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时间:2019-05-14 00:41: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第一篇:浅谈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浅谈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姓名 张云天

专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学号 2013232025 摘要: 科学发展现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突出理论成果,不仅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一脉相承,而且借鉴和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有着深刻的传统文化渊源。本文简要阐释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内涵,浅谈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中国传统文化

继承和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内涵 1.科学发展观的产生

马克思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到:“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1】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同样如此,科学发展观是所处时代的反映,是深刻变化的当今世界的反映。当前我国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等现象严重,这些因素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绊脚石。为此我们党和国家急需一种指导思想来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领导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前进和发展。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胡主席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和基本要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2】在党的十七大上,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上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他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这标志了科学发展观作为重大战略思想的完善和发展和作为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确立,体现了党对社会发展规律和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自此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突出理论成果,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二,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了合理成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发表的演讲中指出:“科学发展的理念,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对“以人为本”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很早便得以形成。西周“民”的地位开始受到重视,主要表现为天民关系。《尚书·泰誓》中讲:“天佑

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意思是上天佑助下民,为立君以政之,为立师以教之。这种天佑民立天民关系,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最初表现。【4】春秋时,民本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由“天佑下民变为“民为神主”。《左传·桓公六年》中讲:“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于民.而后致力于神。”明确提出“民”是“主”,而“神”则是“民”的从属关系。“民不和,神不享。”就是说,如果人民生活不好,神也不会享受统治者给自己的祭品,当然也就更谈不上为统治者降福了。

儒家学说形成后,民本思想得到发扬和广大。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并将其推广到政治上,认为要治国首先要重视人民主张实行仁德政治。孟子则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确立了儒学对君民关系的定位,成为民本思想的至理名言。苟子提出了君舟民水的论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对孟子民贵君轻思想最形象的注释,在历朝历代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贯穿于科学发展的各个方面,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要求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遵照人性的基本规律,理顺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体现了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中利民、惠民的继承,是对传统民本思想中重人轻神、人贵物贱的人文关怀的肯定。2.对“中庸”、“和谐”思想的继承

中国古代很早便形成了以“和”为贵的思想,“和”是共生、中和的意思。《礼记》的《中庸》篇中,就阐明了中和思想的基本内涵,《中庸》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认为“中和”是天地万物之根本,通行天下之达道,在这里和谐的思想得到了初步的发展。【5】 进入春秋战国时代,道家学说形成,进一步发展了“中庸”、“和谐”的思想。“天人合一”思想的提出明确了人和自然的关系,使“和谐”思想的内涵得到深化,作用范围得到扩大。老子明确表达了以 “天人相协”为基本内容的“天人合一”思想。他在《道德经》中写道: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6】他指出了人在天地中的地位,即在道、天、地、人四大之中,人只是其中之一。但同时,这四者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离的。人类对待万物的态度就应该是顺应自然,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庄子对老子“天人合一”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齐物论”,认为万物不是上天为供人类享用而产生的。而是与人类一样,都是由自然派生出来的。人只是万物中的一种,万物都是平等的,不能用人的是非来代替万物的是非。因此,人类不应该以强者自居,而应该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万物,善待万物,与万物友好相处,和谐共存。传统文化中“中庸”、“和谐”的思想揭示了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天、地、人是一个整体,需要和谐发展,共存共荣,人们从大自然索取时要要适度、适中,不能无节制浪费、不要竭泽而渔。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无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继承。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正是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人合一、和谐精神而形成的,是古代思想在现代的良性演化。

三,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1.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升华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强调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尊重人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减轻人民负担的作用。但是由于传统的民本思想产生、发展在封建阶级社会,所以不可避免的带有明显的封建价值观,民本思想从根本上来说仍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其中“驭民”、“治民”之术的糟粕更是集中体现了其维护君主统治的根本目的。同时,民本思想带有明显的阶级性,统治者将人民按照士农工商进行分类,不同阶级享受的惠民、利民政策不同,底层人民只能享受很少的惠民、利民政策。此外在古代虽然传统的民本思想得到了广泛的宣传,但是受制于封建制度,仍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来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民本思想能否得到实施关键在于在位君主是否仁德,能否施行仁政。所以民本思想在大多数时候仅仅是作为一个口号,成为了统治者用来聚拢人心、麻痹人民的工具。

科学发展观产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中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更是对马克思哲学“人学”思想的一脉相承,在理论内容、价值观、精神内涵上有着本质的区别。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人” 指的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将“以人为本”明确地界定为“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基础,把维护好人民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切实保障群众能够享受到社会发展的优秀成果。同时在保证人民群众基本利益的同时,同时也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看做是“以人为本”的重要要求。这些无不表明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仅重视“人”基本权利的保障,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而且除了在思想上大力宣传外,也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保证了“以人为本”制度的实施,这充分体现了对传统民本思想在认识上和行动上的升华。2.对“中庸”、“和谐”境界的提升 “中庸”、“和谐”的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对中国人为人处世、道德准则和思想方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也促进了中国人独特精神气质和文化的形成。同时,这种以不偏不倚、无过犹不及,强调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态度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政府的执政措施,保证了中国恬淡、自足传统农业文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的秩序。但同时这种人与自然相统一调和矛盾、折中主义的观念不利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甚至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导致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缓慢,使近代中国严重落后于西方国家。科学发展观从社会实践出发,面对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口膨胀、社会贫富差距拉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我们转变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执政理念,重新定义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科学发展观在价值观和方法论上吸纳了传统文化“中庸”、“和谐”中力求相互差异的事物的融合或平衡的精神和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原理;同时抛弃了“中庸”、“和谐”思想中的调和主义和折中主义,在人与自然、社会关系上赋予马克思主义能动的反映论,使传统文化中“中庸”、“和谐”思想得到了境界的提升。科学发展观在吸取传统文化中“中庸”、“和谐”的思想,并将它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促进了我国人与自然、社会相和谐,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形成。科学发展观对社会稳定、生态和谐、的高度重视,有利于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能够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使我国走出一条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也有利于我国社会正确社会价值观的树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有利于我国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参考文献

【1】 李成旺:《德意志意识形态导读》,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1 【2】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1995 【3】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导读[M],人民出版社,2008 【4】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2004 【5】 王晓文:《大学中庸解读》,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 【6】 老子:《道德经》,人民出版社,1998

第二篇:论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

论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

中国文学艺术的瑰宝《红楼梦》被改编得体无完肤,人物的形象变成了“哈韩”一族,黛玉红发飘飘,宝钗一头“短碎”,充斥着一股恶俗的味道。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传统文化面对所谓的流行文化的侵袭,所表现出的无奈与难堪。

当本民族的艺术精品被外来的一些文化泡沫淹没时,人们想到了什么?时至今日,亲情的淡漠、人情的冷漠、对生命的无视、对弱小的蔑视,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从整体来看这是一个人情稀缺而不是人情过度的世界。中国传统文化中不是历来有着急公好义、除暴安良、舍身取义、古道热肠、杀身成仁的传统,不是一直有着长幼有序尊老爱幼向往亲情的传统吗?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现在却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只有批判而没有发掘,只有抛弃而没有肯定;二是认为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束之高阁,建几个文化馆,录几盘录像带就可以。思想界在批判传统文化时是犀利的,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则是软弱的。总是视传统文化为包袱,为阻力,却看不到传统文化的对中国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死,中国只能被称为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就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诚信危机。再比如“孝”,现在尽管人们已经较之过去有了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但很多人孝心已经没有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由于中国人口结构的日益老龄化,同时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孝”文化的式微也将带来严重社会问题。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民族血脉之所以绵延至今从未间断,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承续传载功不可没。如果我们丢掉了传统文化的精髓,那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也就不是合格的炎黄子孙了。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能仅仅做一个博物馆或者只是把传统文化用声音和影像保存起来。而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活生生的东西。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并不是让其凝固而无法变迁,这样做的后果事实上是让传统文化失去应有的生命力。同时传统文化的保护也不是对其进行隔离,跨文化的接触和族际之间的互动也是一个文化自身发展的必须。因此那种认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就是将其一切传统都原封不动的保留,甚而采用与外界隔绝的方式,人为地阻绝其文化的变迁的思想是不妥当的。当前,在举办弘扬某类传统文化的活动时以发扬“传统”为名刻意“仿古”的现象,在中国各地是比较常见的。其实,刻意模仿古代的某些形式,却忽视对现代生活的反映和交融,其效果往往有限,甚至流于“形象工程”亦或市场逐利之嫌的作为,传统文化不是“濒危野生动物”,它并不缺乏载体。可以说只要有炎黄子孙的地方都可以做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无论是流于形式或刻板的“仿古”现象,还是仅仅加以保存和记录,都不是真正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讲话——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许多也在中国思想史上有地位的学说流派,这就是有名的”诸子百家“。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所有这些,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首先,对于文化艺术而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越演越重,经济一体化浪潮越发汹涌之际,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变迁、创新与调适成为民族研究与工作中的重大课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能够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演进的自觉水平。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素,对国家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文化资源、人

文环境和民族素质,又是一个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弘扬和利用,将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丰富的经济生长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没有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文化作为支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没有后劲,我们就无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对于传统文化实施科学有效的保护,也是实现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全面富强民主现代国家的现实需要。其次,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开发与利用、中央与地方、全局与局部、当前与今后的关系。确保中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首先得到及时抢救和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按照自身的规律得到深刻的继承和持续的发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看似属于纯然的公益事业性文化建设投入,实则蕴涵着非常巨大的潜在效益和长远利益。不仅对实施保护的工作方针和工作原则在具体的运用中要严格掌握,避免急功近利走样变味的所谓“保护”,成为违反规律的草率操作与竭泽而渔的过度开发,以免动机良好措施不当的“保护”反倒成为毁坏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罪魁祸首;而且要从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深刻认识正确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全局与局部、当前与今后几种关系的极端重要性,凡是涉及上述关系的,都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和民族利益至上的原则,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和大局意识。

最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必须上升到一个全民族的高度,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国学大师文怀沙说,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精神的氧气”,毕竟“树的影子拉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我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传承论文提要: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笔者简要地探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作了思考。

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议以儒家文化为主,融会西方“民主、科学”,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可能性贡献。“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体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不同族群的恒久信仰、行为方式和习俗,则理应受到尊重”,“主张文明对话,以减少偏见、减少敌意,消弭隔阂、消弭误解。我们反对排斥异质文明的狭隘民族主义,更反对以优劣论文明”。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宣言,通过以文化的名义直抒当下诉求,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策略指向演进的历史轨迹以及未来文化建设策略在价值取向和技术选择上的理性趋势。

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

(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三)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大胆地发扬光大,应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理论等文明成果,要像学习马克思主义一样,吸收、消化、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一)学校教育活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

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2006年9月国务院发布《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笔者认为,要系统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还应该将其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独立于语文、历史等其他各科。这是向中国知识阶层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知识阶层是发展文化的生力军,是普及文化的传播者。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产生敬畏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产生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教育。

(二)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大众、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目前,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斯宾格勒的“文化有机论”与季羡林的“21世纪是东方文化世纪论”,以及不少学者认同的“太平洋世纪论”都认为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将成为世界主流或内核。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传统文化在扬弃了落后和腐朽,在吸收了中国新文化、新思想,在融合了世界先进文化后,将在中国、在全世界显出勃勃生机。中国“礼义仁智信”的做人原则,教化为本、以德为先的政治策略,饱含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风俗民情,孕育中国悠久历史的名山大川,将成为中国先进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蕴藏着丰富价值理念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在人类新一轮道德价值规范的重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和平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会以新的方式与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并存,并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文化渊源流长,纷繁复杂,没有中国文化产业的振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不可能走得长远。所以,中国文化产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乃至中华民族都十分重要。因此,需要下大力气去发展中华文化产业。首先,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文化属社会意识,是上层建筑范畴的概念。因此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决定什么样的文化产业,所以要发展文化产业,首先要有个良好的经济基础。文化产业是文化需要的衍生产品。要走一条良性的文化产业路子,必须要有对良好社会文化的巨大需求。因此必须引导文化消费。进行适量正当的文化消费。其次,中国文化产业有多种衍生,需要进行选择。我们发展文化产业,就需要立足中国,稳稳地实践,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照搬照抄他国文化经济模式。这样,很容易掩盖住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独特特点,而简单复制了垃圾文化。文化是一种精神需要。文化产业的发展折射出经济发展的背景。文化产业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特点。这样的文化才是中国特有的,土生土长的中国文化。当然,文化也不是一层不变的。当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与外来的先进文化产生融合。中国文化产业的多样性,由此而产生了源于本土的文化与输入性的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以后产生的新的中国文化产业之间,有了对立。这就需要进行甄别。不能一概而论,社会主义的苗好,资本主义的草不好。关键是文化的发展能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有益的。再次,凡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发展中国文化产业最初,必须进行规范文化产业。建立良好的文化市场经济秩序。使文化经济的发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文化产业发展

有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文化与人的结合。有文化的人,就具有比缺少文化素养的人有价值。这个提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个真命题。有文化素养的人能更好地贯彻领导交办的工作,处理的事务更贴近人性。因此,能更获得市场的青睐。能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但是,人和人在本质上是平等的。无论正常人、残疾人,有文化还是没文化,都是平等的。这是宪法的原则。那么,如何,体现有文化素养的人与没文化素养的人的差别呢?不能简单化处理。这就需要建立文化市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经济。以使有文化素养的人能够发挥一己之长,为更多的人民服务,得到社会的认同。发展中国文化产业,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国家是发展中国家,人均GDP还很低。因此,需要实事求是的从自身需要出发走节约的发展道路。这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的发扬。

第三篇:论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

论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

中国文学艺术的瑰宝《红楼梦》被改编得体无完肤,人物的形象变成了“哈韩”一族,黛玉红发飘飘,宝钗一头“短碎”,充斥着一股恶俗的味道。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传统文化面对所谓的流行文化的侵袭,所表现出的无奈与难堪。

当本民族的艺术精品被外来的一些文化泡沫淹没时,人们想到了什么?时至今日,亲情的淡漠、人情的冷漠、对生命的无视、对弱小的蔑视,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从整体来看这是一个人情稀缺而不是人情过度的世界。中国传统文化中不是历来有着急公好义、除暴安良、舍身取义、古道热肠、杀身成仁的传统,不是一直有着长幼有序尊老爱幼向往亲情的传统吗?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现在却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只有批判而没有发掘,只有抛弃而没有肯定;二是认为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束之高阁,建几个文化馆,录几盘录像带就可以。思想界在批判传统文化时是犀利的,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则是软弱的。总是视传统文化为包袱,为阻力,却看不到传统文化的对中国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死,中国只能被称为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就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诚信危机。再比如“孝”,现在尽管人们已经较之过去有了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但很多人孝心已经没有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由于中国人口结构的日益老龄化,同时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孝”文化的式微也将带来严重社会问题。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民族血脉之所以绵延至今从未间断,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承续传载功不可没。如果我们丢掉了传统文化的精髓,那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也就不是合格的炎黄子孙了。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能仅仅做一个博物馆或者只是把传统文化用声音和影像保存起来。而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活生生的东西。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并不是让其凝固而无法变迁,这样做的后果事实上是让传统文化失去应有的生命力。同时传统文化的保护也不是对其进行隔离,跨文化的接触和族际之间的互动也是一个文化自身发展的必须。因此那种认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就是将其一切传统都原封不动的保留,甚而采用与外界隔绝的方式,人为地阻绝其文化的变迁的思想是不妥当的。当前,在举办弘扬某类传统文化的活动时以发扬“传统”为名刻意“仿古”的现象,在中国各地是比较常见的。其实,刻意模仿古代的某些形式,却忽视对现代生活的反映和交融,其效果往往有限,甚至流于“形象工程”亦或市场逐利之嫌的作为,传统文化不是“濒危野生动物”,它并不缺乏载体。可以说只要有炎黄子孙的地方都可以做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无论是流于形式或刻板的“仿古”现象,还是仅仅加以保存和记录,都不是真正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讲话——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许多也在中国思想史上有地位的学说流派,这就是有名的”诸子百家“。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所有这些,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首先,对于文化艺术而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越演越重,经济一体化浪潮越发汹涌之际,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变迁、创新与调适成为民族研究与工作中的重大课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能够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演进的自觉水平。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素,对国家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文化资源、人

文环境和民族素质,又是一个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弘扬和利用,将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丰富的经济生长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没有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文化作为支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没有后劲,我们就无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对于传统文化实施科学有效的保护,也是实现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全面富强民主现代国家的现实需要。其次,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开发与利用、中央与地方、全局与局部、当前与今后的关系。确保中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首先得到及时抢救和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按照自身的规律得到深刻的继承和持续的发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看似属于纯然的公益事业性文化建设投入,实则蕴涵着非常巨大的潜在效益和长远利益。不仅对实施保护的工作方针和工作原则在具体的运用中要严格掌握,避免急功近利走样变味的所谓“保护”,成为违反规律的草率操作与竭泽而渔的过度开发,以免动机良好措施不当的“保护”反倒成为毁坏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罪魁祸首;而且要从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深刻认识正确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全局与局部、当前与今后几种关系的极端重要性,凡是涉及上述关系的,都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和民族利益至上的原则,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和大局意识。

最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必须上升到一个全民族的高度,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国学大师文怀沙说,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精神的氧气”,毕竟“树的影子拉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我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

采取哪些措施? 1~国家角度:加强文化教育 强化文化氛围熏陶!同时大力发展生产力 提高我国综合国力 文化与经济相交融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从而保护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积极申请文化遗产保护 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关注

2~政府角度:积极履行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积极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3~作为中华优秀子孙 我们更要担任起振兴中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的重任 不断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注入时代精神与气息 使其更符合文化发展方向 将传统文化发张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使其永葆活力!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

传统文化的缺失

忠孝仁义信礼智勇

何为忠孝仁义?何为信礼智勇?现在只有在台北的大街看路牌才能见到它们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要维护的那个轶序不再回来,也切断了我们与“忠孝仁义”的关联。“信礼智勇”好歹还是一个各社会通用的生存哲学和基本要求,但我们嫁接了西方的价值理念,在儒家的词语外壳下,内涵不再。

古人曾把道德修养视为人生的终极追求,不过,在全球化的今天,个人奋斗、快乐、自由通通比道德来得重要;现在的孩子还有很多别的事要忙。

【四书五经】

从前,作为书生15岁之前便要把四书五经烂熟于心,几乎都是群“拜经教”,他们对经典的了解,足以让今天的古代文学博士生绝望。1912年1月19日,当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下令“小学堂读经一律废止”的时候,这是一个解放思想的壮举;作为后果,近一个世纪

后,已经没有多少人回答得出来什么是四书五经了。孩子对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经》、《尚书》、《诗经》、《礼记》、《左传》为代表的古代中国的支柱思想体系,一头雾水。现在,舒乙在北京创办了一家现代私塾馆,专门教授四书五经。

关于传统文化的缺失

造成今日之中国国民素质不高或者传统文化缺失的主要原因,我想应该至少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个,也许就是大多数人都要提到的中国的经济条件滞后,泱泱大国,在国民教育上的投入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拉大了中国国民与 其他文明国家公民间的差距,这种差距倒不是先天就决定了的,只不过我们效法的是西方的文明,我们在许多方面追赶他们,要适应他们的文明规则,这自然就显出 了差距,也必然有个适应的过程。

第二个,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毫无疑问,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给后代留下了无穷无尽的财富,包括传统文化、精神文明的精髓,但是为什么在现代 中国人的身上随着一代一代更替,这种传统精神的影子越来越模糊了呢?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开放、文明的国度,这一点在唐宋之前尤为明显。真正的固步自 封、冥顽不化只是从程朱理学被统治者疯狂推广、驯化民众之后才开始。整个国家对世界的不了解,自然就跟不上文明的步伐。此后,在上个世纪之初轰轰烈烈开展 地新文化运动中,对于封建的、愚昧的理学和落后的礼教发起进攻是正确的,但是此过程中对儒家思想、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和摒弃却是不够明智的。此后,直到现 在,将近一百年过去了,生活在现代的人们才发现儒家思想、传统文化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宝贵财富,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血脉,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没有了深厚 的传统文化,我们会变得野蛮、愚昧,缺少了对传统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将变得浅薄、无知。而此时的我们,的确已经快把老祖宗的好东西败光散尽了,危险啊!

第三个,民族缺乏信仰。实际上,这个问题是由第二点引发的。中国在唐宋以前是个对各种宗教、信仰兼收并蓄的国家,佛教、伊斯兰教等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演 变就是很好的例证,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中国自己的宗教:道教。不论哪个宗教,其实不可避免地要被政权所利用,撇开这一点不谈,无一例外,这些宗教在信徒的教 化上都是要求向善的。但是随着明清以来时局的动荡更替,宗教在中国政权中心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几百年来以来的中国统治者和领导人都没有过多强调宗 教的作用,应该说,对宗教,始终还是保持着相对的谨慎。时至今日,中华民族缺少了一种类似于西方基督教一样的共同的民族信仰,而关系到国民的思想道德、精 神文明的培养重任,又落到了本已负重累累的政府肩上,无形中给了政权巨大的压力。宗教是对人的精神和心灵的洗礼,宗教从来都是和政权结合在一起的,或为政权所用,或者本身就是政权的一部分,其实这本无可厚非,缺少了宗教来教化民众,国家政权只有通过其他方式来改良社会、倡导新风尚,而这个任务,却是十分的艰巨。

第四篇:浅谈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浅谈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论文关键词:邓小平科学发展观 理论 继承 发展

论文摘要:邓小平虽没公开提出和引用“科学发展观”这一概念和用语,但在他的著作和一系列讲话、重要论述中,无不渗透着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和涵义。邓小平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科学发展观既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题中之义。

邓小平虽然没有公开提出和引用“科学发展观”这一概念和用语,但是,在邓小平的著作和一系列讲话、重要论述中,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涵义和意思,可以说,邓小平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因此,科学发展观思想既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题中之义。

一、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科学发展观确立的精髓和实质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一论断包含了科学发展观的以下普遍原则:

1.科学发展观是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效率与公平是人类社会发展所追求的永恒的主题,它们共同体现在社会主义的本质当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效率目标,是实现公平目标的客观基础,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必须以效率为先导,没有效率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公平目标,是实现效率目标的社会保障,建立在公平基础上的效率才有持续发展的潜力,没有公平的效率必然导致社会秩序的失范。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选择。效率优先是初级阶段的要求,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的体现。因为效率优先,所以我们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因为兼顾公平,所以我们鼓励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江泽民因此指出:“党如何更好地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不同社会群体的具体利益,如何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也是一个关系到党的领导能否有效实施的重大问题。”

2.科学发展观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从合规律性的角度看,本质论既包括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又体现了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即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正是建立在这两个必然性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变为现实,因此,本质论遵循了客观尺度,是一个事实判断。从合目的性的角度看,根本任务的完成和根本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人来完成,即是说它们是历史主体在尊重历史规律前提下的一种自觉选择,因此本质论同时也是遵循了价值尺度,也是一个价值判断。

3.科学发展观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同时也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换言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意义决不仅限于经济领域,甚至也不限于政治领域,它同时也关涉到人民文化生活的提高。事实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只有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条件下,才有实现的可能;共同富裕也决不意味着物质的富有和精神的贫困。这即是说,本质论是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总纲。在这里,物质文明是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前提和物质保障,政治文明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支柱和制度保障,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的灵魂和智力保障。

4.科学发展观是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将未来社会的本质界定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其实,马恩从来不从抽象的意义上谈论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在他们看来,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谓的自由,无非是摆脱了自然力的束缚和社会关系的奴役的那种状态;所谓的全面发展,无非是人的各方面潜能和素质充分、自由地发展。显然,如果我们实现了邓小平本质论所规定的任务和目标,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则将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

二、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为科学发展观奠定了思想基础

1980年1月16日,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邓小平讲到:“我们对于艰苦创业,要有清醒的认识。中国这样的底子,人口这样多,耕地这样少,劳动生产率、财政收支、外贸进出口都不可能一下子大幅度提高,国民收人的增长速度不可能很快。所以,我在跟外国人谈话的时候就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中国式的现代化”,是邓小平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的统揽全局的基本概念,其内涵是丰富的,意义是重大的。

第一,它决定了我们在确定建设速度、提出经济指标时都要考虑原有的基础,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提出经过努力确实可以达到的经济指标,坚决避免过去那种盲目追求高速度、高指标的错误。在具体步骤上,要采取分步走的方针,逐步接近目标,而不能指望一步达到目标。第二,“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指标不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作绝对的比较,而要进行相对的比较。发达国家通常经过了好几百年的发展过程,有较深厚的底子,尤其是在工业基础、技术、人才、管理经验和资金积累上,比我们拥有雄厚得多的实力。同时,他们一般人口较少,人均资源拥有量(耕地、矿产等)则比我国要多,因而发达国家和地区能达到的目标,在我们中国则不一定能达到。邓小平在谈到钢产量指标时说:“美国和苏联是两个人一吨钢„„如果我们要达到两个人一吨钢,到本世纪末,就算只有十二亿至十三亿人口,也要六亿吨钢。这不可能,也不必要。”

第三,“中国式的现代化”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的实际利益比资本主义更多。由于中国式的现代化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创造的财富由全体人民掌握,能够更合理地加以分配,更有计划地加以有效的运用,从而中国人民将享受到比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人民更多的实惠。就这点而言,中国式的现代化比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三、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实施步骤

“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是邓小平1987年8月29日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约蒂和赞盖里时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目标的表述。

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理论的形成到完善,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979年底到1981年底。如前所述,这个时期主要是确立到本世纪末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和分前后两个十年两步走的战略步骤。第二个时期,大致从1982年到1987年。主要是确立现代化的长期战略目标和部署。这一时期又可分为前半期和后半期。前半期是1982年到1986年底。邓小平粗略地提出在翻两番的基础上;下一步到21世纪中叶,目标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经济上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用党的文件的形式把邓小平“三步走”的战略构想确定下来。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依据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部署指出:“从现在起到下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四、邓小平理论中关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国民经济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南

1、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确定以后,经济发展应保持怎样的速度?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既反对急于求成、盲目求快的倾向,又主张经济发展要有适当的、较高的速度。1987年lO月,邓小平在会见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总书记卡达尔时指出:“就我们国家来讲,首先是要摆脱贫困。要摆脱贫穷,就要找出一条比较快的发展道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而精辟的论断。

邓小平还指出:“人们都在说‘亚洲太平洋世纪’,我们站的是什么位置?过去我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现在比下也有问题了。东南亚一些国家兴致很高,有可能走到我们前面。我们不抓住机会使经济上一个台阶,别人会跳得比我们快得多,我们就落在后面了。”口果中国在亚洲也长期处于落后的位置,既不符合社会主义国家的要求,更与我国作为亚洲第一大国的地位不相称。邓小平指出:“我担心滑坡。百分之

四、百分之五的速度,一两年没问题,如果长期这样,在世界上特别是同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比,也叫滑坡了。”国9O年代的年增长速度,原计划定为6%,这个速度基本可以实现第二个翻番,但同周边国家的差距会拉大。后经党中央、国务院的慎重考虑,修改为年增长8%至9%。中国必须有这样的速度。邓小平强调“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是他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著名论断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是从国际国内的形势出发,从社会主义担负的历史使命出发,所作出的一个具有更加深刻意义的论断。

2、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邓小平不仅论证了加快经济发展的必要性,而且对如何加快发展提出了全面、科学的思路。他指出:“看起来我们的发展,总是要在某一个阶段,抓住时机,加速搞几年”,‘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所谓“上台阶”,就是经济每隔几年要有一个飞跃性的发展,经济总量要有较大的增长。1979年以来,我国经济建设进入较高速发展时期。1979-1983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7.8%,社会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增长4.3%。从1984年起,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1984~198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11.5%,社会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增长7.8%。所谓十年改革开放的高速增长,主要是指1984-1988这五年的高速增长,这五年被邓小平称之为“加速发展”的五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五年共创造工业总产值6万多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1.7%。198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由1984年的6962亿元增加到14018.2亿元,国民收入由1984年的5652亿元增加到11738亿元。在这几年中,我国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有的产品在世界上所占的位次跳跃性前移。经济发展节奏加快,隔几年就上一个新台阶,这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特点。邓小平以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进一步说明了这个问题。他说:“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曾经有过高速发展时期,或若干高速发展阶段。日本、南朝鲜、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就是如此。”以日本为例,1955年国民收入只有218亿美元,1960年达到386亿美元,上了一个台阶;1965年国民收入增加到776亿美元,五年翻了一番,又上了一个台阶;1970年国民收入增加到1701亿美元,又翻了一番多,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1975年国民收入达到4286亿美元,再上一个新台阶。日本经济发展一个台阶接一个台阶地上,仅2O年的时间,国民收入增长18.6倍,跳进了发达国家的行列。总结我们自己这些年的经验和国际经验,邓小平对我国经济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充满信心。他指出:“现在,我们国内条件具备,国际环境有利,再加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长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我们就是要有这个雄心壮志。”

3、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邓小平提出必须处理好加速发展同稳定协调的关系。首先,稳是需要的,但不能只是一个稳定,不能强调得过分,不能因强调稳而不重速度。我国的经济发展,并不是不要稳定协调,货币稳定、物价稳定、经济稳定是我国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之一。但稳不是惟一的,稳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不能把强调稳与抓住机遇、跳跃式发展、上台阶对立起来。过去我们有过大上大下、比例严重失调的教训。但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不能有片面性,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其次,稳定协调是相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在评价1984-1988年的五年加速发展和1989-1991年的三年治理整顿时说:“治理整顿有成绩,但评价功劳,只算稳的功劳,还是那五年加速发展也算一功?或者至少算是一个方面的功?如果不是那几年跳跃一下,整个经济上了一个台阶,后来三年治理整顿不可能顺利进行。”

在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前的几年里,我们对五年加速发展的功劳一直没有足够的评价,而对问题的一面又看得过重。在三年治理整顿期间,我们在强调经济要稳定协调发展的同时,无论在改革还是发展方面,都有些谨小慎微。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明确指出:“对于我们这样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不可能总是那么平平静静、稳稳当当。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问题要搞清楚。如果分析不当,造成误解,就会变得谨小慎微,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就把加速发展与稳定协调的关系讲得一清二楚了。

五、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的论述为科学发展观确定了战略重点

我国的经济发展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靠什么?邓小平讲得很明确:“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重视科学技术,是邓小平的一贯主张。

进入8O年代以来,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出现的新情况和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邓小平对科学技术的关键作用讲的次数越来越多,分量越来越重。他要求全党同志不仅要掌握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而且要看到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这个现代的事实,从而对于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有一种历史的责任感和时代的紧迫感。同时,邓小平还亲自领导了若干发展高科技项目决策的制定,如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研制、八六三高科技计划的实施等。他对我国科学技术所取得的每一项重大成就,都表示由衷的喜悦,并给予热情的鼓励。

1977年,邓小平就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谈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日本人从明治维新就开始注意科技,注意教育,花了很大力量。明治维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干的现代化,我们是无产阶级,应该也可能干得比他们好。”“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从小学抓起,一直到中学、大学。我希望从现在开始做起,五年小见成效,十年中见成效,十五年二十年大见成效。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

1982年9月,邓小平在谈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本世纪末“翻两番”的总目标时指出:“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大错误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现在要抓紧发展教育事业。”1985年5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多次说过,我国的经济,到建国一百周年时,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这样说,根据之一,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人才。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强调科教领先,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独特之处、深刻之处、伟大之处,它促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以高投入、高消耗求高产值、高速度的非持续发展,不断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

值得指出的是,1994年9月“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提出“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是人”,足以说明邓小平对中国社会发展前途的把握完全符合世界发展的趋势。邓小平高度重视教育在发展中的核心地位,重视人在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把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位”这一主题明确地标示出来,不但体现了当今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也为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确定了战略重点。

浅谈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第五篇:论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

论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

二十一世纪公认:一个国家民族自身的文化不能崛起,那这个国家民族就绝不能算是真正的崛起!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一个好的文化体系对国家民族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她的本身都会有着一个良好的自我循环体系,可以自给自足,自行发展。

当今中国发展所面临的信任危机,道德危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对中国的飞速发展造成了严重地阻碍。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从文化方面入手发展国家软实力,促进国家的整体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党政府只能无奈地做出大力进行挖掘、保护的那些所谓的文化遗产、文艺遗产的行动。

可现在的中国文化却受困于一个极其尴尬的局面——学习中国文化有什么用?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文化不但不能促进中国的发展,反而还要国家来进行扶持,这不就是成为了阻碍国家发展的毒瘤了吗?此事何可长也!

是以,在三五年内,中国文化界不能破解中国文化无用论,建立一个自给自足,自行发展的良好体系。中国文化就会让人以为是烂泥扶不上墙,是一种已经落后了的文化。到那时,党和政府也将不得不放弃扶持中国文化的行动!这样一来无疑将会给中国文化造成足以致命的打击。这就是《阴符经》所说的害生于恩!是故,中国文化己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就如国歌所唱的那样!

不能解决中国文化有什么用这个问题,中国文化就不能崛起。这就犹如不打地基,就无法盖起高楼大厦一样的简单明了!所以破解中国文化无用论,是中国文化崛起的必备根基,是宏扬中国文化的过程中绝对无法避免的问题,而现在更到了迫在眉睫之时。

如果将中国文化比为圣人,这些细枝末节不过是圣人的衣冠文物,从中可以体现一点、却又绝非圣人本身的精神内涵。所以在中国文化无用论盛行于世的今天,这些东西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

思想界在批判传统文化时是犀利的,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则是软弱的。总是视传统文化为包袱,为阻力,却看不到传统文化的对中国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死,中国只能被称为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就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诚信危机。再比如“孝”,现在尽管人们已经较之过去有了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但很多人孝心已经没有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由于中国人口结构的日益老龄化,同时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孝”文化的式微也将带来严重社会问题。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民族血脉之所以绵延至今从未间断,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承续传载功不可没。如果我们丢掉了传统文化的精髓,那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也就不是合格的炎黄子孙了。

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能仅仅做一个博物馆或者只是把传统文化用声音和影像保存起来。而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活生生的东西。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并不是让其凝固而无法变迁,这样做的后果事实上是让传统文化失去应有的生命力。同时传统文化的保护也不是对其进行隔离,跨文化的接触和族际之间的互动也是一个文化自身发展的必须。因此那种认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就是将其一切传统都原封不动的保留,甚而采用与外界隔绝的方式,人为地阻绝其文化的变迁的思想是不妥当的。当前,在举办弘扬某类传统文化的活动时以发扬“传统”为名刻意“仿古”的现象,在中国各地是比较常见的。其实,刻意模仿古代的某些形式,却忽视对现代生活的反映和交融,其效果往往有限,甚至流于“形象工程”亦或市场逐利之嫌的作为,传统文化不是“濒危野生动物”,它并不缺乏载体。可以说只要有炎黄子孙的地方都可以做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无论是流于形式或刻板的“仿古”现象,还是仅仅加以保存和记录,都不是真正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讲话——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许多也在中国思想史上有地位的学说流派,这就是有名的”诸子百家“。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所有这些,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

首先,对于文化艺术而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越演越重,经济一体化浪潮越发汹涌之际,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变迁、创新与调适成为民族研究与工作中的重大课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能够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演进的自觉水平。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素,对国家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文化资源、人文环境和民族素质,又是一个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弘扬和利用,将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丰富的经济生长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没有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文化作为支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没有后劲,我们就无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对于传统文化实施科学有效的保护,也是实现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全面富强民主现代国家的现实需要。

其次,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开发与利用、中央与地方、全局与局部、当前与今后的关系。确保中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首先得到及时抢救和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按照自身的规律得到深刻的继承和持续的发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看似属于纯然的公益事业性文化建设投入,实则蕴涵着非常巨大的潜在效益和长远利益。不仅对实施保护的工作方针和工作原则在具体的运用中要严格掌握,避免急功近利走样变味的所谓“保护”,成为违反规律的草率操作与竭泽而渔的过度开发,以免动机良好措施不当的“保护”反倒成为毁坏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罪魁祸首;而且要从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深刻认识正确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全局与局部、当前与今后几种关系的极端重要性,凡是涉及上述关系的,都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和民族利益至上的原则,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和大局意识。

最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必须上升到一个全民族的高度,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

下载浅谈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共五则范文)

    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中国文学艺术的瑰宝《红楼梦》被改编得体无完肤,人物的形象变成了“哈韩”一族,黛玉红发飘飘,宝钗一头“短碎”,充斥着一股恶俗的味道。这不能不说是中国......

    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优秀成果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优秀成果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反对任何历史虚无主义的做法,反对人为地割断历史的联系从事所谓的创新,相反,它之所以具......

    论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精选多篇]

    论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 对有形文化遗产的保护 从2009年看过一部韩剧之后,便喜欢上韩国,这个小而精悍的国家,它有着太多吸引人的地方,韩国人对文化、礼仪、传统节日、文化遗产......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5篇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的漫漫长河,在取得累累硕果的同时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这正是中华儿女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结晶。而在世界文化多元化......

    论科学发展观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论科学发展观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和谐社会的创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种种社会系统的变迁——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政治的——都构成了传统中国与......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经过上下五千年的沉淀,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作为一个华夏子孙,对于传统文......

    论科学发展观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论科学发展观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改革开放与思想解放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新的历史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