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和谐氛围,树服务意识
党课资料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和谐氛围,树服务意识 同志们: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这个阶段中,我们按照实施方案,各单位都认真组织了中心组学习,党支部集中学习、部门集中学习和自学,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专题调研。根据上级要求,局活动领导小组要我就科学发展观作一次党课报告,和党校的理论专家比,我这不能算报告,只能说借这个机会在这里结合自己的学习心得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谈谈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谈谈我的学习体会和思考,供大家参考。
一、理论学习的体会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
(一)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的理解
十七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发展的全局,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认真研究和回答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作出理论概括,形成了科学发展观,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在发展问题上就是发展观。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对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它揭示了发展的本质和内涵,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是指导我们认识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推进发展的根本方法。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十七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 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这个理论体系中的最新成果和最新发展阶段。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首先,科学发展观适应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新形势。从国际形势看,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科学发展观强调,必须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从国内形势看,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发展观为我们科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提供了根本指针。其次,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日渐显现,迫切要求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创新发展理念。我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迫切要求我们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再次,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内涵。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恒的主题。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正确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问题。科学发展观认为,发展不等同于经济增长,发展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社会各领域的综合进步,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正确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问题,认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的发展的正确道路。科学发展观也丰富发展了党的建设理论。科学发展观强调,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需要。
(二)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的认识
十七大报告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这一精辟概括,提纲挈领,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精髓,使我们对科学发展观丰富内涵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沦创新。发展之所以要以人为本,是因为,第一,人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第二,人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第三,人的发展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标志。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直接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无产阶级解放自己和全人类的重要目标,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本质特征的一个重要概括。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党的执政为民理论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 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统筹兼顾,要求我们把发展看作是各方面共同推进、彼此协调的过程,在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和矛盾时坚持“两点论”,防止片面性。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又好又快”,是发展观念的调整,要把“好”置于首位,做到好中求快。这就是说,要更加强调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意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更加强调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集中体现在科学发展观上。我们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新的理论命题,都贯穿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了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掌握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就掌握了理解这些重要思想的关键。
(三)对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的理解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 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结合我们单位的实际情况,必须结合我们部门的具体工作,这里我觉得应该正确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1、正确处理“知”与“行”的关系。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坚持解放思想,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这里要树立的就是服务的意识,要树立服务的思想观念。
2、正确处理“人”与发展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贯强调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完全一致的。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如果脱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人为本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和保证,人的全面发展就不可能实现。
3、正确处理发展与公正的关系。必须确立一个基本的理念:让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使人民群众积极地认同改革、认同发展,使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如果一个社会的发展结果是少数人受益、多数人受损,那么这个社会的发展便失去了最为基本的意义。这里就要求大家树立一个良好的心态,因为任何发展都不可能照顾到所有人的利益,面对个人的得失,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4、正确处理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关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树立落实正确政绩观。必须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机制,引导广大干部努力创造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政绩。这里我要强调的是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一个单位的工作好坏、团结好坏,能否干出成绩关键是班子。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班子首要是建立一个团结的班子。如果班子不团结将一事无成。因为班子是一个单位的领导核心,党的各项政策、政府的各项工作任务都要通过班子来抓落实。如果班子不团结,就可能导致科室之间不团结,导致同志之间不团结,因为同志们都在看班子。这方面我很有体会,因为我过去工作过的一些单位有过 不和睦的现象,搞得下面的一些科长无所适从,其他同志也看各位领导的眼色行事,所以说班子团结是很重要的。二是要建立一个为民务实的领导班子。领导班子在位时,要为百姓和单位的同志办实事,当好为民的表率。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政绩的最高标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当好务实的领导,要求真务实,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说实话,办实事,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三是要建设一个廉政的班子。要当清廉的表率,加强党性修养,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始终做到一尘不染,
第二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重建新彰明
彰明镇党委书记 任 伟
各位领导、同志们,“5.12”地震已经过去了5个多月了,但回想起当时的地动山摇,那情形仍历历在目。在这场灾难中,彰明镇遭受了重大损失,我们在废墟中安抚群众,艰难重建家园。10月伊始,伴随着河南物质上的援助,来自党中央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声音也传到了彰明。我们应该看到,在这个时候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际上是对我们重建家园精神上的援助,有了这个学习实践活动,彰明的重建有了明确的方向。
我们党员干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能使自己的观念得到更新,在提高思想认识水平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我们的村、社区干部学习科学发展观,思想认识得到提高,必然会在在基层工作中引入科学的管理、规划;我们的场镇单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也会提高效能,更好地维护群众利益。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看到,我们当前的任务并非恢复一个旧的彰明,而是在重建工作中立足现在,放眼未来,用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用科学的方法,来建设一个全面协调发展的新彰明。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先导,正确认识机遇与挑战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就必须抓好“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发展”这一第一要务,必须是科学的。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那样,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 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我们执政党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指导思想。
将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彰明实际联系,我们当然要问:“学习科学发展观,我们彰明怎么办?”地震过后,不少房屋被毁,群众的衣食住行受到极大影响;工业方面,地震造成工厂大面积停产,现在虽在党委、政府的协助下恢复了生产,但产量仍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四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抓住灾后重建这一历史机遇,镇党委班子可以放开手脚大力发展经济,引起更多的关注,这是前所未有的。河南郑州作为我们的援建单位,不遗余力地立志帮助我们打造一个全新的彰明城镇;涪江三桥恢复动工,彰明的经济将面临一次大的飞跃;江绵轻轨的建设、江彰大道的奠基,道路的打造必将为彰明经济注入新的活力;随着交通的便利,新一轮的招商引资必将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一是城镇必将日新月异,农村基础设施必将进一步加强,二是抓住明月新城建设的机会,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三是工业园区扩建带来的机遇促进工业重建,进一步明确彰明的发展路线,工业强镇产业化富民;四是重建带来推进新农村建设,城镇建设机遇是前所未有的。这一切,越来越明确地昭示彰明在未来地理、经济上的重要地位。面对这些机遇与挑战,我们该怎么做?只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才能在发展之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才能避免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只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才能在新的经济发展浪潮中从容应对,才不会在机遇到来时手忙脚乱。
二、强规划重建管,努力建设文化旅游明镇
有了思路,为实施科学规划,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以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为指导,从彰明实际出发,坚持 规划先行,立足当前,兼顾长远,精心编制灾后重建,避免重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把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特别是解决好安置住房作为重中之重,鼓励群众自建过渡性安置房建设,努力解决好受灾群众的临时基本生活;坚持恢复重建与推进发展相结合,重点推进城镇化、新农村建设进程;坚持自力更生,生产自救,与国家支持、对口支援相结合,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相结合,加强与支援方的沟通衔接,创新援建方式,调动多方力量,做到“输血”与“造血”、“硬件”与“软件”结合、“过渡”与“永久”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努力把灾后的彰明建设得更加美好。
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彰明重建规划大致分为两个时期:前三年为恢复重建期,后五年为提高发展期。
(一)依托一流规划专家,搞好规划。按照高起点、高规格、着眼长远的要求,结合实际,利用优势,科学确定了14个重点工程,即是灾后农房建设,邀请了河南郑州规划设计院、市建筑设计院、市三甲级院进行总体规划,建设“文物城镇”,明确彰明工程项目,街道放线、地下管网和集中
2点的规划。重建小学(含幼儿园和成教校)、共4862m,紧急排危127处,恢复电力提灌站6处,农灌渠系修复4200米,搞好南江、昌明、儒林、福田四个村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城镇总体规划及旧城改造,彰明至彰明火车站三公里的道路改造,解决城镇供水,继续做好卫生防疫工作,敬老院维修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共需资金2100余万元。在编制好规划、确定好项目的基础上,积极与河南郑州联系接洽,赢得支持。
(二)切实加大对城镇建设的力度。严格按照规划实施,用好援建资金。推进街道绿化、亮化、美化。使功能更加完善,设施更加配套。彰明镇十分重视城镇建设,镇党委积极 3 协助援建单位,提供必要资料、数据,重建办人员与援建单位紧密配合,促进城镇改造稳步推进。
(三)加快过渡板房建设,按期恢复行课行医。卫生院、学校共建成板房403套,并于7月22日全部交付使用,为卫生院救治病人及学校复课提供了稳定安全的场所。同时,地处曙光3组、沙棠1、2组的京明社区,用于群众生活居住的板房也已交付使用。
(四)加强集中规划点建设,发展特色农家乐,打造文化旅游名镇。加强集中规划点建设,保证集中点农房建设的质量,同时在布局上也做到多种风格相结合,在考虑资源集约的同时,独特的建筑风格也将使这些民居成为彰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加大对彰明本土农家乐翠柳园等的扶持力度,搞活旅游业,突出彰明经济增长新的亮点。
三、上项目抓增量建设工业强镇
发展彰明经济,提高彰明人民生活水平,加速工业化进程是硬道理。在招商引资问题上,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不能盲目追求“丰厚”的短期效应,在对待工业发展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要做到统筹兼顾、总览全局,对引进企业要严格审批,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杜绝引进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确保彰明经济高速发展,良性发展。
地震后,企业在党委政府领导下,积极生产自救,在7月下旬,镇境内所有规模企业全部恢复生产。招商引资方面,新近引进了江苏溧阳德克利机械有限公司投资8500万元的螺纹钢项目、重庆客商投资1300万元的城胜节能环保砖项目和四川国丰建筑公司投资1000万元的昌明新居项目。目前,昌明新居项目已到位资金50万元,江苏溧阳德克利机械有限公司的螺纹钢项目正在洽谈中,城胜节能环保砖项目正在进行厂房建设,目前已经竣工投产。
四、重民生保稳定建设和谐彰明
大灾过去,彰明镇百废待兴,在这关键时刻,作为与发展同等重要的民生工作也必须得到关注。按照科学发展观,民生问题应与发展有机结合,而不是简单的“分别抓”,这样往往顾此失彼。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想百姓之所想,做百姓之所需。
(一)是做好民生工作十件实事。一是实施就业促进行动。结合河南援建,大力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下岗人员、失地农民再就业。二是实施最低生活保障行动。把符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社区居民全部纳入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建立健全农村低保制度;把符合条件的“五保”对象全部纳入供养范围,并逐步提高集中供养水平。三是实施教育资助行动。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继续对困难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解决好困难家庭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四是实施医疗保障行动。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证集体参合率达到95%以上。五是实施农村交通建设行动。借助江彰大道修建机遇,实现农村村道硬化。六是实施安全饮水活动。继续推进红层找水工程,解决五显、龙洞等村饮水困难的问题。七是实施农民工培训行动。加强农民工培训,提高出外打工人员收入。八是实施农村安居行动。结合农房重建,使全镇群众有房住,安全过冬。九是实施扶贫解困行动。解决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改善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十是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在招商引资上严格把关,杜绝引进高污染企业,保护彰明良好生态环境。
(二)全力抓好信访安全稳定工作,为灾后重建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群众工作办每周一对各种矛盾进行集中排查,以解决问题的方法化解矛盾,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对以前的信访问题客观调查,认真对待,积极化解;对因灾造成的新信访问题,讲明政策,宣传到位,及时化解矛盾。
五、强班子抓基层建设一流队伍
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在具体的工作中,机关党员干部从以往的有了问题再解决、等群众找上门的工作方式,真正转变为主动调查、主动研究,找出问题,及时解决,并在工作中加强自身业务能力,做到用发展的眼光解决问题,对工作有长远计划,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工作的实效性。运用制度管理,层层抓管理,层层抓落实,力求在学习后彰明镇机关有新面貌,工作有新成效,真正做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灾后重建见成效。”
第三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我所十分重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项工作,开展不同层次的学习实践以及调研活动,在最近的集中学习和自学过程中,使我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和认识。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三部分中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这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和我国国情出发,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经验得出的重要启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科学发展观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观,它包括了系统而丰富的内容科学的发展观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观,它是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体认识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包含了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坚持改革开放,是科学发展观的强大动力;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等。科学发展观要回答的问题有:要不要发展,为谁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往哪里发展等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目的,是回答“为谁发展”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
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解决国内各种经济社会问题,保持社会政治稳定,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离不开发展。
科学发展观要回答“怎样发展”的问题。这就是协调发展,基本内容主要是坚持“五个统筹”协调发展,就是促进有关发展各系统的协调,充分发挥各系统要素的优势和潜力,使每个发展要素满足其他发展要素的要求,完善整体功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就是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出发。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是把社会全面进步作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和重要条件,着重解决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而形成的主要矛盾,不以牺牲社会发展为代价求得暂时的经济繁荣,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要使人的生产行为和生活方式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过程,加快技术进步,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就是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趋利避害,坚持开放的发展观,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推进国内发展时考虑国际环境,扩大对外开放时自觉地注重服务于国内发展和改革,实现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协调互动。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看作是全面的、系统的、协调的、可持续的过程,其内涵十分丰富,体现出鲜明特点:一是更加注重发展的人文本质。强调发展的宗旨和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人的全
第四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专题组织生活会发言提纲
集团办公室党支部 孙铁阳
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认真学习,使我对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背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尤其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有了更为完整和深刻的认识。我认识到: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对于我们如何更为有效的工作、学习具有鲜明的指引作用。使我对今后如何研究、开展工作有了更为清晰的思路。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须通过也只能通过发展本身来最终加以解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要求我们党员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要自觉地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和成绩。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对我们来说全面发展就是要实现各项工作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推进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和谐,保证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我们处理各方面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也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只有坚持统筹兼顾,我们才能协调好各个方面,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工作不断推向前进。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党员自查自纠,总结经验,找出差距的有效途径。根据集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为进一步提高自身思想理论水平,增强工作能力,改进工作作风,结合本人的思想状况、工作实际、具体职责,现将各方面情况汇报如下,请批评指正: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思想素质
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始终同党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利益观,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维护好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不断发挥共产党员的带头作用。
(二)边学边改,认真完成本职工作
在领导的正确指导和悉心关怀下,在同志们的热情帮助下,我努力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做到边学边改。在集团工作的这几个月,较好的完成了上级领导交付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参与做好集团“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集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报告会”、集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集中培训会”等会议的组织服务工作;参与编辑《北科建集团志》,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及调研报告撰写工作,参与了部分《科学发展观简报》的编辑工作等。
(三)注重提高工作作风的培养
注重防止和克服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做法,坚持以科学求实的 态度把上级领导的决策和工作部署落到实处。严抓工作执行力,提高工作效率,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到实处。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原因
由于来北科建集团工作时间较短,对集团整体情况和总部各部门情况均了解不多,导致在工作中出现了沟通协调力度不够,执行落实不坚决,工作多走弯路,办事效率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在把握和融会贯通科学发展观有关政策理论上还有待加强,在工作实际开展的过程中,用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导工作实践方面还有所欠缺;政治思想理论基础较薄,没有做到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自觉地、系统地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中央关于科学发展的重要理论结合起来。
(二)对集团及集团行政系统各项工作情况把握还不够全面,突破重点、难点工作方面还有不足,思考问题时站位不够高,解决问题的经验还有待丰富。工作中对工作性质和职责的了解不够透彻,自己在工作中会出现走弯路,对外尤其是和其他部门间的沟通协调不够到位,执行落实不够坚决,办事不够高效等现象,这也是自己的学习尚不精细造成的。
(三)能够主动参加集体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但自学能力还不强,消化知识的能力还不够,另外学习内容不系统、不全面,对新事物、新知识学习的不透,掌握得不够好。另外在工作中由于对整体情况不了解,局限于做领导交待的任务和分内的工作,缺少主动性,不是很注重思考工作中的深层问题,缺少创造性。
三、改正措施及努力方向
(一)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自觉地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其精神实质,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从学习中解决工作上的实际问题。
(二)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多向同志们请教经验,立足本职,热情待人,竭诚办事,起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自觉提高修养与素质,做出榜样,树立创优意识和优质服务意识,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任务,为集团多作贡献。
(三)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和深刻内涵,在实际工作中多调查研究,多思考,多了解,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时刻围绕集团办公室核心工作,以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路为追求,不断加强与集团总部各部门及二级公司行政系统的沟通协调,加强各项工作的执行落实力度,切实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其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我们要紧紧抓住利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机会,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模式、提高工作质量,努力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以上是我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以及在学习活动中查找出的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一点改进想法。希望同志们给予批评指正,同时也期望同志们对我未来的发展提出更多更好的指导。
第五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山西省科协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知识竞赛试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A.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2.()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科学发展观,是同()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 6.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7.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把()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经济发展为中心 C.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8.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所追求的发展,就是要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
A.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B.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自主发展 C.科学发展、有序发展、和平发展 9.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人本主义 B.以人为本 C.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10.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增强改革措施的()。
A.针对性,科学性 B。科学性,协调性 C科学化,针对性 1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A.《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2.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
A.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B.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C.全面建设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
13.科学发展观,是(),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A.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B.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C.立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
14.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目的就是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A.富强民主文明
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C.富强民主文明幸福
15.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A.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B.改善人民生活
C.协调社会利益关系
1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
A.奠定了主权国家的基础 B.提供了前提条件
C.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17.毛泽东在()著名文献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论十大关系》 C.《目前我们的形势和任务》
18.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
A.共建共享 B.共同富裕 C.共产主义 19.()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A.人民民主 B.无产阶级专政 C.民主集中制 20.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A.国内生产总值 B.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C.国民生产总值 21.作为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促进作用的是()。A.党的先进性 B.党的纪律 C.党内民主 2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在论述文化建设方面,首次明确把文化作为()提出来。
A.国家硬实力 B.国家软实力 C.社会发展推动力 23.实现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A.经济发展方式 B.经济增长方式 C.经济集约方式 24.()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社会主义荣辱观 C.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5.()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A.生产关系的变革 B.生产力的发 C.领导集团的意志 26.科学发展观坚持协调发展和统筹兼顾,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的基本原理。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B.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 C.否定之否定规律
27.统筹区域发展的实质是()。
A.鼓励沿海地区先富起来,实现现代化 B.充分发挥沿海地区优势,实现我国工业化 C.把握“两个大局”,促进共同发展
2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A.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B.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C.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29.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是()。
A.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C.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30.2007年,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大幅跃升,进出口总额已位居世界第()位。
A.二 B.三 C.四
3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逐步提高()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A.政府收入 B.居民收入 C.企业收入
32.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A.神舟四号 B.神舟五号 C.神舟六号 33.以人为本,就是以()为本。
A.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C.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34.军队()建设是统一的整体,必须全面加强、协调推进。A.年轻化、现代化、正规化 B.年轻化、精炼化、职业化 C.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
35.(),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最高理想和根本宗旨的集中概括。
A.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6.党的根本建设是()。
A.组织建设 B.思想理论建设 C.作风建设 37.()是民生之本。
A.教育 B.就业 C.劳动 38.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时要逐步提高哪两个比重?()A.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
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B.合法收人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
分配中的比重
C.财产性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
次分配中的比重
39.()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
A.清正廉洁 B.执政能力 C.先进性 40.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以人为本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统筹兼顾
41.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相协调。A.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C.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
4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什么?()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B.人民当家作主
C.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43.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是()。A.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B.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
C.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 44.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的有机统一。
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B.坚持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的有机统一
C.坚持经济基础变革与上层建筑改革的有机统一 45.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表现在()。
A.统筹兼顾、科学谋划 B.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C.科学谋划、总揽全局 46.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自强不息 B.爱国主义 C.诚实守信 47.推进文化创新,要坚持()。
A.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B.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在文化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C.经济效益优先,兼顾社会效益
48.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什么?()A.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B.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49.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走()的文明发展道路。A.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C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50.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原则是()。
A.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 B.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C.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试题答题卡
单位: 姓名: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
注:
1、山西省科协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试题和答题卡已在《山西科协网》发布,请各部门、单位职工上网下载。
2、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卡括号内。
3、答题卡必须职工亲自答题填空,否则答题卡无效。
4、各部门、单位要积极组织本单位职工答题,并将答题卡于8月30日前送省科协机关党委。
5、本次竞赛活动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和优秀组织奖若干名。
山西省科协机关党委 2008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