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以及对中国复兴的想法。

时间:2019-05-14 01:35: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以及对中国复兴的想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以及对中国复兴的想法。》。

第一篇: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以及对中国复兴的想法。

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以及对中国文化复兴的想法。

文化是一个意蕴丰富的概念。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文化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他们都有自己的文化,而且这些文化还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发展。因此,我们也就有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这两个层面的文化。

众所周知,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五千年时间的沉淀,孕育了我国让世人瞩目的传统文化。这些优良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数代炎黄子孙的精神食粮。也正是它们,造就了我们中华民族这个伟大的民族。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弥纶天地之大道的易文化;有无为而无不为的道文化;有内圣外王的儒文化;有不占屈人之兵的兵文化;有涅槃境界的佛文化;有天雨栗,鬼夜哭的汉字文化;有上工治未病的中医文化;还有入乎神,通乎道的武术文化和人生三宝精神气的养生文化。这些文化的合体,构成了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文化发展有客观自在的规律,它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时至今日,我国文化已由传统文化发展到了现代文化。现代文化,是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孕育而生的,有着它自身的特点。但这也并不是说,现在文化与传统文化毫无关联,它们还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的。

五四运动以来,人们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中有一个不成文的习惯,那就是大家都特别注重儒家思想、儒家文化。猛烈抨击中国传统文化的,其矛头所指首先是儒家,五四运动时的“打倒孔家店”即证明了这一点;极力为中国传统文化做辩护的,其捍卫的中心也是儒学;主张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抛弃其糟粕、吸收其精华的,其分析的对象也主要是儒家。这种习惯,近来颇受到一些人的怀疑和批评。如有人认为,从先秦开始,中国文化思想就是多元构成的,而不是儒家思想统治下单一的传统;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不是儒家,而是道家,中国传统文化从表层结构看,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政治伦理学说,从深层结构看,则是道家的哲学框架;有人甚至认为,中国国民的真实心态不在思想家的言论著作中,而体现在诸如谚语一类的东西中。我认为,儒家思想、儒家文化虽然并不等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但却实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

客观地看待中国的现代文化,我觉得可以说是对于儒家思想和儒家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和宋明理学所倡导的一些儒家方面的思想,在现在,也被运用到了很多方面。如在教育方面,我们继承了孔子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不耻下问、诲而不倦”等等的儒家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加以了发展;在外交方面,我国现在所倡导的和平外交政策,也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为人处事和与人交往方面,儒家所倡导的“有朋自远方来”的观点,现在也广为任用,零八年的北京奥运会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当然,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还体现在其他的很多方面。总而言之,现代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继承和发展。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所以我们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现代文化。现代文化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它也有自身的特点。我国的现代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构建与发展为核心,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为基本内容,以实现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发展为宗旨的。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失去了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从对外开放的角度来说,这继承并提升发展了我国的民族文化传统。现代文化,不仅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和根本精神,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与时俱进,而且也保持了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实现了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造就了我国现在的社会主义文化,它是一个“和而不同,生生不息”的科学体系和动态系统,其基本精神是“科学发展、与时俱进、有容乃大、和谐发展”。实践已经证明,这种文化是有利于我国发展,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所以,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并不断地探索,丰富和完善我国的文化体系。

对于中国的文化复兴,我认为我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应该朝着两个方面发展。一个是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弘扬民族主体精神;另一个是吸收国外先进的文化,走中西文化融合之路。

现阶段,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于我们来说,弘扬我们民族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没有独立的意志和民族的尊严,就很有可能任人宰割。保持我们自己的独立性,是我们能够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的最基本的保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主体意识,并不是代表我们要墨守陈规。我们同时要具有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气魄和胆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地联系的不断加强,已经形成了一个“地球村”。在这种情况下,自我封闭、因循守旧、孤芳自赏、以大国自居绝对是没有出路的。所以,我们应该在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的同时,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吸取西方先进的文化,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服务。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顽强的意志。不论是文化事业建设,还是其他各方面的建设都蒸蒸日上。我坚信,我们的祖国会更加的繁荣与富强,祖国的明天必定会更加的美好。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化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化建构

我国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与中国有文字以来的历史同步出现。而本文所讨论的传统文化是体系复杂、涵盖面广的中国精神文明的漫长历史积淀,它是由多种思想、众多学派构成的庞大体系。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曾出现过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参预争鸣的百家中,就有道家、儒家、法家、墨家、兵家、农家、名家等主要思想学派,这些学说和思想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当今中国的现实需要和时代精神来观照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不难看出,虽然它至今仍然包涵着不少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可贵部份,如强调“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精神,以“有教无类”为博大宗旨,“诲人不倦”、“因才施教”为基本方法,“学而不厌”、“教学相长”、学思结合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以“政者正也”、正身正人、“修己安人”为基本方法,表现出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的社会管理思想;“杀身成仁”、“舍身取义”、“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慨;尊老爱幼,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规范等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些精华,至今仍闪烁着哲理的光辉,是值得我们肯定并加以弘扬的。

当今,我们要建构的中国现代文化,首先必须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这种文化必须为当前经济体制改革服务,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四项基本原则。现实的需要与奋斗的目标明确之后,那么我们所欲建构的现代文化的内容也就可以确定。对于中国现代文化的重构,我们认为除了继续宏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身优点之外,仍然需要批判地汲取外来先进文化,走中外文化交融合璧的发展道路。这就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刻的反思。

从基本倾向看,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虽具有与当今中国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时代精神相一致的一面,也有相抵牾的一面。我们只有去其糟粕而发扬其精华,才能创造出我们更新更美好的文化。我们在深入批判“全盘西化”和全面否定民族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的同时,也要注意汲取外来文化中的有益部份,我们吸收外来文化的气魄应该更大一点,更要有世界眼光。不管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不管是第三世界的还是发达国家的,不管是古代的还是近代、现代的,凡是人类创造的优秀艺术表现形式,我们都要积极地了解、介绍、学习、借鉴。

中国现代文化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有通盘考虑和科学的构想,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根据当今中国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时代精神和现实的需要,在尊重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的基础上,把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份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有机地结合起来,经过有机的文化整合,通过融合、提炼、升华与再创造,使之发生质变,逐步地建构起无愧于当今时代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文化。

历史已经表明,中国文化的建构和发展,并不以“国粹派”和“西化派”的意志为转移,而是按照现实社会的需要,遵循自身发展规律逐步形成。它既非照搬传统的老一套,也不是全盘西化,而是以中西文化优长互补、结合交融的形态出现在世人面前。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外来文化的先进因子,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东方大国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篇:浅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营销的关系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营销的关系

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 班级:经济1101 姓名:谭孟舸 学号:110110001

完成日期:2012年5月26日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营销的关系

班级:经济1101 姓名:谭孟舸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3 引言„„„„„„„„„„„„„„„„„„„„„„„„„„„„„„„„3 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推动营销的案例„„„„„„„„„„„„„„„„„3

(一)、正面案例„„„„„„„„„„„„„„„„„„„„„„„„„„„3

(二)、反面案例„„„„„„„„„„„„„„„„„„„„„„„„„„„4 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营销的关系论述„„„„„„„„„„„ 4

(一)、相互联系„„„„„„„„„„„„„„„„„„„„„„„„„„ 4

(二)、相互作用和影响(利)„„„„„„„„„„„„„„„„„„„„ 5

(三)、相互作用和影响(弊)„„„„„„„„„„„„„„„„„„„„ 7

(四)、关系综述„„„„„„„„„„„„„„„„„„„„„„„„„„„7 第三章、启示„„„„„„„„„„„„„„„„„„„„„„„„„„„„7

(一)、从二者关系中得到的基本认识„„„„„„„„„„„„„„„„„ 8

(二)、如何更好地以传统文化推动市场营销 „„„„„„„„„„„„„„8

(三)、在现代市场营销中如何注重传统文化保护„„„„„„„„„„„„ 9 第四章、结论„„„„„„„„„„„„„„„„„„„„„„„„„„„„10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对市场营销的影响越来越重大。二者虽然时代背景气息不同,但是并非毫无相关,相反,它们有着许多的共同之处,相互之间也有着许多有利或者有弊的作用和影响。只有仔细地分析他们之间地关系,并且为各自的平衡发展提出对策,才能促使两者和谐共赢的进步。本文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市场营销的具体关系内涵为研究目的,对一些现象和案例进行了分析和说明,从而进一步进行两者的关系探讨,并且提出具体措施以分析其真正内涵,最终得出结论:只有采取措施平衡好二者的利益,促进二者和谐发 展,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共赢。

关键词:传统文化;市场营销;营销理念

引言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市场经济的研究已有先例,但是对其二者的具体关系进行探究暂时十分稀少,因而有进行探究的必要。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市场营销的具体关系内涵进行探究剖析是进行此次研究和论文写作的目的所在。本文第一章从中国传统文化推动营销的具体案例入手进行分析,第二章进而讨论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市场营销的相互关系,第三章具体阐述由二者关系所得到的基本认识和方法论探究,第四章说明结论。

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推动营销的案例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包括儒家文化、道家、佛家文化等道德意识形态文化,也涵盖了如剪纸、绘画等民族习俗文化。而市场营销则是指个人或集体通过交易其创造的产品或价值,以获得所需之物,实现双赢或多赢的过程。前者具有传统民族气息,后者是现代商业社会的经济活动,两者虽有时代冲突,但也不乏共融共通之处。因此,将传统文化融入营销当中并且获取成功是不难理解的。

(一)、正面案例

1.用传统文化活动带动营销

如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哈尔滨冰灯节、洛阳牡丹花会、张家界森林节等,通过举办文化经贸节,招商引资,实现经济文化双丰收。商家可以利用人们参与这些文化活动的热情,进行广告投放和实体销售,从而达到营销的目的。2.品牌营销中加入传统文化因素推动营销发展

“红豆”是江苏红豆集团的服装品牌和企业名称,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特有的情感魅力而吸引着广大消费者。提起它,人们就想起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千古 绝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孔府家酒是孔圣人的家乡酒,一句广告词“孔府家酒,让人想家”勾起无数人对家的眷恋,对传统文化的回溯追源。

台湾茶行业两大巨头“统一”和“康师傅”,他们在广告中注重中国传统艺术美学和中医养生观念的结合,如康师傅推出的大麦香茶广告, 非常注重对健康的诉求, 无论是选择金色麦田作为背景还是对六棱大麦的细节表现, 都从各个角度体现出自然、绿色、健康的中医养生观念。能够唤起中国消费者的文化共鸣和对健康的追求,推断营销的发展。3.将传统文化融入营销内容之中

如以传统文化为题材进行动画制作、文学创作,还有诸如以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名人或者风俗习惯等为蓝本而创作的玩偶、公仔、饰品等。这些都是利用中国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而进行的文化营销。

(二)、反面案例

利用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市场营销已经越来越成为现代营销中相当重要的一环,但是有的企业品牌对传统文化的悄然崛起而浑然不觉,即使所做的类似营销,也使老百姓感觉照猫画虎,不伦不类。像非常可乐所做的“有喜事当然非常可乐”广告片就没有真正传达出中国古典文化的神韵,仅仅是一出人为的闹戏,只给老百姓一点皮毛印象。品牌的亲和力和独有的形象没有很好地聚焦凸显,更难以抵达消费者心中。

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营销的关系论述

许多经济学家都预言21世纪的市场竞争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较量”,认为商业企业缺乏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就将会失去发展所需的营养。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市场营销文化,特别是传统思想中以伦理为本位,强调社会需求和集体利益,崇尚道德诚信,在当代市场营销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传统文化和市场营销,他们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和影响都值得做深入的探究。

(一)、相互联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营销相互关联。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中蕴含了许多市场营销的理念和观点。例如“民本”观念、“和谐”观念、“人本”观念、“变易”观念、“义利”观念、“兼容”观念等,这些观念都与现代市场营销息息相关,甚至直接存在于现代市场营销的观念理念之中。有的理念对市场营销有推动作用,有的则会阻碍市场营销的发展。

然后,现代市场营销的发展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应用,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集合和民族精神的源泉,因而对社会经济的进步作用是日益提升的。就像上一章提到的几个正面案例那样,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传统文化在现代市场营销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作为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后代,我们必须深入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探索传统文化对现代营销理念的影响,才能更好地做好市场营销。

(二)、相互作用和影响(利)

1.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市场营销的有利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对现代市场营销有现实意义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中有许多的理念与现代市场营销的实际情况不谋而合有着现实指导意义。

如“民本”观念,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体现在现代营销过程中就是以顾客的需求为中心,追求“顾客导向”的营销理念。顾客需要什么,就卖什么;能卖什么,就制造什么。而不是生产观念时期所表现的那种“能制造什么,就卖什么。”以顾客为中心是市场营销的主题。深刻理解并树立“民本”理念,要求我们牢固树立消费者至上的观念,树立顾客导向观念,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要以消费者为中心,处处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这是企业营销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和谐”观念,追求“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国传统的和谐观念要求我们树立关系营销观念,在追求企业自身短期利益的同时,考虑到企业的长期利益,在追求企业自身利益的同时,考虑到社会的利益。

“人本”观念,“人本”即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孔子管理思想的精髓。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可以得到启示,对自己员工“仁爱”,让员工满意,那么他们才能 5 以“仁爱”之心回报企业,成为企业长期的关系公众。

“义利”观念,诚信是中国儒家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中最基本的伦理范畴之一。以诚为本是塑造企业形象和信誉的基石。是企业获得效益、赢得市场的法宝。市场只青睐货真价实、真诚对顾客服务、对社会负责的企业和运营者。鄙视那些不诚信行为:产品假冒伪劣、价格欺诈、广告虚假、售后服务质量差。

除此之外,中观传统文化中还有许多有价值的观念指导着现代市场营销的运营节奏,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2)、以传统文化作为内容融入整体营销过程

传统文化有着自身的民族吸引力,利用传统文化活动进行招商引资,可以充分利用文化资源的影响力,实现营销效用最大化。另外,商业企业创品牌的途径,一半是增加科技投入,另一半则是增加文化含量。在市场营销史上,以物质为基础的刚性营销曾经起过决定作用,但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刚性营销必须要与以文化为基础的柔性营销结合起来,而且柔性营销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与接受方式,在品牌的设计上可以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和民族心理。有利于让消费者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浓郁的意境和韵味,从而促进营销的发展。最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本身就有着深厚的内容内涵,再加上近年来兴起的古典热,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其本身就是现代市场营销的一大内容点。

(3)、传统文化对现代市场营销策略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现代市场营销起作用的不仅仅是那些理念和约束准则,策略这一方面也十分关键。如关系营销,从关系而不是其他途径参与社会(包括市场营销活动),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自然取向,具有必然性,因此中国的市场营销一开始就是关系营销,加深对它的研究对现代市场营销中的策略调整有着重要意义。当代市场营销活动中,我们应汲取中庸哲学的精华,随时调整和丰富营销谋略,获得最佳经营效益。

2.现代市场营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利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弘扬和传播传统民族文化

现代社会是商业社会、经济社会,每个人都作为个体紧密的参与其中。市场 6 营销在这之中所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而且具有广泛的影响范围。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市场营销,或者以传统文化作为营销内容,都能够在尽量大的范围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达到弘扬和传播民族文化的效果,甚至能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如可口可乐公司在广告中加入中国民间的泥娃娃和剪纸艺术)(2)、唤起民族意识,促进传统文化发展

正由于商业、经济社会和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民族意识越来越淡薄。而如果在营销中加入传统文化元素无疑会使大家的民族意识得到唤醒和凝聚,从而推动传统文化热潮的兴起,促进其发展。

(三)、相互作用和影响(弊)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市场营销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是传统文化并不是完完全全都有利于市场营销发展的,总有不可取之处,比如任人唯亲,重义轻利等观念都不符合营销原则,不利于其发展和进步。然后传统文化由于其时代局限,有些文化背景具有一定的推销难度,有时反而会对市场营销起阻碍作用。

现代市场营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是在功利主义横行的今天,有的市场营销方式会对传统文化造成破坏和歪曲(比如对历史题材的文学改编),然后现代市场营销不具备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强度,容易使传统文化被外来文化渗透,或者被外国盗用(如美版的花木兰,功夫熊猫等电影)。

(四)、关系综述

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市场营销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市场营销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而如果应用不当也会产生阻碍。现代市场营销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如此,如果营销得当,可以促进传统文化发展,营销失位,则会危害传统文化。二者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在正确的经营环境中可以实现营销与文化的共赢,但其可能双双一败涂地的风险也不容忽视。总之,我们应该辩证地去看待二者的关系,趋利避害,使它们相互促进,才能达到效用的最大输出。

第三章、启示

不少的企业都在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市场营销的结合方面获得了一定成功,但也有失败的案例,这就意味着认清楚两者关系的具体内涵,并且找到平衡 两者利益,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具体的、更好的方式是有很大必要性的。

(一)、从二者关系中得到的基本认识

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市场营销进行关系分析后,我们可以了解到二者确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顺应时代潮流,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认识,用正确的方式将传统文化应用于市场营销环节中,是现代企业应该着力研究的部分。

然后,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对于今天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并角逐于国际市场的中国人来说,并不是古老文化的一切都适用于今天。因为从今天的角度去鉴别和衡量我们的民族文化,其中既有深刻的社会、人生哲理,给人以教益与启迪,也有许多封建糟粕。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也应和对待西方外来文化一样,既不能全盘吸收,也不能全盘否定。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我们生活在这个变幻奠测、竞争激烈的世界,现在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的市场营销思想,为现代市场竞争服务,这绝不是说,我们可以从祖先的论著中寻找到今天我们所面临的具体问题的现成答案,而主要是从古人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及从中提炼出来的思想、哲理中汲取丰富的养料,来开阔我们的视野,活跃我们的思路,通过对这些思想、哲理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来更有效地开展现代市场营销活动。

(二)、如何更好地以传统文化推动市场营销 1.建立良好的传统文化环境氛围

传统文化在最近几年已经逐渐兴起成为热潮,企业可以顺应这个趋势,积极投身于与传统文化复兴相关的公益活动,努力促成良好的传统文化环境氛围的建立。有了良好的文化环境,那么企业就能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措施去利用传统文化的效应进行更好的营销运作。2.用传统文化填补市场空缺

以家居器材为例,欧洲家居产品讲求个性,法国追求浪漫,意大利强调艺术感染力,英国则具有明显的古典与绅士风度,而美国则含有高科技元素,但是中国的家居却更多的只是一味地模仿,既无创意,也看不到本民族的特色,因此传统文化特色与风格在家居市场上是空缺的。事实上还有很多其他的产品市场也是如此。因此企业可以从这方面进行考虑,利用传统文化去弥补市场上的一些产品 8 空缺,以此进行文化特色营销,因为任何产品都只有与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紧密联系起来,才能长久不衰。3.将传统文化与营销服务紧密结合

不管是新产品发布前的宣传服务,还是营销过程中的同步服务,或是营销过程末端的售后服务,服务的质量往往都对营销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就好像海南航空强行在企业内部推行传统文化教育从而改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发展一样,企业也可以将传统文化的道德、精神引导作用具体到营销过程中的各个服务环节,比如以优良的传统道德对员工进行服务培训,或者是在服务环节融入传统文化特色(如传统礼节),从而提高营销的服务质量,促进营销效果的提升。

(三)、在现代市场营销中如何注重传统文化保护 1.规范传统文化的营销途径

在以传统文化为内容进行市场营销时,或者将传统文化与品牌相结合进行营销时,或者是举办传统文化活动进行营销时,一定要注意营销途径的规范性。无论是利用微博、视屏等社会化媒体进行网络营销,还是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实体营销,都要遵循正确的法律法规,尊重各方利益,不走捷径,避免损人利己。只有确保营销过程的规范操作,才能为保护传统文化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2.在营销中创造传统文化环境氛围

要想保护传统文化,那就必须得确保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延续和成长。在营销过程中,企业要注重尽量多的传统文化元素的添加和应用,创造全社会性的传统文化氛围,使传统文化永葆活力和青春。3.完善传统文化保护机制和法律法规

政府应对传统文化的使用进行程度上的立法,防止过度改编之类的营销行为破坏传统文化。同时也应该加大力度完善传统文化的保护机制,以面对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时做出快速的反应。4.政府积极引导传统文化适应市场经济

要想在现代市场营销中确保传统文化不受损害,除了制度上的保护外,还应该努力使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的节奏相适应。政府应积极发挥自身的文化引导职能,制定合理的对策、措施,对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市场包装(如创建传统文化艺术组织、团体,举办文化演出等),从而将传统文化引入市场经济的潮流之中。9 这样才能使现代市场营销对传统文化的危害降到最低。

第四章、结论

中国传统文化说到底是文化层面的事物,而市场营销是经济层面上的事物。经济影响文化,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传统文化对营销,营销对传统文化,都有着相互促进和制约,关键在于人们对他们的应用方式的优劣。我们可以从文化氛围和竞争的角度去采取对策更好地以传统文化推动市场营销,也必须从社会机制、法律法规、营销途径和经济文化氛围的角度去考虑,以在现代市场营销的过程中保护好传统文化。只有平衡好二者的利益,促进二者和谐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共赢。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市场营销也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并且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成为主要环节。二者的联系密不可分,相互间有着深远的关系和影响。随着传统文化和市场营销越来越多的结合和应用,对它们进行探究,并制定出合理的发展对策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只是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浅浅的研究并做出个人理解,有所纰漏敬请读者指出。在研究过程中参考了不少文献和资料,在此对原作者们表示感谢,以后若有机会定将对两者关系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形势进行更深一步的调查研究,促进问题的完善。参考文献:

1.陈炳富编著:《企业伦理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郭国庆著:《市场营销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蒋才良.中国传统文化对市场营销学教学的启示【J】.企业家天地,2007.4.姜旭平.网络整合营销传播【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马宗国.儒家文化与中国企业营销理念的创新【J】.商业研究,2005.6.彭学宝.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市场营销【J】.商场现代化,2007.7.綦正芳.孔子的人本思想与21世纪中国企业文化建设【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8.

第四篇:中国传统文化复兴

谁在抛弃中国传统文化 工业092班 刘常进

选了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程是我不会后悔的选择。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同时也对这种文化在我国的现状也表示十分担忧。

现在就“谁在抛弃中国传统文化”这一问题发表一下我的浅见。

中国近代经历了几个严重破坏和抛弃传统文化的时期:

第一个时期:1919年中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猛烈抨击了封建主义旧文化,提倡新文化,将反封建思想推向了高潮。许多参加运动的学生和百姓并没有真正明白反封建到底是反哪些思想和制度,就把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统统否定了,认为传统文化就是封建思想。这对中国核心的传统文化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第二个时期: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最严重的打击和摧残,几乎到了灭顶之灾,1966年人民日报发表了《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论,提出“破除几千年来一切剥削阶级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口号。“破四旧”给中国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面貌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毁灭性打击,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庆典和流传千年的生活方式遭受了空前的质疑和破坏。在这个时期还严重扭曲了人性:子女批斗父母、夫妻互相提防、朋友相互揭发等,把个人崇拜主义发挥到了极致,中国的伦理道德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维持了几千年的家谱体系几近完全摧毁,至今无法正常恢复,失去了根和祖宗的民族是非常危险的。端午、春节、重阳等传统节日也被批判,文化艺术遭受空前浩劫,甚至对中国历代子孙顶礼膜拜的圣人孔子和其理学都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和鄙视,足以见得此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摧残至深。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只要提到传统的东西就会被冠以封建迷信的帽子,再也没有人谁敢提敢想和敢传播传统文化了。从此,中国人便失去了信仰和传统价值观,伦理道德也开始变得模糊了。

第三个时期:中国还没来得及思考传统文化还应不应该恢复,1978年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西方通过电影、音乐、书籍、教育、商品等生活方式一夜之间席卷而来,崇洋思想盛行。当时中国的年轻人根本还没明白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是什么,就很快吸收了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失去了自己的“根”就很容易接受别人的东西)。但我们并没有学到西方文化的真正内涵和精髓,学到的只是表面的东西。因此,我们对西方的文化就显得过分谦卑和崇拜,失去了自我传统的文化认同,从而变得浮躁和强烈的不自信。

看看70至90年代的年轻人那个不是看着日本动画片和美国好莱坞电影成长的,那个不对强势国家的文化与制度羡慕不已,并以刻意模仿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为荣,这是非常危险的倾向。当然,我并不反对学习和吸取强势国家的文化,但是我们必须要拥有属于自己的“根”绝不能本末倒置。如果一个民族连自己的传统文化都不能很好的认识和尊重的话,那是是非常可悲的;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来指导国人的行为思想也是非常危险的。

以上三个时期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摧残和抛弃得差不多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如果我们还不能重新认识和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没有意识到推广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拯救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还不及时果断的制定计划和采取行动。将来我们的子孙就会变成强势文化的附属品,就像失去根的浮标一样随波逐流,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要不了多久将会逐渐消失,这是非常可怕的后果。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现在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和上流社会的人士慢慢开始重新认识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了,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推广和传播了。最近几年儒学、佛学、道教等国学变得热起来了,这是非常好的苗头。但愿是中国传统文化复苏的迹象,而不仅仅一种流行现象。要想使我们的传统文化能够很好继承和推广,首先要明白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基石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是伦理道德

如果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喻成漂亮的羽毛,那么伦理道德就是皮,羽毛是根植在皮中。如果我们连自己的根本都做不到,又怎么能很好的展示自己羽毛的风采呢?如果我们自己连赖以生存的传统伦理道德都抛弃了,何以将传统文化继承下去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基石是伦理道德,伦理道德是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最完整的价值体系,伦理道德也影响了我们几千年的生活和价值取向,即使在经历了上述三个时期,目前还能找到它的影子。要想复兴传统文化就必须从我们传统的伦理道德做起,就必须将我们传统的伦理道德潜移默化植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去,我认为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体系是全世界最好的体系之一。传统的伦理道德包括这几个关键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按照这12个字的标准去要求自己,中国几十年后又将会变成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和民族。现在很多人人觉得传统文化离自己很远,认为传统文化会与现代文明相冲突。“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哪一个字不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哪一个字不能指导和影响我们的行为和价值观,这12个字是根本,也是做一个有道德、有素质的人所必须具备的。

我认为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中“孝文化”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孝文化”更传统更中国。“百善孝为先,孝为百行首。夫孝,德之本也”,“孝文化”在中国为维系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孝”是最原始最基本的道德,如果一个人是个孝子,我想他(她)的人品一定不会坏到哪里去,相反如果连他(她)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他还会爱别人吗?还会爱这个国家?还会爱自己的企业吗?一个有孝顺的人无论他是为官为商为民都是可以放心的。现在许多的年轻人非常的自我,只在乎自我的感受,总认为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是应该的,从不为父母着想,不体谅老人,更有甚者儿子杀父、杀母将父母赶出家门的新闻时有见诸报端。还有现在的“啃老一族”现象非常普遍,好像理所当然似的。我认为现在要大力发扬“孝文化”,进行“孝文化”建设,同时树立榜样,激励先进,政府官员要做出表率,以善待父母和老人为荣。把“孝文化”教育作为青少年一项最重要最基本的道德教育来抓。中国的“家文化”与“孝文化”是相辅相成的,社会是由一个个小家组成的,如果每个小家庭和谐了,每个小家以孝为先一代传一代整个社会和国家自然就和谐了。又比如“忠”文化,在古代“忠”文化主要体现在忠于自己的君主,“岳母刺字”的故事激励了多少中国的忠烈之士影响了多少代平民百姓,使多少人为之动容和前赴后继。对于现代生活 “忠”文化同样重要,忠于自己的国家、忠于自己的祖先、忠于自己的事业、忠于自己的信念、忠于自己的家庭和朋友,当我们忠诚转化成一种信念时,这种信念将会产生巨大的力量。

只要将这种传统的伦理道德价值观从一开始就根植于孩子的意识里,并按此标准要求他(她)们的日常行为,就不会出现现在社会上那么多不和谐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发生增加了巨大的社会管理成本。如果我们一直坚持用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来指导每一个中国人的行为,用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来影响每一个中国人的价值观,我想中国要不了多久就会变得真正的强大,社会变得更加安定、团结和和谐,人与人之间会变得更加信任和融洽,真正实现“无为而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和一种价值观

我们不仅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同时还要树立中华民族的信仰。一个民族一定要有所信仰、有所敬畏,才能够更好的发展。而现在我们的中国人恰恰是缺少这些东西,我们太相信自己了,把自我的利益看得太重了,只要对自己有利,甚至不择手段达到目的,变得无所畏惧什么都不怕了。根本就不相信什么因果报应、不相信天堂和地狱,认为“上帝死了”。我并不是一个狂热的“有神论”者,但我知道一个真正有信仰和相信有上帝的人难道不比我们更有良知、更宽容和更懂得感恩吗?看看信基督和信佛教的人就明白了,难道他(她)们不比我们更仁爱吗?!(当然,我并不是提倡大家都去入基督和佛教,况且基督和佛教一些消极的思想我并不认同的)。我想表达的是“有神论”并不等同于封建思想,“有神论”的观点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一个人罪恶的念头和行为。我认同净空老法师所讲的孔庙代表的是师道、祠堂代表的是孝道、城隍庙代表的是因果关系。这三样东西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把这三样东西和封建思想一样对待,已经摧残得差不多了,导致现代的中国人变得茫然和无所适从。

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些人一提到传统文化就会想到那些封建习俗和生活方式,比如穿长袍、留长辫、读文言文和繁缛的礼节,传统文化更不是裹小脚、童养媳、一夫多妻、三从四德等封建习俗;当然也不仅仅只是民风民俗、民间工艺、传统节日、戏剧文学、园林建筑、琴棋书画等外在的表现形式,其实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所体现出来的那种一种信仰、精神和一种价值观。

就拿中国的传统节日来说吧,“清明节”表面上看祭扫和修整祖墓,其实更是一种对祖先的怀念;还有“重阳节”,古代是要祭飨天帝和谢祖先恩德的,之后又添加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内涵,这两个节日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孝文化”。还比如“端午节”难道仅仅是吃粽子、赛龙舟吗?“端午节”体现的是一种爱国的精神和对爱国人士的一种敬仰和尊重。春节民间有祭灶神、放鞭炮、大扫除等风俗习惯;祭灶神是对赐予我们食物的灶王爷表达感恩之情,而放鞭炮和大扫除则是寓意驱赶灾难和破旧立新的愿望以及辞旧迎新的祈求。另外中国古典戏剧文学大多是宣传惩恶扬善、体现仁义道德和真善美的传统思想。

当我们正确认识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后,那么怎样渗透和推广到现代中国人的思想当中去呢?

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从基础教育开始,我非常赞同净空老法师的观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先从基础教育开始,而且要从国家领导人做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我们国家领导人到处都宣讲伦理道德和传播传统文化,以身作则,上行下效,影响力不言而喻。比如2001年江泽民在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与其他国家元首穿唐装的画面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效益,很好的推广了中国的传统服装,那一年唐装在全世界非常的流行。今年3月份温家宝在与网民交流的时候透露了自己母亲的身体状况,说母亲前几天患了脑栓塞,双眼几近失明。说这句话的时候声音很低沉看得出温家宝非常的难过,这个情节使多少中国人为之动容。有网友这样说道:“当我们听到温总理老母亲前些天突患脑栓塞,眼睛几乎失明的情况时,我老两口泪流满面”。温家宝这样的举动和行为是中国传统“孝文化”最好的体现和教育。

当然这些还远远不够,如果我们国家领导人和每一个政府官员都能够身体力行的去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去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去做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有意义的事,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就会重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传统文化的教育贵在坚持,持之以恒。仅仅靠我们的政府领导用榜样力量来教育显然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普及教育,从小教育,将中国传统的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编入到小、中、大学的课本里,同时还建立一套完整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和制度,中国的传统文化继承才能得到有力的保障。

近几年中国政府在大力推广孔孟之道,在全世界开办“孔子学院”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一个国家的强大首先是文化的强大,文化的侵略远比战争的侵略厉害,武力只能控制你的身体,而文化它不仅可以控制你的身体而且还可以俘虏你的心;武力入侵可以消灭一个国家,而文化入侵可以毁灭一个民族。仔细看看现在哪一个国家的强大不是伴随着文化的强大。美国、欧洲、日本的文化有多少人在仿效,有多少人对这些国家的文化羡慕不已,近几年就连韩国的文化和商品也在大肆的进入中国,形成了所谓的“韩流”。更别说西洋文化和日本文化了。并不反对学习和借鉴强势国家的文化,但是我们的根不能丢,如果我们连自己的根都丢掉了,我们中国人只能变成别人文化上的傀儡。因此,我们要尽快恢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刻不容缓!!

中国传统文化新活力对于中国传统的文化我们一定要自信,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无法比拟的,我们对传统文化只是缺乏正确的重新认识和教育,也没有很好的通过现代化诠释。

非常可喜的是,近几年民间有许多形式来表现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如由周杰伦和方文山共同创作的《青花瓷》、《本草纲目》、《兰亭序》等耳熟能详的歌曲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喜爱,传统文化通过新的表现形式,变得更容易被人接受,使更多年轻人觉得我们的传统文化原来这么美、这么迷人。方文山在一次电视节目中讲到:新加坡有一青年为了能听懂方文山歌词的意思专门学习了中文。

还有传统文化的“超女”于丹乐此不疲的通过电视、书籍、座谈、演讲来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于丹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其变得通俗易懂;另一文化名人易中天更将历史故事讲得活灵活现,像评书一样绘声绘色,受到了明星般的追捧;《马未都说收藏》也很巧妙的传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有儒家文化的示范区安徽汤池镇,教育从最基本的《弟子规》做起,严格规范了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学习上的行为准则;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和《开心学国学》等栏目的热播对传统文化起到了很好的推广作用。等等这些社会上涌现出来现象充分说明了我们传统文化是具有巨大魅力的。还有,中国的政府越来越开放,与国际上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比如在世界各地举办“中国年”就是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很好的方式,还有2008年奥运会使全世界的人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重新的认识,2010年上海的世博会同样又是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好时机。因此,只要我们将传统文化注入更多的现代元素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与现代文明相融合,我想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定能产生新的魅力和活力。

我希望将来有更多的学者、政府官员和百姓都能够加入到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大军上来,并与现代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与时俱进。使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新的活力,因为传统文化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正襟危坐,完全可以雅俗共赏的。

当然,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并不能解决现代社会的所有问题,我们一定要建立维护民主、平等、法制的现代化社会制度。传统文化是魂,现代制度是纲,只有建立在现代科学的社会制度之上才能保障传统文化走得更远。

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之时就是中国真正的崛起之时

西方国家为什么说我们是“沉睡的雄狮”?特别害怕有一天我们醒来。因为他们心里清楚我们的传统文化很厉害,传统的价值观很有力量,而且中国在世界历史上有过许多辉煌的时期,那些辉煌的时期都是文化最繁荣的时期(如唐朝GDP占了全世界的40%,南宋时期占了全世界GDP总量的一半以上)。特别在亚洲当时受到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国家有日本、朝鲜、韩国、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甚至有些国家以当时的汉语为官方语言,直到后来才创立自己的语言。现在还有些国家与我们一样过春节。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要有绝对的信心,我认为,我们传统文化全面复兴之时就是中国这头“沉睡的雄狮”醒来之时,发挥威力之时。

新加坡不遗余力的推行中国的孔孟之道,日本对儒家文化的重视程度也远远超过中国。我们自己拥有这么好的传统文化,都不能够挖掘其应有的价值,反而对别人的文化佩服得五体投地,有句俗话说得好:“捧着金饭碗去讨饭”。

我前段时间看了一本书叫《中国不高兴》,这本书里的文章虽然有些偏激和片面,但提出的一个观点我非常赞同,那就是中国在这个大时代的背景里、需要有“大目标、大战略”。我认为大目标就是要复兴中国的传统文化,现在的世界是“软实力”为王的时代,软实力的核心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的影响力。因此,我们就更应该马上恢复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全面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使传统文化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促进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进步。

第五篇:禅宗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

禅宗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

在中国佛教史上,禅宗是中国禅师依据中国思想文化,吸取并改造印度教思想而形成的颇具创造性的成果,在东亚思想文化史上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佛教作为外来宗教,为什么能和中国本土文化很好融合,并产生出极有生命力的宗派—禅宗。要弄清这一问题,必须讲清楚禅宗的思想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禅宗的思想

(一)直指人心,不立文字。佛教其他各派都重视心性修持和经典教化在由凡转圣中的作用,禅宗却有所不同,它在心性修持上提倡单刀直入,径直指向当下现实的人心,体验清净本性,见性成佛。不重视经典和言教,废除坐禅,排斥繁琐名相辨析,否定绝对权威,反对偶像崇拜。这种简易明快的禅修道路和方法是禅宗思想的根本特点。

(二)成就理想,不离现实。其他佛教派别普遍地排斥现实生活,而禅宗却肯定现实生活的合理性,认为人们的日常活动是人的自然本性的表露,洋溢着禅意,人们要在平平常常的感性生活中去发现清净本性,体验禅境实现精神超越,这种寓理想于现实中 在现实生活中成就理想的主张使禅修具有最为接近世俗生活的优长具有十分明显的活用实用价值。

(三)继承传统,不断创新。禅宗除继承佛教外,最终是结合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是最典型的中国话佛教宗派。如它继承道家的道、无、自然、无为无不为等范畴、命题和思想,也和道家一样具有鲜明的超越差异、对立、矛盾的意识。同时,禅宗不仅创造了一系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现实超越方法、而且又否定了道家“游于尘垢之后”的脱离现实生活的超越道路。如上所述,禅宗主张在现实感性生活中实现心里、观念、精神的超越、禅宗是继承道家,又超越道家,这也是它的影响作用在唐末以来一时超越道家的原因所在。

二、禅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禅宗,不同于佛教的禅法。禅法是佛教的基本训练的一门学问,从小乘“安般守意”到大乘禅法,有它的体系。本文所讲的“禅宗”,特指隋唐时期佛教的一个宗派。禅宗在中国佛教史上独树一帜,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禅宗的兴盛,是佛教其他宗派衰落后的产物。隋唐盛世,佛教经学(佛教经学与儒教经学、道教经学,三教鼎立)曾协和王化,是维护中央政权,传播封建纲常名教的思想工具之一。唐中期以后,中央政府失去控制全国的绝对权力,地方势力日趋独立,分散割据的形势越来越发展,直到唐王朝灭亡。佛教寺院经济遭到破坏,国家财政支绌,收入减少,推行两税法以后,寺院也要纳租税,出家人不再享有免役逃税的特权。僧众人口大大减少。(北朝时,北魏僧尼二百万,北齐三百万,北周也达二百万。唐武宗灭佛,僧尼还俗为二十六万。唐代户口比北魏多,而僧人少,原因之一是推行寺院纳税政策的结果。参见《魏书.释老志》 及《佛祖统纪》卷三十八。)唐中期以后,寺院经济衰落,其他宗派,讲章句之学的都衰落了,只有禅宗得到发展。据记载,禅宗为了自身的发展,制定了自给自足的僧规,不再依靠寺院庄园剥削收入,争取到生存的主动权。禅宗名僧怀海(749—814)制定《百丈清规》,改制详情已不能完全考见,从北宋杨亿为重修《百丈清规》(《古清规》)作的《序》中还可以略窥禅宗改革寺院制度的一些措施。禅宗僧徒靠劳作过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它把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紧密地结合到僧众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来。这一变革与中国的封建社会的结构得到进一步的协调,从而获得生命力。

禅宗的修持方法、生活态度、终极关怀、超脱情怀,对于人的心灵世界、精神生活是有不可否认的正面意义的。在 历史上,它对破产农民和失意士大夫知识分子起到一定的思 想解放作用,吸引了大批破产农民聚集山林过着农禅并重 的生活同时也深受一些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的欢迎和赞赏,从而推动了思想文化的发展。在当前社会转型期中,出现了某种价值取向失衡道德水准下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和极端个人主义盛行的倾向我们若能重视吸取禅宗的超 越精神的合理内核无疑有助于端正人们的价值坐标和道德规 范提高人们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境界与禅宗的这种积极作用 相联系禅宗对客观环境和客观矛盾的悲凉超越对物质生产 和物质生活的消沉冷漠,则又是和人类的物质需求相悖的 我们认为人们面对大自然大宇宙也应当以现实的人文精神 为主导,永不满足不懈求索依靠智慧与创造知识与科学的力量不断战胜苦难求得人类幸福,如果精神上的自我超 越变成精神上的自我满足进而丧失了进取精神开拓精神与奋 斗精神是既不利于实现人生的价值与光华也不利于推动社 会的进步与发展的。

下载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以及对中国复兴的想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以及对中国复兴的想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现代影视与中国传统文化

    《海角七号》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作者:赵乃涛学号:201001245班级:机制二班 在课堂上我们观看了《海角七号》这部电影,也在电影中认识了日本歌手中孝介。《海角七号》大热台湾影市,票......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内容大纲主讲:山东科技大学李文明博士主办:柳州市经济委员会一 、企业成熟与否的三个判断标准1、关于战略管理2、关于核心竞争力3、关于企......

    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 前言: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着世界,让中国人民以及海外华人引以为傲。从诗词歌赋到笔墨书画,无不渗透着中国优......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所创造的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要正确认识......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 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学号:0101100 姓名:来福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2011年12月5日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伴随着历史的长河,永葆活力与发展,这是由其自......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合集)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专业班级:人力091学生姓名:赵泽东指导教师:陈晓暾 陕西 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摘要:我国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在社......

    谈谈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学习生活的关系

    谈谈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学习生活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园林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园林的关系 楚楚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 现代农林工程学院 园林技术,江西省 吉安市 343000 摘要:中国园林之所以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蓄的意境,原因在于中国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