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化学教学中如何转变后进生
化学教学中如何转变后进生
无论农村还是城市,不管是何级何类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后进生。因此,后进生的转化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能否及时有效地转化后进生是教学质量从整体上能否得到提升的关键因素。对于化学这一学科而言更是如此,结合本人在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经验,本文就化学教学中如何实现后进生的有效转化,使后进生同样得到全面提高,推进本学科素质教育来进行展开。刚开始进行化学教学时,和大多数教师一样,我也是将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放在中等生或者优等生上,忽略了对后进生的关注,但这样下来,我发现了这一套方法在农村学校中根本行不通,以致在一学期下来整体的化学成绩反而还出现了滞后。后来经过反思我发现了原因所在:班上后进生人数偏多,平时我所关注到的只是少部分学生,因此,仅仅只是少部分学生成绩好,综合下来,成绩不但没能得到上升,反而还出现了下滑。后来,在把握了后进生的特点后,我对教学策略作出了一些调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结合化学学科后进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一)要进行因材施教,首先要把握住学科后进生的特点。
在教学中后进生的主要特点为:化学基础知识上的薄弱或缺陷、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等。造成后进生的因素既有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学习心理、更有教师素质、教法等因素。后进生一般都有自尊心强、求知欲低的特点,要在教学中针对后进生的特点进行帮助和教育,采取不同的措施,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转化效果。
(二)把握后进生的类型。
通过查看学科成绩、召开学生座谈会、调查问卷等途径发现,后进生的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高能后进生:这部分学生智商高,反应能力、接受能力强,学习成绩暂时较差。且以男生居多。特点是:好动、贪玩、在学习上投入时间太少。
2.偏科后进生:是指那些对化学不感兴趣,甚至放弃学习者,较普遍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对头,自信心不强。
3.整体困难型:这部分学生主要表现为,学习习惯差、理解能力弱、没有人生目标、不听劝导、逆反心理强。是老师和家长最为头痛的学生。
(三)根据后进生类型因材施教。
要做到因材施教一定要先了解每位学生。找到学习成绩差的原因,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
1.转变高能后进生的策略
对于高能后进生,采用“聚焦法”。这类学生脑子灵、反应快,稍微懂了就不愿听,注意力很难集中。教师只要想方设法把他们的精力“会聚”到学习这个焦点上来,即可摘掉后进生的帽子。一般采取以下方法:
(1)在校园中组织课外小组,组织他们开展“小创造、小发明、小实验、小制作、小论文”等第二课堂活动,以增强其学习化学的兴趣。
(2)鼓励他们参加各种竞赛,促使他们多看书、多练习、多动脑、多动手,把他们心思集中到钻研化学上来。
(3)联系各科老师、家长和同一个学习小组的同学,共同来督促他们的学习让他们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
(4)让他们和偏科的后进生结成帮扶学习小组,既提高了偏科后进生的学习又增加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2.转变偏科后进生的策略
这部分学生多为女生,在学习上死记硬背的多,灵活应用的少。可以通过观察和谈心、帮扶等多种形式帮助其改进学习方法,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具体有下面的方法:
(1)对上课害怕回答问题的,尽量提简单的问题让其回答,以增强她们的自信心;
(2)预先培训后让其做演示实验,使其从成功中认识到自己的能力。
(3)让其担任课代表,利用青年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促使其非学好化学不可。
(4)与其他学习方法好的同学结成学习小组,学习他人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
3.转变整体困难型的方法
这类后进生学习习惯差,逆反心理强很不容易劝导。一般采用下面方法:
(1)耐心劝导,多组织他们参加集体活动。让其体会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转变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
(2)联系家长并随时沟通,及时地掌握其心理动向。
(3)让他们多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提高学习兴趣。
(4)和其他同学组成学习小组,通过组内的同学来带动他们的学习。
二、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对后进生实行巩固提高
要实现后进生的转化做到前面的因材施教还不够,还需要不断的巩固提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重视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既要重视教材规定的演示实验、实验习题和学生分组实验,又要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做一些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课外实验,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原理。
2.开放实验室
实验室是学生感到“神秘”的地方。只要学生提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就让他们进实验室,后进生可优先,教师作现场指导。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增强他们学习化学的信心。
3.无错误作业和测试
对作业和测试卷进行“无错误”,作业错了不要急于“×”而是要当面给他们指出来改正后“√”,测试卷也是,这样可以消除他们怕考试怕做作业的心理,同时又能自我检查自我提高。
三、结合后进生特点,在化学教学中让其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后进生往往在学习中有很强烈的挫败感,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降低教学的起点,在习题、答问、作业等学习活动中,亦对后进生实行了“倾斜”,使后进生对新内容作出正确反映,使他们也能感觉到“我能学懂”,以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当然,要想维持后进生持久的这种“学”的状态,必须要以兴趣为出发点,结合化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他们体会到化学是有用的化学,从而爱上化学,进而主动学习。
通过以上情境的引入,整节课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激情高涨,通过阅读等学习很快理解了相关知识,也掌握了燃烧和灭火的原理。
总之,转变化学学科的后进生,必须在教学中特别关心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尊重他们,减轻他们心理压力,不断地发掘他们的积极因素,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辅以科学学习方法的指导,从而使后进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第二篇:关于化学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
关于化学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
化学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要让每一个学生学会健康地生活,学会学习,使他们具备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化学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同时使情况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为每一个学生发展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在化学教学工作中,要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实施新课程标准,就必须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赞可夫同志就曾说:“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学生包括差生的发展上下功夫。”放弃一个后进生,对一个教师来说并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家长来说,却意味着失去了全部希望。由于先天条件、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等方面不同,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差异是正常的。
一、转变观念
学习有关教育科学的知识和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灵活运用,并与学生个体发展的具体问题相结合。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手段,促进学生的学习。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人才并不只是那些门门平均发展的全优生,学生某方面缺乏天赋,而另一方面却可能极具潜能。
二、爱护学生
热爱学生是转化后进生的前提,也是教师工作动力的源泉。教师只有尊重、关心、理解和宽容他们,方能化解后进生们那颗偏执、自卑的心。师爱不仅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条件,也是人格健康发展的条件。罗素说:“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是的,情感需要靠情感去陶冶,爱心需要靠爱心来熏陶。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影响到他们对人情冷暖的感受体验,他们会把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迁移到对他人的信任、尊敬和热爱上。教师要用对自己学科的爱、对学生的爱,唤起学生对知识的爱、对学习的爱。
三、给后进生同等机会
高强度的情感体验,能使一个失望者重新看到自己身上的潜在的能量。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
1、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潜能,采用积极的自我暗示,创造成功的预感。学习困难学生由于反复的失败,看不到自己的潜能,一味的贬损自己。可以利用积极的暗示,改变学生对自我的错误认识。
2、把强化提高学生优势潜能的有关内容作为突破口。任何人都有其闪光点,有些可能学习成绩不太理想,但是劳动认真,体育有特长,或有其它特长,我们要充分利用其潜能或特长,让他们展示自己的优势,使之体验到成功的欢乐,获得心理平衡,激发出学习的自信和勇气。
3、实施鼓励性评价。后进生也不是一无是处,他们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鼓励和肯定。我们一方面要对其做出客观公正的,而又不伤其自尊、自信的批评,另一方面又要挖掘其闪光点,实施鼓励性评价。
4、引导学生调整对自己的期望。
调整比较对象,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不要与切实际的与他人比较,不切实际的对自己提出过高的期望。开展自我竞赛,实现自我超越。从而感受到“超越自我”的乐趣,获得成功体验。
四、摸清情况
有了转化后进生的热情,还必须有具体的工作切入点。只有通过调查,摸清产生学习困难的真正原因,才能真正实施转差的具体实践。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生活习惯、先天因素、兴趣爱好、家庭条件等,这些都是施教的必备信息。教师需要全面掌握和认真分析、综合这些信息,对症下药,切实解决他们学习中的具体困难,指导他们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增强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
1、适时家访。勤家访并不是随意家访,而是要看准时机,如有进步时,取得成绩时,共同活动归来后。共同制定活动项目中,征求家长意见等,不必太“正规”,只要能达到增加了解学生的目的即可。
2、多参与学生活动。在活动中最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不足处,因此,教师了解学生,要勤参与他们的活动,如体育活动、文娱活动、课外活动等。在活动中不但能了解他们,更能影响他们,并且在这些活动中最易拉近彼此间的心理距离,易于实现双向交流。
五、激发兴趣
1、吸收他们参加化学课外小组,组织他们开展“小创造、小发明、小实验、小制作、小论文”等第二课堂活动,以增强其学习化学的兴趣。
2、鼓励他们参加化学比赛,促使他们多看书、多练习、多动脑、多动手,把他们心思集中到钻研化学上来。偏科差生中以女生为多,学习上死记硬背多,灵活运用少。可通过观察和谈心帮助其改进学习方法,并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3、对上课害怕回答问题的,尽量提些简单的问题让其回答,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4、预先培训后让其做演示实验,使其从成功中认识到自己的能力。
5、促膝谈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6、笑脸进课堂,以减少差生的心理压力。提问、练习时多请差生上来,答好了给予表扬,答错了善言鼓励。
7、让学生自编一些试题,每一单元测验,先让学生编拟几道试题,并要求做出解题过程和答案,教师经选择后汇集成一张试卷,由于试题都是学生所编,做起来极有兴趣。学生每编一次试题,需要认真看书,查阅资料,积极思考,认真解题,所以也是一次不是考试的考试,它比常规的考试效果还好。
8、灵活开放实验室。实验室是学生感到“神秘”的地方,只要学生提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就让他们进实验室,差生可优先,教师作现场指导。以此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增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向心力”。
六、真抓实干,确保提高
在转化中,教师既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每个微小的进步,又要通过他们的言行了解到他们为何有这个进步,并且发现尚不能“优化”的实际困难。
1、作好阶段性小结。与学生一道共同总结某一阶段取得的成果及其原因,找出存在的问题,共同钻研如何矫正的办法,制定转化的目标责任,提高师生转化的双边活动的效率,增强学生转化的自觉性。
2、提高转化水平。根据目标设计,及时把转化的延续目标转移到当前的工作上来,坡度虽然不高,但有利于巩固原有成果,并在这基础上获得发展。
3、及时总结他们的经验,并由他们写出心得体会或者召开主题演讲,出版学生发展成果的专题墙报等,从而形成自我教育的良好风气,鼓舞他们的士气,克服困难,使转化工作取得春风化雨般的积极效果。
第三篇:如何转变后进生
如何转变后进生
今年我教所谓的”慢”班,学生成绩很差,还不守纪,很是头疼.经过多方观察和研究,对后进生的管理和转化,有如下心得,现写下来与各位同仁共勉.后进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差和学习成绩有严重的缺陷,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后进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自卑感强.后进生由于各方面教差,受到批评教多,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讽刺、挖苦,加上某些老师的"另眼相看",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进而自暴自弃.2,逆反心理较强.因为深感别人对自己的轻视,所以后进生的言行要么较少,要么特别多,有时让人无法接受.比如:认为违反纪律是"勇敢",向老师反映情况是"出卖朋友".他们在处理同学关系时重感情、讲义气.在日常道德上言行不统一.后进生的形成,固然与家庭、社会和学生等因素有关,我认为与老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方法更有直接的关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几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事实上,后进生也有其长处和闪光点,教师应该发现其长处和闪光点,作好每个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具体方法如下: 一,动之以请,消除戒备心理
消除戒备心理的唯一途径,是教师对后进生要爱得真,爱得
第四篇:如何转变后进生
如何转变“后进生”
——学习洋思中学教学模式的感悟
本人执教已有十余年头,教过的学生数不胜数,在每一届的每一个班级当中,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并不缺少,然而,面对的绝大多数仍然是表现平平,甚至各科成绩普遍低下的后进学生,多年以来形成的教学思维、教学习惯以及教学方法,使得我对于那些“好”学生的教学,似乎总感到得心应手,水到渠成,但是,面对班级中大量的中下等的后进学生,办法也曾想了很多,功夫更是下了不少,却总不见大的起色。如:我是教物理的,同种类型的问题,甚至同一个题目,反复讲过、练过多遍,到头来这些学生却还是一错再错。转变这些后进生,咋就这么难呢!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多年。2008年12月14日,我随我们学校组织的一部分教师赴泰兴市洋思中学进行实地考察学习,身临其境,沐浴其浓厚的学习氛围,进入课堂,切身感受其独特的教学模式,真的给人以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考察学习结束后,我的感觉就是:洋思中学的教学模式,就像一盏航标灯,为我们在自己的实际教海生涯中,如何来转变后进生,提供了指引的方向。下面,我就结合洋思中学的教学模式,谈谈如何有效地来转变后进生。
在同一年级、同一班级中,学生的思维水平、领悟能力是有先天性差异的,而且,这种差异往往很大,但是,这又不是不可改变的,洋思中学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印证了这一切。
首先,观念上的转变。“尊重学生,面向全体” 是洋思中学的办学指导思想,“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洋思中学的教学理念。在洋思中学,新入学的学生其实也是参差不齐,有所谓的“好学生”,但更多是所谓的“差学生”。但洋思中学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是洋思中学所有老师教学的起点。同时还对差生实行“六优先”的政策,即:优先检测、优先发言、优先板书、优先实践、优先批阅、优先提问。这个政策,给了差生信心,从而使差生端正了态度,克服了自卑。具体来说,针对学生的现状,他们采取了这样的措施:一是优差搭配,合理分班,学校将基础差的学生分散到各个班,调动竞争的力量。二是团结互助,结对帮扶,排座位时有意安排他们与优秀同学同桌,让学生“兵教兵、将教将”,调动合作的力量。三是特别关注后进生,调动情感的力量。课上老师提问最多的是这些学生,板演最多的是这些学生,释疑、点拨最多的是这些学生。课后谈心交流最多的是这些学生。老师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也关心他们的生活、思想、情感,以全方位的人文关怀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使过去备受老师冷落和歧视、家长打骂的后进生有了自尊、自信。洋思中学的这些措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思想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全面转化后进生打好了深厚的基础。
其次,洋思中学的教学实行“四清”要求,为后进生的转化提供了有效的保证。“四清”,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其中“堂堂清” 就是要求学生做到“课堂上能掌握的决不留到课后”,在每一节课中,他们坚持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让学生掌握或基本掌握每堂课所学的新知识。如:针对相关知识点,从基础题做起,这首先就可以让差生树立起信心,感受解决问题带来的愉悦;“日日清”就是要求学生“当天的事情当天做”,当天的疑难问题当天解决,防止学生将学习中的问题逐渐积累,以致积重难返;“周周清”就是要求学生“适时温故知新,巩固提高”。他们实施周五验收制度,验收科目是不同年级有所不同。如七年级主要验收数学、英语两门学科,八年级验收语、数、外、物理。验收方法也视年级、学科有所不同。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当验收组长,任课老师和班上尖子生当验收员,班与班对调验收。不合格的学生,双休日教师给其“补清”,有时也请家长“培补”。“月月清 ”就是月考,通过月考,教师了解学生在前一阶段中哪些知识点掌握的好,哪些掌握的差,哪些还没有掌握。“四清”要求让学生与老师甚至学生家长都感受到自己身上担负的责任,尤其是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觉性,并进一步内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长此以往,坚持不懈,原先所谓的“后进生”知道怎么学习了,不会的问题会了,学习的障碍都“清”了,哪里还有“后进生”的踪迹呢?
第三,在洋思中学,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可以说是后进生全面转化的最强有力的也是最根本的保证。“敬业、奉献、团结、进取”这是洋思中学所有老师的真实写照,每年暑假,学校都要举行新教师师德培训班,让优秀教师作事迹报告,让老教师介绍学校创业的艰辛历程,使新教师一进校首先受到洋思精神的熏陶。平时工作中,老教师的一言一行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青年教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创新进取,老洋思人的这些优秀品质很快就在新教师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模式被每个人演译到了极致,从而产生了整体效应。在课余,我们看到最多的是老师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辅导差生的画面。比如,早读课上的背书、背单词,大都是老师亲自对差生“一对一”的抽背,这种方式下,学生是不会偷懒或者滥竽充数的,他们个个都是异常“卖力”,日复一日,差生就不再是差生了。
当然,教无定法,学也无定法,如何转化后进生,方式、方法还有很多很多,以上所谈,仅是个人学习得来的一点粗浅认识,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第五篇:转变后进生(模版)
的行为、举止。细察起来,形成后进的因素尽管有多方面,综合起来往往有这样一些类型: “近视型”:这类学生只顾眼前,不考虑和极少考虑将来,他们缺乏远大理想,学习缺少正确动机,因此也就缺少进取的热情和持久的努力。这类学生多沾染好吃、好玩、好扮等的恶习,分不清将来自我会是怎样。我现在所从教的学校,地处于偏远的农村小学,所面对的学生中,至少有百分之三十就属于这种类型。他们来学校读书的真正动机,并不是学习知识,而是为了逃避政府的罚款。到学校后,这些学生根本不把学习当回事,成为一个个“课堂中的病猫,操场上的老虎”,进而演变成一窍不通的差生。“放纵型”:这类学生长期在纵容无序的环境下生活。养成以我为中心,有恃无恐,目中无人,为所欲为,肆无忌惮的心理态势。这类学生一般都有惟我独尊的自负心理,玩世不恭的逆反心理、破罐破摔的应对心理、厌学甚至厌世的颓废心理等等。他们对周围人们的态度极不友善,对人们的言行极为敏感,充满“敌意”,甚至用恶作剧戏弄师长,欺侮同学,破坏正常的教学秩序,损坏班级体荣誉。同时,还严重损害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导致各种思想对立,严重堵塞教育途径。
3 “自卑型”:这类人也许愿意作努力,也努力过,但心理压力过大,不了解自身的优点与长处。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耳朵里听到的全是老师、家长、同学的训斥之声,眼睛里看见的是所有的人投来的鄙夷的眼神,感受到的是生活中事事、处处的失败,一个人长期生活常处于卑怯的状态,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自己看不起自己。这类学生往往是学习成绩差赶不上队,被同学看不起。 4 “幼稚型”:这类学生心理发育尚不健全,停留在幼稚状态,头脑简单,模仿性强。 “混合型”:后进生的类型,常不是典型的单一的,在其行动中往往包含了交错着两种或数种类型的情况。
上述后进生的种种现象,大多是由于心理错位而形成的智能品格方面的差异,由于差异产生在一定条件下扩大了,未能在外界帮助和影响下及时得到纠正。日积月累,导致能力得不到正常发挥,意志得不到合度锤炼。行为得不到及时规范,品格得不到陶冶,渐成痼疾,位列后进。
1、学生遭受挫折后,教师没有正确指导,却加之以诸多责骂,使其丧失了学习信心。学生在学习上屡遭挫折后,他们是很需要得到同情和帮助的,但如果教师缺乏应有的耐心,挖苦、讥讽、责骂他们,必然会使学生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几经挫折,失去信心,仅有的一点兴趣也消失了,厌学情绪自然也就乘虚而入了,学习上的困难者很快就变成学习上的落后者。时间一长,在他们的意识中就会出现偏离集体的倾向,在行为上就会出现失控的现象,最终发展成具有“粗野情感和厚脸皮性格的人”,甚至会以各种反常的行为与班集体抗衡,少数的后进生就会到社会上寻找自己的“地位”,这也是发展的必然。
2、某些爱好、特长受到压抑,使其丧失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爱好,后进生也不例外。但如果班主任因他是后进生,便觉得他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让他参加一些活动,不让他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甚至于处处都鄙视他。那么,久而久之,后进生就会错误地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丧失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以至于逐渐地对个人,对集体完全失去信心。在特定的诱惑面前,甚至会失去理智而无法控制自己,来个“破罐子破摔”,从此一厥不起。
3、学校采取的有些管理手段严重地伤害了后进生的自尊。有些学校为了加强管理,制定了各种各样的制度,如学校一日常规量化管理等等,这些制度的实施表面上管理效果好了,但却把学生管死了,有时班级因为某个同学扣了分,实际上是扣了科任教师的津贴,因而科任教师便狠狠地把这个学生训一顿,解决问题单一化,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有的学校为了升学率,对后进生另眼相待,要不劝其不要参加考试,要不就分个重点班,这对在差班的同学是一种无形的伤害,使得这些后进生们更加不想学习,继而无事生非,各个方面全面滑坡,越来越差。
(三)社会原因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学生失去了正确的价值观,不少学生认为,读书无用——现在的社会,有些人不读书一样有钱,甚至当大老板;而有的人读了大学回来,还不是“一无所有”。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影响了对青少年培养的投入。培养子女投入是巨大的,有的家长因此觉得不划算,甚至觉得子女早一点赚钱自己也可早一点享
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的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如果没有一个长期、耐心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心理准备,教师很容易丧失对他们的信心,甚至认为他们已经„无可救药,没有希望了‟。要知道“一锹挖不出一口井来,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来”,雕刻一座石像尚需很长的时间,更何况是塑造人的灵魂呢? 郭沫若在学生时就有几门功课不及格,但并不妨碍他以后成为一位著名学者;牛顿小时候智力很平常,班上成绩不好的学生总少不了他;发明大王爱迪生曾因学习成绩不良被拒于学校门外;法国大革命家拿破仑读小学时成绩一团糟,以至于大家都认为他没出息;英国前首相梅杰,十六岁就辍学了„„这些在中小学阶段都被看作是平庸的人,后来却都成了世界上著名的人物。让我们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多给后进生一些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积极探索新方法和技巧,努力加强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或许另一个伟大的人物就在您的手中诞生!
(二)激发学生的自尊心 构建尊重和谐的氛围
教师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尊重后进生的人格。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教师应当尊重、信任后进生,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虽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教师应严于律己,走出心理误区,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嫌弃、斥责、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引发逆反情绪和对抗行为,也暴露出教师的偏狭和无能。让我们一起来重新温故半个世纪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醒教师的一句话:“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三)运用赏识的手段 激发学生的成就意识
教师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懂得赏识后进生的优点,加以运用表扬鼓励的手段,激发学生的成就意识。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用良好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种利于激发学生内驱力的环境氛围;要对后进生以表扬为主,抓住每一次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表扬;要设计相宜的课堂练习。使后进生在课堂上“有饭吃”,“有事做”,有向更高目标奋斗的希望;要注意知识的重点性、系统性,方法的启发性、问题的针对性和后进生的学习个性;此外还要经常与后进生谈心,融洽师生间的感情,予以必要的鼓励,并制定可行的目标,培养他们的成功感。
歌德有这样一句名言:“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因此,使后进生进步,重新确立起自信心是转化工作的关键。教师要花功夫、下力气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后进生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时既要立即肯定,又要提出新的目标。在班级工作中不要把所有后进排除在外,可有意安排一些适合他们干的工作,更可以让一些取得进步的后进生介绍经验,发挥作用,让他们看到希望,激发进步的内在潜力,确立起不断进步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只是“恨铁不成钢”,而需炼铁成钢。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不失时机的关心他们,引导和鼓励他们爬起来再前进。
(五)营建良好的班风 促进学生的发展
良好的班风和强大的集体凝聚力是一个班级体向上发展的保障,也是后进生成长的摇篮。在班级建设中,教师应努力营建出一个团结、友爱、求实、创新的学习氛围。制定了德育评分表,对学生的工作、学习、劳动、纪律、思想品德各方面进行量化管理。对努力的有进步的学生加分,犯错误的扣分。每月进行一次评比:优秀小组一名,优秀学生、优秀班干部各一名,期末进行总评。同时,鼓励每位学生记住:自己无论从前有过什么成绩、或犯过什么错误,那已成为昨天,对我而言,每位学生都犹如一张洁白的纸,要画出什么图案,要靠同学们今天的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努力绘出最美最绚丽的图案来。
这种良好班风的形成对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了把他们吸引到集体活动中,让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而不是抛弃,让他们自觉地走进集体并接受集体的教育、帮助。我有意识地制造了许多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如班会课,不是简单的机械的枯燥的说教,而是采用各种形式让他们参与,如智力
《小学班主任工作》 上海教育出版社
徐复兴主编 1998年版
《中小学管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徐朝晖主编
2005年版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徐朝晖主编
2005年版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 误区与对策》 中国教育报刊出版社 陆士桢
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