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法论文

时间:2019-05-14 00:31: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保险法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保险法论文》。

第一篇:保险法论文

目 录

摘要.....................................................................1 引言.....................................................................1

一、酒驾新规介绍.........................................................1

二、酒驾入刑对保险合同的影响.............................................2

(一)排除了因醉驾致本人伤亡事故的财产保险责任.........................2

(二)在一定范围内排除了因醉驾致第三方损害的财产保险责任................3

(三)对明确说明义务的履行有一定影响....................................4

(四)可以降低保险风险.................................................5

三、酒驾新规后的保险合同效果...............................................5(一)商业车险:要饮酒出事故均不理赔....................................6

(二)醉驾免责条款不需明确说明..........................................6 结语.....................................................................6 谢辞.....................................................................7 参考文献.................................................................7

浅析“醉驾入刑”对保险合同的影响

xx专业 xxx 摘要:古人云:“酒逢知己千杯少”,如今,酒俨然成为人们感情交流的纽带。但酒能让人麻醉神经,当事人会失去控制,或失去意志,最为严重是酒后驾车,许多都造成严重的社会危险性,给许多家庭造成很大的痛苦,不利于社会和谐。从2011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将正式实施,醉酒驾驶将作为危险驾驶罪被追究驾驶人刑事责任。本文就醉驾入刑对保险合同造成的影响提出自己的看法及建议。关键词:醉驾入刑 保险合同 影响

引言

如今汽车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汽车在给人们出行带来便捷的同时,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也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痛苦,其中一些人的“酒驾”行为所引发的车祸更是令人愤懑不已。中国的酒文化博大精深,虽然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快意,但长期以来,放纵饮酒、过度劝酒和一醉方休被人们误读为“豪放”与“好客”。“严禁酒后驾车”的口号喊了不知多少年,但是受制于传统的劝酒陋习,在觥筹交错中亦不知制造了多少人间悲剧。让人欣慰的是2011年5月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将飙车、醉驾列入犯罪行为。如今查到酒驾之后,轻则罚款拘留,重则还要承担刑事责任。音乐界的名人高晓松赶上醉驾入刑刚正式实施,以身试法给醉驾入刑做了一次鲜活的普法。①

一、酒驾新规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于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该修正案第二十二规定,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011年5月1日起,醉酒驾驶将作为危险驾驶罪被追究驾驶人刑事责任。在《刑法 ① 2011年5月9日晚,中国知名音乐人高晓松因醉酒驾车制造了连环追尾事故。酒精含量高达243.04毫克,是醉驾标准的3倍多。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5月17日当庭宣判,高晓松以危险驾驶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

第二篇:Doc1保险法论文

试论保险法上的告知义务

【摘要】保险告知义务是保险法上最大诚信原则的重要体现之一,它要求保险告知义务承担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将其所了解的有关保险标的的一切重要情况如实告知保险人或其代理人,不得有任何隐瞒、遗漏、误述或欺诈。对此,我国《保险法》第16条有相应的规定,但该规定仍有不足。本文从我国《保险法》关于告知义务的相关规定入手,系统的分析了告知义务的理论基础、告知义务的主体、内容以及违反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在文中也对告知义务的完善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保险法;告知义务;告知义务主体;告知义务内容

因保险合同具有高度的信息不对称性、附合性、射幸性等特点,故保险合同为高度诚实信用合同[1]。保险合同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在保险合同成立前投保人负有如实告知义务、保密义务,投保人负有提示、说明、建议义务[2]。由此可见,保险法上的如实告知义务是最大诚信原则在保险法上的具体表现之一,该义务的履行情况关系到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平衡。它是保险人是否愿意与投保人建立保险合同、订立什么样的保险合同以及保险人愿意在多大程度上承担责任的基础[3]。因此,在保险法上,如实告知义务的价值基础就表现为最大诚信原则和当事人的合意。

一、告知义务含义

保险告知义务是指投保人、被保险人及其代理人(以下简称保险告知义务承担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将其已知或应知的有关保险标的的重要事实如实告知保险人及其代理人的义务[4]。(在我国《保险法》中规定保险告知义务人仅为投保人,不包含被保险人及其代理人。)

我认为,保险告知义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1、保险告知义务存在于保险合同成立前,且直接来源于法律规定,其性质属于先合同义务和法定义务;

2、保险告知义务的主体应为投保人、被保险人及其代理人;

3、保险告知义务的内容是将有关保险标的的重要事实如实告知保险人及其代理人;

4、保险告知义务的承担方式为陈述和说明。

二、告知义务的主体

告知义务的主体,即在保险合同缔结过程中负有将保险标的相关情况告知保险人的义务人。告知义务人的范围各国立法有所区别,但是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仅仅规定投保人为告知义务人,例如德国(《保险契约法》第16条)、意大利(《意大利民法典》第1892、1893条)等;第二,规定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均为告知义务人,例如《韩国商法典》第651条)规定投保人和被保险人都负有告知义务;第三,在保险立法中分不同情况区分对待,例如《日本商法典》则区分对待损失保险和生命保险,在损失保险中,告知义务人仅为投保人,而在生命保险中告知义务人还包括被保险人[5]。

根据我国《保险法》第16条第一款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由此规定可以看出,我国《保险法》中的保险合同告知义务主体仅仅为投保人,而对于被保险人及其代理人是否是告知义务的主体,却没有明确的规定。我认为,此规定欠妥,应当将被保险人及其代理人作为告知义务的主体,理由有以下三点:

1、就财产保险而言,被保险人为保险事故发生时的受损人及收益人,根据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被保险人负有保险告知义务理所当然[6]。同时,财产保险的被保险人往往最了解保险标的物的状况及危险发生情况,便于告知义务的履行[7]。在人身保险中,投保人与被保险人分属两人,此时,没有人比被保险人更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这时主要承担如实告知义务的也应当是被保险人[8]。

综上所述,我国《保险法》中保险告知义务人应当不仅仅局限于投保人,而应该扩展为投保人、被保险人及其代理人,在此种情况下,告知义务才更为全面客观,才会更加有利于保险权利义务双方。

三、告知义务内容

一般认为,保险告知义务承担人并非对任何事项都负有告知义务,学说及立法例上有

询问告知主义和自动申告主义之分。学者多认为,询问告知主义和自动申告主义的采用,与一国国民对保险的认知程度有关。在保险业发展初期,以采用询问告知主义为宜[9]。目前我国采用的是询问告知主义。即投保人仅就保险人所询问的,且以对于危险估计有关系的事实,据实告知于保险人,至于询问以外的事项,虽有重要性,投保人亦不负告知义务。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应是保险人对于保险标的或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如实告知,此处的有关情况应推定为重要事实。对于重要事实的判断标准,法律没有规定,通说采用“决定性”影响标准,即该事项对于保险人是否决定承保或保险费率高低有决定性影响。

我认为,告知义务的范围在正面对于“重要事实”难以界定的情况下,也可以从反面予以限制,即设定告知义务的免除事由。但就从此角度而言,我国《保险法》并没有作出规定,我试从法律的应有之义来总结告知义务的免除事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保险人已经知道或应当知道的事实。在保险人对于重要事实已知的前提下,保险人对于保险标的的危险性已经有了充分的预计,订立合同也反映了保险人真实的意思表示。此时告知义务强加于告知义务承担人将加重其责任,导致极度不公平,因此此时应免除告知义务承担人的告知义务。同理,在保险人对应当知道的重要事实,其作为相对人,也应该负有一般人的注意义务,不应将责任推至告知义务人。

2、告知义务承担人不能或不应知道的事项。保险合同具有专业性、复杂性,对于一般的社会大众而言,由于受自身知识、环境等的制约,对于一些事项不能或不应当知道,“法律不强人所难”,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强求他们告知其根本不了解的事实。

3、保险人未询问的事项。我国采询问告知主义之说,在这种学说下,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仅对保险人所询问的事项负告知义务,对保险人未为询问的事项,均不负告知义务,保险人未询问的事项是免除告知义务的另一事由[10]。原因在于,在保险关系中,对于哪些事项事关保险危险的发生或其程度,保险人在判断上具有丰富的经验,应当由保险人就这些事项对投保人作出询问。如果其没有就这些事项作出询问,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没有义务自己判断此等事项重要还是不重要,投保人当然可以免除其告知义务。

四、违反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

《保险法》第16条第规定了投保人违反告知义务于保险事故发生后的法律效果。考虑告知义务违反时主观的过错程度,区分为故意与重大过失,并分别规定了不同的法律效果。若出于故意,则保险人可解除合同,并对保险事故免除责任即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且不考虑未如实告知的重大事实是否对保险事故的发生有严重影响;若出于重大过失,则保险人可解除合同,但只有当未如实告知的重大事实对保险事故的发生有严重影响时,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应当退还保险费。严重影响实质上是指未如实告知的重大事实与保险事故的发生具有因果关系。

与此同时,《保险法》16条第3款规定了解除权的除斥期间,自保险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三十日不行使而消灭。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二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关于除斥期间的规定,有效地限制了保险人解除权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利益。

五、结语

通过对我国保险法上告知义务的分析研究,结合别国(如德国、日本等)关于告知义务制度的设计,我发现我国对于告知义务的规定比较少,很多方面还不够完善,如告知义务的主体应加以扩展,告知义务中重要事实也没有明确的加以界定,在实务中保险人通过保险条文的设计来加重投保人的告知义务责任等。因此,对于一些《保险法》中疏漏的事实,在此进行了浅薄的分析,希望我国法律关于告知义务的规定能更加完善。

【注释】

[1] 彭贵:裁判视角下新报宪法的亮点,载于《司法论坛》2010年第5期。

[2] 肖保和:《保险法诚实信用原则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57页。

[3] 韩守莹,余静:保险法上如实告知义务的范围,载于《经济与法》2009年第8期。

[4] 李红润:论违反保险告知义务的形式和法律后果——兼论我国《保险法》第17条的完善,载于《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5] 李志恒,谢慧婷:试论我国保险合同的告知义务——简评新《保险法》第16条之规定,载于《法学研究》,2009年第4期。

王卫国:论保险法的修改与完善,载于中国司法网。

张祥:论保险法上的如实告知义务,载于《法制与社会》2009年7月(下)。

林勋发:论保险法上之告知义务,载于《商事法暨财经法论文集》,台湾元照出版社,1999年版;转引自张祥:论保险法上的如实告知义务,载于《法制与社会》2009年7月(下)。

第三篇:2011保险法考试论文形式要求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保险法》课程考核(论文)

年级:学号:姓名:

论文正文按照如下格式:

我国新保险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研究 ——此为宋体小四 2倍行距剧居中

正文要求宋体、5号字体、1。5倍行距。

示例:

201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90载艰苦卓绝,90载荣耀辉煌。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32000多个平凡但伟大的日子,承载了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要事件,谱写了壮丽辉煌的历史篇章。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由中央外宣办和中央党史研究室主办,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等中央和地方新闻网站以及商业网站承办的“党史上的今天”于2011年1月1日正式推出,广大网民将共同回顾党的历史上的重要时刻。---

一、1.

(1)

(2)

2.其中一二三级标题按照如上要求另起一段并空两个中文字符开始。

第四篇:农业保险法

农业保险是农村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实践证明,政府给予农业保险法律、经济和行政支持,是农业保险稳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然而,我国至今仍未出台《农业保险法》。《农业保险法》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健康发展的瓶颈。因此,我国应当尽快制定《农业保险法》,而制定《农业保险法》必须首先明确对农业保险法各项具体制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经营原则。

关于农业保险经营原则,我国理论界有不同的表述,而笔者认为,农业保险经营原则应当包括强制与自愿相结合原则、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原则、政府扶持原则和基本保障原则。

一、强制与自愿相结合原则

强制与自愿相结合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以不同险种为根据,对特定承保范围内的险种采取强制保险,对特定承保范围以外的险种采取自愿保险。强制保险主要指通过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强制农业保险的双方当事人签订农业保险合同,或者采取一定的利益诱导机制促使农民投保,不投保就不能享受某些优惠,前者为法定强制保险,后者为事实强制保险。法定强制保险对合同双方均有约束力,农民必须投保,保险人必须承保。二是指以同一险种的保额为根据,对特定承保范围内的同一险种的标的物的保额同时采取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即规定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各占同一险种保额的一定比例。

除日本、美国、前苏联以外,墨西哥、巴西等国也采取强制与自愿相结合原则。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强制保险有利于克服农民保险意识淡薄及侥幸心理,解决自愿投保条件下的参与率不高的问题,扩大承保面,分散风险,积累雄厚的保险基金;有利于扩大同质保险标的物的规模,使大数法则充分发挥作用,准确估计损失率和保险费率;有利于防止道德风险和逆选择,避免风险集中;还有利于降低保险成本和保险费率。但是强制保险却容易让农民认为乱收费、增加额外负担,特别是其侥幸心理得到验证时,更能催生其逆反心理。恰恰相反,强制保险的优点正是自愿保险的缺点,强制保险的缺点正是自愿保险的优点。所以,为了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我国应当根据保险标的物的重要程度、损失发生频率及损失程度、保险市场需求等因地制宜地确定特定承保范围内的险种采取强制保险,而对其范围以外的险种采取自愿保险,或者对同一险种同时采取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以整合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的优势,促进农业保险稳定健康发展。

二、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原则

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原则既强调政府的参与、支持,又强调市场机制的发挥,它除了体现在保险费的多主体分担和保险基金的多渠道积累以外,还主要体现在农业保险多种经营主体和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两个方面。

世界各国采取的农业保险经营主体主要有四种模式:一是前苏联的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型模式。政府设立专门经营农业保险的机构,并提供部分基金以及大量的管理费用。二是西欧的政策优惠模式。相互竞争的互助保险社和商业性保险公司承办农业保险,政府不直接参与农业保险的经营,但给农业保险以税收等政策优惠。三是美国的国家和私营、政府和民间相互联系的双轨制农业保险保障体系模式。四是民间非盈利团体经营而政府补贴和再保险扶持的日本模式。除第一种前苏联模式外,其余三种模式均采取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原则,或者政府主导的政策性保险机构与市场主导的商业性保险机构优势互补,各自经营农业保险;或者政府主导的政策性保险机构在经营农业保险的同时为市场主导的商业性保险机构提供再保险;或者政府主导向政策性保险机构不经营农业保险而仅为市场主导的商业性保险机构提供再保险等支持。在农业保险经营主体上之所以采取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原则,是因为尽管商业性保险机构资金厚、经验丰富、技术成熟,但由于农业保险赔付率高、经营风险大,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保险机构一般只承保个别险种,而且即使个别险种也往往是单一责任。这样,商业保险机构就把农民急需的大部分风险大的险种及其余可保风险和不可保风险均拒之门外,致使政府不得不设立政策性保险机构予以承保或者加大对商业性保险机构的扶持。但是,在构建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机构时,必须考虑到我国财政能力有限,不能无限制补贴农业保险的国情,以及政府主导的政策性保险机构因无竞争或竞争不足,可能会导致低效率或者腐败等政府失灵现象。因此,我国应当结合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方财力、农业生产特点、自然灾害情况、各经营主体的利弊以及市场对农业保险的需求等因素,允许或者引导多种经营主体存在,并给予必要的保护。如:农业互助合作保险社,因其具有避免道德风险及逆选择等优点,就应当大力扶持发展,但对其封闭性、抗风险能力小等弊端,可以考虑组建联合互助保险机构或者由政府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为其提供再保险。总之,我国应当按照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原则,赋予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直接经营农业保险并为其他机构提供再保险)、相互制保险公司、农业互助合作保险社、专业性股份制农业保险公司和其它商业性保险公司、外资或合资农业保险公司等多种主体合法经营农业保险的资格,让多种经营主体按其各自保险能力,对不同地区的不同对象结合政府与市场两种手段,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并通过实践对其实现优化组合。农业风险具有高度集中性和损失严重性,为了转嫁或分散其风险,以增强农业保险机构承保能力,特别是抵抗巨灾风险的能力,保证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各国一般都设计了多种风险分担渠道。如:强制性保险、自留保额免赔、再保险、农业保险保障基金、巨灾专向风险基金、巨灾风险债券、扩大农业保险机构经营范围实行以险养险、以及扩大农业保险基金运用范围等等。这些有益经验,我国在制定《农业保险法》时应当予以借鉴。

三、政府扶持原则

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扶持不仅体现在通过法律规定实施强制保险的特定范围内的险种,设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直接经营其他保险机构不予承保的不可保风险或不愿承保的可保风险,以及为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提供初始保险基金等方面,而且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供必要的补贴。农业保险具有高赔付率和高保费率的特征,仅靠保险企业市场化经营,往往亏损以至无力继续经营。如:美国1981~2000年累计收取纯保费198 1亿元,累计赔款支出为202 4亿元,平均赔付率为102%.这还不包括必须支出的管理、业务等费用。因此,提供农业保险补贴早已成为许多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的一项重要措施,而且补贴也符合WTO规则的“绿箱政策”。不同的是补贴的具体项目和数额有所不同。有的国家既补贴保险费还补贴经营管理费,甚至有的国家还补贴保险机构的经营亏损。过去我国一般对保险费率和管理费不进行直接补贴,而是对经营主体的经营亏损进行补贴。2004年中央的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意见》指出: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选择部分产品和部分地区率先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参加种养业保险的农户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因此,我国在制定《农业保险法》时应当根据不同险种建立保费和管理费的分级配套财政补贴制度,将补贴经营亏损的做法归入农业保险风险保障基金予以管理。

(二)农业保险税收减免优惠政策。税收减免,是各国扶持农业保险的通常做法。美国《联邦农作物保险法》就明确规定:联邦政府、州政府及其他地方政府对农作物保险免征一切税赋。目前,我国除《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六条第四款规定“为种植业、养殖业、牧业种植和饲养的动植物提供保险业务免征营业税”以外,没有其他税收优惠。笔者认为,为了增加准备金积累,降低保险机构经营成本,提高其抗风险能力,同时降低保险费率,减轻农民支付保险费的负担,我国应该在税收方面,给予保险机构更优惠的措施,如:免除经营种植业、养殖业保险业务的全部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和所得税;而且,在税收减免的某些具体问题上,还要注意对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对政策性保险机构和商业性保险机构有所区别,以通过税收杠杆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宏观调控。

(三)金融政策支持的方式。我国应当规定如下金融政策支持的方式:农业保险机构因赔付率高经营亏损时,应在政策上允许其申请一定额度的银行无息或低息贷款,或者争取国外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的优惠贷款,用于支付赔款;应建立多样化资金运用机制,允许农业保险经营机构公共性、政策性、低利性的放款等。

(四)适当放宽农业保险经营机构业务范围。即允许农业保险机构在经营农业保险的同时,经营一部分人身保险,实行以险养险。如:墨西哥农业保险的承保范围除种植业保险和畜牧业保险外,还经营农业生产设备的保险和农民人身保险。我国应在允许农业保险机构经营农业保险的同时,亦允许其经营农民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农民短期健康保险等。

(五)应建立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机构,为其他保险机构提供再保险。再保险具有天然的分散风险的能力,通过再保险,可以将巨灾区域内的累计的风险责任,向区域外分散和部分转移。如:美国通过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对参与农业保险的各种私营保险公司、联营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支持。日本则由都、道、府、县的共济组合联合会和中央政府为市、町、村的农业共济组合提供两级再保险。

四、基本保障原则

基本保障原则不仅应与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而且也与一国农业保险政策目标密切相关。国外在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和保险政策方面主要有两种立法。一种是美国、加拿大、日本的农业保险仅仅是农业保护政策和农民社会福利政策的组成部分,保障水平较高(比如还提供收入保险);另一种是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农作物保险除了继续具有农村金融政策的目的之外,仍然是农业发展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增进农民福利的目的是其次的。鉴于我国现阶段农民交纳保险费能力、保险机构偿付能力和政府财政能力都很有限的国情,农业保险的目标定位为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宜,我国在设计具体制度时,应当坚持基本保障原则。

(一)限制保额。在确定保额时,应根据预测的平均收获量的成效,或者按投入的生产成本,或者按农民向银行借得的生产贷款金额确定。即要么给农民自留一部分免赔金额,要么只承保其实投入的生产成本。这样,既降低了农民应交保险费,督促其精心管理,又能减轻保险机构支付保险赔偿金的压力,还可以保证农业再生产。

(二)限额赔偿。限额赔偿是指虽发生保险风险且已造成损失,但只要实际收入超过承保时预测的平均收获量的成数,则不予赔偿;否则不足的,则赔偿不足部分。限额赔偿显然区别于比例赔偿。此外,在牲畜保险中,如果发生保险事故时,死亡牲畜的保险额高于市场价值的,则按照市场价值赔偿。有的国家还规定对发生传染病死亡的牲畜,最高只赔偿保额的75%.限额赔偿既能保障再生产,又能有效节约保险基金,增加保险机构抗风险能力。基本保障原则还可以减少农民道德风险及逆选择的发生。

第五篇:保险法答案

2003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保险法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D 2.B 3.C4.B 5.A 6.D 7.D 8.D 9.C10.A 11.B 12.C 13.A14.C 15.B 16.D17.A18.D 19.B 20.C

21.C 22.B 23.C 24.A 25.B 26.A 27.B 28.C 29.B 30.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BCDE2.ACE3.ABDE4.ABCDE5.ABCDE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答:(1)告知,又称申报,是指投保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将与保险标的有关的重要事项如实告诉保险人;保证,是指保险人和投保人在保险合同中约定投保人担保对某一事项作为或不作为,或担保某一事项的真实性。

(2)二者相同之处在于均是保险法要求投保人尽最大诚信义务。

(3)告知之违反以重要事实不告知为构成要件;保证之违反不以重要事实为构成要件。

2.答:(1)在合同有效期内,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的,被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应当及时通知保险人,保险人有权要求增加保险费或者解除合同;被保险人未履行前述通知义务的,因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而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人不承担赔偿责任。(2)保险期限内,危险明显减少的,除合同另有约定外,保险人应当降低保险费,并按日计算退还相应的保险费。

3.答:(1)财产保险业务,包括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等保险业务;人身保险业务,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保险业务。

(2)同一保险人不得同时兼营财产保险业务和人身保险业务;但是,经营财产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经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核定,可以经营短期健康保险业务和意外伤害保险业务。

4.答:(1)保险代位原则适用于财产保险合同。(2)财产保险中,保险代位原则不适用于被保险人的家庭成员或其他组成人员,但故意造成保险标的损失的除外。(3)保险代位原则不适用于人身保险合同,但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仍有权向第三者请求赔偿。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1.答:(1)不利解释原则是指当保险合同当事人就保险条款在文字的理解上发生争议时,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应当作出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

(2)不利解释原则的适用条件是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就保险合同格式条款的文字理解发生歧义时适用。

(3)不利解释原则的逻辑依据在于保险条款是由保险人起草的,因此对其作不利于保险条款起草人的解释。(4)不利解释原则的意义在于给处于弱势地位的被保险人、受益人以特殊保护。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答:(1)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其构成要件有三个,适法性、经济性、确定性。(2)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属于人身保险。我国《保险法》就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规定:投保人对本人、配偶、子女、父母及其他与投保人具有抚养、赡养或者扶养关系的家庭其他成员、近亲属具有保险利益;此外,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为其订立合同的,视为投保人具有保险益。

(3)本案策划公司未经客户万某同意,对被保险人万某不具有保险利益;此外,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未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的,合同无效。因此,本案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合同缺乏生效要件,保险公司得以拒陪。

2.答:法院应当判决本案中的人寿保险合同成立并生效,保险公司应该按照合同约定承担给付200万元保险金的责任。

理由:(1)保险合同为最大诚信合同,在订立保险合同时,保险公司应当将保险合同涉及的重要事项向投保人作如实的说明。(2)本案保险公司的内部规定仅仅具有约束保险公司的分公司及其业务人员的效力,非经公示并向投保人说明,不能产生外部效力。(3)本案中的人寿保险合同自成立之际即发生效力,而且保险事故发生在保险期限之内。

下载保险法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保险法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三条: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并就合同的条款达成协议,保险合同成立。保险人应当及时向投保人签发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并在保险单......

    保险法心得体会

    保险法心得体会 《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发展全面进入法制化轨道,广大劳动者有了维护自身社会保险权益的有力武器。 保险法心得体会人常说:风险无处不在。......

    浅谈《社会保险法》

    浅谈《社会保险法》 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开始将人们目光引向社保领域。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内需不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保制度不健全,人们对未来生活保障缺乏预期,不敢消费......

    保险法[5篇范文]

    投保人在签订保险合同时的注意事项 现如今购买保险已成为很多人的日常需求,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份适于自己的保险也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何才能获得一份自己满意的保险,投保人在......

    社会保险法相关知识

    《社会保险法》相关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10年10月28日通过。 2.《社会保险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

    浅论保险法研究最新论文范文

    浅论保险法研究最新论文范文 保险法是调整保险关系的一项法律,主要是为了保护保险双方的合法权益。下面是 小编带来的关于保险法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摘 要:《保险法》引......

    学习保险法心得体会

    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保证,是保险业树立良好行业形象的前提条件。“重建诚信、诚信立业”是中国保险业面对“入世”做出的理性选择,也是保险公司职业信念和社会责任感......

    《社会保险法》总结

    酒泉市成平房地产开发公司 《社会保险法》培训总结 2011年6月15日,我公司派出两名同志参加了国资委组织的《社会保险法》培训。通过两天的学习,两位同志在老师的讲解下深刻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