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大行政管理专业“法学概论”总复习
电大行政管理专业“法学概论”总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法是调整(A)的行为规范。
A.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C.人与自然界之间的自然关系
B.人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 D.自然关系
2.小李下班回家途中,遭遇抢劫,在搏斗过程中,小李将歹徒的刀扭转方向刺进了歹徒的胸部,致歹徒死亡。小李得知消息后,非常害怕,律师告诉小李,他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小李松了一口气,这最能体现法的(B)。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警示作用 D.预测作用 3.我国公民在选举权方面要求年满(D)。
A.16周岁
B.15周岁
C.20周岁 D.18周岁
4.行政法调整(B)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监督行政关系。
A.国家权力机关
B.国家行政机关
C.国家司法机关 D.所有国家机关 5.各类行政处罚中最为严厉的一种处罚方式是(C)。
A.警告 C.行政拘留 A.行政相对人
B.责令停产停业 D.没收违法所得 B.行政主体 6.行政复议被申请人必定是(B)。
C.公民 D.社会组织 7.自然人从(A)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A.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
B.从十四周岁起到死亡时止
C.从十六周岁起到死亡时止 D.从十八周岁起到死亡时止 8.某厂采购员甲外出采购一批水泥,某甲是该厂的(D)。
A.指定代理人 C.法定代表人
A.甲欠乙500元,丙在甲不知情的情况下自愿代为偿还
C.甲以拾得的100元还了欠乙的债务
B.法定代理人 D.委托代理人
B.甲大学新建校区,当地居民乙的房屋大幅升值
D.甲雇人耕田,雇工误耕了乙的数亩待耕之田 9.在下列何种情形中,乙构成不当得利?(D)
10.甲、乙两家各有小院,隔墙而居,院墙高约两米。一天,甲家夫妇下田务农,将两周岁的儿子丙锁在自家的院子里玩。不巧,乙家的一只公鸡飞过院墙,将丙的左眼啄伤。甲家为此支出医药费近万元。对甲家所受的损失应如何承担?(A)
A.应完全由乙家承担 C.应由甲、乙两家平均分摊
B.应主要由乙家承担,甲家也应自担一部分
D.应主要由甲家承担,乙家给予适当补偿 11.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时,一新生婴儿啼哭不止,甲为了止住其哭闹,遂将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并将棉被盖住婴儿头部。半小时后,甲再查看时,发现该婴儿已无呼吸,该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婴儿系俯卧使口、鼻受压迫,窒息而亡。甲对婴儿的死亡结果有何种主观罪过?(C)
A.间接故意
B.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12.小C刑满释放后决心改邪归正。某日,以前的同伙小D找到小C,要小C与他一起去盗窃某商店。小C不愿意,但小D威胁小C说要告诉小C女友有关小C以前的劣迹。小C怕失去女友,就与小D于当晚盗窃了商店。在这一犯罪中,小C是(C)。
A.主犯
B.从犯
C.胁从犯 D.教唆犯
13.甲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在经过几次减刑后,甲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A)。
A.6年 C.8年
B.7年 D.9年
14.甲拐骗了5名儿童,偷盗了2名婴儿,并准备全部卖往A地。在运送过程中甲因害怕他们哭闹,给他们注射了麻醉药。由于麻醉药过量,致使2名婴儿死亡,5名儿童处于严重昏迷状态,后经救治康复。对甲的行为应以何罪论处?(A)A.拐卖儿童罪
B.拐骗儿童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绑架罪
15.甲犯三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7年和5年,则对甲决定执行的刑期应该是(D)。
A.5年以上22年以下 C.7年以上20年以下
16.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期限为(A)。
A.自商标核准注册之日起10年 C.自商标核准注册之日起20年(B)。
A.5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B.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C.10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D.15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18.甲从乙手中买到录像机一台,不久,丙说该录像机是他的,并强行带走。甲向法院起诉,要求丙返还录像机,法院通知乙参加诉讼,乙在诉讼中的地位属于(C)。
A.被告
B.原告
C.第三人 D.证人 19.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以下哪个选项是不正确。(D)
A.涉及国家秘密案件不公开审理 C.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公开审理
B.涉及商业秘密案件不公开审理 D.外国人犯罪刑事案件不公开审理 B.自商标申请日起10年 D.自商标申请日起20年 B.10年以上22年以下 D.10年以上20年以下
17.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在
20.王甲犯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因罪行严重、手段恶劣、社会影响极坏,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并于3月15日执枪决。试问:王甲因犯罪而最终遭到惩处,最能体现下列法的哪一个特征?(B)
A.法以权利义务为内容
C.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国家
B.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D.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意志性
21.我们将“法律关系主体依法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称为(A)
A.法律关系的内容
C.法律关系的主体
2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
23.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是指(B)。
A.自治区、自治县 C.自治区、自治州、民族乡
B.法律事实 D.法律关系的客体 B.社会主义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B.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D.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
乡
24.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D)。
A.公民 C.其他组织 A.行政机关
C.行政主体或行政工作人员 A.小于
B.法人 D.行政主体 B.行政工作人员
D.行政主体和行政工作人员 B.等于 25.行政赔偿义务机关是违法行政的(A)。
26.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C)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C.大于 D.很难判断
27.王某今年17周岁,为某大学学生,智力超常,生活自理能力很强。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王某是(C)。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D.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28.合同的订立,在法律上分为(B)两个阶段。
A.要约邀请和要约 C.要约邀请和承诺
B.要约和承诺 D.要约和更新要约
29.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该规定采用的民事责任归责原则是什么?(D)
A.过错责任原则 C.公平责任原则
B.过错推定原则 D.无过错责任原则
30.甲将其电脑借给乙使用,乙却将该电脑卖给丙。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乙丙之间买卖电脑的合同效力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C)
A.无效 C.效力待定
B.有效 D.得变更或撤销
31.宋某持三角刮刀抢劫王某财物。王某夺下宋某的三角刮刀,并将宋某推倒在水泥地上,宋某头部着地,当即昏迷。王某随后持三角刮刀将宋某杀死。关于王某行为的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D)
A.根据刑法第20条第3款的规定,王某将抢劫犯杀死,属于正当防卫 C.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防卫过当
B.王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D.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故意杀人
32.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C)。
A.从旧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B.从新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33.村民张某为了筹集结婚费用,动起了盗窃国防通信线路的念头,先后三次用钢丝钳等工具,偷剪该线路电缆2000余米,价值2万元,销赃后得赃款3000元,致使该线路中断通信三个多小时。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C)A.盗窃罪
B.破坏公用通信设备罪
C.破坏军事通信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
34.养花专业户李某为防止偷花,在花房周围私拉电网。一日晚,白某偷花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不治身亡。李某对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什么?(B)A.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罚。法院的这一做法违背了(C)。
A.罪刑法定原则 C.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36.依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实用新型的保护期为(B)。
A.5年 C.15年
对王某的申请,合议庭应当(C)。
A.合议庭决定休庭,并告之提起公诉的检察院由该院的检察长决定
B.合议庭决定休庭,向本院院长汇报,由本院院长决定 B.10年 D.20年
B.罪刑相适应原则 D.惩办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B.间接故意 D.疏忽大意的过失
35.小X犯了挪用公款罪,因为是中共党员,又是劳动模范,所以法院就减轻了对他的处37.在法庭审判中,被告人王某以公诉人知名度太高为由,申请出席法庭的公诉人李某回避。C.法庭应当当庭驳回 D.法庭可不予理睬,继续开庭
38.小李、小王共同拥有一台电视机。一日电视机被小孟弄坏,小李向法院起诉要求小孟赔偿,法院受理后,小王要求参加诉讼,小王在诉讼中的地位是(A)。
A.共同原告
B.证人
C.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D.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39.在下列人员中,不能充当被告人的辩护人的是(D)。
A.被告人的配偶 C.律师
40.法是以(B)为内容的行为规范。
A.国家意志性
B.权利义务
C.国家强制力 D.社会关系
41.1982年宪法即现行宪法是我国建国以来的第(B)部宪法。
A.3
B.4
C.5 D.2
42.有权对自然人做出宣告失踪的机关是(C)。
A.公安局 C.人民法院
B.被告人的同事
D.被告人的父亲,但其已被剥夺了政治权利
B.人民检察院 D.组织人事部门 43.小明今年10周岁,他的父亲在学校开学时为他交学费。这一行为是基于(B)而产生的行为。
A.指定代理
B.法定代理
C.法定代表 D.委托代理
44.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B),法律另有规定除外。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四年 45.收购废品的小贩赵某答应收购某铜厂17岁青工罗某偷的工业用铜,罗遂偷出4500元的铜块交给赵某,二人的行为(B)。
A.赵构成销赃罪,罗构成盗窃罪 C.赵构成盗窃罪罗不构成犯罪
B.赵罗构成共同盗窃罪
D.赵构成盗窃的教唆罪和销赃罪,罗构成盗窃罪
46.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D)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
A.二年 C.四年 A.故意杀人罪 C.抢劫罪 A.从旧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A.作者终生
B.三年 D.五年 B.侵占罪 D.背叛国家罪 B.从新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B.作者终生及其死后40年 47.下列各罪中,哪一个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C)48.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C)。
49.自然人作品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为(C)。C.作者终生及其死后50年 D.无限制 50.下列不属于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是(D)。
A.拘传
B.取保候审
C.逮捕 D.扭送 51.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D)无权行使侦查权。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国家安全机关 D.人民法院
52.我们将“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称为(D)
A.法律关系的内容
B.法律事实
C.法律关系的主体 D.法律关系的客体
53.中国历史上唯一一部具有进步性的资本主义宪法性质的文件是(B)。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D.《中华民国宪法》 54.下列权利中,属于身份权的是(D)。
A.名称权
B.名誉权
C.肖像权 D.监护权
55.小张因急需用钱,于2002年2月3日向小王提出借款。小王当即将5000元现金借给了小张,两人约定,小张应于2002年9月1日前还款。假设,碍于情面,小王从未向小张催款,小张也不再主动与小王联系,那么小王的这一债权自(D)起将不再受法律保护。
A.2004年2月3日 B.2004年2月4日
C.2004年8月31日 D.2004年9月1日 56.在主刑中,最轻的刑罚方法是(C)。
A.拘役
B.刑事拘留
C.管制 D.罚金
57.小X扬言要杀小Y全家,小Y报了案,公安人员尾随追赶,在通向小Y家的路上,将携带凶器的小X截获。小X的行为属于(A)。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58.甲拐骗了5名儿童,偷盗了2名婴儿,并准备全部卖往A地。在运送过程中甲因害怕他们哭闹,给他们注射了麻醉药。由于麻醉药过量,致使2名婴儿死亡,5名儿童处于严重昏迷状态,后经救治康复。对甲的行为应以何罪论处?(A)A.拐卖儿童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A.5年
B.拐骗儿童罪 D.绑架罪 B.10年 59.依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为(D)。C.15年 D.20年
60.有关简易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D)。
A.起诉必须用书面形式
C.简易程序既适用于一审程序也适
B.可以组成合议庭审理
D.简易程序应在3个月内审结
用于二审程序 61.某县公安机关在侦破一起敲诈勒索案的过程中,依法收集到犯罪嫌疑人通过电话进行敲诈的录音磁带一盘。该录音带属于(B)
A.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
B.视听资料
C.物证 D.间接证据
62.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民可将(D)扭送至有关机关处理。
A.有流窜作案嫌疑的人
B.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的人
C.在身边或住所发现犯罪证据的 D.正在犯罪或犯罪后即被发觉的人 63.下列选项中,不需要证人在场即为有效的遗嘱是(A).A自书遗嘱
B代书遗嘱
C录音遗嘱
D口头遗嘱
二、多项选择题:
1.在我国,最严格意义上的法律(即狭义的法律)是由(A C)制定的。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国务院 D.最高人民法院
E.地方各级权力机关 2.宪法规定,公民的政治自由包括(ABDE)。
A.言论自由 C.宗教信仰自由
B.结社自由
D.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E.出版自由 3.行政法特有的基本原则有(AB)。
A.行政合法性原则 C.社会公益性原则 E.诚实信用原则
B.行政合理性原则 D.为人民服务原则 6 4.以下属于人格权的有(ABCD)。
A.姓名权 C.肖像权 E.荣誉权
A.全国人大常委会 C.最高人民法院 E.国务院
B.隐私权 D.名称权 B.公安部 D.最高人民检察院 B.甲区警方查处存在火灾隐患的企业,有关人员或被拘留或被处以重罚 D.任某在医院进行肾移植手术 B.公民在疾病时 D.公民在丧失劳动能力时 5.在下列机关中,有权就刑法进行司法解释的是(CD)。
6.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下列哪些情况可以形成法律关系?(BCDE)
A.刘某因赌博欠吴某1万元 C.何某为急赶回家,将已过有效期限的身份证涂改,机场安检站不予放行登机
E.王某到某商店购物 A.公民在年老时 C.公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时 7.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一种情况是公民获得物质帮助权的条件(ABD)
E.公民在死亡时 8.构成行政法律关系必不可少的要素有(ABC)。
A.主体 C.内容
B.客体 D.法律事实
E.标的 9.以下哪些人可能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ADE)。
A.公司董事长 C.工会主席 E.学校校长 A.拘役 C.罚款
B.党委书记 D.工厂厂长 B.没收财产 D.劳动教养 10.以下属于我国刑罚的有(ABE)。
E.有期徒刑 11.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或女婿,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进行继承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CE)。
A.只能发生在法定继承中 C.无论是否再婚
B.必须是未再婚的 D.必须是尚未生育子女的
E.不影响其子女的代位继承 12.财产所有权包括以下哪些权能?(BCDE)
A.优先 C.使用
B.占有 D.收益
E.处分 13.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先予执行的案件有(ABCE)。
A.王某诉其子给付赡养费 C.赵某诉孙某给付医药费
B.李某诉其所在单位支付工资 D.周某诉郑某返还财产 E.甲厂要求乙公司返还货款以购买生产急需的原料 A.盗窃罪 C.放火罪
14.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BCE)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B.抢劫罪 D.敲诈勒索罪
E.贩卖毒品 15.以下哪些情形属于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ABCE)。
A.一般的债权债务纠纷 C.遗产继承
B.侵害他人名誉(情节一般)D.缴税纳税
E.房屋买卖 16.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亲属不属于法定继承人范围的有(AC)。
A.叔叔、舅舅 C.孙子孙女
B.外公外婆 D.兄弟姐妹
E.养子女 17.人民法院的执行措施包括(ABCDE)。
A.查封
C.划拨被执行人银行存款
B.强制交付财产 D.扣押
E.搜查 18.下列各项措施,属于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措施的有(BDE)。
A传唤
B拘传
C扭送
D监视居住
E取保候审
1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属于民事责任承担方式的有(BCE)
A罚款 B赔偿损失 C消除危险 D没收财产 E排除障碍
20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主要作用有【ABCDE】
A保障公民权利 B统一行政管理活动
C控制行政机关行为 D维护行政机关权威
E指导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21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某商场的下列行为中属于不正当竞争的有【ABDE】
A在商品上冒用认证标志和名优标志 B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C以低于成本价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
D利用广告对商品的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E以在账外暗中给予有关单位人员回扣的手段销售商品 22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有【ACE】 A罪刑法定原则 B应急性原则 C罪刑相适应原则 D民主集中制原则
E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23我国刑法的任务是通过运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从而达到【ABCDE】 A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 B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
C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D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E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24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下列各项公民的个人所得中,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有【ABCDE】 A银行存款利息所得 B车辆转让价款所得 C房屋出租租金所得
D发表文章稿酬所得 E购买福利彩票抽奖所得 25专利权的客体是指能够取得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创造,包括【ABC】
A发明 B实用新型 C外观设计 D科学发现 E疾病治疗方法 26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AB】 A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B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C领导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
D教唆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 E胁迫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
三、判断题
1.齐某故意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被某县公安局处拘役3个月。
错误
2.某种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可以比照刑法最相类似、的条文定罪判刑。
错误
3.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除了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以外,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正确
4.代理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受。
.正确
5.代位继承只适用于法定继承而不适用于遗嘱继承
.正确
6.行政行为必须在行政机关首长的指令范围内实施。
.错误
7.在我国,一切犯罪都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错误
8.侵权行为是侵权人侵害了公民或法人的财产权、人身权或知识产权的行为。
.正确
9.委托代理人在授权范围内进行的诉讼活动,对被代理人发生法律效力。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
.正确
10.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涉外民事案件。
.错误
11、法律不同于道德的首要的重要的特征是逻辑严密。错误
12、某甲单身居住2间旧房,某次外出经商期间,正值雨季将至,其邻某乙,见其房年久失修,岌岌可危,于是,主动携子带料,加固某甲房屋,共开支料钱1000元。事过一月,某甲归来,见其房已被加固,内心高兴,经打听得知乃某乙所为,遂登门致谢。某乙说。修房的工钱不计算了,只给买料钱,便将三张发票交给某甲。某甲一看有1000元,便以”我又没有请你,自己愿干“为由拒付。此案因为某乙修理房屋未经某甲同意,所以甲的理由是正当的。错误
13杨某刚满16岁时进工厂当了工人,每月收入700元。除交父母一部分生活费外,其余都积攒下来,一年时间已有2000多元积蓄。在未征得父母同意的情况下,杨某自作主张花 9 1200元买了一件艺术品。由于父母反对,杨某决定将该艺术品退还给商店,但商店不同意。根据法律规定,杨某购买艺术品的行为属于有效的民事行为。正确
14.王某在实施盗窃时,因未撬开防盗门而最终放弃。王某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
错
15经营者为排挤竞争对手,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是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正确
16通常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正确
13。某司机自恃车技高超,经验丰富,无视他人劝阻强行超车,导致重大交通事故发生。在此次事故中,该司机的罪过形式为过于自信的过失。正确
17.在诉讼活动中,承办案件的审判人员和法律规定的其他人员,如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依照法定程序不能参与该案中的审理活动。这是诉讼法基本原则中的回避原则的要求。正确 18.某商场经营者拒绝答复消费者就商品性能提出的询问,该商场经营者侵犯了消费者的商品真实情况知悉权。
正确
19.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错误
20.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正确
21.管制的期限是6个月以上2年以下。
错误
22.我国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类,附加刑的种类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正确
23.法定最高刑为10年的有期徒刑的犯罪经过15年不再追诉。
正确
24.丢失枪支不报罪不是特殊主体的犯罪。
正确
25.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故意犯罪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故意犯罪的犯罪分子。
正确
26.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是15年。
错误
27.有期徒刑都是由公安机关执行的。
正确 缓刑是一种独立的刑种。
错误
29.危害国家安全罪侵犯的客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安全。
正确
第二篇:自考 法学概论总复习
7月1号法学概论总复习
(祝大家考试顺利通过)
第一章法律的一般原理
1.法律的特征: 简答
1)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的一种行为规范 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
3)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 4)法律是规定权利义务的规范
5)法律是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2.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和社会共同生活的需要,以权利义务为其内容,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现的一种规范。(名)
3.法律的要素:是指构成法律的元素或基本成分。4.法律的三要素:法律规范、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
第二章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1.共产党的政策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关系问题,可以通过下面几个方面说明: 1)党的政策指导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和实施,2)社会主义法律是实现党的政策的重要手段,3)党的政策不能代替社会主义法律,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
1)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二者的基本内容、阶级本质和根本任务是一致的;
2)由于它们之间的一致性,它们必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互为补充;
3)但是,由于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在调整范围和实施的手段等方面有很大区别,因此二者又不能相互代替。
3法律:是由国家根据统治阶级的意志创制的,是人们意识的产物。
4.客观规律:规律是客观的,规律也称法则,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5.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原则: 简答 5点 1)遵循宪法的原则
2)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的原则
3)保障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的原则 4)科学和合理的规范社会关系的原则 5)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立法的原则 6.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渊源:简答
(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国务院的部门规章(5)军事法规和规章(6)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7)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8)特别行政区的法律(9)经济特区的单行经济法规(10)国家认可的习惯(11)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7.社会主义法律的适用的特点: 1)法律适用的主体是被授予专门职权的国家机关,它以国家名义进行活动; 2)这种活动必须严格地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并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 3)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适用法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法律对某一特定的社会关系的调整
8.“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论述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法律适用必须遵循的原则。
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的含义是:
A 我国的法律对于全体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和财产状况,都一律适用;
B公民平等地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平等地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C任何公民的违法行为都必须平等地受到追究与制裁。
9.违法:指违反法律的规定,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名)
10.违法构成的要件:1)违法的客体 2)违法的客观要件 3)违法的主体 4)违法的主观要件
11.法律责任:是指由违法行为引起的依法所应承担的带有强制性的责任。(名)
法律责任分为:刑事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和行政法律责任。12.法律制裁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对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违法者依法采取的带有强制性的惩戒措施。(名)
法律制裁分为:刑事法律制裁、民事法律制裁和行政法律制裁。
13.社会主义法律关系:是指受社会主义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表现为人们之间的权力和义务关系。(名)
14.法律事实:指能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情况。(名)
第三章 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和法治
1.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 论述 有法可依—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 有法必依—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 执法必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条件 违法必究—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保证
2.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辩证关系?论述(1)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和前提
1)从社会主义法制的产生来看,它是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即人民民主的产生而产生的;
2)从社会主义法制的性质和内容来看,有什么性质的民主,就有什么性质的法制;
3)从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和发展方向来看,同样不能离开民主;(2)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确认和保障
1)社会主义法制把民主作为人民斗争的胜利成果;
2)深灰主义法制本身的知道作用,向国家机关、国家工作人员和公民指明,怎么做才是符合民主,从而保证社会主义民主的正确实现;
3)社会主义法制通过惩罚各种违法个犯罪行为,维护人民民主权力,以捍卫民主;
总之,必须吧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结合起来。离开民主讲法制,法制就失去依据;离开法制讲民主,民主就失去保障。3.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概念:简答
是无产阶级法律观点的总和,它包括人们对法律的基本看法,对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人们行为合法性的评价,也包括人们关于法律的知识和修养等。4.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对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作用:(1)对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和适用的作用。(2)对社会主义法律遵守的作用。(3)对清除旧法律意识的作用。5.实现法治的必备条件: 1)维护法律的极大权威;2)完美法律体系;3)强化民主法治;4)坚持依法行政5)保障公正司法;6)搞好法律监督
第四章 宪 法
1.宪法的特点:1)内容方面的特点2)效力方面的特点3)制定和修改程序方面的特点
2.国家性质:即国家的阶级本质,又称政权性质,或称国体,指的是社会各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名)
3.政权组织形式:是指统治阶级所采取的用以实现其国家权力的形式。政权组织形式又称政体和根本政治制度。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力,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论述、简答 3点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反映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生不以任何制度为依据,它一经确立之后,就成为其它制度赖以建立的基础。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我国政治生活的全貎。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便于人民群众管理国家;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保证国家权力的统一行使;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7.公民:通常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名)
8.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社会主义性质:4点
1)公民权利的广泛性。2)公民权利的真实性。
3)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4)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9.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5点 简答
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5)依法纳税。
10.正确的行使权力,忠实地履行义(P165-P168)自己概括。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宪法和监督宪法的实施; 2)定和修改基本法律; 3)举、决定和罢免国家领导人。可选举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和委员;选举国家主席和副主席;根据主席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军委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委其它组成人员;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检察长。
4)定国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5)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其它职权。
12.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它依法行使审判权。
审判权:就是依照法律审理和判决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的权力。13两审终审: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
14.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所谓检察权,指的是对宪法、法律的实施进行检查监督的权力,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5..论述宪法实施的保障?3点 1.宪法自身的保障:
1)规定了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了宪法的权威性。
2)规定了监督宪法实施和解释宪法的机构。
3)规定了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其它规范性檔的合宪性审查 2.普通法律的保障
3.党的领导是保证宪法实施的关键
第五章 行政法
1.行政法:是规范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职能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3.行政关系:是国家行政机关在进行行政管理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4行政法律关系:行政关系由于受到行政法律规范的调整,从而具有行政法上的权力和义务内容。
5.行政法律关系同其它法律关系相比的特点:4点 简答
1)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一方,必定是行政机关或者根据法律的授权代行某种行政职能的社会组织。
2)行政法律关系的成立,往往以行政机关单方面的行为为根据。
3)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主体一方的行政机关往往可以直接运用国家强制力,强制对方当事人履行义务或接受制裁。
4)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争议,通常通过一定的行政程序予以解决。6.行政机关:执行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的机关,又称国家管理机关或政府。7.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8.行政行为:指行政机关依法实施行政管理的行为。
按其方式可分为: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行政司法行为。行政立法:指行政机关依法制定各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
行政执法:指行政机关依法执行法律、法规,实施行政管理的活动
9.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10行政处罚:特定的行政机关,对于有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行为的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依法给予处罚的行政执法行为。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1)法定原则2)公正、公开原则3)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4)保障当事人的权利原则5)监督制约原则
11行政处罚的种类:1)警告2)罚款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4)责令停产停业5)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暂扣或吊销执照6)行政拘留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它行政处罚。
12.行政强制执行:当事人不履行行政法规定的义务,行政机关依法采取一定的方法强制其履行义务的行政执法行为.13.执行罚:指行政机关通过使不履行法定义务的相对人持续不但的承担新给付的义务的方式,以促使其履行法定义务的一种强制方法。
14.行政司法:指国家机关作为裁决人,对行政争议作出裁决的活动。
15.行政复议:指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有关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受理申请后,对有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司法活动。
16关天行政复议的申请,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A对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B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地主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C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第六章民法
1.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民法的特征:1)当事人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得2)在经济利益上是等价、有偿的3)在意思表示上是自觉自愿的。
2我国民法的基本任务:通过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保护公民和法人的民事权益,维护社会经济和民事活动的秩序,促进这会的安定团结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3.民法的基本原则:
1)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简称“平等原则”)
2)自愿、公平、等价有偿和诚实信用原则:
3)保护合法民事权益的原则:
4)遵守法律和政策的原则:
5)国家和社会利益原则:
4.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指法律赋予他能够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5.宣告失踪:依民法通则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2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
6.宣告死亡:依民法通则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4年的,或因以外事故下落不明满2年的,或因以外事故下落不明,经有关机关证明其已经不可能生存的,均可经利害关系人的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他死亡。7.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指公民能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即公民能独立为发生法律上的效果的行为的资格。
8.民法通则规定: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
9.监护:指为了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等方面的合法权益而设置的一种对他们的行为和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
10.法人: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设立条件:1)法人必须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
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4)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11民事法律行为:指民事主体实施的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的合法行为.12.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实质要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13.无效的民事行为:指不具备有效成立和要件,因而法律上不允许发生行为人预期的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
14.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凡行为人对行为的内容有重大误解或者及显示公平的行为,均属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15.代理: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的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对第三人为意思表示或接受意思表示,使法律行为的后果(包括民事责任)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一种制度。
种类:1)委托代理2)法定代理3)指定代理 16.共有的种类:
1)按份共有:指多数人各按其应有的份额或比例,对同一项财产拥有多有权的情况;
2)共同共有:指两人或两人以上对共有财产不分份额或在共有关系解除前不能确定各人应有份额的一种共有关系。
17.知识产权:指自然人活法人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力。
18.著作权:称版权,作者或其它主体对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依照法律所享有的权利。
19专利权:指对某面发明创造成果享有一种独占的利益。
20.商标权:指商标注册人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对其注册商标所享有的专有权。21债:按照合同的约定或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一方享有请示他方为或不为特定行为的权利义务关系。
22.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它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23.要约:一方向对方提议订约,并且提出了合同的主要条款,以供对方考虑,如果同意接受即表示合同已经成立和确定的意思表示。24.担保的方式有:
1)保证2)定金3)抵押权4)质权5)留置 25.不当得利:凡无法律上的根据致他人损害而自己获得利益的,称为不当得利。26.无因管理:又称无委托的事务管理,指既无约定,又无法律上的义务而为他人管理财产或事务,其支出的费用及劳务,得请求受益人支付所构成的债权债务关系。
27.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案例分析P281-283)我国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是:(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 28.诉讼的时效种类:
1)一般诉讼时效: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一般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
2)特殊诉讼时效:明法通则规定的短期诉讼时效和通过各种单行法规规定的时效期限。
第七章 商法
1.商法:调整经济关系中商自然人、商业组织和商事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条件:只能以发起方式设立。5点
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
2)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
3)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4)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5)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3.股份有限公司:由一定人数以上的股东投资组成的,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有股份为限对公司负责,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营利性企业法人。
4.保险:是指按照合同的约定,投保人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承担赔付保险金义务的一种合同关系。
5.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义务关系的协议。
6.保险利益:又称可保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成人的利益。7.财产保险合同:指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订立的,由投保人缴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投保标的的物质损失及其有关利益因保险事故的发生所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的协议。
8.人身保险合同:是指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投保人向保险人交付一定数额的保险费,保险人在被保险人的生命、身体利益发生特定的事故(如死亡、伤残、意外伤害、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期限时,向受益人给付保险金的协议。9.票据:是指出票人自己承诺或者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一定款项的一种凭证。
10.背书:是指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票据行为。
11.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12.本票:是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13.支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第八章经济法
1.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税法的构成要素:纳税主体、征税物件、税率、税种税目、纳税环节、减税免税、纳税期限、违章处理等。
其中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是三个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3.偷税:指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4.抗税: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5.商业秘密: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6.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调整在保护消费者权益过程中发生的权益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7.消费者的权利:
1)知情权2)自主选择权3)公平交易权4)依法求偿权5)依法结社权 6)受尊重权7)获知权8)监督批评权9)安全保障权 8.经营者应承担的刑事责任行为有:
1)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或死亡,构成犯罪的; 2)使用暴力、威胁等方法阻碍有关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第九章刑法
1.刑法:是国家制定的关于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者适用何种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3条 1)罪刑法定原则: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3)罪刑相当原则或罪刑相适应原则
3.我国刑法的使用范围:称刑法的效力范围,包括刑法在空间上的效力范围和时间上的效力范围。
1)空间上的效力范围:指刑法在什么地域内有效和对什么人有效;
2)时间上的效力范围:指刑法在什么时间有效和有无溯及既往的效力。4.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社会危害性。2)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
3)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5.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对自己的罪行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人 犯罪主体必须的具备条件:案例分析 1)犯罪主体是实施犯罪行为的人。
2)自然人作为犯罪主体,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P365)3)自然人作为犯罪主体,必须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6.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
1)未满14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毒、放火、爆炸、投毒等8种罪负刑事责任; 3)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入教养。7.故意犯罪:2种
1)直接故意: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
2)间接故意: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8.过失犯罪:2种
1)疏忽大意的过失:是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到发生这种结果。
2)过于自信的过失:是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牟结果,但是轻信能够避免,却也未能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
9.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所采取的因制止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行为。
10.正当防卫必须的具备条件:
1)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行为才能实行防卫。
2)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才能实行防卫。
3)必须是对实施不法侵害的人才能实行防卫。
4)防卫不能过当。
11.紧急避险: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傲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合法利益的行为。12.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13.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14.犯罪既遂:指行为人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构成的全部要件。15.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16.共同犯罪:是指两人或者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的条件有:3点
1)犯罪主体必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2)各个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3)各个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
第十章:刑事诉讼法
1.证据的三个特征:客观性、相关性、法律性。
2.证据的种类:1)物证、书证2)证人证言3)被害人陈述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5)鉴定结论6)勘察、检查笔录7)试听资料
3.强制措施的种类:1)据传2)取保候审3)监视居住4)逮捕5)拘留 4.侦查:公安机关(包括国家安全机关)、检查机关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依法进行专门调查工作和采取有关的强制行措施的诉讼活动。侦查是公诉案件的必经程序。第十一章 民事诉讼法
1.民事诉讼:在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审理民事案件,解决民事争议的活动。
2.中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案件为:1)重大涉外案件;2)在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3)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3.财产保全: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依据职权,为保证将来作出的判决得到执行,对与案件有关的财产所采取的强制性措施。
4.先于执行:指人民法院在作出判决之前,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为了解决申请人生活或者生产经营的急需或者其他紧急情况。而裁定由被告先行给付一定款项。特定物或暂停实施一定行为的措施。
5.判决:是人民法院在案件审理终结后,对双方当事人争议的实体问题所作出的处理结果。
6.裁定: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或者执行判决过程中,对于程序上发生的必须及时解决的问题所做的决定。
第十二章 行政诉讼法
1.行政诉讼:人民法院为了解决行政纠纷,在当事人的参加下,审理行政案件的活动
2.行政纠纷也称行政争议:是指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认为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引起的争议。3.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1)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
2)对国务院各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3)本辖区内重大、复杂案件。
4.行政被告:原告诉称其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侵犯原告的合法权益,由受诉人民法院通知其应诉的行政机关
第十三章 国际法
1.国际法:即国际公法,旧称“万国公法”,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既以国家之间的关系(包括国家与国际组织间关系)为主要调整对象的有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 2.国家责任:(国家的国际责任)是指一国因违反国际法,侵害他国或者国际社会的合法权益,从而构成国际不法行为而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
3.国家责任的形式:1)限制主权2)赔偿3)道歉4)对国际罪行的直接责任人进行国际审判。
4.国民待遇:又称平等待遇,是指一国在民事法律关系方面给予外国人与本国国民同等的待遇
5.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给予另一国国民的待遇,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国民的待遇
6.引渡:一国把在该国境内而被他国追捕、通缉或判刑的人,根据有关国家的请求移交给请求国审判或处罚
7.庇护:是指国家对于因外国当局通缉或受迫害而来避难的外国人,准许其人入境和居留,并给予保护。庇护的对象主要是政治避难者。
8.领海:在国际法上,邻接一国陆地领土及内水,并处于该国主权下的一定宽度的海域。
9.条约:是国际法主体间依据国际法所缔结的据以确定其相互权利与义务的书面协议。
10.外交特权与豁免:是指根据国际法或有关协议,在国家间互惠的基础上,为使一国外交代表驻在国能够有效地执行职务,而由驻在国给予的特别权力和优惠。
第十四章 国际私法
1..国际私法:是以涉外民事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法律部门
2.冲突规范(又称法律适用规范或法律选择规范)是国际私法中最基本、最主要的规范,它是在调整或处理涉及两个以上国家(或者法域)的法律来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的规则。
3.反致:甲国法院依本国的冲突规范,确定有关民事关系应适用乙国法,但乙国的冲突规范却规定应适用甲国的实体法,结果法院适用本国的实体法判决了案件的情况
4.转致:甲国法院依本国的冲突规范,有关民事关系应适用乙国法,而依乙国的冲突规范,则应适用丙国的实体法,结果法院适用了丙国的实体法判决了案件的情况。
5.公共秩序保留:即可认为以自己的公共秩序相违背而排除该外国法的适用,或拒绝承认和执行该外国的判决或裁决;
第三篇:行政管理法学概论单选题
1.住宅不受侵犯属于我国公民的()(1.00分)
A.文化教育权利 B.人身自由权利
C.政治自由权利 D.人格权
2.法的起源是指()。(1.00分)
A.法的制定 B.法的认可
C.法的执行 D.法的产生
3.权利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所指向的对象称为()。(1.00分)
A.法律关系客体 B.法律关系
C.法律关系内容 D.法律事实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是在()
(1.00分)
A.2004年宪法修正案
B.1999年宪法修正案 C.1988年宪法修正案
D.1993年宪法修正案
5.在法学上,一般认为,划分部门法的主要依据是()。(1.00分)
A.法律规范的数量 B.法律调整的范围
C.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方法 D.法律调整的后果
6.下列选项中,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惟一机关”的是()(1.00分)
A.1978年宪法 B.1954年宪法
C.1982年宪法 D.1975年宪法
7.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标志是()(1.00分)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B.国有经济为主导力量
C.工人阶级对国家的领导 D.工农联盟为基础
8.现行宪法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1.00分)
A.提出批评的权利
B.要求给予刑事处罚的权利
C.取得赔偿的权利 D.提出申诉的权利
9.法不能“朝令夕改”指法的哪一特征()。(1.00分)
A.局限性 B.稳定性
C.普遍性 D.可诉性
10.法治一词的概念()。(1.00分)
A.与帝制对称 B.指法律与制度
C.与人治对称 D.指执法者严明
11.现行选举法规定,选民可以委托其他选民代为投票,每一选民接受委托最多不得()(1.00分)
A.超过三人 B.超过四人
C.超过五人 D.超过二人
12.国籍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1.00分)
A.政治待遇
B.特殊的标志
C.法律上的身份 D.社会地位
13.由一个国家现行法律部门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在法学上称为()。(1.00分)
A.法学体系 B.立法体系
C.法系 D.法律体系
14.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1.00分)
A.领导力量 B.主要力量
C.主导力量 D.依靠力量
15.我国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的关系是()(1.00分)
A.法律指导关系 B.行政领导关系
C.审判监督关系 D.法律监督关系
1.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
务所指向的()。(1.00分)
A.对象 B.行为
C.物 D.精神财富
2.制定行政法规、规章最具有实质意义的程序是()。(1.00分)
A.起草 B.通过
C.审查 D.征求意见
3.对公民处以()元以下罚款或警告可以适用简易程序。(1.00分)
A.200 B.500
C.100 D.50
4.根据合同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的分担方式,合同可分为()。(1.00分)
A.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
B.双务合同与单务合同 C.主合同与从合同 D.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
5.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元以下的罚款或警告的可以适
用简易程。(1.00分)
A.2000 B.500
C.1000 D.5000
6.申请宣告死亡的利害关系人顺序是()。(1.00分)
A.子女、配偶、父母、兄弟姐妹 B.父母、子女、配偶、兄弟姐妹
C.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 D.兄弟姐妹、配偶、父母、子女
7.下列不属于自然孳息的是()。(1.00分)
A.宰牛而获得的牛肉 B.羊身上的羊毛
C.母牛产下的小牛 D.母鸡产下的鸡蛋
8.下列属于原物与孳息的关系的是:()(1.00分)
A.空调放出的冷气 B.鸡蛋孵出的小鸡
C.母鸡与其所下的蛋 D.山羊身上的羊毛
9.中学生刘小东在暑假时到其邻居家开的饭店里帮忙,其邻居答应等假期结束时将给其1000元报酬。假期结束时,邻居以刘小东才13岁,没有民事行为能力,不能决定报酬的金额为由拒绝给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00分)
A.刘小东有权要求该项报酬,因为接受报酬不以民事行为能力为限 B.刘小东有权要求该项报酬,但具体金额应由其和其邻居共同协商
C.刘小东无权要求该项报酬,因为他没有订立劳动合同的民事行为能力
D.刘小东无权要求该项报酬,只有经过其父母的同意才可以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00分)
A.行政机关并不是唯一的行政主体 B.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相同
C.行政机关是唯一的行政主体 D.行政机关在任何场合都是行政主体
11.法人以其()为住所(1.00分)
A.主要纳税地
B.登记地 C.注册地
D.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12.行政授权的依据是(A.法规 B.法律
C.规范性文件 D.法律法规
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八条的规定,行政处)。(1.00分)
罚有()种。(1.00分)
A.6 B.5
C.7 D.8
14.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自然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起始年龄是:()(1.00分)
A.18周岁 B.7周岁
C.16周岁 D.10周岁
15.遗嘱继承人的范围是
()。(1.00分)
A.与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相同 B.公民或法人
C.与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不同 D.公民、法人、国家或其他组织
16.下列社会关系中,应属于民法调整对象的是:()(1.00分)
A.王某因驾车违章与交管部门形成的处罚与被处罚的关系 B.王某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关系
C.王某和李某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关系 D.王某代李某去传达室领取信件的关系
17.以下不属于行政职权的是(A.行政调解 B.行政立法
C.行政处罚 D.行政奖励
18.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的对要约完全同意的意思表示生效的时间一般为()。(1.00分)
A.意思表示送达对方时
B.意思表示发出时 C.意思表示作出时)。(1.00分)
D.要约人作出回复时
19.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
务所指向的()。(1.00分)
A.物 B.行为
C.精神财富 D.对象
20.属于行政强制行为的是()。(1.00分)
A.强制刑拘 B.强制拘传
C.强制拆除 D.强制逮捕
21.不属于行政强制行为的是()。(1.00分)
A.强制划拨 B.强制传唤
C.强制拘传 D.强制拆除
22.立新学校委托其教务人员王某购买一批电教器材。王某到百货公司购买时,正好该公司举行有奖销售,规定购买商品若干元可得到奖券一张。王某代购电教器材得到一等奖,可得到彩色电视机一台,该电视机应
当
()。(1.00分)
A.归立新学校所有
B.归立新学校所有,但应当给王某以适当补偿
C.归立新学校与王某共有 D.归王某所有
23.甲知道自己临河的房屋将被征用,而与想买一套临河住房的乙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则甲违反()原则(1.00分)
A.情势变更 B.公平
C.自愿 D.诚实信用
24.刘某A系大学少年班计算机系学生,现年15岁,因有项发明现转让给B,其行为()。(1.00分)
A.无效 B.效力待定
C.有效 D.可撤销
1.防卫过当是指()。(1.00分)
A.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一般损害的。B.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的。
C.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D.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
2.我国刑法对犯罪进行分类,原则上是依据犯罪的()。(1.00分)
A.对象 B.客体
C.方法、手段 D.危害程度
3.在我国,对商标注册申请进行审查和核准,是
()的职责。(1.00分)
A.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B.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C.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D.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4.我国刑法规定,”没收财产是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
部。”这体现了我国刑法的()。(1.00分)
A.不株连原则 B.罪刑相适应原则
C.罪刑法定原则 D.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5.陈某偷割某铁路建设工地正准备架设的一段铁路专用电话线(价值3000余元)作为废品出售,获利500余元,致使工程进度受到严重影响。陈某的行为构成()。
(1.00分)
A.破坏交通设施罪 B.盗窃罪
C.破坏生产经营罪 D.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
6.我国商标法规定的商标注册原则是()。(1.00分)
A.全面注册原则 B.自愿注册原则
C.强制注册原则
D.自愿注册与强制注册相结合原则
7.构成不作为形式犯罪的前提条件是()。(1.00分)
A.不履行义务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行为人负有特定义务 C.造成严重危害结果 D.行为人有能力履行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著作权所保护的作品是()(1.00分)
A.没有剧本的小品表演 B.用C++语言编写的计算机程序
C.建筑施工图纸 D.法院的判决书
9.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应当以()处罚。(1.00分)
A.走私罪从重
B.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合并
C.妨害公务罪 D.走私罪
10.我国著作权法所称的发表的含义是指将作品(分)
A.出版发行
B.以某种物质形式固定下来
C.公之于众 D.在版权局登记)。(1.00
11.刑法中废除了类推,这标志着我国刑法坚持了()。(1.00分)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适应原则
C.不株连原则
D.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立场
12.“无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在本国领域内犯罪,都适用本国刑法。”——这体现了()。(1.00分)
A.保护原则 B.属地原则
C.属人原则 D.普遍管辖原则
13.对于著作权中作者署名权的保护期限是()(1.00分)
A.50年
B.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50年
C.没有保护期的限制 D.作者有生之年
14.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就刑法修改所作的说明,属于()。(1.00分)
A.立法解释
B.学理解释 C.论理解释 D.司法解释
15.行为人误用空枪去杀人,导致未遂的,属于()。(1.00分)
A.对象的错误 B.客体的错误
C.因果关系的错误 D.工具的错误
16.(),是一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必备的要件。(A.犯罪地点 B.危害结果
C.危害行为 D.犯罪时间
17.下列属于刑罚处理方法的是()(1.00分)
A.罚金
B.赔礼道歉
1.00分)
C.赔偿损失 D.训诫
18.某高级法院副院长出版了一本刑法学教科书,对刑法的若干问题作了阐释。这种解释属于()。(1.00分)
A.司法解释
B.立法解释和学理解释
C.学理解释 D.立法解释
19.在刑法规范中较为详细地描述具体犯罪构成的要件的罪状,叫((1.00分)
A.引证罪状 B.空白罪状
C.简单罪状 D.叙明罪状
20.我国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0分)
A.8年 B.10年
C.20年 D.15年
。)
21.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是采取()。(1.00分)
A.从旧兼从轻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原则
22.刘某意图杀死范某。一天,持刀潜伏在范某院落的大门外,等候范某的出 现,后因久等未果,又惧怕法律,遂打消杀人恶念,持刀返家。对刘某的行为应定为()。(1.00分)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不是犯罪
23.下列 哪些行为人完全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1.00分)
A.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 B.醉酒的人
C.尚未完全尚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D.完全不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24.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下列哪种行为不负刑事责任()。(1.00分)
A.抢劫 B.投毒
C.贩卖毒品 D.绑架
25.我国发明专利权的期限是()(1.00分)
A.15年 B.20年
C.30年 D.10年
26.甲对乙实施抢劫,乙奋起抗争,恰遇甲之好友丙经过,甲请丙帮忙,共抢得乙身上钱财若干。甲、丙的共同犯罪属于()。(1.00分)
A.复杂共同犯罪
B.事先有通谋的共同犯罪
C.必要共同犯罪
D.事先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27.甲主动携带邻居5岁小孩进入山中狩猎。两人在林中失散,甲继续独自行 猎,既不寻找孩子,也没返村告知小孩家人,径直回家。日后,林中发现被野兽咬伤致死的小孩尸体。甲的行为属于()。(1.00分)
A.故意杀人
B.不构成犯罪 C.意外事件 D.过失致人死亡
28.()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1.00分)
A.起诉的时候 B.犯罪的时候
C.侦查的时候 D.审判的时候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行为,体现了()。(1.00分)
A.市场规制执法权 B.市场规制立法权
C.宏观调控立法权 D.宏观调控执法权
2.甲是某有限合伙企业的有限合伙人,持有该企业15%的份额。在合伙协议无特别 约定的情况下,甲在合伙期间未经其他合伙人同意实施了下列行为,其中哪一项违反《合伙企业法》规定?()(1.00分)
A.提前一个月通知其他合伙人将其部分合伙份额转让给合伙人以外的人
B.以自己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向银行提供质押担保 C.以合伙企业的名义购买汽车一辆归合伙企业使用 D.将自购的机器设备出租给合伙企业使用
3.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多超过()(1.00分)
A.8小时 B.7小时
C.6小时 D.9小时
4.下列人员中,不能称作犯罪嫌疑人的是()。(1.00分)
A.正在被审查起诉的人 B.正在被审判的人
C.正在被通缉的人 D.正在被侦查的人
5.甲、乙双方签订一份修理设备的合同,在此经济活动中,形成的经济法律关系客体是()。(1.00分)
A.甲乙双方承担的权利和义务 B.乙方修理设备的劳务行为
C.甲乙双方 D.乙方修理的该设备
6.划分地区管辖的主要依据是()。
(1.00分)
A.被害人居住地 B.被告人居住地
C.最先受理地 D.犯罪地
7.徽南公司由甲乙丙3个股东组成,其中丙以一项专利出资。丙以专利出资后,自己仍继续使用该专利技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1.00分)
A.甲认为丙如果继续使用该专利则需向徽南公司支付费用 B.乙认为既然丙可以继续使用,则自己和甲也可以使用
C.丙认为自己可在原使用范围内继续使用该专利 D.丙认为甲和乙使用该项专利应取得自己的书面同意
8.关于股东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1.00分)
A.股东资格可以作为遗产继承 B.非法人组织不能成为公司的股东
C.外国自然人不能成为我国公司的股东 D.股东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9.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解散后,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组成。(1.00分)
A.股东、董事、监事共同 B.股东
C.董事 D.监事
10.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职权的是()。(1.00分)
A.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B.对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作出决议
C.选举和更换监事会的全部监事 D.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
11.下述哪种人员不属于适用回避的人员()。(1.00分)
A.鉴定人员 B.证人
C.翻译人员 D.人民陪审员
12.下列各项不具备国际法主体资格的是()。(1.00分)
A.争取独立的民族 B.国家
C.联合国
D.香港、澳门和台湾
13.下列内容中,不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是()。(1.00分)
A.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可以是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
B.国有独资公司的监事会成员不少于5人
C.财务负责人可以担任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 D.股份有限公司可以申请发行公司债券
14.张甲欲开一饭店,便与高级厨师李乙商量,欲请李乙加盟,并说:“你无需投资,店面、餐具和资金由我负责,你只负责炒菜就行,利润三七分成。我得七,你得 三。”李乙应允。第一年,饭店获利颇丰,按三七分成,张甲获利21万元,李乙获利9万元。第二年饭店出现中毒事件,顾客索赔70万元。顾客应向谁索赔?(1.00分)
A.可向张甲、李乙共同索赔70万元
B.应首先向张甲索赔,不足部分才能向李乙索赔
C.只能向张甲索赔
D.应向张甲索赔49万元,向李乙索赔21万元
15.负责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的机关,应当是()。(1.00分)
A.司法行政机关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D.人民检察院
16.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的是()。(1.00分)
A.董事会
B.共同委托的代理人
C.全体发起人指定的代表 D.全体股东指定的代表
17.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 的多少倍?(1.00分)
A.4倍 B.2倍
C.1倍 D.3倍
18.在甲国公开宣布禁止乙国向其境内移民后,乙国也对外宣布禁止甲国的移民。乙国的行为在国际法上被称为()。(1.00分)
A.反报 B.自卫
C.干涉 D.报复
19.民事诉讼法属于()。(1.00分)
A.实体法 B.行政法
C.组织法 D.程序法
20.关于合伙企业积累财产的性质,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1.00分)
A.由全体合伙人连带共有
B.由全体合伙人按份共有
C.由合伙企业所有 D.由全体合伙人共同共有
21.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进行审查。(1.00分)
A.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与适当 B.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
C.具体行政行为是否适当 D.行政相对人的行为是否违法
22.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的是()。
(1.00分)
A.级别管辖 B.普通管辖
C.特殊管辖 D.专属管辖
23.以下是离休工人陈某的各项所得,其中()是免纳个人所得税的(1.00分)
A.中奖收入
B.退休工资 C.利息所得
D.出租房屋收入
第四篇:法学概论复习点
法学概论复习点法学的而研究对象及法学体系的划分
法学是社会学的一种,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
法学体系的划分:一,按法律部门,将法学划分为宪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民法学等;二,从认识论角度,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法的概念和要素
概念:法的本质是同志阶级意志的体现(是意志的体现或反映、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法的内容是有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法是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指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体系。
法的要素:法律概念、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法的渊源和效力
法的渊源指法律的形式意义上的来源,即法的效力渊源(习惯法和成文法)效力:指法的约束力,包括法的对象效力(属人原则、属地原则、保护原则、综合或折中原则。我国综合原则)、法的空间效力、法的时间效力(从旧原则、从轻原则、从旧兼从轻原则、从新兼从轻原则、我国是从轻从旧兼从轻原则)4 法律体系和法律关系
法律体系:指一国现行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形成的有机统一体。
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三要素:主体、客体、内容)法的类型
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社会主义法(依据:经济基础,和体现的国家意志)立法的概念和特征
立法: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制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专门活动。
特征:1由特定主题 2依据一定职权 3依据一定程序 4运用一定技术 5是制定、认可和变动法的活动。守法的概念和司法
守法: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的贵定,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活动。
司法:是国家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职权的法定性、程序的法定性、裁决的权威性)
8法律责任的概念和法律责任的构成概念:由于实施的行为违反法律义务或侵犯法定权利而强制违法者承担的法定不利后果
构成:责任主体(必备条件)、违法或违约行为(核心要素)、损害结果、因果关系、主观过错等五个方面。法与道德
一致性:同属上层建筑,并为相同的经济基础所决定,都体现相同的阶级意志和共同的历史使命。
区别:不同的范畴(制度范畴,系统性和制度性,而意识形态范畴,带有自发性和约定俗成性)、表现形式(各种规范性文件,明确和具体;意识和社会舆论,比较概况、笼统和抽象)、内容也不同(即规定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权利和义务相统一,道德规范侧重于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履行义务)、范围、实现方式和手段不同(国家强制力保证,而后者依靠自觉,提倡和维护)法治的概念
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略,是人治的对立物,指良法具有至高无上权威的社会状态。11 法制与法治的区别
法制是相对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及其他制度而言的概念,强调法律是调节社会的工具之一;法治则是与人治相对的概念,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略和依法治国的原则,要求政治民主和普遍守法。法制是与国家相伴而生的,有国家就有法制;法治则是与民主政治相伴而生的,有国家、有法制,不一定有法治。现代“法治”不仅要求“有法”,而且要求有“良法”而非“恶法”,不仅要求法在形式上完备,还要求法在价值上正义和公平,要求在法律制定和实施的各个环节上贯彻民主原则,实行司法独立,严格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体现法律的正当程序原则。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及其科学含义
1996年,江泽民提出依法治国方略。
含义: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民主道德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宪法的概念
定义:是以民主制度为基础和内容,以保障人权为核心价值,集中反映和体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以及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根本法。宪法的基本原则
人民主权、分权原则、人权原则、法治原则。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概述
国家制度是指确立一国阶级统治关系的基本制度,包括用宪法、法律确认和规定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形式两个方面的制度。国家性质又称政权性质,通常称为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性质。国家性质包括实现阶级领导、阶级同盟以及镇压敌对阶级、敌对分子等制度
社会制度:是指反映并维护一定社会形态道德经济、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各种制度的总和。经济制度是基础,并决定社会制度得性质。国家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领导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标志,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知识分子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依靠力量,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和专政的结合)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
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
国家结构形式:调整国家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相互关系的形式。(单一制和联邦制),我国是单一制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基本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人身自由、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批评、建议、申述、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的权利,还加上特定公民的权利。
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地位与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其他最高国家机关都有它产生,对他负责并受他监督。
产生:由人民代表组成,任期五年。
职权:修改宪法和监督宪法的实施;行使国家立法权;选举、决定和罢免国家机构的重要领导人;最高监督权;决定国家重大事情。刑法的概念和性质
刑法是统治阶级为了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本阶级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及其应负的刑事责任,并给犯罪人以何种刑罚处罚的法律。性质:指刑法的阶级性质和刑法的法律性质(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为广泛,刑法的制裁最为严厉)刑法的基本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1
22刑法的适用范围
定义:刑法的效力范围,即刑法在什么时间,什么空间以及对什么人具有效力。刑法的空间效力(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原则(世界性原则,以
保护各国的共同利益为标准))我国采用的以属地管辖为主,以属人管辖、保护管辖和普遍管辖为补充。
刑法的时间效力:指刑法的生效时间、失效时间以及对刑法生效前的行为是否适用,也就是溯及力问题。
23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者集体所有财产,1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特征:社会危害性(最本质,最有决定意义)、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24 犯罪的构成(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犯罪客体(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区别犯罪对象,后者是具体的人或物)、犯罪的客观方面(核心,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两者的因果关系、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犯罪主体、(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犯罪的主观方面(故意,犯罪的过失(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犯罪的动机和目的。
正当防卫:条件: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的发生;必须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实施。合法性:防卫必须具有目的的正义性;防卫行为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紧急避险:为了维护公共利益,不得已采取的损害另一个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前提条件:合法性权益受到危险的威胁;必须是正在发生的危险。
合法性条件犯罪形态和共同犯罪
犯罪形态:犯罪既遂、预备犯罪(为实行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与状态)、犯罪未遂(犯罪分子应经着手实行犯罪,犯罪未能得逞)、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停止犯罪;必须是自动停止犯罪;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共同犯罪:概念(二人以上共同犯罪),种类(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26 刑罚的概念和种类
概念:是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所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权益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
种类: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财产)量刑
一般原则(以犯罪事实为依据,以刑事法律为准绳)
量刑情节:累犯,自首,数罪并罚,缓刑,减刑,假释。民事主体
公民和法人
29民事行为与代理
民事行为:指民事主体为设立、变更和中止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而实施的行为(合法性和违法性)
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本人)的名义并为被代理人的利益,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进行的,行为的法律后果直接归被被代理人的一种法律制度。物权的特征、概念和内容
概念:由法律确认的主体对物依法享有的支配权利,或者说物权是指权利人在法定的范围内直接支配一定的物,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
内容:所有权、土地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以及抵押权、质权和留臵权等
特征:权利人直接支配的权利;物权是权利人直接享受物的利益的权利;具有排他性的权利。
所有权
定义: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32 债的类型
合同、不当得利、无因管理、侵权
合同
概念: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中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特征:是一中双方或多的法律行为,并以意思表示一致为条件;合同是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的法律行为;合同是当事人在平等的基础上自愿实施的法律行为,不予许一方对他方进行限制或者强迫;合同是合法行为。34 财产继承权概述和法定继承(顺序和范围)
概念:是指将死者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转移给继承人所有的一种法律制度。法定继承:依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和顺序进行的继承。
范围和顺序:第一顺序(配偶、子女和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
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
概念:是指公民用遗嘱的方式将其遗产的一部或全部赠送给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的法律行为。
遗赠扶养协议:是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集体组织之间,以扶养和遗赠为内容,确定其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所订立的合同。
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是由国家机关指定或认可的,调整民事诉讼活动以及确定民事诉讼活动中诉讼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刑事诉讼法:是国家专门机关制定的刑事诉讼主体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制度和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行政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度的关于人民法院、、当事人、其他诉讼参加人以及法律监督机关进行行政诉讼活动所应遵循的原则、制度和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37 劳动争议的解决
劳动争议:指用工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就劳动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所发生的纠纷。
种类:终止劳动关系、执行劳动法规、履行劳动合同、其他
解决方式:协商、调解、仲裁、审判。
第五篇:法学概论复习重点
1、在法的分类中,实体法和程序法分类依据的标准是(B)
B.法的创制主体不同
2、在法的分类中,国内法和国际法分类依据的标准是(B)
B.法的创制主体不同
3、法的最初形式是(D)
D.习惯法
4、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运用法律处理专门案件的活动,称为(C)
C. 司法
5、依据宪法规定,国务院总理由(C)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提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
6、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私营经济是(D)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7、.在我国,监督宪法实施的机关是(C)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8、关于宪法,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
A.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9、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必须年满(C)。
C.
18周岁
10、把宪法分为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依据是(C)
C.有无法典形式不同
1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A)。
A.
人民民主专政
12、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是(B)。
B.
国务院
13、我国曾经实施过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属于(B)。
B. 法律
14、下列不属于行政处分的是(C)
C.没收
15、行政救济的途径不包括(C)
C.行政调解
1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
C.行政法有统一的法典
17、下列不可能成为行政主体的是(D)
D.
公民个人
18、下列哪种方式不属于行政救济(D)。
D. 行政许可
19、区分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的标志是(C)
C.犯罪分子是否着手犯罪
20、犯罪客体是指(C)
C.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侵害的社会关系
21、中学生A于1981年4月5日出生,1998年3月28日重伤一名同学,1999年1月2日被捕,对A的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D.不负刑事责任
22、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在判决宣告以前一人同时犯有数罪而判了数个附加刑的数罪并罚,实行的主要原则是(C)
C.限制加重原则
23、某甲在夜间入某住宅窃取财物后,纵火灭迹,他明知该住宅里有人睡觉,起火后可能被烧死,但他仍然放火烧房,结果大火烧死1人,某甲放火致人死亡的行为属于(B)
B.间接故意
24、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下列情形不适用我国刑法的是(D)。
D.某国外交人员在其驻我国大使馆内盗窃
25、轻罪重判的刑罚思想与刑法中的下列(D)原则相违背。
D.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26、张某意图杀害李某,一日晚藏于李某院门外,从虚掩的门缝中见一黑影在移动,即认为是李某,遂举枪射击,次日得知打死的不是李某,而是其家中的一头牲畜。张某(A)A.应负故意杀人未遂的责任
27、甲男与乙女于某日中午公开在某公园内发生性关系,引起游客的极大愤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对甲、乙的行为应如何认定?(D)
D.
无罪
28、路某(15岁)先后唆使张某(15岁)盗窃他人的财物折价1万余元;唆使李某(19岁)绑架他人勒索财物计2000余元;唆使王某(15岁)抢劫他人财物计1500元。路某的行为构成何罪?(B)
B.
抢劫罪
29、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A)。
A.
始于出生,30、民事法律中,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间为公民下落不明满(D)
D.4年
31、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不包括(B)。
B. 罚款
32、甲(10岁)与父亲一起在路上散步,对面乙牵着的一条狗突然向甲袭击,此时甲父正与路边熟人说话,没来得及顾得上甲,最后甲受重伤。甲的损失由(A)承担。
A.乙承担
33、某杂志为扩大销量,精心炮制了某著名影星甲的一段绯闻,给甲带来了极大的精神痛苦。甲将该杂志告到法院,下列责任方式不适用于该案的是(D)。
D.排除妨碍
34、在我国,土地所有权归(C)。
C.国家和集体所有
35、下列权利不属于用益物权的是(B)。
B.抵押权
36、下列各项中,属于单方法律行为的是(C)
C.继承权的放弃
37、下列事实中,哪一种事实能发生不当得利之债(D)
D. 顾客多付售货员货款
38、下列有关债的主体的表述中,正确的是(D)。
D..双方当事人都是特定的39、下列不属于人格权的范围的是(C)。
C.亲属权
40、小张和养妹从小一起长大,产生了爱慕之情,他们(D)。
D.如不是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可以结婚
41、公民用遗嘱的方式将其遗产的一部或全部赠送给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此种行为属于我国《继承法》上的(D)
D.遗赠
42、商法的调整对象(D)
D.商事关系
43、我国公司法所规定的公司形式有(A)
A.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44、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不得超过(B)
B.5000元
45、自然资源保护中最有影响力的基本法律制度是(C)
C.自然资源权属制度
46、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民事诉讼,由(C)管辖
C.不动产所在地法院
47、在我国,因侵权纠纷提起的民事诉讼,由(D)
D.可以由原告选择被告所在地或侵权行为地人民法院管辖
48、甲从乙手中买得电脑一台,不久,丙说电脑是他的,并强行搬走。甲向法院起诉,要求丙返还电脑,法院在审理中,通知乙参加到诉讼中来。乙在诉讼中属于(C)。
C.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49、犯罪嫌疑人在现场留下的身份证复印件,属于我国刑事诉讼证据的何种类型。(A)
A.书证
50、在法的分类中,根本法和普通法分类依据的标准是(C)
C.法的效力不同
51、人类社会最早产生法律的历史时期是(B)
B.奴隶社会
52、法律关系的客体不包括(A)
A. 人
53、构成法律责任的核心要素是(B)。
B.违法或违约行为
5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A)
A.1954年宪法
55、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的是(C)
C.劳动权和受教育权
56、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实行(B)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7、宪法规定,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必须年满(B)
B. 四十五周岁
58、我国现行的1982年宪法有(D)组成。
D.
4章138条
59把宪法分为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的依据是(A)
A. 修改的程序不同
60.行政法基本原则中的核心原则是(B)
B. 行政法治原则
61、关于行政立法,错误的理解是(D)。
D.各级人民政府都享有行政立法权
62、.关于刑法的溯及力,我国适用的原则是(A)
A.从旧兼从轻原则
63、根据我国刑法,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C)
C.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64、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监视居住的期限不得超过(C)
C.6个月
65、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C)。
C.诚实信用原则
66、严某(男,13岁)与李某(男,18岁)商量好夜间去商店行窃,严某看好地形,准备好犯罪工具,制定好了行窃计划。当晚,二人行窃时被值班人员发现,送至公安机关。对二人应该如何处理?A
A.不成立共同犯罪,由李某独立承担刑事责任。67、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的处罚原则是(A)
A.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68、养花专业户李某为防止偷花,在花房周围私拉电网。一日晚,白某偷花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不治身亡。李某对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什么?(B)
B.
间接故意
69、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诉讼时效进行到最后6个月由于发生法定事由而引起时效的(C)
C.中止
70、按份共有人在转让其共有财产份额时,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享有(B)。
B.优先购买权
71、财产所有权的权能包括(A)
A.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
72、人身权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下列人身权利中,属于公民身份权的是(B)。
B. 监护权
71、依据我国现行婚姻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可撤销的婚姻是(D)
D.因胁迫而结婚的
72、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据法律规定消灭的是(C)
C.胜诉权
73、下列不属于经济法的是(C)
C.土地管理法
74、下列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是(D)
D.冒用他人商标的行为
75、诉的要素不包括(B)
B.诉的参与人
76、凡是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及其痕迹的证据,称为(B)。
B.物证
77、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A)
A.调解
78、在我国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国家机关是(B)
B.国务院
79、以下那部宪法指导思想存在着严重错误(B)
B.
1975年宪法 80、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A)
A. 单一制
81、依照宪法规定,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B)。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2、我国监督宪法实施的机关是(C)
C.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83、我国《行政诉讼法》是制定的时间是(A)
A.1989年
84、甲教唆乙盗窃,两人为此制定了计划,并准备了作案工具。乙在盗窃时被人发现即逃跑。此案是(A)
A.甲乙构成共同犯罪
85、陈某患精神病多年,虽经多方医治,病情并无好转,发作时精神狂乱,并伴有暴力行为。1999年4月21日,陈某在其居住的家属院中突然发病,用铁锹将一正在玩耍的儿童当场拍死。对陈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B)
B.
不按犯罪处理
86、甲与乙为邻居,甲长期将自家杂物堆放于乙家的厕所门前,乙享有(B)。
B..排除妨碍请求权 87、相邻关系是指相互毗邻的(A)所有人或使用人之问基于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使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A.不动产
88、我国《婚姻法》规定,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是(C)
C.乡、镇人民政府
89、我国法定继承中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不包括(D)
D.兄弟姐妹
90、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属于(D)
D.流转税
91、我国各级人民法院采取的审级制度是(B)
B.两审终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