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浙江省高中政治会考试卷分析_9

时间:2019-05-14 10:36: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9年浙江省高中政治会考试卷分析_9》,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9年浙江省高中政治会考试卷分析_9》。

第一篇:2009年浙江省高中政治会考试卷分析_9

2009年浙江省高中政治会考试卷分析

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政治学科组

第一部分:试题和试卷答题情况分析

一、试卷知识结构分析说明

从今年开始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政治学科的考试范围有了较大的调整(从过去的四册必修教材中挑选其中三分之二的内容到今年所有教学内容均作为考试范围),同时卷Ⅰ卷Ⅱ的分值也作了调整,客观题分数从原来的60分增加到70分,主观题分数则减少到30分。

此次政治会考在上述新调整要求下,试卷知识结构安排有了较大的改变,其中35题客观题中,经济生活内容占了10题,政治生活内容占了9题,文化生活内容占了10题,生活与哲学内容占了6题。在这35题客观题中,更多的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此次会考试卷中还有一个新变化就是主观题中有两题是选做题,整体上做到了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四个模块各占一题。

二、答卷错误情况分析

1.综合题36题第一小问失分原因:

(1)基础知识不扎实。第1小题明确要求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去回答问题,而一部分学生的答案从头至尾根本没有提到全球化;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提到了经济全球化,但是用的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而试题本身要求是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在第2小题中有些同学把生产与消费的关系阐述为“消费决定生产,生产对消费有反作用”,“生产是消费的前提,生产带动消费”等等。这说明有部分同学对经济全球化的知识掌握得不扎实,不到位。

(2)材料信息解读不准确。第1小题要求分析材料一中的现象,因此对学生来说,首先要做的是认真阅读材料本身,搞清楚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根据材料的表述,材料一反映的现象应该是美国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的经济危机,说明的是经济全球化造成了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而有些同学却把它解读为经济衰退使得人们收入下降、开支紧缩、生活困难,这样一来,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根本就无法展开分析。

(3)思维方法不辩证。有部分同学在谈经济全球化影响时没有坚持辩证思维,只谈积极影响或只谈消极影响。

(4)答题格式不规范。很多同学在答题过程中存在很多这样那样格式的问题,如不分层分点,材料与观点两张皮,没有用规范的学科语言等等。如在第2小题中,试题要求说明注重扩大消费需求的正确性,而一些同学只罗列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并没有扣牢题目和材料作具体的分析;还有一些同学在分析扩大消费意义的时候,使用了诸如扩大消费需求,人们钱就花得多了,钱花得多了,买的东西就更多了,企业生产的东西也就能卖出去了这样的口语化语言。

2.36题第二小问失分原因:

(1)基础知识不熟,文化的力量这个知识点写不出来,没有真正领悟这个原理的精髓。首先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其次是文化能转化为物质力量,并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而优秀的文化、先进的文化对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与落后的文化、腐朽的文化对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是有本质的差别的。

(2)审题能力差,根本没摸准文化的力量这个角度,不懂得题目的意图。拿文化生活中的五花八门的知识点如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等知识回答。

(3)应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差,对题目中战胜金融危机为什么需要提振“中国信心”不管不顾,没有联系实际去应用理论,分析思考实际问题。从答题格式上讲,只写理论部分,没有扣材料分析。

3.37题第一小问失分原因:

(1)对哲学原理不能掌握并准确记忆与表达。很大一部分学生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理解成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和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的简单相加,割裂成两个原理,导致分数偏低。也有部分学生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识记不清甚至

识记错误,如将“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写成“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当然,说到底还是对知识没有真正理解和把握。(2)缺乏认真审题的习惯和意识,审题不到位。题目设问是“分析工作步骤一做法的正确性”,而有一小部分学生答做法的不正确性,没有审清设问。

(3)对问题的关键抓不准,没有围绕“相互联结”答题。有学生将答题的重点放在了“相互转化”上。

(4)答题的规范性比较差。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要么简单罗列哲学原理,要么完全抛弃哲学道理,就事论事,自由漫谈。

4.37题第二小问失分原因:

该题是选做题,第一问考查学生政治生活知识,让学生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执政的。该题设问明确,即为考查党执政方式这一知识点,选做该题的学生如果熟悉这一知识,基本获得满分。但是也有学生尽管选做这题,得分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有学生由于对这一知识点的陌生,甚至发生知识点的错乱,把“执政”写作“行政”。

(2)也有学生把题目中的省委员会理解为政府,所以在答题过程中把政府的知识点当作了答题重点。(3)还有的学生没有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执政”,而回答了党的性质、地位等其他有关党的知识,造成分数偏低。该题的第二问是考查学生文化生活知识,主要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这一知识点,其实很多学生对教育这个知识点不是很熟悉,这一方面可能是学生在复习时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够全面造成,也有可能是老师在上课讲解时也没有多加关注。因此不少学生在回答这一问题时,知识点比较松散没有条理,很多学生由于对教育作用地位知识点知之甚少,回答了很多与问题关系较远的答案,例如有学生回答了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优秀文化的作用等。

第二部分:教学建议及试题评价

一、教学建议:

复习的最后阶段,要指导学生根据知识条目逐条识记、领会、理解,以备运用。

1.狠抓学生的基础。强调题在书外,理在书中,提高学生对教材重视的意识。钻研教材、教学大纲,把握教学基本要求,平时教学时对知识点一定要到位,注重知识结构和网络的构建。

2.加强解题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做题技巧能力以及审题能力,通过精编材料,精练题目,使学生能达到举一反三的能力要求。

3.加强对主观性试题答题格式的训练。第一是审读,就是从题目中读出教材基本知识,要把题目看懂,获取和解读信息。第二是组织答案的思路。从构建答案的基本逻辑顺序找准教材知识和事件材料的结合方式,调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构建基本答案的提纲。最后要进行书写表达训练。表述的要求是学会运用规范的学科术语,学会规范的答题层次,分点回答,标出序号。4.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教会学生全面正确地看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针对现实情况提出问题的能力。5.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

二、试题评价及命题建议:

试题总体印象:重视双基,突出能力,关注社会和生活实际,注重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我们认为这次会考试题主要有以下特点:

(1)重视“双基”,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理解和运用能力。注重考查学生对重要观点和基本原理的准确记忆和理解把握,在知识真正理解的基础上强调一定的能力考查。如36(1)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重要观点、37(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等,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突出了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

(2)关注社会和生活实际,题目紧贴国内热点问题,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如36题,以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为背景,以“扩内需、保增长”为载体,考查经济全球化、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文化的力量和作用等重要知识点。其中第二小问要求从文化的力量的角度分析,战胜金融危机为什么需要提振“中国信心”,分值6分。命题切口较小,时政结合紧密。分值设置合理,答案编写科学,不失为一个好题。会考的难度总体上说,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但由于文化生活的知识点比较分散,理论上又缺乏深度,学生答题容易不着边际。建议命题要进一步研究文化生活问答题的功能,充分发挥它的检测效应。

(3)注重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中第36题第(1)问中“用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的现象”,此问在重视核心知识和主干知识的基础上,着重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既要看到经济全球化对全球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也要看到其消极影响,突出引导学生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009年6月29日

第二篇:高中政治试卷分析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学科:政治 教师:夏国稳

这次政治试卷检测的范围应该说内容是比较全面的,偏向于基础,比较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也应证了平常我对学生说的那句话:“书本知识真正掌握了,试卷的85分就能拿下了,还有的15分来源于你的理解、分析、拓展能力了。”而从考试成绩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一、从卷面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选择题的检测完成。第二类是综合分析题,主要是考核心考点的理解和应用。从试题的类型,试题的表达方式,知识点的考查方式,比较贴近于日常教学和高考要求。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细致、灵活地来抽测每一章节的绝大多数知识点。训练学生政治学科试题的解题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学生的基本检测情况如下:总体来看,学生都能在检测中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合格率(1)(2)班为97%,(4)为85%,(3)(5)班为81%,(6)班为65%,平均分为71分左右。

1、在基础知识中,选择题的答题情况较好。应该说题目类型非常好,围绕核心点进行命题,而且学生在先前通过限时练也已练习过,因此正确率较高,这也很好的突出了限时练的作用。改变以往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明白,平时认真学,限时练认真对待,知识是可以很好的掌握;但是也存在不足:答题很快,只要速度不要质量,会的就做,难一点的或认为不会的就猜,不加思考直接作答,很多连题目都没读全,易错易混淆的直接看不到,以至于50分钟量的选择题只花了20分钟就“选”完。

2、此次的材料分析题,设置了两个小题,均为第一单元的核心考点,从作答的效果看,大多数同学对于这些“影响价格的因素”“影响消费的因素”等核心内容已经掌握,但是依然存在问题,诸如:经济术语不清(供求关系、供给量以及需求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题不清、设问角度不明(原因类、措施类)、推理逻辑混乱(供求对价格、价格对供求)、答题不规范(理论+材料分析、分点作答)。

3、分科前,学生面临9科的学习,学习时间分配上可能存在不平衡,出现明显的偏科现象,对于理化生政史地几科来说,很多同学于文理各科徘徊,以至于心不定,学的过程不专注,浅尝辄止,对于作答就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答题。

三、今后的教学建议

从学生对于试卷的作答以及老师的批阅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生活却是《经济生活》的教学之源。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经济现象,用经济学理论解决生活的问题。

2、教学中要重在凸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利用导学案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在材料分析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设计解题的策略,多做分析和编题等训练,让有的学生从“怕”分析题到喜欢分析题。

3、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要学生说试题材料的意图,也许不一定会错,但有时他们是凭自己的直觉选择答案,不讲道理,不想原因,这点可以从试卷上很清晰地反映出来,学生排除其他干扰项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多引导学生去分析易错易混淆的干扰项,遇见一个弄懂一个,以增加解题的正确率。

4、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经济学理论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经济生活》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多做一些与生活有关联的题目,把学生的学习真正引向生活、引向社会,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教学中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教师没有站在系统性的教学高度来审视。在材料分析中就题解题,教师重“教”不重“导”(教材选学内容中案例分析,漫画解析,专家点评,名词点击,大部分教师采取的是走过场态度,视而不见,见而不问),学生所学知识不整合,缺乏促进继续学习的能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师一定要变学生“接受式学习”为“吸收式学习”,做到:引学生“悟”、教学生“法”、导学生“理解”、重学生“运用”、求学生“发展”。

6、提高备课的效果,依托现实案例,针对核心点、疑难点、易错易混淆点、高频考点,认真打磨教案,让学生能更容易明白其中的经济学道理;做好限时训练的选题工作,明确分工,集体讨论,并及时汇总学生掌握不全的,循环考查,发挥限时练的作用。

第三篇:2012年浙江省会考政治试卷

2012年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

思 想 政 治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卷I、Ⅱ和答卷I、Ⅱ。试卷共6页,有两大题,37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卷I、Ⅱ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用蓝、黑墨水钢笔或圆珠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卷I、Ⅱ的相应位置上,并用2B铅笔将答卷I上的准考证号和学科名称所对应的括号或方框内涂黑。

试 卷 Ⅱ

一、选择题(本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并用铅笔在答卷I上将该选项对应的字母涂黑,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从一产生就具有的职能是

①价值尺度 ②支付手段 ③流通手段 ④贮藏手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我们国家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引导、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使其规范化、公开化,可以

①拓宽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 ②促进市场主体的平等竞争

③改变国有银行的主导地位 ④降低金融领域的准入门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11年中央财政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达1713亿元,是2010年的2.2倍,全年城镇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32万套,新开工建设1043万套,回答3-5题。

3.中央财政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的大幅度增加,表明我国财政更加重视 A.平衡收支 B.调控总量 C.改善民生 D.防范风险 4.大量保障性住房的推出,对商品房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①供应增加 ②需求减少 ③价袼下降 ④价格上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为使保障性住房真正发挥“保障”作用,在分配过程中政府必须 A.注重公平正义 B.着力于提高效率 C.强调多劳多得 D.保证住者有其屋 6.“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安民之本务在于足用。”与这一古训内涵相近的是 A.改革是根本动力 B.发展是第一要义 C.优化结构是关键 D.统筹兼顾是核心

7.温家宝总理所作的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把我国的GDP增速预期目标从多年来的8%调低为7.5%。这从根本上说是为了

A.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B.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C.真正实现高质量增长 D.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8.某市在引进外资问题上,过去是“来者不拒”,如今却要“挑肥拣瘦”、“择优录取”。这体现了该市

A.对外开放领域的拓展 B.利用外资水平的提高 C.主导全球化能力的增强 D.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9.近年来苹果手机之所以能在全球手机市场上“风生水起、独领风骚”,关键在于苹果公司 A.资金上的实力 B.服务上的贴心 C.营销上的创新 D.技术上的优势

10.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总则,这反映了我国

①人权事业的新进步 ②公民民主权利的再扩大

③民主法制的新发展 ④人民政治地位的再提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12345,有事找政府”。一般的说,下列事情必须找政府解决的是 A.要在学校边上租间房 B.要注册公司做老板 c.要去美丽西藏游一游 D.要找份工作好好干

140个字附一张图片或一段视频式的“微传播”,正成为时下流行的传播方式。回答12—14题。

12.货车司机张师傅遭遇了某检查站的乱罚款,他通过微博把这一问题直接反映到政府相关部门。张师傅行使监督权的方式是

A.信访举报制度 B.舆论监督制度 C.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D.网上评议政府制度

13.中共s市委通过微博等传媒向社会广泛征集“城市精神”的关键词,并从中提炼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城市精神”,使之成为市民认同的价值取向和共同追求。s市委在这里

①行使了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 ②履行了领导文化事业的职责

③坚持了民主执政的执政方式 ④践行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微博问政中的大量事实证明,政府部门只要放下身段,坚持真诚沟通、实话实说,就可以带动更多的人讲真话、讲负责人的话。这说明

A.政府的言行具有示范作用 B.政府的宗旨就是求真务实 C.政府是国家权力的行使者 D.政府的权力源于诚实守信

15.今年的“3-15”晚会,爆出了麦当劳、家乐福等知名企业的个别门店随意修改食品保质期等违法行为。食品安全再度敲响警钟。这再一次警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加强 A.经济调节 B.市场监管 C.企业管理 D.公共服务

16.近年来我国扩大了面向西藏、新疆的“内地高中班”招生规模,使更多少数民族学生享受内地优质教育资源。这一举措反映了我国

①各民族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②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③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 ④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平衡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近年来,美国政府提出“重返亚太”,实施所谓的“战略重心东移”计划,从全球范围调整其战略部署。从本质上说,这一调整是为了

A.应对国内金融危机 B.维护美国的霸主地位和既得利益 C.缓和亚太紧张局面 D.推动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发展

18.每当看到飘扬着五星红旗的渔政船从身边驶过,在西沙群岛海域捕鱼的我国渔民,无不感到自豪和欣慰。因为这些渔政船是代表着自己的国家在行使

A.独立权 B.平等权 C.自卫权 D.管辖权

19.池塘里游动的虾不过是一种自然物,而齐白石画笔下的“虾”却是不朽的艺术。由此可 见

A.自然物与文化没有任何关系 B.文化艺术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C.艺术家的创造给动物以生命 D.艺术作品源于创作者的灵感 20.营销大师飞利浦·科特勒说:“第一代的营销关注产品,第二代的营销关注消费者,第三代的营销要关注人文精神。”这说明

A.文化对经济具有决定性作用 B.文化与经济的交融越来越显著 C.文化产业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D.文化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目的 21.随着“青春版”《牡丹亭》的推出,长期曲高和寡的昆曲逐步走向社会,为人民大众所接受。这从一个侧面启示我们,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应该

①以发展通俗文化为根本目标 ②在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推陈出新

③始终坚持服务青年的发展方向 ④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2.针对部分“卫视”节目出现的低俗化现象,国家广电总局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这一意见的出台能够

①加强国家对文化的管理和引导 ②促使人们抵御落后文化和消极文化

③满足群众各种各样的文化需求 ④杜绝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3.“7-23”动车事故发生后,温州市民自发涌向事故现场、血站、医院和救助点。他们在参与营救,献出鲜血,送去爱心的同时,也展示了

①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 ②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③敬业乐群的高尚情操 ④集体主义的价值追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4.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但在学习和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时,我们应该

A.坚守传统、古为今用 B.兼收并蓄、融合同化 C.革故鼎新、洋为中用 D.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提到过年,人们往往会想到“春运”、春联、春节晚会。回答25-28题。

25.如果换个角度看“春运”,就会发现,它真正所做的就是把千千万万在外的“游子”送回故乡,让他们一次次感受“家”的温馨。从这个意义说

①“春运”也是一种文化 ②“春运”是中华文化的源泉

③“春运”也在传承文化 ④“春运”是传统文化的精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6.电视、网络把“春节晚会”送到予家万户,给人们献上了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这说明 A.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现代传媒已经取代了传统媒介 C.传统节日蕴含着民族情感 D.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27.年年贴春联,岁岁有不同。“改革春雨润万家万家富裕,开放东风扬神州神州腾飞”流行于八十年代;而如今,人们更喜爱“发彩信点新歌,邀来众人聚诗友;贺年华敲电脑,迎接新岁盼祥和”。这体现了

①社会意识的稳定性 ②事物运动的绝对性

③客观规律的永恒性 ④思想观念的历史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8.传说有一土财主,买了这样一副春联贴在自家门上:“一支粉笔,连绵化雨滋桃李;三尺讲台,摇曳春风抚栋梁”,四邻看了无不笑话。与这一传说蕴含着相同哲理的是

A.邯郸学步 B.守株待兔 C.刻舟求剑 D.掩耳盗铃 29.漫画中的做法应该归入哲学两大阵营中的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辩证法 D.形而上学 30.漫画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

A.坚持实事求是 B.发挥主观能动性 C.注重实践的创造性 D.承认真理的有用性 31.平面上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现实生活里,“两点”之间往往“曲线”更短。这说明事物的发展是

A.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B.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C.前进性与陷折性的统一 D.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32.每个人的幸福,总有各自存在的方式,而不是他人眼中的风景。这是因为

①幸福只是一种主观感受,而不需要有任何前提

②幸福只存在于理想之中,而理想不能成为现实

③幸福与需要相联,而人们的需要往往各有不同

④幸福受价值观制约,而价值观具有个体差异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3.“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错,那就一定会出错。”这就是被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之一的墨菲定律,它给我们的忠告是

①要容忍各种错误 ②努力从偶然中把握必然

③要避免盲目乐观 ④具体分析事物的各种联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4.对于那些取得过突出成就的人来说,一些微小的失误不仅不会影响人们对他的好感,相反还会让人们从心里感觉到他值得信任。这是因为

A.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 B.微小的失误是无关紧要的 C.辩证法从不承认绝对完美 D.辩证法从不相信任何权威

35.青霉素问世以后,抗生素成了人类的救星,但是,如果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快速增长,“救星”就成为“灾星”。这表明

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 ②事物的性质通常是不确定的 ③事物都有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④真理与谬误往往只有一步之遥 A.④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试 卷 Ⅱ

请将本卷的答案用蓝、黑墨水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卷Ⅱ上。

二、综合题(第36、37小题各15分,共30分)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实体经济不仅直接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而且是劳动者就业的主阵地。一直关注实体经济发展的W市人大代表李某调查发现,目前不少实体企业存在着贷款难、税负重、利润低等问题,迫切希望政府给予解决和支持。于是李某在今年的市人大会议上,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强化政府服务功能、加快发展实体经济的建议》的议案。

(1)从生产、就业的角度,说明加快发展实体经济对促进消费的作用。(8分)(2)作为人大代表的李某是怎样履行职责的?(7分)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2800公里征途,经历无数艰难险阻,央视的《边疆行》节目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心灵震撼。下面摘选的是网友的几则留言:

(1)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简析网友“中国飘”的留言。(6分)(2)在以下①②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9分)

①网友“绿茶男孩”、“战神”、“西部牧童”的留言蕴含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哪些道理?

②网友“南山散人”所说的“超越”是如何体现辩证否定观的? CDCBA BCADC BBDAB ABDBB DAADC ADABA CDBAD

第四篇: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

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1、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3、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4、什么叫外汇汇率升高和外汇汇率跌落?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5、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6、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7、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

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互为替代品/互补商品)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生产规模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8、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当前可支配收入、对未来收入预期、社会总体消

费水平)和物价水平。

9、消费结构的含义?变化趋势?

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变化的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

10、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变化的意义?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

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11、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主要有: 从众、求异、攀比、求实心理

12、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消费观)(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1、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费调节生产。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④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

体现在控制力上。

3、如何使公司(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公司如何经营才能成功)(1)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4、如何解决就业问题?(1)党和政府的就业政策:党和政府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

(2)劳动者:每个劳动者都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①树立自主择业观 ②树立竞争就业观

③树立职业平等观 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5、投资方式有哪几种?怎样投资才是科学的? 投资方式有:

(1)存款储蓄:特点是灵活方便,比较安全,收益低。(商业银行主要业务是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和结算业务。)

(2)购买股票:高风险、高收益(3)购买债券:稳健的投资

(4)购买商业保险:规避风险的投资(5)直接投资等。

注意:(1)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也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

(2)要注意投资的多样化,不应只局限在银行储蓄上,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给我们带

来了跟多的投资机会。

(3)投资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

(4)投资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做到利国利民,不违反国家法律、政策。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1、我国初级阶段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制度: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的分配制度。

我国的分配方式主要有:

1)按劳分配(公有制)2)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经济)

3)按生产要素分配 4)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土地和管理等。

2、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

1)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

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2)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

3、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项重要举措。完善分配政策,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加强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 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调节财政支出,保护中低收入者的经济利益,减轻老百姓的经济负担。增加社会保障支出,使更多的人特别是中低收入者能够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3、效率和公平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怎样实现二者的统一?(1)效率和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两者有一致性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第二,两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又存在矛盾。提高效率必然牺牲一些公平或保证公平必须放弃一些效率。(2))怎样实现二者的统一?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

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②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既

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

富帮后富。

4、财政收入的来源?影响因素有哪些?

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的)和分配政策。

5、财政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运行

6、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增值税——对企业的增值额征税。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个税特点: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7、违反税法的行为有哪些?(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8、公民如何做到依法纳税?

(1)公民增强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意识,自觉依法诚信纳税,积极行使纳税人权利。

(2)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计划和市场

市场调节:无形手(遵循价值规律——通过价格、供求、竞争实现)国家宏观调控:有形手(三个手段)

2、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1)实施严格的市场规则(准入、竞争、交易)

(2)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3)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有哪些?(为什么市场经济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2)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3)后果:如果仅有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 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基本标志。(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1)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2)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

6、我国的宏观调控 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主要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手段【经济计划+经济政策(财政、货币政策)】、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7、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8、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 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9、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实质?

(1)主要表现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2)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国家为主导的。(3)载体:跨国公司

10、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1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的影响?

积极影响: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消极影响:给国内的许多企业带来生存危机;对我国产品实行某些限制性措施;反倾销诉讼案会有所增加。

12、我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坚持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是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

13、我国自对外开放过程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主动防范风险,自觉维护 国家经济安全。

必修二《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1、我国国体及本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当家作主

2、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真实性

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真实性表现在:有制度、法律、物质保障和人民利益日益充分实现上。

3、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遵守宪法和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4、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③坚持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5、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1)民主选举

2)民主决策①民主决策的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②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A、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的片面性

B、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 3)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有农村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 4)民主监督

民主监督的方式: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新形式(监督听证会、网上评议政府、民主评议会等)

6、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

(1)是否遵循法律、法规(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第二单元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1、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2、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如何做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我国政府的职能: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4、我国政府的作用:一方面,人们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5、我国政府部门为公民的求助或投诉提供服务的途径:①开设热线电话②设立信访部门、③发展电子政务④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6、政府的权利行使三个环节:决策、执行、监督

第五篇: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

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一:经济生活

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经济生活》模块总结。下面是关于高中政治会考考试中经常出现的经济生活版块中的考点。希望同学们把这些最基本的经济会考知识点掌握住,并通过高中政治科目的会考考试。

1、商品的条件:1)是否劳动产品;2)是否用于交换。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2、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3、消费类型: 1)钱货两清消费2)贷款消费3)租赁消费。影响消费的因素:1)居民收入2)物价水平。

4、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5、生产决定消费: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2)生产决定消费的水平和质量;3)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4)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消费的反作用:1)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2)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倒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增长3)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

6、就业观,择业观:自主择业观、职业平等观、竞争就业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7、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8、分配方式: 1)按劳分配 2)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3)按生产要素分配

9、财政收入的来源:税收收入(主要来源)、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根本因素)、分配政策。财政支出的种类: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债务支出。财政的作用:1)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2)有利于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3)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运行

10、宏观调控的目标:1)促进经济增长2)增加就业3)稳定物价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的手段:1)经济手段;2)法律手段;3)必要的行政手段。

1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1)贸易全球化2)资本全球化3)生产全球化

12、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这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一边是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边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

1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影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这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2)基本态度: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趋势面前,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我们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1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1)第一要义:发展;2)核心:以人为本;3)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4)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二:政治生活

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政治生活》模块总结。下面是关于高中政治会考考试中经常出现的政治生活版块中的考点。希望同学们把这些最基本的政治会考知识点掌握住,并通过高中政治科目的会考考试。

1、国体及本质:我国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民主的特点: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3、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权利);2)政治自由3)监督权。公民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4、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5、政府的职能: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6、政府的宗旨: 为人民服务

7、政府的原则: 对人民负责、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8、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立法权, 决定权, 任免权, 监督权

9、人民代表大会的特点:民主集中制

10、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1、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2、党的执政方式: 1)科学执政2)民主执政3)依法执政(基本方式)

13、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民族共同繁荣

1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

15、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

16、国际关系: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17、国际竞争的实质: 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18、我国外交政策: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的外交政策。外交政策的基本点:1)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2)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3)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4)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9、政协的职能: 1)政治协商2)参政议政3)民主监督

20.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三:文化生活

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

三、文化生活模块总结。下面是关于高中政治会考考试中经常出现的文化生活版块中的考点。希望同学们把这些最基本的文化生活会考知识点掌握住,并通过高中政治科目的会考考试。

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2、文化在塑造人生方面具有: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3、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容并蓄

4、伟大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5、文化创新的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6、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

7、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8、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9、文化的含义:对于经济,政治而言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10、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的时间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1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2、社会注意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1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现了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四:生活与哲学

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生活与哲学模块(原理 → 方法论)总结。哲学知识是最容易出问答题和材料分析题,所以这一块需要掌握的哲学会考知识点比较多。希望同学们在高中政治会考试题练习的时候,除了巩固基础知识之外,还要掌握好一定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一、辩证唯物论(四、五课)

1、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方法论:①一切从实际出发②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

2、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

原理:规律是客观的,它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另一方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方法论: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变害为利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六课)

1、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实践决定认识(理论),认识(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阻碍作用。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思想僵化

2、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

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三、唯物辩证法(七、八、九、十课)

(一)联系的观点(七课)

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原理

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

2、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的功能,部分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状态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法论:①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②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二)发展的观点(八课)

1发展的普遍性

原理: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法论:①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②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③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④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

原理: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都是在量变和质变的两种状态中不断发展的。方法论:①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②要坚持适度原则③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④要重视量的积累⑤学会优化结构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原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方法论:坚持用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准备走曲折的道路、(三)矛盾的观点(九课)

1矛盾的普遍性

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方法论: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和揭露矛盾;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2矛盾的特殊性

原理: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辨证关系

原理: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相互联结;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①学会正确认识事物,掌握认识秩序②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

4主次矛盾关系

原理: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而次要矛盾则处于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要善于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5矛盾主次方面关系

原理: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而次要方面则是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6、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原理:主次矛盾和主次方面的相互关系原理。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四)辨证否定观

1、辨证否定观原理: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辨证否定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的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是“扬弃”。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辨证法的革命批评精神原理: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评的革命的和创新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开拓新节境界。

四、人生观、价值观(十一、十二)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作用、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唯物主义)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方法论: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①相信群众②依靠群众③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3、价值观导向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导向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4、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辨证关系

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当个人活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推动作用;反之,起阻碍或破坏作用、社会条件和社会规律又制约着个人的活动

5、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①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②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③是人生价值的可靠标志、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要看他在物质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又要看他在精神、思想道德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在一定条件下精神贡献可以转化为物质贡献

方法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为祖国繁荣、民族振兴中,不断实现和提高人生价值

下载2009年浙江省高中政治会考试卷分析_9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9年浙江省高中政治会考试卷分析_9.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6高中政治会考试题

    2016高中政治会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1......

    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

    高中思想政治会考知识点详细分解 经济学常识考试内容:第一课 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⑴联系: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也叫两个因素)。它们共存在于商品统一......

    高中政治会考必备知识点汇总

    高中政治会考必备知识点汇总 1.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有用)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体力脑力的消耗,可......

    高中政治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12—2013学年度高一政治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张 巍 一、试题分析:本次政治试题难易度适中,试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从试卷的结构看:30道客观题,共60分;3道主观题,共40分。试卷......

    高中政治会考复习检测

    《生活与哲学》选择题专练 1.“你最痛苦的时候,窗外有小鸟在快乐地歌唱”,这句格言的寓意是( ) A.学习小鸟快乐生活 B.世界的本质是客观的 C.人的尊严在于思想 D.思维是客观存在的......

    上海高中政治(会考)整理(最终版)

    说明 本整理为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 制作时间十分仓促,可能存在错误,望读者不吝指正。 Email:Wazoon@163.com......

    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5则范文

    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 必修一 1、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2、货币的本质仍然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两大基......

    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及总结

    一。 政治模块 1.国体及本质:我国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民主的特点: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3.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选举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