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活动简报

时间:2019-05-14 01:4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活动简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活动简报》。

第一篇:安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活动简报

安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活动简报

为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为同学们的健康成长创建一片晴朗的心灵天空,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不断提升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进一步展开,普及心理知识,强化心理素质,我校决定于2015年3月26日举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活动。

罗彦老师重点谈了“什么是心理健康”、“小学生健康心理的表现”、“小学生不健康心理的表现”以及“心理保健的方法”等四个方面内容,讲座贴近学生实际、通俗易懂,极具知识性、趣味性。在场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充分地认识到学会调控情绪、稳定情绪、陶冶性情、注意完善自已的人格等对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性,也使大家认识到了只有成为一个心理健康、有学习能力的人,才能在未来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健康快乐,积极向上。

首先,给同学们讲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咨询的主要工作对象是正常人,处理的是人们的正常需要和问题,使同学们消除了对心理咨询的误区。

接着,就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学习和升学竞争导致的过度焦虑、交往中的心理矛盾与冲突、于父母、师长难以沟通等进行讲解,告诉学生们如何克服心理障碍:

1.学会建立理性的价值观念; 2.学会建立良好的自我观念; 3.学会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4.学会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学会增强耐挫能力。通过此次心理健康讲座学习,使学生们受益匪浅,同时让我们明白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铁石乡安乐小学 二〇一五年三月二十六日

第二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简报

呵护美丽心灵 关注心理健康

为了提高残疾人及家属的心理素质,不断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及机构的工作进一步展开,普及心理知识,强化心理素质,于2014年5月23日举行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残疾人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首先,老师给残疾人及家属讲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处理心理问题是人们的正常需要,使参与人员消除了对心理咨询的误区。

接着老师给参与人人员讲解了生命教育的意义,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生命价值观,也就是说帮助大家认识生命,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促进残疾人及家属主动、健康、积极向上的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此次心理健康讲座学习,使参与人员受益匪浅,同时让我们社工也得到了学习,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残疾人及家属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服务对象更多的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第三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享受如春教育 培育有根新人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生活在21世纪的青少年,物质生活、学习条件比起其父辈有了极大的改善,因此,我们成人认为,这代孩子十分幸福。可是心理学工作者调查发现:现在的中小学生中,经常感到紧张的占22%,为一些小事过分担心的占17%,感觉同学间关系冷漠的占27%,有困难时没倾诉对象的占28%,对考试过分紧张的占35%。这些数字表明,当今青少年儿童生活得并不十分幸福。或者更进一步推论,当代青少年心理存在严重问题。

据<北京晚报>2000年7月4日的新闻栏目报道:16岁的北京男孩小江,在中考后不久跳楼自杀。小江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多才多艺,没什么是非,成绩也不错。父母非常爱他,对他的学习和生活都很关心。中考他估分600多分,考重点不成问题。出事当天,父亲说了他几句,说天热,让他少穿点,把课本整理一下。没过多久,小江就在自己房间跳楼了。没人能说清小江当时为什么跳楼。

小江的死并非个例,资料表明,2000年一年,媒体公开报道的少年自杀事件不下20起。广州一名中专生毕业前夕吊死在教室的门框上,据说是因为找工作受挫;顺德一名初三男生半夜在家中上吊,只因爸爸藏起了他借来的游戏机;武汉一名17岁女生,四川一名18岁女生,成都一名初二男生自杀都是因为考试没考好。青少年的自杀事件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震惊和关注。此后不久在京举行的中美精神病学会学术会议的资料显示,中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是抑郁症及心理负担造成的自杀,它超出了其他任何疾病对青少年的威胁,而且近两年青少年自杀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自杀者大多是学校里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就在这种大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引起了教育界、心理学界、社会各界及家庭学校的高度重视。

班主任应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力量

班主任的角色是由班主任所担负的任务决定的。班主任的任务比一般教师任务更为广泛与复杂,他要对本班学生的德、智、体美诸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为此,班主任就需要根据不同的任务来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班主任应承担三种角色。

1、应成为自身心理健康的悍卫者。

由于面对的是一群成长中的孩子,教师情绪要绝对稳定,避免波动,以免对学生忽冷忽热造成伤害。

2、应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首席维护者。

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是学校、家庭及全社会的责任。班主任要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首席维护者,这样才能直接促进学生在各方面和协的发展。

3、成为家长维护子女心理健康的指导者。

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心理健康,但由于不懂方法,不知从何入手,这就需要班主任给以方法上的指导。

班主任的心理素质及发展

(一)、班主任心理素质的内涵。

1、具备丰富的爱生情感。

这一点要求教师对学生要真诚的付出;要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

2、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

这一点包括教育目的的坚定性及教育过程的持续性;教师要认定每个孩子都是可以成材的,要了解教育是一项长期而且具有持续性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应对每个孩子施与坚持不断的教育,才能令他成材。

3、具备广泛的兴趣爱好。

广泛的兴趣爱好是班主任个人影响力的能源。知识贫乏,腹中空空的班主任是很难使学生信服的。广泛的兴趣爱好不但能更好的推动班级工作,而且可能与学生取得更多的共同语言,促进心理沟通,这样必然会取得学生的信任,使影响力得到增强。

4、具备开朗的性格特征。

开朗的班主任能与学生和同事融洽相处,给人以生气勃勃的印象,产生言教难以达到的效果。

5、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

这是班主任应具有的工作作风。班主任对工作要有认真负责的精神,处理问题要一抓到底,绝不虎头蛇尾。

(二)、如何提高班主任的心理素质

1、提高班主任心理素质的学校行为。

(1)、营造班主任工作的良好文化氛围。

(2)、对班主任及时进行新课改教育的培训。

(3)、加强班主任工作的研究和交流。

(4)、给予班主任有效的激励。

2、提高班主任心理素质的自主行为

(1)、重视学习,提高素养。

(2)、及时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

(3)、加强班主任工作的自主反思,总结经验,优化行为。

(4)、强调协调教师之间的关系。

五、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问题

(一)、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一般具有七个面貌

1、不平衡性

小学阶段生理比心理发展速度快。

2、动荡性

小学阶段平稳的发展,心中有权威,以老师家长为权威。

3、自主性

小学阶段逐渐发展,但没形成反叛。

儿童青少年的自主意识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0----2岁 分不清主客体,属于第一自我高峰期。

7----8岁 第二自我高峰期。

11----14 岁 第三自我高峰期。

处在自我高峰期的孩子,很难接受别人的观点,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在小学阶段孩子要经历一个半到两个自我高峰期,因此小学的班主任更需要做大量细致、耐心的工作,以避免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另外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还具有前瞻性、进取性、闭锁性、社会性四个面貌,因为在小学阶段表现不明显,在这里就不作详细介绍了。

(二)儿童发展的一般特征

1、学习成为主导活动。

2、掌握了书面语言,并且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3、开始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

(三)小学生阶段心理健康的标志。

1、能否适应学习任务,正常参加集体活动。

2、情绪乐观,积极向上。

3、初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具有符合年龄特点的行为标志。

(四)教育重点

1、入学适应。入学时应带学生熟悉校园、找厕所、操场、建立伙伴群。

2、学习问题心理健康教育。

3、预防学生学习疲劳,注意用脑卫生。

(五)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寻找契机,充分挖掘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因素,运用科学教法与心理自然、恰当结合,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1)在教学内容中寻找,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

如:第七册语文教材中的《落花生》一课,就可以通过课文对学生进行增强自信心的教育。结合花生虽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样的实例,教育学生要正确看待自己及周围的同学。告诉学生一个人不漂亮,或不引人注意不要紧,只要他努力,勤劳,关心他人,那么他就会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他不但不该自卑,而且应该比别人更自信的生活。这样就利用课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一些有自卑心理的孩子恢复了自信。

(2)在教学方法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如:新课程标准就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方式,让学生共同总结出答案。这种教学方式就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了合群教育。只是学生虽然和同学合作了,自己却可能并未意识到这样得出的答案其实是群策群力的结果,所以教师要适时指出,个人做不到的事,凭借集体的力量有时轻松就可以完成。这就是集体的力量,我们每个同学都该使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

(3)、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如:哈市花园小学的冯贵敏老师,教写“乙 ”一个孩子总是学不会,老师手把手教13遍,还是教不会,这时别的学生已经开始笑话他了。第14遍他终于会写了。这时老师表扬他说,他很了不起。一遍学不会能学很多遍,他相信自己。这个案例中老师心理健康教育时机把握得就非常好,为孩子树立了学习信心,并为孩子以后的学习确定了模式,即一遍学不会多学。效果很好。如果老师当时不是表扬他而是一再说他笨,一颗厌学的种子可能会就此埋在孩子心中。

(4)、在教学评价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老师在填写学生素质教育发展报告单时,只表扬优点、以极其委婉的方式指出学生的缺点,并鼓励学生改正,就避免了对学生的伤害,帮助学生树立了学习信心,这一点,就做到了在教学评价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在班队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要求班队会主题鲜明,目的明确。(一会一题)

(2)班队会内容附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

(3)活动中是否体现学生主体。要求呈现宽松、民主、融洽的气氛。

3、在平时工作中做一人一事的心理疏导工作。

4、利用网络或在班级内部设“知心信箱”等。

六、班主任如何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注重教育观念的转变。

1、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实现教育的人性化。

有这么一段话,叫“当前师生关系的形象写真”:在今天中国学校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相反,站着的先生始终占据着至尊的地位,而学生们坐着的躯体里掩盖着的却是一个战战兢兢地坐着乃至于跪下的灵魂。

这样的师生关系在我们现在的小学里虽然不普遍,但很典型,我们当然是不提倡的。

我们提倡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只有心理距离近了,才能让空间距离拉近。

要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首先要学会“蹲下来看学生”。

“蹲下来看学生”的说法源自一个小故事:年轻的妈妈带孩子去逛商店,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这位妈妈兴奋得不忍离开,虽然没买什么东西,但她还是带孩子不停地走着看着。孩子终于不干了,叫着嚷着要回家。妈妈说:“你自己闹着要来,这么会儿你怎么又要走了?”说着说着发现孩子鞋带开了,就蹲下去给孩子系鞋带。当她将要站起来时,她忽然明白了孩子为什么一定要回家。原来从孩子的高度看不到那琳琅满目的商品,只能看到穿着各色裤子和裙子的腿。

所以想要理解孩子就要和孩子站在同等高度去看待周围的事物。

教师要正确处理尊重和爱的关系。要注意爱不等于尊重。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学生上课很爱发言,但回答问题答对的却不多。老师了解到孩子是为了面子才举手的以后,找到学生,告诉他,以后你还可以多多举手,让同学知道你是个爱发言的同学。但是以后回答问题,会的你举右手,不会的举左手,这样我就知道什么时侯该叫你回答问题了。课下我们再把不会的问题弄明白。

这个案例中,老师既设法保留孩子爱发言的好习惯,又注意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是一个把爱与尊重的关系处理得很恰当的例子。

2、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1)、在教学管理中提倡建立一种开放式、自由式、参与式的模式。

以往的填鸭式教学,相当于老师把做好的饭菜喂给学生,早已不再提倡。

近年来我们提倡的就是启发式与共享式。

启发式是指老师把饭菜做好,告诉学生哪个好吃再吃。

共享式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做出饭菜,一起研究哪个好吃,再吃,坏的扔掉。

同样是画苹果,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是老师在黑板上画,学生在本子上学画。

日本,把一篮苹果倒在地上,喜欢画红的,就画红的;喜欢画绿的,就画绿的;喜欢画半红半绿的也可以;喜欢画烂苹果也不反对。

美国,把学生领到苹果园去画,学生视野更加开阔,学生所描绘的画面,更加多种多样,具有强烈的个性效果。

还是在美国,老师教孩子画太阳,孩子画出了各种颜色的太阳,有一个孩子甚至画出了蓝色的太阳。老师问他为什么给太阳涂了蓝色,他说:“我画的是映在海里的太阳。” 孩子被誉为“有创新能力的同学。”

(2)在教学中不要用标准答案限制学生的思维和创造。

例:有一盆水,两个人在场,一个人干净,一个人脏,谁会用这盆水?答案可以有四个:

A、干净人用,因为他有干净习惯,脏人不用,因为他没有干净的习惯。

B、脏人用,有干净的需要,干净人不用,因为他已经干净。

C、都不用,干净人已干净不用再洗了,脏人习惯了脏也不用洗。

D、都用,干净人习惯干净需要再洗,脏人有干净的需要也要再洗。

这么多的答案,理由都是说得通的,那就都是正确的。

现实中有这样一个例子:“()的感情”,小表弟问我怎么填,我说:“填深厚”。过了一天,小表弟又打来电话说:“大姐,你教错我了,不是‘深厚’的感情是‘丰富’的感情。”我问:“这道题是按原文填空吗?”他说不是。我想来想去也想不明白,这位老师有什么理由要把与“感情”搭配的词固定为“丰富”呢?强迫大家记同一个答案,下次再见到这道题时错的人肯定会相对较少,或干脆没有。但这种教法是绝对锻练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

3、教师要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教学艺术,不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心理体罚。

体罚变相体罚都好理解,心理体罚诸如设惩罚座,让全班不和某一个学生说话等,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学生心理不健康。

教师要做到三多,三个不批评。

多尊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多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多期待,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三个不批评:

无意识的犯错不批评,给学生自省机会。

早上犯错不批评,给学生一天的好心情。

家长面前不批评学生,给学生留足面子。

因为鼓励与欣赏的功效总是大于批评,所以有诗人说“批评家多么可怜,赞赏家多么可爱”。在著名教育家陶行之身上,曾发生过一个《四块糖》的故事,是变批评为鼓励的一个绝好例子:陶行之在任育才小学校长时,有一次在校园见到一个学生向另一个学生扔石块,他当即制止了那个学生,并让他下午两点到自己办公室去。下午,不到两点,学生就来了。陶行之热情地请他坐下,并给了他一块糖,说:“你很准时,这块糖是奖给你守时的’。学生正在惊讶。陶行之又给了他一块糖,说:“我制止你时,你能立刻住手,这说明你尊重我,再奖你块糖”。接着他又拿出第三块糖给这个学生说:“听说你打人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你的行为属于见义勇为。你有与坏人做斗争的勇气,我再奖励你一块糖”。学生听到这哭了,说:“我错了,他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啊。”陶行之笑了。又给了他一块糖,说:“你自己已经认识到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块糖。”

陶行之还曾告诫教师:“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告诉教师要以满腔的爱去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4、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实现教育的情感化。

交流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找学生个别谈话,书信交流,日记交流都是增进师生间感情、拉近师生距离的有效方式,也可以开动脑筋在寻常事件中寻找情感线索。

举个例子来说:

吉林省教育学院教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李元昌在教学中曾遇到这样一件事。讲过《塞翁失马》后,班里有四个学生,无论如何背不下《塞翁失马》,李元昌老师尝试了各种方法让他们背,甚至把每一句的字头都写到黑板上去提示他们,他们还是背不下来。于是李老师又想出一个主意,他准备组织一次考试,试题中就有默写《塞》。考试前两天,他找四个学生分别谈话,内容是:考试中有默写《塞》,我可没告诉别人。你要珍惜机会……结果全班在《塞》这道题中得满分的就是这四个同学。.在这个案例中,李元昌老师就利用了情感线索,给学生一次成功的机会,让他以此为阶梯攀登更高的山峰,效果非常好。

5、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注重教育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实现教育的生活化。

虽然减负的口号一喊再喊,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作业并不少,对待这种现象老师无奈,家长无奈,学生更无奈,有段学生改的歌词,很有意思也很真实、形象: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

为了调节孩子生活、锻炼孩子自理能力,咱们可以改变留作业的方式,比如取得家长的支持留点家务作业等。国外的跟踪调查显示:不善于做家务的孩子长大后,他的失业率、离婚率等都远远高于同龄人,孩子小时非常有必要接受家务劳动锻炼。

李元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教育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促进了学科学习。

农村学校取暖要靠学生带一些柴火来烧,他在要求学生交栅子(就是玉米杆的根)时,有的学生不爱劳动,宁可以一斤栅子五分钱的价格上交一元钱,也不愿意交二十斤栅子。他以此现象为着眼点,要求学生写评《交钱》,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的启发下,文章写得有理有据,非常好,听到作文内容的同学也改掉了不爱劳动的坏习惯。

(二)、正视学生的心理问题

学生中的心理问题种类

强迫行为

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神经症,又称强迫性神经症。主要表现是经常出现一些无意义、不必要、妨碍正常生活和学习,而自己又无法控制的观念、意向或动作。例如:刚锁好的门,总怀疑是否没锁好要一遍遍返回去看,做完的作业又怕没写好,总要反复检查等。强迫症的矫治一般需要由专门的心理咨询人员或心理医生来进行,通常可以采用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曾有这样的儿歌在学生中传抄:太阳当空照,骷髅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一拉弦,赶快跑,学校炸得不呀不见了。这首儿歌反应了部分学生对学校的态度。为什么要炸学校呢?因为他讨厌学校、怕学校。传抄儿歌的孩子不全是但肯定有一小部分或个别孩子是患有学校恐怖症的。有些孩子在家玩得好好的,一提上学就头晕,肚子疼。到医院什么都查不出,回来后说不让他上学,他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再提学校,所有的毛病又都来了。这不是孩子装出来的,这就是心理问题的一种,属于学校恐怖,严重的有些孩子甚至提起上学就上吐下泻。

对此类现象的矫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要了解清楚致病原因,通过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帮他们转变态度,改进教法,从根本上消除应激源,或使学生脱离应激源。第二是进行心理治疗,一般可采用支持疗法和脱敏疗法,帮助学生逐渐减轻厌学情绪和恐惧感;第三,要指导家长调整教育态度与方式;第四,是药物治疗,对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由医生开一些抗焦虑的药物作为辅助性治疗。

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指一些同学平时情绪很正常,但是临近考试时就开始感到紧张,有时会出现食欲不振或失眠现象等。随着考试临近这种感觉会日趋加剧。

考试焦虑的矫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考试的价值,调节自己的期望值,减轻心理压力;第二,帮助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恢复或增强自信心,减轻对考试结果不必要的担忧;第三,教给学生一些自我调控的方法,使他们能够控制过度紧张的情绪。

除以上几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外,以下几种也是学生中较常见的心理问题:

人际问题 疑虑症状

双重人格 神经衰弱

认知偏差 青春期综合症

对于这些心理问题,轻微的可以通过老师及家长与学生谈话对症矫治,问题严重的就要由心理医生及医院来治疗。

(三)学校班级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为了矫正和预防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学校班级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专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教育磨练营;出心理健康报;设心理咨询信箱;设心理咨询电话;

办心理健康广播站;设心理咨询室等。

在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教育,如在班队会;春游;班级干部的选拔;运动会;学生座位的排法;家长会等活动中都可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班队会中可以搞主题教育,比如:受了委屈怎么办,我是一个好女孩,(好男孩)等。

(四)、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

1、显性课程:

专门的心理辅导课。一些大中城市的中小学,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材,有老师按大纲要求定时授课,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

学科渗透心理健康课。由于没有教材,小学只能通过学科渗透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或通过班队会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

2、隐性课程:

教师的言谈举止,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的标语口号,学校的规章制度

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

学校、教室的标语,贴近孩子生活,有些新意的更容易被孩子接受,更容易产生积极的效果。比如,前面提到的李元昌老师,他曾体会总结出几条标语:

用勤奋的我战胜懒惰的我,用主动的我战胜被动的我,让高能的我代替低能的我,让平庸的我发展成高尚的我。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相信各位班主任一定会象对待自己所有份内工作一样,积极去研究它,努力去实践它,保证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健康的发展

第四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教师篇

生活在21世纪初的青少年,物质生活、学习条件比起其父辈有了极大的改善,因此,我们成人认为,这代孩子十分幸福。可是心理学工作者调查发现:现在的中小学生中,经常感到紧张的占22%,为一些小事过分担心的占17%,感觉同学间关系冷漠的占27%,有困难时没倾诉对象的占28%,对考试过分紧张的占35%。这些数字表明,当今青少年儿童生活得并不十分幸福。或者更进一步推论,当代青少年心理存在严重问题。

据<北京晚报>2000年7月4日的新闻栏目报道:16岁的北京男孩小江,在中考后不久跳楼自杀。小江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多才多艺,没什么是非,成绩也不错。父母非常爱他,对他的学习和生活都很关心。中考他估分600多分,考重点不成问题。出事当天,父亲说了他几句,说天热,让他少穿点,把课本整理一下。没过多久,小江就在自己房间跳楼了。没人能说清小江当时为什么跳楼。

小江的死并非个例,资料表明,2000年一年,媒体公开报道的少年自杀事件不下20起。广州一名中专生毕业前夕吊死在教室的门框上,据说是因为找工作受挫;顺德一名初三男生半夜在家中上吊,只因爸爸藏起了他借来的游戏机;武汉一名17岁女生,四川一名18岁女生,成都一名初二男生自杀都是因为考试没考好。青少年的自杀事件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震惊和关注。此后不久在京举行的中美精神病学会学术会议的资料显示,中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是抑郁症及心理负担造成的自杀,它超出了其他任何疾病对青少年的威胁,而且近两年青少年自杀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自杀者大多是学校里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就在这种大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引起了教育界、心理学界、社会各界及家庭学校的高度重视。

一、在中小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1、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2、是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3、是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班主任应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力量

班主任的角色是由班主任所担负的任务决定的。班主任的任务比一般教师任务更为广泛与复杂,他要对本班学生的德、智、体美诸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为此,班主任就需要根据不同的任务来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班主任应承担三种角色。

1应成为自身心理健康的悍卫者。由于面对的是一群成长中的孩子,教师情绪要绝对稳定,避免波动,以免对学生忽冷忽热造成伤害。

2、应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首席维护者。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是学校、家庭及全社会的责任。班主任要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首席维护者,这样才能直接促进学生在各方面和协的发展。

3、成为家长维护子女心理健康的指导者。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心理健康,但由于不懂方法,不知从何入手,这就需要班主任给以方法上的指导。

三、班主任的心理素质及发展(一)、班主任心理素质的内涵。

1具备丰富的爱生情感。这一点要求教师对学生要真诚的付出;要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

2、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这一点包括教育目的的坚定性及教育过程的持续性;教师要认定每个孩子都是可以成材的,要了解教育是一项长期而且具有持续性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应对每个孩子施与坚持不断的教育,才能令他成材。

3、具备广泛的兴趣爱好。广泛的兴趣爱好是班主任个人影响力的能源。知识贫乏,腹中空空的班主任是很难使学生信服的。广泛的兴趣爱好不但能更好的推动班级工作,而且可能与学生取得更多的共同语言,促进心理沟通,这样必然会取得学生的信任,使影响力得到增强。

4、具备开朗的性格特征。开朗的班主任能与学生和同事融洽相处,给人以生气勃勃的印象,产生言教难以达到的效果。

5、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这是班主任应具有的工作作风。班主任对工作要有认真负责的精神,处理问题要一抓到底,绝不虎头蛇尾。

(二)、如何提高班主任的心理素质

1、提高班主任的心理素质的学校行为。(1)、营造班主任工作的良好文化氛围。(2)、对班主任及时进行新课改教育的培训。(3)、加强班主任工作的研究和交流。(4)、给予班主任有效的激励。

2、提高班主任心理素质的自主行为(1)、重视学习,提高素养。(2)、及时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

(3)、加强班主任工作的自主反思,总结经验,优化行为。(4)、强调协调教师之间的关系。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问题

(一)、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一般具有七个面貌

1、不平衡性。小学阶段生理比心理发展速度快。

2、动荡性。小学阶段平稳的发展,心中有权威,以老师家长为权威。

3、自主性。小学阶段逐渐发展,但没形成反叛。儿童青少年的自主意识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0----2岁 分不清主客体,属于第一自我高峰期。7----8岁 第二自我高峰期。11----14 岁 第三自我高峰期。

处在自我高峰期的孩子,很难接受别人的观点,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在小学阶段孩子要经历一个半到两个自我高峰期,因此小学的班主任更需要做大量细致、耐心的工作,以避免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另外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还具有前瞻性、进取性、闭锁性、社会性四个面貌,因为在小学阶段表现不明显,在这里就不作详细介绍了。

(二)、儿童发展的一般特征

1、学习成为主导活动。

2、掌握了书面语言,并且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3、开始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

(三)、小学生阶段心理健康的标志。

1、能否适应学习任务,正常参加集体活动。

2、情绪乐观,积极向上。

3、初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具有符合年龄特点的行为标志。

(四)、教育重点

1、入学适应。入学时应带学生熟悉校园、找厕所、操场、建立伙伴群。

2、学习问题心理健康教育。

3、预防学生学习疲劳,注意用脑卫生。(五)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寻找契机,充分挖掘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因素,运用科学教法与心理自然、恰当结合,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教学方法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评价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在班队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3、在平时工作中做一人一事的心理疏导工作。

4、利用网络或在班级内部设“知心信箱”等。

六、班主任如何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注重教育观念的转变。

和谐、平等、民主、相

1、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建立起 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实现教育的人性化。这样的师生关系在我们现在的小学里虽然不普遍,但很典型,我们当然是不提倡的。我们提倡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只有心理距离近了,才能让空间距离拉近。要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首先要学会“蹲下来看学生”。

教师要正确处理尊重和爱的关系。要注意爱不等于尊重。

2、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意识和创新精神。(1)、在教学管理中提倡建立一种开放式、自由式、参与式的模式。(2)在教学中不要用标准答案限制学生的思维和创造。

3、教师要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教学艺术,不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心理体罚。体罚变相体罚都好理解,心理体罚诸如设惩罚座,让全班不和某一个学生说话等,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学生心理不健康。

教师要做到三多,三个不批评。多尊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多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多期待,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三个不批评: 无意识的犯错不批评,给学生自省机会。早上犯错不批评,给学生一天的好心情。家长面前不批评学生,给学生留足面子。

4、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实现教育的情感化。

交流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找学生个别谈话,书信交流,日记交流都是增进师生间感情、拉近师生距离的有效方式,也可以开动脑筋在寻常事件中寻找情感线索。

5、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注重教育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实现教育的生活化。虽然减负的口号一喊再喊,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作业并不少,对待这种现象老师无奈,家长无奈,学生更无奈,有段学生改的歌词,很有意思也很真实、形象: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

第五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简报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简报

随着社会的发展,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行,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小学生中存在着许多的心理问题,为了更好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0月20日,我校举行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让心灵洒满阳光》。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学生们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做评价检测题,自我评价,让孩子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等环节,展示了如何化烦恼为快乐的各种各样的方法,精彩的表演获得了阵阵掌声。通过这次主题中队活动让学生学会尊重别人,同学之间应该友好相处,让学生消除烦恼时的不健康心理,正确的面对烦恼,享受快乐的心态。这次活动,让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快乐的力量,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更促进了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本次少队活动展现了东四小学正在积极营造校园人人健心的氛围,相信全体同学在这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中会更健康、快乐地成长!

下载安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活动简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活动简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定稿]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为贯彻落实留守学生“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让其在学习和生活中快乐、健康地成长,6月15日,姚关镇蒜园小学举行了留守学生心理健康讲座,此次讲座云师大李......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简报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 简 报 (第1期) 炉山镇元林小学思政处 2017年10月22日 为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关注和保护学生的正当权益和身心健康,我校结合实际,全方位、多层次......

    小学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小学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两有生”的心理特征及自我转化方法 所谓”两有生” 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界定:一是学习有困难,二是思想行为有偏差。他们在日常行为方面主要是思想表......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简报 300字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简报300字随着社会的发展,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行,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学生心理......

    2016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简报

    镇宁民族寄宿制中学开展中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 简 报 镇宁民族寄宿制中学思政处 2016年3月9日 为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关注和保护学生的正当权益和身心健康,我校......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库车县第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小学生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各位同学: 你们好!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烦恼如:学习、生活等方面,给我们的心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心理与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今天......

    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讲座

    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讲座 一、衡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一)什么是健康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