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参考资料(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00:24: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参考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参考资料》。

第一篇: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参考资料

一、理解重要的知识点:考填空(以下划线为主)、单选、判断

1、稀缺性是指相对于欲望无限性的资源有限性。若没有稀缺性的存在就不会有经济学的产生。

2、选择的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3、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单个经济单位包括居民户和厂商);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4、实证经济学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二者的重要区别之一。

5、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斜率为负,表示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6、影响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四种(P29),其中,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对需求的影响是: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7、需求曲线的移动是由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因素变动所引起的,例如收入、互补品价格变动。需求增加时,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需求减少时,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8、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斜率为正,表示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成同方向变动。

9、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影响(理解,图形P44-45):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0、需求的价格弹性又称需求弹性,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根据需求弹性的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把需求的价格弹性分为五类,其中需求缺乏弹性(1>Ed>0指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如教科书);需求富有弹性(Ed>1指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如化妆品)。

1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需求曲线较平坦),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可以薄利多销);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需求曲线较陡峭),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引起谷贱伤农)。

12、需求收入弹性指收入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13、效用(U)是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它是一种心理感觉,不同于使用价值。总效用(TU)。边际效用(MU)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14、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MU>0时,TU增加;MU=0时,TU达到最大;MU<0时,TU减少。

15、消费可能线是一条表明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线。方程:Px·Qx+Py·Qy=M。理解商品价格和消费者收入变动会引起消费可能线如何变动(图形P99)。

16、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切点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点,即消费者均衡的点。

17、消费者愿意对某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就是消费者剩余。

18、总产量(TP)和边际产量(MP)的关系:MP>0时,TP增加;MP=0时,TP达到最大;MP<0时,TP减少。平均产量(AP)与边际产量(MP)的关系:MP与AP相交于AP曲线的最高点,在相交前MP>AP,AP增加;在相交后MP

19、生产规模的扩大之所以会引起产量的不同变动,可以用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来解释。内在经济是指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内在不经济是指一个企业由于本身生产规模过大而引起产量或收益减少。

20、等成本线是一条表明在生产者的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方程:Pk·Qk+Pl·Ql=M。理解生产者的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会引起等成本线如何变动(图形P132)。

21、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的切点是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点,也是生产者均衡的点。

22、经济学上所说的短期是指厂商不能根据它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其全部生产要素的时期。短期与长期的区别是就在于是否能调整全部生产要素,而非具体时间长短,不能调整的成本就是固定成本。

23、会计利润=总收益—会计成本;经济利润=总收益—会计成本—机会成本

24、短期成本有三类:短期总成本STC(= 固定成本FC + 可变成本VC)、短期平均成本SAC(=平均固定成本AFC +平均可变成本AVC)、短期边际成本。FC平行于横轴,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VC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STC从固定成本FC出发,向右上方倾斜;A

VC、SAC、SMC都是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曲线(原因是边际收益递减)。长期平均成本(LAC)与长期边际成本(LMC)也是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曲线(原因是规模经济)

25、短期(或长期)平均成本与短期(或长期)边际成本的关系:SAC与SMC相交于SAC的最低点,在相点之左,SAC大于SMC,SAC递减;在交点之右SAC小于SMC,SAC递增;在交点上SAC等于SMC,SAC最小。(可以出问答题,则补充定义、作图)

26、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把各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包在其中,也称包络曲线。

27、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

28、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行业的市场集中程度(指大企业在市场上的控制程度,用市场占有额来表示);行业的进入限制;产品差别(指同一种产品在质量、牌号、形式、包装等方面的差别)。

29、完全竞争市场上有许多生产者与消费者,不存在产品差别。厂商只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决定者,原因是他的产量只占市场份额很小的一部分。只有在安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才相等,都和厂商需求曲线重合,是水平线。最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是农产品市场。在其它三种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如垄断市场),平均收益大于边际收益。

30、垄断是只有一家企业控制整个市场的供给,其定价策略有:单一定价(垄断企业对卖给不同消费者的同样产品确定了相同的价格)与歧视定价(同样的商品向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31、价格歧视的三种类型:一级价格歧视(即完全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区别三种含义

32、垄断竞争是既有垄断又有竞争,垄断与竞争相结合的市场。垄断竞争形成的关键是产品差别的存在。最需要进行广告宣传的市场。

33、寡头是只有几家大企业的市场。寡头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几家寡头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厂商之间关系最密切的市场是寡头市场。

34、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派生的需求、联合的需求或相互依存的需求

35、劳动供给和土地供给的特殊性:劳动的供给曲线是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劳动的供给量会先增加后减少;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线(供给固定)

36、洛伦斯曲线是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或财产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根据洛伦斯曲线可以计算出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这一指标称为基尼系数(A /(A+B))。基尼系

数等于零时,收入绝对平均;基尼系数等于一时,收入绝对不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37、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

38、外部性又称外部效应,指某种经济活动给与这项活动无关的主体带来的影响。负外部性指一项经济活动给与这项活动无关的主体带来的不利影响。当某项经济活动给与这项活动无关的主体带来好处时,这就产生了正外部性。

39、信息不对称就是双方拥有的信息数量与质量不相同,在此情况下会发生道德风险,即拥有信息多的一方以自己的信息优势来侵犯拥有信息少的一方的利益,实现自己利益的可能性。

40、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理解P246-247五点,哪些可以计入国内生产总值)

41、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主要有支出法、收入法、部门法。其中最基本的是支出法。用支出法计算P247,将国民生产总值分成: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即C+I+G+(X-M)。

42、失业率是失业人口与劳动力的比例。掌握公式会计算: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

43、经济增长的含义:经济增长是GDP或人均GDP的增加;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

44、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制度、资源与技术。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起了最重要的作用。

45、货币可分为M1(狭义货币)与M2(广义货币)。M1=通货+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

46、失业有两类:周期性失业(总需求不足引起的,属短期失业)和自然失业(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属长期失业)。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就是充分就业,此时还存在自然失业。

47、总需求指一个经济中对物品与劳务的需求总量,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与国外的需求。总需求曲线是反映总需求与物价水平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示总需求与物价水平成反方向变动。当物价不变而其它影响总需求的因素(如消费、投资等)变动时,总需求曲线平行移动:增加时向右上方平行移动;减少时向左下方平行移动。(P287图形)

48、总供给是一个经济中对物品与劳务的供给总量。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反映短期中总供给与物价水平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向右上方倾斜,表示总供给随物价水平上升而上升;另一部分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向上垂直的,表示总供给要受经济中资源和其它因素的制约,不可能随物价上升而无限增加。(P289图形)。生产成本增加(如石油涨价)引起短期总供给曲线上移;反之,下移。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表示总供给与物价水平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的垂直的线,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时会向右方平行移动,发生自然灾害或战争时会向左移动(P294图形)。长期总供给也就是充分就业的总供给,即充分就业GDP或潜在GDP。

49、如何运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宏观经济:理解P297-299例

一、例二和例三(理解图形、掌握结论,可以出问答题)

50、平均消费倾向APC=C/Y,平均储蓄倾向APS=S/Y,两者和为一。边际消费倾向MPC=ΔC/ΔY,边际储蓄倾向MPS=ΔS/ΔY,两者和为一。(定义见P303)

51、投资函数是指投资与利率之间的关系。投资与利率之间是反方向变动,即利率上升投资减少,利率下降投资增加,因此投资函数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52、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表明: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由总支出决定的。总支出与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方向变动,消费C与国内生产总值同方向变动,储蓄S与国内生产总值反方向变动。(P314-315)

53、乘数是指自发总支出的增加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的倍数。乘数a=1/(1-c),c指MPC。MPC越大,乘数越大。乘数发生作用的条件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乘数的作用是双重的。P317

54、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工具主要是:公开市场活动、贴现政策以及准备率政策。这些工具也称为货币政策工具。理解这三个工具发生作用的机制P329-330

55、IS曲线是描述物品市场达到均衡,即I=S时,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自发总支出(如自发消费、自发投资等)增加时,IS曲线会向右上方平行移动,自发总支出减少时,IS曲线会向左下方平行移动。P337图形

56、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L=M时,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货币供给量增加时,LM曲线向右下方平行移动,货币供给量减少时,LM曲线向左上方平行移动。P338图形

57、紧缩性缺口(指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时,二者之间的差额)导致周期性失业。膨胀性缺口(指实际总需求大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时,二者之间的差额)导致需求拉上通货膨胀。

58、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P349)

59、经济周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及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其中心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共同之点是每个周期都是繁荣与衰退的交替。

60、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稳定,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减少经济波动和实现经济增长。

61、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有:需求管理(调节总需求,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供给管理、国际经济政策。

62、国际收支的三个主要项目: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官方储备项目

63、开放经济中的乘数称为对外贸易乘数,这一乘数小于封闭经济中的乘数。

二、计算题类型:

1、需求价格弹性及总收益的计算:做自测练习P64第9题

例:某种商品原先的价格为1元,销售量为1000公斤,该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2.4,如果降价至0.8元一公斤,此时的销售量是多少?降价后总收益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加或减少了多少?

已知:P1=1元,Q1=1000公斤,Ed=-2.4,P2=0.8 元,求:(1)Q2=?(2)TR2-TR1=?

解:(1)根据公式:Ed=(Q2 – Q1)/ Q1/(P2-P1)/ P1

将己知代入上式,可得Q2=1480公斤

(2)TR2-TR1=P2·Q2-P1·Q1=0.8×1480-1×1000=184元

即降价后总收益增加了184元。

2、用支出法计算GDP:做自测练习P182第2题

3、MPC、MPS、乘数的计算:做自测练习P228-229第1、3、4题

4、商业银行创造货币量的计算:做自测练习P244第1题

5、失业率的计算:失业率是失业人口与劳动力的比例。计算公式: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做自测练习P184第7题)

三、问答题

1、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别?(要求作图)

(1)引起变动的原因不同: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2)曲线表现不同: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作P32-33图形(可以联系实际考,题目比较灵活。例如相关商品:互补品、替代品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变动,有关例题上课已经讲过,要求掌握)

2、用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解释“薄利多销”的原因:(1)总收益是指厂商出售一定量商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也就是销售量与价格的乘积。(2)“薄利多销”中的“薄利”就是降价,降价能“多销”,“多销”则会增加总收益。(3)只有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才能“薄利多销”。因为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来说,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从而销售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所以总收益会增加。(4)总收益的增加不一定等于利润的增加。在薄利多销的情况下,企业应使价格的降低不仅能增加总收益,而且还能增加利润。(可以联系实际考)

3、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见自测练习P82第3题

4、等产量线的含义与特征:见自测练习P99第9题

5、作图说明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参考自测练习P117第7题

6、运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宏观经济:理解掌握教材P297-299三个例子(答案参考自测练习P216第8、9、10题。(可以联系实际考,题目比较灵活。例如:居民购买住房支出增加即投资增加,会引起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又例:中东局势动荡,石油减产引起油价上升,从而成本增加,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有关例题上课已经讲过,要求掌握)

7、用IS—LM模型说明财政政策(自发总支出、投资变动)或货币政策(货币量变动)对利率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见自测练习P247第6、7题

8、财政政策及其运用:见自测练习P277第2题

9、货币政策及其运用:见自测练习P278第7题

第二篇: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

一、名词解释

1、实证经济学:研究经济问题时超脱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2、规范经济学:研究经济问题时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3、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这时该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称为均衡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称为均衡数量。

4、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对某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就是消费者剩余。

5、基尼系数:、是根据劳伦斯曲线计算出的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

6、外部性又称外部效应:指某种经济活动给与这项活动无关的主体带来的影响,这就是说,这些活动会产生一些不由生产者或消费者承担的成本(称为负外部性),或不由生产者或消费者获得的利益(称为正外部性)。

7、国内生产总值:(英文缩写GDP)是指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8、自然失业率:是指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自然失业率是衡量自然失业状况的指数,可以用自然失业人数与劳动力总数之比来表示

9、内在稳定器:某些财政政策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具有自动地调节经济,使经济稳定的机制,被称为内在稳定器,或者自动稳定器。

10、GDP平减指数的一篮子固定物品包括经济中所有的物品与劳务,是某一年的名义GDP与实际GDP之比。

二、简答题

1、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答:包括价格(商品本身的价格和相关商品的价格)、收入、消费者嗜好及预期等。相关商品有两种。一种是互补品,另一种是替代品。互补品是指共同满足一种欲望的两种商品,它们之间是相互补充的。两种互补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替代品是指可以互相代替来满足同一种欲望的两种商品,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替代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2、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这就表明,在收入与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为了得到相同的总效用,在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时,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两种商品不能同时增加或减少。

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代表相同的效用,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 表的效用越大;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小。

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因为在交点上两条无差异曲线代表了相同的效用,与第二个特征相矛盾。

第四,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这是由边际替代率递减所决定的。

3、简述利润最大化原则以及原因

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无论是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还是小于边际成本,企业都要调整其产量,说明这两种情况下都没有实现利润最大化。只有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才不会调整产量,表明已把该赚的利润都赚到了,即实现了利润最大化。企业对利润的追求要受到市场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实现无限大的利润。这样,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就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企业要根据这一原则来确定自己的产量。

4、通货膨胀包括哪些类型?

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按照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三类:

第一,爬行的通货膨胀,又称温和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低而且比较稳定。

第二,加速的通货膨胀,又称奔驰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较高(一般在两位数以上),而且还在加剧。

第三,超速通货膨胀,又称恶性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非常高(标准是每月通货膨胀率在50%以上)而且完全失去了控制。

5、简述垄断的利与弊

经济学家认为垄断对经济是不利的原因在于:第一,生产资源的浪费。这就表现为,与完全竞争相比,平均成本与价格高,而产量低。第二,社会福利的损失。垄断企业实行价格歧视,消费者所付出的价格高,就是消费者剩余的减少。这种减少则是社会福利的损失。

垄断也有其有利的一面。首先,在一些行业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其次,垄断企业可以以自己雄厚的资金与人才实力实现重大的技术突破,有利于技术进步;最后,尽管在一国内是垄断的,有效率损失,但在国际上有竞争力,有利于一国世界竞争力的提高。

6.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劳动的供给曲线为什么是向后弯曲的?(1)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指起先随工资上升,劳动供给增加,当工资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随工资上升,劳动供给减少的劳动供给曲线。

(2)劳动供给取决于工资变动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随着工资增加,由于替代效应的作用,家庭用工作代替闲暇,从而劳动供给增加。同时,随着工资增加,由于收入效应的作用,家庭需要更多闲暇,从而劳动供给减少。当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劳动供给随工资增加而增加;当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劳动供给随工资增加而减少,一般规律是,当工资较低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当工资达到某个较高水平时,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因此,劳动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

7、公共政策制定者经常想减少人们吸烟的数量。有人认为政策可以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有两种。请你根据所学的供求原理来分析一下这两种方法是什么? 一种方法是使香烟和其他烟草产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如公益广告、香烟盒上有害健康的警示以及禁止在电视上做香烟广告等,都是旨在减少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水平时香烟需求量的政策。如果成功了,这些政策就使香烟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这是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另一种方法是,政策制定者可以试着提高香烟的价格。例如,如果政府对香烟制造商征税,烟草公司就会以高价的形式把这种税的大部分转嫁给消费者。较高的价格鼓励吸烟者减少他们吸的香烟量。在这种情况下,吸烟量的减少就不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相反,它表示为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移动到价格更高而数量较少的一点上。这是影响需求量变动的因素。

8、什么是公共物品?公共物品为什么会引起市场失灵?

公共物品是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这种特征决定了人们不用购买仍然可以消费,这样公共物品就没有交易,没有市场价格,生产者不愿意生产。如果仅仅依靠市场调节,由于公共物品没有交易和相应的交易价格,就没人生产,或生产远远不足。但公共物品是一个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这样,市场调节就无法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供小于求是资源配置失误,这种失误是由于仅仅依靠市场机制引起的,这就是市场失灵。

9、简述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计算方法。

第一,支出法。又称产品流动法、产品支出法或最终产品法。这种方法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计算出该年内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第二,收入法。又称要素支付法,或要素收入法。这种方法是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得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以及企业家才能所得到的利润相加,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第三,部门法。部门法按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10、为什么化妆品可以薄利多销而药品却不行?是不是所有的药品都不能薄利多销?

化妆品之所以能薄利多销,是因为它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小幅度的降价可使需求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从而使总收益增加,而药品是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价只能使总收益减少。并不是所有的药品都不能薄利多销。例如一些滋补药品,其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可以薄利多销。

三、计算题

1、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为D=350—3P,供给函数为S=--250+5P。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解:根据均衡价格概念可知D=S

350-3P=-250+5P

8P=600

P=75

D=350—3×75=125 均衡价格为75,均衡数量为125

2、根据下表计算

面包的消费量总数量120230

3边际效用206(1)消费第二个面包时的边际效用是多少?(2)消费第三个面包的总效用是多少?

(3)消费一个、两个、三个面包时每个面包的平均效用是多少? 答:(1)消费第二个面包时的边际效用是:30-20=10。(2)消费第三个面包的总效用是:30+6=36。

(3)消费一个、两个、三个面包时每个面包的平均效用分别是:20、15、12。

3、当自发总支出增加80亿元时,国内生产总值增加200亿元,计算这时的乘数、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

(1)乘数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量/自发总支出增加量=200/80=2.5。

(2)根据公式a=1/(1-c),已知a=2.5,边际消费倾向MPC或c=0.6。

(3)因为MPC+MPS=1,所以MPS=0.4。

4、社会原收入水平为1000亿元,消费为800亿元,当收入增加到1200亿元时,消费增加至900亿元,请计算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1)边际消费倾向MPC=△C/△Y=(900-800)/(1200-1000)=0.5;

(2)边际储蓄倾向MPS=△S/△Y=(1200-900)-(1000-800)/(1200-1000)=0.5。(也可以用1-MPC得出)

四、论述题(1、降价是市场上常见的促销方式。但为什么餐饮业可以降价促销,而中小学教科书不采用降价促销的方式。用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这种现象。

(1)餐饮业属于需求富有弹性(有替代品),中小学教科书属于需求缺乏弹性(由教育部门指定,无替代品)。(6分)

(2)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而言,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即降价可使总收益增加;对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而言,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即降价会使总收益减少。(6分)

(3)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可以降价促销,而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不能降价促销。(3分)

2、试述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在短期内,企业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因此,从整个行业来看,有可能出现供给小于需求或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如果供给小于需求,则价格高,存在超额利润;如果供给大于需求,则价格低,则存在亏损。在短期中,均衡的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这就是说,个别企业是从自己利润最大化的角度来决定产量的,而在MR=MC时就实现了这一原则。在长期中,各个企业都可以根据市场价格来充分调整产量,也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该行业。企业在长期中要作出两个决策:生产多少,以及退出还是进入这一行业。各个企业的这种决策会影响整个行业的供给,从而影响市场价格。具体来说,当供给小于需求,价格高时,各企业会扩大生产,其他企业也会涌入该行业,从而整个行业供给增加,价格水平下降。当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低时,各企业会减少生产,有些企业会退出该行业,从而整个行业供给减少,价格水平上升。最终价格水平会达到使各个企业既无超额利润又无亏损的状态。这时,整个行业的供求均衡,各个企业的产量也不再调整,于是就实现了长期均衡。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AR=MC=AC。

3.根据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源泉的论述,我国应如何促进经济增长?(1)经济增长是GDP或人均GDP的增加。这个定义包含了三个含义: 第一,经济增长集中表现在经济实力的增长上,而这种经济实力的增长就是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所以,经济增长最简单的定义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第二,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第三,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

(2)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一是制度是一种涉及社会、政治和经济行为的行为规则。制度决定人们的经济与其他行为,也决定一国的经济增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经济增长的前提。资源。

二是资源包括劳动与资本。劳动指劳动力的增加,劳动力的增加又可以分为劳动力数量的增加与劳动力质量的提高。

三是技术。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技术进步主要包括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和知识的进展。

3、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展开论述

4、在不同的时期,应该如何运用货币政策?

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中央银行要运用不同的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为了刺激总需求,就要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其中包括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并放松贴现条件、降低准备率,等等。这些政策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

在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为了抑制总需求,就要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其中包括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条件、提高准备率,等等。这些政策可以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抑制总需求。

第三篇: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⒈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⒉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⒊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⒋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

⒌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⒍吉芬商品: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特殊商品。

⒎完全竞争市场是指竞争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一切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第一,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第二,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完全同质的;第三,所有的资源有完全的流动性;第四,信息是完全的。

⒏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

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⒐充分就业是指在某一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接受工作的人,都获得了就业机会,充分就业并不等于全部就业或者完全就业,而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失业。

⒑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是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11.潜在GDP(也称潜在产出或潜在国民收入)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可供利用的经济资源在充分利用的条件下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也就是该国在充分就业状态下所能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

二、简答题

1.简述需求价格弹性和总收益的关系,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1)需求价格弹性和总收益的关系

当一种商品的价格P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需求量Q的变化情况,进而提供这种商品的厂商的销量收入P·Q的变化情况,将必然取决于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大小。①对于ed>1的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相反,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即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反向的变动。

②对于ed<1的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相反,提高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即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

③对于ed=1单位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或提高价格对厂商的销售收入都没有影响。(2)“薄利多销”是指低价地利扩大销售的策略。

“薄利多销”中的“薄利”就是降价,降价就能“多销”,“多销”就能增加总收益。在销售市场有可能扩大的情况下,通过降低单位产品的利润来降低商品的价格,虽然会使企业从单位商品中获得的利润量减少,但由于销售数量的增加,企业所获得利润总额可以增加。只有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才能“薄利多销”。实行薄利多销的商品必须满足商品需求价格弹性ed>1,此时需求富有弹性。因此,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来说,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从而销售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所以总收益增加。(3)谷贱伤农

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存在着这么一种经济现象: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却反而减少了。这种现象在我国民间被形象地概括为“谷贱伤农”。

造成这种“谷贱伤农”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是小于1的,即当农产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农产品的需求往往是缺乏弹性的。就会 出现这种增产不增收的现象。

2.简述边际收益(产量或报酬)递减规律及其原因(1)内容: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也可以叫做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或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2)原因:

对于任何产品的短期生产来说,可变要素投入和固定要素投入之间都有着一个最佳的数量组合比例。

在开始时,由于不变要素投入量给定,而可变要素投入量为零,因此,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远远没有达到最佳的组合比例。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逐步接近最佳组合比例,相应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呈现出递增的趋势。一旦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达到最佳的组合比例时,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在这一点之后,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继续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越来越偏离最佳的组合比例,相应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了。

3.为什么说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的?

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是指社会的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平衡状态时的总需求。但是在这种均衡状态下未必能够满足整个社会的充分就业,因为商品的供给通常是稳定的,而需求的变化却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也就是往往会存在着有效需求不住的状态。

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流动偏好陷阱。人们持有货币往往出于三种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在经济社会中,如果货币的供应量能够满足前两个动机的需求,继续增加货币的供应会导致投机动机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不再导致利息率的下降,这样会造成利率刚性,投资成本趋于稳定,不能再吸引投资的增加,造成就业的不充分。第二,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人们在收入增加的同时,由于消费习惯的稳定,使得消费/收入的比例减小,造成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效应使得消费的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造成消费需求的相对减少,对就业构成压力。第三,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资本家在生产要素的投入过程中,考虑到由于产品的增多,售价会下降,从而造成未来预期的收益率降低。所以就会谨慎投资,造成投资需求不足,从而导致不充分就业。4.简述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以及央行如何利用三大工具干预经济。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1)再贴现率政策(2)公开市场业务(3)法定准备率

我们知道影响货币供给的,一是货币乘数;另一是基础货币。从货币乘数看,中央银行可通过提高或降低法定准备率来降低或提高货币乘数,从而在基础货币不便时影响派生存款量。从基础货币看,一方面中央银行可通过变动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数量,从而影响准备金;另一方面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直接增加或减少基础货币。中央银行买进公债券时,市场上基础货币量就会增加,卖出债券时则基础货币量就会减少。5.什么是无差异曲线以及特征。(1)定义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果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2)特征

①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天无差异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②在同一坐标平面图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③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6.什么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措施,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这就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在货币政策方面,当总支出不足,失业持续增加时,中央银行要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提高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从而刺激总需求,以缓解衰退和失业问题;在总支出过多,价格水平持续上涨,中央银行就要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即削减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降低总需求水平,以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这就是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7.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及其应用。(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

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2)原因

效用是消费者的心理感受,消费某种物品实际上就是提供一种刺激,使人有一种满足的感觉,或心理上有某种反应。消费某种物品时,开始的刺激一定大,从而人的满足程度就高。但不断消费同一物品,即同一种刺激不断反复时,人在心理上的兴奋程度或满足必然减少。或者说,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效用不断积累,新增加的 消费所带来的效用增加越来越微不足道。

8.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主要是包括再分配效应和产出效应。(1)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表现为:

其一,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其二,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

其三,通货膨胀可以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一般地,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

(2)通货膨胀对产出的影响可以通过各种情况来说明,这里只说明三种主要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随着通货膨胀出现,产出增加。这就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刺激,促进了产出水平的提高。

第二种情况: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引致失业。第三种情况:超级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崩溃。9.简述市场失灵的原因。

现实的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情况被称之为“市场失灵”。原因:(1)垄断(2)外部影响(3)公共物品(4)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由于它们对完全竞争的破坏,所以资本主义的资源配置不能达到理想的最优状态,即存在着市场失灵的情况。

10.什么是支持价格、限制价格及其应用。

第四篇: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小编推荐)

一、名词解释

1.隐成本: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2.供给量: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某一价格下对商品或劳务的意愿销售量

3.生产者剩余:生产者所获得的收益除去生产所付出的代价所剩余的差额

4.无差异曲线:反映了消费者的偏好,特定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点代表了受消费者同样偏好的所有可能的消费组合

5.交叉价格弹性:着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他商品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互补品的需 价差价格弹性为负,替代品的需求交叉弹性为正)

6.机会成本: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要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7.等成本曲线:在既定的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下,生产者刚好够买得起的生产要素可能的组合的轨迹

8.约束线(预算线):在既定价格下,由花费所有收入的消费组合构成的曲线

9.需求收入弹性: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时候,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10.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他代表了消费者愿意用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比率)

11.显成本: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12.需求量: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在某一价格下对商品或劳务的意愿购买量

13.需求价格弹性:衡量其他因素不变时,需求量变化对该商品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14.消费者剩余(衡量消费者利益的指标):消费者为了获得一定数量的商品而愿意付出的代价与实际花费的代价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衡量的是消费者从中得到的净收益的多少)

15.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的条件下,生产某一特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组合的轨迹

二、简答题 导致供给变化的因素:

« 投入品价格

« 对价格变化的预期

« 技术

« 生产者数量 无差异曲线有哪三个基本特征: « 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 在同一坐标平面图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是不会相交的

« 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越往右上方,偏好越大 3 需求价格弹性受那些因素影响

« 替代品的可得性

« 支出占收入的比重

« 考察期的长短

« 商品对消费者重要程度或偏好

« 用途广泛性 归纳预算线变动的四种情况,并作图说明

消费者的收入I或商品价格P1和P2变化时,会引起预算线的变动。预算线的变动有以下四种情况:

« 预算线与消费者的收入的关系

两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的收入变化时,会引起预算线的截距变化,使预算线发生平移。

如图所示,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则使预算线AB向右平移至A'B;’消费者的收入减少,则 使预算线AB向左平移至A''B''。两种商品价格和消费者的收入同比例同方向变化时,预算线不变。

« 预算线与商品价格的关系

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两种商品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时,会引起预算线的截距变化,使预算线发生平移。

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一种商品价格不变而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时,会引起预算线的斜率及相应截距变化。

如图所示,商品1的价格P1下降,则使预算线AB移至AB’;商品1的价格P1提高,则使预算线AB移至AB''。在右图中,商品2的价格下降和提高,分别使预算线AB移至A'B和A''B。

5.导致需求变化的因素影响

« 相关商品价格

« 对价格变化的预期

« 收入水平

« 消费者的喜爱

« 人口因素 6.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企业根据P=MC确定自己的产量时,企业的均衡决策将出现的5种可能性

« 当市场价格处于P1的水平时,均衡产量为Q1,由于在该点处产品的价格要高于AC,因而厂商处于盈利状态

« 当市场价格为P2时,厂商生产Q2,价格与AC持平,厂商盈亏相抵

« 当市场价格为P3时,厂商生产Q3,由于价格低于AC,厂商将出现亏损,但由于价格仍然大于平均可变成本(AVC),如果厂商进行生产,则在补偿全部的可变成本外,尚可收回部分固定成本,所以厂商仍然可以生产

« 当价格处于P4时,均衡产量为Q4,价格刚好能够弥补平均可变成本,厂商出于短期停业点上

« 当市场价格低于P4时,厂商不再生产

一、名词解释

1.隐成本: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2.供给量: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某一价格下对商品或劳务的意愿销售量 3.生产者剩余:生产者所获得的收益除去生产所付出的代价所剩余的差额 4.无差异曲线:反映了消费者的偏好,特定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点代表了受消费者同样偏好的所有可能的消费组合

5.交叉价格弹性:着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他商品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互补品的需 价差价格弹性为负,替代品的需求交叉弹性为正)

6.机会成本: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要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7.等成本曲线:在既定的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下,生产者刚好够买得起的生产要素可能的组合的轨迹

8.约束线(预算线):在既定价格下,由花费所有收入的消费组合构成的曲线

9.需求收入弹性: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时候,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10.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他代表了消费者愿意用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比率)

11.显成本: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12.需求量: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在某一价格下对商品或劳务的意愿购买量 13.需求价格弹性:衡量其他因素不变时,需求量变化对该商品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14.消费者剩余(衡量消费者利益的指标):消费者为了获得一定数量的商品而愿意付出的代价与实际花费的代价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衡量的是消费者从中得到的净收益的多少)

15.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的条件下,生产某一特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组合的轨迹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经济学可定义为:()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 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 D、人们靠收入生活

2、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一项外均保持不变()

A、个人收入 B、其余商品价格 C、个人偏好

D、所考虑商品的价格

3、保持所有其它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A、失业 B、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C、通货膨胀 D、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

4、若x和y两产品的交叉弹性是-2.3,则()A、两者是替代品 B、两者是正常品 C、两者是劣质品

D、两者是互补品

5、已知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函数为:D=30-P,市场供给函数为:

S=3P-10,如果对该商品实行减税,则减税后的市场均衡价格()A、等于10 B、小于10 C、大于10 D、小于或对于10

6、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A、消费者偏好 B、消费者收入

C、所购商品的价格 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

7、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A、实际所得 B、主观感受

C、没有购买的部分 D、消费剩余的部分

8、使用自有资金也应计算利息收入,这种利息从成本角度看是()A、固定成本

B、隐含成本 C、会计成本 D、生产成本

9、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与()有关 A、规模报酬 B、外部经济与不经济

C、要素的边际生产 D、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重

10、在一般情况下,厂商得到的价格若低于以下哪种成本就停止营业()

A、平均成本

B、平均可变成本 C、边际成本 D、平均固定成本

二、判断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注:对的打“√”,错的打“×”)

1、经济物品是稀缺的物品(b)

2、经济学是研究怎样优化配置资源的科学(a)

3、吉芬商品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a)

4、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消费者收入(b)

5、无差异曲线有可能相交(b)

6、消费者均衡点处于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处(b)

7、劳动的总产量在平均劳动量最大处达到最大(b)

8、边际收益递减是由于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b)

9、经济地租属于长期分析,而准地租属于短期分析(a)

10、什均衡属于优势策略均衡(占优均衡)(b)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通过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说明哪三个概念?

2、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有哪些?

3、怎样理解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

4、简述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及形成机理。

5、简述外部影响的几个方面。

四、计算说明题(30分)

1、若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为-b的直线,价格为Px,Py,收入为M,最优商品组合是什么?(15分)

2、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Y4,他会把收入的多少用于商品Y上?(15分)

五、分析讨论题(15分)

为什么由无数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推导出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必有一点也只有一点才和最低短期平均成本相等,结合图形分析说明。

试题答案及标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C

2、A

3、A

4、D

5、B

6、A

7、B

8、B

9、C

10、B

二、判断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六、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通过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说明哪三个概念? 答案要点:

这三个概念是:资源的有限性、选择、机会成本。(2分)边界以外无法达到的组合意味着资源的有限性(1分)边界上各种组合的存在意味着选择的必要(1分)边界线向下意味着机会成本(1分)。

2、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有哪些?

①可替代性。可替代程度大Ed大;可替代程度小Ed小(1分)

②本身用途的广泛性。用途广泛 Ed大 ;用途小 Ed小(1分)③对消费者的重要程度。需求程度大Ed小;需求程度小Ed大(1分)

④在支出中所占比例。所占的比例大Ed大;所占的比例小Ed小(1分)

⑤调节需求量时间或使用时间的长短。时间长Ed大;时间短Ed小(1分)

3、怎样理解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 答案要点:

机会成本是指:把某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大利益。(2分)

含义:在稀缺性的世界中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要放弃其他东西。—项选择的机会成本也就是所放弃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3分)

4、简述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及形成机理。答案要点:

当工资率较低时,随着工资率的上升,劳动供给量增加(2分),但是,当工资率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随着工资率上升(2分),劳动供给量反而减少。因此,我们有一条向后弯回的劳动供给线。(1分)

5、简述外部影响的几个方面。答案要点:

外部性是指:人们的经济行为有一部分的利益不能归自己享受,或有部分成本不必自行负担。(1分)外部影响一般分为四类:

生产的外部经济:生产者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1分)生产的外部不经济:生产者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1分)消费的外部经济:消费者的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1分)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消费者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1分)

四、计算说明题(30分)

⑴当时,角解是预算线与横轴的交点见图1 这时,Y=0,由预算方程得:X= 最优商品组合为(,0)(2分)⑵时,角解是预算线与纵轴的交点。见图2 这时,X=0,由预算方程得:Y= 最优商品组合为(0,)。(2分)

⑶当时,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重合,预算线上任何一点都为最佳的商品组合点。(2分)

2、解:设消费者的收入为M,两种商品的价格为:则:

(2分)

他的最佳消费应该符合:

所以,消费者把收入的用于商品X,用于商品Y(1分)。

五、分析讨论题(15分)为什么由无数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推导出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必有一点也只有一点才和最低短期平均成本相等,结合图形分析说明。

画出上图得5分: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成本曲线的包络线。SAC曲线(所对应的固定成本代表一定规模)所代表的规模对应一定产量下的最佳规模。LAC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是与SAC曲线的切点。一般说来,并不是SAC曲线的最低点。(3分)原因;只有LAC的最低点与SAC相切之点才是LAC和SAC的最低点,这时,该点切线的斜率为0。(2分)

在LAC的左边,LAC处于递减阶段。LAC与SAC的切点的斜率一定为负值。所以LAC与SAC的切点不在SAC的最低点(斜率为0),而在SAC的左边。见SAC1、SAC2。(2分)

在LAC的右边,LAC处于递增阶段。LAC与SAC的切点的斜率一定为正值。所以LAC与SAC的切点也不在SAC的最低点(斜率为0),而在SAC的右边。见SAC4、SAC5。(2分)

所以,由无数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推导出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必有一点也只有一点才和最低短期平均成本相等。(1分)

1.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 QD=14-3P

QS=2+6P 试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

解:均衡时,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即QD=QS 也就是: 14-3P=2+6P

解得:

P=4/3 在价格为P=4/3时,市场需求量为10,于是需求价格弹性为 eD=-(dQD/dP)×(P/QD)=-(-3)×[(4/3)/10]=2/5 同样的道理,在价格为P=4/3时,市场供给量也为10,于是供给价格弹性为供给价格弹性为 eS=(dQs/dP)×(P/Qs)=6×[(4/3)/10]=4/5 2.若消费者张某的收入为270元,他在商品X和Y的无差异曲线上斜率为dY/dX=-20/Y的点上实现均衡。已知X和Y的价格分别为PX=2,PY=5,那和以此时张某将消费X和Y各多少? 解:消费者均衡条件为

– dY/dX = MRS=PX/ PY 所以

–(– 20/Y)=2/

5Y=50 根据收入I=XPX+YPY,可以得出 270=X·2+50×5

X=10 则消费者消费10单位X和50单位Y。

3.若消费者张某消费X和Y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U=X2Y2,张某收入为500元,X和Y的价格分别为PX=2元,PX=5元,求:(1)张某的消费均衡组合点。

(2)若政府给予消费者消费X以价格补贴,即消费者可以原价格的50%购买X,则张某将消费X和Y各多少?(3)若某工会愿意接纳张某为会员,会费为100元,但张某可以50%的价格购买X,则张某是否应该加入该工会? 解:(1)由效用函数U=X2Y2可得 MUX=2XY2,MUY =2YX2 消费者均衡条件为

MUX/MUY =2XY2/2YX2 =Y/X=Px/PX =2/5 500=2·X+5·Y 可得 X=125 Y=50 即张某消费125单位X和50单位Y时,达到消费者均衡。(2)消费者可以原价格的50%购买X,意味着商品X的价格发生变动,预算约束线随之变动。消费者均衡条件成为:

Y/X=1/5 500=1·X+5·Y 可得 X=250 Y=50

张某将消费250单位X,50单位Y。(3)张某收入发生变动,预算约束线也发生变动。

消费者均衡条件成为: Y/X=1/5

400=1·X+5·Y

可得

X=200 Y=40 比较一下张某参加工会前后的效用。

参加工会前: U=X2Y2=1252×502=39062500 参加工会后: U=X2Y2=2002×402=64000000 可见,参加工会以后所获得的总数效用较大,所以张某应加入工会。4.某钢铁厂的生产函数为Q=5LK,其中Q为该厂的产量,L为该厂每期使用的资本数量,K为该厂每期使用的资本数量。如果每单位资本和劳动力的价格分别为2元和1元,那么每期生产40单位的产品,该如何组织生产?

解:由该厂的生产函数Q = 5LK可得 MPL = 5K;MPK = 5L 按照厂商组合生产的最优要素组合 MPL /MPK =PL /PK 可得出 5K/5L=1/2 又由厂商每期生产40单位产品的条件可知 40=5LK 由(1)(2)可求出 K = 2,L = 4 即生产者应该购买资本2个单位,购买劳动力4个单位,进行生产。5.假设某企业的边际成本函数为 MC=3Q2+4Q+80 当生产3单位产品时,总成本为290。试求总成本函数,可变成本函数和平均成本函数。

解:由于MC = dTC/dQ,所以

TC =Q3+2Q2+80Q+A,其中,A为任意一常数。又,当Q=3时,TC=290 所以33+2×32+80×3+A=290 A = 5 总成本函数为 TC=Q3+2Q2+80Q+5 根据总成本函数可得 可变成本函数为 VC=Q3+2Q2+80Q平均成本函数为 AC=TC/Q=Q2+2Q+80+5/Q 6.假定某完全竞争的行业中有500家完全相同的厂商,每个厂商的成本函数为

STC = 0.5q2 + q + 10(1)求市场的供给函数。

(2)假定市场需求函数为QD = 4000-400P,求市场均衡价格。解:根据STC = 0.5q2 + q +10,得

AVC = SVC/q=(0.5q2 + q)/q=0.5q + 1 MC=dTC/dq=q+1 则P = q + 1(或q=P-1)为单个厂商的供给函数,由此可得市场的供给函数

QS = 500×(P-1)=500P – 500(2)当QD = QS 时,市场处于均衡 由4000 – 400P = 500P –500,得市场均衡价格为P = 5 7.一个厂商在劳动市场上处于完全竞争,而在产出市场上处于垄断。已知它所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P = 200 – Q,当厂商产量为60时获得最大利润。若市场工资率为1200时,最后一位工人的边际产量是多少?

解: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即为平均收益曲线,即 AR = P = 200 – Q 因此,总收益曲线为:TR = AR·Q = 200Q – Q2 则边际收益曲线为:MR = 200 – 2Q 由于劳动市场完全竞争,产出市场处于垄断,因此,厂商使用劳动的利润最大化原则为

MRP = MR·MP = r(200 – 2Q)·MP = 1200 又由于厂商在产量为60时获得最大利润,所以上式为(200 – 2×60)·MP = 1200 MP = 15 即厂商获得最大利润时,最后一位工人的边际产量是15。

8.已知某一经济社会的如下数据:工资100亿元 利息10亿元 租金30亿元

消费支出90亿元 利润30亿元 投资支出60亿元

出口额60亿元 进口额70亿元 政府用于商品的支出30亿元 要求:(1)按收入计算GDP;(2)按支出计算GDP;(3)计算净出口。

解:(1)按收入法计算GDP,得GDP = 工资 + 利息 + 租金 + 利润 = 100 + 10 + 30 +30 = 170(亿元)(2)按支出计算GDP,得GDP = 消费 + 投资 + 政府支出 +(出口 – 进口)

= 90 +60 +30 +(60 – 70)= 170(亿元)(3)净出口 = 60-70=-10(亿元)

9.设有如下简单经济模型

Y = C+I +G C = 80 + 0.75Yd Yd =Y -T T = – 20 +0.2Y I = 50 + 0.1Y G = 200 式中,Y为收入;C为消费;Yd为可支配收入;T为税收;I为投资;G为政府支出。

试求:收入、消费、投资与税收的均衡值及投资乘数。

解:Y=C +I + G =80 + 0.75(Y + 20 – 0.2Y)+50 + 0.1Y + 200 = 0.7Y + 345 所以Y = 1150从而I = 50 + 0.1Y = 50 + 115= 165 T = – 20 + 0.2Y = – 20 + 230 = 210 Yd = Y– T = 1150 – 210 = 940 C = 80 + 0.75Yd = 80 + 705 = 785 ∵Y=C +I + G =80 + 0.75(Y + 20 – 0.2Y)+50 + 0.1Y + 200 ∴Y=(80+15+50+200)/(1-0.75×0.8 – 0.1)=(80+15+50+200)/(1-0.7)①

I+△I=50+△I+0.1Y Y+△Y=(80+15+50+△I +200)/(1-0.75×0.8 – 0.1)=(80+15+50+△I +200)/(1-0.7)②

由②-①得 △Y=△I/(1-0.7)∴投资乘数k = △Y/△I =1/(1 – 0.7)=3.3 10.设有下列经济模型:Y = C +I + G,I = 20 +0.15Y,C = 40 + 0.65Y,G = 60。试求:

(1)边际消费倾向及边际储蓄倾向各为多少?(2)Y,C,I的均衡值;(3)投资乘数为多少。

解:(1)由C = 40 + 0.65Y,可得

边际消费倾向为0.65,边际储蓄倾向为0.35。

(2)将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及政府支出代入恒等式Y =C +I+ G,有 Y =(40 + 0.65Y)+(20 + 0.15Y)+ 60 = 120 + 0.8Y 得Y= 600 从而C = 40 + 0.65×600 = 430 I = 20 + 0.15×600 = 110(3)投资乘数k = 1/[1-(0.65 + 0.15)]= 1/(1 – 0.8)= 5 11.已知货币供给量M = 220,货币需求方程为L = 0.4Y + 1.2/r,投资函数为I = 195 – 2000r,储蓄函数为S = – 50 + 0.25Y。设价格水平P = 1,求均衡的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解: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为:I = S 195-2000r = – 50 + 0.25y 0.25y +2000r = 245(1)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为:L = M/P 0.4y + 1.2/r = 220(2)由(1)(2)两式得 y = 500 r = 0.06 即均衡的收入水平为500,均衡的利率水平为0.06。

第五篇: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11[小编推荐]

1.什么是选择或资源配置,它包括哪些内容?

答:所谓选择就是如何利用既定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以便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它包括:(1)生产什么物品与生产多少(2)如何生产(3)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分配。2.什么是经济学?什么是微观经济学?其基本假设和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之间进行分配的科学。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1)市场出清(2)完全理性(3)完全信息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是(1)均衡价格理论,也称价格理论(2)消费者行为理论(3)生产理论,即生产者行为理论(4)分配理论(5)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6)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3.什么是价值判断?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价值判断就是指对经济事物社会价值的判断,即对某一经济事物是好还是坏的判断。区别:(1)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实证经济学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2)实证经济学的内容是客观性,所得出的结论可以根据事实进行检验,也会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规范经济学本身则没有客观性,它所得出的结论要受不同价值观的影响

联系: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尽管有上述三点差异,但它们也并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规范经济学要以实证经济学为基础,而实证经济学也离不开规范经济学的指导。一般来说,越是具体的问题,实证的成分越多;而越是高层次、带有决策性的问题,越具有规范性。4.如何理解需求与供给的含义?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因素和联系有哪些? 答: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供给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企业愿意生产并销售某种商品的数量。影响需求的因素有:价格,消费者的收入,相关商品的价格,预期变量,消费者的爱好,人口,气候。;联系是均衡价格理论

5.分别用文字叙述法、算术列表法、几何图形法、代数模型法表述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有何例外?

答:需求定理亦称需求法则,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即商品的价格高则需求量小,价格低则需求量大。这是文字叙述法。图形表述法:正因为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化关系,所以需求曲线一般为一条斜线为负的曲线。需求定理的例外:吉芬商品,炫耀性商品,投机性商品文字叙述法: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即供给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有何不同?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有何不同?

答: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

二者的区别:a.引起变动的原因不同。b.图形上的表示不同(点的移动和线的移动)供给量变动是指只有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引起的该商品供给量的变动,其他影响供给的因素假设不变。在供给曲线上,供给量变动反映为供给曲线上的任何一点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移动。供给变动是指除了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其他影响供给量的因素变动引起的该商品供给量的变动,在供给曲线上,供给变动反映为整个供给曲线的移动。也就是说,一条供给曲线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是供给变动,7.什么是市场均衡?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 答:市场均衡是指当市场供给量恰好等于市场需求量。是市场需求量恰好等于供给量的价格时就形成均衡价格。

8.阐述供求法则的基本内容。

答:一个完整的供求法则可以概括如下:1.仅当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下降;反之则上升。2.仅当价格下降时,供给量下降;反之则上升。3.当市场出现过度需求时,供给会上升,直至均衡为止。4.当市场出现过度供给时,价格会下降,直至均衡为止。5.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时导致均衡价格下降但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时导致均衡价格上升,但均衡数量减少。6.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导致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时增加;需求减少导致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时减少。7.当供求同时增加(或减少)时,均衡数量增加(或减少)均衡价格不定。8.当供求反向变动时,均衡价格与需求变化方向相同,而均衡数量不定。9.什么是市场经济与价格机制?市场经济应该具有哪些特点? 答: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价格机制又称市场经济体制,是指价格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方式与规律。市场经济具备下列三个特点:1.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单位。2.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3.价格调节经济。

10.政府为什么要实施价格政策?什么叫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实施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对经济有何影响?如何评价? 答:根据价格理论,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的价格调节着生产与消费,使资源得到最优配置。但价格调节是在市场上自发进行的,有其盲目性,所以在现实中,有时由供求所决定的价格对经济并不一定是最有利的。这就是说,由价格机制进行调节所得出的结果,并不定符合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面对这些不完善,政府有时会采取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的政策,以便阻止市场达到这种均衡。

最高限价,又称限制价格,或价格天花板,是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品的价格上涨而规定的这些产品的最高价格;最低限价,又叫支持价格或价格地板,是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实施最高限价会导致:1.过度需求。2.出现销售者偏好。3.政府偏好将替代销售者偏好。4.有可能出现黑市。5.从长远看,最高限价还会抑制供给量。6政府有可能卷入本来应由市场来完成的那些活动之中。

实施最低限价会导致:1.过度供给。2.有可能产生黑市。评价:1.限制价格有利于社会平等的实现,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但这种政策会引起严重的不利后果。这主要是:第一,价格水平低,不利于刺激生产,从而会使产品长期存在短缺现象。第二,价格水平低,不利于印制需求,从而会在资源缺乏的同时又造成严重的浪费。第三,限制价格之下所实行的配给制会引起社会风尚败坏。2.支持价格的运用对经济发展和稳定有其积极意义。以对农产品实行的支持价格为例,从长期来看,支持价格政策确实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这在于:第一,稳定了农业生产,减缓了经济危机对农业的冲击;第二,通过对不同农产品的不同支持价格,可以调整农业结构,使之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动;第三,扩大农业投资,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支持价格政策也有其副作用,这主要是会使财政支出增加,使政府背上沉重的包袱。此外在实行农产品支持价格政策时,过剩的农产品主要由政府收购,政府解决农产品过剩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扩大出口。这就引起这些国家为争夺世界农产品市场而进行贸易战。

11.如何判断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判断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1.当E=0时,需求对价格是完全无弹性。2.当E=1时,需求对价格为单位弹性。3.当E=∞时,需求对价格是完全有弹性。4.当0

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取决于以下基本要素:1.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程度。2.商品的可替代程度。3.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4.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5 时间因素。12.根据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的含义。

答:需求弹性指,商品价格变动百分之一时,商品需求变动的百分比再乘以100。公式表示为:需求弹性=商品需求变动的百分比/商品价格变动百分比。需求弹性小于1时,商品需求增加的百分比小于商品价格下降百分比,这时不可以通过降价扩大销售量来增大总收益。销售量增大的效应被价格下降抵消了。需求弹性小于1的是必需品,比如粮食,衣服等。粮食价格下降,使农民收入减少就是谷贱伤农。需求弹性大于1时,商品需求增加的百分比大于商品价格下降百分比,这时可以通过降价扩大销售量来增大总收益。销售量增大的效应超过价格下降的负面影响。这是薄利多销的理论基础。

13.为什么化妆品可以薄利多销而药品却不行?是不是所有的药品(包括滋补品)都不能薄利多销?为什么?

平达到增加总收益的目的。

14.什么是恩格尔定律和恩格尔系数?

答: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恩格尔定律主要表述的是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15、如何判断一种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的大小?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1)当E=0需求对价格是完全无弹性;当E=1需求对价格为单位弹性;当E=无穷大 需求对价格是完全有弹性的;当0

16、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它们各自采用哪种分析方法?P115--P116 答:基数效用论:基本观点是: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正如长度单位可以用米来表示一样。它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基本观点是: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它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7、什么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为什么递减?P118--P119 答:(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2)a、生理或心理的原因。消费某一种物品的数量越多,即某种刺激的反复,使人生理上的满足或心理上反应减少,从而满足程度减少。b、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每一种物品都有多种用途,这些用途的重要性不同。消费者总是先把物品用于最重要的用途,而后用于次要的用途。当他有若干这些物品时,把第一单位用于最重要的用途,其边际效用就大,把第二单位用于次重要的用途,边际效用就小了。以此顺序用下去,用途越来越不重要,边际效用就递减。

18、分析消费者均衡的基本假设有哪些?用公式表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答:(1)a、消费者的嗜好是既定的。b、消费者的收入是既定的。c、物品价格是既定的。(2)因为公式不知道怎么输进去,大家自己看书120页下半部份。P120--P121

19、什么是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有什么特征?P129--P131

答:(1)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2特征:a、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b、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c、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可能相交。d、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20、什么是消费可能线?分析消费可能线发生平行移动和旋转的各种情。答:(1)消费可能线是一条表明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P134--P137

21、用无差异曲线和消费可能线说明如何实现消费者均衡? P137--P138

答:把无差异曲线和消费可能线结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22.公共物品有什么特征?为什么要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1.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了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不适于提供纯公共物品。一方面,从公共物品的消费角度看,非排他性便会出现免费搭车现象,使公共物品不适于通过市场买卖方式提供。另一方面,从公共物品的提供角度看,非竞争性是指新增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等于零,意味着私人部门提供就得不到其所期望的最大利润,私人投资者不会愿意提供纯公共物品。2.政府的性质和运行机制决定了其可以解决市场提供公共物品所存在的难题。一方面,政府具有社会职能。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需要,追求社会目标,是政府本来应当承担的职责。另一方面,政府是一个公共权力机构,拥有向社会成员征税的权力,税收是保证纯公共物品供给成本得到补偿的最好途径。总之,市场提供私人物品,对提供纯公共物品是失效的,而提供纯公共物品恰恰是政府资源配置的领域,所以公共物品要由市场提供。

23.什么是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总产量: 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边际产量: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

关系:1)在资本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劳动量的增加,最初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递增的,但各自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分别递减。所以,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反映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2)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在相交前,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MP)AP);在相交后,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MP〈AP);相交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3)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以后,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总产量就会绝对减少。

24.如何确定一种可变投入要素生产函数中的合理投入区域?

从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反映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把图分为3个区域: I 区域是劳动量从零增加到A这阶段,这时平均产量一直在增加,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说明了在这阶段,相对于不变的资本量而言,劳动量不足,所以劳动量的增加可以使资本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产量递增。由此来看,劳动量最少要增加到A点为止,否则资本无法得到充分利用。II区域是劳动量从A增加到B这阶段,这时平均产量开始下降,边际产量递减,即增加劳动量仍可使边际产量增加,但增加的比率是递减的。由于边际产量仍然大于零,总产量仍在增加。在劳动量增加到B时,总产量可以达到最大。III区域是劳动量增加到B 点后,这时边际产量为负数,总产量绝对减少。由此看来,劳动量的增加超过B之后是不利的。以上分析看出,劳动量的增加在II区域(A-B)为宜。但应在II区域的哪点上,还要考虑其他因素?首先要考虑厂商的目标,如果厂商的目标是使平均产量达到最大,那么劳动量增加到A点九可以了;如果厂商的目标是使总产量达到最大,那么劳动量就可以增加到B 点。其次,如果厂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那么要考虑成本、产品价格等因素。因为平均产量为最大时,并不一定是利润最大;总产量为最大时,利润也不一定最大。劳动量增加到哪一点所达到的产量能实现利润最大化,还必须结合成本与产品价格来分析。

25.用公式表示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条件。Pk *Qk +Pl*Ql =M(5.3.1)MPk/Pk=MPl/Pl=MPm(5.3.2)

26.什么是等产量线?它有什么特征?

等产量曲数: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等产量的一条曲线。特征:1)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其倾斜值为负值。2)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无数条等产量线。3)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4)等产量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27.什么是等成本线?分析等成本线发生平行移动的情形。等成本线又称企业预算线,一条表明在生产者的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情形:如果生产者的货币成本变动(或生产要素价格都变动),则等成本线会平行移动。货币成本增加,等成本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货币成本减少,等成本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28.什么是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引起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1)内在经济: 一个厂商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原因:1)可以使用更加先进的机器设备。2)可以实行专业化生产。3)可以提高管理效率。4)可以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5)在生产要素的购买与产品的销售方面也会更加有利。(2)外在经济:整个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给个别厂商所带来的产量与收益的增加。原因:个别厂商可以从整个行业的扩大中得到更加方便的交通辅助设施,更多的信息与更好的人才,从而使产量与收益增加。

29、什么是内在不经济和外在不经济?引起内在不经济和外在不经济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 么? 答:内在不经济是规模的扩大所引起的平均成本的上升和收益的减少。外在不经济是指整个行业生产规模扩大以后使个别厂商的单位产量减少和成本增加。引起企业内在不经济的因素有,管理效率的降低,企业规模扩大,但是内部管理松散,管理结构过于复杂,信息的传递时间过长,失真度也会提高。还有就是生产要素的价格与销售费用之间的增加同样会导致内在不经济。引起外在不经济的主要原因是:整个行业的生产规模过大加剧同行业各厂商之间的激烈竞争,各厂商往往要在扩大市场销售份额、争夺生产要素市场等方面付出更高的代价。此外,整个行业的扩大,也会使环境污染问题严重,造成交通紧张,因此个别厂商为此也需承担更高代价。

30、什么是适度规模?确定适度规模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1)适度规模就是使两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即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当收益递增达到最太时就不再增加生产要素,并使这一生产规模维持下去。(2)在确定适度规模时应该考虑到的因素主要是:第一,本行业的技术特点。一般来说,需要的投资量大,所用的设备复杂先进的行业,适度规模也就大,生产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高。相反!需要投资少,所用的设备比较简单的行业,适度规模也小。第二,市场条件。一般来说,生产市场需求量大,而且标准化程度高的产品的企业,适度规模也应该大。相反,生产市场需求小,而且标准化程度低的产品的企业,适度规模也应该小。

31、短期成本的种类有哪些?画图并说明短期成本曲线相互之间的关系。答:

32、试用图从短期总成本曲线推导长期总成本曲线。答:

33、试用图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推导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答:

34、试用图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推导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答:

35.短期生产函数和短期成本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表现为:边际报酬递增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递减阶段,边际报酬递减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递增阶段,与边际报酬极大值对应的是边际成本极小值。

36.按购买者的购买目的和身份来划分——(1)消费者市场;(2)生产商市场;(3).转卖者市场;(4).政府市场。按照企业的角色分——(1)购买市场;(2)销售市场。按产品或服务供给方的状况分——(1)完全竞争市场;(2)完全垄断市场;(3)不完全竞争市场;(4)寡头垄断市场。按交易对象的最终用途来分——(1)生产资料市场;(2)生活资料市场。按地理标准(空间标准)分——(1)国际市场;(2)国内市场。按市场的时间标准不同来分——(1)现货市场:(2)期货市场。决定市场竞争因素有:潜在竞争者,替代产品生产者,同行竞争者,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等。另外,由于行业发展相对完善,市场的价格透明度高企业的利润低,而且产品容易被模仿,此时企业的生存主要是靠之前积累下来的客户资源。

37.(1)完全竞争市场;(2)完全垄断市场;(3)不完全竞争市场;(4)寡头垄断市场。41.简评完全竞争市场。

(1)含义: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在完全竞争市场,买卖人数众多,买者和卖者是价格的接受者,资源可自由流动,产品同质,买卖双方拥有完全的信息。(2)条件:

(一)市场上有众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任何一个生产者或消费者都不能影响市场价格。

(二)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同质性,不存在差别。

(三)生产者进出市场,不受社会力量的限制。

(四)市场交易活动自由、公开,没有人为的限制。

(五)市场信息畅通准确,市场参与者充分了解各种情况。

(六)各种资源都能够充分地流动。

42.什么是价格歧视?实行价格歧视要具备哪三个条件?价格歧视有哪三种类型?

(1)价格歧视: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2)实行价格歧视是厂商为了获取超额利润的手段,要使价格歧视得以实行,一般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市场存在不完善性。当市场不存在竞争,信息不畅通,或者由于种种原因被分割时,垄断者就可以利用这一点实行价格歧视。第二,各个市场对同种商品的需求弹性不同。这时垄断者可以对需求弹性小的市场实行高价格,以获得垄断利润。第三,有效地把不同市场之间或市场的各部分之间分开。地区封锁和限制贸易自由的各种障碍往往有利于垄断者实行其价格歧视,因此,反垄断限制价格歧视应该尽力消除其实现的环境条件。(3)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就是每一单位产品都有不同的价格,即假定垄断者知道每一个消费者对任何数量的产品所要支付的最大货币量,并以此决定其价格,所确定的价正好等于对产品的需求价格,因而获得每个消费者的全部消费剩余。这是一种极端的情况,现实中很少发生。二级价格歧视,即垄断厂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把这种需求曲线分为不同段,根据不同购买量,确定不同价格,垄断者获得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买主的消费剩余。公用事业中的差别价格就是典型的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对不同市场的不同消费者实行不同的价格,在实行高价格的市场上获得超额利润。

43.什么是垄断竞争市场?引起垄断竞争的基本条件是什么?产品差别为什么既会形成垄断又会引起竞争?

(1)垄断竞争市场是指一种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是完全竞争又不是完全垄断的市场,是处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一种市场。(2)引起这种垄断竞争的基本条件是产品之间存在着差别性。(3)产品差别既会产生垄断,又会引起竞争,从而形成一种垄断竞争的状态。有差别的产品往往是由不同的厂商生产的,因此垄断的另一个条件就是存在较多的厂商,这些厂商努力创造自己产品的特色,已形成垄断,而这些产品之间又存在竞争。

44.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是什么?影响生产要素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一)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

1、是引致需求或派生需求

2、其主体是生产者,目的是追逐利润

3、是一种联合需求或相互依存的需求

(二)影响生产要素需求的因素:

1、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以及产品的价格;

2、生产技术状况;

3、生产要素的价格;

4、边际生产力 45.工会对工资的决定有何影响? 通过集体协商的形式。在订立集体合同的时候,工会可以代表职工向单位管理方提出工资方案的修订,或者订立单独的工资集体合同。在平时,工会可以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搜集职工意见,并向企业领导反映,协商工资待遇等相关问题。企业在制定各项制度,包括工资制度时,都需要征求职工意见,最后经过工会同意。

46.什么是创新?创新有哪几种形式?它为什么能带来超额利润?

(1)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创新在经济,商业,技术,社会学以及建筑学这些领域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口语上,经常用“创新”一词表示改革的结果。既然改革被视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促进创新的因素也被视为至关重要。(2)创新包含三种形式:发现、发明和革新。(3)①对创新的报酬;②承担风险的报酬;③垄断的产物。

47.什么是洛伦斯曲线和基尼系数?如何计算基尼系数?他们有何用途?

(1)洛伦斯曲线和基尼系数都是表示社会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而基尼系数是根据洛伦斯曲线推导出来的。其中,洛伦斯曲线是指收入的百分比与人口的百分比所形成的曲线;(2)洛伦斯曲线把正方形图对角线的下半部分为A和B两块,把A加上B再除A所得出的数值就是基尼系数。(3)洛伦斯曲线是用来反映社会收入分配或财产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基尼系数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53.为什么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

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使得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在这一状态下,社会以最低的成本进行生产,消费者从消费产品中获得最大满足,厂商获得最大利润,生产要素按各自在生产中的贡献取得报酬。按帕累托最优标准,这种状态是社会最优的。54.什么叫市场失灵?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市场失灵是对于非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市场垄断和价格扭曲,或对于公共物品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源配置零机会成本的资源配置状态。具体表现:(1)⑴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⑵外部负效应问题⑶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的形成;⑷失业问题;⑸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⑹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55 什么叫寻租?寻租会造成多大的经济损失?

寻租是指企业等寻求经济收益如利润最大化机会或政府寻求政治收益如政治局势稳定或政治关系牢固最大化机会的行为或过程。其损失主要是两方面,1,行贿有一定的机会成本,势必降低了其生产性2,压制了竞争,不利于行业的发展,经济的低效率 56 外部影响有哪几种表现形式?什么叫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 外部影响表现形式:生产的外部经济与消费的外部经济。外部经济是指由于消费或者其他人和厂商的产出所引起一个人或厂商无法索取的收益。是指当整个产业的产量(因企业数量的增加)扩大时(企业外部的因素),该产业各个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下降,因而有时也称为 外部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外部不经济是指由于消费或者其他人和厂商的产出所引起的一个人或厂商无法补偿的成本。57 简述科斯定理的内容

(1)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不管权利如何进行初始配置,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这些财富最大化的安排;(2)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情况下,不同的权利配置界定会带来不同的资源配置;(3)因为交易费用的存在,不同的权利界定和分配,则会带来不同效益的资源配置,所以产权制度的设置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达到帕累托最优)。58 什么是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什么是纯公共物品和俱乐部产品 私人物品:是那种可得数量将随任何人对它的消费或使用的增加而减少的物品,具有竞争性与排他性。公共物品:在经济中还存在许许多多不满足竞争性或排他性特点的商品纯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是由政府提供的。纯公共物品的性质使得注入利益边界的划分,外部效益的补偿、产品价格的确定以及如何避免“搭便车”等问题,很难按照市场运作原则加以解释,而国家可以凭借政治权利予以妥善解决。俱乐部产品:是指虽然具有私人产品的基本特点,但却不十分强烈,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然其受益范围较小或有特定的规定,如通常的一些会员制的运动俱乐部、读书社、行业协会等。

下载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参考资料(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参考资料(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试卷代码:1807网考)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10份)2011秋西方经济学(本)网考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需求曲线是一条倾斜的曲线,其倾斜的方向为(A) A. 右下方 B.右上方 C. 左下方 D.左上方 2.下列体现了需求规律的是(D) A......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答疑

    《西方经济学》网上教学活动文本(2004.6.24)期末复习答疑。问: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期末复习的重点是那些章节,谢谢! 王社荣:各章中均有考试内容,请严格按照考核说明进行复习。建议......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

    西方经济学 微观 第一章 导论 1、资源稀缺性决定了必须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可归纳为三个基本经济问题: (1) 生产什么。生产什么要解决如何选择用总量既定的生产资源来生产哪些产品......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题-1-1[范文模版]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是 经济人 和信息完全 。 2.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 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宏观经济有关总量 的决定及其变......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 (成人专科;卷号:8503) (2009.12) 第二部分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导言 重点掌握: 1.生产可能线的含义 2.选择所包括的三个基本问题 3.实证方法与规......

    西方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二)

    西方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二) 选择题: 1.线性需求曲线中点的点弹性为单一弹性,中点以下部分任何一点的点弹性为( B )。 A.富有弹性; B.缺乏弹性; C.完全弹性; D.完全无弹性。......

    西方经济学名词概念复习资料(精选五篇)

    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 一. 名词概念 1. 微观经济学:它研究构成整个经济体系最小的基本决策单位的经济行为,这些单位有:作为消费决策单位的家庭,作为生产决策单位的企业。它研究家......

    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

    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 财政理论(第一章) Ⅰ市场失灵: 一、市场失灵的概念和主要表现 (一)概念:市场失灵指的是在市场充分发挥其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由于市场天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