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企业质量管理与人员素质的关系
谈企业质量管理与人员素质的关系
考号:110508166647 姓名:赵建江
内容提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因素很多,但是至关重要的因素首属质量因素。可以说质量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企业的第一生命。质量问题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素质,质量对于社会来说综合体现了经济、技术和科学文化水平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综合反映了企业的管理、技术和思想工作水平。企业质量的好坏是通过实施质量管理来实现。现代企业质量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综合素质的和谐管理,所以质量的好坏体现了企业的人员素质。在知识经济、信息化的时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靠质量取胜,归根到底是人员素质的提升。因此,企业要搞好质量管理,必须加强培肓企业人员素质,这是企业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基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建立起既能促进企业发展,又能维护社会共同利益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为企业长期保持良好的经营业绩创造条件。因此,认识、理解、加强企业质量管理与企业人员素质的关系,在企业质量管理中至关重要。
关键词:企业质量 人员素质 管理
一、企业质量管理概念
企业质量管理就是全面质量理。全面质量管理,即TQC(Total Quality Control)指企业全体职工及有关部门同心协力,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作业)、服务等到全过程的质量体系,从而在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提供出符合规定要求和用户期望的产品或服务。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核心就是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人人做好本职工作,通过抓好工作质量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其特点有:
1.它具有全面性,控制产品质量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 2.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3.是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 4.是全社会参与的质量管理。其次,质量控制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称为计划阶段,又叫P阶段(Plan)
这个阶段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市场调查、用户访问、国家计划指示等,摸清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确定质量政策、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等。
第二个阶段为执行阶段,又称D阶段(Do)
这个阶段是实施P阶段所规定的内容,如根据质量标准进行产品设计、试制、试验、其中包括计划执行前的人员培训。
第三个阶段为检查阶段,又称C阶段(Check)。
这个阶段主要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或执行之后,检查执行情况,是否符合计划的预期结果。
最后一个阶段为处理阶段,又称A阶段(Action)。主要是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全面质量管理是要求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要求全体职工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各部门各个层次的人员都要有明确的质量责任、任务和期限,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一个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尤其是要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和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把质量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全面质量管理要求的是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从组织管理角度来看,全企业的含意就是要求企业各个管理层次都有明确的质量管理活动内容。上层质量管理侧重于质量决策,制定企业的质量方针、目标、政策和计划,并统一组织和协调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中层的质量管理则要实施领导层(上层)的质量决策,运用一定的方法,找出本部门的关键或必须解决的事项,再确定本部门的目标和对策,更好地执行各自的质量职能,对基层工作进行具体的业务管理;基层管理则要求每个职工都要严格地按标准及有关规章制度进行生产和工作。这样一个企业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
其次,再从质量、职能上来看,产品或服务质量职能,是分散在全企业的有关部门的。要保证和改善产品或服务质量,就必须将分散在企业各部门的质量职能充分发挥出来,都对产品或服务质量负责,都参加质量管理,各部门之间互相协调,齐心协力地把质量工作做好,形成全企业的质量管理。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必须要做到“三全”,即:
(1)内容与方法的全面性。不仅要着眼于产品的质量,而且要注重形成产品的工作质量。注重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包括科学的组织管理工作、各种专业技术、数理统计方法、成本分析、售后服务等。
(2)全过程控制。即对市场调查、研究开发、设计、生产准备、采购、生产制造、包装、检验、贮存、运输、销售、为用户服务等全过程都进行质量管理。
(3)全员性。即企业全体人员包括领导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等都参加质量管理,并对产品质量各负其责。这也是TQM的三个主要特点。
在具体推行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来实施:
1、通过培训教育使企业员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和“顾客第一”的思想,制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采取切实行动,改变企业文化和管理形态。
2、制订企业人、事、物及环境的各种标准,这样才能在企业运作过程中衡量资源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3、推动全员参与,对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与管理。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各级人员的积极性,推动全员参与。只有全体员工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企业带来收益,才能够真正实现对企业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与管理。
4、并且确保企业在推行TQM过程中,采用了系统化的方法进行管理。
5、做好计量工作。计量工作包括测试、化验、分析、检测等,是保证计量的量值准确和统一,确保技术标准的贯彻执行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6、做好质量信息工作。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应当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
7、建立质量责任制,设立专门质量管理机构。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行要求企业员工自上而下地严格执行。从一把手开始,逐步向下实施;TQM的推行必须要获得企业一把手的支持与领导,否则难以长期推行。
三、现代企业质量管理对人员的素质要求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固然重要,但高素质的人才更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看了一篇文章,北京有一个老八级工,周霄,他是人大代表什么的,他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产品品质实际上就是人的品质。人合格,产品绝不会是次品,人不合格,产品绝不会是正品。这是一个老工人,老八级工的话。事实上,人员的品质是就是人员的素质,人员的素质包括很多产品:有产品质量关系比较密切的,有敬业精神、技术水平、职业道德、时效意识、团队精神等等.四、企业质量管理与人员素质的关系
文化知识、技术水平是支撑企业质量管理的核心与自然资源的物质相比,人力资源的作用更为重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都上升为社会的主导产业,企业人员知识的多少,新旧和优劣决定了企业质量管理的发展水平。
只有建立在人员专业知识丰富,高技术水平基础之上在企业质量管理,才能使其管理决策思维正确,产品研发、组织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技术创新、技术质量标准制定等方面的起点才会走在竞争的前沿,产品质量也才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在企业人员具有全新知识、高技术水平基础上组织生产的产品,企业质量管理才会在一个高标准、高技术起点的约束下展开,企业质量管理才有现实意义,企业才具竞争力;再一方面,企业质量管理要求不断提高人员文化程度,使企业人员不断更新知识,为人员学习提高技术水平提供一个超前的平台,打下质量管理的良好的基础,才能不断推动企业质量管理不断发展。可以说,企业以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去组织生产,就决定了什么样的企业质量管理层次。一切企业质量管理工作都将以技术管理工作为依托来开展。敬业精神是企业质量管理的精神资源
敬业,就是在企业质量管理中对工作执业的态度、精神、行为规范。其具体包含如下两层含义:
第一,是指对某种职业和事业要一心一意,全神贯注;第二,指对待事情、工作要严肃认真.敬业精神的内在要求就是人员忠于职守,爱岗尽责、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体现了集体主义思想.企业质量管理过程中,从质量、职能上来看,产品或服务质量职能,是分散在全企业的有关部门的。要保证和改善产品或服务质量,就必须将分散在企业各部门的质量职能充分发挥出来,都对产品或服务质量负责,人人都参加质量管理,各部门之间互相协调,齐心协力地把质量工作做好,形成全企业的质量管理。而企业质量管理人员有各自的岗位,各个岗位有其工作职责。敬业精神就是要求企业全体人员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和责任感,在各自工作岗位上把思想变为自觉行动,全身心投入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积极主动工作、按企业质量管理要求完成工作任务,以自身的工作质量保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这是企业以高质量管理、以企业人的优质服务、精益求精、克尽职守、讲究信用的态度对待公众与社会,从而追求效益的质量管理形为方式。
敬业精神是推进企业质量管理的一种无形替能,是企业人员高尚的质量管理风格和精神面貌的体现,是高素人员的思想境界,是企业质量管理的精神文化基础。企业质量管理是以保证工作质量为基础的质量管理。所以,企业质量管理需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人员的敬业精神,企业质量管理只有员工的敬业精神推动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那种工作态度不好,工作不认真踏实、工作不积极,人浮于事,工作拖拉等,是工作质量差的表现,或者是敬业精神失落的表现,这是企业质量管理工作中无法接受,而且要提高人员素质加以避免的。
当然,在技术理论底下,技术水平与敬业精神也有联系,敬业精神差,他不会自觉钻研技术,提高水平,但是敬业精神毕竟又不能替代技术水平,在培养敬业精神的同时,应该提高技术水平。
总之,在企业质量管理过程中,敬业被看作是工作中处理质量管理事务时所具有的专心一意、严肃认真、勤奋努力、谨慎稳妥等态度、精神和行为方式。是可再生的精神资源。诚信、正直的高尚品质是企业质量管理工作中做人的原则。曾经在有关文章中看到过这样一件事,一位高学历的到苹果公司面试的求职者,他在技术、管理方面都相当出色。但是,在谈话之余,他表示,如果他被录用,他可以把在原来公司工作时的一项发明带过来,随后他又觉得这样说有些不妥,特作声明:那些工作是他在下班之后做的,他的老板并不知道。听了这番话之后,如果你是面试者,你会录用他吗?象他这样缺乏最基本的处世准则和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讲信用的人,即使被雇佣了,难保他不会工作一段时间后,把在这里的成果也当成所谓业余之作而变成向其他公司讨好的贡品呢?这说明,一个人品不完善的人是不可能在企业质量管理中真正有所作为的。个人如此,还能说给企业质量管理带来成效吗。我们企业也曾有过这样的事,一位有业务知识本科学历、几经跳槽到本单位的求职者,由于企业目前太缺乏人员,在他不愿签约的情况下就以临时工之用留下了他。领导安排工作时,他说什么都能做,也能如期完成,可当他“无声无息”走了人的时候,经专业人士检查才发觉他非但没有完成,而且不按规范标准、资料残缺不全,只有他才能读懂工程,根本不能指导施工之用。成果资料的质量已经如此,就不用说造成工程施工周期的延误所带来的损失了。这样一个做人不守诚信、做事没有工作原则的人,即便签了约又能怎么样呢。有这样的人,能给企业质量管理带来成果或成效吗?
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企业靠质量取胜,在竞争中合作更加密切,人员与企业也是在双向选择中合作,都是建立在讲诚信之基础上的合作。诚信合作才能双嬴。正直才能做成好事,做成大事。
企业质量管理中,质量被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由此可知,质量高则满足要求的程度就高,质量它包括产品质量、工程量、服务质量,是一个综合的概念。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质量将会贯穿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二十一世纪将是质量世纪。谁拥有最好的质量谁就拥有竞争的主动权。面对现实无论政治、经济、还是军事的角逐和较量归根到底就是比质量的高低优劣。质量的持续改进和不断创新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所在。质量是人类聪明智慧结果所在,质量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核心内容。
诚信顾名思义就是诚实守信。诚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诚信是我们社会精神文明必备的内容。为此,我们可以看出质量与诚信的关系:诚信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可靠基础保障,质量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追求;诚信花,质量则是果。纵观历史,人类社会从商品经济到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从实物交易到货币交易再到信用交易这么个过程,每一过程都较前一过程有质的飞跃,每一过程的进步都极大地提高了经济运行质量,推动了当时经济的快速发展,若无诚信作基础,人们之间互相猜疑,欺诈,那么,很难想像能够有全面的发展过程。人类也许还会停留在最原始的交换商品经济阶段。眼下由于中国的法制还不够完善,极少数人见利忘义,丧失诚信,搞得市场假冒伪劣产品不少,金融、商业欺诈时有发生,社会信用危机,如此等等,严重干扰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因此,企业要发展,就必须以诚信作基础,以质量来兴企,努力提高产品质量,这样方可在市场中有竞争力,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让质量与诚信的理念渗透到每位员工的心田,让先进的、严格的质量管理融入到全公司的各个角落,我们才能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企业才能兴旺发达、良好的团队精神是做好企业质量管理的保证
什么是团队精神?所谓团队精神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 任何一个团体组织其实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相同的利益要求是一个团体组织产生的首要前提。没有这一点,任何组织都不可能产生企业目标是企业决策的前提。企业目标的作用在于它是企业形成团队精神的核心动力,目标是一个企业对它的全体成员的利益承诺,那么它自然也就成为鼓舞大家斗志、协调大家行为的核心力量。
在当前改革日益深入,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完善的新形势下,企业职工教育应如何认识和对待,这是一个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课题。
伴随着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作为市场活动主体的中国企业,日益显出世界工厂的特性,在整个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作用非常明显,第三世界国家和其它发展中国家学习中国的经验。作为世界经济主导力量的中国企业,更将面临激烈的竞争和挑战。
企业参与竞争,优势来源于雄厚的资金,精良先进的设备及优质对路的产品。这是企业自身的实力,企业实力的关键,在于企业中掌握、使用这些资金设备的人,即生产优质产品的企业职工。所以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素质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企业职工的素质水平,决定企业的生命力、竞争力。素质高的企业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前进,素质不高的企业将会在经济大潮中被淘汰。当前,我国目前职工整体素质较差,据统计,现有3亿职工中,70%为初中以下的文化程度,其中相当大一部分为文盲和半文盲;中高级技工严重短缺,高级工不足2%,我国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只占该年龄组人口的2%,这种状况,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知识化、智能化社会的要求。这一问题,既要引起国家、社会的高度重视,也要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对待。
一. 企业职工素质的涵义
企业人员的核心专长与能力从表现上来看就是员工“素质”,它是对组织中从事不同工作的员工所具备的知能、知识、角色定位、价值观、自我认识、品质和动机等内容的描述。谈到提高企业职工素质,也有一个观念转变的问题。过去我们思考的焦点往往会集中到企业基本成员,即职工群众身上,而没有把企业的组织者、企业各个管理层的负责人包括进“职工”这一含义里去。这与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不相符合。企业要适应竞争的市场,其自身素质条件的构成,不仅包含普通职工群众,还包含企业的组织领导者和各个管理层的负责人员、管理人员。这是对企业职工素质要求在认识问题观念上的转换,这既是理论上的进一步深化,也是思想符合实际的要求。这一点具有极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 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的重要途径
培训是根据某些人或某一阶段的工作需要,通过结合书面的讲解或其他的沟通方式,对这些员工进行教育,以达到更新他们的知识、技能、理念,调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期影响他们的行为,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团队更快、更健康发展的行为活动。成功的员工培训可以起到传递企业价值观和核心理念,并塑造员工行为的作用,为员工适应企业环境并于其他团队成员展开良性互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企业要与员工成为命运共同体,必须对员工进行更大的培训投入。培训是一项能获得更大产出的投资,并且是企业最有价值的投资。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才能、知识和创造力已代替金融资本成为新的稀有资源。现代企业正面临市场瞬息万变、市场范围不断扩大的现状,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因此,必须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作用,围绕“人”来构筑企业的核心能力,培训作为开发与发展人力的基本手段,已突破其原来的纯教育意义,成为现代企业提升管理、增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然而,目前我国企业培训的现状不尽如人意。首先,我国企业培训体系普遍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1.企业对员工培训重视不够,对培训的投资严重不足。2.企业的培训力度不够,管理技术人员资本含量低。3.人力资源培训管理不严谨,浪费严重。这些问题在企业培训效率低下的表现: 1.对象不清,不知培训对象; 2.目的不清,不知培训为什么; 3.计划不周,不知培训什么; 4.四处请人,不知由谁来培训; 5.动力不足,不愿认真搞培训;
6.培训方式单一,培训对象感到枯燥乏味; 7.培训师匮乏,培训水平满足不了企业是实际要求。
综合地讲,集中表现为不少企业存在的问题就是过于注重培训的是短期结果,注重人的短期业绩,而忽略持续的发展改进,不太注重能力的发展。绩效评估、绩效考核就如“种瓜或者种豆”。当然,你从企业家那里得到的是短期评价时,你就会选择同样的短期行为,而你的短期行为又会促使企业家用更短式的方式评价你。这就使企业家和员工的眼界越来越短视,最后陷入恶性循环。当事情顺利的时候,双方相安无事,而当事情搞不定的时候,双方的矛盾就会激化,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不欢而散。
其次,完善企业培训体系,提高企业培训质量,对策和建议
要建立良好的员工培训体系获得管理者支持,领导重视,培训与教育形成制度化。企业由专人负责企业文化建设,负责人亲自带头参加各种培训活动,亲自过问培训计划,并狠抓落实。将培训纳入企业的管理,建立企业培训系统。企业应该规定负责培训的部门每年度12月中旬必须向企业领导提交下一年度的培训计划,并制定实施方案。重视人才的培养及培训效果。将科学的培训理念纳入企业文化中,提高企业和职工对培训的重视程度,与时俱进的学习文化,提高认识程度。对员工的培训结果要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总结,并建立适当的员工培训奖励机制。
今天,当面对一个正在走向高度全球化的社会时,生活在群体中,就必定要与他人分工合作、分享成果、互助互惠。因此,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首先,企业质量管理的利益和目标要求员工要树立起全公司一盘棋的思想。企业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每一项工作都是质量管理目标工作的一部份,在向质量管理目标迈进的过程中,需要一点一滴的有利益提高质量的工作积累,只有朝着质量管理的目标做好我们自身的每一项工作,方向才正确,才不会走弯路,要达到目的,工作才有实效。所以,员工做企业质量管理的任何事情都要从企业发展的大局出发,凡是有利搞好企业质量管理,提高质量的事就要主动、认真地去完成它,力求做得好一点,快一点,要深刻领会“一荣共荣,一损共损”的含义,想办法把事情做好,切不可坐失良机。总之,在一个信息产业的企业里,能形成一盘棋是多么的重要!其次,企业质量管工序要求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在企业质量管理过程中,各道生产工艺一环扣一环,互为质量保证的前提,缺一不可,产品质量的形成凝聚了不同专业学科知识及管理,只有通集体智慧才能完成,而生产在企业内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前道与后道工序之间的关系都是供应链的关系,这种联结关系只有通过相互协作、群策群力才能圆满地完成。微软公司在的产品研发中,有超过名开发工程师和测试人员参与,写出了万行代码。没有这样高度统一的团队精神,没有全部参与者的默契与分工合作,这项工程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所以,一个好的企业或者一个好的部门,往往是通过自我调节,把摩擦问题降到最低点的,我们千万不要对一些处于边界的问题采取“踢皮球”、“守球门”的态度;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把这些边界问题尽量在自己部门里加以解决,为其他部门、为下级、为下道工序创造好的工作条件。再次,要树立主动服务的思想。团队不同于团体,团队的作用在于相互补台、相互沟通、信息共享。在日常工作中,许多事情不尽是十全十美的,如一项工程布置下来,大家明明知道无法完成,但都心照不宣不告诉领导。因为反正也做不完,大家索性也不努力去做事,却花更多的时间去算计怎么把这项工作的失败怪罪到别人身上去。这些人和这样的工作作风是缺少团队精神的。所以,一些容易被人们疏忽、或者遗漏的地方又往往是很关键的,这就要求我们发扬团队精神,主动为其他部门提供优质服务,尽心尽力帮助他人解决难题,使企业各方面的工作都能做到领先一步,胜人一筹。企业质量管理才能快速前进。总之,团队精神与质量是力做功的关系,团队精神是有效的合力,质量保证是有效的功。
当今世界很多企业质量管理所渴求的人才已不再只是一个具有专业知识的、埋头苦干的人,而更需要的是积极主动、充满热情、灵活自信的人。在现代企业质量管理工作中,信息传递迅速,工作节奏加快,工作目标明确,已不容我们只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告诉应该做什么,而是应该主动去了解自己要做什么,并且规划它们,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完成。看看今天一此成功的企业,无不汇聚了一些成功的人,而他们有几个是唯唯诺诺、等人吩咐的人呢?所以,在企业质量管理中积极主动做好本职工作及时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达到事半功倍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五、总结
企业质量管理的本质是决策,而质量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决策进行有条理、有系统的工作,以求得最佳的质量效果。企业质量管理与人员素质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作用,只有加强培肓、提高人员素质,企业质量管理才有基础保证,才能树立起企业的形象和信誉。企业才有竟争力,也才能生存和发展。同时,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有助于促进人员素质的培养和高质量的工作。在企业质量管理中,要强调以人为本,努力提高企业人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是决定世纪企业整体竞争力强弱的关键,要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培养、使用、激励和保护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质量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提高员工素质是提高企业质量管理能力的有效办法 作者:张哈思, 期刊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08年 第03期
2.浅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质量管理 作者:庞江巍, 期刊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年 第04期
3.加强企业质量管理之浅见 作者:张秀滨, 期刊-核心期刊 理论观察2003年第01期
4.毛春元.全面质量管理与统计技术.连云港:数理统计与管理,2001.
5.王卉,江传富.全面质量管理——21世纪质量管理创新的焦点.北京:电子标准化与 质量,2001. 6.邓卫华.质量体系认证与全面质量管理(TQM).北京:冶金标准化与质量,2002. 7.孙吟.试论全面质量管理在国有企业中的推行.北京:经济师,2001
工作单位:江苏省军区后勤部 通讯地址:南京市和燕路255号 邮政编码:210028
第二篇:企业质量管理与人员素质的关系
企业质量管理与人员素质的关系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因素很多,但是至关重要的因素首属质量因素。可以说质量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企业的第一生命。质量问题反映了一个企业人员的素质,质量对于社会来说综合体现了经济、技术和科学文化水平,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综合反映了企业的管理、技术和思想工作水平。企业质量的好坏是通过实施质量管理来实现。现代企业质量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综合素质的和谐管理,所以质量的好坏体现了企业的人员素质。在知识经济、信息化的时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靠质量取胜,归根到底是人员素质的提升。所以,企业要搞好质量管理,必须加强培育企业人员素质,这是企业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建立起既能促进企业发展,又能维护社会共同利益的企业质量管理,才能为企业长期保持良好的经营业绩创造条件。因此,认识、理解、加强企业质量管理与企业人员素质的关系,在企业质量管理中至关重要。
一、企业质量管理概念就是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指企业全体职工及有关部门同心协力,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统计分析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作业)、服务等到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从而在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提供出符合规定要求和客户期望的产品或服务。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核心就是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人人做好本职工作,通过抓好工作质量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
二、全面质量管理是要求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要求全体职工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各部门各个层次的人员都要有明确的质量责任、任务和期限,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一个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活动,尤其是要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和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把质量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全面质量管理要求的是全企业的质量管
理。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从组织管理角度来看,全企业的含意就是要求企业各个管理层次都有明确的质量管理活动内容。上层质量管理侧重于质量决策,制定企业的质量方针、目标、政策和计划,并统一组织和协调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中层的质量管理则要实施领导层(上层)的质量决策,运用一定的方法,找出本部门的关键或必须解决的事项,再确定本部门的目标和对策,更好地执行各自的质量职能,对基层工作进行具体的业务管理;基层管理则要求每个职工都要严格地按标准及有关规章制度进行生产和工作。这样一个企业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再从质量、职能上来看,产品或服务质量职能,是分散在全企业有关部门的。要保证和改善产品或服务质量,就必须将分散在企业各部门的质量职能充分发挥出来,都对产品或服务质量负责,都参加质量管理,各部门之间互相协调,齐心协力地把质量工作做好,形成全企业的质量管理。
三、现代企业质量管理对人员的素质要求。对于现代企业来说,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固然重要,但优秀的人才更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产品品质实际上就是人员的品质。事实上,人员的品质就是人员的素质,人员的素质包括很多方面:有产品质量关系比较密切的,有敬业精神、技术水平、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团队精神等。
四、企业质量管理与人员素质的关系,文化知识、技术水平是支撑企业质量管理的核心与自然资源的物质相比,人力资源的作用更为重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都上升为社会的主导产业,企业人员知识的多少,新旧和优劣决定了企业质量管理的发展水平。
企业要做好质量管理,必须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首先,企业质量管理的利益和目标要求员工要树立起全公司一盘棋的思想。企业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每一项工作都是质量管理目标工作的一部分,在向质量管理目标迈进的过程中,需要一点一滴的有利于提高质量的工作积累,只有朝着质量管理的目标做好我们自身的每一项工作,方向才正确,才不会走弯路,要
达到目的,工作才有实效。所以,员工做企业质量管理的任何事情都要从企业发展的大局出发,凡是有利于搞好企业质量管理,提高质量的事就要主动、认真地去完成,力求做得好一点,快一点,要深刻领会“一荣共荣,一损共损”的含义,想办法把事情做好,切不可坐失良机。总之,在一个信息产业的企业里,能形成一盘棋是多么的重要!其次,企业质量管理各工序要求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在企业质量管理过程中,各道生产工序一环扣一环,互为质量保证的前提,缺一不可,产品质量的形成凝聚了不同专业学科知识及管理,只有靠集体智慧才能完成,而生产在企业内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前道与后道工序之间的关系都是供应链的关系,这种联结关系只有通过相互协作、群策群力才能圆满地完成。所以,一个好的企业或者一个好的部门,往往是通过自我调节,把摩擦问题降到最低点的,我们千万不要对一些处于边界的问题采取“踢皮球”、“守球门”的态度;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把这些边界问题尽量在自己部门内加以解决,为其他部门、各道工序创造好的工作条件。再次,要树立主动服务的思想。
总之,企业质量管理的本质是决策,而质量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决策进行有条理、有系统的工作,以求得最佳的质量效果。企业质量管理与人员素质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作用,只有加强培育、提高人员素质,企业质量管理才有基础保证,才能树立起企业的形象和信誉。企业才有竞争力,也才能生存和发展。同时,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有助于促进人员素质的培养和高质量的工作。在企业质量管理中,要强调以人为本,努力提高企业人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是决定企业整体竞争力强弱的关键,要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培养、使用、激励和保护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篇:谈企业质量管理与人员素质的关系
谈企业质量管理与人员素质的关系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因素很多,但是至关重要的因素首属质量因素。可以说质量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企业的第一生命。质量问题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素质,质量对于社会来说综合体现了经济、技术和科学文化水平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综合反映了企业的管理、技术和思想工作水平。企业质量的好坏是通过实施质量管理来实现。现代企业质量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综合素质的和谐管理,所以质量的好坏体现了企业的人员素质。在知识经济、信息化的时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靠质量取胜,归根到底是人员素质的提升。所以,企业要搞好质量管理,必须加强培肓企业人员素质,这是企业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基础。因此,认识、理解、加强企业质量管理与企业人员素质的关系,在企业质量管理中至关重要。
企业质量管理概念企业质量管理就是全面质量理。全面质量管理指企业全体职工及有关部门同心协力,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作业)、服务等到全过程的质量体系,从而在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提供出符合规定要求和用户期望的产品或服务。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核心就是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人人做好本职工作,通过抓好工作质量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全面质量管理是要求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要求全体职工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各部门各个层次的人员都要有明确的质量责任、任务和期限,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一个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尤其是要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和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把质量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固然重要,但高素质的人才更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事实上,人员的品质是就是人员的素质,人员的素质包括很多产品:有产品质量关系比较密切的,有敬业精神、技术水平、职业道德、时效意识、团队精神等等。
在企业质量管理过程中,敬业被看作是工作中处理质量管理事务时所具有的专心一意、严肃认真、勤奋努力、谨慎稳妥等态度、精神和行为方式。是可再生的精神资源。诚信、正直的高尚品质是企业质量管理工作中做人的原则。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企业靠质量取胜,在竞争中合作更加密切,人员与企业也是在双向选择中合作,都是建立在讲诚信之基础上的合作。
企业质量管理的本质是决策,而质量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决策进行有条理、有系统的工作,以求得最佳的质量效果。企业质量管理与人员素质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作用,只有加强培肓、提高人员素质,企业质量管理才有基础保证,才能树立起企业的形象和信誉。企业才有竟争力,也才能生存和发展。在企业质量管理中,要强调以人为本,努力提高企业人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是决定世纪企业整体竞争力强弱的关键,要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培养、使用、激励和保护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质量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煤气工段:严 峰2012.09.24
第四篇:企业质量管理论文:谈现代企业质量管理
企业质量管理论文:
谈现代企业质量管理
摘要: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质量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综合实力,质量问题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充分认识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产品质量质量管理体系全新质量管理理念
我们的企业面临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要想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与质量水平,创造“一流的质量”就是要把质量贯穿产品实现的全过程,真正的融入国际化经营战略中,在全球化竞争与市场创新中,确立并不断实现质量领先的战略目标。提高产品质量是现代企业生产的内在要求。企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这种需要有数量上的,也包括质量上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品的技术和文化含量将越来越高,这些主要体现在产品的质量上,高质量的社会物质和文化生活是现代企业生产的内在要求之所在。
提高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前提和发展的保证。产品质量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胜利的关键因素,企业通过高的产品质量这个通行证就可以开发新的市场,寻求新的机会,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
提高产品质量的过程也是全面提高企业素质的过程。产品质量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性成果,是企业业务方面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质量管理,不仅要管产品质量,而且要管工作质量,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要通过改进企业各个部门和每个人的工作质量来保证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由此,促进企业各方面专项管理工作的改进,这样,就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一、现代企业质量管理重点
1.认真贯彻ISO9000系列标准
ISO9000族标准是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进入市场的前提条件,因此企业应该在贯彻ISO9000族标准的同时贯彻GBT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建立和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2.以顾客为中心
企业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要,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顾客是企业存在的基础”。如果企业失去了顾客,就无法生存下去,所以企业应把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放在第一位。将其转化为企业的质量要求,采取措施使其实现;同时还应测量顾客的满意程度,处理和加强好与顾客的关系加强与顾客沟通,通过采取改进措施,以使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由于顾客的要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的,也是因人因地而异的,因此需要进行市场调查,分析市场变化,以此来满足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以创造竞争优势。
3.持续改进
以满足市场用户需求为目的,全员参与管理,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注重管理改进,使人的观念、认识和组织实施能力适应市场的需要,又要注重技术进步和产品改进,使产品质量和相关服务能够持续地满足顾客的需要。持续改进使企业的管理进入一种良性循环。
一个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重视持续改进工作,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使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在市场中永远立于立于不败之地。
二、现代企业质量管理理念及实践
1.顾客满意上升为企业追求的永恒目标
传统的质量管理理论认为,企业质量管理就是要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强调检测把关。以为对质量的追求达标化、零缺陷等等。这些质量管理思想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随着质量管理环境和内容的变化,企业的核心与决定因素已是顾客,因此,刻意追求顾客满意和忠诚,是现代企业创造一流的质量和创新市场的永恒力量,是质量管理新的重大课题。
追求顾客满意和忠诚,是企业质量管理的理念创新,这与追求产品自身质量及其标准化更科学、更重要。这一管理的内涵突出了顾客满意是企业最高目标,顾客是企业经营的主要驱动力;产品开发与产品生产与服务必须围绕顾客进行,企业采用顾客关系信息系统,对其变化的需求随时进行检测,指导企业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管理水平。其管理对象也不同与一般消费者,“顾客”的涵义延升到不仅是产品购买者、服务者等外部顾客,还包括企业供应商和相关产品生产商,是一个由商品生产者、消费者、流通者为一体进而组织的“顾客关系管理系统。
2.人的因素上升为企业质量管理的紧迫任务。
现代企业认为,一场深刻的、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发展正在全球经济领域展开。企业质量管理的紧迫任务是大力提高人的素质,全力开展“智能”资本,从人才与知识培养上获取质量效益。
我国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在谈到企业成功发展时认为,海尔集团追求的“第一产品”人才,在销往中外市场的家电产品则是“第二产品”。张瑞敏的“第一产品论”,正是确保海尔高质量、全方位产品创新与市场开拓的前提,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就不会有高质量的创新产品与服务。
3.利益共赢上升为企业整体质量形成的“生态关系”
英国著名经济学者查·瓦里认为,企业经济的成功需要合作伙伴之间利益的统一,应把市场竞争与合作精密结合起来。美国著名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说:“企业之间的生存发展如同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物种之间生存发展,它们均是一种生态关系”。美国苹果公司总裁史蒂文·桥布斯首先推出“苹果联盟生态系统”战略,取得了实质性效果。IBM公司相继建立了电脑为中心的战略联盟共同体,从产品开发、制造到 销售,形成整体化质量管理体系,带动了群体企业经营效益迅猛增长。从整体质量及效益追求看,建立企业“生态关系”更利于共同利益的产生。这是因为,企业是市场复杂系统中的一个参与者,企业无论是要扩大市场占有能力,还是开发新的市场,都必须与企业携手,集中有效资源,建立相互依存、相互协作以及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全方位质量服务,使各方共赢。
4.技术创新上升为企业质量提升的运行机制
中外顶尖企业普遍高度重视建立有利于质量提升的技术创新机制,以技术进步支撑和推动质量创新,创造“一流的质量”开拓全球化市场。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不竭之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惟有建立创新机制和具有创新精神,才能不断发挥出创新技术、创新质量与创新管理的灵魂作用。近年来,我国美菱集团建立了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与淘汰机制相结合,动力与压力并存,“允许失败,不允许不创新”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海信追求创新机制,吸引了多名博士、硕士、名校大学研究生等加盟企业。这些顶尖企业抓住了创新机制的“灵魂”,使人才如鱼得水,推动了质量创新与技术进步。
参考文献:
〔1〕(美)洛丝特著 全面质量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于献忠 质量专业综合知识〔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第五篇:谈效益与企业生存的关系
摘要: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每个施工企业只有通过全面管理,对材料、机械和人员的合理利用,提高科技含量,运用IS09002质量体系增加经济效益,才能使企业生存和发展。关键词:严格管理;采取措施;制定办法;提高效益
1概述
目前交通部门的施工企业已由计划经济步入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无情的、残酷的、竞争激烈的经济体系。如何在这种环境中生存?每个企业必须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树立以改革为动力,以质量为目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思想意识。改革是当今中国社会的形势,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是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凝聚力的动力;质量是企业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每个职工都要树立高质量的观念,树立起以企业为家的思想,使工程质量不断登上新台阶;效益是企业也是每个职工生存的根本,必须严格管理,精打细算,提高效益。2严格管理好材料和机械的使用
材料和机械两种费用约占工程总投资的70%以上,是节约潜力最大、提高经济效益最突出的关键所在,企业领导必须充分重视,抓好管理。
(1)对施工项目所需的各种材料和机械充分分析、进行市场调查,确定备料和机械租用方式及价格,做到心中有数。材料使用上有办法、有制度,做到物尽其用。
(2)材料采购时考虑材料的充分利用,减少浪费。
(3)依据预算情况,按照以往经验,初步确定材料和机械用混凝土量,计算出大致的资金数额,然后层层分解到人,并有与个人收入挂钩的办法,以调动其积极性。
(4)充分做好旧料、废料的回收利用。例如路拌后的二灰土、石灰土,用平地机推到路肩上,收集起来做平交道口使用。修桥拆下来的模板、顶柱、顶杆等都要回收利用。
3提高职工素质,解决施工中的通病,保证质量,加快进度,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职工的全面素质高低,充分反映到整个工程的效益中。每个职工的思想素质提高了。主人翁意识增强了,就能适应各种环境,想尽各种办法,出色完成各项任务;技术素质提高了,就能解决各种技术难题,改进施工工艺,提高工程质量。在每项工程中要明确施工难度大的几个关键工序,重点抓好关键工序的管理,尤其对施工人员,要制定相关措施,关键工序的关键施工人员要与奖惩挂钩,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很快掌握关键的技术工作。做到不返工、不窝工,使工程按时完成或提前完成,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3.1沥青路面
(1)灰土,石灰土的通病较多,往往影响工程进度。土质是一个重要因素,衡水地区都是极细粒土,90%以上粒径小于0。05mm,且有的是低液限的粉砂土。控制好含水量最佳,掌握均匀度,就可大大减少石灰土的起皮、翻浆、松散等。塑性指数小于6的粉砂土,可用盖素土压实的办法。
(2)路面平整度的优劣能反映一个施工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路面面层平整度与每层的平整度都有一定的关系,路面验收时几个层次的平整度都有所要求。如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的底面层α≤1.5mm,中面层α≤1.0 mm,表面层α≤0.7—0.6 mm。为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应从路床开始,层层达到指标要求,使竣工后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在厚度和平整度上都能满足要求,减少返工是最大的节约。
(3)沥青路面表面层的质量控制。表面层的粗、细、粉料均匀—致,沥青配比必须符合要求。
表面层外露于大气层中,路面的几个主要技术指标由表面层体现出来。如表面层的各项指标都符合质量要求,不返工,不出废料,也是一定的效益。
3.2桥涵工程
桥涵工程有大有小,有难有易。我们只谈平时接触到的桥涵工程,提高混凝土的效益问题。
(1)混凝土的和易性
和易性是新拌混凝土的一项重要性能,和易性确定混凝土的浇筑、运输、捣实和终饰抹面的难易程度。和易性好的混凝土,既要易于运输、浇筑与捣实,又要不发生有害的离析。如果浇筑与捣实困难,不仅会增加施工困难与费用,也会对强度、耐久性和外观产生有害影响。同样,易于离析和泌水的混凝土拌和物,终饰抹面比较困难,容易产生缺陷,混凝土强度也不耐久,所以混凝土的和易性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工程造价。
确定混凝土的和易性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选择和易性时要考虑混凝土的浇筑、捣实和终饰抹面的需要。
②需用大流动混凝土时,应考虑用减水剂而不要增加用水量。
③塌落度要求的用水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集料性能,当需改善混凝土的粘性和终饰抹面性能时,不要增加砂中细颗粒含量,而是增加砂率。
(2)混凝土中掺加减水剂,如果保持混凝土性能不变,则可节省水泥用量,降低成本。如:掺加木质素黄酸钙可以节省水泥5%一10%,因木钙减水剂价格较低,掺量较小,故掺加减水剂可以降低混凝土成本。
(3)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替代一部分水泥,降低成本。
据有关资料介绍,不同的构件可加入10%一65%的粉煤灰。衡水电厂的粉煤灰质量较好,细度8.54%,烧矢量4.68%,有效含量91%,同时加入粉煤灰后能提高混凝土的抗碱、抗酸、抗磨能力,还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提高混凝土砂石料的级配质量,减少水泥用量。从价格、和易性、强度和耐久性方面考虑,可认为混凝土集料最小的空隙需要最少的水泥,因此最大容重的集料将是最经济的。条件许可时(如无筋或钢筋稀疏的混凝土),应尽量选用最大粒径较大的集料,集料最大粒料愈大,混凝土用水量愈少,水泥用量也愈少。做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可用三种石料(如0.5一lm、1-2m、2—4cm等)级配,不但可以减少水泥用量,同时也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既减少了投资,又提高了质量。
4提高科技含量,推广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方面发动和鼓励广大职工参与科学研究,另一方面,充分应用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5推广运用IS09002质量体系条款,提高企业效益
ISO9002是一个全面的、科学的管理系统。为全面运用IS09002体系,首先要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在熟悉掌握的基础上,彻底取代旧的质量管理模式,从而提高工程质量,为企业创出明显的经济效益。
6结束语
用于路面和桥涵的其他新技术、新材料还很多,不再一一赘述。以上所谈只起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总之,要提高经济效益,就要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此推出更多更好的方法应用到工程中去,确保企业的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