民的阶级结构变为多个阶级并存的复合结构,阶级关系更加复杂。(5)在经济结构上,从原来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发展为半封建与半资本主义并存的局面,形成多元化的经济结构。

18.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

答:(1)《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理论准备。(2)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共八大后,中国共产党往探索中又提出一些重要的新思想,如“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等。

(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它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4)进行整风和提出建设“六又”政治局面等思想是中共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成果。

19.《天朝田亩制度》 和《资政新篇》 内容及评价?

答:内容:①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②产品分配原则: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的产品分配原则。

评价:①革命性:它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②空想性: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内容: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开设新式学堂。

评价:先进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

20.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答:

(一)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方针。

八七会议以后,举行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以农村为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而毛泽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三)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1928年,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社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明确指出以农业

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还科学阐明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毛泽东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议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做坚决斗争基础上形成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五)随着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

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

2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不同阶段的土地政策?依据何在?

答:

1、大革命时期:

(1)湘鄂赣三省都成立了省农民协会,其中湖南农民运动发展最为迅猛。

(2)农民在农会领导下,纷纷起来打倒土豪劣绅和不法地主,推翻地主阶级的政权和武装,建立农民的政权和武装,做到“一切权力归农会”。

(3)为支援北伐奠定群众基础。

2、土地革命(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土地

所有制的革命。

3、“双减双交”政策(抗日战争时期)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4、土地改革(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实际时间是1947-1948年)

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前

提),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核心),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方法)。

5、土地改革(建国初期,实际时间是1950-1952年)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与以往不同的是保护富农经济

22.简述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大调整?

答:一是,1950-52:土地改革

⑴土地改革的必要性(背景):

地主、富农占有大部分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而贫农、中农和雇农占有少

量土地,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这种封建的剥削土地制度严

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的三亿多农民迫

切要求取得土地。

⑵土地改革的实施:

①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

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②同年冬起,全国分

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

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食其力。

⑶土地改革的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

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⑷土地改革的意义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

也被消灭;广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

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

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二是,1953-56:三大改造(农业生产合作社)

⑴原因: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

是,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这就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

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⑵方式: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合作社,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⑶历程:①1953年春,河南安阳县有一个村,十八户贫农、中下农组织起

来,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②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③1956

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三是,1958-1960:人民公社化

①目的:建立人民公社是企图更快的向全民所有制,向共产主义过渡。

②历程: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产人民公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③评价:这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挫伤了农民的生产

积极性,给国民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也使“左”倾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

泛滥开来。

四是,197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措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凤阳小岗村首先实行)

②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克服了以往 分

配中的平均主义等弊端,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的得

到了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③深化: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23.20世纪的中国社会发生过哪三种巨变?哪些人站在了时代的前列?

答: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制度。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和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人民,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并赋予中华民族复兴以新的强大生机。

这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1.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 2.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3.减租减息

4.港澳问题和台湾问题的性质不同

第二篇: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

开篇的话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是要认识近代史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的历史进程及其在内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情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通过本课程的练习,应达到什么目的呢?

具体来说,应当达到以下的目的的要求:

一、了解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史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懂得必须首先推翻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为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认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进一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主义比较地主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政党的政治方案,懂得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给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的原因;认识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进一步增强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领导的自觉性。

三、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内外环境,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了解实行改革开放和搞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联系社会主义改造以后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懂得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正确性;进一步树立“******00000000000000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四、紧密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任务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课文内容

3.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但同时也走向了封建社会的末世。4.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华民族与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的矛盾,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夺取的矛盾等等。

5.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6.俄罗斯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7.1895年以后,由于《马关条约》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外国资本家争先恐后地涌现中国投资。

8.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一是经济技术的落后。前者是更根本的原因。因为正是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9.林则徐是近代史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编成《四洲志》一书。

魏源在1843年一月编成《海国图志》,在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中国近代史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郑观应在所著的《盛世危言》中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设立议院,实行“军民共主”制度等主张。

10.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好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通鉴》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这是一个具有资产主义色彩的方案。1856年9月,发生了天京事变。这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入衰。

11.洋务运动创办的学堂主要有三种:一为翻译学堂,如京师同文堂,主要培养翻译人才;一为工艺学堂,培养电报、铁路、矿务、西医等专门人才:一为军事学堂,如船政学堂,培养新式海军人才。

1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 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其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再次,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13.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第一,要不要变法。

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第三,要不要废八股、该科举和兴西学。

14.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15.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救国救亡运动。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16.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 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其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再次,惧怕人民群众。

17.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公举为总理。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

▲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明国,平均地权。1905年11月,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这个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民权主义:内容是“创立明国“,即推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就是孙中山所说的政治革命。

民主主义: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18.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 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第三、要不要社会革命 19.1911年4月27日,黄兴率敢死队在广州举行起义。史称“黄花岗起义”。20.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路收归国有”,并与四国银行团订立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借“国有”名义把铁路出卖给帝国主义,同时借此“劫夺”商股。这激起了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的保路风潮,其中以四川最为激烈。

21.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 1923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明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的法典。

22.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孙中山发动了反袁的“二次革命”。

1915年12月25日,即袁世凯准备“登极”前一周,蔡锷等在云南组织“护国军”,宣布独立。

23.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这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民主和科学。即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24.1919年5月爆发了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直接导火线。▲ 五四运动爆发的条件:

首先,是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其次,是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再次,是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25.从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到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中国掀起了第一个工人运动的高潮。

26.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孙中山主持下在广州举行。大会对三民主义做出了新的解释。这个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公合作的政治基础。27.大革命的失败原因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共政变,以“清党“为名,在东南各省大规模捕杀中国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大革命意义和教训

大革命虽然失败了,它的历史意义仍然是不可磨灭的。这场失败了的革命,实际上是未来革命生理的革命的一次伟大的演习。中国共产党人从大革命的失败中汲取了严重的历史教训,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为以后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28.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改革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29.1928年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住持制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30.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黔北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

▲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1.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开始。中国反抗侵日斗争的开始

32.1938年3月,李宗仁等部实施台儿庄战纪,取得大捷。这是国民党正面抗日的第一次获得的大胜。

33,毛泽东科学的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过程。即: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

34.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 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35.1966年五月至1976年十月的“文化大革命”是全局性、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是:一大批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已经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文化领域的各界里,相当大的一个多数的单位的领导权已经不在马克思主义者和人民群众手里。

历史已经证明,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国际。这些论点对当时国内阶级形势以及党和国家政治状态的估计,是完全错误的。

36.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会议原定是讨论经济工作。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转折

▲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结束语

37.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在将近90年的时间里,做了三件大事:

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②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③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实际上说的就是 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三篇: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

简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特点。(1)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2)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怎样形成的?(基本是范围,具体答题时视情况缩减)

(1)社会性质的改变P12 第二段 和 第四段以及第七段

(2)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P14第三段和第四段第一句以及第五段的第一句P15第一段的部分和第二段的部分(3)主要矛盾P16倒数第8行到本页最后以及P17页第一二段 3你认为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什么?

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4简析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5简述近代中国各派力量探索国家出路的几种方式及结局

从鸦片战争开始,主要有太平天国,他们是农民阶级,以《天朝田亩制度》为纲领,试图建立一个平均的社会,但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他们不能完成历史使命!还有地主阶级抵抗派,代表人物林则徐和魏源,他们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开眼看世界!还有洋务派,中央以奕忻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他们建立近代国家工厂,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还建成了中国最早的海军!还有顽固派,以倭仁为代表,主张原封不动的维护清朝统治,仇视一切外来事物!甲午战争后出现了维新派,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主张政治革新,学习英国君主立宪制,由于他们触犯了慈禧太后的顽固派的利益,最后被扼杀!后来,民主共和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产生,以孙中山为领导,主张民主共和制度,建立资本主义社会,以三民主义为核心,进行抗争!新文化运动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激进派产生,他们提倡民主与科学,后期李大钊等人传播了社会主义思想,对现代影响由为巨大!(总结的)

6试比较近代中国各派力量变革中国社会方式的异同点。

7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国共合作时期孙中山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有哪些新的内容?(1)P61至P62页上面,要自己总结,黑体字要注意(2)P118第二段

8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你认为应怎样的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P67+P72下面

9辛亥革命后为何会形成封建军阀专制统治局面?简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1)P68至P70页(要总结的)(2)P72 10简析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和历史意义

P98+P98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意义)重点是另一面的中间一段 11五四后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P106至P109(暂时只能确定范围了,太多了)

1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P114中间至下面

13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政治基础和主要意义 方式:党内合作 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

主要意义:P121最下一段和反面

14以毛泽东代表的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毛泽东等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整顿和恢复地方党组织,建立红色政权,开辟了中国革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毛泽东是当时成功地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保存、恢复和发展革命力量的主要代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共产党领导的其他各地的起义武装树立了榜样。这些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成为毛泽东创立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起点。

(2).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内容

伟大的实践必须经过理论的提升,才能化为真理,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理论也是如此。“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与实践,不断地面对着党内和红军内部的疑问。为了回答这些疑问和回击教条主义的责难,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系统地论证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始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道路问题提出了初步的探索。

(3)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始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道路问题提出了初步的探索。15国共两党为什么能由严重对立状态走向合作抗日的局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怎样形成?

P145下面至P147页 P154至P155页

16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总方针是什么?试比较两次国共合作的不同点。P155下面一段 不同点

(1)背景不同:前者是封建军阀割据,阶级矛盾尖锐;后者是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最主要的社会矛盾,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2)合作对象有异:前者是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后者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亲英美派。(3)政治基础不同:前者是新三民主义,后者是共同抗日。(4)斗争对象不同:前者要打倒北洋军阀,后者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赢得民族解放。(5)合作方式不同:前者是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后者是党外合作,双方各有自己的政权、军队和地盘,即没有一个统一的正式的组织机构,也没有一个两党都承认的正式的政治纲领。(6)合作的阶级基础有异:前者是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后者包括一切赞成抗日的阶级和阶层,具有广泛的民族性。(7)中共对领导权的态度和斗争策略不同:前者不重视甚至放弃领导权,以退让求团结;后者坚持领导权,以斗争求团结。(8)作用和结果有异;前者推动工农运动发展,保证了北伐战争胜利进军,但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后者坚持到抗战胜利,成为抗战胜利的保证。

17简评抗日战争中国共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和两个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国民党:正面战场片面路线 共产党:敌后战场全面抗战

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P150上面一段 敌后战场:P153黑体字

18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史怎样进行自身建设的? P159至P163重要的是黑体字,然后再总结部分小字

19简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抗战胜利的原因(1)P164至P165(2)P166下面

20简析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迅速走向崩溃的原因 P171至P180页,内容太多,没有整理,大概范围在那

21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1)P182至P185(2)P185至P186

22为什么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是怎样的?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国营经济处于领导地位。①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由于社会主义因素的优性和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②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③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2)制度:P189共同纲领的内容!

第四篇: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

1840—1919 旧民主主义革命

1919—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49—今

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

一、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和主线

主题: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孙中山喊出“振兴中华”

主线:1.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争取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的历史进程

2.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发展的历史进程

3.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历史进程

4.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

二、西方的兴起

第一

政治方面,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第二

经济方面: 经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成长 第三

军事实力迅速增强,并对外殖民扩张

第四, 思想方面:掀起了以法国启蒙运动为核心的思想革命浪潮

三、中国的衰落

第一

政治方面:封建专制更加强化(等级森严)第二

经济方面:依然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第三

学术思想方面: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第四, 对外交往方面,采取严厉的闭关锁国政策(广州十三洋行)

五、侵华战争

鸦片战争

1840-1842 英国 《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英法联军侵华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甲午战争 1894-1895 日本《马关条约》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年 英、法、俄、日、德、美、意、奥《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六、入侵原因(本质:殖民主义扩张需求)

1、建立殖民地,为本国开疆裂土;

2、掠夺原材料,开拓市场;

3、称霸世界

七、中国失败原因

1、清朝政府的腐败和统治者的昏庸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2、中国经济、科技全面落后于时代,武器装备无法适应近代战争的需要。

3、军队战斗力低下,指挥思想落后。

八、如何看待列强的侵略? 第一,外国侵略意味着掠夺。

第二,外国侵略不会促进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壮大 第三,殖民地化不会带来现代化

第四,西学进入中国主要是中国人主动的接受

九、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第一, 根本原因: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的尖锐化 第二,1846-1850年间两广地区自然灾害频发。

十、拜上帝教的理论基础

《原道救世歌》

《原道醒世训》

《原道觉世训》

十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月11日--1864年6月1日

1851年1月11日,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 天京事变:农民阶级局限性的恶性发作,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后果: 第一,搞垮了领导核心。第二,削弱了革命力量。

第三,摧折了太平天国的信仰支柱。第四,导致战局急剧逆转。

十二、天朝田亩制度

1、最基本的思想: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在土地国有的基础上按照“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实行新的平均分配土地制度,要求人人平等,处处平均。

2、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兼具革命性与空想性。它所提出的平分土地的方案,从根本上否定了地主土地所有制,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的革命性。

但是,《天朝田亩制度》又是一个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具有浓厚的空想性。它所设计的理想社会,事实上没有实现,也根本无法实现。

十三、资政新篇 洪仁轩《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具有历史的进步性。没有推行的主要原因是,它不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利益和要求,特别是对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它只字未提。

十四、太平天国的历史地位

1.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准备时期的重要事件。沉重打击封建统治,反抗外国侵略势力,1862年9月, “洋枪队” 头目华尔被太平军打伤毙命。2.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3. 太平天国对日后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有着重要的启迪和鼓舞。

十五、失败的历史原因

失败原因: 从客观上说,是由于面对的敌人十分强大,力量对比悬殊。从主观上说,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指导思想:宗教不是科学、先进的思想。思想作风:抛弃了早期的艰苦奋斗作风,专务于声色货利,极力追求物质享乐。组织:领导成员宗派倾向严重,拥兵自重,相互猜忌,争权夺利。战略也出现错误,孤军北伐。法令严酷。

教训: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十六、洋务运动

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代表人物:中央 恭亲王奕訢 文祥

地方: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

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中国封建制度作为根本,利用西方“长技”,为维护和巩固这一制度服务。说明清政府盲目自大,仍旧以维护其统治为根本目的,不思改变其政治制度,不能正确认识世界潮流。

内容:前期自强,发展军事工业。后期求富,发展民用工业,还新建近代化海军,兴办近代化教育,创立总理衙门且遣使出洋有斌椿,蒲安成,1875年正式派遣郭嵩涛为英国使臣 四局一厂:1865年李鸿章创办当时最大的军工企业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局

1866年左宗棠创办当时船舶业规模最大的福州船政局

1867年崇厚创办天津机器局后改名“北洋制造局”

1893年张之洞在湖北汉阳创办湖北枪炮厂

失败原因:第一,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

第二,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导致洋务企业的失败。第三,洋务派在主持外交活动中,坚持“外须和戎”,对外妥协投降,他们所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抵御外侮和“稍分洋人之利”作用,但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

洋务运动的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实现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单靠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是不能自强求富的。

十七、戊戌变法

理论依据:大多为杜撰的孔子六经内容,将孔子打扮成改革家,托孔子来传播自己的主张。内容: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迅速觉醒,提出了变革清王朝政治制度,用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度取代封建主义的君主专制制度的改革主张,1898年光绪帝下“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但变法遭到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强烈反对,仅维持了103天就夭折了。

第一:任用维新派在政治方面,整顿吏治,裁减官员,撤去闲散重叠衙门,设立制度局,改革旧制度,第二,经济方面,保护和奖励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收支情况按月公布;允许旗人自谋生计,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

第三,文化教育方面: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北京创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派人出国留学;提倡学习西学 „„

第四,设厂制造军火,精练海陆军,裁汰旧军,改用西法操练。

失败原因:客观上: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守旧势力十分强大。掌握军政大权,封建势力不容动摇。

主观上: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第一,不敢否定封建主义。第二,严重脱离人民群众。第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戊戌维新的失败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十八、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运动:兴中会时间:1894年

地点:檀香山

宗旨: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 革命团体

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创立民国(民权

核心),平均地权(民生)

性质: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中华民国的建立:1911年四川的保路运动(导火索)政权掌握在革命派手中,政策反映资产阶级利益和愿望,通过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法典《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根本大法。

意义:第一,开创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第二,带来了思想上的解放。第三,推动了社会经济、思想习惯、社会风俗的积极变化。第四,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场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而开启了中国政治走向民主化的大门。然而,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辛亥革命最终又以同旧势力的妥协而告结束,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并没有完成。辛亥革命后,中国依旧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十月革命的启示

(1)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的道路。

(2)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3)十月革命给中国先进分子以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十月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二十、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特点 1,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新型的、革命的无产阶级政党。(以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为榜样,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2,在共产国际的直接指导和帮助下完成建党

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创立的,工人阶级人数较少,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占了人口的大多数。要求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二

十一、中国革命新道路是什么及新在何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新在:在马克思主义的本本里和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中找不到现成的答案。是在中国革命历史变革中探索出来的 二十二、八七会议

1927年八月七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二十三、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原因

第一, 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提供了根本条件 第二,国民革命的影响提供了客观条件

第三, 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提供了又一客观条件;第四, 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提供了必要的主观条件;第五, 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它的政策不错误提供了最重要的主观条件 二

十四、如何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营,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改革为基本内容 二十五、三湾改编

确定支部建在连上,党对军队有绝对领导 三次错误

第一次: 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左”倾盲动错误

第二次: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错误

第三次: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二十六,党内连续出现“左”倾错误的原因

第一,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第二,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

第三,主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党还处在幼年,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

二十七、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

内容: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最为紧迫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负责指挥红军的行动。

意义:第一,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第二,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形成。第三,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

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防止资产阶级思想和作风侵蚀党的队伍,骄傲自满、以功臣自居的情绪滋长和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二十八、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日军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短短4个多月内,中国东北全部沦陷。三

十、何梅协定

1935年7月6日,南京政府竟与日本签订了臭名昭著的“何梅协定”,承诺国民党党部和中央军完全撤出河北、平津,撤换平、津两市长,取缔一切抗日组织活动,并且凡是日本认为有“反日”嫌疑的中方势力都“不得重新进入”。三

十一、国民党溃败的原因

第一,中日两国在当时一个是农业国,一个是工业国,国力存在巨大的差距,武器也存在巨大差距。

第二,国民党指挥不当。单纯防御、兵团会战,没有优势。第三,国民党片面抗战,不敢发动群众。第四,国民党和国军高层的腐败无能。

三十一,如何认识游击战(是一个战略问题,不仅是一个战术问题)

从抗日游击战争的实际作战效果看在歼敌比例,歼敌数量,收复失地方面均比国民党多 三

十二、蒋介石打和平牌的目的

为准备内战争取时间

企图以此敷衍国内外舆论

诱使中共交出人民军队和

解放区政权

把战争责任转嫁给中共 三

十三、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 和平

民主

团结 三

十四、中共七大

毛泽东做《论联合政府》报告,正式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指导思想 三

十五、共产党胜利国民党失败的原因

1,国民党失民心

(1),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所发动的这场战争是为了维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具有反民族、反人民、反民主的性质,从根本上丧失了民心。(2),垄断受降,入城“劫收”,大失民心,更伤军心。(3),逆潮流民心而动,悍然发动内战,导致众叛亲离

2,共产党得民心(1),代表人民的意志,提出这个时期基本的政治口号和这个时期每个发展阶段的动员口号,从而为中国人民的团结战斗指明了方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2)制定和执行正确的土地改革政策,得到了解放区人民全心全意的支持和拥护。(3)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使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成为团结人民的坚强核心。三

十六、第三条道路的提出与破产

抗战胜利后, 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某些民主党派的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幻想在国、共两党之外另找一条道路。这条道路,实际上就是英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道路。破产原因:第一,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脱离当时中国的社会实际。第二,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加速了中间路线者队伍的分化。第三,国民党当局的迫害和镇压。

1947年10月,国民党当局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明令对该盟及其成员的一切活动“严加取缔”。

十七、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体两翼,一化三改)提出:七届四中全会正式批准 内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成就:第一汽车厂,武汉长江大桥,宝成铁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康藏公路 三

十八、土改

土地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土地 原则: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 形式: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三十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民族资本主义:和平赎买 官僚资本主义:没收

十、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 1. 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是一脉相承的 第一,社会主义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成果即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第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目标是相同的,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 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对农业合作化理论与实践的创造性发展 第二,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发展,是对所有制结构认识的深化和发展。第三,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是对公有制实现形式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四

十一、两弹一星 核弹,导弹,人造卫星

十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意义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意义: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四

十三、文化大革命

导火索: 1965年《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发表 开始的标志:五一六通知

正式开始:十六条 合法化:中共九大

失败:林彪反革命政变 四

十四、如何认识其所犯错误的原因

1、探索中的失误在所难免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任何探索, 出现失误都是在所难免的。人们在寻找真理的过程中,发生错误、甚至失败总是难免的。

2、正确认识探索失误的责任

毛泽东作为党的领导核心负有主要责任,但不是毛泽东一个人的错误。

3、探索失误的经验启示

第一,坚持事实求实思想路线,使主观符合客观 第二,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第三,维护社会政治生活稳定有序是探索的重要保障 第四、必须加强和改善执政党的领导 四

十五、解放思想

是指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敢于超越已有的结论,勇于追随时代的鼓点和历史的步伐,确定符合实际的新思想、新观念, 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四十六、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内容: 三条路线

第一,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二,重新确立了正确的政治路线 第三,重新确立了正确的组织路线。两个方针

一是改革开放的方针。

二是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方针。

意义:

第一,从根本上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第二,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徘徊的局面,使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事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第三,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十七、南方谈话

1992年春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

“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第五篇: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

一.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内容: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反对封建专制愚昧,提倡民主与科学

历史意义:

严重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先进的知识份子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之洗礼,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之发展,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成为先进的知识份子改造国家,拯救社会之利器.二.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一场学生运动,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再加上欧洲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巴黎和约”的签订,引爆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良好的条件。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注意这里的“封建”一词是泛化的封建观),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五四运动是一次自觉发动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作了准备。中国大陆一直存在纪念五四运动的活动,尤其在党活动中被视为重要纪念,各级党组织、共青团组织、学校、机关都对其形式非常重视,每年都有大型的纪念活动

三.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背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系统的学说,是19世纪40年代在欧洲形成的。为什么在近70年后才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被追求先进的中国人所接受?这当然不是由于通讯联系和交往的不便捷等原因造成的,主要是由于进入20世纪20年代后世界形势和中国的社会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了适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的土壤和气候。

马克思主义是为了无产阶级的解放而创立的,是无产阶级实现翻身解放的科学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早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就已被介绍到中国。孙中山、朱执信、梁启超、刘师培等一些政治家和学者都在其论著中提到过马克思的学说。但是,当时的马克思主义只是作为西方新学说的一种被介绍,并没有在社会产生大的影响,也没有人信仰。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与早期的介绍相比,有了质的飞跃,即形成了信仰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他们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和实践者,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者、传播者。

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十月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成功的,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苏俄政府曾3次发表对华宣言,郑重宣布废除旧俄国政府与中国签订的压迫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废除在华特权,放弃庚子赔款,建议两国建立平等关系,并表示支持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这些举措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更加坚定地认识到,苏维埃政权是世界上最公正最合理的制度、最好的政府。于是,向往俄国、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毛泽东曾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由于十月革命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学说变成活生生的现实,使中国的先进分子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威力。可以说,十月革命推动着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从而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且日益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先进分子纷纷准备要建立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于是,中国共产党从酝酿、准备到建立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陈独秀等在上海,李大钊等在北京,毛泽东等在湖南,董必武、陈潭秋等在武汉,王尽美等在山东,以及广州和国外的日本、巴黎等地都相继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通过出版刊物、创办夜校等多种形式,继续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群众中,以马克思主义武装工人阶级,从而大大提高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建党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并形成了一批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于是,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条件就基本具备了。

1921年7月,在中国工人阶级最密集的中心城市上海召开的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立的。

一方面,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它所接受的,是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是在斗争中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的科学社会主义。

另一方面,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身受帝国主义者、本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具有坚强的革命性。在这个阶级中,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而且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工人阶级根本不可能进行和平的议会斗争,他们很少可能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抱有期望。

所以,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四.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中国发展壮大,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而不是什么威胁。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

我国工人阶级一定要在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工人阶级要“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做坚持中国道路的柱石、弘扬中国精神的楷模、凝聚中国力量的中坚”

要用中国梦打牢广大青少年的共同思想基础,教育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用中国梦激发广大青少年的历史责任感”。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是我们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

下载中国近代史最新复习资料全套(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近代史最新复习资料全套(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1841——1842年战争扩大 签订中英《南京条约》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范文)

    名词解释: 林长民: (1876~1925年),福建闽侯人,1902年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学习,1909年回国。1911年武昌起义后赴上海,1913年为临时参议院秘书长,参与草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

    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一) 两大历史关系及其关系: 一、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 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两大历史任务即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其区别在于二者的主体,内容是......

    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

    1.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是1901年清政府与英美等十一国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一个和平协定。条约签定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

    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 一、 单选 1、 世界历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 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 3、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型的被压迫阶级是(工......

    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 1、姚莹近代文学家。安徽桐城人。嘉庆进士。道光初年,他结识了林则徐、魏源等人,私交颇厚。鸦片战争期间,他任台湾道员,严禁鸦片入口,积极组织抗英斗争。清王朝向英国......

    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

    单选 1.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结构,自给自足的经济占主要地位。 2.中国资产阶级:官僚买办资本家、民族资本家。 3.在对华侵略的经济掠夺中,中国政府举借外债,主要是......

    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

    《中国行政史》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家天下”局面,正式确立了王位世袭制度的是( ) A.益 B.启C.有扈氏 D.舜 2.中国奴隶制国家的组织形式脱胎于原始社会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