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下册数学案例(大全)
《克和千克》教学案例
登封市通达路小学 申俊娜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的意识。教学重点: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教学准备:天平、弹簧秤、盐等。教材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眼睛观察得到,只能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以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质量观念;又通过计算、称同一物体而得出的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使学生的猜想得到验证,很具体地感知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在整个新知识的教学中,学生始终怀着饱满的热情,积极地去探索、去体验,主动地建构知识。教学过程:
(一)在生活情境中探究
师:前几天,同学们随家长去超市购买了一些物品,还收集调查了—些常用物品的质量,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好吗?
(二)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客人,瞧!是什么? 生齐声说:味精。
师:想不想知道它有多重?(学生脸上洋溢着喜悦,齐声说想)
师:那么我们选什么秤来称呢? 生:天平。
(教师示范操作,学生纷纷下位围观)
师:瞧!游码的左端停在刻度几?
生:l。
师:对!这包味精重50克,50克究竟有多重呢?请你们用手掂一掂,然后猜一猜1枚2分硬币有多重?(学生兴趣很高,纷纷掂量、猜测)
生1:1克。
生2:2克。
师:到底是几克呢?请各小组称一称,看看谁估量的最准。学生操作活动,稍后,就有同学“耶!我们猜对了!重1克”。
师: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我们一起来掂一掂,感受一下1克的质量,你有什么感受?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好轻哟!
师:1克真的是好轻。大自然中象这样轻的物体还有很多呢,你能说出生活中大约重1克的物品吗?
生l:一小块橡皮。
生2:2粒黄豆。
生3:1个扣子。
生4:1个小发卡。
生5:两块石子。
生6马上站起来补充说:必须是小石子,大石子1个就够了。
师:同学们真棒!举了这么多例子。大家桌上有一些物品,请同学们先掂一掂、估一估有多重,然后用天平称一称。(如果多一点或少一点,请你取整数)(学们纷纷称方便面、数学书、文具盒„„)
(三)在操作交流中明理
师:请同学们从学具袋中拿出一袋盐,掂一掂、估一估一袋盐有多重?
生1:300克
生2:比300克多,好象是350克。
到底是多少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质量标注:500克。
师 :一袋盐重500克,那两袋呢?
生:1000克。(板书)师:请同学们再来掂一掂1000克重的盐。(学生掂量)
师:如果我们再来称一称这两袋盐的重量,用天平合适吗?
生:不行!重了。
师:今天我们还带来了弹簧秤,谁知道弹簧秤的用法?
师:来!放进方便袋里称一称,看看!有多重?
生:1千克。(板书)
师:还是这两袋盐,计算得到的是1000克,用秤称是1千克,你发现了什么?
同学们纷纷站起来,异口同声地说:1000克等于1千克。
师:对!也就是说1000个1克就是1千克。
师:你能从你的材料袋里称出1千克重的物品吗?请各小组同学互相合作。(有的称,有的忙添物品,也有的在换物品)
师:大家真棒!请你先掂一掂自己小组称的1千克物品,再掂一掂别的重1千克的物品。(学生相互传递,掂一掂,感受1千克的重量)。
(四)在实践活动中巩固应用 1.出示课本 88页第一题。
2.出示健康秤,同学们排队称一称,并记录下自己的体重。
(五)教学总结:说一说你在这一节课中有什么 收获。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案例
阳城区第二小学
朱晓燕
四年级的孩子在学习上虽然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性,也具有了各种初步的学习能力,并且教学大纲要求在这个学段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会一些表达方法。要让学生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外阅读的习惯,借助资料理解课文内容。让他们大胆地展示自己,课堂上通过交流,小组学习来提高认识。学生由于生活在相对闭塞落后的地方,所以我班学生很多不知道台湾,大陆的关系,白血病,骨髓等,但是只要激发起他们内心对学习的渴求,他们的潜能是无限的。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这一真实故事的阅读,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2.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珍贵和人与人之间的爱心是无价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前的自读,了解课文内容,查找相关资料,查字典等方法理解自己不懂的地方。
2.课堂上通过朗读,小组交流,全班汇报、补充的学习方式来展开教学。
(三)、知识与技能
1.学会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够理解文中的新词,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想象与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
2.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活动过程描述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2005年姚明加入了中华骨髓志愿捐献者的行列,当记者问他如果你正在赛场上,有人需要你捐献骨髓,你会怎样做?他毫不犹豫的说,人的生命比赛事重要的多。姚明大家都很熟悉,听了他的这个故事你想说点什么?
生:我一直都很崇拜姚明,今天听了这个故事更被他的爱心所感动。生:我佩服姚明,我也愿意像他一样捐献自己的骨髓给需要的人。(这一环节主要是给学生营造一个爱心奉献的氛围,让学生谈谈感受。被姚明的行为所感动。)
2、师:是啊,爱心是水,浇灌幼小的苗;爱心是苗,长成茁壮的树;爱心是树,架起友谊的桥;爱心是桥,连接两岸的心。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一课去感受两岸人民之间的爱心,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师板书课题。
二、自由读文、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解决文中的生字,画出不理解的词,试着在小组内解决。(生先自由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准备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内读课文,互相指出读的不到位的地方。交流文中的字词。
3、抽生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指出不到位的地方或者纠正读错的地方。小组赛读,评选出优秀小组并且给予奖励。
4、师:对于文中的字词那些你懂了,还有那些你不懂,请同学们提出来。生:凋零是指什么?
生:我认为是指植物花朵等衰败,文中指小钱的生命垂危。……
5、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主要讲了大陆的小钱得了白血病,需要进行骨髓移植手术,而台湾青年在地震中冒着生命危险捐献骨髓的事情。
生:我还可以说的再精炼些,课文讲了台湾青年冒着生命危险救大陆生命垂危的小钱的故事。
师:这个故事很感人,既然大家对课文内容做到了心中有数,那你知道台湾与大陆的关系吗?
6、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理解台湾与大陆的关系。(学生先谈自己的了解,教师补充,为后面理解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亲情奠定基础。)【反思:阅读课文的第一步是通读全文,让学生从字词入手,理解课文的大意,从而提高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这一环节主要采用自学,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概括能力。】
三、深入学习、交流感受
1、师:文中出现的两个场景让我们很感动,通过你的学习,你对文中那些地方感受深,请与你小组内的同学交流。(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给予及时指导。)
2、师:现在咱们请小组上讲台与大家分享自己对两个幅场景的学习感受,下边的同学可以作补充。针对自己不同的见解。如果你可以结合课外资料深入交流更好。(小组上台交流学习。教师在随着学生的交流时可以适时出示大屏幕课件。引导学生读重点的句子,抓住字词进行理解。播放地震的视频,让学生深入感受小钱当时生命的危险。深入理解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奔波劳累,从而感受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亲情。)
生1:请同学们看第二自然段中的这一句话,“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上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从这一句话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大陆青年的生命垂危,急需要救助。
生:我从网上查阅到白血病是一种很严重的血液病,俗称“血癌”,只有进行骨髓移植才能治疗。
生:我对这一句话也有不同的感受,我从“唯有”一词体会到骨髓移植对小钱生命的重要性,再没有别的办法了。
生:我对这一句还有补充,这还是一句比喻句,将生病的小钱比作了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
生2:请大家接着往下看,“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在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的人。”我是从十万与一个的对比中感受到小钱虽然不幸,但又是幸运的。
生:我也关注到了这一句话,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这里有两个词“大约”和“有可能”这也说明了找到合适的骨髓配型的不容易。
师:真是一位会学习的孩子,在今后我们就是要抓住字眼来体会句子的含义,我们接着交流。
生3:请大家将目光转移到地4自然段跟我一起读,(生读)文中的这个场景也令我感动,这位台湾青年在这么大的灾难面前没有顾及自己的家人的安危,而是一心想着为大陆的小钱捐助骨髓,这种精神可佳.生:我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就是:一心为他人着想。生:我还查阅了有关台湾这一次地震的资料,这一次地震为台湾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不少人在这一次地震中丧失生命,受伤,这位青年不顾家人的安慰为小钱捐献骨髓真是不简单。
生:从这里我体会到了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那种血浓于水的感情。生4:同学们请大家跟随我走进第5自然段,(读)在这个时候余震不断,但是李博士与这位青年不顾个人生命安危,在为小钱的骨髓移植做努力。
生:我也关注到了这一自然段,特别是这一句话,“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在这种情况下,我想谁也是先顾自己的生命,但是李博士和青年没有想到自己,而是急他人所急。
生:从一次又一次可以体会到做这件事的不容易。生:请大家在将目光聚集在第6自然段,从“24小时、十几个小时、连夜”这几个词可以看出李博士日夜奔波,没来得及休息就为小钱做手术,他一心想着小钱。
生:我知道李博士名字叫李政道,是一位血液专家。
【反思:教学活动在这里达到高潮。在学生精彩的交流中,血浓于水的亲情——本文的主题在轻松的氛围中得到升华,同时学生的心灵也受到强烈的触动,唤醒人与人之间博大的爱,正可谓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四、理解“生命桥”的含义,升华主题
1、师: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谈谈你对课文题目的理解。(生读文)生:这个故事发生在海峡两岸,所以说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生:我认为之所以说是生命桥是因为台湾青年冒着生命危险救了大陆小钱的生命。
生:我觉得还可以说是一座爱心桥。
2、大家理解的非常好,确实是一座跨越海峡的爱心桥,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关于大陆和台湾人民之间的那些爱心故事。(学生可以结合课前收集的有关名言,台湾与大陆互关心的故事。进一步理解课题的含义。)
生:本文讲得这件事只是其中的一件,台湾和大陆骨髓配型成功已经有十几例,每一次后面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生:爱不仅仅是捐献骨髓,两岸人民在任何时候都心连心,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后,台湾人民为灾区捐款捐物,竭尽全力帮助灾区人民度过困难。
生:是呀,其实我们大陆人民同样关心着台湾同胞,我曾看过一则报道,在2009年台湾发生特大洪灾之后,山东一位退休老人将自己一个月一千多元的退休金只留下三十元的生活费和买一袋面的钱,其余都捐给台湾灾区,这一件事同样让我们感动,钱虽不多,但却包含着老人对台湾同胞的一片爱心。
师:大家知道的故事真多,看来在课前都做了充分的学习准备,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请大家欣赏。(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五、延伸拓展,读写结合
1、师: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小钱得救了,几个月之后,台湾青年来到了杭州看望小钱,想象一下,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请写出来。
2、全班交流。
生:我觉得他会说“是你救了我的生命,我不知道怎样感谢你才好,你就作我的哥哥吧。”
3、总结。
【反思: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语文最终是要回归到写作上来,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鼓励他们求新、求异,给人带来一种新鲜感,这才是我们所期盼的,也是孩子们所盼望的。】
三年级数学案例分析24时记时法
阳城区第二小学 焦红晓
一、引入课题内容: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星期天吗?谁愿意给大家说说每个星期天你都是怎么安排的?(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指名回答)抽人回答,教师板书记录如:
7:30
起床;
7:40---8:20 早锻炼; 8:30---9:00 吃早饭
9:00---11:00 看书、做作业
看了小明星期天的时间安排,你知道了什么?这就是今天学习的内容。
二、探究方法
1、谈话:这在星期天做了不少的事,做每件事都用一些时间。每个小组从中选出2-3件事情计算一下各用了多少时间。
分组学习,集体交流。说说学习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
2、根据学生的提问顺序学习时间的计算。经过时间是几十分钟的时间计算。(1)师:这位学生从7:40----8:20进行早锻炼用了多长时间呢?一起看线段图。(小黑板出示)讲述:
7:00----8:00、8:00----9:00中间各分6格,每格表示10分钟,两个线段下边的箭头分别指看锻炼开始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线段图涂色部分表示早锻炼的时间。
谈话:
从图上看一看,从7时40分到8时经过了多少分钟?(20分)从8时到8时20分又经过了多少时间?(20分)所以一共经过了多少分钟。(20+20=40分)小朋友们,如果你每天都坚持锻炼几十分钟,那你的身体一定会棒棒的。
(2)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计算出这位学生早锻炼的时间吗?(口答)(3)练习:
①找出他的一天中做哪些事情用了几十分钟?
②、比一比:你能在5分钟内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他的几件事情所用的时间?
从整时到整时经过时间的计算。
(1)学生尝试练习9:00----11:00他看书、做作业所用的时间。(2)交流计算方法:11时----9时=2小时,(3)“时”和小时“的区别。
① 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答案是2小时,不写2时?)②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因为几时表示的是某个时刻,(如:教师说出现在时间是几时几十分)而几小时表示的是段时间(如:从几时到几时所经过的一段时间)9:00----11:00中的9时、11时分别表示某个时刻,而9时-11时表示的是经过的一段时间,所以要用2小时表示。
③游戏:“我当小小营业员”(练习:完成“想想做做”2)。④二名小小营业员分别介绍本店一天的经营时间和计算方法。
顾客朋友们,我们的小店服务一流只要大家有问题或有困难,我们会一一回答,尽量满足大家的要求。
学生提问。
(11:00--1:00的时间计算,1:00就是下午1:00,所以应改写成13:00,再把13:00--11:00=2小时)
那么9:30--20:30这段时间又是怎样计算呢? 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的时间计算。
(1)学生尝试练习,交流计算方法。
(2)教师板书:20:30---9:30=11小时(分钟部分相减,小时部分相减)。(3)各个商店都有自己的营业时间,其实我们学校的图书室也有规定的开放时间(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4)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15:40---17:00所经过时间计算)(5)分组讨论,集体交流。
(6)显示学生所说的各种可能计算方法:
① 15:40-16:40是1小时,再加了20分钟就是17:00所以是1小时20分;
② 15:40-16:00是20分钟,再加上1小时就是17:00,同样也能得到答案1小时20分; ③ 17:00就是16:60,从17小时中借1小时转化为60分钟,再用16:60—15:40=1小时20分„„
三、生活应用
1、刚才,我们一些小小营业员和图书管理员表现很出色,现在愿意当一回“小小邮递员”吗? 显示“想想做做”
2、我们的小小列车员、小小播音员都被吸引过来了,愿意接受他们的挑战吗?
(1)“想想做做”:小小列车员作简介,学生分工合作完成。(2)显示53页节目预报内容。由小小播音员作介绍。3,学生练习,小组交流。
各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当播音员,向本小组同学自由提问(有关时间计算的内容),小组内同学逐个解答。
(3)小结归纳时间计算的一般方法。
3、小朋友们,时间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所以珍惜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非常重要,有个同学很会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1)显示“想想做做”4,学生小组讨论。
(2)交流计算方法:先算晚上8时-晚上12时所经过的时间,再算出(晚上12时)0时—早上6时所经过的时间,再把这两部分时间加起来就是这位同学休息的时间„„
(3)通过对一些经过时间计算的学习,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吗?
四、知识延伸,课外实践
1、看来我们已经了解了许多有关时间的知识,学会了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体会到了时间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可是我们的“杨灵宝宝”还想给可爱的小朋友们提供更多的有关时间的知识,愿意看一看吗?
显示55页“你知道吗”的内容。
2、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用哪些方法学会的?
这节课我们通过说一说、想一想、看一看、找一找、算一算的方法学习了简单的时间计算(教师板书中课题),学会了运用了不同方法计算不同的经过的时间,明白了时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3、你还想知道其他有关时间的知识吗?(学生提问)
4、其实这些有关时间的知识很多很多,小朋友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从课外书、电视上和网络中去搜集更多这方面的知识。下次我们可以利用晨会课的时间举行一个小小交流会。
5、布置作业。
(1)收集有关时间的知识。
(2)用24时记时法为自己设计一天的作息时间表。
在设计和开展本节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出发,不仅考虑到数学自身的特点,同时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能更好地实现目标中的要求,使学生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开拓了视野,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从而体现出课程标准中“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基本理念。
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在学习时,全体学生同时进行操作,当最快的学生做完全部练习时,最慢的学生还没有做到一半。根据这种情况,可以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他们做完基本练习和提高练习后,可以让他们做相关的练习,他们自学新知,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对有些吃力的学生,可以针对他们不懂的地方,再次给他们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基本练习。实现了因人而异的个别化教学,使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第二篇: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案例分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利用估算解决问题》案例分析
流花路小学
吴卫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96页例13是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估算问题。例题通过两件物品的价钱,提出“买这两件商品500元够吗?引出估算,让学生探索解答方法,同时解决“带700元够吗?”教材给出了两对学生的不同解答策略。关于解决问题,在经过前三册教材和本册前几个单元的教学之后,学生在遇到做解决问题时都会自觉地运用这三个基本步骤: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因此我在例13教学利用估算解决问题时,重点放在了两个环节上:第一是“复习引入”环节,我认为在探究新知前,先复习旧知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中下生在学习新知前把没有完全理解的旧知做进一步的理解非常有必要,而且对理解掌握的学生也可以让他体会到其更深刻的意义,能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第二是“探究新知”环节,我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上,使学生懂得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及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并培养学生能够利用估算来解决问题这一策略。
教学过程节选:
一、复习引入
1、出示复习题1:
2、出示复习题2:
学生回答第(1)题后,追问:我带1000元钱,能买到这部手机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第(2)题后,追问:我带3000元钱,能买到这台电视机吗?为什么?
3、出示复习题3: 师:下面是解决问题,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数学问题是什么?你会解答吗?做在练习本上。指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做。
3.我有50元钱,想买这两本故事书,够不够呢?小明26元22元 设计意图:通过对整百、整千数加减法口算、近似数、解决问题的复习,特别是通过对复习题2的追问,让学生明白求出的近似数有可能比准确数小(估小了,就买不能商品),也有可能比准确数大(估大一些,可以买到商品),为新课的估算教学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师:这节课小明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愿意试试吗?
1、知道了什么? 出示例13情境图。
电话机电吹风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解答正确吗?怎样解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检查一下。同桌互相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师:谁愿意把自己找到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大声地告诉同学们? 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收集有用的数学信息,明确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为后面学习用估算解决问题作好准备。
2、怎样解答?
师:要解决“买这两件商品,500元够吗?”这个问题,你想怎样解答?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师:谁来向大家汇报一下你的解决方案?
引导学生说出要先算两件商品一共要花多少钱,再把计算的结果与500比较。
师:这样想是对的,可是,这里要把358和218相加,可是三位数加三位数我们没有学过,我们到目前为止只是学了整百数加整百数、整千数加整千数,从“够吗”这个词可以知道,不一定要算出准确数„„,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引导学生采用估算来解决问题。
师:我们在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时,常常不需要计算出准确的结果,只要估算一下就可以了。估算就是先求出准确数的近似数,再用近似数来计算就可以了,这样计算就会变得很简单,问题也就很快能解决了。
四人小组讨论:选用哪种方法进行估算,教师巡视指导。小组汇报,教师板书思路。方法一:358超过了300,218超过了200,300+200=500,358+218超过500。所以带500元不够。
方法二:358接近400,218元接近200,400+200=600,600>500。所以带500元不够。
方法三:358接近400,218元接近300,400+300=700,700>500。所以带500元不够。
方法四:电话机超过300元,500-300=200,200<218,所以带500元不够。„„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以上几种方法是否正确。
方法一:358超过了300,也就是估小了,218超过了200,也估小了,300+200=500,所以500一定比358+218小。所以带500元不够。方法一是正确的。
方法二:358接近400,估大了,218元接近200,估小了,400+200=600,一个估大了,一个估小了,不能确定600元是比准确价格大还是小。所以方法二不能确定。
方法三:358接近400,估大了,218元接近300,也估大,400+300=700,都估大了,700元肯定比确定准确价格多,但是不能确定多多少。所以方法三不能确定。
方法四:电话机超过300元,估小了,500-300=200,剩下的钱不够200元,所以带500元不够。方法四也是正确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够不够?”这类数学问题不必算出准确结果,用估算能方便快捷地解决问题。在让学生体会估算方法多样化的同时也使学生明确,估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数据特点,以能解决问题为标准,从而培养学生根据需要灵活进行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回顾与反思
师:大家回顾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谁来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 师:你觉得自己在哪个方面还应该改进一下? 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解答正确吗?自己是怎样检验的。
4、小结
刚才我们用估算解决了实际问题,同时也知道了在使用估算解决问题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并且需要判断它能否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一般过程的同时,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懂得了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及数据特征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既让学生感受到多种估算的方法,又使他们通过对比,了解估算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第三篇: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范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加、减法估算”教学案例
---张延秀
教材分析:
“100以内加、减法估算”是估算教学的起始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的加减法口算、笔算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呈现了“判断妈妈要买3种生活用品,带100元钱够不够”的情境,提供了两种估算策略,并提出 “还可以怎样算”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培养学生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增加数感,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学情分析:
虽然在1年级教学中,已经进行了有关“多一些”“少一些”的估计的初步渗透,但是在本课时教学前,学生接触的都是口算和笔算,不仅习惯于精确计算,而且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已经达到了比较熟练的程度。因此,当面对现实的估算问题时,学生首先就会调用精确计算的经验来解决问题。另外,学生在这之前没有接触过“近似数”,同时还未形成“整十数相加比较简便”的认识,这也影响了学生对估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互动交流初步学会用“估十”“凑十”等最基本的方法估数,增强数感;能用“连加”“连减”
“加减混合”等不同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结合具体问题,激发有效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灵活选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现实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估算的欲望,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引导学生更完整、全面、深刻地认识数学的功能。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用“估十”和“凑十”的方法估数,能说明估算过程,初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方法,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教学难点: 在现实情境中,培养学生主动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生动、具体的购物情境,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估算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便捷性。引发学生主动学习估算的欲望。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的“再创造”过程,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积极主动地构建新知。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对估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强化学生的估算意识,使学生初步意识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灵活选用估算的方法和策略。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习估算的欲望
1.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逛商店吗?星期天,王阿姨领着女儿和邻居的两个小朋友一起去逛商店,我们也一起去看看好吗?(播放课件。)
2.设置比赛情境,产生认知差异。
师:咱们也和这3位小朋友一起思考,比一比谁能先解决问题,好吗?
(课件出示:孩子们,我用100元钱买这3样生活用品够不够?)
教师说明比赛要求,学生试着解决问题。
(1)老师说“开始”,大家就按屏幕上出示的具体价格开始计算。
(2)当老师说“停”的时候,所有人必须停止并坐好。
(课件出示价格及小朋友判断的画面。)
3.引发思考,激发探究新知欲望。
师:通过比赛,你有什么想法吗?
设计意图:对于学生来说,结合现实情境,初步培养估算意识是一个重点。因此,激发学生学习估算的欲望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实践反思,此环节设计为具体的购物情境,通过与课件中的小朋友比赛,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到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便捷性,引发学生主动学习估算的欲望,为学习估算方法作铺垫。
二、互动交流——体会估算方法多样化
1.体验 “估十”的方法。
(1)倾听录像中小朋友的方法。
(2)引导学生复述“估十”的方法,教师适时进行板书。
(3)引出课题:她用的这种方法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估算的方法。(板书课题:加减法的估算。)
(4)引导学生尝试用“估十”的方法独立进行估算。设计意图:在几次实践中我发现:让学生自己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将此环节改为“倾听录像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算的”,引导学生体验“估十”的方法,初步明确:估算其实就是把问题中的数估成是与其比较接近的并且算起来很容易的数,然后再快速地算出来。
2.体验算法多样化。
(1)明确:估算的方法有很多种,只要是能快速地算出来就可以。
(2)鼓励学生用其他的方法进行估算。
预设:学生可能用“连减”、“加减混合”、“尾数凑十”等多种方法估算。教师应及时评价。
(3)小结:我们在用估算的知识解决问题时,关键是要把题中的数估成能使自己计算起来变得容易的数,来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此环节首先使学生明确:估算的方法有很多种。接着,再引导学生通过交流,主动去探究、体验不同的估算方法。实践证明:有了前面的体验,学生能想到多种估算方法:估数时不但可以把数估成是与其比较接近的整十数,还可以估成是各位相加得十的数;估数之后不但可以用连加的方法,还可以采用连减、加减混合等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估算意识。
三、巩固练习
过渡:在生活中有很多问题有时并不须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通常我们可以采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1.基础练习。(课件出示31页的“做一做”。)
(1)引导学生发现本题与以前解决的问题的不同。
(2)明确:求“大约有多少人参加学校运动会”是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进行全班交流,汇报思考过程。
2.对比练习。(课件出示32的第3题。)
小亮每天都要写大字,昨天写了29个,今天要写42个。
(1)两天大约写了()个?
(2)两天写了()个?
引导发现:这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
引导交流:哪个问题可以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哪个问题须要算出精确值?
口算解决问题。
3.提升练习。(课件出示“购物搭配”。)
(1)先想一想有几种买法,然后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2)引导汇报不同搭配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3)拓展:本题中用90元买49元的上衣和42元裤子够吗? 设计意图:学生的估算意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因此我把练习设计进行了调整,将练习题3修改为先估“两天大约写了()个”,再算“两天写了()个”。通过比较使学生初步明确在什么情况下采用估算的方法,强化学生的估算意识;渗透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先估一估,再去计算出精确的得数的思想。
同时,增加了“购物搭配”的习题,通过引导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购物问题,使他们了解:有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估算时要“大估”,初步培养学生灵活选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
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须要用数学知识解决的问题,其中有的须要计算出准确的得数,也有的不须要进行精确计算,只要进行简单的估算也能作出判断。所以,今后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根据实际生活需要,动脑筋去选择恰当的方法。
第四篇: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
多媒体展示“小兔买罗卜图”,并板书:兔弟弟买了4个萝卜,兔哥哥买了7个萝卜,一共买了多少个萝卜?
师:为什么要用加号算?
生:因为是求兔哥哥和兔弟弟合起来买萝卜是多少?
师:是不是求“一共”就得加?下面这道习题能用“加法”算吗?
出示:免兄弟一共买了11个萝卜,免弟弟买了4个萝卜,兔哥哥买了多少个?
生:应该用减法算,是兄弟两一共买了11个萝卜减去兔弟弟的4个,才是兔哥哥买的萝卜。师:对,我们不能仅从一个字或者某个词去判断计算方法。如果要求两个数合在一起是多少时,就用加法。我们一起用手势来表示“两个数合在一起”(同学们举起双手做合拢动作)。析书:()+()=和
第五篇:二年级数学案例分析
二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排列和组合》教学案例分析
刘河中心校吕效凤
案例背景:
本课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99数学广角例1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从二年级上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是新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应用得很广泛,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教材在渗透这一数学思想方法时就做了一些探索,把它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
教材的例1通过2个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表示不同的两位数,属于排列知识,而简单的排列组合对二年级学生来说都早有不同层次的接触,如用1、2两个数字卡片来排两位数,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而对1、2、3三个数字排列成几个两位数,也有不少学生通过平时的益智游戏都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地排列。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在设计本节课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处理了教材。整堂课坚持从低年级儿童的实际与认知出发,以“感受生活化的数学”和“体验数学的生活化”这一教学理念,结合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
案例描述:
【片段一】初步感知排列
(课件出示: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数字城堡,要想进去必须要知道密码。提示:密码是1和2摆成的两位数)
师:用数字卡片1、2可以摆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呢?
生:12和21
师:咦,刚才还是12,你是怎样又变出21的?
生:交换位置
师:真棒,你是一名真正的小魔术师。
师:(边演示边强调)这位同学先摆成12,接着又摆成了一个新的两位数21,是采用了什么方法得到了一个新的两位数?
生:交换数字位置。
师:通过交换数字位置的方法得到了一个新的两位数。
小结:2个数字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就表示不同的两位数。
师:究竟哪个数是密码呢?米老鼠给了我们一个提示: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小。哪个是密码呢?
生:21
案例分析:
汇报中我发现学生有遗漏、重复的现象,所以有几组密码找错了。通过汇报交流后,学生相互受到了启发,学生有了再次探究的欲望。于是我让学生进行第二次操作,这一次的目标是怎样摆既不重复又不遗漏,这是在独立思考与合作研讨的基础上进行的有序排列,因此操作的结果不仅正确率高,而且方法多样,在这两次操作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怎样按规律排数,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得到了培养,思维也得到了拓展,动手能力得到了增强。这样我既做到了充分放手,又做到了适时引导,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
【片段二】感知组合师:同学们,第二关问题是:如果三个人握手,每两个人握一次,三人一共要握多少次呢? 生1:四次。
生2:五次。
生3:三次。
生4:六次。
师:大家看,我在和他握手,他也在和我握手,不管我们的位置如何变化只要我们的手不松开我们两个人就是只握了一次手。
那三个人握手到底要握几次?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记录次数,其他三人演示,看看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三个人一共要握手多少次?
小组合作演示,教师巡视并指导。
小组汇报并演示
师:两个人握一次手,三人一共要握3次手。
师:老师现在有一个疑问,排数字卡片时用3个数可以摆出6个数,握手时3个同学却只能握3次,都是3,为什么出现的结果会不一样呢?
(学生交流后得出:两个数字可以交换组成两个两位数,而两个人握手不能交换只能算一次。)
师总结:摆数与顺序有关,握手与顺序无关。摆数可以交换位置,而握手交换位置没用。案例分析:
模拟握手,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自己找出答案,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应用意识,同时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最后通过比较,找出排列与组合的区别,在区别中强化知识,此种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总之,本节课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动态的开放的生成过程,我从关注学生的发展出发,努力做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整节课学生在轻松开放的学习氛围中显得活而不乱,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