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科学发展观对生产力理论的突破和发展
论科学发展观对生产力理论的突破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针对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提出的重大战略措施,这一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对传统的生产力理论有着巨大的突破和发展。
一、从向自然开战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到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演变为科学发展观,人们的自然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国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历经长期的过程。1956年党的八大宣布中国由革命到建设的转变,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指出我们提出划分敌我和人民内部两类矛盾的界限,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1]216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1958年8月北戴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准的《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意见》,提出可以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完成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条件,到1962年建成强大的独立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在若干重要产品和产量方面超过英国,赶上美国。为了实现上述的目标,人类对自然界的过分索取已成为一种习惯。在人类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况下,大自然被严重透支,结果形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
20世纪70年代之后,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开始反省,对自然的看法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们意识到,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对自然界和生产力的关系上,却认为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时必须忍受对自然的破坏,只有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才可能有效地去治理环境,保护自然,因此,边污染边治理甚至先污染,后治理的观点在一些人的头脑中形成。
实践证明,不管是先污染,后治理还是边污染边治理,代价都是巨大的。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审视环境问题,江泽民用急切的口吻说:必须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2]464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中国逐渐形成。黄河流域的问题首先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视线。1999年6月,在郑州召集黄河流域各省官员研究部署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江泽民说:几十年的经验证明必须把水土保持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和治理黄河的一项根本措施,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必须采取工程、生物和耕作措施,进行综合治理。[3]355
可持续发展是对人类只顾眼前利益盲目生产造成严重后果的认识基础上提出的,其实质是对科技生产出现的后遗症的认识,从而提出对科技生产的要求。这个要求就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要求科技生产的任何创新产品和生产方式都要以不损害人类健康和后代利益为准则。
反思过去对待自然的态度,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更加明晰地阐明了要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还自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要抑制自身力量的片面扩张和强化,要树立正确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应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关系之中。一方面,改造自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前提。另一方面,自然也不是完全消极被动,自然对人类具有一定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它会以它特有的天灾人祸的形式作用于人类,从而警告和提示人类。因此,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们需倡导三种态度:一是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二是拜自然为师、循自然之道,从自然界中学习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之道;三是保护自然、拯救自然,在从自然中获取生存必需的资源并反哺自然。
二、在社会观上,科学发展观实现了从重视生产力的速度发展到重视质量的科学发展的演变
由于社会制度、工作重心和经济体制三个转变的成功,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经济增长总体上呈现速度型发展,19491952年国民收入年均增长19.3%,19531956年期间gdp年均增长10.3%,19792000年市场经济体制时期,gdp年均增长9%以上,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2%,这样长时期高速度的经济增长,是一个历史性奇迹。
历史地看,速度型增长在新中国建设时期具有必然性,它一直是中国共产党致力追求的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说,我国现在的社会制度比较旧时代的社会制度要优胜得多,所谓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比较旧时代生产关系更能够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就是指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1]214。1987年10月13日,邓小平强调指出,就我们国家来讲,首先是要摆脱贫穷,要摆脱贫穷,就要找出一条比较快的发展道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否则社会主义有什么优越性呢[4]255?1992年10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上提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战略决策,强调当前要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有条件能搞快一些的就快一些。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但是,强调速度增长并不意味着单纯地追求增长速度,现阶段速度型增长受资源环境等制约而难以为继,因此,科学发展观在提出第一要义是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我们要实现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2006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了扎实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同年12月,他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作了明确阐述:必须深刻认识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我国正面临着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经济快速增长阶段,坚持又好又快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各类生产要素潜力的有效途径,是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又好又快发展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既要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防止大起大落,更要求坚持好中求快,注重优化结构,努力提高质量和效益[5]19。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正式提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方针。
第二篇: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诞生起,就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坚持与时俱进的态度,锐意进取,使得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中,都有一些优秀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诞生,科学发展观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与时俱进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一 整体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在社会整体发展中赋予了“四位一体”和“社会建设”的新内涵。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其重要贡献是把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发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使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共同发展。“四位一体”的实质在于“和谐”。这种以“和谐”为价值取向的发展,既不同于以经济增长为惟一目标的片面发展,也不同于忽视乃至破坏资源、环境和生态的畸形发展,更不同于一部分人受益而一部分人受损的恶性“发展”。可见,科学发展观倡导的发展新观念,丰富了社会发展的内涵,开阔了社会发展的领域,必将引领我们调整发展布局,提高发展质量,进一步彰显和升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二 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发展新内涵,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逐步缩小城乡、工农、和脑力体力劳动三大差别;统筹区域发展,关键是促进共同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防止区域发展严重失衡;统筹社会发展,关键是推进社会全面进步,防止片面发展造成社会制度结构性破坏;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键是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实现社会历史发展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关键是开拓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战略相结合,同时注意防止对外开放的失度和自力更生的削弱。
三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坚持永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它要求通过生产发展和科技创新,建设循环经济,逐步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节约和保护;要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大力提高人口质量;要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速度与效率、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把经济和社会发展建立在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基础上。科学发展观关于“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的规定性及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关系的理念,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的持续论。四 以人为本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它以人为根本出发点来考察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凸现出唯物史观的历史主体理论,尤其是关于历史主体地位的理论。科学发展观强调,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胡锦涛郑重指出:“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无论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更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宗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不脱离人民群众。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所在。
总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诠释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方略,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践的科学理论指南。
第三篇:论科学发展观对青年发展的指导意义
论科学发展观对青年发展的指导意义
段志坚
(韶关学院团委,广东韶关512005)摘要:“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发展观。青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实现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时期,青年发展是青年实现全面进步的过
程。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青年发展的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指导意义;青年发展
中图分类号:c4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348(2005)05—0123—04 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新阶 段、应对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新发展观,是我们党对 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是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和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是加 快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充满科学精神与人 文关怀的发展观。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 刻内涵,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青年发展的工作,有着重 要的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与青年发展
发展观是从哲学的角度对发展问题进行深入思 考,是一定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思想观念 层面的聚焦和反映,是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的看法 和根本观点11 3。过去,发展一般都被视为经济增长,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就成为一个国家或地 区发展的主要目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我们党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发展 观——科学发展观。《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精辟地将其概括为: “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 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1 这是对我国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实践经验的 深刻总结,是我党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和深刻的战略 思维观察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产物,是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运用 和体现。
根据国内外有关发展理论的研究,可以对青年
发展的含义作如下概括:青年发展泛指从传统农业社 会向现代工业和信息社会转型基础上的青年实现全 面进步的过程,是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概括地 说,青年的发展主要包括二层含义:一是青年自身的 发展,即青年在生理、心理、文明素养、思维能力、知 识水平、个体性格、实践能力等所有涉及主体的诸多 领域,由旧有的、单一的、封闭的、被动的状态向多元 的、开放的、积极的状态的转变;二是青年发展与社 会发展的融合程度由机械的、单层面的状态向有机 的、多层面的状态转变I。
坚持科学发展观对青年发展的指导,就是让广 大青年学会发展,学会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环境;学会 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真正的人、完整的人,实现全 面、协调、持续发展。马克思认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 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 责等等,这也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41青年是 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是推进社会发展的生力 军,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进力量。通过科学发展观的 指导,解决青年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青年发 展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青年自身生 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通过促进青年人 的现代化进而推进社会的现代化。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对青年发展的重要 意义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 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 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 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是青年发展的重 要保证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 展和进步为目的,是我们党站在历史的高度,对社会 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对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科学发展观更突出 地强调了社会进步应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协调,并以 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内含向前、向上的明确指 向,核心是人,着力点在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预 测未来社会时就明确指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成果 最终会表现在人的发展上,社会发展必然体现人的 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青年发展,离开了科学发展观 的指导,就会迷失自我,失去方向。只有坚持科学的发 展观,只有建立在国家的进步和社会繁荣昌盛基础 上,以实现民族的伟大振兴为己任,才是有意义的发 展;也只有这样,青年的发展才能得以真正的实现。(-)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是实现青年发展 的客观要求
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的客观规律,青年发展亦 然。如果说20世纪我国青年研究的主题是“青年教 育”,21世纪青年研究的主题则应该成为“青年发 展”。作为发展的主体,人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有顺 序的、可预测的,在不同人生历程中遭遇各种不同的 人生事件。人的个体的成长包含发育、分化、成熟、改变、长大、转变、蜕变等多重形式和变化,在不同年 龄阶段可以看到个体不同的面貌。在人的发展历程 中,青年是最少保守思想的,最能跟上时代的潮流,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在当前社会变迁的进 程中,青年总是积极地投身到社会变革的洪流中去,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力军。伴随现代化进程,当 代青年发展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崭新态势。、应对未 来挑战,青年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他们向着未
来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遵循着 它自身的规律而运动发展;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 步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导和具有先进思想的人们去实 现。青年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是与社会发展有机 地、多层面地融合的,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 展为主要内容的新的发展。认识青年发展的规律,尊 重规律、按照规律开展青年发展研究,实现青年发 展,客观上要求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三)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是青年实现发展 的迫切需要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得我们将关注的目光投 向决定未来的年轻一代的发展。青年时期是人的一 生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丰富内涵、积淀知 识、实现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时期。“现代其外,传统其 内,由多样分化走向整合的趋势”,是当代青年特 征最真实的写照。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青年的 身份、角色、职业也发生很大变化,跨地区、跨产业、跨所有制的流动日益突出,青年的理性精神、个体取 向逐渐增强,自主倾向、现实定位、多样选择日益凸 显。田科武教授99年撰文认为,未来10年中国青年 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较为混乱,使青年莫衷一是,青 年的价值困惑正在不断加剧,未来10年青年的社会 化进程将遇到更大的挑战。青年对人的价值、人 的尊严、人生意义和社会的进步发展表现出了前所 未有的关注。在困惑与迷茫中,青年迫切需要科学理 论的指导。
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促进青年发展的 几个途径
江泽民曾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 强;青年有希望,未来发展就有希望。21世纪,中国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青年作为民 族未来和国家希望,是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坚力量。面对历史机遇和时代的挑战,坚持以科学发 展观为指导,培养和造就青年人才大军是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制定统筹兼顾的青年发展的政策和规划
要形成关心和帮助青年发展的社会环境。出生、成长在崭新时代状态下的当今青年,他们的生理素 质、心理特征、教养方式、群体文化、社会角色、政治 参与、经济交往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能否对当今青年处于动态中的新特质、新走势、新 题,做出更及时的科学把握、更深切的价值理解、更 到位的人文关怀,都是有待于作为青年工作一个重 要方面的青年研究做出密切关注的重要课题,其成 果的质量及其现实应用情况无疑都将关涉到青年在 纵深两方面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与着力点的确定。胡锦涛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五大 部分代表座谈时提出:“青年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要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爱护青年、关心青年,鼓励青年 成才、支持青年干事业的良好氛围,促进青年一代茁 壮成长。”
建立统筹兼顾的青年发展的政策和规划是实现 青年发展的保障。放眼21世纪的中国,青年不仅仅 代表将来,更代表现实。由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 化进程走向深入,必然对社会运行机制和社会成员 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中国加入WTO之后加速了市 场经济进程,面对新形势,青年工作的目标和职能如 何重新定位,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工作的有效运行 机制怎样建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青年工 作的新生长点有哪些,青年工作的国际接轨层面是 什么,这些都是既不可回避、同时又蕴藏丰富生机的 重大前沿问题,需要我们创新青年工作的思路和机 制,将青年发展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积 极开展青年发展战略研究,制定统筹兼顾的青年发 展的政策和规划。
(二)引导青年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是实现当代青年全面、协 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历史的车轮让我们迎来了 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成为新时代教育的更普遍 形式。以往青年的学习,是在走上劳动岗位以前的 任务;未来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 加快,学习与劳动将是一种双向循环,学习不再是一 件阶段性任务,而将伴随人的终身。时代要求青年 改变传统的学习观念,把学习视为一个具有积累性 质的连续结构,即现有知识为将来认知的发展奠定 基础,把新的信息纳入大的框架中,并且不断地把新 的知识与这个结构建立联系,变一次性学校学习为 终身学习。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IrI' 行业中超过八成的青年在35岁以下,他们普遍具有 强烈的危机感,为了保持自己的优势和竞争力,高达 95.3% 的人认为必须边工作边学习⋯。美国早在 1976年就颁布并实施了《终身学习法》;1994年发布 的《目标2000年:美国教育法案》也突出地强调为美
国国民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1997年9月,克林顿 在休斯敦发表演说时指出:“终身教育是知识经济成 功之本”,“它(终身教育)将会在美国爆发出无穷的良 机,并改变这个国家的每一位青年人的未来”。知识经 济时代的到来告诉我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青年必须善于学习、终身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保持持续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三)开发青年的创造能力
青年的创造能力的开发是实现青年全面发展的 标志。我们正置身于一个更加开放、更具变革性的时 代,创造已经成为青年发展内在要求的必然选择。创 造,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是知识型劳动者的必备 素质。重视和培养青年的创新意识,开发青年的创造 能力,正是新时代的要求和重要标志。创造力是一种 综合能力,它受创造欲望驾驭,以追求独特性、新颖 性为目标,是观察、想象、思维和操作等能力的总 和。创造学的研究表明,创造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自 然属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潜在能力,平凡人物 与杰出人物之间并无本质的不同,区别在于其创造 力是否得到开发和开发的程度。青年要顺应不断发 展变化的实际需要,不断进行创造,实现发展目标,创 造社会价值。不断创造,不断开拓,是人类社会前进 的规律。创造成就伟业,创造开辟未来。青年时期是 最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时期,青年是最具有创造 热情和创造潜力的群体。广大青年要努力培养自己 的创造能力、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潜能,紧密结合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在不断认识和把握客 观规律的基础上,勇于创造、善于创造、不断创造。(四)实现人生价值,树立奉献社会的理想 奉献社会应成为青年实现人生价值的奋斗目
标。中国的经济体制正在由汁划经济全面向市场经 济转型,在工业化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又面对知识经 济的挑战。处于社会转型交汇处的青年,迅速地从传 统人向现代人转型,在发展自身的过程中,应积极面 对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进步的一致与冲突,坚定理 想信念,以民族发展为己任。胡锦涛在同团十五大部 分代表座谈时对青年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奉献是崇 高的精神境界,是美好的人生追求,也是成就事业的 前提。只有立志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奉献智慧力 量,才能创造亮丽的青春年华。青年人富于理想,个人的理想追求只有同国家、民族、人民的追求和奋 斗目标统一起来,才是最有价值的。奉献的过程既 是造福社会的过程,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广 大青年要自觉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
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伟大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 参考文献:
【1】庞元正.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5.
【2】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3. 【3】扬雄.再论新世纪中国青年发展[J】.当代青年研究,2004(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30.
【5】路得.走向新世纪中国青年的生存与发展[J】.中国青年研究,2000(5). 【6】田科武.我看未来十年中国青年社会问题【J】.中国青年研究,1999(2).
【7】郗杰荣.中国青少年研究报告1991—2001科研成果精选[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334—357
第四篇: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和发展会计生产力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和发展会计生产力
——推动会计文化发展和繁荣
一、会计文化实质、内涵和基本要素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学者居延安认为,“传播乃是文化的本质”,传播是文化的实现。文化是人的存在和发展的表现,是人的创造活动及其成果。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生产、交换和消费的一定阶段上,创造和形成一系列规范人们的相互关系及其行为的会计制度。社会是文化的载体,没有人类的会计活动就没有会计文化。反之,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会计活动和领域。
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会计人的实践具有内外双重尺度,改造自然、社会,改造人自身,合乎目的与规律,自觉的创造文化成果,体现会计文化的本质。社会也是会计文化的承载体,发展会计文化使社会成员最广泛的认识会计工具、会计法规、会计习俗。葛家澍教授指出,对会计的本质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形成信息系统论和管理活动论两种观点。后者代表为杨纪琬和阎达五教授,前者以余绪缨教授为代表。一代代会计人通过自己的辛劳和智慧研究传播会计文明,通过杂志、报刊、书籍介质,积极储存、生产会计文化。
会计文化是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社会意识各社会结构层面的主导要素之一,离开社会结构层面的文化要素,社会不复存在,会计文化是社会构成的主导要素之一,要大力发展会计文化。
二、发展会计生产力
会计文化的社会作用通过促进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显示出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和进步。发展会计文化需要解放和发展会计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其形成和提高离不开社会各要素的共同作用,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会计学是经济管理学科,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的管理科学。对外进行会计反映(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对内进行会计管理(预测、决策、控制、考评),会计具有两大基本功能。会计以生产过程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为对象,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生产消耗和产品及其分配进行计量,是微观企业管理和宏观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科学知识的运用可以提高微观和宏观的管理技巧与经验,物化为直接的生产力。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会计技术可以节约时间,提高质量,控制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新的生产力,会计信息是信息之源。
发展会计生产力的现实意义在于,会计本质是一种为完成双重受托责任而向内、外提供与利用会计信息的管理活动,具有经济管理的重要作用;体现着马克思关于簿记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论述,具有社会经济监控的作用;现代会计在多元的委托——受托关系中承担着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受托责任;在履行双重受托责任过程中,体现出相当专业的技术专长。
三、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现状
中注协秘书长陈毓圭介绍说,中国注册会计师人数已达15.5万,执业注册会计师8.5万人,非执业会员7万多人,全行业从业人员近30万,基本上能适应经济社会的需求,每年还会增加一定数量的注册会计师。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高度重视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谢旭人曾向李副总理报告行业发展小结,表示进一步加大了行业监管力度,行业诚信道德防线进一步筑牢,行业发展制度机制建设进一步健全,构建了行业发展规划体系。制发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发展规划(2011-2015年)》,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
制定实施了《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节能专项鉴证业务指南》等新型业务领域技术指导规范,助推事务所更好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审计。行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
行业党建及创先争优活动同步取得新成绩,初步形成“杠杆化行业指导党建工作体系”。
四、会计生产力现状和发展会计文化的具体途径与办法
我国企业会计发达,预算会计作用明显,会计代理记账服务经济达到一定水平,会计师事务所发展迅速。随着技术的发展对业务流程进行了再造,人保部和国资委联合推出注册会计师人才培养制度,增加公司战略和风险管理内容,主动参与经济活动管理。会计教育发达,教材科研成果丰硕,涵盖了从中专到博士后的全部层级。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考试培训,ACCA和LCCA 考试培训,CMA认证考试全面展开。新的会计师、高级会计师不断涌现。北京、上海、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相继成立。企业会计准则、独立审计准则相继推出。会计法、条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会计报告条例均已经颁布施行,并进行了适时修订。
文化的本义是文治教化,人文化成,即以礼乐制度,法令条文,人化美德来教育人、教化人,从而达到移风易俗,化成天下之功效。继续教育保证了会计人员对制度和法律条文的持续学习和知识更新,进行会计文化传播。财政部举办了六五普法知识竞赛,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进行了会计学术人才后备培养计划,著名学者劳秦汉推出了首部《会计文化学概论》。
在《浅析贺国强同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一文中,我介绍了思想上层建筑概念,思想上层建筑是指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美学、宗教、文化传媒等等。向各领域传播,提高全民对会计知识的了解,有利于反腐败工作的开展。
在首都给吴邦国委员长写感谢信时,曾表达出用更多的知识推动会计生产力发展的愿望,实行集约化管理。
当代中国会计文化的选择伴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而进行,始终是发展会计生产力,适应和促进生产关系的调整。文化的本意表明,发展会计文化需要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会计人员,凝聚智慧,培育和实践崇高的会计精神,把诚信、独立、客观、公允的精神付诸于日常的会计核算、制度设计,以及经济和社会的管理中,规范执行财经纪律,贯彻先进的会计标准,以会计行业的科学、严谨、细致,全面的系统控制,程序化(流程化)与柔性化相结合的管理,向最广的人民传播会计文化,展示会计人的精神,参与社会道德建设、进行职业道德建设。小平同志南方谈话时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处在工业化中期,涌现出了包括用友、金蝶、新中大等一批财务软件,ERP管理信息系统得到广泛应用。
前总理朱镕基同志为国家会计学院题词,“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推动会计文化的发展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加强和改善行业党建,提高从业人员政治素质,“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养先进典型。
2、深化职业道德建设,广泛开展法律法规学习与建设,参与普法教育;
3、举办区域性会计文化成果展,如会稽山划分九州的典故,发展着的会计工具,会计制度,颁发的规范文件,实行的会计观念等;会计人物介绍,如主管官员、杰出学者、研究人员、会计实务代表。建设会计行业的音乐,展示会计人员的文艺,体现会计人的素质和全面发展。
4、进行中外会计发展史的学习和研究,提高会计信息化水平,做好会计教材规划编写工作,提高会计科研水平和实用价值。天津北方人才市场新经济组织党委103支部 潘定心 2012-10-1
第五篇: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发展和创新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发展和创新
近日,胡锦涛总书记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发表了重要讲话。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局面的纲领性文献,必将激励大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共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懈奋斗。下面,我就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发展和创新,谈一些体会和看法。
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既有对前人智慧的继承,又有体现时代要求的发展和创新;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发展和创新。
一、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了时代课题和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中心问题,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框架体系
1.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的基本问题
任何理论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因此,任何理论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特性,主要解决那个时代的首要任务。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长期以来形成的各种弊端和社会问题纷纷暴露出来,“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怎么样发展”等问题逐渐成为当今中国亟待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针对这一课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创新理论,有针对性地回答和解决了这些根本问题。主张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回答了“什么是发展和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的问题;统筹兼顾,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主要回答了“怎么样发展”的问题。
2.科学发展观具备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清晰的框架体系
第一,科学发展观贯穿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基础不仅指导了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也渗透在科学发展观的各个论断和观点之中。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把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发展主体的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努力实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用联系的观点统筹整个国家各个方面的发展等。这些都完整地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二,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解决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中心问题。如前所述,科学发展观主要深入研究解决和创造性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以及如何发展”这一当代中国面临的中心问题。对这一中心问题的准确把握和正确回答,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为其他相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先导,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三,科学发展观围绕发展这一中心问题全面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新课题,形成了若干创新性的新论断。科学发展观围绕“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以及如何发展”这一中心问题对我国未来发展的一系列新思路进行了系统论述,形成了一个相互贯通、内在联系的系统科学理论。
二、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发展和创新
1.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把社会主义向人的回归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以人为本”意味着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摒弃,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完善和发展,实现了从人本的角度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这在社会主义的认识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和提升,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境界。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审视社会主义,将重新确认社会主义的一条最不容忽视的、最基本的价值判断——社会主义应是真正的“人的社会”。
2.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新目标。科学发展观认为,只有全面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尤其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坚持全面的观点显得更为重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全面发展的目标。
3.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新要求,这就是中国经济社会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协调发展,揭示了中国发展过程中必须特别关注和着力解决的主要矛盾关系。协调发展主要是为了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落实“五个统筹”。就是要通过统筹协调,解决地域、城乡、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等差距较大的问题,使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是要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理论有一系列重要创新
1.对发展的内涵、实质和内容作了新阐述
科学发展观倡导“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指出了发展不仅是物的GDP增长,不仅是经济发展,而且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达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统一。
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内容作了全面的论述。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要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各方面的发展,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要促进“五个统筹”,要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变革和生产力的发展相一致,这就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对发展的内容作了完整的概括和论述。
2.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的根本目标有重要创新
为谁发展? 这是任何一种发展观都必须回答的问题。科学发展观鲜明地提出以人为本,强调发展的出发点是人,发展的目的是人。正是这一回答,使科学发展观与其他发展观从本质上区别开来,并且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目标理论。科学发展观用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取代了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强调发展以人为目的,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的基础上追求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自身发展的完整性;强调不但要注重发展的物质因素,更要注重发展的精神人文因素;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实际上矫正了我们过去发展过程中的方向偏离和价值缺失,增加了发展过程中的人文向度和道德关怀。
3.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道路理论有重要创新
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道路的理论,就是立足中国实际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所谓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友好,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文明发展道路。
4.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动力理论有重要创新
科学发展观既强调了人民群众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又明确了新的依靠力量。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强调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中国工人阶级,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中国农民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同工人阶级紧密团结,是推动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动力的新认识,使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理论更加全面和科学,更加符合时代特征。
5.科学发展观关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理论有重要创新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把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分为三个领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而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提出了更全面的社会建设理论,把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发展为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四位一体”。这不仅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而且还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
6.科学发展观关于对外方针理论方面有重要创新
科学发展观鲜明地提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并努力构建一个“和谐世界”的新理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论后,进一步把这一理念推广到国际领域,鲜明地提出中国坚决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构建一个“和谐世界”的新论断。中国需要并将坚持走对内和谐、对外和平的发展道路。走和平发展之路意味着中国将全力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进一步发展自己,同时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和平发展是中国实现富强的需要,也是中国根本利益使然。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谋求和平、维护稳定、推进合作,构建和谐的世界。而和谐世界应该是民主的世界,和睦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和包容的世界。
7.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公正性作了进一步强调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了,人民收入提高了,但一些社会发展问题日益突出,如失业、贫困、社会保障、国民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社会分配的公正性问题开始困扰我们。针对这些新情况,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建立社会发展的公正机制,着眼于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人与人之间利益协调,着眼于当代人和后来人的承前启后,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贫困群体的生活环境,缓和贫富差距带来的社会矛盾,从制度上保证低收入人群的生存和发展需求,保证每个人平等竞争的权利和机会,创造良好的追求公平的社会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