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因果论证训练指导

时间:2019-05-14 01:31: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议论文因果论证训练指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议论文因果论证训练指导》。

第一篇:议论文因果论证训练指导

议论文因果论证训练指导

因果法──通过对事理原因或结果的周密分析,从而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合理性的论证方法。也称为因果分析

一、注意问题:

1、分清根本原因和次要原因。

根本原因,是引起结果的最本质的因素,是深层次的,为人鲜知的,所以就越能说明问题的实质,就越有说服力,如此才更深刻。表层原因,是为大家所熟知的,其论证是乏力的。

例如,某同学厌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老师讲课不能吸引他、胸无大志、学校太严苛、教育体制问题等,然而社会上对名利的追求,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才是导致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有些原因只是表象,如果在论证过程中能够探究本质原因就能使论证有力。

2、分析导致一个结果的不同原因和同一原因引发的不同结果。

事物发展是普遍联系的,一个结果的出现不可能仅一个原因,而一个原因不可能仅一个结果,所以需要我们多角度分析,以使论证有力。

例如,学无止境,探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从知识角度看,知识是无穷尽的;从心理角度看,学习钻研的乐趣是无穷尽的;从生命自身的缺憾角度看,生命短暂,学习怎么可以停止?

如果能够如此多角度地探究“学无止境”的原因,那么就可以有力地论证“学无止境”。

再如,改革开放,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在改革开放的形式下对不同人所造成的结果是大不一样。有的顺应当前的形式,正确地处理在经济事物中的行为,经济地位提高了;有的只追求名利而进了监狱,有的因循守旧阻碍改革的发展,结果穷困潦倒。

如此在同一原因不同结果的分析中,使论点得以确立、深化。

3、互为因果。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互相转化,是极为普遍的现象。

例如,保护环境这个话题,就广泛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揭示出这种因果的必然关系就阐述了道理,证明了观点。世界上的任何现象、事件,无论是自然界的,还是社会生活中的,无论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它们都是一定的原因下的结果,绝不是无缘无故地产生的;同样,任何一个现象、事件,也无论它是自然界的,还是社会生活中的,无论它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它必然是一定结果的原因。

二、探求因果关系常见的有两种方法:

(1)求同法:求同法是指在被研究的对象出现的若干场合中,如果仅有一个先行因素是这些场合所共同具有的,那么这个先行因素就是被研究对象的原因。简言之,在若干场合中,其他因素都不同,只有一个因素是相同的,却产生了相同或不同的结果,那么这个因素就是这个结果的原因。比如,中国古代的司马迁遭受不幸,于逆境中写出了《史记》,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曹雪芹在遭受一次次的打击,举家食粥的情况下,依然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现代的朱自清,家境贫寒,他在上大学时,由于没有钱买新的被子,只能用绳子将破被的另一头扎起以御寒,但他刻苦学习,成为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外国的塞万提斯,在被捕入狱后,仍写出了《唐吉珂德》这样伟大的著作。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他们的国籍不同,人生经历不同,个性等等都不相同,但有一因素是相同的,即他们都处于逆境而不气馁,勤奋努力,最终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处于逆境而不气馁,勤奋努力,是他们最终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的原因,逆境能使人成才。

(2)求异法:求异法是指在若干个场合中,其他因素都相同,只有一个因素不相同,却产生了某种相同或不同的结果,那么这一个因素就是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例如,两个学生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所处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相同,两人的智力也相同,都很勤奋,但他们一个注重学习方法,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肯动脑筋;另一个不讲方法,只知埋头苦干,结果两人的学习成绩相差很大,用求异的方法,很快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取得良好成绩的原因。

三、因果分析的作用

(1)讲道理

事物都有自己的原因和结果。从结果来找原因,或从原因推导结果,就是找出事物产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和规律,这就起到了证明论点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的作用。

示例:

1、原因分析: 为什么说毅力是成功的保证呢?因为做任何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它们都是我们前进途中的绊脚石,我们只有发扬顽强拼搏的毅力才能征服它,才能摘取成功的果实。因为有了毅力,就有了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有了毅力也就有了恒心。狄更斯说得好:“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示例

2、结果分析:

有了坚韧不拔的毅力,付出了艰苦的劳动,洒下了辛勤的汗水,总有一天我们会取得成功。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了春天的耕耘,怎么会没有秋天的收获呢?

3、塑造英雄的形象,我们需重视。英雄的形象极大地标志着一个人,一个民族的精神本质。它可以让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得以发扬光大,使民族高度团结在一起。因此我们需要重视英雄形象。

4、塑造青春形象,我们需重视。青春是每个人都有的,青春是人们生命中最旺盛的时期。这样的人生历程可以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才能,向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人生因此而更加充满了活力,我们的世界也因此被装点得更加美丽多姿。因此我们要好好的塑造青春的形象。

5、压力能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与动力,激发我们的斗志和思维。当人感受到身边的压力时,他就会有紧迫感,就会想尽各种各样的办法来解除压力,从而不断奋进,不断拼搏,并且激发我们的斗志与思维。哥伦布那生存的压力,使得美洲大陆得以发现,使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彼得大帝由于动荡的压力,使他积极致力于改革和改善人民生活,使俄罗斯帝国得以复兴,得以强盛;爱迪生由于发明的压力,使电灯泡、电线、电器等物品得以问世,为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打下基础。

下面两个语段各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说理的?

“知羞耻成人”,前提是要明于羞耻的界限,保持清醒的认识。当前,我们处于一个急剧转型的社会环境,大量涌入的外来文化和各种各样的外在诱惑,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产生了负面影响,以致使一些人思想混乱、价值迷惘,对什么是羞耻、什么不是羞耻分辨不清。当一个人对真善美与假丑恶缺乏辨别力,头脑中分不清耻与荣时,什么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己利人、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甚至危害祖国、背离人民的事情都有可能做出来。现代社会是多元的、开放包容的,但在基本准则上依然有自己的底线,人们无论怎么选择,都离不开做人的本色和遵守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善于辨别羞耻的界限,才能知羞耻而成人。(《知羞耻成人》)“知羞耻成人”,关键是在于严格的道德自律,强化思想内省。“知耻近乎勇”。道德自律产生的羞耻感是人类趋于完善的动力,使人自爱、自重、自尊、自律,使人止于礼、合乎情、趋于善、臻于美,使人深刻反省、改正缺失。道德自律、知羞耻有助于阻人为恶。劝人从善。难怪英国作家卡莱尔说:“羞耻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增强人们的羞耻感受,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可以造就具有良好品德的人。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首要的就是要教育人们把荣荣、耻耻作为一个社会公民的起码准则。(《知羞耻成人》)

(2)材料作文开头分析

1、猪八戒拾到一面镜子,洋洋自得照了起来。可是当他从镜子里看到的是一个朝天鼻子大耳朵、核桃眼睛尖嘴巴的丑八怪,顿时火冒三丈:“你这妖镜,竟敢把我老猪丑化成如此模样,真是狗胆包天。”说完,举起九齿钉耙将镜子砸得粉碎。

猪八戒长得丑是众所周知的,可当它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尊容”时,却为何大发脾气呢?因为它对自己缺乏一个清醒的认识,他不仅不知道自己丑,甚至也许一直以为自己是个英俊潇洒的美男子呢!殊不知,镜子虽砸了,猪八戒却并不因此而美起来,相反地,倒使自己失去了了解自己容貌真相的凭据,也就失去了修整容貌,完善自己的凭借,让其永远丑下去。由此可见,一个人清醒了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文过饰非,不矫饰造作,具有自知自明是多么重要。

2、驴子驮盐渡河,他滑了一下,跌进水里,盐溶化了,他站起来时轻了许多,这件事使他很高兴。又有一天,他驮了海绵走到河边,故意一滑,跌进水里,那海绵吸收了水,驴子再也站不起来了。

①看了这则寓言,我们禁不住会捧腹大笑,笑驴子的糊涂愚蠢,但大笑之余,不难发现,驴子之所以犯下如此大的错误,是因为它没有看到“盐”和“海绵”的不同,不能根据客观实际,因地制宜地进行分析研究,采取恰当的策略。这警示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做到“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切莫象驴子一样,犯下教条主义错误。

②驴子为什么会淹死在河中?究其根源是它做事照搬老规矩,不能就事论事、灵活变通,犯了经验主义错误,最终得到了现实的惩罚。所以我们做事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切莫死搬教条,墨守成规。

3、马卡连柯的话令人深思。对花赞赏之余,为什么要手里拿起铁铲、剪刀和巴黎绿呢?为什么不考虑花是否愿意接受呢?这是因为花虽美,但美中也会有不足之处,美中会有隐患。如果不及时清除那些杂枝、病枝、虫害,再美的鲜花也会衰败、凋零。物性如此,人类何尝不是这样,我们的师长在表扬肯定我们的优点和成绩的同时,更要指出我们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也就是说,要想“爱之深”,就得“责之切”。

4、锈是铁原子在空气氧化而产生铁的变异,或者说是铁的病态。这司空见惯的小毛病之所以能将铁“吃掉”,就是因为人们对他的存在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于是小毛病为断扩大,天长日久,就把铁蚀掉了。物性如此,人类何尝不是这样。人的身上经常会有一些缺点和错误,如果人不能或不敢正视这些“锈”,听不进批评意见,终将铸成大错,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锈能吃铁警示我们:要严于律己,防微杜渐。

(3)例证段因果分析法

例1:磨难,能历练人生。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后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

分析:这一叙例语段,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中间列举贝多芬、司马迁和李宁三个例子来证明论点。毛病是在例子和论点之间缺少分析语言。那么,怎样展开议论呢?阅读语段,我们发现,“三位人物在磨难下的结果”已告知我们了,而对于原因则只字未提,所以,我们就可以添加“原因探究”的分析文字,以较好地架起事例与结论之间的桥梁,达到“叙”为“议”服务的目的。

“因果分析法”:就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因。

修改: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磨难,是祸,又是福。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是另一片蓝天。[方法:直接陈述原因]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古往今来,概莫能外。唐太宗视民如子,垂拱而治,那是因为_①_。岳武穆统帅“岳家军”,屡战金兵,频频告捷,那是因为_②_。毛泽东同志率工农红军,以持久之战打退日本侵略者,那是因为_③_。以往凡有所成就的人和集体,无不严于律法,以成文的规定来约束。因为他们知道在绝对自由之下的惰性将急剧膨胀,只有在适当的管束之下,人才能发挥出潜在的能量,做出一些有益的事情。

①他对百司之职了如指掌,胸中有安民治国平天下的策略,于是百姓安居乐业。②他有严明的军纪,旅进旅退,赏罚分明,于是金人喟然而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③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主义”,严格执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于是日伪不得不缴械投降。

事业是人生的不朽丰碑。人类的史册告诉我们:凡是留下英名的人,总是创造了永存的事业。孔子、司马迁、鲁迅之所以千秋万代传颂,盖因他们为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财富;屈原、岳飞、郑成功之所以载入史册,盖因他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伟大的爱国精神;李自成、洪秀全、孙中山之所以名垂千古,是因为它们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蔡伦、祖充之、毕升之所以永远为人民纪念,是因为他们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科学领域为后人留下了享用不尽的发明创造。谁建树了对人类有益的事业,谁就筑起了一座人生的纪念碑。

如果能用三个因果句构成排比,固然好。不能时,也不能勉强。以下两例都是用两个因果句进行分析的文段,试根据上下文的语意,补写这两个因果句。

训练

A、你见过高山吧?它是那样的雄伟绵延;你见过大海吧?他是那样的壮丽无边!山之高,是因为它__________;海之阔,是因为它_______________。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般渊博的知识,就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吸取他们的点滴长处。

B、如果说生活上的不理解还可以用宽容代替,那么事业上的不理解,则给人带来心灵的痛苦。面对世人的嘲讽讥笑,不同的人作出了不同的选择,这正是勇者和懦夫的区别。布鲁诺宣传真理,被烧死在十字架上;商鞅实行变法,落得“五马分尸”的结局;柏拉图提倡和平,被贬为奴隶;雷锋忘却自我,某些人视为“傻子”;尧茂书的首飘长江之举,又有几人能理解!他们最初不被接受,是因为他们_____________;他们最终彪炳史册,是因为他们_________。

2、论点: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

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并且能有建树?因为他们不甘心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怎样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不失千里之志的千里马,终有奋蹄腾飞的日子。因此,他们在“埋没”的情况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方法:自问自答]

四、例文

自知者明

《老子》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以为这是颇含辩证法的命题。人对于客观世界的观察和认识,往往出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对自身以外的事物,你可以“明足以察秋毫之末”,也可以“明万里之外”,然而,对于你自己本身,却可能“不识庐山真面目”。故自知者堪称明哲也。

为什么“自知”比“知人”、“知世”更难呢?看来不外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认识论方面的原因。人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可以通过直接的观察、调查、实验等手段获得;而对于自身的认识,须待自己的思想、言论和行为作用于外部世界以后,才有信息反馈回来,多此一道曲折,就难免“旁观者清,当事者迷”了。

二是社会方面的原因。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人在社会上的地位、身份、名望各有不同,也容易对自身真实价值的认识造成偏见和错觉。《资治通鉴》载:隋炀帝杨广自负才高,曾对侍臣吹牛说:“设令朕与士大夫商选,亦当为天子矣。”其妄自尊大是不待言的。还有一种是真有才学的人,一旦有所成就,成为社会名人,就有人捧场而忘乎所以。鲁迅先生曾经指出:“往往社会上崇敬名人,也就常有名人被崇敬所诱惑。如果自己不保持警惕,是会捧晕的。”

三是感情方面的原因。对于自己,对于自己的劳动成果,无论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有点“孤芳自赏”,大概也是人之常情。

有此三端,便可知自知之不易。然人不能自知,其害大矣。《吕氏春秋》《自知》之篇,其中有一段写道:“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荆成、齐庄不自知而杀,吴王、伯智不自知而亡,宋、中山不自知而灭,晋惠公、赵括不自知而虏,钻荣、庞涓、太子申不自知而死,败莫大于不自知。”自知与否,简直关系到邦国存亡,身家安危,岂能不察!

人若自知,则需“常思己过”并“闻过则喜”。唐太宗“三镜自照”的美谈和虚心纳谏的精神,应该对我们有所启发。愿人人都有自知之明。

第二篇:高中议论文比喻论证作文训练指导

高中议论文比喻论证作文训练指导

【比喻论证】、比喻论证法。比喻论证是一种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比喻是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的修辞方法。被比方的事物叫 “ 本体 ”,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 “ 喻体 ”,联系二者的词语叫 “ 喻词 ”(像、是、如等)。3、比喻论证的几种方法:比喻描绘,比喻评价,比喻说理。

一、【注意问题】

(1)用来作为喻体的事物,应当是为大家所熟悉的、具体的、浅显的,这样,才能既通俗又生动地说明另一个事物。议论文比喻论证训练指导

(2)比喻应当贴切、自然,要能恰到好处地说明被论证事物的特点。可以把教师比喻成蜡烛、春蚕,说明他们无私地献出自己的一切,却不能将他们比喻成能使别人干净起来,可他们自己却像越来越脏的抹布、扫帚,这样运用比喻法,叫“引喻失义”,应当注意。

(3)因为比喻的双方缺乏本质上的内在联系,所以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要完整、深刻地论述一个问题,不能仅靠几个比喻,应把它和例证法、分析法等结合起来使用。

二、【学会比喻描绘】、取身边自然景物作喻体,俯拾之间,即成精彩。如作者为了论证“平凡却自豪”的观点进行了精彩的比喻。

示例: 我特别平凡 , 又平凡得特别.我是无数颗星中的一颗 , 可我为自己今天的光芒而自豪;我是大地上的一株花蕾 , 虽然并不芳香耀眼 , 可我为将要到来的开放而自豪.我平凡 , 却平凡得有价值;我平凡 , 却平凡得有尊严!―― 2004 辽宁高考满分作文《那一缕不泯的自豪》、屈原投江这一段,为文者何止千万,唯有运用了比喻的形象描绘才可回味无穷。

示例: 我无法想象 “ 剖肝沥胆效英才 ” 的屈原以一副怎样的面貌在汨罗江畔绝望的挺立和孤傲的苦吟。《离骚》名垂千古,有人说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与超越,我想屈原更是以一种青鸟折翅的悲伤徘徊在绝望里,通身的长袍翻飞在朔风中,以一种不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超越了偏激与豪迈,纵身跃下了汨罗江 ――任艳《折翅的青鸟》、要写“跑的体验”却从他物的比喻入手,形象的描绘中一步一步靠近主题。如 2005 湖南高考优秀作文《那鱼那鹰那人》。

示例:

我把自己比喻成一条鱼,我要努力寻找离开水的出口。我把自己比喻成一只鹰,我要全力飞出蓝天的庇护。

我就是我自己,我要跑,跑出父母的视线,跑上自己的轨道。―― 题记

三、【学会比喻说理】、学会用相似的事例论证正在论证的事例。

示例:可谁能说得清呢?就像姬发摆脱不了侮辱,史迁回避不了宫刑,苏轼逃脱不了诗案,都是上帝有意安排一样,嵇康的死何尝不是一种超脱,何尝不是一种将易于腐朽的肉体涅磐为永恒的精神的方式呢? ―― 2005 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暗夜的绝响》 2、学会在喻体中表情达意。

如为了论证“有双赢才能共辉煌”山东的考生运用了精妙的比喻。

示例: 使自己是一枝娇艳美丽的牡丹 , 也应明白 , 一枝独放不是春天 , 春天应是万紫千红的世界。

即使自己是一颗傲然挺立的孤松 , 也应明白 , 一株独秀不算英雄 , 成行成排的树木才是遮风挡沙的坚固长城。

即使自己是一支整装待发的帆船 , 也应明白 , 一船独行不算风景 , 千帆竞发才能显示大海的壮阔。

―― 2005 山东高考满分作文《双赢 , 你我共辉煌》 3、比喻说理铸华章。

如为了说明“双赢的重要性”,作者运用了深刻的比喻。示例: 自私利己 , 愚者之见;打造双赢 , 智者之举.双赢 , 那是信心的基点 , 那是力量的源泉 , 那是开启人生之路的探照灯 , 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双赢 , 使你我共辉煌.―― 2005 山东高考满分作文《双赢 , 你我共辉煌》、不着痕迹,笔法自然,展现文字功底。作者为了说明“人要坚守良知”这一道理,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笔法。

示例:在我们的心里总有一盏灯,时时闪耀着温暖的火花,照亮我们心底的仁慈。

在这世界上总有一群人,时时守望着那盏灯,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让它照亮冰冷的角落。――宋静海《守望心灵的灯》

四、【学会比喻评价】、学会联想与想象,用精彩的比喻去评介人物。如昭君上殿,本是很短的一瞬间,为了表现昭君那与众不同的自信,作者运用了精彩的比喻。示例: 昭君昂首上殿的那一刻 , 注定一朵曼陀萝花灿然开放了.只是一朵普通的花 , 并非金雕银塑 , 可它的光芒 , 却足以使所有金银黯然失色.―― 2005 辽宁高考满分作文《那一缕不泯的自豪》、学会精雕细刻,用细腻的笔法、比喻的手段去评价人物。示例:一盏昏暗的油灯,照亮了司马迁紧锁的额头,激昂了许久的心绪从跌宕的血液里渗出,化为指尖笔触下一个个绚目的字眼,坚实地填补着那单纯的理想,一只蝼蚁不知年有春秋,石上苔衣不知日有夜昼。而他,忍辱负重的司马迁却走完了整座山林。春花开了秋月清,冬阳落了夏虫鸣。而波光潋滟的《史记》却宛如一道盛宴,穿透了流水般的岁月,孕育了一个又一个的文学巨匠。

――吴迪《挣脱死亡的绝唱》、高超的比喻在于恰当地扣紧主题,如 2005 年以“风头,猪肚,豹尾”为话题的一篇满分作文中的一段。

示例:当我们不再用近视的眼光紧盯历史时,就会惊奇地看到:那一霎间,耿直不屈的脖颈中喷涌的鲜血似乎化作了一条华贵美丽的豹尾,鞭打在一个腐朽王朝的脊背上,在那黯淡的夜空中留下了震彻天地的绝响。是的,嵇康并没有凤头般闪亮的初始,也没有猪肚般的厚重的过程,但是他却用音乐、用骨骼、用品性,写下了当权者的懦弱,写下了读书人的自尊,写下了自己光辉人生的最后旅程。于是,历史由此留下了中国知识分子最为骄傲也最有个性的篇章 ―― 魏晋风度。―― 2005 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暗夜的绝响》 方法总结 : 使用比喻论证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

1、要学会联想和想象;要注意从一个高度上去认识问题。想象(联想)训练:

示例:昭君――(联想)――曼佗罗花 人还可以象什么?

人――鼠标(要像鼠标那样点击自己的良心)(提示:从身边的事物取材)人――黑板擦(要像黑板擦那样擦出人生的污点)

人――小草(平凡之中焕发着生命的坚毅)(提示:善用大自然这个无尽的宝藏)人――梅花(在严寒之中尽展飒爽英姿)人――青松(在大雪之下挺立不屈的品格)

人――火炬(要像火炬那样照亮曾经黑暗的世界)

2、找到不同事物的相似性。

示例:嵇康之死――带给世界震动――鞭打着腐朽的王朝――华贵美丽的豹尾 诗案中的苏轼――(小心翼翼)――徘徊的孤鸿 议论文比喻论证训练指导 &n 宫刑后的史迁――(沉默坚毅)――坚强的磐石 放逐后的屈原――(英雄悲路)――折翅的青鸟 风雪中的苏武――(执著坚守)――不倒的胡杨、要恰当地描绘相似事物(喻体)的特征来表现本体。

示例:良知――灯(灯温暖、光亮,可以照亮世界,照亮心灵。)人生――白纸(白纸空白、单纯。要去填写,要去充实。)生命――歌(歌曲有低缓,有高亢,要从容吟唱)

精神――丰碑(挺立,不朽,可以感召后人,引领来者。)4、注意无论怎样比喻都要扣紧主题。议论文比喻论证训练指导

五、【优秀喻证段落】 喻证文段一: 中心:赞奉献精神

我们知道,人们赞美春蚕,因为它吃的是叶,吐出的是丝,终身闪耀着“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精神。人们赞美老牛,因为它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索取甚少,奉献的甚多,终身劳而不辍,死而后已。人们热爱太阳,是因为它把无穷的光和热无私奉献给了万世万物。人们歌唱母亲、老师,怀念雷锋、焦裕禄,把解放军称为最可爱的人,原因只有一个:他们都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只有奉献的人生,才是伟大、幸福和快乐的人生。喻证文段二:

中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人不应认为个人力量渺小,而不去承担改造社会的责任。

社会好比一个人的身体,而我们每个人就好比它的一个细胞,只有每个细胞都发挥了作用,整个身体才会健康,生命才会存在。一个人比之社会是小的,但一个人的作用却是不能忽视的,个人力量是小的,但个人的精神却往往能在社会中折射出夺目的光彩。广大的人民群众、工人、农民、战士……也许历史上并没有留下他们的名字,更没有记下他们的功勋,但他们贡献了全部的光和热。正如无数无名的小星才聚成了浩瀚灿烂的星空,没有他们,夜空将是何等暗淡。我们每个人就是社会的一颗无名小星,如果大家都存在那种个人力量太小的思想,而不愿奉献光热,我们伟大的祖国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吗?

喻证文段三: 中心:“自由”谈——自由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自由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不受约束的绝对自由是根本不存在的。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句词中就生动的诠释了自由的相对性。鹰在天空翱翔,鱼在水里畅游,是何等的自由自在。如果反过来,把鹰置于水中,把鱼放在天空,那么,它们非但得不到自由,而且连生存都不可能。它们的自由都受着空间环境的制约呀。风筝只能在长线的牵制下,才能在空中自由飘动,翩翩起舞,倘若它抱怨长线对它的制约,并一味把长线扯断,那么挣断线的风筝,不仅没有得到的自由,反而要一头栽进泥潭,再也不能飞了。大至一颗颗行星,一旦脱离了它们的必须遵循的运行轨道,将很快变成一颗流星,在与其它星体碰撞及大气的摩擦中化为乌有。任何事物的自由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这便是大自然的法则。

人类也是如此。社会愈向前发展,生产水平愈高。技术愈进步,人们的自由就愈大愈多。但同时,管理也愈科学,纪律法规也愈多愈严。没有路的时候,人们可以到处走,但走起来却很费劲。修路架桥,驶车乘马,走起来自由多了,但跟着就出现了维护交通安全的法则。“红灯停,绿灯行”,“车马行人一律靠右边行走”,否则就予以处罚。有了航海的船舶,人们在海上就自由多了。但航海必须沿着一定的航线行驶,否则就要触礁沉船,葬身海底。同样,火车只有分寸不离地沿着铁轨运行,才有呼啸奔驰的自由。

由此可见,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唯有增强纪律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自觉习惯,尊重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以及他人的自由和权利,你才能拥有最大的自由。喻证文段四:

中心:逆境成才

逆境能压倒弱者,也能造就强者。在逆境中同困难搏击,能磨练意志,强化毅力,提高才智,培养崇高品德。青松之所以能在风暴的袭击下傲然挺立,是因为它是在与风暴和雷霆的搏击中生长起来的;温室里的花朵之所以一遇风霜就枝零花落,是因为它们从未经受过风霜雨雪的考验。锋从磨砺出,逆境造强者。不磨不利,不炼不纯,不锤不坚。

道路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先驱者披荆斩棘开辟出来的;钢铁不是从地下直接挖出来的,而是在熊熊的大火中熔炼出来的;老练的舵手是在与大风大浪、激流暗礁的拼搏中闯出来的;英雄战士的钢筋铁骨,都是从艰苦卓绝的境遇中锻炼出来的。

逆境有如炼金炉,困难恰似磨刀石。逆境之所以能够造就强者,是因为它迫使人们去斗争,去锻炼;去求索、去提高。要战胜困难、艰险、灾难而改善处境生存下来,就必须成为强者,否则就会被逆境吞噬。强者,只有强者,才能在逆境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冲出逆境,改造逆境。喻证文段五: 中心:说“谦虚”

你见过山谷吧,它的周围是高高的群峰,而怀抱中却无比的深沉空阔,因而才容纳了高山溪流的大小流水,沉积下肥厚的沙石泥土,孕育出森森万木,茫茫菽麦,花香鸟语,大自然的万千气象尽在其中,这就是虚谷的妙处。

“满招损,谦受益”。人也应该虚怀若谷。人有谦虚的品质,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看到别人的长处,激起强烈的上进心,去取长补短,永不停息地追求进步,永不满足地探求知识,古今中外众多杰出人物,哪一个不具有谦虚的美德呢?

喻证文段六: 中心:论“压力”

诚然,压力给人以紧张、重负,让人感到烦燥、焦灼,甚而痛苦难受,以致于弱者压垮了、摧折了,这便是一些人憎恶它的原因吧。然而,我要说,压力是一种意志的磨刀石,是一种进取的推动力,是一种成功的催化剂。的成长、成材需要压力,生活中还是多一点压力好。俗话说:“井无压力不喷油,人无压力飘悠悠”。只要给你的肩头压上一副重重的担子,你就会走得更快、更稳,一步一个脚印。矿山工人的机电钻靠后面的压力,才能钻入坚硬的岩石;钉子没有重锤敲击的力,又怎能钻进坚实的壁缝呢?

物性如此,人事也是这样。陈毅老总有诗云:“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有了风霜冰雪的威压凌逼,松柏才进化得凌冬不凋、青翠挺直。青少年朋友,不要再憎恶压力、逃避压力,要积极乐观地迎接它。记得有位哲人说过:“世间最顽固,最强大的敌人就是„自我‟假如你战胜了„自我‟,便战胜了一切。”这话确是至理名言。这里的“自我”即指一个人自身思想、性格、品质上以及灵魂深处隐藏着的种种毛病和弱点——诸如惰性、依赖、自由散漫、贪图安逸、自卑、自负等等。要战胜“自我”的确是不易的,除了主观的自我努力外,最有效的莫过于来自外部的压力。

朋友们,请你正视压力,自觉地将自己置身于学习和生活的压力之下,努力地锻炼自己,铸造自己吧 喻证文段七: 中心:善听有益

一条河,只有不断吸收身边小溪馈赠的流水,才能惊涛澎湃,奔流不息。一个人何尝不是这样呢?俗话说:人无完人。那么人要想填补自己的空缺,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就必须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在顺境中,善听可以使你保持冷静的头脑;在逆境中,善听可以使你鼓起奋进的勇气。善听是一座虹桥,会缩短心与心的距离;善听是一扇窗户,会让你发现新的洞天。bsp;&nbs 喻证文段八:

中心:枝繁叶茂赖根深

我们知道:一棵树,根只有深深扎入泥土,树才能巍然挺立,风吹不倒,雪压不垮,酷旱不死;根,只有发达广布,树才能有充分的水分、养料,发展到枝繁叶茂,婆娑多姿。所以深根广布,正是参天大树的挺立这本,生命之源。因此,我想到了打好基础于成就事业的重要性。

基础的东西,对事物的发展壮大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进取的动力,是事业的基石,是通往理想的阶梯,是未来成功的前提条件。

五、【巩固训练】

1、以“真情”为话题,运用比喻论证写一个精彩段落。

[参考答案]:游子的千层底里缝进的是亲情,黄鹤楼 上遥望不归的是友情,千里孤坟埋不住的是爱情。敢问世间情为何物?情是人生的灵魂,是人生妙章中最重要的一笔。没有亲情,犹如酷寒的冬季没有结束的日期;没有友情,犹如漂泊不定的小舟没有避风的港湾;没有爱情,犹如黑夜里的寒月没有温暖和光明。

2、以“生命”为话题,运用比喻论证写一个精彩段落。

[参考答案]:生命如画,有浓墨泼洒,也有淡笔轻描;生命如歌,有轻吟浅唱,也有黄钟大吕。君不见李太白、杜工部之一生,浓墨泼洒,铸就生命之伟大;裴多菲、雪莱之一生,淡笔轻描终写尽生命之真谛。君不见轻音浅唱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高歌猛进之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生命是山,我们无法预估它的长度,我们却可追求它的高度。生命是路,它是由一块块不起眼的沙石组成的,而不是铺金布银,平平淡淡中尽显生命之完美。生命是一叶扁舟,航行于茫茫沧海之中,只有经历暴风雨的洗礼,才会迎来明天海上初升的太阳。

3、以“信念”为话题,运用比喻论证写一个精彩段落。

[参考答案]:信念是夸父逐日时不停的脚步,信念是雨中航行时对岸不灭的灯塔,信念是狂风肆虐苍鹰不停歇的身姿。拥有信念,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点亮一片心空;拥有信念,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装点整个春天;拥有信念,一叶小小的扁舟,可以惊动一片海洋。

4、以意象“月”为话题,运用比喻论证写一个精彩段落。

[参考答案]:劈开红尘千重浪,一帘清辉秀长空。一掊清辉公平的包揽了万千什物。她是冷香绝伦的女子,向世俗污浊猛力的一击。她又如贤淑的圣母,对绝望的灵魂送上生命的甘露。她是李白的诗中之剑,紫光射盛唐。是长安的桃花,妖娆万千。她亦是陶潜的菊,在东晋的午夜燃红半边天。是满目苍凉中的一抹新绿,是百花荟翠的一枝梅,是神采飞扬的骏马,是失意者的古筝,是豪放者的大江婉约者的清溪,清廉者的精神,是清泉,是凄诗„„

5、任选一历史(文学)人物为话题,运用比喻论证写一个精彩片段。

[参考答案]:是萧萧凉风中那株孤立的青竹吗?是清崖上那壶清冽的美酒吗?还是惨淡夕阳下那片流浪在天边的白云?稽康呵,为何你活的潇洒淡泊却给后人一壶沉重的浊酒,一杯不羁的孤傲?

―― 祝令瑞《心清何惧红尘浊》

6、以“个性”为话题,运用比喻论证,写一个片段

[参考答案]:

我喜欢一种有个性的人,他们卓立于红尘中,微笑于悲痛处,以自己的人生为画卷,用自己的坚守为创意,然后用独立的个性为刀笔勾勒出不朽的人生风景。

第三篇:高考议论文论证方法指导与训练

高考议论文论证方法指导与训练

一、高考范文导入:阅读下面一篇文章,注意论证手法的运用。坚守个性

“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孔子的个性,这个性,无奈却执著,“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这是屈子的个性,这个性,孤独却坚定”,“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苏子的个性,这个性,自信而昂扬。[排比举例引入,是作文常见的开头方法,能够凸显文采。] 回首历史,猛然发现,屹立于高山之巅的恰恰是那些在浊流中却依然坚守节操与志向的人。这节操与志向,便成为先贤们熠熠闪光的个性。正因他们坚守个性,才能傲视群芳,彪炳史册。[运用归纳法,由上文举例通过分析搭桥,引出观点。] 人们不禁要问,当今社会,人们时时呼吁个性,前卫者时刻标榜个性,那么个性到底指什么呢?有人把独特的发型叫个性,有人把奇装异服称个性,有人把哗众取宠的媚俗叫个性,有人把特立独行的孤傲叫个性,甚至有人故意说反话、唱反调,语不“惊人”死不休,标新立异,美其名曰“非主流”。这些真的是个性吗?回首遥望屹立于历史之巅的先贤,哪一个靠的是奇装异服?“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太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一座座丰碑,让我们看到了个性的真正内涵:那是在污世浊俗中对本真的坚守,是一种精神气质、理想操守,是对人生价值的追求,更是对民族命运的披肝沥胆。[本段通过正反对比,理清概念,指出“时尚”不等于“个性”,揭示了什么是真正的“个性”。] 几千年的中华文明,虽无比辉煌,却也压抑了个性。翻开史册,我们听到的是一声声壮志难酬的呻吟,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喊。如今,闭关锁国已成历史,创新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张扬个性是时代的最强音。时代要创新,社会要发展,个性要解放。解放个性才会激起人的创造才能,才会更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因此张扬个性已成为时代的需要。[本段先从历史入手,进行反面论证,运用引用手法,说明为什么要张扬个性。然后再从现实角度正面分析,指出时代发展需要张扬个性。] 时代需要个性,个人更需要有个性。有个性,才能坚守本真,才能在发展的大潮中不盲从,不迷失自己,不妄自菲薄。在好莱坞这个充满名利欲望的圈子里有这样一位导演:在好莱坞工作近30年,却从未因商业目的拍摄过一部“大片”;在斯皮尔伯格、卢卡斯等人靠电脑特技猛抓观众眼球时,他却始终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冷静地剖析着社会和人类的种种顽症;他冲击奥斯卡20年,皆以失败告终。这个人就是美国现实主义电影导演马丁·斯科西斯。在好莱坞只崇尚商业结果的环境下,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意愿,坚守艺术的个性,被公认为美国战后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导演之一,成为世界级电影大师。试想,在好莱坞商业巨制风靡全球之际,如果斯科西斯一味跟风,只求效益,只讲包装,那么电影界只会又多了一个想象天才,在喧嚣的英雄救世背后又怎会有理性的冷静?我们又怎能通过电影看到对人类顽疾的深刻反思?因此,真正的个性不是追风,更不是盲从,而是对内心精神世界的坚守。有时执著坚守,不随波逐流,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本段主要通过举例论证、反面假设论证分析坚守个性的意义。] 个性的张扬能推动社会进步,但并不是所有的个性追求都是好的。哗众取宠的媚俗,或是故意的背叛与标新立异,不但不会获得社会的认可,而且会很快走向生命的尽头。个性的解放不能是无限制的自由,它要以是否符合社会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正义的宣扬为衡量标准。

[本段辩证说明并不是所有的个性都是好的,评判标准是“是否符合社会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正义的宣扬”。] 在人人张扬个性又容易迷失自我的时代,如果每个人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本真,不随波逐流,那么这个社会才能真正因个性而精彩。

从上文不难看出,“讲道理”是议论文写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多种议论手法的综合运用,使得文章纵横开阖,汪洋恣肆,说理的同时,增加了文章的美感。但总有许多考生,只会提观点、摆材料,而不会论证。文章中,运用多种手法,进行道理分析,既可增强论证的深度,揭示论据所蕴涵的道理,说明其与论点的联系,又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缜密。

二、方法指导

(一)引用论证

引用著名作家的、科学原理、尽人皆知的常理作为论据,直接证明自己观点的论证方法。

1、单独引用

2、融于句中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注意引用的运用。双赢,你我共辉煌

即使自己是一枝娇艳美丽的牡丹,也应明白,一枝独放不是春天,春天应是万紫千红的世界。

即使自己是一颗傲然挺立的孤松,也应明白,一株独秀不算英雄,成行成排的树木才是遮风挡沙的坚固长城。

即使自己是一支整装待发的帆船,也应明白,一船独行不算风景,千帆竞发才能显示大海的壮阔。自私利己,愚者之见;打造双赢,智者之举。双赢,那是信心的基点,那是力量的源泉,那是开启人生之路的探照灯,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双赢,使你我共辉煌。

漫步于历史的沙滩,捡拾一枚枚成功的贝壳,上面写满了“双赢”。春秋的征战,战国的纷鸣,群雄争霸,逐鹿中原。面对强秦的进攻,是双赢的智慧使廉颇和蔺相如和谐相助,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二者相互配合,救赵国于水深火热之中,拒强秦于国门之外,同时,也使二人为后人铭记,使“将相如”的美谈流传至今。“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张良与韩信如同两颗星辰,在历史的星空中熠熠闪光。张良善将将,韩信善将兵,二者配合,才有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成功,才有了汉王朝的统一兴盛。是双赢的智慧,使张良与韩信在汉朝树了威信,建立了功业,使历史的星空中又多了两颗耀眼的星辰。“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我们不难发现,双赢的光芒在今天依然闪耀,加入世贸组织,东盟经济合作,六国共同绘制基因组图,这一切都彰显着双赢的智慧,这一切也必定会使我们的祖国不断繁荣强大。双赢,使蓝天不褪色,使鸽子不慌张,使青春不落幕,使山花烂漫于世界的每个角落。

双赢,你我共辉煌!

(二)例证法

列出观点后,运用大量具体实例证明观点的论证方法

1、名人典型事例

2、排比举例

3、大自然的例子

4、现实生活的例子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注意具体事例的运用。尽显双赢智慧

天空有无尽的湛蓝,但仍为白云留出了些许空间,于是,蓝天满足了白云,白云点缀了蓝天;海洋有怒吼的波涛,但仍为游鱼留下了些许空间,于是,海水养育了游鱼,游鱼丰富了海洋。

谁说,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充斥的都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我想,彰显自己并且承托别人才是立足社会的双赢大智慧。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位睿智的老果农。他数十年如一日的研究果树新品种,他终于研究成功了。令人不解的是,他却将自己的成果挨家挨户的送给自己的邻居。在他的引导下,全村的果园里种的都是他的优良品种。有人便好奇地问他,他回答说:“我是为了自己的果树,如果邻居用的仍然是旧品种,那我的果树也会被传播的花粉污染。”他的话让人恍然大悟,他的这种做法,既保全了自己的果树品质的纯洁,又使邻居获得新的品种,与他人共享进步,才能使自己更加完善。这难道不是一种双赢智慧吗?

在武将廉颇的眼里,一个只会说几句好话的文相蔺相如何以职位比他高?于是处处与之作对,出言不逊。而相如并没有跟他计较,而是道出了“先国家后利己”的君子之言。这话着实令廉颇汗颜,于是就有了“负荆请罪”的佳话,“将相和”的美谈。文相武将辅佐君主,繁荣国家。蔺相如的坚忍、包容让人钦佩。与他人和平共处,才能使自己的地位更加稳固。正是他的忍让,使得他与廉颇都受到人们的尊敬,同时为国家稳定做出了贡献。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双赢的智慧。世间万物皆如此,在自然界中也存在许多着互利共生的双赢故事。

现实生活中,竞争无时不在,但它不应该是一味的言论相攻,两败俱伤。或许,只要我们多一份关爱、包容、谦让、无私,不仅承托了别人,更成就了自己。在付出中收获双赢。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带一份平和,一份智慧,去接纳云,挽留鱼。彰显我们的长处,承托别人的短处,在茫茫竞争人海中,尽显自己双赢的人生大智慧。

(三)比较法:分对比与类比两种。(1)类比法

所谓类比,就是借助某个或某几个类似的故事、实例或写作者安排的情境,进行由此及彼的推理。用作类比引申的材料,一般是寓言、童话、典故、神话故事,还有自然现象和社会幽默小品。类比论证的好处,在于这些材料的本身的生动有趣及其哲理性,会使文章的观点鲜明深刻,而且生动引人。(2)对比法

所谓对比,就是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和论据加以剖析对照,达到否定错误观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用正面的或正确的观点同反面的材料或观点进行对比,作者肯定什么,否定什么,就能得到直露显豁的表现,具有很强的论证力量。阅读下面一篇文章,注意比较手法的运用。齿轮 有青翠高大的松柏,有玲珑芬艳的野花,高与低、绿与红,点染完美的画卷;有如云朵飘飘的风帆,有如赤鳞翔浪的木船,枝与本,动与静,成就远航的轻骑。灿烂的阳光下,有“万类霜天竞自由”,也正是鱼与鸟、人与兽、雷与电、风与雨,补起乾坤中万象争荣的丽景。让参差咬合,长短互补,在竞争的天地间,让前进的齿轮运转!

上苍造就鸿蒙之初的太阳与星斗,于是我们有光明的白昼和灿烂的星空。大鹏飞过天际时,小小的雀在檐头嬉耍,因着小雀,我爱大鹏的凌云之志,因着大鹏,我爱小雀的温顺可人。竞争中没有永远的胜负,只是这充满意义的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长长短短。时间为你记下,回首时,是紧紧咬合的齿轮。推进长与短的互补,闪烁着双赢的智慧。

时钟一下一下走过,每一步都有齿轮的转动,每一步都写下长与短的补合。爱因斯坦这科学之坛的巨匠,在太长的生命路途中,写下波尔的名字。也许是面红耳赤的唇枪舌战,也许是互不相让的据理力争。竞争中,两位科学家的长长短短补出了伟大的友谊,补出了人类世界的科学,补出了永远闪烁明光的智慧。双赢是合作的双手种下的果实,这果实属于双方,这果实又岂限于双方?牛顿与伽利略,开普勒与第谷,一对对智慧的星辰在相互映照下,照彻了整个的人类原本蒙昧、无知的夜。前进的齿轮,一次次长与短的咬合,推进着文明的脚步。

竞争中的双赢是和谐的表征。春花与秋月共同诠释的是古典文化的馨香;诗词与歌赋共同点缀了华夏青铜般的沧桑艺韵。鼓角与丝竹,各自有着不同音韵,然而各异的声响,不只为着其自身存在的价值,还应有合奏凤鸣凰吟般悠远乐曲的意义。竞争中的双赢,为着造一片共同的蓝天和一盘有力的齿轮。

有青松翠柏的高大挺拔,才有无名花草的别有馨香;有如云飞飘的风帆,于是更显似赤鳞翔浪的轻舟;喜翼可蔽空的大鹏,更爱檐头私语的麻雀;慕步行万里的风,更羡潇洒的雨。长短咬合,有一轮推进文明的齿轮!

(四)因果论证

通过对事理的原因和结果周密分析,通过结果找出原因,或从原因推导结果,就是找出事物产生和发展的来龙去脉和规律,这就起到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合理性的作用。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注意比较手法的运用。角色转换之间

如果年轻人与老人之间就某个问题观点产生分歧,且不论真理站在哪一方,老人总会用不屑的语气说:你懂什么!我吃过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

然而在科技、文化、思想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吃过的盐”“走过的桥”这类“经验论”真的还能占上风吗?谁又能保证年轻一代创造的新文化不比传统文化丰富?文化反哺不是凶恶的暗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年长一代也不必惊慌抗拒,正如韩愈所说“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因此在不同的“道”之间,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往往会发生角色转换。

很大一部份时间里,年长一辈是施教者,他们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向后辈讲述经久不衰的故事,描述所见所闻以及体会感悟。那么独特的习俗或是家族精神,构建起年轻一代文化根基,使之吸取传统文化土壤中丰厚的营养。年轻人这才得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

当年轻一代吸收了足够的养分破土而出时,往往又会发现世界与长辈的描述不尽相同。年轻人凭借旺盛的生命力勇敢迎接大千世界缤纷多彩的文化的冲击。传统的和现代的、民族的和世界的、阳光的和晦涩的各种文化,年轻人总能以极快的速度接受、分析、消化。由于这些额外的养料,年轻一代或许能成长地更快,有一天,超过了年长一辈。

观察社会进程我们会发现,因为生活条件的逐渐改善,年轻一辈的平均身高一般会超过前辈。同样的,因为思想观念的开放,年轻一辈的学习能力也强于前辈。于是,年轻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

年轻人能从受教者转换成施教者还有一个原因:他们在创造文化,新文化中蕴含了鲜明的时代活力,这正是年长一辈所缺乏的。

文化反哺与鸟类反哺一样是自然社会的正常现象。角色转换期间也可能发生一些冲突。面对冲突,我想年轻人即使变成了施教者也要给予长辈充分的尊重,一如雏鸟长大后仍要听取老鸟的经验;同时即使长辈不再是施教者,也不必认为地位受到了动摇,学无止境,见贤思齐,才能终身增长文化内涵。

只有不断地角色转换,才能使文化永葆新鲜,成为社会进步的不竭之源。

(五)假设论证

运用假设推理对所列举的事例进行分析,把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讲出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注意因果方法的运用。善行如雨,润物无声

如果善行像春雨,自然润物而无声,但若善行像暴雨,它带来的只有破坏。——题记

富翁善行,可以说是完全发自内心的,君不见,他“为人慷慨”?殊不知,他“热心于慈善事业”?而且看到他人家境贫寒,就“同情”起来,要捐助那些人,但是,我们也透过材料可以看出,善行若如雨,润物方无声。善行,会带给人心灵的滋润,但如果方式不当,不仅达不到想要的目的,甚至会伤害别人,我们行善,不应该只是要获得心灵的满足,而是要让援助者真正得到帮助。行善,不仅是一种爱心,更是一种智慧。

如果善行像春雨,那么它会润物新无声。讲究方法的行善,会更能打动受捐者。从这点来说,我不由得想起浙江大学的“资助”形式,在浙江大学里一直都保留着资助贫困生的传统,学校“行善”时,把贫困生聚集在一个房间,统一派发助学金。这样做虽然资助了贫困生。但也一定程度上伤害了他们的自尊。而后来,学校发现这种做法虽好,却不能让受捐者接受,于是从2012年开始,他们改变了资助方式,直接把钱打到学生的卡里。浙江大学这样做,不仅帮助了贫困生,还维护了他们的自尊,让他们能更自信地完成学业。这种帮助,显示出了学校的人文情怀,不失为一种智慧的善行。

具有人文情怀的捐助,能使受捐者愉快地接受。浙江大学改变捐助方式,令人欣喜。我们不禁会想:为什么人们至今仍然对雷锋称赞不已?很简单,就是因为雷锋能默默地为社会付出,不求回报。这样的善,更容易打动人心,更会持久。如果善行像暴雨,它将冲毁一切。中学生谭睿跳江救人后发微博自夸,引来一片指责,陈光标高调行善,被疑作秀;重阳节志愿者扎堆去敬老院,造成老人不堪负重,一天被洗了7次脚。如此等等,这些善行,已经超出了行善的初衷,已经被许多无法言语的因素掺杂进

去,所以被援助者是不会真正得到帮助的。试想,平时老人在养老院孤苦伶仃,无人问津,而重阳节却被一大群人围着,心中难免会产生落差。养老院负责人也表示,如果真的想献爱

心,不必等到节日才来。为什么富翁捐助贫困家庭,第三家却不愿意接受呢?是因为他采用

了直接捐助的方式,被认为是一种同情,倘若富翁能有智慧地行善,相信就不会造成这样的 结果了。

讲究行善的方式,我们都能够在行善的同时,成为聪明的施善者。善行者成为春雨;就肯定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六)比喻论证

用打比方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又叫喻证法。是以具体的事物,把抽象的道理形象的表达出来,从而增加文章的感染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注意比喻方法的运用。那一缕不泯的自豪

自豪与杰出的关系是什么?大多数人则认为他们是一对亲如手足的兄弟,可是人们啊,只看到了他们按辔并进的样子,却没有留意二者背道而弛的情景。难道只有“杰出”这个字眼,才佩得上自豪吗?

昔日的非洲富豪小姐出门,要戴三十斤重的铁环,用蹒跚的步态与大步流星奔波于烈日下的平民女人区分开来,听着旁人的“啧啧”艳羡,满足感油然而生。还有现代那些歌星影星的骄傲,风云人物的自豪„„这些自豪的错觉使文明躁动不安。然而,无数悲情证实,一旦金钱大厦轰然倒塌,荣誉的光环顿然失色,一切的一切全都荡然无存。所以,有谁会承认,当一个母亲看着自己蹒跚学步的孩子时,眼中的自豪会输于比尔.盖茨的母亲呢?我想是不会的。

用多数人的平凡凸显少数人的杰出,是现代社会的公开秘密。但是平凡的人就不能拥有自豪吗?突然记起一个广告:小男孩沮丧地说,妈妈我只是第二名。妈妈摸了摸他的头,说:宝宝,你在妈妈眼里永远都是第一。看毕,心里顿时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是啊,不是第一又能怎样?只要我们尽了力,平凡的第二同样值得自豪。你曾因自己的平凡而自卑过吗?一个挖土豆的农民,与一位伟大的总统,带给母亲的难道不是同样自豪吗?

我特别平凡,又平凡得特别。我是无数颗星中的一颗,可我为自己今天的光芒而自豪;我是大地上一株花蕾,虽不芳香耀眼,可我为将致的开放而自豪。我平凡,却平凡得有价值;我平凡,却平凡得有尊严!

昔日王昭君走上金銮大殿时,面对几十双居高而下的目光,她暗暗地告诉自己:满朝文武皆向我望/别紧张,休张狂/我要缓缓地走/款款地航/怕什么/皇帝不也要百姓来供养!不得不从心里敬佩昭君的豪气与胆识,这是平民的尊严,这是平凡的自豪啊!昭君昂首上殿的那一刻,注定一朵曼陀萝花灿然开放了。只是一朵普通的花,并非金雕银塑,可那光芒,却足以使所有金银黯然失色。平凡的我,奔向了平凡的你;平凡的他,结识了平凡的她。平凡的万物组成了这个平凡的世界。面对浩浩苍穹,茫茫宇宙,又有什么是不平凡的呢?让平凡的我们振起双臂,为平凡喝彩,为平凡自豪吧!因为这平凡里正孕育着永恒的美丽。

三、美文赏析

难易相生,怕与不怕相生

道学学派的鼻祖老子有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几千年前的老子就道出矛盾的对立统一性,怕与不怕是相依相赖而存在的,没有绝对的畏惧或喜欢,一切取决于你的态度。有时,怕与不怕就像天平的两端,你起他就落,你落他便起。

“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成了流行语,一定有其根源。何为畏惧?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说:“畏惧是当一个人没有能力解决某一事物时产生的恐惧、退缩的情绪。”

在此,我便暂且以“怕奥数”为例来说明吧!众所周知,奥数是一门十分难的学问,特别是文科生,更想对其敬而远之。我们可以把“奥数”理解为“深奥的数学”,对一般人而言,深奥的数学往往超出其承受范围,所以,同学们会对奥数产生畏惧感,怕触碰奥数;然而,俗话说“跳一跳,摸得到”,对于一些智商较高的同学,他们有能力去解决这一类的问题,于是乎,他们对于奥数的喜爱便胜于害怕。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害怕与否,其能力的高低是关键因素。然而,我们也不能完全说是如此,大多数的中学生智力相当,却还会出现害怕与不怕的区别。

林徽因说:“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而我要说:真正的不畏,不是避开难题,而是敢于直面问题。中国着名数学家华罗庚并不是一个数学天才,然而他有一颗强大的心,面对数学问题,他从不退缩、不逃避,反而选择直面难题、认真钻研,体味其中的乐趣。于是,他强了,畏惧便弱了,他对数学的喜爱也就多了一分。最终,他登上了数学的“高峰”。徐志摩在《想飞》中说:“是人没有不想飞的,老是在这地面上爬着够多厌烦,不说别的。飞出这圈子,飞出这圈子„„凌空去看一个明白——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权威,做人的交代。”怕与不怕,是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只有当你鼓起勇气,鉴定你那颗追求向上的心,直面问题,你的喜爱便会战胜畏惧,你便会攀上高峰。

【名师点评】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引用。一开始就引用道家学派的鼻祖老子的名言从对立统一的观点出发,指出“怕与不怕是相依相赖而存在的,没有绝对的畏惧或喜欢”,既巧妙地切入了所要论述的话题,又自然地引出中学生“三怕”的分析。在具体分析“三怕”时,先引用理查德??怀斯曼的名言,进而引出第一个层面的分析,指出“一个人害怕与否,其能力的高低是关键因素”。之后又化用林徽因的话,从第二个层面展开论述,指出“真正的不畏,不是避开难题,而是敢于直面问题”。两个层面各有侧重,前者侧重思维能力,后者侧重思想心态。最后又引用徐志摩的话巧妙地结束全篇。这些直接引用或化用的名言,既可以作为行文的线索衔接起论证的过程,同时也彰显了考生丰富的文化积淀。撑起一片诚信的蓝天

有人曾问我:“诚信是什么?”我说:“诚信是清泉,能说清你节操的一眼清泉。”有人曾问我:“诚信是什么?”我说:“诚信是浑然天成的美玉,容不下半点垢点。”也有人问我:“ 诚信是什么?”我说:“诚信是花,能给整个世界带来芳香的花。” 是啊!诚信是清泉。

我们生活的世界太需要这样的清泉,我们的周围有太多的欺骗和谎言,我们多么想拥有一片承诺于人,守信于人的蓝天,有人因为欺骗而失去了最珍贵的友谊,有人因为谎言而众叛亲离,也有人因为欺骗而走上了生与死的边缘,试问,我们身边没有欺骗,那该有多好啊!有人为了信守承诺而至死不渝,那桃园里的三拜首,岂能忘记?关老爷的诚信又怎样?面对高官厚禄,面对加官进爵,他毅然过五关斩六将,留下千古美名,只为一个“信”字。诚信是玉,是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

它有着玉的清洁,它有着玉的高贵,它更有玉的坚贞,历来文人学士以玉为友,以玉为伴,这就是玉与信的融合吧!他们在玉的身上学到了信,一个传唱千古的立身准则。“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古人也有无信的代表,一代豪杰吕布,手持方天化戟,身骑赤兔烈马,那是何等威风,何等的英雄,可到头来,却为一个“信”字搭上了身家性命,他把承诺别人的话当作儿戏,只仗自己一身好武艺,那是他愚啊!那是他无信啊!假若给他一个机会,一个从信开始的机会,历史或许真的要重写。

诚信是花,是一花一世界的豪语。

是的,我们的生活更需要鲜花来装点,我们的人生更需要鲜花来陪伴,陶渊明先生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诺言,与菊花结缘,他守望着那一棵棵诚实的菊花,活的多么自在,又怎愿与那充满欺骗,黑暗的统治势力同流合污?他做不到,他也不想做到,因为有那诚信的山菊为他作伴,他生活得很充实,很自然。

在这片诚信的蓝天,不需要欺骗,不需要谎言,要的只是那清澈的泉,坚贞的玉,芬芳的花,因为在它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字--“信”。看!诚信的蓝天下站着三个人,你、我、他。

【名师点评】文章需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而有物,有理应建立在有序的基础上,这序,就是结构。本文结构很有特点,采用总---分----总形式。在论证方法方面,小作者善用比喻,诚信是清泉,是美玉,是鲜花,形象自然,有理有序,堪称美文。缤纷成就和谐

三人进商店寻解渴之物,喜甜者偏爱果汁,喜淡者选择矿泉水,喜欢又苦又甜者买下咖啡,三种味道不同,但却因不同而和谐——和而不同方为和谐,若这世上只一种饮料,则不免单调而索然无味。缤纷成就和谐,试看暮春三月,鹅柳淡烟的嫩黄,映阶碧草的翠绿,出墙红杏的艳红,卷云时舒的碧空,它们的颜色各不相同,但这又有何妨?“万紫千红总是春”,本来万物都欣然生长的春日就不是由一种色彩来主宰的。不同的是表象,和谐的是本质,缤纷成就的是多彩的丰富,是真正意义的和谐。轻叩红楼之门,寻那桩百年来曼远悠长的梦,你说《红楼梦》里众相纷芸。钟灵秀丽的女儿如此之多,谁是读者的最爱?从来是众口难调,然而亦从来是雅俗共赏,轻抚着略微卷起的书页,我们仿佛听到,那‚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的张扬,那‚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忧伤,那‚这个妹妹,好像哪里见过‛的惊喜,那‚爱哥哥,爱哥哥‛的叫唤,汇成了一曲和谐的乐章,不绝于耳,味之不尽„„ 和谐不是一把尺子,硬生生地丈量万物,用同一个标准命令世间万物达成量的一致;和谐是一位总揽全局的决策者,抑或说是指挥家,让万事万物各就其位,让它们演绎真实的自己,成就真正的和谐。

千年之前,春秋战国的战乱年代里却上演了空前而惊世的文化盛宴,诸子百家的争鸣之声穿透史册,书卷,穿越时空仍然在耳畔掷地有声;千年之后,蔡元培先生的‚不以自己思想来束缚他人,亦不以他人之思想来束缚自己‛这一名言震醒了求索中的多少中国人,而‚学术自由,兼容井包‛的思想又延续至今,令人钦佩。所以,请尊重不同的看法,不同的选择,请用心去领会并呵护真正的和谐,各个民族的不同风俗习惯,请给予保护:各个地区的不同生活习性,请给予宽容;尊重商店里买不同饮料的人;尊重音像店里买古典音乐或是流行摇滚音乐的顾客„„„正是每个人的不同特性构成这变幻的多彩的大千世界,没有不同就没有真正的和谐。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缤纷的色彩,——为何? ——缤纷成就和谐!【点评】考生由三人喜欢不同口味的饮料提炼出观点——缤纷成就和谐,从‚缤纷成就的是多彩的丰富,是真正意义的和谐‛、‚让万事万物各就其位,让它们演绎真实的自己,成就真正的和谐‛、‚尊重不同的看法,不同的选择,用心去领会并呵护真正的和谐‛三个层面阐述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条理清晰,层层深入,有思辨性。作者时而引用,时而举例,时而比喻,异彩纷呈。文中所引的自然界的缤纷色彩、红楼儿女的众相纷纭、春秋战国的文化盛宴以及蔡元培先生的名言显示了自己独特的阅读积累与生活体验。不要轻易说“不”

说“不”,在轻浮者那里,是一种无知浅薄的炫耀,而在智者那里,则是一种洞明世事的睿智拒绝;说‚不‛在意气用事者那里,是一种狂妄的表现和无谓的牺牲,而在真正的勇者那里,则是一种大义凛然的坚守和毫不怯懦的抗争。所以,请不要轻易说“不”。它不是逞强的工具,也不是逃避的借口,然而生活中的我们,却从不吝啬说“不”。推选班长,为逃避重担,以“不”敢为天下先,标榜自我而无人毛遂自荐。而上学迟到,却以强悍的姿态拒绝让值日班长登记姓名,来表现自己的勇敢,殊不知,老子当时说出:吾有三宝,一曰慈,一曰俭,一曰不敢为天下先,是劝诫人们不要为争名逐利而蜂拥而上,以致兵戈相见,生灵涂炭,这是智者渴望人们和睦的呼喊,而不是逃避职责的理由,而勇敢,不是蛮横不讲理,孔子说过‚知耻近乎勇‛,对自己的错误检点省察而幡然知耻,才是勇敢。

不要轻易说“不”,在世事尚未洞明,人情尚未练达的时候,在没有深刻理解什么是‚“不”之前,理智地运用“不”。

不要轻易说‚不‛,还因为它需要我们付出代价,有时候甚至是血的代价、生命的代价。兵败垓下的项羽对乌江亭长说‚不‛,放弃东山再起的机会,自刎乌江,从此霸王别姬成为一曲绝唱;而韩信,不对漂母说‚不‛,不拒绝她的帮助,忍辱负重,终成一代名将。究其原因项羽太在乎他的英雄气概,殊不知大丈夫能屈能伸,像韩信。假如项羽不轻易说‚不‛,那历史恐怕就要改写,项羽或许就不仅仅是一个悲剧英雄了。

说“不”,有时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选择,请慎重考虑,请三思后行。

当然,在邪恶势力面前说“不”,如同文天祥在元朝招降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唱;在混浊世事面前说“不”,如屈原投江,如陶潜归隐;在挫折困难面前说“不”,如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呐喊,如千手观音创造的奇迹„„这些,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对心灵里一方净土的坚守,对人间邪恶势力抗拒、不公命运的有力抗争,他们才是真正的勇者。所以,请不要轻易说‚不‛。

【名师点评】本文显示了作者的一定写作才情和作文文采。一开始文章就带有说理氛围,开头部分充满思辩色彩又酣畅淋漓,表明该考生思考成熟。主体部分紧紧围绕为什么不要轻易说“不‛、”,先举来自校园生活的两例论述我们很容易轻易说“不”,后从“世事尚未洞明”,“付出代价”,“生死攸关的选择”等三个角度论述不要轻易说“不”,整体构思严谨,重点论述比较透彻,论证方法灵活。综合来看,本文构思严谨,论证充分,语言流畅,议论中不乏激情。好奇心

好奇心,无疑是一颗希望知道自己所不知事物的心。如果只将眼光聚于此,那在我看来,似乎古今中外男女老少大多都有这样一颗“心”。

有一种“好奇心”,在鲁迅的文章中最为常见;那驱使国民争先恐后看“砍头节目”的是好奇心;那驱使乡邻听祥林嫂哭诉的是好奇心;那驱使阿Q“革命”的亦是好奇心。但,也许这些都只能称为“好”罢了,“心”却是失去了。这样的“好奇”,建立在对他人痛苦的窥探上,建立在“铁屋子”一般黑暗的愚昧上,如果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奇心”,那么没有,也罢。

那么放眼世界呢?这样的‚好奇而无心‛也是比比皆是的。火刑柱上的贞德满足了中世纪人们的好奇心;怒吼的伽西莫多满足了芸芸众生的好奇心。这样的“好奇心”似乎成了“赤子同心”的世界语言,在这样的语言之中写的尽是愚昧,平庸,衰亡与了无生机。

试问:真正的好奇心又为何物呢?

真正的好奇心需要观察。“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用心观察,即使最寻常的事物也会化为“神奇”。在远古时代,先人们仰望星空,探斗转星移的奥秘,品云淡云聚的风采;到现在,我们通过望远镜与另一个星球招手,通过显微镜感知微观宇宙。可以说,没有观察与帮助我们更好观察的工具,好奇心也会闭上心房上的窗,落满灰尘。

真正的好奇心需要思考。如果‚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是供我们观察的无限舞台,那么,‚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则是激发与约束我们将观察成果深化的不二法门。如帕斯卡尔所言,‚思维成就人的伟大,我们的一切尊严都在于思考——即使你只不过是强大自然下的苇草。‛如果没有这种‚灵魂在场‛之下的思考,那么无论多少个苹果掉下来,恐怕也砸不出‚万有引力‛的发现;无论人类是多么费尽心思地观察与学习,也难有一丝一毫的创造与进步。

真正的好奇心不是“猎奇”,它的存在不是为了以平庸或愚昧的心态去‚发掘别人的痛苦,去践踏真理。它的存在,需要观察的双眼来定位,需要思者的头脑来彰显其价值。有了这样的好奇心,困难得以排解,就会得以进步,人类得以更好的生存并维护自己的尊严„„

《哈姆雷特》中有言:“身处果壳之中,也自以为无限宇宙之王。”也许,正因为有了真的‚好奇心‛在,我们才能以更有力的声音爆发出这样的呐喊。更何况,因为有了好奇的心,我们的世界远比果壳广阔得多。

【名师点评】这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作者立意深刻,有独立见解。议论层层递进,逻辑性强。用例鲜活、假设推理到位,排比说理有力,引用自然,能有力地支持自己的中心论点。文章活泼洒脱,不干巴巴地说教。今后的高三学生,应从中得到启发。

四、练习题 虹和石桥

虹看到了拱形的石桥,向石桥说道:“我的大地姐妹,你的生命比我长久,那么的美.” 石桥回答说:”你在人们的记忆中必然是永恒的。”

读了上面一组对话,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手法。

第四篇:议论文论证方法训练(教师)

议论文论证方法训练学案

“讲道理”是议论文写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总有许多同学,只会提观点、摆材料,而不会论证。对文章进行道理分析,既可增强论证的深度,揭示论据所蕴涵的道理,说明其与论点的联系,又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缜密。常见的论证方法有:

一 例证法

例证法也叫事例论证,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方法。这是运用归纳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易于掌握,用得也普遍。“事实胜于雄辩”,在典型的事例面前,道理不言而喻。因而几乎每篇议论文都少不了它,特别是论证新颖的、有指导意义的论点,更需要多用它。

如: 其实,在我们身边不尊重消费者生命的食品安全事件又何止是‚瘦肉精‛一起?(观点)2008年河北三鹿集团使用三聚氰胺制造毒奶粉,导致数名儿童死亡,十几万儿童受害。(例1)2006年河北苏丹红鸭蛋事件,震惊全国,让人望‚蛋‛生畏;(例2)石蜡火锅底料、毛发酱油、地沟油、彩色馒头……让人闻之作呕。(例3)一起起食品安全事件,让国人谈食色变,怀疑餐桌上没有几样是可以放心食用的食品。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每一次事件过后都让人心有余悸。企业不能不深思,不把别人的生命当回事而随意践踏,又有谁会尊重企业的生命呢?我们的民族又将走向何方?正如温总理所言:“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约束,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道理阐释,总结扣合)二 引证法

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它的好处是丰富论证的内容,增强论证的权威性,对论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文中恰到好处地引用名言警句,可使文章增添色彩,提高分数档次。

要注意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区别。直接引用是指直接摘录原材料的有关词句,务求文字、甚至标点均准确无误,引用时用引号表示;间接引用是指摘引或概述原材料中有关词句的大意,不必用引号,但要注意人称的转换。无论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它们都必须与所论述的中心论点相一致。对于引用的词句,一定要根据文章的观点加以分析,其方法如事例论证一样,可以先引后议,也可以先议后引,还可以边引边议。

如: 在人类的语言中,有一个最神圣、最崇高、最永恒、最能超越时间和空间、具有不朽的价值的词,那就是‚祖国‛。屈原抱石怀沙,投身汨罗江时,想到的是祖国;文天祥过零丁洋,浩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引用)时,想到的是祖国;岳飞发出‚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引用)的豪言时,想到的是‚祖国‛;谭嗣同面对刀俎,引颈就戮时,面不改色,‚我自横刀向天笑‛(引用)。他想到的还是‚祖国‛;陆放翁说:‚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引用)他魂牵梦萦、念念不忘的也是‚祖国‛;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就义时慷慨陈词:‚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引用)他甘洒热血,视死如归,所报者,也是‚祖国‛。(用了六个例子)

对祖国,他们有着浓烈、深沉、溶解不开的爱恋。为了祖国的命运,他们甘愿将血肉之躯献出,化入祖国的大地,“血沃中华肥劲草”。(道理阐释,深刻透彻)

因果法 因果法是议论文最常用的方法,最能体现作者思维的深刻性。对于一件事,可以把它当成“果”,从而“溯因”;也可以把它当成“因”,从而“求果”。这种“溯因求果”的方法,就是因果分析论证的方法。

如:

对于食品企业而言,消费者的生命就是企业的生命。(观点)只有把尊重消费者的生命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企业才可能长远发展。(阐释)2011年3月15日,央视曝光双汇集团下属子公司济源双汇使用瘦肉精猪肉生产产品。据估计,此次事件将至少吞噬掉双汇集团年销售收入的五分之一。(事例)为什么一次瘦肉精事件会使企业遭受如此惨重的损失?表面上看是(因为)济源双汇和政府执法部门抽查、监管不力,乃至“18道检验却管不了一头猪”,实则是(因为)政府执法部门和企业对消费者生命的漠视,心中只有钱权,而置百姓生命于不顾。(因果分析)此次事件再一次说明:不尊重消费者的生命,消费者也不会尊重企业的生命,企业终将经济受损甚至倒闭。(拓展扣题)

四 假设法

假设法也是一种常用的论证方法。如果事例是正面的,通常从反面进行假设,如果事例是反面的,通常从正面进行假设,此为逆向假设;也可以沿着材料的方向继续拓展假设下去,并推论其可能产生的结果,此为同向假设。

如:对于食品企业而言,消费者的生命就是企业的生命。(观点)只有把尊重消费者的生命放到至高无上的地

位,企业才可能长远发展。(阐释)2011年3月15日,央视曝光双汇集团下属子公司济源双汇使用瘦肉精猪肉生产产品,据估计,此次事件将至少吞噬掉双汇集团年销售收入的五分之一。(事例)正是因为济源双汇和地方政府的抽查、监管不力,视消费者的生命为儿戏,才使整个双汇集团同受牵连而蒙受巨大损失。(因果分析)试想,如果地方政府和济源双汇能够真正担当起自己的职责,呵护消费者的生命,把住每一道关口,又何来“18道检验却管不了一头猪”的天大笑话?又怎会让一个国人心中引以为傲的国内肉食品龙头企业一夜间形象陡落?(逆向假设分析)对于食品企业而言,消费者的生命就是企业的生命。只有真正为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把好每一道关,企业方能长盛不衰。(扣合)

试想,如果企业都像济源双汇一样只知牟利而不顾消费者的生命,政府执法部门都只知应付而不严格把关,不但政府的公信力会丧失殆尽,而且企业也必将被消费者抛弃,国家经济也必将因此而垮台。(同向假设分析)

五 比较法

比较法也是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分对比与类比两种。

(1)类比法

所谓类比,就是借助某个或某几个类似的故事、实例或写作者安排的情境,进行由此及彼的推理。运用某个材料的引申义,通过类比,来论证文牵的观点,这种方法简称类比法,也叫引申论证法。用作类比引申的材料,一般是寓言、童话、典故、神话故事,还有自然现象和社会幽默小品。类比论证的好处,在于这些材料的本身的生动有趣及其哲理性,会使文章的观点鲜明深刻,而且生动引人。

在运用娄比论证时,要注意如下两点:

类比分析法,尤其是由物及人的类比方法,常用在作文的开头,既可点明主题,又能增添文采。

如:

浩瀚的大海因尊重每一朵浪花、每一条溪流而宽广,蔚蓝的天空因尊重每一朵白云、每一只飞鸟而

美丽,宽广的大地因尊重每一棵小草、每一株大树而充满生机。一个企业,尤其是食品企业,只有尊重每一位消费者的生命,才能发展壮大。(类比)

(2)对比法 所谓对比,就是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和论据加以剖析对照,达到否定错误观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用正面的或正确的观点同反面的材料或观点进行对比,作者肯定什么,否定什么,就能得到直露显豁的表现,具有很强的论证力量。

对比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横比”,一种是“纵比”。

“横比”是把同一时期的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

“纵比”是把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的不同情况作比较。

如: 当我们整天为食品安全战战兢兢的时候,终于看到了国家对这件事的高度重视,看到国内一些有良知有远见的大企业,始终在坚守着‚质量就是生命‛的信条。(观点)完达山靠其过硬的质量从未检测出不合格产品,并成功收购了三鹿集团;(例1)西安银桥乳业30年一直秉承‚以质量求发展,靠诚信铸品牌‛的经营理念,牢记‚产品就是人民,质量就是生命‛的信念。(例2)还有一步步成长为中国乳品十强企业之一的伊利集团、蒙牛集团……(例3)一个个令国人骄傲的品牌依然在坚守着自己的企业良心,呵护着消费者的生命,难道它们不值得其他企业效仿吗?(分析扣合)

六 比喻法

比喻法是用打比方来论证论点的方法。在议论文中,设喻可以使论点更易懂、更风趣、更生动、更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喻证法能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1)单个设喻。

例如:《机遇》一文这样写:“有些成功的得来,往往看似一蹴而就,带有一定的‘机遇’,实际上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宛如一粒种子,深深埋在土壤之中,不断地吸收养料水分,苦熬过严寒和干旱,日益具备了破土而出的条件,而这时,‘机遇’便宛如适时的春雨,使种子得以顺利地发芽、开花。我认为成功与机遇的关系就是如此。”

(2)连续设喻。

例如:毛泽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在论证精兵简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时,就连续设喻:缩小过去的庞大的战争机器,就像‚气候变化了,衣服必须随着变化‛;我们要变成孙行者,‚化为一个小虫钻进铁扇公主的心脏里去把她(指日本侵略者)战败‛;‚我们八路军新四军是孙行者和小老虎,是很有办法对付这个日本妖精或日本驴子的‛。

这一连串比喻针对一些同志对实行“精兵简政”政策的意义认识不足,一连用随季换衣,孙悟空对付铁扇公主,“黔之驴”等三件事作比喻,深入浅出地加以阐明。如果只用一个比喻,就不能收到这样的效果。

又如: 这便是文学工作者一生的语言工作内容,这工作是继续不断的,如同一个忠实勤劳的农夫对土地的加工,种植于人生有益的禾苗,锄刈那妨碍禾苗生长的莠草。那个农夫细心到这个地步,他经常在他的田地里视察,拔去苗陇里的每一棵莠草,把禾苗扶植得整齐茂密起来。

此例先总的把文字工作者的继续不断的语言工作比作农夫对土地的加工,然后连着用种禾苗、锄莠草来比喻语言工作的具体内容,最后又连用农夫视察田地、拔每一棵莠草、扶植禾苗来比喻语言工作者的细心。这一连串的比喻构成一个整体,生动形象,很好地为论证观点服务。

七 反证法

顾名思义,反证法不是从正面直接来证明论点,而是从反面假设入手,论证假使的荒谬无理,从而间接证明假使的对立两,即正面所立的论点的正确性。这是论证方法的“奇兵”。从手法上说,反证法有两种:直接指出反面假

设的错误和间接归纳出反面假设的荒谬性。

(1)直接反证,如论证“时间的重要性”,就先从不重视时间入手:论证它的危害和错误,由此间接证明了时间的重要性。又如,论“摸着石头过河”的必要性,先从反面论证不遵循科学规律,不调查研究盲目乱闯的弊端,再来论述“摸着石头过河”的必要性,使正面立论的基础更加坚实。

例1:“如果反对实事求是,反对从实际出发,反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那还说得上什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呢?那会把我们引导到什么地方呢?很明显,那只能把我们引导到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只能引导工作的损失和革命的失败。”

这段文字中“如果”之后用的便是反证法:不是从正面讲实事求是会怎样,而是从反而许不实事求是会怎样,来证明实事求是的意义。

(2)间接反证,是一种归谬法,“归谬”,就是导致谬误。这种方法是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是对的,然后用它作为前提,导出一个显然是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这种方法仅用于反驳错误观点。

例2: 赫尔岑是俄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他有一次参加一个晚会,晚会上演奏的轻佻音乐使他非常厌烦,他不得不用手捂住耳朵。

主人向他解释:‚演奏的是流行歌曲。‛ 赫尔岑反问一句:‚流行的乐曲就是高尚的吗?‛ 主人听了很是吃惊:‚不高尚的东西怎么能够流行呢?‛ 赫尔岑笑着说:‚那么,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了?‛

小结:以上所概括的这几种论证方法,仅仅使用其中的一种,有时论述也会过于单薄。为强化说服力,在一篇文章中要根据文章的论点,按照自己掌握和挑选的论据,灵活运用,合理兼顾,一般应综合运用二三种。不过,使用多种论证方法一定要注意突出其中的一种,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佳作赏析】

坚守个性

‚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孔子的个性,这个性,无奈却执著;‚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这是屈子的个性,这个性,孤独却坚定;‚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苏子的个性,这个性,自信而昂扬。

[排比引入,是作文常见的开头方法,能够凸显文采。使用此法,一是要注意句式应大体一致,二是要尽可能引用或化用一些名人诗词,三是要围绕论点引述,直接带出论点。]

回首历史,猛然发现,屹立于高山之巅的恰恰是那些在浊流中却依然坚守节操与志向的人。这节操与志向,便成为先贤们熠熠闪光的个性。正因他们坚守个性,才能傲视群芳,彪炳史册。

[运用归纳法,由上文举例通过分析搭桥,引出观点。]

人们不禁要问,当今社会,人们时时呼吁个性,前卫者时刻标榜个性,那么个性到底指什么呢?有人把独特的发型叫个性,有人把奇装异服称个性,有人把哗众取宠的媚俗叫个性,有人把特立独行的孤傲叫个性,甚至有人故意说反话、唱反调,语不‚惊人‛死不休,标新立异,美其名曰‚非主流‛。这些真的是个性吗?回首遥望屹立于历史之巅的先贤,哪一个靠的是奇装异服?‚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太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一座座丰碑,让我们看到了个性的真正内涵:那是在污世浊俗中对本真的坚守,是一种精神气质、理想操守,是对人生价值的追求,更是对民族命运的披肝沥胆。

[本段通过正反对比,理清概念,指出“时尚”不等于“个性”,揭示了什么是真正的“个性”。] 几千年的中华文明,虽无比辉煌,却也压抑了个性。翻开史册,我们听到的是一声声壮志难酬的呻吟,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喊。如今,闭关锁国已成历史,创新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张扬个性是时代的最强音。时代要创新,社会要发展,个性要解放。解放个性才会激起人的创造才能,才会更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因此张扬个性已成为时代的需要。

[本段先从历史入手,进行反面论证,说明为什么要张扬个性。然后再从现实角度正面分析,指出时代发展需要张扬个性。] 时代需要个性,个人更需要有个性。有个性,才能坚守本真,才能在发展的大潮中不盲从,不迷失自己,不妄自菲薄。在好莱坞这个充满名利欲望的圈子里有这样一位导演:在好莱坞工作近30年,却从未因商业目的拍摄过一部‚大片‛;在斯皮尔伯格、卢卡斯等人靠电脑特技猛抓观众眼球时,他却始终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冷静地剖析着社会和人类的种种顽症;他冲击奥斯卡20年,皆以失败告终。这个人就是美国现实主义电影导演马丁〃斯科西斯。在好莱坞只崇尚商业结果的环境下,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意愿,坚守艺术的个性,被公认为美国战后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导演之一,成为世界级电影大师。试想,在好莱坞商业巨制风靡全球之际,如果斯科西斯一味跟风,只求效益,只讲包装,那么电影界只会又多了一个想象天才,在喧嚣的英雄救世背后又怎会有理性的冷静?我们又怎能通过电影看到对人类顽疾的深刻反思?因此,真正的个性不是追风,更不是盲从,而是对内心精神世界的坚守。有时执著坚守,不随波逐流,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本段主要通过举例论证、反面假设论证分析坚守个性的意义。] 个性的张扬能推动社会进步,但并不是所有的个性追求都是好的。哗众取宠的媚俗,或是故意的背叛与标新立异,不但不会获得社会的认可,而且会很快走向生命的尽头。个性的解放不能是无限制的自由,它要以是否符合社会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正义的宣扬为衡量标准。

[本段辩证说明并不是所有的个性都是好的,评判标准是“是否符合社会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正义的宣扬”。] 在人人张扬个性又容易迷失自我的时代,如果每个人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本真,不随波逐流,那么这个社会才能真正因个性而精彩。

跟踪训练一

阅读下列语段,思考该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语段1:

俗话说:自信能给予人无形的力量,难道不是吗?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之前都必须充满自信,无论问题是容易还是困难。我们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自己是最棒的。这也是最基本的。海伦〃凯勒就是凭着自己的自信,虽然她听不见、说不出、看不到,但她相信,她相信自己可以创造奇迹。她做了一个虽眼盲心不盲、耳聋思想不糊、口哑却精神不亚于常人的伟人,被世人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这是多么高的称赞啊!她靠的是什么?就是她那坚定的信念,那份伟大的自信。跛脚的郑丰喜,别人说他不能上学,他自信,他不仅上了学,还年年拿第一;别人说他骑不了自行车,他自信,硬是在体无完肤之后让自行车成为了他的脚;

别人说他一辈子都要跛脚,他自信,他从小就对家人和自己说:我一定要站起来,我还要穿皮鞋,最终他还是做到了。他也靠着自己那惊人的自信使他这艘汪洋中的小船在大风、大浪等灾害下依然不翻。我们感叹他们很厉害,厉害什么?厉害的就是比我们常人多的那份自信,他们相信自己。(举例论证)

语段2:

为什么说毅力是成功的保证呢?因为做任何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它

们都是我们前进途中的绊脚石,我们只有发扬顽强拼搏的毅力才能征服它,才能摘取成功的果实。因为有了毅力,就有了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有了毅力也就有了恒心。狄更斯说得好:‚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因果论证)

语段3:

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用优美的语言送走了友人,达到了友情的沟通。李白《蜀道难》一文中劝说友人归来的语言精辟,达到了友情的沟通。从李白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友人便从言语中感受到友人的关怀,沟通也便到了心坎。沟通并不像白居易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它需要语言为它传达彼此的关切。友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钥匙。(引用论证)

语段4:

秦始皇之所以能‚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是因为他在父亲的刻意安排下,羁留

异国,饱经磨难,终成雄才大略才实现的。世界著名文豪小仲马,之所以能写出震动世界的名作《茶花女》,是因为他从父亲大仲马的身上继承的不是万贯家财,而是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致入微的描写人物的能力才获得成功马的。事实告诉我们:以本事处世,则事业可成,功名可就。相反,身继巨富,而无本领者,则只能是事业无成,乃至国破家亡。秦二世胡亥继承了秦始皇留下的‚践华为城,因河为池,金城万里‛的万世之业,可谓遗产之巨了,然而仅仅三年,便落得个‚身死人手而七庙隳‛的为天下人耻笑的下场。究其原因就是胡亥自己没有经天纬地的治世之才。历史上的后主刘禅及李煜不都是鲜明的例子吗?(因果论证)

语段5:

首先你要有一包上好的咖啡粉,或者自己买来咖啡豆亲自磨制,只有保证它的质量,你的工

作才能不至于建立在枉费时间的基础上。就像我们做人,不论你包装得多花哨,多么迷人,你本人,你骨子里首先得称得上精品;否则,一切外在的东西都是枉费。坚持自我的价值。每个人都有优点,肯定它,发挥它,不要因为别人的言论而犹豫,‚我是这样吗?‛坚持自己是一包上乘的咖啡粉,将注定你以后被人认可的确数。如果你坚持做到这一点,恭喜!(比喻论证)

语段6: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

济,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没有王勃开朗阔达的胸襟,哪能有他吟放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假设论证)

语段7: 风,从水中掠过,留下粼粼波纹;阳光,从云中穿过,留下丝丝温暖;岁月,从树林中走过,留下圈圈年轮……那么朋友,我们从时代的大舞台上走过,又该留下点什么呢?我们应当留下青春的骄傲,寻梦的足迹;我们应当留下真我的风采与个性的张扬;我们应当留下无悔的演绎和星光的灿烂!(类比论证)

语段8: 有人把科学家有重大发现、发明的原因归结为偶然的机遇,这实在是一个谬论。法国著名微

生物学家巴斯德指出:‚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试想,如果弗莱明不是一个细菌学专家,或者对葡萄糖没有历经数十年的研究,或者粗心大意,把发霉的培养液随手倒掉,那他还能成为青霉素的发明者吗?(假设论证)

跟踪训练二 请以“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为文段观点,并作为文段的开头,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写成一段话。

语段

1、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例证法)

语段

2、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引证法)

语段

3、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对比法)

语段

4、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假设法)

跟踪训练三

本次作文: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们对羡慕的感觉都是相似的,但对羡慕的认识是各不相同的。有人说,羡慕是摆脱慵懒的仙丹;有人说羡慕是滋生嫉妒的温床;还有人说羡慕别人得到的,不如珍惜自己拥有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佳作赏析]

我看羡慕

人们追求美好远离困厄,人们向往光明摒弃黑暗。正是人们对善与恶、美与丑最基本的认知判断,促成了人类不断地追求与进步。而这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就是羡慕。羡慕使人们看到了奋斗的目标,激励人们为理想而奋斗;但过分地羡慕会使人忽视既得的幸福,甚至由羡慕演化成嫉妒,于人于己都只有害处。

羡慕使人对美好的单纯愿望上升为实际行动,催人上进。陈胜向往物质充足的生活,激愤反抗,点燃了秦

末农民起义的燎原之火。孙中山羡慕西方社会人们充分的自由、平等,打响了革命推翻封建的第一炮。当今的中国人赞赏飞机在宇宙中的翱翔,中国的‚神七‛载人飞船才能在2008年升空。羡慕凭借着我们对美好的认知,让我们为追求而热血沸腾,经过我们不断的努力,最终实现梦想。

追梦的力量让我们闯过一道道艰难险阻,冲破重重束缚,不断冲击新的高度,实现新的理想。羡慕正是这一切力量的起源。如果我们永远只看到自己的那碗水,不去承认海洋的广袤与博大,我们就终只会有这一碗水。如果我们吃不到葡萄就说它是酸的,我们就永远吃不到萄葡。没有羡慕,没有赞赏,我们就不会进步,裹足不前,甚至倒退。这也是我们有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中国在清末竟会如此地不堪一击的原因。

当然万事万物都有它适宜的度,过犹不及,羡慕也如此。当羡慕使我们只看到别的东西而无视自己的拥有,我们就永远享受不了生活本应有的快乐。当羡慕不断攀升成为嫉妒,使我们迫切想得到一时间还不能属于自己的东西,美好的愿望变成不择手段,造成害人害己的悲惨结局。当我们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得陇望蜀,总有无穷尽的欲望时,生活在你身边褪色了。一切的美好愿望终只成了造就劳累积压不快的指引。如此的羡慕,又有何意义。

羡慕的作用和道理与生活中的道理一样。利与弊总是相互依存的,又发挥着截然相反的作用,维持着生活的平衡。我们要做的,如同对美好的追求一样,追求对羡慕这种力量最完美的驾驭。

【简评】本文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羡慕使人们看到了奋斗的目标,激励人们为理想而奋斗;但过分地羡慕会使人忽视既得的幸福,甚至由羡慕演化成嫉妒,于人于己都只有害处。”文章在第一段就提出中心论点,立论准确、深刻。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说理,孙中山、中国的“神七”载人飞船等事例的运用,叙议交融,简洁有力。“如果我们吃不到葡萄就说它是酸的,我们就永远吃不到萄葡。没有羡慕,没有赞赏,我们就不会进步,裹足不前,甚至倒退。”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讲出来,令人信服。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除以上重点分析的几种外,还有意义分析法、比喻论证法、披文示意法等。只要熟练掌握几种方法,做到运用自如并能举一反三,一定能写出有理有据的好文章。

第五篇:议论文事例论证中因果分析法的例段

【示例一】因果分析

逆境出人才

(论点)逆境出人才。(事例)司马迁受宫刑之后,承受着身心的巨大折磨,感受着世态人情的炎凉,奋笔疾书,用充满血泪的文字写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才得以青史留名。(评析)为什么司马迁在逆境中能成就一番事业呢?是因为他在逆境中坚持不懈,努力奋斗,所以成就了一番事业。由此可见,逆境让生命升华,让生命闪光,让生命变得更有价值!【示例二】假设分析法

有志者事竟成

(论点)有志者事竟成。(事例)王羲之9岁就开始练字,立志要做书法家。无论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从不间断,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洗黑了,他的俊秀飘逸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评析)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有想过当什么书法家,只是平庸过日子,那么他绝不可能有什么坚强的意志去练字,那么王羲之其人也不为我们后人所知。由此可见,立志对一个人的成功来说是多么重要呀!【示例赏析三】同类归纳分析法

(观点)只有付出,才有收获。(事例)左思为写《三都赋》闭门谢客,数载耕耘。三九严冬,笔耕不辍;三伏酷暑,意兴犹酣。多少白日,三餐忘食;多少夜晚,独对孤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三都赋》轰动全城,一时洛阳纸贵。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为了揭示电和磁的奥秘整整奋斗了十年,十年中,他不懈地努力,却不断地失败;不断地失败,却又不懈地努力。十年之后,他成为揭示电磁奥秘的第一人。(分析)左思和法拉第,不同时代,不同国籍,不同的研究领域,而他们成功的道路却是相同的——付出,无悔地付出。(结论)付出心血和汗水,付出精力和智慧,必定有收获。

整篇议论文的规范结构

第一节:引出观点(主旨); 第二节:分析评议观点(主旨); 第三节:第一分论点; 第四节:第二分论点; 第五节:第三分论点; 第六节:联系实际,深化论点;(现实社会····,现如今······)第七节:结尾

【例四】论点:生活需要宽容

1、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构件。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2、宽容是人与人友好交往的桥梁,是人们心灵沟通的桥梁。(以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来论证)

3、宽容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具体体现,也是事业成功的保证。(以唐太宗容忍魏征的事例来论证)

4、缺少了宽容,人们将在斤斤计较中与人结怨,在睚眦必报中与人结仇,在水火不容中同归于尽。(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来论证)

【例五】论点:坦然面对生活

分论点:

1、坦然是一种精神,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以贝多芬挑战命运的事例来论证)

2、坦然是一种勇气,一种坚持到底的勇气。(以爱迪生坚持不懈的发明创造事例来论证)

3、坦然更是一种自信,一种平淡中的自信。(以梵高自杀的事例从反面进行论证)

分论点的提法:

一、用“关键词是什么”的句式,从三个不同角度来设置。中心论点:树立崇高的理想是获得事业成功的前提。分论点:

1、理想是奋斗的起点;

2、理想是奋斗的目标;

3、理想是奋斗的动力。

二、作用与影响:即找出话题的主旨作用。正面的是什么?反面的是什么? 例如:以“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设置分论点)“杂”的价值:

1、“杂”能够使人知识全面;

2、“杂”能呈现事物的多彩特征;

3、“杂”是“精”、“专”的前提。

三、需要与条件:即实现话题主旨的方法与所需条件。例:题目《坚持》(设置分论点)中心论点:我们要学会“坚持” : 分 论 点:

1、“坚持”需要坚定的信念;

2、“坚持”需要坚强的意志;

3、“坚持”需要恰当的方法。

下载议论文因果论证训练指导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议论文因果论证训练指导.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议论文比喻论证片段写作训练

    议论文比喻论证片段写作训练 【比喻论证】 1 、比喻论证法。比喻论证是一种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 2 、比喻是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的......

    议论文写作之比喻论证片段写作训练

    议论文写作之比喻论证片段写作训练 【学习目标】 1、明确作文高考评分标准 2、明确比喻论证的三种方法:比喻描绘、比喻评价,比喻说理。3、比喻论证片段训练 【学习过程】 一、......

    高二作文训练1-议论文论证方法

    议论文论证方法 高考作文对议论文写作中论证方法的要求是“说理透彻”、“有分析比较”。也就是说要能用恰当的论证方法,选用富有说服力的论据来进行较为充分的说理论证。那......

    高中议论文论证语段写作指导

    作文难点突破 ——议论文论证段落写作 一、语段的构成。 一个标准的议论段应该依次包含如下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观点句、观点阐释句、例子句、例子分析句、结论句。 语段示例......

    议论文事例分析之因果分析

    议论文事例分析之因果分析(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例子分析、归纳议论文事例分析之因果分析的含义、思路、关键、标志词; 2、通过具体练习学会运用因果分析的方法紧扣论点......

    议论文论证方法

    议论文论证方法 1、阐释分析法 阐释分析法(又称意义分析法),就是对作为论据引用的概念、学说或主张的意义加以解释、说明或阐发。特别是所引用的论据来源于较难理解的文言文......

    议论文论证思路

    □ 读懂议论文——论证篇 前面我们分别介绍了关于论点和论据的知识,我们知道论文的第三个要素就是论证,论点是“要证明什么”、论据是“用什么证明”,论证则是“如何证明”的过......

    议论文论点与论证结构专项训练答案

    议论文论点及论证结构练习议论文的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 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 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 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