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如何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一所学校要想提升办学品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认为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从外部抓环境,另一方面是从内部抓质量。环境优美,能使人在怡人的环境中学习心情舒畅;教学质量过得硬,学校的知名度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如何抓质量,我想不但要抓教师,还要抓学生。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教学生“五会”――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生活,学会创造。真正能做到这样,社会才能承认,家长才能放心,学校的办学品位才能提高。具体如何做,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抓环境建设,树立学校良好形象
环境是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一个学校要想提升办学品位首先从外部要抓环境建设。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即物质环境,包括新颖别致的教学楼、多媒体、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微机室、音乐室、美术室、劳技室、语音室,这样的环境本身就是学校的招牌,就是学校的形象。这样的环境对于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创新能力,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等是大有裨益的。软环境即精神环境,即要创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使学生一旦进入校圆,便置身于校园的文化氛围之中。学校应在校园适合的地方绘制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宣传画等,设置校训、校规、学风等标语牌,绘制校园平面图和规划图,激发学生的爱校情感,将教室、图书馆等处的走廊、墙壁变成一块块文化园地,可以是规章制度,名人名言,也可以师生书画等,这样学生即使是课间小憩,同样能汲取到校园文化的营养,使校园文化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板报、校刊、校报应定期更换,电视广播按时播放,图书杂志要及时更新。另外,校园里多栽些花草树木,美化校园,让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试校园每时每刻都是干净的,地上看不到一张纸屑,学生中听不到一句脏话。这样的环境,家长满意,学生称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精神充实,身心能健康地发展。
二、抓师德建设,提高教科研能力
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直接决定着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应该把队伍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形成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个体规范,集体创建的工作思路:抓好政治学习,既讲道理,更联系学校工作实际,既表扬好人好事,也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敬业、爱岗、奉献”的师德教育活动,把“我做学生的好老师”作为每个教师的座右铭。将教师的师德状况与年终考核职称评聘挂钩,以弘扬正气,激励先进。在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方面特别注重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多开展基本功大比武活动,多安排教师参加市、区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班,研讨组,开展听课、评课、集体备课、说课活动。人人写教改心得和教育教学论文,不断提高自己的教科研能力,尽量建设一支思想好、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三、抓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内在素质。
思想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立身行事的重要素质。一个学校要想教育好学生,首先得抓学生的思想教育。学生的成绩再好,如果思想品德很差,经常打架、斗殴,这也会影响学校的声誉,毁坏学校的形象。那么,如何抓思想教育,首先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解决学生为什么而学的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确立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读书的坚定信念。教育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发愤读书,珍惜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条件,刻苦钻研,以丰富的知识与过硬的本领报效祖国,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打下扎实的基础。通过介绍一些科学家的成长之路,教育学生懂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道理,使学生刻苦学习,以苦作乐。其次,利用多种形式,努力把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学科课程,环境课程和活动课程之中,有计划、有步骤地举行报告会、讲座、演讲等集体活动,对学生实施愉快教育,培育有素养的人。另外使全政教处、团支部、学生会等机构充分发挥各自功能,利用广播、板报、画廊等宣传媒体表扬先进,鞭策落后。这样,学生的思想素质提高了,学生之间不再这样那样的是是非非,一个学校的良好形象自然而然地就树立起来了。
四、抓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个学校要想办得好,抓教学质量是关键。教学质量抓得好,大学升学率高,这个学校的知名度立即高起来了。那么,如何抓教学质量呢?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把学生当作毫无生机的纯粹的知识容器,而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从而形成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改进教学方法,运用愉快教学与情境教学等方法,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选择教材中内容精彩,文学优美的课文让学生朗读,选择故事性强的课文,让学生去复述,去“说”。其次,教师只有一本书,两支粉笔或仅仅是简单地放几张幻灯片,放一段录音已不能适应高效率的教学要求。我们要努力创造条件,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引进课堂,应普遍使用投影、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电子计算机软件、语言实验室等现代化教育媒体,使学生们在领略现代技术的妙趣中涉取知识,寓学于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在自我创造和发明中加强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和发问,教师将重要的知识点延伸、扩展,使学生真正领略做“学问”而非机械“学答”的乐趣,真正在满足求知欲中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学生的学习兴趣浓,求知欲望强,学习热情高,教学质量也就自然地提高了。
五、抓课外活动,充分培养学生的能力。
现代社会强调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而学生要想全面发展,光靠课堂教育是不够的,应当同时利用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青少年儿童精力充沛,喜爱从事多方面的活动,他们易受来自各方面的感染,他们接受的教育影响远超于课堂以外,在课堂外进行的灵活多样的、生动的形象化的教育,往往会在他们的心灵上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如学校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成立学科兴趣小组以及与学科内容相关的课外阅读活动;以弹、跳、说、唱、画为主的文艺活动;以抢答式为主的智力竞赛活动;以“五爱”教育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能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如阅读、观察、思考、创造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这些能力都是人的最基本的能力,学生具有了这些基本的活动能力,就能有利于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这些活动能面向全体学生,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培养各自的兴趣,形成各自的特长,通过兴趣增加求知欲,启动内驱力,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能够激发学生自信心,使他们各方面都有所发展和提高,所以开展课外活动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而不可缺少的途径。
总之,要想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一方面,要抓外部环境,树立学校形象;另一方面要抓质量,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素质。让教师端正教育的价值观、人才观、质量观,要调动学生各种积极因素,教他们如何做人,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第二篇:加强学校管理提升办学品位
加强学校管理提升办学品位
东城小学2013年上学期学校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不断强化学校内部管理,着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促进学生健康、活泼发展。现将一学期以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校管理,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学校坚持校长负总责、校班子成员各负其责的领导责任机制。本期学校对每个班子成员的分工重新进行了调整,从而使成员分工更加具体,职、权、责更加明确。努力建设一个同心同德、求真务实、高能高效、凝聚力强的领导集体。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学校之本,为此我校重视对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对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坚持以校本培训为主,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学校领导听课、评课,指导培训教师,继续实施《学校骨干教师评定和考核办法》,激励广大教师努力工作。
3、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安全工作,涉及千家万户,责任重大。学校高度重视,从不放松对师生的安全教育,遇事必讲,逢会必谈。学校分层分级签订安全工作责任状,人人确立“安全第一” 的意识,组织专门机构,加强课间及路队的安全管理,确保路队及课间的安全。由于措施具体、工作到位,本学期学校无一例意外安全事故发生,另外学校还组织进行安全常识讲座及防震自救演练,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1、狠抓养成教育。要求各班学习贯彻国家教育部重新颁布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认真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生活习惯等。
2、加强法制教育。学校定期举行法制教育讲座,进一步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进课堂,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共同教育,强化法制教育内容,进一步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坚持升降国旗和国旗下讲话制度。通过国旗下讲话和特定节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礼仪教育、环境教育等。
4、坚持开展班队会议制度,通过先进班级评比活动,倡导班级之间良性竞争,促进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全面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此我校从以下几方面抓好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毕业班工作。我校加强了对毕业班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有针对性地制订了毕业班的工作目标、措施。定期召开毕业
班教师的座谈会、交流会。在日常教学中实现教育思想共享,教育资源共享,认真做好培优转差工作,力争大面积丰收。
2、加强教学研究。教导处进一步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研究,加强对教师备课、上课等教学环节上的重点指导,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加强校本教研,着力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研究。加强“设疑激思”的课题研究,且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教科所检查中受到领导的好评。
3、加强质量监控。本学期教导处对语数外学科在计划制订、备课环节要求、总体节次、上课及作业设置等方面提出了明细指导性意见,在过程管理上,采取平时督查,校级月查,期末检查等方式实施质量监控。期末通过竞赛、抽考、统考等方式进行教学质量评估,期末结束进行综合成绩评估。这些有效举措,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加强音、体、美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围绕学校工作重点,真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完善教研组工作机制。通过艺术教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塑造完美的艺术品格,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音、体、美教学成为学校校园文化、教育科研、学校德育、对外交流的重要载体,让它发挥多功能的作用。本期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厅“大家唱、大家跳”活动,组织编排校园集体舞,大唱校园歌曲,在接受基础教育科的检查时受到了高度的评价。校园歌曲大家唱“校园多美好”在教
研室组织的展示活动中深受领导和社会的好评。同时,加强学生体育成绩测试并及时上报。参加市“五小”活动的小作品和科幻画也体现了学生的水平。各类艺术活动,给师生的发展搭建成才的舞台。
三、重视教育宣传工作,展现学校办学成果
为及时宣传学校办学成果,学校专门制订《教育信息宣传工作制度》。通过多种渠道,各种方式及时向外宣传学校有关大事、要事以及所取得的各项工作成果。学校每开展一次活动,通讯员都能通过投稿、网络传送等方式及时进行报道。另外采用文学和图展的形式通过学校设立的宣传厨窗进行直观展示,全方位地宣传学校的办学成果,展示学校形象。
四、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整体思想观念与新课标理念上有较大差距,部分教师至今难弃旧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存在不平衡的现象。
2、学校特色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2013年7月
第三篇:创建学校特色 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创建学校特色 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个性,就没有特色;一所学校如果没有特色,就很难有大的发展。可以说,追求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是现代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几年,黄冈市许多学校在创建特色,办精品教育作了很多探索和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如黄州区实验小学的“和谐教育”、考棚街小学的“规则教育”、第二实验小学的“创造性教育”、路口小学的“金色童年教育”、西湖中学的“个性发展教育”、一中的“成功教育”、聚星中学的“名人激励教育”等,都独具特色,在育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创建特色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困惑,存在不少难以理清的问题。
下面,笔者就如何把握学校特色的内涵,创建学校特色和办好学校精品教育作一些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
一、关于对学校特色认识上的困惑
一所拥有真正特色的学校,就是一所个性化的学校。办学个性化是学校的追求。因此,许多学校都非常注重特色建设。有些学校把特色建设当作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抓手,为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做出了很大贡献。
但是,目前人们在理解学校特色上存在许多困惑。有人称之为“教育特色”,有人称之为“特色教育”,还有人称之为“办学特色”。为什么有如此多的称呼?它们的内涵一样吗?一些名校校长宣称:学校在任何一个项目上都有自己的特色,无论是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还是在环境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新设项目,以及科技教育、铜鼓乐和足球等,都是学校的特色,学校的问题不是没有特色,而是特色太多。这种看法正确吗?有少数学校,打着特色旗号,招收特色班学生,大肆敛财,其所谓的特色,无非是所在学校相对优势的项目。这些项目是真正的特色吗?
现在的问题是,几乎每个校长都说自己的学校有特色,但逐个拜访这些学校,却给人以“千校一面”的感觉。诚然,学校容易使人产生“千校一面”的感觉,正如美国著明学校教育研究权威约翰.古德莱德教授所言:“学校是不同的,但学校教育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学校在他们的管理系统和人际关系是不同的,但学校教育在任何地方都是大同小异的。”古德莱德和他的调研组在美国各地选择了38所学校,包括小学、中学和高中,并访谈学生、家长和教师,总共有1016个班级接受观察,1350位教师、8624位家长和17163位学生接受调查访问,最终发现学校之间存在着“奇怪的,难以描述的雷同”,如“座位的安排、使用的教材、教师的角色、学生的角色和教学方法”均大致相同。古德莱德认为,这种学校教育模式并不是各学区和各州所提倡的教育政策的直接反映,“看过大多数州对学校教育的指导方针之后,我得出的主要结论是:这个领域是一个概念的沼泽地。”尽管有教育政策的支持,允许不同的办学模式,但在古德莱德看来,许多模式仅仅是理念或概念层次上的,远远没有变成实践层面上真实的东西。上述材料说明,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存在“千校一面”的情况,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它其实也说明,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校特色相当不容易。
那么,到底如何理解并创建学校特色呢?
二、正确把握学校特色的内涵
不同的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学校特色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如著明教育学者孙孔懿先生的看法,就有代表性,他认为所谓学校特色就是“办学主体刻意追求逐步实现的学校工作某一个方面特别优于其他方面、也特别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稳定的品质。”综合他们的观点,结合自己的理解,可以对学校特色概念作如下规定:学校特色是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教育风貌和办学风格。所谓“独特的”是指一所学校最突出、最典型、最具个性的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作风。所谓“优质的”是指学校从实际出发,不断地对群体规范、舆论和内聚力进行质优化,不断地提高办学各要素及其结构关系的整体优化水平,使办学处于更优状态,以追求更佳的办学效益。这是学校特色的核心。所谓“稳定的”是指形成某种学校特色后,不断改革内部不协调、不完善的状态,克服非优质因素,使已形成的特色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稳步的提高,标志着学校特色的定型与成熟。
学校特色具有四个鲜明的特征:
1.优质性。教育的优质性是学校特色的基本属性,它是特色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教育质优化的外显。正是因为有了教育的优质化,才会有高度的持久的办学效益和社会信誉,才会得到公众的承认和仿效,显示出学校特色的生命力。综览全球,世界第一流大学为人类培养了大批世界公认的优秀人才。从1904年设立诺贝尔奖以来,象英国的剑桥大学,美国的哈佛大学、加州大学等著名大学培养的人才,几乎成为诺贝尔奖的主要得主。据1946年至1981年的统计,世界上获诺贝尔奖的人有70%是在著名的大学中。在我国,以“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为校训而著称于世的天津南开中学,以其独有的学校特色,培养了大批人才,在我国学术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科学院、工程院中有32名院士的中学时代是在南开中学渡过的。上海闸北八中的“成功教育”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学校在这一实验研究中,有效地开发出蕴藏在学生身上的,特别是后进生身上的“潜能”,使他们获得成功。这些学校正是由于实现了教育的质优化,使学校特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2.独特性。独特性是特色的基本属性,也是特色的决定因素。“独特”是指学校教育要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根本目标,形成学校独特的办学风格。孙孔懿先生认为,学校办学特色既可以表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也可以表现为“人多我少”,“人有我无”。这里所指的,就是他的独特性。“独特性”要求我们在发展特色时,必须独辟蹊径,强调“用心”和“创意”。因办学独特,成功的例子也不少。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办的晓庄师范学校的特色,正是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教学做合一”思想的体现。他把培养合理人生作为教育的宗旨,强调儿童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开发,从而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被誉为“实施跨世纪教育工程”的上海建平中学,以其独特的办学风格而闻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去研究“建平现象”。
3.稳定性。学校特色是学校领导和全体员工在某一方面长期有计划、有步骤、坚持不懈地努力的结果。如果学校工作者朝三暮
四、见异思迁,根不可能形成学校特色。学校特色在其探索、实践、完善的过程中,尽管办学者需要不断修订方案,但其宗旨和最终目标应当是清晰、稳定的。学校特色的形成殊为不易,它往往需要几代校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因此,新校长在上任时,保护学校特色,正确把握继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但有相当一部分新校长不知其中奥秘所在,为显示自己能耐,往往“新官上升三把火”,搞自己的一套,对原有学校特色进行毁灭性的打击。这种现象无助于学校特色的稳定和发展,应加以避免。当然,经过了一个很长时期,随着内外因素发生了很大变化,学校特色形成后仍具有多种发展的可能性。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当非优质因素增长到一定限度时,原来的特色就会失去。在办学中创造特色后绝不能掉以轻心,要继续发展完善特色,不停顿地进行质优化,攀登新的高峰。这说明,学校特色的绝对的稳定是不可能的。
4.认同性。“独特”、“稳定”、“优质”这三个内在标准是否达到,需要经过长期的社会评价。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学校特色不是自封的,而是社会认可的结果。换言之,并非某某学校打出某某特色的旗号,就必定具有某种特色,只有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校特色。正如孙孔懿先生所言:“任何一种真正的学校特色,都是客观存在的,不是学校自诩的,也不是靠有偿新闻加工的,而是货真价实,有目的、有计划、有过程、有成果,经得起检验的。”
三、创建学校特色应理清的基本问题
创建学校特色时,应理清几个认识和实践上的基本问题。
(一)特色外显与素质内化的问题
1.特色是需要外在标志的。特色的外显正是特色的个性张扬。学校特色外显的最重要的标志是就是学校的文化氛围。办学特色明显的校园,总是以其鲜明的校园文化为外显的。这种外显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理念的策划。如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等等,摒弃“开拓进取”、“求实创新”之类雷同词汇,而提倡个性化表述。如有一所书法特色学校,在校门口最醒目的地方展示了他们的办学理念:“做一个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并提出了他们的“两项工程”:打造墨香校园,营造书香校园。(2)建筑,包括校园建筑的整体布局、外观造型等等。如学校将花坛做成方形与圆形组成的图案,意为“不依规矩,何以成方圆”,建筑本身就蕴含着文化。(3)景点,包括雕塑、长廊、假山、池塘等。如在以大阅读为特色的学校,他们的长廊造型就是一本翻开的书册。(4)校园布臵,如让每一块墙壁说话,黑板报、墙报等等。(5)显性的成果展示,包括教师的相关论文与学术文章、学生的作品、媒体的报道等等。如作文特色学校,学校每天在电子广告屏上播放一篇学生佳作。
2.特色更重要的是要内化为素质。内化为素质,就是融入人的血液之中,成为一种精神,成为一种风格,成为一种文化。特色内化为素质,需要文化的提升。学校的一个优势项目形成之后,学校在花大力气运作的时候,要提升其中的文化精神,充分挖掘其中的内涵,促进人的素质提升。比如,一所以足球为优势项目的学校,要将足球运动所体现出来的奋力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进行大力宣扬,并扩大其外延,将这种精神渗入每一位学生的骨髓,内化为素质。
3.特色外显与素质内化的辩证统一。在创建学校特色的过程中,有人认为,有的特色只能内化,不能外显;有人认为,有的特色,表面热闹,内化很难发展。其实,特色的外显与素质的内化看似矛盾,实为辩证的统一。(1)浓厚的氛围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的力量,高品位的特色外显必然蕴含着学校的理念,促进素质的内化;特色外显的过程,也必然能促进素质的内化。(2)素质的内化是特色深层发展的需要,是教育的目的追求。素质内化的过程能保证特色的高质量外显。特色外显与素质内化相辅相成,特色既是“由内而外的魅力”,又是“由外及内的风采”。
(二)学校特色与学生个性的问题
学校的整体发展与学生的个性发展应该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统一体。但是,在学校特色发展的过程中,有时候,学校特色的发展,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
1.学校特色表现的是学校的整体风貌,是学校因优势项目而显现的一种办学优势。这种办学优势需要经过长期的打造,形成一定的文化风格,然后深刻地影响每一个师生的发展。办学特色的显性标志之一,无疑是大批特长学生的出现。在这样的学校,在这样的教育中,必然会诞生特长学生。
2.学校特色发展过程中,要避免犯“一刀切”的错误。学校特色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学生的发展为代价。学生个性发展是教育的追求,学校特色发展是为了学生更好发展服务的。
3.努力开拓多元选择途径,处理好学校特色发展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矛盾统一。从整体的学校办学而言,现代教育主张多元,为学生创造多元选择的空间,就是给学生以个性发展的空间。从小处而言,一所学校的一个办学优势,也可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可供选择的“小项目”。比如,学校发展艺术特色,以多元选择的理念指导特色发展,学校逐渐地形成了剪纸、撕纸、布贴画、京剧脸谱画、书法、二胡、合唱等多种的“微型课程”。课程因学生需要,根据学校的师资情况及地方的教育资源而开设,越开越多,逐渐拓展了多元选择的艺术特色之路。没有学生的个性发展,就不会有学校特色的健康生动发展;而学校的特色发展,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许多更广阔的空间。使学校特色与学生个性和谐统一的发展,是目前学校特色发展中亟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学校特色与常规工作的问题
在学校特色与学校常规工作的关系上,有这样三种认识,第一种观点认为,先要有特色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做好常规工作;第二种观点认为,先要做好常规工作,才能再来谈特色的发展;第三种观点认为,常规与特色应该齐头并进,在做好常规工作同时发展学校的特色。第三种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在认识上要避免这样的误区,就是把学校特色与常规工作割裂开来。特色发展与常规发展的关系,我认为不是什么“先后”的问题,而是“共生”的问题。特色,就是在常规基石上的腾飞,对常规工作的超越;特色,也给常规工作带来生机,带来卓越。特色与常规共舞,才能演出学校发展的连台好戏。
1.学校特色是使常规工作整体推进的强大助力。一所薄弱学校,如果把眼光瞄准“合格”而不是追求卓越,那它只能流于平庸;把学校的明天定向于“稳定”而不是“发展”,因为“薄”而忽略了“特”,很可能会“日薄一薄”。相反,我们很多原本相对薄弱的学校,就是在推进特色发展的过程中,其常规管理也颇见特色——常规管理本身就是需要特色的。比如,我们的美术特色学校,将学生的儿童画作品布臵校园环境,校园的常规管理水平在特色发展中整体提高。囿于常规的“常规”是低层次的常规,常规因特色而亮丽。
2.常规发展是特色发展的厚实基础。特色发展要为学校常规发展服务,常规发展体现的是学校的主体内涵。离开常规发展的所谓的“特色发展”即使赢得一时的名声,也不会有长远的发展。“一俊遮百丑”的现像至多只能是昙花一现。
3.在学校特色发展中看教师特长发展与教师常规工作。抱着常规不放,就常规来做常规的教师,做一百年也还会是一个常规教师,他也许不是最糟的教师,但他成不了最优秀的教师。而舍弃常规,一味地标新立异,乃至违背规律行事,最后也将是一个失败的教师。教师应将常规工作看作是特长发展的基础工程,将特长发展看作是对常规工作的一种丰富与超越——而超越不是“绕道”。比如班级卫生工作,那是一个常规工作,但很多班主任会创造出许多非常规的法子来做好这个常规工作,这样的班主任就是在完成常规工作中实现了自我的超越。
(四)特色发展与学生发展的问题
在特色学校发展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一些学校,学校特色较为鲜明,围绕特色开展的活动有声有色,甚至名声远扬。但是,如果我们更深入了解这里的学生,就会发现,他们在基本的学习上显得底气不足,学生的学业成绩明显不如人意。我们不能给这样的学校以很高的评价,他们的校长就纳闷:我这不是特色吗?也有这样的一种教师,他们自己有一套足以证明自己的特长与个性的“成果”,但他们的教育、教学实绩却较为逊色。我们对这样的教师并不满意,他也糊涂了:我毕竟是有特长有个性的教师啊!
在特色学校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特色发展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
1.学校特色的发展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教育目标是育人。离开了学生的素质发展而谈学校特色发展,这样的特色发展往往是取决于外在的力量(如宣传、包装、架空实践的“纸上谈兵”、外来力量的“经验总结”等等),这样的学校也许有时会通过一定的途径造就一定时间内的轰动效应。但不是教育的真正追求。学校特色发展的过程,也应是全体学生素质发展的过程,任何特色的构建与发展,都要通过一定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向教育的目标靠近。
2.学校的任务是育人。学校走特色之路,特色形成过程中,学校要设计切实的教育目标来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学生的基本素质,那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校要对特色予以最切实的重视。特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精神、文化,要迁移、影响到学生的精神,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因此,学校在特色创建过程中,切忌只见“特色”不见人。学校构建特色目标,要放到育人的教育目标中来观照;而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也要依托特色学校的创建过程。
(五)特色创建与教育公平的问题
追求卓越和实现公平是民主社会的两项基本原则,也是学校教育的两项基本原则。因此,学校特色除了应该追求优质教育外,还应当反映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指学校公平地照顾学生的学习利益,不仅仅是向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还包括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和需要,向学生提供不同的条件,给予学生不同的待遇,评估学生不同的智能方面的成绩。具体而言,学校的各项设施和活动,均应本着公平原则,谋取学生的最大的学习利益。因此,创建学校特色时,固然应当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展一些有针对的活动,但也要注意公平原则,切莫只考虑少数学生的利益,更不可以以此为代价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利益。现在,有许多学校一旦拿下“特色学校”的称号,马上就会办“特色班”,由于不注意教育公平原则,“特色班”会演变为“特权班”,进入这类班级的学生享有种种特权,而普通班的学生则没有,这种现象应当避免。
(六)创建特色与依规办学的问题
中小学在创建学校特色时,要切忌表面化和肤浅化。有些学校创建特色动机不纯,或者以某项特色“一俊遮百丑”,借助特色掩盖学校其他工作的不足;或者一二三四罗列一大堆“特色”,借助特色吸引生源甚至于大肆敛财。还有些学校在创建特色时,曲解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法规和教育目的,学校投入大量资源来追求某些功利性的狹獈目标,而漠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甚至抵制教育法规。所有这一切,都不是发展学校特色的健康之道。
学校特色创建必须符合国家教育方针、教育法规和教育目的。整体而言,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以教育方针、教育法规和教育目标为依据的。学校特色的创建和发展也不例外,它必须符合教育方针、教育法规和教育目的。凡是不符合教育方针、教育法规和教育目的的活动,均不能称为特色。我国中小学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如果学校眼中只有某些狹獈的目标,而忽视了全面发展教育,哪怕这所学校取得了一些成果,也不应该提倡,因为它不是真正意义的特色。例如,某所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采取军队式的魔鬼训练手段,企图培养某个比赛项目的体育选手,因而违背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所以其训练过程和训练成果,都不可称之为“特色”。
【参考文献】
[1]孙孔懿:《学校特色的内涵和本源》 [2]闫德明:《学校发展的战略定位与特色设计》 [3]陈建华:《论学校特色的内涵及其创建原则》 [4]王宗敏:《对办学特色几个基本问题的理论思考》 [5]吴名氏:《关于办学特色发展过程中几对矛盾的思考》 [6]互联网:《要处理好创办特色学校中几个关系》 [7]因特网:《浅论“办学特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第四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泾川县2008年优秀科技论文集》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泾川二中荆玮
21世纪不仅是一个创新的世纪,也是一个文化的世纪。文化弥漫于我们生活的周围,社会上的每一个人每时每刻都在与文化打交道,自觉不自觉的接受着文化的熏陶,同时也在创造着新的文化生活。校园是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同时又是各种文化互相交织的地方,把握好这一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场合,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抵御各种不良思潮的侵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校创建于1976年,2005年8月迁入新校区。学校在广泛开展思想教育的同时,将校园文化建设当作学校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通过建设科学、文明、健康的校园氛围来引导学生提高分辨是非、明辨美丑善恶的能力。在学校整体办学目标的指引下,将搞好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内外文化活动为为载体,以校园和班级为活动阵地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创设校园文化环境,整体推进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学校向高层次、高质量的办学方向迈进。
一、健全机构,责任到人,整体规划校园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涉及校内各学科和管理的一项系统工程。长期以来学校充分认识到其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建立和健全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管理机构。目前,学校确立了一名副校长全面负责校园文化建设的督促和指导,建立了政教处统筹校内各项文化环境建设的管理格局。通过校团委、学生会、年级组、学科组互相配合,全面开展相关的教育与活动。为了使校园文化建设得到扎实持续的开展,适应现代化学校建设的需要,学校长期致力于两支队伍的建设,即:由政教处负责,以学科组长、年级组长、艺术课教师为骨干的指导教师队伍和积极、活跃的学生干部骨干队伍的建设,通过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方式、手段的引导,鼓励他们承担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任,为创建良好、优质、文明、健康的校园环境而努力工作。由于学校的长期努力,两支队伍都较好地适应了各项教育和教学的要求,保证了校园文化建设始终按学校的整体规划健康发展。
二、构建美丽校园,优化育人环境
精心设计校园环境,实现“情景育人”。为了努力营造“文化育人”的校园环境,为了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不是一句空话,我们始终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充满人文色彩的校园环境。通过美化校园,唤起学生愉悦的心情和深沉的思考。
(一)学校多方筹措资金,建起了一流的校园环境。目前,学校有34个教学班,2000多名学生,建有一栋教学楼,一栋综合楼,配置有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和校园广播系统等。室外有宽敞齐备的篮球场地、排球场、羽毛球场、250米环形跑道。校园内,水泥路畅通平坦,四季有绿,三季有花。孩子们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享受越来越好的办学条件下的现代教育。
-189-泾川县科技成果评审奖励委员会编印
(二)搞好校园美化,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校园是师生生活、学习、活动的场所,美化校园以及引导学生参与校园的美化本身就是对学生的教育。两年多年来,我们除按校园文化建设的规范建设教室、实验室环境外,还对校园的环境进行了多次的改造和调整,增设了一批层次较高、具有较好观赏价值的树木、花草,并在教室和学生经常经过的地方,设置了醒目的标识牌,让这些警句、名言、名人时刻陪伴着学生,鼓励学生健康成长。我们还在办公楼的正面墙壁上布置了《道德经》,教育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目前我们在校园内,悬挂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的巨幅标语牌;将《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党的教育方针以文字的形式与校园的美化融合在一起,激励学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三)保持整洁的校园环境,实现“文明育人”。多年来学校从大搞环境卫生入手,创设文明整洁的校园环境,激发了师生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激情,陶冶了师生美的心灵。面对优雅的环境,我们积极培养学生参与校园的美化净化工作,采取分片包干的办法,坚持每天打扫三次的清洁卫生制度,勤打扫,勤检查,勤总结,勤评比,从而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和保护环境清洁卫生的好习惯。我们在餐厅也挂上了爱惜粮食的标语,要求学生文明用餐、珍惜粮食,真正地使美化、净化与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要求达到了有效的结合。
三、运用校园文化载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一)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契机,特别是重大的节日、纪念日开展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校每期举办纪念“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的活动和国庆文艺汇演、元旦歌咏比赛等,都成了学生展示才能的舞台。结合形势的发展,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各类主题教育的经验和做法,有效地活跃了校园氛围,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丰富了学生的思想。
(二)充分发挥宣传媒体的功能作用,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广播、橱窗、黑板报是进行良好文化氛围建设的重要设施。发挥广播、橱窗、黑板报等宣传工具的作用,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是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在开展广泛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校十分重视发挥宣传媒体的教育优势,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主旋律,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引导师生们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目前学校广播室已走上了规范播音的轨道,每天分早上、中午、下午三个时段进行播音,根据学生年龄和兴趣特点,在不同时段设计了不同的广播板块,大大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另外,橱窗、黑板报也成为学校专题教育的宣传窗口,学校和社会的重大事件、评论及学生对专题教育的体会都能够在校内橱窗和黑板报中得到直接的体现。特别是由各班学生自己主办的橱窗,更充分地反映了学生自己的心声,起到到很好的教育作用。由于学校的长期营造和建设,校园宣传媒体有力配合了学校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教育作用,得到了师生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好评。
(三)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和校园法制教育。我们经常利用晨会、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公民道德教育重在养成和训练上,每周星期一早上我们都用30分钟对上一周学校的工作进行小结,指出存在的问题。经常组织学生观看“禁烟”、“禁毒”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有关资料片和图片展,并请司法人员进校作法制报告,安排正在服刑改造的犯人现身说法,使广大学生增强知法、守法、用法意识。
(死)“堵”、“导”结合,关爱特殊学生。学校有少数学生沉迷上网,我们就因势利导,先给他们讲电脑的用处及网络的优越性,再指导他们健康上网,教他们学会一些有益的、有趣的电脑操作技能,诸如开展办电子小报竞赛、制作贺卡、收集环保知识并制作宣传单,学做简单的动画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明白了原来电脑不仅仅只能玩游戏和聊天,还有这么多他们不会的东西。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得到了很大的启发,许多学生不再沉迷游戏和聊天了,并决心要掌握更多的知识,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
(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我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然因为条件所限,还未建有学生心理咨询室,但在校园内设立了心语信箱,随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采取个别谈话或集体讲座的形式,由政教处负责为那些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此外,我们还经常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举办心理讲座,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心理,使广大学生在我校健康成长。
四、严格要求,纪律约束
(一)严格要求和纪律约束是我们文明育人的又一特色。几年来,我们坚持从严治校的原则,实行准军事化管理。从一点一滴的日常行为抓起,严格规范、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并把学生日常行为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细化为《学生行为十禁十提倡》、《校内一日常规》等操作性较强的学生管理制度,在学生中实施。我们在育人过程中还提出了“认识水平不断上升,工作重心不断下沉”的工作模式,使全校教师认识到,要站在国际大背景下考虑育人工作,从如何能做一个“合格的公民”的要求开始,从“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抓起,一点一滴的要求,一举一动的设计,从学习习惯到勤俭节约,从尊敬老人到同情病弱,从端茶倒水到环保意识,无一不渗透到学生的行为当中。
(二)培养学生的自觉行为能力。我们认为学生行为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自觉地接受和配合学校的教育,因此我们十分重视自觉行为的训练,把一项项有益活动,变成学生“自愿参加”的行动。教师采取引导的方式,经常开展“我是自觉行为的小主人”、“文明言行志愿者”“环卫小卫士”等活动,并履行学生文明公约的签字程序。就是通过这些体验性的活动,让学生从内心里产生参与的感受,使学生们带着“不能违约”而自我尊重、受人尊重的心理,不断地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从而实现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五、重视第二课堂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
我校一贯重视艺术教育和教学工作,除通过课堂主渠道向学生灌输艺术知识外,我们还积极开展各种主题文化活动,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
(一)充分利用各种主题文化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特长、活跃校园文化,我们在校内组织了10余个课外活动小组,涉及文化、艺术、体育、学科竞赛等素质和能力培养内容,涵盖学生达80%左右,并通过定人、定责、定经费、定地点的方式加以落实。为了使各项活动得到扎实开展,学校依托县青少
年课外活动中心离我校很近的优势,提出课外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素质培养的方式,学生必须参加,承担教师必须不折不扣的完成,其管理纳入学校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可以说,各种主题文化活动作为推动学生素质发展的外在动力,在学生的素质培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我们还充分利用校园内的自然环境资源,与具体的学科教学相结合。语文学科老师走出教室让学生观察、撰写,美术学科老师让学生在校园内进行定向观察、描绘;英语学科老师在校园内创设情景,分级举办“每日英语”手抄报,采用“一性三化”教学方式,即:开放性、生活化、口语化、活动化。这样就既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多地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又让学生时时感受到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独具匠心,深刻体会处处透视着教育的意图,正确处理和把握教育生态环境中的自然环境和学校规模之间的关系,使我们的教育与自然、社会得以健康、协调、和谐的发展。
六、加强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学校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开展的创文明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讲文明、争做星级文明中学生以及创明星班级、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实施相应的量化考核。明星班级每学期评选二次,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每月公布一次,使系统的校园文化建设经常化、日常化,扩大了其功能范围,使其教育功能得到应有的发挥。
学校只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才能使学校教育和管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近几年来,我校为优化育人环境,树立文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浓厚文化底蕴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从办学的思想观念、师生的行为规范、校园的设施标识等方面加强了建设,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文明而和谐的校园新形象。
管理在经历了传统管理和科学管理之后,文化管理理念成为日渐影响学校管理的理论要素和行为准则。学校文化管理以学校既定的价值观为核心,以学校文化的塑造为龙头,贯穿于学校的规章制度、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审美教育等方方面面。相信我们的探索一定会为学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创建合格学校提升办学品位
创建合格学校提升办学品位新邵县柳湘完小创建合格学校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您们不辞辛劳,一路颠簸来到我校验收指导省合格学校创建工作。在此,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对您们的光临表示热烈欢迎。下面就我校的具体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概况
柳湘学校原名冰塘完小。1947年由冰塘村戴岳师长主修,当时是二层十间教室的土砖瓦房;1985年由李北平校长将土砖瓦房改建成红砖瓦房;2008年由台塑明德希望工程赞助修建而成。学校占地面积6160平方米,生均22.48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030平方米,生均7.41平方米。校园里有篮球场1个,乒乓球台5个,教学功能室8间。在职教师13人(含幼师),其中专任教师12人,高级职称4人,大专学历10人,中师2人。在校学生274人,学前班学生50人。学习环境优美,教学效果良好,近几年期末质量检测名列前茅,是一所深受社会好评、民众满意的学校。
二、主要工作
(一)提高思想认识,理清工作思路
我校规模不大,师生人数比较少,教师年龄偏大,刚分配来的年轻特岗教师,身负重任。为成功创建,学校成立了领导机构,制订了有效的工作方案,我主动担当起了这副重担。理清工作思路,把工作上的压力作为动力,根据学校现状,对学校所有工作进行琢磨,心中有数。首先组织学校行政人员认真学习评估内容及记分办法。组织教师召开专题会议达8次以上,对硬件任务,装备建设,设施资料,信 1
息汇报等指标,采取落实措施。然后进行分工,校长负责校园规划、学校装备、师资队伍、学校管理四大块。教导负责教育教学一大块;总务负责办学经费、办学水平二大块;教师配合,分阶段完成。在县、中心校领导的督查下,圆满地完成了各项达标任务。
(二)创造条件,为创建工作奠定基础
我校是2008年新建校舍,学校全拆重修,以前积累的一些资料,遗漏了很多,校园绿化也全毁了。“明德工程”分下来的图书收藏比较混乱,为我们的创建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不利。资料方面,我带领教导、总务节假日加班加点,重新整理入册,有时一连几个星期没有休息。我校没有教师住房,原来几户家属都住在教学楼三楼教室里,但要建立这么多的功能室,我主动动员教导、总务克服困难到校外租民房居住。没有绿化,租来挖机将操坪钻孔,栽上花木。图书的清理工作是一大难题,一本书的登记要账册对应,包括这本书的作者、页数、类别等等,我们采取先清理,再分类。按柜号、层次、序号编号,然后登记入册入账。仪器的清查工作也是如此。
(三)争取资金、多办实事
合格学校创建项目资金10万元。其中6万元用于学校改善、维修等,资金不足怎么办?我又到县城跑关系,找到县移民局的有关领导,争取了贰万元的经费。有了经费好办事,如何使用这笔经费。如果不筹划好,预算好,大手大脚就会导致出现合格学校创建负债,上级要求相当严格,不能再出现新的负债。因此,盲目行动就会出差错,我是这样想的,根据学校现状,必须做的事一定按要求花钱去完成,做到花少钱办大事。学校硬件的改善上,做到了每一分钱都用在实处。一切从节约出发,该维修的一定要维修,做到既节约资金又能办好实事。近几年来,感谢县移民局和张放副县长的关心与支持。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对这次验收也有很大的帮助,至于各功能室的建
设如何设置。学校房间数量少,但功能室又要配齐,这么多的室怎样安排,我们基本上布局合理、美观大方、实用价值高。四个仪器柜将器材进行登记、标签、定位、编号、整洁。音乐室歌声琴声悦耳动听;美术室丰富多彩,教师与学生作品定期展示,排放有序;阅览室的中央摆了8个崭新的书柜,四周是学生阅览时的课桌凳,搭配相当协调。有关功能室的面积、间数、环境、布置等方面基本符合要求。
(四)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学校管理独具特色
1、优化校园环境营造文化氛围
校内刊务经常换新,环境卫生意味着学校的生气和师生的精神风貌。校长亲自抓,教师亲自动手做到一周一评比,一期大总结。卫生工作经常比,从早到晚室内室外干净、清洁。老师学生走进学校,心里就舒畅、快乐,受到上级领导及社会的好评。
2、提高教学质量开展素质教育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近几年来,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领导带头深入课堂,探讨教改思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素质教育开课设节,使学生心灵得到健康发展,每年的“六 一”国际儿童节,学校举行庆祝活动,发展新的队员。今年又实施了课间后三十分钟活动,这样学校充满了生气。
3、规范管理提高品位
树立教学观,抓常规管理,引导教师务实工作。抓亮点、抓特色、完善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目标、落实任务、奖罚分明。注重情感教育,不体罚学生,实行校务公开、民主理财,全体师生沉浸在和谐快乐的工作和学习中。
4、德育工作落实到位
学校形成“以德树人”的鲜明特色。升国旗、唱国歌,开展以爱国、爱校、爱家乡为主题的德育教育。坚持正面教育、感恩教育,每期召开一次家长会,关注儿童的成长。
5、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落实安全工作措施,每期进行一次安全应急演练及两次以上全面系统地安全隐患大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每班每月进行一次安全隐患排查,每周一次安全教育。学校每月一次安全教育,做到时时讲安全、处处抓安全、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因此学校从未出现安全事故。
6、加强队伍建设
全校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校长工作务实,教导教学内行,总务大公无私,工作扎实,教学效果好,教师课堂生动有色,教学认真、爱岗敬业,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三、存在的问题
1、学校直辖七个大村,边远村学生往返学校路程较远。
2、学校一栋综合大楼还在待建中。
3、学校60米直跑道有待进一步完善。
各位领导、专家,合格学校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优化的过程。我们深刻认识到:创建标准是指导、领导重视是关键、全员参与是保证、合理筹划是原则、发挥效率是目的。在创建过程中,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与改进。衷心地希望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并继续给予我校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谢谢各位领导、专家!
201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