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师用书
四下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介绍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2)通过“注意”,特别说明0不能作除数及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的道理。
五、教学建议1.将探求解题思路过程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本单元是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三、编排特点 1.解决问题与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的梳理有机结合起来。本单元在整理教学混合运算顺序时,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体会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从而系统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2.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情境和空间。本单元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教学整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其中的问题是需要两、三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教材创设了热闹的滑雪场情境,由此生出一系列的情境串,引出相应的4个例题。每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
四、具体编排
1.主题图。给学生提问题提供了数据。
2.例1。呈现了两个学生的解决方法,明确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3.例2。教材呈现了学生的两种不同解法,明确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注意:使学生明确“照这样计算”的意思;引导学生画线段图表示相应的数量关系。
在例
1、例2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在往右顺序计算。
4.例3。通过解决需用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
提出“你还能解决其他数学问题吗?”鼓励学生根据情境中给出的门票信息,提出问题并加以解答。
5.例4。总结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注意:要重视两种不同解决方法的对比。教学时引导学生从思路上、方法上和解题步数上进行比较,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解决方法也不同,计算的步数也不一样,有些实际问题用三步解决也可以用两步计算来解决。
6.例5。首先探讨为什么参与运算的数、排列顺序及运算符号都相同,而计算结果却不一样,使学生再一次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式题,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7.例6。(1)把分散学习的有关0的运算这部分知识系统化。注意: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回忆、整理和概括有关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感受混合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动情境,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使解题的步骤与运算的顺序结合起来。当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后,还要追问每步算式列出的依据及表示的实际意义,促进学生正确地概括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本单元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其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又是重点和难点之一。教学时,要注意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在叙述解题思路时,要引导学生透过数看到量,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如,可引导学生这样描述思路“先算出每天接待多少人,再计算6天接待多少人。”不要停留在“先用987÷3,再乘6”的描述方式上。可能开始学生不习惯,但要逐步培养这种分析方法。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介绍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2.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三、编排特点 1.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确定位置的重要性。教材选取现实生活的素材,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作用和价值。例如,通过“公园定向越野赛”的情境,引出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知识,让学生知道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提供丰富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在第一段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空间与位置”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的空间感,他们对空间位置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在不断提高。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教材创设了许多便于操作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例如,让学生在平面图上标出校园内各建筑物的位置、根据同伴的描述画出路线示意图等活动,使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
四、具体编排
1.主题图。(1)公园定向越野赛的情境图及“公园定向运动图”,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2)注意:在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收集有关“定向运动”的资料,教师也需要做相应的准备。2.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1)例1,使学生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注意:可以与主题图的教学结合进行;要使学生明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探索。(2)“做一做”呈现了小明家附近几处建筑物的位置示意图,使学生进一步在图上确定物体所在的方向和距离。
3.例2。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注意:可以灵活创设教学的情境;对绘制的具体方法不必做统一要求,可以放手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索绘制的方法;最后,向学生介绍平面示意图的一般画法。
4.例3及相应的“做一做”。(1)例3在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2)“做一做”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注意:要让学生充分活动。教师可以在教室地面上画一些长方形,并联结对角线,量出各条线段的长度,标出角度,让学生分别站在不同的顶点上进行练习。另外,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东偏南45°”也可以说是“东南方向”。5.例4及相应的“做一做”。(1)例4,让学生学习在位置变化的情况下,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练习描述简单的路线图。(2)“做一做”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绘制简单的线路图。注意:在课前,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选择一条路线,并通过多种方式确定每一段行进的方向、途经的主要建筑物和相应的距离。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由教师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线路,描述出行进的线路,供课上使用。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五、教学建议 注意创设活动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已经具有了从方位角度认识事物的基础,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在这个年级,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并且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介绍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
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编排特点 1.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将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集中于一个单元,加以系统编排,便于学生感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有利于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本单元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不再仅仅给出一些数值计算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规律,而是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这样便于学生依托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比较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运算定律。同时,教材在练习中还安排了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借助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和认识运算定律。
3.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单元的第三小节,改变了以往简便计算以介绍算法技巧为主的倾向,着力引导学生将简便计算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这对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具体编排 1.加法运算定律。(1)主题图。
旅行途中记录行程的情景。考虑到学生对自行车上的记录仪表比较陌生,所以画了一个仪表表面的放大图,并让小精灵做提示性介绍。(2)例1。
在主题图的基础上提出了要解决的问题。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解答并交流;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3)例2。
加法结合律。理解了题意,并搞清了条件和问题之后,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列出算式计算。接着,还可让学生观察比较教材提供的另两组算式,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编出像例2这样的例子,再观察、比较。、(4)例3。让学生将前面所学的两条加法运算定律,综合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中。2.乘法运算定律。(1)主题图。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看主题图,说说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学生可以按自己看到的说,也可以把图中的两段说明文字复述一遍。再根据这些信息引导学生发现可解决的一些问题。
(2)例1。
让学生自己发现乘法交换律。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进一步,可让学生在主题图中,找出可用乘法交换律解决的其他问题,并列出算式。(3)例2。从解决这个问题的两种算法中,得到乘法结合律的一个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概括得出乘法结合律。小结时,最后让学生根据例题的内容,继续提出其他问题,作为练
习题。
五、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好在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对加法和乘法的一些运算规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小精灵提出的问题:“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发现了什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明确:交换律是两数相加、相乘的规律,即交换加(因)数的位置,和(积)不变;结合律是三数相加、相乘的规律,即可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先相加(乘),和(积)不变。在这一活动中,应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自己的发现。
(4)例3。
通过比较、概括得出乘法分配律。小结时,教师有必要指出乘法分配律与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最大区别,在于乘法分配律是乘、加这两种运算之间的一个规律,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只是乘法一种运算内部的规律。3.简便计算(1)例1。
讨论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教材展示了三种算法,同时以小精灵提问的方式给出两个问题:他们都是怎样计算的?你喜欢哪种方法?显然,前一个问题是让学生思考、理解三种算法的计算过程和其中的算理;后一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方法的特点,思考它们的适用范围。
(2)例2。
画面是书店的一角,题中包含两个需要综合应用加减计算的实践问题,而且解决问题的策略具有较大的灵活性。(3)例3。
讨论可用连除计算解答的实际问题。教材给出了两种解法,引导学生思考两种解法分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通过小精灵的提示比较两种算法,说出其中的运算规律。
(4)例4。
以王老师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为题材,提出了三个问题。整个例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例4的三个问题,可以一次给出,或依次给出,也可以先出示插图和四个已知条件,让学生说说“一打装”是什么意思,然后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5)例5。
教材介绍了按月计算、按周计算的两种思路,以及相应的列式计算过程。在按月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然后通过小精灵,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算法,和同学交流。
律已经有所了解,这是搞好本单元教学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的教学应着重帮助学生把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规律性的理性认识。
2.加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如前分析,本单元教材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关注数学的现实背景,从社会生活中来,到社会生活中去,体现了数学教学回归社会、回归生活的愿望。因此,领会教材的这一意图,用好教材,借助数学知识的现实原型,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运算定律,构建个性化的知识意义。进而,凭借知识意义的理解,也有利于所学运算定律的运用。
3.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学课程改革精神,培养学生灵活、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运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运算定律的运用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探究、尝试,让学生交流、质疑。相应地,教师也应发挥主导作用,当学生探究时,仔细观察,认真揣摩学生的思路,酌情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给予适度启发;当学生交流时,耐心倾听,洞悉学生的真实想法,加以必要的点拨,帮助学生讲清自己的算法,让其他同学也能明白。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介绍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三、编排特点
1.简化小数的意义的叙述。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其依据是十进制位值原则。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淡化十进分数为什么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用小数来表示的道理,着重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来说明小数的意义,使学生明确“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表示。”如果有学生问起为什么十进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教师可以依其理解能力加以说明。2.注意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本单元一些内容与前面的知识有一定的联系,教材在编排这些内容时,注意给学生创设自主留探索的空间。如,小数的读、写,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初步认识小数时已学习过,这里只是小数的数位增加了,读、写方法没有变。因此,教材先出示一些小数,让学生试着读、写,在读、写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小数读、写的方法。3.重视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要涉及到十进分数,由于学生没有系统学习分数的知识,理解分数的十进关系有困难,为此教材除了在正式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借助计量单位的十进关系(如,长度单位)来帮助学生理解外,在练习中还安排了很多根据十进制计量单位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的练习。如教科书第61页第4题“用手势比划下面的长度” 等。4.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为了让学生体会这一点,教材单设一小节“生活中的小数”将生活中的小数、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合并在一起进行教学。其中,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还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编排,使学生体会到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5.改变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中“扩大„„倍”“缩小„„倍”的说法。
“扩大„„倍”与“缩小„„倍”在小学数学阶段约定俗成的理解是:扩大几倍就是乘几。缩小几倍就是除以几。但是一些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数a扩大n倍,应是a+na倍,而不是na。也有人认为:“倍”只适用于数的扩大,不适用于数的缩小。考虑到上述问题以及与中学的衔接,我们在本套教材中进行了尝试性的改变。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中,将“扩大„„倍”“缩小„„倍”修改为“扩大到„„倍”“缩小到„„分之一。”
四、具体编排
1.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1)主题图。简要地呈现了 “小数产生”的过程。(2)例1。
选用了米尺作为教学小数意义的直观教具,以长度单位为例说明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2.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1)小数数位顺序表的整理。
由三个具体的不同位数的小数,说明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构成;然后说明小数各数位上的数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整理出小数的数位顺序表。通过表的形式很直观地把小数的数位名称和相应的计数单位分别对应起来,同时也把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数位关系表示出
来,使学生熟悉每个小数数位的位置和所表示的数是多少。
完成数位顺序表。(2)例2。
小数的读法。注意强调: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整数部分就读“零”;小数部分有几个0就读出几个零。这可以通过创设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理解、巩固。(3)例3。
由广播的形式说明在实际生活中有时需要将听到的小数记录下来,引出写小数。3.小数的性质。(1)例1。
通过让学生量出0.1米、0.10米、0.100米的三段纸条,看能发现什么,由此引导学生探究小数的性质。(2)例
2、例3。
例2说明应用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有0的小数化简。例3说明应用小数的性质,在不改变大小的情况下,还可以把一个小数增加位数或把一个整数改写成小数。4.小数的大小比较。
例4分三步呈现了比较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的,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比较百分位。每次比较都放手让学生尝试,关键处给予点拨。最后通过想一想,对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进行总结。5.小数点移动。(1)例5。
探究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为了帮助学生发现规律,教材列出了4个等式。引导学生先从上往下观察,再从下往上观察,然后分别总结出小数点向右、向左移动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2)例6。
通过直观说明把一个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就是把这个数分别乘10、100、1000。然后应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一个数乘10、100、1000转化为向右移动小数点。
(3)例7。
通过直观说明把一个数缩小为原来的、、,就是把这个数分别除以10、100、1000。然后应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一个数除以10、100、1000转化为向左移动小数点。6.生活中的小数。
(1)主题图中呈现了四个不同情境中的小数,包括质量、身高、成绩、体温,并且让学生说出一些生活中的小数,后的数保留一位小数。一方面巩固了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另一面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和把一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结合具体情境中小数的具体含义,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2)“做一做”通过让学生说生活中小数的含义,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7.名数的改写。(1)情境图。
从解决问题入手,引出小数与名数的改写,突出这种改写是解决问题的需要,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改写的必要性。(2)例1。
教学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复名数改写成小数的情况,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改写的方法。
“做一做”是对学生熟悉的名数的改写,虽然名数之间的进率不同,但改写它们所用的方法是一样的,加深学生对改写方法的理解和掌握。(3)例2。
教学把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呈现了两种改写方法,学生用哪种方法改写都可以,只要有道理,教师就要予以肯定。
(4)引导学生归纳名数改写时要注意的几点:首先,要分清是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还是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从而决定怎么计算。其次,要清楚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100还是1000。最后,根据上述两个方面判断确定小数点应该向左还是右移动,移动几位。
8.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1)例1。
结合豆豆测量身高这一现实情境,说明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说明如何利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在“想一想”中,教材将“如何保留整数”的问题留给学生自己思考解决,既促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索解决新问题;也引导学生主动概括归纳求小数近似数的规则。最后,教材特别指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注意事项,并说明保留不同位数小数的精确程度,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近似数的精确性,即保留几位小数,就是精确到所保留的小数的最末一位。同时也帮助学生明确,求小数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的原因。
在学生掌握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后,可启发学生思考:保留不同位数的小数求得的近似数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哪个近似数会更精确一些?(2)例2。
教学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在完成将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后,教材进一步要求将改写
个数改写成指定单位的数的区别。
五、教学建议
1.重视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
本单元的一些概念、法则、性质非常重要,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如小数的性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还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再如,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基础。这些知识逻辑性比较强,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适宜的措施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
2.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学生在前面所学的小数的初步知识以及整数的有关知识和经验,都可能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如,小数大小的比较就可以将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迁移过来。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促进学习的正迁移,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第五单元“三角形”介绍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和实验探索等活动,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通过分类、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3.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4.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图形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编排特点
1.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强调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他们的知识经验是在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这些知识与经验是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为使儿童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认识新问题,建构他们自己新的知识与经验,教材的编写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和动手实验活动,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数学知识。例如:对“三角形的分类”这一内容,教材根据学生已懂得了角的分类,能区分锐角、钝角、直角、平角与周角这一基础,设计了“给三角形分类”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在“给三角形分类”的探索活动中了解和把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2.重视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
几何初步知识无论是线、面、体的特征还是图形特征、性质,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比较抽象。要解决数学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特点之间的矛盾,就要充分运用其直观性进行教学。基于这样的考虑,教材在提供大量形象的感性材料的同时,加强了数学问题情景、操作探索活动的设计。(3)例2。
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让学生对三角形有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设计思路是“情景、问题—实验、解释—特性应用”。(4)例3。
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三角形边的关系的思考。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规律。2.例4。
教学三角形的分类。用集合图直观地表示出,三角形整个集合与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之间整体与例如“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部分内容,创设了“我上学走中间这条路最近”“这是什么原因呢?”这种学生熟悉而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探索、去实验、去发现。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3.教学内容的呈现不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给学生留有充分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经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直接经验,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为感受、理解抽象的概念,自主探索图形的性质打下了基础。为方便教师领会教材编写的理念与意图,开展有效的教学,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教材在呈现具体教学内容时,不但重视体现知识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为教师灵活地组织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思路。这主要体现在:概念的形成不直接给出结论,而是提供丰富的动手实践的素材,设计思考性较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获得。例如,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等,均是让学生在操作、探索中发现,形成结论。
4.加强对图形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本单元增加了“图形的拼组”,让学生再次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从而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探索能力。
四、具体编排 1.三角形的特性。(1)情境图。
教材提供了一幅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直观图,目的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并说一说“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激发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兴趣,而且引起学生对三角形及其在生活的作用的思考。(2)例1。
在“画三角形”的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感知三角形的属性,抽象出概念。在已学的垂直概念的基础上,引入了三角形的底和高。最后,教材说明为了便于表述,如何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部分的关系。三角形按边分类,教材不强调分成了几类,着重引导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边和角的特征。
3.例5。
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先通过让学生度量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并分别计算出它们的和,使学生初步感知到它们的内角和是180?。在此基础上,教材再提出用实验的方法加以验证。
“做一做”应用这一结论解决问题。4.图形的拼组。(1)例6。
用同样大小的三角形拼四边形的活动,让学生体会三角形与四边形的关系。具体活动时,不一定只按教材提供的思路拼,可以让学生自主拼,看用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出哪些四边形,并说一说是怎么拼摆的。(2)例7。
用三角形拼出美丽图案的活动,进一步感受三角形与其他图形的关系,同时享受创作的快乐,感受数学美。
五、教学建议
1.适度把握本册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目标。这一学段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空间感。他们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以及探索图形及其关系的愿望不断提高,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可以在比较抽象的水平上认识图形,进行探索。因此,本册对三角形认识的教学目标与第一学段“获得对简单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有所不同,应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三角形。因此,在进行本单元的教学,如落实“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等内容的具体目标时,不仅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而且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分析、推理思考和抽象概括,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能力。
2.重视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取知识。
“数学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数学活动的过程”,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是在活动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回忆生活经验、观
察实物、动手操作、推理想像等都是学习理解抽象的几何概念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途径。教学时,应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给予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通过观察、操作、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四、具体编排 1.主题图。
教材选择女子10米跳台双人跳水这一项目,是因为这项比赛过程的成绩计算就是小数加减计算(两位小数)的内交流等活动,经历从现实空间抽象出几何图形的、探索图形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从而获得对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3.注重教具、学具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几何图形的直观性为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利用各种教具、学具和现代教学技术,可以使学生认识和探索图形的过程更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也是进一步发展学生空观念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但在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时,要注意切合实际,易操作而有实效。一些农村学校由于经济困难,不能配备丰富多彩的教学具,教师必须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当地资源,积极发动学生制作。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不但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介绍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运算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三、编排特点
1.小数加减运算集中编排。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计算的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基于以上原因,所以把小数加减法放在同一个例题(例1)中进行教学。这样既突出了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又节省了教学时间,使学生能以较快的速度形成小数加减的良好认知结构。
2.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小数加减笔算方法和解决问题多种策略的适宜空间。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教材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有意不给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的情境中。
容,而我国奥运健儿在这项目中荣获金牌。这样选择,既让学生学习了小数加减法,又使爱国主义教育润物无声。2.例1。
由本单元主题图创设的情境引入小数加减法的学习。以故事形式动态呈现小数加、减法。先学减法,再学加法,是以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来编排的。这样安排,在情理之中,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计算的兴趣。两位小数的加减法如何笔算,教材没有给出详细过程,只有计算结果。3.例2。
让学生在合作活动中总结小数加、减计算的一般方法。通过做一做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同时会用不同的方法,包括使用计算器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和验算。
4.例3。
(1)学习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2)呈现了三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尽管这三种思路的思维水平处于同一个层面,但它显现的意义是让学生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往往都有多种思路,多条途径。当思维的角度不同时,就会产生不同的解答方法。
(3)使学生懂得使用计算器进行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混合计算。让学生用计算器对自己列的算式算一遍,一方面检验自己笔算的结果,另一方面熟练用计算器的方法。5.例4及相应的“做一做”。
(1)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应用。
(2)在不同算法的比较中体会运算定律在运算中的简化作用。
(3)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五、教学建议
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小数加减法知识。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两者之间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和相同之处。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在第一学段的三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因此,让学生充分应用旧知来自主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成为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教学时,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激活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一已有知识经验,并尝试用它来计算小数加减法;让学生明确列竖式时应如何对齐数位,懂得道理何在;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主尝试的过程和结果。通过自主学习本单元的知识,使学生懂得应用旧知来学习新知是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2.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为了使因材施教、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教学时应关注不同学生解答问题的不同思路,积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解法。如,教学例1中解答“第二轮动作完成后中国队领先多少分?”的问题时,教师不宜作任何提示,而应让学生根据自身经验找到适当的解题方法。又如,教学例
3、例4时,不必将教材中出现的各种解题思路率先呈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解答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通过描点、连点成线段,在连点的过程中体会数据的增减变化,经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全过程,使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当学生补充并完成折线统计图后,教材安排了三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分析,还要依据数据的变化特点对“陈东5岁半时的身高”进行合理的推测。通过小精灵的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思维空间。例2后面的“做一做”让学生通过对某小学一年级到六年领会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达到提高数学思考能力和计算能力的目的。
第七单元“统计”介绍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2.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较简单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编写特点
1.合理运用迁移规律,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
由于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比较相似,只是不画直条,而是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因此教材中选用了数据富于变化的条形统计图,从而引出另一种表达方式,自然地过渡到折线统计图。
2.提供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的现意义。
本单元精心地选取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使统计知识与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
3.培养学生在统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进行合理推测的能力。
教材在安排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时,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同时,让学生感悟由于数据变化带来的启示,并能合理地进行推理与判断。如练习十九中的第4题。
二、具体编排 1.例1。
通过小精灵的提示:“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引出折线统计图。运用小精灵的话:“这种统计图叫折线统计图”,使学生明确新知识。引导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归纳概括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突出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晰地显示数据增减变化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根据参加科技展人数增减变化,谈一谈自己的感想。2.例2。
级喜欢看科普读物的人数的统计,一方面运用了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使学生感知统计的现实作用,另一方面巩固了对折线统计图的理解与运用。
三、教学建议
1.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统计知识,会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描述、分析,教学时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以知识迁移的方式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互相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维能力。2.进一步认识统计的现实意义。统计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折线统计图更能清楚地反应出数据的增减变化。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其特点,让学生感悟体会这一特点,并从中引发思考,认识折线统计图对生活的指导意义,学会根据数据的变化正确地进行预测。3.把握好教学要求。与前面的教学要求一样,我们不要求学生会制作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只要能根据数据把统计图补充完整并描述、分析数据就可以了。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尝试制作,但并不对此作统一要求。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介绍
一、教学内容
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是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思想方法。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间隔),由于路线的不同、植树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数)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公路两旁安装路灯、花坛摆花、站队中的方阵,等等,它们中都隐藏着总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就把这类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具体编排 1.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
(1)例1讨论的是在校园里的一条小路一边植树,需要多少棵树苗的问题,这是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小路全长100米,每隔5米栽一棵树,两端都要栽,一共要准备多少棵树苗呢?让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经历分析、思考问题的过程。
(2)“做一做”也是关于一条线段且两端都要栽树的植树问题。但是,这里给出了植树的棵树,要求的是首尾两棵树之间的距离。通过做一做的练习,加深学生对在例1中发现的规律的理解。2.例2及“做一做”。
(1)例2是在例1的基础上继续探讨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的另一种情况。教材给出动物园里绿化队在大象馆和猩猩馆之间的小路两旁栽树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在这条小路的两端都不栽树。由于学生前面有了探索的经验,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当两端都不栽树时,植树的棵树比间隔数少1,利用发现的规律再来完成例题里的计算。
(2)做一做是帮助学生练习利用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1题和例1对应,是两端都要栽树的情况。第2题和例2对应,这是源于生活中的一个现实问题:要把一根木头平均分成5段,需要锯几次?虽然不是植树,但是这里隐含的规律和植树问题相同。3.例3及“做一做”。
(1)例3是植树问题的另一种情况——关于一个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教材这里没有给出解决关于封闭图形植树问题的规律,而是用直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有不同的发展。如果学生可以接受的话,也可以让他们自主探索这种植树问题中包含的规律,即栽树的棵数正好等于间隔数。例如,围棋盘最外层摆放的棋子数等于最外层每两个棋子间的间隔数,最外层每边有18个间隔,最外层总共摆放的棋子数是18×4=72个。(2)“做一做”第1题是知道了正方形四边上的总人数,求每边有几个同学,这是关于例3的逆向思考的题目。第2题一个开放题,在正五边形的水池边摆花,使每边都有4盆花,要满足“最少需要几盆花”的要求,就要在五边形的五个顶点上都放一盆花,这种情况与例3相同。第3题是在例3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问题,即求整个方阵的总人数,可以直接用乘法来求出。
五、教学建议
本单元单元时,要适当把握教学要求。本单元就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时,应从实际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考过程,逐步发现隐含于从不同的情形中的规律,经历抽
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但是,也要注意不要对例题进行过多的变式,提高问题的难度,造成教学要求过高。综合应用:小管家
一、教学目标
通过记录家里一周的日常开支、绘制折线统计图等活动,一方面可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巩固前面所学的统计知识;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试着学习理财,合理安排日常开支,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逐步形成应用意识等。
二、具体编排
为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教材在活动的安排上特别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完整过程:收集数据→整理、分析数据→统计决策。首先是学生每天向爸爸妈妈了解家里的每一笔开支,记录在设计好的表格内,算出小计,在一周结束时作好总计;然后根据每天的小计绘制一周开支的折线统计图,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在小组中交流;最后是依据统计结果给父母提出相应的理财建议。
按照以上的编排思路,整个活动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收集数据。
2.整理、分析数据并绘制统计图。
3.根据统计结果进行交流和作出推断,并提出建议。
三、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用1课时进行教学。既可结合第七单元“统计”进行,也可按教材顺序在第八单元后进行。2.在课堂教学的前一周,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并完成“一周开支记录表”,为课堂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3.课堂上,组织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利用教材附页的方格纸绘制折线统计图。绘图的关键是分析表中7个小计的数值,根据其大小和分布情况来确定统计图纵轴的取值范围。因不同学生收集的数据各不相同,故其绘制的统计图的形状和纵轴的取值方式也是各有特点的。针对一些学生的7个数据相差较大,教师在巡视时应帮助他们合理选择数值范围和取值方式,以更好地确定纵轴上每一格代表的数值。
4.小组交流时,教师可让学生介绍自己的统计图的含义。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参与到一些小组中进行引导,使小组交流不要偏离了统计的主题。
5.根据一周的开支估算本月的总支出。教师可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估算的方法,然后再结合学生探索的结果进行总结和点评。在学生讨论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进行必要的引导,使学生的估算方法更加合理。如估算中特别要区分出一周支出中的短期消费项目(如买酱油、买菜等)和长期消费项目(如买大电器),短期消费项目的支
第二篇: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师用书[范文]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教师用书(修订版)
目 录
使用说明 教科书整体结构表
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 主要材料清单 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
电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第1课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第2课 点亮小灯泡
第3课 简单电路
第4课 电路出故障了
第5课 导体与绝缘体
第6课 做个小开关
第7课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四、教学案例
五、参考资料
新的生命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第1课 油菜花开了
第2课 各种各样的花
第3课 花、果实和种子
第4课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第5课 种子的萌发 第6课 动物的卵
第7课 动物的繁殖活动
四、评价建议
五、参考资料
食物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第1课 一天的食物
第2课 食物中的营养
第3课 营养要均衡
第4课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第5课 面包发霉了
第6课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第7课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四、评价建议
五、教学案例
六、参考资料
岩石和矿物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第1课 各种各样的岩石
第2课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第3课 岩石的组成第4课 观察、描述矿物(一)第5课 观察、描述矿物(二)第6课 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
第7课 岩石、矿物和我们
四、评价建议
五、参考资料
使用说明
与教科版科学教科书配套的《科学教师教学用书》是为切合教师教学的实际需要而编写的,三至六年级共8册。为了能清晰而简明地表达课程设计的意图,同时方便教师备课,我们设计了一些栏目并提供了相应的资源。
下面是与使用有关的几点说明。
一、教师用书的体例和作用
——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
列出本学期的主要教学内容和在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方面希望达成的目标。为教师了解全学期的教学任务提供完整的框架和概貌。——主要材料清单
列出本学期探究活动涉及的主要实验和需要的器材与材料,供教师作计划和提前准备时使用。
——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
用文字形式介绍本单元的主要教学活动和活动间的结构,说明本单元的教学在整个教科书框架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单元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从科学概念、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列出本单元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为教师把握单元教学提供方向。——背景和目标
这是分课时说明教学内容选择的知识背景和学生的认识背景,方便教师理解教学活动的设计意图。所列的教学目标是直接针对该节课的。——教科书说明
用图文对照的形式详细说明正文、照片、图片、图表、对话框所包含的意义,对教科书正文中提出的问题给出必要的答案或说明。——教学建议
有针对性地为教学提供参考性策略,对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给予提示。——评价建议
立足单元教学指出评价的主要方向、可使用的依据,以及可采用的评价方法。
二、课时安排建议
修订后的教科书每册均安排了4个教学单元。
3、4年级每个单元包含7个教学活动,5、6年级为8个教学活动。原则上每个教学活动的时间为1课时,这是根据目前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小学科学课中、高年级均为每周2课时的现状安排的。在设计时,我们也考虑到个别省份科学课的开设已经实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保持了弹性。针对这样的地区,我们建议在课时安排上可以采取下面的办法来解决:(一)对典型的科学探究活动展开充分的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例如“比较水的多少”“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等;
(二)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开展单元性的评价活动;
(三)实现教科书中已设计的拓展性活动,或资料库中的拓展性活动。这些活动对学生的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如“小杆秤的制造”“设计制作一个强磁力电磁铁”等。为此每个单元安排3节左右的机动课时是适宜的,也是可操作的。
三、教学目标的表述
在这套教师用书中,我们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新的科学教育研究成果,将教学目标分别从科学概念、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表述。科学概念的陈述是用一句完整的话来完成的,它比一个简单的词有了更丰富的内涵,表达的是一个科学的观点或思想。科学概念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例如核心概念和具体概念。每一个核心概念是由不同的具体概念组成的,而具体概念是从科学事实中归纳出来的。以科学概念作为教学目标,将促进学生对事实的理解,有助于他们形成重要的科学观念和思想,体现了科学教育改革的新方向。
四、概念图和图表的使用
修订后的教科书引入了多种形式的概念图和图表,因为它们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用工具。运用这些工具,学生可以记录和加工整理信息,同时用来描述概念。教师也可以借此了解学生的初始想法,为教学确定起点。
维恩图是一种选择、分类和比较信息的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记录下他们的观察结果。两个圆可以呈现不同的信息,比如只属于陆生植物的特征和只属于水生植物的特征应分别记在一个圆里,而它们的共同特征则应记入两个圆的交叉部分。
网状图是概念图中的一种,它的作用是用图解的形式记录与中心词有关的观点和内容,呈现中心词和与之相关内容之间的关系。
使用网状图可以帮助学生围绕中心词作尽可能多的联想,由此教师可以了解到哪些知识是学生已经知道的。
气泡图是一种简单的网状图,它可以帮助学生对中心词(主题)做出联想,记录下他们已经观察和了解到的内容。
柱状图(条形图)是在坐标图上用填充的方式完成的数据表达,表现为条形图,一般由两组数据组成,例如时间和影长、时间和温度等。柱状图可以直观地表现数据之间的差异。
记录不仅仅可以用文字,科学图画也是适合小学生记录观察和与人分享信息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它比普通的图画倾注更多的精力在细节上。为了真实地记录,学生必须仔细地观察,记下每个小的特点和线条。使用这种记录方法可以提高每个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也可以从中评价他们的观察、表达和理解的能力。
教科书整体结构表
修订后的教科书共32个单元,更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标准所规定的相关内容。教科书以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两大主线并行发展的方式建立了自己的整体结构。
书中每个单元后设置了资料库,是为了便于学生深入理解该单元的科学概念、丰富他们的已有经验和发展他们探究科学的兴趣,是科学课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仅供学生阅读。
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进入四年级以后,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本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怎样实现这一目标呢?以下几点可供参考。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科学图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 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 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 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本册教科书各单元的主要内容如下。
“电”单元是从“什么是电”开始的。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儿有关电荷的知识,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岩石和矿物”单元是学生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学生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主要材料清单
“电”单元
静电实验:气球、线绳,塑料梳子、碎纸屑。
电路实验: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导线,回形针,小木板(或大橡皮),小开关,红灯、绿灯、黄灯,具有4个和6个接线头的盒子。
导电性实验(20种):橡皮,木质材料(小木片、小木棒等),金属材料,塑料材料,陶瓷材料,丝、棉、皮、各类布料(湿和干),铅笔、钢笔和玻璃等,“新的生命”单元
观察器材:放大镜,镊子,烧杯。
观察材料:油菜花,棉签,油菜果荚和种子,南瓜的雌花和雄花,黄豆、蚕豆的种 子,各种动物的卵(如青虹、蟾蛛、鱼、鸡蛋、鸟等)。
课件或挂图:植物传粉、受精,鸡蛋孵化过程,胎生动物的繁殖。
“食物”单元
实验材料:棉签、食用油、肥肉、花生,淀粉糊、碘酒,生、熟马铃薯,小鱼干、面条,塑料袋、面包或馒头,各种包装袋(盒)。
实验器材:烧杯,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镊子。
“岩石和矿物”单元
观察材料:各种岩石标本,稀盐酸,金属、玻璃、蜡烛、丝绸、泥土,不透明纸、半透明纸、透明纸。
观察器材:放大镜,镊子,小刀,铜钥匙,手电筒。
课件或挂图: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
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
电
一、单元概述
当我们轻轻闭合开关:电灯就会发出光,收音机就会播放动听的乐曲,电视机就会呈现五彩缤纷的画面„„这一切对我们来说似乎早就习以为常了。
电的大规模应用,是基于人类对电的不断探究。孩子们也对电感兴趣。这一单元将借助导线、灯泡、电池等电器元件和许多有趣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电的初步概念,促进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本单元的第1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学生将首先对身边的静电现象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静电现象在学生们的身边经常会发生。在这一课中,他们将知道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电荷转移而形成的。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如果电荷能持续地向一个方向流动,就会产生电流。这些是学生们建立电概念的基础。
接下来在“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电路出故障了”三课中,学生将开展对电路的研究。用一根电线和一个电池使小灯泡发光。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四年级的学生仍会津津有味地参与到活动中。他们将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而在一次次使小灯泡亮起来的实验中,他们会提出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并尝试着用更多的连接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将使他们连接的电路更加稳定,并便于操作。为了“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学生将探索不同电路连接方式对小灯泡的影响。在电路中,如果某个地方连接不好或者某个电器元件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灯泡不亮。“电路出故障了”一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在寻找电路故障的过程中,将自制的“电路检测器”作为重要的检测工具。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将形成关于电的一些重要概念,如“电是一种能源,它能使物体发光、发热”“要使小灯泡发光,电必须流经包括电池在内的完整的回路”“用相同的材料可以连接不同的电路”等。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导体与绝缘体”,将使学生对身边物质性质的认识得到发展,同时对电的理解也得到加深。
本单元还在导体与绝缘体的认识基础上,安排了“做个小开关”一课,旨在使学生把已形成的电路概念进一步发展为一个“可以控制的电路”,同时也深化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
单元的最后一课是“不一样的电路连接”。目的是整理学生的发现和认识,比较串联和并联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方法。
整个单元的安排是一个严密的结构,前后课之间有着学生认识发展上的逻辑关系。学生从认识电的本质——电荷开始,到认识电路、电流、开关、电路检测器、导体、绝缘体,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将最终指向对电的认识。
在本单元中,学生使用的是电池这样一个安全的电源,而在日常生活中,多数用电器使用的是220伏的交流电。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知道220伏交流电的电源是很危险的,不能直接用家里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要把安全用电的教育贯穿单元教学的始终。
二、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的作用下电荷位置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带电现象。●电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电荷持续的定向流动就形成了电流。
●要使电流经过导线使小灯泡发光,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电路。
●使用相同的材料,可以组成不同的电路;用不同的连接方式连接的电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有的物质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称为导体;有的物质不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开关通过连接和断开电路来控制电路中的用电器。●电是一种能量来源,能产生光和热。过程与方法 ●组装简单的电路。
●在关于电的探究活动中,进行预测、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的结果。●用简单的电路图表示电路的连接方式。●制作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用电路检测器检验电路中的故障。●用电路检测器检验导体和绝缘体。
●用电路检测器探究接线盒里电路的连接情况。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激发探究电的兴趣。
●发展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
第1课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一)背景和目标
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动;在干燥的季节脱毛衣时,会听到啪啪声;在干燥的季节用手去触摸门的金属把手,会有触电的感觉;阴云密布的天空,常常有雷电产生„„这些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每一个四年级的学生可能都经历过。他们 知道其中的一些现象是静电现象,但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对静电现象进行过深入的探究。本课将为学生探究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提供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活动。在一课时内要让学生 对静电现象进行全面的认识是不可能的,所以学生对静电现象的认识只能是初步的、概 括的。这些活动将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电的本质,是学生学习其他电的知识的基础。
科学概念
●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过程与方法
●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二)教学准备
为每组学生准备: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
教师准备: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三)教科书说明
本课是“电”单元的起始课,主要是让学生对电的本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感受到电并不神秘,它就存在于我们身边,为学生后面学习电的其他知识打下基础。
第一部分:体验静电现象
静电现象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科书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去接近碎纸屑和观察用梳过干燥头发的梳子再去接近头发,即带静电 的物体可以吸引轻巧物体,两个带不同种类电荷的物体会互相吸引。这些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能让学生感受到静电的存在。多数学生对这样的现象能解释为是由于静电的作用,或者能进一步解释到梳子和头发摩擦产生了静电。学生的这些认识是我们期望的。
接下来是学生交流他们所知道的静电现象。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静电现象。教科书下面分别列举了“冬季里,女孩在摘掉毛线帽的瞬间,头发竖立起来”“在科技馆,一个长发女孩用手触摸静电起电机的金属球,头发竖立”“闪电”三种静电现象。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静电现象存在于我们周围。
第二部分:不一样的电荷
物质是由原子或分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量与周围电子所带负电荷的数量一样多,所以物质表现为电中性。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如摩擦)时,一些被原子核束缚得不那么紧的电子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于是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例如,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就带上了正电荷,这些电荷静止在物体上就产生了静电现象。由于学生尚不具备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能力,教科书中以资料的形式呈现,对静电的知识做了简单的介绍。
教科书到这里其实是完成了从学生对静电现象的原始认识到对静电现象进行科学解释的过程。
教科书接下来通过对两个实验的观察,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推理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活动一:用充气的气球和头发摩擦后分开,再用经过摩擦的气球的一侧去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活动二:将两个充气气球分别系在约1米长的木尺上,并让它们紧挨着挂起来。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通过对上面两个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的整理和分析,帮助学生认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整理和分析的步骤如下。
(1)假设气球和羊毛制品摩擦后,气球带负电荷,当用气球再去接触头发时,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头发可能带什么电荷?
(2)两个都和羊毛制品摩擦后的气球,当它们相互靠近后,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教科书上的图清楚地反应了以上的分析过程。
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相互排斥,这时学生将能够进行解释,即当两个物体带不同电荷时就相互吸引,当两个物体带相同电荷时就相互排斥。
第三部分:让电荷流动起来
这部分内容帮助学生发展对电荷的认识,也是后面学习电流的基础。教科书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如果让电荷持续地流动起来就会产生电流,“电荷的流动就像缆绳上的缆车,导线上所有的电荷都同时流动”,而要使电荷持续地流动必须有供电荷流动的通道——电路和为电荷持续流动提供动力的电源。
(四)教学建议
1.体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了解学生对静电的初始认识。
由于四年级的学生对静电现象并不陌生,建议教师在开始上课时首先用一两个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或静电现象的有趣活动,来引导学生对静电现象的关注,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接下来可以给学生一点儿时间,让他们利用身边的物体来找一找身边的静电现象。教师可以事先为每组学生准备塑料梳子、塑料格尺、碎纸屑等。在学生找静电活动的过 程中,教师可以初步观察到学生们对静电的认识情况。接下来组织学生汇报找静电的方 法,并通过问题的引导,进一步了解学生们对静电现象的认识情况。可以使用的引导性 问题有:“你是怎么知道这种方法的?”“你怎样知道物体带静电了?”“你能对你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吗?”
以上的引导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到:有些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主要是摩擦)时,会产生静电。
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投影片的形式展示更多的静电现象。让学生感受到:静电存在 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中,包括人体在内的生命体和非生命体。2.认识不同的电荷及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前面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用资料的形式(有条件的可以配合电脑动画)来向学生介绍静电现象产生的原因。然后,通过分组观察两个实验,探究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活动一:用充气气球摩擦羊毛制品后,再用这个气球的摩擦面靠近头发,观察有什 么现象发生。
活动二:让两个都用羊毛制品摩擦过的充气气球相互靠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当学生观察了上面的两个实验后,组织学生对上面两个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整 理和分析。整理和分析的步骤如下。
(1)教师出示气球和羊毛制品的示意图,结合学生对第一个实验现象的观察,帮助学生进行整理和分析:如果气球和羊毛制品摩擦后,气球带负电荷,头发应该带什么电荷?当气球再去接触头发时,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同时完成示意图。
(2)两个都和羊毛制品摩擦后的气球带什么电荷?当它们相互靠近后,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独立完成示意图,并结合示意图对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
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相互排斥,这时引导学生对这一现象进行完整的解释。教师可引导学生把这一现象和以前学习到的磁铁进行类比,加深学生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解。3.认识电流的形成。
带不同电荷的物体相互靠近后会相互吸引,但吸引一会儿后,再去靠近,相互吸引的现象就会消失,这是因为带不同电荷的物体在相互靠近后,带负电荷的物体上的多余 电子又会回到缺少电子的带正电荷的物体上,当两个物体上的电荷恢复平衡后,就会恢 复到不带电的状态。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小游戏来帮助学生体会负电荷的移动现象。然后 引导学生认识到电荷在物质之间不断地流动,就会产生电流,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电器就是靠电流来维持工作的。然后结合学生对生活中各种用电器的了解,认识到要想得到持 续的电流,必须有一个电荷流动的路径一电路和为电荷持续流动提供动力的电源。
(五)评价建议
学生对静电现象的初始认识,是评价学生的主要内容。学生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解释情况,为评价学生提供了很好的依据。第2课
点亮小灯泡
(一)背景和目标
电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它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呢?在这一课中,学 生将通过使用简单的电池、导线使小灯泡发光,并且探究使小灯泡发光的不同连接方式,激发探究电的兴趣。
电流动的路径叫做电路。为了建立一个电路,需要电池、导线以及用电器,例如灯 泡。电必须从电池的一端经过用电器流向另一端才能建成一个完整的电路。
电在电路中的流动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现象,如小灯泡的亮与不亮 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通过。电池或电源,是电路中电流的“推动力”。在这一单元 中,学生将使用干电池来完成各种有关电的研究。电池有两端,一端标着“+”(正极),另一端标着“-”(负极)。正极的那一端有一个小的突出的金属帽,负极的一端是扁平的。
科学概念
●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过程与方法 ●连接简单电路。
●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日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二)教学准备
为每组学生准备:1只小灯泡,1节1.5 v的干电池,1根导线,实验记录单。教师准备:小灯泡的剖面图或剖开的大灯泡的实物,电池和小灯泡的图片,双面胶。(三)教科书说明
第一部分:小灯泡的构造
在尝试着点亮小灯泡之前,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只有让电流流过小灯泡的灯丝,小灯泡才会发光。点亮小灯泡,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有很多东西值得研究。也许学生们拿到导线、电池很快就能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但是,他们并不一定了解电路的真正意义。所以教科书首先引导学生对电路中的材料及其结构进行观察和认识。其中,了解小灯泡的结构是观察的重点。教科书的插图中提供了小灯泡的解剖图,帮助学生了解小灯泡的结构。当了解了小灯泡的结构后,再提供给学生一根导线、一节电池、一个小灯泡。仔细观察这些材料,将有助于学生对电路的理解。提供给学生的导线大约10厘米长,两端分别除去外包皮约1.5厘米(这是必须的,这样才能连接到电路中去);干电池是1.5 V的;小灯泡最好挑选电压最低的那种,连接在电路中比较亮,容易观察。
当学生们对材料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鼓励学生们尝试使用这些材料来点亮小灯泡。
在学生们尝试用这些材料组装简单电路时,每个学生都应动手试一试,让自己连接的小灯泡亮起来。可能有些学生没有成功,要鼓励他们再试一试。
当学生们利用这些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后,让学生们观察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猜猜电是怎样流动的,试着用手指比画出电流的路径。在这个过程中,摆在学生面前的问题是:小灯泡内的电流是怎样流动的。在此,指导观察小灯泡的连接装置是教学的重点。猜猜电在小灯泡里是怎样流动的,要让他们试着用手指比画电流流动的线路:电流从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人,经过灯丝再从另一个连接点流出,才能使灯泡发光。为了更好地了解小灯泡的结构,教科书提供了一个小灯泡的剖面图,帮助学生了解小灯泡内电流的流动路径。
在学会连接简单电路的基础上,让学生寻找更多的使小灯泡发光的连接方法,将各种连接装置用实物图的方式画出来,并用红笔画出电流的路径,同时将这些连接方法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第二部分:让小灯泡发光
在第一部分研究的基础上,教科书的第二部分分别选择了几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方法供学生思考:哪种连接能点亮小灯泡?哪种连接不能点亮小灯泡。教科书提供了四种连接方式的图(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
图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小灯泡亮。
图2:导线连接电池铜帽和底部的锌壳,小灯泡只有锡粒端接触电池铜帽。不亮。短路!图3:导线连接电池铜帽和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锌壳接触。小灯泡亮。
图4:导线连接小灯泡螺纹与电池旁的外壳,小灯泡的锡粒端接触电池铜帽。小灯泡不亮。断路。
这四种连接方式比较典型,建议让学生都尝试连一连,比较一下它们各自的特点,并说说哪种连接方式会使小灯泡发光?哪种连接不能使小灯泡发光?为什么?加深学生对电路的理解。
在电路连接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发现图2的连接方式会使电池或导线发热。要告诉他们,当电池的两端直接通过导线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不要用这种方式去连接电路,否则会损坏电池。如果发生短路,必须立即断开导线,这样电池还可以再用。断路现象是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但短路对于学生来说是新的知识,只有让他们从实践中去尝试、体验,他们才会理解。在这里,要求学生能区分断路和短路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第三部分:课后延伸部分,需要学生调查家里的用电器
教科书安排学生课后对家里的用电情况进行调查,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调查和统计能 力、丰富学生关于电的认识,还为学生发现电的更多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如电不仅 仅可以用来发光、发热,还能使电器播放音乐、产生图像等多种功能,这将进一步激发 学生研究电的兴趣。
(四)教学建议
本课教学可以按以下思路展开。1.了解学生对电灯发光原因的初始认识。
电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当闭合家里电灯的开关,电灯就会亮起来,这 一司空见惯的现象也许没有人会提出疑义。学生们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吗?他们是怎样认 识这一问题的?对这样问题的讨论,能让教师们了解到学生对电灯是如何工作的初始想 法。让学生明确必须有电流流过灯丝电灯才会发光,由此使学生知道电作为一种能源的 根本含义,即为人们提供光和热或者动力等。学生首先明确电灯发光的原因,为学生进 一步学习电路知识打下基础。2.观察小灯泡。
对于小灯泡,学生似乎是再熟悉不过了。而当让学生描述小灯泡的结构时,他们的头脑中就不一定那么清晰了。可以先让学生画小灯泡,再现他们对小灯泡的原有认识。通过交流自己和同伴们所画的小灯泡,学生们会意识到原来自己对小灯泡的认识是粗略的、不完整的,这也激发了他们进一步细致、认真观察小灯泡的兴趣。(1)问:你们见过小灯泡吗?请你们把自己脑子中的“小灯泡”画出来。(2)学生画印象中的小灯泡。(3)交流所画的小灯泡。
(4)发给每组一个小灯泡,让学生仔细观察小灯泡。此时,学生对小灯泡结构的认识会更完整、更清晰。
(5)交流观察结果。学生们会说小灯泡的结构,也会汇报观察小灯泡的方法,自然也会说一说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体会。教师可以穿插用课件演示小灯泡的内部结构,旨在让学生看得更明白。
3.尝试连接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教师给每组提供一根导线和一节电池,让学生首先观察导线和电池,说说导线和电池的结构。
让学生尝试接亮小灯泡,并将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用实物图的方式画出来。其实接亮小灯泡对小学生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学生自以为比较简单,往往到了手里会变成难事,这也正是情感态度培养的好时机。鼓励学生根据前面的讨论和观察,再进行不断的尝试。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1)请已经接亮小灯泡的同学上来展示他们的接法,教师要帮助学生记录相应的实物线路图。
(2)根据实物线路图,请学生说说在这个电路中电是怎样流动的,它的方向是怎样的。
教师可以请学生用手比画出电是怎样流动的,然后在记录单上用箭头表示。也许描述电流流动方向的说法各不相同,这是完全正常的,因为电是怎样流动的我们看不见,猜测表明了不同学生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教师应该允许各种猜测,把各种猜测罗列出来,再进行讨论和比较:被人们广泛认可的是哪一种猜测,哪一种最接近科学家的猜测。(3)请没有使小灯泡发光的小组谈谈接法。画出小灯泡不亮的电路,分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一般有这样三种情况:第一种,导线直接连接电池的正极与负极;第二种,导线连接了电池的负极与小灯泡上面的连接点,但小灯泡底下的连接点没有与电池的正极接触;第三种,导线连接了电池的正极与小灯泡底下的连接点,但小灯泡上面的连接点没有与电池的负极接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这几种接法小灯泡不能发亮,随机渗透短路、断路等知识。4.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
有了前面的学习认识,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对于学生来说就不会很困难了。建议可以从以下活动思路展开。
(1)同组合作探究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把每种方法都用实物图的方式画出来。(2)画出每一种连接方法的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径,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3)把连接图贴在黑板上,在全班交流。(4)分析接亮的电路的共同点。
5.判断哪个小灯泡会亮,哪个小灯泡不会亮。
出示四种电路连接图,让学生判断哪个小灯泡会亮,哪个小灯泡不会亮,并区别短路与断路。
这一节课还可以采取另一种处理方法,即先让学生画出可以使小灯泡发光的示意图,然后让他们通过实验检验自己的认识,并在反复的实验与思考后画出发光灯泡连接装置中电流的路径图。
6.对学生进行用电安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五)评价建议
1.注意收集学生对电灯是如何工作的初始认识。2.收集学生画的小灯泡的结构图。3.收集学生点亮小灯泡的连接图。
4.学生是否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是否增强了安全用电的意识。第3课
简单电路
(一)背景和目标
学生已经可以自己建立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简单电路。在这一课中,他们将学会使用新的装置——小灯座和电池盒,用导线连接完整的电路。在使用这些装置建立电路和探索使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的过程中,学生将获得更多的建立电路的经验。
科学概念
●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电池。
●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 电路。●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过程与方法
●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观察、描述和记录有关的实验现象。
●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
●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二)教学准备
每小组小灯座2个、电池盒1个、1号电池1节、导线4根、小灯泡2个、记录纸若干,记号笔1支。(三)教科书说明
本课教科书中共两页,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带灯座的电路
关于电路,学生们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经验,能够用一根导线、一节电池使小灯泡发光了。在操作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这样用手来按住导线的两头与电池和小灯泡连接,太不方便了,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在本课中,一开始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给每个小组一个小灯座、一个电池盒,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元件的构造。电池盒内的两端分别装有铜片,并连接外面的两个接头,应让学生注意观察接头的弹簧夹、小灯座的螺口,以及旁边的两个接线头,想想这些构造的用处。
了解了这些元件的构造后,能用这些元件使小灯泡亮起来吗?教科书引导学生用三个步骤进行安装。
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安装在电池盒里。2.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3.把小灯泡安装在小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一我们的小灯泡亮了!
这样的安装步骤,特别是第二步,可以强化学生对前一课学到的知识的理解。
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法。小灯泡亮了以后,要让学生拿出科学文件夹,把电路用实物图画下来。在画的过程中,学生们会觉得画实物电路图比较费时间,这时可以引入一种简单的方法,即简单电路图。要指导学生认识一些简单的符号,并说明它们分别表示电路中的哪一部分,再告诉他们用线段连接的方法。第二部分: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
在学生们已经学会使用电池盒、小灯座后,用这些材料来组建一个比较复杂电路的活动就可以开始了。点亮更多的灯泡,意味着要提供比较多的材料。教科书要求用2个小灯泡、2个小灯座,4根导线、电池盒和电池组成电路。教科书中对电池的数量没有具体的要求,可以先发给每个小组1节电池和1个电池盒,然后根据各小组电路的连接情况,再发给每个小组1节电池和1个电池盒,让学生探究电池在电路中怎么连接。当新的电路连好时,要让他们把这些电路画在科学文件夹上,以便在讨论、交流时使用。教师可以从这些图中,了解学生对电路的掌握情况。
学生已经能让两个小灯泡亮起来了,也能够在电路中使用两节电池了,这时提出: 我们能连接更多的小灯泡,使用更多的电池,让小灯泡亮起来吗?在这堂课上,学生已 经没有时间去做这样的尝试,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总结出:只要使用电 池、小灯泡、导线等元件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就会使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这样可以使 学生对电路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四)教学建议 1.引入。
发给每组1节干电池、1根导线和1个小灯泡,请各小组把小灯泡点亮。根据上一节课的经验,学生会很容易完成任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我们这样用手按着来点亮小灯泡,是不是有点儿不太方便啊?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可提醒学生观察或回忆学校和家里的电灯是怎样安装的)2.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学会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
教师逐个出示小灯座、电池盒。先让学生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并进行讨论,这两 个工具是干什么用的?怎样使用?请一位学生到前面演示电池盒和小灯座的安装,教师 可以做如下提示:
(1)安装电池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2)小灯泡是怎么装到小灯座上的?
(3)导线怎么连?(指出弹簧接线头的最佳连接方法)
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方法也可以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由教师直接按照教科书上提供的步骤告诉学生,不必对使用方法进行讨论。教师边讲解,学生边操作,保证每个学生都会使用。
当学生能够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后,请一组学生展示他 们的连接实物图,教师介绍用简单的符号画电路图的方法。3.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再向学生提供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3根导线,让学生尝试怎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教学建议一:可以要求学生“先画电路图再动手操作”,完成一个“从想到做”的过程。让学生把设计的实验方案以电路图的形式体现出来,然后按照思考后的方案再去动手做。
教学建议二:在通常情况下,学生往往会首先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进行各种尝试,当尝试成功后,再去尝试其他的连接方法。教师提醒学生将各种方法的电路图画出来,以便交流。
根据各小组电路的连接情况,再发给每个小组1节电池和1个电池盒,探究两节电池在电路中的连接方法,并画出电路图。
实验结束,小组汇报,互动交流。
教师可以给出交流要点,如:小灯泡亮了吗?用了几种连接方法?哪种方法更好? 为什么?为什么不同的方法都能使小灯泡同时发光?指出电在电路中是怎样流动的。4.活动延伸。
在学生完成汇报后,提出我们能连接更多的小灯泡,使用更多的电池,让小灯泡亮 起来吗?引导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电路知识,讨论他们的想法,使学生对电路的认识得 到进一步发展。
(五)评价建议
关注学生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时的操作情况。收集学生的电路图。第4课
电路出故障了
(一)背景和目标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时问题的解决可能意味着创 造出一些新的事物,但重要的是要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在这一课中,强 调的就是问题的解决技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概念
●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通道)。●电路出故障了,电流就会中断。过程与方法
●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
●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的故障。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精神。(二)教学准备
每组2个~3个小灯泡、导线若干、电池、电池盒、小灯座、坏的小灯泡、没有剥皮的导线、废电池、形成断路的电池盒、1套做电路检测器的材料。
教师准备:一张电路检测器的挂图。(三)教科书说明
第一部分:什么地方出故障
这一部分有两项主要活动:1.明确回路的概念;2.整理可能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各种原因。
前面两课学生要完成的任务是点亮一个或多个小灯泡。小灯泡为什么会亮?这是因为电从电池的一端流出,通过导线和小灯泡,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亮。如果小灯泡不亮,说明小灯泡中没有电流通过。本课教科书一开始就让学生对前面学习的内容进行整理,引导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强化有关电路是一个闭合环路的概念。
小灯泡不亮了,是电路中哪一部分出了故障,使电流中断了呢?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检查连接的方法,结合前面的学习,排除连接方法上的问题。在肯定连接方法正确之后,教师可以引出新的问题:为什么连接方法正确而小灯泡却不亮呢?引导学生来整理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各种原因。这是发掘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过程。要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尽可能多地分析电路出故障的可能,并做好记录。
第二部分:做个电路检测器
学生列举了电路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他们可能想到的办法是检查电路:看看电池盒两端弹簧夹上的导线有没有夹紧;电池是否放好了;小灯泡拧紧了吗;把小灯泡换下来试一试;换一个电池等。他们也会知道用试电笔、万能表来检测电路的故障。
这一课学生们将学习用一种新的方法来检测电路——做一个“电路检测器”,体验科学的检测手段将使我们更为迅速地解决问题。教科书中对做电路检测器的方法做了具体的说明:把在上节课连接过的简单电路中的小灯座上的一根导线头拆下来,另外再连上一根导线,这就是我们的电路检测器。需要注意的是:做好电路检测器后,一定要试试灵不灵。
把故障电路的某一部分电路或某一个元件连到电路检测器的两个导线头之间,如果 小灯泡亮了,就说明这部分电路或这个元件是畅通的、没有故障的,否则就证明这部分 电路或这个元件不畅通、有故障。教科书中的插图给出了检测电路和检测电路中各部分(小灯泡、导线)的方法。在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中的故障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检测电路时,应先把故障电路中的电池从电池盒中取出。
2.检测故障电路中的电池是否有电,应采用取出电路检测器的电池盒中的电池,将 故障电路中的电池放在电路检测器的电池盒里,看看小灯泡会不会亮。
利用排除法进行测试,找出故障的原因,要让学生再试一次,使小灯泡重新亮起来。
教科书的安全警告提醒学生,要注意安全,不准用它来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学生在本课中,经历了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
(四)教学建议 1.引入。
教师可以出示一个能使小灯泡发光的串联电路,让学生画出简单的电路图,并说一 说电流是怎样流动的。强调小灯泡发光是因为在这个电路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回路。
然后教师可提供给学生一个出了故障的电路(教师可以准备多个好的和坏了的小灯 泡,有电的和没电的电池等材料),并提出问题:小灯泡为什么不亮了?引出下面的探究活动。2.探究活动。
(1)什么地方出故障了?
学生可以分组试一试本组所发材料中的小灯泡能不能亮。教师可以利用材料给学生 创设下列探究情境:电路中,连接2个小灯泡会亮,但是连接3个小灯泡就不亮了;电路中,连接2个小灯泡就不会亮;电路中,连接1个小灯泡也不会亮。在学生实际操作后可引导他们分析与思考:是不是电路出故障了?电路中什么地方出故障了?在整理记录后可以在全班组织讨论,统计共有多少种分析和猜想。(2)做个电路检测器。
可以先组织学生讨论,用什么办法来检测有故障的电路?一般有下面几种方法。
①检查法:检查电路中的连接是否完好。②替换法:用另外的灯泡、电池、导线等来替换电路中的材料,看看小灯泡是否 能亮。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按教科书中的提示做一个电路检测器,并检验电路检测器是否 可以应用。
(3)制订检测计划。
提醒学生用电路检测器查找故障产生的原因,要边检查边做记录;最后数一数电路 中一共有几个地方出故障了。3.讨论交流。
分组汇报,把自己小组的检测办法告诉大家,边说边演示。然后进行集体的评议。汇报完毕后,各小组要根据本组查找到的原因排除故障,使小灯泡亮起来。4.强调安全事项。
电路检测器只能在实验室里检测简单电路,不能用来检测220V的电路。
(五)评价建议
1.收集各小组统计出的推测电路可能出现故障的记录单。2.观察学生连接电路时的熟练程度。
3.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的故障,需要小组中几个同学合作才能完成。当各小组开 始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的故障时,观察小组合作的情况,他们是不是能够进行合作? 合作是否有效?操作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能不能耐心地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第5课
导体与绝缘体
(一)背景和目标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获得了一些关于电、以及电是如何工作的知识。在 这一课中,他们会发现将身边的物体连接到电路中时,情况是不一样的。导体是一种允 许电流通过它们的物质,绝缘体是电流不能通过的物质。导体和绝缘体在电路中是同样 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一课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科学概念
●有的物质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导体;有的物质不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绝 缘体。
●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
过程与方法
●根据任务要求制订一个小组的研究计划,并完成设想的计划。●实施有关检测的必要步骤,并整理实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与人合作。
●培养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
●认识到井然有序的实验操作习惯和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是很重要的。(二)教学准备
为每组学生准备:木片、塑料片、陶瓷、纸板、橡皮、布、丝绸、皮毛、钢管、玻璃、铅笔、铜丝、铅丝、铝丝(易拉罐)、铁丝、卷笔刀、硬币、导线、插座、20种待检测的物体,1个电路检测器,1份科学检测记录表。
(三)教科书说明
第一部分: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导
导体与绝缘体是组成电路的重要材料。导线外面包着塑料,导线里面是铜丝,铜丝能让电流通过,而塑料不能让电流通过。教科书首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这样的事实,并运用前面学习到的关于电的知识,让学生明确,我们身边的物体中,有些物体能够导电,而有些物体是不能够导电的。
教科书以检测一块橡皮的导电性作为研究的开始。用电路检测器检测一块橡皮是简单的,这里的编写意图显然不在于对一块橡皮的检测结果,而在于展开一项有价值的研究活动。教科书描述了用电路检测器检测一块橡皮的完整过程,让学生明确知道这一检测过程和这样做的意义,是教学的重点。
预测橡皮能否通过电流使灯泡发亮,把预测记录在记录表上,是科学工作者的常用做法。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一下,是为了检查检测工具的准确性,若检测工具出了问题,所有的活动都将失去意义。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橡皮的两端,而不是把两个检测头叠在一起检测,这是检测的方法。重复检测一次,是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减少失误。把检测时小灯泡是否发亮记录在记录表上,这是对四年级学生的一个新要求,今后他们的科学汇报将不再直接面对实物,而是记录表。可以看出,这项活动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有一定意义的。它为检测20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学生开始研究我们周围的物体中,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在对这些物体进行的检测中,应要求学生们按上面的检测过程开展活动。教科书建议用20种物体进行检测,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有足够多的活动材料,有利于学生们的参与,以便学生建立充分的感性认识。提供的这些材料,应是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找到的,这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身边处处有科学。在检测过程中,要强调材料从右边的盒子内拿出,待检测完毕后,应放到左边的盒子里,形成严谨、有序的操作习惯。
整理检测记录,这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思维的过程。让学生看着自己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发表见解。教科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整理思路:我们小组共检测了()种材料:检测中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材料有()种;检测中不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材料有()种;我们小组预测正确的材料有()种;我们小组预测错误的材料有()种。
活动的最后部分是引导学生认识导体和绝缘体这两个概念,并结合记录单整理出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并说说导体与绝缘体各自的特点。
第二部分:教室里电器设备的绝缘材料
教科书第二部分设计的活动是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研究,是对第一部分内容的理解和应用。可以让学生们讨论,教室和家里哪些地方用到了导体,哪些地方用到了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各有什么作用?教科书插图中的学生正在讨论:“不要用湿布擦拭,也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要好好保护这些绝缘材料。”强调了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同时也强化了学生们对导体和绝缘体的理解。“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四)教学建议 1.导入。
教师演示简单电路,通过简单电路中小灯泡亮与不亮的原因分析,为学生研究导体和绝缘体奠定基础。这里可以设计以下几个具体的活动:
●观察简单的电路连接,说说电流在电路中是怎么流动的。
●讨论将电路中的导线剪断,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想办法重新接亮小灯泡,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电路检测器的两个金属头接在一起,小灯泡会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触在一起或把金属头和塑料皮接触在一起,小灯泡就不会亮。讨论为什么电路检测器的两个金属头接在一起,小灯泡会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触在一起或把金属头和塑料皮接触在一起,小灯泡就不会亮。这样可以了解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的初始认识。
接下来告诉学生: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做导体;像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做绝缘体。2.制订一个“检测一块橡皮”的计划。与学生共同研讨一个“科学规范”的检测一块橡皮的研究计划。针对学生现在的科学探究能力,他们可先自行思考一块橡皮的检测过程,然后阅读教科书“检测一块橡皮导电性的过程”,了解每一个步骤的意义。在学生理解“检测一块橡皮导电性的过程”的科学与规范性之后,可以指导他们操作检测一块橡皮的全过程。3.检测20种物体的导电性。
教师在一个材料盘中为学生提供20种供检测的材料,一张“我们的检测记录”表。在检测前,要求学生对每一种物体是否可以使小灯泡发亮做出预测,然后进行尝试实验,并做好检测记录,把检测完的材料放到一个材料盘中。同时要关注每组学生活动的参与性、兴趣的持久性,鼓励他们学会合作。
待所有的检测都完成后,各组整理分析检测的结果。4.表达与交流。
各组在全班汇报交流哪些物体能使小灯泡发亮,哪些物体不能使小灯泡发亮,然后组织全班在观察的基础上对20种物体进行分类,并从分类中发现一定的规律,由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做出自己的描述。
对插头、卷笔刀等复杂物体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识别,知道许多物体构成复杂,有的部分能使小灯泡发光,有的部分不能使小灯泡发光。我们常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5.讨论教室电器设备的绝缘措施和进行安全用电教育。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哪些设施是绝缘体做的,哪些是导体做的。描述绝缘材料的用处,理解各种材料的作用。提醒学生要好好保护电器设备上的绝缘体部分,注意安全用电。
(五)评价建议
1.本课为每组同学提供了20种供检验的物体,这样就为每个同学都提供了进行实验操作的机会。观察各组学生是否能做到让每个同学轮流操作实验。一些操作能力强的学生是否能耐心地指导有困难的同学完成实验操作。2.收集各小组的检测结果记录单。3.观察学生连接电路检测器时的熟练程度。第6课
做个小开关
(一)背景和目标 开关是所有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每天都在使用各种各样的开关控制着电路。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一直在采用断开连接或取下电池盒中电池的方法来断开电路,他们会感觉这样做很麻烦。在这一课中,学生将首先观察手电筒的结构,了解手电筒的开关是怎样控制手电筒电路的断开和闭合的,再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在制作小开关的过程中,学生要思考小开关的什么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制作,什么地方需要用绝缘体来制作。
科学概念
●开关可以用来连接或断开电路,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做,而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来做。过程与方法
●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二)教学准备
为每个小组准备:1只手电筒和相应的干电池,软木块(橡皮)1块、图钉两个、曲别针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1个、电池盒1个、电池1节,导线若干,红灯、绿灯和黄灯各1个。
(三)教科书说明
第一部分:观察手电筒
大多数学生都有用手电筒的经历,但是可能大多数学生没有仔细观察过手电筒。为此,教科书首先安排了手电筒的观察活动,这是有一定教学意义的。
首先观察手电筒各部分使用的材料,在这些材料中,哪部分是导体做的,哪部分是绝缘体做的。最好提供外壳透明的手电筒,这样容易观察到它的内部结构。这种手电筒的外壳一般是塑料做的,前面灯罩内有一个拧小灯泡的小灯座。小灯座的螺纹将和小灯泡的螺纹连接,并连接一根金属片,金属片的另一端连接到开关的一个触点,开关的另一个触点连接另一金属片的一端,这个金属片的另一端与手电筒后端连接,并将与电池的负极连接。小灯座的底部有一个金属的接触点,接触点和小灯座的螺纹之间用绝缘材料隔开,接触点的一端和小灯泡下边的连接点接触,另外一端和电池的正极连接。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手电筒里电池和小灯泡的安装方法,分析电流的路径,并试着画出手电筒的电路图,并同前面学过的接亮小灯泡的电路进行比较。这时学生可能会开始关注到手电筒上的开关。
观察手电筒的开关,是教学活动的重点。要让学生通过对开关的操作,体验开关对手电筒内小灯泡的亮与灭所起的作用。这个活动要注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感受开关的功能。学生通过动手实际操作,能够了解开关的“开”和“关”与小灯泡的“亮”和“灭”之间的关系。在电路图上标出开关。教科书提供了一张手电筒内部构造的电路图,图中表示的是电路断开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如果手电筒的电路是通的,图上的开关该怎样表示?画一画电流是如何从电池的一端通过开关和小灯泡回到电池另一端的。
第二部分:做个小开关
明白了手电筒的开关原理之后,为自己制造的电路设计一个开关来自由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是学生们感兴趣的。
教科书上的插图展示了学生可以制作的小开关的样子,并提示利用回形针可以做成扣式开关和按压式开关。当学生自己设计和制作完成小开关后,可让他们把小开关连接到一个简单电路中,检验他们制作的小开关能否控制小灯泡的亮与灭。
红绿灯装置不过是用一个开关来交叉控制两个电灯而已。教科书首先让学生尝试组装一组红绿灯装置,要求能用一个开关来控制红绿灯的亮与灭。在装好红绿灯后,要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要在红灯变绿灯、绿灯变红灯的中间亮起一盏黄灯的话,应该怎么办?这实际上是要在一个开关控制两个电路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电路,用一个开关控制三个电路。
第三部分:各种各样的开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人们使用方便,也为了满足一些用电器的工作需要,现在的开关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教科书提供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开关图片,让学生了解这些开关是怎样在用电器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布置学生调查家里用电器的开关是什么样的,这些开关是怎样控制电路通断的。
(四)教学建议 1.引入。
可以先让学生回忆点亮小灯泡的电路是怎样的,检查学生对回路的已有认识,随机 出示回路的简图。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如果一个回路就这样一直连着,会出 现什么问题?怎样才能自如地控制小灯泡的亮和不亮呢? 2.探究活动。(1)观察手电筒。
可以先组织学生观察手电筒的组成材料,讨论为什么有些地方要用导体,有些地方 要用绝缘体。然后观察手电筒的构造,比较它和小灯泡的电路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其中 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并操作手电筒的开关,体验开关是怎样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的。
(2)做个小开关。
提供给每一组一个断开的电路,小组讨论用什么材料来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然后 利用身边的材料,讨论并设计制作一个小开关,然后在全班展示交流。
利用每组准备好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能交叉控制红绿灯的电路。推测一下,什么时候红灯亮,什么时候绿灯亮。实验成功之后,再要求学生在控制红绿灯装置的电路中,增加一个连接有黄灯的电路,使红灯变绿灯、绿灯变红灯的中间亮起一盏黄灯。
在全班的交流汇报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说明下列问题:在小组活动中发现了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一共运用了几种小开关的制 作方法。自己设计的红绿灯是怎样控制的,和生活中的红绿灯有什么区别。3.延伸与拓展。
介绍几种不同的开关,如遥控开关、拉线开关、闸式开关、活动开关等。布置学生 课后调查家里用电器的开关是什么样的,这些开关是怎样控制电路的。
(五)评价建议
收集各小组制作的小开关。
观察学生能不能用他们设计并制作的小开关来控制电路。第7课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一)背景和目标
很多的用电器其实就是一个“黑匣子”,我们只能看到它们外面的样子,而难以看到它的内部结构。但不管多么复杂的用电器,都是由一些简单电路通过不同的连接方式组合而成的。在本课,学生将用电路检测器探究接线盒内部的电路是怎样连接的,并探究不同电路连接方法的区别,观察、描述、发现不同电路的特点。
科学概念 ●如果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两点之间一定有导体连接,这两点之间就构成一个电的通路,否则就是断路。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的电路。
过程与方法
●用电路检测器检验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情况。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连接电路,并在反复观察和实验中发现不同连接方式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勇于挑战、缤密推断的态度。
●乐于交流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1个电路检测器、两个4个接线柱的盒子(其中一个只有一组通路,另一个有三组通路)、实验记录单;1节电池(配电池盒)、1个小灯泡(带灯座)、导线几根。
(三)教科书说明
第一部分: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在这部分活动中,学生将研究一个盒盖上有四个接线柱,内部连有导线的封闭盒子。盒子内部导线是如何连接的,不能直接看到,学生只能使用电路检测器,推测出盒子里面电线的连接情况。这部分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学会根据检测记录推测盒子里面的导线是怎样连接的。
教科书首先安排了观察一个有四个接线柱的接线盒,盒盖上面分别用数字表示四个接线柱的号码。打开盒盖观察到1号接线柱和3号接线柱用导线连接在了一起。盖上盒盖,用电路检测器来检验,只有当电路检测器的两个线头同时接触1号和3号接线柱的时候,小灯泡才会亮。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学生明白盒子外面和盒子内部的关系,为后面的检测活动做铺垫。
另外一个和前面类似的接线盒,在不打开盒盖的条件下,利用电路检测器检验出接线柱内部的连接情况。教师给每组发的接线盒的内部连接情况应相同。活动分两个阶段: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和根据检测结果推测盒内导线的连接情况。检测和记录检测结果的关键是怎样才能做到任意两个接线柱之间都进行了检测,不遗漏也不要重复检测。启发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检测。有了检测结果之后,根据检测结果推测接线盒内部是怎样连接的,是一项非常有趣而又有一定智力挑战的活动。让学生把推测的结果先画出来的时候,学生会发现其实推测结果不是唯一的。可以让学生把他们的推测都画出来。各组汇报自己的推测结果,并说出推测的依据。由于推测的结果不同而又都能说出充分的依据,学生会认识到根据推测得到的结论,即使推测的依据是充分的,结果也不一定是确定的。
第二部分: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
这部分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了解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在连接方法上的本质不同。教科书安排了两个活动。
活动一:两节电池的不同连接方法。提供给每组学生两节电池、两个电池盒、1个小灯泡、1个灯座和4根导线,要求学生用这些材料组装两种不同的电路。鼓励学生们试一试。在试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发现,有两种不同的连接方法。一种是串联,一种是并联。学生们还会发现串联和并联小灯泡的亮度是不同的。怎么会这样呢?教师可以作适当的讲解:1节电池的电压是1.5伏,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伏,所以小灯泡就比较亮;两节电池并联在一起电压还是1.5伏,所以小灯泡不太亮。
活动二:两个小灯泡的不同连接方法。提供给每组学生两个小灯泡、两个小灯座、1节电池、1个电池盒和4根导线,要求学生用这些材料组装不同的电路。学生同样会发现两个小灯泡可以并联,也可以串联,而且发现串联时两个小灯泡比较暗,并联时两个小灯泡比较亮。教师可以向学生作适当的讲解:两个小灯泡串联时,1节电池的电压平均分配给两个小灯泡,每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就是1节电池电压的一半,所以小灯泡比较暗;两个小灯泡并联时,两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电池的电压相同,所以比较亮。
(四)教学建议 1.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活动一:关于第一个接线盒的研究
发给每组1个接线盒,观察接线盒外面的4个接线柱及对应的数字标号,再打开盒 盖,看到1号和3号接线柱在盒子的里面是用导线连接在一起的。盖上盒盖,让学生讨论一下,如何用电路检测器检验出哪两个接线柱之间是通路?哪两个接线柱之间是断路?然后用电路检测器实际检测一下,看看检测结果是不是和前面观察到的一样。
活动二:检测、推测第二个接线盒内导线的连接情况
发给每组另外1个接线盒,说明盒子上面的4个接线柱在盒子里面是有导线连接的。不打开盒子,直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验,能知道哪两个接线柱之间是通路吗?
学生先讨论检测顺序,然后再开始检验,并把检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检验完后,根据检验结果推测接线盒内的连接情况,把推测结果画在记录纸上。组织各小组汇报推测结果,并讨论哪种推测是合理的。
然后打开接线盒,让学生看看里面到底是怎样连接的。2.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
活动一:电池的两种不同连接方法
发给每组两节电池、两个电池盒、1个小灯泡、1个灯座和4根导线,要求学生用这些材料组装不同的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看看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启发思考:在不同的两种方法中,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后,教师作适当讲解。
活动二:小灯泡的两种不同连接方法
发给学生两个小灯泡、两个小灯座、1节电池、1个电池盒和4根导线,要求学生用这些材料组装不同的电路,让小灯泡都亮起来。看看能有几种方法。
启发思考:在不同的连接方法中,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后,教师作适当讲解。
“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这一活动,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让学生直接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按照教科书上的电路连接方式连接电路,重点放在让学生观察两种连接方法有什么不同,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有什么不同上。这样做更有利于让学生发现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本质不同。
(五)评价建议
1.观察各组的检测记录单,看看他们的检测是否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2.在讨论他们的推测结果的过程中,评价他们的思维推理能力和敢于质疑、提出不同见解的能力。
四、教学案例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活动设计
(一)体验静电现象 1.引入。
出示:充满气的气球(气球上装饰人的头部的图案)。
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漂亮的气球小朋友,可是,她很烦恼,因为她觉得自己没有头发,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来帮助她,谁想让她拥有和你一样健康漂亮的发型呢?
用气球的顶部与学生的头发相摩擦,然后吸引桌面上的小纸条。
谈话:哈!真不错啊,小气球变得真漂亮?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生对为什么小纸条能粘在气球上发表各自的意见。初步了解学生对静电现象的初始想法。
2.交流更多的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
你还见到过哪些类似的现象呢?班级交流生活中见到的静电现象。
请同学们利用身边的物体找一找静电现象。学生利用教室中的物品(如文具等)通过摩擦的方式体验静电现象。班级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对静电现象的认识。
小结:这些都是静电现象,静电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我们人类自身在内的生命体和非生命体。
我们再来看一下自然界中的其他静电现象。出示课件:常见的静电现象。
(二)了解不一样的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 1.认识正负电荷。
出示课件:正电荷和负电荷。
讲解:物质同时带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所以物质不显示带电。当物质受到外力作用(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2.认识不同的电荷及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前面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用资料的形式(有条件的可以配合电脑动画)向学生介绍静电现象产生的原因。
然后,通过分组观察两个实验,探究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活动一:用羊毛制品摩擦充气气球后,再用这个气球的摩擦面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活动二:让两个都用羊毛制品摩擦过的充气气球相互靠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当学生观察了上面的两个实验后,组织学生对上面两个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整 理和分析。整理和分析的步骤如下。
(1)教师出示气球和头发的示意图,结合学生对第一个实验现象的观察帮助学生进行整理和分析:如果气球和羊毛制品摩擦后,气球带正电荷,羊毛制品应该带什么电荷?当气球再去接触头发时,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同时完成示意图。
(2)两个都和羊毛制品摩擦后的气球带什么电荷?当它们相互靠近后,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独立完成示意图,并结合示意图对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相互排斥,这时引导学生对这一现象进行完整的解释。教师可引导学生把这一现象和以前学习到的磁铁知识进行类比,加深学生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解。3.游戏:我们都是小电荷。
利用正负电荷模型,模拟电荷交换的过程。当模型呈现出带电时,要与遇到的同学 相互判断吸引或排斥,并且说出来,如果是吸引则相互交换电荷,排斥则继续与其他同 学交流,直到使模型中的正负电荷相互平衡为止。
(三)电流的形成和电源
出示课件:电流和电源。1.认识电流。
刚才的游戏中,同学们代表的小电荷都是运动起来的,那是因为摩擦时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并使物体产生静电。在接触的过程中,电荷相互作用趋于平衡,但是,不能持续流动,要使电荷流动起来,需要让导线上所有的电荷同时流动。2.认识电源。
要帮助电荷流动起来,还需要提供动力装置,这个动力就是电源。
总结:这节课,我们简单了解了有关静电的一些知识,并且知道了流动的电荷形成电流,才能使我们的用电器正常工作,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们还会继续了解电的奥秘!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活动设计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到物体可以分为导体和绝缘体
1.教师出示一个电路检测器。谈话:上节课我们共同制作了电路检测器,我们先来 检查一下这个电路检测器好不好使。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电路检测器的两个金属头 接在一起,小灯泡会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触在一起或把一根导线的金属头和另一根 导线的塑料皮接触在一起,小灯泡就不会亮。当小灯泡亮时,引导学生说一说电流在电 路中是怎么流的。
2.讨论为什么电路检测器的两个金属头连接在一起,小灯泡会亮,而把两根导线外 面的塑料皮接触在一起或把金属头和塑料皮接触在一起,小灯泡就不会亮。(设计意图:简单电路演示,通过简单电路中灯泡亮与不亮的原因分析,了解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的初始认识)
3.说明导线里的铜丝能让电流通过,那我们说铜丝容易导电,像铜丝那样容易导电 的物质叫做导体。(板书)而导线外面的塑料不容易让电流通过,像塑料那样不容易通过 电流的物质,叫做绝缘体。(板书)
(设计意图:出示导体、绝缘体概念,为后面的物体的导电性检测奠定基础)
(二)制订一个“检测一块橡皮”的计划
1.(出示一块橡皮)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呢?光靠猜是不行的,必须通过实验检测才行。那么怎样利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橡皮的导电性呢?给大家3分钟时间,一起来商 量怎样去做。(小组讨论,并制订研究计划)
2.交流汇报。(学生汇报时边说、边做,其他同学仔细听,提不同意见或对意见补 充,当有好的意见时及时追问为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制订一个检测计划,全班交流,并试着让他们自己去补充、纠正、相互评价,日的是了解学生现有的科学探究能力)
3.根据学生的汇报和补充,整理出一个规范的检测程序,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白每个 程序的意义所在。
(设计意图:在进行实验检测前,对检测方法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讨论、汇报的形式,与学生共同研讨一个“科学规范”的检测一块橡皮的研究计划,日的就是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这是科学课的根本特征)
4.根据要求重新检测橡皮的导电性。小灯泡亮了吗?说明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设计意图:亲自经历检测一块橡皮导电性的过程,学会并理解一种科学规范的检测方法,为后面的检测活动奠定基础)
(三)检测身边20种物体的导电性
1.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容易导电呢?今天为大家准备了20种物体,请你按照检
测要求一个物体一个物体的来检测它们的导电性,并把检测结果记录下来。(发材料,学生活动,在检测前要求学生对每一种物体是否可以使小灯泡发亮做出预测,然后进行尝试实验,把检测完的材料放到材料盘中,并做好检测记录。等全部材料都检测完毕后,根据检测记录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设计意图:提供足够多的材料,为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获取足够多的感性认识,创设良好的探究氛围,能依据检测一块橡皮的“科学规范”的计划去检测更多的物体,能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并提出问题)
2.交流汇报。(1)说说通过检测,哪些物体能使小灯泡亮,是导体;哪些物体不能使小灯泡亮,是绝缘体?(提出不同实验结果)
(2)在检测时,有没有出现预测与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情况?(追问为什么会预测错)(对插座等进行判断,知道插座有的部分是导体,有的部分是绝缘体)(3)说说你们通过检测发现导体和绝缘体在材料上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建立平等、自由、认真、有序的科学报告会氛围,参与交流与质疑,体现学习的共同体。同时对导体、绝缘体概念加深认识,明确材料的特点,初步形成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和认真细致的探究习惯)
(四)讨论教室里电器设备的绝缘措施和进行安全用电教育
导体和绝缘体是组成电路的重要材料,你来找找在我们教室中与电有关的物体哪些地方用到了导体,哪些地方用到了绝缘体?这样选择材料有什么好处?(学生寻找、交流)
(设计意图:日的是让学生积累一些感性经验,加深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并注意安全用电)
(五)总结
人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为保障我们的安全,我们在生活中要做到安全用电,保护绝缘体。
(总评分析:总之,本课是一堂典型的科学探究活动课。在本课的活动中注重引导学生检测物体是否导电的“科学规范”性,悉心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科学探究过程。重视学生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并提出问题,从而发现规律,形成科学概念,促进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过渡,真正实现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参考资料
爱迪生
爱迪生(1847~1931),美国发明家。他未受过正规教育,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科学家,毕生从事电学实验研究和发明工作。一生中有2000多项发明,被称为发明大王。留声机、电话、电灯都是他发明的。
雷电实验 1752年7月的一天,天空乌云密布,一场雷雨即将来临。这时,美国科学家B.富兰克林正带着他的儿子放风筝。风筝是用丝绸做的,顶端竖着一根细铁丝,这根细铁丝与细麻绳相连,绳的末端系了一把铜钥匙。当电闪雷鸣时,富兰克林感到手中一阵麻木,他立刻掏出丝绸手i泊裹住麻绳,另一只手靠近系在麻绳上的钥匙,这时蓝白色的火花又向他手上击来。“天电”被引下来了!实验的成功,使他萌发了用金属吸引雷电的念头,并因此发明了避雷针。
电荷
经过摩擦的物体,如塑料笔杆、玻璃棒,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说这些摩擦过 的物体带了电荷。这些电荷静止在物体上,这类现象叫做静电现象。
人们最早注意到的静电现象是摩擦起电。公元1世纪,我国学者王充在《论衡》一书中记述了“顿牟掇芥”。“顿牟”指玳瑁的甲壳。“掇芥”的意思是吸引芥子之类的轻小物体。古希腊人也发现了琥珀等物体经摩擦后能吸引草屑等轻小物体的静电现象。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由于思想的解放,人们对自然的好奇心很强,静电现象重新受到关注。英国学者吉尔伯特崇尚实验研究,发现许多物体都有跟玻拍一样的性质,并把这类物体叫做“琥珀体”。
在大量的摩擦起电实验中,人们发现:电荷有两种,正电荷和负电荷。用丝绸摩擦 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负电荷。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用 Q(q)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用符号C表示。通常,正电荷用正数表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库仑是一个很大的单位,通常一把梳子与衣袖 摩擦后所带的电荷量不到百万分之一库仑,但闪电之前在巨大云层中积累的电荷量可以 达到数百库仑。
物质的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的正电荷数量与周 围电子的负电荷数量一样多,所以整个原子对外表现为电中性。在摩擦起电过程中,一 些被原子核束缚得不紧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于是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 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在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玻璃棒上的电子跑到丝绸上去了,玻璃棒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丝绸因有多余电子而带负电。
除摩擦外,其他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把带电荷的物体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 以使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使电荷从导体的一部分移到另一部分,导体就表现出带电 性,这种现象叫做感应起电。
经过长期研究,人们认识到,电荷之间存在着一种叫电场的物质,电荷之间是通过 电场发生作用的。只要有电荷存在,电荷的周围就有电场。电场的基本性质是对其中的 电荷有力的作用。
电荷守恒定律
大量事实表明: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数量不变。这个结 论叫做电荷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雷电
暴风雨时,空中的闪电是一种放电现象。闪电一般发生在云和陆地或两块云层之间 这些闪电的温度可高达3万摄氏度,闪电会击毙人畜,酿成火灾。
避雷针
避雷针是截留闪电并将电流导入地下,以保护建筑物不被闪电击毁的金属棒。由于 闪电往往击打相邻地区的最高物体,所以金属棒应放置在建筑物的最高点,并用低电阻 电缆与地连接。避雷针提供的锥形保护区,其地面半径相当于避雷针距地面的高度。
电池的发明
1791年的一天,意大利科学家伽伐尼发现,只要用铜丝和铁丝将青蛀的脚与暴露的 神经连起来,就能使死青蛀的腿抽动起来。科学家伏打继续这项研究后发现,当两种不 同的金属用各种盐或酸溶液分隔时,就会产生电。他在实验中,把铜片和锌片分别放在 盐水里,并把两个金属片用导线连接起来,在仪器上就显示出有电流通过,这就是最早 的电池。后来,电压的单位被命名为伏特,用V表示。
灯泡为什么会发光
灯泡会发光是由于在灯泡内有一根由金属钨做成的细丝,称作“钨丝”。当我们打开电源时,电流会通过灯丝,使灯丝产生热而不断提高温度,由红色转成白色。灯丝被烧红时所发出的强烈光线就是我们看到的“灯光”。
导体
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做导体。各种金属材料都是导电的好材料,所有传输电的导线都是用金属做的。金属中以银的导电性能最好,但是它比较贵重,用它来做导线成本太高,所以导线用铜来做。铜的导电性能也很好,而且矿藏量也比较大。金属所以能导电,是因为金属里有一些电子脱离了原子核的势力范围,它们可以在金属里自由移动,叫自由电子。电就是靠自由电子的移动来传导的。导体并不只有固体,液体也能导电,在水中加点盐,导电性能就会好得多。干电池中糊状的液体,蓄电池中的溶液都是很好的导体。液体导电靠的是液体中带电的离子。同样道理,平时不导电的空气,如果比较潮湿,空气中就会产生大量离子,这时它也能导电了。
绝缘体
绝缘体也叫“非导体”,是不导电的物质。像玻璃、塑料、橡胶、木头、棉花、陶瓷等都是不容易导电的,因为它们里面的电子被原子核紧紧拉住不放,只能围绕原子核转动,不能在原子空隙间自由移动,它们里面又没有其他可以自由行动的带电粒子,所以不容易导电。为了安全用电,又避免电白白地漏掉,人们在导电的铜线外面包了一层不导电的塑料。
但是,绝缘体并不是绝对不导电。在某些条件下,绝缘体也可能变成导体。非常纯 净的水,如蒸馏水,它是不能导电的,如果在水中放进了杂质,成了普通的水,就变成 电的良导体了。干布是不导电的,但湿布就能够导电。如果不懂这个道理,用湿抹布去 擦电灯开关、灯头、插座,就容易触电。
短路
指将电路中电势差比较大的两点用一根很短的导线连起来。因为短导线的电阻小到 接近零,根据欧姆定律,这两点间的电流将一下子变得很大,结果会把电路中的用电器、电表、电线等烧坏。电路短路的危险性很大,一定要注意防止。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短路的作用又是十分有益的。例如:在高楼房顶上都有避雷针,它是金属做成的,有金属导线将它与地相连。当空气中的雷电击中它时,它立即将电传 到地下,保护房屋不被雷电击毁。因此,避雷针与地的通路一定要畅通无阻,最好是短路。
偶然发明的手电筒
康拉德·休伯特在100年前从俄国移民到美国,并发明了手电筒。一天,休伯特下班回家,一位朋友自豪地向他展示了一个闪光花盆。原来,他在花盆里装了1节电池和1个小灯泡。电门一开,灯泡照亮了花朵,显得光彩夺日。休伯特看得人了迷,这件事给他以启示。他有时在黑暗中走路,高一脚低一脚很不方便;就在不久前他还不得不提着笨重的油灯到漆黑的地下室找东西。他想,如果能用电灯随身照明,不是实用方便吗?于是,休伯特把电池和灯泡放在一根管子里,结果第一个手电筒问世了。
触电和触电事故
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强度较大时,就会发生触电事故。1毫安的电流通过人体时,会感觉发麻。当电流不超过10毫安时,触电人自己可以摆脱电源,不致造成事故。电流在20毫安~25毫安的时候,就会使人感到剧痛,甚至神经麻痹,肌肉剧烈收缩,自己无法摆脱电源,有生命危险。如果电流达到100毫安时,很短时间就会使人窒息,造成死亡。
最常见的触电事故是照明电路引起的。由于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照明电路的火线连通,较强的电流通过人体而造成伤害。
因接触照明电路而触电的事故有两种。一种是人站在地上,一手接触火线,这时电 流从火线通过人体流入大地;另一种是人的两手分别接触火线和地线,尽管人站在绝缘 体上,照样有很大的电流通过身体,会造成事故。
新的生命
一、单元概述
在前面的科学课中,学生们已经观察认识了生命体的特征,建立起了生命体的概念,并通过种植风仙花、养蚕等活动,认识了动植物的一生所要经历的主要生长过程及其变 化,建立起了生命周期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试图帮助学生建立起繁殖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物种并不以生物个体的死亡而结束,它们可以通过繁殖产生新的生 命,使物种得以延续。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习,可以为学生以后研究生物与环境、生物 多样性打下基础。
新生命的诞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对于本单元的核心概念——“繁殖”——学生理解起来也并不困难。但是要真正研究生物的繁殖过程或繁殖方法,学生们会感到比较 陌生和困难。因此,教科书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植物的花开始,研究开花植物是怎样繁殖 的,进而研究动物是怎样繁殖的。
第1~5课为本单元的第一部分,是帮助学生认识开花植物的繁殖方式。
第1课,观察研究活动从观察油菜花开始。油菜花的构造典型、简单。本课通过解 剖、观察油菜花,让学生初步了解花的基本构造。
第2课,观察各种各样的花,认识花在构造上的多样性和相同性(一般的花都有花 蕊——雄蕊和雌蕊),建立起花的构造和果实与种子的联系,知道植物开花是为繁殖做准备的。
第3课,细致观察雄蕊和雌蕊,了解它们在形成果实与种子中的作用,知道给花传粉的意义。第4课,通过观察油菜果荚和多种植物的果实,了解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传播种子的方式,植物种子的某些特点适合于用这样的方式来传播种子。
第5课,观察发芽的蚕豆,了解种子的内部构造以及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第6~7课为本单元的第二部分,是帮助学生认识动物的繁殖方式。通过认识动物的 卵、卵的孵化过程及哺乳动物的繁殖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繁殖也是动物的共同特征,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繁殖方式”的概念。
二、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动物和植物都需要通过繁殖延续物种。
●许多动植物在繁殖方式上具有相似性,植物的花和动物的卵都要经过受精后才能产生新的生命。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花的特殊构造使它能够承担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植物种子和动物卵的构造是与它们发育新的生命的作用相适应的。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与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的结构是有联系的。
过程与方法
●用解剖的方法观察花和种子的内部构造。
●用适当的形式记录花的变化过程和果实的生长过程。●按一定顺序对雌蕊和雄蕊这样更细小的结构进行观察。●持续观察种子发芽的变化过程。●经历观察卵的构造和青蛀卵的孵化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探究新生命产生的奥秘的好奇心。●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
●认识到自然界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繁殖对于每个物种的延续都至关重要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
第1课 油菜花开了
(一)背景和目标
生物在其生长变化的过程中,其物种并不因生物个体的死亡而结束,生物可以通过繁殖产生新的生命,使其物种得以延续。开花植物的繁殖就是依靠“花”这种特殊的器 官来实现的。本课的观察研究活动是从观察油菜花开始的,选取油菜花作为观察材料,是因为取材方便,全国适用范围广泛。而且油菜花的构造典型、简单,学生也比较熟悉。
本课通过解剖、观察油菜花,让学生了解花的基本构造。本课有三个活动:
第一,观察一株油菜。把观察的油菜和曾经观察过的风仙花作比较,认识油菜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第二,观察一朵油菜花。通过解剖一朵油菜花,认识油菜花的构造和各部分的特征。
第三,观察一株油菜上的花。通过观察,发现油菜花的变化过程,由此引发出“花 是怎样产生出果实和种子的”问题。
科学概念
●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构成,它们能够帮助植物满足自身的需要。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植物的花在形成果实的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解剖油菜花,并观察油菜花各部分的特征。
●观察一株油菜上的花的变化过程,并用图画的方式记录油菜花变成油菜荚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获得亲近自然的情感体验,产生探究各种各样花的浓厚兴趣。(二)教学准备
为每组学生准备:一株完整的油菜、小卡片、镊子、放大镜。
为全班同学准备:油菜花变化过程的挂图。(三)教科书说明
本课从引导学生思考春天的油菜在开花以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开始,内容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观察一株油菜
教科书的插图是一株完整的油菜。很明显,这里隐含着一个从整体到部分的观察顺序。与曾经观察过的风仙花进行比较和联系是有意义的。教科书以学生们认识过的风仙花的构造来帮助他们认识油菜的各部分,风仙花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油菜也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可以告诉学生,绿色开花植物都是由这六部分组成的,是这六部分满足了植物的生存需要。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于是观察油菜花的活动开始了。这部分活动又是本课教学重点——观察油菜花的引子。
第二部分:观察一朵油菜花
观察了油菜的完整植株后,同学们自然会对油菜花的观察产生兴趣。
观察一朵油菜花的主要活动是解剖油菜花,了解油菜花的构造。怎么观察了解油菜花的构造呢?解剖是科学研究常用的一种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提示学生们,油菜花虽然小,可一朵小小的油菜花,却是油菜生命的一部分。我们解剖了它,是为了学习的需要,但同时一朵完整的油菜花的美丽就不复存在了。可以想象,学生们会因此而更加小心翼翼地解剖一朵油菜花,把它们排列在纸上,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油菜花的四部分的构造:d"5片、花瓣、雄蕊、雌蕊,也很容易通过观察看清楚。
在解剖前,一是要指导学生观察所要解剖的花本身是否完整,是不是一朵正常的油菜花。二是要教给学生正确解剖花的方法,用镊子尖轻轻地夹住油菜花各部分的基部,小心地撕下来,注意保持各部分的完整。
第三部分:观察一株油菜上的花
观察一株油菜上的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活动。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花发育为果实的过程,将花与果实之间建立起联系。
什么是花?什么是花蕾?数数开了几朵花,数数有几个花蕾,这本不难。一般一株油菜的花含有十几朵到几十朵。问题是那谢了的、掉了的算不算?那刚开始裂开的算是花蕾还是花?几乎只这一个问题就把一棵油菜所有的“花”都列入观察范围了。面对这些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小小的讨论,以达成一致的意见:不论是盛开的、谢了的、掉了的都可以算花,花蕾是指那些还没有裂开的花苞。
教科书插图中的学生问:“这是什么呀?”指的是花谢了后留下来的细棍状的东西。这还是油菜的花吗?显然不是的,这已经是油菜开花以后形成的果实了。明确花和果实的区别在这里是很必要的。
画一个花蕾也不难。那么“推想花蕾将产生的一系列变化”呢?推想的依据是什么呢?能画出“花蕾未来的变化连续图”吗?
插图中的两个孩子各有自己的办法。每个班的学生都能想出自己的办法来。当然,最方便的办法是观察已经发生变化的花蕾:那些刚开的、盛开的、快要谢了的和已经谢了的油菜花,以及一个个成长中的果荚。它们不正是从花蕾变化来的吗?
这也是孩子们能想出来的办法。不要小看了这个办法。这可是一个用几分钟时间解决了原本需要几天时间来解决问题的办法。(四)教学建议 1.观察一株油菜。
活动一开始,教师可以先出示一幅风仙花的图片,让学生回忆并指认风仙花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出示一株完整的油菜,指导学生观察油菜的各部分,并指认油菜各部分的 名称。
油菜也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吗?这个问题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也许并 不难,它的意义在于,将学生对风仙花构造的认识扩展到油菜。学生会自然地联系到,这可能是所有绿色开花植物身体构造的特征。教学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迅速地区分出油 菜“身体”的各部分,并指导学生把各部分的样品粘贴在记录本上。
教学的最后是要从一株完整的油菜上摘下一朵完整的油菜花。2.观察一朵油菜花。
这是本课的重点活动。教师可在具体的观察活动前先提醒学生,观察自己摘下来的 油菜花是不是一朵完整的油菜花。然后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并在小组里对观察到的 油菜花进行描述。
当学生从整体上观察过油菜花后,应指导学生用解剖的方法对花的各部分加以仔细 的观察,并描述各部分的具体特征。
在进行解剖之前,要先教给学生正确的解剖油菜花的方法,必要时要给学生示范。
解剖时,应先撕下油菜花的萼片。数一数萼片的数量,看一看萼片的颜色,闻一闻萼片的气味,还可以用放大镜观察撕下的萼片上是不是有像叶片上叶脉一样的“花纹”,然后将撕下的萼片一片一片地粘贴在纸上,并在观察记录表上记录下观察的结果。
接下来依次解剖油菜花的花瓣、雄蕊和雌蕊,用同样的方法观察、粘贴、记录观察 结果。
在观察花瓣时,应注意指导学生观察花瓣生长的位置(两两相对成“十”字形)。观 察雄蕊时,要指导学生观察四个雄蕊有哪些相同特点和不同特点(如形状相同,长短不同等)。观察雌蕊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雌蕊的形状(如顶端突出,底端膨大等)。
如果学生已经发现了雄蕊上的花粉和雌蕊顶端有钻液等特点,可建议学生记录在 “其他发现”一栏里。
当学生完成解剖、观察、记录等活动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以让学生加深 对油菜花结构的新认识。
最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小结:油菜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个部分组成的。油菜花有4个萼片、4个花瓣、6个雄蕊和1个雌蕊。3.观察一株油菜上的花。
根据教科书的安排,本课活动按照总——分——总的顺序进行。当学生具体的观察 完一朵油菜花的构造后,再指导学生观察一株油菜上的花。
教师可以再次出示一株完整的油菜,让学生观察:
这株油菜上的花是同时开放的吗?这显然不是的,从这株油菜上的花开放的状态可以推断这株油菜上的花不是同时开放的,但它们始终是在变化着的。
数数这株油菜上开了几朵花?还有几个花蕾?学生之间可能会为了某些“花”究竟 算开了的花还是算花蕾有争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争议引导学生确立标准。
除了花和花蕾外,油菜花谢了以后留下的部分是什么?有些油菜花谢了后会结出果 实,有些却不能结出果实,这可以为以后的研究打下基础。
最后指导学生观察并推测花蕾的变化。
可以指导学生观察一个花蕾;并把这个花蕾画下来。
推测这个花蕾未来的变化;说说推测的依据。
画出花蕾未来变化的连续图(或排列花蕾连续变化的照片)。
课后寻找一个花蕾进行实证性观察。4.回顾和总结。
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关于油菜花,我们认识到了什么?关于油菜花结出油菜果实的 过程,我们了解到了什么?
还可以让学生谈谈,对于各种各样的花,我们想了解些什么呢? 第2课
各种各样的花
(一)背景和目标
植物开花是孕育新生命的开始,怎么帮助学生认识到花是植物孕育新生命的器官呢?在前一课利用油菜完成了对一朵花的观察,在对花的构造有了一个初学的认识后,进而观察研究各种各样的花就有了基础。通过观察各种各样的花,认识它们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一般的花都有花蕊——雄蕊或雌蕊),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开花是为繁殖做准备的。本课有三个活动:
第一,花的专题观察。让学生观察各种各样的花,并比较所观察的花的相同与不同。第二,“花的观察”报告会。指导学生进行关于花的观察结果的交流,重点指向“在 花的构造中哪些部分与果实和种子有关”。
第三,完全花和不完全花。花的构造并不都像油菜花一样,有些花缺少了其中的一 部分或几部分,但都能找到这种开花植物的雄蕊和雌蕊。
科学概念
●在花的各部分构造中,雄蕊和雌蕊与形成果实和种子有关。
●根据花的构造,可以把花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有些花同时具有雄蕊和雌蕊,有些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
过程与方法
●根据提示完成花的专题研究,能区分花的相同和不同,并能将研究结果以表格的方式呈现出来。
●以报告会的形式表述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形成自觉珍惜生命、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有继续探究花的浓厚兴趣。●通过花的多样性体会到自然界中生物的多样性。(二)教学准备
为每组学生准备:当地容易取得的各种各样的花、放大镜、镊子、记录用表等。为全班同学准备:花的实物或图片。(三)教科书说明
在前一课观察了一种典型花的基础上,本课继续指导学生观察研究各种各样的花。从观察研究各种各样的花中,让学生发现花的共同特征。教学重点指向引导学生对与繁殖有关的花的结构特征的研究。本课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花的专题观察
学生们在上一课也许提出了很多关于花的问题。这一课的第一个活动将引导学生对更多的花进行研究。这是一个专题观察,不是让学生去泛泛地研究有关花的各种问题,而是集中在研究花的构造上,将花的构造与植物的繁殖建立起联系。在这个活动中,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仔细观察花的构造,发现各种各样的花的共同特征和不同之处。学生可以从花的构造方面进行描述,也允许学生从外观形状、气味、颜色等方面进行比较。
教科书插图中的4种花分别是:梨花、海棠花、迎春花和玉兰花。它们都是在春天开放的有代表性的花。梨属蔷薇科,春季开花,花色洁白,具有香气。海棠花也属蔷薇
第三篇: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师用书
一、位置
(一)教学目标
1.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并通过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的学习进一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或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实际情境出发,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习过用“第几组第几个”的方式来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并且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经验。教材在编排上不但充分利用并及时提升了学生的这些已有经验。例如,例1通过呈现确定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个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同时借助教师操作台上的学生座位图,迅速将实际的具体情境数学化,抽象成在平面图上确定位置,并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2.呈现丰富的生活情境并注意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材为学生呈现了丰富的生活情境。例如,联系国际象棋的棋盘,让学生确定棋子的位置;通过呈现地图册中的某一页,让学生了解在地图册中如何确定一个地点所在的位置。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教材还在“生活中的数学”中介绍了在围棋盘上用19条横线和19条纵线确定棋子位置及地球上用经线和纬线确定地点位置的方法,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还注意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例如,练习一中的第6题,联系图形的平移,让学生用数对确定图形平移后顶点所在的位置;第7题,联系方位的知识,让学生根据图上的数据描述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及行走路线或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在图中标出建筑物所在位置。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体会这些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有大量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经验,并通过前几个年级的学习也获得了确定物体位置方面的许多知识。因此,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和知识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将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为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发展数学思考,培养空间观念。
2.注意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在本单元中,教材除了从数的角度刻画点在平面上的位置,还有意安排了一些素材,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例如,例2中表示大象馆和海洋馆的位置的数对分别是(1,4)和(6,4),使学生发现这两个数对中数的特点,与这两个场馆在方格纸上的位置关系之间的密切联系。练习一中的第6题,使学生发现图形平移后,位置变了,表示顶点位置的数对中的数也相应的变了。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素材,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看到在平面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架起了数与形之间的桥梁,加强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为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3.本单元内容可以用2课时进行教学。
(三)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第2~7页)
本单元共安排了两个例题。
例1教学用数对确定教室里座位的位置;例2教学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1.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
编写意图
例1通过呈现确定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个情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首先通过让学生找出坐在第二列、第三行的张亮同学,使学生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接下来,又给出了用数对表示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教室里学生位置的方法。
“做一做”呈现了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确定位置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活动情境。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理解,并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建议
(1)在教学例1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在学生解决“你能指出哪个是张亮同学吗”这个问题时,可以先让学生讨论“教师是如何确定张亮的位置的”,并注意引导学生将教师的表述“是第二列,第三行的同学”与操作台上的学生座位图中亮红灯的位置联系起来。再使学生明确: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是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并让学生体会到正是这些规定与约定,才使人们在确定位置时有一致的结论。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用先说列数、再说行数的方法,说一说其他同学所在的位置,帮助学生巩固对列、行的认识。
然后,要使学生明确如何用数对表示位置。可以先引导学生讨论如果用(2,3)表示张亮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3)中的数字分别表示的是什么含义”,使学生体会到可以用有顺序的两个数组成数对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并明确书写格式:要用括号把列数与行数括起来,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个逗号,把两个数隔开。教师可以再让学生试着用数对表示一些同学的位置或者给出一些表示座位的数对,让学生说出这些位置上的学生的名字。
最后,要使学生明确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一般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可以先引导学生讨论“如果先表示行数再表示列数,那么你能写出表示张亮的位置的数对吗”“如果不约定先表示列数还是先表示行数,你能判断(2,3)表示的是哪个座位吗”,使学生体会数对中两个数的顺序的重要性。由于在直角坐标系中是按先写出x轴上的数量,再写出y轴上的数量的次序表示点的位置,所以我们在这里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也是按先列数再行数的顺序。这与学生已有的确定位置的经验可能并不一致。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他们可能会说张亮坐在第3行第2列,用数对表示就是(3,2)。教师需要向学生说明,我们约定在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一般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记作(2,3)。
(2)教学“做一做”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直接说一说,也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去查找相关资料,然后在班中进行交流。
2.例2。编写意图
教材通过呈现在动物园示意图上确定各场馆位置的情景,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实际问题抽象成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明确如何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
教学建议
教学时,可以分以下几步进行。
首先,让学生观察这幅动物园示意图与以前见过的示意图有什么不同。一是动物园的各场馆都画成一个点,只反映各场馆的位置,不反映其他内容;二是表示各场馆位置的那些点都分散在方格纸竖线和横线的交点上;三是方格纸的竖线从左到右依次标注了0,1,2,„,6;横线从下往上依次标注了0,1,2,„,6,其中的“0”既是列的起始,也是行的起始。
然后,使学生明确在方格纸上数对的含义。教师应设法促进学生知识与经验的迁移,引导学生把例1中学习的列、行的概念和使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应用到例2中来。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大门在方格纸上的位置,并通过“用(3,0)表示大门的位置”引发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把方格纸的竖线和横线分别与例1中的列和行建立起联系,感受到方格纸上竖线与横线的任何一个交点都能用数对确定其位置,明确在方格纸上数对(3,0)的含义。再让学生用数对分别表示熊猫馆、猴山、大象馆、海洋馆等场馆的位置。
接下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加深学生对用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的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比较表示大象馆和海洋馆的位置的数对,看看发现了什么。学生会发现(1,4)和(6,4)这两个数对中的第2个数都是4,并结合动物园示意图,明确在方格纸上这两个场馆是在同一条横线(行)上。教师还可以提问“如果两个数对中的第1个数相同,说明这两个场馆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帮助学生初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提问“如果用(x,4)表示某场馆的位置,能确定在哪里吗”,让学生发现由于字母表示的数不确定,所以这样的数对只能确定这个场馆在哪一条横线上,但不能确定这个场馆的具体位置,使学生明确必须要有两个数才能确定一个位置。
最后,再让学生根据数对在方格纸上标出一些场馆的位置,达到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内化成能力的目的。
3.有关练习一中习题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第1题,可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展示交流。
第2题和第3题,都是选择生活实际中的素材,使学生体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在现实生活的应用。第2题,联系国际象棋的棋盘,让学生理解国际象棋在棋盘上表示棋子位置的规则,并用数对确定棋子的位置。教学时,可先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国际象棋的知识,再提出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解决。教师也可任意摆出一个棋局,然后提出问题。第3题,通过呈现地图册中的某一页,让学生能够根据地图册中“重要地名索引”确定一个地点所在位置的方法,指出或表示出某地点所在的区域。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讨论并解释清楚地图册中的“重要地名索引”是如何确定一个地点所在的位置的。
第4题和第5题,都是结合学生学过的平面图形的知识,配合例2的练习。第4题可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展示交流。在完成第(2)小题时,注意提醒学生不仅要按ABCDE的顺序连结,还要连成封闭图形,所以还要连结EA。第5题,可放手让学生同桌间完成,在活动前提醒学生思考“如何能说清楚、画准确”。
第6题和第7题,都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第6题是联系图形的平移,让学生在方格纸上把三角形平移,并写出表示平移前后图形顶点位置的数对。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平移后,表示顶点位置的数对有什么变化。发现图形向右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列,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行,数对中的第二个数没有变;图形向上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行,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列,数对中的第一个数没有变,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第7题是联系方位的知识,让学生根据图上的数据描述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及行走路线或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方位在图中标出建筑物所在位置。可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第8题,是让学生用数对的思想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可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再全班汇报交流。
二、分数乘法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2.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3.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4.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三部分内容: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和倒数。编排结构如下。
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安排。即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一类问题组成“解决问题”一个小节,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
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教材体现结合具体情境体会运算意义的要求。不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而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计算过程去理解计算的意义。同时也不再呈现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简化了算理推导过程的叙述及解决问题思路的提示,通过直观与操作等手段,在重点关键处加以提示和引导,这样可以为学生探索与交流提供更多的空间。教学建议
1.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新的知识。
本单元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有密切的联系。如,分数乘法计算对于学生而言是新的内容,它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方法有很大区别。但它的学习与整数乘法和分数的意义、性质有紧密联系。分数乘法就是从整数乘法的意义导入分数乘整数,再扩展到分数乘分数。再如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都与分数乘法的意义紧密联系,特别是对单位“1”的理解。又如,分数乘法的计算,还要用到约分的知识。所以,教师应注意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自主建构新知识。2.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学习计算。
把计算与应用紧密结合,是新课程的要求和本套教材的特点。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提供的实例,也可以选择学生身边的事例,有条件的地方也可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现实情景,提出数学问题,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学习分数乘法计算。同时注意在练习中安排应用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或学生身边的问题,体会计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分数乘法。
在教材说明中我们已经了解到教材简化了说理及思考过程的叙述,不出结论性的内容,主要是为了突出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根据这一编排意图,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开展数学活动的机会,在观察、操作的基础上开展探索、讨论与交流,理解计算算理,归纳计算法则,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4.本单元内容可以用12课时进行教学。
(三)各小节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1.分数乘法(第8~16页)
教材说明 本节学习分数乘法的计算,安排了6个例题,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个层次学习分数乘整数,在整数乘法和分数加法的基础上学习。第二个层次学习分数乘分数,在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去理解和学习。通过这两个层次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法则。第三个层次学习混合运算的内容,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顺序与运算定律对分数运算同样适用,并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分数的简便计算。教学建议
1.通过直观与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算理,会正确进行计算。
记住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不困难,但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算理,尤其是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要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知识基础,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推理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活动,去理解算理,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分析和推理等能力。另外学生会把分数加法与分数乘法的计算混淆,要通过判断、改错、对比练习等形式帮助学生区分,使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分数乘法计算。2.加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本节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法则。《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学中要改变以往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以记忆法则,机械训练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例1。
编写意图
这里是一个图片从分数乘整数引入分数乘法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分四个步骤安排教学内容。
(1)从人的步距与袋鼠步距的比较这样一个实际问题引入。(2)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3)探究计算方法。先出示加法计算,是同分母分数相加,属已学过的内容。再出示乘法计算,根据乘法的意义,将乘法算式转化为加法算式计算: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再根据乘法的意义,将同分子连加的形式转化为乘法算式,得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4)讨论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建议(1)要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可以在读题的基础上开展讨论:“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2/11”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相当于”?再通过线段图帮助理解。画一条线段,表示袋鼠跳一下的距离。“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 2/11”,就要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条线段看作单位“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求“人跑3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就是求3个2/11是多少?可以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将线段图逐步表示完整,有条件的地方将线段图做成多媒体课件动态显示,效果更好。
(2)在分析题意的基础上,提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讨论与交流。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提出加法和乘法两种解决方法。再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如何计算。因为分数加法的计算学生已经掌握,重点讨论2/11×3如何计算。
(3)要紧密联系乘法的意义,加以引导。如果学生只列出加法算式,可以让学生观察加法算式的特点,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3个加数相同)提示求3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怎样列式?引导列出乘法算式。再探讨2/11×3怎样计算,引导学生联系乘法的意义,通过加法计算的方法找到乘法计算的方法。在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4)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总结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用比较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2.例2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在学生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乘得的积一般应该化成最简分数。把积化为最简分数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将乘得的积的分子与分母约分,另一种方法是在乘的过程中将分数的分母与整数进行约分。教材突出第二种方法,说明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可以使计算简便。
“做一做”安排了3个计算题和两道应用问题,巩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计算。教学建议
(1)在学习例1的基础上,出示3/8×6,让学生先计算,再讨论: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应该怎么办?你是怎样约分的?有没有不同的方法?通过不同约分方法的比较,让学生体会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最后说明先约分的书写格式:把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划去,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
(2)完成例2后,让学生试做“做一做”的第1题,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要提醒学生,计算前先观察分数的分母与整数是否可以约分,养成先约分再计算的习惯。第2、3两题,引导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算式,再计算,以加深学生对分数乘整数意义的理解。第3题是一道连乘题,可以先算1只树袋熊一星期大约能吃多少千克桉树叶。再算10只树袋熊一星期大约能吃多少千克桉树叶。也可以先算10只树袋熊一天大约能吃多少千克桉树叶。再算10只树袋熊一星期大约能吃多少千克桉树叶。可以让学生说说解答思路,讨论先算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如果学生列出连乘算式,说明也可以先约分,再计算。3.例3。
编写意图
以往的教材在分数乘整数之后教学一个数乘分数,包含两种情况:整数乘分数和分数乘分数。因为现在不再区分乘数与被乘数,且学生已经学习过乘法交换律,所以整数乘分数的教学就可以归入分数乘整数的教学之中,所以本例只教学分数乘分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相同,且计算方法可以由分数加法推导出来,学生较易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是分数乘整数意义的扩展,且计算算理较难理解,所以这部分内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本例仍然是从实际问题引入,先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的问题。用工人粉刷墙壁的图创设问题情境,给出一个条件: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1/5。再提出要解决的问题: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再用操作(涂色)的方法引导探索计算方法。把一张纸看作一面墙,分两步操作。第一步先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即这面墙的1/5,第二步再涂出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面积,即1/5的1/4,直观得出1/5的1/4是1/20。在此基础上,扩展了乘法的意义。并根据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推导出计算方法。接着又提出3/4小时粉刷多少的问题,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让学生用前面的方法涂色、推导与计算,自主解决问题。
在此基础上以学生讨论的形式得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学建议
(1)可以在分数乘整数的基础上引入。例如可以先提出“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让学生解答。再提出“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在前一问的基础上可以类推出用1/5×1/4;也可以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这一数量关系直接得出1/5×1/4。
(2)结合操作,紧密联系分数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方法。先涂出这张纸的1/5,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涂的,就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5份,涂出其中的1份;再说说涂出的1份表示什么(1小时粉刷的面积);第二步涂出1/5的1/4,说一说是怎样涂的,要将涂出的这1份再平均分成4份,涂出其中的1份;再让学生说说涂出的这一份又表示什么(1/4小时粉刷的面积)。这时可以说明求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5的1/4是多少,引出分数乘法的意义。下面让学生根据涂色结果讨论1/5的1/4是多少(可以直观得出1/5的1/4是这张纸的1/20),是怎样得到的?进一步推导得出把这张纸看作单位“1”,根据两次涂色结果可以看出求这张纸15的14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5×4=20(份),取其中的1份。从而得出1/5×1/4=(1×1)/(5×4)=1/20。
(3)根据上面讨论的结果,提出“3/4小时粉刷多少?”先独立完成,再交流。要求学生尽量完整地把操作过程和分析思路表述出来,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4)根据上面两个问题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讨论得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4.例4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从世界最小的鸟——蜂鸟飞行的实际问题引入。给出蜂鸟飞行的速度(每分钟飞行3/10km),求2/3分钟飞行多少千米?通过计算,使学生明确分数乘分数计算也应该先约分再乘,这样计算比较简便,并掌握怎样先约分。接着提出“5分钟飞行多少千米?”的问题。这是分数乘整数的计算,前面已经学过,这里一方面把分数乘法的两种形式集中呈现,加强它们之间的对比与联系;另一方面提出分数和整数相乘怎样约分的问题,使学生知道除了像例2写成(3×5)/10后进行约分,也可以把分数的分母与整数直接约分。结合例题教材还对蜂鸟作了介绍,意在增长学生的知识。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2)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计算的方法,明确分数乘分数也可以先约分再乘,通过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进一步明确约分的书写格式。
(3)结合计算(3/10)×5,让学生观察教材的约分过程,想一想与例2的约分形式有什么不同?说一说分数与整数相乘怎样约分?提醒学生注意不能把整数与分子相约分。在学生掌握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以后,分数乘分数也可以不用写成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的形式后再约分,而是直接将分母与另一个分数的分子进行约分。
(4)让学生完成“做一做”,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特别注意提醒学生要先观察能否约分,再着手计算。5.关于练习二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本练习包含分数乘整数与分数乘分数的练习,可结合教学进度有选择地进行练习。第5题通过直观图进一步巩固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算法,可以放在例3后面练习,让学生结合图意说说思考的过程,巩固对算理的认识。
第6题加深对分数乘法意义的认识。可以让学生先说一说列式的依据,如求2枝长多少分米?就是求2个3/4是多少?算式是:3/4×2。求1/2枝长多少分米?就是求3/4的1/2是多少?算式是:(3/4)×(1/2)。
第7题是分数乘法和分数大小比较的综合练习。
第9题是改错题。第1个算式错在将整数与分数的分子相约分,第2个算式错在将分数加法与分数乘法计算混淆,把约分后的分子与分子相加,分母与分母相加。教学时让学生讨论交流,说说错在哪里?还可以结合学生平时易犯的错误,让学生纠正。6.例
5、例6及“做一做”。编写意图
教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教材首先说明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在此基础上安排两个例题。例5通过观察计算得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适用”。例6结合具体计算,说明乘法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运算中的应用。“做一做”安排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分数乘法的简便计算。教学建议
(1)教学例5,可出示教材的三组算式,让学生观察讨论:每组算式的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它们的得数各是多少?○里应该填什么?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你发现了什么?
(2)教学例6,可以让学生观察教材给出的第一步,说一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为什么能使计算简便?使学生明确在整数、小数运算中,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时,一般是把整数或小数凑成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使计算简便。在分数运算中,可以利用约分使数据变小,或应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3)“做一做”可以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已知数的特点,说说怎样做简便?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再独立完成练习。87×3/86可以变形为(86+1)×3/86,再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如果学生想不出,可以适当引导提示。
7.关于练习三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本练习包含分数混合运算和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安排一定数量的应用问题。第1题是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算式特点,正确运用定律进行计算。
第3题是分数混合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有的题也可以进行简便计算。例如
既可以按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也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第6题是计算题,要求学生观察题目,能用简便算法的要用简便算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8题是改错题,主要帮助学生巩固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第4、5、7、9题都是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让学生先分析题意,再列式计算。计算中要注意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2.解决问题(第17~23页)
教材说明
本节教学内容是运用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数据中含有分数,但数量关系与解答方法与整数相同,例如前面练习三中的2、5、7、9都属于这一类题目。另一种是由分数乘法意义的扩展而新出现的,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本节主要教学这一类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教材共安排3个例题,分两个层次教学。
例1教学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例
2、例3 教学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教学建议
1.紧密联系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是具有特殊数量关系的问题,属于两个量相比的关系。教学中要抓住关键的句子,找到两个相比较的量,弄清哪个量是单位“1”,要求的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答。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同时为后面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奠定基础。2.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因为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比较特殊,而用线段图可以比较清楚的表示出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这一工具,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从会看线段图入手,逐步学会画出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具体内容的说明及教学建议
1.例1。
编写意图
教学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以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这两个量的比较引入,接着编排了解决问题的几个基本步骤。先用线段图表示出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要求的问题,然后根据线段图说说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列式计算解决问题。与过去教材不同之处是简化了“想”的内容,仅作一个提示,意图是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要通过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得出。同时不给固定的思考模式,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只要合理就应该肯定。例如学生不按分数乘法的意义思考,而从分数的意义理解,提出根据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2/5,可以把世界人均耕地面积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2份,所以列式为2500÷5×2也是正确的。列式计算中也只要求填出最后得数,而不再出现计算的过程,因为这是前面学习的内容,不是本节要解决的问题。
最后针对计算的结果教材编排了进行国情教育的情节。
“做一做”安排一道与例题相同类型的题目,巩固这类问题的解决思路与方法。教学建议
(1)结合线段图抓住“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25”这个关键句子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找到解题思路。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理解从这句话可以知道是把“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相比较,其中“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表示单位“1”的量,知道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 m,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2500的2/5是多少?
(2)在分析题意的基础上,讨论怎样列式,并说说列式的依据。(3)列出算式,独立计算。
(4)交流计算结果。可出示世界与中国的人口总数,结合计算结果,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进行国情教育。
(5)通过“做一做”巩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可以让学生先画线段图表示题意,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列式?依据是什么?再独立解答。2.关于练习四的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本练习配合例1而设计,主要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练习安排了一些与例题形式类似的题目,如2、3、7题,结合这些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另外还安排了一些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题目,如4、5、9题,这类题与例1的思路是相同的,只是在求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后,还要再求求出的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所以第一步和第二步的解答中表示单位“1”的量是不同的,通过这类题目的练习,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练习中,可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分两步分析数量关系,抓住第一步求什么?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第二步求什么?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分步列出算式,计算出结果。在分步列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列成连乘的综合算式。
第8题也是一步解决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只是变换了叙述题意及问题的形式。可引导学生讨论题意。明确仍然要抓住谁和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以选择条
2件进行计算。求出的是王明的最大负重量,再与王明的书包质量比较,得出结论。同时可以进行健康教育。第(2)问是解决学生身边的问题。
第10*题是思考题,与整数中解决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问题思路相同。列式为6670×(9/10)+297=6300(km)。3.例2。
编写意图
在例1理解和掌握了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的基础上,学习解决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教材从绿化造林可以降低噪音这一环保问题引入,出示一幅情景图:公路上汽车的噪音有80分贝,经绿化隔离带后,测试噪音降低了1/8。提出问题: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这是整体与部分的比较关系,即知道一个部分量是总量的几分之几,求另一个部分量的问题。解答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求出已知是总量几分之几的部分量,再用总量减去这个部分量,求出另一个部分量;另一种是先求出要求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这个部分量是多少。教材呈现了这两种基本的计算方法,第一种方法用线段图表示出数量关系及解题的两个步骤,并以学生叙述解决思路的方式提示出先求什么。然后列出算式,让学生求出结果。第二种方法仅出示线段图,提示要找出先求什么,没有给出解答算式,意图要求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最后要求学生对两种思路进行比较,目的是通过比较,加深对两种思考方法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教学建议
(1)首先说明噪音对人的健康有害,绿化造林可以降低噪音,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并说明测量声音强度的单位是“分贝”。然后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说说对图意的理解。根据图意提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一般会提出“噪音降低了多少分贝?”这是上一个例题学习的内容,可让学生自己解答。也可能提出“现在听到的声音有多少分贝?”可就此引入新课。如果学生提不出这个问题,教师可以直接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2)运用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题意,寻找解题方法。可以出示没有标出数量的线段图(如下图)。
让学生说出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要求的,哪一个是表示单位“1”的量,然后把线段图表示完整,如例2的第一个线段图。
(3)组织小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法,再进行全班交流。一般情况下,学生都能提出第一种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想出不同的方法。如果学生提不出,可以在线段图“现在?分贝”下加上()/()(如例2的第二个线段图)加以提示。(4)在两种方法提出之后,让学生讨论它们有什么不同?使学生明确两种方法都是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入手,但第一种思路是从总量里减去一个部分量求出另一个部分量;第二种方法是求出部分量与总量的比较关系,再运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求出这个部分量。学生叙述时,不一定这样概括,只要结合例题说明即可。根据解题策略多样化的要求,不要规定学生一定要用哪种方法或用两种方法解决。
(5)“做一做”的题目与例2形式相同,可以让学生在理解题意基础上先画出线段图,再交流一下自己是怎样想的?最后列式解答。4.例3。
编写意图
与例2相同,本例仍然是在例1理解和掌握了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的基础上,学习解决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与例2不同的不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比较,而是两个数量的比较关系,即已知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多(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量。解答方法与思路与例2相同,但因为是两个数量间的比较,要区分出把哪一个数量看作单位“1”,理解上相对难一些。
出示例题以后,教材首先提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4/5表示什么意思?”这个解决问题的关键。这句话可以转化为“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是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的4/5。”学生理解了这句话,再考虑应该把什么看作单位“1”,再进行分析就容易了。接着教材还是利用线段图帮助理解数量关系,出现一种解答方法,即先求出婴儿每分钟心跳比青少年多的次数,再加上青少年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另一种方法即先求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是青少年的1+(4/5),再求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教材没有出示,只是用“想一想,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提示学生结合例2的学习自己想出。教学建议
(1)出示例题读题,提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4/5”表示什么意思?组织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
(2)在讨论的基础上,将句子转化为“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是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的45。”着重让学生说说谁与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
(3)出示线段图,让学生讨论交流怎样想的,应该怎样列式;有不同的方法吗?(4)完成“做一做”,再交流一下自己是怎样列式的,算式各部分表示什么? 5.关于练习五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本练习中除第1、6题是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以外,其余均是与例
2、例3配合的习题,其中包括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练习中注意引导学生抓住题目中关键句子分析,找到谁与谁比,谁是表示单位“1”的数量,如果理解题意有困难,可以画线段图帮助分析。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解答。
3.倒数的认识(第24~25页)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做准备,因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归结为乘这个数的倒数。这部分内容安排了2个例题,教学倒数的意义和求倒数的方法。1.例1。
编写意图
让学生了解倒数的意义,编排了几组乘积为1的乘法算式,通过学生观察、讨论等活动,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导出倒数的定义。教学建议
(1)要让学生充分观察和讨论,找出算式的共同特点。
(2)给出倒数的定义后,结合定义讨论倒数的特点,特别要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即倒数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数是相互依存的,倒数不能单独存在。也可以结合判断题,如“73是倒数”对不对?以加深学生认识。
(3)可以让学生根据对倒数意义的理解,说出几组倒数,看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2.例2。编写意图
这里是一个图片教学求倒数的方法。教材先安排找倒数的活动,从而初步体验找倒数的方法。接着总结求倒数的方法,分两种情况。求分数的倒数是交换分数的分子、分母的位置;求整数的倒数是把整数看作分子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最后提出1和0的倒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得到结论。教学建议
(1)通过找倒数的活动,交流探讨方法。
(2)结合教材给出的数据,讨论归纳方法。如35怎样找到它的倒数?6怎样找到它的倒数?(3)把互为倒数的数提出来,还剩下1和0。提出问题:它们有没有倒数?倒数是多少?组织学生讨论,说出理由。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根据倒数的意义,因为1×1=1,所以1的倒数是1;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是0,所以0没有倒数。
(4)完成“做一做”,检查对倒数意义的理解和求倒数方法的掌握。3.关于练习六的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2题是一个活动,可以同桌互说,一个人说出一个数,另一个人说出它的倒数,再交换说。第3题通过判断对错的活动,加深对倒数的认识。第(1)题,依据倒数的意义进行判断,是对的。
第(2)题,两个数互为倒数,而不是三个数,所以不对。第(3)题,0没有倒数,所以不对。
第(4)题,不一定。大于1的假分数的倒数一定比这个假分数小,而真分数的倒数比这个真分数大。
整理与复习
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整理与复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知识整理的形式回顾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引导复习;第二部分安排练习。
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复习部分
第1题,复习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呈现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和分数乘分数三道题。可以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每道题的计算方法,回忆总结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做错的找一找错在哪里,然后完成练习七的第1、2、3题。
第2题,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可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说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然后完成练习七的第4题。
第3题,解决问题。第(1)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可让学生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再说说解答的思路。第(2)题是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也先要求学生画出线段图表示题意,再列式解答,并交流有什么不同的方法,是怎样想的。然后完成练习七的第5、6题。第4题,先说说什么叫倒数,再找出各个数的倒数,并说说找的方法。然后完成练习七的第7题。
课题一:分数乘分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1页例
3、例4。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从而掌握计算方法。2.发展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1.根据例题制作的挂图、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2.每个学生准备一张长15 cm、宽10 cm的长方形纸。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谈话,以学校粉刷教室或家庭装修新房等学生身边的实例引入。出示粉刷墙壁的画面,给出条件: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1/5。师: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题,教师板书。
以分数乘整数的问题作研究内容,如“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师:怎样列式?(板书1/5×4)
师:列式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用乘法?(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让学生计算,并说说怎样计算。
师:我们解决了4小时粉刷多少的问题,那么1/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出示问题)怎样列式?依据是什么? 学生讨论汇报。(根据“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的列式类推出,或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可以列出1/5×1/4)。板书算式。
师:(结合板书讲解)我们已经知道求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4个1/5是多少。求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5的1/4是多少。那么1/5×1/4如何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分数乘分数
二、操作探究计算算理
1师:下面我们来探讨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我们每人准备了一张纸,把它看作这面墙,先在纸上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应该涂出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学生操作。
学生交流是怎样涂的?(用折或量、分的方法把纸平均分成5份,涂出其中的1份,如下图)
师:我们已经知道,求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5的1/4是多少。再涂出1/5的1/4,小组讨论一下,应该怎样涂?
小组汇报(把涂出的1/5部分再平均分成4份,涂出其中的1份)。学生自己涂色。
师:从涂色的结果看,1/5的1/4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1/20 师:我们可以得到1/5×1/4=1/20。根据涂色的过程,你能说说是怎样得到的吗?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归纳(用多媒体或投影片演示涂色过程):我们先把这张纸平均分成5份,1份是这张纸的1/5,又把这1/5平均分成4份,也就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5×4=20份,1份是这张纸的1/20。由此可以得到
三、迁移延伸,归纳法则
提出问题:3/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板书)。
师:“3/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是求什么?(1/5的3/4是多少?)小组讨论并操作:怎样列式?涂色表示15的34。怎样计算?
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路:与前面一样,也是把这张纸分成5×4份,不同的是取其中的3份,可以得到(板书)
根据板书的两个计算算式讨论归纳计算方法。
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得到: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四、反馈提高,巩固计算 出示例4,读题。
师:怎样列式?依据什么列式?
由学生讨论得到: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列出3/10×2/3。让学生独立计算。通过请学生在黑板演算或用投影展示学生的演算过程及结果交流计算情况,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并结合学生的演算情况说明约分的书写格式。
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
课题二:解决问题(教学片断)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0页例2。教学目标:
1.加深对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思路与计算方法的理解,使学生学会解答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2.发展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播放公路上往来不断的车辆及噪杂的声音。
师:噪音对人的健康有害,绿化造林可以降低噪音。
出示画面(如教材第20页情境图)请学生说说对图意的理解。
师:从图中我们知道了公路上车辆的声音是80分贝,经过绿化带的隔离,噪音降低了1/8。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题,教师板书。(噪音降低了多少?绿化带这边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师: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噪音降低了多少?谁能把问题完整地叙述出来。
生:公路上测得声音为80分贝,经过绿化带的隔离,噪音降低了1/8,噪音降低了多少? 出示线段图
请学生把条件与问题在线段上表示出来(如下图)。
提问:把谁看作单位“1”?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
师:现在我们解决第二个问题。谁能把问题完整地叙述出来?
生:公路上测得声音为80分贝,经过绿化带的隔离,噪音降低了1/8,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师:线段图上哪一段表示“现在听到的声音有多少分贝”? 把线段图补充完整。小组讨论探讨解决方法。汇报交流方法。
第一种方法:先求出降低了多少分贝?再用原来的分贝数减去降低的分贝数。列式80-80×(1/8)=70(分贝)
第二种方法:先求出现在听到的分贝数是原来分贝数的几分之几?再求出现在听到的声音有多少分贝?
列式
提问:1-1/8表示什么?在线段图上表示出来。
师: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两种方法都是把原来声音的80分贝看作单位“1”,都需要求80分贝的几分之几。但是第一种方法是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出80分贝的1/8是多少,即降低了多少分贝,再求出现在听到的声音的分贝数。第二种方法是根据问题找到现在听到的分贝数占原来声音80分贝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课题三:倒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例
1、例2及“做一做”。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倒数的意义,掌握找倒数的方法。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推理和概括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创设活动情景,引入概念
出示例1的一组算式,开展小组活动:算一算,找一找,这组算式有什么特点?
小组汇报交流。(通过计算,发现每组算式的乘积都是1。通过观察发现相乘的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位置是颠倒的„„)
师:同学们发现了每组算式两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所以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分数叫做“倒数”。让学生读一读:“倒数”。
出示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二、探究讨论,深入理解 让学生说说对倒数意义的理解。
提问:“互为”是什么意思?(倒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数相互依存,一个数不能叫倒数。)
判断下面的句子错在哪里?应该怎样叙述。
因为3/4×4/3=1,所以3/4是倒数,4/3也是倒数。
三、运用概念,探讨方法
出示例2,找一找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汇报找的结果,并说说怎样找的? 1.看两个分数的乘积是不是1;
2.看两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是否分别颠倒了位置。
讨论一下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方法比较快?(第二种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得到。)通过具体实例总结归纳找倒数的方法。
(1)找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与分母的位置。
例:
(2)找整数的倒数:先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例:
四、出示特例,深入理解
看一看,例2中的哪些数据没有找到倒数?(1,0)提问:1和0有没有倒数?如果有,是多少? 小组讨论、汇报。1.关于1的倒数。
因为1×1=1,根据“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所以1的倒数是1。
也可以这样推导:2.关于0的倒数。
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不等于1,所以0没有倒数。,1的倒数是1。
也可以这样推导:
五、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先独立做,再全班交流。2.练习六第3题。,分母不能为0,所以0没有倒数。
用多媒体或投影逐题出示,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3.同桌进行互说倒数活动(练习六第2题)。
六、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
什么叫倒数?怎样找出一个数的倒数?
三、分数除法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2.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3.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4.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1.本单元内容的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学习分数除法和比的初步知识。主要内容包括:分数除法的意义与计算;解决问题;比的意义与基本性质,求比值与化简比,及其比的应用。
本单元的内容和学生前面学习的很多知识具有比较直接的联系。如分数除法,除了与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及其应用有联系外,还与整数除法的意义,以及解方程的技能有关。而比的初步知识,则要用到分数和除法的一些基础知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一方面基本上完成了分数加、减、乘、除的学习任务,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分数的四则运算;另一方面又开始了比的初步知识的系统学习,为后面学习百分数和比例提供了基础。两方面的收获,都将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单元由三小节组成,各小节内容的编排体系及其内在联系如下图所示。
从上面的图示,不难看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就学习分数除法而言,首先要明确分数除法的运算意义,在此基础上探究并掌握它的计算方法,然后学习分数混合运算。
关于分数除法中的解决问题,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问题情境的数量关系与整数除法的实际问题相同,区别只是数据由整数变成了分数。教材安排在第1节里学习。另一种是问题情境的数量关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表现为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要求这个数。这样的实际问题,与上一单元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即数量关系相同,区别在于已知数与未知数交换了位置。
类似地,比的初步知识,也大体上显现出由概念到性质、方法,再到应用的递进学习过程。
把“比”安排在本单元中教学,主要有两点好处:第一,比和分数有密切的联系,如两个数的比可以用分数形式来表示。加强比和分数的联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和对比的认识,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提早教学比的概念,可以为后面教学圆周率、百分数、统计图表等做好准备。例如,学生有了比的概念,就容易理解百分数为什么又叫做百分比。在这一节教材中,有关比的应用,只讲按比例分配的计算问题。
2.本单元教材的编排特点。
与原教材相比,本单元教材的编写有不少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关注相关知识的类比,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本单元的教材,根据有关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提供了一系列类比思维的素材,引导学生由此及彼,利用已有的知识,理解新学内容。
例如,在讨论分数除法意义时,由整数除法的实际问题引入,通过将整数(单位:克)改写成分数(单位:千克),导出分数除法,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意义与整数除法相同。
又如,引导学生联系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研究并得出比的基本性质。
再如,教学比的应用时,呈现了整数问题的解法和分数解法,帮助学生理解两种解法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应用知识的灵活性。
(2)借助操作与图示,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索与理解,历来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教材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采用手脑并用、数形结合的策略,加以突破。
在教学分数除以整数时,例题设计了一个折纸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计算结果,并理解算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一。
在教学整数除以分数时,教材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凭借图示,将新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的问题,进而得出计算方法。
(3)部分内容作了适当的精简或加强处理。
根据《标准》,本单元分数除法的计算不包括带分数,但注意在练习中适当穿插一些假分数。这样既保证了《标准》改革意图的落实,又能满足以后进一步学习时的计算需要。
此外,本单元教材专门设置了一道例题,以实际问题为载体,引出分数混合运算。同时也能使学生初步看到分数除法在解决一般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从而突破了原来只讨论分数除法典型应用题的局限,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4)调整了分数除法应用问题的编排,鼓励学生用方程解决问题。本单元的第二节“解决问题”,专门讨论比较典型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同时还将原来安排在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单元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移来一并学习。在解题方法的处理上,教材提倡抓住等量关系用方程解决问题。这样,由列出形如(a/b)x=c的方程,到列出形如x±(a/b)x=c的方程,思路统一,便于理解。而且衔接紧密,较为有效地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便于学生拾阶而上。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教材,促进学习迁移。
如前介绍,本单元教材在揭示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提供类比思维的材料方面,作了不少努力。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他们展开类比思维,以促进学习的正向迁移。实际上,这也是本单元的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途径。
2.加强直观教学,结合操作和图形语言,探索、理解计算方法。
为了引导学生参与探索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教材设计了折纸与画图的教学活动。教学时,教师要用好这些直观手段,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和较充分的时间,让更多的学生真正在操作、观察的过程中,凭借直观,发现算法,感悟算理。而要提高这些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还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数形结合,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并通过讨论、交流,在理解的基础上得出算法,进而掌握算法。3.抓住学习的关键,组织针对性练习。
我们知道,计算分数除法的关键步骤,是把除转化为乘;列方程解答分数除法问题的关键,则在于理解问题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因此,抓住这两个关键,组织开展针对性的专项练习,是提高学习成效的重要措施。教材中已经配备了一些这样的练习。教师还可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酌情加以增补,力求当堂巩固。4.本单元内容可用13课时进行教学。
第四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师用书
五上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一.教学内容: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2.积的近似值3.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4.整数乘法运算定推广到小数
二、教学目标:1.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2.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3.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4.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三、编排特点:1.选择“进率是十的常见量”作为学习素材,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对于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言,“元、角、分”“米、分米、厘米”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计量单位了。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些知识基础,教材从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与元、角有关)“换玻璃”(与米、分米有关)的活动为背景,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这样的生活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和角之间、米和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2.淡化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突出计算方法的教学。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要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应从分数乘法的意义入手。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根据小数与整数的密切联系,教材先教学小数乘法,再教学分数乘法。与原通用教材相比,淡化了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把重点放在计算的算理和方法的总结上,引导学生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解释小数乘法的算理,并由此总结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3.应用转化和对比,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教材紧扣两者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①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②用对比的方法,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问题。在例
3、例4中,均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分别观察因数和积中小数的位数,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一关系,准确找到积中小数点的位置③帮助学生按一定顺序概括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例4的教学中,应用合作研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地、有序地概括出计算小数乘法的一条清晰的思路: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小数乘整数:例1 编排意图:(1)创设“买风筝”的购物情境,引出“小数乘整数”(2)结合具体量(人民币单位),以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小数乘整数的问题,为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提供感性支撑。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提出买风筝计算钱数的问题(2)先解决书上女孩想要解决的问题。放手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重点说明将元转化为角的方法(3)在此基础上,解决其他买风筝的问题。例2 编排意图:(1)脱离具体量,直接引出小数乘整数(2)用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说明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法的理由(3)根据计算结果,说明如果积的小数末尾有0,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用最简方式写出积,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去掉。教学建议:(1)注意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例1中的计算经验,特别是将“元”转化为“角”的经验来学习例2。先提出0.72元×5,你会计算吗?再去掉元,提出0.72×5该怎么计算。(2)放手让学生应用已有的整数乘法经验自主计算“0.72×5”,列出竖式,并尝试对过程做出合理的解释。(3)应引导学生小结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要点。① 按整数乘法的规则进行;② 处理好积中小数点的位置,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中也应有几位小数;③ 算出积以后,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用最简方式写出积,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去掉。小数乘小数:例3 编写意图:(1)以给校园宣传栏换玻璃,需要计算长方形玻璃面积引入小数乘小数。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出小数乘小数学生易于理解。(2)有例2的计算经验,这里学生容易想到把第二个因数也转化为整数,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故教材直接写出转化和计算的过程。(3)注意引导学生归纳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教学建议:(1)让学生根据图意列出乘法算式。(2)让学生自主尝试计算1.2×0.8。(3)组织学生共同研讨1.2×0.8的竖式算法及算理。让学生将有代表性的方法展示出来,并简述其道理。可能有学生将“米”化为“分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也可能学生按书上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师应引导学生沟通两种方法的联系,以帮助学生理解 “1.2×0.8”的算理。(4)最后组织学生探索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例4 编写意图:(1)结合例4上面的“做一做”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2)分两个层次:① 结合“做一做”第1小题,总结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步骤。② 结合“做一做”第3小题,说明小数乘法的一些难点问题。如,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应在前面用0补足。教学建议:(1)可按教材的层次结合具体的算式进行总结。(2)积的末尾是0的情况,也应作为小数乘法的一些难点问题处理。例5 编写意图:(1)通过“非洲野狗追赶鸵鸟”的有趣情境,引出“用小数倍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使学生领会有时“用小数倍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比较直观。(2)由验算计算是否正确,提出验算要求,培养验算习惯。教学建议:(1)结合本例让学生领悟有时“用小数倍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比较直观。可请学生说一说“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中“1.3倍”的含义。(2)验算的引入,既可直接由检验书上女孩的计算引出,也可由检查自己的计算引出。(3)如何验算不作统一要求。练习一:第10题,让学生经过计算,发现积和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积的近似值:例6编写意图:(1)通过“狗帮助人们抓坏蛋”的情境,让学生求狗的嗅觉细胞,引出求积的近似值。(2)通过计算使学生认识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当积的小数位数比较多时,有时不必保留那么多的小数位数,只要根据需要求出积的近似数就可以了。(3)教材以算出狗的嗅觉细胞为2.205亿个为例,说明如何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同时说明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保留的小数位数。教学建议:(1)复习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2)求出“0.049×45=2.205”后,着重说明当积的小数位数比较多时,有时不必保留那么多的小数位数,只要根据需要求出积的近似数就可以了。然后让学生按照需要独立地求出2.205的近似数。连乘、乘加、乘减: 例7 编排意图:(1)有关小数连乘、乘加的数量关系在生活中应用比较多,但有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教材选取用正方形地砖铺地板,引出连乘、乘加,便于学生理解和列式。(2)通过解决“100块砖够吗?”引出连乘。通过解决“110块砖够吗?”的不同方法引出乘加。教学建议:(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解答过程,尝试解释解答的结果。(2)由于运算顺序是一种规定,不必讲太多的理由,所以当整数四则运算扩充到小数后,可直接告诉学生、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与整数计算的相同。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运算定律的推广及例8 编写意图:(1)结合具体算式说明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2)分两个层次编排① 给出三组算式,让学生观察、计算,找出每组中两个算式的关系。② 用归纳的方法类推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3)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教学建议:1)在复习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2)加强对乘法分配律应用的教学。
五、教学建议: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简单的推理能力。教学时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计算的过程做出合理性的解释。3.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让学生学会探求模式、发现规律是数与代数领域学习的重要目标。在组织学生自主小结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同时,应注意引导他们去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五上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一、教材内容:1.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商的近似值3.循环小数4.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5.用小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截取商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3.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4.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三、编写特点1. 引导学生对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探究,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2.结合现实情景进行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注意从现实情景中引出计算教学的内容,练习中也尽可能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如购物、乘车、计算用水量等,让学生体会计算的现实意义,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适时引入计算器。小数除法计算的步骤比较多,适宜使用计算器计算。教材把握时机,不仅在新授内容和练习中让学生适时使用计算器,而且还安排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内容。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计算器的作用的优势,同时培养灵活选择计算方法和工具的意识。小数除以整数:教材编排的变化:(1)不再单独教学“小数除法的意义”,而是结合3个例题的具体数量关系,让学生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2)贴近学生的生活,体现计算与解决问题的密切联系。例1~例3,都是晨练中的具体计算问题。(3)体现算法多样化,体现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例1);留给学生自己尝试、探索的空间(例
2、例3)(4)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而是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总结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例4)例1;(1)创设学生晨练的情景,解决实际问题,列出算式:22.4÷4,让学生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余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2)呈现了两种计算方法:① 将千米数转化为米数,把小数除以整数的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来做;②小数除以整数的一般方法。(3)着重说明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步骤与整数除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要解决小数点的位置问题——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例2:(1)整数部分不够商1,能除尽(2)提出“为什么要商0呢”启发学生理解“整数部分不够商1,要商0,点上小数点再除”的算法例3及“做一做”:(1)整数部分不够商1,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有余数。(2)提出“接下来怎么除?”启发学生理解“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不能除尽,要添0再除”的算法。(3)王鹏“每天跑5分钟”是一个“多余”的条件,既可培养学生选择有用信息的能力,也可利用之提出新的数学问题。(4)“做一做”涉及了小数除以整数的各种情况。到此,学生探讨了小数除以整数的一般情况和特殊情况,可以比较完整地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了。例4及“做一做”:(1)结合前三个例题的计算,引导学生回顾总结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步骤以及要注意的问题。(2)在“做一做”中用改错的方式,提醒学生注意计算过程中常出错的问题。(3)没有特别说明验算的方法,让学生用已学的知识自己思考如何验算。一个数除以小数:教材的编排:1. 例题的设计与原通用教材相同。2. 没有安排对商不变性质的复习(前面练习中安排了)。3.没有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不再进行总结概括例5:(1)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由编“中国结”的情境引入。(2)用“想一想,除数是小数怎么计算”突出讨论的重点,用学生的话点明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把除数转化成整数”。(3)用虚线框的图示呈现了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0倍,使除数变成整数的过程。之后出示简便的写法。(4)教学前可先复习商不变性质。例6及“做一做”:(1)教学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小数位数少的情况。(2)用学生提问“被除数的位数不够怎么办?”引起思考。并通过虚线框里的图示说明在把除数变成整数小数点要向右移动两位,而被除数12.6只有一位小数,要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3)“做一做”第2题,呈现了小数除法中学生容易出现的两种错误,通过纠正错误,明确计算小数除法要注意的问题。(4)到这里小数除法的教学基本完成,可以引导学生对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小结。小结时,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再加以提炼。在学生概括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把小数除法总结出三个步骤:一看:看清除数有几位小数;二移: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当被除数位数不足时,用“0”补足;三算: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方法计算商的近似数:教材编排变化:
1、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体现商的近似数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呈现用计算器计算,符合生活实际,减轻学生计算负担。例7:(1)通过买羽毛球的情景,说明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除法除不尽的情况,可根据需要取商的近似数。(2)呈现用计算器算比较复杂的小数除法,把重点放在如何根据生活实际的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上。循环小数:教材编排的变化:1.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出要学习的内容。2. 体现学生观察、思考、探索商的规律的过程。3. 体现小组合作、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例8:教学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重复出现的情况,为认识循环小数提供感性材料。例9:通过计算两道除法式题,呈现了除不尽时商的两种情况:一种是从某位起重复出现某个数字;另一种是从某位起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由此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并介绍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介绍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由商的两种情况,介绍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以前学生对小数概念的认识仅限于有限小数。到学习了循环小数以后,小数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了,循环小数就是一种无限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结合小数除法的学习,教材安排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让学生感受发现规律的乐趣,同时体会计算器的工具性作用。例10:(1)包括“用计算器计算——观察发现规律——用规律写商”三部分。其中商的规律:都是循环小数;循环节都是被除数的9倍,如1÷11=0.0909„的循环节是09,2÷11=0.1818„的循环节是18,3÷11=0.2727„的循环节是27,4÷11=0.3636„的循环节是36,根据这一规律就可以直接填出下面一组题的商。(2)教学建议:① 让学生经历的发现规律的思维过程,即观察、对比、分析的过程,要给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② 可以采用先独立发现,再小组交流的方式组织教学。③ 用发现的规律写出商后,要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写这些商”,让学生说出自己应用规律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规律的理解。解决问题:这里安排了有特殊数量关系的连除问题(例11)和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的问题(例12)。例11及“做一做”:(1)需要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特点是:总量与两个变量有关系,并随着两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2)题中“7天”这个条件通过“上周”这个词隐藏了起来(3)通过两个学生的对话呈现了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4)两个学生的思路、解题过程都没有完全呈现,让学生自己参与完成(5)“做一做”的题目,在解决问题中不但要用到小数除法,还要用到小数乘法,知识的综合性更强(6)教学建议:① 在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时,可以采用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的方式进行。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提示,比如问学生“能一步算出每头奶牛每天的产奶量吗”,“如果不能,那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也可通过线段图形象地表示数量关系② 要鼓励学生多向思维,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但不能要求每个同学都掌握多种解题方法。例12及“做一做”:(1)安排了两道小题,分别教学:在解决问题时,需要根据实际用“进一法”(第1小题)和“去尾法”(第2小题)取商的近似值。(2)两题算出的结果都是小数,由于要求的瓶子数和礼品盒数都必须是整数,因此都要取计算结果的近似值。在取近似值时,不能机械地使用“四舍五入法”,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舍”还是“入”。(3)强调“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4)教学中,不要求学生掌握“进一法”“去尾法”这些概念,只要学生能根据具体情况掌握这些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就行了。可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进一法”或“去尾法”,感受这些方法的现实意义。
五、教学建议:1.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小数除法的学习架设认知桥梁。本单元内容与旧知识联系十分紧密。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以整数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以及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等知识为基础来说明的。小数除法的试商方法、除的步骤和整数除法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因此,要注意复习和运用整数除法的有关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好基础2.联系数的含义进行算理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小数除法的重点是突出小数点的处理问题,而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要涉及数的含义。如,22.4÷4=5.6,用4除22,商5以后,余数是2,化为20个十分之一,与十分位上的4合起来是24个十分之一。4除24个十分之一,商是6个十分之一,所以商“6”应该写在商的十分位上。故此,在说明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时要联系数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五上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一、教学内容:1.用字母表示数2.简易方程(解方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2.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本单元的作用:1.从具体到抽象、个别到一般的一次飞跃。具体的物(3个苹果)----数(3)----字母(用字母a表示3)、用一个符号表示一个数(常量)----用一个符号表示可变的、抽象的数(变量)2.有助于对所学的算术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理解。3.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的衔接,初步渗透代数的思想。与原通用教材对比有以下不同点:(1)解方程的方法。原通用教材:利用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实验教材:利用等式的性质,思路更统一,基本方程的解法可归结为“两边同时加上、减去、乘上、除以同一个数(除法时此数不能为0)”。(2)方程的类型。由于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实验教材删去了a-x=b、a÷x=b的方程基本类型,增加了a(x±b)=c的类型。(3)解方程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机整合。原通用教材:先独立学习解方程,再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重难点分散。实验教材:为了突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方程是根据现实素材而列出来的,因此解方程的过程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尤其是在“稍复杂的方程”部分,两者完全融合。1.用字母表示数:例1(用字母表示某个具体的数):通过复习以前所学知识,巩固用符号、字母表示某个具体的、特定的数,渗透求未知数的思想,从符号表示逐渐过渡到字母表示,并引出例2。例2(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1使学生认识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简明性、优越性,一是可以表示一般规律,二是叙述方便。在这,字母不止表示一个特定的数,而是表示一般的数2两字母相乘的表示法3教材上只给出乘法交换律的表示法,要求学生自己写出其他定律。“你知道吗?”:介绍单位名称的字母表示法,今后教材中的单位名称一般用字母表示。例3(用字母表示面积和周长计算公式):(1)两个过程:用公式表示面积、周长公式是一个一般化的过程(具体到抽象),而根据公式计算某一具体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则是一个特殊化的过程(代入求值)。代入求值在这儿要多加训练,后面解方程的验算就是一个代入求值的过程。(2)平方的表示,数与字母相乘的表示。例4(代数式):(1)用一个代数式可以表示两个含义:数量、数量关系。如a+30可以表示爸爸的年龄,也可以表示爸爸与小红年龄之间的关系。(2)通过归纳法,从具体到一般,得出代数式的表示法,渗透函数思想,第1小题是加减法数量关系,第2小题是乘除法关系。(3)渗透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定义域)。(4)代入求值。2.解简易方程:方程的意义:(1)通过用天平称量物体的活动引出方程概念,与后面利用天平原理解方程相一致。(2)前面已经有了列代数式的基础,因此天平左边的代数式学生比较容易列出来。(3)通过两边物体轻重的直观比较引出不等式及方程。(4)根据方程的概念自己写一些方程,范围可以很广,可以包括多元方程,只要符合方程的定义即可。天平原理(等式性质):(1)利用直观的形式使学生理解天平平衡的两条原理(在方程中相当于作同解变换):天平保持平衡的原理1: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2:两边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左右两边仍然相等。(2)其中第二、四个图蕴含了解方程的思路(即天平的左边只留下一种物体,在解方程时,最终目标是使方程左边只剩下未知数)。解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1)利用前面天平平衡的素材直接给出现成的方程,因此不涉及到如何列方程。(2)利用已有知识,通过四种不同的方法求出未知数的值,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后面要学到的一般的解方程的方法。再给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概念。解基本的方程:例1(x+a=b):(1)情境相对简单,利用直观即很容易列出方程,因此重点不是列方程而是解方程。(2)天平原理的直观演示与抽象的方程解法相对应(3)重点突出“为什么要减3”这一问题,目的是使方程一边只剩下未知数(4)验算。就是前面所学的代入求值的过程。例2(ax=b):(1)具体过程同例1。“除以几”要求学生根据直观图自行探索。(2)x-a=b、x÷a=b这两种类型的解法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迁移类推,不出专门例题,在“做一做”中出现(2)解方程的一般性方法、步骤也要求学生自行总结。例3(列方程解形如x±a=b的问题):(1)结合现实情境。(2)先给出算术解法,但在用算术方法解答时实际已经把“今天水位超过警戒水位0.64米”转化成了“警戒水位比今天水位低0.64米”,就是所谓的逆思考。(3)由于列方程解决问题时未知数是参与运算的,所以第一步要把未知数设成一个“假设已知数”。(4)第二步,根据题目中信息的叙述方式,通过顺向思考列出数量关系。由于是刚接触方程,列出文字性的数量关系对于学生正确地列出方程是很重要的。(5)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此时数量关系中的每一部分都是作为“已知数”参与运算的),解方程和验算的过程在这儿不是重点,可让学生独立完成例4(列方程解形如ax=b或x÷a=b的问题):(1)基本过程同例3,可更多地让学生自主探究,列方程的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统一。(2)渗透环保教育。稍复杂的方程:例1(列方程解形如ax±b=c的问题):(1)把解方程和用方程解决问题有机结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解较复
杂的方程。(2)结合现实素材(足球上两种颜色皮的块数)引出,这种问题用算术方法解决思考起来比较麻烦。(3)解方程的过程其实是由解若干基本方程构成的(y-20=4,2x=24),需要强调把2x看成一个整体。(4)可以列出不同的方程,如2x-4=20,关键是使学生理解数量关系。例2(列方程解形如ax±ab=c的问题):(1)根据不同的思路列出不同的数量关系,进而列出不同的方程。(2)两个方程之间有内在的联系,从2x+2.8×2=10.4到(2.8+x)×2=10.4实际是运用了初中的“合并同类项”,而从后者到前者实际是“去括号”的过程。(3)第一种解法只是在例1的基础上多了一步,可自行解决(4)第二种解法的重点是要把小括号里的看成一个整体,可认为是2y=10.4和2.8+x=5.2的组合(5)教学时,可改变条件,先从2x+2.8×3=13.2引入,再把3千克梨改成2千克梨,再在此基础上列出第二个方程。例3(列方程解形如ax±bx=c的问题):(1)此类问题称为“和差、和倍、差倍问题”,用算术方法解比较难。(2)有两个未知数,但是两个未知数之间存在和差关系或倍数关系,因此其中一个未知数可以用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来表示。(3)重点是设谁是x,一般为了解方程方便,设倍数关系中的单位量为x。当然,也可任意设,只是解答起来比较困难。教学时,可能有学生设海洋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列出的方程是x+x÷2.4=5.1,只是解方程的方法超出学生的接受范围,教师适当引导即可。(4)解方程的过程就是一个乘法分配律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过程。(5)求海洋面积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数量关系用不同的方法求(地球总面积-陆地面积、陆地面积的2.4倍)。
四、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1.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代数思想。2.用好教材资源,适当扩展联系实际的范围。3.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字母相乘的写法、验算等)4.正确看待解方程方法的改变。
五上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一、教学内容: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三角形的面积3.梯形的面积4.组合图形的面积
二、教学目标:1.利用方格纸和割补、拼摆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2.认识简单的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计算出它的面积。
三、编排特点:1.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教材以图形内在联系为线索,以未知向已知转化为基本方法开展学习。2.体现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各类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均采用让学生动手实验,先将图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再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索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联系,发现新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一个过程。同时按照学习的先后顺序,探索的要求逐步提高。3.注意练习的探索性,形式多样化,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练习的编排减少了直接用公式计算的习题,安排了较多的应用问题、变式题、用间接条件求面积及画一画、分一分的操作性习题,并安排的一定数量的思考题。主题图:设计了一幅街区图。由小精灵提出观察的要求:“你发现了哪些图形?你会计算它们的面积吗?”这样把本单元教学与已有图形的认识联系起来,引入面积计算的教学。教学时可以利用主题图作为新旧知识过渡的桥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充分发表意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编排意图:教材分三个步骤安排。(1)引入。从主题图中的两个花坛(一个长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引出如何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问题。(2)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面积。(3)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用割补的方法说明算理。教学建议:(1)结合引入环节进行长方形面积计算和平行四边形概念的复习。(2)数方格和填表环节要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讨论交流。(3)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本课的重点。可以用提出假设——动手实验——推导——概括的步骤开展探究活动。三角形的面积:编排意图:教材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展现学生探究的过程。首先由计算红领巾的面积引入三角形面积计算的问题;接着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把三角形也转化成学过的图形;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探索,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最后用字母表示出面积计算公式。教学建议:(1)可按提出问题、寻找思路、实验探究的步骤,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形式进行。可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究。(2)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环节是本部分教学的重点。(3)可让学生用剪拼或折的方法进行推导,或结合教材第96页介绍的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的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让学生进行推导。梯形的面积:编排意图: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梯形面积计算。然后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探索出面积计算公式,最后用字母表示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要求又有提高,不再给出具体的方法,而是要求用学过的方法去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方法与途径多样化。教学建议:(1)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要把梯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进行推导,可直接要求用学过的方法去推导,不指明具体的方法(2)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有多种方法,教材显示了三种方法。学生在操作实验中,可能会出现更多的方法,注意留给学生充分的操作和交流时间。组合图形的面积:编写意图:教材提供了几个生活中具体物品,使学生认识组合图形是由几个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然后要求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组合图形。例4教学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只限于由2~3个图形组合成的简单组合图形,展示了两种计算方法。教学建议:1可以使用教材中的实例,也可以应用学生身边的实例2观察实物注意从易到难3找生活中的组合图形时,要强调从物体的表面上找,不要与立体组合图形混淆4)教学例4时,可先让学生讨论,明确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基本思路,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计算。
五、教学建议:1.重视动手操作与实验。本单元面积公式的推导都是建立在学生数、剪、拼、摆的操作活动之上的,所以操作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做好引导,不要包办代替。2.引导学生探究,渗透“转化”思想。“转化”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本单元面积公式的推导都采用了转化的方法。教学中,应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教师加强指导和引导。通过操作,引导学生去探究所研究的图形与转化后的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找到面积的计算方法,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3.注意培养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面积计算公式和计算多边形面积,可以有多种途径和方法。教师不要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种固定或简单的途径或方法上,要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从不同的途径和角度去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
五上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一、教学内容: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2.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及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能按照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3.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学会求中位数的方法。4.会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来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
三、编排特点:1.以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和生活实际展开教学内容。2.经历引入中位数的必要性,突出中位数的统计意义。⒊ 由易至难,逐步深入,从旧知引出新知。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主题图通过呈现学生熟悉的校园活动场景,引入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教学时应说明每个活动的游戏规则,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讨论。注意引导学生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是否公平这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及计算方法:例4:(1)通过解决“用什么数表示第3组同学的掷沙包水平比较合适”这一问题,引出了中位数的概念。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知道用平均数来描述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比较方便和适用,但平均数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有直接的关系,任意一个数据大小的变化都会对平均数值产生影响,从而很自然地引入中位数的概念。(2)教学时,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层次:一是引入中位数的必要性;二是定义中位数的概念时,要突出中位数的统计意义;三是阐明中位数与平均数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例5:1)设计本例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中位数的概念,掌握求中位数的方法,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体会中位数在统计学上的作用2)本例呈现了几名男生的跳远成绩,并从平均数和中位数两个角度对该数据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用中位数代表这组成绩的一般水平更合适3)教学时可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分析平均数和中位数的特点,并引导他们结合本例的实际情况,以做出合理的选择。
五、教学建议: 2.加强学生对中位数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理解。中位数和平均数一样,也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一个统计量。教学时应注意结合学生已经很熟悉的平均数,对比教学,以帮助学生厘清两者的联系和区别,使他们明白:平均数主要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中位数则更好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或一般水平)
1、概念的形成 基本过程:辨别—归类—抽象概括—强化例 方程的意义:辨别生活中的现象(平衡与不平衡—建立数学模型(等式与不等式—归类(等式与方程—抽象概括(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强化(模仿、变式)—解释与应用
2、概念的同化基本过程:定义或描述—同化—强化例 百分数的认识教材:实际问题(生活中的百分数)—描述(像„叫百分数)—解释(近视率:分母为100的分数18/100)—定义(百分数表示„)—同化(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强化(读、写、比)数学概念教学的一般过程(1)概念的引入(2)概念的揭示(3)概念的理解与巩固(4)概念的联系与发展(5)概念的应用(关键(共性):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1)根据不同的概念、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引入方式常见的有实例法(归纳)、温故法(演绎)、类比法,计算法、观察演示法、作图法(动手操作)、联想法等如实例法:起始概念中用的比较多,往往要经历从“实物—图形或符号—标准化(数学模型)—变式”的过程目的在于撇开非本质特征,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小学数学中常见的揭示概念的方法:*用图形或符号直接揭示概念如:自然数1,2,3,4等概念,加号,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等 *用列举法揭示概念的外延如教材中的百分数:象上面这样的数18%、50%、64.2%„„叫做百分数*用描述的方法借助具体实例来说明概念 如射线:像手电筒、汽车灯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近视的看成是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用下定义的方式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 如方程:„„.叫做„.(2)注意揭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如方程的内涵:等式、含有未知数(本质特征)又如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又叫百分比或百分率)方程的外延:3/X=8,5Y-8=16,X2+1=0,X+1=X(?)百分数的外延:108.65%,100%,18/100(?),56.3/100(?)(3)充分利用变式让学生理解概念思考:什么变,什么不变?是量的叠加?还是质的飞跃?注意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目的还在于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4)注意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以及同一概念的不同阶段如方程与等式,等式与不等式,百分数与分数等 教材中百分数的概念首先采用列举式定义,只是形式化的定义,然后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表示„..”,接着探究分数与百分数的关系 又如数:自然数—非负整数—非负分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复数(外延在不断拓展)(5)在应用概念的过程中让学生
进一步掌握概念 充分感知、建立表象、揭示本质、进行表征、运用概念概念教学中应抓好的四项训练:
1、通过训练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内涵与外延成反比关系)
2、通过变式理解概念的要点和关键性的字词 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3、通过反例进一步提高概念的清晰度
4、通过揭示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概念体系
(一)说教材: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教师教、学生学习的具体素材。说课首先说教材。主要是说说教材的来龙去脉、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准备等,这些可以简单地说,目的是让听的人了解你要说的课的内容和你对教材的熟悉度。一是说教材的地位;二是说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的要求,一要全面、二要具体、三要恰当。所谓全面,即不仅要有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也应当有对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并能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所谓具体,即指在40分钟里能够具体实现的。所谓恰当,即指要求的程度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过高过低都是不科学的。三是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四是说教学具的准备
(二)说教法(讲解法、练习法、演示法、启发式谈话法、发现法、尝试教学法、引导法、活动法、)要求说出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以及讲清采用这些教学方法的依据。
(三)说学法(合作交流法、操作法)主要是说学习指导方法,即采用什么方法和措施让学生爱学、学会、会学。其目的是指导学生会学、自觉地学。也可涉及教学背景(学生)和学生年龄特点的分析
(四)说教学程序说说你怎样安排教学的过程,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主要说出为什么这样安排。一般把自己教学中的几个重点环节说清楚。如课堂导入或情景创设、例题分析、教学探究、练习设计等。在几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把自己教学设计的依据说清楚,特别当你变换教材中的主题图和例题时,要把你变换的依据和创新点尽可能说出来。同时,要注意概括和提炼,不要直接照搬教案。
(五)说板书设计板书应体现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艺术性。可以边说边板书,也可以先写板书,再对着板书说明为什么这样设计,这样设计的好处。试讲实质上就是上课。只是面对的是评委,你要把评委当作学生,并要想象学生的回答,必要时还可配予恰当的评价语。说课: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P79-81。小学数学关于几何知识的安排,是按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的。本册教材承担着让学生学会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的任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为长方形,并分析长方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再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然后通过实例验证,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公式。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知道推导方法,为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做准备。由此可见,本节课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扎实其几何知识学习的重要环节。
(一)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教材的特点,充分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我确立如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验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并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转化与等积变形。关键点:通过实践——理论——实践来突破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重点。利用知识迁移及剪、移、拼的实际操作来分解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关键是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等积转化问题的理解,通过“剪、移、拼”找出平行四边形底和高与长方形长和宽的关系,及面积始终不变的特点,归纳出平行四边形等积转化成长方形。
(三)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刀、直尺、细木条钉成的长方形、网格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为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作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学生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但是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够丰富,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就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好已有知识,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三、说教法学法:教法:
1、发展迁移原则。运用迁移规律,注意从旧到新、引导学生在整理旧知的基础上学习新知,体现“温故知新”的教学思想。
2、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针对几何知识教学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我打算主要采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课件演示和实践操作,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得出结论,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3、反馈教学法: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在教学中,采用反馈教学法进行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参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形成和运用的机会,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学法: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是为了获得知识,而更重要的是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本节课我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培养学生初步感知和运用转化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概括等行为来解决新问题,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会学生学习。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该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寻”数学,在实践操作中“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用”数学。
四、说教学程序为了能更好地凸显“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高效完成教学目标,我设计如下课堂教学环节:一二三四五下面我就分别从这五个方面说一说:
(一)复习旧知,渗透转化
(二)创设情景,引出课题。接着,我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这对好朋友发生了争论了,它们都说是自己的面积要大,你们认为谁的面积要大呢?你是怎么知道谁的面积大呢?通过这些问题,促使学生积极动脑猜想,长方形的面积大家会求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如何计算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板书)
(三)动手实践,探究发现。
1、数方格,引发猜想。通过数格子的方法,并填写表格,从表格中学生很容易观察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相等。这时我启发学生猜想,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底乘高呢?刚才我们用数格子的方法来计算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当一个平行四边形很大很大的时候,我们也采用数格子的方法来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这就引发学生思考,是否有其他的方法来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2,剪拼法,验证猜想。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知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动手操作过程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索过程。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才能充分感知和建立表象,为分析和解决问题创造良好的条件。由于前面在数格子时已经有同学提到用割补的方法来求面积,所以我顺水推舟,让学生动手操作,想办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操作之后进行汇报,交流自己的验证过程。汇报的时候,剪拼的方法有好多种,这时,我及时抛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沿高剪开?”引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然后我又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图形并比较,进而讨论:拼出的长方形与原来平行四边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拼成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联系?通过上面问题的思考,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公式的推导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时我顺势引导学生得出推导过程:将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后转化为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拼成的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长方形的面积,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用字母表示S=ah。接着我让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整个操作过程,使学生真正理解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
3、解决实际问题。例1:引导学生写完整整个解题过程。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我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倡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进而建构了学生头脑中新的数学模型:转化图形——建立联系——推导公式。整个过程是学生在实践分课组讨论中,不断完善提炼出来的,这样完全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把学习数学知识彻底转化为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四)分层训练,理解内化。对于新知需要及时组织学生巩固运用,才能得到理解与内化。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三个层次的练习题:一层:基本练习: P82第1题。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图形的认识,正确分清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关系。二层:综合练习:
1、你能想办法求出下面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要求这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先干什么?这个过程也体现了“重实践”这一理念。
2、你会求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通过不同的高引起学生的混淆,在计算中让学生明确在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底要找出与它相对应的高,这样才能准确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且根据已知的面积和另一条高,求出与这条高相对应的底。三层:扩展练习:
1、这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你还能在这里画出与这两个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吗?可以画几个?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逻辑推理,明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只与底和高有关,等底同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2、把平行四边形模型拉近,它们的面积发生变化了吗?通过这个过程的操作,让学生明白当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一定时,越拉近它的面积就越小。整个习题设计部分,虽然题量不大,但却涵盖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题目呈现方式的多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面对挑战充满信心,激发了学生兴趣、引发了思考、发展了思维。同时练习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巩固新知。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个系统的认识,充分提高归纳和总结能力。
第五篇:教师用书 语文 八年级下册
用书 c82 目录http://
第一单元单元说明
1 藤野先生
2 我的母亲
3 我的第一本书
4 列夫·托尔斯泰
5 再塑生命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献给母亲的歌
第二单元单元说明
6 雪
7 雷电颂
8 短文两篇
9 海燕
10 组歌(节选)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
第三单元单元说明
11 敬畏自然
12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用书 c82 13 旅鼠之谜
14 大雁归来
15 喂──出来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科海泛舟
第四单元单元说明
16 云南的歌会
17 端午的鸭蛋
18 吆喝
19 春酒
20 俗世奇人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到民间采风去
第五单元单元说明21 与朱元思书22 五柳先生传23 马说24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25 诗词曲五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第六单元单元说明26 小石潭记27 岳阳楼记28 醉翁亭记29 满井游记30 诗五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
用书 c8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致老师们
这套教师教学用书是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配套的,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以便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但愿它能成为老师们的好帮手。
一、编写这套教师教学用书,我们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1.以党的教育方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指导,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为依据,努力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教科书的编写意图;
2.从广大教师的实际出发,既有利于教师把握教科书的内容,解决备课中的实际困难,又给教师发挥独立钻研教材的用书 c82 主动性和教学的创造性留有一定的空间,有利于教师发展教学个性;
3.编写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求教师注意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4.注意吸收语言文学界和语文教育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二、这套教师教学用书按照教科书的编排体系进行编写,每个单元前面有单元说明,简要说明这个单元的编排意图和教学时应注意的一般性问题。
阅读部分每篇课文的教学参考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课文研讨:包括整体感知和问题研究两个部分,整体感知是对这篇课文进行整体解读,帮助把握课文精义;问题研究是就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研究,帮助教师从细部把握课文。
2.练习说明:主要说明练习的设计意图、解题思路,提供参考答案,并针对学生做练习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说明如何灵活引导。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练习题的参考答案不是惟一的,可以有多种答案。
3.教学建议:一般包括预习指导、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对课文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实施建议。对这一部分内容,我们力求做到具有实用性、启发性和灵活性。
4.有关资料:包括时代背景、作者介绍、文体知识、有关图表、课文鉴赏和评价、作者写作体会等。鉴于有些学校和教师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不足,这一部分内容较为丰富,教学时可有选择地使用,不要求全部讲给学生。
三、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标准中的新内容,是语文教育中的一个新课题,没有多少经验可供借鉴,我们这次教材编写也是一个尝试。我们对“综合性”的理解有两个观点,一是听说读
用书 c82 写融于一体,尤其是把写作与口语交际渗透于综合性学习之中,中心内容是在综合性语文活动中提高写作与口语交际能力;二是突出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性,重点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教师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每一个活动阶段应该做什么。基本原则是,教师精心设计学习情境,并组织协调,学生明确任务,展开活动。这套教科书中,六次综合性学习分为“三大三小”,即大型综合性学习和小型综合性学习各三次,前者强调研究能力的培养,后者突出写作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综合性学习部分的教学参考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活动目标:一般包括三个维度的目标,突出写作与口语交际能力目标。
2.教师准备:指教师在指导本次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的一些准备工作,包括学习的时间安排、教师的知识准备、资料准备和校外活动有关事宜的联络等。这些准备使教师能够在活动中起到切实的指导作用。
3.活动参考:就这次综合性学习提出一些参考意见,包括组织方式、活动安排、课时安排以及根据不同条件如何灵活处理活动内容等,目的是顺利完成本次综合性学习,达到预期目标。
4.活动评价:建议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既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重点考查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写作与口语交际的能力。
5.有关资料:围绕活动内容,向教师提供比教科书更为详细的参考材料,以便指导活动时自由选用。
四、过去教科书只有一本,凡编入教科书的都要教给学生,只要有所遗漏,就被认为是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大家使用这套
用书 c82 教科书时要改变这个观念。现在的教科书不止一本,而且用于课堂上讲授的这一本,内容也有不同层次,不要求全部教给学生,相当一部分要由学生自学。课文分教读和自读,练习分必做和选做,自读课文后的练习尤其可以灵活处理。一本书中要求讲授的只是其中一部分,这一点需要明确。教师教学用书仅仅是供教师参考的,它对课文的评析比较简略、宽泛,提供的资料较多,而且有时是几种意见兼收并蓄,教学时要有所取舍。而教学建议更是就一般情况设计的,只是起一个参考的作用,希望老师们在教学时独立思考,自行设计教学思路,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本书编写者:黄伟、蔡可、胡慧翼、康丽、冷霜、宋子江、邓彤、顾之川、李世中。责任编辑:王涧。审稿:顾之川、温立
三、顾振彪。特约审稿:黄成稳。
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2002年12月
第一单元单元说明
本单元的五篇课文,均是名家之作。它们或追叙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人文内涵深厚丰富,艺术表达各有特色。
用书 c82 《藤野先生》是一篇传统课文,是鲁迅对20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经历的回顾,重点叙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热情歌颂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洋溢着作者的一腔爱国之情。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学到叙事性文章的写法,也能从中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
《我的母亲》是著名学者胡适自传的一个章节。作者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的深远影响,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一位既普通又伟大的母亲的形象。学习这篇课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的同时,也可以从中了解自传的语体特点。
《我的第一本书》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他的“第一本书”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人间温情和生活乐趣。学习这篇课文,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生活的底蕴,感悟读书对于人生的意义。
《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三作家》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作者用他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犹如与两位大师对话交心,自然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再塑生命》是美国教育家、盲聋哑作家海伦·凯勒的作品。这篇课文,既表现了一位富有爱心的教师形象以及她那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展示了一个盲聋哑女孩的精神追求。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在向莎莉文老师投去敬佩目光的同时,也为这位盲聋哑女孩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所感动。文章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写作方法和语言文字都值得品评、学习。
学习本单元,要注意融入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对人生和生命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有些课文涉及深广的人文、社会背景,教学时应有所拓展,甚至有必要联系时代背景和有关作品,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本单元均是叙事性作品,适于朗读,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悉心揣摩玩味作品的叙事风格、描述手法和其中的思想感情。
用书 c82 本单元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这一主题与阅读教学有一定的联系,但又具有生活体验性、活动实践性、学习综合性的特点。希望通过相互联系、逐层深入的四项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伦理亲情,引导他们感受爱,理解爱,奉献爱;通过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得体地表达感情、有条理地陈述心得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将叙事与抒情有机结合的文字表达能力。藤野先生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这篇课文是回忆性散文。1926年8月底,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这篇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生活的文章,就是在这时期写的。这篇回忆性散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本文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和把握。
(一)本文的叙述线索。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交往的缘起、交往的经过与别后的怀念)为叙事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开头写东京(是作者往仙台见藤野先生的缘由),然后用设问句自然过渡。接着写初到仙台受到优待(衬托藤野先生),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除回忆藤
用书 c82 野先生这条明线外,本文还有一条内在的暗线,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很多材料,如写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写仙台医专日本“爱国青年”寻衅和看电影事件,写作者弃医从文,都是围绕这条内在的线索来组织的。因此,文章篇幅虽长,却脉络分明,材料虽多,却井然有序。
(二)人物刻画抓住主要特征,突出精神性格。文中具体写了四件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1.主动关心“我”的学习,认真为“我”改讲义。文中写道:“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关注“我”,并主动问“我”上课的“讲义”能否抄下来,要“我”拿出所抄的讲义给他看,而且,“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对“我”的讲义,“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这些事情表现了藤野先生自始至终认真负责的精神。2.为“我”改正解剖图。“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这里体现了藤野先生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在藤野先生亲切和蔼的谈话里,我们可以体会出他既尊重学生──“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也尊重科学──“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3.关心解剖实习。“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藤野先生一直关心“我”的学习,一直惦记着“我”的解剖实习,“我”考试及格了,他很高兴,如释重负。4.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这件事表现了他对骨学的兴趣和求实精神。
用书 c82 除用具体事例来表现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外,作者还用白描手法来勾画人物的特征。如写藤野先生,写他的“黑瘦”“八字须”“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衣着“模胡”,冬天穿旧外套,活画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又如写“清国留学生”,抓住了盘辫子这个细节,很能反映他们的精神特征。在清末,不少仁人志士剪辫子,表示与清王朝决裂,而这些留洋学生既要学时髦,又要表示忠于腐朽的清王朝,只好盘起辫子。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揶揄的口吻,对他们进行似褒实贬的讽刺,揭示了这些留学生庸俗腐朽的思想本质,也浸透着作者对他们的厌恶之情。
(三)语言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这篇文章写的是作者终生难忘的恩师,记的是震撼作者灵魂的典型事例,因此,不管是抒情议论的语言,还是写人记事的语言,都饱含感情。如怀念藤野先生,作者写道:“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直接抒发感激敬仰之情。再如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写赴仙台途中深刻的印象,写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写告别藤野先生、弃医从文等,字里行间都充溢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感情。
二、问题研究
(一)这篇文章题为“藤野先生”,但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没有直接写藤野,而是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了从东京到仙台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写了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还写了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事件。这些事情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
文中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写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表现作者忧国之情,是作者学医的主要动机。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作者的优待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作正面陪衬。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是为藤野先生作反面衬托。写课堂上看电影是作者与藤野先生告
用书 c82 别的直接原因。总之,所有这些都与突出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有密切的关系。
(二)作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来到仙台?为什么又告别藤野离开仙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 文章开头三段写了作者在东京的见闻,表达了对这一环境的厌恶之情。作者在东京的见闻是怎样的呢?作者写道:“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樱花烂漫的上野公园,看到的是一群“清国”留学生,他们以盘结辫子为荣,整天浑浑噩噩;本来留学生会馆的门房有几本书可买,“有时还值得去转一转”,然而就连这么一席之地也被他们搅得一团糟!鲁迅是怀着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东渡日本的,没料到东京竟也像南京一样乌烟瘴气。失望、痛苦、忿怼心情和强烈的报国热望,使他百感交集,远大的抱负和恶劣的环境形成尖锐的矛盾,因而,他不得不离开东京,寻求一个有利于实现理想的环境。所以,作者在文中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作者从东京来到仙台,受到教职员们的优待,尤其还遇到了给他以无私的关爱和热情的鼓励的藤野先生。按理说,作者正可以从这里卒业回国,去“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呐喊〉自序》)。但是,为什么又毅然决然告别恩师、弃医从文呢?本文主要写了两个原因。一是“匿名信”事件;二是“看电影”事件。这两件事深深刺激了鲁迅,令他深切体会到弱国子民的屈辱遭遇,使他深刻认识到国人的麻木,进而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于是,“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又回到东京从事文艺活动去了。
作者两次易地求学,两次辗转奔波,无不贯穿着一种情怀,那就是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文章开头写对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和厌恶,是作者爱国思想的表现;即便是往仙台途中记得的“日暮里”,也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的家国愁思;记得
用书 c82 “水户”,也是因为这里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士朱舜水客死之地,这是作者爱国感情的又一表现;对初到仙台受到优待非同寻常的理解,也是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表现;对藤野先生的敬仰,也主要是因为他能不怀民族偏见,真诚帮助中国学生;最后,把怀念藤野先生的深情化为实际行动,等等。
(三)为什么作者对在仙台所受到的优待用“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来解释呢?
作者到仙台之后,受到了免交学费的优待和职员们在生活上的关心。对于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留学生给以特殊的关照,反映出日本人民善良的心地和友好的情谊。而作者感到的不是真正的尊重和友好,而是“物以希为贵”,这里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练习说明
一、关于课文,有下面几种不同的理解,讨论一下,究竟应该怎样理解。
1.标题是“藤野先生”,课文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
2.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
设置本题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尊重学生自己的解读,宜让学生展开讨论或辩论。以下意见仅供参考。1.第一,一般来说,文章的标题是作者对全文思想内容最鲜明和最精练的概括。这篇散文叙述的焦点应该是藤野先生,文章的主题,自然应该是和藤野先生有直接关系的,不应是以描写藤野先生为主,表现的却是“我”的某种思想,文章
用书 c82 在结尾处点明主题,“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第二,从整篇文章的结构看,是围绕藤野先生这个中心来组织材料的,虽说也贯穿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但前者是明线,后者是暗线。写对东京学习环境的厌恶,离开东京到仙台,是写与藤野先生结识的前因,接下来写仙台的学习生活,基本上都与藤野先生有关,而且,作者着力正面描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写匿名信的寻衅和看电影所受到的刺激,这些事或是与藤野先生有直接关系,或是衬托出藤野先生的公正、真诚,在那种环境下的难能可贵。后面几段,则是写和藤野先生的分别及分别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因此,“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应是这篇回忆散文的主旨和本意。
2.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第一,全文按作者行踪的变化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用讽刺的笔调,刻画了在日本东京的清国留学生浑浑噩噩的生活丑态,表现了青年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第二部分,作者回忆了自己在仙台医专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着重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原因,充分展示了青年鲁迅热爱祖国、积极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心路历程。第三部分,写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主要写藤野先生给鲁迅影响,使他“良心发现”,“增加勇气”,继续战斗。第二,《藤野先生》写于1926年10月12日,地点在厦门大学。鲁迅原来准备在厦门工作两年,结果只住了半年。他一方面坚持斗争,一方面写了《藤野先生》这样的回忆散文,清理自己从1904年到1926年二十多年来思想感情变化的轨迹,回顾了自己爱国思想的发展,以此来激励自己,增强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所以,在文章的结尾处写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后,又写道:“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这最后一句所表达的仍是一种爱国主义的感情。
3.这是从另一角度看问题,视野更宽广一些,是对上面两种观点的折衷。
编者的观点倾向于第1种。除上述理由外,补充如下:第一,从作品的实际效果看,这篇作品留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藤
用书 c82 野先生的容貌和言行,是藤野先生的性格和品德。第二,鲁迅一直怀念藤野先生。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写信给鲁迅,征求选文意见,鲁迅回信说:“请您全权处理好了。在我看来,非放进不可的东西是没有了。不过《藤野先生》一篇请您译出加入。”1936年增田涉来到上海,鲁迅又向他打听藤野的近况,当增田涉说没有下落时(此时藤野先生还健在),鲁迅慨叹说:“藤野先生大概已经不在世了吧!”可见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第三,本文确实饱含着爱国主义感情,正是这种感情使作品更有深度,使藤野先生的形象也更为感人,可以说,爱国主义感情是这篇文章的“底色”和背景。说“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是不错的,但它不是泛泛而谈,而是把聚焦对准在藤野先生身上,所以说,歌颂藤野先生是这篇文章的主旨。
二、朗读课文第一段和倒数第二段,重点体味下面几句话,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这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怎样的情感与态度?从句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2.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藤野先生只是个普通人,作者为什么说他“伟大”,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
设置本题是要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的基础上,对重点语句进行品评,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嘲讽。这帮清国留学生留着辫子,以示是大清国的臣民,而且“盘得平”,“油光可鉴”,表明他们精心打扮,“扭几扭”写出他们招摇过市、用书 c82 自我陶醉的丑态,“实在标致极了”,作者用反语表达了强烈的愤懑、讽刺之情。
2.他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治学严谨,教学认真,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等等,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尤其难能可贵。所以,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三、弃医从文是鲁迅一生的大事,他在多篇回忆性散文中曾经谈到过这段经历。读了这篇课文以后,你知道鲁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后来为什么又弃医从文吗?从鲁迅的人生选择中你想到了什么?
设置本题旨在帮助学生进行课内外学习的贯通,深入理解本文的主旨,并联系自身思考人生的意义。
从本文看,鲁迅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其直接原因是他厌恶东京的学习环境,厌恶清国留学生的浑浑噩噩,厌烦他们把环境搞得乌烟瘴气,但联系鲁迅的人生追求和其他作品看,有更为深刻的内在原因。他在后来写的《〈呐喊〉自序》中作过解释:“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可见他是怀着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选择学医的,可就在医专学医时──如课文描述的那样──有一次看枪毙中国人的电影,说是由于“给俄国人做侦探”,而围观的“也是一群中国人”,这使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于是促使鲁迅萌发“弃医从文”的思想。他“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提倡文艺运动了。”由此可以看出,鲁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又从仙台弃医从文,这一过程无不深深浸透着鲁迅强烈的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实践着他“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四、从下边两题中,选做一题。
用书 c82 1.夜深人静之时,面对挂在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已阔别20年了,鲁迅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先生说。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像,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
2.对于自己的老师,鲁迅只写过三个人,一个是三味书屋的寿镜吾,一个是《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的章太炎,再就是这篇课文所写的藤野先生,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一下,看看鲁迅笔下的这三位老师各有什么特点。
这是一道拓展题,第1小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第2小题旨在扩大学生的视野,并学会比较。
教学建议
一、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深刻,且与特定的时代背景关系密切,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了解写作本文时的鲁迅和文中鲁迅的时代处境,或者与历史老师联系,结合历史教学,介绍20世纪初中国落后挨打的社会状况。
二、本文组织材料的方法很有特点,可先引导学生理清全文的线索: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是明线,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是暗线。
三、本文有几处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困难,应给予适当的提示。
(一)“中国是弱国,„„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这一段写了两件事。第一件是匿名信事件。其中“中国是弱国”和“中国人„„是低能儿”之间本无因果关系,作者却在中间加上“所以”,并用“当然”来加以强调,这是作者有意用这种表达方式来揭示日本“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达了对这种谬论的愤恨和抨击。“也无怪他们疑惑”,写出作者在遭受屈辱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感情。第二件是看电影事件。作者在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时,又一次受到刺激。影片上的中国人因愚昧而被杀,因愚昧和麻木而做围观的看客,实在可悲之至。
用书 c82 “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一句说明,作者没有把自己看作局外人,旁观者。影片的内容始终牵动着作者的心,此时他内心的痛楚是可想而知的。正当此时又听到日本学生拍掌欢呼,这简直是雪上加霜!“呜呼,无法可想”,反映出作者难以抑制的激愤!这两件事各有侧重,第一件事侧重写弱国国民受人歧视,从而激发作者立志使自己的祖国富强起来的志向;第二件事写中国老百姓的不觉悟──这是造成中华民族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两件事促使作者弃医从文。
(二)课文最后一段“他所改正的讲义,„„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对主题的作用。本段中“良心发现”一词是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受到触动;“增加勇气”是指作者长期遭受反动势力的迫害,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勇气;“正人君子”指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反动政府的御用文人等。结尾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决心以笔做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继续奋斗。文章这一结尾,把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与爱国主义思想统一起来,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从而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有关资料
一、鲁迅对藤野的思念
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中要出《鲁迅选集》的时候,曾经来问鲁迅先生自己,选些什么文章好。鲁迅先生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目的是在借此探听藤野先生的一点消息。当这选集出版的第二年,译者增田涉到上海来访问鲁迅先生,鲁迅先生打听藤野先生的情况,增田涉说没有下落时,鲁迅先生慨叹地说,“藤野先生大概已经不在世了吧?”(摘自许钦文《语文课中鲁迅作品的教学》)
二、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回忆
周君来的时候是中日战争之后,又过了相当的年数,很可悲的是,当时日本人还骂中国人做猪头三。在有这恶骂风气的用书 c82 时候,所以同级生之中也有这样的一群,动不动就对周君加以白眼,另眼看待。
我少年的时候,曾承福井藩校出身的姓野坂的先生教过汉文,因此一方面尊重中国的先贤,同时总存着应该看重中国人的心情,这在周君就以为是特别亲切和难得了吧。如果周君因此而在小说里和友人之间把我当作恩师谈着,我要是早读到该有多好啊!既然他至死还想知道我的消息,倘早通了音信,他本人也该多么喜欢啊!
(摘自藤野严九郎《谨忆周树人君》)
(藤野先生的侄子藤野恒三郎说)40年前,也就是鲁迅逝世的那一年,有一位记者拿来了一张鲁迅逝世时的照片给我叔父严九郎看。这时,我叔父才知道鲁迅逝世的消息,当时,严九郎正襟而坐,把那张照片举过头顶,然后提笔写了“谨忆周树人君”,由此可见,藤野严九郎对鲁迅的敬慕之情多么深切!(摘自《心随东棹忆华年》,1976年11月7日《人民日
报》)
三、鲁迅留学日本期间的经历
1902年4月,去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俄国、东欧和其他一些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并写《人的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论文。
1908年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并加入光复会。1909年8月,由日本回国„„
用书 c82
(摘自《中国现代文学手册》)
四、主题思想及其表现方法(颜雄)
关于《藤野先生》的主题思想,近年来在教学和研究中论争颇为热烈。有说主要是以作者思想感情的演变为线索,爱国主义好比一条红线贯穿全篇,主题不在写藤野先生;有说主题思想即是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次要的;有的将此二者等同一律,认为主题思想既是歌颂藤野,又是记叙自己的爱国主义思想历程的。
任何作品的主题,都是和题材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且寓于一定的题材之中的。《藤野先生》的题材,总起来说,就是作者留学仙台期间的生活片断,包括:初到仙台的生活状况;与藤野先生相识和先生帮助自己修改讲义的情形;学习期间两件难忘的事:试卷**和“电影”事件,还有“惜别”等等。结论得从对作品的具体分析中引出来。且让我们沿着作者的思路,看看文章写了什么和怎样写的吧。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樱花烂熳的上野公园里,看到的是一群胸无救国之志、反以标志着民族压迫和封建统治的“辫子”为荣、浑浑噩噩的“大清”牌纨绔子弟的丑恶表演,留学生会馆的门房,本来值得去买几本书的,却也被他们弄得一团糟!鲁迅抱着“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志向渡海而来,没料到东京竟也像南京那样乌烟瘴气。失望、痛苦、厌恶、忿怼和急切地要求学到本领以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种种萃于一身的复杂心绪,都包容在这感触良多的一句话里面了。远大的抱负与灰色的环境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不得不离此他去了。所以,“待到在东京的预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跟令人生厌的东京告别,一到仙台,颇受了“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还有教职员为食宿操心;当然,更使他高兴的,是从此“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了。就在这时,鲁迅认识了解剖学教授藤野严九郎先生。
以上,写的是与藤野相识之前,自己的生活环境与思想状况。接着,便转入记叙的重点:直接写藤野了。
用书 c82 作者通过初见时藤野的相貌、穿着、声调,尤其是为“我”添改笔记、修正血管画图和鼓励“我”大胆解剖尸体等真切感人的细节描写,正面赞颂了藤野先生朴实厚道、待人以诚、忠于学术、潜心研究等优秀品质和个性特征。藤野对“我”的关怀,表现出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和循循善诱的教师的特点,与前面所写的以“物以希为贵”为出发点的职员们,形成一种对照。这之后,具体地叙写了仙台经历中两件终生难忘的事件:试卷的**和电影的教训。这两件事可以说是“穿插”的;但绝非与写藤野“无关”。这里用受了狭隘民族主义、军国主义毒害和嫉妒心很重的部分日本青年,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无私、心胸广阔的品德,通过对比,藤野的形象显得更高大了。时事影片事件的侮辱和刺激,从此“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毅然决然弃医从文,这样自然只好与藤野先生“惜别”了。“惜别”这个细节,写得格外婉切动人,学生的“慰安他的谎话”和先生的凄然的叹息,以及接受邀约,赠送相片与临别叮嘱等等,有限的文辞之中蕴含着无限的深情!离开仙台之后,仍然没有离开写藤野先生,不过改变了角度:写先生对“我”的影响,写“我”对先生的眷念,写“我”从先生身上得到的启示和汲取的“勇气”和力量。──总之,写了埋藏在“我”心中的“永久的纪念”。
可见,全文实如标题所示,自始至终是写藤野先生的。歌颂和怀念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是全篇的中心内容。全文依照与藤野相交的经过记叙,自然地形成三大部分:结识藤野之前的情况,结识藤野之后的种种,与藤野惜别以后的怀念。文章是顺着到仙台之前、到仙台之后、离别仙台之后的时间次序记叙的。
然而,这篇作品在思想的容量上,比上面说的要丰富得多,它的主题思想也不止于对藤野个人的赞颂和怀念。如果我们进一步思索一下:藤野先生为什么能如此关怀爱护一个中国学生?是什么力量决定了鲁迅与藤野之间如此深厚的情谊?形成这种情谊的根基是什么?为什么鲁迅对藤野先生特别感激在心?我以为这是作品所告诉我们的更为深刻的内容,是作品的主题开掘得更深之所在,自然也就成为我们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更需探究的地方。
用书 c82 作者在严谨的结构和精练的文字里,偶或直接点明,更多是委婉透露:藤野对鲁迅这个异域学生的特殊关怀和精心培育,是基于对他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情和尊重,或者不妨说,是鲁迅的救国救民的抱负吸引了、感动了藤野先生。这在文章直接记叙藤野的那些细节里虽未大事铺陈,可是,这个唯一的中国留学生发愤图强的精神,表现在学习上的不用说了,就是生活上,比如睡觉不畏蚊虫叮咬、吃饭能喝下难以下咽的芋梗汤的艰苦生活,作为老师的藤野,即便未曾目睹,也不会从不耳闻。事实上,鲁迅逝世之后,藤野回忆起当年的学生时,就有这样的印象:尽管他身在异乡,却不以为苦。可见他是看到了这个青年为了使国家复兴,不惜艰苦奋斗的志气的。透过一些细节的含蓄的描写,我们不是可以窥见藤野的思想了么?文章在记叙了与藤野的交往以后,更有一段明白地写出了藤野先生的思想动机的话,便是:“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这段精彩的议论是全篇的画龙点睛之笔。作品的主题思想当然是通过全篇的叙述、描写和议论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的,并不仅仅表现在这段议论里;但是这里的议论却是主题的升华,它将前面对于藤野先生品德的赞颂,作了更深入的开掘。作为学者的藤野,他的目光望着世界范围内的医学,自己希望能为新医学的发展贡献力量(故说“大而言之”)。“为学术”是他的全部思想行为的准则。他是从“为学术”的总目标出发来“为中国”的──“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在他身上,“为中国”与“为学术”是一致的。这正是一个对来自“弱国”的学生抱着同情与尊重而又矢志于医学事业的正直学者的伟大“性格”的最集中的表现。而鲁迅去仙台学医,想用医学来“为中国”图富强,所以,“为中国”与“为学术”也是一致的。总之,“为中国”与“为学术”,既是藤野爱护鲁迅的出发点,也是他们师生之间产生友谊的基础。这六个字实在把藤野的思想品德和性格特点上升到更高的境界了。藤野先生“最使我感激”的,说到底,正是感激他的“为中国”“为学术”的崇高思想和品德。尽管先生善良的愿望只是出于科学救国论,而鲁迅所持有的这种救国论在仙台已经被无情的现实所击碎,因而弃医从文,他的爱国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思想有了新的发展;尽管藤野对于鲁迅中途辍学改变志愿并不很理解,但是,对于一位善良正直的日
用书 c82 本学者来说,能如此同情和尊重一个“弱国”学生的抱负,并且持着同情的态度,实在是非常可贵的了。
如上所述,一面是爱国主义的抱负和志向,一面是对于这种爱国主义的同情与尊重。爱中国、“为中国”是沟通两颗心的渠道,是维系两人友情的纽带,是作品的内在线索(或者说主心骨)。全篇的基本内容是记叙作者与藤野的师生情谊,赞颂藤野的崇高品德,作为贯穿全篇的内在线索则是爱国主义──说完整些,是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和藤野对它的尊重。二者是明与暗,外在与内在的关系,如此看来,写爱国主义精神与写藤野的品质,非但不相对立,而且是相得益彰的了。这正是理解主题思想的关键。
总之,鲁迅这篇关于留日生活的“回忆的记事”,以记叙藤野先生为中心内容,以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为内在线索,通过直接描写和间接表现、正面记叙与反面衬托,深情地赞颂了藤野先生正直高尚的思想品德、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特别是“为学术”“为中国”的伟大精神,以及他对作者自己的深刻影响。这篇文章,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朴实无华的,它不依靠惊人的题材、离奇的故事和俏丽的语言,却开掘了如此深刻的主题。古人论文有言:“惟造平淡难。”《藤野先生》可谓范例。
(摘自《〈藤野先生〉三题》)
五、《藤野先生》教学难点试析(薛绥之柳尚彭)
(一)藤野严九郎其人其事
藤野严九郎生于日本福井县,世代为医,藤野严九郎是藤野家第六代医生。他生于1874年7月1日,9岁时父亲亡故,由大哥二哥抚养。严九郎排行老三。他在读小学时,同时跟酒井藩校教师野坂先生学习过汉学。1892年4月,从福井学校中途退学,进入爱知医学校,1896年10月毕业,留校作解剖学教师奈良坂的助手。1897年5月,得到医生开业证明书。同年7月后,在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院学习解剖学一年。1901年10
用书 c82 月,藤野应聘到仙台医专任解剖学讲师,其时藤野刚刚满27岁。他和敷波重次郎教授担任一年级的解剖学理论,他还担任二年级的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一年级的专业课只有解剖学,一年级的正副班主任大体上照例由敷波和藤野担任。班主任管理的范围很广,据当时仙台医专规定,诸如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管理教导、出席情况、考试成绩的统计以及教室的整理和保管,都由正副班主任负责。
1904年7月6日,即大约鲁迅到仙台前两个月,藤野由讲师升为教授。
藤野生活朴素,当时教授上课,来回都坐人力车,而藤野则是步行,他住在空堀町,离仙台医专有步行三五分钟的距离。鲁迅离开仙台前曾到他家去过,他送给鲁迅一张照片,背面写上:“惜别藤野谨呈周君。”鲁迅为了安慰藤野,曾故意说:“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是有用的。”据说后来藤野跟侄子藤野恒三郎说过:“周君是个好学生„„但不是当医生的人。看来是为研究生物学才学生理学和解剖学的。”恒三郎说,听藤野先生的口气,他是相信了鲁迅分别时为安慰他而说的想学生物学的话。
1911年,东北帝国大学成立,1912年仙台医专并入,成为东北帝大医学部,所有校舍、教职员、学生原班未动。1915年决定成立东北帝国大学医科大学,藤野因学历不够,被迫于6月底提出“请求免职”,7月1日降为临时讲师,8月9日被解除讲师职务。
藤野因生活关系,认为可以搞一搞耳鼻喉的工作,到东京三井公司的慈善医院就业。1919年回故乡自立诊所,1945年在福井逝世。
(二)《藤野先生》的主题
《藤野先生》的主题是什么,这两年争论颇多,大体有四种意见:
用书 c82 第一种: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
第二种:主要是写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其次也赞扬了藤野先生。
第三种:怀念歌颂藤野先生。
第四种:主要是怀念歌颂藤野先生,其次也写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
分歧点主要是:《藤野先生》是怀念歌颂藤野先生,还是写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
主张《藤野先生》是写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的,理由如下:第一,《藤野先生》写于1926年10月12日,地点在厦门大学。鲁迅原来准备在厦门工作两年,结果只住了半年。他一方面坚持斗争,一方面写了《藤野先生》回忆散文,清理自己从1904年到1926年20多年来思想感情变化的轨迹,回顾了自己爱国思想的发展,以此来激励自己,增强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信念。第二,全文按地点转移,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用讽刺的笔调,痛斥了在日本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腐败状况,表现了青年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第二部分,作者回忆了自己在仙台医专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着重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原因,充分表达了青年鲁迅热爱祖国、积极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可贵精神。第三部分,写鲁迅怀念藤野,藤野不仅没有民族偏见,给了鲁迅无限的温暖和极大鼓舞,而且藤野的思想与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完全是相通的。第三,鲁迅在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高潮中回头总结自己20年前弃医从文,走上革命道路的战斗历程,本身就是对洋务派、改良派、复古派“科学救国”滥调的批判。如果说写作者的爱国精神是次要的,既不符合作品的内容,也降低了写作此文的战斗意义。
主张《藤野先生》是怀念歌颂藤野先生的,理由如下:第一,这篇散文的标题是“藤野先生”,一般说,文章的标题是作者对全文思想内容最鲜明和最精练的概括。这篇散文抒写的中心应该是藤野先生,文章的主题,自然应该是和藤野先生有
用书 c82 直接关系的,而不可能抒写的中心是藤野先生,要表达的主题却是“我”的某种思想。在文章的结尾部分鲁迅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鲁迅写《藤野先生》,正是为了寄托自己对具有“伟大的”性格的藤野先生深沉的怀念。第二,从整篇文章的结构看,是围绕藤野先生这个中心来组织材料的。开首写作者对一些专事享乐的“清国留学生”的不满,正是这种不满,促使鲁迅离开东京去仙台,因而有机会结识藤野先生。接下去写仙台生活,写藤野先生,写泄漏试题的流言,当然与藤野先生有关。写看幻灯片后终止学医,是交代离开仙台的原委。后面几段是写和藤野先生的分离及分离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总之,这篇文章不是“以鲁迅的思想变化为线索”,也很难说是“作者回忆藤野先生,只是为了清理自己从1904年到1926年20多年来思想感情变化的轨迹,明确自己是如何生活、战斗过来的。” 我们是主张《藤野先生》的主题是怀念歌颂藤野先生的。从作品的效果看,这篇作品留给读者印象最深的,是藤野先生的容貌和言行,是藤野先生的性格和品德。鲁迅所以建议增田涉把《藤野先生》译出编入《鲁迅选集》,也是因为这篇散文怀念歌颂了藤野先生,而不是因为它写了自己的爱国主义思想。
(三)鲁迅在仙台的生活和学习
仙台在本州东北部,宫城县首府,临太平洋仙台湾。1889年设市,1905年鲁迅在仙台读书时,仙台市有10万人口。当时市区还遗留着树木葱郁的武士宅第,又没有工厂的煤烟,因此,被称为绿树成荫的城市。鲁迅初到仙台,正如他在《藤野先生》中所说,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离仙台医专约有10分钟的路程。鲁迅住的客店围有矮矮的扁柏篱笆,是木板屋顶的两层楼房,楼上是公寓和旅店,鲁迅就住在楼上。楼下一部分租给别人“包办囚人的饭食”。鲁迅在写给友人的信中提到:“此地颇冷,晌午较温,其风景尚佳,而下宿则大劣。„„人哗于前,日射于后。日日食我者,则例为鱼耳。”大约在1904年11月,鲁迅又“搬到别一家”,《藤野先生》一文中讲:是受一位先生好意的劝告。据《鲁迅在仙台的记录》
用书 c82 一书引用鲁迅的班级代表铃木逸太推测,这位先生很可能就是藤野先生。第一,藤野先生是鲁迅这个班级的副级主任,管理学生的生活及学习。藤野1937年2月25日写给鲁迅当年同班生小林茂雄的回信中曾谈到他对鲁迅的照顾:“与同学之交际,公寓生活之处理„„等,皆尽可能设法为之提供了方便。”第二,在新公寓里,有几个仙台医专学生与鲁迅同住,其中有两个都是藤野先生作保证人,可以看出,藤野和公寓的经营者宫川信哉有联系。
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提到:“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鲁迅所以在这里只提一位先生,而不提藤野之名,从全文布局看,是为了更好地突出藤野先生,如果这里提到藤野之名,下边那一段对藤野先生的描写,给人的印象就不会像现在这样鲜明突出。两个“几次三番”,写出了藤野先生对鲁迅生活的殷切关怀。
仙台医专1904年规定,采用三学期制(一年里有三学期)。1906年9月以后采用两学期制,鲁迅在仙台医专读书期间,正是学校采用三学期制的时候。
1904年9月12日,鲁迅入仙台医专学习。敷波重次郎是鲁迅这个年级的年级长,即班主任。第一学年敷波教解剖学理论,第一学期每周五节,第二三学期每周各四节。另一位教解剖学理论的是藤野,第一学年第三学期中每周授课四节。鲁迅在《藤野先生》中说,“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指的就是敷波重次郎和藤野严九郎。
一年级的重点是基础课和理论课,第一二学期的基础课化学、物理学、独逸学、伦理学、体操等,占全课程的三分之二。解剖学理论,每周有八至九小时,占有很大比重。
《藤野先生》提到:“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作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
用书 c82 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这件事在《呐喊·自序》中也提到。
这里提到的电影,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幻灯,日本的鲁迅研究者,把这一事件称为幻灯事件。
日俄战争爆发后,各地兴起观看战争幻灯的风气。当时当地报纸经常报导仙台市及宫城县所属各地举办幻灯会的事,当时学校放映幻灯,受到文部省的奖励。
中川教授给鲁迅这一年级讲细菌学,从1906年1月开始,其时日俄战争已经结束。据鲁迅同班同学铃木谈:“幻灯的解说由中川教授亲自进行,也许有中国人被日本军杀死的场面,学生大体却是静静地看着。后来才听说这件事成了周树人退学的理由,当时周树人却没有说过这件事。”
(四)难句试析 ①“使我很为难”
鲁迅在谈到藤野先生担任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的时候,曾说:“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关于“使我很为难”,目前有三种解释:
第一种,认为是鲁迅因中国有这种落后野蛮的习俗被外国人知道而感到难为情,由此表现了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这种观点显然站不住脚,因为鲁迅1925年写的《灯下漫笔》中明确表示:“凡有来到中国的,倘能疾首蹙额而憎恶中国,我敢诚意地奉献我的感谢,因为他一定是不愿意吃中国人的肉的!”可见鲁迅绝不会因为藤野先生问到裹足一事而感到难为情。
用书 c82 第二种,认为主要是由于没有见过到底“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所以说不具体和清楚而感到“为难”,以自己的“为难”衬托了藤野先生尊重科学、重视调查的可贵精神。
第三种,认为这句话表现了鲁迅对旧中国弊病的深恶痛绝。许寿裳曾回忆,鲁迅学医,还有一个愿望,就是:“救济中国女子的小脚,要想解放那些所谓‘三寸金莲’,使恢复到天足的模样。后来,实地经过了人体解剖,悟到已断的筋骨没有法子可想。这样由热望而苦心研究,终至于断念绝望,使他对于缠足女子的同情特别来得大,更由绝望而愤怒,痛恨起宋以后历代摧残女子者的无心肝,所以他的著作里写到小脚都是字中含泪的。”从这一点出发,鲁迅回答藤野先生的问题,不是因不具体不清楚而“为难”,而是以沉痛而又复杂的心情具体回答了藤野先生提出的问题。藤野的叹息,表示他对中国缠足女子的深切关注和无限同情。
我们以为第二种和第三种意见都可以“言之成理”,第三种意见似更符合原文含义,不过要作一点补充,即“为难”似可解释为“难过”,鲁迅因藤野问及此事,又已经知道对已缠足的女子无能为力,因而有难过的感觉。
②“呜呼,无法可想”
鲁迅写到日本同学看到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而被枪毙的幻灯照片之后,欢呼“万岁”,而鲁迅却感慨万分:“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鲁迅用“呜呼,无法可想”这一感慨,来说明中国群众的愚昧和落后,说明长期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思想统治所造成的后果多么严重。也说明,经过20年的观察和实践,仅仅用文艺来启发人民的觉悟,究竟能有多大效果,鲁迅已持怀疑和否定态度。但是他在仙台学医时却不同,年青单纯,爱国心切,听
用书 c82 到日本同学为中国人作侦探被枪毙而欢呼“万岁”,“特别听得刺耳”,而且因此觉得学医不是首要任务,正像后来在《呐喊·自序》中说的:“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鲁迅这一段话,和《藤野先生》中提到的,“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可以互相印证。
③关于“日暮里”的各种解释
《藤野先生》中有这样几句话:“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
这两年报刊发表了不少关于“日暮里”的文章,略举如下: 其一:“日暮里”是从东京去仙台的一个火车站,这个站名其所以给鲁迅深刻的印象,是因为这个站名同日本在甲午之战打败清朝、在日俄战争中打败沙俄后的军国主义气焰,很不协调。日本是一个战胜国,而这个地名却叫“日暮里”,所以给人以难忘的印象。再从受欺凌的清朝看,甲午海战吃亏的固然是中国,就是日俄战争,因为战场在我国东北,倒霉的也是中国。鲁迅作为一个“弱国”的留学生,就受到那些深中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日本学生的歧视,并在时事画片中深受刺激。离开仙台以后的20年间,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更是日甚一日。作为一个爱国主义者,作为一个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当然要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日本尽管是所谓强国,是“列强”之一,但是在日本却看到过“日暮里”这样的地名,这不能不使青年鲁迅产生预感,军国主义的日本总有一天要没落,像日落西山那样吧,这应该是鲁迅记得“日暮里”“这名目”的主要原因。
其二:不同意把“日暮里”的“日暮”二字理解成“日本国的没落”,并把这种理解加在鲁迅身上。理由是鲁迅反对从
用书 c82 名称上判吉凶。他曾批评过北京市民把“绳匠胡同”改称“丞相胡同”之类事情的无聊。这种意见认为“日暮里”的“日”,不看作同日本的“日”双关,应当作“天日”“时日”理解,就是黄昏、傍晚、天色暗淡,就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的日暮。鲁迅看到“日暮里”地名的心情,不是对异邦日本将来的国运产生什么预感,而是联系故国当时的处境,很自然地兴起一种“日暮途穷”之感。当时中国国运衰败没落,正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何况鲁迅赴仙台求学之前,在东京书赠好友许寿裳的《自题小像》诗中,已经表达了“风雨如磐暗故园”的忧国伤时的心情。作为一个爱国主义者,在途中看到“日暮里”这个地方,很自然会产生忧念祖国“风雨如晦”之感。这同想到水户这个地方,心中就升起对朱舜水这位爱国者的敬慕之情是一致的。鲁迅对日暮里和水户怀有深刻的印象的原因都出之于他的爱国主义思想。
其三:当时,鲁迅告别挚友,远离较熟悉的东京,只身去异域的一个偏僻小城,途中见到的第一个驿站之名“日暮里”时,兴起“满目萧然”“去国怀乡”的览物之情,即“日暮乡关何处是”的感触与深情,以至相隔20多年后在厦门岛上回忆起当时情景时,“还记得这名目”。
鲁迅1902年到东京不久曾有照片三张寄家人,其中一张后有“会稽山下之平民,日出国中之游子”“走五千余里之邮筒”这些词语;到仙台不久在给友人蒋抑卮的信中又有“形不吊影,弥觉无聊”之感,和“遥思吾乡,想亦久作秋气”之念。又1900年作《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中有“日暮新愁分外加”句。„„鲁迅在日本时,的确时时有对祖国“风雨如晦”的忧念,„„而怀念祖国的亲人和家乡,也是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内容和方面之一。不必作因见“日暮”之名而有祖国“日暮途穷”之忧的那样的引申了。
我们查阅了一下日本有关材料,提出以下解释: 日暮里原是东京府北丰岛郡的一个町(相当于我们的镇),东京扩大后,划入市区,现是荒川区的一个町。在市中心的北方,开往东北的火车经过此处。据许寿裳回忆,鲁迅往来东京
用书 c82 仙台都坐夜车,“一夜就到”。又据《鲁迅在仙台的记录》记载,当时仙台至上野(东京的一个主要车站),行车约12小时。那么,鲁迅从上野搭车,路过日暮里,很可能恰是日暮时分,看到站牌,触景生情,留下了经久不灭的烙印吧。其实这个很有诗意的地名是文人墨客后改的,此地原名新堀,即新渠的意思,《新编武藏》一书说,小田原北条的家臣远山的庭园里,新挖了一条渠,因此,这一带就以此命名为新堀。当时这里设新堀村,只有63户人家。到了江户中期,新堀这个土气的名字才被改为读音相近的日暮里(新堀读作ニヒボソ,日暮里读作ニツボソ),这正如同北京的狗尾巴胡同被改为高义伯胡同一样。在日本,汉字一般都有音读和训读两种读音,日暮里三字,音读时是落日余晖中的乡里,很富诗意。训读时(ヒグラシノサト)却是度过岁月的故里,带有实务意味了。现在,这个地名就兼有音训两读。
日暮里在文字资料中最早见之于享保十八(1733)年林信充所著的《武州日暮里诹访净光寺八景诗歌》。宝历、明和年间,在《江户名胜》《江户名胜二十四景》中,日暮里也都作为一景载入,描绘了这一带的道灌山、净光寺的山林和古迹。在行政区划上,明治十一(1878)年新堀村开始改为日暮里村,大正二(1913)年改为日暮里町。日暮里车站是明治三十七(1904)年开始营业的,鲁迅乘车路过时,这里还是刚刚设置的新站。
六、《藤野先生》析疑(节选)(邱文治)
(一)本文开头两段为什么要描写东京中国留学生生活? 作者在本文开头两段中,以极其厌恶的情绪和辛辣讽刺的笔触,描写了东京中国留学生浑浑噩噩、糜烂庸俗的生活。他们白天迷恋樱花,并把象征种族压迫的辫子弄成各种花样,不以为丑,反以为美;晚上则学跳舞,震得地板咚咚地响,造成“满房烟尘斗乱”。通过这些描写,清楚地表现这批“清国留学生”到日本留学的目的。他们是属于“速成班”,根本不想
用书 c82 学什么本领,纯粹为了镀金,回国后可以求得一官半职。这种人的生活态度与鲁迅正好相反。鲁迅到日本留学,是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他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表示要把自己的生命和热血献给祖国的解放事业。而在本文中,也正是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热忱,文中刻画藤野先生关心中国命运的可贵精神,感谢他对自己的教诲与激励,这也是和作者爱国主义思想一致的,所以本文开头描写东京中国留学生这种腐朽糜烂的生活,正是反衬出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这两段话,表面上看来好像是属于游离成分,实际上是紧扣主题思想的,这也正好体现了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二)“日暮里”和“水户”这两个地方为什么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
鲁迅在弘文学院毕业后,于1904年8月底由东京到日本东北部的仙台医专学习。东京和仙台相隔数百里,所经的驿站很多,为什么“日暮里”和“水户”这两个站名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以至二十余年后写本文时还没有忘却呢?
关于“日暮里”,顾名思义,含有“日暮途穷”的意思。处在异国他乡的鲁迅,路过此地,必然联想到正处在“风雨如磐”中的祖国,因而留下深刻的印象。鲁迅回国后,国家仍受宰割,人民依然遭殃,他曾在《彷徨》的扉页上题了屈原《离骚》中“日忽忽其将暮”的诗句,表示了对祖国前途的十分关切,因此在写本文时,很自然地又想起“日暮里”这一地名。至于“水户”,是明末遗民朱舜水客死的地方。朱舜水是浙江余姚人,明亡后,不肯为清政府效劳,去日本讲学,力图复明,百折不挠,“自誓非中国恢复不归”,以致老死异国。鲁迅对他很敬仰。后来,鲁迅有一次去东京,特意在水户下车,瞻仰了朱舜水的遗迹,弄得几乎付不出店钱。由此可见,鲁迅对水户的地名有深刻的印象,是他具有强烈的反对满清统治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表现。
(三)如何理解“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这段话?
用书 c82 对于“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这段话如何理解,目前意见尚不统一。有的认为鲁迅在仙台受到特别的照顾,表现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有的则相反,以“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为据,说明仙台医专职员的“操心”是虚伪的;有的则以“物以希为贵”这句话引申为鲁迅孤寂之感的表现。我们认为,这些意见各有偏颇,与文章原意不符。
文中主要谈到作者在仙台受到优待和实际生活情况。所谓“优待”,就是“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几个职员”是指教务科的宫崎荣造和桑原寿等人,他们受学校领导之命,认为那个兼办囚人饭食的客店让鲁迅住不合适,就叫鲁迅搬到别一家。但是这种“优待”,鲁迅认为“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的缘故。这也是符合实情的。因为当时日本正在侵略中国,作为受侵略的“弱国的国民”,来到日本,往往受到歧视。鲁迅的民族自尊心是很强烈的,他深以祖国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为耻,他绝不认为自己受到“优待”,就是对中国人的尊重,所以他以北京的白菜到浙江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的芦荟到北京得到“龙舌兰”的美名作比喻,说明自己所受到“优待”,仅仅由于在仙台医专他是唯一的留学生,是“物以希为贵”罢了。就是在这样的“优待”下,鲁迅的生活也是艰苦的。先是蚊子太多,没有蚊帐,睡觉时“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后来“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但是,这种十分艰苦的生活条件,丝毫没有动摇鲁迅“科学救国”的意志。由此可见,鲁迅把自己受到“优待”当作“物以希为贵”和对艰苦生活的描述,都隐约地贯串一条爱国主义思想的线索。他身处异国,一举一动,无不系念着风雨飘摇中的祖国,一情一感,无不闪耀着炽热的爱国主义火花。
(四)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的? 鲁迅在仙台医专学习了两年,接触的老师很多,但给鲁迅留下深刻印象并使他受到鼓舞和激励的是藤野先生。作者以敬佩的感情,按照时间顺序,从各个侧面具体展示了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
用书 c82 首先,作者描写了藤野先生的外貌和首次讲课的情况:他的脸“黑瘦”,“戴着眼镜”,表明他经常潜心研究;他“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居然概括地将这些书的内容向学生讲述,说明他的知识渊博;他“穿衣服太模胡”,有时竟忘了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几乎被人疑心他是扒手,说明他因忙于教学而不修边幅,具有艰苦朴素、平易可亲的优良品格。其次,作者描写了他认真检查“我”的讲义的情况:他主动检查自己抄录的讲义,嘱咐“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而每一次都是认真批改,不但补上“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些都表现他诲人不倦和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其三,描写了关于解剖学的三次谈话。第一次谈话,是因鲁迅所画的解剖图把下臂的血管“移了一点位置”,藤野先生就主动地、和蔼地向鲁迅指出错误,这表现他对鲁迅的要求既严格又耐心。第二次谈话是藤野先生说中国人“敬重鬼”,怕鲁迅“不肯解剖尸体”,现在看到鲁迅敢于解剖,“算是放心了”,这里从“担心”到“放心”,说明他无微不至地关心来自异国的鲁迅的学习。第三次谈话是询问中国女人缠足的情况。藤野先生虽然是从解剖学的角度了解女人缠足后足骨变化的情况,但他对中国这种野蛮的习俗丝毫没有嘲弄的意思,而是“叹息”地表示对中国妇女的同情。作者在描写藤野先生可贵品质时,也写出自己的心理活动。如写藤野先生讲课时,作者见到他使用的参考书有“翻刻中国译本的”,就特别提到:“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这正是作者强烈民族自尊心的流露;在写藤野先生认真检查自己讲义时,作者“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这里的“感激”和“自责”交织着作者对藤野先生的衷心钦佩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这样就把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真诚对待鲁迅这样的弱国国民,热切关心鲁迅学习的可贵品质和鲁迅的高度爱国主义热忱交融在一起。
(五)怎样评价鲁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 鲁迅对自己到仙台学医的动机,曾在后来写的《〈呐喊〉自序》中作过解释,他说:“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用书 c82 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可见他是怀着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选择医学这一职业的。可是就在医专学医时,有一次看枪毙中国人的电影,说是由于“给俄国人做侦探”,而围观的“也是一群中国人”,这使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于是促进了鲁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他“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提倡文艺运动了。” 看电影受刺激,固然是鲁迅“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但不能理解为偶然的因素,如果我们分析当时的社会状况,鲁迅的思想转变还有更深刻的社会原因,这就是当时革命潮流推动了鲁迅。远在弘文学院学习时,他常和许寿裳探讨如何改变“国民性”问题,考虑如何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当时,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日本东京集中了许多革命志士,孙中山也到日本进行革命活动。鲁迅为这种革命热潮所鼓舞,经常“赴会馆,跑书店,往集会,听讲演”。鲁迅在仙台医专学习时,曾给友人蒋抑卮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树人到仙台后,离中国主人翁颇遥远,所恨尚有怪事奇闻由新闻纸以触我目,曼思故国来日方长,载悲黑奴前车如是,弥增感喟。”表现了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心。信中还说:“校中功课,只求记忆,不须思索,修习未久,脑力困顿,四年而后,恐如木偶人矣!”这些都透露出他急于投入革命浪潮的信息。所以鲁迅的“弃医从文”,不单纯是看电影受刺激,更主要是他顺应当时中国革命潮流的表现。
(六)怎样理解“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这句话? 鲁迅在文中写道:“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酒醉似的喝采”原来是指日本学生在影片中看到枪毙中国“犯人”时兴高采烈的表现,他们拍掌欢呼“万岁”,使鲁迅感到“特别刺耳”。鲁迅回国后,看到一些闲人围观反动统治者屠杀革命人民时,也像日本人一样在“喝采”,说明这些闲人的精神已经
用书 c82 麻木到令人震惊的程度。所以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极其沉痛的情感。
鲁迅曾写了一系列文章批判这些精神麻木的闲人,他在小说《药》中以厌恶的情绪描写闲汉们观看屠杀革命者的丑态:“颈部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在《阿Q正传》中,他写阿Q夸耀自己在城里看到杀革命者时说:“咳,好看。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而后来阿Q自己被当作抢犯示众枪毙时,吴妈也挤在人丛中看,观看的人发出豺狼的嗥叫一般的声音“好!!”在《示众》里,鲁迅全文刻画示众场面,对围观的群众予以辛辣的讽刺。在《娜拉走后怎样》里沉痛地说:“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对于这样的群众没有法,只好使他们无戏可看倒是疗救,正无需乎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战斗。”在散文诗《复仇》及《复仇(其二)》中以愤激的笔触,批判了赏玩“他人的苦”的那些闲人。鲁迅前期这种思想,一方面表现他对人民群众的革命性估计不足,另一方面也和鲁迅希望用文艺的武器来改变“国民性”的创作指导思想有关。我的母亲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这篇文章是作者中年(40岁)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作者写童年,写母亲,饱含深情,而行文
用书 c82 又极其自然、质朴,很好地表现了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全文的行文结构、内容组织大体是这样的:
先写自己童年的身体、性格特点,同时也表达了对童年往事的追念和惋惜之情(第1~4段)。
开头写道:“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这两句交代了自己性格的主要成因──来自自身的原因和母亲的原因。正是这两个原因,养成了“我总是文绉绉的”性格。在这样的性格的基础上,再加上“社会环境”对我的认同和期望,更加强化了我要“装成先生的样子”。文中写道:“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既有‘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装出点‘先生’样子,更不能跟着顽童们 ‘野’了。”其中写了一件“掷铜钱”的事,很好地表现了孩童在受到大人调侃时的心理反应。应该注意的是,这里用了“野蛮”这个词,并无贬意,“野蛮的孩子”主要是指那些身体强健、敢于淘气、能在游戏中冒险的孩子。
第2段,写自己爱学习的性格和儿时最活泼的游戏。这一段,通过具体的几件小事,既写出了自己爱学习的性格,也写出了孩童时代对游戏的向往。这一段突出表现了对儿童游戏的追念和缺少儿童游戏生活的惋惜。
第3段,主要写作者两次失去了“发展的机会”。一次是在族长们的反对下失掉了学音乐的机会;一次是在“大骂”、“撕毁”的遭遇中“失掉了学做画家的机会”。写这两件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叹惋之情,是否也透出一点“关于一个人孩提时代的教育与他未来发展关系”的思考?作者写失掉音乐和做画家的机会,是以教育家的视角来写的。细想起来,耐人寻味,对今天的教育也应该有所启迪。
全文用3段文字写童年的性格特点和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往事,突出表现的是,在九年的孩童生活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
用书 c82 打了一点底子。但别的方面都没有发展的机会”。交代了这些内容之后,作者笔锋一转,但又水到渠成地把“母亲”推到了文章的中心:“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文章的主体部分写母亲(第5~8段),写母亲对我“教之严”、“爱之慈”,写母亲在痛苦的生活处境中“当家”的艰难,写母亲“气量大,性子好”,仁慈,温和,但又不缺乏“刚气”。总的来说,是写母亲对我直接的教育和对我在做人方面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
1.母亲对我“教之严”“爱之慈”。“每天天刚亮,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待“我”清醒之后,“对我说昨天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在母亲的严格管教下,“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如果说母亲对我学习的督促是非常严格的,而在做人方面的管教则近乎严厉了,而她对孩子的严厉的管教,自有自己的方法,“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这就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而且,行罚时,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因为,她处罚孩子,惟一的目的就是对孩子有所惩戒,叫孩子有所反省,而“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实际上,“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这一句也是为下文安排了伏笔。
写母亲对儿子的“严”和“爱”,不仅有简明的叙述,而且有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母亲听了“我”一句轻薄的话,“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不许我上床去睡”以及“用舌头舔我的病眼”两件事,充分表现了“我的母亲”既是“严师”,又是“慈母”。
2.母亲在“当家”的艰难处境中所表现出的宽容隐忍、仁慈温和的性格品质。这些方面的性格品质,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的。(1)除夕时,不仅要“料理年夜饭、谢灶神、压岁钱等事”,而且最为烦难的是还要打发大哥因吸鸦片、赌博
用书 c82 而招致的一大群债主,因为是新年,母亲“从不骂他一句”,“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作者写道:“这样的过年,我过了六七次。”这似是一笔带过的交代,但深想一下,母亲做得多么不易!(3)大嫂和二嫂斗气,摆脸色,打骂孩子来出气,对此,母亲是“忍”和“让”,“忍到实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也有她的法子”。而她的“法子”,既不是说清楚,也不是争胜负,而是“这一天的天明时,她就不起床,轻轻地哭一场。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她刚哭时,声音很低,渐渐哭出声来”。这是一位心地清明、是非分明、情感丰富的女性,也是一位忍辱负重、仁爱宽厚的女性。这种隐忍和善良,能惊天地,泣鬼神,难怪在这样的哭声中,总有一位嫂子端来热茶,劝一会── 这来劝母亲的正是近来怄气的那个,并且换得一两个月的太平清静的日子。
3.写母亲“很有刚气”的一面。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但“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一个“无正业的浪人”五叔,“在烟馆里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大概总有什么好处给他”,母亲“气得大哭”,“当面质问”,“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从平常看来,这算不上多大的人格的侮辱,但作为一名年轻的寡妇,在当时来说就大有捍卫名节的必要,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对于晚辈们妯娌之间的怄气,实在忍不住了,她也只是“声音很低”地哭,而为这件看起来很小的事却“气得大哭”了。
最后一段,写母亲对自己深远的影响。作者写道:“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这一段里,作者尽管写了母亲对自己的影响之大,但用词极为谦逊,讲究分寸。40岁的胡适,已是大学者和文化名人了,但他说“混”了二十多年。有幸和胡适交往,或读过他传记的人,都会感觉到他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美好品质。但作者在说到自己的“美德”时,却极为低调。用了“如果”“学得”“一丝一毫”“一点点”等限制词,体
用书 c82 现了谦谦君子风度。文风,在一定程度反映了一个人做人的态度风格,而这一点正是受了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
全文毫无夸饰之辞,直白,坦诚,仿佛是与知心朋友话往事,拉家常,听凭心泉自然流淌。但细细品读起来,文中还是有艺术技巧可寻的,比如,文中的对比是非常鲜明的,母亲对我要求极其严格,而待人又极其宽容;对大哥大嫂二嫂极为和善、忍让,而涉及自己的人格,又非常认真,毫不马虎,等等。
二、问题研究
1.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而其他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一方面写出了自己童年的爱好、快乐,另一方面也写出儿童好玩的天性;既写了童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总的来说,作者在前三段想表明,他的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是母亲“给了我做人的训练”,这不仅弥足珍贵、铭记永久,而且影响巨大。这样看来,前三段实在不是闲笔,不仅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另一原因是,这篇课文选自《四十自述》,写母亲同时也是写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段历程,或者说,是把母亲作为人生成长道路上的第—位“恩师”来写的,所以开头写了较多自己童年的经历。
2.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会为作者母亲美好的性格品质所感动,而且也被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所感染。但文中极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作者的情感是如何体现的?
对此,大体可从两个方面来探讨:①文章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和自然流畅的结构与作者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有些语句就饱醮感情:“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
用书 c82 久了。”“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等等。②作者是用童年的视角来回忆童年往事,毫无成人的姿态,亦无学者的深沉,如实道来,真诚倾吐,甚至可以说,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的,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练习说明
一、通读课文,完成下面各题。
1.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品性? 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3.试对作者母亲为人、教子的方式发表一点评论。设置这三道小题是为了帮助学生读懂课文,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且这三小题是逐层深入的。第1小题,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全文内容;第2小题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深层内涵和写作方法;第3小题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所拓展,让学生对学过的课文有所感悟,有所思考。
1.概括地说,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事: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具体说来,写对我的管教,主要写了学习上的督促和做人上的训导。在学习方面,天刚亮时,她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在做人方面,除了写每天早晨对我的教育外,重点写了我因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受到的重重责罚。写母亲对我的管教,表现了母亲对我既严格又慈祥,即她“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写母亲作为当家的后母当家之难,主要写了三件事:(1)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通过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2)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用书 c82 矛盾。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容忍、温和的性格。(3)写母亲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刚气”的一面。2.在本文中,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这看似游离“母亲是我的恩师”的主旨,其实不然。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亲如何“教导”上,而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因此,可以说,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3.关于对作者母亲为人、教子的方式的看法,可以见仁见智,但总的来说应该是有教育意义的。作者母亲为人方面,主要是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和睦仁慈;而在教子方面,主要表现为严格,有时过于严厉。这是由于旧社会的妇女把“相夫教子”作为“天职”和美德。而对于作者母亲来说,深感教子的责任更加重大。她所敬重的丈夫过早地去世,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全部落在自己身上,同时孩子是她精神生活的全部,也是她对未来生活的全部寄托,还有如何才能对得住她去世的丈夫,等等。正是这诸多原因,她容不得孩子有一点坏毛病,生怕他不争气。所以,她对孩子的教育格外深细而严格。
二、结合上下文,品味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语的分寸感。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用书 c82 设置本题是希望学生通过关键词语的品味,来进一步把握自传的语体特点。
1.用“不能不”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底子”的肯定,但“不能不”这一能愿动词的双重否定表达一种主观上的肯定,因而有主观认为之意,这样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
2.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尽管作者当时已是文化名人,而且这一“混”字与下句“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有暗接之妙。“我”在人海里“混”,应该有人来管束“我”,但却没有,表达了作者远离母亲之后对母亲的怀想;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我”还能在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是多么大。3.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但是在说到这些美德时,前面都加了“如果”这一表假设的词语,意在表明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自己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同时也非常符合自传的语体特点。
三、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影响呢?回忆一下,并与同学交流,然后写一个片段。
设置本题主要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会反思,获得教益,并通过这一练习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能力。这“极大极深的影响”正如作者自道:学得了好脾气,学得了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以及在学习上勤奋、守时和做人上能反省“吾身”。其中主要是如何做人方面,母亲让作者养成了宽容、善待、体谅的品性。
教学建议
用书 c82
一、学习本文之前最好指导学生阅读有关胡适的传记,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课外阅读结合起来。
二、本文写的是“我的母亲”,这是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话题。尽管时代不同,“母亲”形象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是每个时代都相通的。所以,教学本文,要适当联系学生生活,让学生获得体验。
三、作者的母亲,是旧社会传统的“母亲形象”的代表,她的美好品德即便是在今天仍有教育价值,但也有与新时代女性不相吻合的种种成分。这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字适之。笔名有天风、藏晖、铁儿等。安徽绩溪人。幼年在私塾学习。14岁到上海求学。1910年赴美留学。初学农学,后攻读哲学、文学。1917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国大使等职务。1962年在台湾病逝。他早年积极提倡白话文,对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1917年1月,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文学上的“八不主义”。后又发表了《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在当时都有较大的积极意义。他还是新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1920年出版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1922年创办《努力周刊》和《读书杂志》,提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反对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后又出版《国学季刊》和《现代评论》。1926年游历欧美,在各国讲学。1928年与徐志摩等出版《新月》月刊。晚年致力于《水经注》版本的考证。主要著作还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戴东原的哲学》等。
(选自《中国现代文学辞典》,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8
年版)
用书 c82
二、胡适的母亲(易竹贤)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1873—1918),是绩溪县中屯人。出上庄,过杨林桥,东北行十里许,即到中屯。顺弟的父亲是村里的农民,名叫冯振爽,小名金灶。青年时参加过太平军,随军里的裁缝学得一手好裁缝手艺。他平日勤耕苦作,农闲时便给人家做衣裳什物,为人勤俭正直,人称金灶官。金灶的妻子第一胎生下个女儿。在旧社会,重男轻女,女孩子是不受欢迎的,而且农家更特别希望有劳动力。因此,金灶给女儿取名“顺弟”,即含着顺下来生个弟弟的吉利意思。果然第二胎生了个儿子,以后又接连生了两个女儿。一家六口,生活虽然艰难,却也和睦亲爱,自有一种天然纯朴的快乐。但冯金灶心里总压着一块石头。祖上传下来的老屋,在太平天国那几年的战火里毁坏了。他发誓要重振家业,在那老屋的地基上建造一栋更大更讲究的新屋。然而谈何容易!金灶夫妇苦做省吃,木料砖瓦还是一点也没有着落,没有钱!顺弟年齿渐长,懂事也比一般人家的孩子早。她长得── 圆圆的面孔,有一点雀斑,头发很长……面貌并不美,倒稳重得很,不像个庄稼人家的孩子。
在家里,她上侍父母,下扶弟妹,手脚勤快,为人也贤慧,最得父母钟爱,村里人都说金灶修得了个好女儿。顺弟也很体贴父母。望着父亲梦想新屋而忧愁的面孔,她常恨自己不是个男子,不能帮助父亲劳动,赚钱,建新屋。
顺弟16岁的这年春天,上庄的星五嫂来到中屯金灶家,给顺弟说媒,说的便是她家的大侄儿,人称“三先生”的胡传。这一年,胡传已经48岁了。前妻曹氏死了十多年,儿女都已长大。他在外边做官,没有个家眷实在不方便,所以打算续娶个填房。
用书 c82 金灶夫妇听了星五嫂的来意,当下心里为难。一来,怕攀不上做官人家,将来反让旁人笑话;二来,三先生比顺弟大32岁,又是填房,怕女儿不愿意;三来呢,三先生已有一大堆儿女,大女儿大儿子都比顺弟大好几岁,这样人家的晚娘不容易做,怕害了女儿一辈子。因此,金灶便对星五嫂说,这件事须同女儿商量,把媒人打发走了。
晚饭后,金灶夫妇把上庄三先生要娶填房,星五嫂来说媒的事,对女儿说知。又说,做父母的也心里为难,要女儿自己拿定主意。顺弟听了,低着头,半晌不肯开口,但心里却在紧张活动。三先生她是见过的,人家都说是好人。她想,做填房,可以多要聘金;前妻儿女多,又是做官人家,聘金财礼应该会更好看些。这是她报答父母的好机会,可以帮助父亲建起他一生梦想的新屋。于是,顺弟暗暗下了决心,应承了。八字开过去了,与胡传的八字合过了;礼单送过来了;二月订亲,三月迎娶,农家姑娘冯顺弟,便变成了上庄胡传家的官太太。中屯冯家也造起了一栋新屋。
婚后的第二年,胡传便把冯顺弟接到上海同住。第三年冬天,生下一个男孩,这便是小胡适;不过那时还不叫“胡适”,而叫“儿”。他是胡传最小的儿子,顺弟惟一亲生的一点骨血。小儿出世后刚满90天,胡传被调往台湾供职。到一八九三年春天,冯顺弟便带着一家子,抱着小儿,去台湾投亲,在胡传做官的台南和台东,度过了将近两年的很快乐的团居生活。那时已年过50岁的胡传,在公务之暇,剪一些红纸方笺,用毛笔端端正正写上楷字,教年仅20的冯顺弟认字。他们两人又一起教刚过两岁的小儿也开始咿哑识字,父亲当教师,母亲既是学生又兼助教。这老夫少妻稚子三口,享受到了人间最神圣的天伦之乐。到离开台湾时,母亲认了近千字,小儿也认了七百多字。
幸福是那样短暂,瞬息即逝,悲痛却来得那样突然,沉重。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第二年,胡适母子刚离开台湾,回到绩溪
用书 c82 故乡不久,就传来了他父亲胡传病死在厦门的噩耗。这家庭的巨变和不幸,在胡适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最初的记忆: 这时候我只有三岁零八个月。我仿佛记得我父亲死信到家时,我母亲正在家中老屋的前堂,她坐在房门口的椅子上。她听见读信人读到我父亲的死信,身子往后一倒,连椅子倒在房门槛上。东边房门口坐的珍伯母也放声大哭起来。一时满屋都是哭声,我只觉得天地都翻覆了!我只仿佛记得这一点凄惨的情状,其余都不记得了。
胡适的母亲遭到这般沉重的打击,当时还只有22岁多两个月零17天,虚龄也只23岁!她在人生的途路上还刚刚迈开几步,刚刚尝到一点生活的甜蜜,便青年丧夫,做了寡妇,这是一个中国妇女的最大的不幸!而她又“以少年作后母,周旋诸子诸妇之间”,再加上家业中落,经济困窘,诚如她的儿子所说,“困苦艰难有非外人所能喻者”。
她23岁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而最大苦痛,莫过于许多亲人的相继死亡。这23年间,仅婆家和娘家,共死去七个亲人:
1904年 三子胡洪死。1905年 父冯振爽死。1909年 妹冯玉英死。
弟冯诚厚死。1915年 长女胡大菊死。
长子胡洪骏死。1917年 长孙胡思明死。
年纪轻轻的弟妹儿孙,这样接连死去,不断折磨着冯顺弟的精神和肉体。其中以她弟弟的病和死,情状最为惨苦。中屯
用书 c82 流行血吸虫病。她的弟弟诚厚,幼习药业,农忙时回家种田,感染上血吸虫病。玉英妹死后不久,诚厚的病势转重,腹胀不消,又不忍让年老的母亲知道,便到上庄姐姐家来治病。胡适的母亲服侍汤药,夜不解衣。诚厚的病情却不见好转。她恐怕弟弟有个三长两短,老母亲的暮年就更难堪了。听乡间传说割股可以疗病,一天夜里,她便焚香祷告天地,用快刀从自己左臂上割下一块肉来,煎在药里。弟弟吃不下去,她又将肉烤焦,夹在锅巴中,让弟弟吃了。姐姐如此至诚,但和愚昧相结合,自然不可能起死回生。诚厚终于抛下年老的母亲,年轻的妻子,年幼的儿女,撒手而逝,只给人世间又增添一个寡妇,三个孤儿。顺弟怎能不十分悲恸呢!23年的寡居生活,漫长而痛苦,她居然熬过来了!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她呢?就因为有她亲生的一点骨血──她惟一的儿子胡适。只因为这点骨血,她含辛茹苦,把全副希望寄托在儿子的渺茫不可知的将来。为了这点骨血的将来,她愿意忍受一切,献出自己的一切,并挣扎着熬过了23年!儿子的将来应该是怎样的呢?她具体不知道,只是希望儿子学他的老子,能走他老子的道路。她常对儿子述说他父亲的种种好处,叮咛说:
“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
尽管她和丈夫只过了六年三个月零21天,她对胡传的思想事业也不真正了解,但她虔诚地崇拜丈夫,尊敬丈夫,爱她的丈夫,可以说是一个丈夫至上主义者。胡传亲手写的那些红纸方字,她也终生保存着,视为她与丈夫、儿子三人“最神圣的团居生活的记念”。在她的心里,丈夫胡传简直成了一尊崇高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偶像。而且,她又以虔诚唠叨的述说与叮咛,逐步在儿子的心里也树起了这尊偶像。
为了儿子的将来,她管教很严。她没有读过书,却千方百计地履行胡传的遗嘱,送儿子读书。绩溪上庄一带,蒙馆学金
用书 c82 很低,每个学生每年一般只送两块银元。先生教起书来自然也不肯尽心,只教学生念死书,背死书,还动辄施以体罚。这样,学生学起来没兴趣,便常常逃学。胡适的母亲却与众不同,舍得在学金上下本钱。据胡适回忆说:
我一个人不属于这“两元”的阶级,我母亲渴望我读书,故学金特别优厚,第一年就送了六块钱,以后每年增加,最后一年加到十二元。这样的学金,在家乡要算“打破纪录”的了。因此一着,先生便对胡适另眼相看,特别优待,认真地为他讲书,把一字一句的意思讲得清清楚楚。这使胡适得到莫大的好处。他后来回忆说,他“一生最得力的是讲书”,正是他的母亲增加学金所得的大恩惠。
胡适留学美国那几年,家中经济异常困窘。几个哥哥闹着分了家。胡适的母亲独立撑持门户,一切亲戚庆吊往来,人情南北,负担委实不轻,乃至靠抵当首饰过年,贫窘之状可见一斑。恰巧这时,族中胡守焕因家庭败落,愿将《图书集成》一部大书减价出售。胡适的母亲知道儿子想得到这部书,便借钱买下了。她宁肯自己遭受困窘,却仍处处为儿子设想,真可以算是一位注重智力投资的开明的母亲。
然而,在儿子的婚事上,她却很不开明。她很早就为儿子包办订下了终身大事,也许是盼着早日抱孙子罢。
到1918年11月,她历尽寡居的艰辛,离开人世的时候,虽然只活了46岁,心里却应该是感到宽慰和满足的了。她的儿子已经学成归国,当了北京大学的教授,而且成了倡导文学革命的知名人物。她感到遗憾的,可能是最后没有来得及抱孙子。
(选自《胡适传》,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用书 c82 3 我的第一本书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作者牛汉是位诗人,写起散文也有诗意。但本文的诗意,不是那种轻飘飘的浪漫的抒情,而是来自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文章开头很有特点,从一位诗人来访谈起,自然引出本文话题,既点明“我的第一本书”指的是小学一年级国语课本,又表明这第一本书在我人生中的分量。在第1段里作者写道:“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这句话很有诗意,但又似乎有点儿玄妙,这与“我的第一本书”有什么关系呢?下文便围绕“我的第一本书”展开叙述并回答这一耐人寻味的话题。
父亲从城里带回来的书,与红薯一样,在上个世纪初偏远的乡村,“都是稀奇东西”。它引发“我常常好奇地翻看”,因为不识字而只能认画,但仍然感到“书里有很多奇妙的东西”。这大概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的一部分吧,虽然作者没有明说。这些书,尽管也许给作者带来了好奇、快乐和梦幻,但那毕竟“是父亲的,不属于我”。接下来,文章正式落到“我的第一本书”的叙述上。
从第3~8段,写“我的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上小学的第一个学期,“我”考了第二名,照说,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但祖母告知父亲,全班才三个学生,而第三名却是连“一只手几个指头都说不上来”的二黄毛。这引起了父亲对我成绩的怀疑,于是要“我”拿书来考“我”,可“我”拿来的是“一团纸”,是拦腰截断的没有封面、没有头尾的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