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政治会考复习(政治常识)
政治常识
第一课
我国的国家制度(上)
1、国家:是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利机关。它包括主权属性、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其中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国家性质: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着国家性质。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实行位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
2、民主和专政: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物的国家制度。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民主和专政的关系:区别:二者适用的对象不同;联系: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3、国家职能:是指国家在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中的职责和功能。
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
国家职能包括对内职能(政治统治职能、社会管理职能)和对外职能(保卫职能、交往职能)
4、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领导是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1、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的结合起来。
2、我国的国家职能:对内职能: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对外职能:包括保卫职能、交往职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的职能
3、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当代国家政体的基本类型: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日)、议会制共和制(德、意)、总统制共和制(美、俄)
4、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5、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优越性: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意志;有利于保证国家和地方国家权力的统 一;有利于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
10、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整体和部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按照国家权利集中程度的不同,当代国家的结构形式可以分为单一制(中、法、意、日)和复合制(主要是联邦制,美、德、俄)两大类型。
11、一国两制:主要内容:前提是“一国”,即中国;两种制度并存,国家主体是社会主义
制度;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意义: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
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12、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一国两
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第二课
我国的国家制度(下)
1、国家机构:是指统治阶级为行使国家权利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国家机关的总和。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
构的性质,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当代世界各国一般都设有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暴力机关。
2、我国的国家机构:按类别分为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国家军事机关。我国的中央国家机关有:全国人大(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家主席、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国家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国家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中央军委(最高军事领导机关,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3、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自己去注意其要求)、依法治国原则。
4、依法治国原则:
① 含义: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物,管理经济文化事物和管理社会事物。
② 本质: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③ 根本目的: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④ 要求: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立法,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要进一步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加强执法监督工作;要切实做好普法教育工作;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监督权、政治自由(民主政治的基础,包括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6、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应坚持三大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坚持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统一的原则。
第三课
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1、政党:是指集中代表一定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并以夺取、行使或参与行使国家权力为目标 的政治组织。阶级性是政党的根本属性。在现代,各国一般是由政党掌握、领导国家政权。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①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②始终代表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④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一个理想和目标、两个先锋队、三个代表、四个指导思想)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原因:一个根本、三个只有。。才。(请大家自己去记清楚。)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政治领导、组织领导、思想领导。
4、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5、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核心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
6、“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①内容略②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7、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内容: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②中国共产党和个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③中国共产党和个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④中国共产党和个民主党派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性质: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9、我国的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① 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②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③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实现
10、中国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的原因:
①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决定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②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③主张在中国实行西方多党制,实质就是要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这必将造成社会倒退。
重大时事:“两会”(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和十届政协二次会议)召开、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等。
第二篇:高中政治会考复习检测
《生活与哲学》选择题专练
1.“你最痛苦的时候,窗外有小鸟在快乐地歌唱”,这句格言的寓意是()
A.学习小鸟快乐生活 B.世界的本质是客观的 C.人的尊严在于思想 D.思维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两个对子”相对应的是()
①指鹿为马 乐极生悲 ②形谢神灭 理生万物 ③盲人摸象 削足适履 ④沧海桑田 断章取义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3.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①物是观念的集合 ②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③气者,理之依也 ④心外无物 ⑤存在即被感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⑤ 4.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是()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5.下列成语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
A.掩耳盗铃 B.望梅止渴 C.画饼充饥 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6.中国古代哲学家探讨的天与人、名与实、形与神、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等谁依赖谁的问题。他们思考的是()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问题 C.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问题
D.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7.太阳每天都会升起,而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这一说法()
A.既看到了绝对运动,也看到了相对运动 B.既看到了绝对运动,又看到了相对静止 C.是一种相对主义的观点
D.只看到了绝对运动 8.“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这种观点()
①把具体形态归结为世界的本质,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②与“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包含同一本原 ③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④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9.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的东西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锐敏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作为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完美之外,还因为()
A.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
B.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 C.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 D.人不仅有直觉还有想象 10.我国著名科学家严济慈在回答发展科学、做学问的主要经验时,经常讲:“敢于好高鹜远,善于实事求是。据此回答题。从哲学上看,敢于“好高鹜远”是指()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不切实际的幻想
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嘲笑“杞人”是“天上本无事,庸人自忧之”。一个由世界226位知名气象学家组成的考察组,公布了一份当今“天”的状况的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有210亿吨二氧化碳被排入大气,有50亿吨矿物变成燃料粉尘、烟雾、有毒气体滞留在大气中,有几百万吨氟利昂挥发升腾到天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温室效应加剧,酸雨等异常气候。据此回答10^-11题。10.“杞人”的错误在于不懂得()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可以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D.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11.今日之忧“天”不再是无稽之谈了。现在的天空不再让人欢喜而让人忧,这因为()A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 B.事物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C.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D.以错误认识引导下的实践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 12.意识、认识、真理、理论、科学理论的共同点是()A.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B.他们都是一个知识体系 C„客观事物对象在人脑中的反映 D.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
13.依法每10年开展一次人口普查,是掌握国情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基本依据。从哲学角度看,我国开展人口普查工作,这是因为()
①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②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③通过调查就能把握客观实际的本质 ④主观决策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4.走进一所学校,看树木葱茏,青砖绿瓦,桃红柳绿,学生朝气蓬勃,来访者感觉这真是育人的所在。当看到一个学校遍地垃圾,学生行为习惯与成长要求不一致时,来访者又会觉得学校管理很滞后,存在很多要改进的问题。这可以说明()
A.人们对不同事物的反映是主体性的、有差别性的反映 B.人们对事物的反映受客观事物自身的影响和制约
C.人的生活经历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 D.人们不能形成对事物的一致看法
15.一位书法家说:读书法作品,我们可以不记得作品的文词,不记得每一笔画怎么写,留在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作品的情性,富于“形质”的情况是书写心声的最深刻的表露„„可见()
①人们可以通过一定“形质”来把握“情性” ②“情性”可以剥离文词、笔画等形质而存在 ③人们可以排除一切“形质”来表露“情性” ④“情性”可以通过文词、笔画等形质表露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6.最近科学家在对神经元的研究中发现,轴突可以将信号传回到神经元的细胞体,不同神经元的轴突之间也能互相“交流”,神经元还能在较长时间内将外部刺激存储和整合在轴突内,这些新发现颠覆了传统教科书的理论。这表明
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2010年7月,圣元奶粉被疑导致女婴性早熟,8月15日卫生部通报圣元奶粉检测结果,各项检测值符合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含量范围,证实食用圣元奶粉不是导致女婴性早熟的原因,这说明()
A.错误的认识不是来源于实践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C.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D.认识的正确与否最终要靠实践证明 18.“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这句谚语的哲学寓意是()A.实践出理论,理论必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得到发展 B.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知识既来自实践又源于书本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庄子·齐物论》提出“齐是非”和“是非莫变”的思想。庄子说: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果真就错了吗?我胜了你,你果真就错了吗?究竟谁对谁错,在你我两人之间是无法断定的。请来第三者,也无法断定是非,因为第三者如果持有与你我相同的意见,他就没有资格断定;如果持有与你我不同的意见,也没有资格断定。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它认识到()
A.真理有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不能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是否正确 D.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0.与2007年的“嫦娥一号”相比,2010年10月1日发射的“嫦娥二号”直接进入绕月轨道,奔月时间也缩短为112小时,飞行的高度也由嫦娥一号的200公里变为100公里,距月球更近。这表明()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B.旧事物的质变就是新事物
C.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 D.事物的发展是—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21.发展珠三角高效生态经济,要立足该地区的具体情况,把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这体现了()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②全面看问题的观点 ③人为的联系也是客观的 ④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科技创新成果被广泛应用到上海世博会的场馆建设和世博筹办等各个领域,上海世博会进一步提升了上海的 自主创新能力。对“创新”理解正确的是()
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③创新是辩证否定的实质 ④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要求我们()A.想问题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B.办事情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D.看问题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4.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大局息息相关。“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只在举手之劳间:换用节能灯、使用再生纸„„我们能否逃脱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灾难?答案由你我的行动决定!”这告诉我们()
①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 ②必须重视局部作用,推动整体的发展 ③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 ④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5.前几年我们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是运用货币政策有效地抑制过热的总需求;当前我们对付通货紧缩,需求不旺,则主要是运用财政政策进行调节,从哲学上看,主要体现了()A.事物是一分为二的,要全面地把握客观实际 B.共性和个性是相互联结的,要从个性中概括出共性 C.矛盾具有特殊性,要用不同方法解决不同矛盾 D.事物不断发展变化,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26.当前,我国对国有小企业采取放开政策,鼓励大企业对小型企业进行兼并。在这个改革过程中,有的兼并只是进行简单的组合,结果并没有改变亏损状况;而有的进行资产重组,优化组合,转换经营机制,结果扭亏为盈,焕发了生机。这说明()
A.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是由部分组成
B.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C.只有把事物统一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D.局部必须服从整体,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 27.“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A.自然界是客观的 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C.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D.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28.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29.“先进典型的经验值得推广,放到哪里,哪里就出成果。”这个看法()A.懂得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B.懂得按规律办事是成功的前提
C.不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不懂得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30.“中部崛起”的提法,首次出现在2005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任务当中。促进中部崛起,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体现的哲理是()
A.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B.要重视飞跃,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D.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31.汇率变化好比一柄“双刃剑”,对经济、金融有利有弊。权威人士认为,如果人民币盲目升值,将对中国的经济、金融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可谓弊大于利,得不偿失。权威人士的观点说明()A.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B.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C.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 D.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2.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企业经营者认为——规范市经济秩序,信用是关键。这体现的哲理是()
A.次要矛盾解决的好坏,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B.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明确主攻方向 C.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D.矛盾的主次方面转化了,事物的性质也就改变了 33.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区别在于()
①前者反映了复杂事物中诸多矛盾的不平衡性,后者反映了具体矛盾中矛盾双方的不平衡性 ②前者要解决的是工作的重点和关键问题,后者要解决的是事物的主流、支流和性质问题 ③前者要分析的是不同事物之间诸多矛盾的关系,后者分析的是同一事物矛盾双方的关系 ④二者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34.近年来,一些网站大量盗版上传影视剧,传播色情低俗内容,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不少家长禁止小孩上网。从哲学角度上看,家长的做法()
①没有坚持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②没有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③没有抓主要矛盾 ④没有分清主流和支流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5.心理学家提出“一万小时定律”,认为天才不过是做了足够多练习的人,如莫扎特6岁开始作曲,但直到21岁才写出堪称伟大的作品,这时他已经写了10年,超过1万小时。下列选项与“一万小时定律”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C.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D.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36.《伊索寓言》中的一则故事说,一只愚蠢的驴子有一次驮着一袋盐过河,河水浸在盐袋上,盐化了,驴子一下觉得很轻。后来,当为主人驮棉花过河时,它就故意让棉袋往水里浸泡,结果棉花袋越来越重,压得驴子站不起来。这只驴子错就错在()
①不懂得事物是联系的,孤立地认识问题 ②把个性当成了共性 ③把个性与共性对立起来 ④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待事物,脱离客观实际
A.① B.② C.②④ D.①③
37.当前,拥有私家车的人越来越多,我国正在迈向汽车社会。汽车社会的来临呼唤“汽车道德”一一如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酒驾等。从唯物史观看,“汽车道德,的出现体现()
A.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B.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38.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体。这表明人民群众()A.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人们 B.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39.据报道,重庆云阳县和湖北巴东县同处三峡岸区,但在对待生长了几十年的森林却采取了不 同的方式.形成了鲜明反差。云阳县千方百计为护江的柏树治虫治病,巴东县却巧立名目砍伐连片的杉林。这一事实告诉我们 A.不同的价值观对改造世界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B.同一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也会产生不同的后果 C.价值观对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D.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让会存在的反映 40.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无臂钢琴师刘伟的颁奖词为:“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命运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了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换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这作证了实现人生价值()
①要学会拒绝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② 要用坚定的理性信念支撑自己③要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④ 取决于社会对个人创造价值的承认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1.唐代柳宗元在(敌戒)诗中写道:“敌存灭祸,敌去召过。”意思是:有敌人存在可以促使人们去消除祸患;没有敌人,则往往使人丧失警觉,从而导致错误。说明敌人存在是坏事也是好事,没有敌人是好事也是坏事。可见()
A.人们不要过分认真地去区分什么好事或坏事 B.好事和坏事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 C.好事和坏事是相对而言,没有绝对的本质的区别
D.各人所站的立场不同和各人的需求不同,对好事和坏事的标准就不同
政治主观题专练
1.1978年至2010年,我国GDP总量从3645亿元增长到397983亿元,年均增长9.87%。“十二五”规划确定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温家宝总理对此曾指出,7%的发展速度也不算低了,真正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经济增长是一个系统工程,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怎样实现这一目标。
2.当今网络购物、网络教育、网络服务、刷卡消费等已经走进百姓生活。公民还可以通过网络发帖子、留言、在线交流等方式,就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保等国计民生问题,向各级政府决策部门进言献计,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评议和监督。网络的发展及其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探讨怎样更好地利用网络服务于社会生活。
3.为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2010年10月,山东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17市进行了实地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山东省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深化了对转方式调结构的认识。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分析山东省委开展调研工作的合理性。
4.材料:《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动力。但是,当前我省文化发展水平总体上仍落后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
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必须坚持全省文化发展统筹安排。广州、深圳市要发挥中心城市的文化引领和辐射作用,重点发展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传媒集团。珠三角其他地区要结合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建设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产业集群。粤东西北地区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重点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与珠三角地区文化建设优势互补的文化发展新格局。
各地要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把广东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文化中心。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分析广东省是如何建设文化强省的。
5.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于2010年9月6日上午在深圳隆重举行。回望过去,深圳的发展里程和未来要求表明:深圳特区最可贵的品质是实事求是;敢闯敢试,大胆创新,科学发展;站在新起点、面临新环境,深圳要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要抢抓机遇,推动科学发展的示范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首善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要立足于“干”,勇于实践,敢于开拓,用干事创业的实绩,把特区的旗帜举得更高。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分析深圳是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6.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它是一把双刃剑,对于青少年来说,它提供了大量丰富多彩的有益信息,拓宽了他们知识面,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黄色信息的传播等。不少家长怕影响孩子健康成长,反对孩子上网。可是网络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存在,不让孩子们公开接触,孩子出于好奇,往往会偷偷接触。加强网络建设需要全社会各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结合材料,阐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7.2010年11月19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李长春指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引导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深刻领会中央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科学判断,增强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的意识和能力;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切实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为实现“十二五”宏伟目标的奋斗上来。材料中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如何体现辩证唯物论的道理?
8.2010年12月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的新变化,对2010年的宏观经济政策作出了适度调整:在通胀压力逐渐加大的背景下,稳定物价将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我国的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向稳健转变;出于“保增长” 的需要,考虑到我国国债余额和赤字占GDP的比例依然可控,因此我国的财政政策依然保持不变,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变”与“不变”的唯物辩证法依据。
9.近年来,水资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此,我国政府加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取水许可管理,完善水资源综合规划,深化水价改革,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推动了饮水安全、节水改造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
10.2011年我国党和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新要求新部署格外引人注目。各地提出的 “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发展目标中,都突出强调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多方面的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民生活的关怀,充分表明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意义十分重大。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1.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空气污染特征发生了新的变化,再加上我国部分城市和城市空气质量评价结果与人民群众主观感受不完全一致,先行标准中分区分段要求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管理需求,这要求我们必须尽快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结合材料,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我国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依据。
12.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l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
1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10月15日起至18日在北京召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全会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针,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全会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依据。
材料二: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陈少峰表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相关表述是公报的最大亮点,将国家重大战略推向新的高度,并细化了部署。三十多年来,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了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但文化发展现状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国际影响力却不相称,全会提出的部署意味着中国强化了文化在国际竞争中重要性的自我意识,理清了以经济强国推动成为文化强国、经济与文化并重的思路。(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意义。
14.材料一:2011年12月11日,德班气候大会在德班落下帷幕。会议各方显示了相当的政治诚意去推动气候谈判进程,致力于“拯救未来于当下”,坚持了国际气候谈判的“双轨”机制,坚持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启动了绿色气候基金。但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歧难以消弭,德班会议未能全部完成“巴厘路线图”谈判。
(1)德班气候大会取得了积极成果,但与会各方也存在难以消弭的分歧,这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材料二:2012年1月28日,耗资2亿美元、由中国援建的非洲联盟(非盟)会议中心在埃塞俄比亚举行落成典礼。中国和非洲各国同属发展中国家,非洲有丰富的资源,中国有技术和成熟经验,双方互补性强,应积极拓展合作领域,全面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成果,重点加强双方在基础设施、制造业、农业、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提升合作水平。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发展中非关系的认识。
15.材料 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部分附属岛屿。这是日方公然侵犯中国领土主权、伤害中国人民感情、损害中日关系的又一严重事态。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11日就日本政府实施所谓钓鱼岛“国有化”发表谈话时表示,中国军队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坚定意志和决心的理由。
16.2012年3月1日至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来到安徽进行考察。这次考察的重点之一是只有13年历史的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该公司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自主品牌轿车研发、生产企业,轿车出口量连续多年占全国轿车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在总装厂忙碌的生产线旁,胡锦涛带着浓厚的兴趣观看了轿车组装的全过程。他深有感触的对公司干部职工说,你们企业发展壮大的实践充分表明,自主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成为一流的企业,关键是要培育一流的自主品牌。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在新形势下,发展品牌经济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意义。
17.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于2011年11月29日在北京召开,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 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该标准比2009年提高了92%,从而把更多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温家宝总理强调,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的阶段性变化,不断完善扶贫开发政策。各地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可根据自身实际和能力确定更高的本地扶贫标准。要全面推进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将六盘山区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和西藏及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并在武陵山片区率先开展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
(1)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提高扶贫标准的意义。
(2)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请结合材料说明。
1.①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②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立足整体,统筹考虑产业结构、环境等诸多要素。③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形成良好的经济运行秩序。④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不断优化组合影响经济发展的各要素,以实现系统的更大功能。2.①从联系的观点看,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人们应当利用网络与社会生活广泛而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发挥网络便捷的功能。②从发展的观点看,发展具有普遍性,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就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人们应当利用网络技术的发展,不断创新网络服务于社会生活的新形式、新途径。
3.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山东省委通过实地调研获得了认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山东省委通过调研发现新问题,推动了认识的深化;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山东省委通过调研获得认识的目的是推进转方式调结构。(4.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广东省在建设文化强省时既看到了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又注意到存在的不足。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广东省文化建设针对广深、珠三角其他地区、粤东西北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不同的发展要求。③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我们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为此,广州、深圳重点发展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传媒集团,粤东西北地区重点实施文化惠民工程。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要求我们坚持一般和个别、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广东省文化建设把突出地方特色和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结合起来。5.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面对新的起点、新的环境,深圳从变化发展的形势出发,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②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规律结合起来。深圳人敢创敢干,大胆创新,又坚持科学发展。③重视质变,抓住时机,促成质变。深圳人抢抓机遇,推动科学发展的示范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首善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④重视实践,在实践中实现创新。深圳人立足于“干”,勇于实践,敢于开拓,用干事创业的实绩。
6.①联系具有普遍性。互联网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生活②联系具有客观性,它要求我们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互联网虽然也会对人产生不良影响,但网络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存在,禁止青少年上网是行不通的,关键是要正确引导。③联系有多样性,它要求我们办事情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于青少年来说,它提供了大量丰富多彩的有益信息,拓宽了知识面和沟通渠道,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青少年应该自觉抵制网络的不良影响。④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2分)它要求我们办事情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加强网络建设需要全社会各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7.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材料中“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科学判断,增强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的意识和能力等”体现了这一点。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要求人们要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材料中“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为实现“十二五”宏伟目标的奋斗上来” 体现了这一点。③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要求人们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材料中“要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要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现了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8.①发展具有普遍性,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的新变化,我国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②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我国的货币政策“变”是依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的新变化”作出的;而财政政策“不变”则是考虑了“保增长”的需要。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的货币政策“变”是针对 “通胀压力逐渐加大”的特点而制定的;而财政政策“不变”是考虑了“我国国债余额和赤字占GDP的比例依然可控”这一实际情况。④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它要求我们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变”与“不变”是应对新形势作出的调整。⑤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在通胀压力逐渐加大的背景下,稳定物价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9.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水资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解决这一问题。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科学发展观是正确的社会意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采取一系列措施,能够有效推动 民生水利建设。
10.(1)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科学发展观作为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是党中央立足当前、谋划长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促进作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做法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科学发展。(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保障改善民生的措施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有依靠人民,才会拥有不竭的强大动力。调动起一切积极因素自觉投身现代化建设,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亿万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 1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我国依据空气污染特征发生的新变化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进行修改。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国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类的根本利益,是再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导下做出的。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我国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依据客观形势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而作出的正确行为。
12..①从联系的普遍性看,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利用自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没有重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直接关系。②从联系的客观性看,地球生态系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从事物客观联系中把握事物,不能肆意掠夺、破坏自然。③从联系的多样性看,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千差万别,人们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这加剧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13.①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政治领导。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和路径。②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全会强调文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体现。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化强国的实质是建设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新文化体现了这点。④中国共产党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全会确定的文化建设的主题、根本任务、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14.①文化对经济有重大影响,与经济相互交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助于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有助于提升我国经济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②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助于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强国有助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让我国自尊、自信、自强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④文化塑造人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能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发挥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用,有助于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
15.①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力。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具有管辖权。②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钓鱼岛问题关系到我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我国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维护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完全正当、正义的。③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基本目标,也是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的体现。④当前国际竞争是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坚定意志和决心的重要依托和保障。16.①发展品牌经济是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途径。品牌是依靠无形资产获利的有效手段。②发展品牌经济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品牌竞争力,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推动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③发展品牌经济有利于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形象,减少国际贸易摩擦,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18.(1)①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提高扶贫标准意味着直接改善低收人人群的生活,让更多民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②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推动社会公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③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措施,既改善民生。又刺激消费,对我国经济均衡发展发挥助推作用。(2)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央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的阶段性变化,不断完善扶贫开发政策,提高扶贫标准。②主次矛盾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全面推进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又要选择其中的重点地区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2分)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各地区可以在中央确定的扶贫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实际和能力确定更高的本地扶贫标准。扶贫攻坚可以率先进行试点再推广。
第三篇:高中政治知识点归纳{政治常识}.
高中政治知识点归纳 {政治常识 } 第一课 我国的国家制度: {第一节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国家的性质和职能: 2.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3.我国的国家职能: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是单一制国家: 4.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 第二课 我国的国家制度: {第一节 }我国的国家机构: 1.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 2.我国的国家机构: 3.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第二节 }我国公民与国家关系: 1.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2.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3.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课 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政党执掌国家权力: 2.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2.多党合制度适合我国国情: 第四课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第一节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伟大祖国: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3.民族区域自治: {第二节 }我国的宗教政策: 1.我国的宗教概况: 2.我国的宗教政策: 3.树立科学世界观 反对各种迷信活动:
第五课 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第一节 }当代国际社会: 1.当代国际社会概况: 2.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 3.联合国: {第二节 }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建立国际新秩序: 3.当代的国际竞争: ★(1 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职能, 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并反映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的国家职能有对内职能(依法打击 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公共 服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维护社会的稳定;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科文 卫事业;搞好社会公共服务---维护安定团结和社会治安、建立健全社会福利制度和保障制度、兴办公共设施和保护生态环境 和对外职能(防御外敌入侵和颠覆, 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
整;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经济发展, 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 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 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决定全国和地方一切 重大事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人民 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 受人民监督, 为人民服务,向人民 负责,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宪法赋予他们
特有的权利(发言表决免责权、提案权、质 询权等并且必须自觉履行义务(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机密、密切联系群众、接 受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的监督等。
★(3我国的国家机构: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对人民负责、依 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 依照宪法和法 律, 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其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实行依法治国的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当家作主的地位。
(4 我国的公民与国家: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坚持公民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认真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 相结合的原则。
(5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由 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同时也是中国 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决定的,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 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保 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调动各方面的各级因素;中国共产 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方式。
(6 我国铲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根源,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 的变化,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政治、经济、文化权利、民族团结(是 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是民族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各民族共同繁荣(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都得到发展和不断进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 化的发展, 逐步消除东西部差距,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发 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首先民族地区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同时需要国家、发 达地区的帮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7我国的宗教政策:在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宗教活动必 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
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国家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 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8当代国际社会:国际关系是变化发展的,决定国际关系的因素主要是国家利益和国家 力量,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度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9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 的障碍;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经济是基础, 科技 是龙头, 各国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 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 最终决定 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10 我国的对外政策: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 政策的基本点(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首要目标,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关系的基本准 则、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支持对外开放, 加强 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政治常识 } 1.我国的国家制度:(1我国的国体:国家的性质和职能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我国的国家职能(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的法律 地位、权利和义务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一国两制”的含义、内容和意义
(3我国的国家机构: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 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 活动原则 依法治国(4我国公民与国家: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公民应履行 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个人利益和国家 利益的关系
2.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1政党与政权:政党的特征 政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 当代政党制度的类型和作用 中国共产 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对国 家的领导方式
(3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贯彻“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
3.我国的民族和宗教:(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的基本特征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我国的民族 区域自治制度
(2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 我国的宗教政策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反对封 建迷信
4.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1当代国际社会: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主权国家及其权利 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 国际 法的概念和作用
(2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当代国际竞 争的实质
(3我国的对外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第四篇: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
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1、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3、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4、什么叫外汇汇率升高和外汇汇率跌落?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5、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6、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7、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
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互为替代品/互补商品)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生产规模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8、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当前可支配收入、对未来收入预期、社会总体消
费水平)和物价水平。
9、消费结构的含义?变化趋势?
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变化的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
10、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变化的意义?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
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11、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主要有: 从众、求异、攀比、求实心理
12、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消费观)(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1、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费调节生产。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④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
体现在控制力上。
3、如何使公司(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公司如何经营才能成功)(1)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4、如何解决就业问题?(1)党和政府的就业政策:党和政府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
(2)劳动者:每个劳动者都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①树立自主择业观 ②树立竞争就业观
③树立职业平等观 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5、投资方式有哪几种?怎样投资才是科学的? 投资方式有:
(1)存款储蓄:特点是灵活方便,比较安全,收益低。(商业银行主要业务是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和结算业务。)
(2)购买股票:高风险、高收益(3)购买债券:稳健的投资
(4)购买商业保险:规避风险的投资(5)直接投资等。
注意:(1)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也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
(2)要注意投资的多样化,不应只局限在银行储蓄上,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给我们带
来了跟多的投资机会。
(3)投资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
(4)投资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做到利国利民,不违反国家法律、政策。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1、我国初级阶段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制度: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的分配制度。
我国的分配方式主要有:
1)按劳分配(公有制)2)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经济)
3)按生产要素分配 4)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土地和管理等。
2、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
1)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
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2)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
3、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项重要举措。完善分配政策,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加强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 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调节财政支出,保护中低收入者的经济利益,减轻老百姓的经济负担。增加社会保障支出,使更多的人特别是中低收入者能够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3、效率和公平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怎样实现二者的统一?(1)效率和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两者有一致性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第二,两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又存在矛盾。提高效率必然牺牲一些公平或保证公平必须放弃一些效率。(2))怎样实现二者的统一?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
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②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既
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
富帮后富。
4、财政收入的来源?影响因素有哪些?
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的)和分配政策。
5、财政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运行
6、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增值税——对企业的增值额征税。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个税特点: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7、违反税法的行为有哪些?(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8、公民如何做到依法纳税?
(1)公民增强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意识,自觉依法诚信纳税,积极行使纳税人权利。
(2)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计划和市场
市场调节:无形手(遵循价值规律——通过价格、供求、竞争实现)国家宏观调控:有形手(三个手段)
2、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1)实施严格的市场规则(准入、竞争、交易)
(2)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3)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有哪些?(为什么市场经济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2)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3)后果:如果仅有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 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基本标志。(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1)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2)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
6、我国的宏观调控 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主要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手段【经济计划+经济政策(财政、货币政策)】、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7、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8、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 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9、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实质?
(1)主要表现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2)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国家为主导的。(3)载体:跨国公司
10、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1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的影响?
积极影响: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消极影响:给国内的许多企业带来生存危机;对我国产品实行某些限制性措施;反倾销诉讼案会有所增加。
12、我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坚持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是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
13、我国自对外开放过程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主动防范风险,自觉维护 国家经济安全。
必修二《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1、我国国体及本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当家作主
2、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真实性
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真实性表现在:有制度、法律、物质保障和人民利益日益充分实现上。
3、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遵守宪法和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4、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③坚持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5、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1)民主选举
2)民主决策①民主决策的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②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A、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的片面性
B、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 3)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有农村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 4)民主监督
民主监督的方式: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新形式(监督听证会、网上评议政府、民主评议会等)
6、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
(1)是否遵循法律、法规(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第二单元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1、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2、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如何做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我国政府的职能: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4、我国政府的作用:一方面,人们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5、我国政府部门为公民的求助或投诉提供服务的途径:①开设热线电话②设立信访部门、③发展电子政务④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6、政府的权利行使三个环节:决策、执行、监督
第五篇: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
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一:经济生活
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经济生活》模块总结。下面是关于高中政治会考考试中经常出现的经济生活版块中的考点。希望同学们把这些最基本的经济会考知识点掌握住,并通过高中政治科目的会考考试。
1、商品的条件:1)是否劳动产品;2)是否用于交换。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2、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3、消费类型: 1)钱货两清消费2)贷款消费3)租赁消费。影响消费的因素:1)居民收入2)物价水平。
4、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5、生产决定消费: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2)生产决定消费的水平和质量;3)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4)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消费的反作用:1)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2)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倒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增长3)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
6、就业观,择业观:自主择业观、职业平等观、竞争就业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7、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8、分配方式: 1)按劳分配 2)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3)按生产要素分配
9、财政收入的来源:税收收入(主要来源)、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根本因素)、分配政策。财政支出的种类: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债务支出。财政的作用:1)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2)有利于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3)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运行
10、宏观调控的目标:1)促进经济增长2)增加就业3)稳定物价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的手段:1)经济手段;2)法律手段;3)必要的行政手段。
1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1)贸易全球化2)资本全球化3)生产全球化
12、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这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一边是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边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
1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影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这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2)基本态度: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趋势面前,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我们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1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1)第一要义:发展;2)核心:以人为本;3)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4)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二:政治生活
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政治生活》模块总结。下面是关于高中政治会考考试中经常出现的政治生活版块中的考点。希望同学们把这些最基本的政治会考知识点掌握住,并通过高中政治科目的会考考试。
1、国体及本质:我国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民主的特点: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3、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权利);2)政治自由3)监督权。公民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4、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5、政府的职能: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6、政府的宗旨: 为人民服务
7、政府的原则: 对人民负责、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8、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立法权, 决定权, 任免权, 监督权
9、人民代表大会的特点:民主集中制
10、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1、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2、党的执政方式: 1)科学执政2)民主执政3)依法执政(基本方式)
13、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民族共同繁荣
1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
15、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
16、国际关系: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17、国际竞争的实质: 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18、我国外交政策: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的外交政策。外交政策的基本点:1)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2)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3)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4)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9、政协的职能: 1)政治协商2)参政议政3)民主监督
20.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三:文化生活
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
三、文化生活模块总结。下面是关于高中政治会考考试中经常出现的文化生活版块中的考点。希望同学们把这些最基本的文化生活会考知识点掌握住,并通过高中政治科目的会考考试。
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2、文化在塑造人生方面具有: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3、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容并蓄
4、伟大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5、文化创新的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6、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
7、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8、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9、文化的含义:对于经济,政治而言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10、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的时间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1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2、社会注意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1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现了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四:生活与哲学
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生活与哲学模块(原理 → 方法论)总结。哲学知识是最容易出问答题和材料分析题,所以这一块需要掌握的哲学会考知识点比较多。希望同学们在高中政治会考试题练习的时候,除了巩固基础知识之外,还要掌握好一定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一、辩证唯物论(四、五课)
1、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方法论:①一切从实际出发②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
2、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
原理:规律是客观的,它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另一方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方法论: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变害为利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六课)
1、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实践决定认识(理论),认识(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阻碍作用。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思想僵化
2、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
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三、唯物辩证法(七、八、九、十课)
(一)联系的观点(七课)
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原理
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
2、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的功能,部分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状态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法论:①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②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二)发展的观点(八课)
1发展的普遍性
原理: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法论:①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②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③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④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
原理: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都是在量变和质变的两种状态中不断发展的。方法论:①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②要坚持适度原则③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④要重视量的积累⑤学会优化结构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原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方法论:坚持用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准备走曲折的道路、(三)矛盾的观点(九课)
1矛盾的普遍性
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方法论: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和揭露矛盾;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2矛盾的特殊性
原理: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辨证关系
原理: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相互联结;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①学会正确认识事物,掌握认识秩序②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
4主次矛盾关系
原理: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而次要矛盾则处于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要善于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5矛盾主次方面关系
原理: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而次要方面则是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6、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原理:主次矛盾和主次方面的相互关系原理。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四)辨证否定观
1、辨证否定观原理: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辨证否定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的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是“扬弃”。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辨证法的革命批评精神原理: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评的革命的和创新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开拓新节境界。
四、人生观、价值观(十一、十二)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作用、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唯物主义)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方法论: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①相信群众②依靠群众③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3、价值观导向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导向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4、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辨证关系
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当个人活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推动作用;反之,起阻碍或破坏作用、社会条件和社会规律又制约着个人的活动
5、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①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②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③是人生价值的可靠标志、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要看他在物质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又要看他在精神、思想道德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在一定条件下精神贡献可以转化为物质贡献
方法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为祖国繁荣、民族振兴中,不断实现和提高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