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一政治经济学考试重点
2012年南大科院大一政治经济学考试重点
1.社会生产的环节、相互的关系? 社会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
关系: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在这个辩证关系中生产居于首位,起主导决定性作用,一定的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主要表现在(1)、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对象。(2)、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水平和结构。(3)、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具体方式。
同时分配、交换、消费的反作用表现在(1)、分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分配方式,调动生产者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2)、随着交换的发展能有力推动生产的发展。(3)、生产出来的商品只有通过消费满足了人们的某种需要,使产品功能得到实现,生产方能继续进行。
2.价值、交换价值、使用价值的含义、及关系如何?
价值 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交换价值 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 使用价值 是指物的有用性。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统一的,同时又是矛盾的;
3.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的某种使用价值的劳动时间。
决定条件:(1)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客观);(2)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主观)。
4.价值规律的内容?作用?
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作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按比例的分配。
第二,自发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第三,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5.什么是货币流通规律?
指决定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货币量的规律 商品在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
(1)待售商品的数量;(2)商品的价格水品;(3)货币的流通速度。在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总额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成正比。在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不变的情况下,货币流通速度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成反比。
6.资本流通总公式是什么?矛盾?如何解决?为什么?
总公式:G—W—G′
矛盾: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交换应遵循等价交换原则,而资本流通的结果却产生了价值增值。解决条件: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同时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为什么:在流通领域内,无论等价交换与不等价交换都不可能产生剩余价值。
在流通领域外,商品生产者之间没有直接接触,他们只同自己商品发生关系,这种关系只能是一定量的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形成的价值。
7.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内容、特殊性?
内容:
一、维持劳动者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以满足生产和再生产他的劳动力;
二、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价值,用以不断提供新的劳动力;
三、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使劳动者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生产的需要。
四、劳动力价值决定还包含着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特殊性: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
8.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含义、划分依据及意义?
含义: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价值量的资本。用c表示
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形式存在的,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增殖的资本。用v表示。划分依据: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同;
意义:
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9.相对剩余价值的含义、如何产生?
含义: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产生:相对剩余价值产生是整个社会劳动力提高的结果:
资本家对劳动力的剥削;加强劳动创造更多价值;
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是每个资本家改进技术、采用先进机器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
而每个资本家竞相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是使所有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10.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个职能形式是什么?实现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是什么?
三个阶段:购买、生产、销售;
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条件:空间上并存性;时间上继起性;
11.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何区别?
一是划分的根据不同。二是划分的目的不同。
生产资本按其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是指机器、厂房、设备、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特点是“一次预付,分次转移”。流动资本:是指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资本。特点是“一次预付,全部转移”。
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价值量的资本。用c表示 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形式存在的,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增殖的资本。用v表示。
12.资本集中的概念、意义?
含义:原来分散的众多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
意义:资本集中能加速资本的积累;资本集中使得大资本的生产、经营规模、范围不断提高和扩张。
13.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一、剩余价值率,预付总资本和资本有机构成已定的条件下,剩余价值率同利润率成正比。
二、资本有机构成,它与利润率成反方向变动。
三、资本周转速度,速度越快利润率越高。
四、不变资本的节省,不变资本越节省利润率越高。
五、不变资本要素价格的变动和经营管理水平也会对利润率的高低产生重大影响。
14.平均利润率是怎么形成的?
部门间竞争导致利润趋于平均化。不同的部门由于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的差别,即使在剩余价值相通的情况下,投入等量资本所获得的利润也是不相等的。这样以资本的转移为特征的部门之间竞争就在所难免。竞争的结果使利润率趋于平均,形成了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与预付资本总额的比率。各部门按照平均利润率取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平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率取决于(1)各生产部门的利润率(2)
社会总资产在各部门的分配比例。
平均利润率 = 剩余价值总额/社会预付总资本*100%
15.级差地租、绝对地租产生原因、源泉是什么?
级差地租出现的原因:土地经营权的垄断
级差地租出现条件:由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超额利润构成的。等量资本投入生产条件不同的土地,劳动生产率和农业资本家获得的收益是不相等的。但农产品和其他商品一样,只能按照其价值出售。因此,投资条件好的地块资本家因其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而获得一个超额利润,这个超额利润就为缴纳极差地租提供了条件。
级差地租的源泉:优等地和中等地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
绝对地租出现的原因: 土地私有权的垄断阻碍了其它部门的资本在、不能自由转向农业部门,农业产品中超过平均利润那部分剩余价值截留在农业内部了,农产品按其价值出售,高于生产价格那部分就转为绝对地租,被土地所有者占有,故土地私有的垄断是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
绝对地租出现的条件:农业资本构成低于工业资本,可变资本所占比重大,剩余价值相同时,等量资本能够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农产品的价值就高于社会生产价格。俺其价值出售,其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成为绝对地租来源,故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的有机构成是绝对地租的条件
绝对地租的源泉: 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16.垄断的如何形成?垄断的实质?
形成:
一、生产和资本的集中:(1)资本主义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生产和资本的集中;(2)资本主义信用和制度的发展和股份公司的产生加剧了生产的集中;(3)经济危机的爆发也促进了生产集中
二、垄断和垄断组织:垄断形成的同时,出现了垄断组织。它是若干资本主义大企业的联盟,目的在于共
同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和销售,以便获取垄断利润。
垄断的实质:
1、经济生活中取得统治阶级地位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的标志。
2、是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和国际生产关系的实质。
3、垄断不仅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反而加深了原有的各种矛盾。
17.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垄断组织凭借垄断地位所获取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是垄断利润。来源: 1.垄断企业内部职工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2.垄断资本对国外人民的剥削和掠夺。
3.垄断组织以低卖高卖的方式占有非垄断企业所得到的一部分利润。
4.垄断资本家利用控制的国家机器,对国民收入做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以增加利润。
18.什么是金融资本、什么是金融寡头?金融寡头如何实现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
金融资本: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逐渐融合起来,出现的新的资本形态
金融寡头:掌握着金融资本、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和国家政权的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如何实现:(1)、经济上,通过“参与制”来实现其经济上的统治
(2)、政治上,通过“个人联合”的办法委派自己的代理人担任政府要职。
(3)、建立各种咨询机构和政策研究机构,控制报纸、出版、通信、广播、电视等媒体,对上层建筑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施加影响,从而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真正统治者。
第二篇:政治经济学考试重点-打印稿
一
社会总供求失衡的表现形式及其成因
1、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 含义
指社会总需求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形成社会总供给绝对或相对过剩的情况。导致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的可能性存在于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之中。形成原因
导致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的可能性存在于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之中。供给和需求的分离,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分离,于是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就具有了一般的可能性,并在社会化大生产中转变为现实性。因此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物。后果
(1)经济停滞,即经济呈现零增长、负增长或只有微放型,产业结构低度化。同时,产业间关联作用弱,产业组织形式是小型化和分散化;
(2)工业化的中期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第二次产业加速增长,无论其产值占全社会GNP的比重,还是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口中所占比重都是最高的。工业内部结构变动渐快。这一阶段之中、后期经济增长突飞猛进,使总量矛盾渐渐缓解,甚至可能出现供给相对过剩。二元经济结构显著转化。
(3)工业化后期的经济稳定增长阶段。第二次产业增长相对减速,第一次产业完全现代化和进行集约式经营,第三次产业在GNP中的比重升居第一。从工业内部看,资本密集的重化工业比重不断下降,反映当代高新科技的部门(行业)不断涌现和迅速成长为主导产业。二元结构消失或基本消失,乡村生活现代化,用是双重的,既改变需求也改变供给。
第三,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是国家按照经济有偿原则筹集和供应财政资金的一种分配手段。第四,财政投资
财政投资即国家财政安排的预算内投资。第五,财政补贴
包括生产性补贴和生活补贴。
六
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
1自由贸易理论认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各国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取得比较利益,从而在全世界实现福利最大化。自由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品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使商品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新的国际关系体制,它是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是在科技和生产力达到更高水平,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的各种壁垒不断削减的情况下,规范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国际规则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的过程。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一)生产活动的全球化
第一,国际分工的内容发生了变化,从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成为以现代工艺和技术为基础的分工。
第二,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表现在生产关联型的国际分工从垂直型分工发展成为水平型分工,从注重产品的前后向联系发展到重视产品型号、产品零部件的分工量增长;(2)社会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就业水平下降;全社会绝大部分人口居住和工作在城市。
(3)企业产品销售困难,实际存货水平上升。
(4)后工业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时代。主导产业群
2、社会总需求持续地超过社会总供给 发生质的飞跃。产业结构性质趋“软”。知识的使用具 含义 有非极限性和非独占性,知识复制越多,成本越低,如果社会总需求持续地超过社会总供给,导致物价边际效益越高;以知识产业为结构主体的知识经济增持续上升,货币持续贬值,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长具有连续性,衰退周期被知识与技术创新的连续性、行的状态,便是需求膨胀。扩散性和产业化所淡化,使经济增长与发展得以稳定、形成原因 持续下去。工业经济步入知识经济,整个社会经济真除去商品经济的一般原因之外。在非市场机制条件下,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原因可以从需求和供给四
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和内容 两个方面说明。在市场机制条件下,取决于宏观调控
1、宏观调控的涵义。
力度。就是国家通过各种宏观政策、经济杠杆对市场经济的后果 运行从总量和结构上进行调节、控(1)它会使经济处于过热状态,最终损害经济增长。制的活动。
(2)形成大起大落的经济超常波动。(3)还将导致价
2、政府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
格扭曲,使资源配置非合理化。(4)通货膨胀还会使基本目标可以归纳为经济稳定化、资源配置最大化和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分配公平化三种。
二
市场失灵及微观经济政策 ●保持国民经济稳定持续的增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1 市场失灵的表现 的增长是宏观调控目标中的核心问题。投资率和资金第一,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第二,收入分配不公和非使用效率的合理选择,单靠市场是不能实现的,要求价值品。第三,市场不完全。第四,信息不完全。市政府实行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和防止经济过热的政策场不能有效地处理外部不经济问题。市场不能有效地措施,对国民经济增长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无法自动消除垄断。市场●优化经济结构。宏观经济结构的优化,能使社会供不能完全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市场调节有一定的盲给更好地满足社会多种需求,防止结构性的供需失衡,目性和滞后性。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增长。政府制定2与市场失灵直接有关的经济政策实际上都是微观经产业和地区发展规划在实现经济结构优化方面优于市济政策,这些政策的目标是平等和效率。这些政策主场功能。
要包括: ●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它有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第一,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为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也能够促进劳动生第二,矫正外部性的经济政策。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发展。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政策和措第三,促进竞争,反对垄断。施减小市场分配的不良后果。
第四,收入均等化。●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在开放性的经济系统中,国际三
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趋势 收支状况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正面或负面影
1、产业结构演进的含义 响。对国际收支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促进对外贸易的产业结构演变,从横向上是指各产业部门及其内发展与国际资本流动,以保障国际收支的平衡。部各行业之间相对均衡、协调发展的合理化格局;从五
财政政策的含义、目标及实施手段 纵向上则指产业结构本身所固有的从低级到高级演进
1、财政政策 的高度化趋势。
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
2、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关系 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1)工业化初期为进入现代经济增长准备条件的阶施。它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段。产业结构的特征:第一次产业在GNP中的比重逐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步降低,但仍占相当大的比重,农业劳动力在总就业
2、目标
人口中仍占绝对份额;第二次产业处于建立和初步发①稳定物价。②收入分配公平。③经济适度增长。展期,成长速度有加快趋势,但基本是指轻加工工业,④社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制造业远未成为主力军;带有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特3实施手段 点,即趋向现代化的非农产业与十分落后的传统农业第一、国家预算
并存,先进城市与落后农村并存,少量现代技术与大
国家预算即国家财政的收支计划。量传统技术并存;资源密集度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第二、税收
不仅资本增长率与劳动增长率相比只占微弱优势,几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对部分社会产品进行乎无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呈粗分配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税收的总量调节作
自由竞争。
2贸易保护的主要形式有:(1.)进口关税。
(2).进口限额,它通过签发进口许可证来控制进口商品的数量。
(3).国家垄断贸易。这是指由国家授予国有企业垄断某些商品进口的权利来达到限制进口商品数量的目的。
(4).外汇管制。它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本国的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管制,用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与本国货币汇率稳定的一种制度。它体现在出口所得需按官方汇率出售给指定银行,进口用汇需得到有关当局的批准,本币出入境受到严格管理,个人用汇受到限制。
(5)禁止进口。一般是针对对本国利益或经济发展会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商品,如低收入国家严禁奢侈品。(6.)本地购买法。政府颁布法令,要求进口商优先购买本国企业生产的商品。
(7.)非关税壁垒。
出口商品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使商品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七
国际金融市场结构
国际货币市场也称国际资金市场,是经营短期(一年以内)资金借贷的市场。
国际资本市场是指进行一年以上的国际性中长期资金交易的市场。
外汇市场是外汇交易的场所。它有两种形式:一是固定场所的有形市场,一是没有固定场所的无形市场。在外汇交易中,一般存在着这样几种交易方式:即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外汇期货交易;外汇期权交易。
汇率制度的含义:概念:汇率也称汇价,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即在两国货币之间,一国货币单位用另一国货币单位数量来表示的价格。
汇率的标价:直接标价法,又称应付标价法,是用一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量的本国的货币来表示其汇率。间接标价法,又称应受标价法,是用一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一定外国数量的货币来表示其汇率。
固定汇率制度是指根据不同货币含金量的对比制定出的不同货币之间的汇率,或者由政府用法令规定的本国与他国货币之间的汇率。这种汇率具有相对稳定性,故称为固定汇率。
浮动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是指一国货币的对外汇率不予固定,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任其涨落。
浮动汇率制度可分为不同类型,根据政府是否干预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八
经济全球化含义、特征、影响
以及产品工艺流程的分工,经济发达水平相近的国家参与分工的可能性增大。
第三,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正在由市场机制主导转向跨国公司和区域集团主导。
第四,世界性的生产网络正
(二)科技成果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扩散以及由此引发的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投资活动遍及全球,形成了规范的全球投资框架
第一,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和投资方式日益多元化。第二,国际直接投资的总量增长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第三,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和地区分布继续发生明显变化。
第四,各国政府对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正在走向自由化。
(四)多边贸易体制的最终确立,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五)越来越明显的金融全球化
(六)全球性经济规则的产生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第一,经济全球化使各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有助于各国经济的优劣势互补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第二,经济全球化有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各国间的传播和应用。
第三,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第四,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扩大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
第五,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经济关系的调整。
(二)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经济的影响
(三)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
(四)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的动荡和不稳定,使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加大了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产生了强大的冲击。经济全球化的三大代价
九
国家在宏观调控时如何让调节和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必考)
1、(1)宏观调控的涵义。
就是国家通过各种宏观政策、经济杠杆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从总量和结构上进行调节、控 制的活动。
(2)政府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基本目标可以归纳为经济稳定化、资源配置最大化和分配公平化三种。
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和内容
平衡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总量关系对形成市场
运行的总趋势起决定作用,因此,关键是要形成总供给略大于总需求的市场运行环境,形成适度的买方市场,以促进生产者之间的有效竞争,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
●保证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是维护人民大众实际利益、安定人民生活的客观需要。但是二者之间存在矛盾,要求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在各种经济政策间进行合理选择,即要控制通货膨胀,又要实现充分就业。
保持国民经济稳定持续的增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是宏观调控目标中的核心问题。投资率和资金使用效率的合理选择,单靠市场是不能实现的,要求政府实行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和防止经济过热的政策措施,对国民经济增长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控。●优化经济结构。宏观经济结构的优化,能使社会供给更好地满足社会多种需求,防止结构性的供需失衡,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增长。政府制定产业和地区发展规划在实现经济结构优化方面优于市场功能。
●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它有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为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也能够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发展。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政策和措施减小市场分配的不良后果。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在开放性的经济系统中,国际收支状况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正面或负面影响。对国际收支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国际资本流动,以保障国际收支的平衡。2财政政策
(1)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它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2)目标
①稳定物价。②收入分配公平。③经济适度增长。④社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3)实施手段 第一、国家预算
国家预算即国家财政的收支计划。第二、税收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对部分社会产品进行分配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税收的总量调节作用是双重的,既改变需求也改变供给。
第三,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是国家按照经济有偿原则筹集和供应财政资金的一种分配手段。第四,财政投资
财政投资即国家财政安排的预算内投资。第五,财政补贴
包括生产性补贴和生活补贴。
3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代表中央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调节目标而制定的各项管理和调控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通的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借助于各种金融工具来实施,以经济增长和稳定币值为目标。
(2)货币政策手段
第一,法定准备金率。中央银行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则增加或减少上缴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数量,相应减少或增加了本身的贷款规模,再通过存款倍数派生机制,以数倍规模缩小或扩大货币供应量,可以抑制或刺激有效需求,达到调控经济形势的目的。
第二,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又称公开市场)上买卖各种政府债券,如国库券、公债,以及银行机构发行的证券等,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传导机理同上。
第三,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在商业银行以有价证券作抵押向商业银行贷款时的利率。
十 区域经济集团的概念与内容
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各成员国根据平等互利和自主的原则,在共同战略的基础上,在各自政府一定授权的共同机构的领导下,通过共同协商使区域内各国经济生活由国家过程逐步转变为国际过程。
内容:第一,在生产领域按市场机制和计划内原则协调生产,促进区域内国际分工的深化。
第二,制定适当的地区性贸易保护政策,以利于保护区域内各国民族经济的发展,尽量减少区域经济利益与全球经济利益矛盾。
第三,协调或制定区域内各成员国经济增长和发展战略。
第四,在金融货币方面,进而建立起统一的货币政策和货币体系。
第五,在政治和法律领域内,统一各国干预经济生活的各种法律条例和行政命令,逐步建立起统一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程序。
第六,协调区域内各成员国之间在经济活动中所出现的其它问题,让出一部分国家主权。
十一 当今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区域经济集团
1、欧洲联盟:195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通称“罗马条约”,该条约于1958年1月1日正式生效。建立工业品关税同盟。实施共同的农业政策。统一对外渔业政策。建立货币联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就建立欧洲经济和政治联盟达成协议。
2、北美自由贸易区:1987年,美国与墨西哥签署贸易协定大纲,以此为基础,两国总统于1990年12月宣布将就有关两国间的自由贸易展开谈判,加拿大也表示出极大的兴趣,1992年底三国总统共同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2年又增补了一个“补充协定”,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组织的成员国不断增加,由最初的12个创始国发展到今天18个成员国,并且在制度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有三个特征:一是合作形式的灵活性。二是合作方式的多样性。三是开放性。
十二 什么是经济增长?什么是经济发展?两者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1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产出数量的增加。
经济增长的快慢一般用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来衡量。
2经济发展的含义:经济发展指不发达国家经济摆脱贫困、落后,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从广义上看,是一个伴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以及观念习俗的变化过程。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3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经济增长都能带来经济发展,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只有经济增长而没有发展。
十三 社会保险的特征、构成和类型? 1社会保险基本特征
第一、强制性
所谓强制,是指凡属于法律规定范围内的社会成员都必须无条件地参加社会保险并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
第二、保障性
社会保障的保障性特点不仅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安全感,减少了后顾之忧,而且维护了社会安定。第三、普遍性
社会保险的实施范围十分广泛,但社会保险的普遍性,则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第四、互济性
每个人承担的社会保险义务与享受社会保险权利不可能严格对应,社会保险基金的使用充分体现了“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的互助共济原则。
第五、福利性
社会保障不以盈利为目的,注重社会效益,不以经济效益的好坏决定社会保险项目的取舍和保障水平的高低。
2社会保险构成
养老保险
失业保险
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
生育保险
十四 国际分工的四个阶段
第一,萌芽阶段(15世纪末至18世纪上半期)。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和16、17世纪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的过渡,为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出现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最初的分工形式。第二,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60年代)。在这个时期,英国等欧洲国家先后发生了产业革命,建立了大机器工业。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为国际分工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大机器工业的巨大生产能力和规模,一方面使其产品销售及原材料供应必须寻求国外市场,另一方面又为交通运输和通讯工具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三,发展阶段(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随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和新的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国际分工体系也形成了。
第四,深化发展阶段(二次大战以后)。其具体体现为:(1)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工业国之间的分工。
(2)各国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逐渐加强。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工业分工也在发展,而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产国的分工在削弱。(5)出现了有组织协议式国际分工。
(6)国家分工从商品生产和贸易领域向服务部门渗透,出现了二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格局。
十五 进口替代战略 出口导向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是指采用本国生产的制成品替代进口的外国制成品。进口替代战略主张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制造业、实现对进口制成品的替代,以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减少对国外的经济依附。
出口导向战略:出口导向就是指采取鼓励办法发展国内制造业,使国内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用制成品的出口来代替传统初级产品的出口。出口导向战略主张优先发展出口产业,通过扩大出口增加资金积累,扩大市场和实现规模经济,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中国: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的结合。首先,实行进口替代的产业部门必须是关键的幼稚产业部门,并对保护期限有明确规定,促使其发展成熟,具备出口导向的能力,保护期结束后将其推向国际竞争市场,从而将进口替代的负效应降至最小。其次,通过利用外资,同外商合作或独资发展现代制造业部门,有效地实现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的结合。最后,国家应选准战略产业,并加以强有力的扶持和保护措施,实行战略贸易政策。
十六、如何理解社会总供求失衡的表现形式
1、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
含义:指社会总需求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形成社会总供给绝对或相对过剩的情况。导致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的可能性存在于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之中。形成原因:导致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的可能性存在于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之中。供给和需求的分离,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分离,于是供给大于需求的矛
盾就具有了一般的可能性,并在社会化大生产中转变为现实性。因此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物。
2、社会总需求持续地超过社会总供给
含义:如果社会总需求持续地超过社会总供给,导致物价持续上升,货币持续贬值,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的状态,便是需求膨胀。
形成原因:除去商品经济的一般原因之外。在非市场机制条件下,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原因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说明。在市场机制条件下,取决于宏观调控力度。
十七、什么是社会总供给,总需求?
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向社会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量。产品按其在生产过程中完成的状况和相互衔接的程序,以及使用去向,可分为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
社会总供给=国内供给+国外供给=国内生产总值(扣除不可分配部分)+进口总值。
社会总需求:它是指在一定支付能力下社会对生产出来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需求的总和,即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国外需求和政府需求四者的总和。投资需求作为一个总量范畴,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对投资品的需求。社会总需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国外需求=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流动资产投资需求+社会消费需求+个人消费需求+出口总值
第三篇:大一上政治经济学考试重点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关系。
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四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2.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答: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它由货币本质决定,又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货币具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3.<论述>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 答: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商品的价值通过商品的价格表现出来。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有三个方面:第一,自发调节资源配置;第二,自发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管理,促进生产力发展;第三,会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4.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如何?
答:商品的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数量。
在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5.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如何?
答: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使用价值是指物的有用性。价值是使用价值的内容,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6.<论述>如何理解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任务是掌握客观经济规律?
答: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即是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体现了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第二,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它,也不能随意地创造或制定它。
掌握客观经济规律,可以理解各种复杂社会现象,了解人类发展规律。7.资本流通总公式是什么?总公式的矛盾是什么?怎么解决矛盾?
答:资本流通总公式:G—W—G′。概括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运动的共同特点。
总公式的矛盾: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交换应遵循等价交换原则,而资本流通的结果却产生了价值增值。
资本流通总公式既等价又增殖的原因:资本家卖到特殊商品劳动力,它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是价值。这样总公式的矛盾就就解决了 8.资本的本质是什么?工资的本质是什么?
答:资本从本质上说不是无而是以物为媒介的一种生产关系,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体现了剥削关系
9.不变资产与可变资产划分的意义是什么?
答: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是转移自身的价值,并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叫做不变资本。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叫做可变资本。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第二,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10.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概念和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从而剩余劳动时间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
联系: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它们都靠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
区别:物质技术基础不同,从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所起的作用不同。11.资本积累的实质是什么?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哪些? 答:剩余价值资本化,叫做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去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因素:1.积累率=积累基金/剩余价值 2.剩余价值率 3.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
4.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5.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12.资本积累,资本积聚资本集中的概念和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剩余价值资本化,叫做资本积累。
单个资本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叫做资本积聚。
原来分散的众多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叫做资本集中。
区别:资本积聚会使社会资本总额增大,资本集中则不会增大社会资本的总额 联系:资本积聚加速资本集中的进展;资本集中为更大规模资本的积聚创造条件。13.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条件和存在的意义?
答:产生的条件:1.伴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使不变资本的比例在递增,可变资本比例下降,使得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应下降。2.资本主义进入大机器生产时代,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在增大。3.资本相对于劳动力需求的过剩。
存在的意义1.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建立一个庞大的产业后备军,以适应资本主义发展周期性的需要。
2.有利于加重资本家对在职工人的剥削。
3.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人口规律。14.如何理解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答: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积累会引起两个结果:一是财富的积累;二是同时又出现了物产阶级贫困的积累。二者间存在着本质、内在、必然的联系。
资本积累的过程,必然会造成扩大剩余价值的生产的过程,同时必然也是无产阶级贫困积累的过程。
马克思揭示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目的是揭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阶级对抗性质,也指明了无产阶级只有推翻整个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得到彻底解放。15.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
答: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依次地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执行三种职能,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产业资本运动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生产剩余价值;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出售,收回预付资本价值和实现剩余价值。
(1)必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列存在;(2)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依次转化,在时间上相继进行。
16.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它队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意义? 答:资本周转是指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
影响因素:1.周转时间的长短或资本周转次数的多少
资本的周转时间,是产业资本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开始,经过资本的循环运动,实现了价值的增殖,然后重新回到原来的资本形式为止所经历的时间。它包括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资本的周转时间和资本的周转速度成反比关系。
资本周转次数,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资本所经历的周期循环的次数。资本周转次数与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关系。
2.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占的比重大,整个资本的周转速度就慢;相反,流动资本占的比重大,整个资本的周转速度就快。
指导意义:应对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进行区分管理;应设法加快固定资本发周转速度;应加强市场营销理念,节约流通时间。
第四篇:政治经济学重点
私人劳动、社会劳动、剩余价值率、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经济发展、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社会保障制度、国内生产总值、金融寡头、价值规律、资源配置、市场机制、价格机制、市场体系、资本有机构成、垄断、比价体系、差价体系、世界货币、资本循环、固定资本、劳动时间、固定资本折旧、平均利润、生产价格、股份公司、级差地租、产权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扩大再生产
经济发展、循环经济、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发展战略、(这是老师重新整理出来的哦,他说这是名词解释也是知识重点。PS:愿各位考个好成绩)
第五篇:政治经济学重点
名词解释
1、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为基础的,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组成的有机联系的体系。
2、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3、货币: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从商品界中独立出来的一种特殊商品,即一般等价物。
4、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其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其价值量实现等价交换。
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劳动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创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6、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7、剩余价值: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8、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只是变换它的物质形式,其价值只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
9、可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它不仅能创造出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还能创造出一个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来,是可变量。
10、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
11、绝对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延长工作日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的剩余价值。
12、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一定的情况下,用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方法来增加的剩余价值。
13、超额剩余价值:就是个别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按社会价值出售商品所获得的剩余价值。
14、资本主义工资: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商品所支付的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
15、资本积累:资本家把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实行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16、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着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17、资本积聚:个别资本家依靠自身的积累,即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
18、资本集中:把若干已经存在的规模较小的资本合并成少数规模较大的资本。
19、资本循环:产业资本的运动呈现为一种循环运动,即从一种形态开始,依次经三个阶段,变换三种职能形式,又回到原来起始的形态。20、资本周转:资本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
21、固定资本:以厂房、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22、流动资本: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和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23、成本价格: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的价值就表现为商品的生产费用即成本价格。
24、利润:当人们把剩余价值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价值的增加额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
25、平均利润率:按社会总资本平均计算的利润率即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
26、生产价格:能提供平均利润的价格,是由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的。简述题
1、商品的二因素是什么?劳动二重性是什么?两者的关系是什么? 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的价值;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也叫有用劳动,是人们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特定性质和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具体讲,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2、货币的职能是什么?
货币的职能包括:1)价值尺度,即以货币为尺度来衡量和计算商品价值量的大小;2)流通手段,即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3)贮藏手段,即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加以保存的职能;4)支付手段,即货币用来清偿债务的职能;5)世界货币,即货币在世界市场上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3、流通中的货币量取决于那些因素?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1)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它等于待实现的商品数量×商品的一般价格水平;2)货币的流通速度。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4、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在商品经济中,商品的供给与需求经常不一致,但是价格与价值的偏离并不意味否定价值规律的作用,因为:1)从一个孤立的交换过程来看,商品的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而从长期看,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是一致的。2)不同商品的不同价格,无论怎样涨落,都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的。价值规律正是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运动中,作为一种趋势存在并贯彻下去的,价格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5、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是什么?为什么?
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是价值规律。因为:1)价值规律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本质联系。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体现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平等互利的本质联系,是调节商品生产者之间经济利益差别的规律;2)价值规律存在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均受其制约。3)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规律体系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
6、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资本的本质特征是尽可能多地、无止境地攫取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1)它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实质是剩余价值的最大化。2)它决定着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因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生产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交换是实现剩余价值,分配是剩余价值的分割过程,资本家的个人消费以剩余价值的获得为前提,工人的个人消费是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劳动力条件。3)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及其历史趋势。因为:资本家在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中,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也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7、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及其基本形式
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不能成为商品,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工人出卖的只能是自己的劳动力,工资只能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就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有两种:1)计时工资,就是资本家按照工人的劳动时间长短来支付的工资。2)计件工资,就是资本家按照工人在一定时间内所完成的产品数量或作业量支付的工资。
8、个别资本增大的途径有什么?
个别资本的增大是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这两种形式实现的。所谓资本积聚……。所谓资本集中……。
9、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关系怎样?
所谓资本积聚……。资本集中……。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者的区别是:第一,资本积聚不仅增大个别资本而且也增大了社会资本总量。而资本集中只能增大个别资本,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量。第二,资本积聚的增长要受到社会财富的绝对增长的限制,而资本集中不存在这种限制。第三,资本积聚由于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增大的速度比较缓慢。而资本集中却能在较短时间内集中大量资本,因而速度比较快。第四,资本积聚直接反映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而资本集中则直接反映资本家之间的吞并和联合的关系。
二者的联系是:第一,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都会增大个别资本。第二,资本积聚的增长,必然加速资本集中的进展,而资本进展反而有会促进资本积聚。
10、产业资本实现连续循环的条件有什么?
1)空间并存性,即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在空间上同时并存、同时发挥作用,才能保持产业资本运动的连续性;2)时间继起性,即产业资本顺次经历的购买、生产、销售等三个阶段在时间上相互继起,才能保证产业资本运动的连续性。
11、把生产资本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与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有哪些? 1)划分目的不同。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目的是在于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即来源于可变资本;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目的是为了分析资本的周转速度。2)划分标准不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标准是资本价值的不同组成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划分标准是资本价值的不同组成部分的不同周转方式。
12、加快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有何影响?
1)节省预付可变资本量。在剩余价值率相同、生产规模相同的情况下,可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一定时期内,推动同量的劳动,进而创造同量剩余价值所需要依法的可变资本就越少。2)增加年剩余价值量(M),提高年剩余价值率(M')。M是一年内每个周转期间内的剩余价值总和,M'=年剩余价值量/预付可变资本,适应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同量预付可变资本推动的劳动量就会越多,提供的年剩余价值量也就会越多,从而年剩余价值率越高。
13、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关系是什么?
1)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是同一个剩余价值量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的不同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2)由于预付总资本大于可变资本,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3)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不仅量上有差别而且体现的关系也不同,剩余价值率体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表示预付总资本的盈利程度,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14、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哪些?
1)剩余价值率。在预付总资本数量已定的条件下,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同方向变动。2)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高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小,生产的剩余价值就少,利润率就低,反之则反是。3)资本周转速度。资本周转速度与利润率同方向变动,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其中可变资本的周转次数越多,年剩余价值量就多,从而年利润率就高。4)不变资本节省程度。节省不变资本就会减少用户资本量以同量的剩余价值和较少的预付资本相比利润率就会提高。5)生产资料价格。利润率和生产资料的价格按反方向变化,生产资料价格降低利润率就会提高。
15、商业资本家获取利润的途径是什么?商业利润的本质是什么?
1)商业资本获取利润的途径是,商品的出售价格大于购买价格,即按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从产业资本家手中购进商品,再按生产价格出售,获取中间的差额。2)商业利润的手中是产业资本家将生产价格的一部分利润或剩余价值转让给了商业资本家,因为现在的平均利润率是按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合计计算的,可以保证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都获得平均利润,因为商业资本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所以,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参与分配得到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体现着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剥削工人的关系。
16、商业流通费用由哪些变化构成?它们如何得到补偿? 商业流通费用是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由生产性流通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两部分构成。生产性流通费用是用于运输、保管、包装等方面的费用,是生产过程的延续,等同于生产费用,通过商品的销售而得到补偿。纯粹流通费用是由商品的价值实现引起的,从剩余价值中扣除。
17、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和基本形式是什么?
1)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根据平均利润率规律,农业资本必须获得平均利润,而农业资本家要从事农业经营就必须向特定所有制支付地租,因此在农业部门经营的资本在获得平均利润的同时还要获得超额利润,才能向土地使用者支付地租,取得土地的经营权。2)资本主义地租的基本形式是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种。级差地租是存在等级差别的地租,绝对地租是租用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
18、为什么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一方面要求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的补偿,即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通过商品出售以货币形式回流,用于补偿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且取得剩余价值;另一方面要求在实物形态上的补偿,即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补偿和替换。如果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都能在价值和实物形态上得到相互补偿,那么,全部社会总产品就能顺利实现,从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就能够顺利进行了。由此可见,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同时就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条件。所以,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19、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经济含义。
1)基本实现条件:Ⅰ(v+m)=Ⅱc 其经济含义是第Ⅰ部类供给的生产资料要满足第Ⅱ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第Ⅱ部类供给的消费资料要满足第Ⅰ部类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
2)派生条件:①Ⅰ(c+v+m)=Ⅰc+Ⅱc 其经济含义是第Ⅰ部类供给的生产资料要满足整个社会即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②Ⅱ(c+v+m)=Ⅰ(v+m)+Ⅱ(v+m)其经济含义是第Ⅱ部类供给的消费资料要满足整个社会即两大部类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
20、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经济含义。
1)基本实现条件:Ⅰ(v+△v+m/x)=Ⅱ(c+△c)其经济含义是第Ⅰ部类供给的生产资料要满足第Ⅱ部类对生产资料的原有需求和用于扩大再生产新增加的需求;第Ⅱ部类供给的消费资料要满足第Ⅰ部类原有工人、新增加的工人及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
2)派生条件:①Ⅰ(c+v+m)=Ⅰ(c+△c)+Ⅱ(c+△c)其经济含义是第Ⅰ部类供给的生产资料要满足整个社会即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原有需求及进行扩大再生产新增加的需求。②Ⅱ(c+v+m)=Ⅰ(v+△v+m/x)+Ⅱ(v+△v+m/x)其经济含义是第Ⅱ部类供给的消费资料要满足整个社会即两大部类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原有需求和用于扩大再生产新增加的需求。论述题
1、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为什么?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1)生产商品劳动的私人性与社会性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均由商品生产者自主决定,劳动产品直接归商品生产者所有,所以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私人性,直接表现为私人劳动。
商品生产以社会分工为前提,在自发形成的社会分工中,每个生产者相互依存。他们既为满足他人的需要而生产,又都依赖他人的供给而生存,他们的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社会性。2)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在商品生产条件下,生产商品劳动的私人性是直接表现出来的,因为生产经营决策权掌握在商品生产者自己手中。但是,这种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所具有的社会劳动的性质,却不能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得到表现和承认。私人劳动要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只能在流通过程中,通过把产品当做商品来交换这种间接途径而实现,这就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具体表现在,商品生产者私人劳动的产品有时部分甚至全部不能销售出去,即得不到社会承认,从而未转化为社会劳动。只有交换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第一,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一切内在矛盾的根源。解决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矛盾的条件是交换。交换不仅以具体劳动形成不同的使用价值为前提,还以劳动量的比较为基础,这就是将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于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才表现为商品的价值。可见,劳动二重性及商品二因素的矛盾,都来自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都是由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所具有的间接社会性所决定的。第二,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商品生产者的商品若能按正常价格销售出去,则其能够维持生产或获得利润,说明他们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顺利转化为社会劳动;若商品销售不出去,说明他们的劳动未转化为社会劳动,未被社会承认,长此以往,他们就可能亏损、甚至破产。
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有哪些作用?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它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其价值量实现等价交换。
2)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包括:第一,调节作用,即价值规律通过市场机制自发地调节者社会劳动在各个部门的分配。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时,生产者会从这种高价格上得到更多的好处,这会促使更多的生产者来生产经营这类商品。反之,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时,又会迫使商品生产者压缩原有的生产规模,乃至放弃这种商品的生产和经营。价值规律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就是这样通过价格机制自发地调节者商品生产,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各个部门之间的配置不断得到调整。第二,动力作用,即价值规律通过市场机制刺激食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其价值量实现等价交换。若某些商品生产者劳动生产率较高,其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在市场上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价值出售商品,就可以得到较多的收人;反之,则收人较少甚至亏损。商品生产者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然要千方百计地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在客观上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分化作用,即价值规律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导致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在商品经济下,竞争能力强的生产者获益较多,竞争能力弱的生产者获益较少,甚至亏损、破产。这种由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导致的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的结果,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因为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关系是受价值规律支配的,生产同种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关系实质是各个生产者竭力使自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耗费低于社会必要劳动耗费,以便获得更多利益;生产不同种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关系实质是各个生产者竭力生产市场最需要的、最有利可图的商品。正是围绕着商品价值和作为物质承担者的使用价值而展开的竞争,才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3、论资本主义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资本主义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是指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为一定,而通过延长工作日长度来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从而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①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是指工作日长度一定的情况下,用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办法来增加剩余价值。②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为前提,而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就要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活资料以及生产生活资料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③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各个资本家在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中自发形成的价格。所谓超额剩余价值,就是……。
④从整个社会来看,资本家对超额剩余价值的追逐,引起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引起劳动力价值的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使得整个资产阶级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家直接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4、论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包括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两个层次,间接因素通过直接因素发挥作用。如何一个独立资本的周转速度都是由直接因素、间接因素以及它们相互影响的结果。
1)直接因素是指资本周转时间,它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资本周转一次所需的时间越长,周转速度越慢;反之则越快。资本的周转速度通常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一定量资本的周转次数来表示。一年内周转次数越多,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反之则越慢。
2)间接因素主要是指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比例。生产资本依据其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它们各自比重的大小影响全部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①固定资本是指……。这部分资本在使用价值上整体地、连续地投入到生产过程中,而价值则按其使用价值在生产中磨损的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次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商品的出售逐渐收回,直至使用价值寿命结束,其价值才全部转移完毕。②流动资本是指……。以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其价值一次性转移到新产品中;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则由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重新创造出来,也一次性加入到新产品中,并随产品的销售而全部收回。③因此,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价值周转方式上的不同,使它们周转速度也不同。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慢,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快。从而,在预付总资本中,如果固定资本的比重大,就会延缓总资本的周转速度;如果流动资本的比重大,则会加快其周转速度。
5、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利润率是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率的?
1)不同的生产部门,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周转速度、剩余价值率必然会不同,则部门间的利润率肯定存在差别。
2)部门间利润率的差别必然导致部门之间的竞争,竞争的目的是争夺有利的投资场所,竞争的手段是资本转移,即原有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新资本直接向利润率高的部门投入。
3)资本转移造成部门间资本量的变化,导致各部门产品产量发生变化,引起商品的供需比例变动,使商品的市场价格上下波动,从而利润率随时波动。原来利润率高的部门由于资本流入,产量增加,如果需求量不变,供给增加会导致价格下降,从而利润率下降;原来利润率低的部门变动趋势正相反。由于市场价格的波动使各个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
4)经过市场对资本量的自发调节,各部门的利润率会趋于一致,形成社会平均利润率,即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
5)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就是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瓜分剩余价值,从而使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